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金融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金融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金融报告

篇1

一、我行客户现状

(一)高端客户数量占比低。高端客户具有较高的关系价值,能够给银行带来较高的利润贡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3000万户中国城市家庭可以被称作中高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其中4%即120万户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一富裕客户群实际上占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总额50%以上,且贡献了整个中国银行业赢利的一半以上。但是,我行贡献度高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数量偏少,占比仅仅只有%,缺乏优质客户。

(二)客户满意度低。银行客户对目前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较低,低于亚洲75%的总体水平,这一比例在亚洲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三位。这表明,客户的满意率大大低于总体满意率,越是层次高的客户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满意度就越低。

(三)客户忠诚度低。客户忠诚度偏低,很多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银行。优质客户的转移或流失显示了他们对银行现有服务的不满,许多富裕客户已经放弃了我行,投向了那些新兴的、更有客户意识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发育,竞争主体不断增多,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客户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强,不满意于我行的优质客户在与其它商业银行的激烈争夺中大量流失,造成了我行优质客户忠诚度的急剧下降。

二、影响我行业务营销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业务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核心业务市场份额下滑,城区竞争力明显不足,市场份额亟待提升。

二是业务营销乏力,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尚未建立,营销层次、营销模式、营销效率、营销队伍素质都有待提升,联动营销、综合营销落实不到位,考核激励落实不到位。主要问题是员工柜面、业务压力大,无法“走出去”营销,激励、收入不到位,导致影响营销积极性。

三、存款组织困难。各行注重时点余额,在月末、季末进行冲刺,而下个月存款严重下滑趋势明显。对公存款方面:系统性、财政类、大客户存款少,大多都是信贷客户的存款做文章。个人存款也是在月末、季末中,对信贷客户的存款进行操作,例如信贷对公帐户中的存款转入个人存款户中、另外这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增多,个人存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四、基层营业网点的岗位规定与人员配备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从业务经办效率与人力资源使用的对比角度考虑,许多基层行行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出现了“人手不足,一人多岗”,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

五、优质客户营销困难。要是在服务行业,在不断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化为现实的客户的同时,老客户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临着众多银行选择,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忠于一家银行的情况已不多见。客户不断在银行之间进行转移,以获取最大的银行让渡价值,这使得银行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

六、农行内部制度制约,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引起客户不满。

七、个人贷款增量仍然偏少。主要是房地产政策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危中求机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总纲领。而对危机特来的影响,我行应当认真审视自身制定的展战略,结合实际修订不合时宜的部分,加速推进诸如更名、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联盟等战略的实施。首先,对危机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从战略上坚定发展的信心,树立危中求机的思维。其次,深入解读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机构扩张,通过新机构的设置,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发现和储备新的市场,新的客户资源,从而突破原先单一的地域限制。再次,应当抓住机遇,在符台条件的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贷者,在增强资金实力的同时,加速引进管理与业务平台,在最大范围内结成联盟,最大限度地上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增强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此外,在危机中,企业接受的考验最直接,应强化客户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核心客户的维护以及对重点客户的拓展力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二)加强对新产品及衍生品运用的管理

1.加强并购贷款的管理。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意味着自1996年央行《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来,银行贷款首度被允许流入股权投资领域。并购贷款不仅是一笔贷款。同时它将加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转型。这种转型方式将极有可能使银行的身份从单纯的贷款人向财务顾问并最终向股东身份转变。并购贷款业务放开可使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也将会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与想象空间。同时,并购贷款具有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个性化强的特点。银监会对开展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开展初期应加强管理,稳健发展。

2.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盲目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无节制地开发金融衍生品,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西方国家所开发的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脱离了风险控制的范围,成为少数金融冒险家转嫁风险、牟取暴刺的工具。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

(三)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加快业务转型。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实施“零售银行战略”和“综合经营战略”。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结构、业务品种、经营模式的转型。收入结构逐步从以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向利差和收费并重的模式转变。业务品种逐步向直接融资、利串市场化影响较小的市场和业务转型,支持零售业务、扩大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比重,大力发展投责银行业务,加大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特别关注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模式由层级制向矩阵制和单元制过渡。战略转型是城市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金融脱媒、增加利润来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要。

2.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2008年后半年,我国利率持续下调,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

大于存款利率(存款降189个基点,贷款降216个基点),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客观上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中间业务的增长。将大大拓展城市银行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空间,对城市商业银行抵御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的风险意义重大。

(四)制定科学考评,树立健康经营观念

作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离开经营基础,脱离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超现实的利润计划,就会迫使基层单位搞短期行为,实现一时的利润最大化,而为后期经营埋下隐蔽性风险。特别是把盈利多少与各级行长的政绩挂钩并作为行长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就使得各种隐蔽性风险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此,考核一个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业绩如何,除了考核账面数据和指标外,要全面检查和考核隐蔽性风险,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隐蔽性风险进行监控,纳人账面指标一起考核以确保业务经营的稳健性。同时要变过去的硬性考核指标为指导性指标,特别是盈利计划、存款增长计划的下达要切合实际,不能搞高指标,搞一刀切。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工商企业,一旦风险比例过高需要很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弥补因此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都不得以隐蔽性风险而换取眼前的利润最大化,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稳健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稳健发展观念,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五)提高风险识别率,完善风险置配套措施

金融风险发现得越早,处置得越时,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越少,风险理成本越低。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级,并根据信用级别实行差别监管,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现场和现场监管,从报表分析和现场检查中现问题,减少金融监管中的随意性。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金融风险是我们监管工作中的薄弱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已相当严重的问久拖难决。对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完与风险处置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对并、重组关闭的金融机构制定减免法诉讼费、财产过户费及税收优惠政策为及时处置风险创造条件。

(六)强化企业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度危机

篇2

经济复苏刺激上扬

11月5日亚洲汇市一开盘,欧元对美元立即上扬,不过这一势头极其短暂,在欧元对美元上涨至1.3523之后迅速回落。进入欧洲汇市时段,欧元对美元进一步扩大跌势,并刷新日内低点1.3477。截至北京时间11月5日20∶45,欧元对美元报1.3496。

“当前市场翘首以待本周四欧洲央行的议息会议,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可能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因此导致欧元反弹乏力。”一位证券公司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美元接下来将迎来一轮新的上涨行情,预计欧元及澳元、新西兰元则将有所走弱,而这恰好也是欧洲及澳大利亚当局所乐见的。”

“欧元对美元的短暂上升主要是受到欧元区制造业数据进一步走高的提振,这一数据进一步佐证了欧元区经济的复苏,进而促使欧元对美元摆脱了近7周以来的低点。”上述分析师指出。

周一,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51.3,与初值持平,与预期保持一致,高于9月的51.1,连续第四个月实现扩张。Markit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表示:“虽然过去两个月的PMI数据并未出现连续增长,但是欧元区制造业正在经历两年半来最强劲的增长时期,今年年初调查显示工业产品以2%-3%的年率下滑,而如今则出现年率2%-3%的扩张信号。”

不过,威廉姆森认为,尽管欧元区仍在复苏,但仍然非常缓慢,尤其是产出和新订单的提升仍然无法促进公司提高雇员数量。昨日,西班牙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10月登记失业人口增加8.7028万人,使得失业总人口达到481万。显然,西班牙糟糕的失业率数据令欧元在周二的欧洲汇市盘中承压。

宽松预期打压欧元

“虽然在这两个交易日中,欧元区的经济数据表现左右着欧元的走势,不过,周四即将召开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才是市场真正关注的焦点。”上述分析师指出,“当前,不少市场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央行可能在本次议息会议后宣布扩大量化宽松的举措,以此进一步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这样的市场预期使得欧元明显承压。”

其实,最新的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反映出欧元区制造业当前的增长势态,令市场关于欧洲央行将在11月7日议息会议缩减利率的预期有所动摇。尽管如此,市场依然广泛认为欧央行仍然有可能释放偏鸽派的信号,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瑞士银行认为,欧洲央行将下调其主要再融资利率以刺激借贷。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表示,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在本周下调再融资利率,但鉴于欧元升值对通胀构成的下行风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可能暗示将下调准备金利率,这将不利于欧元。西太平洋银行分析师团队认为,技术面上,持仓和动能都暗示欧元对美元存在进一步走弱的风险,空头目标或指向1.34。不过,该行同时也表示,目前并不会过度看空欧元,因未来一段时间公布的美国数据可能会带来一些市场变化。

美元反弹继续施压

除了欧元,昨日澳元对美元在亚洲汇市上也是一路走低,位于0.9500下方小幅震荡走低。“跟上周情况相似,澳大利亚央行并未在货币政策上做出任何调整,但是澳大利亚央行的表态对澳元起到了打压作用。这也是澳大利亚央行在近期连续两次口头打压澳元。”上述分析师指出。

篇3

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电话通讯、水电交通等公共设施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是印度银行业却一枝独秀,服务水平也是一流的。除了外汇管理受到中央银行严格控制以外,银行的业务经营已经完全与国际接轨。印度民众在购物和就餐时都可以用信用卡支付,水电费也大都用支票交纳,与欧美国家的付款方式没有什么区别。

印度银行业并非天生丽质,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银行业也存在与生俱来的痼疾――呆坏账。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印度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决定进行银行业改革,从而掀开了该国金融市场新的一页。

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1年8月至1996年年底,主要是研究银行业的改革方案,第二阶段由1997年开始至今。改革方案分别由两个委员会制定,一个负责规划银行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另一个专门研究国有银行的改革措施。印度政府参考了两个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最终采取了包括降低准备金等措施在内的众多建议。改革为印度银行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各类银行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印度上调了外资对国内私营银行的投资上限,银行已经不再被要求按照政府指令以一定利率向农业领域放贷,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利润更高的消费信贷业务上。与此同时,当局也注意了在法制方面给予银行业更多的支持。印度最高法院2002年出台的《担保物权法》中规定,银行有权取消不良债务人对抵押物的赎回权,旨在帮助印度银行重组不良贷款。

印度主要银行之一、具有90年历史的印度银行,为了摆脱公司借贷的困局,瞄准具体的细分市场,着力提高中间业务获利的能力。该行根据占总收入的比例和增长潜力,在原来5000家公司客户中选出前500家客户,然后根据客户需求与自身产品能力的匹配性以及竞争激烈程度,再次筛选出前200家客户。这200家客户的业务大约占该行资产的50%及收入的70%。

在印度这样一个大多数潜在储户的月收入还不到100美元的国家里,HDFC Bank和ICICI Bank等私有银行掌握了在吸引小客户的同时保持盈利的方法。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了旨在服务于偏远农村地区小储户的自动提款机,尽管价格低廉,但这种机器能抵御恶劣天气和断电的袭击,还能识别两张破损纸币叠在一起的情况,甚至能通过指纹扫描来确定那些不识字或是不愿输入个人身份号码的农村储户。目前,这些私有银行拥有上百万客户,成为印度利润最丰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以来,银行工作开始受到求职者的青睐。在银行工作的人有优厚的薪金,同时还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优惠,如低息贷款、住房补助等。进入银行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国家银行主要招聘两类人员,一类是普通职员,另一类是高级职员。普通职员一般也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印度私立银行在招聘时并不考试,他们主要从国家银行中挖人才,同时招聘一些工商管理硕士。新招聘的人开始一般都要从市场经理做起,负责市场分析和保险推销等工作。高级职员需要在银行的不同部门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和实践。

篇4

关键词:金融机构;自律;监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等。对于从事金融业务的这些机构而言,诸如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机构风险等是客观存在的,不仅对其经营具有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引起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动荡。同时,除了这些客观存在的风险之外,由于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等主观因素带来的风险也因其极具破坏性,而日益受到监管当局的关注。

一、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现状及金融监管的主要模式

(一)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传统体制的影响以及监管失效导致的违规。如长期以来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建设资金过分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的现象;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庞大的不良债权,导致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状况;金融机构业务中违反利率政策,采取各种方式高息揽存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存在。此外,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也存在不规范的经营、违法违规现象,如一些证券机构和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与少数银行机构串通,牟取暴利,将股市的投机风险引入银行体系;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逃避国家监管,违规进行境外期货交易,给国家造成巨额损失;上市公司不规范,上市甚至成为扶贫圈钱的手段。对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采取相应措施,遏制上述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监管模式

为防范金融风险,各国都通过采取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来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规避风险。由于不同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以及立法等,各国的政治背景、地域、文化、经济发展进程、法制传统以及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经济的监管也各不相同,各国金融监管框架和组织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框架。目前有影响意义的金融监管框架和组织结构有两类:其一,以非制度化著称的英国模式,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即属此类;其二,以规范化闻名于世的美国模式,其监管比较严厉,日本、欧洲大陆国家多属此类。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采取政府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比如,在监管体制上,央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之间,各监管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监管机构与分支机构之间,尚未建立起明确完善的协调机制;在监管内容上,偏重于合规性检查,风险性检查不足;在监管依据上,法规、规定不完备,监管活动随意性较大;金融业自律机制和社会中介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监管资源不足,监管漏洞较多。因而,修正我国目前的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是本文要研究探讨的重点。

二、自律监管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地位、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自律是指金融机构自行制定规则,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监管、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广义的金融机构自律不仅包括每家金融机构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还包括金融业的行业自律,即由金融机构联合成立的同业公会或会员制交易所,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实行自我约束。本文就广义的金融机构自律进行研究。

(一)地位

金融机构的自律是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由于其主要基于金融机构的自觉行动,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由于企业存在诸如主观介入较多、灵活、弹性大等特点,易产生负面效应,如滋生腐败,因而不被重视。但作为非政府监管的一种,自律监管又具有监管成本低等优点,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外,自律在金融监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瑞士主要的自律机构如瑞士银行家协会(SBA),它组织银行自律指南,包括交易期权和金融期货、抵押物评估、交易和衍生金融产品风险管理、证券交易行为指南等,并协助央行对资本外逃、逃税及类似的违法行为给予制止和处罚,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理论依据

金融机构自律的理论依据就是经济学当中的俱乐部理论。该理论认为,俱乐部成员如按俱乐部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享受会员待遇,如果违规就要出局或接受其他惩罚。其实,违规造成的最大惩罚就是该会员将无法在类似组织中继续发展,享受以前的优待,而且即使从事其他活动也会因其有“前科”而受到歧视。就金融机构而言,促使其自律的压力和动力除了来自法律的威慑,还与这种俱乐部理论的进一步应用、完善密切相关。

三、激励金融机构自律的因素

(一)前提条件——完善监管立法

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法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作为金融监管最强有力的手段,其主导地位在现阶段仍是不容动摇的,它也是促使金融机构自律的前提条件,是规范、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的保障。要根据国内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国际金融监管变化的新趋势、内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并轨的需要,做好相关法规的废、改、立工作。同时,强化对金融监管执法的监督,建议让非金融监管职能部门承担这一任务,如法律部门、内审部门,以防止出现监管漏洞。

(二)根本--提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是金融机构自律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我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远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水平,部分从业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因而着力提高其素质已成为必要而紧迫的选择。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制度

目前,现有的金融业还没有针对从业人员的严格、清晰的法律、法规、制度要求,作为风险较大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诸如道德、知识、技能、心理、身体素质,因而要严格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2、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重在让从业人员不想违规,“约束机制”则使从业人员不敢违规。具体说来,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相对比较重视,而对按章操作、遵纪守法者却无相应的激励,以至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有违规经营逐利的动机,而无照章办事的动力。因此,笔者认为各监管部门要适当转变“禁止违法经营”的监管方式,改为“鼓励守法经营”的激励方式,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降低为查处违规行为而投入的巨大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三)核心——加强内部控制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概念看,其控制对象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其控制内容包括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制约机制三大类别。重视和加强内控建设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关键——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具有双向性:对外能维护金融业的整体利益,对内能改进行业系统管理,加强同业约束。金融同业公会可担此重任,有效地弥补金融监管的不足。其自律监管范围主要是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针对微观操作行为与地方金融活动进行自我协定和约束,尤其是存款经营、贷款发放、结算制度、利率管理、产品开发、业务交叉、信息披露、违约制裁及同业纠纷等,并随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充其职能。

(五)重要保障——发挥外部中介力量的作用

如英国实行报告会计师制度,其报告会计师的职责是定期报告有关银行的内控情况,检查监管当局的规定和要求的执行状况,核定银行数据和材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并提出分析报告;再如,瑞士借助外部审计师事务所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这些事务所审查的内容包括:账目、执法严格程度、内控制度及银行家协会自律监管指南执行情况,如发现违规情况,被审机构要限期整改并上报监管核心机构FBC,费用由银行支付。

就我国目前中介监管机构的发展看,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功能较为单一,通常只限于核定注册资本金,因此可借鉴英国、瑞士的经验,适当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采用其收费制度,以提高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弥补单一依靠监管机构的不足,形成对金融业的社会监督,建立更为全面的监管体系。

(六)粘合剂——完善金融业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有机结合点。我国需要完善有效的金融业信息披露制度。

金融机构就要在国家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练好内功”,完善内控机制。在我国,立法和执法一直都重视国家监管,而对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和内控机制的完善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内控和外控的不平衡削弱了外控监管的效果,无益于金融整体安全。而信息披露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再加上监管对信息披露的制约,有利于将国家金融监管的外控机制转化为金融机构的内控动力。国家监管对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要求,就势必会给金融机构经营造成压力,使其增强透明度,由于金融机构的经营都处在大众的视线内,经营不善会导致公众对其信心的丧失,他们就会努力完善内控机制,避免违规操作,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

因而在监管工作中,要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以“他律”作为“自律”的有力保障,将“自律”视为“他律”的最终目标,促使金融机构从“他律”向“自律”过渡,从“外部约束”向“内部激励”转变,从而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促进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管理局赴英国、瑞士金融监管考察组.英国、瑞士金融监管现状及启示[M].

[2]谢平.自律理论启示金融监管[N].国际金融报.2002.7.2.

[3]冯祯林,李胜华.行业自律:中国金融监管的理性选择[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

[4]刘毅.论金融机构自律的基础[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篇5

关键词: 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供给创造;农险营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典型的风险产业,解决“三农”问题事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实现。其中,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农业风险从而稳定及提高农民收入是关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一、农业保险的特点

(一)风险单位很大,使风险难以分散

对于农业保险来讲,一个风险单位往往涉及到几个县或地区,特别是洪涝灾害或是干旱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按照大多数法则的要求,被保险的保险标的数目要足够大,才能分散风险。但是农业风险单位过大,会使其在一个县、省或更大范围的空间内都难以得到有效分散。

(二)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与高成本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也依赖于当地的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如治理病虫害的技术以及风险事故的防范装备等。一旦保险事故发生,财产损失都相当高,赔付率也是居高不下,而且农业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分散性,农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利用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就加大了风险区划与确定保险费率的工作量,进而也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

(三)农业保险所承保风险的区域性明显并且具有广泛的伴生性

农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的地区的灾害类型,风险频率以及风险强度差异也很大,这些特点是由地理与气候的分异规律来决定的。并且农业风险的损失很容易扩大,一种风险事故会引起其他风险事故的发生,这就很难区分各种风险事故各自的损失后果,从而也给单一风险理赔带来了麻烦。

(四)农业保险的高费率

由于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灾害发生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我国自然灾害更加频繁。且灾害一旦发生,牵涉的区域相当广泛,由此造成的损失规模也相当大,所以在拟定费率的时候会据此制定高比率的农业保险费率。

(五)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

农业灾害损失在年际间的差别很大,纯费率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而由于资料不足与缺失,保险费率难以拟定。各地的农业实践不同,自然灾害性质与频率强度也有差异,造成了合理的保险责任难以确定。此外,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其价格在不断的变化,很难估算预期利益与损失程度,所以又难以定损理赔。最后,农业保险若是小规模经营,很难分散风险,使得经营农业保险具有很大的冒险性。

(六)农业保险的主观能动影响大

农业保险标的是在人的照料下的活的动植物,它们的生长与饲养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相同作物,其品种选择、耕作方式以及精心程度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产量的不同,并且同样的灾害,被保险人可以预见到或是积极抗灾,灾后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就可能减少或不受损失。所以农业保险受被保险人的主观行为影响很大。另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情况是熟知的,而保险人却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困境,骗赔现象也时有发生,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存在同样给农业保险的开展带来了难题。

二、中国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客观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在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增长乏力、法规不健全、财政扶持太少、农业再保险体系缺失、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广大农民保险意识过低等。尤其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基础十分薄弱,从1982年开始经营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不到位,并且风险高,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1985~ 2004年大部分处于都是亏损状态,1994年开始农业保险险种逐渐减少,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到2004年底,农业保险收入才3.67亿元。可见,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普及,并且使得农业保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有:

(一)农业保险制度因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采取的是重点试验的做法,并没有在广大的农村普及开来。再加上我国对农业一贯实施保护价格政策以及补贴政策,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对于农村经济稳定的重要性,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

(二)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系统因素

正是由于农业保险所固有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等特征,使得商业保险公司望而生畏,广大农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则是由于财政实力薄弱,爱莫能助,最终导致中国巨大的农业保险市场无人涉足。我国的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系统尚有待加强。

(三)农业保险利益因素

商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对于农业保险却是高成本、高风险、高赔付,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正常、稳健经营,出现“保费高了农民交不起,保费低了公司赔不起”的现实情况,使保险公司不但无利可图,反而常常亏损,所以农业保险是欲兴不能。

(四)农业保险销售渠道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都只是进行重点试验,仅仅承保为数很少的农业种植与养殖的品种,并且承保规模小,以强制投保为主,而自愿投保也是被动地等待农户来投保。这些制度上的安排造成农业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许多保险公司都不重视农业保险销售渠道的扩展与维护,不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农户参加保险,而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保险的低收益,保险人开展保险业务并非自愿,而是出于政策上的需要或强制执行。

(五)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因素

在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中,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保险标的品种少,而且多为一般性的农作物与禽畜类,很少涉及经济作物与特种养殖,并且为了便于操作,多为一切险,没有形成系列化的农业产品体系。单一的农业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保险产品的选择空间过于狭小,也使得农业保险的购买力下降。没有意识到农业保险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性,不重视创新,没有完善的农业保险产品研发、设计体系,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受挫的一个原因。

(六)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因素

由于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农业保险的供给方对吸收农业保险投保人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农业保险的政策强制性特点很明显,农业保险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可以说不存在市场竞争。因此保险人也没有必要通过服务来吸引、占领市场,这样就使得农业保险服务意识缺失,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前、保中、保后全方位服务的规范与制度。这一服务上的空白,是我国农业保险落后的又一诱因。

(七)农业保险人才体系因素

农业保险在操作上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例如保险费率拟定、损失评估等,此外,农业防灾防损与保险期间监管都要求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技术人员来操作才能有效地减少保险风险损失,降低赔损率。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中介人才包括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公估人等都需要懂得农业保险专业知识,而这都是我国保险领域所缺乏的。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都未能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

(八)农民的保险意识因素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与高成本往往使得农业保险的费率较高,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据了解,一些地方农作物险种的费率高达9%~10%,这对目前收入不高,余款不多的农民来说负担过重。当然也不乏一些对保险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的农户,在被保险公司合理拒赔后就对保险产生了错误的不信任感;或是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自身的经济负担,能免则免,保险意识不强。加之其灾年依赖救济的心理,造成他们的投保积极性不高。

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农业保险制度保障系统

制定实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快发展步伐。成立国家农业保险管理总局,下设农业部,研制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发展规划与政策,对农业保险业务,进行专业指导与监督管理,还要完善农业保险法制,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有序进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系统作为农业保险运作的宏观环境,需要从各个方面构建良好的农业保险制度环境,以规范与引导中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创新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上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对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更加放开,避免单一的组织形式,以便通过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回报预期,实现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创新。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在农业保险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经济落后,农业商品率不高,农民收入低的地区,采用强制投保的形式;农业商品率较高,农民生活达到温饱和宽裕的区域,适合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而经济发达,农业商品率高的区域,则适合实行“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联合共保,共担风险”的农业保险模式(李友声,文章代;1998)。

(三)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利益分配机制

为了体现农业保险的公平原则,必须本着“保费负担应体现利益与负担相对称”的利益分配原则,农业保险的资金应从社会这个更大的层面上来征收,将保险费平摊到每一个消费者。这就要求将保费列入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计入农产品的价格当中,即把农业保险高额的保费由价格机制转嫁给消费者来承担。这样,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保费负担,同时又不会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涨幅太大而引起需求减少。

(四)拓展农业保险销售渠道

依托“农村村委会”的形式来展开销售农业保险,这样可以进行集中的宣传与推广,获得极高的市场渗透力与推广速度,同时还尽快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销售还应该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金融机构联合与互动,通过这些机构的参与来销售农业保险产品。

(五)开发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针对不同农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设计研发系列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贵在创新,险种要多样化,保费标准、费率拟定都应该体现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设定不同的档次以供农户选择。

(六)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积极主动地上门服务,进入农村与农户,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针对投保人的要求,适当调整服务时间,优化产品,简化手续,为投保人提供尽可能便捷的服务。牢固树立“忠诚服务,笃守信誉”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服务规范与制度,切实加强保险宣传服务力度。

(七)加强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缺乏农业保险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快人才的培养,尽快解决人才瓶颈的制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其次,农业保险公司内部也需要配备熟知农业保险业务并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资金投资人才,产品开发设计人才以及营销人才,还有风险评估人员、精算师、承保员、理赔员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工作人员。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鼓励正规的教育系统开办农业保险专业的同时,引导农业保险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再教育与在职培训。

(八)宣传农业保险消费意识

作为保险销售人员,应该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开展农户保险知识的培训,利用农业保险专家或特殊的农业保险事件专访,印制手册,开展广告公关活动等进行宣传,必要时还要参加义务工作队,协助农村村委会或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特色农业基地等推进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友声,文章代.祸兮?福兮?中国保险问题报告[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9

[2]王国军,庹国柱.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2.

[3]刘京生.知识经济与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

篇6

【关键词】P2P 倒闭潮 问题 建议

一、国内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情况

国内P2P网贷平台数量从07年的1个发展到10年15个,11年50个,12年148个,13年523个,到14年的1263个,呈现出一种指数发展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它快速的发展,平台中的也同样出现了一股倒闭热潮:根据P2P网贷之家的统计,2013年至2014年10月份,已有120多家P2P网贷平台倒闭;其中2014年10月份一个月就有35家P2P网贷平台倒闭,比去年同月“倒闭高峰期”32家还多3家,其中主要问题是诈骗、“跑路”、提现困难等。所以关注P2P网贷平台上线热潮的时候,它的“倒闭潮”也值得广大用户深思。

二、国内P2P网贷存在的问题

国内P2P网贷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存在的问题也随着P2P网贷发展展现出来了,国内P2P网贷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一)法律问题

国内P2P网贷状况不如国外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发展存在法律监管缺失的状态。国外如美国的P2P网贷平台Prosper受到美国《证券法》监管,要求Prosper对贷款人发行以《证券法案》规定的票据进行融资;而英国的P2P网贷平台Zopa则受到金融行为监管局和英国公平贸易局律法的监管[1];而国内目前还未出台相关的监管法律,所以出现监管不明、责任不清、“洗钱”以及触及“非法集资”这项政策红线等问题。

(二)资金问题

国内P2P网贷存在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只有少数平台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合作银行或者专业性的资金托管合作公司,多数都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存管资金,实际上还是由平台自己负责资金的监管,所以最近两年的倒闭平台中50%是资金出现状况,包括“资金诈骗”、“携款跑路”及提现困难等。而国外如Zopa的资金是由RBS―苏格兰皇家银行监管,在借、贷款人对个人信息保密的前提下,账户资金被盗时无需承担损失,大大降低了资金损失风险。

(三)平台问题

平台问题主要包括:平台建设的技术问题、平台运营不透明引起的操作问题[2]、平台征信体系问题、担保问题。技术问题主要是平台安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造成用户资料泄露;操作问题主要是平台控制着借贷双方的资金,利用平台运营不透明的方式将资金用于限制性的用途,比如房地产;征信体系问题是国内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对借款人用来做信用评级的个人情况不够全面,所以造成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信任度较低;担保问题即当借方逾期不还贷方资金的情况下,如果平台不提供担保机制,不承担贷方损失风险,那么就会造成贷方的资金损失。

(四)用户问题

用户问题即借款人问题。因为平台作为中介,借贷双方利用平台进行交易,所以贷方对借方的真实情况不能够完全了解到,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就会存在道德风险,即借方违约或逾期不还的情况。

三、解决P2P网贷问题的建议

P2P网贷要想进一步的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它必须解决好现有的问题,并防范后续问题的发生。下面本文针对P2P网贷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针对法律问题的建议

针对法律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国家应当加紧出台相关律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应当在律法出台之前全力监督地方P2P网贷的正常有序化发展。同时,既然出台律法,那么律法必须考虑P2P网贷的各个流程,对各方面都应当有相关的法规来约束。那么这就不仅要包括平台设计最低标准、平台采用的征信体系的合理化及审核的必备条件、平台的权利及应当承担的义务、平台担保条件、严禁平台洗钱等方面的法规,更要有资金的监管存管、资金流转定期查询、对借方逾期不还或违约的处理方法、对高层挪用资金及携款逃逸的处理办法等方面的法规。

(二)针对资金问题的建议

国内P2P网贷平台交易的资金一般在平台的掌控下,这才给违法乱纪创造了条件。所以笔者建议P2P网贷平台应当与国家认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或者具有经营许可证并信用良好的第三方托管公司合作,将资金交由这些机构存管,为借贷方开设专门专户,资金的流水情况用户随时可以查询,同时定期向有关负责监督的机构报送资金运营情况,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杜绝高层利用资金的现象。

1.针对平台问题的建议。P2P网贷平台的整改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技术设施方面,技术涉及到平台正常稳定的运行及防止黑客侵袭、泄露用户资料等关键问题,所以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建设团队,利用数据库、数据结构、数据分析软件、各种编程语言等应用工具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

信用评级体系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平台自己的体系,也可以与第三方信用评级平台合作,将这项业务外包[3]。这里笔者建议在对借方进行信用评级时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考虑更多因素,如年龄、职务、信用卡、银行开户情况、债务收入比例及债务的长短期限、信用档案、毁誉记录、信用额度利用率及银行流水明细表等等,这样信用评级的可信度才能提高,才能降低借方违约的风险,也为贷方提供贷款时增加一重心理保障。

审核机制方面笔者建议一定要对这次用户进行实名认证、身份认证、邮箱认证、学历认证及手机号码认证,同时建议平台拥有线下的审核团队,对可以审核的借贷方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及周围环境进行调查,防止借贷方利用这个过程洗钱或诈骗。

平台从业人员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高层携款跑路的情况,所以笔者建议一方面对平台从业人员应当要求必要的从业证书,另一方面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及从业素质,并制定相应的审核奖惩制度,加快平台从业人员方面的改革。

平台提现及担保问题主要是许多平台为借方提供担保,借方出现违约或逾期不还的情况,平台负责还清贷方的资金,因为有些平台的经济能力不强,所以就造成平台因为提现困难或担保问题拖垮整个平台的运营。根据互联网金融报告,倒闭平台中有3%是因为提现困难。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出台法律法规规定平台注册资金或自有资金在一定额度以上才可以提供担保,另外某些平台不应为了快速发展设定较低的提现条件,这样并不是真的有利于平台的正常发展。

2.针对用户问题的建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由法律规定对借方逾期不还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对广大网贷用户进行借贷规则及法律惩罚制度的教育。此外,贷方在挑选借方的时候也需要仔细浏览借方的借款信息及信用评级、还款能力,不应最注重利率。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风险。

四、总结

国内P2P网贷处于发展摸索当中,所以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分清原因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是当务之急,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够对P2P网贷稳定性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101-104.

[2]张谦.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3(8):186-188.

篇7

关键词:电信企业 电子政府 数字鸿沟 信息化 数字贫困

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据这份报告反映,目前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同期我国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21.6%,城乡“数字鸿沟”十分明显。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各国纷纷构建自己的电子政府来应对更为复杂的国际社会,构建更加平等的和谐社会。如何尽快的填平数字鸿沟,除了政府的龙头作用外,电信企业绝对是重要推手。

一、中国所面临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信息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提出,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既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一国内部不同人群之间。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认为,中国目前面临三大“数字鸿沟”,即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间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一)中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已是“数字贫困”国家。据《国际金融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信息能力仍属低下水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据国家统计局研究人员构造的信息能力指数测算基本模型和指数体系,对世界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美国信息能力总水平71.76,居世界第一位:日本信息能力指数为69.97,居世界第二。信息能力较低的国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分在10以下。

(二)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比较,我们还面临东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且这一差距还在增大。据2002年的有关信息化水平统计,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市没有一个在西部,而列最后4位的都在西部。西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低的省份仅为13.3,低于全国总指数25.89,与最高省份相差76.84,西部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数字赤贫”地区。另外,东部地区在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三)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城乡的比较来看,农村地区完全成为了“数字边缘化”地区。尽管我国网络用户的增长率较高,但网络普及和应用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广大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成为网络革命中的“数字贫困”人口。

信息基础设施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城乡间“数字鸿沟”的基本原因。从收入水平的比较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从信息基础设施的比较来看,尽管中国电信企业在改善城乡信息差异方面做出了一定得努力,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悬殊。

二、构建电子政府的意义

电子政府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的行政实践。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府的计划。各国政府信息化实践证明,构建电子政府,在不断打破原有行政体制的稳定与平衡,促使政府管理的发展与变革中,已经显示了巨大的革命性力量,是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已被普遍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电子政府构建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政府管理的图景。政府应以政府上网为突破口,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以政府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动力,以政府上网应承担的责任为依据,以中国政府上网的策略选择为参照,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进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三、电信企业应在填平“数字鸿沟”,全面构建电子政府方面成为重要推手

(一)填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更快赶超发达型电子政府

所谓发达型电子政府,是指那些电子政务发展较快、基础较好、覆盖面较广、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例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我国虽然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但是在电子政府发展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之间有一定差距。缩小“数字鸿沟”战略不仅是一个综合战略,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其政策核心是促进资源流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知识发展,

填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政府首先应该提供更多、更广泛、更廉价的信息公共产品。其次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基础建设。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快解决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得信息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使人均信息产品的占有率大大提高。在基础建设和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的问题上,电信企业无疑具有较强的实力,在推出新的信息产品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因此,只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填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的电子政府。

(二)填平我国国内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是建立电子政府的战略任务

截至2004年底,各地区上网计算机数广东最多,占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15.5%。上网计算机数最少的是,只占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0.1%。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区各项指标均远高于、贵州、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数字鸿沟”如不尽快填平,又会加大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恶性循环。只有用最快速度填平“鸿沟”,才能使国内电子政府更均衡地发展。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幅员辽阔、人员居住分散,电信企业投入大,收入少,甚至亏损,这就要求电信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还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另外,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文化差距,加大对西部的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也是缩小“鸿沟”的长远办法。

(三)填平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全面构建电子政府的难点和重点

我国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异将成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电子政府的最大难题。

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电子政务依然是个新话题,在城市居民中已经认为很普遍的电子政务,在农村几乎就是盲区。这中间除了县、乡两级的电子政务建设缓慢之外,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问题、投资问题、农民的使用意识等问题都成为瓶颈。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县、乡两级的电子政务,电信企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信息产业部已经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村通工程”目标,即2010年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但要顺利实现这个目标,仅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远远不够。有调查显示,尽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和宽带市场,但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价格占收入水平的比重仍偏高。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收入1%,而中国超过10%,也高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约8%的平均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依靠政府来解决是不够的,电信企业必须作为强有力的推手,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建设力度,降低信息使用费用,消除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现象。

篇8

关键词

解悟;气象经济;美国经验

“气象经济”指由气象信息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它是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条件下,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国际上的气象经济活动有其发展演变过程: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的气象部门开始了商业化气象服务,私人气象公司开始出现。此后,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气象服务需求的增大,商业气象服务逐步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后, 发达国家商业气象发展迅速,气象经济的作用和社会关注度大大提升。我国气象经济的起步较美日等发达国家晚近40年,更因发展思路不够明确,而远远落后于诸多国家。如今面对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信息日益广泛而精细化的迫切需求,面对全球“气候政治”氛围愈益浓烈的全新形势,特别是“WTO”冲击波带来的沉重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潜心自省。这里拟对处于蓬勃生长阶段的美国气象经济发展历程做一较详尽的分析介绍,并联系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现状予以对应分析,以期采他山之石而攻玉,有益于破解我国气象系统目前“气象服务产业化工作”的改革困局。

1 气象经济的发展和研究概况

气象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这里的“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包括气象部门有针对性的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应用分析、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以及一些媒体或服务商借助气象部门的合作,主动进行的有偿传播深加工、精加工气象信息的服务活动。这里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即是 “商业气象”,它是广义 “气象经济”的一个细分概念,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气象经济”。

纵览发达国家气象经济的发展历程,国际商业气象发展迄今已历经了3个依次渐进的阶段: 草创阶段;拓展阶段和蓬勃生长阶段。而根据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比照,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还处在草创阶段,近年来开始显现拓展阶段的些微迹象;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已进入拓展阶段,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的商业气象可以说已开始具备蓬勃生长阶段的特征。

相较于实践的明显落伍,国内理论研究更是迟滞。2004年9月,在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第一个专门研究机构――气象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其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则迟至2007年6月2日召开。王守荣,潘家华,共商加强气象软科学和气象经济学研究合作[N],中国气象报,2008年3月14日。时至今日,研究气象经济的专门论述仍然非常缺乏。而系统研究气象经济发展历史、运作模式问题的论述目前多见于中国气象系统内部的有关会议交流和内部调研汇报资料,公开报道较少。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国内气象部门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探讨的迄今较为少见。

国外“气象经济”方面的研究可见于以下论述。Forecasters and probability forecasts: the response to a questionnaire (A.H.Murphy ,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ciety, 1992,3); Changes in the competitive battlefield ,Mastering Strategy(Part Two) (C.K.Prahalad,Financial Times. 1999); Knowledge and the firm (J.C.Spender,& R.M.Grant.,Over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Eugene Linden的《变化的风》;詹姆斯•加维的《气候变化伦理学》;Elizabeth Kolbert的《一场大灾难的野外记录》;TimFlannery的《天气的制造者》;以及史蒂文•普尔,Takahashi T,Sutherland S C etc,Kenneth EKunkel.等人的著作中分别就气象对社会、经济、国际竞争及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宏观层面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Anaman.K.A, D J Thampapillia,A.Henderson Sellers,P.F.Noar, and P.J.sullivan.介绍了澳大利亚气象服务利润的获得方法。

多年以前,国内,国家气象局张洪广、马鹤年结合新经济体系特点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公益性事业的创新难题。华中科技大学黄小彦分析了各种商业气象服务模式的优劣,并对我国气象界的未来走势做了设想。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朱允卫对严重制约我国气象信息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识瓶颈、技术瓶颈和政策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近些年,中国气象局周曙光、王海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田静等对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气象服务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科技日报于小晗以及姜晓凌、马竞等探讨了中国气象走向市场的体制困惑和难点。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湛秀松尝试结合气象部门商业实践探索了我国气象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管理的问题。

2 美国气象经济的演变轨迹

美国的私营气象服务起步于20 世纪40年代。1940 年,美国农业部长任命了1 个“天气与私人天气预报服务关系委员会”。该委员会为其准备的报告指出:“专门的局地的天气预报对许多公用事业和工业组织有实质性的作用, 为休闲活动服务的专门预报也是公众兴趣所在, 天气局不可能为公众中所有有专门兴趣的群体提供这种详细和连续的服务。私营气象学家或组织应与天气局合作开发作为公共机构的天气局不应做的专门服务”。1953 年,由商业部长任命的“关于天气服务的8 人咨询委员会”提交了1 份题为“天气是全体国民的事”的报告, 建议天气局积极鼓励发展私营气象服务, 取消对接收资料的限制,并从收费的专门服务领域撤离。1977 年,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要求所属各单位给予私营气象部门适当的支持。指令中明确表示:“避免直接提供那些适合由私营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提供的服务, 向非政府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收取适当的复制费”。同年,天气局设立了“产业气象特别助理”负责处理天气局和私营气象部门的联系。自此, 私营气象服务公司不断诞生,新公司纷纷扩展业务,私营气象公司发展迅速。

克林顿政府上台后,在美国社会对气象服务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开始进行果断的气象服务改革,将原来国家公益气象服务全部实现私营化,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减轻负担。根据美国国会1996财政年度预算案,政府决定从1995年10月开始,政府停止有关公益气象服务。至此,美国气象服务市场私营化进程宣告完成。在这一体制下,国营的美国国家气象局负责无偿提供一般性的气象信息,包括普通天气预报和重大灾害天气的基本警报,气象预报警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所需的全部运行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完全由政府提供;国家对气象科研提供经费,购买先进设备,进行气象、水文观测和气象数据分析等工作,不断提高国家气象检测技术和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则主要由私人气象公司承担,按商业化方式运作,所需的气象资料和信息也由国家气象部门免费提供。私营气象服务公司(主要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和表面传感器的制造商、受雇于政府部门和操作气象数据网的经销商、提供有价值的实时天气产品的预报公司和软件系统及开发商等组成)根据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的一般气象信息,与媒体(如广播、有线电视、电讯单位)合作进行分类加工,制作包括天气、水文、农业、森林火灾、航运等不同领域专用的特供气象信息,提供给相关行业的用户,进行有偿服务。私营气象服务公司依赖国家气象局和研究所,使气象信息转变为财富;同时私营公司也为研究机构进行气象科研提供部分资金,并为它们培养的气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今日美国的商业气象服务涉及新闻信息、交通运输、保险金融、农业生产、能源供应等重要经济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目前,美国已拥有400多家私营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小到个体开业,大到拥有上百名气象学家。其市场年营业额约为4.5亿多美元,比1995年的2亿多美元增加一倍以上,而气象风险管理的营业额达到了78亿美元。著名的私人气象公司有国际天气服务公司(WSI)、美国天气频道公司(TWC)、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美国全球气象服务公司(AccuWeather)、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RMS)和夏顿(ALDEN)公司等。其中,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1996年被评为全美第40个发展最快的公司。该公司1988年创建于美国加洲的斯坦福大学,并加盟摩根集团,现有职员总数300 多名。另外,美国还有专为各项与天气有关的活动提供保险的世界天气保险公司,以及为法庭提供天气证词的气候咨询公司。

3 “美国经验”的启迪

美国进行的气象服务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公私双赢的效果,它促使一个良性的气象服务市场体制确立起来。国家、研究所和私人公司在气象研究和服务领域各有归属,各方通过利益机制,共同推动着气象技术的发展和气象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这一范例至少可使我们获得以下启示:

(1) 商业性气象服务能够激活气象服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促进气象科技发展,提高国家气象服务的整体效率。国家应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服务水平并以之为全社会提供基本气象服务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包括私人气象公司或其他民间机构在内的各类具备资质的单位参与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

(2)国有气象部门在继续从事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同时,可以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按照市场机制、遵循市场规则,在基本气象资料和信息平等共享的前提下,与其他商业气象服务商(包括私人气象公司)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

(3)私人气象服务是对国家气象服务的有益补充和自然延伸,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公私伙伴关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民间机构介入气象服务市场后,必定会千方百计地分析市场需求,更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从而达到赢取气象服务市场份额的目的。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和社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4)不管采取何种气象服务制度安排,必须确保能有大量的气象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丰富的气象产品种类以供消费者比较选择,这是现代政府的职责,同时政府要能够为气象产品供销提供良好的商业运行通道和市场营销环境。因此,确立竞争体制和确保弱势竞争对手拥有公平竞争权利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垄断”是阻碍实现这一制度安排的“死亡之吻”。

(5)商业气象信息的经营并不必然导致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隐患。美国几十年的商业气象市场化运营实践已足以证明这一点。

由以上美国商业气象发展历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在引导和规 范国内商业气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并有效抑制国有气象部门的垄断企图,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消除不利于气象事业顺应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要求的陈规陋习,适时坚定地扶持充满创造活力的民间资本的竞争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发达的美国气象经济。

4 关于我国气象经济的解悟

4.1 “WTO”幕景下的危机态势

加入WTO 对我国的影响波及方方面面,其中对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影响尤为突出。

WTO 有三个主要协定即《货物贸易多边协定》、《服务贸易协定》和《知识产权协定》。在《服务贸易协定》中,WTO 将服务贸易分为12 类、142 个服务项目,包括运输、金融、保险、数据处理与数据库服务、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交流、广告设计、律师、会计、信息与科技咨询、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服务等服务。12类服务中没有单独列出气象信息服务,但含有环境服务。从广义来讲,气象信息服务可以划为环境服务,因气象服务的目的之一是预报环境中大气运动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关注的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沙漠化都与气象有密切关系,或者说其本身就是气象问题。气象经济价值日益凸现[N], 市场报,2005年12月28日 第七版。

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并未承诺放开气象服务市场,但中国承诺2005年起全面放开服务市场,作为服务类的“商业气象”也没有理由例外。事实上,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组织相当看好中国市场,一些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机构已经以各种方式悄然进入中国:美国阿姆斯风险决策公司5年前已开始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共同开发中国台风评估模式;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最大的私人气象公司天气新闻公司(WNT)等几年前就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如今日本的气象信息服务公司已经占据了上海、广州70%以上远洋航运公司的气象业务。英国气象局也与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选定气象导航作为合作首选项目。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则已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提供服务。他们带来了目前国内专业气象服务组织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服务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气象科技市场的发展,促进商业性气象服务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服务效益。但同时,也必然会与国内气象服务组织展开正面竞争,挤占我国气象服务市场――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和竞争结果实在令人难以轻松面对!

但遗憾的是,对于国外公司的步步紧逼,国内气象系统并没有引起真正的警惕。他们的理由是,如果在本地开展气象信息业务,外资公司提供的本地监测系统尚无法与当地气象部门相提并论,而通过远程气象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又很可能会偏失。一些气象界人士就此乐观地认为,“他们在悄悄地做,对我们还构不成威胁”。气象经济:振翅前的徘徊,上海金融报, 2004 年9 月14 日。

4.2 破解危机的思路与对策

2002 年,世界气象组织(WMO)从保护气象事业有序和健康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认识气象服务的经济框架。共有四个方面。其中包括:“……2.认识气象服务的经济特征。在大多数国家,气象服务包括三方面内容: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和特殊服务。基础设施提供了气象服务的基本条件和可能。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都是公共物品,即国家公益事业,应由政府无偿提供;特殊服务指为某些特殊用户提供的有附加价值的气象服务,这种服务被视为私人物品,可以市场机制方式提供。3.认识国家管理市场竞争的政策也会影响气象服务。在许多国家通过气象立法或其他气象法规的形式直接约束气象服务,而消费者保护条例也会影响到气象服务,包括气象资料的获取。基本气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获取权利应该受到保护,这样可以避免气象部门垄断和歧视其他非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 ……”

WMO 提出的认识气象服务的经济框架,为我国在推进气象服务市场化中妥善处理公益性气象服务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之间的关系,引入公平竞争机制,正确处理各利益方市场关系,确保我国气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说提供了很多方向性的思路。

不久的将来,中国气象经济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将相当激烈,在格局和规则方面将面临重大调整。国外气象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强大的技术实力等优势。他们在占领我国气象服务市场的同时,会把成熟的气象商业模式带入中国,这是目前国内专业气象服务所不具备的,这一切势必会打破中国气象市场沉寂多年的死水。姜晓凌, 气象经纪人败走申城的背后,上海科技报,2004年8月10日,第一版。同时更多的国有气象系统以外的国内其他系统的气象服务企业将会率先接受并学习国外同行先进的气象服务理念,以抗衡国有气象部门的排挤和打压,奋力拓展自己的一片天空。

有鉴于此,国内气象部门的商业气象服务工作要尽快脱离“垄断”政策保护,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有序的气象市场运行规则,并尽快与国际气象产业运行规则接轨,使国有商业气象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诚然,国家办气象曾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在政策保护下成长起来的气象产业“婴儿”,面对惊涛骇浪的商海必将无所适从。

再者,要加大开掘和尽快提高气象经济的商业价值。不断拓展和延伸气象信息产品的功能,努力满足多领域、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同时培养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客户群体。1998 年出版的《美国气象年鉴》首页就曾记载:美国商务部长认为,全美1/ 7 到1/ 8 的商务都与气象有关。而据日本住友综合研究所的测算,仅凭“日本1996年7~9月份的气温比常年高2度”这一正确的“气象预报”,便为商界增加了7 500亿日元的营业额。获益的商家不计其数。日本商人的“气象投资”,气象万千网站,2007年5月19日。国内像旅游、服装、饮料、医药、空调、保险、交通、期货等一大批与气象息息相关的行业与气象“联姻”以求自身更好发展的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其三,气象经济要加快发展,关键是要跳出“部门框框”,用智慧和胆识整合社会资 源,大胆推进气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嫁接,实现气象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与强化。首先要重视并科学设计气象服务产品,包括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工程服务的商业运作模式及盈利模式,开掘其商业价值及市场价值,实现各方“多赢”。刘思思,首个气象指数保险已在沪试点,上海商报 省略,2007年7月17日。其次要重视和加强气象经济的应用能力的开发,这是气象经济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所在。气象经济的应用能力不是气象技术、气象信息的简单转化,而是气象信息及技术与市场需求相关信息、技术的整合创新。最近,欧洲科学基金会在其主持召开的一次研讨会里首次试图拉近“气象模型社区”和“理论经济学社区”这两大社区的关系,以便为将来的深入合作打下基础。气象学家正同理论经济专家展开合作以改进天气预报模型并更精确的评估不断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学家帮助气象学者改进全球变暖预测模型.译言,[2008-12-06] .省略/articles/view/22217/,Science Daily (Jan. 23, 2008).

第四,要做好气象信息产品的包装。在天气预报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气象信息产品的包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客户的选择与取向。个性化服务是气象经济的发展趋势。气象服务领域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水利、电力、旅游、环保、文化体育等多种行业和部门。但目前的商业气象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这些特殊用户的要求。比如对于保险行业、港口码头、交通运输、盐业公司、航道局、储运公司、“物流配送”部门这些企业的特殊要求, 就不能只是提供一般的天气预报,而应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和专项的“天气套餐”。即使是普通的个人消费者,也应成为气象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当然,气象信息产品的价格定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的价格定位才能保持气象信息产品的旺盛生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黎健.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自然灾害学报,2006,(4).[Li Jian.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United State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hina’s Relevant Management[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6,(4).]

[2]陈洪滨,范学花,董文杰.2005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2).[Chen Hongbin,Fan Xuehua,Dong Wenjie.Some Extreme Events of Weather,Climate and Related Phenomena in 2005[J].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6,(2).]

[3]吴富宁.气象灾害风险预报研究[J].城市与减灾,2009,(2).[Wu Funing.Study on risk predi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J].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2009,(2).]

[4]徐文莉,陈继华.气象经济:概念的厘清和发源的追溯[J]. 生态经济, 2009,(9) : 141-142. [Xu Wenli,Chen Jihua.Meteorological Economy:Defining Clearly the Conce pt and Searching the Origin[J]. Ecological Economy, 2009,(9):141-142.]

[5]常国刚.着力加强四大能力建设 努力提升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水平[J]. 气象与 减灾研究, 2009,(2):1-5. [Chang Guogang.Making Efforts to Streng Then the Fo ur Capacitybuildings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o the

R 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J]. Meteorolog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2 009,(2):1-5.]

[6]郑秋萍,刘红年,陈燕.城市化发展与气象环境影响的观测与分析研究[J]. 气象科学,

2009,(2):214-219. [Zheng Qiuping,Liu Hongnian,Chen Yan.Observational and A nalytical Researches on the Impa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Meteorological Envir onment[J]. 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09,(2):214-219.]

[7]林良勋,吴乃庚, 蔡安安等. 广东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气象应急响应[J]. 气 象, 2009,(5):26-33. [Lin Liangxun,Wu Naigeng,Cai Anan.Disaster and Emergency Re sponse of the Cryogenic Freezing Rain and Snow Weather in Guangdong in 2008[J] . Meteorological Monthly, 2009,(5):26-33.]

[8]王一姝, 徐建中. 气象条件对上海公路交通影响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 息,2009,(8):277-280. [Wang Yishu,Xu Jianzhong.A Study on the Analysis and Count ermeasures of Climate Conditions That Impacts Shanghai Transportation System[J ].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9,(8):277-280.]

Developmental Path and Experiences of Meteorological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EN Jihua XU Wenl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 n Science&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and regul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economy, the U.S. government pays constant attention to and effec tively restrain the monopoly attempt of the stateowned meteorological departme n ts. Meanwhile, the U.S. government has promptly taken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outdated ways and regulations which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e conomy and didn’t comply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competition of the vigorous private capital is supported by the U.S . government. The meteorological economy in China started about 40 years later t ha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and Japan. Today, China’s developm ent meteorological has been far behind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unclear development goals. 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s that meteorological info rmation should cover more areas and be based on careful calculation. The meteoro logical politics become a global trend. The entry into “WTO” brings more compe tition. There for market of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economy must be adjusted

in patterns and regulations. The U.S. experience is valuable for China to bo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