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医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医学的作用

篇1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体现了学校教学水平、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讲话中指出的:“高水平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数量与水平是一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

因此。可以说实验室是最能体现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平台。

一、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实验室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学生完成学业的必备条件。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体系中,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量和固定资产额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实验室集中了学校主要的技术装备与教学资源,特别是许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功能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形成了强大的支撑。学生通过对这些设备的使用了解,可以亲身并直观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与发展趋势,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技术氛围。

2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创新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人才,二是装备。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聚集。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影响,这些特点使高等学校成为产生新知识、新思想的沃土,是科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摹地。

“十五”期间,高等学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5万左右。承担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的“863计划”等项目,依托高等学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近2/3。实践已经表明,高等学校是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大多数的科研成果是在实验室产生的,而新的成果也需要仪器的检测作为支撑。据统计,“十五”期间。“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计划经费的20%左右用于购置科学仪器,“985工程”、“211工程”以及知识创新工程更将大量的经费用于科学仪器购置。

3 实验室是社会服务的基础

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的知识(智力)和技术优势,直接为社会解决迫切的生产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服务问题,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高等学校的需求。相关统计表明,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活动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基础研究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5年,高等学校参加R&D活动的人员达到22.7万人年,用于R&D活动的经费为242.3亿元,其中133.1亿元来自政府,88.9亿元来自企业,16.3亿元来自国内其他机构,4.0亿元来自国外。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4.2万项,其中68%被转让到各类企业,合同成交金额达122.6亿元(2005年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活动)。2006年高等院校输出技术项目18 401项,输出技术交易额65.0亿元(2006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分析报告),而这都离不开实验的支持。

二、目前国内各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高等学校实验室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实验室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实验室队伍也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职称、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人员流失严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对科技创新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等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根据教育部2004年统计报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总数为157598人,队伍构成情况见表1。

其中实验教师的数量占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队伍的56.4%,实验室技术人员为35%,技术工人和其他人员为8.6%。由此可见,实验教师在实验室工作中占有极重的分量。在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数量为37207名,占总人数的23.6%;其中实验教师为24799名,占总人数的15.7%:实验室技术人员为12408名,仅占总人数的7.9%。

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10月组织委员进行了全国实验室队伍建设情况调研,返回有效调研报告15份,涉及国内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近百余所高等学校,调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在所调研的各高等学校的实验室队伍中,中级以下职称的人员为3072人,占人员总数的66.5%;学历在本科及以下的人员为3796人,占人员总数的82.1%: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员为2171人,占人员总数的48.5%。

从以上统计数字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实验室队伍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各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而实验室人员职称、学历层次偏低、年龄老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实验室队伍积极性不高

受我国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人员被看作是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教辅”,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标准等方面与一般教辅人员等同。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样定位降低了实验室队伍的重要性,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地位,不利于实验队伍的建设、培养和提高;其次,忽视了实验室队伍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实验室工作人员中不乏兵强将,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打击了高水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容易造成人员流失和队伍不稳定。目前,实验系列没有正高职称,无论实验室技术人员具有多高的技术水平和优秀的业务水平,都与正高职称无缘,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没有“奔头”。也严重地挫伤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实验室队伍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培养

各高等学校实验室队伍中,本科以下的技术人员占绝大多数,且所学专业十分繁杂,专业对口的少,整体力量相对薄弱;学校为了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将大量的家属收入实验室队伍,使得实验室队伍整体状况更为复杂,在专业结构上比例严重失调;而实验室人员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很多高等学校愿意花

钱引进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却舍不得在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上加大投入,造成了实验室队伍整体水平偏低。

(3)实验室岗位缺少竞争,没有合理的人员流动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以及职称、待遇、职务等种种方面的原因,高素质、有能力专长的人员不愿意到实验系列队伍中来,而在岗的年轻高学历实验人员往往思想不稳定,积极性不高,想转岗或调动。

2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高等学校中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全面推进,教学科研设备增长速度很快,据统计,2006年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有大约1100多万台件,总金额超过4000亿,与“十五”相比,增加的幅度是184%和160%。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提高,在结构和性能上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我国目前财力、物力和人力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在充分发挥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设备重复购置

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由国家投入购置的,设备购置经费来自建设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投资。使用权归申请单位和基层使用单位,这样就易产生“不要白不要”的错误思想,造成设备的重复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与设备所在单位及个人的利益没有联系,用好用不好一个样,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2)封闭式管理,没有资源共享观念

大型仪器设备只用于本校甚至基层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对校内外的开放使用不够甚至不开放,缺乏明显的经济约束机制,造成使用效益低下,同时引发改造和正常运行的费用不足等问题。

(3)管理技术队伍明显不足

大型仪器设备在结构和性能上发生了变化,对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专业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部分高等学校对实验室管理技术队伍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先进设备没人会用或者只能使用部分功能,不仅影响了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功能开发,设备利用率不高。

(4)缺少外检测资质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各级科研实验室中,其测试数据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能够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但目前高校实验室中很少有取得认证资质的(如CMA认证,据了解目前在北京取得强度检测CMA认证的高等学校只有北京工业大学强度检测所一家),没有取得法定检测的授权,从而导致数据的可信度不高,影响了利用大型设备对外服务的能力。

三、对当前实验工作的建议

1 充分认识实验室队伍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切实解决在实验室队伍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实验室队伍目前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对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实施,实验室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科研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实验室人员的参与。没有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1)完善职称晋升与岗位聘任,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

实验室系列职称没有正高级职称,而实验室人员大量的时间都在从事实验教学、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相应的技术改革工作,很少能够在科研、论文等方面有所提高。因此,从稳定实验室工作队伍的角度出发,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时应对实践能力较强和工作业绩较好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目前,国内部分高等学校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使那些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水平高、成果多、确实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实验人员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如上海大学在校内设立实验技术总监岗位,清华大学实验室技术队伍可以晋升正高“研究员级高工”。中南大学评正高级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按照实验系列进行评审。武汉大学实验室队伍采取特殊政策设立了教授级实验师。

(2)建立资格认证体系和培训机制

建立实验室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可仿照公务员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实验室技术人员上岗的要求和人员素质采取资格认证。

对现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学历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层次;通过短期培训、进修学习、会议交流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务知识、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强化实验技术队伍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也能够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技术支撑。

(3)引入激励与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到实验室工作

①制定科学、完善的实验技术队伍考核办法。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要以业绩与成果为主,并与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奖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选拔重点培养对象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②建市“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不称职人员的退出机制。对于不符合实验技术队伍发展需要且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员,可安排提前离岗;对考核不称职的人员要逐步退出实验技术队伍,鼓励并帮助他们应聘适合自己的岗位;确实无法安排的,应将人事关系转至校人才交流中心。同时,应鼓励青年教师到实验室工作,熟悉实验室的管理、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③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致力于实验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实验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利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与共享、特色设备的研制、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实验教材编写和科研活动等,奖项与校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同等对待。

2 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1)进一步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优质资源信息平台

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目前各高等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对设备的购置论证、信息共享、使用考核等实现信息网络化传递,建立跨校、跨地区的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促进联合、共建、共享、共用,血向社会开放,努力提高其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新世纪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专用基金

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及运行维持费用不足是各高等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应抓好设备购置的前期论证工作,建议各校建立设各维修专用账号,对6%的设各维护费用由学校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维修基金、分析测试基金等辅助基金。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以此保证提高使用效益。

(3)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高、新、尖的大型仪器设备,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待遇,鼓励实验室人员进修,不仅可以带动大型仪器设各使用效率的提高,使设备的原有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可以带动大型仪器设备深层次功能的开发。

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创造者,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背离,高校虽然注重这方面的教育,但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模式单一,效果不佳。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了当今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政治信仰淡化、迷茫化。信仰指对某种信任、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将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一直以来,都是指引我党前进的路标和行动的指南,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受到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的政治信仰在他们当中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在价值观认知上存在着很多困惑。他们一方面崇尚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传统美德,一方面注重现实,讲究个人实惠,他们憎恨却又放纵自己,随波逐流,使得他们在政治信仰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和认同危机。

(二)价值选择上的多元性和趋利性。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化交往的深入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错综并存,使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作为新时代、新观念的代表人物的高校大学生群体,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其价值观取向日益呈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价值主体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片面追求物质和生活上的富足,将满足自我需要作为前进和奋斗的目标,注重实用的人或事物,价值选择出现了明显的趋利性。

(三)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也是新时期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一代道德教育的核心标准,规定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主流[2]。纵观当前,对“八荣八耻”内容不完全清楚的大学生人数不在少数,由于对“八荣”的传统美德和对“八耻”的道德失范行为不理解或理解得不够透彻,出现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藐视生命,对善恶、美丑淡化,是非不分等不道德行为。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使教育更加丰富和灵活。传统的教育地点通常在教室,是典型的“一对多”讲授式教育,拘泥于书本,内容较为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事物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形式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一或一对一等。

(二)使教育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是执行者,也可以是参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升综合素质,这与国家当前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娱乐学习生活中接受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党总支、党支部、团学组织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巩固稳定的、长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同学们带到工厂、企业、农村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知晓我党的奋斗史,创造史,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学会热爱祖国,热爱党,认可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具有它的目的和意义,或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如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各种比赛、户外运动、小游戏等;或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观看红、参观红色景点、进行知识问答等;或培养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他们“真善美”的良好道德品质,如组织他们到敬老院、特殊学校、社区服务,进行“三下乡”和其他志愿者活动;或帮助同学们树立正义感、是非感等。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根据当前时代特征和大学生心理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让他们从“听中知”转变为“做中晓”。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其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灵活,同学们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特点设计或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娱乐了身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社会助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实践活动,较传统教育印象更加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社会实践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以人民为教师,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事件为教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之明白我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践锻炼,才能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3

实践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必须重视综合技能的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医院校临床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熟练地掌握各项临床操作。为此,我校将《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课程引入到非护理专业的医学生教学中,以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就自2005年以来,对我校部分非护理专业医学生开设了任意选修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以下简称《常护》)的相关情况及所取得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我校非护理专业的医学生,主要是针灸推拿、骨伤、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等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常护》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也就是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

1.2 教学内容

市面上护理操作方面的教材比较多,但大多实用性不强。我教研室老师根据我校学生的自身特点编写了校内教学讲义,根据其将来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参考我校四年制护理本科班所用教材,如人卫版《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凝炼出临床最常用、与医生工作最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与输血、动静脉采血术、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鼻饲、生命体征的测量、体温单和医嘱单的记录、危重患者的抢救、PICC、外科换药术、止血包扎术、外科洗手、烧伤、冻伤和电击伤等的急救等20余项教学内容。

1.3 教学方法

我校《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课程共计45学时,每次课3个学时。其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2。授课教师选择近3年来一直承担《基础护理学》教学,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理论课采用全程多媒体教学,借助电教片和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初步掌握操作方法。

实验课采用改良式PBL技能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法,以临床真实病例导出教学内容。教师示教操作技术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时采用角色扮演法、下课前回示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各种注射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及插胃管等操作,要求学生互相练习,真人实做。

1.4 考核办法

通过形成性教学评价,我们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学习活动、形成性课后练习的反馈、以及实验技能、理论考试成绩等都纳入评价体系中。

1.5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分别在课程结束后、实习结束返校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满意度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不记名,问卷回收率99.2 %。

2 结果

学生选修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很大,选修班级也呈逐年增加。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反馈,开设了《常护》课的班级学生相比较于没有开设该门课班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上手更快,无菌观念、动手能力和急救处理能力均较强。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提高,99%的学生认为实习前开设《常护》课十分必要,拓展了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特别是无菌操作、隔离技术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95%的学生认为填补了自身知识的盲点。

3 讨论

3.1 开设《常用护理技能操作》的必要性

3.1.1 使医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见习和实习

由于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范畴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有些医院如插胃管、静脉采血、PICC等护理技术由医生来完成。另一方面,中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走入临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普遍反应无菌意识淡薄[1],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急救处理能力不强[2]。有些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甚至连最基本、最简单的测血压都不会,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学校、医院更加注重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医院校的医学生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3.1.2 紧扣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项目,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

我校非护理专业医学生毕业后大多要考中医执业医师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证,而中医执业医师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项目中,有着为数不少的操作题均为护理操作。如无菌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安全搬运患者、戴无菌手套、导尿、插胃管、外科换药、心肺复苏等。因此开设《常护》课程,有利于学生更早、更好地掌握这些操作,为日后的从业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3.1.3 培养学生中医人文精神和爱伤观念

中医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仁”,“仁”即“仁爱”,是对患者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3]。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医人文精神和爱伤观念,部分护理操作如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插胃管、搬运患者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真人实做,让学生相互进行医患模拟训练。学生亲身感受插胃管的痛苦体验和注射时的痛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感同身受”这四个字的含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更加体恤患者的痛苦,从而苦练基本功。将“大医精诚”的理念――精湛的技术和仁爱之心发扬光大。

近5年来开设《常护》课程的学生普遍反映,所学到的常用护理操作无论是在临床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我校开设《常护》课程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开设《常护》课程可以显著增强我校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些常用临床操作,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实现从医学生到临床工作者的转变。另一方面使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够从整体医疗护理的观点出发,实现医疗和护理的无缝隙对接。

参 考 文 献

[1] 张弛,谭生奎,姚洪武,等.中医学生临床思维与动手能力存在问题分析.中医教育,2006,(25)3:20-22.

篇4

关键词:工作室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89-02

据统计,目前为止全国80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设计系,并建立了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常见的有:服装设计工作室、环境艺术工作室、装饰艺术工作室、工业设计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基本上都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各专业授课及实验所需。但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市场对设计人才提出的职业要求是“实践能力”、“实战经验”,和“项目的参与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由此看,作为高校设计艺术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应该超过“授课展示及实验”。“工作室”教学应该是实现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工作室应该不仅仅具备硬件设施,还要具备有效的运行制度和模式。怎样才能实现工作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工作室真正带领学生进入市场运作。笔者通过走访考察不同艺术设计工作室,提出关于高校服装设计工作室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工作室带队导师须具有设计项目实战经验

通过对许多高校内优秀设计工作室的考察,笔者发现,充满活力的工作室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与市场结合密切,工作室经常参与一些设计项目。服装设计专业由于自身的实践学科特征,对于实际案例参与能力十分强调。因此,工作室带队教师须具有丰富的实际项目设计经验,熟悉各类服装设计开发的流程,并能够积极参与到设计项目中。工作室带队老师应该能够进行从效果图绘制到面料、辅料选择、色彩搭配、服装板型、工艺制作、时装摄影、时装广告、包装设计、服装展示等各个流程。当然,要求同一个人做到每一个设计环节都精到是有难度的,可以采用一个工作室由2-3人组成指导老师工作小组,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完整的设计工作团队,下面再与学生团队衔接。由此形成以教师团队为主,学生团队为辅的工作室组织关系。工作室教师团队只有具备了全面过硬的实战素质才能根据设计项目以及学生的自身条件仔细评估并分配给学生不同设计任务,使学生在能力范围内,以教师工作为向导,顺利参与到设计项目中,在实际项目中将所学的零散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从而训练设计思维,提升设计实践能力。而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师团队也会在不同的设计项目中获得鲜活的设计经验,提升自己在业界中的影响力和活跃度。这些实战经验又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例证,引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动力。同时,通过不断地参与设计项目也会加大教师与市场紧密结合,便于高校教师把握最新的专业发展动向。教师参与设计项目有利于以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以实际案例补充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教、学、研互动。

二、学生与工作室导师双向选择实现归属关系

学生通过2-3年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兴趣点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选择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选择意向、专业素质、人员构成需要筛选学生,组建设计团队。例如,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多个工作室:男装设计工作室、女装设计工作室、职业装设计工作室、婚纱工作室、高级定制工作室、箱包工作室、首饰工作室、时尚摄影工作室、形象造型工作室等等,这些工作室各自有自己的业务侧重点及不同的设计团队。学生在进入大学四年级的学习后,可以向某个工作室提出加入申请(附带自己的设计作),老师则根据同学们的申请及设计作 情况,筛选每年工作室的新鲜血液。通过双向选择,给教师和学生均等的机会寻找最舒适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对老师及工作室认同程度,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也可以根据工作室及设计团队人员构成选择学生,方便对工作室人员构成和业务范围做出适当调整,形成工作室良性发展。

另外,学生与工作室导师的双向选择还会对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凝聚力。学生会为以后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室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学习更有主动性。工作室则会因为其所参与的设计项目及工作表现,在学生群体、设计行业形成影响力,也会因为学生的选择形成不同工作室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有利于工作室不断完善业务能力,并向前发展。所以,学生与工作室双向选择对于学生和工作室成长都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保持发挥工作室对于学生实践能力 养以满足社会对于设计人才专业素质需求的桥梁作用。

三、工作室应主动进入设计市场,实现课堂教学的经济价值

“工作室”教学是实现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专业课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实现工作室的作用,就必须使工作室真正投身到市场运作过程中。毕竟“纸上谈兵终觉浅”,只有在实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锻炼。工作室应该走出辅助课堂理论教学的现状,真正进入设计市场的实战环境,将课堂教学产生的设计方案带入实际设计项目之中,帮助学生实现设计的经济价值,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

从高校教育培养目的来看,学生“实践能力”是设计艺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工作室则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模块。培养实践能力,自然离不开真正的“实践”,对于设计艺术来说,“实践”是指作为设计师应该具有的实际案例参与和处理能力,而不仅仅是会制作一件作品。以服装设计专业来说,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件服装是远远达不到“实践能力”这一要求的。对于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实践能力”是指能够胜任“服装设计师”这一行业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具备:预测流行趋势的能力、服装号型制订的能力、服装造型与面料辅料配置的能力、成本预算及控制的能力、服装陈列展览策划的能力、举办订货会的能力、与公司同事协同工作的能力、与销售商沟通的能力、制订服装品牌企划的能力等等,各种能够令一个品牌生存及发展的能力。

由此看“工作室”在高校设计教育中承担的角色绝不仅仅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实验室”,它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市场生存所需要的“实践经验”相融合贯通的桥梁的作用。如何能够实现这种桥梁作用?就是工作室有能力将学生的设计带入实际设计案例,即为学生提供真正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来的机会。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市场销售中,并能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教师则在这个工程中进行具体状况的指导和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工作室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就应该建立将在校学生和设计市场需求之间的链接关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跟随工作室导师进行设计实战,积累真正具有价值的设计经验。

工作室积极进入设计市场的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建立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设计作 推向消费市场的传播渠道。例如:学生设计的服装经过选拔后,进入工作室正轨的服装制作流程,成衣会与订货会或者网络销售的渠道推向目标消费市场。但是目前为止,在这个方面各高校的“工作室”缺乏作为。其实学生在校期间不乏优秀的设计作品,但是这些设计作品由于没有渠道与消费者见面,最终只能是停留在了课堂上。在这方面,四川美术学院的做法非常值得参考:学校学生工作处每年会定期举行几场“文化艺术节”,这些艺术节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场地,让学生们将课堂上制作的小工艺进行自由买卖和交流。虽然规模有限,但是每次艺术节都会吸引很高的人气,买主不仅有学生群体,还有很多是慕名而来的大众消费者。能够实现作 的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作带入消费市场,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主要提高"实践能力"的高校工作室应该自觉担当起这个责任。一种方式,可采用定期举办小型订货会的形式,借助教师在服装行业的影响力,将学生在校或者在工作室学习期间的优秀设计作品呈现在买家面前,为学生提供进入市场的渠道。另一种方式,则可采用电商平台,例如在淘宝上开工作室形象店、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微信营销等等。一旦这些销售渠道建立并运作起来,学生的设计能够快速进入消费市场,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市场反馈信息做出正确处理,那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必定会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但不幸的是,目前国内高校设计工作室在积极投入设计市场和建立销售推广渠道方面都远远不够。由于缺少这两个方面,高校艺术教育所谓的“工作室”并没有真正发挥对于培养学生作为设计师“实践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方面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设计公司人才缺口大,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对这样的形式,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校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也就是说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艺术设计来说,担当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应该是各个专业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就必须让工作室进入设计市场,工作室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工作室真正承担起学生作 走出象牙塔进入消费市场的引领者和筑路者。工作室肩负着链接课堂和市场的作用,只有这个充分发挥了这个作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才会得到比较全面而迅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军.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黄永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工作室建设的模式类别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07).

[3]于迎红.实践型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设计艺术[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8(04).

篇5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有明确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其作用是在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社会阅历,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职业需求,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才能。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事必躬亲”的良训,宋代诗人陆游著名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更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实践对于思想认识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实践教育对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是指在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过程。社会实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身体力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理解;二是坚持到实际生活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认识。

社会实践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方面在于,首先,社会实践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亲自参与为主要教育形式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的自觉意识使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因此,教育的对象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作为实践的主体,他变被动接受而成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提高认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可感知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参与者可以感受到直接的、真实的、切身的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使人们在书本上得到的理论认识转化为处理各种问题的观点和方法,锻炼了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深化了人们的理论认识,提高了人的内在素质。

我国在教育中引入社会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高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32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中职学校兴起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相对要晚得多,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对于中职学校重要性的认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所体现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鉴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为此,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灌输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很有必要。

现在的中职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全面腾飞后的新一代,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他们对于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解比较浅,概念也比较模糊,这些都是客观事实。当代的中职学生普遍都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结合教学经验不难发现,他们的主体意识大多都强调人的历史,强调自我的主动性、实践性,注意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具体的行为选择上,他们的标准大多也只是“做这件事情是否对我有利”,这也是包括中职学校在内的所有类型学校凝聚力弱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于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是进行理论教育这显然不能起到很明显的作用,还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与理论相切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发展;这种将理论与行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2)有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少年朝气蓬勃,象征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眼下的这些年轻人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人,他们肩上的担子却也是异常沉重。这些活在家庭、社会宠爱下的年轻人缺乏对国情和社会的真正了解,总是站在过于主观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和自己的人生。这种对困难没有预见性的态度,很容易导致出现问题就垂头丧气,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是现代中职学生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抛开远的不说,学习上的压力、就业形势的压力都是摆在面前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啃下这两根坚硬的骨头的。通过系统的社会实践能够让他们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所有问题,这样不仅给学生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还有利于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的调整中坚定自己的意志。对于社会来说,也需要这种被实践激发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继承者。

(3)有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外来思潮也在不断影响着学生,出现了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的错误想法,简单的认为靠个人的努力就能赢得所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很多学生可以说都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甚至有学生主观的觉得只要有技术就一定能赚到钱,这种笼统的思想观念在学生中不在少数。这种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埋没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且对于今后的人生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自己领悟到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于社会,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有莫大的帮助。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篇6

    1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1通识教育推动社会医学的教学工作

    在医学生中提倡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交叉渗透。社会医学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医学生中普遍开展人文学科教育,不仅在预防医学专业、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社会医学课程,而且还涵盖部分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于医学院校,而且中国人民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据统计,全国100余所医学院校里有80%的院校都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全国大约有500余名教师从事社会医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第二个特点是,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教学,还是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班都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第三个特点是学科内容的扩展。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主干课程,已经扩展成系列课程,如复旦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内已经开设24门相关课程;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开设了15门相关课程;其他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系列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体现了通识教育的优势。第四个特点是“精品课程”陆续涌现。由于社会医学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健康观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工作越来越引起师生们的重视,许多院校在社会医学教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开设的社会医学课程被省教委评为“精品课程”,显示出该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教材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显示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1981年武汉医学院梁浩材教授的第一部《社会医学概论》问世以来,各院校自编了10余种不同格式的社会医学教材,百花齐放各领,也显示了学科发展期间的不成熟程度。2000年卫生部规划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第一部社会医学规划教材,使社会医学教学领域的“三基”内容基本上取得共识,目前教育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的社会医学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三版都已修订出版。第六,社会医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改革,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循证医学思想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得到应用,现场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正在试验推广。[2-3]

    1.2参与科学研究,使学科发展获得生机

    科学研究是社会医学这一门学科发展的动力。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社会卫生状况,探讨影响社会卫生状况的因素和提出完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策略。与上述研究目的相对应的是形成社会医学的“社会诊断”和“社会处方”的基本思路,在社会医学科研领域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即社会卫生调查方法、社会卫生分析方法以及提供策略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三种基本策略,在卫生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并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每隔5年一次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已经实施了4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卫生服务资料的一项常规工作,这是我国社会医学领域最早并有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参与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和目前正在制订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是应用社会分析和评价的典范。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并在开展健康状况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是社会医学领域内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方法;国家医改方案是解决当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对策,在医改方案的制订、实施监测评价过程中,吸收了广大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者参与。社会医学形成的一套比较规范的社会卫生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医改领域得以应用,说明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社会医学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作用,导致社会医学成为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我国卫生领域许多国际合作项目中,纷纷要求社会医学的工作者参与并发挥作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从卫生Ⅰ到卫生Ⅺ项目,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到评价结题,都有医学院校教师们的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之一是培训了我国卫生领域一大批管理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WHO、UNICEF、欧盟、DFID、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以及一些着名的医学院校如哈佛、牛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与我国开展的卫生合作项目大多涉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教师们主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而且推动了我国卫生学术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取得较好的地位。例如引进了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社会评价”方法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在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4]总结社会医学学术研究领域积累的经验,形成了三个研究的特色与重点:一是社会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社会调查与分析评价方法,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有重要应用价值;[5]二是健康评价,从群体的宏观评价到微观的个体评价,如开发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汉化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都已经在健康状况评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疾病评价,尤其是对社会病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病因,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防治策略等,更是社会医学的研究重点。

    1.3学科建设蓬勃发展

    1978年,从社会医学的先驱者钱信忠、陈海峰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开始,吹响了我国社会医学发展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初,各医学院校逐步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1982年武汉医学院开设了第一期社会医学师资班。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全国已有30余所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每年平均招收200余名硕士研究生。1994年全国第一个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在上海医科大学成立,目前已经有12所院校设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博士生学位培养点,每年有近300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被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2年该学科被批准列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年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由于在卫生经济领域取得显着成绩,被卫生部授予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6]由于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在前30年取得长足发展,据第九届全国社会医学学术会议统计,到2007年底除了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院校外,又有杭州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5所院校的社会医学教研室被省教委(或总后卫生部)评为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

    1.4交叉学科具有生命力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实践表明,凡是能够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行为学科等,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重点发展方向。例如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吸收了心理学方法在社会病防治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成绩显着;潍坊医学院吸收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慢性病、行为干预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教研室引进“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方法,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成功经验应该在社会医学领域加以倡导和推广。

    2挑战与期望

    社会医学面临医学模式转变的形势下,找准了学科定位,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院校社会医学发展不够平衡,只有少数院校社会医学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数院校社会医学教研室师资力量薄弱,勉强维持;能力建设只局限于开设课程,缺乏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核心主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存在重复内容。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和卫生政策分析等都有这种反映。如何与相关学科进行衔接,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篇7

关键词: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现状;研究

1 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

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2 预防医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2.1 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前,新的健康观以及新的医学模式都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对医学的研究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慢慢暴露出了该模式的消极影响以及局限性,因为比如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疾病或艾滋病不能应用该模式来解决的。因此,出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个新的医学模式,积极的影响了预防医学在理论研究上的不断发展,使得预防医学从社会心理因素这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健康的因素,让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WTO指到“健康是社会适应能力上精神上、以及身体上的良好状态,而不单单是没有虚弱或者疾病”,这个新的钙奶,让“没有病就是健康”这个就观念消失不见,同时也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层次更高一级。临床前期预防、病因预防以及临床预防等提前预防的工作早已在实践中逐渐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举措。

2.2 新的生物学方法让毒理学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目前对于致癌作用机理的关键研究方法就是分析癌基因问题。细胞学方法中的传代和原代细胞培养法现在还被污染物代谢致癌或者致突变的研究广泛应用。近些年,利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毒性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一些传统的毒性慢性试验可以用生物标志物来代替。生物学毒性量效、活性与污染物化学结构关系通过数学方程式来表示的研究是近些年毒理学的研究前沿。上述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概念的不断深入的应用和发展为环境污染物作用机理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膜毒理学领域,污染物对生物膜及细胞膜功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是目前来看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科。在皮肤以及粘膜的研究领域,掌握了大气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借助呼吸道侵蚀机体。以上的器官组织水平以及细胞组织相关的毒理学研究也渐入佳境。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癌细胞或者突变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上述这些都使得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

2.3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让预防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疾病控制的新阶段

目前比较先进的基因研究技术,比如核酸杂交、DNA测序、基因克隆技术、DNA重组等已经逐渐运用到预防医学的实际应用上,疾病控制在研究的道路上又有了新途径。比如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广泛应用的乙肝重组亚单位疫苗。生物传感器、PCR技术、抗HBsAg单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监测技术以及诊断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工程菌比如含抗DDT基因菌、“超级菌”等的开始运用在净化环境上,显著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上述先进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让预防医学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4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当代社会信息业高速发展,以因特网为标志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或者早已改变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科学研究。信息网应用在医学上,让我们没一个人同国际的先进研究机构取得畅通的连接变成现实,让全球范围内的远程专题讨论和会诊、信息交流与文献检索及疫情通报查询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有力的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3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预防医学会向着一个全新的道路前进。第一,预防医学正在进入一个社会预防为主的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慢慢的代替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我们大众也开始认识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于社会。要想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理想,就必须让医学彻底的社会化。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们合理消费,广泛的宣传健康教育是完成医学社会化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任务。第二,其次,预防医学朝着促进健康、防治结合、提高人口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的道路前进。随着我国文化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不仅在得病的时候得到及时治疗,并且还应该了解并掌握保健和预防常识,丰富自我保健知识,保障身体健康。因此,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的相互结合。第三,健康和环境问题会成为预防医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匮乏、控制疾病、人炸、环境污染。其中得到全球关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预防医学需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积极解决参与到健康和环境问题上来。最后,预防医学也很有可能朝着注重行为、精神以及心理原因对健康的影响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卫生心理教育、国家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预防医学会为我们人类控制疾病做出巨大贡献,让我们健康的生活在美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杨德富.我国预防医学研究浅析[J].中外医疗,2009(09).

[2]林琳,叶冬青.定性研究方法在预防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03).

[3]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4]朱惠莲,洪微,张作文.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命科学,2006(02).

[5]李君文,袭著革,晁福寰.科索沃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及对我军军事预防医学研究的启示[J].预防医学杂志,2009(12).

篇8

早在二千余年前,《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本章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的内涵而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学模式 中医整体模式

模式作为一种学术术语,在不同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内涵,它既可是思想体系,又可是思维方法,具体在医学领域里称之为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人们在医学实践中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势和目标[1]。中医无医学模式一词,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即明确提出“医道”,是指导中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同于医学模式[2]。

1 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3~5]

医学模式的变迁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世界本质认识的不断提高,开始认识到世界并非神灵创造,人类疾病也非神灵所为,逐渐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人类开始以自然哲学理论解释健康与疾病。如中医学以《内经》为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以“整体观念、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思想为特色,以“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以“脏腑经络理论”“七情致病”等为核心的中医整体医学观,将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中医医学模式”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范畴。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社会变革。瓦特发明了蒸气机,使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掀起了产业革命的浪潮。顿时,机器似乎成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神。那时起主导和进步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与机器分不开,这便是机械唯物主义。在“机械文化”的影响下,盛行着以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生命活动的观点,如把人体看成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心脏是水泵,血管是水管,四肢活动是杠杆,饮食是给机器补充燃料,大脑是这架“机器”的操纵盘,等等。法国医生拉马特利编著《人是机器》一书,认为人是一架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体温推动它,食物支持它,疾病是因机器某部分失灵,需要修补完善。这种以机械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状况,在当时是一种普遍倾向,这就是机械论医学模式。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创立了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的自然观;工业化、都市化导致的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细菌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发现了细菌的存在,而且通过培养基认识了一些使人致病的细菌;与此同时,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等都在蓬勃发展。生物学的长足进步,促使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抛开人的社会属性,而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体,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3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这种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医学观所形成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这个问题,中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说得很清楚了,而现代医学直到今天才刚刚认识到。)于是,20世纪70年代,WTO提出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现代整体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医学模式变化发展的趋势上看,它在迂回曲折中朝着科学、理性和综合方向发展。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是向科学方向发展。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则是向整体医学模式方向发展。

2 中医医学模式的特色

《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中医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因此中医学模式构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方法论之上,反映了中医在观察、分析和处理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过程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其特色地体现在:①“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天)3者处于和谐状态,谓之“天人合一”。同时更强调人体本身(形)与神志功能(神)要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谓之“形神合一”。如此,人就是健康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②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疾病观:健康的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称之为“正气”,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形成了“邪正交争”的局面,正邪这对矛盾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控,正能胜邪,则维持着健康状态,即《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正不胜邪的条件下,打乱了天人、形神的和谐状态,人体就会患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中医学认为,生命运动的过程是阴气和阳气相互运动变化的过程,健康意味着人体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谓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一旦邪正交争的结果使阴阳处于失衡状态,即阴阳失调,人体就会患病。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上,自古秉承“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祖训,道理就在于此。③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治病求本”,就是寻找出疾病的根本机制即“阴阳失调”而治疗。在此前提下,治和防如何处理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疏五过论》曰:“圣人之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贬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贫富贵贱,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卒始,八正九候。”如此则“诊必副矣。”

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人们发现,中医医学模式在内容上较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丰富和全面,包含了作为完整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各个基本方面,对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中西医学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指导意义。

首先,从研究对象[6]上讲,虽然都把具有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把人作为医学模式的核心。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侧重于生物物质形态(空间结构)及由此形态负载的功能研究;中医学自古以来就秉承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它所治疗的对象是打乱了天人、形神的和谐状态的“阴阳失调”的人,防治疾病一贯重视人的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而且,中医学理解的“生命”,比“生物”更深刻,中医研讨人的生命活动机制,侧重于功能过程,涉及健康、疾病的深层本质。它是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取代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是以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代替以单纯防治疾病为目标的医学模式;是一种从人们生前到死后持续性照顾,而非断续性的只在患病期间治疗的医学模式。

其次,从医学模式的基本特征[7]上讲,两种模式都强调人的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一直把人置于天地之间,放于社会之内,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中的一员。《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由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形神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因此,置人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之中,以分析其机能状态,并结合其所在的环境变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个性化治疗,这也是中医学精髓所在。

再次,从考察视角上看,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健康和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对“环境”的认识[7],中医医学模式认为环境包括自然、社会两大环境及其统一,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只标明社会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显然,“环境”比“社会”更全面。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和全面的内涵而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冀中,高德馨,张洪涛,等.医学模式[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0:3.

[2]薛崇成,杨秋莉.中医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心理学[J].亚太传统医药, 2006,1:32.

[3]张桂芝,董兆举.医学模式演进与哲学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507.

[4]户明和.从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中医药发展前景[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3):41.

[5]孙之镐.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看中医学的发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3):1.

篇9

一、团队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质量工程”也积极倡导“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与此相一致,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会计和机械设计等很多专业和课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探索。团队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程项目为驱动,强调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三维培养,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综合实践能力。它通过组建团队、制定规则、项目制订、项目探究、成果展示、总结评比等步骤进行教学,强调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这里所指的团队是一群学生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组成的小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他们水平相当,彼此信任和尊重。团队项目的目标包括以下四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为了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间建立起信任和责任感;提高个人和人际间的交往能力,具备不同的视野和与不同的人一起有效工作的能力;获得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案例。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用案例有助于提高诸如“书面表达、有效倾听、成员间的理解和有效协作、在陌生环境下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应对压力、解决冲突”等软技能。

二、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1.制定项目。

采用团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确保分派的任务既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又能提高团队的技能。因此,教师应找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以确保案例既要用理论知识解决一系列复杂问题,又要强调成员间的互动和做出决策。根据社会医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选取合适的内容作为团队项目,并细化每个项目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标准。本次社会医学教学改革设计了三个团队项目任务,分别是“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健康管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社会病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2.组建团队。

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表进行分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文化差异、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有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使用能力等因素,每个团队由6~8人组成,根据项目需要,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自行设定并扮演各种角色,要求每个团队根据自身定位,制订凸显团队精神与特色的名称、宗旨、口号及队标等。同时,要求学生制定一个项目计划和团队合约。项目计划有助于团队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约有助于培养团队成员间的责任感。

3.制定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要完成预先设定的三个项目。由每个团队推举2名代表与教师一起组成评分团,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团队的合作性与协调性、成果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以5分优秀、4分良好、3分及格为标准,最后以总得分排序,予以相应的成绩和奖惩。

4.项目探究。

教师于课前两周布置项目,各团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商议、制订学习方案,分工协作,开展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个人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收集资料后,再共同制作形成PPT、视频、图片、文档等多媒体学习成果,并于课前一天将成果上交给教师。同时,各团队可根据项目内容需要,以文字、图片、道具等方法来创设相应的模拟情境。

5.成果展示。

项目任务完成后,每个学习团队可利用项目内容的特征,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把形成的成果向全体同学以多媒体汇报或团队场景表现等不同形式展示。汇报人由各团队成员推荐,要求讲解项目的完成过程、创新与特色,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补充发言。

6.总结评比。

各团队成果展示完成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同时根据事先制定体现团队特征的评分表进行检查评比,指定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给出成绩。

三、项目实施效果

团队项目教学法在社会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促进专业知识学习,使课程更有吸引力。

很多学生一开始不太注重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认为这门课期末自己看看书、背背相关知识点就能过关。通过团队项目学习,逐渐认识到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相关问题,逐步树立大卫生观和健康观,更好地实现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

2.提升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每个学生应培养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止一个,通过团队成员的讨论、资源的整合,最终找到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最佳方案,这一过程让学生收获了很多。

3.提高了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到讲台上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报告和总结,提高了写作能力;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学生意识到要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与不同视野和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

4.团队成员建立起了信任和责任感。

通过在一起完成团队任务,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了责任意识,特别是完成的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认可时,成员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5.丰富了课程的考核方式。

团队项目约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这不仅让课程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也有利于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

1.课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项目内容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典型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还要兼顾难度、成果的具体化及学生参与度。好的项目不仅为团队学习制定了目标和方向,还能对学习内容起到启发、扩展、延伸的作用,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成效。教师通过预先熟悉学习成果,分析其探究过程,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发现每个团队的特色与不足,为成果展示环节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监控过程。

教师应指导团队项目的整个过程,定期与学生见面,教师还应与学生讨论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可能出现的缺乏信任、害怕冲突、缺乏责任感、不注重结果等功能紊乱问题。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冲突。团队成员的风格不同,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大。建议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冲突的成因,获得缓和及解决团队冲突的技能。团队成员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有分歧,可采用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发式来达成统一意见。对团队中消极或过分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针对项目中搭便车、无兴趣参加、参加活动无准备等消极的学生,教师应与他单独谈话,了解其不作为的真正原因,如果谈话不起作用,则应扣减其期末成绩。相反,对于那些在团队活动中独霸发言、过分活跃的学生,教师也应帮助他们学会多给别人一些机会。

3.课后总结。

篇10

1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Boelen博士发表了题为《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全球行动》的论文中提出培养“五星级医生”(fivestardoctor)的概念,在医学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该概念反应或顺应了医学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民众的需要,亦为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五星级医生”应具备如下能力:卫生保健提供者(careprovider);决策者(decisionmaker);健康教育者(healtheduca-tor);社区领导者(communityleader)和服务管理者(serviceman-ager)。在这五项能力中有三项(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社区)都和预防医学直接相关,表明了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核心地位。在新的时期我们的医疗服务不应只停留在治病上,而正逐步转向以疾病预防为主,防病与治病相结合的阶段。这一医学发展趋势也决定了现代的医学教育必须重视预防医学的教育。

2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医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组成部分,三者在医学中的地位应该是预防医学观念为核心,基础医学为源泉,临床医学为手段。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务工作者。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利益及经济利益等多种原因导致各部分发展极不协调,重点表现为重临床,轻基础与预防,特别是轻预防。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局面。综合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及高等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使预防医学的发展受到限制。2、传统的轻视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学生甚至教师对预防医学的现状感到失望,对她的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缺乏积极性。3、长期以来预防医学教学和实践及临床脱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熟练的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导致错误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没什么用。4、目前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均不同程度地缺乏预防医学的专题实习,使学生无法通过实习体会学习预防医学的实践意义。5、借“非典”的东风,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建立了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专业,对于这种形势,作为一位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预防医学受到这么多年的冷落后,终于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忧的是新催生的这些预防医学专业是否会流于形式,只是为了顺应社会的潮流,而不是踏踏实实的着眼于新时期下的预防医学教育。还有一个值得担忧的是,当前,国家和政府确实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增加了投入,然而却依然忽视预防医学教育的投入,长此以往,必将造成预防医学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仪器设备和实践单位仪器设备的巨大差距,会使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到了实习或工作单位变得毫无用处。会严重影响预防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3新形势对预防医学教育的要求

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服务于大众的好医生,随着当前的医学模式将进一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的纯治疗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必将向群体-预防-社区保健的模式转变。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实现以下转变:1)从培养注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2)从培养单纯的医师向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多种综合卫生服务本领的全科医师转变;3)本科教育应着重培养可塑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以利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及一部分在研究生教育后转变为技术型、科研型的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为了应对当前的新形势,对我们预防医学教育也必须有相应的要求:

1.首先,我们必须积极

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赢得卫生部门及医学院对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视,从管理层面上改变“重临床轻预防”的陈旧观念。

2.抓住“非典”这一有利契机,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什么是预防医学以及预防医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何作用?让“预防为主的观念”深入民心,扭转以往对预防医学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