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医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医学的意义

篇1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潮,出现了一种要求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自然科学经历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摆脱了神与宗教的桎梏,亦同时走出了古典自然哲学的深宫。作为一支独立社会实践力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已融入社会,融入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之中。科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生活。当然,社会、整个人类生活也离不开科学。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获得了毋庸置疑的肯定意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无论是从其自身发展,从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的需要看,都要求注入新的人文精神。在科学界,在学术领域,一种类似14世纪开始的寻求人文精神、回归人类的思潮正在兴起。对于这种我称之为新的文艺复兴思潮,一些关注科学发展的思想家早就察觉到了。例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在其1929年出版的《科学史》中就这样写到:“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

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自16世纪以来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学的分离。科学家们认为,科学就是为认识而认识的纯科学。科学只能沿着实证的方法,只能沿着排除哲学,沿着排除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实践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就科学的自身存在发展而言,“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新去研究希腊文,不但是为了语言和文学的缘故,而且也是因为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关于自然界的最好不过的知识。”这种最好不过的知识,显然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提出的“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就是对辩证思维的需求。其实,现代科学的起源是双向的。它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辩,也起源于工匠的实践。没有实践,没有经验,科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科学如果没有哲学思辩,没有人文社会精神的孕育,经验永远只能是经验,而不能成为科学。今天科学尽管已突飞猛进,但仍离不开这两个源头。

赋与当代科学以更多的发展是十分需要的。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经验的。“只有当理性思维应用于我们称之为经验的目的—即对于我们的几种感官,或对于以科学仪器的形式加以改进发展的感官来说,是可以达到的客体时,科学才存在。”当代科学领域人文主义的复兴有更深刻的原因。当今的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同时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源泉。由于我们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和机会,科学对社会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社会能够接纳愈来愈强大的科学吗?科学之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吗?科学在何种范围内才是有益于人类社会而不是祸害人类社会呢?诸如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遗传工程,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干预…在何种界限内才能造福于人类呢?这就要求科学从最初源于人类利益的需要兴起而最终回到人类利益这一基点上来。英国著名的科学家J•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曾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要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的交互作用”。

另一位科学史作家萨尔顿也曾发出呼吁,要求科学人道化。他说:“要想使科学研究劳动人道化,唯一的办法是向它灌注一点历史精神,即崇敬过去的精神—崇敬世世代代一切良好意思的见证人的精神。不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质上都是同人道精神有关的。”“每当我们对世界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并不存在同人文科学截然相反的自然科学,科学和学术的每一门类都是既同自然有关,又同人道有关。如果你指出科学对于人道的深刻意义,科学研究就变成了人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的人道主义工具;如果你排除了这种意义,单单为了传授知识和提供专业训练而教授科学知识,那么学习科学,就失去了一切教育的价值了,无论从纯科学技术观点看其价值有多大。

如果不结合历史,科学知识就危及文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如此紧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如此巨大,这就要求科学始终不背离人道,不背离社会公众的利益,和人文社会相伴相依,就成为势所必然的了。如果说,14、15世纪文艺复兴思潮的要点在于使科学从宗教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今天我们面临新的文艺复兴思潮的特点,在于要求科学在其发展中克服单纯技术主义的倾向,实现与人文主义的结合,使科学更好地造福于人与社会。当然,当代科学要求人文思想的复归,应当是区分那种旧的、几乎与宗教混为一体的人文主义。从历史上看,一些人文主义者从传统的旧观念出发反对科学创新的事例也不罕见,如历史上曾发生的反对尸体解剖,反对堕胎,反对人体实验等,都曾使医学进步严重受阻。今天科学要求人文的复归,是基于限制科学负面影响的人文复归。在当今科学领域,也的确存在着旧人文主义对科学进步的干扰。诸如无条件的动物保护主义,视任何科学发现为灾难……,无疑对科学、对社会都是无积极意义可言的。科学应当摆脱那种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干扰,寻求与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从而为科学自身,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人文社会医学兴起的背景

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自文艺复兴以来,也走过了依赖实验、排斥哲学与人文学的影响、坚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漫长路程。但是,尽管如此,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1821—1902)就曾说过:“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观点。自那时以来,关于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社会对医学的影响与控制,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明确和坚定了。例如,曾经影响和指导过医学发展一百余年的“特异性病因说”,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麻烦。在许多研究课题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能找到某种特异病因吗?由巴斯德、科赫创立的微生物学,为特异性病因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曾创造过医学的辉煌,但这种“特异性病因说”在寻求疾病控制时,却忽视了地理环境的、社会的、心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

“它掩盖了医学上至关紧要的左右手:肉体紊乱或社会剥夺的术语解释疾病与健康的恶化”,因而“特异性病因说继续在引向我们走向错误。”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教授GL•恩格尔于70年代末提出需要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指出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因而是不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补充。对医学所持这种观点的批判性认识,我国一些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一些极为深刻的见解。早期任中国医科院院长的黄家驷教授就曾说过:“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着物质环境的支配,也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等影响。

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在一次会议上曾对医学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对于临床,可否理解为世界上许许多多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自然过程,临床当然不是一个天然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的自然过程。就是说,这个过程离开了社会就会不存在。而且,临床是两重意义的自然过程,它与开矿不同,开矿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矿体是自然的。对临床来说,不仅疾病一般都有社会的原因,有社会性,医学的治疗行为,包括所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有社会性的。所以,临床是两重的社会自然过程。因此,我认为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当然,医学之所以区别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仍在于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在于人是社会的人,疾病与健康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因而医学在使用技术为健康和治疗疾病时又不能不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不能不主要依赖于社会及心理因素的调控,这就给人文社会医学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阵地。医学不仅是智力上的科学,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有着深刻而明显的文化标记;医学不仅是一门依靠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知识,而且总是不断吸收其它科学成就,总是以某种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知识与技术、技艺结合的综合体系;医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和科学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以庞大专业队伍为骨架的社会职业组织。医学的这些本质特征,奠定了它的人文社会学的基础。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医学加速了其人文社会学的复归,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社会医学学科,是由以下一些背景因素相互促进的。

第一,医学已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对社会注入了愈来愈大的影响。医学早已不是古代单个医生面对病人的最初组织形态,也不是中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治疗所、安息所和教会医院。现代医疗保健服务,已注入到工厂、学校、研究所和每一个社区,医疗保健支出已成为各国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影响,因而加强了医学的社会性,其人文社会色彩更加突出了。

第二,由于医疗高技术的应用及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广泛。当代医学的新成就,使医疗技术的应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医学单纯治疗的范围,且不断扩大新的领域,因而提出了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哪些是有益哪些是有害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从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考虑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单纯的医学视野的考虑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当代生殖技术可以完全改变多少世纪延续下来的传统生殖方式。当代的生殖技术,可以控制性别,可以人工授精,可以由别人代生,可用试管培育受精卵,可以男性怀胎,可以改变性别。如此等等的取舍,都必须从各国社会情况、道德是非、文化传统多方面考虑。再如器官移植,死亡标准、安乐死等,也因社会道德文化的差异引起各国公众长久不息的争论与焦虑不安。在这些方面,医学简直成了人文社会医学了。

第三,由于人口结构、疾病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增长,必然导致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的关注和人文社会因素在对健康疾病作用比重的增长。人们要求回答:社会、人文、环境、心理、乃至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在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内构成人类健康的潜在因素。人文社会医学的出现与成熟,实际上开辟了人们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新途径,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渗入医学,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要求医学回归人、恢复“医乃仁术”的呼声日益增高。医学是为人民服务的,以关心人为最高宗旨。希腊医学的先驱者希波克拉底早就说过:关心病人比关心病更重要。但是,自拉美利特把人看成机器以来,这种思想发展到了空前的地步。在现代医学面前,人是肉体的物质,人是CT图像,人是基因……,因而医学日益失去了昔日对人的温暖而变得冷漠了。只要回想起一个病人走进医院在医生冷冰冰面孔前不断奔波于各种检测科室时,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日益失去人性的图景。但是,人是有喜怒哀乐的,他的情绪、心理对健康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应当说,医学发展面临的背景因素,和整个当代自主科学面临的背景一样,只不过因为医学与人文社会因素的血肉关系而使这个问题更为引人注目。

三、关于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

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历史责任,就要反映医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医学理论和技术所包含的主客观因素的文化的交流沉积的思想史与“外部史”,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化的交流与互补,从而丰富与完善医学,丰富与充实文化,形成医学的文化定位,哺育医学和医学科学工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医学中的技术主义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具体地说,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责任,就是要提醒医学始终坚持正确的目的,使医学永远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类健康。自15、16世纪以来,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始终存在一种纯自然科学与技术主义的思想。他们为科学存在而辩护的理由就是:科学本身就是目的,科学就是为了发现与发明。这种观点在医学中的反映,就是只承认技术,就是只重视技术,把寻求技术发现和发明当作医学的最高目标。因而忽视了人,忽视了医学技术必须紧紧盯注人类健康这一根本目标。

这一点,在当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为突出和重要。人文社会医学的首要职责,就是要使医学回归人类,回归人道主义的基点。其次,人文社会医学应当为完善医学、建立一门完满的医学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迄今为止,现代医学所做的一切,主要仍是生物因素方面,而对社会、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之于疾病与健康的作用方面,知之甚少。例如,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究竟如何影响人的机体健康?社会、心理、环境与生物因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什么?如何通过社会、心理方面去促进健康?如此等等,尽管有过一些调查与观察,但总的说来,仍处于盲目和知之甚少的状况。以文化与疾病、健康的关系为例,人们大致观察到文化环境、不同文化习俗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但理论地说明它,以及实际运用文化手段去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更是摸不着头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日益突出,使得发展人文社会医学的意义就更加突出了。最能说明当代医学的不完满性至少有如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是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医学家为了制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费尽了心机,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患者往往处于住院—出院—再住院—直至死亡的循环之中,原因安在?就在于我们用对待生物因素致病的办法对付主要由于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致病的疾病。

另一是误诊率高居不下的事实。尽管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但临床误诊率并未因此回落。据刘振华、陈晓红主编的《误诊学》提供的资料,生前误诊率迄今为止仍在30%左右。李甘地统计华西医科大学1952-1987年6665例尸体解剖资料,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者占31%。最低者50年代为28•7%,60年代为29•1%,70年代为36•7%,80年代为32•5%。为什么会发生检测手段愈来愈先进而误诊率并不因此下降的矛盾?原因要归结为生物医学观点的缺陷。据杜治政对我国四种医学期刊报道的776例误诊个案报告的统计分析,主要由于病史采集不当致误诊的116例(占15%),主要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致误诊的282例(占36%),主要由于责任心不强致误诊的127例(占16%),业务知识与经验不足致误诊的251例(占33%)。其中思想方法不当表现为主观臆断,迷信仪器,思路狭窄等十个方面。可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性。第三,人文社会医学应当充担从总体上研究医学,探索医学发展规律,评价医学进展的角色。医学自诞生以来,几经形态变换,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展示了自身的特有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医学只顾前进与开辟,而缺乏对自身的回顾与思索。当医学以各种不同专科前进的时候,企图对总体进行评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时至今日,当医学发展相互交错,且愈来愈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时,医学应当走向何处?应当如何引导医学发展?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如此等等,不仅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关心,也为社会广大公众关注。谁来回答这些问题?人文社会医学应当担起这副重担。医学在其万箭齐发的今天,展示了一幅辉煌的灿烂图景。显然,在如此庞杂的探索中,并不都是需要的和能够成功的,也不可能都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也不都是值得耗费资源的。这就需要批评和评论。医学的评论与批评,和文艺批评一样,将成为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贝尔纳曾正确指出:要“支持科学评论家的职业活动,赋与他们以类似文艺评论家的职责,使其负起发掘根本因素和进行评论分析的创造性责任。”

篇2

【关键词】  医学文化 文化功能

    Abstract:Social functions of medical culture include six different aspects.Firstly,it moralizes people,that also means“culture civilizes the masses”.Secondly,it is a carrier that passes down medical history,medical experience and medical ethic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hirdly,it plays a role of centralization because a particular culture is the emotional tie that sustains the centripetal force of a certain collective.Fourthly, it identifies because accurate distinguishing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edical conditions are based upon the identifying function of medical culture.The fifth function is coding,in another word,conditions in medical culture actually are combinations of codes that are abide by purpose and logic as well as conventions and rules.Finally,medical culture performs as a social drive.Individual medical behaviors are subjected to collective psychodynamic;medical-so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upon the drive of socio-psychological mechanism.In addition,medical culture performs as orientation and unscrambling.

    Key words:medical culture;cultural function

   医学活动是与人们实现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高水平的生命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活动之一。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协调、维系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人类的一切医学实践,其由始由生、所兴所盛、至极至衰,最根本的驱动力量和影响因素便是医学文化。文化是以意会符号承载的族群主观信息,它包括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所产生的一切物质方面的内容、精神方面的内容以及驱动人们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的心理程序;医学文化则是通过一系列具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所表现的与医学这样一个特定族群有关的主观信息,它在驱动、指导人们医学实践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社会功能:

    1  医学文化的教化功能

    文,所以载道也,“文化化人”主要就是讲文化的教化功能。医学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医学观、医学态度、医学精神、医学行为及习俗、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内容不仅对医疗主体,而且对医疗对象都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自父精母血凝聚成胎生存于世,人要食用五谷杂粮,历受风霜寒暑,时而遭火炙水,偶尔遇蚊叮虫咬,大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人世间的喜怒忧思悲恐,都可能对人的健康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追求身心健康是人们的普遍愿望,而如何在健康时恒久地保持健康,在不健康时尽快地消除影响因素而恢复健康,则取决于人们对待医学的观念和态度。敬畏生命,崇尚医学,尊重科学规律,恪守保健规则,是人们须切切谨记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态度。如何才能够树起科学的健康观、自若的生命观、正确的医学观、理性的求医观,关键还是看人们对医学文化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或者说,关键是看医学文化对人们的教化和影响程度。

    医学是崇高的事业,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都对医学职业者之伦理道德有着极高的要求。医乃仁道仁术仁功仁业,自古以来无仁不成医,普天之下无医不守仁。尽管在现实社会中确有一些不良不肖之徒借医谋财,伤天害理,然而从总体上说,行医者都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如《医学生誓词》所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医者须“……献身医学……恪守医德……竭尽全力……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这些都是医学文化对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代代的医务工作者,都是饱受医学文化中伦理的濡养和道德的熏陶,在医学实践中坚持着“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的医学文化之本质,视病人如亲人,为其倾注至爱至亲之情感,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可以说,医务人员之道德品质、理论素养、技术水平、执业态度等都是医学文化教化的结果。

    2  医学文化的传承功能

篇3

关键词: 翻译标准 读者 社会性

中国的翻译可谓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传统,可文学翻译是从晚清时期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先后掀起了四次:第一次是20世纪头十年,第二次是“五四”后的十年,第三次是后的十七年(真正繁荣的也就是50年代的十年),第四次是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但是,从翻译策略来分析,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整整一百年期间,中国的文学翻译大致是以归化为主调(孙致礼,1999)。

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于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融合能力,却忽略了文化的共性,即一切文化都有两副面孔:既有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力,也有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力。实际上,这种排斥力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健全和成熟程度成正比,与其对外开放的程度成反比。就是说,一种文化越健全,对外排斥力越大;而这种排斥力也会随着开放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力当然不小。例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曾经遇到过强烈的排斥。佛教最初于东汉哀帝时期传入中,开始时传播并不顺利。在佛教的原教义中,教徒是已经跳出红尘之外的方外人士,是不受世俗的任何约束的。他们无君无敬,甚至对亲生父母都可以无情无义,六亲不认。这与皇权高于一切、“百行孝为先”的中国传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排斥就不足为奇了。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改造和融合,使佛教屈膝在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之下,在佛教中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民族的烙印,进而成立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佛教才得以在中国盛行。此时的佛教已从原来的佛教中脱胎换骨,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佛教了。

严译著作大部分都采用的是古雅汉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翻译的成功。严复的译作多集中在1894年到1909年,这一时期正处在清朝末年,当时的作为主要读者群的士大夫们崇尚雅言。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所提到的“雅”,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与桐城派古文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严复清醒地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救亡图存,首先要引进西学,开启民智。而要开启民智,首先要提高中国多读书之人,也就是当时的士大夫的智识。这些人保守成性,却足以左右大局。因此,他把自己的受众定位于士大夫们。而当时的士大夫多对西方文化有抵触情绪,从中国的民众视铁路为洪水猛兽的例子中就可见一斑。当时的严复只有两种选择:翻译成典雅的古文或者翻译成白话文。严复采用了古雅文体,结果译作大受欢迎。究其原因,无怪乎这样的译语能够让士大夫读起来亲切,在阅读时仿佛是在阅读《四书》、《五经》这样的中华元典。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严复采用白话文,这样的译本在当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士大夫们自是不屑一顾。但倘使今天我们在作翻译时,也抱着这样的态度,采用古文来翻译国外著作,恐怕只能是落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究其原因,无怪乎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语言文字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有了规范的白话文作为官方的正式语言。这时候,如果不顾时代要求,仍然使用古文,最多也就是博得少数专家学者的喝彩声。要想真正地流行开来,恐怕是万万不能的。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过这样的话语:“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这句话,除了表达出译者谦虚谨慎的翻译风尚之外,更值得我们深思的便是“实非正法”。传统意义上被人们所公认并不遭诟病的翻译方法则属于“正法”,即本义上的翻译,或者说地道的翻译,追求忠实、通顺、流畅并语言尽可能生动,用严复的话就是“信达雅”皆能俱备。而他指出自己的翻译是“非正法”的,也就是不符合传统的翻译方式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变义上的翻译,是“达旨”。根据王秉钦先生的研究,这其实是“译述”,即译中有评,译中有释,译中有写,译中有编,译中有删削,译中有案语,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译法――引喻有更易[1]。正如严复自己在《名学浅说》译者自序中写道:“中间义旨,则承用原书,而所引喻设譬,则多用己意更易。”王克非曾将严复的这种翻译方法总结为“加、减、改、案”四种。他的翻译作品,几乎全部采用这种方式翻译。如:

So far as that limited revel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ings,which we call scientific knowledge,has yet gone,it tends,with constantly increasing emphasis,to the belief that,not merely the world of plants,but the whole solar animals;not merely living things,but the whole fabric of the earth;not merely our planet,but the whole solar system;not merely our star and its satellites,but the millions of similar bodies which bear witness to the order which pervades boundless space,and has endured through boundless time;are all working out their predestined courses of evolution.(Huxley,1894: 4-16)

严复是这样翻译的:

是故天演之事,不於植二品之中也,一切民物之事,於大宇之日局,至於不可之恒星,本之未始有始以前,之莫有以往,乃一焉非天之所演也。

在这一翻译中,“一切民物之事”和“乃一焉非天之所演也”明显的强调出了严复的观点,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演变的规则。

另外,有关他翻译中的案语,在此作一统计:译文总共35章,其中有28章译文后面加有案语,案语中有4篇和译文几乎一样长短,而有5篇甚至比译文更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翻译中采用的这种加案语的翻译方式和特点有多鲜明。

林纾是在1899年推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当时,知识界已逐步承认,西方在实用科学、甚至在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都比中国先进,但不少人仍顽固地认为中国文学水平仍领先于西方。为了扯下这块遮羞布,林纾可是动了一番脑筋。

首先,林纾改变了书中的叙事方式,由原著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这是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用第一人称创作小说的实践。林纾对人称的改动,正是考虑了这种现实。无独有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把赫胥黎的第一人称改为由赫胥黎以第三人称述说的结构。严复对一本纯理论的著作实行戏剧化的处理,把该书译成一本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作品,“调动他所掌握的种种风格手段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王佐良,1989:39)。严复和林纾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既是一种迎合读者欣赏习惯心理的措施,也是出于客观需要的翻译方法。

其次,传统的中国小说创作实践,历来没有景物描写。因此,林纾在翻译中也如法炮制,把属于景物描写及其他一些在译者看来与小说结构和书中人物关系不大的句子段落、议论典故等统统删掉,以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实际上,在翻译时对原著进行删节处理,林纾还不算走得太远。有的译者甚至根据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剪裁。在林纾之前,蟠溪子翻译了《迦因小传》,把原著中男女主人公两情相悦、未婚先孕的情节一概删节,因为这种情节与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不相符。后来林纾重译该书时候,补上了被蟠溪子删去的情节,却招来了不少非议。林纾的翻译不仅有删节,而且有的地方原文没有,而被译者故意加上去。钱钟书在评论这种现象时时说:“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个人的写作标准和企图,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信有点点石成金、移石攻玉或移橘为枳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钱钟书,1998:211-212)如林译《滑稽外史》一段:

司圭尔先生……顾老而夫曰:“此为吾子小瓦克福。……君但观其肥硕,至于莫能容其衣。其肥乃日甚,至于衣缝裂而铜纽断。”乃按其子之首,处处以指戟其身,曰:“此肉也。”又戟又曰:“此亦肉,肉韧而坚。今吾试引其皮,乃附肉不能起。”方司圭尔引皮时,而小瓦克福已大哭,摩其肌曰:“翁乃苦我!”司圭尔先生曰:“彼尚未饱。若饱食者,则力聚而气张,虽有瓦屋,乃不能闷其身。……君试观其泪中有牛羊之脂,由食足也。”(钱钟书,1998:209)

在狄更斯的原文中,这段话可没有这么生动。原著只写了司圭尔指着儿子身上的肌肉,说他吃饱以后连门都关不上,并写到小胖子的眼泪有油脂性。而“按其子之首”、“力聚而气张”、“牛羊之脂,由食足也”等语,“都是出于林纾的锦上添花”。更有甚者,原文中小胖子只是揉着被父亲弄疼的皮肤大哭,并没有说话。林纾却给他添了一句“翁乃苦我”的怨言,平地添了个波澜,“使场面平衡”(钱钟书,1998:209)。

仅从语言的翻译来看,林纾的上述引文无疑属于“表达过当”是不应当提倡的。尤其在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翻译标准更应该从严掌握。但是从文化交往角度看,特别是从林纾时代的文化水平看,这类“明知故犯”的错误,无疑也具有正面意义。毕竟,林纾当时主要任务是打开中国读者的眼界,把他们带进一个全新的西方文学世界里去。把细节译得越生动,越具戏剧性,就越能够吸引读者,他的首要目的也就越能够达到。出色的翻译甚至可以赋予本来平庸的作品以新的生命力。郭沫若曾经指出,像《迦因小传》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但经林琴楠那种简洁古文译出来,真是增添了不少光彩!”(谢天振,1999:71)钱钟书进一步指出,“恰恰是这部分‘讹’能起一些抗腐作用,林译因此可以免于全被淘汰”(钱钟书,1998:213-214)。

综上所述,成功的翻译,是指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为读者所普遍认可的译作。这些译作的出版,有助于与译文内容相关领域的社会进步。评判的标准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读者的认可程度和对相关领域的贡献。这一概念的判断标准,不以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为转移,而主要看译文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否有助于在某些方面推动社会的发展。因为文学翻译不像其他的科技、经贸翻译类型,文学是一门极其讲究美学感受的艺术,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读者的感受至关重要。把标准留给专家,把评价交给历史,这是我们重温林纾、严复译文所带来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中国翻译,2000,(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辜振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黄忠廉.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J].中国翻译,1998,(2):6-8.

[6]贺麟.严复的翻译[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5-88.

[7]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71.

[8]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严复.天演论[T].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35.

篇4

关键字:“神医”现象 产生原因 社会学分析

近年来,“神医”骗局在各地都时有发生。说到“神医”,可用四个字概括“坑、蒙、拐、骗”。不仅危害民众的身命财产安全,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好的风气,不利于诚信社会的建立。每次在警方破案后我们再来分析这些案子,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最近,绵阳警方就破获了一起以“神医”做法事消灾为幌子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一共6人,有着明确的分工,在这些分工当中大概包括这些角色——“问路人”“知情人”“神医”、“神医亲属”“司机”“尾巴”。该团伙仅今年3月以来,就在绵阳等地作案2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10余万元。

2013年4月,绵阳涪城区一位妇女就因轻信该“神医”所说的家里将有血光之灾,为了消灾避祸,神医建议用其家里所有的存款做一场法事。于是该妇女用了所有存款5.4万元在家里做起了法事,结果法事之后才发现钱被调包,5万多块也变成了一包废纸。一经查阅卷宗才发现,这其实并不是个例,今年2月,涪城的陈太婆遇到一名“神医”,神医说和这位当事人很有缘,不想让其家人蒙受血光之灾。陈太婆轻信“神医”能够帮助家人消灾减难,结果白白损失了一枚黄金戒指和9000元现金。2011年,绵阳的王阿姨,被“神医”以“作法驱邪”的名义,骗去了总价值1万余元的首饰和现金。

在这三个案子中,被害人之所以如此轻信这些“神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神医们”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受害人家里的情况,让人大呼“未卜先知”。其实,这些信息不过是被害人在不经意之中自己透露出来的。在这个“神医”团队中,有着明确的分工,所谓的“问路人”和“知情人”就是来联合套取被害者家庭信息的,然后想法设法传给神医。于是,当被害人到达“神医”处,“神医”当然就能未卜先知了。所以,在面对不可预知的陌生人,尽量不要透露家里的任何消息。提高警惕,防人之心不可无。

另外从很多起“神医”骗局的案子中我们发现,一般“神医”的“信徒们”都是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妇女防骗意识较。在社会学的学当中我们知道,老年人从社会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常常会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寻找一个方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余热是很多中老年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很多中老年人把关注子女的健康和未来作为自己退休后的事业来经营。在不打扰子女的情况下又能为子女消灾解难是很多老年人的愿望。因此,在这两方面原因的作用下,当自己所遇见的“神医”初次见面就能清楚的说出自己家的情况时,老人就被所谓“神医”的能力给折服了,钱财任其摆布。因此子女多关心父母、多和父母交流让父母知道目前出现的诈骗方法,给他们提个醒也是很重要的。

“神医”泛滥成灾还有一个原因,是国民信仰空白所致。在被神医骗取钱财或其它的受害者中,不免有一些接收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神医”的一些说法和行为,趁机占据了某些人空虚的精神领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也找到了所谓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慢慢的变成了“神医”的信徒。

“神医”除了骗钱以外,也引发了很多悲剧。2004年莱阳市某村一男性将自己有着间歇性精神病的妻子送到邻村的一位58岁的“神医”医治。“神医”给这位被害者做不规范的针灸治疗。在发汗治疗过程中,被害人身体大面积烫伤,后来由于体液大量丢失,导致虚脱而死。09年,绵阳三台的一位大爷吃了神医开的药,结果中毒神志不清。2013年,成都双流有一位几岁的小朋友吃了“神医”开的“神水”导致了食物中毒,严重腹泻险些丧命。

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为什么很多人生病之后不去正规的医院就医,选择不投医或者说乱投医呢?其实当中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当今医院的盈利模式在逐渐的变化,医生价值不是用救死扶伤来衡量了,而是用和其他行业一样的衡量标准——“业绩”,昂贵的并且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昂贵的治疗费用就成了很多人拒绝去医院就医的心病。然而追求健康却是每一个人的心愿,这样的心态就让“神医”们乘虚而入。所以说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神医”得以生存的土壤。

在很多起“神医”案件当中,我们还看到,追捧这些“神医”的人很多人并非一开始就是他们的信徒。“神医”受热捧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人民大众对医学、健康、养身等常识的缺乏和偏信心理。伪神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不在的狂热情绪,以及缺乏常识判断的、集体无意识的从众行为。所以提高民众养身治病方面的常识才是最重要的。这需要相关部门加以更为广泛的宣传和严格的监管,多管齐下,治疗“神医”这一社会顽疾。

参考文献:

[1]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4-125.

[2]侯再金.医学心理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90.、院学报 2006-15-5.

作者简介:

篇5

社会医学中社会因素的内涵如下:

改变目前人文社会医学教育教学过于集中在基础医学阶段,而临床医学阶段几乎出现文化沙漠的状况;改变目前大多数医学生受学分、学时限制,只能学习部分和少量的人文社会医学课程;仅仅为了完成学分,或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来选修课程的状况;改变目前把人文社会医学教育演绎为文化艺术教育,局限于音乐欣赏、书法练习、影视观摩、插花技巧等方面的教学安排,缺乏提炼和凝聚医学人文丰富和深刻意境的状况;改变目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简单地等同或替代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水资源经济 节约型社会 水价 评估体系 节水意识

节约用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在全社会开展的落脚点和抓手,应该作为一项社会公德和要求。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很多人的节水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在文化水平、人文素质比较高的高校,节水意识还不够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多数高校节水研究都是着眼于技术改进或者设备更新。通过研究发现,运用一定的制度管理和经济手段,同样能实现节水,获得较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运用阶梯水价建立经济激励机制

在某学院节水的有效措施中,阶梯水价的实施有效的限制了学生的浪费现象。作为民办学院,成本控制是必须的,但是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学院在学生用水上一直是冷热水免费给水。通过表1-1可以看出,70%的学生对节水的WTP=1,即支付意愿为1。这说明学生能够接受在用水中实行阶梯水价。

表1-1 节水支付意愿调查表

某学院在实行阶梯水价时,坚持“保证多数,限制少数”的原则,确保大多数学生的正常用水公益性。学生用水量起点为山东省人均用水量上限140L/日/人,因此基本保证学生用水,只有对用水量超过上限2倍者才实行收费。超量按照图1.1计量收费。因此,实行阶梯水价不影响绝大多水学生的正常用水,同时控制了超量用水。因此这一措施是可推广的。

图1.1学生冷水阶梯水价

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在校期间用水还具有特殊性。高校要保证正常用水量的公益性。因此在推行阶梯水价时,用水量起点必须是能保证大多数学生正常用水。在此基础之上,对多用水者、浪费水者实行提高水价,限制用水量。

高校有效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节水措施。目前很多高校都通过卡式收费系统实现用水付费,但多数高校还仅仅对热水实行付费,冷水免费。 而冷水用水量明显比热水要多,因此高校在冷、热水供给中实施阶梯水价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一)实行阶梯水价,会减少用水的外部负效应

学生缴纳同样的学费,不节约用水的学生,用水多或者浪费水,就相当于占用了那些节约用水的学生的资源而没有付费。浪费水、节约水的外部性表明,应该运用经济杠杆,实施节奖超罚,增加能够产生外部正效应的节水供给,减少产生外部负效应的浪费水供给,以调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实行阶梯水价,避免高校用水的“公地悲剧”

在高校中这样的“公地悲剧”也正在上演,由于学生不用按月缴纳水费,特别是对公共区域的用水,学生认为是公共用水,在洗漱、洗衣服甚至是拖地时,水龙头长流不息,浪费十分严重。《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我们的目标是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经济原则,以促进采取有益于环境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三)实行阶梯水价,使高校学生认识水资源的价值,正确使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很多人就认为“资源无价,可以随便用”的资源价值观,这就导致了对资源的无限量的需求,是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了对水资源的错误使用。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承认水资源本身具有价值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阶梯水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样社会实行阶梯水价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抓好节水必须充分考虑节水工作的特点,既要靠市场推动,也要加强政府行为。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促进我国的节水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将节水建设纳入高校评估体系

(一)高校将节约用水纳入师生考评

高校将节水建设纳入管理体系,在学生管理和员工管理上,建立综合用水定额、生活用水定额、浴室用水量、开水房用水量、监督制度、巡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将各项规章制度纳入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纳入学生的思想道德考核与鉴定,将节水作为强制措施,在师生思想中建立惯性的节水意识,是保证节水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必要手段。

(二)国家将节水建设纳入高校评估体系

将节水建设纳入高校评估指标,进入成本核算,将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校自主节水,自觉节水。现在部分高校也在实施“节水型高校建设”计划,江苏省在建设节水型高校工程中,采用了考评的办法。考评指标主要是领导重视、制度建设、节水宣传、节水设施、定量指标。可以看出这种考核仅仅是单项考核,而且开展的省份也是少数。要在全国高校中推行节水建设,达到全国高校节水建设,就应该把节水建设纳入教育部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评估,本科、高职高专都要纳入这样指标,使得节约用水成为了学生的行为准则。

将节水建设纳入高校评估体系,正是紧扣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将节水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逐渐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措施学生能够自觉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在生活学习中就进行着两型社会建设,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加强学生节水意识建设

(一)节水意识产生净贡献

有节约意识就会使用小水龙头或者同样的水龙头使用小流量;没有节约意识,无论是大水龙还是小水龙都是将水龙头开到最大。所以,如果不加强节水意识建设,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改进了节水器具,还是会发生浪费用水。建设了节水意识,即使不投入巨大的财力去改建网线,更换节水器具,也是能够实现节约用水,而且这种节约用水,从成本来看,是一种净贡献。如图1.2

按照每人每天节约0.002立方米计算,全国13亿人口节约用水260万立方米;一年节约用水9.49亿立方米。当我们有了节水意识,能够节约的水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个是在不需要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就可以产生的效益,是一种净贡献,同时这些水如果再重复利用,其效益还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培养节水意识就是培养自律精神,有了自觉意识,认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就认识到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选择这一发展模式,即自己来约束自己,坚持走自律式发展道路。需要强调的是,自律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节水型社会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1.2节水意识与硬件改造成本对比图

(二)高校学生容易建立节水意识

在高校进行节水型高校建设时,高校应该算算经济帐,特别是对于成本控制比较敏感的院校,如果没有财力物力进行节水改建,也不代表不能进行节水建设,加强学生节水教育将是节水型高校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生是思想和情感都比较敏感的青年群体,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节水意识容易建立。高等院校校园中教学楼、宿舍、浴室和餐厅的用水比较集中,是人群密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社区,在公共用水处张贴节约用水提示语、图示,时刻提示学生和教师共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按照价值工程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实施高校节水的制度化管理、加强对大学生和教师的节水教育宣传、建立校园中水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都会事半功倍,获得明显的投入产出比效果。

四、发挥高校学生节水的社会辐射作用

多数高校的节水措施主要是进行了硬件的改善,但是在学校中仍然存在着“跑冒漏滴”、“水长流”现象。也有的学校学生在学校制度管理之下,能够自觉的节约用水,但是出了校门就放松了,就自由了,认为水可以随便用了。

高校进行节水建设,在持续不断的进行思想教育,意识强化后,在学生中建立起节约意识和节约思想,这种思想将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节约习惯养成之后,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把节约用水作为一种无为而有为的自觉行为,因此他们把这种自觉传带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家人圈子和朋友圈子中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了节水宣传,从而带动了家人和朋友进行自觉节水,家人、朋友又带动周围……这样层层圈圈的带动下去,就逐渐变成了全社会节约用水,正如图1.3所示。发挥这种带动辐射作用,其威力无比,带来的节约水资源的效果是巨大的。所以高校在进行节水建设时,节约用水意识建设将是不容忽略的途径。

图1.3 高校学生节水核心传带效应

通过开展创建节水型高校活动,除了达到节约资源、节省学校经费支出的目的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了良好的节约习惯,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用水理念,这是学生走上社会后终生受益并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多效之举。

“节约型社会” 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目标和价值诉求,它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这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深切的伦理关怀,是一个有着丰富精神内涵的价值体系。因此,节约教育一定要突出节约的精神性价值,把节约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本着对未来、对子孙负责的态度,从道德、伦理、人格等多个层面理解节约的意义。一个人节约与否,直接反映出他是否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生态伦理和人类意识,要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节约不仅仅事关个体,更是事关全局与子孙的大事;节约不仅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节约不仅节省消耗,它本身也创造价值。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武还指出,水与粮食、石油同为三大战略资源,又称其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物质基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高校进行节水建设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而节水意识建设,并发挥高校学生的传带作用,将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出发点。我们在将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的进程中,这是不容忽视甚至是应该倍加重视的一部分。我们不但看到节约用水的经济效益,还看到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贾绍凤,姜文来,沈大军.水资源经济学/水科学前沿学术丛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张杰彬,甘茂治.资产维修、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2.

[3]李祥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的系统化研究[J].会计研究,1998,10.

[4]李红英,李洋.层次分析法用于高校用户群节水指标体系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05期

篇7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教学;手绘训练;计算机绘图;视知觉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Significance of Freehand Sketching in Design Teaching

XU Qing

(School of Desig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教学在设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绘图软件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于教学中的手绘训练,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有观点认为用计算机绘图的方式完成设计练习会更容易,色彩搭配和替换的也更直接。持此观点的人不理解甚至否定了手绘在设计练习中的必要和意义,希望练习作业用绘图软件来绘制,而不是手绘。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计算机的出现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使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得到空前提高。但是,如果简单地把计算机当作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来看待,就太小觑它的影响力了。计算机作为自然科学的产物,关注的是物的清晰性、稳定性和运动性规律,力求通过排除具有差异性的偶然因素,获得世界的普遍性和确定性本质。而包括设计在内的人文科学,关注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的全面发展,认为把世界静态化和程式化处理是虚假和有害的,因为一旦它得以确立,就很容易因特有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使人放弃对世界的真实领会,而人对世界的真实领会是人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源头。然而,在当今追求“功能―效益”的工业文化主导的社会,计算机在社会学习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正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设计教学中,主张放弃手绘训练,而中意计算机操作,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主张“以计算机绘图取代手绘”的人认为,设计创作的流程是:观察事物―提炼形式―形成语言―转换语言―进行创作。其中,手绘和计算机绘图都只是转换语言的手段而已。既然计算机绘图效率更高,为什么不用呢?

可是,计算机真的是我们可以随心使用的工具吗?关于计算机,要记住的基本事实是,其研究方法只依靠严格的线性逻辑方法。它的程序只是类似于人的认知过程而已。这种过程是计算机力量的根源。在物质世界的逻辑分析中,计算机以比人更强的记忆和精密分析着日常世界。这就给人一个错觉。在认知过程中,我们点击鼠标就像手持画笔一样,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感受和视知觉形象由内而外地转换出来。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人们难以发现的、却意义重大的差异,即手绘时视知觉的表现与操作计算机时的视知觉的转化是完全不同的。手绘时,视知觉处于一种感悟过程,而计算机绘图是一个对视知觉印象浏览和跳读的过程。前者是视知觉经验在纸笔间留下印记、在世界与智慧之间取得一致的过程;后者是在程序操作技巧和速写之间,取得形式上的秩序的过程。计算机绘图使得人的视知觉表达机械化(事实上,在学习计算机程序时,学习者的感觉和思维就被要求必须依附于逻辑化、机械化的程序操作模式)。计算机绘图有着明显的流水线工作流程,忽略这种程序化的流程对视知觉表现的不利影响,是那些主张“以计算机绘图取代手绘”错误观点的症结所在。

计算机绘图程序在个别事物之中猎取那些具备普遍意义的东西,把人视觉经验轮廓化,建立起概括性很强的形式(造型与色彩元素)模型。计算机无视人的视知觉感悟世界的天赋,与自然科学关注“物”的文化取向有关。人的视知觉是对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把握,不是人在感知事物的个别成分之后,再将这些成分在脑中机械拼凑或相加而成的。它是知觉活动在对外部事物整体的瞬间把握中建构的产物。“它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1](P.49)

当人观看世界时,自然事物或内心世界中的任何变化,都会令人产生充满激情的视觉感知。鲁道夫・阿恩海姆说:“所谓‘观看’,就意味着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这些突出的标志不仅足以使人把事物识别出来,而且能够给他一种生动的印象,使人觉得这就是那个只是事物的完整形象。”[1](P.50)诸多形象和色彩混乱、偶发并积极地结合,尝试着构建出一种视知觉的形成。这种形成是人对观看对象的总体结构特征的主动把握。阿恩海姆认为,人的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他说:“人的视觉决不是一种类似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的装置。它不像照相机那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活动,外部世界的形象也不像照相机那样简单地印在忠实接受一切的感受器上。相反,对于人来说,他总是在想要获取某件事物时,才真正地去观看这件事物。这种类似无形的‘手指’一样的视觉,在周围的空间中移动着,哪儿有事物存在,它就进入哪里,一旦发现事物之后,它就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因此,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1](P.48-49)

在视觉艺术创作中,视知觉的功能被有意识地使用和扩大了。当一个艺术家“观看”事物时,他对事物的视觉构建有独特的方向,他比一般人更努力地捕捉和表现“视觉形象的表现性”。这种“视觉形象的表现性”体现为视知觉对“力”的感知。“我们发现,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1](P.620)视觉艺术家在努力寻求一种视觉判断上“力”的平衡。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它们都是流动、偶发、短暂和矛盾的。力的平衡,就是感知事物时所经历到的视觉力的基本性质――扩张与收缩、上升与降落、前进与后退、扭曲与径直等方面――都在达到其极短暂的、静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力”的分布状态。对于造型来说,就是形状、位置、方向、色彩等诸多“力”的表现要素“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些微的改变。”[1](P.17)“在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品中,都是通过……各种力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抵消而构成整体的平衡的……由这些力的关系所造成的复杂性,对于造成一件艺术品的生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P.26)这种视知觉中“力”的平衡瞬间建构,会改变或歪曲物质世界的形式和色彩,确立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性的新的创造性视觉形式。在这种创造性视觉中,实物或印象中物象本身似乎消失了,从先前具体的、个别的、混乱不清的各种形与色的关系中,浮现出肯定而明晰的线条与色彩。这种形式,线条和色彩各方面,对人而言,不是对外界事物一种忠实的复制,而是充满生动的、形与色的和谐律动的世界,是一种形式美的世界。

人的感知与知识不同,它在与世界进行接触的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以概念为中介。从纷繁复杂的变化世界中,捕捉事物之间力的平衡,并塑造新的创造性视觉形式,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对于一个准备成为视觉艺术家的人来说,这种能力是一个必须掌握的专业素养。视知觉是一种既具体又抽象、既清晰又模糊、既完整又片面的自相矛盾的感知。创造性视觉的最终形成,是一个经过无序和漫长的阶段,和无数次的力的调节和踪迹的抹擦过程,是一个不同物到另一个不同物,一个对立项到另一个对立项的位移和摇摆不定的延异(雅克・德里达语)。事物的差异和位移的永恒存在的,而力的平衡只是在延异过程中的瞬间的状态,也是手绘者最终寻到力的平衡时候的视觉形式的表达。

海德格尔说:“在每一件手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个手的动作都贯穿着思的因素,手的每一举措皆于此因素中承载自己。一切手的作品都根植于思。”[2](P.21)手绘最大特点就是,它将视知觉经验的迅捷过程呈现为稳定不变的、沉思与分析的力量。在设计教学中,手绘设计表现必须被重视。它对激发视知觉感悟能力,增强对造型空间、细部结构的力的把握,都有重要作用。手绘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视知觉能力,增强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思维方法,让设计思想和设计表现更加活跃。而计算机绘图另辟出一系列与设计创作完全不同的心智习惯,若是以这种方式进行设计教学,危害甚大。首先,计算机绘图软件程序的理性逻辑与模块使用,是无视视知觉捕捉事物之间力的平衡的创造,将严重降低学生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其次,计算机的程序操作迫使学生将勉强抓住的点滴视知觉经验转化为机械语言,具有活力的视觉感悟被降解至枯燥无趣的点线面的拼凑;此外,当学生惯用计算机形式化语言后,图像和色彩的复制粘贴就立刻因效率高而被大量运用,可以想象的结果是,学生不再尝试形式创造,而是热衷于模仿抄袭。

手绘训练是设计教学中一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计算机绘图不能替代手绘对世界的感悟。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给予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许多便利。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实现一些纯技术化的操作,能节省许多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代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他们的创意都喜欢用手绘的方式进行表现,用手工设计完了,再由电脑辅助设计师来用电脑完成设计图。在设计教学中,手绘训练能培养学生视知觉敏感性的训练,通过切实感受到事物的灵韵,触摸媒材的颤动,更深刻地体验到设计的艺术魅力。“以计算机绘图取代手绘”的观点是不妥当的。在当前的设计教学中,手绘训练不但不应该取消,反而应该加大训练力度。(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必然性

近期,我们结合西部职教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几所职业学校的情况,做了一项主题调查:在学校读书时你最喜欢去的地方?毕业后你最怀念母校的哪个部门……结果令人吃惊的是80%以上的学生的选项里面都有"图书馆"。深究其中的原因,知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吸引着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学生在学校凭借书证可以无偿地查阅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资料,可是等到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并不是每个单位都能够像学校一样拥有丰富藏书量的图书馆,如果工作中遇到问题需要查阅资料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于是,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往往数量有限,馆藏种类广而不精,专业书籍更新不及时等等也给社会居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因此,学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以四川省商贸学校为例:四川省商贸学校是一所省属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校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10万余m2,图书馆面积约3230.44m2,现有藏书近15万册。自从建校60多年来,学校图书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只对本校的教职工及学生免费开放。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学校的扩大,随着图书馆藏书的增加,随着学校与社会、与社区的紧密联系,随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成功经验的推广,中职学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居民提供文化服务势在必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就"中职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意义"进行阐述。

一、中职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可行性

1、国内外部分高校图书馆成功面向社会开放的经验。

著名的德国图书馆学家诺德早在17世纪就提出"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我们都清楚,图书馆是最能体现自由获得知识的地方,每个读者都应该可以享受图书馆的资源,并在图书馆获得所需的知识。

欧美及亚洲的日本早已将高校图书馆对市民开放。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都是向公众开放的,市民可以随便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英国大学图书馆里大约有5%的读者是普通市民。在中北欧的一些国家,一些大学图书馆本身就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具有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身份。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就担负着芬兰国家图书馆的职责,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即是法兰克福市图书馆。在亚洲,日本在1990年向社会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就达97%。比如卡内基,一个来自苏格兰的穷孩子,到美国后通过免费图书馆自学成才、并经营钢铁工业成为巨富,一生捐建了数千座图书馆。打破知识的垄断,是打破社会阶层板结化的重要途径。而西方一些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确实凭借其齐全的功能、先进的设备、丰富的资源、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服务,成为公众学习、研究和生活的有力帮手。

在我国,教育部2002年2月21日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四章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可见国家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持提倡鼓励的态度的。

在本地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005年,按照"体制创新、资源共享"的思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阳市共同出资2700万元,建造面积为18200平方米的图书馆,把现在德阳市图书馆的100000册图书和10余名技术管理人员全部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实现各种资源统一管理、共同使用,为德阳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德阳的广大市民、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提供了非常优美、舒适、丰富的生活、工作环境。四川省商贸学校图书馆早在2002年就开展了面向社会开放的工作,主要服务对象是德阳市的几个国有企业和附近居民,除了给这几家企业的读者办理借书证借阅图书以外,而且还开展了电话借阅和送书上门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中职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优势。

中职学校一般专业比较齐全,与社会所需专业结合较为紧密,学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学校的专业实力来进行相关的图书开发和更新。中职学校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一般图书馆无法提供的专业书籍(历史的和现在的),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中职学校图书馆部门齐全,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的管理优势。例如2010年建成的四川省商贸学校图书馆大楼,设有编目室、图书借还处、过刊借还处、现刊阅览室、报刊杂志装订室、书库等。图书馆有根据学校图书使用研发的图书管理软件,有技术精湛的图书管理人员。学校领导对图书资料的投入也非常注重,每年花费一定经费采购图书,订阅报纸杂志。这些资源是一般图书馆无力提供的。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不仅具备可行性,而且能够满足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中职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图书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

在我国有个普遍现象,学校图书馆相对公共图书馆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购书资金充沛、图书种类繁多、专业图书齐全、期刊杂志丰富、电子信息资源健全。例如德阳市的几所学校的专业书籍的藏书量明显高于公共图书馆的同类书籍的藏书量。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分类有关系。关于民航类和工科类的图书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图书馆就非常齐全;关于建筑类的图书在四川省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就容易找到;关于财经类的图书资料在四川省商贸学校更新的就非常快……但是,学校图书馆大多数的专业图书的借阅率偏低,只有该专业的师生在考试、写论文、技能比赛等特殊时期需要的时候才会借阅,大多时间资源丰富的专业图书都静静地放置在书架上。德阳市作为西部的重工业城市,大多数技术人员对专业性的图书资料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信息资料有较大需求,而这些需求很难在公共图书馆实现,如果学校图书馆利用较为专业的文献资源、齐全的技能方面信息资料为学校周边的读者群开放,满足其专业技能方面的需要,与公共图书馆共同造福社会居民,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2、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城市社区是一个具备相对完整社会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社会需要的地域社会。城市社区居民的需要不仅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1997年1月,我国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号召。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近年来,全国许多图书馆着力推进图书"四进"活动(图书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极大地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我们都知道城市社区居民利用公共图书馆与馆址的远近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的现实是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街道、社区基本上没有正规的图书馆。例如,德阳市图书馆在八角,成都市图书馆现在在华阳……离图书馆较远的居民,去一趟图书馆要花费较长时间,势必影响了居民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而各个高校、中职学校图书馆弥补了公共图书馆欠缺的地理优势。许多学校都建在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如果学校图书馆能够对社区开放不仅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填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与公共图书馆相对缓慢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空白,而且符合了阮冈纳赞的"节省读者时间"的定律。以四川省商贸学校为例:学校在2006年迁到德阳市千山街三段399号以后,地处石桥村社区,这里新迁来的居民较多,距离德阳市图书馆较远,就是去新华文轩等书店也不方便。但是,社区附近却有几所比较集中的学校:四川省商贸学校、德阳市外国语学校、德阳市旅游学校、黄许职中、德阳八中、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四川省商贸学校自从搬迁到新校址以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与石桥村社区的文化交流,利用学校资源丰富的文化优势,积极支持驻地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共同开展了"才艺、文化、志愿者、党团"四进社区活动。"四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与社区和谐发展,也能够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专业图书资源丰富,管理人员技术精湛的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抓住机遇,大胆拓新,充分利用现有的馆舍、图书资源、人员和现代化信息设备,在满足社区居民的信息文化需求,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扩展自己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使学校图书馆走向另一个辉煌时期。

3、满足社会需求,优化学校环境。

当今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从而导致了公共图书馆不能满足社会所有人的需求,特别是在专业图书数量或者更新速度上都无法与以专业知识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和中职学校图书馆竞争。当社会居民从公共图书馆不能获取自己所需知识时,自然转向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图书的高校图书馆和中职学校图书馆,因此,学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中职学校招生越来越困难。为了吸引生源,各所中职学校想出了种种奇招。虽然有些效果尚可,但是如果长期下去还是会被新的"奇招"征服。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宣传,势必会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假如中职学校图书馆能够对社会居民开放,向社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细心周到的服务,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满足社会居民的文化需求,这样一来,中职学校图书馆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加强了中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谐了中职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从而在社会上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在强大的招生压力下起到了宣传学校的作用。"润物细如声",由一本本图书传递出去的力量,势必有助于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

中职学校图书馆一旦对社会居民开放,肯定会吸引众多的校外读者进人学校图书馆,看到大量的社会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在刻苦读书,也必然能够吸引、带动一部分学校学生来到图书馆,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读书环境。"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读书环境,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个读书大军中来。

三、中职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利与弊

中职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推进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宣传了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学习氛围。但是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中职学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图书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馆室面积有限,有单独图书馆大楼的学校也不是很多,大多数学校都是在教学楼设一间或几间教室作为图书室。"5.12"大地震之后,德阳市的几所中职学校都建了比较规范的图书馆,藏书量也得到了提升。四川省商贸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多达15万册,许多文献资料可以上溯到50年前,70-80年代的过刊资料也非常齐全,专业书籍每年按照比例递增……但是,受人事编制的影响,学校图书馆只有几名管理人员,遇到借阅高峰期可能会影响服务质量;一旦中职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社区读者将会大量增加,这势必会与学校师生争抢使用频繁的图书资料,从而突出了学校有限的馆藏的供需矛盾。

2、校园财产安全和学生安全问题。

中职学校图书馆平时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平时图书馆都要定期进行学习委员培训会,对全校师生进行爱护图书和按照规章制度借阅图书的教育,大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借阅习惯。中职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以后,读者群发生了变化,读者的流动性较大一定会造成部分图书的流失和破损。针对这种情况,中职学校图书馆可以选择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就业机会的企业,并对该企业的员工实行免费开放。对社区居民采取有偿服务,收取一定的押金。

中职学校目前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学生在星期一到星期五上课期间不能随意进出校门,如果图书馆对外开放必须要让社会上的读者进出校门,这为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

3、校外读者群体的不稳定性。

中职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学校师生,他们是按照一个一个的处室和行政班级进行管理的,通常情况下,这些处室和班级的管理者也是相对稳定的,人数也是固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服务方式,在固定的时间办理借书证,在固定的时间清理超期图书,在固定的时间办理离校清单……而中职学校图书馆对社会居民开放,必定会给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种种难题:如何根据读者的情况办理借书证?如何催还超期图书?如何处罚丢书和损坏图书者?如何协调师生和社会读者使用专业书的问题……

专业性是中职学校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特征,而社会上的读者比较分散与不稳定势必形成读者群体的不稳定,因此,极有可能造成外借书刊不能及时完整的收回。所以,中职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不能全方位,要有条件限制,并逐步推进服务模式。如:服务方式的限制:只阅不借或只能文献检索;服务对象的限制:具有一定条件的人员等等。找到一个可以满足学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合理的借阅方法非常重要。例如:借阅时间的划分,开放书籍的限定,规章制度的修订……

我们相信,中职学校图书馆如果能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一定会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志伟,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几点思考.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4)

[2] 周世辟,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研究, [J]图书馆论坛,2007,3

篇9

在中国社会当中,老年人一直是被看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关于提到老年人的。从近几年来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的问题已经成为热点。如空巢老人问题研究,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以及体育领域的老年人体育需求研究、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等。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在中国社会中老年人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纵观世界各国,老年人都是被全社会关注的对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引起劳动力总数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保障费用上升。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引起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西方人口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银潮”。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不单单只是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已经相当的严重。人口老龄化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96%。到2002年,该比重达到7.2%,即已超过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7%),未来预测结果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到2010年约为8.8%;到2020年约为11.3%;到2030年约为14.5%,到2050年约为24.5%。

2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副作用分析

人口老年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诸多的影响:经济生产中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个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很重,必将影响经济生产活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注定其不能从事繁重的社会生产活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将这一现象延伸至每一个家庭中,随着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很有限,对家庭中年轻成员的依赖将会越来越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年轻人群来说的负担就会变得日益沉重,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演变成家庭纠纷,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玷污更是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加剧所引发负面的影响在我国更是能够得到体现,正如李岚清同志指出的,在中国,“老年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得如何,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3我国老年人社会问题概述

3.1老年人数量众多,社会、政府压力巨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的国度,对待老龄人的态度可以用“感恩”两个字来概括。这众多的老年人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尊重赡养他们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国家在老年人福利政策这一块投入巨大,如在政策上提出了加快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建立贫困老年救济制度等。光从退休金这个方面来看,据一项数据表明1978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为17.3亿元,到1997年增加为2068.3亿元,19年间增长119倍。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要达到73219.5亿元,2050年将达到182195.2亿元。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其他医疗保障投入,社会福利保险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

3.2农村老年人数量多,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相当的一部分老年人群生活在农村。因为历史原因,“户籍制度”这一特有的制度拉大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发展距离,相当一部分农业老年人口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就以医疗硬件为例,农村医院不仅数量少而且医疗水平及硬件设施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这类问题而耽误了治疗。在有些福利政策上,农村与城市老年人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3.3空巢老人多,关爱老人生活程度不足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青年人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日夜奔波,对老人的忽视不可避免,我国已经进入“3+2+2”家庭性社会。很多家庭没有人去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这类情况我们在相关的报道当中屡见不鲜。人进入老年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疾病更是要忍受着心理上的寂寞与空虚。很多老年人正是因为承受不了内心空虚和寂寞的煎熬,本来幸福的晚年生活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悲剧。一个个鲜明的事实表明,在这样的社会,老人最需要的并不是生活费、医药费,而是需要子女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需要人间的“人情味”。

4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分析

4.1促进身体健康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个体的各项机体能力都在下降,而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衰老的延缓作用已经经过了科学的论证。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避免各类损伤的发生。国家每年在老年人医疗保障当中投入十分巨大,正是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健康具备着有效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医疗手段,若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使全社会的老年人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将会为国家及社会节约一大笔支出,有效地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4.2对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宣泄自己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目前老年社会中许多问题就是由于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产生的,如离家出走、自杀等行为,通过体育锻炼将会有效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3参与的体育活动大多以低强度、小负荷群体性锻炼形式为主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大多数以“核心家庭”为主,即子女成年后都会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大多是与老人分开生活的,这就必然导致了老年人的失落与寂寞感。寂寞是导致人产生身心疾病的主要的一种消极情感,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到群体当中,可以使其相互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与不快,在人际交往之中消除内心的寂寞感和失落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样的,在老年人锻炼群体中,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社会参与和决策权利。

5结论

篇10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在自然和谐的情感互动中进行德育目标培养,这是新时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应有的时代内涵,是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谐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价值取向和重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社会观上就是要求构建全体人民通过不懈努力走共同富裕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在人本观上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生物学教学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育学生带头构建和谐,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和谐,以环境德育教育建设促和谐。营造举止文明、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公平公正、宽容谅解、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2 构建环保道德教育、落实“民生工程”

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关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教师应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保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平时的课堂当中。一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思想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增加蓝天、恢复重建已被破坏的环境必须靠人的努力。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面临的环保困境和有利因素,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如2008年初春的“雨雪冰冻灾害”、“5.12大地震”、“3.14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南方发生的洪涝灾害等都是我国有史以来罕见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大灾见大爱,大灾见真情,让学生深刻懂得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灾害,重建家园的不屈不挠精神和战胜自然灾害献爱心,集民心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树立“有力、有序、有效”地恢复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通过上述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树立大自然观、环境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法制观和资源观的意识,明确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环保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使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为人类生物圈共存共荣建设绿色家园做出应有贡献。二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倡导“民生工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平等相处、各得其所、和谐共存,互利共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发展有赖人的发展,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把人的生产、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一定范围内,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长期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结合“生态系统”一课内容向学生介绍目前我国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居安思危。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负责地担当起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这是当代人的道德责任。所以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知识的同时还要大力倡导“民生工程”,如:涉及民生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求助、监督维权、扶贫济困、助学工程、灾民安置,恢复生态系统,营造社会和谐等“民生工程”,都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急需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