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物链存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足球;运球过人动作;教学训练;错误与纠正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观众,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足球在高校中已经成为大学生普修课和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在足球世界杯赛中,以南美、欧洲等强队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熟练的运球过人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同学们去盲目模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同学们在练习、训练中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针对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和训练。
一、运球过人动作分析
运球过人是在运控球的基础上,根据临场需要,准确判断和把握对手的防守站位和重心变化情况,利用速度、方向或动作变化,获得时间和空间位置优势,从而突破防守的一种技术手段。
运球过人从动作过程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逼近调动阶段
当运球逼近对手时,重心应下降,步幅要收小,触球要轻,在控制与保护好球的同时,利用各种假动作诱使对手上当,使对手在忙乱中出现防守错误或漏洞。
(二)运球超越阶段
在相持情况下,运球队员应通过有效的假动作诱惑对手,以期创造出有利于突破的时间差和位置差,并不失时机地迅速突破,动作应突然,具有爆发性。
(三)跟进保护阶段
在进行突破动作的同时,身体重心应积极向球侧倾移,以保证超越后身体重心能随球跟进,有以利于加速拉大与对手的距离。这一阶段,为了防止对手的逼抢,要注意利用身体护球,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攻势。
二、运球过人在行动上应注意的问题
运球过人从实战意义上讲,是创造机会和利用机会的有效手段,要达到运球突破的目的,在行动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破时机
突破时机是指在突破的瞬间,由于攻防队员在意识与行动上的不同步,而出现的一种有利于运球突破的时空差异。这种时机极为短暂,稍纵即逝。因此,突破队员首先要有创造机会的主动意识,其次要积极预测这种机会的出现时机,最后应能不失时机地把握住这种机会。
(二)突破距离
突破距离是指在突破前的瞬间,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相互间存在的距离。合理的突破距离应是使对手感觉他能抢到球,但实际上又不可能先于自己触到球的一种距离。这种距离上的错觉,往往会诱使防守队员盲动而陷入被动境地。
(三)速度和方向变化
速度和方向变化是调动和超越防守队员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变速或是变向突破,其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变化的突然性、灵活性和多变性,只有这样才能令对手猝不及防和防不胜防。在运球变速和变向时,身体重心的良好控制和灵活转换具有实际意义,是人随球走,人球合一的技术保证。
三、运球过人的动作方法
运球过人从动作方法上可大致分为强行突破、假动作突破、变向突破、变速突破和人球分离突破几类。
(一)强行突破
指利用速度优势,以突然快速的推拨球和爆发式的起动,加速超越防守队员的动作方法。实施强行突破时,通常要求防守队员身后有较大的纵深距离,从而使速度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假动作突破
指运动员利用各种虚晃动作迷惑对手,如假射、假传、假停等。使其不知所措或贸然失去重心,并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假动作突破时,要真真假假,真假结合,假动作要逼真,真动作要快捷,在控好球的同时,能够有效调动对手,利用其重心错位进行突破。
(三)变向突破
指队员利用灵活的步法和娴熟的运球技术,不断改变球路,使对手防守中心出现错位,并利用出现的位置差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变向突破时,运球队员脚下控球要娴熟,步法要灵活,重心变幻随心所欲,变向动作要突然,变向角度要合理。
(四)变速突破
指队员通过速度的变化,打乱对手的速度节奏,并利用产生的时间差乘机突破的动作方法。适时变速突破时,节奏变化要鲜明,做到骤停疾起,要充分利用攻防的先决优势去支配和调动对方,真正做到你快我慢,你停我走,使对手无从适应。
(五)人球分离突破
指运球队员利用对手站位过死或重心移动过猛时,突然推球从其胯下或体侧越过,自己却迅速从另一侧超越对手实现突破的动作方法。实施人球分离突破时,运球队员要能够有效地把握和利用对手的重心变化,并能够利用其身后的空间,推拨球动作要快速隐蔽,跑进路线要合理。
四、运球突破时用于控制和支配球的基本动作以及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一)拨球
指利用脚踝的动作,以脚背内侧或外侧触拨球的动作方法。用脚背内侧的拨球称 “里拨”,用脚背外侧的拨球称“外拨”。
1、易犯错误
(1)球部位或动作不合理,难以控制和支配球;
(2)拨球时重心跟进慢、动作的连贯性差。
2、纠正方法
(1)用脚的内、外侧部位触及球的两侧部位,要采用推拨球的方法控制球;
(2)重心要跟随脚的推拨动作进行相位移动。
(二)拉球
指用前脚掌触压球,并向某一方向拉动的动作方法。在拉球到位后,通常要连接一个推拨动作使球离开原地。
1、易犯错误
(1)掌部位不正确或压球太紧,拉动不灵活;
(2)髋关节带动转动不够,影响拉球变向。
2、纠正方法
(1)球用前脚掌以触压而非踩压的方式拉动球;
(2)通过髋关节的转动可加大拉动距离和角度,同时保证身体的同步转动。
(三)扣球
指通过快速转体和脚踝的急转扣压,将球控制至反方向的一种动作方法。要用脚背内侧的扣球称“里扣”,用脚背外侧的扣球称“外扣”。
1、易犯错误
(1)“里扣”时,支撑脚选为不合理,挡住球路或影响扣球变向的角度;
(2)扣球脚不能“包”住球,控制不好扣球方向;
(3)扣球腿膝、踝关节扣压不紧,变为拨球动作。
2、纠正方法
(1)“里扣”时,支撑脚要在转体的同时做同侧转动,脚趾要指向扣球方向;
(2)扣球脚膝、踝关节的反向扣压要快而紧,确保扣球效果。
(四)挑球
指利用脚背或脚尖将球向上撩挑,使其从空中改变方向或超越防守的动作方法。
1、易犯错误
(1)球的部位不正确,影响出球的角度和方向;
(2)挑球后重心跟进迟缓,影响控球和快速先接下一动作。
2、纠正方法
(1)要将脚尖插入球相应部位的底部作勾挑动作;
(2)身体重心要跟随跳球动作同步移动。
拨、拉、扣、挑、推球既是运球过人的基本动作方法,又是技术教学中用做熟悉球性的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在比赛中,这些动作既可单独运用,也可有机地组合使用,但切忌僵化的套用概念模式,而应视比赛需要,以娴熟的球性为纽带,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组合,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足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年维泗,麻雪田,杨一民.足球.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3]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篇2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剪刀,石头和布分别代表了一种人的性格。剪刀性格:狡猾。石头性格:强硬。布性格:包容。它们,就是一条食物链。它们关系密切,互相依赖,互相牵制,互相约束。
剪刀
锋利的剪刀的代名词是狡猾。
剪刀这种性格的人古灵精怪,诡计多端,狡猾程度和狐狸相比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心里想的旁人绝对猜不到,因为他们的脑无时不刻地在转,思维从不间断,旁人永远无法猜出他们下一秒心里所想的是什么。
剪刀喜欢石头,因为剪刀觉得石头与自己很不同,剪刀被石头深深吸引着,可石头不领情,总是追杀剪刀。
剪刀讨厌布,因为剪刀觉得布虚伪。剪刀总是攻击布,因为剪刀觉得它应该剪碎布的虚伪。
石头
壮硕的石头的代名词是强硬。
石头性格的人一本正经,刚正不阿,可为人处事不够圆滑,做事态度过于强硬。他们一旦认定了的事,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绝不更改。固执,他们做到了,但八面玲珑,他们永远也学不会。
石头喜欢布,因为石头觉得布很善良,石头被布深深吸引着,可布唯独讨厌石头,总是阻碍石头前进。
石头讨厌剪刀,因为石头觉得剪刀狡猾。石头总是攻击剪刀,因为石头觉得它应该捶碎剪刀的狡猾。布
脆弱的布的代名词是包容。
布这类性格的人自身弱小,他们有一颗慈悲为怀,包容万世间的心。他们脆弱,但他们仍能生存至今,那是因为他们不只有一颗心,他们还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八面玲珑心。
布喜欢剪刀,因为布觉得剪刀很可爱,布被剪刀深深吸引着,可剪刀不搭理布,总是伤害布。
布讨厌石头,因为布觉得石头过于强硬,不够包容。布总是紧紧地包裹着石头,因为布觉得它应该消融石头的强硬。
剪刀可以剪碎布,布可以包裹石头,而石头又可以捶碎剪刀。
这三种物质,这三种性格的人都在维持着天秤的平稳。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因为它们三者缺一不可,一旦少了一个,天秤就会倒塌,后果会很严重。
篇3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接近、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知识体系。由于是新授课教学,因此问题应简单,生态系统功能教学习题设计如下。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什么叫“能量流动”?简述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过程。如何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研究能量流动有何实践意义?
2.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什么叫“物质循环”?这里的物质指什么?农田中的DDT,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的碳有哪三个来源?
碳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比较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
什么叫“信息传递”?这里的信息分为哪些?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何应用?
学生带着以上问题来学习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认识和发现,有哪些疑问、困难和问题,要动脑动笔,明确下来,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交流、讨论、探究。
二、巧设问题,突破重难点
问题也是增强对重难点理解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对问题的设计教师应有针对性,可以从最基础题入手,逐渐变形、引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点拨来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教师不要什么都讲,面面俱到,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怕自己讲得少,敢于把时间交给学生、敢于把问题放给学生,同时担心问题设计不合理、担心学生不投入。
例1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的方式。
①②③④⑤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 和大气之间的循环。
师:提问,点拨CO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循环过程。
如果用字母来代表上图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微生物,上图即变为:
生:思考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一部分,①至⑦分别代表什么过程,并回答。
师:强调本题的突破口在于,分解者可以分解生产者,分解得到的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应该是双箭头,根据箭头④⑤的指向可以进一步判断出D为分解者。
若上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如何做最小的改动?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都应该是单箭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它生物所食的生物,即最高级消费者。
引申练习: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蛇是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营养级。
(2)蚱蜢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物千克。
(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蜥蜴数量将会 。
教师点拨: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本题中的鹰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据第三和第五营养级,也就是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食物链中各种营养级变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第一营养级减少,固定的总能量较少,其它生物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将衰退;末端营养级减少,前一营养级压力减轻,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中间营养级减少,前一营养级增加;后一营养级减少。
三、加强练习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做题来提高能力水平。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64mg的O,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mg。
(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远古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辩论等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适性教育 非实验课 科学概念 有效构建
科学概念特指在自然科学中已经形成的一些科学定义、科学认知、科学规律,还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概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其内容大多以“实验课”为主,而研究“非实验课”中的“科学概念”教学的更是寥寥无几。现实课堂中,许多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概念的机械记忆和背诵来强化学生的认知,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为此,笔者确立了研究课题《小学科学非实验课科学概念有效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对非实验课程中科学概念的有效构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生态平衡》一课,是典型的非实验课,其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这一“科学概念”,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结合两节同课异构的真实课例的主要片段作具体阐述。
【课例一】执教:于老师
师:我们地处江南水乡,农村池塘很多,你们知道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吗?
生:青蛙、蛇、螃蟹、水草、微生物……
师:(出示池塘的剖面图)它们是怎么生存的?
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水草和微生物……
师:水草是怎么生存的?
生:有阳光、水、土壤……
师:鱼、水草等生物连同它们生存依赖的空气、阳光等外部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师:(出示瓶子)你们能不能在这个瓶子里模拟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呢?需要怎么做?
生:放入小鱼、水草、泥土(师引导后改为“泥沙”)、水(师引导后改为“池塘水”——“绿水”)。
师:(展示课前做好的生态瓶)预测一下,如果不给小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2—3天、5天、10天、一个月……
师:池塘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
师:池塘的生态系统比较小,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下面我们将目光投向辽阔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生态系统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生存的?
生:(略)
师:(播放视频: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与不平衡的前后对比)过度放牧是怎么破坏生态平衡的?
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播放视频:过度砍伐、赤潮)
【课例二】执教:崔老师
师:(游戏:老鹰抓兔子)老鹰吃什么?兔子吃什么?你能找出它们的关系吗?在纸上画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学生回答后操作)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多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而这些有联系的生物和周围生存的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需要大自然的自我调节力。
师:(出示补充资料:北极苔原与热带雨林的生态平衡)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谁比较“脆弱”?为什么呢?
生1:北极苔原比较“脆弱”,因为物种稀少。
生2:热带雨林比较“强壮”,因为物种繁多,自然调节能力强。
师:各种生态平衡会不会一直平衡下去呢?其实生态平衡关系很“脆弱”,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平衡关系就会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播放视频: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赤潮)
一、学情调查,了解“前概念”
学生在学习概念之前已经具有对科学事实的认识,即“前概念”。它可以成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生长点,在学生的科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前概念,就能找准教学目标的定位,并根据目标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从以上两个课例可以看出,教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学情调查,知道学生对“生物”“环境”“生态平衡”这些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也已经到位。因此,两位教师都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构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上,从认识“生态系统”引出“生态平衡”,教学思路非常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二、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课例一中,于老师设计了一个小池塘情境,这一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比较近,引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就显得顺其自然,同时,对“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也更容易一些。课例二中,崔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再次体会食物链的意义。随之,教师将食物链关系和生物周边生存的环境概括为“生态系统”,枯燥的内容变得很有意思,概念理解也非常浅显易懂,并没有纠结于纯粹的概念分析,学生乐在其中。
三、多元结合,构建概念
概念教学本身非常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应采用多元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科学概念。
1.巧设板书,整合概念。两位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像“思维导图”,对核心概念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形象生动,化难为易,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两个科学概念的掌握与理解。
2.精心选材,拓展概念。两位教师都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巧妙地将原始资料进行了剪辑与整合。多媒体的运用,让更多静态的材料转为动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情感的发展,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3.科学引导,深化概念。课例一中,于老师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针对性很强。通过一个个问题,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要素非常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教师并没有刻意去分析概念,而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理解了概念。紧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模拟生态瓶的步骤和具体要求,能看出于老师别具匠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深化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课例二中,崔老师通过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取核心要素,既复习了旧知“食物链”,又揭示了旧知与新知“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联系,概念的教学也显得十分自然、容易理解。讲述了概念以后,教师随即安排了两段关于“生态平衡”的补充资料,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确实存在的事实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两大要素即生物数量平衡与生存环境平衡,真正使概念教学深化到位。
篇5
一、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学生在做阅读理解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速度慢,效率低。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逐字逐句阅读才能够掌握文章意思,就不会遗漏任何信息。实际上采取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减慢了阅读速度,同时做题效率也较低。二是过分注重细节,忽略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就死逮着不放,非要弄懂这一点,再继续往下读。三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一国的文化不同,在语言表达中也就有所差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导致在做题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选择。四是用自己的看法代替作者的观点。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阅读时,其实有的问题在文章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很多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揣摩作者的意思,往往想的过多,就导致做题的失误。五是缺乏自信。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确定的单词时就立马慌神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处于过分紧张的心态下,势必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二、结合考试例子来探讨如何高效完成阅读理解
(一)获取文章段落大意或者找出主旨句
英文根中文在文章段落大意上有着相通点,就是主旨句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都会用一个句子来高度概括,找出主旨句对于理解文章意思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主旨句具有三个特点:其一,表述的意思较为概括,相对于其他句子来看,较为明显;其二,文章中其他句子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或者支撑该句的发展;其三,在结构上大多较简单,多数情况下不采用长难句型。
文章的主旨句大多情况下在段首,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新闻报道多数采用该种方法。如在2013 年某省中考题阅读材料A 第一段:All living on the...and together theyform an food an food chain. 该篇文章主要的第一句话就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要生存都离不开其他的生物”,接下来的文章句子都是对这句话进行阐述的,下面列举大量的实例,来证明如果食物链中的一链消失了,其他的食物链也都会断掉。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只要找到该句在做题过程中就能够紧紧围绕该句来进行做题。
文章的主旨句出现段末,该情形主要是对文章进行归纳时,对该句详细介绍的往往在文章的前面,在文章的末尾则采用一句话进行总结。例如:在2013 年某省的中考题中阅读材料B 的最后一段为:If you buy some well-madeclothes...or they always fit better. In other words, some less...better than more expensive clothes. 该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若买一些制作好的衣服,就会省一些钱,因为这些衣服制作优良,穿的时间久,就不用总买一些衣服,即使洗了好多次,但是穿起来如新买的一样;有的衣服你花了很多钱买,但是不一定合身。文章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很多便宜的衣服比贵的衣服更好看以及更合身,更实惠。”言外之意就是,不必要追求高档昂贵的衣服,自己合身为好。
(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猜测句意是做阅读理解的一种方法,能够提升做文章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任何一个词在上下文中一定能够找到确定的词义,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意思对词义进行猜测。如2013 年某省的中招试题阅读材料C:whendoes the under lined word“Pause”mean in the Passage?———A.search B.stop C.listen D.choose
该段体可以根据原文中的“speak slowly and clearly,look at your audience 与you’re your audience chances tothinkover what you’ve said 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推断该词的意思为“停止”。
(三)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推理
文章推理就是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对未知的信息进行大胆推断,甚至对全文进行推断,在中招试题中该题型越来越广泛。如在2013 年某省的中招试题中阅读材料A 第15 小题: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a businessman and a dog
B.the powre of kindness
C.a poor’s childhood
D.a dog and a boy
此题是一道主旨大意题,主要讲的是吉姆如何受到年轻女士的话启示进而改变人生经历,由此可以证明友善力量的伟大。因此,本题应选择B。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28-02
初中生物教学主要在七八年级进行,教学内容广、时间紧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特点。因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的高效性,致力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检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这一主题作以下几点分析:
一 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根本原则
新课改倡导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本原则,着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致力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轻松、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 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
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师扮演主导作用,学生扮演主体作用,以教师的高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以下笔者分别从课堂导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拓展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就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
1.精心导入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课堂导入策略是否高效,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作为生物教学应如何确保导入策略的高效性呢?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导入策略,一旦确定导入策略就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将学生引入课题。以下笔者就最为常见的导入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例如,在教学《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时,由于学生对“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等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笔者采取了承前启后的导入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食物链,引导学生复习食物链中的叶、果、昆虫、鸟、老鹰、蛇、田鼠等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复习,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的数量、比例的动态变化之间存在的关联,初步形成生态平衡的概念,达到以旧引新、承前启后的引导目的。
承前启后的课堂导入策略应用最为广泛,但作为教师应摒弃传统引导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如引导时间过长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引导内容与所学内容没有内外的联系等,都会导致引导效果的降低。因而在摈弃传统引导教学不足的同时,还应分析当代初中生的时代特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针对性的引导策略。除了承前启后的引导策略,还可以采取悬念导入策略、情境创设策略等,致力于引导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引导时应做好精简性和知识联系的紧密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夯实基础。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应用较为广泛,因而在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中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策略也成为最为广泛的教学策略之一。除了小组合作探究策略,还有诸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可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本文以小组合作探究策略的应用为例,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策略的特点。例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和谐性、互动性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质疑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
同样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笔者考虑到传统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学习时个人责任难以明确,导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笔者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每4人一组并且组内成员之间的座位相连,各小组组长由组内成员自行讨论决定,并建议学生可以采用轮换制选取组长,开展本节内容的教学,具体教学实践如下:
师:“通过刚才多媒体课件中食物链的教学,我们得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那么请各小组讨论这一问题。”板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的增长?”各小组成员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在交流合作学习之后,选出代表性的答案由小组长写在小卡片上。进而笔者抽选几个小组长对该问题进行了检验,虽然各小组基本达到了检验这一问题的目的,但表述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小组回答过于简单,如:“不能”,有的小组回答则过于长篇大幅,如:“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不能无限的增长,这是因为一旦无限增长就会导致生态失衡”等等。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一问题呢,经过引导和交流得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的增长”的结论。随后笔者为了巩固学生对这一小节知识的学习,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了《狼医生》的小故事,人们看到鹿受到狼的威胁而大肆捕杀狼而导致鹿的大量死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找出原因在于狼少了,后来减少了狼的捕杀,狼在增多的同时鹿也在增多,狼就成了鹿的医生。通过这一故事体现出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
从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学生的任务更加明确了,对学生在引导下激发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延续,通过对一个小问题的思考,考验了各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文字综合能力,加上小故事的讲解,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科学的分析,精炼的讲解和及时的巩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重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构建高效生物课堂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3.布置拓展作业
虽然作业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巩固的有效方式,但笔者建议应只布置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并确保作业的高效性、精简性和拓展性,而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笔者开展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建立》的活动性作业,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每天在学校所吃的午饭有哪些食物,并将其归为哪种是动物,哪种是植物,再写出该动植物的天敌,最后根据捕食关系,依此将它们联系起来建立关系,在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也得到了有效地巩固。布置课后作业应具备拓展性和探究性,例如在学习完本节知识之后,笔者布置了“绿色开花植物如果离开动物能否传宗接代”“动物是怎样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更具有灵活性,更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和所学知识的巩固。
三 结束语
总之,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紧跟时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精心导入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布置拓展作业等一系列的措施着力提高课堂的高效性,构建高效和谐的初中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谷俊巧.探究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新课程(上),2011(5)
篇7
关键词:砷;毒性;废水;处理
0.引言
在地球上,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元素,自然界中,砷的丰度排名第20,岩石矿物中砷的分布较多。在自然条件下,岩石中的砷会通过雨水冲刷、水流淋溶、风化作用等逐渐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此外,采矿冶金、化工生产、农业以及养殖业会向环境中带入高浓度的砷。人类大量开采有色金属,在冶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含砷的废水。同时,化工生产中也产生含砷的废水。农业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除草剂、杀虫剂,其中,最常见的除草剂就有甲基砷酸钠。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为促生长、抗球虫病等会大量使用一些含砷的饲料添加剂,这些含砷添加剂大部分由于动物的排泄作用进入粪便中。水体中的砷由植物根系吸收作用进入其体内,经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最终富集在食物链终端——人体内。而当饮用水被砷污染后,会直接对人类造成危害。当砷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使得人体皮肤、消化系统产生癌变、心血管发生病变、肝肾功能损坏,严重地,会导致人死亡。因此,水中砷的污染是目前多数国家面临的环境和健康安全问题,引起全世界环境学者的普遍关注。含砷废水的处理刻不容缓,含砷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而且现实的意义。
1.砷的处理技术
水中砷的去除技术有很多,归纳起来,含砷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3个方面: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1.1物理法物理法处理含砷废水主要的技术是物理吸附。吸附的原理是采用比表面积大并且水稳定性高的吸附剂,将砷吸附到吸附剂的表面,进而达到处砷的效果。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粉煤灰、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等。活性炭中有极多的微孔,表面积极大,因此吸附效果较好。利用活性炭吸附酸性的含砷废水较为有效,实验发现,在环境温度为25℃,酸性含砷废水pH为4.5时,经过5h的吸附可以去除水中98%的砷。粉煤灰吸附时,其颗粒表面会发生放热反应,因此,低温时,粉煤灰会自发吸附水中的污染物砷,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膨润土是一种天然矿物,由于其在水中具有高度分散性,因此吸附能力较强,对砷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纳米二氧化钛有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两种。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活性、无毒和低成本,在水处理中常常使用。在吸附砷方面,锐钛型具有更高的除砷能力,并且其除砷效果不受酸性和碱性的影响,均能达到较好的除砷效率。
1.2化学法化学法
除砷主要是通过金属离子与砷的反应,使得溶液中的砷的浓度降低。利用砷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沉淀,如砷与钙、镁、铝、铁等形成难容性的化合物,而去除溶液中的砷。常见的沉淀剂有:石灰石、明矾等。石灰石对处理碱性低浓度的含砷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黄自力等研究发现,在25oC并且调pH=12,石灰石与砷的摩尔比为6时,经过48h的反应,可以使得溶液中大部分的砷沉淀,砷的去除效率可达99%,达到砷的排放标准。溶液中的砷酸根与明矾中的硫酸根可形成砷钠明矾石,使得溶液中的砷进行固化。研究表明,砷钠明矾石固溶体稳定性好,在溶液pH接近中性时,砷的浸出浓度低于0.1mg/L,在固砷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此外,化学沉淀前加预氧化处理可达到较好地去除效果,如铁氧体法。铁氧体是向含砷废水中投加铁盐,在一定pH、一定温度下,进行氧化,形成棕色磁性铁氧体。这种由铁盐氧化水解生成的多核络合物,迅速高效地吸附废水中的胶体,在吸附架桥等作用下,促进水中的胶体污染物碰撞而絮凝,与砷发生共沉淀。铁氧体除砷的效果比普通沉淀法要更好,正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沉淀的作用,因而去除效果更佳。除了氧化铁盐以外,还可以通过投加高铁酸盐除砷。高铁酸盐的高氧化性和多相凝聚性使得其能达到氧化和絮凝的双重效果,处理起来较为简单。物理法和化学法有时可一起使用,研究表明,当采用氧化-混凝-吸附法处理含砷废水时,投加偏碱性的FeCl3、次氯酸钠以及活性炭吸附0.5h,可以使溶液中的砷去除率达99%,处理后水中的砷能达标排放。物理法和化学法作为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有着其明显的处理效果,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处理费用高、二次污染大,而生物法处理经济高效,相对于而言,二次污染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3生物法生物法
处理含砷废水一般采用水生植物处理、微生物作用、活性污泥处理等。可用于除砷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海藻,它们对水中的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利用植物的修复作用除砷,有发展前景。董晓玲等用水葫芦吸收无机砷,实验表明,水葫芦对无机砷的吸收能力较强,无机砷主要富集在水葫芦的根部。吸收周期为14天,这对利用水葫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微生物作用是通过将微生物作为电子受体,并利用微生物的自身酶的作用,进而将无机砷甲基化,由于甲基化砷的毒性远低于无机砷,因此能减小砷的毒性。常用于处理含砷废水的微生物有:硫酸盐还原菌、砷酸盐还原菌、亚砷酸盐氧化菌,这几种微生物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生物除砷效果。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最广泛,在含砷废水的处理中也很有效果。活性污泥法除砷时,污泥表面的微生物会选择性吸附砷,转而吸收进入细胞内,由此降低水中砷的含量。在水中无机砷的去除方面,溶液中较高浓度的溶解氧会使得活性污泥对三价砷的去除效果优于五价砷。
结语
砷的去除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上这3类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结合不同的含砷废水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在实际含砷废水处理过程中,这几种方法常常进行组合,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由于生物处理法高效经济,二次污染小,在工程中的应用可能性很大,因此作为含砷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联合使用将是含砷废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梁美娜.铁、铝及其复合氢氧化物去除水中砷(Ⅴ)的吸附研究[D].桂林工学院桂林理工大学,2006.
[2]严群,余洋,周娜娜.饮用水中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3(3):74-79.
[3]王爱平.活性炭对溶液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
[4]张萃,李亚峰,田西满.活性炭吸附处理含砷废水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12):6-7.
[5]黄自力,刘缘缘,陶青英,等.石灰沉淀法除砷的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学报,2012,6(3):734-738.
[6]陈小凤,周新涛,罗中秋,等.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5(12):3510-3516.
[7]曾娟.处理酸性含砷废水的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
篇8
想不笑都不行。
稍有经济或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现代社会,掌握着金融工具的银行在分配财富蛋糕上相当有能力。美国一个网站曾经评出2014年全球最赚钱的20家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就排在第四位。金融和能源行业(垄断性的)应该是最能赚钱的,从常识和理性上,我们一想就可以知道。
所以银行都成了弱势群体,那其他行业,尤其是在经济下行中正感受着寒冷的制造业算什么?开实体店的零售业呢?更不用说挣点血汗钱还被欠薪的农民工了,人家还要不要活?
但我并不认为张建国委员是在矫情。我相信他是真诚的,他的确认为银行是弱势群体,正如很多官员也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一样。
弱势群体这类概念既是描述性的,同时也预设了一个比较,因为有“强势群体”存在,否则就没有意义。前面说了,从常识理性上看,把银行称为弱势群体恐怕会让别的群体没脸活下去。所以张建国说银行是弱势群体,还有一些官员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其实不是用大脑思考的结果,而只是心理的产物,是在用心理思维。
语言其实是心理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暴露。当看上去并不苦逼,相反在社会利益食物链上排位挺高的行业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时,一定是这个社会有些机制和氛围,让他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去这样做。
什么机制和氛围呢?其实就是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哪怕是强势群体也没有安全感或者担忧一个正当性问题。用心理去思维,谁都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弱势群体,功能无非是让自己在博弈中占据一个道德制高点,或者消除不正当的风险,在心理上让自己有安全感一些。
用心理思维是一个全民游戏,大家玩得都比较high。包括现在的“左”、“右”争论,已经从预设大家的观点极端对立,进化到谩骂和贴身份标签了。就是说,逻辑上已经取消了只应该是由头脑来干的争论。
篇9
《狼图腾》姜戎力作,一部关于狼的史诗,一部带给你无比震撼的纪实体小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狼图腾》2022寒假读后感五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狼图腾》寒假读后感1今年暑假,我怀着深深的感动读了《狼图腾》一书,我被狼的智慧和精神震撼了,而我对狼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认为狼只不过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能捕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赶不上狮虎,速度比不了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在电影中,它永远只能做配角一样。然而,读了《狼图腾》时,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不是一般的聪明,而是大智慧。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刻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于是有了成吉思汗,于是有了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
今天,我们不能不为《狼图腾》中狼的精神而感动,不能不去学习狼的智慧和精神。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时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时做事只想自己,没有集体观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去克服改进的。我希望大家也能消除对狼的偏见,学习狼的精神,做事有头脑,不屈不挠,勇敢顽强,团结协作,让《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像烈火一样在我们的胸中燃烧,永不停息!
《狼图腾》寒假读后感2坚持,仅仅只有两个字,但很多人却难以做到。这种品格,常常在恶劣的情况下,才能将一个人的毅力完全体现出来。自从读了《埋在雪下的小屋》这篇文章后,我对坚持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体会。
《埋在雪下的小屋》这篇文章情节曲折,催人泪下。主要讲的是四个孩子上山找一条小狗,却遭到了雪崩,他们逃到了一个小屋中,不巧,雪把小屋埋在了下面,最后四个孩子坚持不懈,努力挖雪,十天后重见光明的故事。
文章中四个孩子被雪埋在了小屋里,那里黑暗,寒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放弃活的希望。什么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呢?是坚持啊!
最能体现这些精神的莫过于他们挖雪的过程。文中这样写着:“他们靠吃雪维持生命”。“这是在小屋度过的第五天了,四个孩子,的12岁,最小的才8岁,在小屋里他们一边吃雪,一边一刻不停地挖雪,虽然个个都筋疲力尽,但他们仍然竭尽全力去挖,是谁给予他们这么大的力量呢?是雪丫,雪丫是一个女孩,她只有8岁,她用自己学过的童话故事,诗歌来鼓励三个哥哥。我真不明白这个8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乐观的精神,将快乐传递给同伴,让同伴度过寒冷和黑夜的。灾难面前,大多数人都会因此而绝望,但雪丫却做到了连有的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真让人佩服。另外。大野是四个孩子中的,是他最先提出挖雪的办法,灾难面前,他显出了一个所具有的魄力和胆识,他还是一个最负责任,最有毅力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不是自私,就是病倒了,可是他仍然坚持不懈,一瓶水果罐头从小阁楼掉下来,他忍受着饥饿,一口也没吃,把它让给了雪丫,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他的行为感动着每一个人,我的心彻底被他征服了,我真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四个孩子坚强的精神让我联想到了生活,做什么事,不要半途而废,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坚持就是胜利”,即使失败了,但是已经努力过了,也问心无愧。
坚持,仅仅只有两个字,很多人却难以做到。看了《埋在雪下的小屋》这篇文章,让我下定决心:做什么事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赢得成功,赢得精彩。
《狼图腾》寒假读后感3一次无意的接触,让我读到了一本名叫《狼图腾小狼小狼》的书。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在书中,一个名叫陈阵的青年掏了一窝狼崽,留了一只最壮的狼崽,开始喂养,陈阵没有想到,这只狼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越来越桀骜不驯,最后竟为了自由而不惜被铁链勒死。狼,自由独立,有着不屈不挠的高贵灵魂,坚不可摧的团队精神,无一不深深地感动着我。
由此可见,狼是多么让人敬畏啊!可……
我小的时候晚上不肯睡觉,爸爸边敲床边的木头,边说:“再不睡觉,狼外婆就要来了!”我很害怕,便睡着了。后来我又知道到了讲述狼有多可怕的《小红帽》,这更加让我确定了狼,是狡猾、可恶的大坏蛋。
直到我读完了《狼图腾小狼小狼》这本书,才知道我们对狼的误会有多深。狼,狡猾只是出自于一种本能,它想存活下去!狼是有灵性的,它没有记恨我们人类,还把人类丢下的婴儿,当做自己的孩子,喂给婴儿奶水。这多么令人感动。
可我们却试图将狼赶尽杀绝,在各种高科技的环境下,人类虽如愿以偿,使偌大的草原再也看不到一匹狼,可草原上的鼠类却肆无忌惮地偷吃牧草让野兔在地下无忧无虑地打地洞,也是我们人类想要的结果吗?不,不是。是我们人类鼠目寸光只顾及到牛羊的损失,却不知道狼做了哪些对我们有益的事,这就是食物链呀!我们能发现食物链,却没有想到狼也是食物链的一员。没有了狼,草原随时有可能沙漠化。这都是我们只顾眼前,不顾子孙后代引起的。
现在关于环境的问题接踵而来,使得我都不敢再看新闻,因为不看心中才会坦然。
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做个自然界的“旁观者吧!让自然维持下去,也让和谐维持下去,不要为了一些肉食动物吃了牛羊而感到不平。
希望我们大家能为环境做出点点贡献,不要伤害你觉得很讨厌的动物,因为它们只想生存,生活下去…..祝愿我们的自然界能成为真正的“自然界“!
《狼图腾》寒假读后感4《狼图腾小狼小狼》正如广大读者所评价的那样,是一部“不可思议、入眼即化的旷世奇书”。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耐人寻味,让人终身受用。这是一本关于蒙古小狼的奇书。全书由几十个世人难以猜度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般的小狼似乎随时随刻都能从书里呼啸而出。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陈阵看着看着,生出一阵心酸。他像是看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狼吞虎咽的流浪儿。它的吃相就告诉了你,那曾经的凄惨遭遇和身世。若不是如此争食,在这熊虎都难以生存的蒙古草原,狼如何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呢?”这句话不折不扣地映出了狼凶残暴戾地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也是被逼无奈的事实。确实,说“民以食为天”其实是夸大其词,有哪个人是像狼一般胡吞海塞的?“狼以食为天”才是名副其实的。食物与领地对于狼来说,这种意义与人类的观念大不相同,若狼对这些“资本”的看法已与人类所差无几,那么纯种的狼就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只有那些壮、最聪明、最能吃能打、吃饱不忘饿滋味的狼才能顽强地活下来。
现代社会娱乐圈里常举行各种各样与吃有关的活动,如“大胃王”比赛、谁是“厨霸”、“吃货”大比拼等无聊的活动。这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办个活动高兴一下,并不想狼一样,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到不能再吃为止。但也不是提倡暴饮暴食,只是声明“狼以食为天”才拥有着真正的意义。
而且,像“白眼狼、狼心狗肺、饿狼转世”之类的说法不过是人类的片面之词。狼凶残、血腥、残暴的形象莫过于生活习性与人类不同罢了,可人类又有什么好的呢?猴脑、熊胆、鸡鸭狗牛鱼鸟不都被人视为食物吗?似乎人类更残忍吧:把猴子抓来,把猴头卡在一张中间有小圆洞的木桌上,拿榔头一敲,猴脑壳便应声而裂,不等猴死,便拿着勺子不嫌血腥地挖猴脑吃;为获取源源不断的熊胆汁,便将熊绑起来,用针筒刺进熊胆里,抽取部分胆汁再将熊放生或饲养,待日后再抽取。与狼相比人类是不是更凶残呢?
狼,也拥有高贵的灵魂,也有坚不可摧的意识,也有亲情和友情;狼,自由独立,强悍卓越,超常智慧。这些秉性、特点无不给人心灵强烈震撼和感动。从今天开始,改变对狼的看法吧,学习它们的品质吧,在人生的道路上像狼一般勇往直前吧!
《狼图腾》寒假读后感5今年寒假,我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新华书店。书架上的一片红色的书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抽出一本来,随便翻了几页,上面掏狼窝的情节把我深深吸引住了。我便将这本《狼图腾·小狼小狼》带回了家。
一回到家,我就把书包扔在一边,一头扎进了书中的世界。书中的主人公陈阵想要养一只小狼,便在掏狼窝时留下了一只,然后将它慢慢养大,最后,因不愿让小狼再受铁链子的束缚,忍痛杀了命不久矣的小狼。
读着读着,我仿佛成了书中的一员——辽阔的草原让我呼吸为之一畅。在这样广阔的天地间,生命是那么渺小却又是那么自由。我仿佛感受到夹杂着青草和泥土芬芳的风穿过我的头发,拂过我_露的肌肤,心中充满了想要驰骋的欲望。
我追随者主人公的脚步,和陈阵一起钻进狼窝,我的心揪紧了,手心里似乎都有了冷汗,生怕里边突然扑出只大狼来把我当成美食。可是,当看到小狼的肚子吃得像皮球一样圆滚滚时,我又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觉得它和我宠爱的小狗一样顽皮可爱。当小狼为自己挖洞时,我又深深地被它的智慧震撼到了,它无师自通,把洞打得十分巧妙,不仅让自己免受太阳的暴晒,还能让它躲避天敌的攻击。
这只聪明的小狼牵动着我的心绪,让我迫不及待地继续向下看。单这时,我看到了一位,哦,应该是一群不懂得生态平衡只知道猎杀狼的愚蠢人类。看到了他们用先进的武器猎杀了大量的狼,把狼的尸体挂吉普车后拖着一路狂奔,在吉普车驶过的道路上鲜血淋漓,而他们还自以为是草原的“英雄”。我想起了语文课本中《鹿和狼的故事》,罗斯福的杀狼保鹿,毁了整片凯巴伯森林,这些人的野蛮行为也一定会毁了这片草原。
小狼的倔强和顽强更是让我肃然起敬。它宁愿被勒死,也不愿意被搬家的牛车牵着走。熊可以牵走,虎可以牵走,狮可以牵走,大象也可以牵走,但蒙古草原上的狼,却无法牵走!它们不愿离开这片滋养它们的土地。小狼的咽喉处也因此勒出了伤,爪掌也被磨烂了,它可怜的样子,让我也心痛起来。最可怜的不止小狼一个,陈阵的老阿爸毕利格老人也很可怜,他守护了一生的草原,被所谓的“杀狼英雄”给毁了。万年原始草原的没落,让这位末代游牧老人仿佛失去了灵魂的依托,他的生命中只剩下痛苦和空虚。
合上书,心中思绪万千。活泼顽皮的小狼,和蔼可亲的毕利格老人……这些人物一个个在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师一样,教会我万物平等的道理。狼是可怕的,更是神圣的,他守护着草原,使草原永不消亡。人是聪明的,更是可怕的,智慧使人变得愈加可怕,肆意地伤害动物、破坏环境。如果人类不知反省,终有一天会受到自然的反噬。在大自然面前,人并没有高“狼”一等。
篇10
人,生命只有一次。小林浩教会了我勇敢与坚强,珍惜生命,珍爱生命,珍重生命,是生命给了我们一切,它是圣洁不可侵犯的,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珍爱生命黑板报,供大家参考。
珍爱生命作文1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可能再有一次,它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绝不要让它白白流失。
以前,我并不把动物和昆虫的生命放在眼里,记得小时候我最讨厌老鼠,它们总是在天花板上“跳舞”,那“咚咚咚”的声音把我吵得焦躁不安,真想一把火烧了它们。又一次,我在老鼠笼里放了一块鲜美的肥肉,香气早已传到老鼠洞口,一只小老鼠似乎闻到了这香喷喷的.味道,悄悄地走向笼子。我赶快装睡,然后又快速地瞟了一眼老鼠,只见它轻轻地迈着步伐走进笼里,嘿,它的轻功还不错嘛,居然笼子没有关上。接着,老鼠一步一步地走近那块勾在钩子上的肥肉,只见它狠狠咬下肥肉,“啪”的一声,老鼠被关在了笼里。
没过几天,它就被饿死了。可我并不对老鼠的死感到悲哀、后悔,并不意识到对老鼠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们的心目中,老鼠好像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让我自责的是:自从教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课科学知识时,我的脸开始红了,如果没有老鼠,那世界也就没有了一份情,老鼠也有感情,也有像人类一样的浓浓的母爱、父爱。这种感觉,在别人看来也许很可笑,可是对于我来说,从那时起,让我慢慢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珍爱生命作文2生命,不只是扎在泥土里的根,更是交错盛开的花。
生命是一切盛宴,是一段交响乐,是一道征程,也是一份礼物。
说生命是一份礼物,那是因为它是这个世界赐予的我们存在的凭证。我们理应要珍惜它,理应用全部的爱去呵护它,理应把它作为这个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可是也就总有人那样轻贱生命。
关于死亡,关于“自杀”,我们早已不再陌生,甚至不觉惊诧。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都在上演着形形的悲喜剧。总是有那样一些人,在轻率与浮躁之间丧失掉自己的性命,以致我们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有关“自杀”“轻生”的消息。
他们是可悲的人。即使生命承受了再大的苦难与挫折,即使人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即使当时感到万念俱灰……他们也终究不该放弃生命。或许他们有千万种理由,或许死亡于他们自己而言意味着最后的解脱,但他们何曾想到过于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他们的选择无疑会给关爱他们的人带去巨大的伤痛与悲哀!在很大程度上,轻生,不只是由于轻生者对生命的蔑视和践踏,更是源于轻生者的极度自私。
可是更多的人是如此地珍爱生命,崇敬生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食物中毒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