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医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医学的概念

篇1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互动;概念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4-0007-06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方式,是分析问题的起点,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人们正确地理解概念和准确地运用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观察、分析和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出发点[2]。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客观说,应该存在社会互动的下位概念,而这个下位概念不但是体育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且是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和体育社会问题的重要观测点。研究借助社会学理论和逻辑学原理,联系体育社会实际,试图对体育互动这个下位概念的名称、内涵和外延给予较为准确的描述、正确的界定和合理的划分,并对其实践意义进行多方位的剖析,旨在为人们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这一概念提供参考。

1 社会互动释义

1.1 社会互动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社会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郑杭生[3]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又称社会相互作用,一般来说,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互相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王思斌[4]指出,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活动,它是人们对他采取的社会行为和对方做出的反应性社会行为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相的社会行为的过程。总体看来,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相互进行的一种社会行为,它涵盖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的交往活动的全部。

马克思[5]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交互作用是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个体的社会行为只有通过社会互动,即与其他个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某种社会关系,并使之得到巩固和发展。而有了社会关系就有了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以及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就有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又构成了社会[6]。但社会关系虽说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形成,它却又不同于个人关系或人际关系。因为社会交往不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指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等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和相互作用。从产生的角度看,社会关系是某种个人关系或人际关系固定化之后而形成的具有相当数量的两类人之间的关系,它往往靠个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却具有非个体性,不是两个单纯个体之间的关系,还表现为群体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等的关系。概括而言,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7]。总之,社会互动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下接各种社会行为,上连种种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纽带,它既是社会形成的根源所在,又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形式。

1.2 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

通常情况下,社会互动包括主体、载体、目标、规范和环境等5个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社会互动的主体。社会互动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人是社会互动的主体,即社会互动的行动者。行动者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还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了行动者或只有单个(方)行动者,那么也就无所谓什么互动了。

第二,社会互动的载体。行动是社会互动的“载体”。应该强调的是,社会互动是人们之间注入了有意义的行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不是指人们本能的、无意识的行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比如,乘客争抢上公共汽车以及在车上因拥挤所产生的互相挤撞作用,就不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互动[4]。只有在行动者相互接近、接触,或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发生了彼此依赖性的作用时,才会产生社会互动现象。仅是心理活动,或仅有接近、接触而无交流,则不能形成互动[8]。

第三,社会互动的目标。社会互动是人类有意识的交往活动,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为了满足和实现自身的需求和利益,也就是说,社会互动通常具有一个相对明晰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也正是人类有意识的交往活动的“驱动力”。

第四,社会互动的规范。社会互动“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3]。因此,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应遵循一定的规范。规范不但是社会互动中行动者“行为”的依据,也是保证社会互动沿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正常进行的条件[8]。

第五,社会互动的环境。任何一种社会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会互动和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社会互动应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互动者合理需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而社会环境也应为社会互动提供有益的平台,进而优化社会环境,促成社会互动良性运行。

篇2

儿子是骨科大夫,下班回家茶余饭后每每聊起他接诊的病例,每位病人都有一段令人叹息的故事。有遭遇车祸受伤致残的,有夫妻感情纠葛跳楼的,有赌博酗酒相互斗殴的,有心理压力大自寻短见的等等,颇为感概,总觉得健康不只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就治疗而言已尽其所能,一谈到如何避免这些悲剧发生,就无能为力了。事实的确如此,防范杜绝此类事故已超出了医疗卫生部门的职责范畴。

健康是人们平时谈论最多的话题。健康的内涵是什么?狭隘的理解指“不生病”,权威的定义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其实,早在上世纪40年代,学术界就明确提出“健康是一个社会概念”的论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催生了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等一批新兴学科,从而推动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可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德国医学家魏尔啸指出:“医学的本质是社会科学。”美国卫生学家斯格里斯德也认为:“医学与其说是自然科学,毋宁说是社会科学。”人有自然(生物学)属性,从社会医学的角度,一切健康问题都可以寻觅到它的社会背景。车祸事故不断,需要从道路设计管理、驾驶员素质方面找原因;自杀屡屡发生,需要从社会、家庭和个人心理特征方面找病因;打架斗殴、酗酒吸毒,需要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个人道德品质方面找病因,这样讲并不牵强附会。

健康作为一个社会概念,论据已经相当充分。不难理解,在政治家眼里,国民健康代表民族素质,是民生大事;在经济学家眼里,健康是人力资源,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投资;在法学家眼里,健康是健全的人性,任何犯罪行为都是不健康的病态表现;在艺术家眼里,健康是人的精神和形体的美感。健康人人必需、人人必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健康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领域。

篇3

【摘要】英文中有disease、illness、sickness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disease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是可以观察测量的异常。illness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恶心、头痛、焦虑等症状。sickness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明某人病了,不能进行正常日常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一般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同时病人也接受,是上面两种情况的结果。本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分别进行剖析,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客观的评析,认识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模式 心理 伦理 疾病预防

【序言】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在其演变过程中有两个经典的模式,生物医学模式优点在于,奠定了试验研究的基础,推动了特异性诊断及疗法的发展,指导了医疗卫生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了人类健康水平。然而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视不够。为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显得更加人性化了。相比之下其优点在于,解放了医学思维模式,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医学研究的思路得以扩大,社会、心理预防的应用让疾病预防提高到新的层次,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影响健康的因素多元化,使得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显得更加适合当今的时展。

【正文】

1989年WHO深化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由四个层次的涵义组成:第一,没有躯体疾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健康;第二,没有主观不适感,即自我感觉良好,无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心理健康;第三,社会适应良好,即能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与人和睦相处,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第四,道德品质良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恰当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仍属于心理、精神层面的,可归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1]。医学模式在健康概念转变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既要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又要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除了微生物、各种物理化学因子外,社会生活中种种事件,如与他人关系不融洽,工作上不称心,经济上困难,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引起疾病。所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既要重视生理因素,又不要忽视反映社会因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生命活力的本质,探明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规律性[2]。

一.生理因素方面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很发达,而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

在药理方面,胰岛素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药物,对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尤其危重症的抢救亦极为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促合成激素,胰岛素不仅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症应答、免疫功能及出凝血状态,并促进创面愈合等。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例如危重病、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等等[3]。

在医技中,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病变组织在形态学改变和生理功能方面的信息,已成为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亦是介入技术导引的手段。由于MRI具有无创性和信息容量多等点,使其能在生物学医学领域内作深入的研究 [4]。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由于其良好的图像分辨率,能更为精确地分辨粥样斑块的细节特征,成为识别易损斑块,判断支架贴壁情况及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一种新手段,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5]。

对疾病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近年,随着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有些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由于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所致[6]。1型糖尿病除了位于人白细胞抗原基因区的IDDM1和位于人胰岛素基因区的IDDM2被公认为是T1DM的主效基因外,不断有新的潜在致病基因被发现。几个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的编码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B、PTPN22、SUMO4以及Tbet相继在一些人群研究中被发现与T1DM相关[7]。

以上这些只是临床上众多突破中的凤毛麟角,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创新,临床的各种检查及治疗方法也都是日新月异地在改变与发达,为人类的健康做着贡献。但在这个多因素的社会里,健康的影响因素纵横交错,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健康,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除了疾病本身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做好“上工治未病”,努力控制心理、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方面

中医学里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其致病的特点:⑴直接伤及内脏: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⑵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⑶影响病情转归[8]。

藏医学中《四部医典》指出:“常显憔悴不安心烦躁”,“伤于寒凉胃疲加哭泣,悲哀又使忧心语叨叨”。即是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势必造成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或早衰,或精神耗散而早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情绪、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均强烈地作用于免疫系统[9]。

在医学科学知识,各种科学性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地改变与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过分地只注重躯体层次的检查与治疗,而忽略病人的心理与感觉的层次,包括家属的心情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是,病人与家属是整体性的存在,当一个人患了病时,不单是要考虑有病变的器官或部位,还得考虑一个整体的人在躯体与心理各方面是如何去反应、接受和面对。再者,不仅是生病的患者个人本身,还得注意有关联的家属是如何一起来面对与应付疾病。因此,是要全体性的,全盘性的考虑。

心与身是整体的两面,随时都是双双发生反应,无法分开。不能给予不同程度的看法来对待。哪种疾患都要依心身的观点去处理与医疗,并没有哪些疾患是特别要考虑心理的层次,而有些疾患就都不需要考虑。所有的疾病都牵涉到躯体与心理的两个层次,需时时加以注意,并且从两个方向同时去着手进行处理。许多医疗工作要靠精神科与专于躯体治疗的别的科联合一起而来医护病人,以便能发挥各个的特长而做适当的贡献 [10]。

三.社会因素方面

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变革、经济增长、饮食起居等变化有关。人类疾病的构成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对付疾病的三大法宝:预防接种、杀菌灭虫、抗菌药物到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

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见疾病不单纯是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疾病模式。而且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类发现引起这些疾病的因素是复杂多样。例如,吸烟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终因肺原性心脏病而死亡;吸烟也可引起肺癌等20多种癌症,还可增加高血压病、胃溃疡等病的风险,这称为单因多果;同样,肺癌可因吸烟引起,可因工厂、汽车废气污染引起,也可因吸入镍蒸气、氢气(有放射性)引起,这概称多因单果。而且这些因素常与人们的社会行为紧密联系。

在19世纪,一批社会医学的倡导者目睹了工业化过程给人类带来与传染病、职业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妇幼卫生等有关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开始认识到医学、健康和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要靠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协作行动才能成功,这包括给人们提供体育锻炼和休息场所,丰富的业余生活,积极的休息和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食品。日本采取行为医学措施,20年内使胃癌死亡率下降30%。全球每年有1400万15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死于六种可预防的传染病。这些地区的人不是不懂预防措施,而是社会因素妨碍预防措施的实施。故国际医学界公认:社会突破是决定性的,只有政府承担卫生保健责任、动员社区群众参与、健全基层保健网发展经济、制定立法和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解决防治这些传染病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愈益明显,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11]。

四.总结

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揭示宏观活动的基础,信息学、心理学等综合运用促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考虑思路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物与社会结合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同时也对医护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家属、关心社会。同时,医护人员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系统全面看待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与预防,看待健康。更重要的是该医学模式能在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对病人需要有感情,尊重病人的尊严、权利及自身的个性特征;重视个体、家庭与社区间的联系;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的转变:即病人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同时推动了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高危”概念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三级预防策略。健康卫生服务范围扩大为由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院内服务到院外服务,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让医学教育更重视人文社科的教育,扩充知识面,加强在职教育,保证在职医务人员知识的先进性。也使得卫生决策以病人为中心而非以疾病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改善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少夫.现代人的心理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9月1日

[2]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3] 李东升、欧阳军.胰岛素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4期

[4] 金桂云、梁元. MRI的临床应用进展[J].生物磁学.2003年04期

[5] 韦德宇、丁晓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5期

[6] 邵宗鸿、何广胜.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进展[C].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

[7] 沈洁、谷卫.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相关基因[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1期

[8] 李家邦.中医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9] 丁玲辉.用现代医学模式探传统医学的身心医学与心理学[N]..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0] 曾文星.心与身的关系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4

1课堂双语教学方法概述

课堂双语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满足双语教学的条件,并与教学目标的定位紧密相关。双语教学的条件包括教师、学生、教材3大要素,其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并能在课堂上恰如其分、有的放矢地使用双语[1]。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教材无论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材,还是自编双语讲义,教师备课和讲解的语言难度及过程应遵循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双语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语言目标、思维目标3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知识目标是第1位的,这一点必须与专业英语课区分开来[3]。按照上述条件和目标,潍坊医学院社会医学的课堂双语教学以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和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实现掌握社会医学的知识目标为重点,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教材为中英文对照双语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

2课堂双语教学实践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课堂双语教学过程是静态教学资料与动态双语讲授有机结合。前者是指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课件等客观物质要素;后者是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等主观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实施双语教学方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关键。

1•1分步交叉呈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课件设计可采取两种呈现方式,并分步展示内容。一种是以英文为主的呈现方式,讲授内容基本为英文,但专业术语和陌生英文词汇用汉语标注。以社会医学中“生命质量”概念的课堂讲解为例,根据认知心理学规律,分步展开课件内容。第一步,打开课件的英文部分,学生对生命质量的内容通过瞬时默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这时还不能对知识内容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结构;第二步,教师读英文字幕,也可以让学生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英文字幕,同时展示关键词翻译,形成知识表象;第三步,打开汉语解释部分,使英汉双语呈现在同一个幻灯片上,在这个阶段,学生就能够借助英汉信息来较好地理解教师进行深入的英语讲解。另一种呈现方式是以汉语为主,仅对专业术语标注英文。这种方式适合在专业知识点密集、学生相关知识背景较为欠缺的情况下运用。首先,教师在打开课件前后进行引导性解释,学生会迅速地以汉语思维捕捉内容信息,形成初步的认知框架;然后,他们会下意识地对标注的英文术语进行英汉对应,形成关键词的“汉-英”语言的迁移。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以英文为主、由浅及深地进行讲解。以上两种呈现方式的共同特点是,教师应特别注意内容呈现与英语解释的融合和互补,并分步实施课堂教学计划,实现传授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1•2通俗讲解专业图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人们所习得的概念、技能及由此形成的形象图式不受某种具体语言的制约。在专业图式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就可以通过第二语言的表述来实现[5]。例如,QALY(qualityadjustedlifeyear)是社会医学一个比较抽象的重要概念,为此,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图式架构,尽量做到简介形象、通俗易懂(见图1)。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在多媒体上展示结合平均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的DALY图式,然后,教师尽量用口语化英语进行解释。“Ifonebatchofpeoplewiththesamebirthdaywoulddieon72year’sold,thatmeanstheirlifequantityequalstheirlifeexpectancy•Butinactuallife,asweknow,mostofpeoplecannotgothroughtheirwholeliveswithoutanydisease•So,let’ssupposethisbatchofpeoplehavegonethroughtheirliveswithoutanydiseasetill60years’old•However,from61years’oldon,theywouldgetsomekindsofillness•Factually,theperiodfrom61to72wouldtakeonimperfecthealthstate•Underthiscondition,wecangiveitadiscountaccordingtotheinfluencingdegreeofdisease(用汉语解释:一个权重系数,formallyitiscalledweightcoefficient),asaresult,the12yearswouldbecon-versedintolessyearsoflifethatisadjustedontheconceptofperfecthealthstate•Therefore,wecanplus60yearsandtheadjustedhealthyears,andgetanotherlifeexpectancythatcanbecalledQALY•通过这样以图式为视觉、以口语化英语为媒介的的讲授,能使学生对健康寿命年这一概念得到直观的认识,从而实现在英语主导下的课堂环境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

1•3把握案例讨论节奏案例双语教学的重要优势就是利用学生容易引发的兴趣,以专业内容和英语语言背景为铺垫,通过讨论问题,达到对知识内容掌握和锻炼英文思维的双重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和要点。首先,展示英文案例内容。案例往往是教师从生活事件中挑选出来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背景联系密切,英文词汇也比较生活化,学生在课堂通过快速阅读就能够基本理解案例内容。如果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有难度,就可以让英语好的学生用汉语口头概括一下案例的内容,教师做校正和总结,以保证全部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第二,提问与讨论。如果该内容重要且课时充足,教师可就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式”讨论,或者采取个别提问、教师总结的“提问式”讨论。讨论时,选择英语好的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采用英汉交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英文总结。这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讨论,对该知识点具备了专业知识背景和英语表达思维的双重认知,教师及时的英文总结就能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掌握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3讨论与建议

3•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作用主讲教师必须具备熟练的英语口语、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及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倡导实施双语教学,但进程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双语教学素质和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双语教学覆盖面的扩大、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砺练。

篇5

“气一元论”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中医学的物质基础。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以及物理学、生物学等现代自然学科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医学“气一元论”的科学内涵,以期有益于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发展。

1从中医学角度解析“气一元论”

中医学吸纳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宇宙的本原”这一基本观点,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天年》亦云:“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因此,人的生长壮老已,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性思维内涵。中医认为,人与天地万物能够相互感应,也藉“气”的媒介和桥梁。《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而变作矣。”故大千世界一气相牵,事物之间之所以会相互感应,根源就在于它们存在着“气”这一共同的物质基础。《庄子•知北游》云:“通天下一气耳。”可见,中医学“气”的概念,既有微观特征又具宏观内涵,既有本身的统一性,又有不同的层次性。《内经》中描述的“气”多达2997种,笼统言“气”者近800处,更有19篇直接以“气”冠名,就是依据“气一元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自然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近年来,很多学者只注重其概念的分层归类,而忽略了此概念的统一性。甚至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中医概念只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已。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哲不分的[1],哲学、文学、历史、自然科学杂糅于一体。中医学的哲学概念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学之上的,“气”的概念同样如此。

2从多学科角度解析“气一元论”

2.1物理学研究与气一元论在物理学领域,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认为,物质无论其质量大小,实质上皆由高度凝聚的光组成,其运动速度低于光速而呈现为固态。而中医则言,大至无形的太虚,小至有形的万物,均是“气”的不同存在形态而已。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与波粒二象性,有物质必有能量,有能量必有物质,两者本质是统一的,中医将之归于统一的“气”。清•喻昌《医门法律》亦云:“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由此可见,实物与无形的场有着本质的统一性,这非常符合中医“气为万物本原”的论述,也论证了古代哲学中“无中生有”的哲学论断。

2.2生物学研究与气一元论《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中医学认为,无论是生命的繁衍,还是无生命体的形气聚散,无不因于气化。气化的本质是机体质量(物质)与能量(功能)之间的交换,气是生命功能与物质结构的中介。现代生物场理论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印证了此论点。赵林立[2]实验发现,人体不明复合势场……不仅对动物的脑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植物体内的电信号,甚至对盐溶液都有着类似的作用。黄仲林[3]将病人身体上的针与植物体进行串联,形成病人-植物体(铁树、五针松)-串联“闭合回路”,对风心病导致二尖瓣狭窄女病人进行了30次治疗,2个月后患者痊愈,但铁树枝端新叶发生变异,五针松死亡。这说明植物与人体通过经络可以进行信息能量交换,这也证明了气在生命体间可以传递转化,不存在物种的差别,这些科学实验与中医气功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2.3生物基因学研究与气一元论现代生物学基因重组与克隆技术发现,地球上外观千姿百态的生物从基因的层面可达成统一。在整个生命世界中,从病毒到人都是一致的[5]。不同的生物物种基因之所以能够拼接在一起,关键是生命在几亿年前起源于一体(生命一元论)[6]。这与中医“气一元论”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3从身心医学角度解析“气一元论”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现代医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得到重视。这正符合中医“形神合一”的基本论点,而“合一”就是本于“一气”。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的马嘉列金曼博士研究证明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而美国琳内•麦克塔格特[7]以世界各地顶尖科学家的发现为依据,证明了“人的意念足以影响物理世界”,并撰写《念力的秘密》一书,揭示出整个宇宙是由一个浩瀚的量子能量场互相连接,引起现代医学领域特别是西方心理医学的广泛关注,促进了身心医学的快速发展。而这些研究成果恰好证明了“气一元论”的科学性内涵。

篇6

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提出了“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这就更新了医学的目的,即医学不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还有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功能.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含着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赌博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5.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完成规划目标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预防为主”方针得以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够保证“三级预防”的策略贯彻落实.树立“大卫生”观念,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重点疾病防控目标以及政府的疾病控制政策.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广泛深入地宣传预防医学知识,让群众自觉与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斗争.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8年教育部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除设立教育目标之外,有许多是与人文素质有关的内容,如珍视生命,理解文化价值,重视伦理问题,实事求是,团队合作,考虑病人利益,具有科学态度以及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等。2009年,卫生部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也对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今社会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上,这就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要在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引导受教育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终极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

一、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医学被称为“仁学”,医术被称为“仁术”,医生被称为“仁医”。医学“仁爱”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本身就有其特定的人文属性。可以说,失去了医学的人文特质,医学就失去了灵魂。医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此外,全世界众多的医学院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并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了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美国长期以来将《医学人文学》、《当代社会的生命伦理学》等课程设置为医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且此类课程在医学教育总课时中的比重也高达25%。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医学院校相关人文课程所占比重也达到了近15%。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已成为适应21世纪世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低碳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了新的要求。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仅表现在个人知识面的宽广、良好的修养、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还表现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或者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所形成的道德修养上。从这个层面来说,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适应新的时代特点需要。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法中的随机分层抽样法,对云南中医学院在校的本科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112分,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生302人,占26.3%,女生846人,占73.7%;高年级学生572人,占49.8%,低年级学生576人,占50.2%;来自农村的学生877人,占76.4%,来自城市的学生271,占23.6%。此外,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经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问题已得到重视,但尚缺乏有效途径当问及“你认为培养人文素质是否重要时”,86.7%的受访者选择了“是”。但当问及“你是否已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时,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有比较好的认识,但相应的人文素养却较为匮乏,这主要是目前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的途径。(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虽然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比较重视,但总体的课程设置却并不那么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医学人文方面的课程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在课程体系上显得比较单一。此外,学生对人文概念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对思修课在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上,认同较低。而学生普遍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单一。(三)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而优质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问及“你认为你所在的学校是否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时,82.9%的学生认为感受不到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关于人文方面的活动和讲座太少,或形式单一,而人文方面的学生社团也不尽如人意。(四)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仍停留在传统层面,未体现时代特征当前,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社会提出了低碳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学校园里,不少学生积极参与到低碳宣传中。与此同时,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道德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生态道德素质已成为医学生道德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很少关注生态道德素质,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对人文素质领域,无法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低碳经济时代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形势

在低碳经济时代,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包括知识、修养,还要求医学生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要具有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观意识,有正确的生命观,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自身价值和尊重自然价值统一起来,进一步形成对后代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从而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把患者的生存状态、致病因素看作一个整体,围绕患者的诉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四、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从前文分析来看,尽管高达86.7%的学生认为当前提升人文素质很重要,但高校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收效甚微,这与课程的不合理结构有直接关系,因而增强人文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构建一套既能切实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优质又实用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大面积普及人文知识,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面临毕业实习等重要事项,可侧重于增加一些实践性及实用性很强的人文课程,如《沟通的艺术》等,以提升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交流。此外,应在全校范围内适当增加环境教育方面的课程,提升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以进一步提升其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医学的宗旨与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仁”和“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仁”的体现。在低碳经济时代,“仁”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而且应推广到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明确地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认为在生物圈中,所有的有机体和存在物都有其固有的、内在的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应平等地对待生命,道德地改造自然。当代医学生要摒弃现代人自恃己能的娇纵心态,重新培育起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因此,在医学生的必修课及选修课中增加生态方面的课程,既有利于提升其总体人文素养,又有利于巩固其专业知识,加强对医学“仁”的精神的领悟。(二)更新教育理念,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医学是“仁学”,同时也是“人学”,为的是消除人们的病痛,体现人文关怀。中华文化与医德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医学的人文属性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之,医学院校除了设置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外,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如对于医学的“仁学”特质,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医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社会、学校、老师、同学及家人的各种关爱,并同样回报以“仁爱”,以培育他们“大医必有大德,大德必有大爱”的医学人文精神。此外,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类对自然万物的爱与责任。在低碳经济时代,还可将这种“爱”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爱与责任的同时,关注人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能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懂得“仁爱”的真正含义。(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素质教养等始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校园人文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可利用校园建筑,主体景观等的风格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如中医药院校可建造具有中医元素的教学楼、图书馆等,在校园中建立古今中外医学上经典名人的人文景观,在教室、图书馆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装饰具有人文特色的图画,或悬挂具有强烈人文气息的名人名言等。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能对学生人文修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医学生的情操。此外,有计划地举办人文系列活动。如开办系列人文科学讲座,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给与一定的指导。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经典影视作品赏鉴、医德论坛、低碳校园、健康心理咨询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能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四)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教学任何人才培养模式或途径的成效最终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可搭建人文社会医学交流平台,构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环境调查、低碳出行、生命教育、科技创新和暑期“三下乡”活动,或开展短期见习,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开展“爱的传播与体验”活动。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家庭医生 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4-0014-03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istic concern in the family doctor’s system

WANG Chao1, ZHANG Jianmin2, JIANG Songyun2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er of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7, China; 2.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0, China)

ABSTRACT The family doctor is a new emerging discipline in our country which emphasizes the idea of the “people-oriented” whose characteristic differs from the other specialists. With the full enthusiasm, the more family doctors in Hongkou District are practicing the humanistic concern so as not only to relieve the pain of the people,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people’s self-este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mily doctor’s system needs to carry out the idea of the humanistic concern, and even more to establish the trust between the family doctor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This requires the family doctors to contribute more humanistic concern to focusing on the life caring and humanity,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existence and value.

KEY WORDS humanistic concern; family doctor; practice

家庭医生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家庭医生有别于其他专科医师的特色。医学为人服务,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与积极性是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1]。

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2]。概括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实施家庭医生制必须树立人文关怀理念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家庭医生团队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以居委为范围,以全面健康管理为目标,通过约定式服务的形式,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维护人类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医学技术异化的现象,偏离了医学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守护。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严重弱化和消解[3]。

医学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回归到对人性的关怀。因此,在实施家庭医生制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家庭医生制作为一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度,希望通过建立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推广实施以“健康为中心”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回归本位,工作重心从临床医疗卫生服务转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真正担负起“医、防、保、康”的责任。从服务理念与模式、软硬件条件、服务内容、考核与激励五方面,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为寻找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人文关怀”是家庭医生的精髓

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人文”的。家庭医生处理的多数是早期的、自限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疾病,有些疾病的康复甚至需要终身医学照顾。家庭医生服务更应该是人性化的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把服务对象看成是生病的“人”或尚未生病的“人”,是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人文关怀”是家庭医生的精髓,家庭医生服务还应超越“治病救人”的概念,包括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不仅照顾患者,还惠及家人,造福社区。体现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珍惜。患者生理上需要帮助,心理上需要关怀和支持,在患病时更需要得到尊重。“人文关怀”应当是医学进步和发展的旗帜,在引领医学的发展和实践的道路上应把握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生命为中心,实现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于医学的每个角落。“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品格内涵,“医学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为表现[4]。

人文关怀在虹口家庭医生中的实践

家庭医生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家庭医生通过提供服务逐步与居民建立和谐、互信、互动的伙伴式契约关系。虹口区众多的家庭医生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实践着人文关怀,以下举例说明。

案例1:周云庆医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已有17个年头。自他成为曲阳社区家庭医生,工作状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坐在诊室里等待患者上门,到主动下沉社区,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刚开始,很多居民都不太理解家庭医生工作,周医生就会对他们说:“我是您的家庭医生,您若有任何健康问题,只要愿意就来联系我”。1年多来,周医生的手机始终畅通;每周向约定居民的手机发送日常健康小贴士,每月在社区给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及时转诊患者18人次。如今,周医生已经有了不少“粉丝”,体会到了家庭医生的工作价值。

案例2:吴强强是提篮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每天有大量的上门医疗服务,但他无怨无悔,只要患者信任,家庭医生的工作就有意义。虹口区是个老城区,老龄化程度及人户分离情况很严重,很多慢性病及高龄老人都独居在家。2005年起,吴医生开通了手机24 h服务热线,让社区居民能随时随地联系到他,使那些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在家里得到医疗咨询,患者亲切的称之为“小吴热线”。至今,他与辖区内1 800余名居民建立了家庭医生契约服务关系,社区居民的信任是家庭医生最大的动力。

案例3:黄岳岳是凉城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轻家庭医生。2年来,他率先在凉城社区开展了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居民600多户,每年服务近千人次。他每天穿梭在凉城社区的各个角落,上门为行动不便或年事较高的患者会诊、测血压、测血糖、开药、送药、开展健康教育,平均每月家庭访视60多人次,全方位的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家庭医生如何实施人文关怀

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需要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更需要建立起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这就需要家庭医生付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着眼于生命关怀和人性,注重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

“人文关怀”的精神如何在家庭医生制实践中体现

专科医生在针对某一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其意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充分了解疾病的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是循证医学的需要,但循证医学提供的是生物科学证据,未必适合每例患者的情况。而家庭医生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是根据“人”的意愿、个性特征、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重视人胜于重视病,重视伦理胜于重视病理是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需要加强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家庭医生必须加强正确的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视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教育,认真思考和完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激发关爱生命、奉献社会的热情,努力营造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当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都知道对方的期望值与能力时,双方的信任度和人文关怀体谅度才会持续提升,即社区居民要信任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也要信任社区居民。

发挥人文关怀教育在家庭医生中的激励作用

家庭医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应当是社会教育与家庭医生自我教育的结合,具体到医学教育领域即医学院校应当开设符合当前家庭医学发展的医学人文关怀培训项目及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引导家庭医生在课堂上领会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同时,家庭医生也应当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自我学习,激发个体积极向上,促进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调整社会关系,进一步拓展符合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人性化功能。

参考文献

王一方, 赵明杰. 医学的人文呼唤[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 1-3.

陈杰. 人文关怀-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新坐标[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4.

张洪雷, 张宗明. 医学技术化与人: 医学哲学的反思[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4, 35(11A): 7-9.

篇9

关键词:医学模式;医学教育;转变;改革;医学人才

每个时代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思想,都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科学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影响,进而形成符合时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普通教育遵循着这样的发展规律,高等专业教育同样如此。对于医学教育来讲,由于近几年医学模式开始从传统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化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因而医学教育也随之受到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群体医学的整合,彰显出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与身体保健的有机统一思想。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不但要适应这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转变,而且要积极促进改革的步伐。这就需要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即医学教育方法、内容、观念等多方面的改革。

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教育的深刻影响

医学模式主要是指医学科学对疾病与人体的认识,是人类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基本观点,是临床医学实践活动与医学科研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指导思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疾病、健康、治病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不尽相同,存在与医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主要是将诊断治疗与疾病的立足点放置在同生物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其强调每一种疾病都需要在细胞、生物大分子或细胞水平上寻找到可以测量的具体形态或者物理化学方面的改变,并确定生物理化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法。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健康的具体定义与范畴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不但要求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确保身心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整体状态。与此同时,寄生虫病、传染病等也不再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种,反之与社会性、心理性因素紧密联系的疾病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病因素都与社会压力、情绪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等息息相关。这种发展状况说明,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社会、生物、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仅仅依靠传统诊疗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将社会、心理等因素纳入到诊疗方案之中,将人类的生命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确保并提高人类的身心健康。信贷医学模式从单纯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已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的主流与必然趋势。医学模式是医学的基本特征与整体框架,而人们对疾病、健康的根本观点与实践规范则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医学教育来实现,所以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医学教育也发生相对应的改革。新时代的医学教育已经从学科体系与专业结构、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表现出社会化、多样化、现代化、个性化以及国际化等的发展态势。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类不仅仅是生物的、自然的人,同时还是社会的人。因此,要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医生,就必须对人类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其中包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医学教育不仅要高度重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教育,而且要高度重视一系列交叉学科的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实践技能的提升等。我国医学教育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解决的不足或问题,因而加快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比较滞后

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观念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新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超的实践技能与较高的综合素养,即知识、能力与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而要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实施现代的、全面的、科学的素质教育。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根本无法适应与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需求。另外,由于我国现行的医学模式已经行使多年,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养成了相对固化的教学思想与学习思想,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对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滞后于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新标准与新要求。因此,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化的医学教育思想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部分教学内容不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而且无法适应发展迅速的医学科技水平,导致很多医学人才所掌握的医学知识都是已经过时的技能或概念,当然也就无法胜任现代医疗岗位的需求,因而不得不进行重新学习或进修。同时,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我国的医学教育还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讲授医学内容的过程中,都不重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互结合,即“纸上教学”问题比较严重。加之医院医生在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时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致使很多临床知识无法更好地向学生讲授或传达,从而影响学生临床实践的质量与效果。这种“教”与“学”相互脱离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无法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与医学知识。

(三)科技人文教育的缺位

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医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好结合,但在当前的医学教育领域中,因教学思想不够清晰、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防范呆板单一等,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断增长,缺乏充足的科学探讨精神;同时,医学教育内容对人文社科知识的讲授过于淡化,忽视了理想、精神、到的以及情操等多方面的知识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精神,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文精神做支撑,必然会造成医学人才对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进而影响其协调人系关系的能力提升等。

三、我国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改革路径

(一)确立预防为主的医学教育观念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与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疾病出现后的治疗,而是希望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身心健康,做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这种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观念,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发病学、病因学等学科的设置,让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意识,提高医学人才预防疾病的能力与水平。这是现代化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世纪医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向。部分专家甚至预言,未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将会进一步提升,但这并不取决于治疗心脏病、癌症等病症的技术与医疗设备,而是依赖于不断提升人们改造与适应环境能力的医疗健康教育。

(二)积极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新的医学模式对未来医学人才的要求是具备医学、人文、科技、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知识,有较高的社会能力与较宽的专业口径。所以,医学界教育改革必须更为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与综合性,努力打破传统专业的限制,逐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化、融合与重组等方式进行再优化,科学合理的压缩必选课程、增设选修课程,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增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医学、身心医学等学科知识与专题讲座,促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等相互融合与贯通。

(三)大力优化医学教育手段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所服务的,对教学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手段的应用,即鼓励医学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预留15%左右的学时供学生们自学。同时,还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大力拓宽教育资源,促使教学过程更趋生动、有趣与活泼,提高医学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与知识性。[3]综上所述,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同时全新的医学模式存在本身也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为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新时代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也为我国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参考经验。所以,我国应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并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当前医学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等进行深入的改革,而且要提高思想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大改革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医学教育与医学模式的相适应,进而切实培养出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彬,刘念,冯小明.新医学模式与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06)

[2]杨伟吉.浅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培养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篇10

【关键词】中医;社会文化;策略

在2006年,某大学专家提出“中医不科学,中医绝大部分概念和陈述没有经验基础。而且提出中药也都是些污物、异物、毒物,不但需废医,更需要废药[1]。”其成为近年来有关“中医科学与否”的全新讨论,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全球层面来看,大部分国家通常只认同针灸疗法,对中医、中药方面均不认同。比如,澳大利亚,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加,中医药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然而中医药本身并没有进入到澳大利亚主流医学学科,只是作为“补充医学”进行解释。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本身彰显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文论是从国内的“中医科学与否”来看,亦或是从国际方面对中医的不认可而言,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均可以归结为中医文化方面的认同不足。所以,要想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必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中医危机的原因,从中医文化建设方面来提升中医的社会文化认同感。

1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医危机分析

1.1社会转型阶段文化滞后因素

文化滞后指的是在外来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因为外来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过大,引发社会部分领域方面的变化已经超出了国内传统文化的一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大范围涌入国内,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则是当中受影响的典型代表。在西方文明涌入的早期,广大知识分子本身对中医的反对并非质疑中医的治疗效果,而是中医治病进程中利用“五行”、“阴阳”等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当时作为封建迷信,是知识分子所反对的[2]。所以,早期的知识分析反对中医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即,当前社会对中医产生的认同感危机本身在于外来文化融入进程中没有处理好与国内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发中医产生文化滞后情况,中医变成封建迷信的替罪羔羊。

1.2社会医学方面存在的失职

纵观各个时期反对中医的人士来看,最开始是一些以宣扬科学的知识分子,发展到最后转变为企图利用政府行政力量排挤中医的一些官员。实际上,真正造成中医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在行政体制方面对中医做出的制约、排挤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医本身的特征导致其难以成为合格的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本身是将人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学、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开展社会卫生领域调查,寻求存在的社会医学问题,最终进行“诊断”。

2提升中医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发展途径与建议

2.1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

从社会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来建设中医文化必须要具备健康、积极的文化心态,这就需要强化中医文化方面的自觉意识,使得中医文化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文化自觉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将中医文化作为行业标杆,自然也就能够让中医在对应的群体中获得认同感,相应的中医文化也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发展。纵观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发展历程,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近年来从西医的模式来进行中医的解读,从西医文化的视觉来对比两者之间的优劣,显然是错误的做法。正是因为上述错误的视角,导致我国虽然对中医事业持续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收获并不理想[3]。所以,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的关键在于要避免一味迎合西医文化,亦或是基于西医文化的层面来分析中医文化,而是应当主动利用文化自觉,全面建立中医文化认同感。

2.2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

基于多元化文化方面的冲击下,要想达成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必须要正确认知自身传统文化。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本身是中医文化的基础所在,当中非常多的内容在当前仍旧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源泉,必须要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处在多元化思想的社会,也应当采用现代视野来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在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改革创新。针对中医文化所进行的创新,应当是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先决条件下,适当淘汰一些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文化理念,应当积极利用现代药理学,针对传统中医中涉及的理论、诊断以及治疗等实施全面的解释,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发展成具有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中医的文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的认同感。

2.3加强中医文化张力

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与地区本身均是多元化文化共存发展的,部分文化处在主流状态,有的文化则处在支流,各个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对抗、整合,进一步提升彼此的认同感,其本身并不是表示文化放弃了本身的存在,而是通过提升文化张力,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所以,中医文化要想提升自己的认同感,必须要有效协调中医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使得中医文化能够在各个文化的对抗、整合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张力。对应的整合目标主要是以中医文化为主流,针对其他类型的文化实施解构、吸收,使得文化体系能够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为中医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中医文化诞生出来。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危机作为我国近代历史进程中一个较为独特、复杂的社会现象,已经持续百余年之久,而引发中医危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文化的视角下,深入分析中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这些原因探索解决方案,通过强化中医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创新提升认同感以及加强中医文化张力,从社会文化层面全面提升中医文化认同感,促进我国中医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开泰.中西医结合的文化地位与中医危机关系(一)[N].上海中医药报,2016-08-05(010).

[2]尹冬梅,吕军,马安宁,尹爱田,郝模.从县级中医院手术开展情况变迁分析看中医发展危机[J].中国卫生资源,2013(06):382-38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