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业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职业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作职业规划

篇1

如何实施新职员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一)单位要更新职业规划观念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重视新职工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他们极不重视新职工的个人发展,而且片面强调单位的需要与安排,要求新职工要无条件地服从单位组织的安排,不许其提出任何个人要求。由于没有相应的个人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新职员进入单位后往往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无法估计努力工作来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从而也就不能产生努力工作的内部动力。多年以来,单位组织一直强调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不考虑职工个人的能力、特点和目标,这不利于新职工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单位组织有了更多的自,他们必须重视新职工的个人发展要求,必须考虑怎样才能激发新职工的最大工作力。(二)加强人力资源规划

对新职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业单位首先要对自己内部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工作,给予新职工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成长。所以,单位组织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规划。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在有效安排单位和满足个人目标之间保持平衡的条件下,使单位拥有必要数量和质量并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力而拟订的一套措施或程序。这是对新职工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单位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着眼于单位未来的发展,对单位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保证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对单位重大人事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新职工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中,单位要在人力资源规划基础上为新职工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专业技术型发展道路,行政管理型发展道路等。单位要充分了解新职工的特长、素质和能力,为其提供合适的发展道路。

(三)制定相关政策

单位对新职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要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才能贯彻落实。首先,单位要将新职工的职业规划指导作为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投资,不能忽视这部分的投入;其次,要拟定新职工个人发展计划,通过仔细甄选、评估和测试,找出重点培育对象,认真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再次,单位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发展目标,使新职工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工作是与单位发展息息相关的,激发他们为单位做贡献的动力。比如江苏省扬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就为每个新职工制定了“职业阶梯”,为他们详细规划出每一阶段要达到的能力要求,使新职工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一片光明。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单位一定要让新职工产生与组织“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责任感,使他们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趋于相同。

(四)重视开发与培训

新职工的不断成长必须以能力发展作为基础。如果让新职工凭着感觉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就会浪费大量时间。所以,单位组织要为新职工拟定正式的培养与开发计划。比如山东省地方税务局就为各类员工设计了不同的升迁途径,使每个员工一进入事业单位就知道自己应该沿着哪个方向发展。山东省地方税务局的做法告诉我们,要为新职工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他们进行以促进能力增长为导向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职工的能力和素质。单位是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社会组织,必须重视职工发展,重视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挖掘出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为单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开展职业咨询

职业规划有一定的规律性,新职工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认识这些规律,并能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科学判断。为此,单位有责任为新职员提供比较专业的职业咨询,解决新职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困惑。同时,单位还应该定期考核新职工的工作绩效,使职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个人发展状态,也更好地理解单位的发展要求。另外,单位管理人员还应该认识到不同的职工对职业有不同的追求,所以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职业咨询,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

结束语

篇2

第二、抓住实习实训环节,锻炼和强化每个学生的职业品质。针对不同专业的教育教学特点,每个学期学生都有三月、一月、半月时间不等的实习实训任务。有的直接到企业,有的到实训基地,有的是自己找的比较理想的技能提高的场所。在实习实训前,学校各科室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严格把关,召开动员大会要求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员工,认真对待;作好实习实训记录和感想,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检验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为企业和学校增添光彩。之后,教师做好实习实训的管理工作,特别对个别学生因不能遵守实习实训纪律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放纵。同时,还要配合实习指导师傅何老师做好学生的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鼓励实习实训的学生把自己融入企业当中,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献策。

第三、选好主题,突出实践性。在选择主题方面,要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状况,突出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主体性。一方面,学生实习中依托职业,所以,从企业看中员工的责任感、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以设计演讲、板报设计、征文以及校园文化宣传等形式,突出:“企业兴我们荣企业衰我们耻”、“我行我能我出色”等将职业品质的培养与企业文化有机对接;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区,让每个学生走进生活,参加一些公益性的主题活动,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敬业意识、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中比较、选择,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进而形成他们比较务实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当然,突出实践性,并不是脱离教育教学,而是要求与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这些活动的探索必须是能走进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且能给学生切实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了不同的类型。针对理工类的:计算机、机电、财会等多数是采用技能赛的方式;针对设计类的:美术、平面设计、美容美发等专业进行的作品展;对艺术类的如:幼儿艺术、幼儿英语等专业以汇报表演适宜;对电子电工则采用技术服务为易。高三的学生则采取毕业设计。

第四、注重灵活性,充分挖掘校外资源。随着学校职业教育的不断拓展,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发展活力日益强劲。在积极探索“委托培养”“订单式”办学模式,学校先后与网络安全中心、网络支队、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多家单位在实习、就业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就业安置,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多次邀请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为学生做了多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报告会,他们能从已经就业的学生实际出发,对照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切实为每个学生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极大的鼓舞了在校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第五、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继续服务。

学生就业后,学校要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档案,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技术难题,为毕业生流动提供就业信息。还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毕业学生回来为学生做报告,他们从自己选择专业的盲目、彷徨和学习中的种种困惑,到现在的完全适应,娓娓到来,仿佛就是在诉说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人一样,激发了学生上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校规模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有力地拓展了我们的办学后劲。

篇3

财务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职业,也是一个很容易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职业。

对每一家企业来说,人、财、市场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以财务控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而且财务和投资、资本运作、金融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职业发展可谓是前途无限。

从职业分布来看,财务可以划入企业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在大的企业里财务能够创造非常大的价值。一个一定规模的企业财务总监能够拿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那时因为在那样的公司通过财务管理比如税务筹划、资金运营、内部控制等等能够创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值,某种程度上比业务部门的价值并不小。比如房地产公司而言,财务能力甚至会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财务会逐步的介入业务,大家对财务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将来的高层管理者,谁在说自己不懂财务那就不应该了。公司里的三驾马车,无论如何是应该有财务的一席之地的。需要说明的是,财务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跟企业规模关系很大。一些很小的公司,皮包公司老板或者老板娘就相当于财务经理,顶多设个出纳,规模再大一点的公司,如果要设副总,一般也是业务出身,财务就是中层,因为业务有限,财务能够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有限。

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可以有这么几个方向:

方向一、外企或大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财务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又非常稳定的职业,如果选择把财务作为职业方向,首选的职业目标是做外企或大型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财务高管人才大都处于企业的核心层,他们不仅要求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投资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按照目前的经济环境,这类公司所需要的高级财务人员一般有财务副总裁、财务总监、财务经理、高级财务分析经理、财务主管等。

当然,这些职位对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一般要求资质至少是在会计师以上,不少于5年的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等。例如,一家外企招聘高级财务经理时的职位要求是:良好的教育背景,英语流利,很好的沟通能力,Word、Excel熟练,娴熟的财务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熟悉西方会计,熟悉有关中国法律。

对于许多初级财务人员和准备走这条路的人来说,从毕业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就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不要想当然认为有个两三年工作经验就好找工作了,仅会做凭证、会报税、出报表这类纯粹的会计是远远不够的,这在财务领域来说是属于较低层次的。唯有从财务管理、预算、分析、决策等全方位提升,注重沟通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培育管理视野和全局观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使职业生涯提高一个层次。

方向二、专业财务公司

以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专业财务公司,也是大量吸收财务人员的一个就业领域。从某个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能使个人快速成长的学校,其培训、工作和管理机制会令从业者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审计从业经历也会为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独特的视角。

不过,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加班和出差是家常便饭,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很多人难以将之作为终生的职业方向。这类专业财务公司更适合两种人:高层管理人员和年轻人,前者重在发挥管理能力,而后者主要是学习和锻炼。对于刚走出大学校园、又准备在财务方面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先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锻炼一段时间,等积累了工作经验后再转向企业将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篇4

论文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时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面临着新的形势,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择业的要求。高校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全过程,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健工作,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业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同时,随着国家劳动就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大学毕业生也不再享受“统包统分”的政策。这使得过去“天之骄子”们的从容和优越已经逐渐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由“人才高消费”向合理化转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难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而言,或许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汹涌的就业大潮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如何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并走向成功,已是摆在大家面前的共同课题。因此,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组织—高校理应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深人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培养有效提升职业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发展的长远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选择将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毕业、就业之前,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减少或避免大学生在邻近毕业的择业阶段盲目上阵。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资的进入、现代管理理念的冲击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职业规划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元素,以越来越多的频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与口中。于是,在服务业中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偿咨询服务机构,但是由于起步晚,缺乏经验,因此,这些机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都是教条式的照搬照抄了欧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本土化的程度低,再加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在翻译和使用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此外,从手段上来看,西方人所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测试的可信度还比较低,甚至有关字迹、血型以及声音测试分析的科学性还没有得到可靠证明。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具有专业资质的职业规划指导的机构和人员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这些机构的收费标准也比较高。因此,我国现有的专业咨询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完善创新体系;政府相应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完善规范制度,以便于促进这一新兴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国内大多数大学对所培养的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形式上来看,还处在“无的放矢”或毕业前临时性的“突击”指导阶段,根本谈不上“量体定做”、系统规划,也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急,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一些行政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好一些的学校还会请一些成功人士或专业人士来做几场报告;从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解答毕业生有关就业合同(协议书)签订问题和就业政策的咨询上,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内容也是常见问题的分析和针对所有专业都适应的融通性很强的空洞理论,缺乏实用性,信息量小,内容陈旧,而无法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仅停留在协议发放、回收、签字、盖章和罚款(违约处理)等行政任务的完成上,根本就谈不上就业指导。还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根本就不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甚至有些学校还想尽千方百计从即将毕业的学生身上“捞钱”。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逐步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但毕竟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各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努力贯彻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并使之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

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公布的一项大范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我国有73%左右的大学生已经把未来职业发展作为就业首要考虑条件,只有12%的大学生把就业薪酬作为首要考虑条件。为了让自己在就业方面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69%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受过就业方面的辅导和学习。从现实来看,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大学时完成,但是,在我国高校中,就业辅导工作目前做得还很不到位。尚有63.8%的学生填报大学志愿时,没有考虑将来从事的职业,50%的学生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20%的大学生毕业时仍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导致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感到职业迷茫、看不到未来,成为迷茫一族。

为了搞清楚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以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发展服务的满意度,北森测评、新浪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于2004年6月28日一7月7日共同实施了一次大型调查。他们采用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有效问卷2627份。参与调查人群包括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的人等典型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各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最高没有超过3.6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的满意度最高。其中有40%的大学生在调查中表示,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一致的工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放弃自己的专业需要承担非常大的机会成本,同时也会带来心理、家庭等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融合需要专业职业发展人员系统的服务。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一直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获得外界工作信息及职业规划指导的一个主要机构。但是,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情况和服务,表示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调查者不到总数的巧%,而选择“一般”的调查者占总调查人数的30%,另有30%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就业中心的情况和服务。在现实生活中,当大学生面临映业选择或职业困惑时,他们最主要的解决途径是自.己思考解决,占到了44 %;其次是与父母和同学商量,分别为12%和15%;选择由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一成;曾经接受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人只占到所有被访者的5%。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较少使用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但是面对未来的发展,超过80%的人还是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目中的地位重要或非常重要。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指导。这一方面说明无论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是社会层面相应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体系并不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是,对于是接受专业咨询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是就业中心免费的职业规划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就业中心获得了82%的大学生认同,而表示会选择专业咨询机构的只有54% 。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是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战场和第一站。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资质和水平,还仅停留在原始的低水平的服务阶段。.这就说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不能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同时,由于社会上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机构较少,收费较高,对于主要靠父母生活的大学生而言,也只能敬而远之。这就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该捷足先登,尽早占领这一广阔市场,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免费(或廉价)、优质、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应转向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经过逐年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解决大学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了社会舆论的热点、高校及相关部门工作的焦点、家长的苦恼和学生的困惑。从近五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明显是一年不如一年。据教育部网站公布:到200年9月初,2004年应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为73 % , 2005年大学毕业生比2004年增加了58万,2006年将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又直接影响高校的招生状况,也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许多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夕,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各种就业洽谈会、见面会,建立就业网,开展了网上求职、对口沟通等多种新形式,试图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不断在政策扶持、信息服务、观念引导、市场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现实的压力之下,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在以往观念中被认为是“非正式”的就业岗位,也已经进入大学生求职的视野,自主创业、合作创业、投身西部、奔赴农村等也成为部分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尽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措施以及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各方的努力可以部分缓解矛盾,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根本解决。可见,这些现象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培养的人才确实越来越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本来可以良性循环发展的事情,却成了让人头痛的问题。为什么人才的供需矛盾会这样大,就业压力这么大呢?究其根源就是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高校应该对自己所办专业的市场前景进行调查研究,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结构以及培养对象的未来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不应该把问题留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来解决。很显然那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了。

既然从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都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那么,谁应当首先担负起责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这就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应只在大学生毕业前才大呼“狼来了”,而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应从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把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学生能“水到渠成”式的面对市场,让自己所培养的大学生成为“有准备的头脑”以赢得更好更合适之就业机遇的“垂青”。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始终坚持“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

职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发展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然而,绝大多数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当代大学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些大学毕业生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证书、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浪费时间。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因此,高校应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赢在起点”。

其次,从时间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

有调查研究表明,选错职业的人群中有so%是失败者。种种社会现实也提醒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及早开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大学生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并把学习计划和未来的职业目标统一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学安排和教材开始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事实上,有些大学已经意识到就业指导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并已经在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相关内容的讲座。但这些讲座缺乏系统性,不够完整,受众也不广泛。有关专家认为,大学不能再忽视这个问题,大学应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责任,不能只是提供五花八门的就业岗位信息,或临时举办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工作并非只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大学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充分利用大学的知识资源,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学校应该指导学生从人学之日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使学生在校期间对生涯规划进行完善和补充,进而使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再次,从空间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应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讲,职业生涯活动都将伴随自己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持之以恒,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了要建立了相应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和职能部门外,还应该从大学生人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一直到学生毕业,并在大学生毕业后形成追踪和反馈机制,甚至建立“召回”制度。当然,大学期间学生也在不断的成长和成熟;因此,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循序渐进,而不能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根据学生在校的时间,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主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学生的健康状况、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为学生将来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大学二年级主要让学生明确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和技能,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学三年级在指导学生加强和拓展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比赛竞赛、见习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大学四年级是一个分化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应该有了较为完整、确定的规划,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其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择业、适业、敬业等专项指导和训练,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最后,鼓励学生勇敢走出校门,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自信去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应使大学生做到“知彼知己”,从容应对,荣辱不惊。

当代的大学毕业生经常抱怨就业困难,实际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相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其原因竟是不了解自己,没有找到人生的航向。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讲,找到满意工作的第一步得“知己”。“知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是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能力潜质。知己的核心是要找准优势,起初自己能做什么,有那方面的潜力。第二步得“知彼”。所谓“知彼”就是对组织、社会需求的了解预测,以及自身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知己知彼”做得越好,职业目标就越容易确立,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但是社会发展往往同预测不一致,所以就需要不断预测,不断修正,不断调整。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了解社会上。

篇5

关键字:职业生涯 规划 就业 工作 管理 能力

2012年,同志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作为富国强民的主体部分,大学生将背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就业难与企业用人难形成了对立的矛盾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就业途径严重脱节,大部分学生为了上学而上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身为一名辅导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系的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引导他们主动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同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端正自己的职业观念和就业理念,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一、学生现状

最近,我对我系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电子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统计图)

通过这张统计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我系学生中,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有准备。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进行过规划,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1.思想上懈怠。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面临着就业问题,但就业的紧迫感远没有高考竞争那么强烈,不少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懈怠,对学习的要求放松,发展方向和目标也不清晰。

2.行动上松懈。大学时期是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时期,是改善当前自身状况,发展与今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职业能力的重要阶段。而许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吃喝玩乐上,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3.盲目多变的职业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虽然有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规划很模糊,就业选择也很盲目,职业上的盲目多变是这类学生的特点。

在我平时接触过的学生中有两名学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一名是12级电子班的学生小柴,在刚开学的时候,我曾与她有过简单的沟通,从谈话中我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很明确的目标。她希望可以在上学期间参军入伍,于是便在后来的时间里积极做准备,在今年上半年的大学生征兵中她如愿以偿。像小柴这样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学生实属少数,更多的学生都是在思想上懈怠,行为上松懈。

相比小柴而言,另一名学生是12级电气班的学生小赵,他的的状况就比较令人担忧。我每次在学生宿舍检查卫生情况时,都会发现他们宿舍就他一个人在宿舍,而在他的床铺上摆放着的电脑上还显示着没来得及关掉的游戏。从他们班的考勤记录上来看,他的出勤率也是班里最低的。我曾多次找他谈话,当问及他以后有何打算时,他总是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二、解决办法

相对于以上两名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中,最难指导的就是盲目多变的这部分学生,他们不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去科学学习,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为辅导员,在不断提高自己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的指导能力的同时,更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针对上文中的问题,我制定了如下解决办法:

1.为学生提供当前的就业政策,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提高就业技巧。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协调系里安排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或经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关理论培训的教师为学生授课,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积极作用。

3.积极引导学生的择业观,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个人能力、技能水平、家庭背景及就业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地整合信息,指导就业。

通过以上的具体工作,我们可以行之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及行为上的问题,提高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逐步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职业准备、学习相关的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迅速给自己定位,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发展道路,从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三、重大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很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其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重新定位自己、认识自己。与此同时,学生能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从而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

2.学生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遇到选择的时候不盲目、不慌乱,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路径选择

一、引言

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市场消化超量供给的人才需要时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与此同时,传统的就业指导关注的是学生在求职时所遇现实问题的解决,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沟通能力、心理调试等方面。但这些指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频繁变换职业的这一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每一个大学生不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现有的职业做合理的匹配,从而帮助大学生走出职业迷途,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可见,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比于单纯的“就业指导”所采用的“就事论事”,“结合生涯规划进行的就业指导”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宁波大学部分本科生所作的问卷调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尽管有一部分大学生依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但在就业形势的重压之下,对自身职业发展更加关注和重视,进而加大了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二)大学毕业生在缺乏必要的基础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情况下,就业观念与选择十分盲目和不理智。通过一些实践和调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育还很少,更不用说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三)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已经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所了解的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开始着手对未来职业计划的制定甚至付诸一定的实践活动,许多人并不能做到将计划与实践统一起来,有效执行并达到最终的目标;(四)现代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明确,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盲区。据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对自己的喜好并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一份怎样的事业,因此一份针对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便成了空谈;(五)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和资源本身,内容局限性大,学生对此接受度和满意度较低。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较为关注的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满足于一般的大众化的知识性介绍,而是需求更多更深一层的个性化的指导咨询。

三、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的问题

根据舒伯(Donal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年龄段在18至24岁的大学生正经历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处于发展阶段中成人早期的转换期。这个时期正是整个生涯中最关键的阶段,个体的职业决策更多地取决于他们在这个探索阶段实现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在这个关键阶段,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认为应从社会、历史两个角度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尚未完全本土化

建国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此分配模式下,我国的职业指导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在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和一些留学生回国的推动下,我国的职业指导开始引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先进理念。到二十世纪末,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职业指导的在实践中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理论的不成熟影响了高校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影响大学生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高校设置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主要存在如下不合理之处:首先,在课时安排上,基本集中在大一和大四阶段,其他年级阶段则缺乏相应课程,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需求;其次,课程内容程序化、公式化,一般只按照“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来授课,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通过辅导人员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行表面化的指导工作,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辅导。

(三)资金匮乏,人员少

政策、资金以及人员投入上的不足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在就业时正确作出规划和选择,从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降低了就业率,相关专业又因为就业率低而被迫限制或停止招生,如此恶性循环。高校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应当抽丝剥茧,意识到导致就业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尚未配备足够数量和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四)历史根源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后直接由国家包分配工作,不需要自己考虑工作岗位的问题,因此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等问题并不关心,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思想仍然停留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学生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职业问题才引起高校及学生自己的重视。

四、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现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对策,为进一步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作参考。

(一)深入进行择业观教育,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

择业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对于择业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择业方向。因此,择业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对职业的选择,对择业标准的确立,进而影响到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倾向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择业思想日趋成熟;二是择业动机突出自我发展;三是择业目标过高;四是择业的多向性与不稳定性。针对这些特点,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应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教育学生正视待业,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3、教育学生发挥专长,引导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的观念。

(二)深入进行就业心理辅导,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信心保障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新的就业形势既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需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挑战。当就业困难的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时,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心理的不平衡,甚至导致“行为失范”。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的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广大辅导员们需要主动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科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各种因素,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科学、合理辅导,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竞争的激烈的就业市场。

1、举办就业心理知识讲座,开设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

2、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实施个体心理辅导。

3、关注特殊群体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三)认识自身与外在环境,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当代大学生接触新事物多、信息面广、思维敏捷,他们普遍渴望成才、渴求成功,但很多学生在就业前却常因对自己或外在环境不了解而难以进行职业规划与准备。集中体现在学生对自身评价的片面认识上。一些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心态、价值观等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职业取向及可能性把握不力。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及未来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篇7

[关键词]社会工作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作者简介]刘相明(1966- ),男,山东莒县人,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教育管理、职业指导;王心刚(1981- ),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山东 泰安 2710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94-0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工作性质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封闭的整体加以研究。与此相对应,宏观社会工作则把社会组织、社区、国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专业救助活动,它虽然也关注人际互动,但往往是以组织或群体代表的身份展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考虑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还要回答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前的若干问题,帮助学生成功实现就业,所有这些理应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职业救助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我们应树立社会工作的理念,利用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有效指导案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过程,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作为一门专业,具有完善的价值体系和工作原则,以此保障“助人自助”理念的运用。首先,社会工作者相信案主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一系列个人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功能。其次,社会工作者能帮助案主理解和认识他们的能力、环境和资源,进而帮助案主独立做出决定,运用资源来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同时,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的互动也会对社会工作者产生影响,能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和能力。如果把大学生看作案主,把学生工作者看作社会工作者,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针对遇到问题的社会成员,通过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调适、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独立“自助”的个体。

二、大学生具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案主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规划学业发展、素质拓展、社会适应和生涯道路的过程,是决定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时期怎样生活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充满幻想、迷茫、困惑的选择阶段。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前,都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很少做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很少认真思考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如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我有没有职业与生活的规划,如果有规划,具体是什么等。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都模糊不清,这说明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从而在求职过程中经常碰壁。所以,大学生在读期间就应密切关注社会的职业动向,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学习制订详尽的计划,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三、大学不同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不管是刚入学的新生还是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生,都要对自身有科学的定位,进而合理规划职业目标,明确奋斗目标。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因人而异,但结合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从整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大一基础期。经过高考,大学生走入校园,在相对自由的高校校园里,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充满迷茫、困惑。这时,学校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好心态,使学生认识大学、认清自我,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就业方向,培养学习兴趣,参加各类校内外有益活动,增强与人沟通交流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好基础课,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大二选择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质,通过大一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锻炼,检验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身心受挫能力,综合分析自身因素条件和环境因素条件,理性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考研或就业的方向,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定位选择,走出迷茫。

3.大三深化期。随着大学生活的推进,专业课程的深度和难度都随之加强,学习的重点由知识性转化为思维性,同时,知识学习的领域由单一的书本知识拓展到了与择业、创业、升学相关联的多元化知识的摄取。所以这一时期要学会多渠道锻炼自己、多渠道收集学习资料、多渠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对自己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培养和综合开发。

4.大四展示期。进入大四后,学生应该明确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总结过去的专业学习、素质拓展、理财和休闲的各种规划,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测验自己的能力,做好职业生涯的准备。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生,应精心撰写、设计有说服力、能吸引人注意力的自荐信和简历,灵活掌握自我介绍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笔试面试技能;想继续升学的大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辅导班,合理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开放心态,做好统考和复试的各种准备。总之,大四是大学四年的展示期,应处理好毕业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做好顺利毕业的各项事宜,这是大学生学习规划的必然要求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前提。

四、社会工作方法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事关个人一生工作的方案,不是一步到位或永远不变的,这要求学生工作者从个别学生或个别群体的需求出发,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积极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他们找到社会支持网络。

1.社会工作的理念契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增强。在这个整体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了解环境、掌握资源,促其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能力,从而使“助人自助”的理念得到深化。大学生可以从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开始,然后通过科学的职业倾向测定,在分析两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获得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学校为大学生提供测评工具、开展职业咨询与指导、收集与就业信息,最终由大学生综合分析各因素,并设计、实践职业生涯规划。

2.社会工作的实践是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由之路。社会工作者通过已掌握的科学方法,与案主一起帮助其改变自己的困境,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涉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包括职业方向定位、个人分析及咨询服务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指导和实践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通过报告、讲座、咨询来进行,还要通过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来进行。

当前高校专业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对学生的分专业素质要求,如专业岗位对身体状况、性格、心理、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如果学校在专业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岗位的就业素质要求,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些就业素质,能够使职业指导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更有效和持久。

五、社会工作方法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着重结合案主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及其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综合分析和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资源,以学生为本,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增强自我行为和决策能力,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全面成长与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社会工作的解决方法,从案主的范围层次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社会资源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也可分成全校学生的问题、群体性学生的问题以及个体学生的问题三个层次。本文只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建立工作关系。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取得案主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增强案主寻求改变的动机。通过会谈,社会工作者以“人在情景”理论为依据,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资料,让案主了解自身困境的根结所在,并取得案主的信任和接纳,进而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订详细而完整的服务计划和目标。

2.自我评估及环境评估。利用学校资源对案主进行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测评,帮助案主了解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帮助其提升自我认知和求职信心。在与学校、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可采用职业生涯规划个案经验介绍、模拟测验等办法,让案主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有较明确的认知,并对成功面试有感性认识。

3.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选择。提高案主求职的动力和能力,通过职业分析、面试技巧、求职途径等指导,促使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努力适应工作的需要。

4.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依靠个体的具体实践来完成,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找到一个适合的实习单位,定期保持联系,指导其如何充分利用日常工作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改善工作心态,进而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职业指导的一项工作,其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因此,个案工作的方法远远满足不了全体学生的需求,而且操作起来也会因缺乏指导人员而陷入困境。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结合不同的问题范围及所用资源范围,辅之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正新.团体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全国社会工程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4]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27-01

一、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都偏向于制度建设和约束方面的内容,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不是引导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常常就是沿用老一套的统一的教育方法,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很多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使用的方法过于陈旧,不具有时代性,工作方法简单,不能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选择的主题也不能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不能真正的起到教育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必须积极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联动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一是要善于运用高校内部的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让所有的辅导员都能够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是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内容,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从过去的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的教育,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互动交流;三是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教育讲座,邀请一些名人、成功人士到校进行演讲,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辅导员还应该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积极进行沟通合作

一方面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在自己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高效、稳定的沟通通道,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友好,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需求、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另一方面应该真正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有效的互动。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多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进行交流,让每一名家长都能够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让家长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

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性的评测以及职业意向的考核等,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职业训练。很多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比如说定期的开展一些暑期打工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下乡活动、毕业实习工作、学生校内创业支持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好的训练策略。此外,我们还可以请一些比较成功的校友回到学校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们一起利用放假的时间到社会中去实践,也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兼职工作等,这些职业训练不但能够让他们了解社会中的各个行业,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学校可以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开设相关的公选课或必修课,也可以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三、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联系与结合

(一)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以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为前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发展,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结合所学专业,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及认识。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身的目的性可以很好的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深化为大学生自身发展及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尽可能地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学生的思想需求以及实际状况,学生相对之下很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我们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够起到更加有效的教育作用。

(二)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

其一必须从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着手,积极的对理论进行完善,从而让其更好的指导实践。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去倾听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职业需求,再有针对性的创造条件,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教育性,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可以运用它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难题;其二应该要进一步的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并不是简单的工作形式上的融合,而应该是理论、实践等方面的融合。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职场训练活动或者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主题教育,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我们在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之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注重的是实践,是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职业发展,通过对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分析以及考核,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与其实际情况和职业意愿相符合的职业档案,充分激发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之后,就是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能够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篇9

由此可以测算出,在中国每10万残疾人中接受教育的人数约2万,中国接受教育的总人数约为1748万人;中国残疾人就业总人数约为2130万,占中国残疾人总数的25%。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已就业的残疾人中有相当数量的残疾人没有接受过教育。也由此论证了笔者的观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不一定就是有没有接受教育的问题。

问题与残疾人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有关。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要生存就必然有就业的需要,几乎每个人都为了就业做出过努力,但是结果有好有坏。这就存在一个规划的问题,有的人在职场上遇到挫折就浅尝辄止,从此迈不开脚步;有的人越挫越勇,不断调整自己的技能、方向,在他的面前是一条坦途。

但是,不能由此说教育就百无一是。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教育的作用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关键是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本文的着笔处皆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正是职业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也是职业教育学领域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职业生涯规划从促进人生健康发展和与组织协调的角度,使职业指导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其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残疾人作为社会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一个庞大群体,同样面临生存、职业等问题,而这一群体由于自身生理的某些缺陷,职业之路比常人走得更艰难。针对残疾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升生存能力、获取适合其能力的职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人很早就懂得规划对于成事的重要性。当前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大都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和进行,而中国仅有极少的几所高校有针对残疾人开设和招生的专业,即使这些残疾人进入了高校,接触到的也是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既针对正常人群设立的职业生涯规划。

残疾人处于就业竞争的弱势地位,不仅需要公正的对待,更需要社会环境的特别保护。在现代社会,作为公民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平等的基本劳动保障权利。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和自由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流动机制来实现和保证的。社会流动的重要功能在于,可以为社会位置较低的弱势群体成员处境的改善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为优秀者的胜出提供有效的途径。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社会的流动程度越高,就越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现实情况是,残疾人常常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中,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了严重的障碍性环境,限制残疾人平等参与就业竞争,阻碍有关法律、政策的落实,束缚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有资料显示:残疾人对社会歧视的感受要远远真实于健康人,残疾人就业难与社会歧视和社会文明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不能想象一个歧视残疾人的社会能给残疾人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这些不正确的歧视态度,由于对市场竞争的片面理解和效率至上的片面价值观,没有形成对残疾人就业的科学认识,对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明确;也反映了社会中人道主义思想和尊重人权观念的淡漠,缺乏人权保障意识和对弱势群体保护观念。

大多数人认为残疾人的就业就是随便找一个工作,能够自食其力就可以了。由于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有时候连残疾人自己也陷入盲目之中,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工作是自己向往的,什么样的工作又是自己能够做好的,更谈不上职业生涯规划了。即使读过书的,在学校的职业指导课上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也认识不到其重要意义。

篇10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优秀管理城市”为目标,切实加强对城区洗车行业的规范管理,彻底改变洗车行业秩序混乱、设备简陋、环境污染、占道经营以及服务水平低下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状,引导洗车行业向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服务优质化方向发展,实现我市“”规划的精彩开局。

二、组织机构

成立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由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城管局局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城管、交通、工商、公安、环保、水利、住建、质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专项整治活动的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工作。

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派人参加,其中城管局6人、交通局4人、工商局2人、公安局2人、环保局2人、水利局2人、住建局2人、质监局2人,主要负责整治活动中依法查处和行政强制工作。上述部门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带队,并自行安排执法车辆。

三、整治范围

凡在本市城区范围内开办的洗车企业(个体工商户)(含以维护、装饰名义设置的机动车辆清洗场所,下同)均属本次规范整治的范围。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专项规范整治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对规范整治的目的、意义和标准进行广泛宣传;组织进行全面、详细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关于对城区洗车行业规范整治的通告》。

(二)自行整改阶段

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组织对洗车场所逐一进行清查,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由经营业主根据限期整改通知书的要求进行自我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

由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统一进行验收,对仍达不到整治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对有违规经营行为的,坚决依法惩处;对符合要求的强化监管,防止反弹。

五、职责分工

各相关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如下:

(一)市城管局:负责对占道冲洗、污水横流、乱吊挂、乱搭建等影响市容市貌、损坏市政设施和沉淀池、排污沟设置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做出处理。

(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对洗车经营者未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或擅自改变已经核准的场地、设施、设备,导致与许可证核准不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出相应处理。

(三)市工商局:负责对无须取得许可(含批准文件)或已经取得相关许可而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洗车经营活动的洗车场所,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四)市公安局:负责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对影响道路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洗车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整改。

(五)市环保局:负责对洗车场所废水处理不达标排放、废水采样井不规范设置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六)市水利局:负责对洗车场所的取水许可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对未办理取水许可证擅自凿井取水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对改变场地使用功能开办和污水接管不到位的洗车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和做出处理。

(八)市质监局:负责做好洗车行业相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和监督检查工作。

六、整治标准

(一)洗车场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和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设置。

(二)从事洗车经营活动应具备如下条件:

1、取得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和工商部门核发的《工商营业执照》。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和省地方标准DB32/T1692.3《机动车维修行业开业条件》第三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规定,营业用房面积不少于40㎡,停车场面积不少于30㎡。

3、要在核准的场所内进行车辆冲洗,不得擅自占用道路、绿化带和公共场所进行洗车和停车。

4、洗车场所必须按规定设置沉淀池;洗车废水通过排污沟排入城市污水系统;洗车作业范围外四周设置截水沟;沉淀池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应在洗车场所经营范围内设置规范密闭容器收集并及时清运。

5、洗车场所不得设置在住宅小区、学校、交通要道及其他人行密集区通道口附近;严禁擅自开挖、占用市政道路和设施以及凿井取水。

6、洗车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影响市容;洗车废水不得流入洗车场之外的路面,污染周边环境;不得擅自在场外堆放物品和乱晾晒等。

七、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里将从各相关部门抽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工作人员组成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确保规范整治活动顺利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