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职业教育 内涵 理论预设 路径

[作者简介]谭璐(1973- ),女,广东台山人,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ZD004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12-03

一、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解读

从词源上来看,“一体化”的概念主要出自拉丁语的“integration”,其本意为“革新”,翻译成汉语后其含义则是“将各个部分组合为一个新的整体”①。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哈沃德・艾本泽(Ebenezer Howard)在其《明天是最好的变革路线》一书中就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书中倡导“要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对立的二元分割的旧社会形态”②。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也对城乡一体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并针对城乡一体化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如张涛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城乡统一发展的规划基准下,实现城乡之间各个要素的自由流动、互通互融、相互协作,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和谐形态③;黄爽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从各自的优势出发,谋划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和富裕的方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④

综合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定义,我们将城乡一体化概括为:当一国生产力与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或阶段时,社会的结构化转型迫切要求打破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经济结构,缩小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时就需要通过政治、经济、管理等体制的改革,以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的“共存、共荣、共促、共发”,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衍生

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阐述。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这一研究视角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体化在教育层面的目标实现。还有部分学者从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质上就是为城市和农村的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均衡的受教育产品和环境。

综合各个学者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论述,笔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为了满足城乡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的共同需求,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把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谋划,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以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在教育资源配置、规划发展、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内涵建设等层面达到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共同现代化的过程。

(三)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界定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三级衍生概念,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我们认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指打破城乡职业教育的二元结构,将城乡职业教育纳入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系统环,在职业教育系统环中通过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融、联动”,最终呈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职业教育局面,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的发展过程与目标。

二、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理论预设

(一)共同体论

共同体理论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的理论化表现,是指人类基于一定的生活需要或生活目的,组成的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共通性的交往或生活圈,同时也是人的组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处于两个端口的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进行完美衔接,组成一个职教共同体。在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圈中,城乡职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的公益性目标,即为了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提升,满足城乡对职业教育的共同需求,在城乡职业教育之间所开展的相互维系和帮扶。城乡职业教育作为职教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城市职教与农村职教双方的共同利益,使两者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发挥超个体功能,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提升。从根本上说,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将城乡职教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调配,也从政治体制层面打破了二元格局的枷锁,对实现城乡职教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公平论

教育公平论不仅要在理念层面体现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的公平与正义,更要在实践中进行落实。教育公平与教育均等不同,教育均等论强调的是教育的均等化与平均化。⑤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不能直接断定两者无法相容。在一些特定的情景中,教育公平是一种无视个体差异的人人平等,而且把量的均等化作为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另外的情形下,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存在,两者的指向也存在差别,过于追求量的均等化会对教育公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个体间的差异进行量的区别划分可能会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城乡职业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与教育公平的衡量标准具有共性,可以用职业教育的起点公平、职业教育的过程公平以及职业教育的结果公平这三个标准来衡量。职教的起点公平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打破二元化的职业教育城乡招生体制,才能使农村职教生不输在起跑线上。根据教育的公平论,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教育起点的公平,然后再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三)社会和谐论

和谐社会论作为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之一,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的经济和综合素质的不平衡。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只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存技能水平,才能间接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化解城乡发展的二元矛盾,这也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与规律。贯彻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妥善解决城乡职教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这也要求在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既要尊重城乡职教的差别,也要利用教育行政手段促进二者的利益融合,以合二为一的模式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四)城市发展论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和思路符合我国城乡发展的路线,也是城市发展论的要求。城乡差别是马克思早年提出的三大差别之一,也是首先要解决的差别。具体而言,要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对此,很多学者也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设想,如周家来提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经过“乡育城市―城乡对立―城乡相融―城乡一体”这四个阶段。从这方面看,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由城乡对立到城乡均衡、再由城乡均衡到城乡统筹,最后达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这个过程也符合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城乡职教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

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城乡统筹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师资、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⑥

1.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或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职业教育间的资源共享,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性教育资源,包括智慧型的师资力量、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等;另一部分是“硬”性的物质型资源,包括校园校舍、图书、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场地等。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一体化,需要软硬兼施。

一方面,在职业教育的“软”性资源共享方面,要建立城乡职业院校的教师交流或流动制,在城乡区域化之间实行教师的流动化教育教学。实施职业教育教师在城乡之间的岗位流动制,不仅能够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能加快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在职教信息技术资源的城乡共享层面,构建一套城乡职业院校信息交流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再增值性等特点,研发出一个城乡职校的招生、技能培养、就业的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城乡职教的“硬”性资源共享方面,由于城市职业教育的办学物质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可以开展城市职业院校扶持农村职业院校的帮扶办学活动,共享教学设施、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在帮助农村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实现城市职校硬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要加快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和调整,不断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落后地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配套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政府可以将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施优惠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打造一个全域型的城乡职教一体化建设试点区。加快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还要注重城乡之间的平衡,在城乡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方面不仅要锦上添花,还应雪中送炭。与此同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是城乡职业教育的同质化、对等化,而是在强调城乡职业院校特色与个性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即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背景和学生的差异,配置不同的职业教育资源。

(二)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

1.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管理制度。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先从管理制度入手,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管理制度。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仍以县为核心,由于范围过小,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目标存在很大的差距。众所周知,县级政府财政与资源的制约性很大,管理权限和管理能力也比较有限,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无法得到真正的缓解,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从政府管理体制中找到突破口,提升统筹主体的管理级别,拓宽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统筹区域和范围,如可以将对教育的城乡统筹主体上升为市级管理的范畴,在市域范围内由市政府对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处理职业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管理等重大问题,这样可以大大增强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契合度,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别。

2.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城乡投入制度。教育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一部分归因于我国存在已久的、不合理的城市偏向的教育投入制度。⑧在职业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层面,要落实“财政中立”与“重点补偿”的政策。第一,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弱势局面,就必须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拨款额度,统一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标准。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贫困职教生的财政投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第二,构建各层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基金的责任分摊制度。为了保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需要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通过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体、地方政府为辅”的教育财政分担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力度,由县级政府按一定标准进行扶持。第三,完善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此外,还要健全职业院校的财务公开与投入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教育经费使用效用最大化。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城乡办学制度。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体制的建立,打破城乡二元办学体制的束缚,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协作,积极探索城市职业教育帮扶农村职教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第一,加快办学体制创新,探索多元化的职教办学体制以拓展优质职教资源⑨。城乡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就是在整合现有职教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的前提下,拓展职教办学的增量资源,从明确政府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如社会团体、行业、企业以及个人参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第二,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在城乡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其办学管理的自,同时还要根据职校的类型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职业院校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公私合作等方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教办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

4.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城乡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质量的差距。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质量保障制度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质量保障制度由质量评价标准、检测流程、问责与改进体系等构成。第一,从上到下依次建立国家、省、市、县域的各层级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标准,在制定该标准时应兼顾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宽泛性以及差异性。第二,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监测与评估,以保证质量标准能够顺利落实。第三,根据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向被测评的区域和院校反馈信息,对管理或教育质量未达标的区域或学校提出改进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

(三)建立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师管理机制

1.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教师人事制度是对教师这一重要资源进行配置的相关规则。⑩从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视角加以审视,当前的教师人事制度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制度瓶颈,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城乡职业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规划上,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第二,在职业教育教师的选聘制度上,存在教师资格审查机制不健全以及教师编制缺乏弹性的问题,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教师“终身制”缺乏激励机制、“代课教师”待遇不公等;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评价制度上,存在着评价标准不健全,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绩效评价不合理、职称名额少、晋升难等问题;第四,在教师的培训制度上,存在着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包括职前职后教育脱节、培训内容背离农村教师需求、培训成本的负担缺乏制度安排等问题。

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提升农村职教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一个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管理机制,这也就需要取消城乡教师编制的层级化,实现城乡教师编制的统一化。第一,在教师编制管理方面,要取消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别,这样有利于教师的城乡流动。可以将教师管理提升到市级范围内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进而突破县域管辖的限制,实现教师层面的一体化。第二,在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化体系的构建,保证职业教师资源在市域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职业教师资源在城乡间的共享。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以避免优秀教师的结构化和地域化流失。

2.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搭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师资共建机制,就是把城乡职业教师的招聘、培训、晋升与考核连接起来,在城乡职业院校间用一个共同的标准在市域范围内统一开展。11首先,城乡职业院校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招聘教师,吸纳优秀教师充实到城乡职业院校。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师技能资格证制度,保证教师的入口质量。再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或评估,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同时还要科学地使用教师考核结果,在城乡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最后,加强新进教师与在岗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机制,并且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农村职业院校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免费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还应注意提高培训质量与实用性,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身需求。

3.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机制。在构建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时,要重点解决农村职业院校教师待遇较低的问题。统一城乡工资待遇,本质是完善城乡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师资民主管理制度的过程。这几乎在每次教师工资改革中都有提及,但未有实质性推进。事实上,职业教育城乡管理的不民主,造成城乡职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被忽视,进而导致整体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等冲突加剧,这是导致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农村职业院校在教师工资、住房、医疗、培训等方面,与城市职业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很多农村职业院校很难留住人才。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工资待遇机制,就是使城乡教师共同享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享有共同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以及社会保障等服务,而且还享有对艰苦条件的额外津贴与补助,切实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工资待遇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4.建立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制。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推进,亟待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从而为实践创造可能空间。而在这一系列需要变革的制度清单中,教师培训制度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项目。教师培训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就需要有强大的政府作为支撑。12要建立健全城乡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机制,特别是将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经费专门列入政府的年度开支预算,进而不断提高农村职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还应建立城乡统筹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农村教师全员免费培训的新机制,进而提高教师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从教育资源共享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制度建设的城乡一体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入手。真正的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应建立在城乡职教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通过职业教育城乡一体的机制体制保障,促进城乡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管理水平以及教师资源等的全面一体化,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共同、有序发展。

[注释]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78.

②Ebenezer Howard.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M].Routledge Chapman & Hall,2009:145.

③张涛,罗旭,彭尚平.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7):5.

④黄爽.成都市农村应大力发展小城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7.

⑤李玲,宋乃庆,龚春燕,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J].教育研究,2012(2):42.

⑥黄永秀,朱福荣,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16):72.

⑦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17.

⑧张涛,熊爱玲,彭尚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1.

⑨于月萍,徐文娜.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5):4.

⑩孙冬梅,胡慧妮.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追求[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182.

篇2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改革

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也顺应了国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而言,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略有不同,但其内涵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二是实现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终目的;三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核心是要对制度进行改革。

要更好地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要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用城市教育取代乡村教育,使乡村教育同城市教育完全一样;二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不是要限制城市教育的发展,而是要让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共同实现优质教育最大化;三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包括城市和乡村教育的一体化,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教育一体化;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仅是要在城乡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实现一体化,同时也要在师资队伍等软件建设方面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步一体化。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问题所提出的。要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不仅需要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

要更好地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应该对城乡教育进行统筹管理、一体规划,从而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首先,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一大因素在于政府职责划分不明确,我们需要对各级政府的职权进行科学地界定,并明晰改革的重点;中央及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职能需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有必要构建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平台;政府职能也要做出积极地转变,等等。其次,要坚持规划先行并科学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要使规划合理,就必须先进行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如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变化趋势和当前的教育发展情况等,并对其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应完善户籍、学籍管理制度。事实上,“两为主”政策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划分流出地与流入地双方政府的主、次职责;“两为主”政策中的规定也仅仅只涉及到义务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口问题,但出口问题并没有解决,致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也不得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他们在城市参加高考是受到限制的。所以,“两为主”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部教育的二元分割问题。需要对政府职责、户籍及学籍等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2.改革教育投入制度

教育投入是导致城乡教育条件产生巨大差距的直接原因。我国的主要财力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控,相对的,县(乡)政府的资金就比较薄弱。要实现教育投入的大致均衡,就应该把教育经费管理主体上移,最低也要上移到市级,进而逐步实现以省和中央为主来负担义务教育的财政,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投资责任。

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城乡教育投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就要在投入制度上确保城乡在投入总量上大致均衡,消除城乡教育经费上的差距,并且要向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制度做出进一步的规范,使其能够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补偿性作用。

为了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办学条件在制度上得到切实保障,应对校舍、设备、经费、教师及图书等配备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城乡统一办学的条件标准。政府要加大投入,使农村教育资源得到优化,争取让每所中小学都能达到法定的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农村教育规范办学。

3.改革人事制度

由于对城乡教师的人力资源缺乏统筹规划,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教师资源会比较薄弱。同时农村教师队伍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以及“代课教师”的待遇不公,这主要是由教师资格审查机制不健全和教师编制不灵活造成的。不健全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导致教师的绩效评价不合理,职称名额少甚至晋升困难。同样,就教师的培训来说,其培训内容背离了农村教师的需求,且培训成本缺乏制度上的安排。另外,农村教师的“逆向流动”(即优秀的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更是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也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以下主要的解决措施:为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的发展建立起动态监测系统;对教师编制办法进行改革,使其更多元、更富弹性;建立考评机制,以利于城乡教师定向交流;创造条件使农村教师能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实行教师双向流动机制;薪酬分配和职称评定要对农村教师有一定倾斜等。

4.农村教师的补充策略

农村教师这一群体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针对农村教师作出一系列的政策性倾斜,势必会更好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对教师进行初次和再次分配,既可以使城市教师的配置更合理,同时又可以实现农村教师补充的有效性。其次,农村教师的补充内容应进一步完善。切实实现城乡教师同工同酬,甚至可以让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更优越,从而保障农村教师有充足的物质坚守自己的岗位。除此,还可以通过建立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晋升制度,使得农村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以及不错的薪酬待遇。还要对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制度进行适时修订。再次,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其核心在教师,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师。就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而言,大范围地引进新教师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整顿现有教师队伍、提高其教师素养是解决当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行为规范,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另外,还要建立教师长期流动的机制,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各自学校的资源优势,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

5.改革入学招生制度,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在教育活动的诸多环节中,从起点上影响着教育公平实现的是入学招生这一重要环节,它也与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有着直接关系。所以,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入学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改革入学招生制度,打破户籍壁垒,建立起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这样能够保证城乡的教育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现代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国民教育体系所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

[2]韩清林,秦俊巧.中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2(8).

[3]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化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4]张家军,靳玉乐.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伦理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5]张乐天.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分解与路径选择[J].复旦教育论坛,2011(6).

[6]张放平.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瓶颈及其破解[J].中国教育学刊,2011(6).

篇3

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苏州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55-03

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推行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建设城乡一体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苏州在经济率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苏州试点先行,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推行,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轨迹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苏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逐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办乡镇企业,开展以工补农;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逐步形成了以镇带村的格局;第三阶段(2003年开始),尤其是最近几年,初步形成了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与“三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互动并进为主要特征的城乡统筹新格局。

尽管目前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要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到城市化进程当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关注民生,造福城乡人民,更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指导意义

1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样关系的文明形态,内涵非常丰富,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今,广泛地体现在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已经把城乡一体化建设归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大飞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支撑点和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把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化进程合二为一,“生态文明”逐渐成为构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在以集约式的城镇化与生态大都市为基本目标的地区与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来追求,才能成功地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才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

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贯穿生态文明理念。苏州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率先根据全市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融入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支——“循环经济”理论和模式。此理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生态文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

1 宏观上要树立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念。首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在于树立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生态伦理及社区居民、组织等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些目标同样成为衡量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生态文明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既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其次,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在制度上的重要体现。农民转为市民后的社区生活保障和提高,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收入的增加,农保转城保等。苏州2011年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将全市8万名具备条件的农村劳动年龄段农保参保人员纳入城保。到2012年,苏州市所有劳动年龄段的农保参保人员将全部进城保。

2 微观上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为丰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量化指标尚待改进,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的是,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量指标。

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强化工作考评;在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环境质量监控;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污染物总量减排,从源头开始节约资源能源;尤其是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健全奖惩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等等。

三、生态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保证城乡协调发展,从农村的角度看,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事:一是要把大多数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要逐步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三是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要做好这三件事,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城镇化建设就会失败。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二元体制;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90-02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众多学者观点不一,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则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缩小二者的贫富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而生态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虽然各观点和侧重点不同,但是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最主要的应该以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为基础,这是实现城市和乡村融合的基石,是众多学者所阐述的一体化的保证和前提,因此城乡一体化应是涉及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支援乡村,乡村服务城市,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中有乡,乡中有城,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生活,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大多数人认为是我国在实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有专家提出取消实行新农村政策,因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农村便会发展到城市,实行新农村建设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更会阻碍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于是便产生了城市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矛盾的争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本原因在于此观点没有认清楚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和谐发展,不仅仅包括城市,也涵盖农村的发展。

1.实行城乡一体化,农村不会消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无论如何实施,我国也不会没有农村和农业,城市也不可能代替农村,城市和农村是一定同时存在的。

2.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村经济增长为基础。如果农民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不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单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城市的反哺不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只有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情况下,配合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施行,使农民收入水平基本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的各种隐形负担才会消失,才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3.新农村的建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步伐。新农村建设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包含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这样一个新的农村环境,无论在经济、素质、环境、生活、生态都和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相一致,新农村建设直接起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实行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二者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对于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众多观点比较统一,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过于贫困,城市和乡村发展极不平等造成的,因此,围绕着城乡差距过大又产生若干的争论。

对于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吴敬琏认为是体制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孙立平认为是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侧重于城市改革,而忽略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樊纲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体制和改革的问题,虽然也有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社保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几亿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因此才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厉以宁则认为城乡不平等的根源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笔者赞同厉以宁的观点,所谓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国家主导下,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城乡)分配不均的制度,它体现在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体制和现象。

1.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在资源分配和占有上,农民名义上虽然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主人,但对全民所有制的资源基本上没有支配权,也基本上没有获取过应得的收益,这种体制使城乡差距扩大。

2.由于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制度上的不平等,使二元结构制度化。国家在财政分配、物资分配、投资分配、知识分配、医疗分配、文化分配等方面都是向城市倾斜,对农村关注较少,工资、征地价、教育卫生等方面政策也不同,这就使农村发展失去了政策性保障,在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国民待遇,更大大拉大了城乡差别。即便国家对农村地区加强重视,也加大了对农民负担的减免,但是总体上农村贫困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也只有破除掉这个二元体制,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平等和谐发展。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在实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些人过于强调公平而忽略了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有的过重于依托市场的效率力量而忽视了农村经济起飞的客观困难,这样的路径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城乡发展存在差异化,但是更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探索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承认差异化,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差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会趋向流动到城市中去,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它必然扩大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差异化首先要求城市和农村要各自发挥自己的分工作用,要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以引领我国产业进步、技术进步;同样,农村应当保证发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安全功能,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发展安全,实现农村支持城市。

2.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发展平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在效率促进资源配置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对于城市和工业,要反哺支持农村和农业,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国家也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贫困农村和地区的发展,加大城市和工业的带动力度,带动农业产业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

3.农村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等边缘地区,只有通过强化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地位。农村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更加丰富和独特,是城市所缺少的,农村实现差异化发展,更多的是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率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城乡形态、景观风貌上的特色,达到对区域性特色资源的独特吸引力,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4.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小城镇一般是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比一般的小城市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因而发展城乡一体化,在众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中,发展特色的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潘旭明,苏力,李一鸣.城乡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J].生态经济,2008(7).

[3]李才.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技,2009(6).

[4]郭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2009(2).

[5]赵东龙.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10(2).

[6]胡云.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篇6

一、以人为本走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

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不是城市的形态建设,建造高楼大厦,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建设。城市化的基本内涵是非农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将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又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任务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城市化速度慢,农民工进市而不进城,形成了“半城市化”格局。全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江苏城市化率已达到63%,但农民市民化进程还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全国2亿农民工包括其家属是有4亿农民尚未解决进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之路还很长,必须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经验来考察,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大致有两种演化指向:一种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同发展,逐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种是城乡分离发展,形成二元结构,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种演化路径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实践证明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这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促进相互融合,其基本路径是“五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就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1.发展规划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前提。要统一编制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有机衔接起来,从而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园区更像园区,形成城乡发展的新格局。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集中建设中心城镇,扩大中心城镇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二要有计划地将农村自然村落向中心村集中,逐步形成农民集中居住区。江苏原有21万个自然村,经规划集中建设4万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而向新型农民社区发展。如此可节约3/4的建设用地和4/5的基础设施投资。

2.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建设城乡共享型基础设施。当前要将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集中搞好农村的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水利、生态、治污等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乡村的通达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对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使城乡基础设施良性互动,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3.市场体系一体化

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要充分发挥城镇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城市市场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水平。鼓励城市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发展,组织工业品下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在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组织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特别要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4.就业保障一体化

就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要统筹协调解决城乡居民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就业政策,使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服务共享,促进农村劳动方向二、三产业转移。

加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保障面,在农村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应保尽保,使农民享有应有的福利保障。

5.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强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服务资源从人力到财力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使广大农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对进城农民工要与城镇居民一样在子女就学、卫生医疗、文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得以切实解决。

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步伐,使社区成为城乡社会管理的新型组织,积极建立居家养老,扶贫济困、综合治安、人口计生等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城乡新型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改革,要全方位进行制度创新,主要包括身份制度、土地制度、农民职业化制度、“反哺”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的全面创新。

1.身份制度创新

改变农民身份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解决农民进城的户口登记,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进程。与此同时保障农民进城后,在就业服务、养老保障、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买房安家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具名同等的权利,真正成为新市民。

2.土地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首要问题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此土地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核心问题。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农村土地开发后的增值收益对农民的补偿水平,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等,集中换股、换保、换房后进城进镇,通过提高土地收益和土地置换,使农民获得进城后生产和生活的资本。

3.农民职业化制度创新

农民进城基业的关键是提高就业能力,要大规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在农村要通过培训,培训新一代职业化农民。政府要引导农名职业化培训的投资并给予政策鼓励。

4.“反哺”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要创新“反哺”制度,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要在“两个反哺”的机制体制上创新,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工农协调发展。

5.行政管理制度创新

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在引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管理。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将重心转向城乡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民主管理,由社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建设新型的城乡社区制度。

篇7

关键词:城乡二元;城乡一体化; 民居“生存”环境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重要意义

首先,民居环境一体化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中国古代就一直追寻“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意境,“天人合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目标。其次,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实现人与民居环境和谐统一的需要。第三,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下,城乡发展不仅要展现物质、精神方面全方位的享受,更要去尊重千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文化,在民居环境中展现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实现发展与传承的和谐统一。

2 城乡二元与民居环境和城乡一体与民居环境的对比

2.1 城乡二元体制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城市作为一个大型的民居聚居群落,高楼式公寓住宅是其最基本的民居存在模式,由此而产生的民居环境主要包括小区、商业街、广场、花园等基本构成要素。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为城市民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城市民居环境的丰富和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村是对新信息反映和接受较缓慢的小型民居群落,也是保持人类民居环境最原始的聚居地,其“生存”环境以原始的村庄、田地、宅院等为构成要素。二元体制的划分,使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不同的民居环境,对民居构成形式、民居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城乡一体化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实现人与民居环境的协调,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原有的民居环境被城市居住环境代替,将原有的民居环境完全颠覆,割断了民居文化传承的脉搏,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民居环境改建中,民居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以保护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民居文化和传统。

2.3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与区别

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不管哪个阶段,“和”理念都是城乡民居“生存”环境的核心思想,为民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内环境氛围。二元体制的存在,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丰富了我国民居的构成形式。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民居环境的改建必然会对原有的环境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城市和农村在一体化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前提下,进而改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境况,为农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外环境氛围。

3 城乡体制变化下民居环境与其它方面关系的变化

3.1 民居环境与内环境关系的变化

3.1.1 民居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变化。人存在于环境中,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人的印迹。民居环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随着城乡一体的深入,民居环境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还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迹。

3.1.2 民居环境与空间关系的变化。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现有的空间环境利用方式,因此,研究民居环境实质是对民居空间环境的研究。城乡体制的演变,对乡村民居“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在改建民居环境的时候,必须注意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组织形式的传承和革新。

3.2 民居环境与外环境关系的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民居环境与整体环境关系的变化。 整体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民居“生存”环境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了民居环境建设的政策、理念,也包含了它与人、周边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更加快速,民居“生存”环境如何适应整体发展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但是,有些主题是确定的,给与“人”这个主体以准确的定位,民居环境充分体现的人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环境改建所遵守的主轴,是不容再次忽视的。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方向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民居“生存”环境建设的新主题。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这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为乡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树立了一个全新理念。如上所述,城乡民居环境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片面地追求乡村与城市的统一,只能给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乡村民居“生存”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注重民居环境优秀传统的保存,为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建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统筹城乡发展,是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四川郫县为例,对城乡一体化目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中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一致化到城乡对立的演变过程,因此,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对立而提出的,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对立,使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一致化、城乡均质化: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去屈就乡村,不会导致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更不是城市吞并农村,农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居住方式等完全与城市同一化。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交流、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这种差别,是城乡之间合作、互通和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且在科学合理的配置安排下可以转化为各自特色,促进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目标体系构建基础与依据

现实基础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成都市西北部,国土面积约437.5平方公里,辖15镇(其中合作镇已整合移交高新西区代管),常住人口58.89万人,城镇化率达56.01%。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009年,郫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不含高新西区),增长15.8%,三次产业比为8.6:58.1:3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484万元。

2009年末,郫县公路密度达2.46公里/平方公里,于2010年5月10日通车,成灌快铁正线12个站中有8个在郫县境内,显现出突出的交通优势,为城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有国家级的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和成都现代工业港,包括南、北工业港和川菜产业化园区。产业多元发展,一、二、三互动局面已初步形成。2006年,国家旅游局授予郫县农科村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如今,郫县农家乐已经形成依托农业产业、文化与生态等多种优势资源的新局面。郫县目前有21所高校入驻,在成都各区(市)县中排名第一,占成都市44所高校的47%,

良好的自然本底和地处都江堰精华灌区的优势,使郫县成为川西平原著名的“粮仓”,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农耕文明基础。郫县作为古蜀文化发源地,早在2300多年前就有郫县的建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郫县积淀了代表不同时期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时代背景

面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各种形式的知识在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中正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知识已成为决定国家、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郫县的智力资源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潜在优势,优化配置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资源,是郫县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向消费经济的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正逐步呈现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换,经济学者们将2008年定为中国“消费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元年。这些转变使得郫县需要创新的发展路径与跨越式的发展模式与之适应。

成都市发展的政策趋向

在最新一轮的成都战略中,成都明确了其优势集中体现在文化影响力和消费吸引力;将成都的核心使命定位为冲击高端的世界城市,构建世界田园城市。成都市选择发展转型,也将成为郫县的机遇。

城乡一体化目标体系构建原则及基本取向

目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完整性与系统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涉及的范围广泛,构建的目标体系必须全面完整的包含城乡关系的各个方面,各目标间既要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具体性与可行性原则。由于城乡关系的复杂性,目标的制定不仅要切定的要素指标,还应当辨别影响城乡关系的关键因素,因此各项目标的控制方式和程度应当具体的予以说明,这也是目标可行性的保证,当然,可行性也包括目标值的制定应当是科学合理,能够实现的。

可评估性与动态性原则。目标应当尽量定量化表达,不能量化则“质化”,即定性的表达,此外也保证目标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是可以获得的。目标的可评估性是目标动态调控的基础,目标体系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城乡关系不断演进的具有弹性的探索性体系框架。

时限性与阶段性原则。城乡的演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纵然需要理想的远期终极目标,但处于不同发展时段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不同的目标指标,因此城乡一体化目标体系应当具有阶段性,从而逐步实现终极目标。

目标设计基本取向

1.保护优先、提升价值

郫县是成都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优质良田与林盘、水系共同代表着成都平原的特色农耕文化。因此,保护是郫县最根本的前提与保障。在保护的同时,契合时代的发展背景,提升其保护资源的价值,将文化及历史资源转化为资本,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2.提高城乡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以城乡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为核心,注重资源本底与利用的统一,立足于实现城乡整体效益最大化,通过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的分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3.城乡差异化、相对均衡化的和谐统一

郫县现状城乡片区状况差异明显,在整体目标体系下,还应该针对不同要素――“城”或“乡”主导片区构建不同的目标体系;“城”“乡”片区之间的联系互动情况指标也应当体现出。

城乡一体化目标定位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与成都市创建世界田园城市的现实要求下,郫县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与机遇,跨越式的发展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同时,依据郫县特色的本底资源条件与现状产业状况,综合总结出郫县县域城乡一体化目标定位:

世界级文化旅游基地

顺应时代背景,突显郫县农耕文明的本底价值,将农耕文化价值转化为世界级的文化资本,实现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和谐交融,构建世界级文化旅游基地。

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

依托现有的川菜产业园区,继续拓展一、二产互动模式,扩展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范围,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挖掘川菜文化,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互动模式,构建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

成都创意总部基地

依托现有的高校资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及现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实现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完成传统工业的转型,构建郫县创意总部基地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

遵循所确定的郫县城乡一体化目标定位,确定郫县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经济、社会生活、资源集约和生态与设施4个大项。明确各指标在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和远景期(2050)年的目标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9

关键词:中国 城乡融合 城乡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本来存在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提出的,它主要体现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其基本涵义大致可以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克服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二是城乡关系上,既强调乡村服务城市,也强调城市服务农村,使之互相依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三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一定的行政区域相联系,其战略思想和行动方案通常是针对一座城市和它的郊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模式:

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突破点的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农村工业化阶段。其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上海从1984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城市工业通过各种方式向郊区扩散零部件加工或下放产品,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现阶段制约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思想观念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观念倾向,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基础。十六大所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命题,表明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观念的不自觉作祟。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三是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制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工农产品统销统购制度、制度和户籍制度,与这三种基本制度相配合的还有排他性的城市就业、福利体制等,从体制、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进入新世纪后,面对着不断加速的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虽然政府对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各地也逐步取消了户口的城乡之分,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从根本上看,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突破,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管理体制还没有根本破除,还没有建立起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完全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依然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人口障碍。消化农民,减少农民数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及其成因要复杂得多,解决起来难度也很大。在我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基本解决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仍将伴随着我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并成为工业化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因此,人口压力将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们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其主要构成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差、技能低,熟练劳动力严重缺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资金障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这与我们的财政体制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在农村,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也无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资金不足,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不利于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资金不足,降低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制约。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指导方针上,一是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在基本思路上,要扭转局限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确立通过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观念。在发展战略上,把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问题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握住“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事业”的核心思想,进一步明晰反哺“三农”的基本思路,加快实施“五个统筹”的步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在加速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方式上,注重社会公平,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要注重和强调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政策效能,加强对农村发展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强化公共管理的杠杆作用。三是积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突出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适度提高财政支持、补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的稳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权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使用制,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坚决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二是对于城市工商企业经营用地等,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应再实行国家先征用后转让的办法,以彻底杜绝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三是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大幅度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四是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拍卖获得的土地净收益,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五是在土地征地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其自用或入市交易。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流通的国家垄断。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流通平台,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坚持放开农产品价格和购销的改革方向,不能因为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波动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加快农产品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保证城乡物资交流渠道的畅通。

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发挥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把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功能培育为基础、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积极发挥城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经济向农村辐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充分挖掘城镇现有潜力,发挥规模效益,防止乱占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实行城乡一视同仁的就业政策,坚决取消各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最低工资、工伤、失业以及大病医疗统筹等突出问题,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劳动安全,使他们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提高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决策水平。城乡一体化,既关系到城市,又关系到乡村;既关系到工业,又关系到农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可以说,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城市或乡村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决策者,才能产生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必须从整个区域经济总体出发,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调节作用。其次要以“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为目标,加快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步伐。第三要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步伐,培植企业群落和产业群落。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法工作。使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案,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二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专门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和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篇10

[关键词]城乡文化;互动式;一体化;渐进式;多元化;云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17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1 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之互动式模式

云南城市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的高势能区,它对区域之间次级文化的低势能区具有吸引作用,使区域携有或具有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朝向城市文化中心区集聚,促进区域内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及民族文化与区域城市文化的融合。在云南城市中心向农村区域输送物质流、信息流的同时,大量的城市文化信息也被带到了农村地区,加快了农村地区提高文化水平的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差距,逐渐消除云南文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因此,城乡文化互动发展对于边疆区、民族区的云南而言是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2 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之一体化模式

城乡一体化模式是指城市概念和农村概念的消失,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是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必经途径和关键性标志,它充分说明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经济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城乡一体化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和农村这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和空间等要素上的交融与协调发展。其中文化城乡一体化是整个城乡一体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两大系统及各个小文化系统内部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即使同一文化系统在不同的时期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随着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也将不断得到提升。

3 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之渐进式模式

云南具有多样性的城市文化,如古滇文化、昭通朱提文化等;民族城市文化,如南诏文化、楚雄彝族文化、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等。同时,云南还有许多区域村寨乡村(土)文化。这些文化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是渐进的,根据距离衰减的原理可知,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影响力会逐渐减弱。根据文化传播等级扩散的原理可知,云南城市文化属于区域先进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由省中心城市―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乡村递进式进行传播。同时,农村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中经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提炼才能融入城市文化中。因此,可以看出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模式主要是渐进式的。

4 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之多元化模式

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云南省的城市文化及农村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差异及民族差异。云南省主要的文化有昆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近代工业文化与外来文化;玉溪市的江川青铜文化、新平花腰傣文化、通海回族与蒙古族文化;而纳西和东巴文化是丽江地区典型的代表文化;陆良沙文化、和青铜文化等是曲靖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典型文化代表;苗文化、壮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山州地区的重要文化内容;广为人知的西双版纳文化中,包含多种类型,如边地文化、贝叶文化等,同时也拥有小乘佛教文化的内容;美丽的大理市在长期的发展中,被道教文化所影响,佛教文化在当地也是十分受欢迎的,并在此基础上,该地区城市文化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土司文化、傣族文化在德宏州地区的存在,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普米文化、怒族文化等在怒江州地区至今为止仍然非常大的影响力;乌蒙文化、名人文化等是昭通市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重要文化内涵和形式。除此之外,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和思茅地区等在长期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在该地区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对当地的人民、经济、社会等产生影响,推动这些地区的进步,当地人民为文化的传承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云南区域文化的多元性是云南城乡文化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这样的发展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区域文化的整体发展,将云南文化发展在新时期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5 云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发展要实现“四化”目标

除了上述内容,“四化”可以有效概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其内容包括文化行为生态化、文化成果共享化、文化资源资本化以及文化身份职业化。

第一,“文化行为生态化”。在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该方法主要是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发展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意义进行了表达。它要求云南省政府在对生态价值观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和引导功能,促使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建设活动能同自然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生态化在文化行为中的体现,要求和谐互动关系充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一方面,从云南省政府的角度看,在经营管理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避免过于注重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而忽视对文化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另一方面,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人们日常生活中,会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的不单是商品交换,还体现了人们尊重、敬畏祖辈和大自然的创造能力,因此文化和大自然、人类之间,始终是友好的、平等的。

第二,“文化成果共享化”。在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该种方法主要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并将一定的政治意义赋予其中。因此,文化成果共享化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人类确保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整个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社会文化成果能更有效的服务人民,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城乡居民文化利益的发展和维护功能。民主正义和文化公平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体现需要实现文化成果共享化。

第三,“文化资源资本化”。在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该种方法主要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在积极进行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云南省不同地区所体现出的不同历史文化、民间工艺及民俗风情等内容进行综合的利用,从而形成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创新、规划等原则进行充分的应用,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同文化产业经营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四,“文化身份职业化”。在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该种方法主要是从建设的角度出发,它要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云南省相关负责人能坚持不懈的对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进行开辟,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休闲及工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加大对农民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促使其真正成榕┟裎幕的管理者和农民文化的经营者。

文化发展模式一旦构成,就具有自组织性、自生成性、自内在的张力和活力。其作为一个系统,能全面渗透和融入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通过观念性转变、制度性解放,释放出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作用力,整体推进城乡一体统筹协调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