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的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养老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工作;居家养老;增能;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1-0056-06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近年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一些基本养老需求,缓解了家庭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水平如何?能否满足居家老人的需求?存在哪些问题?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居家养老服务?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
本课题以山东省40个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这40个城市社区分别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临沂、菏泽、聊城等8个城市,这些城市从地区分布上看它们分布在全省东、中、西地区,既有省会城市,也有沿海发达城市,还有内地城市,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说涵盖了经济上发达、比较发达和相对欠发达三种地区。为了全面了解山东省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我们还针对社区中的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老人进行了个别访谈。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以40个社区的居委会及部分居家养老老人为调查对象,发放两种问卷:一种是针对社区居委会设计的问卷《山东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共4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另一种是针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设计的问卷——《山东省城市老人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共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45份,有效率90.83%,问卷的发放率和回收率均能满足社会学分析、统计学分析及统计学样本量的要求。对所有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相关数理统计。
二、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偏低
1.从服务内容上看,存在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层次不高的问题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以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主要内容,也涉及一定的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生活照料服务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基本生活设施的维护等一些生活上的最基本照顾服务。我们所调查的40个城市社区都提供一定的生活照料服务,图1是对山东省城市社区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统计。
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所调查的40个城市社区中有27个社区建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占调查总数的67.5%。针对医疗卫生服务站所提供的服务,我们主要了解了5种服务类型,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45%的社区能提供基本的常见病、慢性病以及多发病的诊疗服务,42.5%的社区举办过定期义诊活动,25%的社区开展过健康教育讲座,35%的社区能提供医疗陪护服务,17.5%的社区开办了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多仅限于对老人基本疾病的诊治,更深层次的医疗服务如健康讲座、精神辅导、医疗陪护等开展还不多。在对居家养老老人的调查中,大多数老人希望能够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水平,能实现疾病就近诊治、就近治疗,能提供医疗陪护、疾病护理这样的服务。
在精神慰藉服务方面,调查了解到山东省城市初步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精神文化服务方面开展了以不同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走出来”(老人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接收服务)与“走进去”(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针对此类服务,我们调查了四种服务类型所占的比例(见表1)。
但是,老年人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除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需求外,老年人还有自我实现需求、服务社会的需求等等。笔者认为老年人既是一个需要照顾的群体,也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群体,尤其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大批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正面临着即将退出工作岗位,他们中一部分人身体健康,年龄相对较轻,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一群体所蕴藏的资源,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2.从从业人员的素质上看,存在素质偏低、文化层次不高的问题
目前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大多是下岗失业或赋闲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没有医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照料服务。
从表2可以得知,目前山东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主要来源于社区志愿者,在拥有社区志愿者的20个社区中,10个社区的志愿者主要由社区下岗再就业人员组成,有6个社区志愿者由社区老年居民组成,只有4个社区的志愿者主要由社区青年居民组成。拥有专职养老服务人员的只有13个社区,还未达到调查总数的一半。专职养老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一般是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约占38%,高中文化程度占46%。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又普遍缺少社会工作者和专职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这必然影响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
3.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上看,社区居家养老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调查中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一般是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本身承担着大量的社区事务性工作,他们在居家养老的服务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
社区普遍缺少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专职的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尤其是缺少专职的社会工作者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策划和统筹。在服务中缺少现代服务业应有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这势必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建立服务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经营连锁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足
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作为保证,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发展起来的,政府购买服务以财政拨款和福利彩票公益金为主渠道,但是政府的经费投入有限,服务对象只能限于经济困难的老人。资金缺乏、资金来源渠道少成为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同时“经费的缺乏导致政府购买服务的补贴标准降低或补贴范围缩小,部分经济困难老人难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从而使居家养老的福利性严重不足。”[1]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用于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由政府出资支持的社区占总社区数的37.5%,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社区服务自身“造血”产生的社区则占15%,而资金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的社区占到10%。由此可见,用于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单一,供给严重不足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承担主体是居委会。居委会作为群众性的社区自治组织在开展社区服务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容易为群众和居民所接受和信赖。李颖奕的研究证实,居委会“服务有政府的背景,服务员的行为规范,有时甚至涉及到金钱和安全的方面也足以信任。”[2]但是居委会人员有限、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包揽居民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我国民间组织不发达,加之政府扶植政策不到位,民间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动力和信心不足。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多种社会服务,非政府组织以其灵活性和贴近生活而著称,必然也会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会工作主张发展多种类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基本生活保障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基本生活保障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就医等基本需求。生活照料服务包括帮助老年人洗衣、做饭、购物等;健康维护服务包括健康风险评估、例行体检、营养咨询、健康教育、推行体育锻炼等等。按着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基本生活保障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保障老年人生命能够延续、生活得到照料、健康得到维护。这些服务首先解决了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能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基本可以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目标。但总体上说,这是一种较低水平的养老服务,这也是目前我国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
(二)建设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在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建设老年人的精神家园,是建设型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人格健康、心理健康,要为老年人建立精神家园,必须保持对大自然的心灵仰慕,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的公正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3]建设型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社会学中“活动理论”和“延续理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运用,它包括多种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1.实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老年人享有平等的社会参与权,如选举权、被选举权、诉求权、表达权,老年人的这些权利不因退休或年老而丧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代表着老年人不因年老而被社会边缘化和被社会排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机会,在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上多征求社区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又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开展老年人再就业服务,为身体健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低龄老年人找到一份可以发挥余热,并可获得一定报酬的职业,以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实现“老有所为”的目标。
2.恢复和重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老年人本身拥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学、朋友、同事、领导等等,这些人际关系常常因年老而疏离。人际关系网络的恢复和重建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至关重要,这些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认知支持和行动支持。“国外研究表明,社会隔离是给老年人身心带来最大伤害的因素,而强有力的支持网络是老年人进行良好的心理调适的重要因素。”[4]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积极的建设性方案帮助老年人恢复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并重新建立一些新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极为重要。
3.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极为重要,这是实现“老有所乐”的关键。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志愿活动。如:组织退休的医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或为居民义诊;组织退休的教师举办各种培训班或各种文化辅导班;组织退休人员参加志愿等。老年人能在服务和奉献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其次,组织各种兴趣学习班,如老年绘画、音乐、太极拳、读书、信息网络等各种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老年人实现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幸福。
4.组织老年人协会。老年人协会是老年人的自治组织,协会可以帮助老年人表达各种诉求和愿望,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帮助老年群体中需要帮助的人,反对对老年人歧视等等。协会还可以成为老年人之家,满足老年人的归属需求。
这些建设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会使老年人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帮助老年人解决因退休所导致的社会关系疏离、社会参与机会减少、社会角色丧失等问题,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帮助老年人树立生活信心、学习新的技能,更好地安度晚年。这是老年人精神家园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目标是“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四、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路径
(一)宣传社区居家养老
在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使这种养老方式为广大居民所接受。社会工作者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首先承担着宣传居家养老这样一种责任和使命,让广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积极地接受居家养老服务。
1.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意义和价值
社区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服务体系。[5]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依然居住在家,对大多数老人而言经济支持依然主要由老年人自己和其子女承担,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服务等服务工作主要由社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既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也可以让老年人到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服务。这样的养老方式既可以实现养老不离家,又能减轻子女的养老照料负担,这是一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同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摆脱家庭养老模式中因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低、社会疏离所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总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可以减轻子女养老的压力,又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使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2.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之初,社会工作者可以印发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宣传手册,免费向社区居民尤其是家有老人的社区居民发放,让广大居民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区所举办的养老服务的内容、类型、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以及免费服务项目等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带领广大居民和老年人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进行参观访问,以充分了解社区居家养老的环境和服务方式,让老年人体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便利和好处等。
(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和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评估
1.参与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和政策
从职业角色上说,社会工作者不但是社会服务福利的传递者、提供者,同时也是社会政策的倡议者、制定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想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必须要在一定的制度和法律框架下运行,要有一定的规章和制度,制定一系列的行业规范,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资质、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和标准、从业人员的专业资质等都要有详细的制度设计,对各种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都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要对服务中运行的环节和步骤都需要进行规范化和量化管理。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助人者和政策的倡议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法规、政策的建设和制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民间资本的投入,这也需要政府制定有关资金投入的政策和民间资本准入和运营的政策。另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要设计一些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养老需要;同时也可以开发老年人资源,发展老年事业,全面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培养、准入、薪酬、待遇等,这也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这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制定都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参与。
2.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评估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需要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来考察,硬件主要包括服务设施、人员配备、服务对象等;软件包括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如何,机构的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社会满意度如何,老年人的满意度如何,需要改善的方面,机构所作的服务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评估指标体系,这个评估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来设计。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可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三)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1.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传授社会工作的理论
目前在中国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基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一般也都不具备养老服务的专业资质。这必然影响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业的信誉和发展。社会工作者作为取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他们经过专业的学习或者培训,具有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和服务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担负起培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责任,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传授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伦理,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尊重老年人、平等地对待老年人、体贴老年人,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
2.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传授社会工作技术和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个实务性、操作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其独特的专业技术是社会工作专业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工作的技术和方法体现着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关怀和爱护。社会工作者在沟通、咨询、治疗、服务方案设计上都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术,社会工作者可以把这些技术和方法传授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如倾听的技术、询问的技术、同感的技术,还有面向老年人服务的独特疗法,如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等等。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使用会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能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把“增能”的理念引入居家养老服务
增能(empowerment),其基本含义为:得到力量,发展能力。增能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实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所罗门(Solomon)出版了《黑人增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一书,标志着“增能”取向的社会工作的诞生。在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社会工作者不再把服务对象看成是有问题的人,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服务对象的优点上,相信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并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挖掘服务对象的能力,通过服务对象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老人是有能力的,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每个老人的不同能力,并着重挖掘老人的潜能。我们要尊重老人的权益,更要尊重老人的应有权利。”[6]在增能理念的指导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者首先要认识到老年人的潜能,老年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老年人能够把握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者在提供服务时要考虑老年人的需要,是老年人需要什么服务,而不是我们想为老年人提供什么服务,所以要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老年人一起参与服务方案的设计,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老年人的主体地位。第三,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和服务人员要鼓励老年人建立起自己的同辈网络群体。老年同辈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帮助老年人形成老年集体意识,同辈群体可以获得情感和心理的支持,降低老年人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还可以一起争取老年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平等对待。
(四)参与居家养老的直接服务工作
1.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
老年人一般心理比较脆弱,尤其当老年人面对疾病的困扰、死亡的恐惧时,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抑郁是老年时期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老年人的心理、情感出发,为老年人舒缓心理压力,用积极心理替代消极心理。在咨询和治疗中社会工作者认真倾听老年人的困惑,抚慰他们的情感,用缅怀往事和生命回顾等方法和技巧,帮助老年人重新体验生命中的往事,探索和寻找自己一生的意义,弥补生命中的缺陷,完成未了的心愿,能与自己的局限和失败和解。[7]从而实现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完美”这一人生任务。通过回忆一生中的主要成就和美好体验,能够增加老年人的自尊,增加老年人的完美感。在咨询和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帮助老年人实现一些未了的心愿,使老年人减轻心理的压力和舒缓心理的矛盾,比如表达对亲人的爱,跟自己有矛盾的人和解,等等,这些服务都有利于舒缓老年人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坦然面对未来。
2.实现资源的连接和有效整合
首先,帮助老年人连接福利服务资源。老年人需要多种服务,社会上也有各种面向老年人服务的福利政策、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而老年人及其家人可能不了解这些服务以及得到这些服务所需要的条件,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可以细心地向老年人及其家人介绍,如老年人可享受的医疗救助、临时救济、老年福利津贴、老年福利服务等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老年人的了解,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把具体的服务项目引入老年人家庭。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整合社会多种资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联系通信部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安装“一线通”,让老年人可以随时联系到服务机构或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各种群众性志愿性团体如青年志愿者等团体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争取政府或各种基金会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支持,等等。
3.帮助老年人实现沟通和交往
社会工作者可以用个案或小组的工作方法,促进老年人与其家人之间或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协助老年人理解子女,减少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心理;让老年人学会及时地与亲人或者知心朋友谈心,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使老年人更好地投入到生活中。也可以用家庭工作坊等工作方法,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使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老年人,更多地关心老年人,以此实现家庭的和谐和美好。
参考文献:
[1]冯晓娟.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2,(4).
[2]李颖奕.居家养老服务使用观念与行为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基于广州市D区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
[3]袁光亮.社区教育与老年社会工作研讨会综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
[4]许爱花.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J].江淮论坛,2010,(1).
[5] 成伟等.中国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多元化养老方式的探索[J].理论与现代化,2012,(3).
篇2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家庭和谐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发展不足,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社区养老成为了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几个国家社区养老的主要做法,并总结出对发展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社区养老;社会保障;社区服务
一、社区养老的涵义和特点
(一)社区养老的涵义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1]公共管理学理论认为,社区养老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社区为依托,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加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来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一种服务方式。[2]
(二)社区养老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家庭和孤寡老人增加,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削弱。院式养老机构存在着数量少、收费高、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社区养老能有效避免二者的不足之处,让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以社区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利于满足安全感、归属感、社会交往等高层次需要,更有利于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
二、英、美、日社区养老的具体做法
(一)英国的社区养老
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90年代初期,英国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主要内容有:1、政策引导。英国政府对于社区养老的建立和发展一直持有积极的政策引导态度,制定了社区养老这一社会福利政策,还订立了非常具体的措施,以使社区能切实的承担这一任务。2、官办民助。英国的社区养老从财政出资到工作人员的组成都体现出以政府为主的特点,很多服务设施都是政府资助的,社区、家庭和个人支出不多。服务设施都建立在社区中,且社区养老尽量与老年人的生活相融合。3、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社区养老的机构既有政府出资举办的非营利性机构,也有私营的、商业性的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人员既有政府雇员,又有民间的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并且政府对各类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都有具体规定。[4]
(二)美国的社区养老
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时就已达到总人数的13%,美国政府在1965年颁布《老年法》、《老年志愿工作方案》、《老年人社区服务就业法》等一系列法律,使老年人在保健、医疗、居住、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保障。政府向老年人提供老年年金和安全补助,养老机构必须接受政府的考核和监督。
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老年社区进行建设,分为以下几种:1、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居住于老年公寓或者老年人聚居住宅里独立生活,按月支付房租和相应的服务费用。2、不能自理的老人居住在协助生活区或者居民照料区里,支付资金来源于个人资金、社会保险、收入补充等。3、能独立生活但希望在生活中得到照料的老人,可选择居住在连续照料退休社区,个人付给社区一次费用和月租。4、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居住在护理院里,称为辅助医疗生活,护理院的资金支付来源有私人资金、医疗补助照料保险。5、居家生活。老年人住在家庭照料型社区里,家庭照料机构向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料。6、社区为健康老年人提供陪伴、老年食堂、专门服务、日托服务等服务项目。[5]
(三)日本的社区养老
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政府为了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做了以下工作:1、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高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等,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2、建立多重构架的社区服务组织:包括由民政人员组成的政府机构;政府资助下的民间组织;由家庭主妇、大学生和部分健康老人构成的志愿者队伍等。3、丰富的服务内容:如家庭帮助服务,日托服务,短期护理服务,长期护理服务,老年保健咨询和指导服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24小时咨询服务等。
三、英、美、日社区养老的经验和启示
(一)政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是社区养老的前提和保障,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保证资金合理使用、设施的合理安排、服务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并明确各类服务主体与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二)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团体、个人等的参与能更好地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从各层次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减轻政府负担。如美国、英国等国家规定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政策,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为老服务的社会风气。
(三)经费来源渠道广。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各界捐款,还有的是通过订立契约、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达到间接、有效地调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的目的。
(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多样化。例如美国、日本的政府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居住场所,多种可选择的服务项目,能够较好的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首先,中央政府应尽快将我国的社区养老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次,注重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助、共助、自助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第三,要重视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的调查,支持老年消费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开发家政服务、老年人护理、文化娱乐等消费市场。第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第五,将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护理、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定期对老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达到持证上岗。最后,根据各地调研结果制定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并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K1060。
参考文献:
[1]胡务.社会福利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234页
[2]范林.以宝鸡市为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
[3]范林.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制的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0(18)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机制;社会转型
一、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逐步水平的提高,人均年龄增加,人口平均年龄上升导致的“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群体,他们的需求可以分为:多样性、生理性、社会性。不仅有物质的需求,还有精神的需求。老来有所依,老来有所养。许多人辛苦一辈子,也许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安享幸福的晚年。
锦州市人口中,0- 14岁人口为360266人,占11.52%;15- 59岁人口为2257080人,占72.19%;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9117人,占16.2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6868人,占10.7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 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6个百分点,15- 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39个百分点,65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49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锦州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现如今养老大致分为三种: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方式由于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这些弊端则需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来充。
二、文献综述
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不同学者对养老的解释持有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即使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到来的,即“未富先老”,经济上、组织上和管理上的准备都严重不足,中国的社会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老年人口的基数大、老化速度快、养老资源严重不足,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道路。(胡月,2009)①
(二)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来看,学术界比较统一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经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鉴于此,青年一代的“赡养观”和其中年父母的“养老观”在结果假设上可以是经济、精神、生活照顾三个方面的搭配组合。(马彦,2009)②
(三)然而,人们过多地注重养老模式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忽略了老龄群体的自身要求,特别是没有把老年人的意愿与需求作为养老模式设计的重要参数,这样就难以建立起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又能满足老龄群体基本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模式。因此,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社区对老年人需求的供给情况有着重要意义。(王艳芳,冯志涛,2009)③
三、社区养老服务的现如今的状况及存在的某些问题: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可是,从总体上来讲,社区养老服务在发展进程中,因为受到传统观念和传统政体制的影响,存在着很多必须引起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方面的问题存在以下几点:
(一)服务观念意识形成较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挑战,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服务管理部门对于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认识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思想滞后。观念上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上挂钩,只是空喊口号,没有实际作为,不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二)我国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还不够发达,但是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我国也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阶段,物质基础相对来说较差,而传统的思想观念上养老应该由子女在家中赡养,社区养老助老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不“孝顺”,使几千年来的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受到冲击,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机关需要承担的责任太重,也导致社区养老助老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三)社区基础设施差,软件硬件都达不到需求。
1、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设施不全面,相对来说医疗费用也较高,看不起病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医疗费用增加,养老保险相对不完善,而这个时候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医疗体系机构。
2、老年人娱乐场所设施较差,老年人活动地方较少,娱乐设施较少。没有娱乐,精神上得不到满足,没有精神寄托的媒介。一定程度上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因而造成疾病的多发。
3、如今,养老助老的设施使用率低,一方面,设施的费用相对高,现在的老年人大多都是勤俭节约,所以所付费用老年人较难承受,另一方面,养老助老的设施的现状不是很健全,使得老年人对其不满意,不愿意去。
(四)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素质的水平较低,服务不全面,过于简单化
主要体现为:一,社区养老助老的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素质偏低,没有收到过专业的训练,基本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没有很好的掌握;二,社区养老助老的机构培训不到位,培训缺乏统一性,连贯性。三,服务种类较少,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都是服务迫切需要的。
四、社会转型时期社区养老的情况及发展需要:
(一)社区养老服务的内涵及其优越性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优越性体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现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例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
2、使社区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为社区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方便,而且熟悉环境,这为服务老年人提供便利快捷的条件,同样,这是一个显著的优势。
3、社区养老助老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
(二)传统的养老方式将逐步从传统居家养老向社区养老转变
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今年仍旧被两会委员代表热议。这次会议,代表委员们也提交了有关未来养老模式与实施的探索性建议。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形式,具有医疗服务专业化、社区规模体系化、资源配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基本养老的需求。这也是不少代表委员的共同愿望。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柱,资金保障与服务质量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服务性养老体系。
(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定向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我国并没有具体实施,也没有很好的事例,只能借鉴国外的事例进行研究,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进取中发展,需要对养老助老体系逐步完善。要发展养老助老,必须要结合当下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使目标和现实相统一,不能好高骛远,遇到困难需要积极地解决,真心实意为了老年人解决问题,不能光喊口号,一切从实际出发。
养老助老体系的形成已是当务之急,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各个方面需求,我认为社区养老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研究社区老人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为老人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发展目标。以“敬老、爱老、助老”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年人服务活动。社区老人的需求因人而异,不同特征的老人又有不同的需要,掌握和分析不同层次老人的服务需求,是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基础。为此深入调查、了解现状,全面掌握了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了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多病老的详情,做到服务目标明确,从而找准切入点,从老人生活细微小事和困难入手,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在社区内形成了“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2、满足社区老人的需要
满足老人的需要的基础是服务老人。努力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让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与老人互相沟通,提供情感、家政、入户走访、日间照料、与子女沟通、邻里互助、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帮助,让老人在不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前提下,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提升社区老人的需求
人的需要最基本有五个,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需要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转变与发展,是逐步实现的。因此在为社区老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物质需要的基础上,着重提升社区老人需要的层次上下功夫,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五、社区养老助老的发展概况和意见:社区养老助老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一项民心工程,要把社区养老助老做好,不仅仅是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社会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帮助更多,而且需求也是相对特殊的,这需要政府从全方位的考虑,发展养老助老体系我认为应该从一下三点来进行,才能更好的贯彻执行:
(一)要意识到社区养老助老的重要程度。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而政府更需要加快步伐解决养老问题,这对于政府,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挑战,只有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政府需要加大力量宣传、投资,建立健全社区养老助老体系,采纳多方意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案,并加以实施落实。
(二)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加大加强社区养老助老事业的投入
现如今社区养老助老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光凭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很大程度都是政府的行为,而不一定被群众完全接受。但是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养老助老,总体规划,设立负责机构,将社区养老助老提上议程,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财政上需大力支持,建设社区老年服务的设施。也可以发起捐助,从各个方面筹集资金,明确社区养老助老体系的性质,加大其职能,为社区养老助老实施提供充分的保障,这样才能使养老助老的道路越走越长。
(三)大力培养社区养老助老的服务人员
要加强各个层次的服务人员的培训,培养符合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人员。他们需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社区的职能,充分掌握老年人的需求。可以进行辅导班的培训,请专家讲座,专业人员亲临指导。发放护理老年人的书籍等。
六、结 语
养老助老的开展实施和加强完善,很大一部分解决了当下养老难题,为养老提供了有力条件,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也需要积极解决。养老助老应该与现有的国家体制和党的精神相结合,必须客观合理的面对养老助老问题,紧紧依靠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从根本出发,逐步使养老助老的体系走向正规,形成规范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养老助老的配套实施也要大力加强,使养老助老的体系更加专业化,完善化。这样才能够真正实施养老助老,使老年人安享幸福的晚年。
总而言之,实行社区养老助老意义重大,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 胡月,基于老人养老意愿与需求的居家养老体系构建[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第9期.
篇4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公寓老年人;养老意愿;对比研究
一、调研背景概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非常严峻。河北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老年人数量已经远超出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河北省老年人口地老龄问题更为严重,面对这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如何养老成为当前全国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也是当前学术界所讨论的热点。如何有效地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关系稳定以及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公寓养老、以房养老等多种模式。当前比较受欢迎的养老模式主要有社区养老、公寓养老和居家养老这三种模式。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自身的养老意愿,我们针对养老意愿,对河北某地社区和公寓养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研究社区老年人和公寓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
二、调研结果分析
所选择的调查样本全部为老年人,选取的有效样本总1980份,社区老年人和公寓老年人各占一半的比例。其中男性老年人的人数为1018人,女性老年人的人数为962人,各占到样本总数的51%和49%。调查当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三分之二的老年人有配偶,98%的老年人有子女。受教育程度、是否拥有配偶、以及子女对老人的关注程度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
1、养老依靠对象及其意愿
对于养老依靠对象,有801人选择依靠子女,占到所有参与调研人数的40%。选择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数量为650人,占到所有参与调研人数的32%。选择自己储蓄养老的老年人为595人,占总数的30%。选择买商业保险的有72人,占总数的3%,并且都是公寓老年人。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倾向于自主储蓄养老,这说明随着老年人经济的独立和健康状态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倾向于自主养老。更多的社区老人选择依靠子女养老,这说明社区老年人仍然没有摆脱“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社区老年人倾向于子女养老,而公寓老年人更倾向于自主养老。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社区老年人希望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相对较低。并且大专以上学历的公寓老年人希望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只占到了社区老年人的17.5%。调研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往往也跟经济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经济状况相对会较好一点,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将依靠子女养老作为养老的首选。公寓老年人都有住所,更容易不依靠子女来养老。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升高,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和机会也就更多,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就更多,更容易摆脱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束缚。
2、居住方式的对比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有853名老年人表示“愿意”和子女一起居住,占调研总量的44%。有664名老年人选择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占调研总量的34%。另外有411名老年人表示“均可”,占到调研总人数的饿21%。在社区老年人群当中,对于是否愿意住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时,有1651的人选择不愿意,占到总人数的85%。从这个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社区老年人更愿意跟子女同住,只有少数的社区老年人愿意在晚年时在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养老机构当中度过。公寓老年人当中,有超过90%的老年人认为公寓养老既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也避免了给子女添麻烦。
一般认为,老年人与子女一起居住,更容易获得子女在经济、供养方面的照顾和支持。从性别来看,社区老年男性与女性对于公寓养老模式的态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年龄、受教育的程度对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的影响是明显的。公寓老年人更倾向于公寓养老或者其他养老机构养老,社区老年人大都不愿意到养老机构进行养老。
三、总结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社区老年人和公寓老年人在养老意愿上有明显的区别。大多数的社区老年人更愿意和子女共同居住而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希望子女养老仍然是社区老年人观念的主流。但是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子女数量等多方面的原因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公寓老年人就更倾向于自己单独居住。这些老年人一般都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或者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随着当前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水平的上升等多种综合因素,人们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意愿还会进一步的发生变化。社会应当根据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改变,不断调整养老策略,针对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制定更为合理的养老方案,保证老年人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临床医学院;2.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
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201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CZH068)
通讯作者:郭振友,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建新,于学军,王广州,刘鸿雁.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5).
篇5
[关键词]农村养老;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90-05
随着农村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人口和老年家庭数量的迅速增长、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农村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日趋强烈。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当看到,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当中存在着许多难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能否顺利地建立起来。取决于能否很好地破解这些难题。
一、国家财政缺位
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基本制度,普惠性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享有社会保障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制度也应是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政策歧视与制度歧视。所以,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府理应承担责任;相应地,国家财政理应承担相应的支出。
社会养老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保障制度,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制定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养老保险制度等),目的是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可靠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绝大部分拨付给了城市职工。而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甚少。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除了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制度外,像养老金制度、老年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近年在许多地区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以农民“个人交费为主”,国家财政没有给予多少直接的财政支持,只是侧重“给予政策扶持”。而且这些政策扶持也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上,大部分以种田谋生的农民,则享受不到这一待遇。而“集体补助为辅”在很多农村地区也成了一句空话。由于相当部分村组,即使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组。公益金积累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农保中的集体补助就更可想而知了。这就使得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由农民自己支出或完全由农民自己支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成了纯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失去了社会保障制度所应具有的“社会”意义。
另外,社会保障不仅应当是非盈利的,而且国家还应当保证用于社会保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后者的费用不应该从社会成员所缴纳的保险金当中提取。而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险运作中,国家财政的不支持还体现在农村社会保险基层部门的运营方面,一是自收自支,二是保险基金的运营并未得到国家的充分保护和优惠。由于国家规定农村社会保险基层部门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根据民政部门规定从保险基金中提取3%的管理费,这种行为实际侵占了投保人的利益,同时也违背了“非盈利性”的初衷。而且,3%的管理费,也远远不能解决各级农保机构的正常支出。有些地方提取的管理费连职工的工资都不够,更无法解决管理运营、宣传等其他工作所需的费用。加之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险进入整顿阶段,停止接受新的业务,经费更是无从着落,财政又不补贴支持,致使农保机构生存面临危机,甚至无奈动用基金应付日常开支。在目前农保基金尚未进入兑付高峰期的情况下。农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问题尚未完全显现出严重性,但长期下来,在基金收支问题上,财政不兜底。赤字责任无人负责,问题积重难返将会给农保事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也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负担。由此可见,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发展滞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管理运作缺乏法制保证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民政职能部门制定的实施方案为主,尚缺乏法律上的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除民政部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规范化、法制化的法规。这种情况造成了几种有害的结果:一是农村养老组织管理机构、制度不易健全,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二是养老基金筹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三是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比如,有人认为农村养老保障增加农民负担,等等。四是造成实际运作中出现较多漏洞,某些措施不能得到落实,尤其是管理运作问题突出。由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要求,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要求,因而对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要求就更高了。按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应遵循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的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从而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当地的民政部门(后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独立管理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中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而地方的民政部门又受当地政府的管理,所以,当地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情况便时有发生。
另外。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国家只过一些原则性的文件,缺乏保险工作所要求的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统一工作方式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同时由于各地对这一工作的认识、掌握程度不一样,往往依据自行摸索制定出的地方性规定,确定具体工作方式、工作方法,使得管理工作出现较多漏洞,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有效进展。
三、政策缺乏持久稳定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国家民政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易受各种行政因素的影响。国家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时常变化。往往说办就办,说停就停,缺乏稳定性,进而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大受影响。从199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富裕的农村地区工作进展很快。农民投保率也较高,但是几年以后,却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各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实施、撤销,对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运用、发放,大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领导的意愿进行。有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一哄而上建立起来的,有些地方甚
至把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当作政绩突破口,明确规定凡要求县改市、乡改镇,要求扶贫、济贫款和参加双拥评比的农村基层,都必须完成社会养老保险的任务。这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农民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实施的,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一些临时出台的文件执行的,这样就很难保证农民和政府之间契约的持久性。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早按商业保险运行,但商业保险公司因成本高、保费难征集而失去积极性。199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后,又有人提出农村养老保险不应由政府部门办理,担心增加农民负担;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移交工作缓慢,致使许多地方工作出现停顿、滑坡;1999年,《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过渡为商业保险。但由于已经进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验涉及面广、涉及人员众多,执行机构几经变迁,由谁承担已有成本一直难有答案,目前许多省份的农保陷于“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尴尬境地。全国310亿元农保基金分散在1900个县市。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县市农保工作缺乏有效监管,农保基金近乎失控。时常变动的政策,导致了本来就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不十分了解、心存疑虑的农民更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参加的也不敢多投保险。许多调查所显示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三怕”――怕政策变、怕不兑现、怕不合算,客观上也反映了这种政策不稳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过低
从目前已经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来看。覆盖面窄,“保富不保贫”、“保小不保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农村人口中参保人数所占比重非常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达到5442万人,占农民总数的5.8%,基金积累达到310亿元。在1997年农保“”期,全国参保农民曾高达8000多万人。目前已退保的农民为2000万左右。从历年的参保人数变动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而且投保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现在的老年人受益面很小。大多数马上面临养老问题的老年人没有被纳入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农民自愿的原则,国家鼓励具备投保条件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国家对这项工作采取分类指导,不采用“一刀切”,即:“凡是达到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凡是已经解决温饱,且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所以,我国目前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从参加的地区上来说,绝大多数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参加的人员来看,也几乎是相对富裕的农村居民。而这些地区的参保人群实际上并不是未来养老存在迫切需求的人群,他们即使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未来的养老相对来说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重点解决那些未来养老存在困难的群体,也就是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应该是那些不发达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的农村居民。但是,现在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恰恰是“保富不保贫”,没有覆盖这部分人群,不能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
同时。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还存在着“保小不保老”的问题。由于农村养老保险采取的是完全积累型模式,即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的先积累后受益,积累时间越早获益也就越多,短期积累几乎是无意义的。农村养老保险规定投保对象为20-60岁的农村居民,如果一次性缴保费100元,对于现在20岁的人来说,到60岁开始领保险时,他每月将能拿到104元;对于现在是40岁的人来说,每月只能拿到11元;对于59岁的人来说,到60岁时每月拿不到1元钱。所以,一般来说,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受益时间是在几十年之后,实际上的受益者也只能是现在的年轻人。这种“保小不保老”的状况,使得现阶段的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而现在正是老龄化上升速度最快的时期,亟须解决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过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仍然偏低,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收入与支出相抵之后,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投保能力就可想而知了。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设计的月缴费标准,农民缴纳保险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是很多农民考虑到收入有限以及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因素,在投保时选择的往往是最低的缴费标准,也就是按2元/月的投保档次投保。比如山东省平阴县1992年开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全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调查时就发现,农民多数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按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农民在缴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再考虑管理费增加和银行利率下调或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领到的钱可能更少。这点钱对农民养老尤其是未来的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每月按照4元、6元甚至10元的标准缴纳保险金,对养老的作用也还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这种低缴费标准带来的只能是低积累、低待遇的低水平养老保障,而这种低水平的保障实际上是很难发挥养老作用的。
五、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且安全存在隐患
按照现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比较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金增值渠道单一。《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这样就使得存银行和传统意义上的买国债成为各级农保基金增值的主要方式。但是从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为了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先承诺的养老保险账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二是缺乏专门的投资机构,基金运营效率低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试点以来,国家从未建立全国专门的农保基金投资运营体系,致使农保基金运营得不到优化投资指导和专业理财,产生了各地农保基金无序运营的状况。农保的主要业务工作由县级及以下的机构承担,县级机构既负责收费核算、发放,又负责基金的运营管理,造成基层工
作任务繁重,使其无暇对基金进行良好的管理和运营。三是提取养老保险基金3%的管理费,也大大妨碍了基金增值。
与此同时,基金安全也存在许多隐患。一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养老基金不承诺财政兜底,从而迫使基层单位自行动用资金进行各种投资来实现增值,造成基金违规动用。这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违规基金较多的根源。在2005年底的全国农保基金统计表上,310亿元农保基金中,由地方财政“管理”的农保基金高达92.57亿元,“其他”类基金占40.15亿元。后两类占到农保基金总额42.8%。这些“其他”类资金更是处于失控状态。二是监管机制不健全。虽然《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但机构设置一直没有明确。加之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按比例分级使用,职责和义务不明确,出现运营风险无人承担,基金运营缺乏较好的约束机制。三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导致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贪污现象时有发生。据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南省委课题组2001年调查,当时湖南省农保基金共计4.84亿元。其中违规存入非银行金融机构8367万元,占基金总量的17.2%;地方政府挪用4197万元,占基金总额的8.7%:农保机构挤占挪用1204.4万元,占基金总量的2.5%。上述三项占基金总额的28.4%。
六、观念上不够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在城市取得了相对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各级政府就总体而言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农民主要应该靠家庭和土地养老,有条件的农民可以搞商业保险,没有必要搞社会养老保险。有的人认为农民养老是农民个人的事情,应由农民自己计划安排自己的养老问题,政府无需过问。有的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超前行为,是在加重农民负担,甚至有的地方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混为一谈,不予政府层面上的支持。
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还是希望并习惯于在自己年轻力壮时把收入用于抚养子女、为子女置办家产,年老以后由子女承担供养自己的责任、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观念上难以适应和认同,行动上更是缺乏主动性。加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效果到底如何农民并不能马上看到,也不能马上得到实际的好处,所以,很多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持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
七、社区养老还属于少数现象
篇6
一、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上四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二)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三)社会保险模式
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即为“农村社会保险”开了先河。在方案中,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四)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保证。然而,不容否认的是,以《方案》为基础建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问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难题和困境。
(一)存在问题
《方案》确定的养老保险模式虽然在增加透明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农民储蓄意识、改变农民的家庭观念和生育意愿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实质上“完全积累、自我平衡”式的商业储蓄保险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1、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以民政部制定的《方案》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稍作修改后制定的。其法规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特别是对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挪用等行为,未规定有效的限制和惩罚措施。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农保基金积累总额198.58亿元,其中收回本息有困难的基金12.7亿元,占基金总额的0.68%。可见,目前农村社保基金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还相当严重。正是这种不稳定的制度和屡见不鲜的违规行为让农民感到后怕,积极性不高,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困难重重。
2、国家重视不够,养老保险滞后
由于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保障格局。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城镇社会保障建设,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国家对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甚重视,投入很少。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保险费的筹集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辅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农民的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交纳,国家并无责任。这表明社会保障仍基本是或主要是城镇职工的。
3、自给来源不足,吸引力小
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集体补助不到位或数额太少,或只在部分地方或部分人身上得到体现;国家政策扶持,仅限于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扶持政策;地方财政,除经办机构费用(一些地方此项费用财政也不负担),也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在缺乏强制性的情况下,仅靠以上政策,其吸引力太小,难以发挥吸引作用。
4、基金增长速度慢,入不敷出
基金增长速度跟不上养老金发放的增长速度,出现负增长。农保基金增值方式主要是存入银行、购买国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国家债券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都很高,因而给农民承诺的保险给付率也高达12%,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债券和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致使基金增值缓慢。加上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农保基金入不敷出,出现负增长。
5、违规存放农保基金,造成巨额损失
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造成损失,形成支付危机,参保的农民上访事件亦时有发生,并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退保,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篇7
【关键词】城市社区;老年人;社区养老;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空巢家庭比例的增大,社区养老的特点日益表现出强大的优越性,符合我国城市养老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社区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养老现状
我国目前城市养老模式主要采用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他养老方式为辅的模式,即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家庭,包括配偶和子女。由于城市中老年照护服务网络尚未普遍建立,照护服务社会资源比较短缺,绝大部分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主要由老人的子女照顾,而社会服务所占比例很小。“对于需要照护的老年人,主要由配偶、子女或孙子女照顾的比例在城市为90.8%。在城市,主要由保姆照顾的老年人只占6.0%,主要由居委会或养老机构照顾的仅占0.3%。”由于城市里的老人大多数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养老保险,从经济上不完全依靠子女,他们最需要的是感情上的交流和呵护,这也正是子女所忽视的,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子女们为了谋生,到外地经商、打工,使得老年时与子女分居、独居的“空巢户”老人越来越多。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高,体质的下降,当他们有病理需要和精神慰藉时,将陷入困难的境地。
二、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的文化习俗、老人心理和经济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家庭“小型化”和老年人“高龄化”趋势,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家庭照顾资源减少。第一,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使独生子女大量出现,家庭规模减小,从而照顾老人的子女也在减少;第二,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性增强,年轻人不再奉行“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传统,而是去往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发展。因此,照顾老人的时间减少;第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学习、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造成年轻人照顾老人的精力减少;第四,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老少分居成为风尚,核心家庭和空巢老人增加,生活空间的分离使得照顾老人的距离拉大。
其次,老年人经济供养不稳定。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国有企业调整力度加大,企业要优化减员增效,导致体制性下岗、结构性下岗、企业深化性下岗而下岗的职工中,多为有供养老人负担的中年人。同时,市场竞争使家庭成年子女收入不稳定,甚至导致一些家庭成为贫困户,子女自身经济收入不稳定,对家中老年人的经济供养造成威胁。
(二)机构养老陷入困境
家庭养老的困境,必然导致社会化养老需求的增长,所以机构养老是目前政府与社会大力推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采用市场化或福利化的运作机制,为老人养老兴建专门的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依照自愿原则,将老人集中供养并使之安度晚年。现在比较常见的养老机构有福利院、老人公寓、敬老院、养老院、托老所等。老人住在特定的养老机构,所有养老功能由机构提供。“从理论上讲,机构养老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它通过适度集中养老,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组合与优化配置,并由此降低养老成本、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养老机构的规模不大,能力有限,所以现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中出现了老年人入所难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各地拥有的养老机构、入住情况和实际运作普遍都不太理想。从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与养老事业发展看,机构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要求。事实上养老除了给老人必要的生活保障外,还要给他们家庭的温暖、情感的支持,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供养。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情感和精神的重要支柱。老年人需要的亲情照顾,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代替的。
(三)老年空巢家庭增多
“空巢家庭”原是社会学者在研究家庭生命周期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期一般被看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而这个阶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父母和子女在居住上开始分离。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显著增加,导致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当这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时,即使子女愿意赡养父母,他们婚后也只能和一方父母在一起生活,另一方父母则独自居住生活,从客观上造成了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根据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0年12月进行的城市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提供的数据,老年人一代户家庭,即空巢家庭的比例占总调查户的35%,其中单身老人独居的占7%,女性单身老人独居的比例高于男性(5.1%)为9.4%。”
三、解决社区养老问题,构建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模式
(一)各部门明确责任
老龄委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履行责任,制定本部门的专项工作方案,完成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民政部门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加强对街道社区养老工作的指导;劳动部门要结合再就业工作机制,对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卫生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站支持,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展开宣传和辅助治疗;文化体育等部门也要立足社区指导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各有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齐抓共管,促进社区养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做好社区养老工作,应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社会形成支持社区养老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向社会宣传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运作模式,促使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共同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适合老年人社区养老的和谐社区。在社区老年人及家庭成员中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他们充分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的具体运行方式,在真正需要服务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扶,扩大社区养老新模式的支持面。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要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子女养老的观念,逐步向“住在家里、社区养老、社会帮扶”的现代养老观念转变。同时,积极引导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投身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不仅有利于解决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加强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力度
社区养老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将之纳入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事业的领导,并保证每年给以财政上的支持,拨专款用于社区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此外,还要鼓励社区自筹资金、机构投资和社会捐助,从而实现多方位多层次的资金筹集方式。与此同时,还要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减少其行政职能,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四)积极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和老年人照顾服务业
在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福利性的同时,还可以适当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将之作为一种产业加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各企事业团体走进社区兴办各类老年人服务机构,并对那些愿意在社区建立这种服务机构的投资者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此外,还应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和老年人的互助,尤其要善于发挥低龄老人的“余热”,通过“时间银行”的形式,创造一种“人人互助”的社区养老环境。
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该问题涉及内容较广,笔者研究精力和学识有限,本文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没能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社会养老金的来源问题只是初浅地展开讨论,没有做进一步分析。缺少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调查问卷设计的比较简单,涉及的问题不够全面。这些任务有待日后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许爱花.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J].宁夏大学学报,2005(3):108-111.
篇8
论文摘要: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以家庭为依托,以土地为生活来源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功能正日趋弱化,而适合农村的新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形成。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获取养老资源,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老年服务,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一、湖南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我们采用结构式访问法和问卷法,对平江县、泪罗市、长沙县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
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目前湖南农村传统的农业社会已不复存在,农村社会正逐步走向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迁,老年人拥有的技能、经验在生活、生产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地位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日趋弱化。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年轻人为追求预期收入的最大化,不断从农业地区流向非农业地区。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并滞留在城市,直接导致空巢家庭、纯老年人家庭(两代都是老年人的家庭)、隔代家庭(祖辈与孙辈组成的家庭)增多。聚少离多,久而久之,代际之间感情的纽带就会松弛,从而使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
2、耕地面积减少,收益下降,农村土地养老保障逐渐消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耕地面积锐减。许多农村老年人失地后,没有生活来源,生活拮据,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出现增长的势头,而农产品价格增长幅度不大,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多依靠种地,在耕地收益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以土地作为规避老年风险和老年人生活来源的可行性受到了制约。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陷多,保障水平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国家民政局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实施的,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覆盖面小,保险对象不合理。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已开始在农村积极推行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的探索,但参保人数却从1988年的8000多万减少到了2001年的5000多万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靠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4. 9% , 38. 7%的农村老年人不了解社会养老保险,已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的仅占9. 2 %。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的基层干部(包括村长、村委书记、会计),普通群众参与少。二是保障水平低,保险基金增值难。《基本方案》规定,农民缴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12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如果农民每月交2元,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领取4. 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 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时由于保险基金的增值与银行利率挂钩,近几年来,国家连续八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利率水平已由1993年的10. 9%下降到2003年的1. 98%,保险基金的增值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三是供养标准低,五保供养落实难。目前五保供养制度也出现许多问题:一是五保对象应保尽保难,应保未保问题很突出。二是五保供养标准低。三县市的五保供养水平都是按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标准执行的,即每人每年825元。随着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这种供养标准不足维持老年人的生活。三是全面落实五保内容难。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除了“保葬”外,其他“四保(吃、穿、住、医)”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在一些地区,五保实际上已经蜕变为两保(保吃、保葬)甚至一保(保吃)。四是集中供养难。目前湖南农村共有应保五保户41. 04万人,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为1. 62万人,仅占应保人数的3. 96% 。
4.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意识强,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高。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养活自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养老。调查的三个县(市),农村老年人大多从事生产性劳动或家务劳动,靠自已收人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19.7%。老年人一般只有到了完全需要别人照料时才会停止劳动。这种“活到老,做到老”方式是建立在牺牲老年人利益,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获得的,不是“顺乎天命”的自愿行为,而是老人“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
家庭养老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模式,农村老年人对其的需求也是最高的。通过调查发现,55. 7%的农村老年人期望家庭养老,47. 5%的年轻人愿意选择家庭养老。三个县(市)中,平江县农村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达62.0%,其次是泪罗市55.4%,长沙县49.7 %。可见,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越传统,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越高。这也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适应了我国的乡情、村情、亲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多层面的,一般可以概括为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慰藉是渗透在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过程中的,往往难以明确地分离出来。因此,从政策操作性考虑,我们将其分解为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两个方面。经济支持体系侧重为老年人维持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收人,生活照料体系则侧重于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两者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服务压力化解在一个纵横交错的安全网络。
1.建立健全农村多元化养老保障模式。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就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的获取养老资源,主要包括“自我养老”、“家庭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四种养老模式。鼓励自我养老、巩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是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实施的,国外成功经验表明,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下降到15%,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才可能全面实施社会养老。据调查,长沙县2003年第一产业的GDP比重为15.6%,而平江县、泊罗市第一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31.2% 、 27.9%,可见,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实施社会养老的经济条件。而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模式,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让有子女的老人在经济赡养、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等方面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因而,鼓励自我养老、巩固家庭养老仍是这些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重点。
篇9
论文关键词:西部农村;养老保障;家庭养老;养老金制度;养老田制度
与东部农村相比,西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境更加艰苦,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素,解决西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积极探索并优化养老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一、西部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一)西部农村日渐增大的养老压力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都落后于东部农村,差距进一步拉大。1999年,东部地区农村增加值为21246亿元,而西部地区为5168亿元,仅占全国的13.2%;在农业结构内部,西部地区种植业比重占全国的68.4%,仍然处于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农村低收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52.1%,占当地农村人口的8.84%。受经济收入水平较低、集体经济薄弱,普遍没有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西部地区农村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
(二)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
按照人口老龄化的国际衡量标准,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计算,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重庆9.22%、四川省8.68%、贵州省7.59%、云南省7.03%、陕西7.75%、广西9.1%、内蒙古、7.64%,说明西部几个人口大省的农村都已步人了老龄化社会。根据预测,甘肃将在2006—2010年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西部地区将在2015年左右全部进入老年型社会。
(三)西部农村老人不容乐观
有关资料显示:58.2%的西部农村老人的经济来源是现在的劳动所得和积蓄,33.1%经济来源是子女的供给,2.6%来自社会养老体系。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能力的丧失,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下降,财富的控制权就会转移到了子辈的手中,可供自己支配的养老财富就更少。农村老人习惯将自己在拥有劳动能力时所创造的财富用在子女身上,帮助家庭实现财富的积累。当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除了家庭子女的生活照顾,社会养老服务提供非常有限。农村老年人在患大病时,56.3%的老年病人靠自己或配偶照料,41.2%靠子女照料,9.8%靠自己,即无人照料,可见,西部农村老人的照料和生活质量令人担忧。
(四)西部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的显效导致家庭规模逐步萎缩,家庭养老面临更大挑战。其次,农村青年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责任观念、义务观念发生蜕变,出现了“顾小不管老”的观念,贫困地区的老人赡养纠纷和因赡养引起的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最后,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多子女的家庭,而根据社会学的“责任分散理论”,养老责任主体的增多会导致养老责任的相互推诿或攀比的现象,从而降低养老水平甚至出现无人赡养的局面。
(五)西部农村的劳动力流动加快
近年来,由于西部农村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农业生产比较收益降低,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非农行业流动,使得农村养老的绝对需求量扩大,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空巢家庭”留守老人的增多,直接导致农村老人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难以实现,老人既担负管理承包地又要照顾孙辈的工作,生活相当艰苦。有学者指出,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多老年人生活很清苦,有的简直到了自虐的地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养老问题。
(六)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发展缓慢
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依靠集体的临时救济而形成的“五保”户和敬老院等制度,资金很难落实,保障能力相当有限,供养标准偏低,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养老的新要求。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而发展缓慢。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群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至1997年底,西北5省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总参保人数的2.2%。
二、西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分析
(一)经济落后制约养老保障的实现
无论采取何种养老模式,经济供养是养老的最基本内容。西部农村由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其差距仍在扩大。1994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人仅为844.35元,相当于中部农民人均纯收人的79%,仅及东部的一半。农村产业结构仍是传统的“粮畜型”或“粮猪型”结构在起支撑作用。人均乡镇企业产值,西部地区为157元,仅为东部的12.6%,这严重影响了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327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有165个,占50.5%,贫困发生率为20.7%。自然环境的约束,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单一,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为贫困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更难言及“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二)西部农村土地保障的“虚置”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承包的耕地数量有限,西部的可耕地就更少,土壤肥力更差。基于对西部脆弱生态的保护,水源的涵养,可供耕种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随着城镇化兴起,大量低价征用农民土地,耕地被大量挤占,农民蒙受了很大损失,农民面临失业又失地的威胁。西部农业的比较收益低,土地承载负担过重。虽然取消农业税,但落后的耕作水平,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土地收益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越来越不明显,保障功能日趋衰减。
(三)落后观念影响西部养老方式改变
传统的儒家文化与民族宗教观念的结合是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杨善华先生曾运用“社区情理”的理论解释了农村养老问题。社区情理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及文化相对落后的社区中,存在着由地区亚文化决定的某些为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只要人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在同一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的赞成,他们就认为可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西部农村社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更紧密,对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排斥力较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尴尬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忽略了养老问题中的文化因素所造成的。在落后的文化传统下多数老人对“养儿防老”的信赖没有松动,排斥不符合农村人的“规矩”。“传宗接代”作为旧的落后观念根深蒂固。
(四)劳动力流动造成家庭老少新关系
造成西部农村家庭养老人力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成为农村发展的主流动力。在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和农业劳动低收益的情况下,西部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流动,其后果是供养人力不足。k·o·mason建立模型来说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对家庭养老产生的5个方面的影响。认为人口迁移可能会通过削弱父母的权力和对年轻一代的控制力,提高妇女就业率,减少成年子女数量,造成代际分离和减少多代家庭数量,侵蚀家庭养老。人口流动也导致了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家庭新关系的形成,老少之问缺乏沟通,代沟扩大,代际交流减弱。
(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设计制度缺陷
1992年,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保基金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的基本方案,并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该方案忽视了西部农村养老的现实困境,由于西部乡镇企业少,大多经营状况不良,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无法提供补贴,大约有94%的人被排斥在国家法定的养老福利制度的保护范围之外。现行制度强调农民自愿原则,回避了西部农民对国民经济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改革前的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平均每年取得了176亿元收入;在1979—1994年的l6年间,通过剪刀差又获得大约937.5亿元,是改革前的5.3倍。民政部门或集体提供救助的“五保户”或特困户、敬老院等制度,由于资金很难落实,保障能力相当有限,供养标准偏低。
三、优化西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家庭养老保障体系
家庭养老符合代际投资原则和公平原则,这种代际投资关系决定了反哺式的家庭供养模式。家庭养老虽然面临新的挑战,但在西部地区农村的存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首先,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加强法制观念,使人人意识到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而得到赡养是老人的权利。其次,给抚养和照看高龄老人的家庭一定经济补贴,鼓励赡养老人的良好行为。最后,西部农村要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获得小额贷款,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夯实家庭财力,必要时由政府提供担保甚至贴息,为农村养老提供经济支持。
(二)优化西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是宪法赋予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国民最基本的人权,西部农村老年人也不例外。首先,国家作为社会成员的保护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应缺位于西部农村的养老,应积极提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其次,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针对西部农村的非缴费性养老金制度。西部地区的贫困落后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不均衡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改善“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第四,积极发展西部农村养老保险,适当降低投保的底数,并允许随时投保,社会统筹部分采用固定帐户,个人部分设立弹性帐户,有余钱时可以多交,反之可以少交或不交。
篇10
我国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在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无法满足养老行业的需求时,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凭借其直接、成本低、高效、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成为未来养老行业的一种趋势。在居家养老信息化的过程中,实现其标准化与网络化成为信息化的关键。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化 养老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10,个别经济较发达省市已接近当地人口总数的1/6,老龄化发展趋势明显。在这种背景下,找寻一种合适的养老体系成了重中之重。
2 养老服务的必然趋势――居家养老
目前在我国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最主要的是家庭养老以及机构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未来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需要。居家养老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我国的养老现状出发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国家的公益养老机构建设发展严重滞后,社会养老机构消费偏高,老年人养不起老、无处养老的局面。居家养老采用资源整合的方式,以家庭为基础,有效利用政府、社区、养老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家庭的现有资源,可以降低养老成本,提高养老资源的利用率。
2.2 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
居家养老符合我国老人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乐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养老。居家养老既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家庭的资源,又可以让老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在节省老人开支的同时保证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他们工作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在自己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助他们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家人也能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
2.3 从社区角度出发
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社区作为老人除了家庭以外的第二个空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促进社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自身资源,为国家减轻负担,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
居家养老以各种服务机构为依托,老年人虽然还在家里居住,但享受的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家顾自家――家庭成员自家提供的养老方式,而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将家庭与机构养老的优势相结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方式。
3 居家养老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服务种类多、问题复杂,因此通过将老龄人群的信息进行分级填报和集中审核,可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动态管理。一方面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及主管部门提供详实的量化数据,为其做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的支撑了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信息整理,可将老年人及服务人员的信息相互对照,方便服务工作的进行。
对居家养老进行信息化管理,可解决如下养老过程中的难题:
3.1 老年人方面
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的管理,将老年人以及养老机构的基本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资源分配,及时为老人解决问题。老年人也可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信赖的养老服务机构,并可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评价、反馈。
3.2 主管部门方面
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的管理,利用城市目前已覆盖建设的网络环境,实现居家养老老年人档案信息管理、居家养老服务档案的动态管理。为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并将其进行有效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3.3 各级政府方面
通过居家养老的信息化管理,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家庭五级老龄工作管理体系。并通过系统中沉淀的信息化数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依据。
3.4 养老产业方面
通过居家养老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各种养老机构、家政公司、护理中心、敬老院等服务机构定位市场能力。通过老年人的评价、反馈,及时纠正自己的业务定位,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有效利用老人档案和社区渠道拓展服务范围。
4 居家养老与网络化的结合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使得居家养老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居家养老面临涉及人员人数广、基本信息数据量大、服务问题类型各异、信息不同步、跨地域等难题,而网络可以使多人同时维护、访问系统数据库,从而使数据库得到及时的更新,解决数据同步的问题,并能方便业务人员进行数据的调取、查阅。同时网络化还可以使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更易制定标准化的体系,将服务资源的采集、服务需求的接入、服务资源协调分配、服务的执行、服务的监督评价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当今,我国的城市建设基本都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覆盖城市、社区、家庭的网络基础已经达到了可为居家养老提供完整、有效的网络方案的阶段。
5 居家养老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化
居家养老服务是近期新兴的养老方式,业内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约束。若在信息化过程设计、应用时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要求,则不同厂家开发的信息平台可能采取不同的信息格式和通信协议,所采集的数据也只能满足局部子网或部分功能系统的应用要求,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被所有的功能系统应用,也不便于后期系统数据接口的对接,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这将会成为阻碍居家养老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实现居家养老信息的标准化将是实现居家养老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标准化指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化,以及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居家养老在信息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够保证各种信息在各个节点间的无缝流通,并被不同功能系统无差别地识别和使用(无需通过转换等中间环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的全网共享。
6 居家养老信息平台的展望
居家养老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全面实现涉及到政府、民政部门、财务部门、人劳、医疗、养老机构等多个部门的业务范畴,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统一领导,齐抓齐管,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制度等全方位的保障。
居家养老信息平台所收集的数据,可为政府进行养老服务决策提供量化的数据依据;以后也可作为基础数据提供给其他需要的平台,方便平台间的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