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推广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首选方式,旅游的舒适度和自由度成为人们旅游中追求的最大目标,而“自主游”迅速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导形式,这是旅游市场的重大变革。
旅游推广中网络传播的优势
“水清术华中心的一份2005年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将会有超过60%的网民登录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查询”。除了旅游网站,旅友游玩归来的在网站贴出的旅游照片和的旅后感想都是决定潜在旅游者行动的促动力。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使之成为旅游宣传乃至旅游活动组织的一个绝好平台。
网络的即时性特点符合旅友对旅游信息的实时需求。在“自主游”时代,旅游信息的适时更新很重要,而容量有限的传统媒体很难覆盖,网络媒体则不同,旅游归来的人的随时更新都可以成为未来旅友的方向指南。“由于网络信息无需经过常规化加工过程,所以更新速度更快。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以分秒、毫秒计,大大减少了传递的时耗”。
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特点符合“自主游”时代旅友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自主游”时代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己的旅游行程自己做主,这需要大量的旅游资料准备,网络的海量信息性恰恰可以满足旅友的旅游信息需求,不仅有官方的旅游信息,还有旅行社提供的旅行参考,很多的是自主游的网友自行的信息,信息广泛且细致,对旅发的自主游有切实有效的帮助。
网络的互动性特点符合“自主游”时代旅友对旅游的想象。网络的互动性是网络在旅游推广中超越其他媒体的另一优势。网友可以从大量的信息源中挑出可行度较高的旅游信息,旅游归来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上传、旅游信息反馈供其他旅友借鉴。“自主游”中旅友享受的就是一种掌配的乐趣。
网络传播对安徽旅游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旅游网站主要有四种,“专业的综合性旅游网站”、“旅行社建立的网站”、“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航空公司、酒店建立的相关网站”。以安徽为例,当地的专业旅游网站只是宏观介绍安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对安徽中安旅游网的负责人访问得知,网站的点击量多来自于行业内部人员。但也有一些网友会点击网站的各地市的景点介绍和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但这些不是吸引网友直接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让网络用户成为旅游信息的者也是Web2.0时代网络的特点,“不再采用由几个网站编辑提供网站信息的模式,而是让用户变成网站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可能初期这种方式的效果不明显,但是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信息量开始几何增长,所以会非常实用”。
中安旅游网是安徽省新兴的旅游网站,在与其负责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安徽的旅游网络建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很多宣传和策划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媒体有计划的宣传,热点景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开发,一些温点、冷点景区的潜力资源也开始发挥优势,安徽的整体旅游资源的提升和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
纵然网络对旅游宣传有很多优势,但网站的互动平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旅游论坛是各种游客畅所欲言的地方,这种互相交流的环境最有可能让网友产生列旅游目的地的向往从而发生实际旅游行动,而论坛是产生这种交流的最好的地方。
我们在2008年10月到11月对安徽省较有影响力的旅游论坛做了统计,以合肥论坛为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帖的用户数达1730人次,总帖数达3032帖,其中分享帖、信息帖和求助帖占了70%(分享帖是旅友旅游过后的日志和图片;信息帖是旅友的相关旅游地游玩的注意事项和要点等;求助帖是网友想去某地旅游时向去过的网友咨询相关信息)。
另外,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合肥街头进行了随机调查,这些人员有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离、退休人员、学生、农民和军人,年龄分布在18-70周岁,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不等,有86%的人经常接触互联网,有50%的人每天都接触网络,其他在414份有效备选项中,我们了解到,仅仅通过互联网了解旅游信息的有89人次,占到21%,而这21%的人员每次旅游出行都完全依赖于网络上提供的信息,脱离了旅行社安排旅游路线的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游”。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旅游线路、景点概况和价格信息是网友所关注的重点。以合肥论坛中的旅游论坛为例,所有覆盖此三类信息的帖子的点击量都居前,通过对发帖回复的观察我们发现,很多网友都是通过此类论坛网友的发帖自发组织旅游,除了关注天气和餐饮等日常状况以外,还有其他游客的经历和感想,这部分虽然占比例不大,但是却能给待出行的网友很大的心理暗示,旅游归来后所发的感想帖都会配以文字和图片,宣传效果比官方网站宣传好得多。
表一是网友在旅游网站上会去了解的信息分类,如果说准备出行的网友通过“查询信息”和“与网友交流”来完成自己的出行计划,那么“随便看看”的这群网友就是“潜在旅游群体”,如果哪些好的旅游地得到大部分网友的一致追捧,这里就会成为潜在群体的旅游首选。而这部分潜在旅游者一旦成行又会回到论坛对旅游地进行再一次的宣传,只要旅游地的质量够好,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必然会对旅游地的宣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还得到这样的结论:在互联网上看到他人的旅游经历很有意思,会激发旅游意愿的占了统计数据的81%;对于已经准备出游的,互联网上他人的旅游经历会影响其对旅游地点和线路选择的占了67.8%;对于网上组织的旅游活动有意愿参加的占了61.9%;愿意将自己的旅游经历到网上的占了35%。
安徽旅游网络传播的发展潜力
安徽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网站还未形成规模,一些大网站的旅游子论坛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只是自发形成的民间论坛。像中安旅游网这样的官方旅游网站在初期虽然在旅游论坛上拉拢过一定的人气,但是却没有继续将论坛更好地发展下去,注重的还是对于旅游资源的宏观宣传,与之相对的是,合肥论坛的旅游子论坛有网友的人气支持却又没有中安旅游网的官方资源,而将两方的优势整合起来集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络宣传为一体才是未来旅游网站发展的趋势。
专业性的旅游网站,除了有旅游论坛外,还要提供交通、食宿及旅游产品等查询,并且让这些查询可以切实为旅游者带来实际好处而不是网站的装饰性的链接。另外,如果专业旅游网站能与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联合,开通车票的网上预订业务,就可以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服务,而这些都是目前安徽省旅游网的薄弱环节。综观安徽省现有的旅游网站或者大型门户网站里的旅游板块可以发现,这些网站要么在访问量上有优势,是安徽地区点击量较高的网站,要么就是在旅游信息
篇2
网络传播趋势下河北文化的发展机会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可以推动河北文化的发展
互联网因其具有跨媒体性、跨地域性、多向互动性、非线性海量传播的特征,使之正日益成为各类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方式。网络传播的这些优势都对推动河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传播可使河北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所有的媒体形式和内容,还能对这些传统媒介形式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传播的多媒体化。网络还可以实现文化的多向互动传播。与传媒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性就是多向互动传播。依靠网络媒介传播文化,将通过开展这种多向的互动交流,进而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网络传播可实现河北文化营销体系网络化
网络可以实现文化的非线性海量传播。网络传播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且传播内容也是无限的。因此,依靠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优秀的河北文化资源呈现在受众面前,进而提高河北文化传播的效率。
网络传播趋势下河北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注重河北文化传播的网络研究
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学术界要试着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河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跟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传播尤其加大对河北文化的网络传播研究。
(二)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河北文化的品牌网站
目前,河北省还没有专门的文化品牌网站。因此,短期内可以积极开通有关河北文化的微博或微信账号,将现有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网站资源予以整合,打造出一个迅速、覆盖广泛、信息全面的河北文化网络咨讯平台。从长远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信息量大、更新便捷的品牌性网站,广泛宣传河北地域的文化,以此为契机让世界认识河北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多了解河北及省内各城市,彻底改变那种只知“大佛寺”不知“正定”的模糊观念。
篇3
关键词:网络红人;网络传播;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
(一)网民的看客心理
在网络传播中,网民“看客”心理造成了对于诸如小月月、芙蓉姐姐等一系列网络红人的围观景象。而网络的多样性、丰富性也恰好的迎合了他们这种看客心态,事实上,他们仅是希望从对网络红人们的围观中,通过“欣赏”他们来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可也正是由于受众“看客们”的需求,网络红人们才有了欣赏他们的观众,获得了滋养他们生长的土壤。
(二)传统媒体的介入
网络红人“凤姐”,在网络推手的操作下,起初只是在网络上出现,可是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广播、报纸、电视都有凤姐的消息,最初或许一部分人知道,而现在是尽人皆知。如今,凤姐火得一塌糊涂,先前只是一些地面电视台请她去做节目,现在连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湖南卫视都看上了凤姐的火爆之势,张丹丹更特地做了凤姐的节目。
可见,传统媒体的盲目跟风,并与网络炒作形成一种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迎合受众这种窥奇心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介入,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印象,使得人们从开始的一笑了之,转向把他们当做一个新闻(或事件)来对待,并对此类人群存在的价值有了重新思考。
(三)网络推手的参与
在“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和小月月的身后,都有“网络推手”的身影。网友们对于推手们的“作品”非常熟悉,但是对于推手们本身,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网络推手” 的推广行为,满足了各方的需求――对于网络人物本人来说,也已经达到草根成名成星的愿望;对于网络推手来讲,推广了网站,获得了点击率,收获了经济利益;对于广大网民来说,也消磨了大量的闲暇时光,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二、网络传播的利与弊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
1.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
在网络上,不同国家、民族、区域的人都可以进行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文化都可以进行碰撞;不同的知识、信息、资讯都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沉浮,或被拾取、或被利用、或被淹没。无论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还是网络信息的享用者,都是不分年龄、职业、地域的,对所有网络大众都是开放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2.网络媒体具有广泛的传播面
因此,无论你身处哪里,只要有网络,你就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随意的享受网络资讯,简单方便。网络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将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
3.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
传统媒体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和宣传,无法与受众互动,更没有受众的直接参与,受众是完全被动的。有了网络,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微博、天涯论坛等工具,发表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者。
4.网络传播具有自主性
网络传媒的自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网络上参与的人不是不受限制的;第二,拉近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受地域限制;第三,进入网络媒体市场非常简易;第四,网络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取信息。
5.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快捷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网络传播所需要的就是一台个人电脑,一台调制解压器,单却可以实时的把消息送上网络,而且网络传播是流动的,没有特定的出版时间,随时可以插播新的信息,这就决定了网络即时传播的可能。
(二)网络传播的劣势
1.网络传播易使垃圾信息泛滥
网络的公开性和进入门槛较低、审查制度不严、监管机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网络信息泛滥甚至成灾。一个网页上会强加许多无用甚至无聊的信息,在网上搜索一个信息,会出现成千上万个搜索结果,而且很多时候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完全不一致。现在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除了产生很多“文化泡沫”、“文化垃圾”之外,还滋生了许多低俗、庸俗的文化成分。从“木子美”到“流氓燕”,从“天仙妹妹”到“二月丫头”,从“芙蓉姐姐”到“国学辣妹”,她们在玩、玩动作、玩清纯、玩自恋的过程中,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与日俱增。
2.网络传播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网络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者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欲望。由于在网络中多是以匿名形式出现,要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网络红人”往往会绞尽脑汁,甚至不择手段突出自己,或者扭曲基本伦理道德,引起他人注意。处于这样的网络环境,不禁让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在网络中身不由己,最终迷失自己。
三、应对网络传播缺陷的策略
(一)社会责任理论需要完善
在网络媒介急速发展的今天,在很多普通受众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时候,社会责任理论应当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新重视。社会责任理论承认媒体具有提供娱乐的功能,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即这种娱乐必须是“好的”娱乐。媒体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此传媒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这是社会责任理论对于传统媒介的要求,但是在现如今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迅速发展,并且占领大量受众视线的时候,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
(二)传媒素养与网络媒体的监管引导需要增强
笔者认为,在现代的社会里,所谓的环保绝不仅仅限定于传统意义上的空气质量、水资源质量等方面,也应当将社会信息的质量纳入监管范围。信息污染给人类、给社会带来的心理伤害绝不亚于空气污染给人们生理带来的伤害。在罗玉凤、小月月等走红网络之后,除了人们的嘲讽、消遣之外,社会上还出现了不少的模仿者,他们也以一些夸张怪异的手段展现自己,以求得到社会的关注。这样的事情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来说,也是一种污染。面对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这种信息污染,不论是网民、传统媒体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网民受众应有自律意识
作为网民受众,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受众应该知道,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一份力量,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地说,就是受众在传播信息或参与网络信息讨论的时候,要首先弄清楚这一信息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任凭自己开心或发泄,抱着“起哄”、“围观”的心理加入其中,应当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由于压力或无聊产生的焦虑情绪。
2.网络媒体应加强引导和监管
作为管理层也应当推出相应的制度,对于网络乃至新媒体传播本身加以引导。当然,在进行这方面治理的时候,尽量不要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而要对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让全社会都认识不良信息的危害,让人们可以逐步做到自觉抵制。这样一来,不良信息在无立足之地以后,自然会逐渐消亡。
总之,在网络媒体繁盛的当代,网络红人已不知不觉的成为了网络信息的一部分,或好或坏,但都时刻影响着受众。所以无论作为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其不良影响尽量减少。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竺培芬,李乔,赖茂生.网络传播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2.
篇4
别了,央视;别了,卫视联播;别了,那个曾经在央视、卫视独领的医药(含保健品)辉煌时代。曾几何时,打开电视,医药(含保健品)的广告扑面而来,似乎医药企业都很有钱,似乎国人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药品、保健品。后来,电视价格年年涨,医药企业节节退。现在,药品传播的主阵地正逐步从央视退到卫视联播,从一线卫视退到到二线甚至三线,能够同时的卫视台数也从最初的几乎全覆盖减到二十家、十家乃至个位数。现在,除了几家颇具实力并且依然“相信品牌的力量”,信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医药企业坚守央视这个传播制高点外,还有若干医药企业在卫视传播的红海里一边搏击风浪、勇立潮头,一边却在纠结迷茫:到底还要不要做电视广告了?怎么做?
从电影到电视,从电视到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在多屏化的今天,人们的眼球似乎越来越集中在电脑和手机上了,电视开机率的持续下滑预示着多屏竞争的趋势。虽然还有曾经沉寂的电影院线也在重出江湖;早已风光不的再报纸、杂志等纸媒也在寻求新的突破;大型LED显示屏及各种流动的、固定的显示屏(其实是户外广告的升级版)正在蓄积强劲的传播势能;遍布县乡市场的墙体广告似也彰显着品牌的无处不在;还有各类的新兴媒体异彩纷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媒体了。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传播媒体也在这大潮中上演竞争、博弈的精彩大戏。也许这大戏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但不管怎样的博弈,网络媒体的悄然崛起正在强势冲击并改变着媒体的格局。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习惯,上网也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生活方式。传统的医药企业曾经情有独钟的传统媒体及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改变:从关注到观望,从尝试到策略转型。这些改变已经在近两三年发生了而且会在未来的几年里更大规模更实质性的改变。医药企业的网络传播最初多是从网络新闻公关切入的,而尤以外资、合资药企为早。形式则以新闻资讯、学术推广、科普软文等居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力度和费用比重也在逐步加大,从象征性试水到5%、10%的尝试投放到与传统媒体平分秋色,还有更甚者基本把网络传播作为主要传播方式且亦取得良好效果,而受到行业及媒体的津津乐道。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乎人的健康和生命,但同时受产业政策的影响,药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尤其是本土医药企业,在同一个品类里经会有几个、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竞品参与市场竞争。而新兴的保健品似乎更像快消品。所以在传播层面上,药品、保健品的市场竞争及传播策略比拼并不逊色于快消品。无论是外资、合资医药企业还是本土的药企,不管是做处方药、OTC抑或是保健品,都可以根据公司战略、品牌调性及产品功能诉求,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在网络传播中大显身手,构成多维的传播层级从而形成合力。比如在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做品牌的提升和多频次曝光;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权威新闻网站做新闻资讯、新闻专题及相关活动策划,构成企业及品牌形象的正面形象;在垂直类健康网站及门户的健康频道做专业的产品功能诉求及医药文化传播;在视频类网站做贴片及硬广(其实就是电视广告的网络化而已);在腾讯等互动性强的网站里做互动传播等等,还有独具创意的病毒视频、微博营销、微电影……还有以互联网为平台、依附于网络传播和网络在线支付的电子的商务,是营销与传播,线上与线下最完美结合的新事物,也是最具发展前景、充满无限活力的营销传播态势。
网络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网络传播必将会风生水起,营销和交易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推动着网络的创新和变革,网络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借势、造势并能顺势而为方能大有作为!
篇5
关键词:网络传播环境;企业;公共关系; 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F27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52-02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概述
1.问题的提出。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网络公关已经成为企业组织议事日程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消耗少、网络覆盖范围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使得企业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能够与广大受众方便、快捷地有效互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网络使用人数上,据官方统计中国更是在全球排于首位。面对这样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网络公众,企业公共关系中的网络公关已经刻不容缓。据此,区内企业与相关受众的沟通方式应该百花齐放,与时俱进地进行结构性整合,为企业组织与广大公众和谐沟通开辟新的渠道。
2.理论概述。公关关系是社会组织用来建立公众信任度的工具,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具有咨询、倡导和参谋等作用,这是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所处的特定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的公共关系主要是对企业和员工、股东、媒体以及各类企业关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信息传播等公关活动,倡导友善和协调关系,达成企业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从而塑造企业的美好形象和声誉,使企业立足社会公众谋求企业长足发展。企业公共关系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双向交流及行为互动的过程,以增进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达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企业公共关系在处理企业和市场、媒体以及国家等关系上显示着其强大的作用,同时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与潮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定会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助推器。
二、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
利用网络传播环境开展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我区企业立足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公共关系兼容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点,不但能够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传播的地域范围和信息量更加广阔,因此,我区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好网络的强大力量,借助网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企业公共关系,以往的企业公共关系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方式相对单一,在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网络促进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并且为企业提供了促进各方关系沟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也是其能否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比如行业间的网络生态环境,这种关系不仅指同行竞争,它还需要同行沟通、合作以共同推进行业的良性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传播工具,在企业公共关系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影响力。
三、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之间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网络为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一切都要求企业积极建立门户网站、对网络舆论进行管理监控、遵守网络礼仪、遵循网络诚信原则,注意防范网络风险,积极预防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同时,在网络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网络传递企业及其产品的信息,积极倡导民族企业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态度,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与所处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荣辱与共,树立美好的具有特色的企业形象。
四、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缺陷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快捷、双向、开放。随着互联网在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我区拥有的网络用户不断增长,这使得不少企业开始注重网络推广,力争使公众在网络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企业品牌文化,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有意识的建立起网络公共关系平台,企业在网络公共关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网络快速地和更新企业及其品牌信息,并且和内地各省的消费群体进行信息互动和交流。术业有专攻,在实际公关活动过程中,由于地域和欠发达等主客观因素,企业对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认识缺乏专业的网络公关活动理论与技巧,还不能完全将网络传播理论充分地融入到企业网络公共关系活动中,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公共关系建设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企业未能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可以把从点到面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正因为网络不是现实存在的客观物体而且具有很大的虚拟性,致使企业不能有效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及时而正确的判断,从而忽略一些虚假信息,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企业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公共关系活动缺乏清晰的目标,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常常在网络传播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却始终没有一个企业核心形象作为支撑,导致企业无法开展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从而降低了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成效。再次,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处不有、无所不用的境地,企业将前所未有地更加依赖于网络,而网络特有的跨区域性、无主管性、开放性等特点,在本土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可见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意识的提高网络应用、企业网站维护等技术和防范公共关系危机的意识。
五、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要素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形态,传播着海量的信息,并在社会中的主导性作用巨大。企业通过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全面的掌握企业舆论中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从而更有利于塑造企业本土形象与民族企业品牌。按照人们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网络用户是对网络比较了解,能够熟悉运用网络的人们。一个企业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公众的关注度状况。这些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企业形象及其产品,并且与企业进行沟通、互动,进一步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确保公众对企业行为有正面的认识与理解,唤起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兴趣、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平台
1.网络站点。当前的网络站点类型繁多,不同的网络站点适合不同的对象。综合型网络站点的名气比较大,用户人数多,而且内容丰富多样,专业性不是很强,所以适用于对消费群体公众没有什么限制的企业。一般不同行业的网络站点都有其特定的用户群体,比如,如果企业的受众以我区的农牧民居多的话,就要考虑建设双语(藏语和汉语)网站;再如,中关村电子网的用户大多数是买卖电子产品或者热衷于电子产品的受众,这样的网络站点就适用于专门从事电子行业的企业。
2.讨论平台。企业通过讨论平台和讨论企业的相关信息,允许广大网络用户之间以及用户和企业之间进行讨论,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为目标公众提供通过网络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的渠道,可以充分体现“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共关系公开性原则。公众不仅是企业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企业信息的制造者。网络讨论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企业内部公众联系的纽带,又有可能成为企业外部公众的发泄地,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帖子来告知目标公众企业组织的产品信息动态,还可以发起企业文化及企业产品的讨论活动,增强人们对企业的认识与关注,从而实现公关效果;成功的讨论平台不仅能够为企业壮大公众群体、研究市场动态,而且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树立企业的完美形象。企业可以在讨论平台中总结、提炼、吸取用户提供的有效信息,从而作为提升企业形象与改进企业相关产品的参考意见。它还能够发挥集体的凝聚力量,激发企业目标公众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为企业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3.微博。微博是网络行业中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新方法。微博庞大的公众数量和现实的互动效果使它成为了一个高效率的公关媒体。大多数微博用户都是个人,他们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感受,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新,影响范围广,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处在中国发展浪潮中的藏区企业要积极建立企业微博,结合民族文化实时开通藏语和汉语微博,使双语微博为企业的形象塑造添砖加瓦,促使企业与广大公众进行良性互动,建立企业与受众互信、互爱、互助的良好关系,来实现和达到内求紧密团结,外求长足发展的企业战略目标。
虽然企业大多是以纸质或电视的方式与受众沟通,以建立企业和公众的联系,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主动把公共关系理念纳入到其对网络的调控体系中,与公众构建密切和谐的关系,结合我区区域经济的现状综合考虑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利益,为实现主客体共同利益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互动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公共关系定会迎势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帮助我区本土企业不断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尔霍兹.网上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居延安.从美利坚走向中国的报告——关系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张晓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析[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0:7-20.
[4] 杜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公共关系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10-21.
[5] 刘占全.企业网络公共关系策略初探[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2:11-19.
[6] 叶莉.网络公共关系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文,2008:12-21.
[7] 时洪镇.论企业网络公关的异化[D].沈阳:辽宁大学,2011:7-11.
篇6
近日,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主管的《作文大世界》刊物,在龙源网3000种期刊网络传播中,荣晋2012 TOP100手机龙源网阅读第41名。在内容涵盖时政、党建、管理、经济、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等领域的期刊中,不乏发行数百万份、家喻户晓的众多著名期刊,而《作文大世界》名列其中,足见它经受市场的考验,受到了读者的青睐,也可以说是不小的成功。
除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及时发信对《作文大世界》的获奖表示祝贺外,发来贺信的还有全国各地的作家、校长和教师(按来信先后为序):
吴素平、潘与庆、凌鼎年、臧维熙、野军、叶澍 、陈志泽、樊发稼、吴然、钱欣葆、单德昌、苗欣、张锦贻、常福生、杨向红、金本 、张朝伟、王思源、何海波、凡夫、成莫愁、宗介华、曹丽芳、余途、汪习麟、 张鹤鸣、简平、王一梅、谷斯涌、任溶溶、李天靖、王肇基、杨实诚、潘颂德、程逸汝、张健桐、鲁守华、倪建斌、饶远、王成荣等。
祝 贺 信
祝贺:由刘崇善先生主编的《作文大世界》在龙源网3000种期刊网络传播中,荣晋2012 TOP100手机龙源网阅读第41名,并获取奖牌。
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
2012.12.22
祝贺:由刘崇善先生主编的《作文大世界》在龙源网3000种期刊网络传播中,荣晋2012 TOP100手机龙源网阅读第41名,并获取奖牌。
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
2012.12.22
《作文大世界》是小朋友们展示才华的平台,是小朋友们聚会的乐园。《作文大世界》是同学们钟爱的儿童期刊,是同学们最贴心的良师益友!恭祝《作文大世界》荣获大奖!祝福刘崇善老师及其团队!
浙江省瑞安市双羽文艺创作培训学校 张鹤鸣(校长)
2012.12.24
刘老师:
您好!
我喜欢野军老师对您的评价中的四个字:五湖四海。您办《作文大世界》给我的印象就像侠客行,您像一位江湖豪杰,带着飞刀(笔),行侠江湖(全国各个学校,面向每个孩子),只要需要,只要为了真善美,您可以付出金钱、时间、热情和爱。
假如作文教学也来一次武林盟主的选举,我就选您!
祝
好!
篇7
——兼析《着作权法(修改草案)》前两稿的[1]相关规定
关键词: 三网融合;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内容提要: 现行《着作权法》中的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已经存在规范漏洞,而以电信传输网、广播电视传输网、计算机互联网相互融通为代表的三网融合技术使问题进一步加剧,形成“一个传播终端、六类传播行为、三种法律定性”的复杂局面。其直接原因表现为传播技术的发展融合,但深层次分析可追溯到技术主义立法路径的弊端。《着作权法(修改草案)》1稿、2稿的“修补型”方案仍不足以应对三网融合带来的问题,因此应借鉴已有的成熟立法例,将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整合为一项“远程传播权”。
一、问题的提出
三网融合也称“三网合一”,是指目前的电信传输网、广播电视传输网、计算机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最终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各种资源共享的新型信息传播技术。在三网融合下,一台高清电视机除了收看传统的电视节目,还可以登陆网站浏览、下载歌曲影视;一台电脑除了上网浏览、下载歌曲影视,还能收看传统电视节目;一部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收看电视节目、无线上网……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任何一个终端获取本来只能通过其他终端才能获得的信息,此时电视兼容电脑,电脑涵盖电视,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彼此互相兼容。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即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这预示着以电信传输网、广播电视传输网、计算机互联网相互兼容合并为代表的“三网融合”已成为我国信息传播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
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三网融合也对我国《着作权法》中的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最能体现三网融合技术的互联网电视机为例,用户通过该款电视机不仅可以收看一般的电视节目,还可以上网随意点播和定时收看网络影视大片,而这些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的传播都是通过一个传播终端—互联网电视机进行的。这就使得通过互联网电视机的作品传播行为变得异常复杂:既有无线传播,也有有线传播;无线传播中既有传统的无线电波传播,也有现代的Wi-Fi无线网络传播;有线传播中既有传统的有线电视传播,也有以互联网宽带进行的有线网络传播;这些无线或有线传播既可以通过交互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单向式进行。那么这些纷繁复杂的作品传播行为在立法上如何定性?我国现行《着作权法》规定的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典型的技术主义立法路径的产物,即“根据特定传播媒介设定特定权利”。在此立法路径下,广播权专为“广播技术”创设仅用于规范以“广播”传播作品的行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专为“网络技术”创设仅用于规范以“信息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但如前所述,在三网融合下,广播和网络已经可以互联互通,上述各种传播行为都可以跨广播和网络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对作品的传播基于“广播”或“网络”所作的区分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由此便提出现行立法规定的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在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下如何修改乃至重构的问题。2012年3月31日、7月30日,国家版权局先后公布了《着作权法(修改草案)》第1稿和第2稿,其中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都进行了修改,那么这些修改草案能否解决实践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能否应对三网融合乃至将来未知新技术的挑战?应当如何建构我国未来的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范模式?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重构的设计,以期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着作权法》修改提供参考。
二、三网融合前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面临的规范难题
(一)广播权的规范难题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着作权法》中的广播权专为“广播技术”创设用于规范以“广播”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但即使如此,仍有一些利用广播技术传播作品的行为无法涵盖于广播权的控制范围。根据现行《着作权法》的规定,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权利”。可以看出,广播权所规范的“有线传播”仅限于以有线方式对已经广播的作品所进行的“间接(二手)传播”,而不包括“直接(第一手)传播”即有线直接广播。由此引发出的问题是:在有线电视已经基本普及的今天,如果某有线电视台未经许可直接播放他人作品被起诉,对该行为应该如何定性?实践中有法院认为侵犯放映权[3],也有法院认为侵犯广播权[4],还有法院认为侵犯电视播映权[5];理论上也有学者认为侵犯机械表演权[6]。很显然,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分析,该种“有线直接广播”并不属于广播权所规范的“有线广播”行为,也很难纳入“放映权”或“机械表演权”的控制范围,由此造成专为控制“广播”行为而设的广播权却难以规范这种行为的难题。不仅如此,广播权还难以规范对有线直接传播的作品的无线转播、有线转播和扩音器转播等转播行为。
从历史解释的视角分析,广播权的这一规范难题似乎可以追溯到《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因为前者直接来源于后者。后者第11条之二规定,广播权是指“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享有授权进行下列使用的专有权:(1)播放或以其他任何无线发送信号、声音或图像的方式公开传播其作品;(2)由原广播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以任何有线方式或转播方式公开传播该作品的广播电视节目;(3)以扬声器或其他任何类似设备传送信号、声音或图像的方式公开传播该作品的广播电视节目”。可以看出,《伯尔尼公约》中广播权规范的第(2)种行为是“由原广播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以任何有线方式或转播方式公开传播该作品的广播电视节目”,该规定将“有线”传播(转播)的“间接性”表述得更为清楚。据此有观点认为我国广播权的上述规范难题源于《伯尔尼公约》而不是我国着作权法,因此这似乎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而并非我国独有。但事实情况是,由于《伯尔尼公约》中的广播权确立于有线电视技术诞生之前,在有线电视技术产生后确实也面临无法规范“有线直接广播”的难题,但此问题在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以下简称WCT)中通过“向公众传播权”已经得以解决(下文将专门论述),因此这一问题在国际条约中已经不复存在。遗憾的是,2001年我国修改《着作权法》时WCT就已经制定并颁布,而且有线电视当时在我国也已经出现并在城市大量普及,但2001年修改后的《着作权法》既未参照WCT制定向公众传播权,也未回应技术发展扩张《伯尔尼公约》中广播权的适用范围[7],而是仍然照搬已经被WCT所发展了的《伯尔尼公约》第11条之二的规定,由此造成了我国广播权的上述规范难题。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范难题
2001年我国《着作权法》修改时增加了一项“信息网络传播权”,专门用于规范以“信息网络”方式传播作品的行为,但即使如此,仍有一些利用网络技术传播作品的行为无法被涵盖。根据现行《着作权法》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可以看出,信息网络传播权规范的“网络传播行为”具有“交互式”的特点,即“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由此使得近年来日趋流行的单向式网络传播行为(又称“非交互式”,即公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获取作品,而没有个人选择余地)无法涵盖于内。用户在时间上没有个人选择余地的单向式网络传播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网络定时播放行为,另一种是网络同步直播行为。此类行为如何定性在司法实践中也充满了争议,有法院认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也有法院认为侵犯“放映权”,还有法院认为侵犯“应当由着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理论上也观点不一。{1}用户在地点上没有个人选择余地的单向式网络传播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局域网传播作品,比较常见的就是一些较大的单位或者经营性网吧在其设置的内部局域网传播作品,其共同特点是,单位的员工或网吧的消费者只能到该单位或网吧获取作品。实践中网吧经营者因在其经营场所内的局域网上非法传播影视作品被起诉的案件时有发生,对于此类行为如何定性也充满了争议,有法院将其定性为侵犯“复制权”,也有法院将其定性为侵犯“放映权”,还有法院将其定性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或“机械表演权”或“其他权利”等。{1}笔者认为,造成以上两类单向式网络传播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难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立法在移植WCT第8条“向公众传播权”时,以偏概全地将该条强调的网络传播行为的一部分—“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作为该条规定的“向公众传播权”的全部内容予以照搬,形成了我国现行《着作权法》规定的仅能规范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从而导致了对单向式网络传播行为无法涵盖的局面[8]。
三、三网融合下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面临的新挑战:以互联网电视为例
篇8
一、网络销售
主要适合比如原来做服装、化装品、珠宝饰品、食品、日化用品、玩具、家居类、母婴、文体书籍、家电数码、保健等快销品或其他类。当然也并不绝对,网络卖汽车等大宗商品也是有可能的。
一般来说,这些品类一般是单一品牌或者几个品牌,这类品牌商或者生产商都是可以借助网络直接实现销售成交的,也可以在网上开展网络分销,招募小卖家或者店铺来网络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网络渠道或者网络销售对线下原有渠道或终端造成冲击,笔者个人经验是开发网货,实行线上产品和线下产品分隔,或者干脆起用全新品牌,这需要综合权衡利弊,谋而后动。
笔者提醒中小型传统企业千万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上马自建B2C网络平台。因为独立B2C的整体运营费用投入巨大,并且由于厂商的品牌单一、产品种类少,所以网站平台的受众群体小,推广难度大,并且网站黏度小,很难总是重复购买。除非原来做流通类的企业,并且实力不错,那可以建设一个行业B2C门户,或者企业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如:百丽集团、哎呀呀等。
否则,笔者建议还是依托淘宝、拍拍、卓越等平台做。虽然竞争也大,但是毕竟聚合了网络购物的大部分流量,并且各种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工具,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投入,提高了效率,只要企业用心做出差异化的特色,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网络销售类企业的网络营销核心是销售转化率,需要从供应链整体提升,从产品质量、产品规划、品牌规划、网站(网店)平台生动化、商品运营、促销活动、网络传播推广、仓储物流配送、财务评估等全方位的规划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招商加盟和贸易批发
这是原来做消费品类分销的传统企业,利用网络来找商、批发商、经销商和销售商,或者是项目连锁加盟型企业,又或者是做对外贸易等通过网络营销来寻找联系目标客户。
一般来说,原来是靠连锁加盟、批发渠道商的都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更快发展。
该模式的核心是网站,网站的销售力、客户体验情况都决定了最终的转化率。当然网站推广和线下约谈时的销售也是关键环节。该模式的网络传播策略:一是立足搜索引擎,二是寻找目标客户圈子主动传播推广,三是借助行业平台或者B2B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产品批发或者招商和项目连锁加盟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各种策略也有差异。
三、线上沟通+线下成交
一般来说,提供中介服务、直接服务和大宗工业品的销售采购等类型的传统企业都属于该类型。
该模式在形式上和策略上都和和招商加盟或者贸易批发模式有点类似。基本来说,线上很难直接成交,需要多次沟通或者线下沟通才能成交。但是这俩模式有一个最大区别:招商加盟的对象不是最终使用者,并且以后一般有多次销售,目标对象的目的是赚钱;而该模式的目标对象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最终使用者,并且虽然有后续服务,但一般是一次销售(有的类型有重复购买或者转介绍购买)。
比如笔者操作的飞洋集团的投资移民项目就属于线上沟通+线下成交的类型。网络只能提供意向客户的联系资料并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形象,成交需要投资移民顾问线下多次接触沟通和后续多个部门的服务。
和招商加盟模式类似,线上沟通+线下成交模式的网络营销核心也是网站转化,传播策略是立足搜索引擎和行业圈子。
四、品牌传播推广
该模式一般面对的是大众群体,网站对于这模式来说有可能不太重要,有的甚至可以不需要网站。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站传播品牌价值以及辅助线下销售。一般大众消费品企业都适合该模式。比如:汽车厂商,众所周知的王老吉典案例等。出于企业自身的某种考虑或者线上难成交等原因,他们把网络当作媒体来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来看。
篇9
利用互联网特点放大群星效应/张晓峰
近几年来,湖北先进典型层出不穷,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和重要的引导作用,形成英模辈出的湖北群星现象。其间,楚天都市报充分发挥优势,善于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张扬人性的光辉,率先报道,树起一座座道德丰碑,履行了新闻传播引领社会舆论的使命。
新生的楚天都市网依托都市报编辑部的信息渠道、采集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在湖北群星的网络传播方面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捷特点,及时推送先进事迹信息。
2010年2月以来,楚天都市网配合报社编辑部推出了重大新闻预告及滚动更新制度,即对次日报纸的重点报道,先以简讯或快讯形式进行及时的网络预告,吸引网友关注,在系列报道进行过程中再进行滚动更新,进一步发挥聚焦效应,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利用网络海量信息优势,深入全面展现先进典型事迹。
都市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海量的优势,将平面媒体中难以完全展现的内容进行了网络与推送,丰富了报道内容,更加深入全面地展现了先进人物的工作生活原貌,令其事迹更加鲜活、真切。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互动手段,力争立体鲜活的传播效果。
在推广传播湖北先进人物、正面典型事迹方面,都市网还尝试利用互联网特有的多媒体手段及互动功能,以达到立体、鲜活的传播效果。在都市网独立完成的汪金权、赵小亭等典型人物网络专题中,充分利用了记者搜集的图片、文字、视频,进行组合包装,同时开辟网友留言、祝福等功能,加强互动。
四、充分发挥报网联动优势,放大群星效应和影响。
篇10
上身裹着蚊帐“抹胸”,并在胸前用绳子围上一圈大葱,下身穿着短裤,光着脚丫一扭一扭地唱着《山路十八弯》……这段视频是刘天楠参加10月15日新生才艺大赛初赛时的表演。“我喜欢唱歌,但感觉只唱歌太平常,就想来点搞怪的。”刘天楠笑着说。表演当天,刘天楠买回18根大葱围在胸间,并扯下床上的蚊帐当抹胸。从视频上可看到,刘天楠一上台,便引起“哇”声一片,不少同学连忙拍照……可能因表演过于“雷人”,他的演唱被半路叫停,但他获得了复赛资格。
后来的复赛、决赛,刘天楠没有再穿“大葱装”。决赛时,他夺得声乐组第四名,并在话剧表演中男扮女装夺得第二名,被推荐参加校艺术团的考试。初赛的这段表演视频不知被谁传到了网上,从此刘天楠便被同学们戏称为“大葱帝”、“刘大葱”。这次“大葱帝”事件,就在网络营销方面表现不俗。笔者通过“大葱帝”,来谈谈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世界,自然也改变了企业的营销环境!当企业的营销环境改变时,营销方式的变革也势在必行!一些企业的先知先觉者,将目光由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时,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互联网的巨大魅力和蕴涵的无限商机。网络营销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他们的掘金利器。但是,对众多企业市场人员而言,心中可能还是存在诸多困惑。网络营销到底是什么:是论坛营销,博客营销,竟价排名,还是数据库营销?或是SEO?企业又该怎样进行网络营销呢?
有的学员会说,网络推广很容易嘛。不就是发个帖,弄个噱头,玩个视频吗?或许在5年前,你这样做会成功。可现在网络媒体已经越来越正规,过去的套路已经不能成就今日的英雄。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在网络世界中,你必须将九大推广手段(策划创意、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广告、邮件、网络视频、负面消息处理)有效复合在一起,成为一把长天之剑,才能刺中网民的内心。
比如,去年开始,大家对悦活跟开心网的合作津津乐道,说开创了SNS营销的先河之类的评论,但从互联网营销的本质来看,这种在互联网SNS网站上进行大众营销的举措却是“违反”了圈子营销的规律的。换句话说,本来是圈子,社群的网站,你非要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无疑效果不会很好。从现在的实际效果看,悦活真的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本质上看,悦活的推广只是将开心网当做是大众营销的一个平台,而不是圈子和小众社群的聚集地。
有时候,会接到一些邮件邀请加入某些社群,或者在某“好友”的推荐下加某某为好友等等,后来才知道,这些人都在推广他们在淘宝网上的产品道理跟悦活的推广是一样的,这种还是按照传统大众营销的思路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的推广行为,注定是要失败的。
2008年中国网民数已增至2.21亿人,网民人数位于世界第一。
中国网民人均上网时间3.28个小时,而电视平均的使用时间才只有1.21小时。庞大的用户数量和如此高的用户接触度已经使互联网彻底跃升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体并驾齐驱的,甚至是超过了传统媒体的重要媒体。因此,网络营销绝对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每天都会让人热血沸腾。互联网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超乎想象的,而企业依托互联网开展的极具创意的网络营销事件传播更是一种超低成本塑造品牌、高效宣传品牌、快速提高销量的“利器”。
如今网络营销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熟识。随着互联网网络环境与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发展、网民人数的急剧膨胀,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捷性得到了迅速体现,人们从最基础的物质需求,到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在互联网上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所涌现的商机和市场也越来越显而易见,从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到B2B、B2C、B2B2C平台的崛起,从单纯网络恶搞到目地明确的网络营销事件炒作的演变,从单一网络品牌广告到无处不在的植入性广告的显现,无一不在向人们彰显互联网火药味渐浓的商业化氛围以及互联网所潜在的巨大市场。谭小芳老师表示,网络营销的特点如下:
特点一:通道众多、费用低廉
特点二:高效传播、爆炸影响
特点三:自愿接收、互动交流
特点四:功利性低、越趋隐蔽
媒介是通过掌控传播渠道实现传播效果的。网络媒体具有亲和力强、快速、互动、受众年轻化、低廉等特点。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总之,网络公关对于企业品牌来说,有放大的效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表现:
1、受众广泛,传播速度迅速。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受众范围不确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大。据相关机构估算,投入传统媒体广告的资金约70%是浪费的。而且,传统媒体受运作模式限制,企业选择在影响力大的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成本较高,且可以选择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网络媒体的受众较为广泛,而且多为主动获取信息。从CNNIC2007年的互联网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国内网民基本以40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高中以上学历占80%,大学以上学历占40%。网民的年龄结构偏小,思维活跃,且消费欲望较强,是消费者中当前或潜在的主体力量。
2、在人际传播上更具亲和性,兼具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网络传播类似于口碑传播,信息迅速在各大论坛、即时信息群落间主动在第一事件主动传播。其影响力是巨大。从万科的博客门事件来看,王石的博文发表后的两天内,点击量超过30万。对于万科的怨言迅速在网络上发酵、蔓延,秋风扫落叶似的舆论攻击导致万科的楼盘滞售,万科A股三天内跌12%。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在充当着信息集散地和放大器的角色。网络上流通的各种信息,迅速转化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和政府新闻会的主要议题。纸面传媒塑造一个百年老店的口碑,需要漫长的时间累积;网络上的口碑传播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塑造一个品牌神话。“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在这个资讯时代,已经完全不合时宜。
3、可以跟踪浏览者的行动,通过统计数据,准确把握受众信息。传统媒介信息传播的一大弱势,是受众分散且被动。信息后,无法得知传播到什么层面,什么程度。从传播方式看,传统媒体形式下,信息的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浪费率惊人。多数人都有在电视广告期间换台的习惯。而在网络形式下,网民浏览某信息基本出于兴趣或需要而主动进行搜索,加上信息的命中率极高,加上网络宣传途径有多种可选,价格低廉(门户网站的广告除外),所以,性价比较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