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拉近城乡发展的距离,保障城市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就必须切实执行城乡统筹规划的策略。城市与乡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城市体系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衔接,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与城乡规划管理势在必行。积极开展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才能将各个乡镇建设活动进行综合部署,以保障城乡内部各个系统与地区之间能够协调发展。
1.关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新认识
新时期,为了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贯彻,就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去分析,并从新的理念角度来对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进行分析与对待,将城乡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对整个领域内的中有利生产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城乡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进一步落实城乡协调互补的产业体系。
1.1关于城乡规划体系与规划范围的变革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时,首先要改变规划体系。传统的城市规划重点一般放在城区规划方面,城镇体系规划发展涉及的程度比较低,仅仅只有职能分工、规模预测等等,而关于整个区域统一的规划比较少。通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领域的统一规划,基于土地类型的划分、用地预测等方面,导致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方面力度不足。因此,城乡规划体系有必要进行创新,将整个行政地域覆盖,实现总体规划,要就按照乡镇规划的内容纳入整体规划中,进一步扩大规划的范围,为乡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规划指导,为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土地所有权与土地规划利用的变革
既然是城乡管理一体化工作,就需要落实到具体领域中来切实进行。我国城乡土地所有权归属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这个因素,真正执行一体化规划管理的实际操作并不强。因此城乡规划中,使用权与土地权需要分离,并且要保障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大前提下,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对土地的具体使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利用。对乡镇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力求保障城乡土地利用规划能够最大限度覆盖整个领域,并开展统一用地相关的审批与监测。另外,关于部分乱用土地、乱收费等等现象,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都必须有对应的措施进行调整,进一步保障农村土地在集约利用的过程中更加规范,也是为城市扩展留下更多的空间。
1.3引导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链接
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推行过程中,必须对城乡交通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考虑,如何推进城乡发展需要构建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与顺畅的要素流通渠道。传统规划中重视城区交通建设,要改变这个现象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最大限度保障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与有效衔接,让广大乡镇能够及时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与新农村主义建设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对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条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与居住环境。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保障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
2.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
2.1培训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
当前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而小城市、乡镇地区专业规划管理人员比较少,关键是专业素质比较低,无法真正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首先,针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让专业人才及时掌握现代城乡规划的主要技术与要求,尤其是要熟知管理标准存在的差异性,将相关管理政策落实到细节上,加快实现现代城乡规划管理。其次,相关部门有必要提供一定的支持,如:优惠政策、条件等等,吸纳更多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到工作领域中来,为县级与镇级城乡规划出谋献策,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2.2整合当前规划体系
对当前规划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覆盖全乡的地区规划系统。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城乡规划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可以从城乡规划编制的办法入手,从规划上将农村与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对当前规划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尤其是侧重城市建设的习惯必须得到改善,在制度上加强创新,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而执行管理权由城市政府统一实施,对整个行政地区的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将整个行政地区当作一个互相联系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对城乡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进行充分开放与利用,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需要深入研究与制定,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得到村镇的重视,进而进行规划与引导。与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针对建设中心存要加强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要做好空心村的改造工作,其中需要关注城乡之间的交通衔接与基础设施共享,力求尽快打造城乡快速通道。还有,不同地区必然存在不同的问题与一些利益上的矛盾,此时需要专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对应的解决,集中将本区域内的突出问题解决。
2.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较大,对土地要求非常强烈。并且部分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自身圈地乱用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使用、处理信息大部分都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从动态管理到服务社会,对现状研究到规划决策,都与空间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RS与GIS技术为城市规划提供方便快捷,通过地图化与空间分析可视化的形势,为城乡规划管理所需要的分析、统计、查询、动态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必须得到积极引进,例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现代遥感技术等等,切实落实城乡规划管理动态检测,对违法违章建设行为进行及时调整。
3.结语
新时期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必须切实执行。整个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必须得到重视与处理,这样才能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能够有机衔接。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形势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弊端,需要从区域层面加强对空间发展的统筹协调,积极构建能够超越城乡限制的空间管理机制。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需要建立劳动力流动、有效资源、信息的畅通渠道,注重城乡之间的互补与协作,要有在建立城市的过程中带动农村发展,工业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农业发展的长远发展理念。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其目的要将城乡规划管理领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打破,积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机机制。其实城乡规划属于一种动态规划,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这些也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与经常性,需要不断研究,不断充实自身知识,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研究
一、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2、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3、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4、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二、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1、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篇3
[关键词]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管理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成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首当其冲,是城乡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相关部门应按照各地区不同实际情况,以政府主导、以城带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卫水平,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介绍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卫生与农村环境卫生并重,通过统一规划和安排,科学合理地治理农村环境,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该工作属于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直接意义。具体来说,当地环境部门应将该地域范围内的乡镇全部归入当地环卫管理体系,并按照资源共享、区域统筹的要求,在环卫体系涵盖的所有地区配置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和生活垃圾收运设备,建立一体化的收运系统、工作网络、处置设施以及保障机制。同时,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城乡垃圾管理法规体系、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并因地制宜得选择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加大农村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制度并维持稳定的环卫工作资金投入,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环卫工作差距,建设清洁优美的新农村。
2、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环卫的极度落后。要想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先需要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下面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制度的缺失是农村环卫问题的一大致命弱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进行了规定,然而具体的下行行政规章制度却并不系统和完善,使得乡镇相关环保部门在对环境问题进行处理时难以寻找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明确规定,使得许多环境问题处于模糊状态,对农村环卫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障碍。
(2)垃圾收运、处理设备匮乏
硬件不足问题是农村环卫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例如垃圾收运车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严重不足,这些基础设备的缺乏将会造成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以及垃圾的分类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垃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问题的症结在于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环卫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若是直接向农民征集环卫资金,由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也难以顺利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主动为周边乡镇补充环卫基础设备。
(3)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政府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宣传力度也逐步加大。然而,环卫保护宣传在农村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村民还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思想。因此,乡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各类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4)城乡垃圾管理脱节
我国环卫一体化正经历着将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阶段。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以往的城市垃圾管理方法难以完整的应用于农村垃圾管理,致使垃圾管理出现了城乡脱节的现象。对此,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寻找适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方法措施,进而缩小城乡环卫管理差距。
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了解当前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清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逐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问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
由上文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环境卫生管理的专人匹配工作是解决农村环卫问题的首要工作,各村委会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在主要街道和居民聚集地安装垃圾桶和配备垃圾车定时收运。其次,各乡镇以及村落应建立环卫机构,开展各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逐级向上建立完整的考核管理和升迁机制,逐步构建统一的城乡卫生管理体系。再次,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加入更大比例的环卫工作规划,为将来开展环卫工作做好铺垫。最后,建立专门的环卫资金管理小组,负责环卫资金的筹措与应用,资金筹措具体可从政府拨款、村民自筹和社会募捐三个途径进行。此外,还应加强环卫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意识水平,让农民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
4、总结
当前我国城乡环卫一体化面临的挑战颇多,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难关,推动一体化进程。建议相关部门对此提高重视,把环卫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卫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体系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3,(6):9-10.
[2]苏琴.浅议城乡环卫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3]马欣,王冬明,刘志生等.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研究[C].2013:375-381.
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的途径
当前,与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这既使继续务农的农村居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给转向务工、务商的新城市居民安家立业增加了困难。
(一)农村单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所得少。虽然一些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让出的土地再次被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分,土地规模经营依然小,土地零碎,流转价值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通过稳定土地产权关系,消除产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积极促进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适当集中在具有生产优势的农民手中。
(二)土地经营模式呈现较强的封闭性。农民、土地、经济福利和政治权利被紧紧捆绑一起,集体外部人很难进入其中,土地资源配置效益低。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开放土地经营模式,减轻甚至解除特殊福利、政治权利和身份对土地的依附,使土地作为生产资源进行市场最优配置并作为生活保障。
(三)农业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低价低。青壮年农民普遍外出打工,留守的劳动力难以承担生产技术的任务。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对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
(四)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民人均产值低、拥有城市居民所没有的土地和宅基地作为生活保障。可寻求的解决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鼓励农民集中居住在小城镇,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甚至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中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一些地方急功近利,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而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边退耕还林,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或者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其结果是短期得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
(四)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对于土地开发整理,应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目前,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包揽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三)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四)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提供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一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收归国家所有,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于个人,有效期不受时间限制,可依法自由交易。农民仅代表一种职业,与户口不再有直接关系。二是政府给予放弃土地的农民和集体以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补偿,并为农民提供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三是政府出面调整农业用地,使每一块待出售土地都具有一定规模。四是对新的农业生产者设立技术准入“门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五是积极支持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六是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制度,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七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业对二、三产业的带动力。八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小城镇行政管理机制。
(六)着力推进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制度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资源为目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田保护面积达到国家规定指标,探索、建立和完善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有利于切实保障高效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首先,探索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一是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数量、空间和开发利用时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二是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要求,探索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非建设用地只征不转的适用范围。积极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三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强化监督管理,改革完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和非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融资模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多种方式依法合规流转,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杖益。四是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细化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措施,严格执行供地标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科学制定完善不同地区工业用地地价标准。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布局,创新农民进城后宅基地及其住房管理方式。五是编制国土规划。以此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各项规划在国土资源利用和国土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基本依据。严格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等,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许可制度和重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滚动修改机制。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数字地籍;土地分类系统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乡与城乡之间的差距已在逐渐缩短,以往的地籍管理信息体系不能对城乡的管理、数据等方面做到统一,这样地籍一体化的管理面临更严谨的挑战。随着土地分类系统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开发出更加适用于土地分类的系统,并且能够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此程度上对应当加强对地籍管理系统的不断创新,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 系统设计目标
1.1 管理地籍信息的需要
由于该系统的建立,能够对县市级中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恰当的解决;同时,因为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引起先进的工作形式,并且会对目前的职位做到适当的调整,这样就会让配置越来越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1.2 提高决策水平加快决策速度
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领导通过采取宏观的形式作出行政决策,普遍都是使用到丰富的资源,然而地籍资料是组成的一部分。由于对城乡一体化中对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在今后的发展中为国土资源做出更进一步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数据基础。
1.3 实现快速动态监测
相关部门实行土地动态监测,是为了加大土地管理力度。通过以往的技术形式与措施来对变更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实行起来较难。建设地基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给地籍管理提供方便,而且还能够让土地动态监测达到准确的效果。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采集时,应当利用系统对土地开发的情况进行时刻的跟踪,并且能够对出让合同的落实情况做好恰当的检查,从而能够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解决,这样做能够贯彻土地政策有着深远的含义。
1.4 面向社会的应用
倘若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完成以后,慢慢的会与社会各界相互接轨,并且能够给不同领域提供房地产等相关的消息。系统信息采集范围在日益加快,也让领域逐渐变得很广泛,这样会推动经济脚步的加快,前景也是很明朗的。
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
2.1 总体设计思想
将地籍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内容,相关部门对新型技术、合理的模型、准确的信息来源等不同的原则,相关部门在对系统进行建设时,应当以科学的理念为主。
2.2 总体设计原则
对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开展建设包含多种项目,不但工程庞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关部门应当全面的考虑不同方面所产生的因素,对规范与灵活进行妥善的处理,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2.2.1 规范性原则。系统中应当将国土资源中已经存在的技术规程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工程中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不管是输出还是输入,都应当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相关部门在对软件工程或者是数据库进行建立时,应当满足行业基本要求。
2.2.2 实用性原则。可以达到无纸办公的效果;满足相关人员办公的基本要求;操作起来很便捷,同时系统虽然具有繁琐性,但是功能涉及面却很广。
2.2.3 先进性原则。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2.2.4 安全性原则。系统中应当具备保密性,并且可以使用以下两种形式来进行合理控制:一种是权限控制;另一种是网络控制。确保系统中不会出现非法访问情况的发生。
2.2.5 可靠性原则。系统主要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应当具有可靠性;另一方面是系统运作的可靠性。
2.2.6 可扩展性与开放性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设计优化的系统结构及灵活的数据库系统,使各功能模块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独立操作运行,使系统能方便地实现各个级别地形图、地籍图等数据库的维护和拼接;系统在输入、输出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进行各种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考虑到县市级国土资源局的办公特点及与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网络联接的要求,系统采用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模式的系统框架,市局内部各职能科室通过局域网用B/S模式访问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以C/S模式管理数据;市局与外网采用物理隔开,通过Internet网相连,并设有防火墙,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各国土分局、国土所用户可以通过B/S模式访问市局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3.2 地籍数据库设计
本项目采用集中数据管理方式,系统数据库实现以下要求:(1)系统应能方便地实现各部门数据向本系统的转移;(2)采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实现空间数据的“无缝”组织;(3)有效解决历史数据的生成、存储和管理;(4)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平稳转出和有条件的共享。地籍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库、地籍图库、属性数据库三部分,为地籍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
3.3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流程控制、系统建库、查询、信息统计、数据输出、图形管理、系统日常维护、信息等一共十个功能模块。
3.4 系统功能描述
3.4.1 流程控制模块。流程控制模块主要进行土地登记业务,可以分为如下业务类型初始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出租、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商品房发证。
3.4.2 系统建库模块。系统提供直接建库功能,包括:扫描矢量化成图;外业测量数据直接转入生成宗地图;属性数据资料的单个及成批录入;其他系统生成的数据源转换进入本系统;航片、卫片的扫描输入、纠正处理、匹配处理、定位处理等。本系统提供子功能模块有: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变更数据采集与建库;地籍外业处理模块;属性录入;批量录入。
3.4.3 查询模块。该模块提供如下功能:①历史查询功能:历史数据查询包括单宗地历史查询和历史时期查询两种方式。单宗地历史可以实现图形和属性的无级查询,既可以显示单宗地的历史变迁,还可以多个时期历史同时显示比较。②流程查询功能:可以查询任一案卷的办理情况。③一般查询功能。④宗地三维浏览查询:系统提供对宗地空间信息进行模拟三维显示、飞行描述,使各种地理信息的表示更加直观,同时支持在三维浏览时支持宗地属性信息查询。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体论述,可以看出“数字地籍”对“数字国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相关部门通过对建立地籍管理信息体系,能够将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好恰当的解决,并且促进了“数字地籍”的不断发展。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应当对地籍信息系统做好全面的考虑,并且使用创新的技术和手段,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地籍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长彬,孙在宏.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GIS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96-1
1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地籍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密集、土地产权变更频繁,用地情况,特别是近郊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十分复杂,涉及大量土地产权处置管理等问题,另外每年都有大量的集体所有的农用地被征收或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大量的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以及户籍尚未转变的“城中村”居民,同样涉及的大量的土地产权问题。城乡二元化的地籍管理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今后各地区和各城市地籍管理的重要趋势。
因此,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来进行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能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联系起来,实现图形的拓扑查询以及图形、属性数据的交互查询,并能实现城乡地籍和地籍图文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地籍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本研究正是基于上述应用要求,研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地籍一体化数据库的最佳设计和建设,以突破传统地籍数据库模型的各种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地籍数据管理模型,正实现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
本研究根据山东省土地调查的现状和已有数据和情况:包括二调的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城镇地籍数据,基本农田和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项目形成的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数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将要形成的经营权的数据库。
用以上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实现交互查询、和统计、分析的功能,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
2建设城乡一体化数据库的必要性
通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我国现存农村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形成了农村和城镇两套系统,不但导致部分工作的重复,而且许多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和统一统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大,许多地方城镇与农村的分界越来越不并不明显,数据变更的工作量也日渐增大,并且两套数据在动态变更等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就给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土地登记,汇总、统计、综合分析带来诸多麻烦。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城乡土地利用将采取统一的分类体系,城乡一体地籍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因此建立城镇和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一、数据结构统一、组织和管理方式统一,同时满足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和城镇地籍管理要求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完全必要而且可行的。
3现行的地籍管理现状和和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按照GB/T21010-2007按照分类,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分为13个一级类和62个二级类。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数据层包括:行政区、权属单位、和地类图斑层。行政区划分到村一级行政单位;权属层的数据是按照所有权分为“村集体”和“国有用地”;地类图斑层中建设用地地类没有细化,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综合为一个大的图斑。城镇地籍主要的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层包括:管理区、权属单位和地类图斑层。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正好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201、202、203范围一致。如果将两套数据整合为一个系统,则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与城镇地籍变更实现联动。而2013年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所有权调查已经结束,重新形成了统一的、相对稳定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这就为两套数据的统一编码提供了保证。
2012-07-09,2012-09-01开始实施的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代替TD 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总则确定了地籍调查的内容、调查单元的划分方法、地籍编号的方法、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增加了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划分、坐标系统和计量单位等规定。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应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新的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新的宗地代码的编码规则:
篇7
(一)结构转换理论
通过对跨国的发展经验总结,以钱纳里等人(1988)为代表的结构学派,向人们提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性统计规律。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经济结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确实表现出一定的有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模拟,就可以提出一个被称之为典型化的结构变化标准。用该标准对照各国发展阶段的结构变化事实,就可以找出结构偏差的程度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产业结构转换带动就业结构转换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出有规律性的变化。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将其归纳为产业结构的顺序转换理论,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国民经济中三个产业的相对位置发生动态改变,按照从农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顺序渐次推进。与此相应,产业结构转变带来了就业结构转变,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人数相对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
然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总结表明,产业结构转换并不必然按照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顺序推进,它可以有时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有时则是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到第三产业,但是,这个变化过程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整个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方向,都得到了证实。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值份额下降和农业就业比重下降,是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这种变化是消费需求转变和农业生产率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很小,在恩格尔规律作用下,在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比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不断下降,拉动农业增长的需求力量逐渐削弱,农业的相对地位也就下降了。同时,来自工业部门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如化肥、农药等),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从而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转向工业部门从事非农产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群体分离出来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结果带来农业产值份额和农业就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对应农业部门的变化,工业和服务业部门也在发生着相应地调整。在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对工业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大,工业部门面对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部门,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工业部门快速增长是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流入的结果,产业间要素配置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工业部门就业比重提高。当一国经济完成了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步入大众消费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此时,居民消费对服务的收入需求弹性大,服务业部门发展迅速,服务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比重随之上升。
表1显示了一个标准化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随着收入水平上升, 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不断上升。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就业结构同步变化。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匹配关系。如果两者之间出现错位,就必然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农业相对地位和产值份额下降,农业就业比重也相应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则相应提高。这种经济结构转换的完成,绝大部分发生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也就是对应着1964年的800—1000美元这个阶段(2003年的4800—6000美元)。当越过工业化阶段之后,一国的经济发展就步入了大众消费的成熟阶段。
表1 不同收入水平所对应的经济结构 1964年美元 100美元以下 100 200 300 400 500 800 1000 1000美元以上
2003年美元 600美元以下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4800 6000 6000美元以上
产业结构
农业
0.522
0.452 0.327 0.266 0.228 0.202 0.156 0.138 0.127
工业
0.125
0.149 0.215 0.251 0.276 0.294 0.331 0.347 0.379
服务业
0.353
0.399 0.458 0.483 0.496 0.504 0.513 0.515 0.494
就业结构
农业
0.712
0.658 0.557 0.489 0.438 0.395 0.300 0.252 0.159
工业
0.078
0.091 0.164 0.206 0.235 0.258 0.303 0.325 0.368
服务业
0.210
0.251 0.279 0.305 0.327 0.347 0.397 0.423 0.473
城市化水平 0.128
0.220 0.362 0.439 0.490 0.527 0.601 0.634 0.658
注:根据美国劳工部资料,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1964年1美元相当于2003年的5.94美元,表中取整按6美元换算。
资料来源:钱纳里、赛尔昆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1-32页。
2.工业化产生和推动城市化
现代经济增长不仅是生产要素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的重新配置过程,也是一个资源和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要素向城市集中,通过空间聚集效应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扩张。反过来,城市化发展又通过拉动农村发展,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
随着收入增长和工业化发展,我们可以观察到城市化水平同步上升的变化规律。表1显示,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经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如果城市化水平没有随着工业化水平同步提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将表现一种畸形偏差。城市化发展受到人为抑制之后,服务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受到制约,服务业部门的就业上升也随之受到影响,结果形成了工业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畸高的局面,对城乡协调发展和长期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结构转换一致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在完成时间上也是发生在同样的发展阶段,即表1中1964年的800—1000美元这个阶段(2003年的4800—6000美元)。在这个阶段,城市化发展通过空间地理上展开所形成的城市带,逐步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连接成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二)人口迁移理论
城市化在空间上表现为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至于其内在原因,刘易斯(Lewis 1954)最早提出两部门模型来解释城市化动力问题。刘易斯模型后来经过拓展被广泛应用到解释人口迁移和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均衡问题(Ranis and Fei, 1961; Todaro, 1969; Harris and Todaro, 1971; Fields, 1974),以及二元经济发展的福利分析(Fields, 1979, 2005)。
按照刘易斯模型,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两个部门,它们通常分别对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和工业部门、农村经济和农业部门,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存在着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几乎等于零或为负值,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相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
在刘易斯的模型中,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不存在显著的制度性障碍。城市现代部门的较高工资水平和传统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驱动力量,也就是“推力”和“拉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着失业问题,托达罗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不仅取决与城乡之间的工资差距,而且还取决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只有当城市预期收入和农村工资水平相等,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都达到均衡。
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以及地区之间通常是分割的,具有三元结构特征,这也使得城市化发展往往与标准的经济发展范式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首先,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使得市场信号不能及时地从在城乡之间有效传递,制约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次,城市内部劳动力市场被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部门(Piore, 1970),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非正规部门就业, 然后等待进入正规部门的就业机会。城市工业的快速增长虽有利于提高正规部门的就业创造率,减少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规模。但是,这个效应有可能被城市工资增长所诱发的大量新增农村劳动力流入所抵消。由于农村劳动力主要留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这种类型的就业大都是不充分的和不稳定的,往往会引发收入不稳定、失业、城市贫困等社会问题。
根据刘易斯两部门模型,农村劳动力迁移有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的转折点,第二个转折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剩余转变为被完全吸收的转折点。只有当第二个转折点出现时,城乡的工资收入差距才会消失。Robinson(1976)从数学上证明,如果城市部门收入不平等程度大于农村部门,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是城市人口比重的二次函数,且随着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逐步扩大,当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之后,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才会出现下降。
(三)城市发展理论
从城市增长角度看,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来自城市内部的人口机械增长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根据Van den Berg等人(1982)的研究,欧洲国家的城市化伴随工业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图1):(1)城市化阶段。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中快速成长的工业部门。在这个阶段,城市中心的人口增加,城市外围的人口减少。(2)城市化及少数城市郊区化。城市交通设施改善,服务业扩张,制造业移出城市中心,少数市民移居郊区。(3)城市郊区化。市民继续移居郊区,促使郊区拥挤。城市中心人口减少,但城市地区人口仍保持缓慢增长。(4)后城市化阶段。郊区拥挤增强,促进了城市中心以外的卫星城镇发展,城市地区人口减少。
附图
图1 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人口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Balchin, Paul N., David Isaac, and Jean Chen (2000), Urban Economics, P246, New York, Palgrave.
城市郊区化和后城市化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又被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Counter urbanization)它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过程。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市区人口过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因素,是造成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的主要原因。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从人口迁移角度描述城市化过程,并没有回答城市出现、城市规模选择和城市经济增长等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了城市出现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产业聚集具有外部性,它带来了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城市也随之出现。但产业和要素的空间聚集也带来拥挤效应,当聚集效应与拥挤效应相等时,便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克鲁格曼(1991)提出的中心和外围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学中解释城市出现的理论代表。该模型将城市作为中心、农村作为外围,解释了城市出现的问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从分工和专业化经济角度解释城市出现问题。杨小凯(1991)提出的城市化和分工演进模型是这方面的理论代表。他认为,集中交易可以提高交易效率,但城市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扩大也带来了交易费用的上升。从集中交易获得的边际收益与边际交易费用相等时,市场就自发地决定了城市层级结构和规模。
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城市理论,还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城市理论,它们都共同强调市场自发机制决定了城市规模和城市增长。两者都没有告知如何选择产业、选择哪些类别的工业,通过工业化或产业发展来推动城市化问题。
在发展经济学早期,有关工业化路径选择有两派理论:一派是平衡发展理论,也称之为大推进战略(Rosenstein-Rodan, 1943; Nurkse, 1953)。 这派理论从需求平衡和供给平衡两个角度,提出同时而全面发展各种工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尤为重要。如果需求或供给失去平衡,需求不足和供给缺口都会给工业化发展带来制约。另一派是非平衡发展理论。赫尔希曼(1958)反对大推进发展战略。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遵循既定的工业发展模式来发展本国工业,反而可以根据本国的情况优先选择某些产业作为先导产业,通过产业之前的关联效应,即前向联系和后项联系来推进工业化发展。特别是一个国家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完全能够做到采用非平衡的产业发展来实现工业化。平衡发展理论和非平衡发展理论是相对经济发展阶段而言的,虽然在经济起飞阶段采取非平衡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的目标,但就长期而言,平衡发展战略更有利经济稳定增长。
佩鲁(1955)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也属于非平衡增长理论范畴。这个理论在地理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透过不同的渠道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这样,由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城市聚集而形成经济中心,这些中心具有生产、贸易、金融、通讯、决策和交通等各种经济功能,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促进地区或城市增长。在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选择特定产业作为增长极,的确具有较强的集聚效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级发展,以增长极为代表的城市扩张,会带来区域内、区域间的恶性竞争,造成城市规划上的短视和产业布局雷同,加大了城市化成本,阻碍着城市化向高级形态的跃迁。
增长极理论后来被拓展为“点—轴”理论来解释城市带问题(陆大道,1995)。城市增长中心不仅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线段,如交通联系了某几个发达城市,从而形成“增长轴”。增长轴往往由单个增长极发展起来,由点串成线状发展区域,形成中心城市与腹地相连的城市带。
对于究竟选择何种城市规模来推进城市化问题,城市群理论提供了城市规模在地理空间分布的演变轨迹。杨吾齐和杨齐(1988)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孤散城市阶段、城市聚集区阶段、城市密集带阶段、以及大都市连绵区阶段。这四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城市群结构。
在第一阶段,城市群中少数相距较远的城市在空间聚集和区域发展作用下,城市用地向四周或某一方向扩张,形成多个城市中心。在第二阶段,在中心城市聚集过程中,城市离心作用使得城市郊区形成了新的功能区。同时,为了向中心城市提供消费市场和主导产业的配套,在毗邻地区形成新的辅助工业和轻型工业,形成外围小城镇,刺激次级城市的发展。在第三阶段,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张,或者几个中心相向扩张,在地域相互连接,这时某个城市成为主角,或者各自形成某一方面的特殊功能区,或者兼而有之。在第四阶段,超级城市和超次级城市相继出现,带动了各级城市的蔓延,最终形成城市连绵带。
城市群理论指明,应该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来合理培育区域中心城市、选择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和发展道路,从而形成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大中小城市序列,在城市之间形成有机组织、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带动城乡的协调发展,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四)经济一体化理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演变也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变化轨迹(Kuznets, 1955; Williamson, 1965)。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地区间不平等程度趋于扩大,倾向不平衡发展。随着经济增长,地区间不平等程度将趋于稳定。当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地区间增长差异将区域缩小,倾向于平衡发展。这种观点将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在长期内统一起来,其政策含义在于经济发展初期可扶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再采取措施鼓励区域间互动,并将公共投资转向落后地区,来缩小地区间差距。
从内容上看,地区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为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一体化,也就是为了保障贸易、投资、就业的有效运行在地区之间建立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在利益上形成的统一的经济共同体。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地区之间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分工,使得参加经济一体化的各方都能获益。
图2揭示了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区间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影响。 在实行经济一体化之前,由于交通、通讯、体制和政策等因素,造成了A和B两个地区市场是相互分割的,这样,两个地区的市场都是相互独立的,产品或要素市场价格取决于当地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在图2中,A地区的产品或要素的价格明显高于B地区。 在实行了经济一体化之后,由于B地区的产品或要素的市场价格低于A地区,这样,产品或要素就向A地区流动,直至最后两个地区的价格相同。
附图
图2 两个地区间产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欧盟的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通过取消关税、非关税壁垒、采取货币一体化和财政预算一体化等措施,建立一个共同市场,促进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一体化是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是保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从过程上看,有两个方面因素制约着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一是来自道路、交通、通讯等物质方面制约,使得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或者无法将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在供求信息上连接起来,造成了产品和生产要素流通不畅。二是来自地区壁垒、政策限制等体制性的因素,造成产品和生产要素在进入和退出上面临障碍,或者无法进入,这样,也会限制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从政策角度看,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除不合理的体制,有助于全面推进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程度。
新古典增长理论指明,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有条件趋同。也就是说,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上升,为落后地区追赶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各个地区所面临的条件相同,那么,在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就变成无条件趋同,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带来了地区间价格均等化。从劳动力市场来看,劳动力自由流动带来各地相同的工资率,这样也就消除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工资差距。
二、城市化模式和政府角色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其发展历史过程来看,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各国的人口转移过程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因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措施,在城市化的时间跨度和速度、政府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上也有着很大差异。
(一)城市化的时间跨度和速度
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跨度相对较短。从城市化速度来看,它在工业化发展每个阶段上不是均匀的,在有的阶段上较快,有的阶段上较慢,呈现出一种波浪式推进。一般而言,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主要发生在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大致对应着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完成,农村人口转移速度开始放慢。
英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从15世纪末的圈地运动开始到19世纪中叶,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时间完成城市化。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主要发生在1776年到1871年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也就是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器带来的大规模生产,工业化发展为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条件。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城市化水平从1/4提高到6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迁移速度有逐渐加快的趋势。19世纪20年代以前,农村迁出的劳动力年均增长速度一直在1%以下。其后,农村迁出劳动力的速度逐渐增加,基本维持在1%以上。
与英国相比,法国和美国大致用了一百多年时间来完成人口转移。法国和美国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在时间上大致都发生19世纪初期。法国从1846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从21%上升到62%,提高了41个百分点。 美国从1820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63%,提高了56个百分点。日本在19世纪70年代明治维新之后,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地区流动。
美国历史上有三次人口迁移。第一次是美国内战之前的西进运动,这是美国国内第一次大规模跨人口跨地区迁移,它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第二次是内战之后经济重建阶段。随着经济重建和工业化发展,农村人口向北方和西部新建的城镇转移,流动速度加快。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初步实现了城市化。第三次是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在五六十年的高速增长,非农产业发展进一步带来了农村人口转移和就业结构转变。
日本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来完成人口转移。到196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也已达到63%。日本农业就业比例在“二战”前就降到50%以下,随着战后经济重建和经济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业就业比例进一步下降,1977年下降到13.2%。从城市化速度上看,日本在1945年到1955年,即战后10年里的人口迁移速度最快,每年以3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从1955年到1965年,城市化水平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1965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开始缓慢增长。
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人口转移的时间更短。台湾用了四十年时间来完成人口转移,而韩国只用二十多年时间就结束了这个阶段。韩国城市人口比例1960年为28%,到1985年为65%。台湾城市人口比例1956年为33%,到2000年为78%。
拉丁美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是很快。例如,巴西仅用了四十年时间就将城市人口比例从30%提高到70%。除了自然增长因素外,拉丁美洲与非洲的城市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主要来自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由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了“过度城市化”现象。过度城市化是造成拉丁美洲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根源。
(二)城市化模式与政府角色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关系角度看,城市化发展可分成同步城市化(Synchro Urbanization)、过度城市化(Over Urbanization )和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三种模式。从政府在城市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看,又分为三种类型,即市场主导型、政府和市场结合型、政府主导型。两者交叉所对应的有代表性国别见表2。
表2 城市化模式与政府角色
市场主导型
政府和市场结 政府主导型
合型
同步城市化 英国、美国、法国、 日本、韩国等东
德国
亚国家和地区
过度城市化
拉美、非洲等
发展中国家
滞后城市化
东欧国家、中国
同步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以OECD的发达国家为代表。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例如,1841—1931年间英国为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0.970,整个发达国家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比较普遍。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以巴西等拉美国家、南非等非洲国家为代表。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增长,而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失衡的结果。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以中国、东欧等国家为代表。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
从政府角色来看,我们选择了美国、日本、巴西作为代表来观察政府对推进不同城市化模式的影响。在三种政府角色类型中,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时间跨度相对较长,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类型确实能够起到加速城市化的作用,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虽然时间较短,但由于忽视市场规律,效果较差。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其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东部城市最初以手工业、商业和航运业为主,逐渐转向工业和服务业。美国西部的很多城市,是随着铁路的延伸而兴建起来的,采矿业和重工业是这些城市的基础,这些产业带动了粮食和食品加工、建筑等许多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美国政府通过州际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了城市群之间联系。在市场的引导下,美国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类型。有的城市成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如芝加哥;有的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如匹兹堡;有的则成为一般的专业性城市,如圣地亚哥。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分布状况日趋改善,逐渐形成了综合性与专业性城市相结合、全国性城市与地区性城市相结合、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体系。
以日本等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利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是根据国家分工和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主导产业。日本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选择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战略。这种选择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了城市化发展。二是通过运用法律、行政、财税、规划等政策措施,确保人口、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配置。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城市化战略和公共政策,引导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互动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巴西城市化的特点是大城市化,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大都市。2003年,巴西城市化水平高达83%。全国51%的人口住居在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其中9个大都是占全国人口的29%。由于片面追求赶超,巴西工业化不仅没有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衰退和停滞,更难以拉动城市就业的持续增加,造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同时,忽视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土地高度集中造成农村生存机会少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在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带来了严重的失业和贫困现象,也诱发了社会犯罪问题。
(三)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政策措施
一是清除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的政策。各国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通常都存在很多制度障碍。及时清除这些障碍,就能促进转移顺利进行。发达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劳动力转移,包括修改法律、法规及制度等等。英国、德国和日本在工业化之前通过制定法律措施,消除限制人口和劳动力迁移的政策障碍。如英国通过修改《定居法》和《贫民迁移法》,扩大贫民的居住地范围。德国通过制定《职业自由法》和《迁徙自由法》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自由择业提供了法律保证。美国各州宪法都有关于人权不受侵犯的条款,不设置流动障碍等等。这些措施为发达国家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从发达国家经验看,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渐扩展的过程,先是城市中一部分群体,然后逐步扩大到城市所有人群和全体国民。覆盖面迅速扩大往往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不仅起到了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而且通过社会安全网有效缓解了城市失业和贫困等社会问题。例如,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迅速推广是在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经历了一个由国有部门到民间大中企业、再到个体户的覆盖面扩大过程。1875年,日本政府为了抚恤战死者家属和伤残军人,设立了“军人恩给”。1884年后,将“军人恩给”逐渐推广到文官、教职员、警察和地方公务员等。1960年之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日本开始提出“全民皆保险”口号,把社会保障推广到所有劳动者及其家庭。
三是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培训政策。就业培训是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大力推广“工业高中”制度,培训社会需要的技术工人。同时,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加强职业介绍事业,并在各地建立职业训练机构,鼓励企业及社会团体对农业劳动力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台湾的经验也基本相似。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台湾通过建立专门针对缺乏技术的劳动者的培训制度、设立职业学校和训练中心、扩大实施教育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的合作等措施,培训社会所需的产业技术工人。台湾还通过委托非政府组织设立并管理创业基金,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低息贷款、技术指导等方面服务。
四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政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资本家通常采取“血汗工资”制度压低工人工资,劳资关系非常紧张。为了减少劳资双方冲突和对抗,各国政府通过相关立法来规范工会组织与企业的责任、权力,为劳资双方搭建了一个平等的谈判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双方经过谈判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化解了潜在的冲突和威胁,保障了工人权益,导致双赢结果。此外,各国先后还通过最低工资制度立法并强制实施,保障劳动力市场上部分低技能就业者的工资水平。
三、理论评价与经验总结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有关理论为我们抓好这个工程提供多个纬度的决策信息(见表3)。结构转换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性、一致性,这样,它给出了城市化的方向和发展速度,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经济角度来处理城市化问题。
表3 对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的评价 主要理论 理论关注的重点
对城市化的指导意义
结构转换理 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城市化 给出了城市化的方向和
论
水平
速度
人口迁移理 城乡差距、就业创造、劳动力 强调就业和人力资源开
论
市场分割
发
城市发展理 城市增长、城市规模、经济增 重视城市规划和产业选
论
长
择
经济一体化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公共物 着手基础设施建设和体
理论
品供给
制改革
人口迁移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均衡问题。如果城市就业创造不足、而农村推力过大,农村劳动力迁移速度超过城市就业创造速度,就会带来城市失业问题、甚至造成过度城市化问题。相反,如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来一味地追求城市经济发展,限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只有流动,那么,就会造成城市化滞后问题。因此,改变城乡之间的“推力”或“拉力”,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有重要影响。
城市发展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城市发展轨迹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化水平,就可以利用结构转换理论提供的经验标准做参照,制定未来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选择相应的产业发展,在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篇8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作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开始对工业工程进行改革,将传统的只注重车间层次的效率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转变为系统的工程管理和沟通技巧的运用,并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教育专业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于是,现代工程管理的雏形开始出现,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已得到了完善的发展,广泛的运用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在现代工程中,工程监理的职责也非常重要,监理的职责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促使甲、乙双方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工程监理主要控制着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以及工程质量,协调工程承建者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工程监理的出现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与国外结合我国国情出现的新型产业,是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我国的工程一般都采用工程管理与监理分开的方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工程管理、监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工程监理与管理在结合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工程管理与监理人员的发展,严重的时候甚至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承建。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来鼓励工程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也在积极学习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是一种工程组织方式的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方向,在工程项目的承建中,管理与监理的一体化已成为工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对工程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实践
1、项目概况:新景花苑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3.8376公顷,总建筑面积26.33万㎡,共有28栋住宅楼和2座地下车库,其中11层住宅9栋,15层住宅9栋,18层住宅11栋,该工程为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安置小区,可安置2143户住户。该项目工期要求高,(2009.12.25日开工至2011..30完成竣工交付),参与单位多,协调工作量大,工作内容涵盖:办理前期手续,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项目实施阶段、投资、进度、质量、风险、沟通、安全控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各专项验收、交付等全过程。该项目由新桥镇政府委托我公司全过程项目管理,
在该项目上我公司采用了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服务模式。
2、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行模式组织机构图
3、项目管理监理一体化运作模式特色
①项目经理(总监)为团队最高负责人,在内部管理和运作上实行一体化操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指令清晰,执行力强。
②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流程运作,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资源,降低运作成本。PM项目管理部在开工前,先后制定了《新景花苑考核细则》、《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道路保洁管理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审核制度》、《保安管理制度》、《分包单位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考核制度》等十多项管理制度,做到每个关口有制度约束,有些制度在工程招标时即纳入招标文件中。每月还出一份《新景花苑建设简报》下发参建各方。制度的建设,使整个项目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了管理规范化,上档次,上台阶。
③从现场管理实践看,项目管理与监理人员一体化运作。监理完全融入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把自身以监理工作中“监工”的角色转变到“项目管理”的地位上来,监理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职能延伸,主要侧重于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向项目管理负责。
④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信息畅通形成合力,项目管理与监理人员人际充分沟通协商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这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由PM部统一制定了新景花苑一期工程“监理日报”表式,由专业监理将每天现场施工状况,存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现状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统一纳入到监理日报中去,以便PM人员每天掌握现场动态,以便有目标进行及时协调,达到最快速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⑤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与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均围绕现场质量与安全管控大要件,既有机结合又有所分工,项目管理工程师从设计上技术要求的高度来控制相关工程的进展,而专业监理工程师则从现场施工角度更加具体的实施管理并支持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工作,实现项目管理监理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促进了现场质量、安全、综合管理。
⑥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运作,克服了多环节多口子管理的很多弊端,消除了互相扯皮,均不负责的局面,减轻了管理风险,做到联动管理,既讲究管理力度,更讲求管理技巧,它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的全面体现,对促进项目管理的全局和整体性十分有效。
二、实施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运作过程体会。
1、目前绝大多数的监理企业主要是承担施工阶段的的监理服务,况且监理重点放在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而从事一体化管理工作范围向两头延伸。在前期协助业主完成政府审批手续及工程设计和管理,在后期完成系统联调、竣工验收、交付咨询管理服务。
2、项目建设中耗力最大的是协调。单一的施工监理难以胜任施工与设计,施工与采购的有效协调。解决了业主非工程专业人员管理工作项目的状况,管理团队承担了大量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弥补了业主的局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3、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动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工作上可形成互补,避免了工作岗位重复设置。项目管理与监理团队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充分融合,高度统一,沟通顺畅,信息共享,决策迅速,执行力强。不仅能够保证质量、安全、进度,也能对工程的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业主可以节约管理成本,监理公司也能提高收费,实现双赢。
4、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运作,监理由被动管理工作转入主动管理,进度控制更直接,全面有效,从而能更快地找到设计,采购,施工及各方面平衡点、契合点,缩短磨合过程,保证工程按计划完成。
5、项目管理工作与监理一体化动作,容易与工程施工、设计各参建方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增进团结,以项目建设为目标、以合同契约为依据、以规范标准为指导,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6、项目管理与管理一体化运作,对监理企业的人员素质、专业技能、管理工作素养整体水平要求更高,需广泛吸收,懂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培训,实践 、总结、 提高,才能与之适应。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管理与监理一体化动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经验不足,提升空间很大在,但是只要监理企业转变观念,始终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构筑企业文化,重视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断提高监理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为业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服务,推进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的进程,从而顺利实现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型。
参考文献:
李明安: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实践,建设管理{J},2010(8)
篇9
因为建筑机电安装时间段的特殊性,其进度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控制其施工的进度的管理水平是反映整个施工队伍组织水平高低的风向标,除此之外,团队的反应能力的快慢,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等方面也是否能实现机电一体化管理的决定性条件。建筑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总筹划需要将施工总计划中的各个小部分目标和控制点按施工工程的进度安排具体分解到每一项、每一天的工程目标中,并严格按照计划编制详细的日计划、周计划、旬计划、月计划,并在每天的第二天召开施工总结、协调会议,总结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计划。项目管理者必须不定时检查施工进度,督促施工者按照计划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机电一体化安装工程按期竣工。
二、施工准备阶段
作为任何一个建筑项目的机电总承包商,都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准以及足够的综合施工经验。不但要能够漂亮完成分内专业任务,还要能很好地组织统筹安排其他所有参与机电系统工程安装的公司有条不紊地进行配合施工工作。特备是做好整个机电系统的规划以及施工监督很重要。对于整个系统内部的参数设置校核,材料设备的选型优化,各系统管线的流量、流速、温度的控制,水泵、冷机、风机等设备的选择参数,安装的位置,施工的顺序,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详尽的准备性规划,讲具体详细的任务制定成本,发放到每个参与进来的机电专业公司手中,同时送到土建公司、甲方、监理的手里进行备份。总承包商承担了机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系统中的重中之重,要尽职扮演带头人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晚上并深化所负责专业的深化设计,如各系统管道设备综合支架体系的设计校核、综合廊道、设备才呢过、各机房的专业施工详图的设计等等。在争取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从承包商的责任,组织指导非承包范围内的其他专业承包商完成本专业的深化设计,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深化、消防系统的深化,电路系统的深化,输气系统的深化,并组织进行方案审核。总而言之,机电系统的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总承包商的发挥,在统筹讨论各专业的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优化,协调各专业的安装标高、空间位置,减少系统的交叉放工情况,推进支架公用的问题,提升机电系统的实体美观性、减少空间占用率。提升建筑的整体实效。
1.施工进行阶段
在施工阶段,各专业公司包括总承包商根据各自的具体任务,参考相应的图纸以及详细进程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因为机电系统的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活,所以仅仅靠前期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有总承包商成立一个施工调解组,负责施工期间个的施工监督、调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矛盾,同时保持与土建部门的紧密联系,掌控现场的施工状况,总领全局,承上启下,上至土建总包、业主、监理,下至个承包商,施工组。同时定时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之前工作,要求之后工作。总之,总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控制机电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施工调试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系统完成安装后,首先先进行这个部分的调试,保证部分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后在进行;然后在机电系统整体完成安装后,就要进行整体系统的调试。这些调试都需要总承包商进行组织,严格按照施工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参数对比,保证系统各方面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表面装饰完成后,方可确认系统完成安装,可以交付。
三、总结
篇10
一、电力工程监理现状与特点。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开始试点,5年后逐步推广,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电力工程监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电力工程专业化监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建设工程监理的共同点与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
、现阶段工程监理所面临的共同点。
1、工程监理企业是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后,在业主方的授权下开展项目监理工作。
2、监理企业实行的是项目管理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为项目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3、监理企业的项目管理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存在交叉点,“小业主、大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实施,监理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难以全部体现,导致监理方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地位尴尬。
4、监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结构性缺乏,无法满足高技术要求下的项目管理需要。
(二)、电力工程监理的专业化的特点。
1、与建设工程监理多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所不同,电力工程监理增加了电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调试阶段的监理和职业健康与环境监理的内容。
2、电力工程监理服务的各方主体有其专业化的特点。电力工程建设市场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般都有其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各方责任主体相对稳定,监理工作中协调作用相对容易。
二、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电力工程监理企业逐步推进项目管理一体化。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1、我国政策要求,监理企业推进项目管理是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为此,我们监理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搞工程监理工作,还要积极涉足其他领域,必须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建设部在2003年2月以建令【2003】30号文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以及规范市场管理的需要;有关企业调整经营结构,迎接入世,加快和国际接轨的需要;贯彻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2、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敢于面对问题,走出困境。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建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仍主要停留在施工阶段,有的甚至只做了施工阶段的某一方面的控制工作,而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控制工作。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业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单一,只能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只有极少部分监理公司兼做工程管理的咨询工作,提供全过程服务的专业化咨询公司几乎没有。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职业道德差、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服务质量,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监理行业取费低、行业内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监理公司人才流失、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摆脱监理行业目前的困境,应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向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转变。
3、我国加入WTO后,迫使我国监理企业尽快转型。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逐渐趋于国际化。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我国的投资企业已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承包商必定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的工程建设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能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
因而从行业发展和“走出去”的角度来看,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尤为迫切。首先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其次要按照国际工程公司的做法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组建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公司,要强化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推进总监理工程师的国际化。
4、业主需求的变化,致使工程监理企业只有适应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投资主体呈现出外资、私营投资、股份制投资和国有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业主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的决策阶段监理工作将大量增加。监理企业应始终以业主关注为焦点,具备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交验、后评估、运营等全过程、全方位优质服务的能力,以尽量满足业主的不同需要。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国内的监理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监理企业必然要对自身进行多方面的调整。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获得向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机会。其次还要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要创出有特色的名牌产品,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化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基于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上,通过系统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要实现企业服务标准化战略,企业的品牌体现在项目管理服务上,必须对监理服务的内容、深度、原则等各方面实施标准化。
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适应国际发展潮流,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管理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监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采取对策,发展成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三、应用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对于业主来说,要选对实施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因为选择公司决定着项目的成败,要从资质、业绩、人员配备、声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筛选。
2、业主要预先建立完善的项目控制制度,加强项目控制能力,避免失控状态。
3、业主同受委托的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签订具有激励性的合同付酬模式,以激励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同项目利益相关,调动其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