食物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物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物链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新视角;舞蹈;技能训练

一、舞蹈艺术概述

舞蹈是以身体为语言的一种表演艺术,表演者利用跳跃、旋转、翻腾等身体动作形式表现某种情境、情感,塑造表演作品里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等。这种以人体的运用来表达某种社会意义的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人们社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娱乐必不可少的必备节目。

舞蹈依赖形体艺术,对一些技能要求非常之高,如果舞蹈演员不能完全掌握舞蹈技巧能力,基本无法完成舞蹈表演,也不是合格的舞者。舞蹈表达的是一种比较激越的情感,对身体的灵活、柔韧度等要求很高,同时表演者如果想要出色的完成一个作品的表演,对一些技巧的运用和掌握必不可少,任何出色的舞蹈家,必定都能巧妙运用舞蹈技能技巧。

二、舞蹈技能技巧不断丰富

任何一门艺术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舞蹈作为一门肢体艺术,它也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初的舞蹈是人们肢体的随意移动或扭动,没有节奏和章法,随着不断发展舞蹈有了某种节奏,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准则,到了今天,舞蹈艺术无疑又有新的元素添加进来。其中舞蹈技术技巧发展提升较大,它吸取了艺术体操、冰上芭蕾等具有很强肢体艺术的某些技能技巧,使得舞蹈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丰富了舞蹈的表演形式,让舞蹈成为一门更深更广地表演艺术。

同时,一些舞蹈家在日常表演以及生活中,也在不断探索舞蹈的表现形式。人体在某种动态中,能够表现出美、力量等情态,一些舞蹈家发现这些动作的特殊魅力,便精心将其进行提炼和加工,变成一种技能技巧,并使其发展舞蹈艺术的特定表达方式和手段。不同的动作技巧进行不同组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不尽相同,这让舞蹈作品大大丰富起来,催生了无数优秀杰出的舞蹈家。

三、舞蹈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舞蹈技能对舞者来说至关重要,从目前舞蹈界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优秀的舞蹈家,他们对舞蹈技能的掌握很多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他们自身的成长中,舞蹈技能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技能的培训能够有效解决舞蹈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力度、软度、灵活性及弹跳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并且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难度翻腾技巧和较全面的地面滚动技巧后,对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丰富舞蹈语汇,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将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通常来讲,舞蹈技能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正确运作人体的肌肉、韧带、骨骼做出繁难复杂的各种动作,当然这些动作富有某种内在思想和内涵,能够组成一种完整的情境,给人以美感。作为一门艺术,“美”是基本也是最高要求,舞蹈表演者要通过人体的一举一动组合去完成,最终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想要达到这种效果,舞者必须掌握每个动作的表演技巧,否则,很难打动观众,也不能将其视之为一门艺术。由此看来,舞蹈技能在舞蹈表演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舞蹈培训中,舞蹈技能的训练至关重要。

四、舞蹈技能培训

舞蹈技能培训,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一些技巧性的舞蹈动作学习,当然最后肯定是要学以致用,能够熟练甚至天衣无缝地将一些舞蹈技能融入舞蹈动作表演中。具体舞蹈技能技巧训练,就是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进行一些具有难度、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学习。包括“转、跳、翻、飞脚、串翻身、旋子三百六、耍扇、舞剑花等”等高难度的技巧性动作。

既然舞蹈技能培训具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细心,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意愿及能力,然后安排相应的训练。舞蹈技能培训与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方式基本相似,但想要出色地完成任务,付诸的努力无疑更大。首先,在训练中,还是以单一的舞蹈技能技巧反复训练为主,最好能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当然这是最高要求,如果能够熟练、准确、流畅的表现出来也可以。

其次,在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训练,每个技巧性动作的完整几乎都建立在一些基本素质的基础之上,一些学生之所以无法掌握一些技能技巧,其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的身体基本素质不够。如一些轻、柔、软、开度,以及高强的弹跳力、爆发力、平衡性、强力度、高速度,连续量多、惊险度大等,对舞蹈表演者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之高。想要掌握舞蹈技能技巧,这些基本的素质培养在日常训练中也许要加强。

最后,舞蹈训练不是机械运用,也不能技巧的叠加,它是一门艺术,传达某种思想和感情。学习者一定要注意体会每一个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深厚含义,在心灵上热爱舞蹈。这样才能最终赢得舞蹈的青睐,在舞蹈表演中赢得观众的喜爱。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领悟能力,是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在舞蹈这个领域的发展前途,所以一定要加倍关注。关于舞蹈的领悟能力培养,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技能培训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讲解某一舞蹈技能技巧,加强学生对这一技能的认识,也让能培养他们对这一技能深入理解和运用,发散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

舞蹈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艺术,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未来的社会以生活中,它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增光增彩。舞蹈技能作为舞蹈家们硬实力的展现,它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想要在舞蹈事业上越走越远,舞蹈技能的学习永无止境。

新的时代,新的方向,新的审美需求。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以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舞蹈艺术及技能,不能拘泥于已有的舞蹈规范,适当的开拓创新,能够为舞蹈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舞蹈技能培训是新近舞蹈艺术的发展阐述,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它自身存在的不足也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舞蹈技能培训能够帮助舞蹈学习者迅速成长,任何一个成名舞蹈家,他们对舞蹈技能技巧的掌握无不达到出身如花的境界。众所周知的舞蹈艺术家刀美兰,她的孔雀舞可谓闻名世界,然而,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她在表现孔雀的一些动作中就是一种特定地技能技巧,只不过她能将其运用的更加出神入化。

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舞蹈技能的掌握以及领悟应该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紧跟时代潮流,完善自身的舞蹈水平。然后,将一些新的技能学习心得,传授给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互相鼓励进步。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重复以前的套路,毫无新意的舞蹈技能训练,会扼杀舞蹈的生命力。其实,舞蹈是一门依赖身体动作而产生的艺术,基本的身体素质以及一些技能技巧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何谈创新发展。(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5]吕艺生、朱清渊.舞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篇2

关键词:液相色-质谱联用;动物性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043-02

目前,对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方法有很多:微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还有新近研发的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生物芯片等技术。微生物检测法是测定抗生素残留的经典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经济、批量大等优点,但精确度、准确度和特异性不高,缺乏灵敏度。本文就近两年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US)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几种常见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综述。

一、对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测定

(一)、硝基呋喃类

硝基呋喃类药物主要包括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硝基呋喃类药物对光敏感,代谢快,母体化合物在动物体及其产品中很快就降至检出限以下,但其代谢物以蛋白结合物的形式在体内可残留较长时间。显然,检测硝基呋喃类药物母体化合物已不能反映真实的用药情况。目前,各国均将硝基呋喃代谢物作为指示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标示物。研究动物组织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产物AOZ、AMOZ、SEM和AHD的自动固相萃取HPLC-MS分析方法,以2-氯苯甲醛和2-硝基苯甲醛作为衍生化试剂。色谱柱:Intersil ODS,150mm×4.6mm,5μm(GLScience Japan);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进样量:30μL。离子化模式:正离子API-ES。采用两种不同衍生化试剂硝基呋喃代谢产物选择离子(SIM),对于2-氯苯甲醛衍生物AOZ、AMOZ、SEM和AHD的同位素离子分别为:m/z225∶227:m/z324∶326:m/z198∶200:m/z238∶240。对于2-硝基本甲醛衍生化物AOZ、AMOZ、SEM、AHD的选择离子分别为:m/z 335、m/z 236、m/z 209、m/z 249。回收率为85%~90%:检出限可达0.5μg/kg。采用硫酸锌和亚铁氰化钾脱蛋白,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方式(ESI+)、多反应监测(MRU)方式成功测定了奶粉中的硝基呋喃代谢物。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甲酸(含0.5mmol/L醋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柱温30℃。4种代谢物内标法回收率在89.5%~110.3%之间。方法检出限(3倍S/N)AMOZ、AOZ为0.05μg/kg,SEM、AHD为0.1μg/kg,优于欧盟的要求[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LC/MSn)同时快速、准确测定蜂蜜中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和呋喃妥英4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代谢物。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酸性条件―F经过邻硝基苯甲醛衍生化,液相萃取后经色谱分离。色谱柱:ZORBAX 80A Extend C18150 mm×2.1mm,5μm(Agilent)。流动相:甲醇(B)和超纯水(A),采用梯度洗脱。进样量:20μL:流速:0.2mL/min。质谱仪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检测模式,扫描模式为二级质谱。加标样品平均回收率达到64%-79%,定量下限(LOQ)为0.1-1μg/kg,检测限(LOD)达到0.05-0.5μg/kg[2]。PPMulder等报道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HS)确证定量检测禽肉及肝组织中的3,5-二硝基水杨酸肼(3,5-dinitrosalicylic acid hydrazide,DSH)代谢物。经酸性衍生化为NPDSH和NPHBH,乙酸乙酯提取,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检测模式进行测定。NPDSH和NPHBH的[M-H]为m/z374,NPDSH的碎片离子为m/z182和226,而NPHBH的碎片离子为m/z 183。肌肉和肝组织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4mg/kg,0.025 mg/kg,定量限分别为0.10mg/kg,0.05mg/kg[3]。

(二)、喳诺酮类

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是1,4-二氢-4-吡啶酮-3羧酸衍生物的抗茵药,4-吡啶酮-3-羧酸是共同的功能基团,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其中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 FQs)是近十多年来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由于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的情况发生,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LC-MS法检测灵敏度高,能方便地对微量兽药残留组分进行检测,同时能对兽药残留组分进行结构确证,是目前检测食品中FQs残留确证检测的最佳方法之一。研究建立了水产品(鳗鱼、虾、鱼肉)中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PQs)残留量的LC-ESI-MS/US液相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测定的3种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恩诺沙星ENRO、单诺沙星DANO、沙拉沙星SARA。色谱柱:LichroCART(r),Pu-rospher(r)STAR RP-18e,125×2mm,5μm:流动相:乙腈(A)和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HRM),正离子。3种氟喹诺酮抗菌素标准在1.0ng/mL-200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样品检测限(LOD)0.5-2.9μg/kg,定量检测限(LOQ)分别为:1.8(ENRO)、8.2(DANO)、2.4(DIF)μg/kg,这种测定方法可作为原鳗、烤鳗、虾肉、鱼肉等样品的定量检测和确证方法,符合国外对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残留的最大允许限量(HRL)要求[4]。

(三)、氯霉素类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形成。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直接或潜在的威胁,特别是氯霉素导致人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液相色谱-大气压光电离质谱(LC-APPI-MS)开发出测定鱼肉中氯霉素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并挥发至干,然后用乙腈和正己烷萃取。分离柱采用ZorbaxEclipseXDB C18150×3 mm, 5μm,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掺杂剂:丙酮,0.05mL/min:梯度洗脱:柱温:40℃:进样量:20μ:l流速:0.5mL/min。选择离子监测(SIM):m/z321 [M-H]-。对于加入量为0.1-2ng/g的样品,小鲱肉和比目鱼肉中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3%-102.5%和87.46-94.8%。LOD为0.07ng/ml。小鲱肉和比目鱼肉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极限(信噪比=3)分别为0.27ng/g和0.10ng/g。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模式采集,选取m/z:321/152为监测离子对测定对虾中氯霉素残留。用乙酸乙酯提取。C18Inertsil 5ODS-2色谱柱(5μm,2.1mm×50mm,Meta ChemTechnolegies Inc.):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300μL/min,进样量为20μL。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28~28μg/L,相关系数r=0.99991。定量检测下限0.07μg/kg。牛英娟等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Q-Trap)质谱测定虾中氯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色谱柱:InertsilODS-3柱(2.1mm×15c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进样量5μL:柱40℃:检测波长278nm。MS条件:电离方式(-)API-ES,选择离子模式,对m/z321进行MS2检测。浓度为0.1~20μg/L的线性相关性系数为0.99953:浓度为20~1000μg/L的线性相关性系数为0.99803,回收率均在70%~116%范围内。岳振峰等以m/z321.0为母离子,m/z152.1、257.0和194.1为子离子,采用多反应监测(HRM)负离子模式对鸡肉组织中的氯霉素残留进行检测。采用微量化前处理方法。色谱柱:BDS C18,2.1×150mm,3.5μm:进样量:30μL:柱温:30℃:流速:300μL/min:流动相:乙腈-水(V/V10:90),梯度洗脱。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μg/kg(S/N≥3),定量下限为0.10μg/kg,线性范围为0.100~1.00μg/L,加标回收率为74.3%~84.0%。氯霉素类抗生素除代表药氯霉素外,还有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同时建立了鸡肉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三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法。色谱柱:XDB C18柱(150 mm×2.1 mm .id.,3.5μm):进样量: 30μL: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流速:300μL/min,梯度洗脱。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U)负离子模式,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定性分别采用m/z152.1和257.0,m/z185.1和290.1,m/z185.1和336.1,定量离子分别为m/z321.0/152.1,354.0/185.1和356.1/336.1。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μg/kg,测定低限为0.100μg/kg,线性范围为0.050-1.00ug/L,加标回收率为69.0%-92.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两类热不稳定的化合物: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兽医临床上,最为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氨苄青霉索、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氨苄、硫霉素等。利用电喷雾四极杆串联-离子肼质谱测定牛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量。该方法可检测5种p―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和邻氯青霉素)和2种头孢菌素(头孢匹林和头孢噻呋)。样品用乙腈提取。用水/甲醇(含1%乙酸)梯度洗脱。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匹林和头孢噻呋用质子加合物[M+H]+进行定量,而青霉素G、青霉素V和邻氯青霉素则用钠离子加合物[M+Na]+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可检测出美国FDA所规定的牛奶中允许检出量5ng/ml和安全使用量2.5ng/mL。最低检测限(信噪比=10)为0.2ng/mL(氨苄青霉素),0.4ng/mL(头孢噻呋),0.8ng/mL(头孢匹林),1ng/mL(阿莫西林和青霉素G),2ng/mL(青霉素V和邻氯青霉素)。利用弥散固相萃取柱(spersive-SPE)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牛组织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弥散型萃取柱与传统的萃取小柱相比,操作简单,绝对回收率高。所检测的10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脱乙酰基头孢匹林、头孢匹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呋DCCD、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青霉素G钠、苯唑青霉素、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和双氯西林。除了头孢噻呋DCCD回收率为58%之外,其余平均回收率≥70%。

结语:LC-MS对简单样品可进行分析前净化并具有几乎通用的多残留分析能力,用于对初级监测呈阳性反应的样品进行在线确证,其优势明显。液质联用系统是残留分析理想的检测手段。对于需要高灵敏度、宽适用范围、复杂基质的多残留快速筛选工作而言,液质联用无疑是首选的最佳检测手段。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彭涛,邱月明,李淑娟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肌肉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代谢物[J].检验检疫科学,2003.13(6):23―28.

[2]蒋原,丁涛,沈崇钰等.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检测蜂蜜中四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J].畜牧与兽医.2005.37(3):12―15

[3]杨成对,宋莉晖,毛丽哈等.对虾中氯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J].分析化学.2004,32(7):905―907

篇3

一、创设探究情境的方法

1.运用生活现象创设探究情境

生活现象中蕴含丰富的生物探究资源。如在潮湿的夏季,在许多背阴的地方都会有绿茸茸的苔藓植物,而有污染的工厂附近没有苔藓植物的存在。教师可根据这一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此时探究的问题不是由教师提供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的欲望会比较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大大增强。他们并不满足于课堂的教学环境,而是主动要求走出教室,把课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料,来实地探究苔藓植物的结构。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而且对其生活环境也会印象深刻。不仅解释了污染工厂周围没有苔藓植物的原因,还很好地理解了苔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出苔藓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不仅如此,学生还深刻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再如,学习“根尖结构”前的一周左右,提供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大豆种子分别正着和倒着种植在土壤中,其根分别会向哪个方向生长?”许多学生由于没有生活经验,想当然地回答“根会分别正着或倒着生长”。此时教师没有必要去纠正学生的答案,而是组织他们通过实践探究。这不仅能纠正学生认知上的错误,而且会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根的“向地”生长的特性,同时还会为观察根尖结构准备了充分的素材,可谓是一举多得。

2.利用诗词、谚语创设探究情境

例如,在学习“光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提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让学生推测“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是墙外的空气好,有的认为是墙外的空间大,有的认为是墙外的光线好,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对这些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来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经过自己设计实验,不仅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对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和向水性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生物适应环境也会有深刻的理解。又如,在学习食物链时,引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并询问这是不是一条食物链呢?这会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急切想知道答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课本,探究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特点,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3.利用科学史来创设探究情境

每一个生物学知识的产生都蕴含一定的探究资源,特别是一些生物学史更是如此。如在学习生物遗传规律时,首先介绍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这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兴趣。当学生获得一些遗传规律后,组织学生探究人的性别决定,并要求他们解释在自然情况下,男女比例为什么接近1∶1。这样,学生就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来探究之。又如,学习微生物时,充分利用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来引导学生理解霉菌的一些结构特点和探究过程中要关注一些细节问题的重要性。

4.利用媒体网络创设探究情境

媒体和网络为教学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也为课堂探究情境的创设注入了新活力和动力。无论是图片和视频,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学习《单细胞生物》时,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而后再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针对视频和图片,提出有关单细胞生物的一些问题,而后根据问题来获得有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动手实践,还是阅读课本,一切都是学生主动的,教师在背后指导、激励,学生的收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又如,学习《食物网》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生物写出其中所含的食物链,由于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网状,学生对食物链知识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而且对食物链中伴随着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理解非常深刻。但也必须看到,尽管多媒体的资源异常丰富,但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甄别,绝不能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否则,就会出现喧宾夺主而影响探究效果。

二、创设探究情境的时机

篇4

关键词:生物;环境教育;渗透

2014年给人的感觉是多灾的一年:地震频繁、雾霾飞扬……这一年,无数的新闻背后揭示着灾难频发的原因――环境破坏。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们关于类似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敏感的话题也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地人类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物学科的许多内容是有关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与发展的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是生物教育的重要任务。生物老师可结合生物学知识,有效的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将其渗透到相关的各部分知识中,让其领悟贯通。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回顾国内外的环境灾难可以看出人类利用对自然和科学的掌握,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灾难。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流失,威胁到了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对当前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建立保护环境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学生自觉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爱国热情。在生物教学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可以达到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相互渗透,能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意识并履行自己应该有的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在根本上保护好环境,实现两者的共同提高。

1.环境教育的实施

1.1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充分挖掘教材中和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的教学中引用身边发生的例子,加强其直观认识,形成震撼感,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比如讲到高中阶段的海洋污染的问题时可以结合2010年英国石油泄漏和我国石油泄漏会对海洋造成什么危害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在讲水资源短缺时可以结合去年我国西南大面积干旱进行其讲解;在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有关知识时,可以让他们去推论使用DDT的后果,让他们认识到农药污染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积累效应,进而去推出其它的重金属、有害物质的积累效应;在讲解N、P等元素富营养化的同时讲解海洋的赤潮现象和淡水的水华现象,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对关的环境教育;在讲解能量流动特点的同时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去推导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在讲酸雨的同时给出中国有关现状: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一多半的城市空气不达标,山西几乎全不达标。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逢水必污、逢河必干、逢雨必酸”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许多的教材内容都是与环境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予以引导、加以利用,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加强环境方面的教育,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多种多样,这样才会调动学生的兴趣,其中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多媒体可以直观的给出声音和画面,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的形式相对于单一的讲解形式给学生的感受和印象更深刻,留下的记忆时间也越长久。例如在讲癌症产生的原因时我把乌克兰切尔诺贝利(Chernobyl) 核反应堆爆炸事件、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位于印度博帕尔的杀虫剂制造厂发生事故造成的人畜畸形和癌变的照片放映给学生看,学生在掌权癌变的原因的同时形成深刻的感受:人与资源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在讲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我给出了设问: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进入了食物链其后果将如何?引导学生给出答案:从低等的藻类、到高等哺乳动物,无一能幸免。然后通过幻灯片把成批海鸟被困在油污中挣扎的画面、已被油污污染的海豹一次又一次跃出水面,试图把皮毛上的油污甩掉,但最后终于精疲力竭,挣扎着沉入海底等画面呈现给同学,使他们形成震撼感,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意识,只有环境资源保护良好,人类才能在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人类才能长久的在地球这个星球上持续地生活下去。

1.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形式

根据生物学实际教学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提高环境教育意识,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利用合适的时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建议学生周末参观附近的化工厂,观察自己身边的垃圾站,当他们看到排出的浑浊的污水、闻到工厂排出的刺鼻的废气和成堆的垃圾散发的恶臭时自然会明白维持良好环境的重要性。

另外可以结合环境节日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科普活动等宣传环境教育。去年在地球环境日,学校组织各个班级绘制宣传海报,然后在学校集体展示。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就会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自己亲自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同时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意识感。

2.生物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展望

2.1.目前没有设置环境教育这一门独立的学科,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更好的将环境教育渗透进去,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我认为环境教育不仅仅和生物相关,和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也是密切联系的,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将环境教育与多门学科互相渗透,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

2.2环境问题是关系到我们生存的问题,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身边的环境,如何将学到的内容最大程度地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环境教育的渗透, 通过课堂和课外双重阵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邱岚.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工程;重要性

一、食品质量中食品安全的现状

1、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余量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农药也不断的翻新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之中,以致许多庄稼都或多或少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有的甚至严重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威胁着并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2、动物制品中的各种激素严重超过国家的规定标准

因为动物生长激素可以使动物生长速度加快,以缩短生长期,使农场职工和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肆意滋长,乱加使用各种激素。这类牲畜和家禽对广大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3、各种添加剂严重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

科技快速的发展使各种食品添加剂应运而生,适量地使用添加剂可以使食物更美味,甚至更好看,这样可以增强人们的食欲。但是,使用添加剂如果过多的的话,不但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危害人们的身心。目前,许多不法商贩为了使食品的表面看起来好看,违法的使用各种食品色素,添加剂等,这些食品的添加剂和色素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4、严重污染的生活环境状况

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共共同进步,但随着人们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于是,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受到发展经济而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特别是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使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都受到污染结合破坏,重金属污染特别的严重,这些重金属(如铅,镉,汞)能使人和动物的肾脏和神经系统损害。这些风险的来源,使产品在市场上,总会有安全性的问题存在,因此从目前看,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状况令人担忧。

二、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1、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包括细菌污染、病毒污染和真菌污染三个方面。1990以来年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表明,微生物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病原菌中毒事件中占在第一的位置上,占40%左右的数量份额的食物中毒事件。在食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都很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食品。

2、使用化学性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目前,食品安全中的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食品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巨大在威胁和危害,这种方式的食品污染已成为一个非常受人们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各国的政府相关部门都已经出台了停止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剧毒的规定,中国也陆续禁止了一部分农药的使用。然而,国家食品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检验结果表明,已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的检出率确仍然存在。

3、环境污染问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据相关资料表明,85%至90%的人类肿瘤的引起为环境因素影响所致。通过集中的食物链富集,从食物中摄入对人类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近几年以来,因为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胡乱排放,工业和城市废水不按相关的标准排,致使我国的大部分的河流和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样严重导致各种有毒物质在动植物的体内造成富集,最终还是导致了食品的污染,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

4、食品生产的管理水平低和规模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增长异常的迅速和活跃,涌现了一批生产食品标准规范和实例强大的企业,但这种企业的比例仍然很低。在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相当的低。食品相关企业的规模小和食品的管理水平低,也是影响食品质量中食品安全和卫生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食品质量中食品安全要注意的问题

1、保证食品原料安全

在过去的大多数的食品安全事故中,通过相应的调查我们发现,究其原因往往是原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最终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如何有效的检测出和消除农业原材料中的残留农药,以及动物中兽药残留,还有重金属污染和非法添加到动物中的各中添加剂,已成为我国当前食品生产商主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了。

2、合理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

中国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食品安全的标准和规定还需要及时的改进和创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就如何在研究、开发和生产更绿色的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更加健康和受人们喜欢,这是国内外食品生产厂家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3、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考虑来保证绿色食品

现在,控制食品安全不仅是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而更应该关注粮食作物的物流环节(包括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已被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关注。只有真正实现食品供应链的有效的来源和依据,才能充分的提高粮食物流管理技术和水平,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四、如何增强食品安全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生产者

1.1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往往是食品企业经常要挂在嘴边的声音。但这句话也往往让消费者痛彻心扉。为了让人们能够随时吃到放心的安全的食品,生产商必须先建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意识不乱是在加工或者生产食品的过程中,说到底,食品的生产者才是食品的第一人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生产商要时时刻刻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保证食品安全。

1.2此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和员工都要不断的接受每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科学知识和行业规范,以及其他方面食品安全的道德和伦理的集中培训和教育,在意识上和行动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1.3加强食品企业内部食品安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和提高食品质量生产产品或食品质量的研究,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检测,处理和信息反馈及其他食品安全的活动。

1.4更新设备,创新生产食品的方法和充分的利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减少人工食物链的污染和破坏,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食品污染。

2、消费者

2.1消费者在采购食品的过程中要看看食品经营者是否具有相应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主要经营机构的资格是合法的。

2.2此外,消费者还应掌握一些确定的食品安全的包装和食品质量的一些方法。消费者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食品包装完好、具有生产日期、有效日期。

2.3购买肉类产品,最好到放心店和具有长期信誉的食品店购买。

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是一个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的开发和研究以及应用,从源头上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的具体过程中、食品的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程序中,做好相应的外部监督检查规范和内部自我监控调节。只要我们从每个环节都做好了、落实了,一定能做好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苏越.食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

篇6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新标准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作为生物学科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破坏的现状,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环保意识,真正使他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怎样向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呢?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下对这方面工作的做法。

1 上好《生物学》第一课,做好入门教育,建立生物圈是包括人类自己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为初步创建环保意识搭好了平台。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首页彩图,以活泼、直观、形象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生物圈,即,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本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学习之后,就是要让学生讨论出什么是生物,知道生物是一个大家庭,而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最高等的生物。本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学习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简明的认识: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如果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也就遭到破坏,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家园也就遭到破坏。如此,我们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保护环境,爱护生物,关爱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有的责任。

2 结合课程内容,重点了解我们身边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物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讲述了目前世界及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生物学知识简单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但课本上所列举的一些事例离我们所教学生过于遥远,以致学生感受不深,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尽量举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1930年传入中国,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在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叫它“花生草”。该植物繁殖力强,实属“星星之火便可燎原”。生命力强,猪吃后拉出的粪便中没有完全消化的茎在田地里又重新发芽生长。花生草在我们当地已泛滥成灾,每个学生都在家里帮助过父母年复一年地清理田地里的花生草。花生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花生草”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它的繁茂已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现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

云南干旱区离我们比较近,学生们感触最深。持续3年的干旱让云南大地备受煎熬,人们在埋怨老天为何总是不降雨的同时,应该深深思考一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对局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于云南地区出现如此严重的干旱,究其原因,目前有多种说法。气象专家认为,云南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应是“天灾”,即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降水明显偏少。实际上 “人祸”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云南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发展桉树林。据生态学家研究,这种被称为“抽水机”的速生林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令涵水能力降低。云南干旱区森林砍伐最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就在与其紧邻的植被较好的地区,一年四季溪水常流。

以上两个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感受最深,领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结合课程内容还有许多典型例子,强化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

我国草原沙化的现状和问题。以内蒙古为例,30年代到50年代仅发生一次大的干旱, 60年代到70年代是4年一次,80年代到90年代是3年一次干旱。干旱周期缩短,引起风蚀、水蚀、土地盐碱化等各种气候灾害。每年成灾面积4500万亩,损失牧草22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38亿元。沙化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草原的开荒耕植,家畜超载放牧,滥砍、滥伐、滥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这应该说是一个根本原因。

癌症村问题。我国目前有近20个癌症村。近期报道,太行山腹地,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党街村,该村1100多口人,仅2009年至今癌症病故40余人。其病因皆是流经这里的淇河水污染所致。古老的淇河全长161公里。据国家地质部门记载,淇河已有五亿年历史。这条河曾经是华北境内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素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和“北国漓江”的美誉。据当地人介绍,“现在的淇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污染厉害,全是垃圾……别说用这里的水洗澡,擦擦身浑身都痒得难受。”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尽量列举一些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真正具有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安排一些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在环境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且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当地田鼠危害较大,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于是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为什么我们当地田鼠数量越来越多?”同学们设计探究方案,经过调查研究,最后找出了原因。即:在我们本地,田鼠的天敌是猫头鹰和蛇。猫头鹰数量本来就少,又被个别人捕捉到城里去卖,蛇被卖到餐馆,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现在,猫头鹰、蛇几乎绝迹。田鼠失去天敌,自然也就泛滥成灾。同学们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食物链已出现断链,食物网已破损,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要控制田鼠数量,让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是最明智的选择。

4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仅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是不够的,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爱护一草一木等。这样我们已经在进行环境保护,正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总而言之,我们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务必将使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篇7

关键词:低碳环保 刻不容缓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314-01

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到那时,再多的钱,也未必能救得了你的命。台风海啸等灾难不单会直接破坏建筑物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而且会带来许多次生灾难,尤其是台风、飓风等灾难所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再加上瘟疫的入侵,后果无法想象。

气温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来源。我们的地下淡水储备都是由冰山融水组成的。在气温平衡正常时,冰山有一个冰雪循环系统,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给平原地区积累淡水,并起到一个过滤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回到山上,通过大量降雪重新积累冰雪,也是一个过滤过程。这整个的循环过程,使得我们的淡水有了稳定的平衡保障。而现在全球变暖使得冰山上的冰雪积累的速度远没有融化的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经不再积累,这就断绝了当地的饮用淡水。

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这会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的食物消失,将使海洋食物链从最底层开始,向上迅速断裂,并蔓延至海洋以外。由于没有了食物,将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将会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温度的上升,无脊椎类动物,尤其是昆虫类生物提早从冬眠中苏醒,而靠这些昆虫为生的长途迁徙动物却无法及时赶上,错过捕食的时机,从而大量死亡。昆虫们提前苏醒,因为没有了天敌,将会肆无忌惮地吃掉大片森林和庄稼。没有了森林,等于无形当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变暖,形成恶性循环;没有了庄稼,就等于人类没有了食物。而蜜蜂数目的大量减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链彻底崩溃的前兆。没有了蜜蜂帮助传播花粉,植物将无法繁殖。也就是说,庄稼无法繁殖,无法结果,人类将没有食物。全球人类将面临食物短缺,为争夺食物而引发的战争将越来越多,越来越近。而供我们争夺的食物,也将越来越少。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要求人们树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由于气候变化而对未来发展产生的忧虑,并由此认识到: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人们的生活可以逐渐远离因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享受以经济能源和绿色能源为主题的新生活――低碳生活。顾名思义,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低碳生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

实现低碳生活,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是要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倡返璞归真的低碳生活,上下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低碳生活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新能源经济和环保产业。这些代替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新能源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低能耗和低排放。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篇8

1、立足实际,取长补短,完善监管协作模式。

2、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大法律惩罚力度。

3、提高各种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掌握“快捷”“方便”“最新”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食品安全;质保;实施措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商想利润命想长,安全先保康健来。正是所谓“民以食为天,命以质为保”。经济世界化之际,生活富足之时,生活百姓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健康长寿成为生活质量的检测指标。2011年中国出现了牛肉膏、毒豆芽、“瘦肉精”、问题馒头、膨大剂、地沟油 、鱼浮灵(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塑化剂、染色黄花鱼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弦又绷紧了,很多人对屡次出现问题的食品添加剂也谈“添”色变。那么,实施“食品安全,质保先行”策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具体策略如下:

1.立足实际,取长补短,完善监管协作模式。

我国北方小麦,南方大米,动物蛋白摄入主要以猪肉为主,这说明我国粮食和猪肉在饮食方面占大比例,我们有理由对这类基本食品安全提出要求。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强国际合作,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保障食品的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事实上,在部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正逐步由多头监管向集中监管过渡,从食物链重点环节监管转向食物链全过程监管,从以政府部门监管为主转向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各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越来越趋向于走兼并、垂直、高效的管理构架,强化监督管理和科技投入,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加强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倡导由政府、企业、学术界和消费者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新型监管模式。美国1998年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协调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英国2000年成立了食品标准局,该局是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的独立监督机构,负责食品安全总体监管和制定各种标准,每年向国会提交工作报告。而中国的大部分食品安全问题,都可以在监管部门职责划分方面找到原因,以违法使用添加剂生产出来的豆芽为例,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归农业部管;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归工商部门管;按照《食品卫生法》,归卫生部门管;按照《食品安全法》,归质监部门管。但现实中,豆芽到底是哪个属于或哪些部门的职责范围内的,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面对这一趋势,法学界人士也建议,在目前我国监管模式很难有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当务之急更应该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指出,抓好食品安全关键是要把分兵把口和协调机制配合起来,实际上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有效机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必须要依法、科学和公开。

2、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大法律惩罚力度。

要想百姓的餐桌绿色化,降低各种污染,就必须大力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大法律惩罚力度,不可手软。具体措施:首先,认真研究、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其次,加强食品市场的法律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惩罚,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在调查中,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难的问题,认为监管不力和诚信不足,是目前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满的最主要原因。如:从2006年9月13日到15日,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个区,共有300多人次到医院或医务室就诊,事件发生后,生猪来源被锁定在浙江嘉兴。调查还显示,这批瘦肉精猪肉还拥有当地合法的检疫证明。随后媒体报道,养殖、销售瘦肉精猪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归案,却再也没有关于相关部门问责的消息。五年之后,瘦肉精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这次因为和中国最大的肉类生产企业双汇集团联系到了一起,成为舆论的焦点。事实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关于瘦肉精导致消费者中毒的报道就屡见报端,2005年,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治理的工作通知。然而,瘦肉精的幽灵始终在市场上徘徊,甚至直到现在,普通消费者也很难判断,瘦肉精到底有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真正消失。根据《食品安全法》,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但是,惩处法律没跟上,惩处力度不够,法律监管方法能否行之有效呢?

3、提高各种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掌握“快捷”“方便”“最新”的检测技术。

篇9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境化学渗透

化学正面临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巨大挑战。21世纪是化学学科飞速发展的世纪,同时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也将越来越深入。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土地和大量的生物及矿物资源。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发展到21世纪多方面的全球环境问题,无不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所以,如何阐明这些危害人类的环境问题的化学机理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已成为化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职责。环境科学与化学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化学在这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

我是多年的中学化学教师,下面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的内容以及一些体会。

(一)电解质溶液与酸雨

中学化学中"电解质溶液"一章,主要介绍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这几种体系pH值的计算。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溶液pH值的计算。这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给学生提出雨水pH值如何计算?我们现在经常说酸雨(广义讲pH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以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例,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变死记为活用,而且认识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的。

(二) 化学平衡与地球碳循环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动态平衡,条件改变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自然界也存在许多平衡。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破坏了这些平衡而造成的。例如,地球碳循环分陆地和海洋两部分。陆地生物碳量比大气碳量稍低,而土壤碳却是大气碳量的两倍,是陆地生物固定碳量的3倍,因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对整个地球碳素的平衡有重要影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每年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固定碳量与土壤中植物残体分解量大致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如果环境条件改变或者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就会打破这种平衡造成土壤有机碳库的亏缺。例如,由于能源消耗量增加,大气中CO2含量不断提高,可能会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空气中CO2浓度提高,产生温室效应。因此,维持地球碳素循环平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金属元素与水中金属污染

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其中以轻元素为最丰富,常量元素几乎没有重金属在内,相反金属浓度较大时将引起生物的毒害作用。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通常是采矿业、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等工业所产生的"三废"经过种种途径而进入空气、水源和土壤的。如Cd是水迁移性元素,除硫化镉外,其他镉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在水体中镉主要以Cd2+状态存在,进入水体的镉还可与无机有机配位体生成多种可溶性络合物。水生生物对镉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其富集是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种形式,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可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众所周知的日本痛痛病就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所引起的中毒。还有日本著名的水俣病是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造成的。这是由于水体中汞的生物迁移,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与威胁人类安全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

其他可渗透环境化学教育的内容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不仅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环境化学教育。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介绍有机氯农药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隐患等等。

实践证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化学的渗透,即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时,对教学内容与环境化学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思维更新。通过这种画龙点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化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于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3]。

由此可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化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园区;廊坊市

自从1992年9月廊坊市第一个开发区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廊坊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廊坊市有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个经济园区、14个市级以上工贸小区、6个农业科技园区,其中有10个重点工业园区。目前入区企业达到了4100多家,完成投资873.28亿元,是全省园区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市。2006年,省级园区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总量的52%,财政收入占37%,实际利用外资占99.7%,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廊坊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未来发展的支撑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我市园区优势,引导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开发利用,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

生态工业园的主要特征是:①生态园区中各组成单元间相互利用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最终实现园区内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②生态工业园具有横向耦合性、纵向闭合性、区域整合性、柔性结构等特点,与传统工业园区的主要差别是园区内各企业之间进行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得到梯级利用,共享基础设施,并且有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

实践证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保障廊坊市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园区内企业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园区内企业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经济系统。

二、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

目前廊坊市进入园区的工业企业达四千多家,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进而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就要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故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是廊坊市工业园区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排”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内部循环链+宏观层面上的企业间工业生态链。

1、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实施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在宏观层次上,大力构建企业问工业生态链。努力使园区各种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共享,企业间废物交换主要以贸易的形式实现,各项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双方互利循环、分解循环,也有上、下游产业的反馈循环,众多的循环关系构成各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

三、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2、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3、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4、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工业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5、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多元产业园区内由于产业类型多,有利于形成水循环利用链条、能

源梯级利用链条和各种物料的循环利用链条,将有力地推动各生产过程实现清洁化,促使整个园区不向体外排出废物。园区各种物流、能流、技术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共享,企业间废物交换主要以贸易的形式实现。多元产业循环园区各项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形式呈多样化,既有双方互利循环、分解循环,也有上、下游产业的反馈循环,众多的循环关系构成各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

四、廊坊市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技术条件

1、以政策为基础,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良好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可以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适合我市市情的循环经济方面的政策,将有助于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了解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的义务和职责,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成功的经验,制定或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等,充分体现市场手段和自愿性原则,并建立监督其实施的管理机制和促进其发展的激励处罚机制。

2、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化布局和规划。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工业体系中的应用形态之一。工业生态学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产业链环的“废物”或副产品,变成了另一个产业链环中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共生系统”。生态工业园的设计和规划就要依据这种原理,增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产业链与共生性。同时要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3、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利用指标、废弃物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