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养老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这样的描述和定位彰显了社区养老事业的重要性。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中,其次是机构养老,再次是社区养老。严格说来,“社区养老”指的是日间照料中心的机构式服务,目前在我国发展还相当滞后,“社区助老”是指围绕居家养老的不足提供相应的精神文化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由于现在的居家养老功能不足和空巢风险,所以社区助老作为居家养老的援助系统,发展空间很大。
在城市地区,由于多数老年人一般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养老保障,所以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摆脱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和空巢时的孤单无助。让健康的老人为非健康的老人服务,这是中国应对老龄化多重挑战的重要举措。“老助老”可以产生双重效应,即对服务者来说是“积极养老”,对被服务者来说则是“安全养老”,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共同成就了“快乐养老”的文化图景。
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很难凭自身或者家庭的力量规避养老风险,社区组织在社区养老助老事业中大有可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文化养老的力量是建立起代际传承的伦理,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旧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文化养老的果实。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文化就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文化就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一套准则和伦理要求。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养老就是如何敬老、如何助老,就是以传承与发展孝道文化为己任,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儿女血亲孝”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仁道孝”——仁者爱人、孝者敬老,通过送关怀、送欢乐、送知识的“三送”活动,达到防衰弱、防残障、防意外“三防”和减痛苦、减孤独、减风险“三减”目的,确保社区老人“老无所忧”和“老有所乐”。换言之,社区助老体系保护下的居家养老才是我们期待中的“安全养老”和“快乐养老”的。
篇2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困境
⒈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和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得代际分离的居住方式越来越普遍,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这使得老人的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一是子女日常照顾弱化。“4-2-1”的核心家庭结构使得青年人面临着赡养老人和抚养下一代的双重压力,这难免会分散子女对老人的照顾程度,老年人一旦遭遇疾病的袭击可能无法获得长期的照料。二是家庭经济支持不足。由于老年人退休后收入减少,加之身体健康状况弱化,其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主要依靠政府资助和儿女的经济支持来维持日常生活以及医疗支出。而近年来,尽管子女外出务工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外出打工的成年子女在建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经济压力以及风险等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外出家庭成员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能力,[2]所以一些农村老人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日常经济支持。三是精神慰藉匮乏。老人年迈时也正是子女的事业高峰期,职业流动性的增强使得子女陪伴老人的时间十分有限,分居两地疏离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特别是独居老人,相较于有子女或配偶陪伴的老人而言更容易感受到孤独以至于陷入精神困境。四是老年人医疗护理缺失。人到垂暮之年患病率要大大高于其他任何时期,2013年卫生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465.9‰,慢性患病率则高达645.5‰。而子女由于承担过多的生活压力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专业的医疗护理,加之部分农村老年群体在获得医疗资源方面也存在着困难,这使得各种疾病长期困扰着老年人的生活。
⒉现行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老年人的多维需求。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自我供养等模式都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存在着服务空白。基于此,笔者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分别对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自我供养三种模式做一简要分析和对比(见下表)。
三种养老服务模式比较
机构养老,是采用公益化或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通过兴建养老院、福利院等将老人集中供养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其不仅能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且家庭无力照顾的老人提供专门照料,而且能为老年群体搭建一个群居和社交的平台,有助于缓解老年孤独。但应看到,目前机构养老尚不能完全满足我国老龄人口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服务资源有限且居住费用过高使得许多老年人望门兴叹;二是大部分服务人员为临时工作人员且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无法在日常生活照料之外提供疾病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不利于老年人疾病康复;三是由于生活习惯和心理寄托等方面的影响,老年人更加趋向于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庭或社区中,对养老机构认同感较低,即便入住也是迫于无奈。
篇3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摘要:“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在我国,社区养老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本文以鞍山市铁西区新陶社区为例,对城市社区养老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关键词 :城市社区;养老问题;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226-01
一、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的现状
2014年4月到5月期间,我对鞍山市铁西区新陶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该社区共有2769户7300多人,其中老年人56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的7.67%。我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60岁以上老年人100个,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率为87%,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51人,占58.6%、女性36人,占41.4%;年龄在60—70岁、70—80岁、8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是78.2%、13.5%、8.3%,平均年龄为68.4岁;婚姻状况,有配偶的占82.8%,丧偶的占11.5%,离婚的占5.7%;在居住方式上,独居老人占6.9%,与配偶居住的占63.2%,与子女居住的占14.9%,与配偶及儿女居住的占15.0%;已退休有养老金的占89.7%,从未工作的占3.4%。
新陶社区有一家名叫鞍山市爱心养老护理院的社区养老院,住着129个老人,其中男性居多,占67.7%;在这里低于60岁的老人只有一个,占1.6%,60—80岁的占33.9%,80岁以上的占64.5%;有4位老人从未结过婚,占6.5%,其余都是丧偶的且都有儿女,占93.5%。有70%以上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有养老金的老人占80%以上。在调查中,还发现有4位老人不是本地人,占6.5%,12位不是本社区的,占19.4%,其余都是本社区的老人,占74.1%。现在社区养老服务业属于国务院规定的微利服务业项目,享受政府的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社区服务中心会来这里定期为老人做免费的基础项目身体检查,鞍山市体检中心也会来养老院提供免费的全面的老年病的检查、并免费救治。鞍山市爱心养老护理院在这些年中越办越大,由老人入住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以养老院为中心,辐射到家庭,即呼叫上门的服务模式。
二、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是社区养老机构容量有限。现在社区养老服务适应了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在我的调查中,不仅孤寡老人需要社会化养老,而且一些有养老金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认识到住养老院是一举两得的方式,并且后者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前者。大部分老人觉得居住在养老院既可以减轻儿女负担,又能省时省力。因此说,社区养老服务业有很大的需求,有很多养老院都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
二是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过高、入住率低。一个条件比较好一点的民办养老院,老人有独立房间,有健康测试仪的房间,一个月最少也要3000多元,还不包括伙食费,远远高于老年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无形中设置了门槛,造成大量设施闲置。这种现象导致养老机构服务只能提供给少数富裕阶层老人,不具有普遍性。
三是社区养老机构服务网络不全,医疗保健体系仍不完善。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对养老机构的调查,只有大约不到46%的社区内能够提供较为专业的医疗服务诊所。当老人生病时,58.3%会选择到正规的大医院看病,只有26.2%会就近去社区的诊所。而对于那些要到正规医院看病的老人而言,由于行动不便,交通拥堵,外出极其困难,家庭病床和医生上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城市社区养老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要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解决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社区可以多方筹集资金,扩大规模。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个人、企业资助社区老年福利事业。同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机制也要随之形成,确保社区各项资金使用科学、合理、透明。
解决城市社区养老问题还要真正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主体社会化,减少费用,提高入住率。在现有社区群众性组织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中介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规范和要求,培育若干专门性的社区建设的中介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制定和完善鼓励、扶持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为其参与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87-01
我国2011年第六次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60岁人口占13.26%,约17765万人;≥65岁人口占8.87%,达11883万人,据联合国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60的人口比例将超过30%,目前可以说老龄化进程超前现代化,未富先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医保政策全覆盖及新农合全面推行,老年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加,据各大医院统计,≥65岁的住院患者占40%左右,我中心2011年――2012年≥65岁的住院患者比例分别为37.80%、42.23%。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呈退行性改变,伴有的各种急慢性疾病,精神心理问题,使老年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与之关系密切的最易被社区医师忽视的是老年人的营养不良所致的贫血、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抗感染、抗创伤能力、延长住院日,引起MODS的风险增加应引起重视。据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孙建琴教授了中国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五大城市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初步结果,被调查者中总体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5%,其中养老机构发生率最高为60%,综合医院58%,社区医院37%。国内外临床资料表明: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社区老人,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5%-10%。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9%-61%,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在住院老年人中患病率60%,但被诊出率36%,获得性营养不良支持者只有8%。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在老年患者发病率更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老年人代谢特点
能量代谢低,糖代谢明显降低,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减慢,包括酶的合成量减少、酶的活力下降、激素的合成下降、激素的受体的敏感性降低。脂肪积累与易于氧化。水总量减少,细胞内液与细胞内含钾、镁、磷均减少;钙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和生物利用率不足,体内淋巴细胞总数减少,B淋巴细胞相对增加,T淋巴细胞减少明显。上述代谢特点决定了老年人易患多种慢性病,易发生营养不良,两者互为促进因素。
2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多数老年人因为牙齿脱落影响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减退甚至障碍,食管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的分泌减少等诸多因素直接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易发生营养不良。
3疾病及药物的副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引起躯体的不适,机体的营养消耗相应增加,不能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创伤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肝合成蛋白质减少,易致低蛋白血症,加重营养不良,因慢性服药的机会多、品种多,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易引起或加重营养不良。如:抗抑郁药、降血糖药、抗帕金森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恶心、呕吐、降低食欲,个别长期服用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阻碍营养物质吸收。
4精神因素
进入老年后,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易产生许多负性情绪如焦虑、忧郁、紧张、悲观、单身老人更易产生负性情绪,影响营养状况。
5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工资待遇、饮食拮据、饮食单一、挑食、营养知识匮乏,滥用保健品等诸多因素均影响老年的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加速机体衰老,使机体蛋白质缺乏引起抵抗力减弱以及骨质疏松、智力迟钝、血管功能障碍,对住院患者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延长住院天数,免疫系统损伤,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及愈后,使病死率明显升高,骨折、压疮的发生率增加,而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创伤、感染及手术的耐受能力,缩短住院日,节省住院费用。应遵循先筛查、再支持,肠内优先,联合营养,方案个体化的原则。避免不合理营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推荐,NRS2002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评定的首选工具,其也适合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评定,患者一般状况差,NRS>3分,作为应用营养支持的标准,对于营养支持的患者,应“肠内优先”,因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道粘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的移位及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预防肝内胆汁淤积和减少肝功能损害。对于肠道部分耐受的患者亦应积极少量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这样既可防止肠功能衰竭,又可避免营养不足风险。只有肠道完全不能耐受或无法行肠内营养时才考虑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既可节省医疗费用,比肠外营养更能改善临床结局,也适合在社区或家庭应用,在营养支持中还应重视特殊营养素:谷氨酰胺(体内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占肌肉中氨基酸量的60%,是肠粘膜细胞、淋巴细胞、肾细胞等快速生长细胞的能量底物,对合成及机体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精氨酸、鱼油、支链氨基酸的特殊作用,以及膳食纤维、维生素E等物质。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营养支持效果不如年轻人,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及时评价营养效果和重要脏器功能状况及血糖、血脂、电解质、酸碱平衡,做到营养方案个体化,对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不加选择的给予营养支持,可增加其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筛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既要看到营养支持有益的一面,也应看到营养支持中的风险,做到“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4.
[2]韦军民,等.老年临床营养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篇5
关键词:工业遗产、规划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uangpu river of Shanghai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ZhongXinDuan core planning, from my area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trol of the huangpu river resources conditions, combine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land function replacement, and planning of the DuanJianCheng living function for in yangpu leading, with the industrial exhibition, education research, culture entertainment for the characteristic,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of the riverside close water area.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50-100 meters wide binjiang green belt, improve the regional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en up the active public activities shoreline, create has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yangpu quality,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social,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黄浦江岸线杨浦段工业区现状
黄浦江岸线杨浦段曾经是上海最早建立的工业基地,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这一地区的工业发展轨迹,展示了杨浦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因此在浦江开发中要充分表现出具有上海特征、杨浦特色的划时代精品。
1.1概况
杨浦区近代工业源于清末兴起的。而沿江地区由于有黄浦江运输之便和沿江滩地多且售价低廉的优越条件,再加上1870年就筑成的杨树浦路与租界中心区相通,交通便利,因此工业发展较快。
1.2保留沿江工业发展轨迹的建议
杨浦原是老工业区,是上海近代工业的摇篮,沿江的大中型企业都作出过重大贡献,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随着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如何保存该地区近代工业发展的轨迹,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宣传黄浦江岸线开发的同时,发动和提高沿江各企业对自身工业发展史的重视。
(2)加快对沿江企业的土地置换工作,对那些有特色建筑物的企业尽快进行土地置换,以掌握开发的主动权,针对其周边的历史环境,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
(3)为保留杨浦作为上海近代工业摇篮的发展轨迹,必须加快制定黄浦江岸线开发的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建造分散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小型的工业博览馆。
(4)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收集或收购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着近代工业发展的早期生产设备实物或照片,以各工业博览馆陈设所需。我们期待在浦江开发后,都市人在沿江景观带休闲之时,看着这些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增添一份怀旧的情感,也让这近代工业发展的轨迹能得到更好的延续。
2.规划设想
黄浦江两岸地区是上海城市重要的发展轴线,百年来,作为工业、能源和供给基地,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黄浦江老港区功能逐步外迁,其经济功能逐渐衰退。初步将杨浦段划分为五个功能区:
(一)文化观光旅游区。自秦皇岛路至杨树浦港。
该地区是北外滩的延伸与杨浦区的门户,大连路越江隧道、轨道交通明珠线在此都有站点和进出口,与浦东和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二)杨浦大桥特色滨江社区。位于杨浦大桥两侧,自杨树浦港至定海路桥。
该地区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四大重点地区之一,是黄浦江岸线的重要景观节点。规划定位为具有城市传统居住精神的特色滨江居住区和办公园区,绿地率达到4 5%以上,使该地区融合城市生活、工作、休闲、旅游等多元化活动内容,提高岸线的亲水性和可达性。景观处理上,规划在气势雄伟的斜拉桥两侧,建设大型开敞式的公共绿地,周边的建筑高度按梯度严格控制,同时强调通向水边道路的视线走廊作用,采用与江岸成4 5度夹角的路网,突出杨浦大桥的标志地位,形成立体开放的、多层次的轮廓线。
(三)滨江科教区。位于复兴岛运河以西、军工路以东、翔殷路以南。
区域内有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大学)、水产大学两所近百年校龄的高校,根据市领导关于建设杨浦大学城,开辟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一一科教兴市的指示精神,围绕打造知识杨浦,实现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转型的目标,进一步实施“两个依托”的发展战略,规划将理工大学与水产大学就地就近扩展,目前理工大学已置换电工机械厂与春江苗圃土地,规划仍有继续向北扩展的空间,水产大学则规划向南扩展,使该区域的大学校区、
高科技园区和社区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与聚集效应的滨江科教综合功能区。
(四)都市型工业园区。位于翔殷路以北区域至闸北电厂。
区域内分布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北分区规划,该区域用地性质为都市型工业。规划拟充分利用工厂土地资源与厂房设施,加大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力度,发展都市型工业,促进城区产业能级的提升,努力为城区第二产业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滨江生活社区。即杨浦区黄浦江岸线规划协调区。
该区域是杨浦新一轮旧区改造的重点,根据《杨浦区平凉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杨浦区定海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旧区改造和产业调整,将该区域建设为配套完善、环境宜人的高品质、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江景观生活社区,结合浦江开发建设和旧区改造大幅度增加公共绿地的总量,同时保护和合理使用好优秀近代建筑,全面提升该地区的居住档次和文化品位。
总之,黄浦江岸线杨浦段要贯彻黄菊同志“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规划设计要求,吸取国际上滨水区开发的成功经验,使其充分展现杨浦的文化底蕴,形成杨浦的世纪景观,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综合统一。
参考文献:
1、黄浦江岸线杨浦段调研材料;
2、杨浦大桥地区详细规划调整方案;
篇6
【论文摘要】为深层次的研究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现况,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温江区各个年龄段拥有农村户籍的群众进行了抽样并结合定性、定量的统计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复合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深层次的分析,反映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现状,并结合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
1.调查报告
本调查于2009年2月21日对成都市温江区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现状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温江区各个年龄段拥有农村户籍的群众进行了抽样,抽取样本总数为100户。由于采用的是现场登记、现场答疑的回收方法,不仅回收率达到了100 %,确保了调查的质量,还获取了其他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1)为了更好的研究各年龄段的经济情况,我们对年龄段与家庭人均月收人两个变量进行列联表分析,50岁以上的人群人均月收人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占到调查人数的70 %,收人水平低下,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人们基本上没有工作,平时的日常费用支出主要来自于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或者是子女的赡养费用。在22一35与35一50的两个年龄段里,人们的人均月收人水平比较稳定,集中在500到3000元之间,虽然收人差距比较大,但是目前基本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通过自己收人得到保障。
(2 )在问题“您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回馈中,对“年龄段”、“经济状况”与“了解程度”三个变量进行了因果分析与交互表分析,只有1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实施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了解,然而,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反映对对该项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了程度仅为一般或者根本就不清楚。对该项制度比较了解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的年龄段中,在3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仅有一人比较了解,大多数人们都不是很清楚。这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养老保险的关注程度不够,但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温江区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人们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35岁以上必须购买社保的群体对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才有所了解,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方式,且对还未参与社保的人群应特别关注。
(3)在问题“您是否担心退休后的养老生活”的信息反馈中有71 %的被调查者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生活,这主要集中在低收人者,其中,在“担心养老生活”的被调查者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以下的收人水平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一1500元的收人水平中。1500元以上收人水平的人们基本上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生活,因为这部分高收人者主要在22 - 40这个年龄段中,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财力采取购买其他商业保险等措施来保障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
(4)在问题“以您现在各项养老保险金的总和,退休后您觉得生活水平会是怎样”的信息反馈中,大约一半的被调查者反映目前的养老金金额无法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9%的被调查者反映目前的养老金使自己的保障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有少数人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而其他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大多数觉得处于中等水平。可以看出目前的养老金金额对于患有较多疾病的老年人还是有点紧张,保障不够,这为我们以后的改革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可以设置合理的机制,不同年龄段的社保金额区别对待,体现相对公平。
(5)在问题“您觉得退休后每月需要多少养老金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信息反馈中,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每月400一600的养老金才可以基本保障其生活需要,26%的被调查者认为600 - 800元比较合适,29%的被调查者认为800元以上比较合适。如果以比例0.04,0.41 ,0.26,0. 29作为权重对各样本距均值400 , 500 ,700 ,800进行加权平均,由期望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社会群体对社会养老保险金额的月期望值为635元。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社会养老金最低需求的程度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75%的被调查者对养老金的要求为月400一600元,而更为年轻的调查者则认为月400 - 600的养老金将不能保障目前消费水平下的生活需求,在35 - 50岁的人群中,有65%的人觉得月600元以上才能维持自己的晚年生活需求,而在22一35的人群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月800元以上养老金才能保障自己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这与各年龄段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有着关联性,根据托宾的绝对收人假定的消费理论,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与生活必需品范围的扩大都将影响人们长期的消费倾向,而按照目前的费水平,低年龄段比高年龄段的人们在对保障金额的要求数量上有差异是正常的,如何更好地解决这种生命周期跨期赡养的问题是以后如何改革的重点之一。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模式的构建
基干目前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施行实地问卷调查所反应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比借鉴,为我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明确的方向。
(1)实行个人帐户管理。该帐户包含三个户头:普通户头、保健户头、特殊户头。普通户头可以用于个人的养老、教育、购房等方面;保健户头用于个人的医疗保健;特殊户头用于养老和紧急开支。
(2)实现全国联网办理业务,由于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通过全国联网办理,简化办理手续。
(4)鼓励私人缴费,在私人缴费上实现缴费多样性、灵活性。
篇7
【关键词】 社区养老 慈善事业 内在契合 介入路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老年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更加突显。社区养老相对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吸收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在我国转型期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社区养老的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境,社区养老的发展应该依赖社会支持网络的积极构建和完善,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商业部门以及家庭等不同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变革的背景下,慈善事业作为社区养老支持网络中的重要资源对社区养老的发展应该起到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关于社区养老与慈善事业
从理论上讲,社会养老概念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强调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给社区老人提供照顾和服务。在我国,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辅助和补充方式发展起来,其在发展过程中更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又避免了机构养老所面临的困境。在我国未老先富的国情下,社区养老越来越成为老人照顾的有效途径之一。关于社区养老的定义,国内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从相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角度来定义社区养老。史柏年认为所谓的社区养老,是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因此,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有的学者则更关注社区养老所动员的网络资源以及提供的社区服务的功能。项丽苹认为所谓社区养老是指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方面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的新模式。我们认为社区养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社区养老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其二,社区养老以社区为主要载体,充分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来为老人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其三,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必须走社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一方面需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外部支持网络,另一方面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广泛参与。
慈善事业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慈善事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定位、在国内的发展以及面临的困境等几个方面。关于慈善事业的定义,有的学者强调其社会救助的性质。如黎昕认为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或者说它是众多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援助行动。有的学者则强调慈善事业的道德伦理。如陶海洋认为慈善事业是一种道德行为,主要内容是实施救助。还有的学者则关注慈善的资源再分配的性质。如黄丹等人认为慈善事业是指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偿救助行为。它通过合法的组织形式,根据特定的弱势群体需求,集聚并配置资源。在某种意义上,慈善事业是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保障的补充体系。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慈善事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必须基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基础;慈善事业具有捐助和救助的性质;慈善事业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二、慈善事业与社区养老的内在契合
从以上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慈善事业和社区养老具有较强的内在契合性,积极利用慈善事业有效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具有可行性。
从两者的定义和特点来看,慈善事业和社区养老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者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两者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功能和地位有所区别,但是从整体的政策目标而言,两者都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二是从两者的服务对象而言,都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社区养老主要是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而慈善事业的服务对象则不仅限于老年人,慈善事业所面对的弱势群体是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出现的生、老、病、死以及社会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带来的众多的需要救助的对象。显然老年慈善也是慈善事业的应有之义。三是从各自的发展需求来看,社区养老不仅需要动员社区内部各种资源,更要积极发展外部支持网络,才能克服目前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慈善事业所集聚的资源和能量正是社区养老急需并且缺少的。
此外,还可以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和福利效能视角来寻找和分析慈善事业和社区养老的内在契合性的理论依据。
1、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社区养老
从社会网络嵌入视角来分析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主要的网络支持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初级网络的家庭;二是作为主导网络的政府部门;三是作为外部辅助支持网络的第三部门。从社区三级支持网络来分析目前我国社区养老面临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有:第一,初级网络功能弱化。作为初级网络的家庭从结构上趋于小型化,从功能上人趋于单一化,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需要实现养老功能的转移和承接。第二,作为主导支持网络的各级政府部门,包括街道一级,对于社区干预的行政色彩过浓,行政体制对于社区养老功能的束缚也趋加明显。再加上完全政府包揽的社区养老也会在机制和资金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制约了社区养老功能的拓展和强化。第三,作为外部辅助支持网络的第三部门发育不够充分,在独立性和参与度等方面都明显表现不足。第三部门的良好发育以及充分参与将会有效地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慈善组织是第三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慈善组织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构成元素。如果通过慈善事业的运作让慈善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既能有效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同时也能为慈善组织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契机。所以慈善事业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两者共同发展的需求。目前社区养老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项目单一、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慈善组织的组织化和专业化元素的介入。
2、福利视角下的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社会福利的重要范畴,社会福利有不同的供给模式,不同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又有不同的供给主体。从社会福利效能视角来看社区养老,多元福利主体的有效配合才能提高社区养老的效能。在我国社会福利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国家或政府是社会福利供给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都不能轻视或忽视在社会福利实施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商业部门是重要的辅助主体,在社会福利供给体系中市场的因素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各种商业化的养老机构也能满足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虽然养老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是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选择。在社会福利供给体系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起到较为基础性的作用,虽然家庭养老供给的能力越来越弱,但是从目前国内现实的角度来看,家庭养老依然是大部分老年的养老选择。作为非政府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是主体的重要补充。同样在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中,慈善组织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慈善组织以其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灵活性和优势,有效地补充了政府福利和家庭养老的不足,又以其公益性的性质填补了机构养老留下的养老需求。
三、慈善事业介入社区养老的路径
从慈善事业和社区养老的特点来看,慈善事业介入社区养老既具有可行性,同时也是社区养老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政府通过购买与慈善组织的合作,实现慈善事业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依托社会组织,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特点的新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和方式,是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同时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重要创新。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来看,慈善组织可以通过与政府之间的购买服务实现组织自身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因此,政府购买服务也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契机。社区养老方面也有大量的社会服务不能由政府亲力亲为,必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参与其中。从国内的实践经验来看,最早的政府购买服务也是发生在养老服务领域。2000年上海率先推行了政府购买,开始依托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的试点。因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是实现慈善事业介入社区养老的重要而有效的路径。
第二,慈善捐赠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慈善事业是建立在自愿捐赠的基础上,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运行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慈善捐赠所获得的资金也必须用于慈善目的,用于救助弱势群体。所以慈善资金注入社区养老是符合慈善资金使用目的的。同样,目前社区养老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很多养老服务和项目无法开展的困境,街道特别是社区一级资金的不足是制约社区老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介入社区养老较为直接的路径和方式,既弥补了社区养老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符合慈善资金的使用规范。为了鼓励慈善捐赠,2003年6月,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捐赠也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企业捐赠。为了鼓励企业捐赠,《企业所得税法》也有明确规定,企业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的,可以按相关比例免税。政策氛围较好的推动了慈善捐赠的增长。迎合现实社区养老的需要,慈善捐赠可以在社区的平台上寻找到更多的项目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2] 黎昕: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其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3] 陶海洋:慈善、慈善事业及其“现代困境”[J].浙江学刊,2008(4).
[4] 黄丹、姚俭健: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探讨[J].社会科学,2003(8).
[5] 马凯、刘凤至: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模式[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 周沛:福利国家和国家福利――兼论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主体[J].社会科学战线,2008(2).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社区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应该结合我国上千年的家庭养老传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使社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这种援助之手直接进入家庭,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老年人能够在家里,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能够摆脱沉重的负担,也要让老年人充分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但是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社会福利水平不高,社会养老机构尚不能完全填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目前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方式由于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这些弊端需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来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这不仅从根本上明确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问题,而且也为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类型、形式和内容
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民族传统为支撑,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基本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也就是说老年人可以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政府不必花过多的资金建设集中的养老机构和设施,只是在老年人所生括的社区范围内实行各种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日常的生活照料。
(一)居家养老的类型
一是独立型的居家养老,老年夫妻独立居住在自己的房子,即老年空巢家庭,或是单身老人独立居住在自己的房子,即老人单身家庭;二是与子女合住型的居家养老,即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
(二)居家养老服务形式
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托”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三)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
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分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和社区养老机构照料服务,其中,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居家老人照料服务又分为上门照料和“日托”照料,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上门照料服务的内容应包括家务型服务和护理型服务,服务对象应涵盖具有有效需求的健康老人、部分不能自理老人和长期卧床不起老人。
1、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老人实现自身价值、寻求精神寄托、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对于绝大多数老人来说,社区是他们参与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桥梁。社区应当为老人提供参与社会的途径和舞台。
2、社会支援:一些社会服务机构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以社区服务的名义在社区里开办的各种为老年人所需要、所欢迎的项目和连锁服务。
二、居家养老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
(一)资金问题
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人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社会养老的很多环节都需要资金,由于社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活动经费以及设施建设费用难以筹措。因此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发展居家养老的资金应建立多元的筹措和运行机制。如: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政府要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用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和保障,使投资渠道畅通,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样。
(二)服务人员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素质有待提高。这支队伍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正规化的培训。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他们所提供的救助和服务是无偿的和非盈利性质的。据了解目前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绝大多数社区根本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也就谈不上具有志愿者队伍。
三、促进居家养老良性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建立老年家庭档案
街道和社区责成人员负责为空巢家庭建立档案。社区服务根据空巢家庭的要求实行包干制或定期服务制。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安装有远程中央控制和服务的电子呼叫系统。没有条件的地方,街道或社区应组织建立联系人制度。联系人可以是健康的离退休老人、学龄孩子或其他社区内的志愿者。联系人与空巢家庭定期保持联系,有问题则按街道和社区提出的应急办法处理。即使安装了电子呼叫系统的地方,也最好建立联系人制度。如果街道或社区需要送饭的老人比较多,可以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食堂或饭馆给老人营养配餐送餐。
(二)建设老人活动站
养老院只能解决很少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多的老人的老年生活只能在社区进行。近年来,社区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小区设置了简单健身场所和老年活动之家,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社区标准还有相当差距。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三)设立各种与老年人相关的组织机构
设立老年婚姻介绍所。在伴随社会家庭小型化趋势,孤寡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求偶需求也会增加。老年人再婚其实就是自我养老意识的一种体现。设立社区老年婚姻介绍所,帮助鳏寡、孤独、离异的老人求得生活伴侣,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安度晚年,也应是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不可缺少的内容。老年人一旦自立自强,可以大幅减轻儿女的压力,间接节约社会资源。
篇9
论文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3.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4.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1996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3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3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1.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1.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1.3培养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形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更如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2.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
2.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用好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2.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业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为老服务行业,对他们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为老服务事业的正确态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在手式上中煎产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3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
居家养孝的社区平务再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组织成“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也可以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杂乱无序的状态,必须坚持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社区服务建设体制。实行行业准人和认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美国前老年学会主席舒尔茨在谈到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开展社区的上门服务与邻里互助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
3.2由社区成立托老所和老人俱乐部等组织;
3.3对老人的亲属提供培训,传授照顾的技巧与技能;
3.4组织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篇10
【关键词】养老;经济发展;人口老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和老年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共性的社会问题,面对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局面,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极大的挑战。
1 研究背景
1.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人口老龄化是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做出的分析和判断,是指在一定的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或者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 。这意味着在时代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某地区或国家人口处于老龄化的状态,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问题。就我国而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10.45%,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达到7.09%,标志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转变为老年型,主要特点是:
一是老龄人口数量多。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在“十一五”期间表现出持续增长之态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所占比例约为12.78%,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预计可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二是老龄化进程速度快。自推行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死亡率下降和寿命延长,也促使了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加和相对比例的提高。三是高龄老人比重大。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高龄化发展也将更加迅速,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30%。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在20000美元之上,属于先富后老的类型,然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是典型的中等偏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现代化建设尚未完成,属于未富先老的类型,因此,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更大。
1.2 社会变革对养老方式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绝非是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而且还与经济建设、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当前我国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这个社会结构变革和整体发展的新时期,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棘手课题,急需寻求一种合理、高效的养老方式。一是家庭功能弱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出现了“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态势,“四二一”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十分脆弱。二是社会职能分离。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国有企业处于国家经济的核心地位,职工的生老病死一般都是由企业负担或补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社会关系进行重组,已将其福利功能转移给了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探索一种能适应大多数老年人实际需求的社会化为老服务新模式。三是思想观念改变。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普遍是与老人分开居住,这给传统就近照顾老人带来了不便。加之,就业生存环境的激烈,许多年轻人选择在外地学习、工作、成家,甚至是远赴海外谋求发展,这样就使寂寞空虚的空巢家庭大量出现,养老问题无疑雪上加霜。
1.3 现存的问题
养老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已经在大部分社区中尝试开展了为老服务,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窄,老年人优待政策还没有惠及到全体老年人;养老服务业发展仍较为滞后,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社会福利组织有待规范,民办养老机构监管尚需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法规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经费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2 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2.1 建立多支柱的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规模小型化、空巢化,而养老机构床位匮乏的实际现状。短期内,单独依靠社会、社区或是家庭一方的力量都无法承担老年人养老的重任,必须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老年福利事业,需要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社会、社区与家庭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满足老年群体的发展需求。居家养老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市场化运作,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使之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格局。这样才能构建起功能互补,形式互通的新型养老体系,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成为在现实条件下妥善解决养老压力的有效途径。
2.2 整合养老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面对资源不均,设施不足等问题,应注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活动场所有限为切入点,提出利用和盘活社区现有资源,充分挖掘现有可供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力因素,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建议,从而节省政府支出,又能保障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适时将社区内一些闲置的厂房、学校、幼儿园等场地进行养老服务方面的改造,开辟老年人的活动场地,盘活废止资源,整合合理使用,满足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把现有的家政、商铺网点、医疗机构等资源纳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2.3 发挥社区服务在养老模式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社区是连接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纽带,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下降,老年需求日益增长,以及老年人社会服务的滞后发展,即便老年产业十分发达,老年人的许多实际需求仍需由就近、方便、熟悉的社区来满足。建议区分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发挥服务站的平台作用,进而为老年人提供贴心多样的养老服务的建议。扩展服务政策,提出因地制宜,打造自身特色,从而实现养老服务水平整体提高的观点,以及发挥志愿者力量,邻里互助等积极因素,加强社区为老服务的承载力。
3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的养老服务模式,既要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又要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顺应时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减轻国家负担、弥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推广应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