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行动计划

篇1

(2021-2023年)

 

一、工作目标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通过实施重点项目带动、行业对标、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培育等行动,支持企业加速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加大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迈向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顶端、技术链尖端。到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5%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工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构建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技术改造年度目标

——2021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0%以上。

——2022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2%以上。

——2023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35%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重点项目引领行动。

时间节点:每年滚动实施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投资稳步回升,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

实施重点:《自治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进一步明确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纺织等行业领域的技术改造重点和方向。建立重点技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发挥技改贴息和综合奖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自治区层面重点推动投资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各地市重点推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200个左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各县(市、区)重点推动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二)对标提升行动。

时间节点:到2023年树立10家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行业标杆企业。

实施重点:推动对标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展开。修改完善《自治区对标奖励管理办法》,围绕自治区确定的重点特色产业,推动对标工作由普遍覆盖向重点深化转变,组织开展对标能力提升示范工程,引导电子信息、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领域企业找准对标对象、对标要素和对标方法,每年树立5家左右国内领先的行业标杆企业并给予奖励,示范带动更多企业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三)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时间节点:2021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培育1家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5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到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00家以上,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0个以上,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5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3-5家,各类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20个。

实施重点: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每年培育3-5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知名院校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在各工业园区布局建设若干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支持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单位,组建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培育1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四)关键技术攻关行动。

时间节点:攻克一批先进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卡脖子”技术,开发一批具有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到2023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5项以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40项以上,争取2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列入国家目录,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和难点得到突破,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实施重点:聚焦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每年实施5项左右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15项左右关键共性技术揭榜攻关。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在高端装备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我区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工业强基工程。(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夏银保监局,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五)行业标准提升行动。

时间节点:到2023年,新增主导制(修)订3个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重点领域打造3个左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准化试点示范区(项目)。

实施重点:围绕制造业基础、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兴产业、制造安全与服务、绿色制造、现代煤化工七个方面,构建系统协调、需求导向、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提升企业产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创新能力。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构建宁夏煤化工产业标准体系。建立宁夏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制定智能刮板输送机、焊接机器人等一批具有智能化要素产品的团体标准,在高端轴承、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制定若干“领跑者”标准。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争创中国工业大奖、中国质量奖、国家级质量标杆。(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厅,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六)服务型制造转型行动。

时间节点:2021年培育和认定国家、自治区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5个、工业设计中心3个。到2023年,培育和认定国家、自治区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50个,工业设计中心10个。

实施重点:推动创新设计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和应用,重点强化创新设计对绿色食品、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服务支撑,鼓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引导工业企业以价值链延伸与再造为重点,从提品向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增强咨询设计、项目承接等系统解决能力,面向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承揽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EPC)和交钥匙工程。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中小制造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金融等各环节有机融合,推广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提高供应链的市场响应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稳定性。(责任单位: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市场监管厅,宁东管委会,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优惠政策落实。认真贯彻执行进口设备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强基等政策。 落实自治区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政策,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协调解决重点项目用水、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问题。发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主要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有力撬动企业扩大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篇2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

事件:

公司2010年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2.3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8.3%和266.0%,每股收益0.063元。公司中报业绩预告:同比增长500%-600%。

评论:

增长主要来自烯烃

公司主营业务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生产PVC糊树脂为主的氯碱化工业务;第二部分是DCC炼油装置,主要生产汽柴油和丙烯,第三部分是以自产丙烯为原料,生产丙烯酸及酯和环氧丙烷;第四部分是最近刚投产的CPP装置,主要生产乙烯和丙烯。公司去年9月份CPP装置开始试车,经过多次调整,在今年2月份负荷达到了100%,进入了平稳的运行期,特别是今年2月以来国内外烯烃进入高利润期,乙烯EBIT达到4000元/吨,成为公司今年2季度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烃及衍生物进入盈利高增长期

因烃类下游产品近期涨价幅度远高于原料石脑油价格涨幅,目前乙烯、丙烯等烃及衍生物EB IT已经高达4000元/吨,烃及衍生物打开了石化行业盈利空间,如同2003年的杨子石化一样,烯烃会带动芳烃等烃及衍生物价格上涨,从而使三大合材料毛利高涨,目前三大合成材料价格已经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的75-85%左右,而原料原油、石脑油价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50-60%,毛利显然已经明显上升,我们认为烃及衍生物带动的三大合成材料高盈利状况将会持续1-2年,历史上每次烃类复苏都有2年左右时间。受全球经济好转,化工出口持续上升,烃及衍生物带动石化产品总经销量和产品价格持续高增长,超出了市场预期。

使用重油 技术过关 未来成本优势明显

由于辽河油田原油中轻油含量偏低,直馏石脑油和轻柴油不到原油的30%。因此,在沈阳发展重质油裂解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DCC技术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于1990年在重油催化裂化基础上开发了以最大量生产丙烯和丁烯为主要目的产物的催化裂解DCC新工艺。DCC副产较多的丙烯,但其乙烯产率较低。沈化的50万吨DCC装置,其炼化产品生产能力为:汽油19万吨/年、柴油13万吨/年、丙烯16万吨/年和乙烯1万吨/年。CPP是以重质油为原料,采用专门研制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以催化剂流化输送的连续反应再生循环操作方式,在提升管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裂解及高温热解、择形催化、烯烃共聚、歧化与芳构化等综合反应,在比传统的蒸汽裂解制乙烯缓和得多的操作条件下制取乙烯和丙烯的新工艺路线。CPP工艺特点是,适合直接加工重油,尤其是石蜡基油,还可掺炼适量的减压渣油,也可以直接加工常压渣油。目前CPP是按照中间方案运行的,乙烯的收率在17%,丙烯在20%,此外轻油、燃料气和裂解石脑油各自的收率在10%、15%和16%。公司使用重油,技术过关,未来成本优势明显。

丙烯酸酯贡献将逐步增加

在丙烯酸生产中,粗(未精制)丙烯酸几乎都用于生产丙烯酸酯(最重要的有丁酯、甲酯、乙酯和2乙基己基酯),其主要用于涂料、造纸、纺化、粘结剂和油墨工业用其他衍生物。占到了60%左右(国内占到80%)。冰丙烯酸用于生产超级吸水剂聚合物(高吸水性树脂,SAP),占世界需求量约32%,以及洗涤剂聚合物。少量用于生产聚丙烯酸酯用作增稠剂、分散剂和流变控制剂。国内的需求经历金融危机打击之后,在逐步回升。公司13万吨丙烯酸酯项目是利用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原料,引进日本三菱化学丙烯酸及酯关键技术,建设了一套8万吨丙烯酸装置及两套总产能13万吨丙烯酸酯装置,总投资额为12.9亿元,建设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13万吨的产能分布是1万吨/年丙烯酸、8万吨/年丙烯酸丁酯、2万吨/年丙烯酸辛酯、1万吨/年丙烯酸甲酯、1万吨/年丙烯酸乙酯的生产产能。其中甲酯乙酯可以切换生产。根据我们的估计,按照当前丙烯酸酯的平均价格,单月的业绩贡献在3400万元左右。

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体会议的要求,在建设和谐吉林的进程中,以省政府批转的《吉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的《关于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继续实施“自强就业助残行动(2006—2008年)”二期工程,全面加强残疾人就业的法规政策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就业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和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促进更多残疾人就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和就业的稳定性。在稳步推进城镇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

二、任务目标

——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五个体系”建设。

——全省新增残疾人就业5,000名。

——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000万元。

——投入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2,000万元,培训残疾人10,000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到60%以上。

——投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资金2,000万元,扶持4,000名残疾人就业。

——新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2,000个。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

——结合贯彻国务院即将颁布的《残疾人就业条例》,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省的实施办法

——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批转的《关于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吉政办发[2006]28号),指导各市州全部制定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

——配合监察部门对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

——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我省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残疾人就业的资金管理办法。

——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省级调剂金,鼓励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市、区)更好的开展工作,帮助经济基础薄弱县(市、区)提高服务能力,确保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发展。

——协调有关部门修订《吉林省助残奖学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

——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调整支出结构,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足额投入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扶持工作,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应有作用。

(三)努力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水平。

——制定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体系的规范意见》。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化培训为重点,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确定一批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社会培训机构作为残疾人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全面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发挥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作为首批全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的作用,重点做好全省服装制作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组织有自谋职业和创业企业愿望的残疾人参加创业能力培训。

——从第三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中选拔部分人员进行集训,参加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继续做好全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发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基地的作用,逐步扩大规模。

(四)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的规范意见》。

——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残疾人就业优惠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工作,确保持证残疾人享受扶持政策和相关服务。

——继续积极争取政府出资购买的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残疾人稳定就业。

——组织开展求职登记、能力评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工作。

——积极创建各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安置和带动一批残疾人就业。

——开展残疾人创业带头人评选活动,建立一支残疾人创业带头人队伍,确定和扶持一批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奖励一批残疾人创业典型。

——规范残疾人失业登记工作,确保失业登记的残疾人及时领取《失业就业登录证》,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

——制定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优惠政策,通过给予适当补贴等措施,扩大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使更多的残疾人受益。

——探索建立庇护性工场,集中安排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

——组织实施“创建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助残创业优质服务”和“盲人按摩妙手兴业”活动。

(五)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现已形成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全面实现残疾人就业工作信息的网上传输。

——建立和完善各级残疾人就业数据库,实现残疾人求职和用工单位招工信息网上,提高服务效率。

篇4

关键词 科技传播;产业化;公益性;国家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9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了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共享,人类社会逐渐迈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创新可以为经济质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当代知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建立畅通高效的科技传播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话题。在信息技术日渐普及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明确科技传播的公益性和产业化双重角色适用的具体领域,以及构建适应当前国情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这些问题将对进一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科技传播的内涵与主要分类

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具有跨时空和中介性质,通过联系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扩大知识的影响。形象地讲,科技传播体系类似一个交通运输网络,其宗旨均在于消除转移过程中的障碍,降低转移成本甚至实现自由流动。“要致富,先修路”不但说明完善的交通运输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科技传播体系对知识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从科技传播的内涵出发,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分类。第一,从科技传播的参与主体角度,可以分为传播者导向型、受传者导向型和中介导向型。传播者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在科技传播中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科技传播体系要力求激发传播者对知识的分享意愿;受传者作为知识的接收方,对最大限度挖掘知识潜力和实现知识价值有着重要意义;科技传播中介是联系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键桥梁,包括媒体、期刊杂志、出版集团、博物馆等。第二,从科技知识的专业程度来划分,科技传播包含“高位”的专业交流、“中位”的科技教育和“低位”的科学普及和推广。不同层面的科技传播需要不同的载体,例如高端专业知识必须经过易读性和大众化的修饰才能有助于科学的普及,这就给充分挖掘各层面需求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提供了发展沃土。第三,从实施途径来划分,科技传播包含公益性和产业化两个基本方面,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最初都是被私人占有,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为多数人所吸收,成为公共知识,在“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转换过程中,前者和后者分别对应知识的产业化和公益性,因此健全的科技传播体系需要充分考虑科技知识的属性特征。

2 科技传播的产业化运作和公益性存在时空上的关联性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引致了人类技术史上一次空前的革命,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借此历史机遇迅速成就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现如今,科学技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创新对推动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意义重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成为共识。科技知识从一国传入他国,从今天传承至明天,从私有到公有,这些均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这也是本文阐述其产业化和公益性关联性的着力点。

科技传播的基本内容是科技本身,没有科技,传播就是空中楼阁,而科技又是生产力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和公益性辩证最终回归至生产力角度。马克思在论证生产力的本质时指出,生产力不是一种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由于物质稀缺性和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科技知识中必然有一部分属于私人所有,如何促进这些私人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便与科技的产业化息息相关,这就表明科技传播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具有现实必要性。与产业化相对应,科技传播的公益性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公共知识具有公益性,当16世纪麦哲伦通过两次环球旅行证明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之后,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基础的知识普及和教育轻松获取这一结论,公共知识通过公益性的传播途径为更多人吸收,这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以教育为例,九年义务教育显然属于科技传播的公益性范畴,而数目庞杂的培训机构则是科技传播产业化运作的直接结果。

因此,由于人类知识在时空上的继起性,使得科技传播的产业化运作和公益性普及存在时空上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明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将科技传播的两个基本方面分割出来,而应推动产业化和公益性协同发展。针对上述两种属性,政府和市场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和分工不尽相同,政府主要通过自身影响力和社会福利考量,采取公益事业管理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市场在科技传播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出版集团、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与传播等行业大都实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它不仅能够挖掘和拓宽科技传播的渠道,也能有效连接科学技术和潜在市场,推动科技知识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3 重视科技传播产业发展,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和公益性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融合,这就表明构建国家层面的科技传播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与推广等任务的机构组织所构成的有机体系。这一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效率和创新潜力,进而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一个人即使天资聪颖,如果没有知识的注入和及时的知识更新,也很难在创新方面做出质的突破。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科技传播体系建设成为类似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性产业,为实现科技知识的畅通流动和普及应用提供强大

支撑。

我们重点以专业交流和基础教育为例进行说明。由于知识的专业性和领域性较强,专业交流大多以文献研读、会议论坛等形式为主,受众相对较窄,现实应用存在时滞,这部分知识起初只为少数人获知,因此是科技传播的源泉和扩散对象,很大程度上需要产业化运作来满足不同领域的知识诉求。专业交流的典型案例是中国知网,它一方面是国家的一项知识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化运作来整合大规模的知识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效便捷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实现知识的传播过程,堪称“知识的高速公路”,兼具公益性和产业化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是面向年幼群体的一种知识传播过程,在此之前科学知识需要通过通俗化处理来降低儿童吸收获取的难度,鉴于受众极广,影响较大,它必须通过公益性甚至义务性建设的方式来实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我国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这与义务教育的广泛开展直接相关,因此基础教育这一传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如果将基础教育产业化则有悖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

可见,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社会不同群体各尽其职与通力合作的结果,仅仅依赖政府或企业不能构建一个完善体系。对于政府职能下的科技传播,政府需要搭建平台做出榜样,而不能完全放权给市场,以防止市场混乱和无人监管等现象;同样,对于需要产业化的科技传播,可以在国家基本政策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让市场挖掘需求,产业化分配供给,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知识需求,为科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文化多样化提供坚实基础,这是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完善的必要条件。此外,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科技传播主体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这是因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联络机制,没有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这种联络机制就无法顺畅运行,传播效率也会大打折扣。从现实经验看,国内外出版集团之间通过达成战略合作加强了科技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度;网络知识资源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无缝衔接提升了专业交流的速度和效率;媒体(包括新媒体)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使得科学普及和推广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为科学走进寻常百姓家奠定了现实基础;现在流行的产学研互动模式大大缩短了知识从生产到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时间,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强大动力。因此,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这种力量必须通过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才能得以施展,并最终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4 科技传播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如果根据知识的公益性和产业化特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那么该体系对国家创新体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科技传播体系在创新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进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从知识的时间维度来看,国家创新体系大体分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科技传播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知识的生产即创新阶段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没有知识创新就谈不上知识传播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传播的作用显而易见。创新需要坚实的知识储备,没有学习和借鉴的所谓“创新”大多时候站不住脚,我们可以从Google学术的口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出科技传播对知识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次,知识的应用更需要知识的注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一阶段,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将公益性和产业化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元化渠道输送至各行各业,从而推动知识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创新,有研究表明,科技传播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器。由此可见,科技传播体系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支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创新和科技传播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进而为下一轮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不论是科技传播体系,还是国家创新体系,都与知识本身密切相关,即知识是两种体系的核心要素。鉴于知识创新是创新体系的基础,那么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便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知道,知识创新初期归私人所有,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措施激励和保护知识生产者分享知识,那么创新的源泉极易枯竭无力,一部分人会退而求其次坐等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别人的创新知识,这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来说着实是一场灾难。科技传播与知识产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约束,这就要求后WTO时代的科技传播应遵循知识产权规则,完善科技传播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国际科技传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从而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翟杰全.科技传播与知识经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4):51-55.

[2]翟杰全.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J].科学管理研究,2002(3):27-30.

[3]翟杰全.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J].科研管理,2001(1):8-13.

篇5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机理

一、 引言

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的不同步、不协调。首先,虽然我国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度不够,导致我国工业深陷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困境之中。其次,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足,出现了工业化超前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局面。再次,农业现代化远远落后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业基础薄弱,城乡收入差距甚大,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最后,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化没能充分融入其他“三化”之中,从而发挥其强大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当然其他“三化”也未能很好的促进信息化的发展。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党的18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毫无疑问,同步推进“新四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引擎,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然而,“新四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其复杂性也决定了“四化”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行动。要想通过“新四化”推进深度改革,从而有条不紊地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必须理清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准确地把握四者之间的耦合规律。因此,对“四化”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

1. 新型工业化。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的描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和传统的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重点强调了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人力和科技对工业化的贡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协调好其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信息化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其核心是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平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信息化。《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可见,信息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此过程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通过人机互动合作潜能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重大变革。

4. 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体系的完善,以及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的协调发展。

5. “新四化”。“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以往的“四化”不同,“新四化”更加注重发展的路径,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的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为宗旨,新型工业化突出智能工业、节能环保,农业现代化追求高效农业、强调食品安全,信息化则强调与其他“三化”的融合和渗透。“新四化”的“新”集中体现在“四化”融合集成、相辅相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着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转变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工业化反哺农业,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信息化装备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协调同步发展。

三、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模型

1.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依次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显然信息化的产生要晚于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出了信息化。信息化无疑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工业化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农业总体上要落后于工业,而农业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并兼顾各方,以实现同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1)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方面,信息化引领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带动工业化发展。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源于信息化形成的网络外部性,即信息化的外溢效应,这种外溢效应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或者对新兴工业内部的组织与生产带来新的生产率的变化。信息化给工业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提供了先进的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促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变,从而有效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为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新型工业化对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二者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是“智能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嵌入工业生产领域,形成柔性、智能、服务型的特色生产方式,这种“智能工业”的实现必将提升我国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层次。

(2)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化进程中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必然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合理有序的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同时,工业化产生的科技成果装备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实现对农业的反哺。此外,工业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带动高附加值作物和特色作物的开发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农业的现代化的发展又给工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并转向非农业部门,这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料供应。工业化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开农业的原材料支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原材料流入工业生产过程,充实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3)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手段,信息化的实现以及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即与之相适应的场所和空间。农业现代化则可以为它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因此农业现代化无疑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将推动信息化进程。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带动和加速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引擎。随着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逐步渗透,将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宏观决策水平,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以农业现代化为载体,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融入农业现代化之中,产生了“高效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宗旨在于解决“人”的问题,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则更偏重于经济范畴,因此,这里将新型城镇化单列出来,介绍其与另外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以及充分的产业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工业的进驻为前提,工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城镇焦聚效应的基本动力。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市聚集,使得工业化和城镇化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现象。新型工业化导致城镇经济结构调整、非农产业扩张,加快推动城镇产业的集聚和优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生产要素支持。城镇集聚效应的发挥、辐射能力的增强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吸引着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汇集于此,使其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组合可以产生原始创新,有力地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需求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基于二者之间的上述关系,在实践中应着重推动城镇发展和工业发达之间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图2。

(2)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信息化赖以生存的场所,是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优秀人才能够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而且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信息化所需的硬件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最先在各种要素聚集的城镇中尝试和应用,这种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当代城镇生活、管理等方面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大量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需求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根源,总之,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带动新型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信息化过程中涌现的一大批高级人才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很好的为新型城镇化服务。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将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以网络组合为基础,将信息技术嵌入并应用于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这种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的模式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扩大了信息化应用空间范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如图3。

(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平等交换,改变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而剩余劳动力的转出提高了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这都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角,这也客观的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大量人口进城增加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从而有效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新型城镇化包括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两个方面,这就客观的产生了对人力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用地更加集中,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为城镇地域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便利。此外,农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刺激了消费需求,同时,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机、农药、化肥等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都为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农业短板的途径之一,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关系模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依托、相互耦合。“新四化”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信息化是手段,新型城镇化是重点,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装备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促进二者的发展;信息化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支撑,通过技术外溢带动三者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势必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四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模型如图5。

四、 结语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建设体系。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并遵循“新四化”之间内在的耦合规律,以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尤其要注意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四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成效应,开创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强培.江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讨.现代管理科学,2004,(2):51.

2. 姜爱林.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研究,2004,(3):2-3.

3. 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2):9-10.

4. 徐丽梅,李宪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2,(1):19-20.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压波动和短时的停电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地提供优质电能,大大减少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一、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分析

(一)配网自动化的技术原则

1)可靠性原则

实施配网自动化的首要目标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配电网络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源点(双电源进线,备自投、变电所自动化)、具有可靠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布局、线路)、具有可靠的设备(一次智能化开关,二次户外FTU、TTU)、具有可靠的通信系统(通信介质、设备)、具有可靠的主站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

2)分散性原则

由于配电网的地域分布性特点,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希望功能分散、危险分散,采用具有智能的一次设备(如重合器),故障可就地解决。对于县级规模的配电网,复杂性并不高,提高可靠性供电,通常双电源即能满足实际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主站软件功能分散,以SCADA为主体的实时监控功能独立运行,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主体的在线管理功能独立运行,电网分析计算功能独立运行,各功能间内核(数据库、微内核调度等)一体化设计,保证信息的可靠、高效、优质共享。

二、配电自动化的合理规划

配网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环网结构开环运行的配电网线路通过分段开关把供电线路分割成各个供电区域。当某区域发生故障时,及时将分割该区域的开关跳开,隔离故障区域,随后将因线路发生故障而失电的非故障区域迅速恢复供电,从而避免了因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整条线路连续失电,大大减少了停电范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一)配电设备的选择

要做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网正常运行的控制、检测和故障时的快速处理(故障检测、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以及配网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正确的设备选型是关键。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设备应包括一次设备——配电开关,二次设备——馈线远方终端(FTU)、配变终端单元(TTU)等,以及为一、二次设备提供操作电源和工作电源的电源设备。实施配电自动化,必须以重合器、分段器、负荷开关等具有机电一体化特性的自动配电开关设备为基础,在架空线路上作为分段和隔离故障用的开关应该具有免维护、操作可靠、体积小和安装方便的特点,并且能适应户外严酷的环境条件。馈线远方终端(FTU)用于采集开关的运行数据、控制开关的分合,为了达到“四遥”功能,必须具有通信功能。配变终端单元(TTU)用于采集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运行数据,控制低压电容器投切用于无功补偿,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低于FTU。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电设备都在户外布置,其工况条件恶劣,必须达到特定的运行环境要求,否则实施配电自动化不但无法提高供电可靠性,还会降低供电可靠性。

(二)通信系统建设

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与配电网终端设备联接的纽带,电力系统与终端设备间的信息交互都是通过通信系统完成,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有线电缆、无线扩频、借助公众通信网等多种。配网自动化的通信具有终端设备多,单台设备的数据量小,实时性要求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和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通信系统,同时要考虑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建设。

(三)配网主站建设

配网主站是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其功能包括SCADA实时监控、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线管理、电网经济运行分析等,主站框架要突破传统的单一调度自动化系统C/S模式,以P—P—C/S—B/S一体化架构,充分体现分布式网络的管控一体的综合集成系统特点,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平台技术充分体现功能与开放,并提供与异构系统跨平台接口,与调度、负控、MIS、CIS等自动化子系统实现无缝集成。

三、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

根据故障处理的具体形式,配网自动化可以分为分布智能模式和集中智能模式两种。

(一)分布智能模式

分布智能模式是指现场的开关(断路器)具备自动故障判断隔离及网络重构的能力,不需要通信与主站系统参与。主要有电压时间型(根据变电站保护重合闸到再次出现故障电流的时间确定故障区域)和电流计数型(根据开断故障电流重合器动作次数确定故障区域)两种。其主要设备是FTU结合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构成的具有重合功能的分段开关。

此类方法的显著优点是成本低,不需要主站参与。但受原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具有以下缺点:

(1)故障处理及供电恢复速度慢,对系统及用户冲击大:

(2)需改变变电站速断保护定值及重合闸次数

(3)同一线路上、下级重合器动作缺乏选择性。此外,网络重构后需改变重合器的整定参数,多电源多分支的复杂网络,其参数配合困难。并且故障点后面的分段开关的重合闭锁要依靠检测故障时的异常电压来作为闭锁条件,而故障情况不同,异常电压特征也变化较大,因此闭锁条件较复杂。

(二)集中智能模式

集中智能模式是指现场的开关(断路器)将检测的故障信息上传给主站,由主站根据配电网的实时拓扑结构,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故障定位,下达命令给相关FTU、开关(断路器)跳闸隔离故障。此后主站通过计算,考虑网损、过负荷等情况确定最佳恢复方案,控制开关(断路器)完成负荷转供,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适用于任意结构的配电网,并且可以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如多重故障)。由于主站的故障处理算法是在酉己电网的实时拓扑结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即使是多电源复杂的网络同样适用,并且时间上几乎相同。这种模式能适用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包括环网柜方式、开闭所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子系统,能满足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总体设计要求,其配置、功能包括设备的布置都能满足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以及信息分层传输、资源共享的要求。

(2)能够将开关(断路器)的开关量和电流、电压等实时数据上传到调度主站或控制中心,并且能够对其进行遥控操作,具有很好的上行和下行通信功能。

(3)与继电保护的整定、重合闸、备自投等配合,系统本身具有自动判断故障点和自动切除故障点的功能,能够将故障范围缩小到最小程度。

(4)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和故障时的运行方式能够实现自动最优化,调度灵活,也可以根据调度员或者操作员的指令(检修状态下的运行方式)选择预定的运行方式。

(5)能与配变计量监测终端及电压无功补偿装置相兼容,实现配网的VQC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功能。故集中智能模式是配网自动化较先进、高级的模式。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产品质量为主要目的,以系统达到实用化为最终目标。如何使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适应电力市场环境的要求,并通过实施配电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来降低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同时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将成为今后各级供电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发出技术先进、功能实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文献参考

[1]姚薇薇.供电电网建设[Z].启东年鉴:2009,.

[2]徐翔.供电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Z].汉阳年鉴:2008,.

篇7

党的十鲜明地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发展点,而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如何利用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对于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两化融合进程中,我们总结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五条路径。需要说明的是,这五条路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大量的企业在每一个路径上都在积极地尝试、应用和创新。

第一条路径是从单向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我们的工业企业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会先开展单项的业务应用,比如财务的应用、协同办公自动化的应用,由它们逐步转向多业务应用。多业务的应用指随着企业对于信息化提出来的新的要求,从人事、生产、研发、制造等重点环节来提升信息化能力。然后就是综合集成,各条业务线如果不在一个信息集成平台上,企业是没有办法打造一个反应迅速的市场主体的。所以,多业务集中应用是未来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基于这样的信息集成平台,我们看到更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技术领域已经出现,比如说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它们会支撑企业业务的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是央企信息化评比当中排名较为靠前的企业,我们可以从国网的信息化进程清晰地看到从单一部门级应用向综合应用集成方向转型的路径。在十五至十一五期间,国网建成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有人事、财务、生产、安全管理、营销等业务应用体系。未来五年国网的信息化建设体系还将进一步完成数据集中,这样多业务的集成和智能的决策将成为国网全面提升分析决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处理数字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条路径是从单一的企业应用向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现在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是强调产业链和产业链的竞争,甚至是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单一的企业要通过信息技术和合作伙伴展开紧密的互动,推进ERP、CRM等管理控制系统的建设,在企业上下游之间深化应用,来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协同。同时也要实现产品的开发、生产制造等一系列关联信息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共享和协同。当前,很多战略管控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已经将信息进一步下放,打通产业链的信息技术应用,从而增强竞争力。

东风商用汽车公司采用供应链协同交互平台来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在采用平台之前,它们与下游营销企业、上游供应企业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企业和企业之间充满博弈。由于它们的核心数据没有及时共享,所以没有办法打造一个利益共同的、协调一致的经营链条。在完成交互平台建设以后,所有采购业务都在平台上进行,不但极大提高了订单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还使得供应商和制造商无缝衔接,加强了它们的协同联动能力。

第三条路径是从局部的流程优化向全业务流程再造,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组织模式。事实上,业务流程再造和局部的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海尔集团近年来在推动整体的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从正三角向倒三角再向网状组织转型。传统的组织形式,经营者在上,基层员工在下,基层员工是被动执行和响应。海尔董事局主席近年来大力推动组织变革,通过业务流程的完全再造,打造了一个面向终端市场经营服务的组织架构,让一线员工建立起自主的经营体,后端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团队变成经营体里面的支持资源。以前完成企业销售的标准就是企业回款,一旦有回款返回来整个销售就完成了。而在现有以客户为中心的自主经营体的架构面前,拿到了回款是另外一个销售的开始,因为经营体会根据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对产品提出持续的改进建议,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第四条路径是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的生产方式转变,增强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柔性智能生产方式,比如说堆积制造,代表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认为非常有代表性的技术都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技术的代表,广义上来讲传统的敏捷制造也可以看成智能制造的代表。智能制造不仅仅代表了生产设备信息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工业产品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一个案例就是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建船的全三维虚拟制造形成了数字化产品生产线与现实产品生产线并行协同的工作模式。

篇8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Xuzhou industri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model is analyzed, thu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Xuzhou.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徐州市;经济发展

Key words: high-tech industries;development model of high-tech industry;Xuzhou city;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199-02

0 引言

1962 年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自此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工业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显著,全世界人们开始行动起来捍卫我们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地球。

1 徐州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城市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徐州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化基地,一直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GDP排名在全国50强之列,近年来有持续提高的趋势(如表1所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与经济持续发展相伴随的是资源、能源使用的成本过高、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据国家环保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29日监测的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结果显示:徐州36天优、176天良、84天轻度污染、32天中度污染,31天重度污染、4天严重污染,超标天数比例为41.6%。一时之间,徐州的工业化发展与空气中灰尘的浓度形成了正比。企业对生态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损失是空气中灰尘的主要诱因。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势在必行。

2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与工业的结合,以知识经济为核心要素的产业,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配置的产业,也就是意味着该产业存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可能性,是治理环境的无污染的产业,人类已经步入探索如何利用高新技术领域新的创新性成果来维护生态自然环境系统良性运行的阶段。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应较能迎合时展的主题,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发展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08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年底提出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在“产业立国”的新使命下,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也面临新的选择,各省市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为自身新的产业方向定位筹谋,而高技术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3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

3.1 高新技术产业模式的界定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要慎重思考诸多影响因素,比如社会、政治、生态资源、经济、科技等等,从各个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具体分析,统筹考虑如何与产业的现实情况相结合[1]。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模式是注重生态效益的模式,它不是仅仅孤立的考虑经济的发展,而是把社会、经济、环境有机地进行了统一。在利用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的国际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城市产业发展的评价结果显示[2],徐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提供的经济、技术支持不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基本为两个方面[3],一是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主要集中在技术系统、细节创新模式上进行研究;二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依据,实现“低耗、低污、高效”的目标,摆脱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发展模式,把生态化理念注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大力的提倡,引导绿色消费理念,积极使产业资源进行回收再生,进而使产业的发展具有循环性,让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循环发展的轨道。

3.2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模式的选择

3.2.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结构不合理 受2009年国家新的历史阶段所指定的使命的引导,徐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12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8.74亿元,比08年同期增长77.52%。到2011年底,徐州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不含软件企业)有43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4%。一个以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虽然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航空制造业暂时空白,计算机以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均不到10%。电器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占比较高,超过15%,但技术水平并不高。

3.2.2 产业相对集聚,但关联效应不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产业的集群化,是在区域发展中,各个产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产业群落,发挥“1+1>2”的效果,表现出一种极具群体力量的重要作用。徐州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主要以产业园、科技园区的构建为基础的,其中,徐州铜山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10位,成为苏北唯一的低碳经济试点园区;矿大科技园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考核有望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A级行列;徐师大大学科技园已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启动了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中新材料产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两大行业产值所占的比值已约70%,但自主创新,即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不多。有些企业虽然名义上为高新技术型企业,但实际从事的还是较传统的以密集型劳动力为依托的加工组装工作,而不是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实体。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差,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集群效应不明显,难以真正意义上对传统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3.2.3 企业科技人才匮乏,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相对长三角其他城市,徐州市在经济发展以及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一方面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另一方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对徐州经济发展不利。虽然徐州市高校数量、规模上和其他城市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驻徐高校对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约为260人,仅为苏南城市的1/3。按国际上的划分标准,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0%以上,才能跨入高技术的门槛,低于3%的,只能是低技术的范畴。而我市企业R&D投入大都不超过销售收入3%,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甚至没有科研开发活动,与苏南城市差距较大。

3.2.4 产业发展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 近年来,徐州主导产业正面临重要的转型期,徐州市政府注重生态环境的培养,生态生长力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生态压力仍然很大,生态增长力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能力,生态承载压力日趋减弱,说明徐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逐渐增大。这种结果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徐州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鉴于目前徐州工业化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不够和谐。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应采取以创新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这里的创新包括:管理、制度、理念、技术的创新。所谓循环经济模式主要依托“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进行三个层次过程运行[3]:第一层,以减量化为原则,控制生产要素输入,从减量的角度合理开发利用物质资源,从根本上集约资源和控制废弃物产生量;第二层,以再利用为原则,本着节约的理念,增强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一次性生产用具的使用率,在过程中减少一次性产品的重复浪费;第三层,以循环回收为原则,控制生产结果,尽量对产品使用后进行资源性回收,使得产品作为资源性物质循环再进入第一层。

参考文献:

[1]李维胜.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

篇9

关键字: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转型;升级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国家科技进步的源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全面展开。当前,国防科技工业已进入了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陕西省作为国防科技大省,拥有雄厚的国防科技实力,加快市场化步伐,对于推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一直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国防科技大省,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成果显著:全省现有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143个,职工在岗人数21.29万人,占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职工总数的13.27%;产业总资产占全国国防科技工业总数的8.35%;科研院所占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院所的12.5%。陕西国防科技工业从业职工数,产业资产总值,科研能力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十五”期间,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经济总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实现全行业扭亏,彻底扭转了连续12年亏损的局面。2005年实现利润比2000年增加9亿元。陕西省军工在军品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民用产业,使民用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步发展。民品产值从2000年到2005年年均递增11.02%。已开发的十大类上千种民用产品中,近300种产品形成一定规模,一批具有军工技术背景的主导民品和优势民品迅速崛起,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西飞集团的新舟60飞机批产并出口,实现了我国涡浆支线飞机出口的重大突破;船舶柴油机迅猛发展,陕柴重工公司已成为国内支线船舶动力配套最大供应商,目前手持合同总额超过23亿元;航空产品转包生产交付突破1亿美元,2005年实现出付额1.6亿美元,居各省市首位。陕西的国防科技工业拥有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科技、高品质的军用和民用装备制造业产品。雄厚的国防科技实力和相对较集中、合理的国防工业布局,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化程度低制约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化程度低始终制约着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军品市场垄断程度较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其军品任务增加,民品产值在陕西经济的比重仍然较低。我国军品市场由于市场进入壁垒较高,能够提供军品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从而形成了卖方的垄断地位。这样的市场结构决定了陕西国防科技企业长期处于封闭的市场当中,不利于企业的开展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相反,军品成本加成法的定价方式促使企业增加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军品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导致国防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二是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制约了国防科技企业的做大做强。国防科技企业的做大做强,资金投入必不可少。长期以来,陕西国防科技企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以及企业自身的积累来发展。虽然近年来国家军品投资的逐年增加推动了陕西国防科技企业的较快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军品投资也具有周期性,不会一直增加下去。因此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其借助金融市场。我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陕西国防科技企业的融资手段仅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财政拨款等传统融资渠道,资本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渠道并未有效打开,严重制约了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三是中介服务市场效率低下制约了国防科技企业的合作创新。建设和完善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国防工业技术创新,实现军民互动发展是我省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省的中介服务市场发展缓慢,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多,但是规模较小,专业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匮乏,中介服务交易平台未能有效建立,军地产、学、研各部门的交流合作不能有效进行,合作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军民互动发展速度较慢。

四是国防科技企业未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要求国防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前陕西省现有国防科技工业通过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并不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仅有6家,且并未真正实现集团资产的整体上市。一股独大的情况仍然存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激励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仍然存在,企业员工的研发水平以及整体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军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加快市场化步伐 推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首要条件就是加快市场化的步伐。对于陕西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并充分利用其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军工、民用资源,开展自主创新以及合作创新,促进军民互动,带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1.打破军品市场垄断地位,积极引入竞争主体。打破军品市场垄断,改革军品价格体系,完善军品定价机制,不断扩大军品市场的竞争范围和程度,是国防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应该逐步放开军品价格管制,形成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军品价格体系,对于军民通用性较强的军品,建立以社会成本为主的定价机制;另一方面陕西国防科工委应该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建设领域,逐步形成竞争的市场格局,增强陕西国防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快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国防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利用金融市场,积极推进陕西国防科技企业改制上市。陕西国防科工委以及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我国资本市场,拓宽国防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已经上市的6家国防科技企业,鼓励其利用金融创新工具,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融资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对于未上市的国防科技企业,鼓励其通过风险投资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公司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迅速做大做强。

3. 加快中介服务市场建设。中介服务市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能力。在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重点抓好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成果转化服务、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实行双向服务,有效提高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陕西国防科工委应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供专业咨询。同时,依托陕西军工网、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陕西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军民信息交互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交流,促进军地产、学、研各部门的合作创新,从而推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4.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防科技工业市场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推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陕西实际情况,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不同类型的国防科技企业采取不同方式。对于国防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转制,形成产权清晰,责、权、利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对于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重点企业,主要指西安航天基地中少数核心企业,应保持国有独资形式,但也要“改制”,改为由多个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一般武器装备生产企业以及军民通用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为股份制公司,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其次,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相互制衡的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最后,加强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只有加快市场化步伐,逐步打破军品市场垄断地位,加快发展金融市场,完善中介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国防科技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才能够发挥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和行业优势,实现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地方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陕西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果增明,丁德科.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导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申瑞华.中国国防工业的市场化改革[J].改革与战略,2005,3:56-58.

篇10

关键词:三化;三动;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旭明(1975-),男,江苏宿迁人,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9)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JDGC018)、金陵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407130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70-03

金陵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工科专业,始终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和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以“课程设置岗位化,课程组织模块化,课程实施工程化”的“三化”标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技能推动,项目驱动,创新带动”的“三动”理念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了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三化”与“三动”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以“三化”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组织模块化,课程实施工程化”的“三化”标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岗位化”,即以就业岗位需要为目标设置了当前学生求职时所需技能必备的实践课程。二是在课程的组织上“模块化”,按照“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生产实践课程”设置了4个实践课程模块。三是在实践课程的实施上“工程化”,即选择工程化的课题实施实践教学,课题的设置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为标准。

1.课程设置岗位化

当前的工程教育是动态的,随着电气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通过市场调研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培养计划的制订中坚持高等应用型院校的工程教育须以求职为导向,在实践课程课目的选择和安排上坚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当前学生求职时所需技能必备的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适应将来求职之需的能力和素质。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上,将学生的从业能力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与企业及行业的专家交流,金陵科技学院结合对毕业生调查反馈,在历年的培养计划修订中及时对实践课目的选择进行调整和完善。除了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之外,本专业重点加强集中性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根据调查统计,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一部分从事企业的电气控制与维护工作岗位,故安排了电工工艺实习、电机控制设计、电气工程系统设计等集中性实践课程;一部分学生从事电力系统工程实施和维护工作,故安排了电力电子实习、电力工程实习、电力系统设计等强电方面的集中性实践课程;一部分从事单片机系统开发工作,故安排了电子技术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电工电子综合设计等弱电方面的集中性实践课程;还有的是从事自动化生产线方面的工作岗位,故安排了自控系统设计、系统仿真设计、综合实践等集中性实践课程。

2.课程组织模块化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合理配置、循序渐进地安排基础性实践课程、专业性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并将各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系统的电气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和技术,达到本专业具体的实践能力标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如图2所示。

从上述实践课程模块中可以看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础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研究创新性实践课程、社会生产实践课程”四个实践课程模块进行组织。其中基础实践课程模块主要由各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组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主要由专业课程的集中性实践环节组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性实践课程模块主要由集中性实践课程中的综合性课程为主,配合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和学科竞赛等,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社会生产实践课程模块主要由社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课程组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适应能力。

3.课程实施工程化

在安排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改变以往的实践课程内容主要是验证教材的原理性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的实施时,按照电气工程行业的工程应用来设计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化课题,以培养学生在电机及其电力拖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能,增强学生在电气领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创新能力。在学校立项建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集中性实践课程指导教程”编写过程中,各个专业课程均在此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不拘泥于某一具体的课题,而是结合当前的工程应用进行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时注重工程化应用。

二、以“三动”促进实践改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技能推动、项目驱动、创新带动”的“三动”并举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技能推动”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三大动力之一,是一个“注入”的概念,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推动实践课程改革、优化实践课程结构、夯实学生实践基础。“项目驱动”是通过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实施中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对专业课程进行知识融合,是一个“集聚”的概念,是提升层次、促进知识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创新带动”是依靠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激发与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转化”和“释放”的概念,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