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容

篇1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一 引言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其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而建立的有利于其统治的经济秩序,包括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这些都是为了维护和发展这种经济秩序而实施的。

经济制度在本质上其实就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有反作用。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基础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并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当代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学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关系;也吸收了许多西方经济学中的可贵经验,从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本文从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的阐述入手,对于当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描述和阐发,对中国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探索和对经济学的突破做了概括,并指出了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层次,所有制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均取决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也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所有制问题所侧重的主要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若社会两级分化严重,就必然导致剥削程度的增加,即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动荡。

在产权制度层次,我们注重的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产权制度仅仅是所有制在法律层面上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下,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的行为权利,既包括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中形成的制度,也包括企业内部形成的制度。

在资源配置调节层次,我们主要关注资源配置方式,即资源在部门、地区、各生产单位间的流动和分布,主要有两大类:市场调节机制、企业内部调节机制。

西方经济学更多地关注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特别是第三个层面;而马克思则主要关注第一个层面。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第一个层面,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区别。

一个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的经济制度,并决定社会的根本性质;而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并不取决于它存在着多少种所有制形式,而主要取决于占主体地位、起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所有制形式。这也是中国对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的成果。

三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阶段(1978—198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阶段。

第二阶段(1987—1997)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阶段。

第三阶段(1997—今)是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完善阶段。

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形成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商独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计划配置、市场配置等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

四 中国经济变革的成就

我们经过自己的探索、调整、完善,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的增速,30年中增加了几十倍,同比实际增速在1993年达到最高,年均增长率为14%,而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回落到7%左右,但其后逐步回升,重新达到了两位数,并保持了相对高的增长速度。

1978年—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非常快,从开始的3千亿元达到5万亿元。而从1978年到2007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不到100元增长至超过400元。

五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弊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更加重要的优越性。计划经济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的优点,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政府控制经济的运行可以减少大的波动,有利于稳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消除市场经济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作为核心的国有企业不仅可以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率,自然对社会购买力的提高也做出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存在缺陷:计划经济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行政干预造成市场主体处于被动地位,加上政府管理压力太大,不可能拥有完全的市场信息,这种情况下的计划,就有非理性的可能。计划经济也缺乏激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造成了矛盾。并且缺乏竞争会导致经营主体缺乏主人意识,国有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

六 结语

在基本经济制度原理之下,我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并有了较大突破。

在所有制的形式与格局选择标准上,重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可以用“三个有利于”衡量,其中的关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单一公有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同一种公有制完全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在所有制性质的区别上,破除了“公”好“私”坏的观念,公和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二者可以融合渗透。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突破了国有经济比重越大越好的观念,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要占优势,但这个“优势”,不是简单的数量和重量之比,而要从经济规模、资本的增值能力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以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等各种因素多方面衡量的综合控制力。

当然,我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许多问题未能解决。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全面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界定和规范国家所有制,想方设法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坚决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Coase. R.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2] 西奥多·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 阿萨·林德贝克,张自庄、赵人伟译,新左派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篇2

1.社会经济关系,就是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始终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90页),因而人们在生产中必然发生构成这种社会形式的独特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正是这类经济关系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即生产是为谁的利益进行的,决定了社会的阶级结构。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固有的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构成了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斯大林指出,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完全以生产关系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由此确定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五种社会经济关系,规定了五种社会形态。

2.组织经济关系,就是在具体组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反映在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它说明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如劳动的分工、专业化和协作,企业的经营形式和管理方法,调节经济运行的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等。这类经济关系,一方面是适应生产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中,显示出超越社会经济关系的某种共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要求,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关系(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共性,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要求。

二、生产关系两层次的区别和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和组织经济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二者的区别: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在经济上的质的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根本区别之所在;组织经济关系的许多内容往往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

2.二者的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和组织经济关系是密切联系的,两者是一种从属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反映的是社会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组织经济关系反映的是人们在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决定性的,后者是从属性的,是前者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正确理解生产关系两层次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两个基本点”的内在统一性。“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从经济上来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反映社会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改革)是改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和内容是在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非但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进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规定了正确的方向,是改革开放得以健康顺利发展的保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可见,分清生产关系两层次,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篇3

关键词:行政垄断;经济;影响;规制

一、行政垄断概述

(一)行政垄断的含义和外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主要受到市场规律的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成为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从这一点来看,是与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显著区别的地方。行政垄断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权力关于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因素的原因,还有我国经济制度的历史原因。这主要受到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关。并且,行政垄断概念的把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权力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不利的一方面。其中不利的一方面则构成了行政垄断对经济秩序以及经济规律的破坏,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规制,主要是集中在行政垄断这经济干涉不当的情况下。

(二)行政垄断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及表现形式

对行政垄断问题的关注,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而进行的。行政垄断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转型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地方为追求本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本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产生了行政垄断的新形式,即地方保护。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六种行政垄断行为,具体如下:1、强制买卖: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中者提供的商品。2、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封锁: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3、排斥或者限制招标、投标: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以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信息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4、限制市场准入: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与本地经营者不平等待遇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5、行政强迫垄断: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法律规定的垄断行为。6、抽象行政行为垄断:即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二、行政垄断的理论分析

(一)行政垄断出现的一般原因

政府以及国家的形成其共同点,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业的。在标准经济学中,有两个术语,一个是“政府垄断”,另一个是“政府授予垄断”。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垄断权力(比如酒类专卖、烟草专卖),后者是政府将垄断经营权授予某一个企业。中国所说的“行政垄断”实际上就是包括了经济学的“政府垄断”和“政府授予垄断”。政府在市场活动中,不仅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和维护竞争,也会为了一定的目的在某些领域禁止或限制竞争。与此相关的是转型国家行政垄断的发展,由于在历史上没有自由对抗封建垄断的过程,转型国家行政垄断的普遍性主要由其政治特性和权利性共同决定的。转型国家的政治特性是从全局性的国家垄断到局部性行政垄断。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行政权力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成为严格制约企业的力量。从经济以及社会转型的国家行政垄断的根源的共性,就在于固有的权力理念深陷在社会经济干预中。

(二)我国行政论断的特征及特有原因

我国行政垄断的产生以及发展不仅有市场经济中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的影响,还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有关。我国行政垄断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垄断的体制渊源。计划经济时期,政府被赋予了强大的经济职能,从物资分配,到劳动力的配置,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由政府以计划的方式进行。市场的作用几乎完全被排除。长期的计划经济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经济的萎缩,更重要的是这种体制在社会生活中的惯性,尤其使我们的政府职能迟迟不能实现转变,不能使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化。经过不断改革,我国最终也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一实践证明能有效配置资源的体制。尽管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许多行政机关仍然屡屡违背市场规律,凭借自身拥有的权力进入市场。行政垄断就是计划经济之后政府部门仍然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统治市场的表现,是计划经济的一种残留形式。

三、当前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正面的影响

行政垄断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对这一点的认识主要是在任何的社会中,总会存在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法制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为社会共同体所普遍认可的行为习惯或者法律规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近30年的事情。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进一步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并没有彻底的否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政府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国家宏观调控呼之欲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也都在证明这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行政垄断与现时语境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二者在本质上是共同的,即促使经济的有序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行政垄断在集中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负面的影响

行政垄断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本质上来讲,行政垄断就是利用行政权力压制自由竞争,颠覆了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与公平竞争理念相悖,其危害性远大于经济垄断。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的统一、开放,而行政垄断总是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将该地区或该部门隔绝开来,形成地区封锁和部门经济封锁,从而直接阻碍和破坏全国性统一和开放市场的形成。受到保护的部门和地区,为了争取一个“正当的合法竞争”,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学管理来提高竞争能力,而是将大量费用用于行贿,以取得相关部门的庇护,这也导致了、权钱交易等严重的社会腐败问题。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法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不断完善。在看到我国法治以及《反垄断法》取得的可喜进步的同时。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制度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行,不仅是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不得不进行的结果。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制度背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集团或者利益阶层。推进行政垄断的监管所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不仅要在立法层面上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行政垄断制度,还要适时的引入社会力量对行政垄断行为进行监管。

四、完善我国行政垄断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限定豁免范围

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适当的行政干预发挥着代替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缺位的作用,避免市场机制的失控及经济波动,保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作用。《反垄断法》第七条:“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这就是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豁免制度,又称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指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我国《反垄断法》之所以认可反垄断豁免是因为“‘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对我国行政垄断的规制,应该限缩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豁免制度。

(二)建立反垄断的私人执行制度

“破除行政垄断、消除市场的人为分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垄断行为的规制不能单单靠政府的公共执行,因为在某些垄断事件中,政府行政部门本身就是利益关系者。在这样的一种利益关系中,就很难保证公共执行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由此可知,此时的私人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私人执行不仅是一种权利救济的途径,也是反垄断法的实施方式之一,有助于弥补和矫正公共执行的不足”,更有益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这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显著区别的地方,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能够保持充足的动力、活力的原因所在。市场经济的规制需要不断完备的法制进行指引,同样,也只有完备、良好的法制才能真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才能表现的相得益彰。“在市场经济中,法律平等地保护一切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要求一切主体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一切主体的一切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予以校正和制裁,不给任何市场主体以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规范就是这样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从而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行政垄断,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监管,并且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士兵,《反垄断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陈佳贵,《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中国财经出版社,2008年版。

[3]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蒋悟真,反垄断法的基本精神阐释,《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5]孔祥俊主编,《中国现行反垄断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6]李昌麒,《经济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李国海,《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8]李俊峰,《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9]迈克尔・考斯泰基著(英),刘平、洪晓东译,《世界贸易组织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篇4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 潮州 521041

[中图分类号]F091.91;17091.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45-04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

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 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 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5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4、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5、课程内容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6、新课改课程结构调整

篇6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篇7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环境;适应性研究

会计基础工作在会计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整体的会计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压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体制,就必须要最好会计基础工作。但是,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理解和研究较为匮乏,企业的会计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管理,也就很难顺利开展企业的会计工作。因此,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制,积极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能力,这是企业目前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一、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一)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政治环境和会计基础工作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于企业而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下,会计工作始终是处理经济效益关系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和政治特征。因此,会计工作和政治环境具有一定的间接关系,如果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经济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也会产生一定的改变。换言之,政治环境直接决定着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与此同时,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市场经济体制和监管政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二)经济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和经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体系是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很强的引导性作用。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企业会计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以及会计规范都会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健全,同样会促使会计工作内容的健全,也会不断拓展会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全,会提升市场活力,也会更有利于企业长久健康发展,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也会逐步得到完善。另外,市场经济的调控措施也会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工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法律制度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而言,法律制度环境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详细来讲,法律制度环境即是指政治环境下的法律体制和政策对企业会计工作产生的作用。如今,《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都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但也保护着它。总而言之,法律制度不仅有效引导着会计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向,而且对其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四)教育和文化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而言,教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就会促使人们形成不一样的思想观念,思维观念直接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理论和会计思想的形成,这也为会计工作发展指定了一个方向。与此同时,会计从业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环境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教育文化环境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速度逐步加快,就会计领域而言,科学技术已经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有效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推动了会计基础工作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经济体制市场信息的变化都能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传递和管理,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利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改善。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应用,有效推动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避免了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失误,促进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为会计基础工作方式和内容的改善提供技术基础,从而促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更好地发展。

(六)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会计基础工作和管理环境具有直接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和管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直接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对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着制约和引导的双面作用,通常情况下,管理环境决定着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监管方式的确立,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监管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正常执行具体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制是促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石,内部监管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具有引导性作用,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二、目前我国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一)新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健全,经济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企业的竞争压力持续攀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会计问题层见迭出,这也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不断提升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提升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其次,科学合理地建立会计机构,促使会计机构组织标准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再次,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保障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最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标准的系统化,增强对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监管和掌控。

(二)新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伴随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健全,经济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和会计基础工作有关的法律政策不断出台,这都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要积极了解新的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规范会计工作,积极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确保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环境适应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新社会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会计基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前企业对会计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会计从业者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的不良现象。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企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逐步提升,对会计从业者得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和会计从业者要清醒地意识到会计基础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会计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从而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水平,努力满足新社会环境下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最终推动企业长久健康发展。

(四)新科技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兴科技产品不断涌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步走进了会计领域,这也促使了会计基础工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会计机构组织的扁平化发展和服务聚集化发展,随着新兴科学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和应用,着对会计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会计体系的构建,将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会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朝着实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五)内部管理的改变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如今,现代化企业的管理逐步向着开放化和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以顺应时展的趋势,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另外,企业的内部监管体制逐步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较为重视整体的经济利润。与此同时,信息管理是当今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部分,企业要及时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的经济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企业内部管理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挑战,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三、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

(一)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会计基础工作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会计基础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现代企业和经济组织要及时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变化。针对会计财政机构而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支出数额,有效改善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努力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要不断增强对会计部门的监管力度,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奖惩政策,明确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从而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另外,要加大会计基础的管理力度,会计管理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保障,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切实履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权

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而言,要注重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首先,实施问责制度,不断增强管理者对会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努力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体制,将有效提升会计提出工作的综合水平。同时,要不断增强会计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其的综合实力,为改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提供人才支持。再次,注重会计监督工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大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积极提升会计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增强其的职业情感素养。

(三)单位内部统一思想

单位内部统一思想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基础,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要及时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努力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的内部,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的综合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会计机构也要不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管体制,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结论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会计基础工作和环境的适应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必须及时转变会计工作管理理念,积极贯彻落实会计工作的监管权,促使单位内部各部门统一思想,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慧.新时期会计基础工作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14(04).

[2]袁杰.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2013.

[3]袁静.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6(05).

[4]赵爱侬.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

篇8

关键词:私有化 产权改革 制度选择 新自由主义

私有化的认知

广义的私有化指的是不仅推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政府逐步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甚至竞争领域的全部股权,而且还包括在制度上建立新的财产组织、经济机制、法律机制以及体制结构的过程,和国家逐渐自行解除其在市场经济中非固有的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职能的过程,即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取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整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转变。

狭义的私有化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在资产所有权中,降低政府的比重或者提高私人部门的作用(Savas 1987)。

按照的观点,私有化是从所有权和所有制两个角度来考虑的。从所有权方面来说,如果所有权从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手中转移到非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或私人手中,那就是私有化;从所有制方面来说,如果社会主义所有制变成非社会主义的,那也是私有化。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的私有化实质上也就是从个别企业角度和社会经济制度角度来理解的私有化。

我们通常反对的是广义的私有化。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向选择。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私有化,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放松管制,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政府逐步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甚至竞争领域的全部股权。

不同国家的私有化实践

(一)西欧和中欧的私有化

西欧各国的私有化主要是在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合乎逻辑的政策,矛头所向是国家垄断,旨在降低国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整个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英国早期的私有化只是简单的将经济行为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逐渐的英国的私有化成为打破垄断,建立新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联系,从而重组产业结构的方式。由于英国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法律体系,该国的私有化主要是采取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出售国有企业股票的形式进行的。法国主要通过政府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私有化变革。总之,私有化成了西欧各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推行其制度改革的重要工具。在这些国家,通过私有化获得的收入占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大的比例,私有化对西欧国家的经济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中欧国家中,德国和波兰比较典型。德国电信的私有化是通过打破垄断,引入新的竞争者来进行私有化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波兰走的是一条独特的私有化之路。1990年,波兰政府成立所有制改造部,开始了大规模私有化之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是国有企业私有化。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后,通过资本市场将这些股份出售给个人、机构投资者;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则被出售、配给、转让、并购。

(二)俄罗斯与东欧的私有化

俄罗斯、东欧的私有化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才真正实施的,且采取的都是激进式的改革方式。俄罗斯的私有化分为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小私有化指商业、服务业企业及小型企业、运输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私有化。主要方式有拍卖、投标、赎买、租赁财产和股份制。大私有化指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途经基本上是实行股份化。东欧国家的私有化归纳起来主要有重新私有化、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重新私有化是指把过去国有化、集体化时期没收的私有企业、土地及其它财产归还原主或其继承人;小私有化是指把国有商业、饭店、旅馆、服务业、建筑业中的小型企业出售给私人或私人公司;大私有化是指对大中型企业的私有化。俄罗斯、东欧的私有化是在个别企业私有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私有化,最终实现了“制度变迁”、“制度转型”。私有化的效果在各个国家呈现出差异,但相同的是改革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它的职能,为私有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私有经济充分发挥它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亚太国家的私有化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以来,亚太地区开始把公共部门推向竞争,注重私有化,放松控制和自由化。日本采取的是“渐进民营”私有化模式:先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条件成熟后,国家出售国有企业股票,彻底实行民营化。韩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的私有化是由韩国快递业开始的,其结果却是加强了垄断,抑制了韩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卢泰愚政府、金泳三政府、金大中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私有化变革,到1999年9月,改革才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印度尼西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放松控制,改革公营企业的。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国家的管制领域。菲律宾的私有化计划是一种双重性的战略。私有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除加在菲律宾国家银行和菲律宾开发银行这两个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公共企业给政府带来的财政负担。在新加坡,私有化主要是围绕摈弃公共企业进行的。在泰国,也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公共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等。

私有化的理论基础

篇9

1.1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公路运输管理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对现有的公路运输管理进行优化,改变其传统的运行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公路运输的承载量,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重点分析运输瓶颈问题,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保证公路运输管理与时俱进。

1.2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公路运输如同人体的血液,没有了血液的运输,即使补充再好的养分也无法保证人体的健康。公路运输管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名经济的发展为公路建设以及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离不开公路运输管理水平及建设力度的提高,为了提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需要进行公路运输管理的建设。

1.3建设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

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是巨大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繁荣的地区都具有较强的交通运输能力,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来投资。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区域性,东西部经济水平存在巨大反差,除了地理位置因素外,公路运输水平的差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差的地区,首先需要提供公路运输能力,加强当地道路建设。道路建设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将区域经济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联系到一起,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前景,同理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利益反馈到公路运输管理中,促进公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路运输管理措施

2.1建立科学的公路运输管理制度

经济水平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在建立公路运输管理体制时不能依据之前的标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并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当前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公路和管理制度已经脱离时代的发展,新的经济背景下需要与之适应的管理制度。相关部门需要了解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制定目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其作为目前公路运输管理的标准,从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基础。

2.2公路运输管理过程的成本控制

公路运输管理事关民生大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成本控制。道路建设是一项耗资耗力的项目,对公路运输管理的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对公路运输管理成本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必须从预算开始做好全面工作,重视成本控制的各个细节,将公路运输管理各个部分的成本真实反映出来。预算成本控制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管理费用、设备费用、保护措施费用等,财务管理人员通过科学的预算方法将各部分的费用进行仔细核算,从中寻求最合理的管理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公路运输管理的水平达到预期要求。同时需要保证公路运输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和具体性,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定期汇总各个部门的财务支出情况,将成本消耗明细列出,定期进行审核,以此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防止内部腐败的产生,为道公路运输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平台。

2.3现代科学技术在公路运输管理的应用

为提高公路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及快捷性,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公路运输管理过程中,提高公路运输管理的效率。例如信息化就能够为公路运输管理带来巨大的便利性。信息化能能够提高公路运输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效率,让有关部门及收收集有效信息,及时做出应对,并在第一时间下达给执行部门。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能够模拟现实情况的发展趋势,为风险预测及评估提供一定参考,通过模拟的数据制定风险规避措施,避免一些常见风险的危害。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电子工程技术应用于公路运输管理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4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公路运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在管理中需要众多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必须保证人员编制的完整性,避免因为人员流失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相关部门需要做好人员储备工作,对一些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对重要的工作尽量避免交给一人从事,最好分摊给众人,在人员流动时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及时补充,保证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同时对内部员工实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并通过一些激励手段,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减少离职率。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美术教育 服务企业

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立足市场经济应具有两大主要特征: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美术教育应培养出的是复合型的、一专多能的,集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身的美术人才。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美术教育应该具有自身的造血机能,也就是应该运用经济手段来参与经济运作。把美术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只有美术教育真正深入到经济之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了解,反过来逐步提高整体社会的艺术水平。

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方向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它既不能像高等美术院校那样培养高精尖的美术人才,也不能像普通中学那样作为审美教育、提高美术素养为目标,而是要培养具有设计、加工,既是设计者,又是操作工,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的中级美术人才。只有这样,职业美术教育才能发展,生源才能源源不断。

改革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入正轨,虽然经过了很多挫折,但各项制度政策已经完善,随着经济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一系列改革,美术教育的市场化时机也已经成熟。在此良好的大环境下,我们职业学校美术教育应明确以下观点:

一、美术专业必须树立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

我校有两大美术专业,一定规模的设计班。学生大多来自各乡镇,毕业后不包分配,由学生自谋职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学校推荐。这样就决定了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教学也必须紧密地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讲究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既要注意精神文明,又要注重经济效益,美术技术联系要为提高日用美术服务,实用美术又要为社会的精神文明与经济的发展服务。

由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方向不尽相同,学习时间又短,因此对各类基础训练也应有所侧重。设计、制作、图案必须加重分量,在学生完成规定的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就应立刻转入专业技能的基本技巧训练。由于职业美术班的基础训练面广、量多,就必须为适应社会而加强实用性。

二、美术专业教学计划应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

由于我们的教育任务是培养中小型企事业的中级美术人才,这就首先必须对社会上美术工艺的需要进行尽可能深入地调查。如欣赏性的字、画到工艺品;礼物类的礼架、镜框到手工制品;装饰类的室内装潢,到头饰胸针;实用类的油漆、编织到雕刻;商品类的刺绣、剪贴到印染;服务类的广告、招贴到商标等等,并搞清他们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和美术在其中的作用。我市小商品市场上有个经营头饰的个体户,因她略懂美术,每批产品都是自己设计、“人无我有”“人有我专”,所以她的利润比别人多得多,许多工艺制品厂、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大多也是产品的设计、开发者。

三、美术专业技能训练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实体联系

1.利用承接业务的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技能教育

当前,美术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上某些部门或单位的资金,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的产品,从中取得一些经济效益。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价值,也可以解决一些教育经费和学生的学习费用,使美术专业有一定经济基础。

2.进行开门办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适应社会生产部门的需要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到企业实习和上门服务的方式。有一些企业受地点、条件限制(如室内装潢,广告设计单位一些产品等等),我们组织一些学生上门服务,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同时也开辟了财源,既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在各种环境下适应工作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急需要的人才。

3.实行厂校联营、校企合作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由于生产设备投入比较大,我们与需要美术人员的单位签订合同,为他们培养专业美术人员,既改善了办学的条件,又解决了学生今后的就业出路问题。学生有了出路,专业思想就得到了巩固。

4.鼓励学生个人对外服务,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有一些小件业务,如设计、装潢、图案、劳作等,鼓励学生课外承接。如工作中遇有困难,则教学从中帮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好专业的兴趣,还在社会上起到了宣传作用。

总之,通过美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使教师明确了教什么,学生认清了学什么,学校的美术专业成为社会的需要,受到社会的重视,学校的美术专业也就越办越兴旺。

四、发展美术专业应建立美术类专业相关的校办场、工作室

1.建立美术产品展示橱窗,作为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窗口

学生的美术产品应该陈列展示,让社会来评价选择。这样学生就会了解社会上的需求,从而实现教育与经济统一,学校也可以从社会的反馈信息中调整教学内容、步骤,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2.发展商品生产促进教学改革

要有产品陈列,就需要有生产商品的工作场所,有了工作场所,学生才能学有所用,才能从实用中检验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克服纸上谈兵,空对空的状况。工作室的发展旺盛与否,是对教育的社会作用的直接的、有利的证明。

3.解决就业出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也给一切企业带来了不稳定性。有的发展、有的停产、有的改行,但学生不能不毕业,毕业就需要就业,到哪儿去呢?校办场、工作室就会在这关键时刻起缓冲作用。校办场、工作室对稳定学生情绪与稳定教学带来了保障。

4.取得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

校办场不必图大利,仅要能改善教学条件与减轻学生学习经费负担就可。不图大利,风险就小。减轻学习经费负担,学生的积极性就高。利不多则包袱少、转得快,相互补救,促进美术教育。

路很多,但都有困难。我们只能在工作中边干边摸索。我们求助于社会,亦盼社会助我们。

参考文献

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第1版.起止页码: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