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
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安全“哨兵”,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能通过检测系统中反馈的不正常新号,判断是否发生故障,作出相应的信号反馈和跳闸动作,能够及时的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本文以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的运行为例,介绍继电保护相关内容及优化处理。提升自动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和管理模式。
一、继电保护运行概述
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更新,继电保护装置也在不断优化。继电保护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广泛运行应用,已经步入科学智能化状态,同时实现了继电保护的远程控制功能。科学智能化的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了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同时在故障检测以及故障分析处理模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保护手段都是传统继电保护无法实现的。在自动化变电站保护装置中,继电保护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继电器工作中人为维护的不便,同时使人为控制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失误问题处理得到改善。这就使自动化变电站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的分析准确真实,保护处理工作也变得高效智能。在现代,只有不断改善自动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的高效智能保护功能,才能满足自动化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各种需求。有效提升继电保护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运行管理手段,可以更好的发展优化继电保护功能。
二、自动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的特点及问题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定提升,使得人们对用电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的要求逐年增加。变电站使电力系统的枢纽,对于供电系统来讲,变电站就是它的“心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变电站逐渐替换传统的变电站,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性。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现代化继电保护装置能够采集保护过程信息,及时反馈,有助于自动化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工作实施。与传统电磁型继电保护装置相比,当前自动化微机型继保装置取得了质的飞升,它具有如下特点:(1)装置调试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并且 防护性能大为改善。(2)功能多样化,回路动作可靠性高。(3)装置实现了遥控、遥信、遥测以及遥调等功能,做到了远程监控(4)实现卫星录波功能,方便自动化变电站故障的分析处理。当然,新型继电保护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瑕疵,随着继电保护运行环境的变化,继电保护装置对防雷击、抗干扰等客观条件还需要不断适应、优化完善。以此来补充自动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的功能性、稳定性,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三、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管理
1、管理布局的科学、有效性
首先,在自动化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中继电保护本身就是相对重要、复杂的严肃工作,所以对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资质的考核标准必须相当严格,不是随意公司和部门就可以具备管理资质的。继电保护产品种类繁多,在自动化变电站运行中使用效果不同,所以不能淡村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继电保护产品功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和管理工作方面,必须科学有效的合理利用资源,完善管理制度。促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其次,必须结合自动化变电站未来发展方向,对继电保护开发设计方面做出调整。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有效的管理、设计继电保护装置。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必须适应自动化变电站在未来的可塑性,能随着变电站的优化发展,配备升级继电保护装置。
2、把控继电保护产品质量,避免运行数据偏差
继电保护的选型设计保证了其在自动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稳定、顺利运行。继电保护的选型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良好的企业形象、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研发团队都可以作为选型的参考。知名企业的良好信誉可以避免以好充次类似恶劣性质事件发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研发团队能够保障继电保护产品在设计方案和产品性能上的可靠性。只有质量可靠的继电保护产品才能在长久运行的自动化变电站中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条件。变电站建设必须避免因追求降低成本选择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不良产品技术指标低,质量不达标,安全性能差,都会影响继电保护产品在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安全运行。
3.调试安装过程采取安全措施管理
第一,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必须保证与自动化变电站功能相匹配,继电保护装置中涵盖了很多继电保护配套设备,比如监控设备、测量仪表、远程控制设施和信号反馈处理设施。机电保护装置安装过程必须严谨,确保安装过程无遗漏。在安装结束后,设备的调试工作尤为重要,一定要确保每个设备环节功能配合无障碍,有效保证继电保护功能的正常运行。第二,自动化变电站工作人员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校验。校验过程完全模拟正常运行状态进行,对于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做好数据整理,为改进工作提供支持。整个模拟校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对所有逻辑回路进行验证检测,无遗漏。第三,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确保装置防潮,抗干扰能力保持良好状态。对影响继电保护的因素及时排除,保证继电保护可靠性。
4.采集管理信息,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
加强继电保护工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够有效保障自动化变电站工作安全可靠性。而在管理维护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工作过程信息和设备完整信息进行整理采集。这些信息既能用于安全故障问题分析,也可以作为二次故障的检查依据。完整的数据资料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系统安全。继电保护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职业技能。在维护管理工作中,必须尽职尽责,抓好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引起事故的安全隐患危险点。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和认知程度对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至关重要,有效提升员工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保证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要做好继电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必须优先考虑现实工作需求,同时要以安全稳定为根本,不断优化继电保护设备。在继电保护设备被的设计、研发、安装、调试等工作环节,必须保证产品安全性、实用性、稳定性和可拓展性。在不断保护自动化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同时,也要做到能够适应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张侃君,夏勇军.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研究综述[J].华东电力,2013,(5):947-953.
篇2
运动锻炼的作用
间歇.眭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症终末期的临床表现,行走后下肢疼痛是其典型症状。对于间歇性跛行患者实施指导性锻炼计划是缓解跛行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导性跛行锻炼计划中规律行走可以提高患者的行走速度、行走距离和行走时间,并且能减轻每次行走或每段行走距离的跛行症状。这些功能改善逐渐产生并在锻炼4~8周后明显见效,坚持锻炼12周以上功能改善进一步提高。
有计划的指导性锻炼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症间歇性跛行的基础。具体方法是每次至少应该进行30~60 min的行走,至接近最疼痛的程度后休息,每周至少坚持3次,至少持续12周。运动的特征是行走或踏平板运动,参加运动训练的跛行患者无痛行走时间平均增加180%,最长行走时间平均增加120%。目前,还不知道非指导性锻炼计划对间歇.眭跛行患者是否有益。
由于跛行患者经常伴有或存在潜在的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锻炼中可能出现心血管和生理上的反应,在最初治疗计划实施前必须评价这些风险。但锻炼计划很安全,极少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在治疗性锻炼计划实施前必须进行12导联心电图监测的标准平板运动试验,这样可以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缺血症状、ST-T改变或心律失常。运动试验还可以为跛行患者建立锻炼处方,提供跛行阂值、心率和血压反应的信息。鼓励接受治疗性指导下锻炼计划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血糖监测。
指导性锻炼计划可以比药物更有效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加最大行走能力,如果能持续增加体力活动,同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就可能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跛行患者的预后。
足部保健
1 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往往下肢血运较差,应保持患足干燥,注意保暖和预防外伤。如发现足部皮肤破损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并用消毒纱布包扎。若两天后无好转,需及时求医。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防止烫伤;如有嵌甲、胼胝应及时求医,以免局部受压、损伤、继发感染。
2 选择适合宽松的鞋,足部畸形的患者需要穿加肥加深或特制的鞋。
3 袜子要软,每日更换,保持干燥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洗脚,之后彻底擦干,并涂护肤油。
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健康指导
食疔的作用
合理调配膳食可预防或明显延缓血管“老化”,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限盐每日食盐量少于6 g者不易发生高血压。应当减少烹调用盐,提倡多吃新鲜蔬菜、鲜鱼和瘦肉,少吃含盐量高的腌制食品。
2 多食碱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可保持人体血液呈弱碱性,使血液中的乳酸、尿酸等酸性物质减少,防止其在血管壁的沉积,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管的清洁剂”。这里所说的酸碱性,不是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留存在体内的元素所显示的性质。常见的酸性元素有氮、硫和磷等,常见的碱性元素有钾、钠、钙、镁。有些食物如番茄、桔子口味虽然很酸,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强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元素是钾。一般来说,大米、水果、牛奶、栗子、杏仁、山芋、土豆等几乎都是碱性食物。常使血液呈弱碱性,利于预防动脉硬化。
3 多食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长期食入优质蛋白质可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膳食中要防止摄入过多的脂肪类食物,因其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食用油也应以植物油为主,有利于血管保护。合理的饮食方案应包括:控制总热量,主食每天4两,以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土豆、南瓜为佳,少吃点心,不吃油炸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肥肉,每天每人烹调用油
4 血脂异常防治饮食指南
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不仅是预防血脂异常的根本手段,而且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使胆固醇降低7%~9%。即使正在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也应坚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血脂异常的患者宜摄入低脂饮食,血脂控制的目标值:TC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 戒烟吸烟和糖尿病是导致下肢动脉硬化病最严重的危险因素。吸烟对我国人群的外周血管病致病危险仅次于糖尿病或高血压。应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戒烟或限烟。
2 控制体重肥胖在心血管病发生中具有独立的作用,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防超重一要少吃,二要增加运动,对于静坐工作者和儿童尤其重要。患者的体重与出现跛行疼痛的距离直接相关,超重的间歇性跛行患者减肥后可延长行走的距离。理想体重指数:18.5-23.9 kg/m2。
3 纠正其他危险因素改变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低脂低盐饮食,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
药物预防
为了减少下肢动脉疾病导致的心血管事件,需要终生治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和高血压,同时要增加每日运动量和低脂饮食。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ACEI类药物可减少下肢血管病患病的风险。
2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动脉硬化经常从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就开始产生了。医学分析证实:儿童血管中胆固醇的脂肪条层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高低有一定的关系,而这种脂肪条层在许多3岁儿童的主动脉里就可找到。为了预防成年后患动脉硬化症,应从儿童时期就注意检查血液中的胆固醇,避免其过高。根据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TPⅢ,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等危症,即使患者没有出现过心肌梗死,在血脂干预上也等同于得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强化降脂治疗,至少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100 mg/dl以下,对于发生缺血事件极高危的可疑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应使LDL-C降低到≤80 mg/dl。并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血栓。
鉴于大多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无临床症状,临床医生不能仅仅关注少数有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也不能等待出现症状时再进行干预,而要及早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这对于下肢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3 为了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SBP应降至
4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使FBS
篇3
【关键词】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护理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结肠癌肝转移术后3个月,入院行第2次介入治疗。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无明显禁忌证。于2009年6月30日在局麻下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动脉DSA:安射力320 mgI/ml,注射速率:4 ml/s,总量16 ml,造影后30 min患者突然出现脸色青紫,四肢发凉,意识模糊,脉搏减弱消失,血压测不到,考虑为造影剂过敏性休克,遂迅速脱离致敏源并中止手术,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给予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20 mg静推等对症处理,经2 h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四肢温度回升,测尿量约为400 ml,心率112次/min,血氧饱和度98%,血压153/74 mm Hg,转入呼吸科继续接受治疗。
2 讨论
碘佛醇是一种具有高浓度、低黏度、低渗透压、高亲水特性、安全性较好的非离子含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少见,但并非绝对安全。碘造影剂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与血清蛋白结合成为全抗原,从而导致由IgE抗体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以皮肤表现常见[1]。严重时出现心血管、呼吸和消化道症状,一般在30 min内发生。据报道:有过敏性倾向的患者,较其他人更易发生过敏[2]。因为碘分子与机体特异性抗体IgE结合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到碘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此例患者就是第二次接受治疗,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常规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突发休克,立即使用,极大地缩短了抢救时间,赢得了抢救时机。
在介入护理中,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急救意识,具备对疾病变化的准确判断力和应急能力。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技术,熟悉造影剂的药理原理,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采取科室制定的碘过敏抢救应急程序,实施抢救。保证急救物品齐全、性能好,无失效,急救器材应长期处在正常功能状态下。另外,护士要具有高水平的心理素质,抢救时沉着冷静,态度严谨细心,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使抢救取得满意效果。
用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及有无肝、肾、甲状腺等方面的疾病,耐心讲解治疗中或治疗后可能出现的过敏现象,患者理解同意后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凡有过敏史或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慎用,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无静脉炎的血管穿刺。采用套管针,因静脉套管针操作方便、安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对血管刺激小,不易穿破血管[3],为抢救患者大量输液提供保障。地塞米松可减慢接触激活因素的速度,从而减轻或消除人体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所以,我们在治疗前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可起到安全有效的脱敏作用。
本例抢救经验:(1)急救意识强,抢救措施准备充分;(2)护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规范术中巡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3)立即采用应急措施,通知相关科室与部门,各科室通力合作,使抢救做到有效有序。
参考文献
1 黄巧娟.介入治疗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及心律失常一例.右江医学,2008,36(6):751.
篇4
关键词: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可靠性;电力系统
Research on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Its Automation Reliability inElectric Power SystemWANG Rui-mei,ZHANG Xiao-na,MENG Yu,YANG Lan(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Jinan,Jinan 250000,China)Abstract: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clear the research value of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its automation reliabilityin powe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is research,the factors affecting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its automation reliabilityare mainly studied,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 and its automation reliability in powersystem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Key words:relay protection equipment;automation;reliability;power systems
0. 引 言
现如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走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中,电力事业也不例外,逐渐提升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保证其运行自动化可靠性十分必要,是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研究价值
新形势下,各个领域的生产发展均朝着自动化、现代化方向迈进,电力网络的基础就是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设备,所以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1]。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可以及时发现并主动搜索有可能存在的故障点以及已经出现的故障点,第一时间将电力接通状态切断,同时向电力企业反馈故障信号。在可靠故障信号的依据下,电力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排查故障工作,既能够将故障排查时间最大限度缩短,也能够避免电网故障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各界产生更大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愈加深入,电网规模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扩大,随之而来供电容量和范围也不断扩大,这就对电力系统可靠性运行带来了挑战和更高要求[2]。如果难以保证继电设备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一旦发生继电设备故障,将会严重阻碍电力系统整体运行速度和供电质量,容易造成大范围停电的严重后果。所以,重视并积极开展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十分必要,既是保障社会用电的基础任务,也是顺应时展需求的必然趋势。
2. 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2.1 设备质量的影响
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因素中,设备自身质量的影响作用占据重要位置。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化的当代社会,有些生产继电保护设备的厂家从短期效益角度出发,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盲目降低生产成本,应用大量质量不合格的继电保护设备零部件,难以保证设备的质量符合实际应用标准需求,影响了设备及其自动化的可靠性。不仅如此,目前我国未经过检测合格便直接使用继电保护设备的情况不在少数,当这些没有合格保证的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如果某一零部件难以达到运行标准要求,很容易引起设备故障或者运行不协调问题的出现,进而难以保证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
2.2 整定值的影响
整定值不正确对于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应用可靠性的影响较大,如果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标准额定范围与整定值不相符,则会发生设备及自动化系统无法运行、错误运行的问题。因此,施工质量与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存在紧密关联。现阶段,由于施工中调试不正确和安装不规范所导致的整定值错误问题频繁出现,加之此问题的发生和影响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因此在运行设备状态下很难及时精准明确问题[3]。
2.3 操作错误的影响
操作错误对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产生的影响,既包括直接的表面层次,也包括对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间接影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对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进行错误操作时,将会难以正常发挥出继电保护设备自动检索发现并提交故障信息的作用,导致故障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也不能在故障情况下及时将电流切断,造成相关设备不同程度受损。
3. 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 优化设备设计
设备产品的设计是控制设备运行质量和可靠性的源头,所以设计人员要优化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工作。为了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需树立起现代科学的设计理念,从多种角度考虑设备运行可靠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将先进的设计方法应用到继电保护系统设计中。这样也能达到提升可用度、减少误动发生率的效果[4]。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要求不同,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实际要求和具体情况,科学选择适合的方式,确保产品设计能够与系统指标保持一致要求,最大限度通过优化设备设计降低成本。
3.2 加强日常维护
有效开展日常维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功能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所以,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保养,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如下两点。
首先,定期维修继电保护装置,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开关动作灵活与否、设备标志有无不一致现象、设备元件名称有无错误问题等.此外,注意对光子牌和红绿指示灯的检查,也要定期检查连接螺钉和不同继电器的连接情况。
其次,加强对断路器机构故障检查。工作人员在完成保护装置的检查评估以后,要结合设备运行具体情况对其科学分类,其中能够确保系统安全的为一类设备;二类设备是可以保障人安全、可以在正常情况下运行,整体完好存在小瑕疵的设备;三类设备是如果发生故障问题则能够对系统安全产生影响,导致系统极其不稳定的设备。详细记录设备的划分,为今后的有效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3.3 提升设备可靠性
在管理和使用继电保护设备过程中,需要精准、合理地控制设备装置指标计算工作。在计算运行正确率时,需综合考虑区外故障动作情况[5]。重视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保护,灵活使用多种方式,积极学习,汲取国内外电力企业成功、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保护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设备可靠性。
3.4 提高产品质量
首先,从设备生产层面来说。设备生产厂家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盲目追求成本的降低,而是要追求质量的保证,在产品零部件质量合格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达到质量与经济效益双收的效果,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质量。
其次,从市场健康发展来说。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继电保护设备及生产加工原材料的市场加大净化力度,保证所有厂家都能够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做到每一批次产品均进行质量合格检测,直至检品合格才能够流入市场,避免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而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最后,从电力企业角度来说。电力企业要抓好继电保护设备的选购工作,制定相应的采购制度,对厂家资质、产品质量进行综合比对,遵循最优选择,为企业电力系统引入有质量保证,契合系统运行要求的继电保护设备,降低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发生率,避免其可靠性受到影响[6]。
3.5 使用冗余技术
所谓冗余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发生继电保护设备自身内部的错误指令问题,则会由系统对指令进行自动判断,然后把错误指令消除,避免操作错误,以达到保证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的目的。冗余技术的应用优势很多,包括实用价值高、应用成本低等,能够让电力企业通过最小成本预算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施工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冗余技术,提升设备运行效率,改善拒动率,让设备即便在错误指令下,也能够在冗余技术应用中表示出错误运行问题。
4. 结 论
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其可靠性容易受多方因素影响,导致无法发挥继电保护的价值作用。电力企业要分析并掌握影响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的具体因素,采取有效的加强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措施,降低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发生率,不断提升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永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研究[J].魅力中国,2019,(25):345-346.
[2]高志航.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魅力中国,2019,(27):382-383.
[3]孟祥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41-142.
[4]孙丹丹.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与继电保护 [J].数码设计(下),2019,(7):196.
篇5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护理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介入科的一个急危重症之一,我科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如导管溶栓治疗、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成形术,减少了外科手术的风险,降低了外科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上实行分期同步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实施分期同步护理干预,并与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只实施常规外科护理的2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同住院天数护理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4.85±15.68)岁,患肢闭塞部位:髂动脉16例,股动脉14例,髂动脉伴股动脉9例,股动脉以下9例,共52条患肢,闭塞长度2~17cm,平均(8.50±3.21)cm,另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22例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67.30±12.78)岁,患肢闭塞部位:髂动脉7例,股动脉6例,髂动脉伴股动脉6例,股动脉以下7例,共29条患肢,闭塞长度3~15cm,平均(8.78±4.05)cm。两组在性别、年龄、闭塞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皮温检查方法采用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ZH9336数字皮温计,在室温32~32℃让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平放。用笔标出患侧皮肤及健侧皮肤测量部位,操作者手持皮温机,测量探头以自然重力置于患肢皮肤,测量5秒,读出皮温值,每个测量点重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同法测量对侧皮温。
1.3 疼痛强度评估法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代表无疼痛,10代表重度疼痛,病人自己圈出或说出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数值。
1.4 下肢周径的测量方法:病人取平卧位,用笔明显标示双下肢的髌上10cm、髌下10cm、踝上10cm处,用固定的软尺沿着标示点一周测量该点处的数值。
1.5 介入手术及辅助治疗法:采用seldinger法,经患肢同侧或对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行血管造影,确定血管闭塞部位及程度,然后行血管扩张成形术,送入导丝,球囊导管至病变处分段行球囊扩张,然后再次造影。再次确定血栓的部位及性质,将溶栓导管或微导管(膝以下动脉)置于栓子近端或插入栓子中,短时间(30~60min)给予尿激酶进行术中溶栓,必要时置入血管支架,不成功可保留该导管于栓子近端,外端与皮肤固定,给尿激酶泵入,连续72h后行血管造影并检测凝血功能,达标后拔除动脉导管和鞘管。期间口服波利维、西洛他唑等抗凝、抗血小板、扩动脉等药物。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1.6 护理
1.6.1 据急性肢体缺血分期(见下表)进行同步护理干预
1.6.2 术前护理在接触病人的第一时间和管床医生共同确定病人的疾病分期。Ⅰ期、Ⅱ期、Ⅲ期病人可行介入手术治疗。详细讲解治疗方案、效果和安全性,需要配合的各项注意事项,如术后患肢的制动、制动期间日常生活护理要求、预防压疮、保暖的要求等,介绍介入手术成功的例子,减轻对介入手术的恐惧。常规进行踝肱指数测定,便于和术后比对。密切观察疼痛,患肢的周径,患者心电示波、末梢血氧饱和度、皮温的变化。Ⅱ期、Ⅲ期病人要特别重视疼痛的护理,合理使用止痛药,鼓励病人表达各种不适。要求病人掌握自我评价疼痛程度方法。介绍溶栓抗凝药物副作用表现,如如何判断牙龈出血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脏器异常出血的观察,皮肤出血点、瘀点的观察等。IV期患者已经丧失了介入治疗的时机,尽早转入骨科继续治疗。
1.6.2术后护理
1.6.2.1保持导管通畅导管是否通畅是溶栓成功与否的关键,同心圆分布式固定,用3M透明敷料覆盖导管,防止导管移位、折叠。泵入溶栓药物要注意微量泵报警参数的调节,保证泵入的速度,及时更换药物等。
1.6.2.2穿刺点护理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h,穿刺局部用绷带加压包扎,条件允许的可以使用一次性动脉压迫止血器,密切观察局部有无敷料渗血及血肿。
1.6.2.3防止血栓再形成特别是Ⅱ期、Ⅲ期病人术后再灌注损伤的观察和血栓再形成的区别。持续心电监护直至溶栓结束,在整个溶栓过程要求每小时测BP/HR/R/SAO2,足背动脉搏动、双下肢皮温、周径、颜色及穿刺点情况,动态评估下肢局部张力、供血情况。发现肢体变冷、苍白、疼痛、无脉或脉弱,表示可能为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时溶栓。介入术后7天再次行踝肱指数的测量,为血管再通提供可靠依据。
1.6.2.4注意保暖注意肢体保暖。但术后不主张热敷,因为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严重缺血的患肢不利,且栓塞后患肢感觉障碍易造成皮肤烫伤;同时也不建议冷敷,冷疗虽可降低组织代谢的氧耗,但同时也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术后血管痉挛的缓解和侧支循环建立。
1.6.2.5应用抗凝溶栓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全身皮肤粘膜、牙龈、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有无出血征象,备足量维生素K1、巴曲亭等。用药过程中注意分清溶栓导管和鞘管,以防接错而影响溶栓效果。饮食方面要求在服药期间保证相对固定的蔬菜水果数量种类,以防影响体内维生素K的量。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下肢周径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下肢周径变化
注:护理前后比较,*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处皮肤温度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处皮肤护理前后温差2.5℃则高达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着观察组护理后温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处皮肤温度变化情况比较
2.3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2.23±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2.4两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较对照组理想,其中观察组恢复至术前水平共有29例,恢复率为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27%,且截止率仅为2.08%,也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比较例(%)
3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原因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引致下肢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发展为肢体缺血[1]。既往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及时疏通血管,恢复血流,但同时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机会增加[2]。处理不及时的话轻者截肢丧失肢体功能,重者危及生命。且手术减压的最佳时机在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期,一旦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患者手术后将出现不可逆的组织坏死及严重的功能障碍[3]。了解分期的目的在于尽量阻止Ⅰ期转化为Ⅱ期,及早发现Ⅲ期的各项指标,在最佳手术期进行手术以减少并发症,尽快康复。
目前临床护理上常规认为,抬高患肢体及增加患肢局部温度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但也会降低组织内血液的灌注,加重缺血[4]。应充分了解患肢的肿胀程度,准确测量肢体周径,重视患者对肿胀的描述。本观察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在髌上、髌下及踝上3个点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这提示了观察组的肿胀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达到预期。且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温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了尽早介入手术有利于患者下肢动脉血流的尽早恢复。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的疼痛有效控制情况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为:管床护士和医生一同评估病情并对其进行分期,病人感到得到足够的重视,配合好;分期明确,对疼痛的管理到位,病人能及时准确表达疼痛;病人服用止痛药的依从性高。
综上所述,根据病情分期进行同步护理可及时有效针对患肢肿胀、皮温升高、疼痛等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早予以介入手术,帮助病人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我科目前还没有无创监测骨筋膜室内压的仪器设备,研究的范围受到局限,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晓群.急危重症介入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0-192.
2.郭新英,张一平,孔芙蓉,等.介入治疗及护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科技出版社,2000:183-184.
3.凌云霞,肖丽佳,黄晶,等.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护理杂志,2009,26(2):40-41.
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转 农机作业 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
自2004年出现“民工荒”以来,全国农民工工资进入上升通道,非农就业的工资收入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它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非农就业,粮食种植的收入水平较低而辛劳程度较高,大部分农户种粮仅限于满足口粮消费与补充家庭收入,一些农户往往选择“种懒田”甚至“抛荒”,自1996年以来,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在粮食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反映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粮农调查数据,研究农户外出劳动力数对粮食生产农机作业水平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从已有文献来看,农户使用农机行为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两个基础理论,一个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它涉及的文献主要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在农机投入方面的购买意愿,另一个是生产者行为理论,它涉及的文献把农户视为理性的生产者,认为农户基于利润最大化选择农机具的投资行为,主要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农机具投资行为以及最优的农机具资本存量。本文沿袭恰亚诺夫(1920)、加里·贝克尔(1978)、巴鲁姆与斯奎尔(1979)关于家庭经济行为分析的思路,认为农户既是一个生产组织又是一个消费单位,生产利润准则与消费效用逻辑交互作用影响着农户的农机使用行为。
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系统地阐释了农户会对家庭变量(家庭规模与结构)与市场变量(农产品价格、工资、技术等)的变化做出反应,与现实农户行为方式较为接近。在农机作业可分性假设下①,本章借鉴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具体分析农户在粮食生产中的农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农户效用函数形式设定如下:
上式中,CA表示农户自我消费的粮食,I表示以货币度量的工业品消费,TL表示闲暇时间,TA、TN分别表示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与非农劳动时间,FA表示农业产出,Ld表示耕地面积,M表示农机作业时间②,PCA表示农户对自我消费粮食的主观价格,PA、PM分别表示农业产出与农机作业的价格,w表示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农户效用最大化存在CA、I、TL三个消费项的有效配置,同时面临时间约束、生产约束、收入约束三个约束。在上述三个约束下,农户效用最大化行为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上式中,M*是农户在时间约束、生产约束、收入约束的影响下实现生产与消费同时均衡的最优农机作业时间,它是粮食自给性消费量、农业劳动时间、非农劳动时间、耕地面积、价格向量、生产特征变量与消费特征变量的函数,各变量对M*的影响方向均取决于农户的生产消费均衡机制。
根据农户效用函数的时间约束条件,假设闲暇时间不变,TN增加会减少农业劳动投入量,相应地需要使用较多的农机作业M*,因此非农劳动时间对农机作业形成正向激励作用。与此同时,TN投入会带来较高的非农收入,收入增长诱致农户对闲暇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使用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以释放更多的闲暇时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A反映的是家庭的口粮消费需求与基本生存压力,当CA越大时也意味着粮食商品化程度较低,需要投入家庭劳动时间也较多,相应地抑制了对农机作业的需求。
二、变量设定与统计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课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粮食种植户(下文简称“粮农”)调查。鉴于不同地区粮食种植制度、水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粮食课题组以粮食产销关系为标准分别在粮食主产区、粮食平衡区、粮食主销区中选取了若干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调查地,共计调查了587户有效粮农数据,其中属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平衡区、粮食主销区的粮农数据分别为284份、211份、92份。为了集中反映农户非农劳动投入对粮食生产农机作业的影响,本文重点选取了水稻、小麦、玉米三种主粮作物的相关数据。
(二)变量设定
根据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及其推导的M*函数形式,本文重点考察TN与其他相关变量对M*的影响,并设定各变量如下:
1、农机作业综合水平(Mach):为了综合反映农户农机作业水平,结合调查所得的粮农数据,本文设定农机作业综合水平(Mach)为被解释变量,它是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中M*的变量。Mach涉及的粮食生产农机作业环节包括翻地、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排灌、拉运、(稻谷、小麦、玉米)采收等十项,在每一作业环节,农户对于农机使用程度的选择包括“不使用”、“偶尔使用”、“经常使用”,与之对应的赋值分别为“0”、“1”、“2”,十个农机作业环节的农机使用程度赋值加总则得到Mach的特定观察值。
2、外出劳动力数量(Lbout):指在本乡镇外就业劳动且所得收入报酬构成家庭总收入一部分的家庭成员数量。本文以Lbout作为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中TN(非农劳动投入)的变量。
3、种粮收入比重(Graip):指收获粮食的市场价值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它是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中CA的变量③。当种粮收入比重在10%以下时,则Graip赋值1;当种粮收入比重在11%—30%时,则Graip赋值2;依次类推,当种粮收入比重在70%以上时,则Graip赋值5。
4、Hinpt(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指农户在粮田劳动折合的时间,雇佣劳动工时也包括在内。当粮田劳动时间在1个月以下时,则Hinpt赋值1;当粮田劳动时间在1—2个月时,则Hinpt赋值2;依次类推,当粮田劳动时间在7个月以上时,则Hinpt赋值5。
5、户主特征包括年龄(Age)、教育(Edu)、性别(Mat)、职业(Job):根据户主年龄大小分别对Age从1到6赋值,根据户主教育程度高低分别对Edu从1—6赋值,当户主为男性是则对Mat赋值1,否则赋值2,根据户主的职业类型“种谷物”、“种大豆”、“种经济作物”、“养家禽”、“其他”分别对Job从1—5赋值。
6、种植制度包括以水稻为主的种植户、以小麦为主的种植户、以玉米为主的种植户与粮食主产区、粮食平衡区、粮食主销区,被设定为二元虚拟变量。如,当农户为以水稻为主的种植户,则被赋值1,否则赋值0。
7、其他变量包括耕地面积、耕地平整度、粮食直补的收入效应、家庭纯收入、粮食出售比重。粮食直补的收入效应指农户对于粮食直补的增收效应评价,对“几乎没有作用”、“略有作用”、“有些作用”、“一般作用”、“很大作用”分别从1—5赋值。当家庭纯收入低于5000元时,则赋值为1;当家庭纯收入在5000—10000元时,则赋值为2;依次类推,当家庭纯收入超过30000元是,则赋值为6。
(三)各变量的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单因素相对影响比率分析方法分析外出劳动力数量及其他变量对农机作业综合水平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3)
上式表示具备某项变量k组特征的农户其农机作业综合水平的相对影响比率,χ表示某一时点样本农户的农机作业综合水平,n 表示所有时点的样本总数。当ρ>1时,农户倾向于使用农机具,且ρ值越大则农户使用农机的倾向性越强;反之,农户使用农机的倾向越弱。本文假设当ρ≥1.1时,农户具有使用农机具的显著倾向,当ρ≤0.9时,视为农户不愿意使用农机的倾向显著。
根据表1所示,受访农户外出劳动力数量平均为0.86人/户,其中没有外出劳动力的农户为288户,占样本农户数的49%;随着外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农机作业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当外出劳动力数量超过2时,它的ρ值大于1.1,农户显著地存在使用农机作业的倾向。
根据表2所示,随着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农机作业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趋减的态势,当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在3个月以下时,它的ρ值大于1.1,农机作业对人工劳动的替代关系较为明显;当粮食收入比重在11%—30%时,它的ρ值为1.14,而粮食收入比重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农机作业的应用。
根据表3所示,受访农户的粮食出售比例户均为36.8%,当粮食出售比例超过50%时,它的ρ值为1.32,粮食生产商品化程度与农机作业的正向关系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当家庭纯收入小于5000元时,它的ρ值为0.87,收入较低的农户使用农机作业的倾向较弱;认为粮食直补对增加收入“几乎没有作用”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6%,它的值为0.93,而有小部分农户认为粮食直补对增加收入“大有作用”、“略有作用”,其ρ值分别为1.20与1.14,总体而言,粮食直补政策对推动农机作业的影响非常有限。
根据表4所示,当受访农民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时,它的ρ值为1.37,处于该组别的农户使用农机作业的倾向较强;受访农民为女性的比例为25.7%,其ρ值为1.10,由于女性在粮食种植中无法胜任重体力生产活动,其使用农机作业的程度较高;受访农民年龄在66岁及以上的比例仅为3.2%,但其ρ值高达1.21,老龄农民由于体力下降使用农机作业的程度较高;受访农民从事“其他”职业的比例为23%,其ρ值为1.13,远高于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从事“其他”职业的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程度较高。
根据表5所示,受访农户的耕地面积户均为5.97亩,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机作业综合水平呈递增态势,当耕地面积大于5亩时,不同组别农户的ρ值均超过1.1,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非常显著;小麦种植户、玉米种植户ρ值分别为1.69、1.26,农业作业程度明显高于水稻种植户;类似地,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农户的ρ值分别为1.16、1.15,农机作业程度明显高于粮食平衡区。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为了进一步验证外出劳动力数量(Lbout)与其他解释变量对农机作业综合水平(Mach)的影响,本文构建若干计量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上述式(1)是基于所有调查粮农考察Lbout对农机作业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
式(2)与(3)则分别进一步具体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种植户的农机作业行为,Machm、Machr分别为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种植户的农机作业综合水平。α、β、δ分别为计量模型(1)、(2)、(3)的待估系数,μ、ε、γ分别为计量模型(1)、(2)、(3)的误差项。
(二)模型估计与相关分析
运用Eviews6.0计量分析软件,对计量模型(1)、(2)、(3)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1)估计结果显示,R2值为0.524,F统计量为36.47且其P值为0,因此模型(1)的估计结果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模型整体显著性程度较高。
1、外出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外出劳动力数量对农户采用农机作业具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是显著的,这与前述对二者关系的统计分析与理论判断是一致的;进一步分析粮食主产区农户与水稻种植户行为,粮食主产区农户农机作业采用行为对家庭外出劳动力数量的变化更敏感,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系数为0.472,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而水稻种植户外出劳动力数量的变化对农户的农机作业采用行为影响程度较小,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2、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对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389,且其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这与前述对二者关系的统计分析与理论判断是一致的;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劳动投入量对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423,农户劳动投入对农机作业的替代弹性较高;对于水稻种植户而言,农户劳动投入对农机作业的替代程度较弱,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水稻种植的各个环节农机作业尚不成熟,劳动与机器的可替代性相对较低。
3、种粮收入比重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种粮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256,且其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在于,随着种粮收入比重的增加,小农生产方式的粮食种植对农机作业的排斥程度越来越强。在农地经营“细碎化”情形下,种粮收入比重反映了农户的维生压力程度,根据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与黄宗智的相关研究,小农生产者在维生压力下倾向于“过密化”地投入家庭劳动,对价格相对昂贵的农机作业存在天然的排斥性。需要指出的是,当种粮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重相当低时,农户可能存在“种懒田”的倾向而不愿意较多的使用农机作业;尽管粮食规模种植的比例非常低,但以种粮收入为主的粮食专业大户则愿意较多的使用农机作业。
4、农户特征变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户主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变量对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影响不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454,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其经济意义在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在粮食种植各环节的综合农机水平越高;是否为水稻种植户的虚拟变量对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748,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而是否为小麦种植户的虚拟变量对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2.510,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其原因可能是水稻种植各环节的机械技术不如小麦成熟,在2007年小麦种植在技术上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而水稻在插秧、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应用推广程度较低。
5、禀赋条件变量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是否为粮食主销区两个虚拟变量对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59、1.479,其经济意义在于:相对于粮食平衡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程度更高。耕地面积、耕地平整程度存在着对农机作业的正向影响,且其影响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它意味着耕地经营规模越大、平地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农户采用农机作业。
6、其他因素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家庭纯收入对农机作业的影响系数为-0.182,且其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家庭纯收入的增长,农户脱农倾向凸出,因而较少地使用农机作业;粮食直补的收入效应对农机作业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由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较晚、力度较小,在农地经营“细碎化”情形下对农机作业的影响有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流转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流转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反转,农民工工资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诸多田野调查均发现农村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不足,因此部分学者提出了“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的担忧。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全国587户粮农数据研究农村劳动力流转对粮食种植户农机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劳动就业有利于诱致农户在粮食种植中使用农机作业;家庭农业劳动投入与农机作业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在农地经营“细碎化”情形下,以粮食产出为主的农户在粮食种植中使用农机作业的程度较低;粮食生产商品化程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农户使用农机作业。
为了应对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流转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与粮农收入增加,需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转,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夯实农业劳动者技能培训,培训一批起示范作业的专业农民;二是理顺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引导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土地规模经营的衔接机制;三是积极培育农机专业户,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提高农机补贴标准,扩大农机补贴规模,完善农机补贴方法,进一步健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
注释:
①在短时期内与农户固定的承包耕地数量相对应,农户可在既有的农机具装备条件下调整机械作业时间或者向农机户购买农机作业服务,因此农机作业具有可分性特征。
②在农业机械作业可分性假设下,用连续可分的农机作业时间表示农业机器投入,农机作业时间作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呈替代关系。
③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2009年户均耕地面积7.12亩,平均经营耕地块数为4.1块,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三种粮食作物亩均净利润为192元。因此,粮食收入比重越高则说明农户家庭总收入较低且面临较大的维生压力。
篇7
4月24日,联合利华公布了其可持续行动计划2011年全球进度报告。2010年11月,联合利华在全球范围内了可持续行动计划,提出联合利华2020年时要实现三大目标——帮助超过10亿人改善健康卫生状况、使单位产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一半、100%农业原材料可持续采购。公司每年就该计划的全球进度进行一次回顾,评估各项资源的使用与项目开展情况,实现对目标完成状况的阶段监测。
根据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联合利华通过对自身全价值链的评估,将实现目标聚焦于水、温室气体、废弃物、可持续采购等几个领域。除了对生产、运输等环节把控,联合利华还把可持续行动计划扩展到对环境影响更为深远的原材料采购及消费者使用环节,试图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更大范围的改变。
“全球可持续行动计划已逐渐融入公司运营体系,并得到了有效实践,成为了公司长期业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业务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带动着业务增长。”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乔安路(Alan Jope)表示。
“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的快速、健康发展,就是联合利华在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良好体现,”乔安路对记者表示。
2002年,联合利华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生产基地。十年来,合肥工业园产值从2003年的5亿增长至2011年的140亿,累计产值超过520亿,税收达到60亿。
篇8
《行动计划》在介绍总体思路时提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提质增效支撑作用,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坚持政企联动、开放融合,促进F有医疗、健康、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其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基本普及,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显著提升。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制定50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行动计划》还列出了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推广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见表一、表二);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五大重点任务。
同时还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重点发展方向。
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重点发展健康手环、健康腕表、可穿戴监护设备等,对血压、血糖、血氧、心电等生理参数和健康状态信息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实现在线即时管理和预警。
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重点发展用于家庭、家庭医生、社区医疗机构的集成式、分立式智能健康监测应用工具包,便于个人、医护人员和机构在家庭和移动场景中实时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并能借助在线管理系统实现远程健康管理等功能。
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重点发展用于社区机构、公共场所的自助式智能健康检测设备,便于用户在不同社区、机构中随时、随地、自助地完成基础健康状态检测,提升用户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水平。
智能养老监护设备。重点发展用于家庭养老及机构养老的智能轮椅、监护床等智能监测、康复、看护设备,开发预防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终端,实现自主自助的养老功能,提高用户自主养老、自主管理的能力,提升社会和家庭养老资源的使用效率。
家庭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满足个人和家庭家居作业、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需求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提供轻松愉快、舒适便利、健康安全的现代家庭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慢性病管理。重点发展病情监测、档案管理、个性化评估、趋势分析、诊疗建议、异常预警、紧急救助、康复服务等。
居家健康养老。重点发展健康体检、居家环境监测、远程看护、亲情关怀、健康干预、健康评估反馈等。
个性化健康管理。重点发展信息采集、健康计划、健康教育、健康跟踪、病情诊断、风险筛查、健康信息查询等。
互联网健康咨询。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在线咨询、预约挂号、诊前指导、诊后跟踪等。
生活照护。基于互联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配餐代买等智慧便民服务和关怀照料等养老互助服务。
养老机构信息化服务。重点发展机构内老年人的无线定位求助、跌倒监测、夜间监测、老人行为智能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防走失、视频智能联动、门禁系统联动、移动定位、消费娱乐等。
此外,工信部还提出,将基本普及健康管理、居家养老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突破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等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等。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并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
可以看出,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以及养老形式,政策上鼓励通过转型创新,建立养老产业的新模式。同时鼓励利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手段促进新的养老产业链的升级。逐渐形成示范基地,树立行业及服务标准。养老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几年前就已经收到关注,但市场效果却一般。从近几年对政策的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已经将智慧养老列为新的未来产业来发展了。
养老的产业化虽然早在10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却并没有得到市场以及社会资源的关注,也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认可,产业发展也未得到突破。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以及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通过产业及市场解决社会问题,逐渐重新得到了重视。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正在扶持智慧养老产业。并连续多年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2016年3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就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任务中,已经提出重点发展面向老人照护需求,具有智能感知识别、自主移动等能力,与用户进行交流,辅助老人进行家务劳动,提供多样性的护理服务智能护理机器人。
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卫计委和民政部三部门联合召开“信息技术和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论坛”,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推广,做大做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并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针对性”。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养老、健康等领域关键标准制修订,完善养老服务。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鼓励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篇9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篇10
昆明市卫计委医管局:
一、改善诊疗环境方面:
就诊区域均有建筑平面图、楼层分布图,方便患者就诊;院内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设置了吸烟区;病区卫生有专人巡查保洁;放射科设置有放射源标识;为就诊患者提供了自助预约、纸、笔、饮水、轮椅等便民设施。
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
开展了门诊、住院患者电话预约诊疗、住院工作。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各专业科室均设置有门诊,由高年资医师常年坐诊,科主任、院内专家定期出诊;制定了急救绿色通道制度,保障急救绿色通道通畅,确保急诊患者、“三无”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分区救治;加强急诊科、ICU 建设,医师、护理队伍人员固定。
三、信息化建设工作:
全院门诊、病区均实现了电子化办公,电子病历投入使用;为患者提供自助预约、检验结果自助查询、打印服务;开设了医院网站,加强对医院建设、医疗就诊信息的宣传;下一步准备开展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慢性病管理工作。
四、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工作:
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住院告知、探视陪护告知签字;对危重患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均有医护人员、护工护送陪检;转院、转科患者均有信息登记、交接;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听取患者意见建议。
五、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全院病区均开展了优质护理工作,并已通过验收。
六、规范诊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所有住院患者均佩戴腕带,利于身份识别;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必需进行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安全四步核查;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到100%;在全院开展了2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运用的管理,各种使用指标均符合要求。利于院内LED电子显示屏进行药价及各种医疗收费价格公示,接收患者监督。
七、注重医学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者工作:
全院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病房床单元之间设有隔帘,保护患者隐私。
八、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院内有专人受理投诉,有医疗纠纷防范处置流程,并有专人处理医疗纠纷;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在院内开展群防群治志愿者活动。
存在问题:
1、因病房条件限制,我院内科系列、儿科住院病房较为紧张,增加了患者住院等候时间。
2、医师队伍人才紧缺,限制了业务发展。
3、临床路径管理率偏低。
4、只开展了电话预约,导致预约率偏低。
5、门诊病历仍为手工书写,尚未电子化。
6、尚无条件开展社工及医务人员心理咨询工作。
7、未开展门诊病种分析、患者流量分析工作。
整改措施:
1、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逐步将门诊病历电子化;利用网站、微信等形式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提高预约率,并逐步开展分时段预约工作;
2、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率。
3、加强人才储备及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4、逐步开展未开展门诊病种分析、患者流量分析工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