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融合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一体化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众多机遇
(一)促进新型城乡地域组织形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种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当今IT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这些高科技产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设置在环境优美以及基础设施优良的乡村、农村区域,并将其建设成城乡融合的纽带,从而实现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良好势头。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着该工业园的结构布局发展,从而不断取代传统散乱分布的工业布局。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园区的出现,将能够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而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各类园区布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满足当今信息化产业时代的基本要求要求,并借鉴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最终实现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促使城乡空间作用的集聚与扩散力不断加强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不能笼统地通过扩散或集聚来阐述城乡之间发展的相互作用,而是应该要逐步地发展并使城乡之间的扩散与集聚作用力形成互动局面。同时,得益于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城乡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快捷、方便,从而不断地加速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并加强了城乡间人们的联系与沟通,进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步伐。
(三)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在当前三网融合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城乡之间的日常交流不断深入与并且越来越普遍,从而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商品和就业等信息,人们的生活目的与对城市的了解更加明确,当然,居民的幸感也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类市场信息的获得较为方便、快捷,从而为如商品信息、就业信息以及供销信息等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提供先决条件,进而更能促进农产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从而促使原先在城市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也陆陆续续地向农村地区的企业进军,不断加快城市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开始向农村的渗透速度。
二、三网融合下城乡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高科技手段,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陷,并注意相关问题,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向前。
(一)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保当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地加强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而为我国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传统的城乡信息资源相互以及市场经济相互独立的僵局。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经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很不均衡,并且城乡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促进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等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从而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在我国大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决不允许将环境视而不见,务必将环境的保护作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步伐,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中肯定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站,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管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破坏环境举动进行实时监控与纠正,确保区域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构和谐社会、加速城市和乡村现代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于弊,切实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季福岳,白音仓,麻术红. “三网融合”与广电网发展的思考[J]. 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
[2]廖健来.HFC网络实现“三网融合”数字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
篇2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经之路。为了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绥滨县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其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又面临着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利用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1 优势(Strengths)
1.1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绥滨县是口岸,区位优势明显,隶属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北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流夹角地带,东经131°8′12"—132°,北纬47°11′55"—47°45',23"之间。东与同江市、南与富锦市、桦川县隔松花江相望。绥滨县交通优势明显,富绥大桥,是我省公路网“二环、七射、三横、六纵”公路主骨架网中横二线的重要节点,在区域交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绥滨县境内水系发达,交通便利,可通千吨客货轮,是中国北部的黄金水道。绥滨境内省市县乡四级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陆路运输十分便利,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全省“三横四射六纵”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陆联系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大动脉。
1.2 资源优势突出,有利于发展绿色产业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60万亩,县属耕地120万亩,绝大部分为草甸土和白浆土,自然肥力高,土质肥沃,人均占有耕地15亩,居全国前列,而且由于开发较晚,具有增产潜力大的土地资源优势。境内水碧天蓝,地清气洁,无任何污染,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流经境内的黑龙江是世界上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区域内湿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是省级生态示范县,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自然优势。
1.3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大
绥滨县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民族特色鲜明的月牙湖风景区,可供游人游泳、划船、垂钓、野饮,既可尽享走进大自然的愉悦,又可品尝质纯味美的龙江鲜鱼,领略俄罗斯异国风光。绥滨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奥里米古国遗址和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仁遗址、高力古城遗址和东胜明清墓群,有永生金代古墓群、北山古城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处,还有未考证开发的古文物点百余处。
2 劣势(Weaknesses)
2.1 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绥滨县产业和结构比例严重失调,201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48%:10%:42%。第二产业发展层次低,经济效益差,整体竞争力弱,没有重工业企业,轻工业比重仅8%,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单一,龙头企业少,辐射能力弱。服务业发展较好,城乡市场体系基本完善。旅游等产业占比重较大,但现代物流、配送处于培育阶段,商贸流通基本框架还没有形成。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
2.2 城乡融合度低
城乡融合度主要城乡社会融合度、在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三个方面体现,绥滨县表现城乡融合度较低,其中:在城乡经济融合度中,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过高,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为48%,并且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过低;在城乡社会融合度方面,城市化率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低;在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方面,农村环境整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 机遇(opportunities)
3.1 政策和项目支持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不断强化“县强才能市强”理念,提出始终坚持把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黑龙江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2012年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实施102个建设项目,现已开工86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同时,绥滨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3.2区域定位作用提升
鹤岗市把绥滨县定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县,制定长效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把绥滨县建设成为连接鹤岗市各县相作为口岸的物流集散、旅游休闲的中心节点。
4 挑战(Threats)
4.1 产业链条函待延伸,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绥滨县境内,企业以农业企业和化工建材类轻工业为主,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落后于国内先进水平,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低。化工建材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如何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地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改善环境管理体系,将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绥滨县工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4.2 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乏积极性以及绥滨县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主管人员缺乏现代融资意识,财务信息失真,银行不敢放贷等问题,导致绥滨县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企业在技术引进、原材料购进和设备、产品的改造更新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制约。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内涵 上海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268-02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范畴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
1.目前对城乡一体化比较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四种。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规划学界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2.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实质是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在经济、文化、生态、空间、社会等要素上优化组合、交融协同,实现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城乡一体化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经济的联动。城乡一体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渗透,相互服务。而城乡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加速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地区扩散,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渗透融合,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社会的趋同。加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为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整合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保等各种资源,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构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空间的融合。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着眼于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着眼于优化城乡互动的产业形态,着眼于构筑持续承载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空间。
制度的一体。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构建城乡平等又有所区别的政策和制度框架,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加大制度创新和建设力度,力争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加强城乡协调,联手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框架。
3.科学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应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把农村改造为城市,而是要正视城乡区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城乡一体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发展一体化,还包括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就业、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将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拉平,而是要在城乡实现同样贡献获得同样收入。四是城乡一体化不是要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停下来,而是要继续繁荣城市,让城市具有更大的辐射功能,以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要求
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审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已具备了有利的发展基础,为上海加大城乡一体化统筹力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上海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抓住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从经济总量看,上海GDP已从1991年的756.45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13698.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12.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半年以上平均常住人口和年度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从产业结构看,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从1991年的3.8:61.6:34.6调整为2008年的0.8:45.5:53.7,服务业提速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财政收入看,2008年上海实现地方性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是1991年的13.6倍。
第二,城市化水平领先,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同步加速,在空间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水平在全国也遥遥领先。以非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比重口径计算,2008年上海城市化率为87.5%,远高于全国44.9%的平均水平。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进程呈同步加速发展之势。上海城市郊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郊区化;二是工业的郊区化,中心城区大部分工业企业向郊区和外省市转移;三是中心城区迅速扩容,连续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上海郊区城市化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1966”城镇框架体系,在郊区重点建设9个新城和60个中心镇,并推动小城镇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在郊区推行“三个集中”发展战略且成效显著;三是工业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六大产业基地和市级以上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第三,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确立,从交通上为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城乡交通网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它既有利于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又有利于拓展城市资源配置空间,增强城市集散功能。近年来,上海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港、空港、信息港建设,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网、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基本构建了以“三港三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郊区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和信息网络的构建,将在扩大上海对内对外吸引和辐射空间的同时,推动上海城乡经济合作和跨区域发展。
第四,城乡分割制度壁垒开始破冰,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确立了上海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制度基础。首先,上海户籍制度初步解冻,城乡居民身份和社会地位渐趋平等。上海规定2001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子女,均可登记为城镇常住户口;同时,还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其次,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正在趋向整合。上海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险的社会化,人寿保险等补充保险的市场化,残疾人、困难户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进程正在加快,城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单核强中心”的城市特征为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设置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立足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经济社会相互开放、高度融合。上海是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单核强中心”特征十分明显,中心城区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城市面貌、产业能级等方面大大优于郊区,集聚了全市大约80%的服务业,个别地区(卢湾区)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93%,其强大的向心效应使得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而郊区基本处于均质化发展态势,城市功能发育迟缓。为此,有必要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散,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郊区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向郊区新城的拓展,增强郊区的“反磁力”作用,从而实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对外开放程度高,它要求上海城乡一体化要跳出狭隘的地域观念,对所有工作和居住在上海的人口敞开胸怀。2008年上海外贸依存度高达163.3,实际利用外资100.84亿美元,在沪常驻人口超过15万,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31家,并吸引了22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274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上海安营扎寨。有鉴于此,上海的城乡一体化必须立足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紧紧围绕破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的二元结构,努力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国家对上海寄予厚望,上海要在全国率先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早在本世纪初,中央就赋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历史重任,同时,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促使上海在未来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特别是在当前上海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更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
三、基于上海发展实际的城乡一体化认识
综上所述,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实质是缩小上海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成果,赋予农民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简言之,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是在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明成果共享化、发展权利平等化。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上海城乡之间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重视发展城市社会事业的同时,引导新增的优质公共资源向郊区倾斜,致力于提高郊区现有的公共服务范围和水平,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在上海城乡之间获得统筹安排,实现城市和郊区居民同等水平地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
二是上海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受惠,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实力同步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高,让市民和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成果。
三是在法律、制度政策上保障居民和农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公平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现代经济探讨,2003(5)
2.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3.张建军.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4.吴,何民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中思网,2008.11.27
篇4
关键词:西安;“四区二基地”;城乡统筹;模式;经验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142-06
城乡统筹不仅事关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只有解决好了城乡统筹问题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基于城乡统筹的重要性,本文把西安“四区二基地”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四区二基地”作为关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战略支点,以优势产业为支撑,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达到“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一、文献述评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再到后来的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城市学家、地理学家等多学科。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互动发展模式主要有:(1)工业一城市导向模式。1954年,刘易斯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工业部门)转移。刘易斯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但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没有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并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费景汉和拉尼斯也只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模式中,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托达罗模式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托达罗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且认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一”理论、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上述相关理论,虽没有直接论述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却为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或方法论启示。(2)城镇带动城乡发展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强调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他们提出在农村区一级管理层次(5-15万人口)集中地发展农业城镇,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场所。朗迪勒里认为发展中国家要获得社会和区域的全面发展,它们的投资在地理上应为分散,要求有一个完整、分散的城镇体系,以给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进入市场、获得各种服务的机会。(3)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把城乡一体化最为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认为未来和谐社会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麦基对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亚洲国家的城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他用desakota来概括这种特殊区域产生过程的空间模式。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模式,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产生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通过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一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
篇5
关键词文化“失根”;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文化
一、文化“失根”危机的现状与问题
城乡之间的文化断根,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在农村回不去的“摇摆人”。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属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成了真正的“文化无根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进,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逐步消亡。在农村,代表传统文化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逝,这里既有传统的以民间节日、宗教仪式、戏曲为中心的地方文化生活的淡出、空洞化,也包括曾经相当活跃的,与集体生产相伴随的农村公共生活形式的消逝。生活方式的转变正是文化“失根”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2.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在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乡村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淡漠和紧张,人们的安全感丧失。在乡村,赌博、打架斗殴、暴力犯罪的现象也不少见,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
3.传统乡间伦理价值制度解体
在现代物质社会的引领下,乡村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原来传统的伦理价值制度已经被解体。有专家表示:“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利益。”一些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住在性的意识形态,它对生活以及人生意义的设定已经主宰了许多农民。于是就有了“作为文化——生命呢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的这一根本性的忧虑。
二、文化“失根”危机形成的原因
1.文化“失根”与城乡文化的不融合
文化“失根”和城乡文化的不融合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文化积淀的传承同样离不开教育,而城乡文化融合也离不开城乡教育的统筹和整合。
2.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障碍
学术界现在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界定,这就使得学者及大众对它的理解有所不同。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应该根据城乡个区域各自之间的优势与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双向演进过程。
3.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不仅有认识障碍,而且还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如果没有相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很难去实施。
三、解决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而城乡文化教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乡村文化危机和教育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按照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教育 ,无疑已成为解决“无根化”危机的必要之举。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深入推进教育规划城乡一体化
2010年8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2.加强对乡村中小学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问题,按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技术装备,大幅度改善乡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转移支付和均衡配置的有效机制,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同质的教育资源。
3.加大城乡教育沟通,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城乡一体化
文化“失根”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各成体系,才导致他们陷入“农村回不去、城市融不进”的尴尬境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要加大城乡之间的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拓展沟通多层次模式,形成沟通长效机制,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与城市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乡村受教育群体能够享受到协调的教育文化。
4.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改革
文化“失根”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在制度问题上,有很多的实践操作都是要在制度上面付诸行动的,如果制度没有改革,很多的实践措施就会难以实现。因此,制度改革更具有挑战性、风险性和艰巨性。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就很难实施,即便是实施了,也是一体化质量、水平等都会远远低于理想状态,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旅游业;阳朔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34-0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城乡互动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在广大中西部旅游地区普遍发育和形成了一种以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方式。虽然很多学者在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城乡一体化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且在各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城乡旅游一体化的视角,探讨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互济、联系与合作,分析发展旅游对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作用、模式等方面,却显得十分薄弱。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因此,探讨旅游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1 城乡一体化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这应该成为当前这个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首先,“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战略转型的新阶段,这一次转型是在改革开放基础上的全面转型,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其次,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重要方面。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9.8%,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将继续由加速推进向减速推进的转点期,人均gdp达到29 706万元(4 486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农业占gdp比重为10%。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农业占gdp比重降到10%、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是打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最佳时期。再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并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我们改革探索指明了方向。
2 制定城乡一体化的立足点
①系统分析,全面协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通过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文化,全面协调该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分析区域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②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制约区域发展的“软肋” 和不足后。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 发展与区域资源供应丰富的产业体系,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优势。
③产业、空间、生态并重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是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在制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战略时应该尽快改变原来只片面重视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综合考虑整个城乡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现状,制定与区域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以及生态保护战略。
3 桂林市阳朔县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3.1 阳朔县发展概况
阳朔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的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 km,全县总面积1 428 km2,有耕地2万公顷,辖6镇3乡,有汉,瑶,回等11个民族。截止2010年,户籍总人31.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59万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3.3∶33.6∶43.1。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位于漓江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处,具有地理优势,“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所占的重要位置。2010年阳朔乡村旅游收入19.5亿元,占广西阳朔县旅游收入的55%;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占广西阳朔县年接待总人数的70%,广西阳朔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
3.2 阳朔县旅游目前发展态势
①阳朔县旅游发展整体上存在的问题。阳朔旅游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大致为: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完善
服务质量水平低;道路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乡镇内的道路较差,道路颠簸不平;旅游地分流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著名景点的人流量太多,失去原有的宁静;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示,种类比较单一;生态环境的恶化。
②阳朔县各景区发展存在的矛盾日趋明显。西街是阳朔县城一条长约500多米的老街。目前西街上的各类旅游企业已达200多家,包括各类餐厅、酒吧、旅店、俱乐部、旅游精品店铺、外语培训机构等,现在已成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集聚区之一。目前西街旅游企业由于过分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导致旅游企业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或氛围遭到破坏,使得当地众多的旅游企业如昙花一现,生存期极为短暂。遇龙河是阳朔县的第二大河流,素有“小漓江”之称。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地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将面临挑战,遇龙河景区的当地居民因为内部争利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矛盾已经露出端倪。没有任何规划的遇龙河沿岸“农家乐”、“农家饭”、“家住宿”、“农家休闲山庄”纷纷开建和营业,导致景观破坏、遇龙河河水污染,景观质量和游客体验在下降,旅游开发遇到了发展瓶颈。世外桃源是阳朔县的重要旅游景区。不可否认在旅游开发之初,开发公司获得了利润,当地居民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随着旅游景区发展,处于互动过程中的双方,如果一方有要求,另一方不能满足;或是只满足了其中的一部分,未满足方就会不断申诉、不断争取,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期间难免会有纷争和冲突发生。目前世外桃源景区的开发商(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当地居民(笔架山村)的矛盾持续加剧,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开发。
4 桂林市阳朔县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
①旅游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已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发展布局,总体规划确定的向东南发展战略,从而使阳朔县在桂林市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伴随着雁山区到阳朔的桂阳公路进一步开发,桂广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铁的规划建设,阳朔县和桂林市的经济联系将变得越来越紧密。阳朔县应该尽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变当前各地旅游景区的混乱发展格局,尽快实现与桂林市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②阳朔县在桂林市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选择。阳朔应该充分利用桂林市的旅游名片,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增强自身的旅游竞争力,大量吸引游客到这里旅游,带动阳朔的经济快速发展。本着“依靠秀丽的山水,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理念,以旅游经济为主线统领全局战略,不断强化和放大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形成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5 阳朔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研究分析
①关注指导,大力发展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其实可视为一种贸易,通过消费者(游客)到旅游企业中就餐、住宿、购物等活动,使外来资金流入旅游地区。因此,旅游企业直接对地区收支平衡做出贡献,如同其它商业行为一样,这种资金的流入创造了商业交易额、税收以及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旅游企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以及受教育程度少、缺乏专业技能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因此,当地居民通过创办旅游企业或在旅游企业中工作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旅游企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区域内城市和农村贫困问题。
②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发展策略。旅游景区之间拥有各自不同的旅游特色,因此当地开发机构和决策部门在开发旅游景区时应该把握有利条件,控制不利因素,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决策。同时在旅游政策的制订时应该充分体现公众意愿,应当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有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管理、得到利益,才能有效根除居民、开发商、游客的潜在冲突,从而消除旅游业发展的潜在阻碍。
③教育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对旅游地区居民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使居民充分了解到当地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的真正价值所在,使他们深切地意识到恰恰是这里的“乡土气息”满足了国内外“都市人”对自然的一种怀旧,恰恰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和人地关系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旅游者。目前,旅游地区的居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点,只有让居民了解这点,他们才有可能自觉的把自然风景、传统的耕作方式与人地关系作为重要吸引物加以保护,只有这样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
技能上的培训和观念上的指导,后者尤其要引起重视。很多从事旅游业的居民的市场意识开始觉醒,但有时会偏离方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长远的发展,致使许多原生态的传统文化招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家庭旅馆的营造方面,他们认为越现代化才越有竞争力,导致当地传统的民居大量减少,而当地传统的民居却是吸引国内外旅游者主要因数之一。所以居民在建造家庭旅馆可以由旧房改造而成,这种传统风貌的保持,往往更能赢得旅游者的青睐。
6 结 语
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始终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冒进。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外在发展环境,通过“关注指导,大力发展旅游企业;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发展策略;教育培训,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不断地提高城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增强旅游竞争力。从而形成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礼貌、生态良性循环,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 赵增凯,童玲.基于拉尼斯—费模式的城乡一体化阶段牲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22(4).
[3] 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研究:阳朔西街案例[j].企业管理,2011,(6).
篇7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域”理念,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着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城乡生态发展等六个方面统筹推进一体化,重点抓好事关城乡群众福祉的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努力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二、目标要求
围绕“把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力争到2017年,全市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努力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城乡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到75%。美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中心村布点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三个集中”集聚度进一步增强,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超过60%,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50%。
城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县域新型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占全市的比重达40%。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高效农业面积突破30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350个。村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城乡三次产业交融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减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基数上实现翻番,力争达到20000元,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城乡生态环境同步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城区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5平方米。新建一批万亩成片林、万亩苗木基地。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村庄环境管理实现常态化,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分类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保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乐有所倚。
三、重点工作
(一)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一体化
(二)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
(三)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四)统筹推进要素配置一体化
(五)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六)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四、2014年重点任务
(一)城乡规划统筹
(二)产业发展统筹
(三)城乡基础设施统筹
(四)要素配置统筹
(五)城乡社会事业统筹
(六)城乡生态发展统筹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改革政策调研。
2、提高合力推进水平。
篇8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差异 评价体系
城乡既是特殊区域之间的连接体,又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等不同社会阶层的连接体,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间差距的集中反映。建立一套反映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准确把握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趋势,科学判断城乡之间差距的程度,为调整城乡利益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统筹发展的水平。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上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所处的一体化阶段也会不同,所采取的政策也应该有所差别。因此所设指标要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目标相统一,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2、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统筹城乡发展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以满足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
3、动态性原则
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共荣共存。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描述其进程的指标要具有时代特征,具有先进性和阶段性。指标设置要反映现状、展望未来、具有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动态趋势。
4、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反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既能测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侧面,又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以及自身的纵向比较。因此,在指标体系、目标值、指标权数、计算方法上要保持可比性。
5、可操作原则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上要力求简明实用;所需数据尽可能结合有关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接近现有统计口径,反映现实情况;设计的指标要便于收集和量化,以拓宽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二、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体系
1、城乡差距的评价指标内容
城乡差异程度可以通过绝对差距反映,也可以通过相对差距来反映。运用相对差距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差距的程度,还可以反映动态变化状况。因此,本文采用城乡差异指数反映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状况,力求全面、客观、动态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差异现状。
城乡差距体现在很多方面,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了突出重点,本文选取了一些最易于理解和可以通过数据量化反映的指标来观测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构建了城乡差距指标的四个方面,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城乡经济差距是最根本的问题,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脱钩,不仅造成农村经济难以发展,也使城市经济受到制约。城乡社会服务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发展难以和谐的根本原因。多年来的城乡分割政策造成农村居民难以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社会服务,对城乡服务差距程度的把握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城乡发展基础的差距反映了代际之间的差距,这是城乡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城乡居民的生活差距是一个城乡差距状态的直接反映,是上述三个方面差距的集中反映。这些指标是研究城乡等值化理论,实施等值化战略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更加直接地分析城乡差距的程度。
2、指标内涵的解释
(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一是城乡人均GDP差距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城乡经济密度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城乡单位国土面积上的GDP数量,反映城乡空间上经济集中化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该指标反映城乡之间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差距,也说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原因。
(2)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主要反映在教育的投入水平、教育的资源配置公平程度方面。二是城乡文化体育条件差异。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和使用方面的差距程度。三是城乡居民医疗条件的差异。该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城乡万人医生数差距指标衡量,该指标反映城乡医疗保证的公平性。四是城乡社会保障条件差异。该指标体现在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分别反映出差距状况。
(3)城乡发展基础差距。一是城乡居民人均不动资产存量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城乡居民拥有的不动资产存量差距状况。不动资产存量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由于农村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般拥有生产性不动资产如牲畜、机械设备等,而城市居民不动产主要有房产、汽车等。但从拥有数量的差距上也可分析出城乡发展基础差距的状况。二是城乡居民人均流动资产存量差距。该指标主要反映城乡居民在银行储蓄、有价证券、股票等流动性资产存量上的差距。三是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指标。该指标反映在城乡居民间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四是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指标。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反映在很多方面,主要包括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绿化、管网(水、电、热、汽等),可以用公共设施投资的价值指标综合反映差距状况。
(4)城乡生活条件差距指标。一是城乡人均纯收入差距指标。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生活差别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近年来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打造公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本文用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率来反映城乡之间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三是城乡废弃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差距。该指标集中反映城乡之间的环境状况的差距,通过比较废弃物集中处理率的差距反映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活条件的差距。四是城乡居民能源条件的差距指标。能源使用是城乡之间居民生活条件的一个重要方面,城乡能源使用差距指标可以用方便清洁能源使用率的差距进行测度。
三、城乡差距的评价方法
1、权重的确定。由于客观赋权法对数据的变化不具有稳定性,所以我们采取了最优权重法,由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区间,如表1所示。
(注: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0HZ02);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宁:新疆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篇9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构建了分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共7个指标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北京全市以及13个尚有农村地区的区县分别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很低。其中,经济一体化水平最低。远郊区县居民生活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较低。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北京 城乡一体化 评价
科学客观地分析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变化规律,是选择发展战略和制定政策措施的前提与基础。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用单项指标难以准确度量。本文综合考虑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量化分析北京市尤其是远郊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直观地把握北京城乡一体化的整体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将城乡一体化的主要衡量因素分为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共7个指标。所有指标均选用乡城的比值,指标值越高则反映该项目一体化程度越高,除“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指标之外,其他指标的目标值均为“1”(见表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与路径,在客观上反映出了城市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选取两个指标反映经济一体化程度。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农业地区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非农产业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产业从业人员),该指标反映了经济一元化的程度,在经济二元结构明显时期,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生产效率比较低,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农业逐渐实现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渐与其他产业趋于一致。发达国家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为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反映了资金在城乡的配置比例,偏重城市的发展模式下,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发生在城市,乡村逐渐衰落;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由于城市已经发展成熟而农村发展基础薄弱,固定资产投资应当更多地投向农村。
城乡居民生活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最直接反映,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乡居民生活一体化的基本指标,城乡居民家庭电脑拥有量之比则反映了信息化时代城乡居民生活的差异。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政府作用的主要方面。其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反映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城乡千人拥有医生数比”反映了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水平,其中城市医生数仅包括“执业医师”,农村医生数则包括“执业医师”与占大多数的“乡村医生”,因此城乡医疗服务的实际差距高于该指标反映的水平。城乡污水处理率之比反映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
评价结果
本文对北京13个区县(不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和石景山区,由于这三个区均为城镇,因此不在统筹城乡研究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系统性评价,如表2所示。原始数据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2》,以及有关部门内部资料整理所得。由于所有指标均为比值,所以本文中不需要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指标数目相对较少,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由城乡统筹发展领域的四位专家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根据指标权重计算出各个区县的城乡一体化指数,如表4所示。
评价结果显示,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的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很低。全市城乡一体化指数仅有0.358,意即农村仅为城市发展水平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居民生活一体化指数最高,平均为0.497,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次之,为0.451,经济一体化指数最低,仅为0.093。说明政府主导下的城乡居民生活与公共服务相比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领域,城乡的融合程度更高。
进一步根据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数,将13个县区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延庆县,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为0.451。第二类包括昌平区、顺义区、平谷区、朝阳区和密云县五个区,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在0.444~0.401之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第三类包括海淀区、通州区、丰台区、房山区和怀柔区五个区,城乡一体化水平低于0.4,处于0.355~0.393之间。第四类为门头沟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最低,仅为0.336。
结论
评价结果表明,包括远郊区县在内的北京市各个区县之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差别极小,目前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对城市功能拓展区,新城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程度并没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一圈层新城和第二圈层新城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也不存在大的差别。
与全市平均水平不同的是,远郊区县相比中心城的三个城区,居民生活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较低,这说明远郊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享有水平低于中心城的农民。远郊地区经济一体化指数相对较高并不能说明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投资水平更高,而恰恰说明了新城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和城镇投资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心城。如延庆的经济一体化指数在13个区县中最高,事实上延庆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北京各个区县中基本排在末位,这种相对较高的经济一体化指数是低水平的城乡均衡状态,反映了新城城市发展弱质的现实。
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远郊区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不同区域人的共同发展的重要路径,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需要制定和实施覆盖全体市民的强制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且实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标准化。使得基本公共服务可以衡量,均等配置公共服务具备可操作性,为财政在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收入人群间进行转移支付和财力匹配提供技术支持,并且促使地方政府将财政资金优先用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资。
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的公共财政支出体制。加大对公共服务供给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经济发展落后、财力较弱的地区的公共服务项目废除配套资金制度,施行全额投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给予区县政府更大的资金支配权力,打破部门分散投资分头管理的壁垒,整合集中财力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二)强化新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以带动城乡共同繁荣
新城是远郊区县的经济增长极点,可以成为发达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的纽带,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中间节点作用。通过强化新城发展,在郊区集聚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速城市化进程,带动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进而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新城建设是首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达成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战略重点区域。
新城的城乡统筹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新城规划范围内的地区主要任务是如何妥善安置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农村城市化;新城对于规划范围之外的影响辐射地区则需要加强与镇村的联系与互动,统筹规划新城与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以及产业链构建等,创造条件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整体协调,最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发展的局面。
(三)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发展
产业联动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目前城乡产业层级落差过大,难以进行有效率的产业分工和合作,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
提升农村地区产业层级,使中心城、新城与农村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有助于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的实现。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与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服务于新城;实施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逐步退出传统农业。增加种植业农产品品种,包括果品种植等。二是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结构,承接城市的转移配套产业。调整镇、村各级工业园区现有产业,加快低端产业的退出,“腾笼换鸟”,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争取引进相对高端的配套产业,以此为龙头形成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篇10
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客运;绿色环保 ; 节能措施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industry in China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integration proje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traffic the sam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have played a very good adjustment role. How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us facilitating the living standard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eople, and deepen exchang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has become in today's society,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green; energy-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在城乡道路通畅、场站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乡客运网络体系高效运作、城乡客运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有序衔接,综合利用各种客运资源,争取效益最大化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城乡客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方式等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客运一体化就是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农村客运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营运模式、统一车型、统一车身颜色、统一票价等多种统一的客运交通,从而改变过去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专家认为,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客运“散、小、多、乱、差”现象最有效的办法。目前,全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都在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陕西等多个省市的城乡客运全部由交通运输部门统一管理。
2、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过的要求实行“五个统筹”重大决定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
3、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内涵3.1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也就是一体化发展,它是发生在城乡道路尤其是农村道路十分畅通,场站等基础设施水平比较高,城乡客运实现网络化运作的时期。这是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2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交流。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不是忽视各种客运方式的差异,而是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调发展,有机衔接,方便换乘。 3.3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是多向的,不是单方面的,不简单是农村客运公交化或城市公交延伸营运线路扩大经营区域的问题,而是各方要找到共同的节点,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4城乡道客运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建立道路客运系统,客运管理系统,交通衔接系统,重点是方便换乘、零距离换乘的衔接系统。 3.5统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关键是内部关联的紧密程度,即要达到设施平衡,运作协调,管理统一,要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以法律和体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各种作用和组合优势,对城乡道路客运规划与计划,投资与建设、运营与控制、价格与票价等进行综合协调。3.6统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体现的是道路客运的“协作、协调和协同”,即运输过程的协作,运输发展的协调和运输管理的协同。立足于各种客运方式的有机联系、协作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多赢。
4、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城市公交与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不够。 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客运服务是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传统观念,城市公交一般在城市市区经营,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城乡道路客运则为城乡居民长途出行提供服务,两者的市场相对分割。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行政区的变化,城市市区和郊区的界限很难界定,造成两种运输组织形式的市场相互渗透,城乡道路客运市场和城市客运市场认识上的相对分割违背了运输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无论是城乡道路客运市场,还是城市客运市场都具备了道路旅客运输的基本特点、基本属性,应视为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加快两者的融合,将城乡道路客运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城乡道路客运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服务规范,保障城乡客运服务的稳定性,保持运输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避免产生过度竞争或垄断。 通达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是大经济区域或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城市公交是区域交通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理顺管理体制,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协调沟通,有利于城市公交与道路运输的衔接和旅客的零距离换乘,有利于形成“大公交、大交通”的格局。
②城乡客运管理体制亟待理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客运和短途道路客运逐步开始融合,传统的城市客运和短途道路客运分治的管理体制也逐渐变得不适应。尽管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在逐步打破体制坚冰,但在基层,体制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 传统的多部门分治模式是长期延续下来的模式,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没有形成精简、高效、统一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不利于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而对于以交通部门为主的模式和“一城一交”模式而言,虽然减少了职能交叉,在体制上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仅限于公共客运的运营管理,而由其他部门负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及服务定价和财政补贴,如果协调机制不跟进,统筹协调依然受体制掣肘而困难重重。③推进城乡客运优先发展的共识不足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目前已被广泛接受,被认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共交通优先即“人民大众优先”,其原则是鼓励客运交通普惠最大化、效率最大化,从该原则来看,不应只涉及城市公交,服务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出行的短途客运也是体现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客运,也应当成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重要主题。但是目前关于公共交通优先的认识尚未统一到统筹考虑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上来,对农村客运的公益性的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关于城市客运和农村客运在发展政策方面的不衔接。如:城市公交在政策上享有财政补贴,短途客运不享有;城市公交税收在当地政府关照下往往享受优惠,短途客运不享有;在运营上,公交型车辆、停靠站点设置和超载似乎是城市公交的独享的权利,短途客运则处处受有关部门的限制。要解决短途客运与城市公交有失公平的矛盾,必须在观念上有较大突破,认定短途客运也是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客运,与城市公交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服务的公共客运性质完全一致④客运线路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1)线路重叠,造成运力浪费。随着南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道路状况的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南通公交公司和南通汽运集团都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新增或拓展了部分经营路线,从而出现了城市公交客运和农公班线客运相互渗透重叠运营情况。线路重叠导致了运力过剩,有的营运线路的平均实载率不到30%。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以及企业的亏损。(2)线路重叠造成经营矛盾多。由于各自受利益驱动,相互争夺客源,不时会产生经营纠纷,影响了和谐稳定。(3)线路资源配置不合理,线网分布不均匀。城乡客运市场“二元分割”,农村居民出行不方便,热点班线争破头,偏僻线路无人跑。农村班线客运的线路基本上都是在县乡道路上运行,在这些主干上由于人流多,所以班次很密,运力配置趋于饱和,但离县乡道较远的村也想开通一些通达工程的线路,但由于新线路客流量少,开行亏本,公司不愿意开通这些线路,财政补贴机制没有试行,即使开了,也是亏本经营。⑤农村客运亏损严重,财政补贴难以落实到位 农村公交车主要的运行线路在乡镇,它的特点是客流量少,流向、流时不固定,运价水平低和车辆油耗高、农民消费水平低,它享受不到城市公交的种种优惠政策,面临入不敷出全面亏损的尴尬。以海安“村村通公交”为例,实施“村村通公交”初期适逢春运,在短短的1个月内实现营收205万元,表面看,这份成绩单似乎马马虎虎,但接下来的淡季,每月都出现亏损,全年到底会亏多少,暂时无法预测,虽然当地政府给予每年200万的定额补贴,仍不能弥补亏损。⑥市场监管难度大 目前,阻碍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黑车”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了“黑车”与城乡公交争抢客源的现象。监管打击非法营运作为行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打击“黑车”的数量也数以百起,但由于“黑车”机动性强、灵活性高、廉价等特性,使一些群众还是愿意乘坐“黑车”。而交通部门的执法手段有限,执法环境恶化,执法地位不高,对非法营运取证又难,多数乘客也不配合,导致“黑车”打击举步维艰,陷入打击难、难打击的困境。5、加快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有关建议。5.1统筹协调,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客运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是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道路客运与城市公交应统筹协调发展。要树立“大公交、大交通”的理念,在制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时,除了注重城区的公交事业发展外,还要考虑市区到县(市)城区、县(市)城区之间及县(市)城区到中心乡镇的城乡公交发展。既要发挥城市公交资源网络化的优势,又要关注农村公交所发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作用,既要关心城市群众出行,又要关注农民群众的进出城需求。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长期运行在城乡道路上的农村公交的作用,科学投放运力。这样既能减少政府的负担,又能化解因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而造成的运力资源浪费和矛盾,使城市公交的有限运力在市区市政管养路段上运营,为合理分布城乡公交线路网和方便新村、小区居民出行提供运力保证。5.2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新路子。建立对公交线路专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及考核制度,完善市场的准入机制,打破垄断经营,对公交站场实行公用化、社会化,实行站场基础设施、线路与营运企业的分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对营运线路、站点、服务质量的监管,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培育市场主体,使政府在城市公交的投入,能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目前营运重叠、矛盾突出的线路,可在统筹规划、尊重历史、方便群众、确保稳定和谐的原则下,采取组建股份制公司联合经营、区城分工、特许经营等办法,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站点共用,利益共享,以达到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营运效率和服务质量,消除经营矛盾,确保市场和谐稳定的目的。5.3政策优惠,扶持城乡公交发展。农村公交是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公交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使农村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农村公交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有责任为农村百姓提供价格低廉、方便、舒适、快捷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要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协调发展,政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立足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农村公交的低票价的定价和价格体系,加大财政对城乡公交车的营运性亏损、政策性亏损的补助,以及对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定性计划任务的企业给予专项经济补偿,并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于新增、更新及公司化改造涉及的车辆收购和车辆电子信息服务设施等,政府应提供财政、信贷支持及政府补贴等。农村客运站是城乡公交网络的节点,是城乡公交的基础条件,农村公交的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途径停靠站亭建设应列入政府公共用地规划,要优先预留、保证建设用地,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必要的补助,使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逐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道路运输企业是一个统一开放、主体平等、公平竞争的大市场,要保证南通道路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得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道路客运、城市公交,都具备了道路旅客运输的基本属性,两者协调发展,有利于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和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6、因为没有及时的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所引起的问题实例
2005年8月,长治市襄垣县,因运营襄垣至侯堡的城乡公交影响到了襄垣至长治班线的经营效益,引起班线车主的强烈不满,车主和司乘人员因此连续上访并集体罢运,所有班车停放在该县县城长达半个月之久。
2005年10月17日,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到义井村的农村客运班车晋AK5197遭到40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员和车辆堵截,该车和部分乘客被强行扣留。
充分说明,客运体制上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社会城乡客运健康发展的瓶颈。
7、城乡“二元”体制存在的隐患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部分省市的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一直沿用“二元”管理体制,即,城市市区和郊区的公共客运由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市区和郊区以外的道路客运由交通部门管理;城市客运出租汽车及其停车场由城建部门管理,城市出租车若经营公路客运业务,则由交通部门管理。
在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站场设施不断完善、客运车辆不断增多的条件下,本可以通过整合客运资源,充分发挥城乡客运各自的优势,以实现连接城乡、通达四邻的纽带功能,但由于现行“二元”体制的人为分割,导致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出不了城,农村客车进不了城,不仅影响到交通运输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影响道路客运“门对门”的运输优势和城市公交组织化、集约化优势的发挥。城市周围线路客运竞争激烈,偏远农村线路客车时开时停,热线过热,冷线过冷,造成运力浪费和短缺共存,制约了交通运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8、针对于城乡一体化的特性所提出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