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的作用

篇1

1、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省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3、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省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二、政策建议

1、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3、完善我省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省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4、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省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5、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有数据显示,农村建设常出现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可规定对资金运用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或者减少存款,或者自动退出农村存款市场。加快资金的回流,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流支持。

6、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篇2

【关键词】公共财政;农村金融;政策

(五)农信社的存款规模限制了支农能力,经营成本大

从观察县的农业贷款规模中可以看出,地方农信社是农村金融发挥支农作用的主力军,但农信社受存款规模的限制,其农业贷款的发放也被限制。从观察县的数据显示,大部分观察县的农信社的存贷比已经接近监管要求的存贷比75%的上限,部分观察县的农信社的存贷比还超过了75%(例如疏附县农信社2010年末存贷比已达78%)。此外中央实施了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由于农信社是各县发放涉农贷款的主力军,涉农贷款的存量远远大于其他金融机构,由此造成涉农贷款的增长速度较缓,获得政策奖励的数量与其贡献不匹配。农信社承担了大量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工作,如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自助设备(ATM自动取款机和ATM自动存取款一体机)在农村全覆盖等,农信社在农村经营中的成本也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六)农民和农村企业缺少有效抵押物,融资困难

农民拥有的可抵押资产十分有限,其拥有的资产主要是自建房屋、宅基地、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以及耕种的农作物和养殖的家畜等农产品,而我国现行的《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条款明确规定了农民的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之上的房屋、农作物、家畜等资产均为不“合规”的抵押物品,金融机构因农民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向农民发放贷款。农村企业因实物资产少且一般流动性差,财务信息透明度低等原因造成融资困难。

三、财政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涉农贷款奖励政策

根据《中央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该奖励政策出台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吸引了金融资本支持农业发展。但随着涉农贷款存量的增大和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涉农贷款增量的增长率越来越难以超过15%,建议中央财政加大涉农贷款奖励政策,一是应扩大政策的惠及范围,只要满足涉农贷款增量要求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得到奖励;二是提高奖励力度,将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0%的部分,按3%至5%的比例给予奖励,以继续鼓励和吸引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为农业和农村提供资金支持。

(二)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范围

根据《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0]42号),中央财政将费用补贴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并了2255个乡镇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其中新疆共有214个乡镇列为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占全疆乡镇的20.9%,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仍有众多的金融服务十分薄弱乡镇未纳入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例如调研的疏附县、莎车县英吉沙县无一个乡镇纳入补贴范围。建议中央财政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范围,以吸引更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开设金融机构,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促进贫困地区的农民提高收入。

(三)建立地方财政存款的激励机制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建议将涉农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财政性存款按各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市场份额比例存放于农村金融机构,提高涉农贷款的供给力度,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农村的信贷服务能力。

(四)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税收政策优惠

根据财政部《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号),中央财政有力的支持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具体建议为:一是取消金融机构对农户小额贷款(5万元以内)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的额度限制,建议对所有农户贷款的利息收入都免征营业税;二是对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90%计入收入总额减为50%计入收入总额,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所得税;三是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的期限由201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15年12月31日。四是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由90%比例减计收入改为50%比例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五)对发放涉农贷款比例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区别对待的存贷比监管政策

农村金融的存款规模有限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已经接近或超过监管机构75%的上限,为向农村和农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建议政府将发放涉农贷款比例超过50%的农村金融机构实行85%的存贷比监管政策,以增加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

参考文献

[1]陈治.财政激励、金融支农与法制化[J].当代财经,2010(10):25-33.

[2]李勇等.发挥财政金融合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J].中国财政,2009(18):30-33.

[3]李珂.优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0(14):9-11.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合作金融组织;金融结构“二元化”;“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其中一个领域的金融结构也存在“二元化”问题。在此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民贷款,使得农民贷款困难;与此同时,财政对农村投入也相对有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使农民得到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金?这主要还得从农民自身来解决。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农村中成立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对解决农民资金缺乏的难题有很大帮助,在一些落后的地方,效果更是明显。

一、关于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一)农业融资论。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是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其理论前提有: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所以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并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如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他产业的低,故农业也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该理论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并促使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消亡,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广泛实行了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扩大了向农村部门的融资,并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但其弊端也很快显露出来。例如,由于可以持续得到便宜的资金和利率上限的存在,使得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和正规的贷款者无法动员农村储蓄以建立自己的资金来源,进而过分依赖外部资金。而且,当低的利率上限使得农村贷款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时,官方信贷的分配就会偏向于照顾大农户,于是大量低息贷款补贴被集中并转移到了使用大笔贷款的较富有的农民身上,农村穷人却得不到资金支持。另外,政府支持的农村信贷机构缺少有效监督借款者投资和偿债行为的动力,加上管理低效问题严重,造成了借款的高拖欠率。总之,就构建一个有效率且独立的金融体系而言,这个理论本身及其施行效果是失败的。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其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论则完全相反,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因此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

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主张在农村金融领域实施以下方面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动员储蓄作为其重要职能;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且实际存款利率不能成为负数;农村金融的成功与否,应当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及其经营的自立性和可持续性来判断;没有必要实行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目标的贷款制度;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合理性,不应一概取消,应当将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

该理论得到了人们广泛的接受,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至今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仅仅取消信贷补贴能否消除那些目前影响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体系的低效能问题,而通过利率自由化又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值得怀疑。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外部的要素去支持它。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而简单地提高利率水平又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恶化;为了弥补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和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该理论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又不同于农业信贷补贴论。它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以及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要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和提供贷款的单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必须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排除妨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等。同时,该理论也为新模式的小额信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理论基点,该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在金融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育之前,应当注重用政策手段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并同时抑制利率的增长,对于因此而产生的信用分配和信用需求过度问题,可由政府适当从外部供给资金;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融资与实物买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贷款的回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可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问题;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通过政府适当的介入加以改善。

(四)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除上述三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外,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中也是比较有影响的。该理论从知识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问题的金融局部知识分析范式,其出发点与斯蒂格利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相近,但其结论却从理论和政策上支持了“农村金融市场论”。

该理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中,局部知识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不完全信息或者信息不对称情况是大量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是政府干预的理由,恰恰可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发现和利用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减少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散布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只有通过类似于劳动分工的知识分工才能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而竞争是一种发现这些知识,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能够促进知识分工,从而增进合作。据此,该理论的主要政策建议是:金融服务供给者应该贴近存在局部知识的具体的人和地方去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当地的金融服务需求,从中获取回报;应该充分利用分散在地方的局部知识,促进知识分工,尤其是借款人之间的知识分工;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直接参与供给作用应该是辅的。

总之,在局部知识论的分析范式框架之内,政府仍然有其位置,但也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

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状况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合作基金会)自八十年代试办以后,其间迅速发展壮大,到1998年低,基金会融资规模达到1,600多亿元,对增加农业投入,缓解农民生产资金短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相当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以招股名义高息吸收存款,入股人不参与基金会管理,不承担亏损;基金会将筹建资金用于发放贷款,违反金融法规经营金融业务,有很大的风险。《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互助组织,不得办理存、贷款业务,要真正办成社区内的资金互助组织。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从1999年3月全国陆续开展了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整顿工作,到2000年末清理整顿工作已基本完成,所以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已不合法地存在。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合作基金会已不合法地存在,但实际上,在一些地方该类组织仍存在,金融监管部门也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究其原因,是因为该类组织确实有它独特的功能,受到农民的欢迎与支持,故而能在狭缝中生存。例如,太湖县小池镇的杨埠储金会,虽然在法律上不合法,但由于其独特的功能,仍然存在下来。

三、杨埠储金会简介

杨埠救灾扶贫互助基金会,现属于太湖县小池镇银山村(由杨埠村和海形村合并而成),1988年初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由县民政局归口管理。当时成立储金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储金会吸收村内闲散资金,帮助受灾、受困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储金会由原始股东(拥有储金会的所有权,可分红)组成股东会,即由村委会成员与持股个人组成。原始股东371股,每股10元,现在涉及全村310户,约占银山村总户数的1/3。股东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决定重大事项。股东会下设理事会,有会长、会计、主办出纳员各一人。

原始股东和其他村民均可按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借款给储金会,储金会以收取资金占用费(略低于同期信用社贷款利息)的形式放款。发放贷款的程序视贷款金额而定:放款1,000元以内,由主办出纳批;1,000~3,000元以内,由会长批;3,000~5,000元,由理事会集体审批;超过5,000元,需派人明察暗访后再集体决定。净利润按3∶3∶4的比例分红,即风险基金占30%,村级管理费占30%,发展基金占40%。

为防备村民集中提取存款,储金会提取总资产的30%左右作为储备基金,存于银行、信用社。据调查,该储金会从成立到现在,从未发生过挤兑现象,也受到农民的一致好评。储金会一切按章程和制度办事,每季度向县民政局、镇农经站报一次账,接受相关部门的查询和监督。

20年来,这个至今依然没有“正式身份”的“黑户”,因已经具有了某些乡村金融组织的雏形而日益成为舆论焦点,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成为社会主流声音。截至2005年2月底,杨埠储金会这个当年只有5,700元家底的乡村互助基金,现在自有资本已达到19.8万元,全村80%的农户受益。

四、杨埠储金会发展壮大的原因

杨埠储金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它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和引导。像这样一个没有合法身份的“黑户”,要想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是难以想像的。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可以使这个不合法的组织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可以给予必要的财力帮助和政策引导。

(二)它能够真正地满足农民贷款需求,并具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无法比拟的优点,因而受到农民的欢迎与大力支持。主要表现为:(1)贷款容易,村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程度深,信息相对充分;(2)手续简便,基本不需要抵押,更不用请客送礼;(3)贷款利率低,一般低于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利率;(4)约束力强,由于是在村民内发放贷款,农民不仅受到法律约束,更受到道德方面的约束。“过去,钱是公家的,现在,钱是大家的,不还怎么行”;(5)入股的农民还可以从盈利中分红,更加大了农民入股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农民对它的关心与支持。

(三)它有一套成熟的规章制度和较硬的领导班子。它在存款、放款、收款、利益分配等方面都有一套制度;市、县有关部门在监管与整顿中也对其做了多次规范性引导。它的领导者陈方甲是个高中毕业生,这在当时农村是比较少的,他有一定的智慧与能力来管理好储金会,并受到村民的支持。

五、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意义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经济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环境改善的直接经济支持,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拓宽了农民借贷渠道,促使农民开展非农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资金互助能够引导并促进农民生产经营和消费上的合作,形成综合合作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目前,制约农民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不足,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困难,如农业生产停留在原始水平上、消费水平跟不上去、生产无法扩大等。因此,通过建立相应的合作金融组织,拓宽农民的借贷渠道,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二)增加农村弱势群体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工农业收入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依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服务农民,实现农民的增收,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作为商业银行、国家财政、政策银行(包括信用合作社)与农民沟通的中介。通过合作金融组织的中介、担保和监督,能够有效在减少各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建立起多种贷款保证机制;有效对接国家引导农村经济、扶持农业产业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资金和政策机制。

从杨埠储金会得到的启示:

一是该类组织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组建适合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可以有效满足农民贷款需求,使农民得到必要的生产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金,但一定要有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组建一支合格的领导班子,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它就会流于形式,不能持久。

二是要让该类组织合法化,让现有处在地下状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走到前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类组织的优越性,使该类组织真正地得以发展壮大,并吸收一些优秀人才介入其中,参与经营管理。同时,政府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其进行支持引导;否则,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灭亡。目前,尽管国家已放宽了一些条件限制,但门槛依然很高,要想发挥该类组织的功能,门槛应进一步降低。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改革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 255个网点,其中104 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 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 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2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资金资本;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外部竞争环境愈发激烈,而传统的简单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呈现出的弊端也日趋严重,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始推进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开始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模式。

一、经济资本与资本管理

1.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也称之为风险资本,是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是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是经过银行管理层内部评估产生的配置资产或是用于缓减某项业务风险冲击的资本。

公式:经济资本=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的作用有:风险管理、产品管理、绩效评估、资本管理和风险披露等。

2.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是在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的基础上,对银行的资本进行管理,其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重约束效应。可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并能通过经济资本在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等作用,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的现代化转变。从长远意义上来说,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对银行、银行监督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经济资本的核心在于对风险资产增长的约束和对资本回报的明确要求。其主要的管理目标在于对业务风险的控制和提升风险调整收益。经济资本可直接对应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然后银行可通过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对经济资本额度的分配方式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且通过对银行经济资本的进一步优化,可有效地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因此,银行要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和具体经营管理活动间建立适应的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机制。

经济资本管理包含内容:经济资本计量、绩效考核、经济资本配置和产品定价等四个方面。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通过资本管理,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机构可向各个分支机构下发经济资本计划,进而来对风险资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对风险资产总量的控制,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本回报

银行本身就是具备经营风险的特殊性企业,在承担必要风险的同时,也要获得相应的风险回报。就目前而言,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都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但是并未获得相应的风险回报。

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将调整后的风险资本收益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相应标准,进而使得各分支机构在开展业务时能充分考虑风险回报,并引导其进行资源配置,分配到低风险、高回报的业务,进而来实现总体资产风险的降低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资本回报。

3.有利于促进低风险分支机构的发展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较为集中,但其分支机构的外部环境仍旧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大的差距。在传统的简单粗放的信贷管理模式中,分支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较弱,其业务规模受限,进一步限制了分支机构在降低风险时的合理发展。实行经济资本管理,能有效地促进低风险处理的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进而来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本的全面增长。

4.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是靠经营状况来对银行绩效进行考核分析,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的发展状况,未能体现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经济资本作为衡量因素,能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衡量,在分析盈利状况的同时也能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分析。

5.为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在现阶段,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需要充分的考虑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环境,充分分析、了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可根据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和风险回报,来决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策略。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资本应用措施

1.经济资本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经济资本是一种风险评估标准,其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资本的应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其主要原因有: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济资本未能得到重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经济资本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过程控制,而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管理者认知不到位,在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考核结果,进而忽视了对自身经营管理风险的控制,导致经济资本的实效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2)经济资本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忽视了对管理风险的控制,进而使得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经济资本的风险防范作用未能得到发挥,且其在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行进一步强化对经济资本的重视,充分重视其监管作用,使之得以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顺利进行。

2.应用措施

(1)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量与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风险,不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促使风险与收益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要充分认知经济资本管理缓减经营管理风险的重要作用,进而确保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规范自身的行为,端正工作态度,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

(2)健全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进而导致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的增加。随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量和信贷量的逐渐增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力极其激烈,市场风险也不断加大。因此,法人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资产管理体系,将市场风险与经营管理风险统一纳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及时发展、掌握风险,并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与管理,进而来确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3)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不断的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业务工作中改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的部门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进而来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

(4)正确计量经济资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较于大型银行,其规模较小,管理宽度较窄,处理数据量和存在误差都相对较小,因此实行经济资本管理更为容易。正确计量市场、操作、利率和汇率风险等经济资本时极其重要的。

(5)强化内部沟通、协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加强内部会计系统、财务系统、统计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等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资本是一项新的风险评定标准,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各类风险的防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充分认知到经济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健全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正确的计量经济资本,强化内部的沟通、协作,进而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的风险防控作用,确保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子,曾刚. 管理创新与中小银行转型――新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济资本管理案例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13,08:76-88.

篇6

在国际上对于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观点认为它们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罗宾逊、卢卡斯),有的观点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金融发展(单俏颖),还有的观点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消极作用(戴蒙德、库格曼),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特殊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有所助益。根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在我国,农村金融主要通过储蓄银行的存款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规模特别是存款规模的扩大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资源,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地区的存贷结构比例失调使得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可用资本相对减少

农村投资的产出效率也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

(三)农村投资效率一直不高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外流导致的,资金外流致使农村的整体投资额增长缓慢,用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资金肯定也会减少。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金融要更好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必须对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应该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明确农村金融的角色定位

以前,农村金融的定位通常是为城市经济输送农村的剩余资源和资本,在农村经济高度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今天,农村金融的作用更多地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保障,还要吸引城市资金参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中去。所以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民间小额信贷公司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有活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

(二)选择正确的农村金融发展政策

农村金融目前的发展重点不在量的扩大,而是质的提升,目前农村金融中的资本利用效率底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颇有不利,为了提升农村金融的资本利用效率,应该使用较为合理的手段与政策提高农村市场上金融机构的贷存比率,从而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造成的资金外流,从而使资金流向实现正确的导向,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促进发展效率,有效吸引和巩固农村的可用资本。

(三)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建设

针对三农问题,要通过政策和财税的扶持增强农村的技术设施建设,引入更多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法律法规上有一定依据,从而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民增收促进作用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积累和投入,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促进广大农民和乡镇企业方便快捷地获得信贷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温涛、冉光和等(2005)研究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显著的负效应;杨雯(2007)研究认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杨小玲(2009)基于农民收入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经营性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谭燕芝(2009)发现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但是反之不然;钱水土、周永涛(2011)经过实证证明了农村金融资金配置的低效率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具体关系,学者们研究后得出了不尽一致的结论。这主要是由于研究采用的农村金融发展指标不同,多数研究只从农村金融的规模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而且大多也没有考虑到农民收入的结构变化。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三方面考察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并且区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二、农村金融政策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009年末,全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已达12.7万个;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1.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与此同时,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在迅速增加。199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686.31元,2010年,已经达到了59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也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工资性收入上升趋势明显,与经营性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农村金融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服务可以更好的融通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贷款余额之间保持了非常一致的增长。在1997年附近,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开始趋缓,而此时,正是我国对农村金融进行调整的时期。1997年开始,国有银行对其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开始从农村市场大规模退出,收缩战线,农村金融活跃程度受到很大影响。从2003年开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步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此时,也正对应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试点,进一步明确了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定位;2006年以后,政府又相继出台文件,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总而言之,每一次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出台,都会对提高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推动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前文定性描述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下面采用定量分析,来判断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具体作用。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借鉴学术界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分析,采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三项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各指标如下: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SZ):由于涉农贷款能直接反映对农民信贷的支持力度和规模,所以,选取农村人均贷款余额(RL)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它等于农业贷款(AL)加上乡镇企业贷款(IL),再除以同期农村人口。

农村金融发展结构(ST):在农村贷款余额中,乡镇企业贷款所占比例,即乡镇企业贷款(IL)除以农村贷款余额(AL+IL)。

农村金融发展效率(EF):农业贷款(AL)除以农业存款(AD),表示农业存款转化为农业贷款的比例。

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PI)作为衡量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收入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为了更好的揭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取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做考察。由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很小,且与农村金融体系关系不密切,所以不做考虑。

数据均来自于1990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二)实证分析

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确定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避免对非平稳序列因采用因果关系模型而导致的伪回归,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由检验结果可知,原有的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对其采用差分法,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依据协整理论,对于通过平稳性检验且为同阶序列来说,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判定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采用协整检验法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贷款余额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选择最大滞后期为2阶:

(1)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对农民人均纯收入Y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做协整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的均衡关系。它们之间的协整方程如下:

LnY= -1.282285lnSZ+ 1.368369lnST+ 0.352898lnEF

(0.11554)(0.06396) (0.07667)

从方程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的改善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即增加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提高农业存款向支农贷款的转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提高农民收入,反而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也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相一致,其中的问题值得深究。

(2)农民工资性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对农民工资性纯收入Y1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做协整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农民工资性收入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LnY1= -0.088488lnSZ+ 1.057102lnST+ 0.06079lnEF

(0.00639) (0.00368)(0.00435)

从方程结果来看,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结构、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的改善可以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看到,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即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乡镇企业贷款占比每提高1%,则会使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06%。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也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有微弱的正向作用。

但是同样,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反而有较轻程度的阻碍作用。

(3)农民经营性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分析

对农民经营性纯收入Y2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做协整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农民经营性收入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如下:

LnY2= -0.978845lnSZ+ 0.9937216lnST +0.001244lnEF

(0.00153)(0.00087) (0.00101)

由协整方程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但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负作用于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

(三)结论和启示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在某些层面上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村金融结构的改善,即扩大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都是来自于乡镇企业,结论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相符合的。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也会提高农民收入,因为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业存款向支农贷款的转化,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但是从实证分析中也可以明确看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反向作用。由此看见,我国单纯的推进农村金融网点建设、提高涉农贷款总量并不能有效帮助农民增收;多由政府主导和推进的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在功能上与农民增收实际需求之间并不协调,其中仍有许多环节亟需理顺和处理。例如,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盲目扩张,而贷款资金使用的配套措施跟不上,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受到政府过多干预;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等。

四、政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贷款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规模的扩大并没有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更要加大力度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农村金融中,不能单纯寻求涉农贷款数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寻求涉农贷款使用质量的提高。为了让贷款资金使用更为高效,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是必要的。因此,要改变以往由政府主导和推进的农村金融体制,引入市场化机制,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减少政府干预,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使农村金融服务能更加贴近农民实际需要。

(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和农民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金融机构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之相适应。金融机构要改变当前农村金融套用城市金融体系的做法,要根据农村和农民的独特需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农村实际。逐步将保险、期货、租赁、担保、信息咨询、银行卡等新产品推广到农村,满足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只有贷款供给能良好的契合各具特色的贷款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贷款资金的经济效益。

(三)加大对贷款农户和乡镇企业资金使用的指导

对于贷款农户或贷款乡镇企业,政府或者相关社会组织要加大对其资金使用的有效指导,克服其在信息和技术等方面较为缺乏的劣势。同时,有关部门也要相互协调为贷款农户和乡镇企业提供资金使用配套措施,使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贷款资金能真正为创收增收贡献力量。

(四)继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

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巨大作用,因此,继续加大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手段。农村金融机构要发挥乡镇企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降低借贷门槛,着力解决乡镇企业在融资上的困难,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小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

[2] 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

[3] 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07(11)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篇9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相辅相成

近年来,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很快,对帮助各地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民传统的生活状况,起到的作用极大。可以不断消除农村家庭就业问题和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后备资金等问题,优化农村地区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由于国家惠农政策作为坚强的后推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业务面、结构功能、服务水平正不断进步,更有必要研究并探索农村金融发展之后能够对农民收入带来的各种变化。本文侧重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真实情况,用辩证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并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为促进二者之间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内容与实践经验。

一、发展农村金融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能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增速缓慢,城乡差别依然很大。重视的研究和拓展金融发展和农村,建设关系意义可谓深远。其一,能够使得农村金融在机制上得以健全,进一步推行金融行业改革。其二、能够扩充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的内容,为促进二者均衡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其三,能够促使农村金融对各地区经济的支持,并起到正向作用。金融机构入驻乡村,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家庭增收,帮助产业实现效率提升,对于我国地区并行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的农村贷款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进步也比较明显。农村金融服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民贷款额度,也比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高出近50%。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使我国农村的贸易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促使农村产业得到迅速成长,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其一,农村金融的服务产品类别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主要停留在农民存款和贷款的主要业务上,对保险以及理财和投资,方面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其二,现有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单一、功能不全。特别是机构的规范性相当欠缺,作为核心力量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还缺乏实质上的融资意义。其三,还未引入先进的服务技术。小额农贷为主要形式,金融服务手段比较落后。其四、农村金融缺乏较好的金融互动机制,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资金外流量较大。

(二)我国农民收入概况

我国农民总体收入如下:一是劳动种植、林业、副业等收入;二是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三是家庭自有财产收入;四是其它转移类收入。其中家庭经济经营性所得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最大部分,达75%左右,务工工资收入也占较大比重。分析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资料,分析得出:到2014年底,我国农民平均收入每人为9800元以上,相比2013年同期而言,进步很大,但与城市居民人均28000元以上相比,农民的总体收入还应当继续关注。综上所述,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显然都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探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之一。从人口的比例来观察,农村人口份额较重,必须发展农村金融,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政府对农村的相关规划。

(一)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一种双向关系,对农民实现增收目标和信贷部门规模扩大都有重大价值,要不断鼓励金融信贷向农村地区合理延伸。农民将自己的经济收入存入银行,银行则可以通过提供多种的存款方式、理财服务等使农民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方式的贷款,资助农民朋友购买生活生产用具、农机器械、房屋修建以及农民子女上学等多元化多角度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但一定程度上农民储蓄比例和农民的收入也存在着反向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储蓄比例越高,农民的收入反而越低。主要是由于不少金融机构为保证本机构的收益额度,而将不少原本应当用于农村的储蓄基金划归城市,结果导致了农村经济建设上缺少资金的支持。相反,农村金融的信贷比例,则与农民收入存在着正向的关系,信贷比例越高,农民的收入则越高,信贷比例的提高往往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农民的收入的不断增长,也直接推动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例的扩大,而信贷比例的扩大和提高对于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村金融的水平和结构非常重要,对农业实现经济的产业化有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规模和动力改革方面。必须开始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发展优质产业和高效农业。同时,要求能够重视多项实用技术的引进;倡导发展改良后的农作物精品;统筹规划实施农田对应项目建设;要开办农产品加工厂就需要添置大量的机械化设备,要有配套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技术人才;农产品销售与批发中心的建立,必须拥有大量的资金来源。如果一味依靠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拉动市场需求,那么数额相当有限。鉴于此,依靠农村金融力量对农业建设部门提供各种贷款,满足资金需求,就可以带来农业产业的新局面。而反过来,农业实现产业化并不断发展,也能够帮助农村实现民众收入增长、地方经济提速的目标。可见如果农村金融不能良性发展,资金欠缺和技术会缺失,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只有当农业产业化得到不断发展,才能够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不但应当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方面考虑,还要考虑到农业建设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生活质量,将中央关心的“三农问题”,力争完全化解。

(三)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农村乡镇企业成长

发展地方金融,对于乡镇企业得到大量的资金来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助于农民的生活状况改善,更可以说是农村产业化的源头活水。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洪流中,乡镇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其市场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其融资条件也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地方金融的支持。同时,金融部门也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实现乡镇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引入高科技的项目提供所需要的资金。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就能够吸引农民回返乡村,既有利于农民家庭的收入,保障农村社会的和谐;又能够实现农村的产业结构转换,实现城市、乡村的“双向发展”构想,可以有重大的价值。

(四)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农村区域经济是依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地理区域、农村经济情况、农村发展需要而融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定性的农村经济整体。构建高标准的金融格局,有利于农村的区域产业发展,也有利于整合社会资金,引动资金的良性循环。没有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就会缺少资金,融资困难,其优势产业就难以发展起来,对农民有计划、有规律的进行产业生产无疑起到阻碍作用。反过来,农村区域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也就难以完善,二者其实是一种共生关系。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良好,就能够推动金融机制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健全;反之,如果金融机构能够对农村产业予以大力支持,就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和改善生活质量,也对地方发展起到联动作用。

(五)发展农村金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由于地理特点和区域位置不同,我国农村在传统上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民生活水平落差也很大。同时农村产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规模存在着差异,其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也多样化。而传统的金融力量单薄,无法满足其需求。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只有农村金融不断完善,才能够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并不断动态调整,也能够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本地经济融合起到,切切实实地起到推动作用。因而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可以帮助农村巩固资金储备,满足产业的要求,优化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家庭和地方经济的增长。

三、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一)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各种金融机构很多,但主力军仍然是大小信用社、各类银行和地方邮政储蓄部门。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其发挥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个体机构上,形式还比较单一。政府应该多方鼓励各种金融机构相互结合形成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建立比较合理规范的金融机构资金批发市场,可以让资金回到农村,为本地的经济服务。各种金融机构要发挥金融主体作用,大胆进行深化改革,加速经营机制的转换,努力提高资金供给的效率,加强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不仅要改革关于信贷管理的机构组织,把信贷管理的制衡和分工结合起来,落实信贷管理岗位职责。要不断提高内部自我管理的标准,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让服务水平更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鼓励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

我国政府应该结合农村发展特点,鼓励开办和发展有助于农村地方经济的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小型村镇银行、农村合作资金机构、合法的贷款组织等,形成新型农村金融体制。务求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发展农村经济所面临的金融资金短缺,技术人才缺失,农村市场的风险,自然灾害的破坏和部分农民违反合约等等问题。同时要,多多鼓励发展不同种类的农村保险业务,信用担保业务,加大对农村保险业务和农村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支持,务必要使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和新农村办法实实在在,起到一定的帮扶作用。

(三)开辟全新的农村金融模式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小额贷款来自于借款,这些借款大多来自于亲戚和朋友,不用支付利息。可见小额贷款的方式经由农村金融机构施行,对农村而言,在经济发展上作用甚微。所以政府应该开辟和发展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引导农民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农村金融需求,例如,采取订单农业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价值链融资,带动农村地区形成公司与农民,农户加合作组织与公司等新型的合作模式,引导我国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促使广大农民向了现代化农业农民转型,为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四)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力度

国家要根据农村的实际特点,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性法规、法律,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金融改革措施,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出入管理做好详细的规定,把那些不具备专业资质、服务职能较差的农村金融机构杜绝在源头上。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抽查办法、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方式对农村金融行业进行监理。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整顿,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创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竞争环境,保证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体制,按照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落实农村信贷管理工作,并定时进行账目清查对坏账烂账不良账目要及时进行处理,加强落实金融机构岗位责任制,使得职责进一步明确化、细节化,并对内部的管理工作形成制约和监督办法。

(五)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专业素养

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特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专业的从业资质。因此对内部员工,应该加强其业务培训,多渠道开展农村金融知识普及,强化金融办理业务,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实行操作管理,就能够使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产业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内部从业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培育,明确自身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开展经常性的考核与评价,调动金融机构职工的热情和工作意愿,敦促农村金融在新形势下不断前进。总而言之,农村金融、农民收入、地区经济的进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的,各个方面也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联系。总体而言,不仅农村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资金等问题,能够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必然影响和推动着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惟其如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就不仅要针对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也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落实金融管理政策,合理进行金融配套改革,开展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来推动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

作者:刘玉红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系

参考文献:

[1]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2):56-63.

[2]林宝清.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J].农业经济导刊,2002,(1).

[3]李永,樊立.定西,劳动力转移,农民金融需求再增加[J].金融博览,2011,(12):52

[4]姜长云.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3).

[5]秀曼.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