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技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技的好处

篇1

值得我们承认的是,现代科技的确给人类了许多好处。比如,因为发明了心电图,使无数心脏病患者了解了是心脏的哪个地方出了故障,以便对症下药;又如,计算机的发明,使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提高,并提高了办公效率;再如,因为发明了超导技术,使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500千米,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坏处也不少呀!

大概人们都不会忘记,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的悲剧吧……转瞬间广岛城变为一片废墟。什么东西有这幺大的威力呢?那就是原子弹。起初,科学家们让美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对付法西斯,可是结果呢?科学家们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使世界上多了一个可怕的战争魔鬼。这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呀!

篇2

网络资源可谓数不胜数,是现代的标志。我们21世纪的小学生难道只读圣贤书,不闻天下事吗?我们应该多上网去了解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我们都说玩游戏使我们迷恋上游戏,但是玩游戏成功时,会让我们知道不断的求新,这能说玩游戏不好吗?网络的好处如下:

其一是上网可以了解世界新闻,扩大我们的知识范围。

其二是玩游戏可以人际互动。

篇3

关键词 电脑设计;美术编辑;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181-02

电脑设计在美术编辑工作中作为建构形象的最佳手段,已经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可并接受,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电脑美术的科技创新技术操作把图文结构的形式艺术化、形象化,却是广大美术编辑工作者长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

1 电脑的广泛应用为新世纪美术编辑工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自电脑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思维科学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们的美学艺术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以很快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技、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设计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运作载体的一种介于艺术创新和科技发展间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取得传统绘画工具和摄影技术无法可比的奇妙色彩和图画,而设计速度却比传统美术创作提高近百倍。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美术编辑可以轻点鼠标将胸中的构想自由地设计和改变,也可以在有限的屏幕前创意非凡的遥远的美感构图;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就轻松设计制作出非常接近现实的数码影像。进入电脑网络时代,作为以美感形式充分体现作品思想内涵的美术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之玄妙力量,大胆的设计,尽情地想象,有极大的可能随心所欲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创新才华,并在某种程度为创作者提供了艺术想象力进一步升华的机会。在电脑技术没有和美学理想结合之前,美术编辑工作者往往在创意和工具面前显得无比尴尬,有时的确很难为一个好的创意找到艺术落脚点,原因在于传统画图工具的桎梏。从另一个层面理解,由于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时期的传统美术工作者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自己以前的诸多努力,有可能大部分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代替。这就需要新世纪的美术编辑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并发挥电脑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观念,设法创新努力创作更多符合时展要求的极具美学价值的作品。

2 电脑技术给美术编辑的设计工作带来了划时代变革

电脑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设计水平,而且拓展了艺术创新理念,改进了艺术表现方法,促成了新颖的艺术创作效果。平面媒体的各种美术设计如广告设计、书刊封面设计、报纸版面设计、户外广告等都因电脑这一媒介的诞生而基本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固有的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美术设计以多姿多彩的全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美术编辑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探讨设计方案,自由检验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可随心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计算机使美术工作者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美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设计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理想作为美术创作的指导思想已经渐渐成熟起来。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美术编辑,要把自己设想成美术设计师,应当运用先进的电脑科技手段为大众艺术文化生活服务,从而赶上时代的潮流。

3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编辑工作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有效使用,对一种先进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的美术设计作品,关键还在于美术工作者的艺术涵养。在设计创作的整个过程中,美术编辑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思想认识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向艺术创作的巅峰。艺术家和美术设计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洞彻力,同时要熟练掌握电脑美术设计艺术技巧,这三者须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4 传统美术设计与电脑创新技术完美结合

电脑互联网的应用,给平面媒体的美术编辑工作促成了划时代的意义,对报刊美术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电脑的功能使很多繁琐的设计劳动变成快捷而方便的键盘操作,使得高效快速完成美术编辑大量复杂的工作成为可能,电脑的应用给美术编辑创造了更新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创意空间。然而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虽然计算机的美术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美术功力仍然具有可贵的实用价值。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在长期的美术设计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知识文明的宝藏、美学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对于传统的艺术没有科学的继承就谈不上理想的创新与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传统艺术精华与现代科技手段互相联系、互相融合,以满足新时期人们的更高需求。

篇4

关键词:自由;现代科技;女性;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大潮挟沙裹石冲击着当代女性的生活,在这一波又一波浪潮的带动下,女性脱离了长期以来的禁锢,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她们感到爽快、刺激并怡然自得。当浪潮过于迅猛,冲毁了做人遮羞的道德底线时,浪潮中的人必将被淹没沉沦下去。本文通过探究女性在科技浪潮中沉沦的根源,尝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寻求解脱的新路径。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贯彻于现代科技生活中,使之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得以弘扬,这对于促使女性在科技境遇中提高内在素养、重塑其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考量。

一、现代科技中女性的自由困境

(一)劳动中的女性自由困境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1]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日新月异的家用电器也把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女性有了更多精力和闲暇时间关注自身以及广阔的世界。但是很多女性并没有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促进自身的独立和发展,而是肆意在无意义的休闲享乐之中消磨人生,“由于没有履行提高人类尊严的义务,那些正处于不断发展当中的心灵因而就无法强健起来。她们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欢作乐”[2]5。“女人=活着+享乐”是她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状态。这样的后果就导致女性对机器的依赖,忽视对自身智力和身体的训练,使女性更难以自立。本应武装女性,使其更自信面对世界的技术,却转而变为将其禁锢不前的堡垒。(二)虚拟世界中的女性自由困境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便孕育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在现实世界中受到多重束缚的女性提供了一个解脱的空间。在虚拟世界中女性从容貌、言论到行为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通过聊天工具,女性被简化为一行行字符、一段段影像,婚外情被催生出来,个人隐私甚至身体某些部位被有意无意公开。由于虚拟世界的惩罚机制还不完善,女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其中肆无忌惮。她们沉迷于逍遥自在的幻境,迷恋荧幕上的国民老公,对现实中的人和事挑三拣四。她们心游万仞,忘掉了现实世界的责任和义务;她们分不清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的界限,最终丧失了面对真实世界的能力。在虚假的世界里清醒地沉沦,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三)医疗技术中的女性自由困境生物医学技术的革新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了女性。她们不仅可以利用其诊治疾病,也可以有选择地改变成所谓的“人造”美女,甚至可以鉴别胎儿性别决定他们的生死。这些看似自由的行为,却使女性陷入无穷尽的困境。外貌协会的盛行,使女性为了迎合时下畸形的审美观而去改变自己。她们不满足于化妆品暂时的修饰,因而出现了古有女娲抟土造人,今有医生刮骨削肉重新“整人”的现象。丰胸手术、奶粉广告等无形中向人们传播这样一种观念:女人的纯粹是为了“美”而存在,是性的诱惑,而不是为了哺乳。所以,古代中国女性的缠足与当代女性的丰胸,一个缩小,一个放大,含义都是一样的,女人把自己当作了男人“性”的宠物,依附于男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早已被抛诸脑后。有些女性为了提高在家族中的地位,扭曲母性,违背道德,为了怀上男孩,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资源查出胎儿性别。也许有些女胎还没有出世就被母亲和家庭“自由”地扼杀。“自由而无平等,名义上好听,结果却悲惨可怜。”[3](四)性生活中的女性自由困境“食色,性也”,“食”的需求满足之后,就会有“色”的追求。性活动的生理促使人类对它有着自然的渴望。过去,女性没有权力对性说“不”,从而导致女性在性活动中兼具快乐和痛苦。现代技术使女性在性活动中更加自由、安全、快乐。随着思想的开放,的随意性不断增加,诸多现代技术也为保驾护航,使一直以来处于弱势的女性在性上面得到极大的解放,她们可以自由、平等地享受带来的乐趣与满足。已经实现性自由的女性,很容易在感性冲动的引诱下发生泛滥,进而失去爱的庄重。和本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而是“为了找到一个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找到一个容貌、体态、性情、举止、气质、风度等都为自己深爱的情人”[4],收获的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快乐,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彼此的认同与交融。当今一些女性却无后顾之忧似地沉醉在之中,即便怀孕了,也可以肆意地扼杀小生命于腹中。她们以“躺着”的方式换来“站立”的姿态,为了这种所谓的“站立”,她实际上已使自己堕落到动物的生命层次,沦为一具丧失人格尊严、丧失母性神圣的空洞躯壳。一个健全的人“需要身心两方面的力量”,否则就“会在无尽疯狂的享乐中或者疲惫的烦恼中失去生命”[2]117。

二、当代女性自由困境的根源

(一)女性的沉沦———理性迷失女性因其理性被遮蔽而沉沦,为了摆脱孤独、焦虑和责任,她们放弃了自由自主的权利。她们从对男性的依附中谋求“好处”,诸如逃避受挫折的恐惧、避免作选择的迷惘、降低经济拮据的风险,实际上是甘愿放弃了对自我的超越,其存在的最大价值仅限于生产下一代。长此以往,女性是依附男性的弱者的社会意识就会更加被强化。如今,科技的便利被全人类所共享,女性由此摆脱了诸多束缚,理应抓住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传统观念里女性依附家庭的集体无意识像霉菌一样滋生泛滥在女性思维中。人们仍然认为女性找到一个好丈夫来养活自己是一件体面的事,他们鼓励女性通过婚姻来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从事艰难而冒险的事业。在这样的境遇下,女性的理性智慧从小就没有被健全地开发出来,而是被灌输进依附、顺从的意识,将精力花在外在容貌上。千百年来“女为悦己者容”的意识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意识的实质是为了迅速实现女性扭曲的人生价值,获得男性的青睐。当前一些女性贪图享乐、难耐贫穷,想方设法利用现代科技来美化自身的姿容,并以此为资本获取男性的宠爱,满足自己的物质享受,这是千百年来女性依附意识的延续。如今,女性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地位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而这更多是成为部分女性增加自身择偶筹码的亮丽装潢。在遭受现实的挫折打击之后,部分女性也会认为回归家庭是其“明智”的选择。(二)环境的束缚———主客对立在充满紧张和压抑的封建社会里,男性由于体力上的优越树立起自己的主体性从而视女性为他者。拥有话语权的男性为了彰显男权,实现其统治需要,确立起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习俗、制度,创造和书写了包括女性在内的整个中国历史,例如“三从四德”是束缚汉族女性一生的“紧箍咒”。男性可以有多种休妻的借口,女性却没有任何离开丈夫的理由,连丈夫去世了也被要求守节不嫁。到了近代,中国女性被包括“男性本位的社会性别制度”在内的“四座大山”压迫,从身体到精神都受到禁锢,灵魂被扭曲、腐蚀,人性被压抑。不可否认,大部分女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被视为客体,地位极其低下,但那是由有性别偏见的男性杜撰,并被有权有势的男性所利用的错误思想,本该作为历史的糟粕摒弃的,却被异化为客体的女性无形地接受。当现代女性获得来自男性给予的政治,特别是现代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解放时,那未被矫正、缺失道德的人性因释放而张狂,从而把一切的压抑释放在了物欲之中。女性在随心所欲地把控、利用现代科技时获得了满足感,在享受主体性的同时,却不知自己陷入了欲壑难填的虚无之中。“女性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否定鄙弃理性,活在刹那间,注重瞬时的感官享受,放任,以此来排解男性主导社会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和钳制,反对科技文明对人的异化。事实上,女性在反抗孤独苦闷获得一种解脱的时候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5](三)科技的附魅———忽略反自然性利用科学技术突破自然束缚而实现人的需要。女性在享受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的状态有所改变甚至是破坏,这是现代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性。肖锋在《中华读书报》撰文引日本学者中山秀太郎的论述说:“所谓技术,从其出现的那天起,就是反自然的。技术……只要使自然界发生某种变化,就要引起自然破坏。因此不会有什么绝对安全的技术或者无公害的技术。”[6]我们不能因此而一概否定科技的发展,因为科技本身对自然的违反并不具有危害性,人唯有在真与善与美分离、价值与事实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分离的状况下运用科技才会导致一系列的灾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钱的诱惑使得有些唯利是图之人利用科技来满足女性消费群体的某些需求;技术万能的观念在缺乏理性、信奉享乐主义的女性群体当中盛行,她们唯科学技术马首是瞻,认为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为了达到自身当下的目的,一些女性不顾一切后果利用新技术,违背自然规律纵情,妄想青春永驻,甚至泯灭母性追求反自然的“美丽”。“凡是牺牲真正的品德以图眼前方便,都只为今世而活,他们不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2]44如果一个女性利用科技而把生命浪费在感官的愉悦上,可以肯定,这样的女性是没有灵魂的,更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真正的感官之乐是从灵魂深处生发出来并由女性自己塑造,而不是由别人来诉说。

三、当代女性修养与自由困境的解脱

一切文明的发展总离不开其既有的文化传统。现代化的过程不是把旧有的一切推倒然后在废墟上重建,而是以旧有文化传统作为母体自我发展演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不能抛弃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

(一)修德行善

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是指地位较高的男子,是对这些人的尊称。直到孔子才赋予“君子”道德上的含义,并把君子树立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在传统社会里,君子既是道德典范又是国家政治掌控者,但由于性别偏见,女性并不是君子人格的承担者。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对人的道德行为、价值理念以及人格典范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现代人涵养自身精神生活,寻求安身立命、修养成德的重要源泉。儒家道德学说至宋儒而焕然大明。宋儒以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来解释复杂多变的人性:天地之性是宇宙本体在人身上的体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根所在,其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诸德,这些德性既是人的本性又是宇宙的本体,天命人性相统一;气质之性来源于“气”,“气”是一种物质性材料,“气”凝结成人的形体。人受形体的遮蔽,天地之性不能完全显现,从而产生了物欲。因此人需要做修养的功夫,以变换气质,最终回复人的道德本性,从而成就理想人格。女性如果在科技搭建的温床中增加而牺牲至纯至善的美德,那么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本真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回复先天本性以成就理想人格是一个不断摆脱物欲奴役而获得精神自由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独立自主的勤勉修行,终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然和乐。传统社会一直将女性排除在君子人格的修养之外,而女性实则具有同一本性,且有知有识,通过修炼依然能穷理尽性成德,成德之人就是理性的顺性之人。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7]139做人就应该顺从自己的道德理性去行动,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依附,毫无自我地沉沦。女性应该明白,外在容貌也许能赢得男人一时的心,但只有靠理性支持的美德,才能取得他的敬重和持久的感情。理性是人异于禽兽的天赋能力,正确地激发并运用理性,将德行建立在知识、智慧上是女性应该追求的姿态。“女性不受一切事物的束缚,除了明显的理性外,‘理性对于她们的贡献是真正的自由’。”[2]154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7]137女性骨子里有悲天悯人的慈悲心怀,她们乐于慈善、热爱和平。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老子说上善若水,女性和水有着不解的情缘。泰勒斯说水是宇宙的本原,水孕育万物,乃生命之源,女性孕育胎儿,是生命的载体;水能自我净化获得澄明,女性能够通过分娩脱胎换骨;“水遇物赋形,圆中则圆,方中则方,拥之则止,决之则行。”[8]女性善变,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水处低洼之处不与万物相争,女性处低位几千年无怨无悔;水善以柔克刚,女性的阴柔与男性的阳刚相生相克;水积聚汇成江海,博大包容,成其浩瀚,中国女性在国难当头之际,不计前嫌,奋勇抗击,因为“有仁必有勇”。水德呼应女德,凸显女性的君子品格。在现代科技的照耀下,女性是有潜力在现代科技中确立起独立自主的自我形象的。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君子中庸”,但“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9]。国家可以治理,官职可以辞掉,白亮得刺眼的刀刃可以踏过,中庸很难做到。中庸尽管难,却是很可贵的一种智慧。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女性应该把握中庸之道,运用现代科技的同时不依赖沉迷、追求过度的享乐,而应利用自由时间提升自己,在劳逸结合中张弛有度,使中庸的标准与科技随时调和,无过无不及,在“执中”中让科技的功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这里的“执中”并不是一分为二的硬性指标,而是智慧的拿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和合虚静

回到传统视域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主客二分并不是对待男女两性乃至科技的最佳思维。相反,两者完美的融合才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智慧。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0]120男为阳,女为阴,男女两性和合交感,在一团和气中相互扶持。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11]朱熹解释曰:“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母之道也。是人物之始,以气化二生者也。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自男女而观之,则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12]朱熹的这段解释清楚地说明阳性刚健形成男性之道,阴性柔顺形成女性之道,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是由阴阳两个要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它们同等重要,不存在尊卑差异,更不存在谁应当依附谁,而是各自在能力范围内发力,共同构成一个太极,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科技并不是男性的专属,女性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科技中的位置,“知其雄,守其雌”[10]75,合理地运用科技,别妄想主宰它,因为主宰科技反而会被科技攻陷。女性也是得“道”而生的,但在现代科技中与“道”渐行渐远,几欲分离。这是因为女性在面对科技时常常自以为是地随意利用它们,利欲熏心,毁伤先天形体,甚至丧失人性,离开其本然的状态。因此女性需要安其性命,静观其变,回归“静”的状态。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10]39虚静其心,以静的姿态去总揽之,知止、去欲,排除一切蔽障以及不和谐因素,虚怀若谷地使心灵达到极度澄净的状态,不动于心地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静心之后便能促成无欲,“复静归根”,也就是向最初的本性回归。在不受任何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心与外物没有间隔,从而体验到科技造福人类的宁静至美。心与科技“不将不迎”,即科技不扰我心智,我心不强加于科技,在和谐中忘我。“静”不是安静不动,而是让心灵回复到最初那个纯真至善的自我,将人的价值与科技的价值合而为一。

(三)“道”运自然

科技促使女性得以解放、进步,女性离开它几乎无法生存。在科技革命的冲击下,许多女性没能敏感地察觉其中隐含的危险从而审慎地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结果被逐渐异化,堕落在科技的浪潮中,“道”运自然是拯救异化的途径之一。人本来应该是生存在“自然状态之中”。自然状态不是杜绝现代科技给女性带来的一切,而是在安享人类智慧的同时,内心依然留有一块纯洁的圣地,在不断反思中顺其自然地诗意栖居。“乘天地之正”,不执著于外在假象的美,安享本真的存在。自由自在,无所待地随势而行。这个势是蕴含“真善美”内核的正能量的势,不是包含“假恶丑”的空洞地趋炎附势。游荡在这个世界上不去刻意攀附什么,顺从别人而不失掉自己的本性。这是一种对只寻求私欲小我的消解,从而促成道德本真大我的一种整体性回归。自然中蕴含着无限的规律,它无为而动,可以在回归中造福女性,此时“道”和“技”浑然一体。女性在思维中损之又损,返回到自身,“含德之厚,比于赤子”[10]149,这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反观。回到“婴儿”的状态,不是说无欲不为,而是像婴儿的欲合理正当,符合天理。饥则觅食,渴则欲饮,冷则寻衣,困则思睡,毫无刻意痕迹,纯粹的自然之态。科技是促进自然之态下的便利,而不是满足膨胀的欲望。人欲并非婴儿般自然,而是违背道义规范的私欲。真正的幸福必须是在适当的节制中产生的,在渴望得到的路上才会觉得生活充满意义。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对美的不懈追东西才是合理的。对合理的美的追寻如“夸父逐日”般,整个过程本身是一种美;心广体胖也是一种美,因为心慈仁厚,外在体态自然而祥和,即便胖一点也是美的。罗汉是胖的,怀孕的妈妈是胖的,肚里能撑船的人也是“胖”的,他们都不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利用科技去改变自身形体,但他们都是极美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66,女性就应该遵循自然本真的状态,散发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才能在这个人造科技的时代鹤立鸡群。不再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一种自然;不再人为地扼杀生命,春种秋收亦是一种自然。自然就在真实的此岸世界中,不人为刻意地去干预。人“化”自自然,最终也要“化”回自然中去。“以物观物”,用质朴的心灵,自然无为地在科技的时代中和谐生活。“德者,得也。”无论是自己争取还是法律赋予的诸多权利与自由,女性既然得到了就应珍惜,理解权利背后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心”的自由比“身”体的自由更接近自由的真谛。德在道那里还是虚无的状态,谓之玄德,玄德是与道相冥合的德,直接通向“道”,是最本真、最“朴”的状态,通过德可以向“道”回归。因此女性应该达到德的境界,那是“人和宇宙本体的合一,也就是同‘道’的境界”[13]。老子说“无以生为”,不过度用心于生,任其自然,便是全德。在全德的境界上便可以长久。长久的秘诀就是不自生,在自然而然中与道共存、合一。总之,回归自然,女性需要破除固见,抛开物质利欲价值观,重新回到精神深处,顺性而为,从而拯救灵魂的失散。让生命在真善美中自由翱翔,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去释放被矫揉造作而扰乱的心灵。找到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抓住自然的根脉,重新回到天地自然之性,自然本真的存在应是女性不懈追求的审美境界和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0.

[2]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3.

[4]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

[5]王澄霞.女性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7.

[6]肖锋.从技术的人文定位想到的[N].中华读书报,1998-05-13(3).

[7]论语[M].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

[8]佘明哲.超越时空的大智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7.

[9]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416.

[10][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北宋]周敦颐.周子全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78.

[12][北宋]周敦颐.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7:6.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一、信息技术和教学有机结合可以化无形为有形,为师生架起一座新的桥梁

人类的思维空间是三维的,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却几乎局限在一维言语空间上,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只能在抽象的、呆板的、静止的、缺乏情趣的言语世界里进行了,这样必然会导致忽略了数学领域中超越逻辑思维的东西,如直觉、美感和单纯的乐趣。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使学生的认识与教师的教学间产生了一条鸿沟。信息技术就能恰到好处的在这条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给枯燥无味的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可以化静止为运动,化抽象为直观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如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的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可以形象地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闪烁几下,出现“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现“边”字;接着,我让学生自己画一个角,这样效果会好很多。再如,我在讲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图形的认识时,除借助学具让学生认识这些形体以外,还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体。特别是让学生在看图数图形的个数时,大部分同学都因为缺乏空间想象力而漏数。对此,我借助多媒体把图形分解开,变抽象为直观,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再数别的图形时就能比较准确的数出来了。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好奇大家在讨论什么吗?如果你还不知道新时代青梅压片糖果,那你就out了!

小小青梅果,是零食还是保健食品?

当然两者兼具,但千万不要把它等同于薯片、可乐。青梅,看似毫不起眼,却是中外普通百姓自古以来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健康珍品。它不仅是当代各国营养学家争相研究的重点,而且在几千年前就是古人研究与应用的佳品。所谓“青梅竹马”正是借梅子的酸涩清甜之味寓意青涩、纯洁、持久的爱情。在我国富产青梅的地区,当地人如出现腹泻症状,吃几颗新鲜的青梅果便可及时止泻,效果十分明显。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炮制青梅酒,腌制青梅果脯、蜜饯的习惯,使青梅成为维护身体健康的佳品。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也都有食用梅制品的传统。在日本,夏秋季节每餐必食几粒梅制品,从70年代至今,每人年平均消费量由50克上升至1224克。

与古人简单地从效果验证青梅功效有所不同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营养学家对青梅开展了更科学详实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青梅味道之所以如此酸涩,是因为它自身的有机酸含量远远高于一般水果。此外,青梅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活性成分,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青梅不仅具有生津解渴、刺激食欲、促进营养吸收、消除疲劳等功效,还可有效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促进人体内酸性物质代谢,具有缓解压力、驻容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正因为青梅的营养保健功能颇多,所以被誉为“天然尊贵养生品”。

不论是历史医术药典,抑或古今中外百姓食用青梅的历史,还是现代高科技实验研究都充分表明,梅作为传统果品,具有重要的食用及保健价值。正是基于青梅独特的营养价值,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立足百姓健康,深入挖掘青梅宝贵的营养保健功效,运用高科技手段,充分提取青梅的有效营养成分,精制而成了青梅压片糖果。青梅压片糖果在遵循优质安全原则的同时,高度浓缩青梅营养成分,重新焕发人体平衡健康,瞬间抓住老少目光。

篇7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美术;继承;剖薪

多少世纪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绘画、雕塑等形式是美术创作不可动摇的表现基础,是作为记录形象的最佳手段。美术与画笔从来就好比鱼水关系不可分割。西方美术史更是在很长时期把模仿客观对象的古典写实主义技巧作为表现主导。

然而,这种以笔为创作媒介的表现方式保持到19世纪却受到严重的挑战。1826年,法国人普斯用曝光法拍下了人类不用绘画而用阳光得到的第一张照片。从此,摄影像一棵大树,根植于科技的土壤,在艺术的春风雨露中发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文化艺术观念的更新而蓬勃成长起来。照相术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普及对以模仿为主导观念的传统艺术无疑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其惟妙惟肖的纪实本领远远超越了写实绘画的能力,以至于有人说:“传统绘画在对客观事物的忠实与再现上与摄影相比是何等的无力!”就连写实主义优秀作品《父亲》也不可幸免地被人评为“给人的感受不过是一张比较精彩的写实照而已”。不可否认,摄影作为l9世纪新的艺术创作载体呈现出很大的优越性。它以其丰富的造型能力成为大众手中选择美、捕捉美、塑造美、再现美的有力手段,给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摄影挑战写实绘画,导致写实绘画的解构和现代绘画的兴起,那么真正造成传统艺术家们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的,则是一百多年后电脑美术的诞生。

20世纪人类最伟大、最卓越的技术发明是计算机。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开辟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在短短的50年阃,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广泛深入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当然包括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电脑美术因此应运而生。电脑美术是以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主要工具的一种新兴视觉艺术种类。它能取得普通绘画工具和摄影无法取得的无以伦比的绝妙色彩和魔术般变幻无穷的形式,而设计速度却较传统美术创作可提高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从Photoshop到CorelDraw,从AutoCAD到3DSMax。每一种电脑制图软件的推出都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你可以轻点鼠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随心所欲变动,也可以在几尺的荧屏前创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可以既不用胶片又不用冲洗得到超现实数码影像,还可以抛弃纸笔创作模式给小朋友献上精彩的《玩具总动员》……。总之,你所想表现的内容和东西,几乎都能在电脑里数字化生成。古人把对再观美好事物的愿望寄托在马良的“神笔”里,而电脑美术似乎将他们当初的梦想变为了如今的现实。因此,电脑美术一产生就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正当人们沉浸于“网络伊甸园”充分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艺术创作乐趣时,一部分人却产生了忧虑和迷惘:面对“摄影昔冲写实绘,电脑今震抽象画”的现状,真不知传统艺术殿堂还能挺立几时?电脑美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是否会令21世纪的传统美术工作者失业呢?长期以来形成的纯美术的各种门类是否会逐步消失而被新生的电脑美术所替换呢?这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当前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这是当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无法回避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碰撞,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博大的胸怀、相对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正视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电脑美术的产生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艺术设计的质量、设计效率和设计自动化水平,而且大大拓展了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段,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效果。各种艺术设计门类——广告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一都因电脑这一媒介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突破了自己那门艺术表现手段的局限而大显身手,使现代艺术设计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可以在计算机显示屏前讨论设计方案,观察任一角度的设计效果,欲将设计方案缩小、放大或转换角度,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同时还可通过修改设计方案的各种参数来随意修改设计方案并选出最佳设计效果。英国美学家鲍桑葵说:“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别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计算机使艺术家们如虎添翼,增添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电脑艺术手段的运用不仅对艺术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好处:它既可以综合各种创作素材,又可以对比各种色彩,还能够突破传统的技法。随着艺术软件的不断开发,这种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伴随着大艺术时代来临的,是艺术院校教育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受传统学院派绘画影响很深,就连不少设计学科也一直沿用绘画绘图为主的单一训练手法。网络艺术的兴起使我们将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统一的教育观作为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李政道博士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新世纪将唤起人们对科学与艺术综合创造力的认识,在其相当丰富的土壤中达到美术创造探索的高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才能不仅扩大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本质课题上去。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学子,无论立志成为设计师还是纯艺术工作者,都应当学习、了解和能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大众文化生活服务,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技虽然对传统美术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现代科技的运用,只是人在艺术创作中对工具的使用,对一种技术的掌握,而真正要创作出有价值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关键还在于对人的艺术层次的提高。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要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以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将深刻的艺术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才能走到艺术创作的终点。艺术之美不仅是形式之美,而且更是人文之美。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和较强的表现能力,要打下坚实的艺术功底,熟练掌握各种艺术技巧。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艺术修养,只是去掌握一门技术和一两种设计软件的使用,那就只能是机械性的重复或是模仿性的制作,决不可能刨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家自己独特个性的艺术品来。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电脑美术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美术仍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各门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种类的多样性。美术史发展至今数千年.留下了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风格流派、各种表现手法。国画讲究“皴擦点染,干湿浓淡”.西画讲究“虚实松紧、光影线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传统美术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表现性。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家智慧的结晶。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无论多么异彩纷呈的当代艺术,其根与源都牢牢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同时,由于人们审美观念不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爱好:有的人喜欢传统艺术.有的人喜欢现代艺术。所以我们不能提倡一些艺术门类抛弃另一些艺术门类,而应让各门艺术种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使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和人们的不同爱好。我们相信,传统绘画只要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种高雅时髦的文化需求更加被大众所喜爱。

篇8

下面就个人经验来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深化理解。

篇9

【关键词】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法 新课标

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突出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高科技人才,突出了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新课标在课程上实行学分制,教材结构相较于旧教材有了全面的调整,从运动讲起,再到匀变速运动,继而讲到力,然后探讨运动和力的关系,循序渐进,适应了学生们的理解接受能力;新教材更多的引入了探究式的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探究式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追捧,物理学的探究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法,顺应了时展的需要。

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围绕着老师,学生的学习以老师的讲授为主。相较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而言,旧的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方法落后,以知识的灌输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收,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犹豫其忽略了学生的主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学习的被动性,学习效率的低下;另外,在一定程度下,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降低了学生在知识上的突破性创造,不利于学生学习模式的培养。总而言之,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以传统的说教式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综合性的现代科技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适应了时展的需要。

二、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主要形式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辅助学习。高中物理学的探究式教学,首先将课程的学习改成了学分制,不再只是强调期末的考试成绩,而将学生的成绩转化到了平时,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改变了课本的知识教学顺序,由运动讲起,继而谈到了力,再由力谈到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最后,新课标的教材突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一些基本的科学规律讲授完成后,都有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这些基本的科学实验,以科学体验为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三、探究式在课堂上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寓教于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动手,来获得知识的掌握。如何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物理课堂上,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首先,要将学生从旧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接收新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按照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进行,在一些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的学校,教育部门要大力改造,建立起教学基本设施,尤其是实验室的的建立。在思维模式,学校要大力改革,通过会议讨论,课程研究等等形式,将探讨式的教学模式深入到每个老师的思维体系中,培养老师教学思维转变,将老师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转移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上。

其次,就要做好学生的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新课改对于其自身的好处,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课程小竞赛小实验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比如,可以进行一个水火箭的制作比赛,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水火箭的原理,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研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然后,增加探究式实验的数量,老师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老师只是作为辅导者。强化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优化了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原理,还掌握了实验室的基本仪器的操作使用,为以后的学习殿下了基础。最后还可以增加现代多媒体电脑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通过电脑模拟软件,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模拟,例如射线的散射,围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将老师和学生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但是在现代的教学环境下,以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科学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中,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文化,寓教于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为培养现代化的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对此,延续本刊封面故事的话题,我们也尝试抛出这样的话题:科技到底能否被称作传统技艺的天敌?

在记者联系业内相关行家采访和了解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出我们此次关于文化产品的报道不能生拉硬套地和科技扯上关系。其实此种表述,着实不能让人信服。我们的初衷可能没有完全被质疑人理解和尊重,但并不代表我们自身不愿意尝试主动思考如上述报道所涉的质疑。

谈到砚台、陶瓷、漆器、刺绣、织锦、雕刻、青铜铸造,以至更多被中国文化总结为瑰宝的东西,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是历经千百年岁月积淀下来的文化历史印记。她们如若娴婉的少女,尽管才情万种,却未能走出深闺,在现代舞台上展现她独特的魅力。科学技术作为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则如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儿,科技与传统工艺共舞,这一静一动,能否成为一对好舞伴,跳出曼妙的舞姿?

中国的制砚工艺无疑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砚文化可否简单地被视为仅仅给予保护和封存,以备珍藏的东西?这就像是教育,我们从来不愿意简单地将其产业化、商业化,可如今社会需求是刚性的,重要的在于引导。

就像上述报道所引用的文化部的一位专家的说法,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不可分割。我们既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同时又要利用、发展好文化遗产,要通过利用和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前,积极利用一些现念和先进科技手段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有利于解决部分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两个方面的棘手问题:一是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民众与它们的感情日益疏离;二是保护工作缺乏持久的动力。在生产工具、生产材料、生产流程的科技进步促动下,部分遗产项目有可能转化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将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可谓恰到好处。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绝大部分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获得现代科技的提升,从而继续服务于大众。工艺美术不仅仅讲艺术,也讲工艺科技,实际上工艺美术这个名称本身就代表着科技与艺术的联姻。

科技对于产品质量和形态的提升,对于品牌的塑造作用是刚性的、是支撑。如今全国的工艺美术行业正在产生一水分流现象,即少数老艺人和大师开的家庭工作室以传承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责任,他们的生产是传统形态的、纯手工的、少量的。绝大多数工艺美术企业则需要持续地坚持科技创新,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以此来解决人力成本高、产量低、天然材料消耗大、能耗大、产品形态陈旧、产品同质化等等历史问题,力争在传统工艺美术各个行当里,都能涌现出世界级的民族品牌。

上述报道,还提到了科技支撑的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研发。目前的传统手工艺行业,无论是题材还是图样,都存在与现代审美需求脱节的情况,尤其是个体手工劳动者,很少有涉及研发的。可以说,设计方面的瓶颈是这一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是材料与工艺创新。在这方面,内地从业者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力度不够。比如,刺绣用的丝线,从浅蓝到深蓝,我们只有20多种,而在日本,这样的丝线可达100种。三是行业标准。内地的手工艺行业开展理论研究的力度不够,行业标准严重欠缺,这导致我们的产品均质化没有保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