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制度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制度的内涵

篇1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从经济增长的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深度剖析理论的内涵,以期为中国进入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就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006-03

一、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含义的解析

(一)制度含义

在新制度经济学派中,“制度”(institution)是指社会中的“游戏规则”,它是被创造出来规范人们之间交流的。制度通过给人们建立行为规范降低了人们交流中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拥有了制度,人们之间的日常交流才形成了惯例,我们知道怎样与别人打招呼,知道在各种场合应如何举止。制度结构具有三个组成部分:正式法规、非正式法规、实施机制。

正式法规是指经济社会中的文本法规。最典型地,宪法是一国最根本的正式法规,而且正式法规可以通过国家或企业得以建立和形成。

非正式法规是指社会中的非文本法规。它包括文化、行为准则、作风标准,等等。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公民从小就开始学习这些非文本法规的准则和态度。

实施机制是制度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将正式法规和部分非正式法规付诸实践才能保证制度具有看得见的作用,保证制度效率的实现。

(二)制度的枢纽――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是明晰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的”这就是科斯定理所陈述的内容。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不管产权如何分配,有效的产出总会实现。

(2)当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如何分配将对经济产出具有重大影响。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产权是私有的,那么,对财产的所有权必须进行清楚的界定和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即界定和实施产权。国家的制度框架决定了交易成本,从而决定了经济获得潜在产出和收入的程度,现实经济中交易成本总是存在且非常显著,因此,制度总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与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之后对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争论了200多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起步是20世纪50年代索洛和斯旺构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谈模型构造的生产函数由资本K和劳动力L作为自变量。罗默、卢卡斯等都为将技术进步纳入该框架进行了研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和托玛斯认为,资本存量增加的本身,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乃是增长的结果,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而且诺斯通过对1600―1850年这250年间海洋运输生产率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尽管技术上并无重大进步,只要制度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制度结构是开启财富潜力的钥匙。从静态角度看,制度决定了交易成本和经济组织获取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收益的能力。从动态角度看,制度决定了激励结构。经济组织正是在激励结构下经营和决定是否采取措施改进技术。一个经济体停滞不前是因为制度禁锢了经济发展,一个经济体之所以能够保持增长,是因为该国的制度鼓励并推动经济的增长。

1.制度与经济增长:静态模型

经济学中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所示)来表明一国的产出的最优可能性边界。两条坐标轴分别代表经济社会生产的两种商品X和Y,生产可能性曲线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运用其全部生产要素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及企业家才能等)实现全部最优产出。

静态情形下,我们假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相对稳定,这意味着该国无法通过技术促进经济增长,要做的只是提高现有的技术使用效率。反映在图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内部(即A点所在的区域)被称为生产无效率区域,存在着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经济就会实现增长。即一个经济体可以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实现图中A点到B点移动。

现在我们分析静态情形下,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传导机制路径:

制度交易成本市场创新劳动力分工(专业化过程)生产力经济变化

在技术不变的情形下,制度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我们分析其传导机制。一国经济要实现发展要依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劳动分工,即提高生产过程中专业化程度。这一点在斯密的《国富论》中早已强调:“(一名工人)可能用尽所有的努力,一天也只能生产一根针,或者还生产不出一根针,当然生产20根针更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在现在这种工作方式下,不仅整个生产过程是一种特定的交易,而且该过程还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部门,同样地,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本身也是一种交易。第一名工人专注于金属线的拉长,第二名工人专注于金属线的拉直,第三名工人切割金属线,第四名工人匝箍金属线,第五名工人对针头进行打磨。针头的制作需要两到三个完全分开的工序,甚至把针放在纸板上本身也可以是一道工序。用这种方式来看,制造针这样一种生意可以分为大约18种不同的操作步……”

当然,实现专业化这一过程是存在市场风险的,因为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同时,人们逐渐只对某种特定的工种越来越熟练,而对其他工作则很生疏。比如说脑力劳动者可能不再熟悉如何去种植庄稼、建造房屋等体力劳动。因此,随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体系来满足不同的需求与无限欲望,这就要求市场必须存在而且要运行良好。

经济社会中市场存在并且运行良好所需的条件:(1)经济中必须存在对特定商品与服务的需求。(2)经济中必须存在供给。市场上不能缺少供给方,而对于供给方来说,选择是否进入该市场受其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制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非但不为零,往往还非常大,因此供给是结合劳动力、原材料、技术和一系列交易的过程。具体来说,生产者获取原材料并加工成产品从而形成供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必须与这一环节所有参与者:原材料所有者、劳动力、资本所有者、批发零售商等建立契约关系,这一过程中生产者不管与谁进行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相对较低,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供给在市场上出现,否则进入市场的供给商就会望而却步,甚至没有供给者进入该市场。(3)消费者对产品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这是一个理想假设条件,现实经济运行中,往往达不到,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情形发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也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巨大。(4)必须存在稳定的货币体系使买卖双方彼此认可和信任。如果货币价值稳定并且值得信任,那么交易成本就会较低。但往往由于经济的波动及普遍的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货币价值并不稳定,这就使得谈判成本变得非常高,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5)产权必须明晰。即供给方必须正当合法地拥有商品及服务的所有权,并能合法地将所有权在市场中转让给需求者。一旦商品产权不明晰,则交易成本将大大提升。(6)买卖双方必须建立一份公平合理的契约或协议以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对契约或协议的执行成本可能是构成交易成本中最大的一个方面。这就需要国家有完善的法律系统监督契约的执行,一旦没有足够的外部约束力环境则交易成本会很高。

因此,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要运行良好就需要有较低的交易成本。一旦实现较低的交易成本,对市场经济的供求双方来说,交易也就变得更加明确和顺畅。

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制度框架、交易习惯、法律制度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大小。而政府在决定如何让经济与市场良好运行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他们是“游戏规则”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政府经济职能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运转高效的制度框架。政府创建的机构必须能降低测量和执行交易的成本。正式规则必须能明确界定进行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一个经济体的非正式制度必须能够促进供求双方信任并尊重法律法规,同时执法要客观公正。

制度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经济的最终表现,图A 的传导机制很好的总结了这一过程,即:一个经济体的制度框架决定了交易成本的水平,从而也就决定了该经济体市场运行水平。而市场运行水平至关重要,如果市场运作良好,就能促进经济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一个社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就越高,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产出水平的增加,实现经济增长。

2.制度与经济增长:动态模型

现在我们分析动态情形下,制度促进经济增长传导机制路径:

制度组织行为创造性破坏过程 技术升级社会财富

在经济增长的动态的情形中,我们将放弃技术不变这一假设,认为存在着技术的进步性。我们知道,经济增长分为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粗放型是指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总量增加,实现产出的增长。这种方式往往受到资源稀缺的制约,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可持续的。集约型是指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使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从而实现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扩张。在这种方式下即使一个经济体资源有限,但通过提升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和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动态情形下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们仍旧是从后向前分析传导机制的流程图。为实现经济在长期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一个经济体就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那么,提高技术水平主要依靠三个关键因素:

(1)鼓励并培养人们的创造能力。一个经济体中的个人和企业要有足够的自由去思考并实践新想法。社会要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并愿意处理新技术未成熟之前所带来的破坏。以美国为例,通过实现提供R &D基金给高校和研究者,对技术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资本市场运行良好。将一个新想法付诸实践是一个充满风险并且昂贵的过程,往往研发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启动资金。因此,资本市场运行良好,实践新想法的人或机构往往能够找到更好的财务支持,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

(3)促进企业机构不断改进产品或规避风险。这个过程被称为“创造性破坏”过程,来源于熊彼特的著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书中生动的描述了这一过程:“创造性破坏过程”在熊彼特的著作是这样写的:“开拓新市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工艺商店和工厂到美国钢铁公司等组织的发展表明了相同的工业突变的过程,如果我可以用生物术语,那就是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摧毁旧的,不断创造新的。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事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英文版Page83-84)

经济体产生新技术的第三个关键因素是促进企业机构不断改进产品或规避风险,即“创造性破坏”过程类似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如果一个经济组织不能持续的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那么很自然它将在竞争中被淘汰。而制度能为企业提供使其良好运转的框架结构,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创造性过程。

因此,一个经济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它的技术水平必须得到提高,而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激励机制、较低的市场交易成本、企业的创造性毁灭过程,而恰恰只有制度能实现这一过程。

制度在长期中影响着交易成本和经济的最终表现,图B的传导机制很好的总结了这一过程,即:良好的制度框架会促使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采取合理有序的应对行为,并通过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实现长期中产量的增加,促进经济的增长。

篇2

 

纵观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和定型。我们现在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相应,“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分析范式和理论观点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学术话语权不断提升。

 

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阶段不相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存在滞后问题,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范式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一是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分析主要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进行的,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尚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和稳定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蕴含着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完全可以形成科学、规范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要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厚土壤,系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应当“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速经济发展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的世界重大事件,基于中国经验,完全可以提出新的分析概念和框架,并将其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的高度,形成新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思维。

 

第二,系统提炼、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形成基本理论命题。从经济学领域看,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主要是提出了四个重大理论,它们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内核。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无论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相容。但中国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很好地融合起来,并发挥好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新的体制优势。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十五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两个‘毫不动摇’”、“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等论述,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一系列重要突破,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三是科学发展理论。经典作家提出了未来新社会中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等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发展目的、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发展道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经济发展思想具有普遍理论价值。四是对外开放理论。在马克思所构想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世界市场以及资源的国际配置和利益的国际分配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提出建立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经济合作和竞争的理论和政策思想,使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之中。

 

第三,形成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假设。思想、认识是通过概念、范畴和理论假设来凝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有自己的概念、范畴、逻辑体系和基本理论假设,这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形成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对政治经济学中重要范畴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如劳动、剩余价值、资本等,经过丰富和发展,它们完全可以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基于实践的发展提出新范畴,或对已使用范畴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如产权、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富裕等,这些范畴的内涵日趋清晰,对现实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三是从西方经济学中借鉴一些概念范畴,这些范畴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除了形成一系列的核心范畴外,还要提出一系列的重要理论假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骨架。这就需要把一些理论突破和重要理论共识上升为理论假说。诸如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政府、共同富裕等等,都可以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

 

第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借鉴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西方现代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分析范式和理论观点,有些是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以借鉴和利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中国同样会起作用。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要讲国际社会能够听懂的“普通话”,也需要借鉴西方现代经济学中的科学范畴和分析范式。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篇4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研究

江苏沿海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策略要点——以社会视角的考量

分工发展理论的三种视角及其述评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阶段性和新趋势

开放民间资本创办民资主体中小银行刍议——以泰隆银行为个案

村镇银行经营行为趋势与发展方向——基于对四川省村镇银行的实证分析

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思考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新医改中政府投入对降低个人自掏腰包支出的效果分析

农户结算卡是粮食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手段——基于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的调研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产业政策局限性分析

论企业文化区域性及其形成机制

从文化产业到精神经济

创业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事件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机遇——兼论上海世博会留下的无形和有形发展空间

面向行为引导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环境构建——突破我国高层次人才创业瓶颈期的政策设计

论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基础问题的研究困境

社会资本与“经济人”是补充还是替代

绿色投资、绿色资本及其价值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应对

中美能源合作的成就、分歧与对策

珠三角、苏南、温州区域品牌演进比较研究

长江三角洲村域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后发不均质大国技术“圈层进步”战略构局

民营企业裂变性创新应用中的经营风险防范

论企业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影响因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基于流程的分析框架

经济波动、税收政策与结构性减税

“避税天堂”的危害、整治与发展趋势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背景、经济影响与发展对策

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安排

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一事一议”制度困境与重构

大城市郊区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市郊区(县)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

中国能源发展的契机与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回顾

全能管制型 经济发展型 公共服务型——30年政府管理模式之转变

资源型经济摆脱“资源诅咒”的财政调节机制

论跨国企业资本弱化的税收对策

生态观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论剥削和劳动者权利

消费外部性的效率损失及其治理

促进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策略探讨——国际货币历史演变规律角度的分析

医疗保险市场中骗保行为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新形势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

工业绿色化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

反垄断法中与新经济行业相关市场的界定

国际服务外包新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

政府构建创新环境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世界各国财富基金运作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SCP范式的中美信用卡市场竞争的比较分析

江苏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析

篇5

【关键词】经济环境 会计 关系 发展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为经济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而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总是受一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约束下所进行的经济行为。因此,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历史地看,几乎每一种会计思想的形成,每一个会计方法的确立,会计准则的制定,都与经济环境有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现了繁荣景象,这直接导致了复式薄记方法的产生;18-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成本会计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得以普及和应用,使“物价变动会计”等新问题得以出现。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会计的发展。

一、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环境包括该国的经济制度、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三个主要方面。

1、经济制度

一国的经济制度主要体现在该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在生产资料以私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国家,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是其经济制度的本质所在。因此,建立在这种经济制度上的会计以维护私有财产为基本特征。所有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建立,都是以维护业主或投资者私人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若违背了这一利益,必将遭受强烈的抵制。这些国家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责之一在于保护所有者、债权人,即投资者的利益,会计信息的揭示强调“真实”、“公允”,会计行为靠民间有权威性的会计团体制定和颁布的会计准则加以约束。

(2)在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或公有制占较大比例的国家,维护公有财产,保护社会的根本利益是其经济制度的本质内涵。建立在这种经济制度上会计服务的宗旨,更多的是强调社会的宏观效益,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其会计法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建立,都体现较明显的统一性、强制性。而对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考虑较少,企业的会计行为完全制约于政府的会计法规与会计制度。

2、经济模式

经济模式以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为两大主要类型。

(1)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使企业成为独立于所有者的法人主体,围绕着“企业法人”而非个别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来规划企业的经营理财活动,形成产权独立、自主理财、自主分配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的目标就是通过经营者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产权利益关系的明晰推动了会计职能在企业内部的充分有效发挥,是会计体系在原有的对外报告会计,即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又形成一整套专门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的内部报告制度,即管理会计,使会计直接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与发展了会计体系。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会计行为规范一般受约于有权威性的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对企业行为有约束力,而非强制力,避免了政府行为对企业经营理财的直接干预,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条件,而且也使企业有权选择合理有效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程序及方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环境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政府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是政府的附属部门,会计的目标是维护政府的利益,代替政府行使对企业的监督职能。这使得会计成为一种报账型会计,其主要目标是定期为政府提供企业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无需向社会公众披露。因此,会计行为规范一般受制于由政府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及有关法规,无论会计政策、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企业都极少有选择权。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环境的第三个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活动内容复杂、丰富,经会计提供的活动空间也更加广阔。

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有者、债权人及各种潜在的投资者都对会计信息质量予以高度的关注,迫使企业从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

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计算机取代手工操作而成为会计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网络遍及经济业务的各个角落,使一国乃至多国之间建立起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会计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到各个方面,使会计真正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为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也表现为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妨碍会计的发展。

英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开始的投资热潮引发了投资狂热,直接使得1720年“南海公司”倒闭,导致英国政府损失了1000多万英镑。为杜绝这股热潮,英国颁布了《泡沫公司取缔法》,使得英国在100多年中不能采取有限责任形式,从事经营活动。

同样,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初,也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会计师采取了一些不良的会计行为,来顺应当时企业家的要求。在这里,混乱的经济环境,只能导致不当的会计实务,影响会计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1、会计作为一个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为经济发展服务

下面仅从企业和社会两方面来阐释。

(1)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主要依靠经济信息生成的经济信息系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并实现企业的目标。会计信息如同企业的神经系统,通过它,处于开放状态的企业可以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企业内部,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商品多,价格波动大,同时科技进步快,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仅凭借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订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合理的预测,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同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也不仅要求企业随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样使得生产过程日趋复杂,生产环节越来越多。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将生产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以此来控制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处理价值运动所形成的数据,利用它有助于正确的经济决策和财务决策。

(2)从社会的眼光来看,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包括各类经济主体,还包括千千万万的个人投资者和潜在的个人投资者。从理论上说,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分配。具体地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而且能够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其他状况良好,就相对容易吸引外界的资金投入企业,实现扩大再生产。反之,若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在筹资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可见,会计信息对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2、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它突出会计的控制职能,深刻反映会计的本质,能够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从宏观来看,运用会计手段,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同时,通过会计规范约束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监督微观经济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运作,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所必要的经济秩序。

从微观来看,会计可以明晰产权,明确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决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正确的决策不仅要求掌握各种管理信息,而且要科学地加工和应用各种管理信息,据此为决策服务或直接决策。针对反映的不同信息,确定不同的决策目标,针对不同决策目标,分别提出有效的备选方案。根据各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以经济效益和是否合理利用企业的经济资源为主要标准,评价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并纳入计划,组织实施。根据实施决策的结果,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正方案,使整个过程处于决策-实施-反馈-再决策-再实施的动态良性循环中,以此来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另外,企业经济效益与会计工作人员的收入直接挂钩,也将使会计工作人员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本单位地经济管理活动中去。

三、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成为未来会计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趋势下的国际间会计大融合,对于我国今后的会计改革及会计事业的发展将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经营成败很难确定;各种新的经济业务将不断涌现,使用效果很难确定;由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集约化,企业经营受非自身影响的程度也很难确定,这些都对我国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会计工作者的任务能否实现或如何实现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必须考虑周围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做出反应,努力协调好会计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洪: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 于玉林、李瑞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法作用;政府定位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92-02

一、经济转型的界定

(一)经济转型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进入到转型阶段,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因而在内涵上面具有一定特殊性含义。现阶段,对于我国经济转型的内涵主要在三个方面上理解。首先,经济体制进行转型,也就是从原有的计划经济格局逐渐进入到市场化经济格局之中;其次,经济发展阶段性质的转型,也就是由原有低级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高级发展阶段;最后,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之间的结合,也就是从原有单一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不同结构生产关系之间都在发生改变。

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于经济体制进行转型,同时还需要对经济方式进行改变,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传统经济格局的改变,将经济发展放在高新产业结构上面。按照我国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经济转型不仅仅需要将原有市场定位予以改变,同时还需要不断对于经济结构进行完善,提高高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内所占比例。

(二)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虽然已30余年,但是经济转型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还是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整个经济还处于粗放型阶段。同时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要在这个阶段内完成经济转型,就需要充分抓住这次机遇[1]。

(三)经济转型的特征

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主要受到自身特色政治因素及经济体制的影响。同时,由于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性时间段内,所以,国家与地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有相同的理念,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转型所具有的特征。

1.政府促进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将原有计划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制度,这样也就决定了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一直是在政府部门推动之下,政府部门在经济政策制定上通过由上到下的模式,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完成。我国制度变迁中所具有的目标属于双向性质的,也就是在完成社会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下,同时完成政治建设目标。在这种经济转型大背景之下,政治目标在经济转型内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2.经济方式与经济结构同步转型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已经确定了计划经济制度,这样就造成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将原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同时这个目标也是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努力的目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落实,先进科学技术在经济转型内所具有的作用愈加突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生命力。这样也就表明,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于先进科学技术因素的关注程度,逐渐将原有粗放型经济格局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格局,提高知识经济与科技技术在社会经济体系内所占有的比例,并不是通过简单加工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法律制度欠缺

我国在刚开始进行经济转型时,有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视程度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经济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法治认识上出现错误观点。这种思想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社会经济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有法不依或者是执法不严的事情,甚至还出现了。我国经济在转型阶段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对于经济活动不断进行完善,调整社会经济在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性操作,从而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公平正义[2]。

二、经济法的作用

(一)调整功能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有效落实,对于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开展与经济政策制定具有调控作用,甚至还能够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济法产生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效调整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之间所存在的矛盾,这同时也是经济法落实的主要作用。在现代化的经济制度之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调节好政府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十分重要。经济法在落实过程中,需要始终发挥公有制与国家整体管理作用,但是同时也需要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建设,市场经济在自由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法制保障[3]。

(二)指引功能

任何法律所具有的最为基础就是指引功能,主要表示法律对于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引导性作用,从而让其能够在实际生活及工作过程中选择正确并且合法的行为方式。经济法是法律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也就具有指引功能。经济法在落实过程中发挥着自身所具有的作用时,对于经济参与者行为举止进行引导,进而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开展具有规范性作用,保证市场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经济法在落实过程中,还能够对于市场经济建设内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使市场经济趋于健康发展[4]。

(三)保障功能

法律自身具有救济权利,从而为法律在落实过程中提供一定保障。在我国宪法内,规定人们具有自主开展经济活动的权利。经济法能够对人们所具有经济权益进行充分保障,保障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经济法所具有的保障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公民之间的平等上面,更为关键的是保障公民在享受自身权利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降低国家对于经济活动开展的影响,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5]。

三、经济转型中经济法所起到的作用

(一)经济法应当成为调整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我国在治理过程中一直秉持着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这也就表示,经济法在落实过程中,对于经济活动能够进行调整,充分体现出经济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经济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调整手段,不仅能够对于经济活动内的各个因素之间关系进行调整,保证权利之间所具有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对政府部门权利进行调整。经济法能够为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提供法律上的保证,有效改变人们在传统思想观念内所存在的错位思维模式,让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依法治理[6]。

(二)经法应维护经济转型的顺利开展

经济法在落实过程中应该有效保证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建设,最大程度保障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利,真正发挥出竞争在市场经济建设内所具有的作用。很多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反垄断法一直都是经济法落实的有效依据。反垄断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个性化法律活动,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市场建设内所具有的调配性作用,对于经济活动成本及对象等等因素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在保证经济公正性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7]。

(三)经济法应限制政府权力

经济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应该就是能够对政府部门权力进行限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所具有的职能已经发生了本质性转变,但是政府部门始终都是市场经济建设内的重要参与者与管理者。在改革开放之前,政府可以说是经济建设的管家,社会经济建设全部活动都在政府部门的掌控之下,如生产、分配、消费等等环节。同时,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绝对掌控性作用,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动性一直在不断下降。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在建设过程中,经济体制也真正得到完善,政府部门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并不具有掌控性作用,社会内任何活动全部都是由市场自主进行调控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矛盾,一直在相互竞争。这种模式属于极端性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有效掌控[8]。

参考文献:

[1] 侯自赞.经济法强、弱势主体限制与保护模式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2):38-42.

[2] 鲁颖嘉.试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法[J].商场现代化,2016,(7):258.

[3] 刘强.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8):164.

[4] 刘强.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8):164.

[5] 刘芳芳.经济法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中的措施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5):280-285.

[6] 苏丽芳.政府权力清单与经济法权力干预耦合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2):86-89.

篇7

关键词:经济转型;计划经济;经济制度;经济特征

1转型经济的内涵

对于内涵的界定是从30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中摸索出来的,是实践检验出的理论,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经济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型。(3)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公有制逐渐改向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及混合所有制。(4)开放程度的深入:有封闭逐渐走向开放的国际化。(5)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型。洪银兴把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描述为三个方面:一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市场化;二是传统经济向工业转型的工业化;三是由封闭向开放转型的国际化。目前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内涵中国理论界基本得出了一致的意见,即从市场化入手,伴随着社会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所有制关系的改革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增量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存量上从公有制内部进行改革,同时要有开放的姿态来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1.1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指令性的经济体制,是指由政府制定经济指令来控制国家宏观经济,并且渗入到国民生活的微观领域,它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如下两点:(1)政府对工厂以及各种重要领域的企业以及农村土地拥有控制权和所有权,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具有绝对的管理权。(2)计划者生产指标、生产指令,生产资料在各种生产主体之间分配。计划经济为中国后期的改革开放留下了丰厚的遗产。1952年~1978年间工业产出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1.5%,工业产出占全国GDP的份额从1952年的18%上升到了1978年的44%。除了个别政治不稳定的年份,如1961年~1963年,投资率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一些年份甚至超出了25%。但是政府不是万能的神,特控制了供给却控制不了需求,人们的需求满足不了,并且指标配给,资源分配的制度大大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1952年~1978年,资本形成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4%,1978年已经是1952年的13倍,但是居民消费仅增长4.3%,1978年仅为1952年的3倍。另外,中国的产业政策将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压在了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如钢铁、化工等,虽然建立起了工业的基础,但是技术发展的却极为低端,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当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就是通过被计划忽视的价格机制组织化、制度化的达成供需平衡。一直以来,我国的发展都在重计划,轻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进入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通道。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成了我们重视的关键点,适当的约束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好约束权力的制度的笼子是减少寻租腐败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市场化过程也要特备关注产权明晰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达成一套稳定输出效益的市场化体制。

1.2所有制结构的转型

1978年前后,大量的民营企业涌现出来,中国经济正处于市场化的转轨阶段,为了搞活市场,政府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产权保护制度极不完善,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同时民营企业会受到其它所有制企业的排斥和歧视,这也是很大程度上集体所有制的发展原因。到了1996年,中国已经发展出了三元的工业结构,国有、集体和民营。1996年至今,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与前一阶段不同,其中里程碑似的事件就是《公司法》的颁布,他为我们国企改革描绘了一幅可能的蓝图,在《公司法》的框架下,国有企业可以股份制改革并以股权的形式出让股份,使得形成混合所有制成了可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在重组、竞争和私有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但是混改进程缓慢,政府没有大力推进一些领域的私有化进程,政府实在没有理由控制一般竞争性的部门,因为在政府的控制下,这些部门效率低下,利润很低。私有化与我们的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并不矛盾。我们常提到的公有制,并非狭隘的指公有制企业,而是指公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如此,我们所强调的公有制为主体指的是公有资本或集体资本为主体,而不是公有制企业为主体。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收到以下启发:第一,既然是公有资本为主体,那么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不应是公有制企业,而是公有制资本。那么非公企业的数量绝不会影响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在社会压力限度内一部分劣质的国有企业以拍卖或者股权转让等形式退出。第二,既然公有资本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那么“非命脉”领域政府就应该开放,相关企业应该结合私有资本,甚至完全有私有资本接手,私有资本的注入甚至是完全的私有化会给企业更强劲的发展动力。第三,有关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并不需要国有资本全资占有,可以保留话语权的同时出让一部分股权,引进非公资本来搞活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活力。甚至可以学习英国的“黄金股权”的形式,以小份额的股权占有绝对的话语权。

1.3经济结构的转型

贾国雄认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就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二元经济———现代化的工业和商业等已经有了较为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内地(中西部)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较为落后,想要过渡到一元经济的必经之路为城市化;朱广华认为,经济结构的改善是以所有制改革为前提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靠其自身,而应与所有制调整相配套;洪银兴认为经济结构转型有四方个面:一是农业劳动者向非农劳动者转变,二是城乡人口比例的提高,三是工业内部迈向高端化,四是服务业内部自身的调整。根据姜作培分类,把经济结构的分类分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要素结构和企业结构。其中产业结构处于中心地位,产业结构受到其他几个要素的影响,最为直观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贸易结构调整的影响,珠三角产生了制造业的倒闭潮。其他几个方面笔者不打算赘述。笔者认为,产业结构不会自己调整,政府应该制定预见性的产业政策来相应的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确定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新兴产业。至于预见性怎么把握的问题争论———创新和需求行为的未知,要改通过两套机制来实施。政府制定战略型的产业政策为通道一,制定鼓励创新的机制为通道二。政府制定的战略产业要及时评估,把握好是加大投入还是放弃投入的标准;而鼓励创新机制要在各个领域内实施,而不是仅仅在政府指定的某些部门或产业中,由市场决定哪种创新的去留,制定好鼓励政策的实施标准。

2转型成本的研究

盛洪将经济转型的成本定义为体制转轨的成本,包括放弃改革所获得的最大收益,即改革的机会成本。樊纲依据成本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可以将成本划分为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实施成本在概念上包括改革过程一切由体制决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制度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摩擦成本是指因社会上某些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抵触和反对所引起的经济损失。陈丹丹将转型成本定义为由计划经济制度均衡状态向市场经济制度均衡状态过渡产生的非均衡而造成的费用支付或者效率损失。笔者认为,按照转型的过程可将转型成本分为设计成本、论证成本、摩擦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设计成本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信息知识创新能力的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信息的不足会引导政策的制定向着错误的方向偏离。而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改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改革的机会成本太大。论证成本是制度设计出来在试点过程中发生的未预料到的问题的搜寻学习相关制度,或是重新启动改革设计的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摩擦成本是指改革阻力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制度改革会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会造成新旧势力的矛盾斗争,改革的程度越深、幅度越大,斗争就越激烈。除此以外,人们固有的行为和观念也会成为改革的阻力,成为改革的摩擦成本。最后维护成本是指制度稳定的输出功能所必须耗费的成本。转型具有刚性,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但并不能够说明我们就没必要关注其大小,因为改革过程中会有非必要成本的上升,所以控制成本在合理的范围是必要的。除此,按“谁受益谁承担”但原则进行分担成本是公平的,不但能减少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利益的“碰撞”,而且也能为更深化的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3实践过程中新挑战

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国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出现了新的问题,具体如下几点。

3.1权力资本的扩张

贪污受贿腐败问题突出。由于反腐工作的最近几年的密集展开与披露,让我们见识了腐败的程度之深。市场化却没有健全的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做后盾,而审批权又攥在官员手里,而且行权缺乏监督,导致了政府官员的权利资本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2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2016年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65,比上一年增加了0.003。虽然城乡总体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差距在逐渐拉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决定了城乡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户籍制度更是加深了这种分割,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福利待遇,农民进城也是困难重重,于是就造成了农民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3.3市场秩序的混乱

信用缺失、假冒伪劣、管制错乱、无序竞争严重的侵害了人们利益,原因是维持市场秩序与信用的规则制度不完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上问题的出现是转型过程中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出现的秩序混乱,种种矛盾正在显现,怎样处理考验着党和人民。总之,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庆幸把握住了大的历史机遇,使我国从一个经济及不发达的,指令控制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国发展成为今天的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话语权也随之提高。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个吸收发展中的失误与教训,使改革越来越在正确的道路上进步。中国转型的特点和轨迹正越来越清晰,那种节奏清晰,不求一步到位的“渐进式”改革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的层次性和现阶段转型的主要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2006,(3):5-12.

[2]贾国雄.中国转型的内涵及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6,(1):34-37.

[3]郭俊华,卫玲.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J].江苏社会科学,2011,(2):69-74.

[4]巴里•诺顿.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5-73.

[5]朱光华.让经济理论更加贴近现实[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姜作培.结构调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取向与路径选择[J].探索,2009,(5).

[7]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经济研究,1993,(1).

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新内涵

    新内涵之一:商业关系中的道德

    商业关系,从广义上讲包括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供给和需求,以及与这些环节相联系的交通、旅游、邮电通讯、食宿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事业。如果在上述这些方面叠加上一定的“不道德行为”,那顾客最终享受到的只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和糟糕的服务,甚至给顾客造成难以承受的灾难。因此,商业关系中的逆德涉及到千家万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关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方面。

    商业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商业道德实际上就是质量道德,其卜包括商品的质彭、服务的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的质量等等,涵盖了商业关系中所有的职业道德。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一大重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必然生作用,那些不讲质量道德的人们最终也逃脱不掉在经济上遭受损失而自食其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质量道德的形成是平行的。

    新内涵之二:金融关系中的道德

    金融关系,即一与货币流通以及银行信贷有关的一切活动。这些话动主要是通过银行业务来实现的,如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国内汇兑往来以及贴现市场、证券市场活动等等,都是金融活动。银行既是管理金融的行政机关,又是办理信贷业务的经济组织。它发放的是贷款而不是财政拨款,信贷资金的部分来源是各种存款,的提取,更无力发放新的贷款,银行的职能和信贷资金的作用都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信誉,金融道德实际上就是信誉道德。金融关系中的各方只有真正建立起信誉道德,整个社会的金融关系才能理顺。否则,会造成合同和契约形同虚设,金融关系的各方同时连锁受损的恶性循环,致使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正常的经济活动难以开展。

    新内涵之三:雇佣关系中的道德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各种经济成份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做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必要补充的私营企业、中外合营和外资独营企业等经济实体。在其生产经营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雇佣关系。雇佣关系中的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和义务,雇佣关系的双方应提高责任心和义务感,这种责任心和义务感的提高,一方面要靠个人自身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和在经济活动中利害关系对当事人的影响来逐步提高。雇佣关系的双方只有从责任和义务的道德标准自觉自我约束,才能建立起稳固的、相互信任的雇佣关系。

    新内涵之四:环保道德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然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我国人l:J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科学水平不高,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因而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显得极为重要。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认为,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它不同于国有资产,从真正意义上讲,它才是为全休人民所有的,它为全体人民提供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如果没有清沾的空气、水,则无一例外地全体人民受损。环境的破坏意味着环境这一特殊资产流失,进而也意味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流失。对此,他给出两个数学公式清楚地表明其内在关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一环境资产流失;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十环境资产增值。显然,环境资产流失越多,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获取就越小。反之,治理环境污染就等于增加环境资产,也意味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因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如果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可是我们现在有的人却不重视环保工作,不讲环保道德,有的地方经济建设项目是上去了,表现出得益于一时,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破坏。一份来自国家环保局的报告,这样描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状。以大气污染为例,一九九五年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浓度,北方城市环境382ug/耐左右,南方城市平均242呢/耐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6任一90嗯/耐的重的10个城市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人们需要知道:在经济增长的名义下,我们失掉了什么?从中我们应如何认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笔者认为,越是发展经济,越要注意保护环境,培养良好的环保道德。否则,造成的恶果最终将制约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在某一天早上反过来回报给人类本身以灾难。

    环保道德的核心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法;生态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recycle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施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基于上述“循环经济”的主要概念,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要着眼于生态效率。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发挥物质的可循环利用性,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循环经济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第二,优化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优化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要求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生态化。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相连接,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

二、循环经济制度的国外立法概况

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循环经济制度,是发达工业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此项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快速工业化的道路中,加倍地体验了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苦果。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制定了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利用、包装容器和家庭电器循环利用、化学物质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1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经济法律,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作为母法,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则:“根据相关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促进物质的循环,减轻环境负荷,谋求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律。

美国1965年于第一次将废弃物综合利用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1986年颁布了《资源保护回收法》,其中包括了循环利用的内容,是目前世界上比较详细、完整的一部法律,在美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美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规,但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

德国1986年颁布了《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发展方向从“怎样处理废弃物”的观点提高到了“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1991年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将各类包装物的回收规定为国民义务。1996年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

另外,1992年,韩国开始实施“废弃物预付金制度”,即生产单位依据其产品出库数量,按比例向政府预付一定数量的资金,根据其最终废弃资源的情况,再返回部分预付资金。2002年,韩国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改为“废弃物再利用责任制”,即从限制废弃改为再利用。

此外,在北欧、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加坡等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多部单项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三、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创建

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下,2000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公布,启动了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步伐,这是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一个良好开端。在《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中也有此方面的规定。另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规章,主要有:《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完善现有综合利用政策几点补充规定的通知》、《关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新建和扩建工程实行“三同时”的若干规定》、《1989-2000年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纲要》、《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冶金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细则》、《化学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细则》、《能源部粉煤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

现行的这些政策、法律、法规为规范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该方面的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面的工作:

(一)将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经济道路的内容写入国家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一个部门法都必须在宪法的指导下制定。将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的循环经济制度写入宪法,是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最重要的环节。经济发展同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密切关联的,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环境、资源、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在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其他环境立法与政策中得以体现。

(二)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和相关法律

首先,开展“循环经济”的立法调研工作,在条件成熟时,由国务院所属的相关部门同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先出台促进循环经济立法的相关管理条例,进而从制定《循环经济法》开始,明确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宗旨、基本原则。尔后可通过制定一个相关法律群落来连接循环经济法的链条作为过渡,最后逐步建立与完善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对环境污染行为征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之策。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或产品课税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加紧制定《环境污染税法》,更好地运用税收杠杆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三)调整、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其他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结合起来,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等。确立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给予比较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推动措施。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法律、法规,缺乏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下的原则性指导与具体规定,呈现浓厚的污染防治色彩,应予以调整和修订。另外,加紧制定推动循环经济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特别是循环经济的引导性政策,使政策和法律、法规相配套。

鉴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现有法律体系结构和环境立法传统,照搬、照抄国外循环经济的立法模式是不可行的,只能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在有关层次上结合国情,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创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使我国的经济走生态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健,阎淑萍,苑清敏.论循环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2]毛寿龙.迈向绿色的市场经济——对经济体制与环境保护的初步分析[C]//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篇10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已成燃眉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改革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008年经融危机过后,许多国有企业在国家的帮扶下再次膨胀,对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排挤打压之势,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了负面作用,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丧失应有的活力。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探索国企改革以及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前景,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一、国企改革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早在党的十二大,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会上强调:要兼职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基于这样纲领性的思想导向,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的方针政策,开始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放开私营经济的发展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逐渐形成了混合所制经济的发展雏形。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基于马克主义思想的公有制主体的背景下,对国企实施改革,使之适应国际化市场化大环境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最新途径。

(二)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形势日趋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就必然要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发展需求。在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国企从管理、制度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都积累下积重难返的弊病,若不加快改革步伐,便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也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加快国企改革,重视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必然选择。

二、混合所有制的科学性

(一)科学发展观在混合所制经济中的体现

我国早就2003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中重要的指导性理念。这是在继承了关于公有制过渡形式的论断之后的一个新的创举。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保证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经济制度,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的,具有远大的前景和历史意义。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合理适配

提出,生产力决定生关系,生产关系能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生产关系。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远不及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所要求的水平,如果依旧固守着国有经济的旧模式,一味的推行脱离实际的所谓的公有制经济,必然会打击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另类探索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拘泥于一种呆板的形式,而是应该在不违背社会主义生产规律选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对公有制的一种另类探索,将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的远大前景

建设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社会主义。这并不代表我们是一成不变的坚守本本主义,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决定自己的道路。改革与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将改革开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国企的改革方向朝着混合所有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是一种符合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路径。如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更大大的增强和国企本身的市场发展活力,也能有效地提高国企的创造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各种挑战和机遇并存。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正确的管理路线,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才能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早在1994年我国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推进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和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制度改革的整体趋势下,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是有效推进政企分开、强化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国实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整体的市场化环境来简析了国企改革中混合所制发展的科学前景,对我国国企混合制的作用和意义做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方向是实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创举的道理,这也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崇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 (7):52-58.

[2]胡锋.国企改革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 (10):110-113.

[3]孙宗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J].经济研究参考,2014,(37):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