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素质范文
时间:2023-03-13 17:3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人员素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病案 管理 素质教育
病案是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由医疗、护理、医技人员共同完成的记录文件,是评价医疗、护理、医技等质量的客观依据,是临床教学、医学研究、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资料。21世纪是信息时代,医院管理的科学性、医疗质量的管理和评定、医务人员技术考核和职称评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核算与评定等大量工作都需要以病案信息资料为依据,同时医疗、科研、教学的发展及社会保险、医疗纠纷、法律保护等都离不开病案信息资料。目前许多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病人信息自动处理系统的建立,其目的是能够有效地管理病案和检索信息,为病人的医疗、为统计、科研及教学、为社会服务。病案科的职能也在逐步由传统的病案管理转向病案信息管理,力求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因此必须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培养,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才能使病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充分体现病案管理人员的价值。
一、知识结构
(一)医学知识 病案是临床医疗过程的完整记录,医疗知识贯彻始终,病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感染性疾病学等,才能准确地进行疾病的分类和编码,及时地提供信息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使病案管理从“保管型”向“开发利用型”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才能对病案进行质量把关、监控。
(二)疾病分类知识 病案信息管理者应掌握疾病分类ICD-10及手术操作分类原则和技能,才能准确地进行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以保证病案资料检索的准确性,确保病案资料的再利用。由于疾病分类ICD-10能反映当前医学科学的认识水平,特别是城镇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疾病分类ICD-10在医疗付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医学、教学、科研、管理的需要,而且是医疗收费的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计算机知识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将计算机引入病案管理,管理手段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被计算机取代,计算机知识已是病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录音听打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对病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应系统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操作、汉字输入法等,方能胜任新时期的病案管理工作。
(四)医院管理和统计学知识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应掌握医院管理学知识和单位管理动态,及时主动为上级领导部门提供医疗信息,为领导合理调整医疗结构正确决策当好参谋。由于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病案管理内容将不断扩展,病案管理专业与统计专业不再像从前那样严格区分,而成为不可分割的资源共享协作化管理的信息专业。病案管理将通过系统的统计,用数字指标反映医疗质量、疾病的分布状况,掌握一定的统计知识,利用宝贵的病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收集、分析、对比、预测,为医院管理、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等提供科学依据及前瞻性建议。
(五)其他相关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和社会保险的健全,人们法律观念和自身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病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社会保险、医疗纠纷、法律保护等离不开病案信息资料。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卫生法律、医疗保险等知识,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并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
二、年龄结构及身体条件
由于病案管理涉及范围广,知识面较宽,而且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取代落后的技术和理论,病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也需不断地更新。因此,病案管理人员应易于接受新事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勇于开拓,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时展要求。
篇2
中干是学校的一名管理者,具体管理着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管理职能是中干的首要职能,中干代表学校具体计划、安排、落实、检查、评价某一方面工作的成效和质量。因此,中干首先必须是管理的高手,这样的高手至少具有五种能力。
一是优质超量的执行力。中干除了部门日常的管理工作,还有来自学校的临时工作。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安排给部门,通过部门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和每个班级。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经过相关部门这个通道后,已经过了中干和有关工作人员的领会、消化、吸收,具体落实的人员已经对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已经更加明晰了这些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最终走向何方,将通过哪些路径到达。
二是情真意切的宣讲力。中干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中干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发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要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靠行政命令是可怕的,靠强硬的考评是可悲的。当师生在内心情感上不接受甚至无比反感的时候,他们会认真落实或自觉遵守吗?他们会倾情投入并追求更加优秀吗?因此,中干情真意切的宣讲就尤为关键了。
三是外圆内方的协调力。中干面对的是广大的师生员工,接受中干工作任务的是思想、情感、意志、性格各不相同的教师、学生和员工,要让每位教职工甚至每位学生都乐于接受来自中干的工作和任务,有时真的难于上青天。要是中干没有超强的协调力,没有应对生性各异教职工的技巧,要想优质超量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是不可能的。
中干不仅是学校管理者,而且还是教学者。不仅会管理,而且还应该会教学。不仅能够上会场,而且还能进课堂。作为中干,要真正赢得教师的拥戴,还必须是教学的能手,能够上出高质量的课,能够就新课程的课堂说出个子丑寅卯,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师这个群体中,说话的底气来自于优异的教学质量,来自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绝对不是来自于权力,来自于职称,来自于官位。因此,中干真正要有威望,有说话的份量,一定要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这就是俗话说的“打铁还要自身硬”。假如一名中干教育教学质量平平,教学效果一般,你说的话还有谁信,你说话还有多大底气。这是其一。
其二,应该努力成为教师的榜样示范。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影响的是学生的心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于漪老师才说“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高尚”。而教师的高尚也要人的积极影响和干预,也要有自己心中理想教师标杆的召唤。作为中干,无论怎样,都比普通的教师多了一重身份,在多个方面都应该堪为一般教师的表率。如果一所学校的中干在许多方面还不如普通的教师,那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这里的榜样更多的是从教学的角度说的。要求中干在教学上成为教师的榜样,无论是教育教学的观念、思想、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法、评价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高效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的中干在教学上比教师站得高看得远,比教师的教学实践更科学高效,更能引领课堂教学前进的方向,堪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率,那就离优秀的中干不远了。教师在信你服你的时候,他就会非常乐意做你安排的工作任务。
其三,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优秀的教学能手不仅是良师,还应该是益友。学生心中的良师不仅是课堂上讲得精彩的好师长,而且还是学习生活的好朋友。优秀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充满无限的期待;尊重学生多个方面的发展愿望,而不强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接受分数教育;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现实,肯定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差异,力求创造适合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取成功。作为一名中干,在这方面应比教师做得更好,应该有更多的学生喜欢,应该有更好的师德口碑。这实际上也是领导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方式,高素质的中干不仅是良师,更应该是益友。
中干所分管的多数是具体的工作,是需要逐个落实并收到实效的,是必须很多人动手去做才有结果的。中干绝对不能像校长一样用“嘴”工作,更多的是用“手”工作。因此,中干必须成为自己分管工作的熟手,要能说能做,成为教师的导师。熟手的标志有四个。
一是“精通”。亦即精通自己管理的业务,熟悉部门工作的标准,掌握一项工作所有的流程和内容,明白完成工作的途径、方法、结果,能预测工作任务在落实中的问题和困难,有解决问题的预案。
二是“会做”。亦即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自己操作所安排的工作,并按工作流程圆满完成。这似乎有些过分,对中干要求过高。但试想,假如中干对自己安排的工作不熟悉,只能说不能做,也像校长一样用“嘴”工作,下面的教师员工会听从吗?对自己所安排的工作,一问三不知,你怎么去指导?你又怎么去评价?
三是“有序”。亦即布置安排工作任务科学高效。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涉及到众多人员的工作,一定有精心的设计,有完整的流程,有环环相扣的工序衔接,有一个相互呼应的时间链。这样才能保证众多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时瞻前顾后,不出现窝工、断链的现象,保证整个工作流程高效运转。这样的“有序”安排仍旧是建立在对工作非常熟悉的基础上的。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客观上反映了学校的工作情况,是学校整体工作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努力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有区别的,一般的说,重点院校由于教学管理体制比较健全,教学管理经验比较丰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机会较多,综合素质较高;一般院校特别是新兴院校、民办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从我国高校整体看,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培养渠道,人员自身素质差异较大。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和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差距较大。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取决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来源,在一本二本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增强和学历层次的优化,引进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偏高;其他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来自辅导员转岗或后勤管理人员充当,专业人员相对短缺。此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计算机办公处理能力相对欠缺,缺乏运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知识能力,造成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对教学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加上教学管理工作岗位牵连着教学和管理,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但在职称评定、升迁上较难,造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出现敷衍、应付的情况。
教学管理人员易变动,管理体制不健全。在许多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都是学校的“临时工”,很多教学管理人员今年在这个岗位,明年可能换成其他岗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许多工作人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出现,思想不稳定,无心努力学习教学管理的知识,工作中也存在诸多疏漏之处。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对教学管理人员没有长期规划,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使用、培训和晋升等缺乏制度保障,也造成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不满。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管理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努力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考核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标准之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的人生信念、崇高的人生追求和职业操守,才能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全院师生服务,才能为高校正常的工作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务实工作,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和总结新问题,探寻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能掌握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法规,有相应的决策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会处理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安排工作进度,还要完成上级的性质任务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多学习教学教学法规、学校管理文件,做到处事有原则、事事有根据。
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联系着学校的教学部门,另一方面联系着学校行政部门,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学校正在开展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大局意识、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有效化解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教师的调课、课堂问题的出现提供及时的帮助。
较强的表达能力,较强表达能力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协调、沟通,上传下达过程中都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良好的交流能力。此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负责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文件处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报告总结的写作都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反映问题,搞好教学管理工作。
三、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举措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要不断优化,以适应更为复杂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要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常抓不懈。
第一,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结构是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关于人员素质差距较大的情况,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机构、提升教学管理整体素质。要综合运用制度建设,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利于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组织意识和服务意识。此外,还要从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人手,不断引进高水平、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不断提高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加强相互间的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篇4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扩大招生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新的要求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中提出。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高校不仅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还应该注意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完美的自我形象
高校的管理人员是对外联络中学校整体的代表。管理人员个人的品德、修养、仪表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因此,不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形象是身为高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信度。
1.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讲究服饰,与自己的身份、气质和工作场合相协调。整洁端庄的服装不仅代表学校的形象,也是对来访者的尊重,还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并把这一印象与学校或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塑造良好的整体组织形象。
2.注重自己内在素质的培养,使自己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办事水平。守时间、讲信用、善交际、良好的服务态度等都是增强学校知名度、给人良好印象的必要因素。
二、领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1.高校管理人员要学会从别人冗长、反复的谈话或发言中抓住要领,从众说纷纭、复杂激烈的言辞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正确分析问题,简洁、清晰地做出回应,对上级和下级都要善于倾听、态度诚恳、有耐心。
2.高校的管理人员要讲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简明扼要,不要滔滔不绝或沉默寡言。与人交谈的态度应诚恳、坦率、热情、大方,不可虚情假意或哗众取宠,更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同一种意义,选用的词句不同,讲话的语气、感彩上就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3.高校的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子,熟练地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讲究字、词、句的言简意赅,力求真实生动,避免陈词滥调。需要手写的文字材料要做到字迹工整、匀称流利,需要打印的文稿要做到打字速度快,排版格式美观,校稿正确无误。
三、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1.管理人员要有缜密的思维。教务管理人员具有承上启下、沟通信息和协调关系的作用,是联系学院与学校吧、老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保持头脑的清醒是教务管理人员不可缺少的素质。一方面,要做好学校决策者的智囊,保证学校规划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切实落实好为全体服务的工作宗旨。
2.管理人员要有好的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技能的提高是教务管理人员解决好各个部门分歧和冲突的基本素质。
3.身为管理人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运用能力。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对现代教育管理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新成果及时地加以了解和掌握,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
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1.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管理人员组织能力的培养。管理人员要计划性、原则性、灵活性、应变性地筹划学校活动,要深思熟虑、精心准备,制订详细周密的计划、措施,预先做好应急和防范措施,在活动中要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紧凑,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管理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为了满足当代教学的需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不断开拓创新,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学习,更新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效能,吸收和借鉴一切国内外优秀、先进的管理经验,把管理工作做得卓有成效。
五、社会交往能力
高校管理人员代表一个部门或整个学校形象,在其管理工作中,总是与校内师生和各类外来人员打交道。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包括会见、接待、宴请、增送礼品等各种场合的礼仪、礼节,善于待人接物、善于处理各类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交往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以热情、自信的独特个性魅力吸引和感染对方,使彼此能够交流、合作愉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开展工管理工作。此外,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要对领导、同事和外来人员表示关心和尊重。总之,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对其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高校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只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结束语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内容多面化、对象多样化、信息多元化是当前教学管理所呈现的特点。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管理人员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德敏.浅谈高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2]许磊.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追求层次[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篇5
一、政治思想素质要过硬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及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是中华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政治方向必须坚定,政治思想素质必须过硬。自觉用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理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断改正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二、专业知识要丰富
要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知识面窄、理解深度不够的弊端;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以及与档案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科技档案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大量吸收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档案管理理论素养,形成精、细、广、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相互融合、相贯通的“复合”型人才。要重点熟悉和掌握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环节,熟练每个环节工作流程,培养自己的档案管理信息编研、开发利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档案管理、信息开发工作的多面手。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熟练
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要提高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开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奠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存储保管、统计、利用等工作,逐步向自动化发展,这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正在强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利用扫描仪、摄像机等设备,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压缩成JPG、TIF、PDF等格式,进行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才能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四、保密意识要绷紧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档案工作和整个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因此,新时期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学习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并能熟练地将有关技术应用到档案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要完善服务手段,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健全检索系统,提高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同时各级档案部门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为适应正在发展的档案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应如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工作,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前提。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做用。
二、依法治档,完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治档,是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迫切要求。档案制度包括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借阅制度、保密制度、统计制度、文书档案分类编号办法等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去,档案管理被人为地限定在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方面。档案事业只有顺应时代要求,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立足社会、服务于广大百姓,才能蒸蒸日上。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思想,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服务是档案工作者的宗旨,是其思想和行为的准则,也是追求自身价值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好坏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挥好档案这一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开阔视野,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提高自身的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关运行机制。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教育应给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给档案专业人员提高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
五、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档案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要提高和改进档案工作的质量,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人员既要尊重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又要敢于创新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新思维对待新事物,以新对策对待新问题,才能不断推进档案事业向前发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在档案应用中的日益成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能只局限于古老的收集、整理、归档中,它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还要具有创新意识,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的技巧,善于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来管理档案。
六、结语
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地发展,对档案工作者来说,经常进行专业对路的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并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则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与机遇同在的是更新的挑战。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技术,使档案现代化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姜瑞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做好档案管理科学化[J].科学之友,2010(11).
篇7
【关键词人事档案 档案管理
一、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政治素质较高
档案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性、原则性要求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国家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熟悉档案工作的相关的法律规定、知晓相关的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工作能有明确的政治态度。
(二)职业道德高尚
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服务性的工作,是供需双方的桥梁与纽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档案工作的突出特点。所以,从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的社会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档案工作是一项建立在传统工作方式上的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的。要使档案对于社会发挥最大的功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新时代的档案管理意识,树立信息创造价值的新观念,善于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四)业务技能过硬
档案管理人员是储存信息、传递信号、付诸应用的媒介,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触类旁通的了解和熟知文、史、地、生以及社科情报、计算机等等多门相关社会学科知识,从而保证档案管理高的水平。
(五)严谨的工作作风
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学术上的严肃负责态度,对每卷档案,从整体到细微,都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做到精益求精,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二、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
目前,我国档案专业人员队伍在文化程度、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陈旧,知识面较窄,计算机水平不高,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究其根源,首先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比较薄弱,对档案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未能认识到提高人事档案人员素质的重要性。有的单位领导只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档案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教育没能纳入计划、没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档案资金的投入也不足,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落后。其次,部分档案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不足,或者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接受新的技能后不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或者缺乏应用的动力,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整合提高新的技能。
三、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该如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岗敬业,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爱岗敬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必须的基础。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人事档案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也必须有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应摆在突出的位置。因为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错过,再好的发展条件也会丧失,再好的业务能力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对档案被动的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转换角色,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认识水平,强化教育培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效能”的方针,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教育应给人事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给档案专业人员提高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使培训人员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确保人事档案工作质量。
(四)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
篇8
1.1基层教学管理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差异较大
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职称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是目前在此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来源复杂,譬如笔者学校管理人员部分是从教师转过来的,还有部分从辅导员或者其他行政岗位上转来。缺乏现代教学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二是各个学院中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较少,在笔者学校每学院只配有一名专职的本科教学工作者,现有的管理只能说是一种传统管理或者说习惯性管理模式,缺乏管理专业理论的指导,对遇到的问题只能按章办事,应付的处理各种教学相关的工作.缺乏客观合理的决策判断.同时由于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专业存在着偏差,甚至说专业的根本不对口性,使得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略微偏低,很大程度上妨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仅为影响到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学的改革发展。
1.2工作能力在提高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专业知识不够专业的情况下,正如以上所提到的,部分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专业存在着不对口性,而同时部分院校又缺乏对其进行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低下.而现今的社会,是个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目前很多学校均开始建立了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也就此进行了统一的培训,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显着,大部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只能勉强进行一些简单的系统操作,虽然能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安排.但在管理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学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就教育方面的一些培训,积极鼓励管理工作人员参加,提高对于紧急事情的应对能力。
1.3基层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比较不稳定,主要是教学人员的个人发展前景不明确,信心不足.大部分教学工作者目前沉浸在工作的重复当中,每年到几月份都是重复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创新性,打击了这部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在这些管理工作者当中,学校所给予的评职称政策等等待遇方面没有优惠政策,造就了很多人一直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如果有好的岗位,很多人员便动了积极向上之心。这也就造成了队伍的不稳定。
1.4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心态问题
目前来看,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者,一部分学校还给了相应的科级待遇等等,但工作性质始终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基层管理人员的心态决定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现在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大部分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不能积极地、主动地深入到教学前线。
二、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重新定位
2.1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也是高校教育组成部分中的重要部分
大学教育特别是对于本科教育来讲,包含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理论课堂教育、实践环节)、综合教育(综合教育又包含有思想教育、科级教育和文体教育.)基层管理人员接触较多的是综合教育,在综合教育的体系中,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会做人似乎很重要,甚至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方法显得尤为突出.现在所有的家长同志从始至终都理解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在工作中,我们也是一样的.学生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是一个可塑体,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标准.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2教学管理人员在优化校内资源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排课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就这项看似简单、机械的一项工作,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是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充分展现自己的各项才能,如就教师在教学中的特点及其专业特长安排上课的班级,就教师个人情况安排上课时间,就课程性质安排上课地点(比如多媒体、课程设计师、理论教室等).以及什么课程安排在什么时间段等等.显然这些工作的合理安排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教学管理人员是维护高校和谐环境的重要力量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正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因子,同时校园的和谐环境也是高校延续发展强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持续、稳定的教学秩序、科研秩序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础,而维护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运行的具体工作是由教学管理人员来完成的。所以,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创造校园和谐环境的一个重要力量。
三、健全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1提高认识、加强机制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学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重视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发展建设,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管理队伍的构成考虑,大胆合理选聘人员,聘任那些管理专业人才来充实教育管理队伍。
3.2加强培养、注重提高已有人员的素质
要将教学管理干部的学习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在岗学习培训,采用授课学习与个人自学、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培训质量.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教学一线,虚心听取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3.3建立考核制度、发展基层教学管理队伍
完善教务科研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全校统一.研究其考核机制,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做到奖罚分明.在多个职能部门(学院、教务处各个部门)的领导下,顺利完成其职责标准.对于校方,首先应该在给予不断地额专业知识培训的前提下,加大教务科研工作者的教改项目立项范围,激发教务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现可以改革的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教学科研工作者的一种鼓励.其次是较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对于笔者学校,教学科研办公室成立的时间较短,好多学校职工不了解教学科研办公室具体的工作,认为是简单机械的,这也就造成了教学科研工作者在职称晋升、职务晋升、待遇提高等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资料室管理上,笔者认为全校应统一建立,在学校档案室统一管理,各学院设立资料收集员等等.只有在健全的职责上,教务工作者才能激发工作兴趣与潜力,在普通的工作上做出花一样的业绩同时工作评价也有据可依。
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现状,对策
目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现状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工作量大。这就造成了高校水电资源浪费严重,学校各单位、部门用水用电由于无指标、无责任,节约水电意识淡薄,学校水电费支出的多少和各单位、部门及个人利益关系不大,因此,常流水、长明灯现象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有些办公室、实验室无论天冷天热,人多人少取暖器、空调长期运转;教学楼自习教室不管有没人,自习时间灯火通明;个别单位、部门利用学校资源对外经营,办各类培训班等,导致学校水电费流失严重。产生上述问题睥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力度小、管理不到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后勤部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力度不大
高校实行的是事业法人负责制,事业法人负责制使高校领导在高校管理上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高校是以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本无可厚非,但有一部分高校领导往往只重视学校的发展,忽略了后勤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够。他们有的缺乏全局观念,对之过问较少,甚至听之任之;有的把关不严,而未考虑高校的远期效应;有的高校管理不规范;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后勤管理失控……管理力度小,重视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后勤管理工作缺少了应有的监管。
二、人员来源偏差
在高校内部不乏后勤管理精英,他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任务,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然而也有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水电管理机构,但水电管理人员来源素质偏差,他们中有的是从社会上招聘到水电管理岗位,实践经验少;有的未经过专业训练,业务水平低;有的不是学校的正式编制,工资偏低;有的明哲保身,对违法行为不能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去进行管理,不敢负责任。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水电管理工作认识不够,了解不多或不想了解,难以胜任水电管理工作。
三、人才流失较多
高校的水电管理人员对水电管理工作存在着偏差,做水电管理工作怕得罪人,如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后就跳槽,从心理上准备不足,大多思想不稳定,水电管理人员经常流失,直接影响了高校水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培训不到位
许多高校为了节省人力和资金,未将水电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列入到高校整体规划之中,甚至对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也不参与,水电管理人员进入高校后就很难有再培训、再提高的机会;有的水电管理人员虽经过专业训练,但也只是原地踏步,致使观念得不到更新,方法得不到改进,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此下去,难以适应高校水电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五、人员更换过频
高校中的水电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有的因水电管理人员能力过差,高校予以辞退;有的是对水电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自行要求离开;有的管理者对水电管理人员重视不够,使之离去;有的另辟蹊径,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水电管理人员更换过频,造成了水电管理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和素质难以提高。
六、激励措施不多
有的水电管理人员长期处于静态、常规、封闭性的管理状态,在水电管理工作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缺少相互间竞争合作的动力源,感受不到自己与社会发展和他人之间的距离。长期下去,很难激活水电管理人员自身的内驱力。
以上种种充分说明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的发展,水电管理人员起决定性的作用。重视力度不大、人员来源偏差、培训不到位、人才流失较多、人员更换过频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水电管理人员素质低、水电管理工作质量差、高校内部控制失控,最终将会导致高校水电管理工作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提高水电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督查力度,实行统一管理
主管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实行统一管理,将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纳入到正常的管理计划之中。一是高校必须设立独立的水电管理部门;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主管部门要将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纳入到培训计划之中。要为高校水电管理人员创设或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并将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及能力展示等作为评估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三是强化管理力度。
二、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水电管理人员培训
高校水电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有长远目标,既要考虑水电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更要注重后期发展,要在高校培训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水电管理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提高,并做到专款专用,使高校的水电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时展同步。
三、把好人才入口,择优选聘水电管理人员
高校的管理者在水电管理人员的聘用上要克服利已心理,要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出发,不拘一格,不吝代价,择优选聘,把好人才入口关。要将那些有责任心、有经验、有专长、有影响的水电管理人才选聘到高校水电管理管理队伍中来,并尽可能地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安于本职工作,乐于本职工作,为高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四、拓宽培训渠道,促整体素质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电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已远远满足不了高校管理的需求,若想提高水电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注重水电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高校可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培训力度,为水电管理人员的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使水电管理人员的道德与水平、学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同步提高。一是请进来。应定期聘请水电管理专家来高校进行指导。二是走出去,可轮流派骨干水电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从而形成知识合力,使每个人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高。
五、提高业务学习能力,促进理论水平提高
提高业务学习能力是高校水电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通过提高业务学习能力,可以畅通信息渠道,使水电管理人员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水电管理思想,解决高校水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且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业务学习能力这一人才培训的有效途径,培养和锻炼水电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水电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同时还可以激发水电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水电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业务水平能力有所提高,促使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上质量、上水平。
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水电管理人员素质
水电管理工作的质量是高校水电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质量的保证取决于水电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为了使水电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高校必须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主管部门对水电管理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直接与个人晋升、奖励挂钩。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入,促进水电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使水电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
高校的发展为高校水电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愿高校水电管理人员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发展,为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经营管理水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提高高校水电管理工作质量和提升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素质发展上获得双赢。
[1]李雅莉朱宁,《水电节能化管理的探索》《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2007年6月
[2]李丽萍胡方云,《物业管理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的作用》《现代物业·新管家》日期: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学院后勤处
联系电话:单位电话:0527---4202341手机13812305168
联系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399号
邮编:223800
电子邮件:yhwu@sqc.edu.cn
姓名:薛亮
出生年:1969年1月28日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江苏省宿迁市
学历:大专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现状,对策
目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现状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偏低、工作量大。这就造成了高校水电资源浪费严重,学校各单位、部门用水用电由于无指标、无责任,节约水电意识淡薄,学校水电费支出的多少和各单位、部门及个人利益关系不大,因此,常流水、长明灯现象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有些办公室、实验室无论天冷天热,人多人少取暖器、空调长期运转;教学楼自习教室不管有没人,自习时间灯火通明;个别单位、部门利用学校资源对外经营,办各类培训班等,导致学校水电费流失严重。产生上述问题睥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力度小、管理不到位高校水电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制约高校后勤部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力度不大
高校实行的是事业法人负责制,事业法人负责制使高校领导在高校管理上拥有较大的自主空间。高校是以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本无可厚非,但有一部分高校领导往往只重视学校的发展,忽略了后勤管理工作,重视力度不够。他们有的缺乏全局观念,对之过问较少,甚至听之任之;有的把关不严,而未考虑高校的远期效应;有的高校管理不规范;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后勤管理失控……管理力度小,重视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后勤管理工作缺少了应有的监管。
二、人员来源偏差
在高校内部不乏后勤管理精英,他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在后勤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任务,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然而也有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水电管理机构,但水电管理人员来源素质偏差,他们中有的是从社会上招聘到水电管理岗位,实践经验少;有的未经过专业训练,业务水平低;有的不是学校的正式编制,工资偏低;有的明哲保身,对违法行为不能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去进行管理,不敢负责任。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对水电管理工作认识不够,了解不多或不想了解,难以胜任水电管理工作。
三、人才流失较多
高校的水电管理人员对水电管理工作存在着偏差,做水电管理工作怕得罪人,如在社会上有好的工作后就跳槽,从心理上准备不足,大多思想不稳定,水电管理人员经常流失,直接影响了高校水电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培训不到位
许多高校为了节省人力和资金,未将水电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列入到高校整体规划之中,甚至对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也不参与,水电管理人员进入高校后就很难有再培训、再提高的机会;有的水电管理人员虽经过专业训练,但也只是原地踏步,致使观念得不到更新,方法得不到改进,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此下去,难以适应高校水电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五、人员更换过频
高校中的水电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有的因水电管理人员能力过差,高校予以辞退;有的是对水电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自行要求离开;有的管理者对水电管理人员重视不够,使之离去;有的另辟蹊径,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高校水电管理人员更换过频,造成了水电管理队伍不稳定,业务能力和素质难以提高。
六、激励措施不多
有的水电管理人员长期处于静态、常规、封闭性的管理状态,在水电管理工作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缺少相互间竞争合作的动力源,感受不到自己与社会发展和他人之间的距离。长期下去,很难激活水电管理人员自身的内驱力。
以上种种充分说明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的发展,水电管理人员起决定性的作用。重视力度不大、人员来源偏差、培训不到位、人才流失较多、人员更换过频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水电管理人员素质低、水电管理工作质量差、高校内部控制失控,最终将会导致高校水电管理工作不能适应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提高水电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督查力度,实行统一管理
主管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实行统一管理,将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纳入到正常的管理计划之中。一是高校必须设立独立的水电管理部门;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主管部门要将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纳入到培训计划之中。要为高校水电管理人员创设或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并将高校水电管理人员素质提高及能力展示等作为评估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三是强化管理力度。
二、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水电管理人员培训
高校水电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有长远目标,既要考虑水电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更要注重后期发展,要在高校培训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水电管理人员的再培训和再提高,并做到专款专用,使高校的水电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时展同步。
三、把好人才入口,择优选聘水电管理人员
高校的管理者在水电管理人员的聘用上要克服利已心理,要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出发,不拘一格,不吝代价,择优选聘,把好人才入口关。要将那些有责任心、有经验、有专长、有影响的水电管理人才选聘到高校水电管理管理队伍中来,并尽可能地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安于本职工作,乐于本职工作,为高校的发展多做贡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管理会计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