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征

篇1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就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无论在技术层次上还是在经济功能上都相差甚巨,异质程度很高。要理解和分析这些发育程度很不相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前景,显然离不开适当的理论工具。通过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的分析,丈章认为,这两个分析视角有助于建设者们了解自己所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重新确定工作重点。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但绝大部分研究都过于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而忽视了那些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区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有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如何构建合适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分析和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中都回进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区域化处理,尝试性地为此类地区构建理论分析工具,以期帮助这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者寻找问题和明确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所有前现代的经济中,(以新产品数量衡量的)创新是缓慢的,也不是社会长期锁定的系统目标。然而,在现代经济体中创新却被赋予了明显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受篇幅限制,我们无法准确而全面地阐述创新体系功能这个跨学科的问题,只能尽可能简洁地提示我们认为至少不应该被忽略的几点: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按照Luh-mann(1984)的体系理论(SystemTheory),现代经济体系的维持依赖于支付行为的接连发生,但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两方面的拒付可能,一是竞争促使产品不断老化(其结果是利润下降),这促使新产品的出现,二是新产品引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必须不断引入新产品,同时尽可能减少引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就是说,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维系的必要条件,—这个经济体系要么增长,要么死亡。

其次,不断的竞争会推动经济体系自身的“彻底合理化”(Durchrationalisierung),其结果之一就是各种“标准”(主要包括统一的生产标准、消费倾向、教育内容和游戏规则等)的确立,从而明确了竞争的话语权。这一过程也可称为市场一体化:它不仅仅指经济主体在某个市场内的整合(integration),还更多地意味着市场标准的统一(unification)。

再次,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着全球化,而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吉登斯所看到的时一空分割的经济含义正迅速消减,还意味着各种“全球标准”的确立。最终,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实体将可能融合为“一个”而且是充分竞争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国家竞争力。

第四,技术变迁的系统化,用卢曼体系理论的语言讲,就是科学体系的经济化和经济体系的科学化,即科学和经济体系之间强烈的互相渗透。这一点与19世纪科学以新知识生产为己任与经济负责技术运用相对独立的分工相比,是明显不同的。技术变迁不再是主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了,科研机构和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术变迁的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三重螺旋”的格局(EtzkowitzandLeydes-dorff,1998),也加深了技术创新对其所在的整体(而且主要是区域整体)环境的依赖,从而导致7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化(Isaksen,2001)。这一转化过程可以了解为创新的区域化过程,亦即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

在“一个”世界经济体形成的过程中,区域差异也在扩大。CookeandMorgen(1998)认为,目前只有在SiliconValley,Emilia-Ro-nlagla和Baden一Wiirttemberg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区域体系,因为只有在这些地区科研和经济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才发挥到了极至(PeterFranz,1999)。这种站在全球高度审视区域创新体系尽管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但对总结理想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特征是有益的。也有学者争辫说,事实上,世界上所有地区都有某种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ToedtlingandKaufmann,2001):不仅仅在那些先决条件较好的地区,而且在老工业区、边缘地区,乃至农村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因此,更为重要的研究工作应该放在发现不同的创新类型和比较创新能力强弱的影响因素上,这将有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参照体系并认清有关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不足。

笔者无意继续深入讨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而是给出两个限制性的条件:一是区域创新体系至少应该能系统地支持区域内新产品的出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必须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趋势。

二、市场分割与创新层次

除了上述对创新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普遍因素外,时具体创新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因素,包括:(1)各个区域的发展不仅在层次上而且在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政治(包括区域政治)依然在很大程度决定(至少影响)着资源的流动;(3)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割的;(4)资本、技术,尤其是人的流动还是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5)发明以及创新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受篇幅限制,这里主要说明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篇2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就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无论在技术层次上还是在经济功能上都相差甚巨,异质程度很高。要理解和分析这些发育程度很不相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前景,显然离不开适当的理论工具。通过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的分析,丈章认为,这两个分析视角有助于建设者们了解自己所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重新确定工作重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但绝大部分研究都过于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而忽视了那些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区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有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如何构建合适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分析和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中都回进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区域化处理,尝试性地为此类地区构建理论分析工具,以期帮助这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者寻找问题和明确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所有前现代的经济中,(以新产品数量衡量的)创新是缓慢的,也不是社会长期锁定的系统目标。然而,在现代经济体中创新却被赋予了明显不同的功能和地位。受篇幅限制,我们无法准确而全面地阐述创新体系功能这个跨学科的问题,只能尽可能简洁地提示我们认为至少不应该被忽略的几点: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按照Luh-mann(1984)的体系理论(System Theory ),现代经济体系的维持依赖于支付行为的接连发生,但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两方面的拒付可能,一是竞争促使产品不断老化(其结果是利润下降),这促使新产品的出现,二是新产品引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必须不断引入新产品,同时尽可能减少引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就是说,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维系的必要条件,—这个经济体系要么增长,要么死亡。

其次,不断的竞争会推动经济体系自身的“彻底合理化”( Durchrationalisierung),其结果之一就是各种“标准”(主要包括统一的生产标准、消费倾向、教育内容和游戏规则等)的确立,从而明确了竞争的话语权。这一过程也可称为市场一体化:它不仅仅指经济主体在某个市场内的整合(integration ),还更多地意味着市场标准的统一(unification) 。

再次,现代市场经济推动着全球化,而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吉登斯所看到的时一空分割的经济含义正迅速消减,还意味着各种“全球标准”的确立。最终,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实体将可能融合为“一个”而且是充分竞争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国家竞争力。

第四,技术变迁的系统化,用卢曼体系理论的语言讲,就是科学体系的经济化和经济体系的科学化,即科学和经济体系之间强烈的互相渗透。这一点与19世纪科学以新知识生产为己任与经济负责技术运用相对独立的分工相比,是明显不同的。技术变迁不再是主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了,科研机构和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术变迁的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三重螺旋”的格局(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 ,1998 ),也加深了技术创新对其所在的整体(而且主要是区域整体)环境的依赖,从而导致7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化(Isaksen, 2001)。这一转化过程可以了解为创新的区域化过程,亦即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

在“一个”世界经济体形成的过程中,区域差异也在扩大。Cooke and Morgen (1998 )认为,目前只有在Silicon Valley, Emilia - Ro-nlagla和Baden一Wiirttemberg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区域体系,因为只有在这些地区科研和经济体系之间的相互渗透才发挥到了极至(Peter Franz,1999 )。这种站在全球高度审视区域创新体系尽管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但对总结理想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特征是有益的。也有学者争辫说,事实上,世界上所有地区都有某种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Toedtling and Kaufmann, 2001):不仅仅在那些先决条件较好的地区,而且在老工业区、边缘地区,乃至农村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因此,更为重要的研究工作应该放在发现不同的创新类型和比较创新能力强弱的影响因素上,这将有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参照体系并认清有关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不足。

笔者无意继续深入讨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而是给出两个限制性的条件:一是区域创新体系至少应该能系统地支持区域内新产品的出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必须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趋势。

二、市场分割与创新层次

除了上述对创新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普遍因素外,时具体创新而言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因素,包括:(1)各个区域的发展不仅在层次上而且在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政治(包括区域政治)依然在很大程度决定(至少影响)着资源的流动;(3) 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分割的;(4)资本、技术,尤其是人的流动还是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5)发明以及创新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受篇幅限制,这里主要说明市场分割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尽管市场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国家、跨区域以及区域的层次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感受到,但是总体而言,市场还是处于分割状态,而且这种状态还将在很大程度上长久维持下去。这部分是因为贸易政策的差别,部分是因 为购买力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甚至也受到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尽管产品的升级和替代长期来看对生产者而言是不可进免的,就几十亿人都处于消费不足状态的现实而言,几乎所有类型和层次的产品都有潜在的消费市场。

从生产网络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分割的另一层涵义。区域间的交流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现代生产侵入以前,各个区域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生产网络。现代化、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在改造区域生产网络的同时也不断地侵蚀区域生产网络的完整性,但目前所有的区域还都有或强或弱的、完整程度不一样的、现代化程度不同的、技术层次差异巨大的生产网络。尽管,区域创新体系的隐含目标显然是要协助区域更好、更快地现代化这些生产网络,但无法否认,即便是那些落后的生产网络对于它们的区域而言还是有存在意义,至少在短时间内知此。—条件是,它们还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区域生产网络和区域市场只有部分重叠。这种不重叠性应该是现代经济的一个特征。

指出市场分割,对于企业创新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不一定要成为全球竞争者(global player),甚至不需要成为全国的供货商;只要有合适的顾客群,它们也可以瞄准本地市场、其它区域市场。也就是说,只要不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所谓新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全球的、全国的、跨区域的、区域的、本地的、企业的。就某个时间点的同一种产品而言,全部市场规模显然是依上列次序下降的,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其产品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并不一定会存在这样的序列。

对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意味着承认知识的经济价值。保护层次的区别体现了创新类别的差异。比知,国内将合法的药类创新分为六类:第一类是国内外都没有上市的,第二类是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剂,第三类是国外已上市,国内还没有的,第四类是改进型新药,和片别到胶囊,第五类也是改进型新药,和饮片#到注射液,第六类是仿制,分为受权仿制及国家特许。此外,企业还可以合法引入专利保护已经过斯或产品本身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的新产品。本文将这些创新类型的区别简单地理解为创新深度差异,这样就可以看到,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的引入成本应该与创新深度成正比,即创新深度越高,则创新成本越高,反之亦然;而潜在的竞争激烈程度则与创新深度成反比。但是,在复杂、动态的现实中,创新深度与创新成本及竞争程度之间 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潜在的市场规模却不一定与创新深度有线性关系,加上企业的营利情况受许多其它因素(管理、人力成本、利率等)制约,因此,创新深度与企业业绩不一定正相关关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即便是创新深度一样,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于知识及其它投入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些无疑都会影响企业创新的选择空间。

三、企业创新能力及区域创新类型

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企业创新能力 可以分解为支付创新成本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市场营运的能力。创新成本可以源于创新知识的购买,也可以是自己研发和参与研发所产生的费用;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是源于自身的技术积累(包括人员培训、人才引进、设备投资等),也可以直接(但只能是部分)从市场上购买;市场营运既可以通过自己的营销体系,也可以委托其它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创新能力可以是内生的,也可以是外源的。由于技术层次差异、知识等级不同,由内生资源转化而来的企业内在创新能力也应该是有层次差异的。但是,一方面内生资源最初也来源于外部环境,而且对于初创的企业来说,合理地利用外在资源往往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成熟的企业也必需不断从外部环境获得补充、更新、升级。企业创新中运用的外来资源 (知识、设备、资金、市场)从地域层次角度,可以分为区域内的、跨区域的、国内的及国际的;从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企业的、科研机构的、政治的;从支付的角度,可以分为市场的、半市场的、非市场的。正是通过在不同层次上同不同的主体产生不同形式的交换,企业创新与外在环境发生了不同的关系,而这些不同的关系又使我们可以从技术层次,从产业分类,从行业分类等角度区分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

在成都市的中小企业调查中我们发现,根据企业创新运用外在资源的程度和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交换关系。抽去成都创新的区域特征,笔者可以得到更为一般的六个主要创新类型:完全市场创新、其它企业及研发机构的衍生创新、完全自主创新、企业间合作创新、与研发机构的合作创新、在政府创新服务体系帮助下的创新。这些创新类型显示在完全内生和完全外源的创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类型。单就这些类型而言,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同一企业的创新中在不同时期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类型。事实上,除了创新深度、创新频率外,整合不同创新形式的能力也是某个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因为创新事件是非常复杂的,有些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因此,在企业的一些创新事件中,创新类型的交替出现是可以理解的。

和果能够确定这些类型出现的频率,并具体区分这些类型中创新的区域内因素的参与程度,那么就可以找出区域创新的主体类型;参照创新深度,可以区别区域创新的层次;参考参与企业的多寡、创新出现的频率,可以发现区域创新的活跃程度。将这些变量结合起来发现,我们就可以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区分区域创新体系的能力和类型。

四、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我们的建议

篇3

当前,变革已进入具体准则创新阶段。在此阶段,当地经过自立性准则创新在重点范畴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成为了推进变革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方法。在2003年开端施行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计谋基本上,于年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变革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针对“城乡二元体系体例”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条理矛盾,开展了一系列以自立性准则创新为特征的先行先试探究,在体系体例转轨新阶段中,为全国变革创新发明了很多有价值的经历。这些变革探究,归结起来首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探究。所谓新型城乡关系,就是经过准则创新,构建持续发展一体化新机制,完成城乡之间人口自在迁移,要素自在活动,公共效劳平衡掩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探究,是一项触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经由30多年变革开放,当前我国总体上曾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式的新阶段,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曾经成为新期间统筹城乡发展的计谋基本。“实验区”经过系统推进城乡规划、财产发展、市场体系体例、基本设备、公共效劳和治理体系体例一体化,以乡村地盘产权准则、户籍准则变革为中心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进行了勇敢测验。

二是对优化城乡功用和形状的探究。的统筹城乡发展是在1.24万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体的区域内进行,没有山区、丘陵的天然阻隔,城市与周边地域的经济社会联络相对严密,城市和乡村人口根本相当,统筹城乡的变革和探究更多地表现“城”与“乡”若何完成功用与形状的交融,然后构成一个“城乡一体”的大都会区。在此布景下,在以“三个集中”提拔城乡空间集约应用程度的基本上,提出了“全域”的理念,明白了构成人口、资本、情况协调发展的总体功用分区,确定了一批指导财产有用堆积的计谋功用区,对全域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布置全域局限内的要素活动和财产结构,以此推进城乡功用和形状的合理重组与更迭。

三是对农业、乡村发展的探究。农业、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只要从发展机制和情况上改变了农业、乡村的相对弱势位置,才干提拔农业、乡村的自我发展才能;在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疾速发展的还,完成农业、乡村本身的同步发展,然后在真正意义上完成城和乡的“统筹”发展。“实验区”经过对农业、乡村发展的基本性准则进行变革和创新,以县政府指导的方法构成有益于农业、乡村发展的市场情况,将乡村地盘产权准则变革、乡村金融创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创新相结合,构成了推进农业、乡村发展的县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四是对社会治理变革创新的探究。当时阶段,我国体系体例变革的目的曾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经济体系体例变革,而是更深条理的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具体革新;变革的前史任务不只仅是改变经济体系体例,更主要的是改变经济发展方法和构建调和社会。“实验区”相同肩负着对体系体例变革新范畴进行探究的工作,在对乡村地盘产权、户籍准则、金融体系体例等深条理范畴进行探究的基本上,“实验区”将变革的触角进一步深化到了底层管治、社会治理等“深水区”,对构建城乡群众共创共享变革发展效果的社会治理进行了探究。

经过七年的探究理论,“实验区”不管在推进统筹城乡的变革自身,照样探究有益的区域发展形式方面,都获得了一系列值得一定的成效和经历。首先,年至今,地域生产总值先后跃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到达了4502.6亿元;城镇化率由56.8%提拔到年的64.9%,年均进步1.35个百分点;与此还,乡村基本设备和公共效劳程度分明提拔,城乡收入比一直不变在2.6:1左右,城乡居民间的公道化水平分明进步,对构成效率与公道统筹的区域发展形式作出了有益探究。其次,构建了人口、资本、情况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状,总体上构成了卓有成效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系体例框架。再次,以构成市场化的资本装备机制为中心,起劲找到县政府与市场有用结合的均衡点,还以各类方法最大限制调动广阔群众参加变革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初步构成了县政府市场联动、大众普遍参加的变革动力机制。

篇4

 

应该说,宁波之所以是国际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却不是国际化的都市,是因为宁波是外向型经济而不是开放型经济。而宁波近年来的尴尬与失落,根本上是制造业全球化条件下外部需求拉力减弱,对以传统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造成冲击,导致动能不足的结果。在我国现代治理及全球战略内外交困的格局下,宁波的价值、位势与未来,应该是需要抓住创新全球化战略机遇,以开放式协同创新全面转向开放型创新经济,通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进而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打破“老二不好当”的魔咒。

 

开放型创新经济的背景意义

 

一是伴随全球化从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及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把握新一轮全球化规律及机遇,将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地图上的新兴尖峰。自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步入了创新全球化新阶段。过去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追逐价格红利,遵循梯度转移的制造业全球化逐渐式微,以物质资本、低成本制造、大宗商品贸易、国民待遇为主的全球化,逐步转向以人的流动、创新思想和商业模式的传播方式为核心,体现高端辐射的创新全球化转变。这其中,伴随人脉网络、创业资本、专利技术、创意想法、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及优化配置,使得开放型经济从拘泥于制造业全球化条件下的港口经济发展及其与临港工业的互动外向型经济,到了加快全球链接、高技术服务、跨区域创业、国际科技合作、国际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形式为主的开放式创新经济发展阶段。

 

二是伴随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及经济重心向中国双重位移,美国等发达国家加紧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进行战略围堵;以开放型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及国际产业价值链,有利于区域突围支撑大国崛起。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及经济重心加速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双重位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及结构变迁。在此背景下,美国实施战略东移,加快重返亚太的脚步,并谋求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加紧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进行战略围堵。着眼建立完善的开放型经济,加快从商品输出主导到资本输出主导、从外资及产业要素输入到人才及创新资源输入、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强化高端链接、从被动适应参与全球游戏规则到积极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仅有利于局部地区通过加快建设扩大开放、参与竞争的前台实现区域崛起,还有利于沿海开放城市通过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及国际产业价值链找到新兴经济体打破战略围堵的出口。

 

三是伴随“一带一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加快建设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先机。着眼增强内部的统筹协调发展张力、缓解外部的战略围堵压力,我国加强全球战略、地缘政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部署,先后实施“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力求通过打破空间距离、地域分割以及体制束缚,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形势条件下加快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不仅有利于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局限,加快发展城市经济;还有利于突破跨区域合作体制的机制障碍,形成区域的错位分工和联动发展;更有利于以区域集群参与国际竞争,以狼群效应实现群体突围。

 

四是伴随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以及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宁波的经济形态加快多重系统转换;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率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建立开放型的创新经济。在过去发展过程中,宁波形成以创业经济、民营经济为根本动力,以外向经济、港口经济为基本特征,以工业经济、传统产业为基本形态,以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为基本格局的发展模式。未来,将由外向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创新经济方向转变、由封闭跟随创新向开放协同创新转变、由传统临港经济向现代海洋经济转变等。

 

五是伴随社交化趋势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外向型经济基于物理空间创新的格局;基于虚拟空间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将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天地。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出现了社交化、社交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之相适应的便是互联网经济的崛起。这种社交化变革,打破了原来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生活方式变革的态势,使得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生产方式转变。基于虚拟空间的开放式创新,不仅使得线上与线下闭环,还使得境内境外交互,不仅打通了人才、资本、项目等高端创新资源流动的通道,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类活动及生产的疆域,成为开放性的重要内涵。

 

开放型创新经济的方向趋势

 

应该说,未来的开放,不仅仅是投资的开放、市场的开放、贸易的开放,还要有产权的开放、治理的开放,更要有心态的开放、视野的开放;未来的创新,不仅仅是适应性创新、集成性创新、跟随式创新,还要有颠覆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引领性创新。而“开放型创新经济”,需要以结构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以开放扩大强化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增进产业原创,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营造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尤其是实现从商品输出主导到资本输出主导、从要素资源输入到高端人才输入、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强化高端链接、从跟随适应创新到原创引领创新、从资源条块分割到全球资源配置、从被动适应参与到积极主导组织、从封闭狭隘拘谨到开放包容融合。

 

这其中,于宁波而言的五个关键问题或者发展趋势是:

 

一是超越制造业全球化的局限;

 

二是着眼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

 

三是依托产业组织创新;

 

四是着眼拓展区域创新网络;

 

五是打破“小富即安、单打独斗、闷声发财、窝里横”的文化魔咒,营造社交化的文化氛围。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贸易协定;传统服装;出口贸易

作为我国重要战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同时区域贸易协定对于我国产业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出口经济体系中,中国传统服装出口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服装出口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产业发展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简析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伟大构想,是我国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具有新的特征,不同于传统的贸易模式,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强调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商务流通与商事交流领域,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电子化流转,提高商业交流与处理效率。区域贸易协定作为我国新时期发展贸易的基本规则,对于中国传统服装出口贸易等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一带一路”与区域贸易协定对传统服装出口的影响

1.市场进行了深度细分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框架内,中国传统服装出口消费市场被区分为不同的群体。在传统消费市场中,消费者群体划分并不明显,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体系下,消费者群体划分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并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消费增长点,并带动了传统服装相关产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更多元和丰富,并通过网络之间的无线连通功能,将处于不同地域的潜在消费者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集聚和规模效应。

2.市场敏感度更高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交易体系下,传统服装外贸市场行为越来越感性化。传统的中国服装出口贸易格局正在被打破,资源具有无限性,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接触到海量的商品和信息,消费行为趋于感性化,市场敏感度更高,而且在交易过程中,通过网络支付方式,也能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对于传统服装出口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3.产业隔阂正在逐渐消失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交易环境下,传统服制造产业隔阂正在逐渐消失,很多商家通^众筹等方式,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也通过现代交易体系与商家进行深度交流,进而影响到商品生产环节。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发展,成为传统服装出口和市场的纽带,在交易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的习惯和意见,也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传统服装出口发展的新路径

1.明确服装产业出口管理目标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传统服装出口产业要进一步明确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经济目标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提升经济管理效能。在传统服装出口经济管理目标设计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实现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考评,明确经济管理目标,整合相关资源要素,实现经济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基于此,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优势,进一步明确现代经济管理目标,提升传统服装出口层级与水平。

2.建立完善电子信息系统

对于传统服装出口企业而言,构建并完善自身电子信息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技术开始与传统行业出现融合发展的态势,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服装出口企业经济规范化运作与管理。通过整合经济管理信息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可以为经济管理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工作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推动传统服装产业升级,可以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强化经济管理的过程控制,将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降到最低,实现经济体系的整合与理论,打通不同部门与不同经济要素之间的联通,构建立体化的经济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结构,规范管理流程,实现经济业务管理水平与信息反馈速度的总体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贸易协定下,探索经济发展的多元与创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创新经济模式,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实现传统服装企业现展目标,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实现生产效能的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建设构想。

参考文献:

[1]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71-580.

[2]李桂付,曹林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价值提升--基于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J].纺织导报,2015(12):28-30.

篇6

关键词:;中国化视角;经济发展;研究分析

一、引言

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新时代经济标准,必须完成快速增长,以实现全面转换。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保证其能够达成人均GDP产值的有效提升。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完成相关经济体系设定的迫切需求,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完成宏观目标的有效设定。根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策略,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因此,从理论上而言,针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对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经济主体,完成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后续发展中,可以实施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有效升级。实现经济模式以及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经济视角下我国经济问题分析

(一)我国整体的金融结构亟待调整

目前,我国整体的经营结构亟待调整。金融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保障本地金融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每年因信用问题(企业或个人)逃避债务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损失已高达1800亿人民币[1]。此外,部分信用经济已陷入坏账程度,处于无法追缴状态。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各领域的发展,对信用链条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双重作用。首先,信用链条优化对我国的各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使各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特征完善发展。但其也催生了部分中介机构,如信贷撮合机构,导致出现大量三角债,对经济链条优化造成了影响。此外,当地政府缺乏长远意识,仅顾及眼前利益,导致银行在进行债务追缴过程中,其执行力不足。金融行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表现方式,可以全面体现出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相关风险,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因此,整治金融环境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我国的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的意识作用,金融结构自身的高度化以及合理化,在我国集中发展中其存在不同步的现象。金融市场与经济结构尚未形成统一化,且金融结构市场缺乏合理性,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极为低下[2]。

(二)我国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链接

在我国经济主体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的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占比失衡。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与以往相比,经济呈现显著增长,速度加快。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红利以及边际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因此,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其二,我国经济市场无法发挥其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我国金融市场比照国外发达国家总体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进出机制,这就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发挥其资源配置的有效功能[3]。其三,我国经济主体融资较难。在我国社会整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无法有效的保障以及发挥其资金筹集的基本权限,导致金融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趋于虚拟经济。但同时,虚拟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虚拟经济与银行等储蓄机构相比,其提供的储存利息偏高,导致很多用户将自身的闲散资金投入虚拟金融体系,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银行。使银行的融资出现困难,实体经济受到阻碍。与银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大部分的群众均选择余额宝、余利宝等,这导致资本由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无法完成有效链接[4]。

三、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完善我国整体信用体系

在后期发展中,为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完成金融以及实体产业的有效融合,必须完善我国的信用社会制度。目前,应落实以下几点原则。其一,完成整体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加大对诚信理念的整体宣传。随着我国资本逐利性的不断凸显,诚实守信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我国公民整体缺乏诚信意识,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诚信思想的教育普及,以保障诚信思想可以有效地实施,植根于我国群众的整体认知中,使我国群众以及相关企业自觉养成遵守诚信原则的良好习惯。在我国相关法律建设中,有些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法律、法规的建设对我国诚信体系的发展需求必须完成有效匹配。在信用投放所产生的相关市场竞争问题中,需要完成信贷管理行业的有效监管,并对信用风险进行整体的控制、转移。为了有效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运行体系,优化整体的结构思维。例如,依靠全新的技术创新我国金融产业,以保证金融产业面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在金融市场发展中,金融市场需要完善其相关配置,并通过融资的方式,以弥补其带来的相关风险以及缺陷。金融市场的相关领导者,必须在兼顾金融市场整个体系稳定的同时,解决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落实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主体问题[5]。其二,落实全新科技技术的推广,完善金融服务业的整体基础建设,以保障其全面迈向信息化模式发展。例如,各企业必须做到信息公开原则,完成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共享,以保证相关金融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资格审核时,有效的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调整,并达成相关的落实基础。在后续调整中,建立并改进相关的交易平台,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准。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扩大企业规模,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研发全面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占有率。

(二)完成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

在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中,为了体现出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有效统一,以保障经济节奏符合客观规律。在后续发展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例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无法脱离,且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互为依托。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虚拟经济具有独立性,且对我国的综合发展密切关联。目前,我国整体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妥善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以有效保障二者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完成有效分析,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结合体,发展重要的经济基础。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落实,保证在遇到相关的风险时,我国经济体系可以完成有效的落实发展,借助全新产业,建立有效的经济体系。目前,我国整体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全面解决虚拟经济以及实体之间存在的相关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就我国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而言,应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以避免在面临经营困难时,无法有效规避,造成相关影响。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创新,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转型实践。

篇7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设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4、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篇8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计划价格为基础,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帐报帐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盈亏同企业无关,企业成本意识淡薄,损失浪费惊人,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二是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三是成本管理的现状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也不利于企业成本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对现行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并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具体要求。只有对此有了深刻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自觉摆脱旧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其次,要学习西方国家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借鉴其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经验,为我所用。第三,要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成本微观管理要建立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微观管理即企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求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在市场上有应变力,特别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具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现代化,就要求企业各项专业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本管理思想革新化。传统的算帐报帐型成本管理模式只计算财务成本,不计算管理成本;只重视事后算帐,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只采用手工操作,不考虑先进的管理手段;只依靠企业财务部门,不注意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成本管理观念上革新,要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的观念。

2、成本管理组织合理化。这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没有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就很难把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好,就不可能发挥最大的总体效益。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同时,还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成本指标体系、成本核算体系、成本决策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成本考核体系。

3、成本管理方法科学化。要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好经验,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主要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厂内经济核算、本量利分析、价值工程、成本——效益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班组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多种方法。

4、成本管理手段电子化。在成本管理中,应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替代一些繁重的事务性劳动,而且可以加速信息处理,便于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同时,还应推广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显示监控装置,加强对物质消耗和流向的控制,为成本控制和计算创造条件。

5、成本管理人才专业化。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前进,保证成本现代化早日实现。

总之,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配套,并同步进行,才能共同推动成本管理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三、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成本宏观管理即成本的国民经济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对于成本管理仍然需要从宏观上加强调控。

1、要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对原来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又颁布了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不少涉及成本管理的内容。现在应该尽快把成本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起来,使今后成本管理有法可依,力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4、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我国产业结构尚不够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工业规模偏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大于需;有些行业产量低,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要重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以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降低产品成本。

5、要培育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不断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各类市场,并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市场规则,清除市场障碍,要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及时各种经济信号传递出去,引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降低物质消耗,节约产品成本。

篇9

关键词:财会管理创新研究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与社会中的各领域。目前国内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日渐增大,伴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财会管理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企业财会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环境下,对财会管理进行创新,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财会管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的重要性

(一)完善财会资料

完善财会资料是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之一。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主要包含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两部分,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财会管理的特征表现为具备的信息量较大和周期性较长。财会管理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若在某收集资料过程中出现错误,将可能导致重要财会数据的信息遗失,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通过在财会管理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广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具有高质量、多功能和可靠性等优点,通过最优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财会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规范财会管理体系

规范财会管理体系是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之二。在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能够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逐步使财会管理走向规范化。首先,信息化环境下的财会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财会管理工作的效率,改进较为落伍的人力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信息化环境下的财会管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会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其工作环境。最后,财会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了财会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疏忽等因素造成的财会信息失真和资料丢失等发生率,保障了重要财会信息数据的完整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策略的研究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财会信息化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会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策略。信息化环境下对财会管理进行创新,必须要充分考虑现存的财会管理模式,做好财会管理模式与信息化财会管理模式之间的转化,从根本上加强对财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企业在创新信息化财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主要以自身企业为基础,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对财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企业可以在符合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引入信息化技术对财会管理模式进行改良和创新,最终达到提升财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建立科学规范的财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目标。

(二)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管理念

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管理念是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策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现代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体系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中较为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制定计划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在对财会管理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以信息化技术为重要根据,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管理念,从而实现提高企业财会管理质量和财会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提高财会人员信息化的业务水平

提高财会人员信息化的业务水平是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策略。在企业财会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财会管理工作人员尤为重要,不仅是现代型企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有效实施信息化财会管理的关键。企业信息化财会管理过程中,财会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化业务水平,才能够不断加强企业财会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随着财会管理信息化逐渐在企业中发展和应用,财会管理工作人员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人员在财会管理过程中具有扎实财会管理工作知识的同时,还应擅长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提高财会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各企业的发展带来捷径,同时其在财会管理方面的运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财会管理工作的进步,为财会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从完善财会资料和规范财会管理体系对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的重要性作出分析,同时从建立科学规范的财会信息化管理模式、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财会管理理念以及提高财会人员信息化的业务水平对信息化环境下财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生洪宇.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

[2]栾学东.信息化环境中校本研修的变化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4

篇10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香港;自由港;金融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张伟(1973-),男,河南开封人,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国际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香港投融资管理;杨文硕(1979-),男,河北定兴人,上海大学监察处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比较金融法。

基金项目:上海国际集团博士后研究课题“香港投融资平台搭建及盈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962-121232。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区”)获批挂牌,国务院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以及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多项任务和措施①。虽然总体方案有待中央和上海市后续出台细则具体落实,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因此,理清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路径,并比较其与香港自由港金融的异同,对于全面认识和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和我国金融改革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定位与路径分析

(一)金融开放在自贸区总体方案中的定位

经过35年持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客观上需要继续通过个案方式试验更大尺度的开放政策,进而以推广经验的方式把改革向纵深领域进一步推进。作为贸易领域扩大开放先行先试的平台,上海自贸区承担着下述创新任务,即接轨国际规则,在贸易领域试行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管理和运行模式创新大幅度提升区内贸易便利化,通过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与贸易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

上海自贸区是“以开放促改革”国家战略的新试点,金融开放是上海自贸区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总体方案首批明确了六大服务领域、共计18个行业扩大对外资开放的措施,包括在金融、电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表明中央相关顶层设计至少包含两大意图:第一,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聚焦在国内贸易服务领域寻求下一阶段金融开放的突破口,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第二,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将超越局部的、地方化的点状突破,寻求能够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普遍性、制度性路径[1]。由此可见,总体方案赋予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对于全国性金融开放的先行使命,其金融发展经验未来存在多种推广空间:一是相关开放政策、措施在业务、行业、力度和制度化方面的扩展;二是自贸区自身地理面积的扩大和相关金融制度实施范围的扩大;三是成熟经验被移植到其它省市的新兴自贸区,乃至从区内做法上升为全国性政策和法律。

作为上海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金融开放的定位应与贸易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开放步调相一致,而非专门、单独进行金融开放,区内金融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应立足于满足国际贸易和相关服务业的投融资需求。

第一,金融开放的配套性定位。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主题,贸易的转型升级在自贸区运作层面上是主体,而金融等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要为此发挥配套支撑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上海自贸区或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这需要在区内探索设立关于能源产品、工业原料和农产品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以及拓展与国际贸易离岸业务相关的投融资服务创新。在国际航运方面,上海自贸区将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的联动优势,发展远洋运输、船舶管理等国际航运经济新产业,这就需要在区内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金融发展和运作模式。目前,我国在贸易结构、增值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并非贸易强国。以全面开放为杠杆,主动呼应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也是上海自贸区的另一战略任务,这就需要区内金融尽快与发达国家金融业接轨。

第二,金融开放的渐进性定位。由于重大开放政策尚无具体时间表、首批清单开放力度不大、实施细则未齐备等原因,上海自贸区现阶段金融开放的进程与事前市场的期待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由于金融开放举措的出台不是针对快速繁荣某一个地区,而是审慎执行国家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完成金融改革“试验田”的任务,上海自贸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金融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基础性探索,为在接轨国际规则的环境中管理现代金融积累操作性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制度创新成果,并服务于全国。由于金融开放具有影响区内经济秩序和巨大的溢出效应等特性,上海自贸区应更加注重以渐进性方式试验金融开放的效果[2]。上海自贸区的未来政策有望升级为2014年版、2015年版,不断推出新一轮的开放政策,其思路应继续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当区内贸易未来发展遇到金融服务“障碍”时,则以创新方式加以排除。这里的“障碍”既包括贸易流通不畅,也包括贸易动力不足;不仅指被动地阻碍,也可能是主动升级引领发展。这里的金融创新方式是指与贸易现代化轮换提升、不断升级的过程,这样将更加符合总体方案的初衷。

在上述多方开放和升级的力量助推下,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必将要承担培育贸易新型业态的服务职能,通过国际竞争机制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找准自身服务、管理、品牌的新定位,从而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

(二)金融开放的国家金融改革路径

从国家金融改革的大局而言,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不仅是区内服务业体系的支持系统,更是国家层面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突破口之一。从文本上看,金融开放列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清单之首,体现了其在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核心地位,其开放亮点主要在于: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试验区内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外资资金设立相关金融服务平台,从事相关金融服务。上述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的局部开放试验,一方面旨在引入新的竞争者,促进区内金融市场充分竞争,促进金融产品价格市场化,提升区内金融服务业体系开放的效率;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也与国家层面的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全局战略息息相关。

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与国家全面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之间的关联机理方面,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未来改革的主方向。但是,由于目前国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区域划分和金融抑制,单纯启动国内改革恐怕难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我国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同时推进才能有效深化金融改革。上海自贸区推进金融开放践行了国家金融改革市场化的基本取向,并以具体的制度安排向各界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的制度化预期: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最大红利是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改革审批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机制放权;金融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其重心是高效率配置国内、国际产业资源和市场要素,中国金融体系也将在这些资源和要素配置均等化的过程中获得非泡沫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上述金融发展理念在除上海自贸区概念以外,在我国其它金融改革举措和政策上也有所体现,2013年中国全面性金融改革步伐已在多个领域悄然加速。从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货币存量;2013年9月6日,中断18年的国债期货交易重新启动;2013年9月11日,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以防范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风险;2013年9月16日,周小川行长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表示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3];从2013年10月8日起,中国证监会开始实施并购重组,以提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效率。另外,我国全面金融改革与局部金融改革还始终保持着上下联动关系。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2013年7月国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下限管理后,央行了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要采取的措施,上海自贸区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率先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试点。因此,如果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置于国家新一轮的全面性金融改革布局之中,就不难发现其释放出的正是中国金融开放由局部向全面推进的提速信号,中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局部与全面联动格局正在成形。

按照国家既定的路线图,全面金融开放涉及多方面内容,金融业最终的全面开放应该建立在实体经济发达和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顶层设计、体系调整、资源支持、市场监管等要素缺一不可。现阶段金融改革的任务是积极稳妥而非急躁冒进地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4]。目前,上海自贸区的改革试验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其核心在于重新定义金融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在起步阶段推进力度适中,市场之前预期的资本自由流动、本外币自由兑换等激进项目未能进入首批扩大开放的措施。首批5项开放措施仅仅是开端,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改革红利的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的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由于上海自贸区与香港自由港在金融制度安排和运行特征等方面有诸多相近、相通之处,而且上海与香港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和可比性,对比香港自由港金融对进一步理清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路径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体系和运行平台方面的比较

认清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所依附的经济体系的异同,对于理解两者的发展路径具有基础性意义。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所依托的经济体系的基础都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平台都是外向型开放平台。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金融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自19世纪中叶开埠以来,经过以华人、华商为主体的国际化经济力量,以及香港当局的百余年建设,香港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回归以来,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特殊制度安排,特别是在CEPA等经贸协议安排下,中国大陆与香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经济金融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两地之间的经济体制隔阂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内地新兴的自贸区在贸易定位方面也借鉴了香港自由港的运作机制[5]。

由于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各自所依托的经济体系存在着发展程度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地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所依托的内地市场经济尚处于转型过程中,表现为中国大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内部不均衡状态;香港自由港金融是根植于历经百余年建设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出自由港城市(地区)市场经济的重商、避税取向和全岛自由化特色。虽然上海被公认为是中国内地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级区域之一,但是在国企、财税、土地和户籍等关系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化长足发展的基础性改革领域仍未实现制度化突破,甚至部分政策仍然呈现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保守特征。香港自由港的自由贸易制度、自由企业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是贯彻得较为彻底的地区[3],其具体表现包括:一是除为履行国际法义务及维护香港安全,当局对进出口贸易不设置管制;二是除对烟、酒、甲醇(酒精及其制品)、碳氢油(汽油及柴油)、化妆品和若干不含酒精饮品等有限几类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及消费税(若为转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可退税)外,当局对其他一般商品的进出口均不设关税壁垒,只征收005%左右的从价税,以用于支付行政管理成本;三是除少数受管制的商品需进行事前申请,获批准后才能进出口外,当局对一般商品的进出口手续无审批要求,只需向海关部门递交报关表格文件;四是外来运输工具减免进港申请及海关手续,引水、关检和卫检手续简便,并免纳港口行政费用;五是除了涉及管制行业以及公共事业外,企业经营领域的准入放开均由投资经营者自由选择,政府不干涉其依法经营活动;六是开办企业注册手续简便,营运成本低,当局对营运企业免征资本增值税、股息税、利息税、销售税,仅征收16%左右的利得税[6]。

(二)政府管理和金融政策方面的比较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上海自贸区金融与香港自由港金融在政府管理取向上的共识。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延续性等原因,在宏观行政体制和具体部门管理等方面,两地政府管理职能在去干预化的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领域实施了准入前国民待遇、竞争中性原则、负面清单管理、核准制改为备案制等一系列政府职能转变举措,除了负面清单明确规定禁止的,其他经营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对负面清单尚未涉及的领域,按照内外一致的国民待遇原则,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对于区内的经营主体及其活动,政府按照“竞争中性”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创新模式实施管理,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的衔接与过渡。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方面,更侧重于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7]。经过百余年的积淀与提炼,香港当局已经形成了“积极不干预”管治风格,即尽量不采用直接的行政手段、政策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当出现市场失灵时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及其它间接手段,规范、维持经济的有序运行,主要有常规干预(指向经济命脉性质的经济活动)和临时性干预(指向紧急突发性质的经济事件和风险)两类。常规干预主要有三:一是对关键金融活动的常规干预,重点是有效地抑制金融投机和控制金融风险,集中在维护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监管发钞银行及其发钞行为、保障“存款机构三级制”等方面;二是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常规干预,直接措施主要集中在批地的数量、土地的定向开发管制等方面,重点是使香港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开发,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稀缺资源的潜能;三是对民生领域商品的进口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和预储制,管制个别不法商贩囤积居奇等。

此外,两者在金融市场化基本政策的具体目标上也不尽相同。虽然上海自贸区试图建立一个法治化、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金融小环境,但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金融法治体系,基于全国“可复制、可推广”基调,其开放政策并不追求建立过于个性化的区域模式(这对建立金融中心至关重要),这可能会限制其改革力度和地方特色。香港在建立自由港之初,即从英美法系引入普通法法律体系,并与当地华人文化传统相融合,经过长期市场检验而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金融法治框架,从而减少了各种政策变动风险和制度性成本。作为历史悠久的自由港,香港特别注重保持其区位差异性和国际竞争力,并为受贸易保护主义困扰的经济体提供开展金融交易与合作的便捷枢纽,现已成为高效吸纳全球金融要素的“成本洼地”。

三、结论与展望

尽管在顶层设计和具体路径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与香港自由港金融演进有一定相通性和竞争性,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彼此并无可替代性。对香港来说,上海自贸区的着力点在于贸易自由而非金融自由,这已将两者出现同质化竞争的可能性排除在最重要的发展路径之外。对于上海自贸区来说,金融开放会在运行一定时间后产生可观的外溢效应。假如上海自贸区未来成为人民币业务的全球中心所在地,将会对区外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产生重大加速作用。香港的自由港经济安排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产物,对于整体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水平还比较有限的中国大陆而言,能否成功建成另一个“香港”(包括经济特区、保税区及自贸区等)未有定论,上海自贸区现阶段总体方案也未提出类似的任务目标。

从长期发展来看,当前亚太区域经济总量居全球前列,金融市场纵深开阔且需求巨大,金融业发展空间和潜力极大,当前东八区、东九区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如东京、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已初步形成多中心合作与竞争的格局。由于因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亚太金融市场呈现明显的多极化分隔特征,任何一个金融中心均无法垄断区域内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因此,上海自贸区金融将长期扮演激活中国经济体对外开放的境内离岸杠杆角色,而不是成为香港金融业的专门竞争者。上海自贸区金融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自身灵活应变的服务能力、务实高效的公共管理和政策体系以及稳定有效的监管法治,当前摆在其面前的时代课题是沿着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既定方向,将地理优势转化成为金融区位优势,加快把握和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强化区内金融开放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以最小的改革成本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注释:

① 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8号)。方案文件包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其附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

参考文献:

[1] 曲凤杰.加快金融开放,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J].新金融,2012(1):27-30.

[2] 余官胜,朱文欢.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的实证检验[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6-42.

[3] 周小川.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J].求是,2013(18):1-4.

[4] 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自由贸易区背景下长兴岛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J].辽宁经济,2012(2):22-29.

[5] 陈利静.香港与内地服务贸易合作的CEPA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商贸,2012(17):255-256.

[6] 范宏云,孙光永.香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经验[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3): 56-59.

[7] 史凤林.“先行先试”法治化的理论基础[J].法制与社会,201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