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美乡村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和美乡村定义

篇1

关键词:乡村园林;景观设计;自然;发展

1 乡村园林景观的意义

我国的风景园林一直都是重视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巧妙结合的.即便是在设计城市的时候,也要先考虑因其地形和自然环境而建,并在城中巧妙地建设园林,使城市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的城市规模庞大而且远离自然,想通过在城市中建造一些仿自然的园林景观来实现人和自然的接触和融合:①空间上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②也难以实现想要塑造的自然。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对于人们接触并融合于自然的要求,如同隔靴搔痒。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范围扩大,就会发现城市之外的乡村园林景观正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乡村园林景观是几千年来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不断的相互影响形成的,既反映了人的许多特性,同时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很大影响。是人和自然相互影响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平和。它既能表现出自然的勃勃生机也能体现出人性的自由活泼,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感。乡村园林景观中虽然也有很多人文活动痕迹。但仍然可以用未加雕琢来形容它的自然部分.因为乡村园林景观中的人文并未对其自然部分做过多的刻意的修饰,它的诸多痕迹,耕作、植被、地貌、文化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平衡的和谐的乡村自然。我们可以从乡村和城市道路的不同中发现这种差异,这对于现代的景观园林规划和设计十分重要。对于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既不必刻意的去修饰雕琢,加上过多的人工痕迹;也不必有意的将原来的痕迹全部抹去然后再去人工塑造一个“纯自然”出来乡村园林景观的这种自然,既为风景规划提供了极富特色的资源,也给园林设计师们带来了很大启发.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2 乡村园林景观的要素

园林是指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限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摘自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由此,乡村园林景观是指城市人类聚居地区以外的广大的人类聚居地,以自然水石、地貌、花木及建筑等要素为表现手段,创造出具有乡村自然美境的园林景观空间,其要素包括如下几点:

(1)地形地貌:它是形成乡村地域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景观的律动和美学特征都受地形地貌的直接影响。

(2)水体:水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命脉,同时具有丰富观赏价值,是乡村园林景观风貌构成中最为生动和具有活力的要素。例如,河流、湖泊、沼泽以及小溪等。

(3)动植物:植物的生长受到土壤、水、光、风以及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随着季节的不同和生长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植物的形状、色彩、质地以及叶丛的疏密等特征的变化,形成不同时期的自然景观。动物作为自然界的物种之一,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植物花木、果实与小鸟、蝴蝶等小动物是生态环境美感必不可少的补偿和协调。

(4)建筑物:建筑物具有空间构成与引导空间构成的作用。它既能引导视线、影响小气候,又能影响周围景观的功能结构。乡村建筑是有别于城市建筑,它处于稳定的乡村地区,形成于不同历史时代,具有乡村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

(5)构筑物:乡村园林中的构筑物主要指乡村道路、小径、堤坝、路灯、墙、步行桥以及座椅等设施。它们是构成景观的三维空间要素。这些要素与植物、建筑物等共同组成乡村景观空间,形成特殊的功能。

(6)铺装:是指自然或人工的硬质铺地材料,如瓷砖、石材、沙(卵)石、木材、砖、水泥以及沥青等,按照不同形式黏贴于室外空间的地面上,形成永久的地表,满足乡村景观色彩、纹理、质感等观赏效果的需要。

3 创新乡村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可持续的乡村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崇尚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加强乡村景观要素的运用,应以源于大自然的绿色空间为蓝本,对乡村景观进行补充与调整、整合与恢复。同样的乡村自然环境,不同的设计理念与需求,创作出千变万化的乡村园林画图。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在总体规划中控制局部规划的乡村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心理与生理的需求。乡村居民是乡村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乡村的未来,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地方习俗等的不同需求。一个好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反映不同地域的历史、观念与习俗,处处为乡村居民着想,让乡村居民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享受园林景观美景及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

3.2 尊重自然,强化原有自然景观要素

好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是乡村规划设计的核心。构筑结构简洁、主题鲜明、生态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乡村园林生态景观,也是乡村园林设计应遵循的规律。随着乡村建设飞跃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同其他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协调、均衡、尺度与比例以及节奏与韵律的原则。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以服务乡村居民为目的,打造一个可观、宜居、适用的乡村环境空间。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景用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乡村园林景观要素,节约造景成本;尊重并强化原有自然景观要素,彰显乡村园林景观本土特色与个性。

3.3 注重乡村的历史与现实结合

乡村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古树、习俗与传说、革命遗址等,这些场所为乡村园林景观个性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将有效提升乡村园林景观艺术性与文化底蕴。乡村中有意义的建筑形式、文化习俗、空间尺度、色彩以及生活方式等恰恰与隐藏在乡村居民心中的行为方式、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相吻合。因此,能引起乡村居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所以,在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激发和升化乡村文明与精神面貌,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篇2

如果迷路,我愿意在托斯卡纳

托斯卡纳(Toscana)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区,经常被评价为意大利最美丽的部分。

在欧洲,托斯卡纳早已享有盛誉,文艺复兴之城佛罗伦萨、海滨小城比萨与著名古城锡耶那这三座意大利文明发祥地的美丽城市都是在托斯卡纳区内,佛罗伦萨更是托斯卡纳区首府所在地。

一到托斯卡纳,就被她的景致所折服,阳光下的蓝天白云,再配上这里色彩鲜艳的墙壁,深绿色的百叶窗,深红色的屋顶,一幅活脱脱的重彩油画。这个中世纪兴起的古老小城,有田野里卷成垛的金黄草堆,有顺着公路延伸的白杨。一切都那么恬静悠闲。听菩提树上杜鹃的叫唤,看银杏树叶子在空中飞舞。托斯卡纳拥有最安静、最原生态的生活。

这里的小镇子有一种悠闲的乡村感觉,老头们坐在广场的角上,喝小杯的黑咖啡,跟每一个过来的人打招呼,抱怨一下天气。问问中午要吃什么……隔壁的小餐厅老板也会出来插上几句,今天又搞到了什么稀奇的佐料,哪家又出了超好的红酒、橄榄油……

葡萄酒,奔涌在意大利人的身体里的血液

托斯卡纳,就是这般得心应手地把大自然的优美、乡土感觉和优雅的生活糅合在一起,把满目青山的乡间和烫过的亚麻布床单糅合在一起,对了,还要加上美酒,如果只让眼睛享受美景。也就太冷落自己的味觉了。

味蕾。在这个如此美丽的地方,也一定会有不平凡的经历。那就是一杯杯在闲谈的人们手中晃动的精灵般的液体。

若不是十九世纪末的名族Bettino Ricasoli男爵忽发灵感。把此地的几种葡萄混合,发明出后来名扬世界的红酒ChiantiClassico配方,让绵延山区变成了浪漫的酒乡,可能这片托斯卡纳最偏僻的山野之地Chianti(基安蒂)到今天还是一个贫瘠的地方。自然。在托斯卡纳的风水里是不可能真正“贫瘠”的。

基安蒂,托斯卡纳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第一片被定义为葡萄酒产区的土地。基安蒂的代表性葡萄是有“贵族葡萄”之称的Sangiovese(桑娇维塞),它具有特别的性格。用这种葡萄酿出的葡萄酒呈红宝石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石榴色,散发出香料和野浆果的气睐,并且很有层次,口感优雅、圆润而光滑。

到了托斯卡纳,Chianti古典基安蒂葡萄酒是绝不能错过的。

黑公鸡是该地区葡萄酒的历史象征,这个圆形的标志不仅印在每一瓶古典奇昂帝葡萄酒瓶上,而且出现在基安蒂区域内的许多道路指示牌上。

要使用古典基安蒂的标志“黑公鸡”,光是在古典基安蒂本土生产远远不够,还需要达到生产规范所规定的一系列要求:首先是对葡萄的要求。要求桑娇维塞的使用比例至少在80%以上。除了桑娇维塞,其他种类的红葡萄可以按照授权或建议使用至多20%。获得批准的葡萄有本土的种类,如卡内奥洛(Canaiolo)和柯勒瑞诺(Colorino),还有国外的葡萄,包括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美乐(MeIlot)。两种白葡萄棠比内洛(Trebbiano)和玛尔维萨(Malvasia)至多可使用6%。但仅限于2005年份。

如此严格趋于苛刻的过程,就是为了让这杯子里的液体,在这个秋天,肆无忌惮地诱惑你的味蕾和感官。

食用菌中的极品

当然,除了美景和美酒,佳肴也是不能缺席的。在一个古老的基安蒂别墅,再一次尝到了让味蕾欣喜的感觉。

托斯卡纳的美食――块菌,俗称松露、猪拱菌、隔山撬、无娘藤果,为子囊菌类中的一类地下食用真菌,被欧洲人称为“林中黑钻石”。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为块菌的主要分布区。

块菌具有多种功效。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是一种珍贵而奇特稀有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香味奇特,成熟的块菌散发出浓郁的阿尔法信息素,味与麝香相似。块菌在西方与鱼子酱等同列为世界顶级食品,其身份远在松茸、羊肚菌之上,是食用菌中的极品。

块菌还可以用来泡酒。泡好的块菌酒有一股橡木的香味,喝起来像“XO”。此外,块菌还可以制油和制醋,用在中餐凉菜、西餐沙拉中风味很独特。

鲜块菌炖燕窝、鲜块菌干捞翅、鲜块菌炖花胶响螺、鲜块菌网鲍、鲜块菌鲍鱼酱焖米、鲜块菌鲍鱼酱炒饭,菜单上如此众多的块菌菜式,再配上托斯卡纳的经典葡萄酒,这一餐。足以让托斯卡纳秋天的浪漫气息弥漫到您的胃里。最新资讯

世界豪华酒店组织立鼎世酒店集团将于10月17至23日。在该集团下的佛罗伦萨酒店Villa La Massa里诚献意大利托斯卡纳“红酒与块菌的秋天”美食之旅。精彩活动内容包括亲身采掘块菌、参观酒庄、品尝精选美馔,巧配极品陈酿,以及驾驶法拉利驰骋基安蒂(Chianti)乡村。

TIPS

其他线路推荐

托斯卡纳的海是可爱的。托斯卡纳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从细软的沙滩到外形多样的礁石,长达500公里的海岸线上移步换景。这里有著名的圣罗素自然公园;伊特鲁里亚海岸线上星罗棋布的海湾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

托斯卡纳的山是让人愉快的。从被称为大理石建成的大教堂的阿尔卑斯一阿普奈山脉,到遍布各地的古老洞穴,到Lunigjana的古堡,从闪着亮光的白色大理石山,到Garfagnana的绿色原生态山谷,景色不一而足。

托斯卡纳的乡间是闲适的。在这里度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找到家的感觉:我们将这种神奇的旅游方式称为“托斯卡纳乡村旅游”。您可以在附近的林间散步,在乡间道路上骑马,也可以带着好奇的心情踏入您所邂逅的乡间教堂一探究竟,或者吃一顿丰盛的极具当地特色的风味大餐。

托斯卡纳是意大利实至名归的温泉之乡。这里代表性的温泉浴场多达30座,可以称得上是健康温泉浴的殿堂,这里的温泉设施建设精美,并且还特地为游客加入了创新性的旅游设施,溪流、洞穴、温泉瀑布等。

托斯卡纳是众所周知的人类文明的灯塔。您可以把托斯卡纳当作一个纯正的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历史课堂,也可以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实验室。Cetona陡峭的悬崖,Lunigiana的石碑雕塑,Elba岛上发现的古文明遗迹,伊特鲁里亚人的古墓,触手可及的古罗马文明古迹,比萨斜塔,数不胜数的中世纪历史印迹,也有哥特王朝的绚丽文化,鼎盛一时的文艺复兴,丰富的巴洛克艺术,构成现代艺术表现方式的斑痕画派(Macchialoli)和自由风格艺术,以及今天的现代艺术。

托斯卡纳气候

春季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可达27℃,秋季温和干燥,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914毫米,冬季山区有降雪。

最佳旅游季节

从4月到10月都适合去托斯卡纳。七八两月为高峰,由于欧洲人多在这时休假,各方面花费都比较高,6月和9月比较好,但水可能会凉!

交通

坐飞机,建议先到托斯卡纳首府所在地佛罗伦萨,然后选定自己的路线出发。到了佛罗伦萨后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租车。如果自己开车,按照地图找去,会很方便。

美食

托斯卡纳是意大利著名的美食之乡,但是到了海滨,不要忘了尝尝当地的海鲜、贝类、以及意大利著名的Chanti葡萄酒,当然还有块菌。

住宿

曾赢得2009年度“Prix Villegiature欧洲最佳酒店服务大奘”的佛罗伦萨的酒店Villa La Massa;当然,为了更好地享受当地的特色,推荐几个酒庄。如帕西诺修道院的安东尼酒庄;Mariani家族经营的著名酒庄CastelloBanff;酒庄新宠Molino di Grace以及著名酒庄Castello diNipozzano等。

篇3

关键词:青春回想 重构的记忆 想象性补偿 情感消费

在当代流行文化中除了以青年人为主要人群的“青春”文化表征和文化消费之外,还存在着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青春文化形态,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青春”。

一、社会大众的怀旧情调与“青春还乡梦”

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当今的中国,在我们的文化情调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怀旧情调,并且它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具体而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悄然兴起了一股怀旧热,且愈演愈烈,到上世纪末,怀旧成为一道修辞性的文化景观,至今方兴未艾。各式各样的怀旧照片、怀旧文学、怀旧电影、怀旧酒吧、怀旧农家乐等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整个社会沉浸在怀旧修辞的袅袅感伤之中,怀旧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情绪。怀旧也成为文化产品的最大卖点和促销策略。所谓怀旧,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缅怀与向往,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过去”的“怀念”。按照美国学者詹姆逊对美国怀旧电影的分析,怀旧就其本质而言是作为“对于我们失去的历史性,以及我们生活过正在经验的历史的可能性,积极营造出来的一个症状,是力图重现‘失落掉的欲念对象’”[1]。因此,怀旧便带有想家、思乡的意味,它往往会被看作是一种时光倒流,过去发生的一切已经随着时光逝去,今天我们回顾过去感觉到旧日时光的美好,但是却又无法回到从前。在当代的文化生活及消费社会的文化怀旧情调中,“作为一种现代审美实践,怀旧正是如此,它展示了艺术创造或审美创造的实质。在重构或建构‘另一个现实’的审美活动中,怀旧主体不能‘摹仿’、‘再现’或‘表现’,而只能‘体验’,以想象和虚构连缀有关过去的丰盛的‘形式景观’,并得以宣泄和舒展我们的情绪”[2]。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它是某种朦胧的、有关过去的审美情愫,不仅象征了人类对那些美好的、但却一去不复返的过往的珍视和留恋,还隐含了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怀旧景观中一个经典主题就是:青春回想,它是中老年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进行的一次集体回忆,也给那些未曾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别样的青春”,在观看中对那别样的青春岁月进行了一次想象中的回归体验。对于当前的“后青春一代”而言,对青春的怀念是与对家园、自然的怀念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他们的青春记忆常常伴随着对农业文明时代乡村自然生活的记忆。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主力军,他们的青春期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主要是农业乡村模式,加之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城市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曾有过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曾徜徉在乡间的小路,曾看过田野的四季,他们的青春岁月都在乡村度过,对青春的岁月与自由宁静的乡村生活有着很深的记忆。因此,在身处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喧闹与浮华之中的他们,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却常常向往着青春时代的自然、田园和儿时的故乡。也正是那一段自由而又轻狂的青春岁月,铸就了他对人生的美好回忆。

二、被改写的青春记忆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典型地表现出两种相反相成的情感活动:一种是对理想未来的憧憬,一种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这两极悖反的情感轨迹实际上指涉着同一个生命旨归:建构人生之完美,营造审美之人生。”[3]如果说青年人的情感倾向更多是一种对理想未来的憧憬的话,那么,中老年人的情感生活则更多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缅怀。但是,这种向过去岁月的回首与反复的回想,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客观复述和真正返回的要求。如对青春的回想就是一种想象性加工,而经过主体加工的青春岁月,就具有了虚构性文本的特点。于是,从审美生成的角度看青春成长中的种种事迹,我们发现它已经不再是对过去历史客体原封不动地复制或反映,而是经过想象对它进行有意识地粉饰和美化,历史客体变成了审美对象,充溢着无以诉说的人生情怀。作为一种特定的精神体验,它借助想象的力量,“向我们保证隐蔽而遥远的事物的存在”,[4]并且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好生活与青春的美好记忆,从而使我们重新获得源自过去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希望。按照雅克•拉康的说法:缺失产生需要,需要产生欲望。人总是因缺失而渴望,因渴望而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青春回想”是对现实缺陷的想象性和修辞性补偿。它唤起了关于过去的遐想,它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与过往的记忆碎片修辞化地缝合,既在现实的语境中注入对青春岁月的缅怀与青春年代轻狂潇洒的美好追忆,从而将“青春的岁月”融入到生命体验的审美观照之下,抚慰那已经不再年轻但渴望年轻的心灵。虽然,作为当代文化结构性存在的流行歌曲反反复复咏叹家乡、怀念青春岁月、追忆那个激情的年代,但是它仅仅是符号化的修辞操作,因为,这种“青春还乡梦”中弥漫着浓郁的商业化气息。

三、“青春回想”的情感消费

波德里亚在分析消费文化时指出:“同样的事在历史中会发生两次:第一次,它们具有真实的历史意义,第二次,它们的意义则只在于一种夸张可笑的追忆、滑稽怪诞的变形――依赖某种传说性参照存在。因而文化消费可以被定义为那种夸张可笑的复兴、那种对已经不复存在之事物――对已被‘消费’(取这个词的本意:完成和结束)事物进行滑稽追忆的时间和场所。”[5]流行文化中的“青春怀旧”情调消费的正是这“第二次”经验,这种经验是出于特定修辞目的的修辞操作和修辞想象。由于符号化的修辞操作,“怀旧至多是对过往经验的殖民、改写和重构。”[6]因此,历史事件的重构与青春故事的怀旧意味着对物理时间观念的颠覆和对心灵时间价值的重估。怀旧虽然指向过去,但却形象化并审美化了过去,这一过去更准确地说,是并不存在的过去。它之所以引起怀旧者的留恋,是因为它已经永远逝去,如果它是现在的当下经历,也就不可能引起怀旧者的怀恋之情。更进一步讲,怀旧抹平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时间界限,它重构了过去、超越了现在、幻化了未来,通过将“青春记忆”的凝晶化,“通过时间性的理想性,意识最终不再被关在现在中,”[7]而实际上,这种青春修辞徒具其表,最终只是一种臆想的符号现实,一种缺失状态下的想象性,以此获得一种不无虚妄的替代性满足。这种无意义的回归就是“青春的回想”与“梦回唐朝”的一次性情感消费,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符号与消费欲望中那些奢望得到的“有意味的形式”。

事实上,在众多的现代青春怀旧事件与现象中,人们总会发现商业运作的身影,即它们总是在竭力迎合怀旧人的心理需求。“而在文化产业,像老歌重唱、历史电影复拍、复演,更是屡见不鲜。如在流行歌曲创作中,怀旧内容大多涉及难以忘记的室友、同桌、校园爱情、成长时的苦恼与迷惘,可以说无一不是在往事中打捞青涩的青春记忆的碎片,体验着一种久远的关于青春的故事。又如电影怀旧的内容,有的是以童年生活、青春期生活、纯真爱情为怀念对象的”[8];但它们都是对“岁月易逝”的反刍与生命激情年代的回想。在当代的怀旧消费中,对于逝去“青春”的一次次追忆与回想,其实是一种集体性的“青春”再消费。因为,在消费社会的文化中,各种关于“青春记忆”与“青春回想”的背后散发着更加浓郁的商业气息。在文化工业的符号拼贴与商业运作中,“青春”一词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各类文化产品纷纷打出“青春”牌,各类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大力挖掘此类资源,进行加工、包装,将其推向市场,在满足“后青春一代”的“青春回想”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再造“青春岁月”的梦境与“青春年代”的事件,怀旧电影与怀旧小说及其它怀旧风格的文化产品,使处于现实迷失与生存焦虑中的“后青春一代”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相中得到暂时的释放与压力的缓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渴望“青春”的生命情怀。但是,在这样一个传统价值观念式微、自我迷失的消费时代,“青春还乡”的怀旧情调与集体性的“青春回想”仅仅弥漫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情调中,它实现的是一种关于“青”的情感消费。

从土地、乡村走向工业、后工业的人们,面对后工业时代的急速放纵与激情宣泄,文化工业的娱乐文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消费”的“情感场”,这里的情感以商品的方式上市、以换算为价格的方式出售,快餐式的急速消费与身体满足,可能为短暂休息马上又要继续工作的“后青春一代”提供了急速发泄的方式。然而,内心总有一些无法释怀的东西。即对土地的依恋,对大地的“回归冲动”,对家园的美好记忆,尽管家园也曾贫瘠。这种永不释怀的缺失与需要,幻化为都市里的“青春还乡梦”和深夜里的“乡愁”。深夜城市孤独怀念里的《梦驼铃》、童年记忆中《外婆的彭湖湾》和那个还在村头等待游子归来的《小芳》等等,成为这种情怀释放的当代表达方式和“还乡梦”的补偿。然而,消费之后,我们的“青春激情”依然回落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已经苍老的心和疲惫的身躯无法安放“青春的梦”。

(本文为安康学院校级项目“当代青春审美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YQDRW201109。)

注释: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吴美真译:《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452页。

[2]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第59页。

[3]:《论怀旧的审美意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0页。

[4][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93页。

[5][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6]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9页。

[7][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19页。

篇4

关键词:社区公益广告 语言 艺术特性

社区公益广告及其相关范畴

公益广告。我国现代公益广告发展得比较晚,对其研究也刚刚起步,给公益广告下的定义也多种多样,有代表性的有:“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提倡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谓公益广告,是指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向社会公众传播对其有益的社会观念的广告活动,以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

社区公益广告。虽然社区公益广告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社区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其含义比较复杂。社区可大可小,它可以大到一个城市或地区,小到一条街道或居民小区。在我国现阶段,社区以街道和居民小区为特征的划分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户籍制度的变迁以及城市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出现了大量相对集中的居民社区,这些社区内的居民休戚相关,十分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公共事务,因而成为具有很大认同感的社区群体。社区公益广告中的社区也应该是在此意义上的社区。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社区公益广告,就是为某一特定社区内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广告。其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向该社区的受众传播某种公益观念,影响其观念和行为,促进该社区的良性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公益广告的类别。根据我国社区公益广告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城市社区公益广告和农村社区公益广告。城市社区公益广告包括街道公益广告、居民小区公益广告、校园公益广告等,农村社区公益广告包括乡村公益广告、道路公益广告、田间公益广告等。

社区公益广告的形式。当前我国的社区公益广告主要有招贴、路牌、墙体、车体、条幅、灯箱、宣传栏等形式,有的社区也用社区有线广播、社区闭路电视等。

社区公益广告的内容。近些年,随着我国广告业的繁荣和城乡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公益广告不仅形式越来越多样,在内容上也越来越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配合国家政策方针、重点工作、突发事件等为内容的,主要有计划生育、建设小康社会、希望工程、捐助灾区、抗击非典等,例如“爱心奉献汇成江河,希望工程扬起风帆”、“众志成城,战胜非典”等。

(2)以同社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为内容的,主要有交通安全、防火防盗、节水节电、环境卫生等。例如:“‘三让’记心间,路畅人平安”、“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和谐的生活源于文明的交通”等。

(3)以配合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内容的。主要有尊师重教、植树造林、禁毒禁赌、戒烟戒酒、移风易俗、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例如:“人生遗产两件宝,子女教育和环保”、“偶尔助人,别人将记住他的名字;永远助人,历史将记住他的名字”、“心中有德,言行文明;胸中有法,幸福安宁”等。

社区公益广告的语言艺术特性

近些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开始为自己的发展定位,尤其是居民小区的大量出现,社区特色逐步体现出来,建设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活动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社区公益广告也繁荣起来了,并且在语言上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性,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简洁性:言简意赅,让人易于接受。传播信息是广告的基本职能,作为一种广告形式,社区公益广告一般用较为简洁的语言,传播与社区公众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例如:“鸟美在羽毛。人美在情操。”如此简洁的语句,却明确地传播出催人向上的理念。“不要在贫穷中失足,也不要在富有中堕落。”这个广告语紧密结合社会现实,规劝公众应该遵守道德规范。

人文性:体贴入微,润物细无声。以往的公益广告多数是口号式的。在语言上显得比较空洞,例如:“安全防火,人人有责”、“爱护花草树木”等。而今的社区公益广告则变得更富有人情味。例如:“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不要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小草也有生命。请您爱护它。”“青青小草浓浓爱意,请爱护花草树木。”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语句,如同春风拂面,使人欣然接受而不再感到空洞和枯燥乏味。

贴近性:娓娓动听,使人倍感亲切。过去的公益广告在警示或劝勉人们时,多用十分生硬的口气,例如“严禁践踏草坪,违者罚款”、“折一枝花罚款十元”等。现在的社区公益广告则变得更符合受众接受心理,让人乐于接受。“请您足下绕一绕,花草对您笑一笑”、“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花儿为众人开,请不要随意采”。这是在北京市中关村12区的小花坛前的几句悦目上口的公益广告语。居委会王主任说:“这是大伙儿反映最好的几句口号,因为这再也不是说教式的口号,像‘禁止践踏草坪’、‘禁止随意摘花’之类的,让人一看心里就不舒服。换一个这样平实亲切的说法,就感觉好得多。”居住在小区的陈维波是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一位专家,他对小区的环境特别满意。他对记者说:“在这里已经没有生硬的公益广告,取而代之的是温柔的话语。让我们这些居住在这里的人,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回我们单位分房到北郊市场,我犹豫之后还是决定不搬走。”

韵律性:朗朗上口,震撼人的心灵。我们知道,公益广告摆脱了商业广告促销这一枷锁的限制。成为广告中可以自由创意、追求完美的广告,社区公益广告也是如此。使之如同诗一样的语言:“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多么动听的语言,不仅活化了小草,也必然能够在情感上使人感动,促使人脚下留情;“绿草茵茵,生活温馨”,通过这样的语言。唤起人们对良好环境的爱护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不由得让人心动,自觉保护社区良好的生活环境。

哲理性:喻事明理,传播公益观念。社区公益广告传播的是公益观念,很多都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以此来启发广大受众,例如:“穷不学习穷不尽,富不学习富不长”,把“穷与富”的辩证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人人都像纯洁的水珠,社区就是明澈的清泉”,通过“水珠”和“清泉”作比喻,把居民与社区的关系描绘得清清楚楚,让人在深思后受到启发,进而改变态度和促成行动。

如何发展社区公益广告

有了良好的社区,才能有良好的社会。正如一则社区公益广告所说:“家庭多

一份温馨,社会多一份安宁。”而建设良好的社区。社区公益广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社区公益广告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社区公益广告是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正所谓:“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举手投足关系城市形象,只言片语体现市民素质”。

社区公益广告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作品制作水平不高,语言不美,有的甚至存在错别字;不够普及,尤其是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形式不够多样、内容不够丰富;宣传力度不够,不够深入;缺乏规划性。从现实情况看,中国能否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而农村提高公民素质,社区公益广告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有眼光的企业。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城市,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那里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大力开发农村题材的社区公益广告,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公益广告制作还存在短期行为,影响美观,缺乏美感,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能坚持长久,缺乏艺术性。而事实上,公益广告是一种观念广告,而一种观念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坚持长久的宣传。使之潜移默化地在人们心中产生影响,最后影响人们的行为。

发展公益广告是全社会、全社区的事情,作为社区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公益广告如何发展,也是十分令人关注和值得研究的。我们认为,发展社区公益广告需要有政府导向、企业参与和全民动员等,这样,社区公益广告才能蓬勃发展。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导向,加大声势。发展社区公益广告离不开政府导向,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组织、发展社区公益广告责无旁贷。也能够得心应手。例如,在中央和各地精神文明办组织的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的评选活动中,就可以把社区公益广告开展情况作为一项评选指标,以此来促进和推动社区公益广告的健康蓬勃发展。有了各级政府这一坚强的后盾,社区公益广告的发展才能更加普及和深入。也才能更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受众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参与,达到双赢。发展社区公益广告需要资金支持,鼓励有经济实力和发展眼光的工商企业或社会组织积极投身于社区公益广告建设,这对宣传企业形象非常有利。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已经有一些工商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了社区公益广告建设中来,但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鼓励更多的工商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进来。使之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和一种社会责任。

全民动员,提高素质。发展社区公益广告需要全民动员。全国各个城市和社区的公民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广告创作和宣传活动,每个公民还要积极接受公益广告传播的公益观念,在活动中受到精神文明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建设更多的文明社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5

关键词:建筑形式 社会环境 建筑设计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内容和本质都在发生着变化,从二十世纪开始人们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下,产生了现代建设设计理念,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设计领域产生了几种鲜明的设计倾向,在这几种设计倾向的影响下,我们的建筑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美好和幸福

1 当代城市建筑中形式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单纯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开始重视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在保障建筑舒适度的同时还要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由于个人所处生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理念的不同,不同的人对美的定义就有了不同的理解,建筑设计师为了能更好的满足住户的需求,要深入了解人们所欣赏的艺术形式,不能根据设计师主观的理解而设计出自我感觉良好的建筑形式。这是当代城市建筑中形式设计的主要原则。

1.1 韵律与节奏

美,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韵律和节奏就是表现美感的一种有效途径。这里所指的韵律和节奏不单单是指音乐的律动,而是包含了世界万物,在对某些事物进行有序合理的排列时,会给人以视觉上的节奏感,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建筑设计变得充满美感。比如说,有些人想让自己的居住房间变得更具艺术感,整体的品味得到提升,就会把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摆放在房间内,增添建筑中的艺术气息;还有关于色彩的运用,以往的室内设计大多使用白色为墙体的主要色调,如此会使整个建筑显得单调乏味,如果采用大量的彩色漆料或者带有花纹的壁纸,就会使整个环境变得层次分明,富有韵律感,明显的增加了建筑的生机和美感。像以上这种设计理念就是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让建筑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达到增加美感的目的。

1.2对比与微差

根据不同人的使用需要,当代城市建筑在设计空间、结构、层次方面由此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这也就给设计师的设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在特定的布局上实现形式的美感?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对比和微小的差异效果达到目的。比如在对形象工作室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采用某一色彩鲜亮的家具装点整体空间,使视觉上出现剧烈的对比,很容易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保障格调的基础上,实现艺术表现的塑造;如果为严肃、正规的建筑进行设计时,就不能运用太过突出特点的事物,那样会破坏整体的协调性,不过可以增加一些现代感强,艺术感明显的桌面装饰等,运用微小的差异来创造良好的感官体验。这不仅不会显得突兀俗气,还会构造出符合消费者设计理念的空间造型艺术。

1.3均衡与稳定

一般而言,建筑构造中各要素间的空间联系也就称为均衡性 它可以通过全对称理念和动态规划的方法实现空间布局的平衡,比如说在设置建筑整体布局时,地板和天花作为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亮点,不仅能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设计融合到一起,还能为大型设计的铺陈提供宽广的背景

2 当代建筑设计的几种倾向

2.1 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就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随着国家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重视,民族文化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和向往的内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把建筑设计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建筑设计形式。这种设计形式不是一味的模仿守旧,而是在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手段,进行艺术创新;在保留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2.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带回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并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普及,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建筑设计倾向。这种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在满足基本舒适度的同时,还保持了现代化艺术的美感,受到了多数人的喜爱。

2.3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 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2.4 新西洋建筑慢慢流行起来,和国人崇洋的心理脱不了关系。由于其富有古老欧洲的古典美感,开始成为某些商品的商业标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现代主义的设计形式。

2.5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看不到充满乡村气息的建筑。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开始向往乡土建筑,乡土设计理念由此产生。这一倾向试图保留自然文化的特征,尤其受到有钱人的喜爱。

3 关于几种设计倾向的分析

20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

21世纪的建筑革命将以与高科技成果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管理以及建筑设计等技术手段为基础,彻底否定20 世纪末开始并发展的怀旧倾向;建筑形式走向怪诞及平庸两个极端,因而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将成为 21 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但经过一段实践,像20世纪现代建筑一样,产生种种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实质性的接触减少,建筑师又将致力于向给人们提供会面场所的建筑努力,由此又将形成智能化设计之后的建筑设计思潮。

4 结束语

现如今,当代的城市建筑也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产物,更成为了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成为城市发展与繁荣的体现,成为城市文化理念的表现形式,成为促进每个人生活水平提高的动力。所以,对建筑设计的倾向性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只有不断进行现代化理念创新,融合各种传统或流行的元素,才能设计出更加具有美感的建筑,打造出趋于现代化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立. 浅析“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今国内建筑设计中的理解[J]. 甘肃科技. 2007(04)

篇6

以世博会为契机 确立传播语境

从1851年万国博览会举办以来,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世博会的主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1851年~1938年,世博会聚焦于“工业化阶段”(industrialization),集中展示科技创新与进步,促进世界各国贸易。在1939年~1987年,“文化交流”(cultural exchange)取代科技贸易成为核心理念。纽约世博会首次将民族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作为世博会的主题。而伴随着现代国际社会的日益成熟,国家形象的传播成为外事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从1988年起,世博会进入到“国家品牌”(National branding)阶段,无论是国家实体,还是国际组织,均将世博会作为展示自己形象的舞台。调查显示,早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已经有73%的参展国将推广本国形象作为首要任务。②

依据传播语境 组织传播内容

“国家形象”这一概念的外延和组成要素都尚未定论。但是在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倾向于“国家形象是国家结构的外在形态,是国家传统、民族传统以及文化传承在当代世界空间的特性化脉动的映像化张力”③。在此界定下,国家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影响力,是本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时空下映射而产生的影响力,而这种时空又包含了国内和国际两部分。

传统理念的彰显。国家形象的传播应该首先向国际社会传达本国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统,“让目标对象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以及民族性格”④。那些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的理念,尤其是带有区域性的、不可替代性的文化要素是需要被着重突出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选用代表海洋的蓝色,一方面是符合了上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区位特色,同时也表现出中国愿像水滴融入大海那样拥抱世界。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崇尚水的民族。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是柔刚、谦逊的代名词。这种差异性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所在,也应该是我们表达的重点。

普世价值观的宣扬。而另一些中国的传统理念,已经超越了国家地域的限制,成为全体人类的共同认知。这些基于良知和理性认同的价值、理念,我们将其称为普世价值。这些价值观是“共同经验范围”,是国际社会沟通的基础。“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当前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和平共存是不谋而合的;而“天人合一”的理念又与现在倡导的环保主义相契合。世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是全球社会对城市发展做出的积极思考。从亚里士多德的思考⑤,到东京拟办世界都市博览会,全世界都在关注和谐的、更适合人类发展的城市生活。

除了主题“城市”外,上海世博会宣传中的高频词汇,如低碳环保、创新、文化的融合、经济的繁荣,均是目前国际社会反应强烈的词汇。

语言中的潜在倾向。鉴于文化背景和长期的社会心理,中国在对外传播的语言组织上,总是有特定的范式。近代中国落后的现实,使得国人在对外传播与交流中呈现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势。“这种传播理念是弱势国家、民族对不平等的国家秩序的自然反应。”⑥例如2010年世博会的官方宣传片之一“中国的机遇、全球的盛会”,“机遇”一词则明显体现出赢得国际竞争以张扬民族利益的主观倾向。在第二部分时,使用了画外音“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通过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加速中国的自身发展”。而实际上这种实用为主的对外交流成为重头戏后,会减少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的分量;正如中国国际关系学者王缉思写道:“同西方人比起来,中国人更习惯于从实际利益角度去分析,从利益动机和随之而来的得失来看待国际间的交流。”

依据传播需求 调整表达技巧

语体,即语言的风格和特点,对词汇、句式以及辞格均有制约作用。“得体”是修辞谋略和风格创造的基本原则。依据黎运汉和盛永生在《汉语语体修辞》一书中的界定,国家形象传播可归类为广告语体下的形象传播子类。这种语体实质上兼容了文学、科技、新闻、谈话语体等众多特征,这种兼容并包的特性可以概括为“具有科学实用和艺术的双重属性”⑦。

简洁凝练的科学性。任何语体的传播都需要真实客观地传递信息,以简明扼要来吸引注意力。信息的传达要简洁、理性、易懂和方便记忆,要求使用平实、明晰的词汇;句式上简朴,少用修饰成分较多的长句,主要使用短句,变化种类较少;同时降低描绘类辞格的使用,避免双关、象征和模糊等辞格造成理解歧义。

这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所定义的消极修辞是一致的,“使人理会事物的条理、事物的概况为目的……把对象分明地分析,明白地记录”⑧。这种科学理性的语体一般出现在口号和标语中,主要作用为信息的告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上海世博会理念;“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和谐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世博会五大副主题。

含蓄浪漫的艺术性。形象的宣传中也不能过于简洁直白,否则将会扼杀信息接收者想象的空间。充裕的留白和空间,能够激发受众想象,主动进行信息的补充和完善,提高传播效率。用陈望道先生的话说,“要使人感受,……利用中介上一切所有的感性因素……同时又使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具体性”,而最终的目的是“唤起具体的影像”⑨。这就是“积极修辞”,语体更偏向文学语体。通过丰富的辞藻,给人具象、直观的感受,重视细节的突出;同时弱化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固定搭配,使描述对象超越表面的所指,拥有更加丰富的隐喻。

“世博科技”的理念已变成了一系列的实际行动,许多想象不到的奇迹,都在这里出现。“世博科技”宛如一个魔方,它一转动,处处彰显着科技带来的惊喜和美丽,让人啧啧称奇。上海世博会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着现代科技的力量,先进的技术使每个场馆“美”得眼花缭乱。“零排放”、“零耗能”、“零污染”……这些关键词,在各场馆的介绍中屡见不鲜,人们印象中种种关于环保的畅想,也将一一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经济盛宴,而且是一次科技盛宴。⑩

在上述这个例子中,最先感受到的是词汇的使用丰富多变。如“变成”、“一转动”、“活生生”就属于口语词汇;“彰显”、“畅想”、“盛宴”等词则是书面词语;“零排放”、“零耗能”、“零污染”三个则是新词;而“惊喜和美丽”、“啧啧称奇”以及“美得眼花缭乱”这些具有强烈褒义色彩的词汇则增加了表意的丰富性。句式方面则显得更加灵活多变,以短句为主,但是长短、整散等变化也频繁出现,增强了音律感。辞格上除了较为直观的明喻、暗喻、借喻外,在“世博会的每个细胞都充满着现代科技的力量”一句中还使用了粘连,将生命的特征“细胞”赋予了不具有生命体征的世博会。

当然,修辞的手段应该突破文字语言的范畴,“如果认为修辞是美化语言,……特别容易把修辞的研究局限于书卷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语言之中”。作为一种全方位的综合表达,广告语言由文字、色彩、图形以及音乐(同期声)等共同组成。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片之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博会》中,使用一系列奔跑中的脚步来表现上海的活力与进步,使用孩子和朝阳来表现城市美好的未来,实际上这就是隐喻手法。而使用武术和戏曲来借代中国传统文化;使用上海特有的里弄和崭新的小区来对比映衬,实质上也使用了借代。而在《呼吸篇》中摄影工作者在聆听草原的声音,父亲倾听孩子的心跳,大家一起聆听城市的呼吸,连续使用了拟人、通感和粘连三种辞格。而在听觉方面,使用轻快的旋律,化用了认知度较高的《茉莉花》,使人觉得清新愉悦,并拉近了心理距离。

结语

当国家形象已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之时,在世博会这个特定舞台上,我们应该合理组织内容,在弘扬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国际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避免主观因素和历史条件造成的刻板僵化;同时,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结合起来,将简洁理性和具象感性结合起来。当然,现代的传播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传播。修辞手法应该同时考虑到声音、图像和色彩。使用寓意丰富的图像和声音,实质上就是多样化辞格的灵活使用,最终形成立体化的国家形象,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注 释:

①崔绍范:《修辞学概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摘自维基百科世博会词条,

篇7

障碍追逐赛

1月27日星期六,Crystal与世界知名单板品牌Nitro举行了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单板赛事一障碍追逐赛,50余位单板爱好者来到石京龙滑雪场参赛。单板障碍追逐是一个可以吸引更多滑雪爱好者与初学者进人单板公园体验的游戏,因为它相对安全和简单,并且充满了乐趣。这次比赛同时也是中国首次单板俱乐部之间的追逐赛事。Crystal与Nitro共同的目标:吸引更多国内单板滑雪爱好者,为他们提供更多单板带来的乐趣!

Lens Crafters亮视点最新店亮相北京世贸天阶

[北京,2007年1月16日]――全球最大眼镜连锁Lens Crafters亮视点亮相于CBD旗舰商业区世贸天阶广场并正式营业,这是继2006年9月亮视点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以来在北京开业的第17家店店面面积达84平方米,其将为CBD内的时尚白领一族提供潮流尖端讯息及必要的眼部健康护理服务,将为其在中国的发展立下一个重要里程碑。

伊“奇迹水精华”提升保湿新境界

近日,在伊的新闻会上伊莹活水源美肌液展现了它的变身魔术。突破性的C―Lo超能量爆水技术,将普通保湿霜所无法承载的多倍水质精华稳定地锁于乳液“微囊”空间结构轻轻按摩,乳液瞬间迸发出澎湃水能,迅速渗透进肌肤,让你的肌肤畅享超乎想象的盈润惊喜,帮助肌肤深层“涵蓄”水源,全面提升肌肤保湿境界!

威娜演绎2007

巴黎Carlin国际流行趋势研究机构的天职就是预算未来的流行风向,作为威娜完美的合作伙伴,Carlin拥有绝好的技巧,诀窍和天赋,可以抓住,思考和引导影响未来方向和美学的流行趋势。威娜受到预测结果的鼓舞和激发。这些结果被融入到创作过程中,充实并鼓舞着我们进入的2007年时尚舞台的四大趋势:第一趋势北欧风情,第二趋势,性感魅惑,第三趋势波普时尚第四趋势乡土奢华。

浪漫情人节――感动挚爱每一刻

Danaus典雅系列,将古典美带进一个视觉与感觉的空间简单的线条与玫瑰金颜色搭配得天衣无缝。此款表古典味十足,取名Danaus典雅足以体现依波路经典、浪漫的品牌文化。轻薄的表款,崭新的视野,字面、表壳与时分秒针用全玫瑰金材质让腕表更具质感亦增添一种贵气,全精钢表壳,拱形蓝宝石水晶玻璃表镜,有黑、白、金三种颜色之表盘可选择,优雅,轻巧,庄重。依波路用时间见证真爱,愿您拥有一个浪漫的情人节。

一根线让你破茧成蝶

穴位埋线是利用针灸对穴位刺激,以线代针的原理,线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吞噬细胞对线体进行包裹、分解、吸收。从而会在局部产生一定的热量和刺激,再将这种传导延着经络传递给脏腑,达到调节、治疗的目的。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并能改善血液循环。

仁华康诚中医诊所在即将推出穴位埋线特惠活动!

咨询电话:010―69421988 66422280

网址:http://省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地铁西北角大成大厦1709―10室

生命能养生茶隆重上市

由广州德圣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生命能系列养生茶,采用天然营养果蔬等为原料,经先进的工艺萃取精制而成,是新一代的健康食品。对心烦气燥、心烦失眠、脾胃不佳、肾阳亏虚、阴虚火旺、血虚等亚健康现象均有极佳的疗效。

咨询电话:010―67072429020―87313699023―67534626

华兆益生健康体检特惠活动

为了答谢新老客户对华兆益生的支持,华兆益生于春节期间推出健康体检特惠活动。面对广大客户的强烈需求,此活动将从春节一直延烧至3月底。在初春的日子里,带上家人和朋友来华兆益生做一个健康体检让华兆益生帮您在初春开个健康的好头!

活动详情请登陆:WWW.省略

联系电话:010―64185500

美国大杏仁可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

一项最新研究为大家揭示了美国大杏仁对于健康的即时功效和长期作用。刊登在国际学术刊物《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认为,美国大杏仁可有效平抑在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后的人体血糖高峰。此外,食用大杏仁还可帮助缓解体内氧化损害。

著名营养专家霍军生教授建议:“每天摄取一把(约23粒)大杏仁,不仅能提供日常所需的蛋白质、植物纤维、维生素E,也是钙、铁、锌等各种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属于你的朱吉力情人节

情人节年年有,除了送花、买礼物这些常有的节目外,在鼓励和重视创新的2007情人节也毫不例外有许多新意。2月11日《健康之家》和来自西班牙的“蒂奥莎品牌巧克力”在晚枫亭日本料理店举办了有趣而温罄的活动。专门教情侣自己动手制作DIY情人节巧克力以鼓励情侣们自己动手制作富有创意的礼物。整个活动洋溢着温馨浪漫的气氛,始终伴随着巧克力甜蜜的浓香。

“蒂奥莎”手工巧克力品牌已具有170多年的历史,它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家诞生于圣诞老人故乡巧的克力品牌,是西班牙民族热烈、浓美风情特征的完美体现。以其朴素的方式表达浓浓的爱意,既蕴涵欧陆高尚、优雅的文化低蕴,又融入热情、时尚、温馨的时代元素,是诠释巧克力文化的完美载体。

洛阳百家好一生药房联手《健康之家》――为读者提供双重健康服务

河南・洛阳首家药妆店,百家好一生美健药房经营药品5000余种,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等2D00余种。信奉“质量保声誉,平价求发展,专业树口碑”的经营信条以GSP质量认证为标准,严把药品、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保健品等商品的质量关;在创建之初就提出要“拧干行业暴利,打破价格坚冰,商品价格平均降低30%!誓作平价先锋。”

健康、美丽、平价、专业……我们还能给你更多新奇体验!

茶马古道・龙生印象

中国的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其中普洱茶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所以近几年受到人们的追捧。

普洱茶具有强力的消化作用,可以分解和消除脂肪。同时因普洱茶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温暖的功用,所以也非常适合女性冷症的预防及缓解。由于生活品质提升,营养过剩,缺少运动,很容易造成胆固醇在血管壁中积存,引发中风。普洱茶中含有相当于抑制血压升高的安妥明成份,能中和血脂肪,产生净血作用,进一步帮助消化胆固醇,增加血液良性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思茅号称中国第一茶城,也是著名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地龙生集团正是思茅最主要的普洱茶生产企业。龙生集团几乎垄断了普洱茶主要产地所有的海拔1200米以上的种植基地,同时运用现代工业手段,使普洱茶生产的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工业化方向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也率先为古老的普洱茶走向新生创造了无限生机。

沙龙札记

2007年第一期健康管理沙龙于2月1日晚6点至9点在埃蒙小镇酒吧隆重召开,本届沙龙由健康管理博客圈与《健康之家》杂志社共同举办,该圈资深成员吴康发起,中国策划师协会成员周有为主持。

沙龙特邀中华航天医学会的王志祥主任作为嘉宾,同时到场的还有阳光森林健康管理机构的胡友毅董事,九极星公司总经理孟雅女士,健康管理师培训网的刘健民总经理,人保集团健康管理部李健主任,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任彤彤先生,通泰中医研究所的黄熙颖女士,中华医师协会马荣华女士等等。大家在自我介绍同时也发表了各自对行业发展的看法,活动期间互相认识、亲切交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共围绕两个主题进行,其中之一是健康管理行业如何盈利经营,大家对此话题极为关注。阳光森林健康管理公司执行董事胡友毅先生对此看法独特,他强调了本行业想要赚到钱不难,关键是要解决大家对健康的真正需求:中华航天医学会王志祥主任表示,行业自身建设就相当重要,规范经营,良性发展创新突破,稳步前进方为上策,否则自己砸了自己饭碗确实可惜。

篇8

[关键词]潮阳剪纸 民俗 意蕴

潮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山之南、海之北而称潮阳,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是广东省汕头市辖区。潮阳剪纸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与潮阳英歌舞、潮阳笛套音乐并称“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同时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

剪纸在历史上有民间剪纸、宫廷剪纸、文人剪纸之分。宫廷剪纸与文人剪纸追求高贵典雅和闲情逸致;而工匠则将剪纸作为一种生计;流行于民间的剪纸则更带有鲜明艺术特点,充满了市井或乡村风情。“民间剪纸艺术属于即逝艺术,之所以能流传,沿革如此漫长的时间,主要是依靠‘传承’来达到的,即上辈人通过言教手教,把一些民俗文化观念和剪纸中的艺术符号(即纹样)以及自己在剪纸创作中的创新和体验传给下一代,这个下一代也可能是自己家的,也可能是别人家的,不计报酬,完全开放地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向下传递,从而传承、整合、发展、沿革至今天。其传承是通过农村劳动妇女来完成的。[2]”潮阳剪纸属于民间剪纸,其生命力源于各种民俗活动的支撑,多用来表达“祈事消灾、祈福增寿、祈求富贵”等美好诉求,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对婚嫁寿诞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潮阳剪纸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的民俗类型,通常采用精神民俗的象征意义来表现或是应用于其他各类民俗。

“广东潮阳剪纸展”属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巡回展览,由汕头市潮俗工艺美术研究院协调组织潮阳剪纸省、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学生作品100件入展,较全面地展现了潮阳剪纸艺术。本文结合“广东潮阳剪纸展”中所展出的作品,通过对组合形成潮阳剪纸艺术的各种符号的分析,阐述潮阳剪纸的内涵,即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对潮阳剪纸应用领域的探究而深入挖掘潮阳剪纸的内涵,最后提出潮阳剪纸应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潮阳剪纸的符号

“剪纸是符号的集合,线和面是其基本形态。[3]”剪纸中的符号也可以说是剪纸所采用的语言,因此,读懂剪纸的语言对于理解剪纸的意蕴起关键作用。潮阳剪纸中的符号类型,分为象征、谐音、神话传说等三大类,体现着表征与意蕴。人性的本源是趋吉避害、驱邪避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注重吉利、祥瑞的心理感受,故剪纸作品中的符号都是中华传统中用来传递吉祥的符号。这也体现了

中国博大精深的吉祥物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民众对人生的追求和美好愿望,其中一些追求与愿望至今犹在。

(一)象征符号

“民俗符号是民俗赖以世代传承的主要载体,它以象征的方式,通过语言和某种物象、图像、事象作为符号,来表达特定意义,传递特定信息。[4]”潮阳剪纸中的象征符号很多,大体归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风、雨、云的象征符号。风、雨、云等物候和气象现象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吉祥物的构成材料。《孙氏瑞应图》说:“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庆云,非气非烟,五色s,谓之庆云。”吉祥的云被成为“庆云”,正是为突出其祥瑞喜庆的意义。郑琼华作品《春月双瑞》采用祥云缭绕作为雌雄双瑞兔所处的背景,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对美好甜蜜生活的憧憬。第二类是祈福求财的象征符号。祈福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追求之一,折射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包含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梅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的五朵花瓣又象征古代中国民间的五福,代表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郑少燕《迎春纳福》以及张若虹《国学》中,都运用梅花的物象符号来表达对福的追求。富贵也是自古至今中国人民的一大追求,剪纸作品中通常采用铜钱、元宝、聚宝盆、金钱纹等物象符号来表现。陈绵娜作品《百财归来》中铜钱的装饰,姚棉坚作品《恭喜发财》中元宝、聚宝盆的运用,魏惠君作品《琴瑟和鸣》中的金钱网,《和谐家园》中铜钱的构图等,都大量运用了此类符号,表达人们对财富、富贵的人生追求。此外,还不乏有用潮汕地区特色食品来表达发财的意头,张静娴作品《面@花》,取“酵@”制作过程需要发酵的好意义,寄寓着发财、发家的祝愿。第三类是生殖繁衍的象征符号。在以宗法制为根基的古代中国,子嗣繁衍是人们的追求之一,因此相关的吉祥物在剪纸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例如石榴、花生、莲子、葫芦等植物果实类,鱼、龙、麒麟、蛋、老鼠、青蛙等动物类。另外,也有潮汕地区体现生殖繁衍主题的题材。陈秀明《连年有余》中,用潮汕功夫茶“冲罐”象征潮汕男丁、寄寓民间对子嗣的祈盼。第四类是福寿康宁的象征符号。比如松、桃、龟、鹤、寿字纹等寓意延年益寿的符号在潮阳剪纸中的出现比例较高。如连映君《鹤寿》中对仙鹤和松树物象的运用,郑琼华《重阳添福》的寿桃,郑少燕《@印》中的龟@印等。第五类是重视“团圆”的象征符号。中华民族历来以合家团聚、尤其是节日团聚为喜庆之事。也可以说,“团圆”在我们民俗文化的底蕴深处。许燕璇《中秋烧塔》,用月亮和圆来寓意团圆。第六类是象征高尚气节的符号。“气节”者,民族魂也。气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追崇的一个道德标准。潮阳剪纸作品中不乏有象征民族气节事物符号的出现,如松、竹、梅、莲花等。连映君作品《走向鼎兴》,运用松、竹、菊、藤蔓、方胜等为装饰,歌颂为人民群众英勇杀敌的烈士高尚的气节,并纪念他们的事迹将永垂中华崛起的史册。第七类是寓意美好的象征符号。刘丽娜《团团圆圆》,取潮汕地区特色食品红壳桃@的红色象征吉祥如意;姚绵坚《龙凤呈祥》、李文珊《冬奥之光》等作品中,用牡丹象征高贵典雅、繁荣昌盛;魏惠君《吉祥》中,用蝴蝶来寓意美好的爱情;陈秀明《四季如意》、罗之乐《福禄绵延》,用“富贵不断头”的回形纹寓意吉祥; 连映君《柿饼篮》、郑少燕《@印》中,用丰字纹象征丰衣足食等美好愿望等等。

(二)谐音符号

“中国人具有整体观察世界的方式,习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体悟人与世界的动态的有机的联系,日常生活中,因联想、引申、比附等,就很自然地影响着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5]”谐音既有文字的谐音,也包括数字的谐音。魏惠君《福福相生》中,用“蝴蝶”,谐音“福叠”;魏惠君《福奶旖怠分校用“蝙蝠”谐音“遍福”;郑幸韵《鸡花》、郑少燕《@印》、魏惠君《琴瑟和鸣》等作品中用荷花的谐音“和”,寓意和顺、吉祥美好;陈雁淑《富贵有余》中,用金鱼来表示年年有余的概念,同时取金鱼数量“8”的谐音来寓意“发”;陈秀明《连年有余》中,用鲤鱼来表示“余”,此外还取白菜以“财”的谐音,寓意发财。

(三)神话传说符号

如果说象征符号和谐音符号是具有现实指向性的民俗符号,那么在超现实的精神领域,还有神秘的民俗符号。具体包括神话故事、传说、原型符号等。百度百科对神话的定义是:“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们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想象力而产生的。”比如姚绵坚《恭喜发财》中的财神爷、林楚芳《敦煌壁画》中的普贤菩萨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治”始终占有很大的优势,而“法治”则显得相对薄弱,“榜样”的力量和道德感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作用,神话、传说的传播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社会宗法观念的遗存和继承。“尽管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末年已经开始瓦解,但宗法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持久的,成为民族传统和社会心理的重要内容。[6]”神话与传说因都有一定程度的超现实因素,所以他们之间是有交集的部分的,但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超人和超自然的神,其故事是以神格为中心的,而传说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基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真人。陈小燕《五子登科》、蔡苑华《八仙》都是民间故事的题材。“原型是在人类世世代代中不断复现、类化的模式和主题”,比如龙、凤、西王母、葫芦、鱼咬莲、中国传统的“福”思想等。龙、凤题材在潮阳剪纸作品中大量出现,因龙属阴、凤属阳,一起出现时主要用于喜花剪纸,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阴阳哲学文化,葫芦、鱼戏莲也是属于这一题材,同时也被衍生为表现生殖繁衍的生命意识。西王母是女仙的首领,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当被作为原型符号传播时的文化意蕴是母系氏族时女性崇拜的延续,是人们追求吉庆祥瑞观念的物化象征。李文珊作品《戏曲人物・杜丽娘》中,采用汉族传统寓意的方胜纹,纹样原为古代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寄寓了作者对杜丽娘崇高精神的赞赏。

二、仪式与潮阳剪纸

(一)仪式

剪纸在仪式中的用途是装饰和美化祭祀用品及器物,对于仪式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潮阳剪纸艺术。“民俗中的仪式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反映人们的岁时节令、人生礼仪、贺喜禳灾、趋吉避害、祭祖祀典等习俗礼仪的一种文化现象。各种仪式融文学、音乐、误导、宗教等为一体。古老的仪式是原始人生产劳作的伴生物,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往往依赖于大自然,形成了‘万物有灵论’的世界观,并祈求‘有灵’的大自然的帮助,于是出现了向大自然呼吁、诅咒、祈祷之类的原始仪式。[7]”潮阳地处海边,由于海边多台风等自然灾害,人们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灾害现象,为祈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五谷丰登与岁岁平安,历史上形成了敬神明、祭祖宗、施孤鬼、游神赛会等各种仪式。此外,人属于社会动物,人的一生通过经历几个不同的生活阶段而不断确立人的社会属性,而这些阶段需要通过特定的礼仪作为标志,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故此,潮汕人民历来重视人生各阶段的礼仪。具体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与丧礼等。本文所提及的人生礼仪是与剪纸联系较为密切的婚礼与寿礼。

(二)仪式中的剪纸

1、供品花

敬神明、祭祖宗、施孤鬼、游神赛会等各种仪式中少不了供品的存在,潮汕民俗作为装饰仪式供品用的剪纸,称之为供品花,是剪纸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中较独特的门类。供品贴花剪纸,多随物象而剪饰,所呈现出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在潮阳乡间,逢中秋、春节,便在庭院天井陈设供品,供品上覆以剪纸,各户人家既比供品的丰盛,又比剪纸之精美,这种在供品上贴剪纸的活动潮汕地区称之为‘赛大钱’,崇信神灵的虔敬心态转换成了高涨的剪纸艺术热情。[8]”供品的多样性导致了剪纸题材的丰富性,大致可以分为佳果类、牲畜类、水族海鲜类等。三牲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是除了斋祭外,潮人拜神必不可少的祭品。在潮汕,三牲一般指猪肉、鸡、鱼。李文珊的作品《三牲供品》,以“福”饰猪肉,以“寿”饰鸡,以“双喜”饰鱼,并穿插饰有牡丹花、金钱等等图纹,寄托了人们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品虽然由四部分组成,但遥相呼应,体现了潮阳剪纸的对称美。

2、喜花剪纸

婚礼是人生中重要的礼仪之一。在婚嫁礼仪中用来装饰各种器物礼品的剪纸叫做“礼花”,又称“喜花”。喜花剪纸是随着我国婚俗的逐步完善而衍生的结婚用品,一般将其作为烘托结婚氛围的工具。与其他门类的剪纸形式相比,喜花更注重对吉祥文字的运用和爱情题材的选择。魏惠君作品《琴瑟和鸣》通过“鱼水和谐”的物象符号来表现“琴瑟相调”。鲤鱼肚饰石榴,鲤鱼腮饰梅花,鲤鱼嘴饰荷花,是潮阳剪纸“花中套花”手法的具体表现。外边还装饰有金钱网等,体现了“家和万事兴,富贵添财丁”的寓意。

3、寿礼剪纸

儿孙为老人举行寿庆典礼是尊老爱老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潮汕地区注重人生各阶段的礼仪,贺寿在人生礼仪中有特殊的地位,形式也多种多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剪纸,是渲染寿辰气氛的佳选之一。寿礼中用到的剪纸,叫做“寿礼剪纸”。自古以来,鹤是长寿的象征。后世常以“鹤寿”“鹤龄”作为祝寿词。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连映君作品《鹤寿》,用鹤作为主体来表达祝寿的含义,此外还点缀有松、梅等饰花,寓意“松鹤延年”“美美满满”。

结语

潮阳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寓意广、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多采用祥和的图案表达吉祥辟邪的意蕴。潮阳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对于组成潮阳剪纸的符号及应用领域的探究,有助于解读其背后蕴藏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主席曾提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于中华儿女寻根立足和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前文我们已得知,对于剪纸意蕴的理解需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背景之下。换句话说,对剪纸的象征与意蕴的理解存在时空的制约。从纵向来说,此时的民俗具有合理性,但到了彼时就可能显露弊端,成为批判的对象继而消失,其意蕴也随之消逝。因此,对于潮阳剪纸艺术所蕴含的民俗,需要去粗取精、批判地传承。从横向来说,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和流动性,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可造成对剪纸意蕴的不同理解或是不能理解,因此剪纸艺术应结合当地、当代的背景创新发展,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同时要结合新时代的文化背景做用途与形式上的创新,让现代人也热爱剪纸,而非仅仅停留在对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的阐述上。如此,剪纸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民间剪纸http:///link?url=worJCPf72cx8283sLwKo2kmzLXjWBJRZmItUN_UrzNYXtYeImcl5dcR9Ro4b8dKzN1ZFNrTt6WTt4Y-ZOVbUe9S9CUbF2WaCl_mq3aBsTVGyHLddiQT9p4I1SNMyztZG;

〔2〕沈凤霞.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剪纸.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P65;

〔3〕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4):P80;

〔4〕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4):P88;

〔5〕百度百科:宗法观念http:///item/%E5%AE%97%E6%B3%95%E8%A7%82%E5%BF%B5?sefr=enterbtn;

〔6〕仲富兰.中国民俗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4):P105;

篇9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对现在的事情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含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比例尺 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比例尺 100千米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 方向的三种表示 指向标定方向

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

300N

00 (赤道)

300S

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N

W E

S

图例和注记

2、社

社区的概念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 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

社区的功能 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社区的类型 功能社区 自然社区 行政社区

社区类型 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 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 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

举例 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 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 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3.聚

① 定义 :聚落是人类生活和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两大类型。

1) 乡村聚落即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林场和渔村。

2)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聚落规模宏大,建筑林立,街道交通便捷,文化娱乐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多、教育等等条件优越。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城市的特色和功能各异,如华盛顿:政治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巴黎:文化艺术之都。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如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生活区等。

② 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③ 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景观: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

④ 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如竹楼等)。

⑤区域间的联系: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⑥ 社区间联系的重要性/意义:总的——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具体可以联系材料。)

⑦ 常见地图:政区图、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① 常见地图:a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b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见课堂笔记)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c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d交通图

② 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差相等。

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比较大;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比较小。线密坡陡,线疏坡缓

a、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c、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高度相等;

d、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悬崖

③ 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④ 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

1、大洲和大洋

海陆分布 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 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

大洲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P21图2-4)

大洲位置分布特点 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 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海峡、山脉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地中海和红海 太平洋和大西洋 北冰洋和太平洋

重要的海峡

重要海峡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

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 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欧、非之间 地中海和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大西洋

好望角 非洲最南端 太平洋和印度洋

岛屿之最 的岛 的半岛 的群岛

格陵兰岛 阿拉伯半岛 马来群岛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淡水资源 2.鱼盐之利 3.能量之源 4.旅游业的开发资源 5.空间资源 6.物资交流资源

2、大洲的命名

亚洲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简称 亚西亚洲 欧罗巴洲 阿非利加州 亚美利加州

语意 日出之地 西方日落之地 阳光灼热的大陆 大洋中的陆地 位于南极之地

3、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

地形类型 海拔

高度 主要地形特征 世界主要地形区

中国主要地形区

山地 一般500米以上 高大,排列有序,脉络分明 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大分水岭、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平原 一般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区印度平原、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 1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伊朗高原、巴西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圭亚那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丘陵 多5000米以下 坡度和缓,连绵起伏 东南丘陵

盆地 没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刚果盆地 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气温带 气候类型 主要特征 分布主要地区 典型动植物 注意

热带

(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大象、

猩猩 不同类型气候的差异主要表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的不同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热带雨林两侧 长颈鹿、斑马

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 甘蔗、橡胶、油棕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很少下雨,十分干燥 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骆驼、鸵鸟

亚热带(大致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温暖,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较干燥 我国南方、南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夏天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

温 带(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海洋气候 夏天比较凉爽,冬天不冷,全年降雨较多,比较潮湿 西欧、北美和南美洲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冬天较冷 我国东北、华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半岛 梅花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 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西伯利亚

寒带

(南北极圈、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化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内陆地区 驯鹿、

北极熊、南极企鹅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 我国青藏高寒地区 牦牛

5、季风气候

类型 方向 中国季风源地 季风方向 性质(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夏季风 海洋大陆 太平洋和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冬季风 大陆海洋 蒙古和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干燥

季风气候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

功劳(利) 气候湿润,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危害(弊) 造成了洪水或干旱(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所以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造成洪水;而当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造成干旱。)

6、众多的河湖

定义: 河流 被称为 大地的动脉。 湖泊 被称为 大地的明珠。

①世界上主要的河流

河流 流向 大洲 其它

尼罗河 自南向北 非洲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多瑙河 自西向东 欧洲 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9国)

刚果河 自东向西 非洲 世界流量第二,世界上水能蕴藏量的河流

亚马孙河 自西向东 南美洲 世界流量、流域的、长度第二,支流最多的河流。

黄河 自西向东 亚洲 世界上含沙量的河流

② 世界上主要的湖泊

湖泊 特征

面积的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

面积的咸水湖 里海

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

海拔的湖泊 纳木错(4718米)

海拔最低的湖泊 死海(-415米)

③ 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而且河流水源不足,沿途多沙漠、戈壁,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时令河)。

④ 河湖的作用: 便利:1)灌溉、航运、发电、防洪、养殖和旅游等方面的便利;2)提供了水资源 灾害: 洪涝灾害

8、风光迥异

9、①形成原因:

② a 北极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北极熊) b 西伯利亚平原 :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c 内蒙古草原 :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d 撒哈拉沙漠 :横贯非洲北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e 亚马孙平原 :的热带雨林分布区,野生动物的天堂 f非洲热带草原 :

g 南极地区 (企鹅 ):寒带气候 ,冰雪高原

9、世界人种的分布

人种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罗巴人种) 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印度人),亚洲的西部(阿拉伯人)

黄色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 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东亚和东南亚人,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

(尼格罗人种)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非洲、大洋洲以及美洲部分地区

10.语言和宗教

汉语: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中国)

英语:主要分布在英国、北美、大洋洲、南非、东非、南亚等地区

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非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和北部、北美洲南部等地;

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及北部;

阿拉伯语 :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和东部

俄语 :主要分布在东欧和北亚

1.___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2..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视为迷信、对信仰宗教的人不能歧视、反对,应尊重信教人的信仰自由,保护宗教。

11.国家和地区

国家的象征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领土面积排列前六位国家

名次 1 2 3 4 5 6

国家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澳大利亚

领土面积 1700平方千米 997万平方千米 960万平方千米 937平方千米 854平方千米 769平方千米

所属大洲 欧洲 北美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首都 莫斯科 渥太华 北京 华盛顿 巴西利亚 堪培拉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大洋州、亚洲的日本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国家列举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中国、印度、巴西、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亚

国界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疆域界线。三种划分类型:山脉、河流和经纬线

领土 国界线范围内的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国际组织 联合国(U-N)、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成员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12、经线和纬线

比较点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都相等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赤道最长,到两极逐渐缩短成点;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线,长度相等。

圆弧状况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一个经线圈均可以平分地球。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都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区分 经度 纬度

13、经度和纬度

比较点 经度 纬度

定义 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角间的夹角。 线面角,即该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度数起点线 00经线(本初子午线) 0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以0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 以0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0

0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0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 00纬线以北为北纬度,00纬线以南为南纬度

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半球的划分 以200W、160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 以赤道为界划分

200W以东,1600E以西为东半球,

200W以西,1600E以东为西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0—300

中纬度 300—600

高纬度 600—900

五带的划分 北极圈以北地区 北寒带 900N—66.50N

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北温带 23.50N—66.50N

南北回归线之间 热带 23.50N—23.50S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南温带 23.50S—66.50S

南极圈以南地区 南寒带 66.50S—900S

14、中国的地理位置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纬度带 五带 时差(经度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

北半球 东半球 中纬度 北温带 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00,大约相差4小时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40图3-1)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最北端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 在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濒临的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 台湾岛(中国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

疆域优势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

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 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3个省

5个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43、P42图3-3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图册P22)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图册P24)

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和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比较黄河、长江(P53、P54)

比较点 黄河P53 长江P54

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青海省、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2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

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

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

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月均温 低于00 c(00c)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10、中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图册P30-31)

华北地区 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华东地区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安徽黄山、浙江杭州西湖、福建武夷山、台湾日月潭、江苏苏州园林、山东泰山

华南地区 广西桂林山水、海南天涯海角

西南地区 四川乐山大佛、四川九寨沟、拉萨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

西北地区 x疆天山天池、甘肃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华中地区 长江山峡、湖南武陵源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12、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 线路走向

京九线 北京—九江—南昌—深圳—香港九龙

京广线 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广州

京沪线 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京哈线 北京—沈阳—哈尔滨

陇海线 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9、我国东西部差异(P62图3-28)

东部 西部

自然条件 地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民族 主要是汉族人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

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世界主要平原的分布(图册P32-33或填充图册P15图4-1)

欧洲 东欧平原、波德平原

亚洲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西北部)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亚)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

美洲 北美洲的大平原 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农业生产 由于平原地区形势低平,方便机械化作业,而且一般土壤比较肥沃,所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2、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P70图4-1、P71图4-4)

比较点 稻作文化的印记 用机器种庄稼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美南河平原 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流经河流 湄公河(水网密布)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泊(水源比较充足)

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 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

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 机械化耕作

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

农业生产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粮食外运;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商品性农业

文化生活特色 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

农业生产的劣势 平原地块较小,易发生水旱灾害 劳动力不足

如何把劣势变为有利条件 修筑水渠,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发展商品性农业

3、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册P34-35、填充图册P16图4-2)

亚洲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欧洲 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欧亚分界线)

非洲 阿特拉斯山脉

大洋州 大分水岭

美洲 科迪勒拉山系、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生产活动每个山区都有各自特点,有的山区风景优美,可以发展旅游业;有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采矿业;有的山区牧草丰美,可以发展畜牧业;有的山区适宜林木生长,可以发展林业。总之,山区的发展应注意因地制宜。

4、与山为邻

三个典型案例 自然环境 生产活动 生活状况

垂直的牧场 x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在山体的不同部位,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转场”文化

如画的梯田 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是云雨天气。而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族人修筑梯田,在高山上修建庞大的水渠网络把水引向梯田,种植水稻。 “梯田”文化

热闹的山谷 卢卡索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脉山区西侧,坐落在群山怀抱的山谷中 滑雪胜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作用 方面 旅游业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有利作用 务工 人们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人们的生活水平 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 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消极影响 生态环境 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

5、世界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册P36-37、填充图册P17图4-3)

非洲 尼罗河

欧洲 多瑙河、伏尔加河

亚洲 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鄂毕河、勒拿河

大洋州 墨累河

美洲 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农业生产 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他们出门以船为交通工具,从事的农业生产也多以与水有关的渔业为主。

6、傍水而居

比较点 水乡孕育的城镇(城镇) 耕海牧鱼(渔村) 水上都市(城市)

地理位置 太湖流域。太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交界处。 山东半岛东端的石岛镇大鱼岛村 意大利的东北部、地中海的北岸——水上古城威尼斯

经济发展情况 鱼米之乡、商品粮基地、城市群、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海洋养殖业 商业贸易中心——旅游城市

水的作用 水对太湖流域城镇的“孕育”作用 大海对人类的养育之恩,人类应该与海洋和谐相处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危

生活在湖畔、河边、海洋周围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水”的联系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生产也离不开水

如何理解“水对人们生产生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人类如果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利用并保护水资源,就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7、比较澳大利亚牧场与内蒙古牧区

比较点 现代化的大牧场 草原风情

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州,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

首都或首府 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 呼和浩特

气候 比较干热,近70℅的土地上干旱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地形 大自然盆地、大分水岭、墨累河 内蒙古高原

草原生产和草原文化生活的主要特点 澳大利亚现代化畜牧业的特点 内蒙古草原传统文化生活的特点

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最突出的特点);牧场规模很大;采取定居居住方式;羊比人多;畜群放牧嗜食肉奶;穿蒙古袍;住蒙古包;骑蒙古马;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那达慕大会(娱乐文化活动)

雅称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8、世界主要沙漠的分布(填充图册P19、图册P39)

亚洲 西亚的鲁卜哈利沙漠、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x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非洲 世界上的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大洋州 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

9、比较我国x疆地区和波斯湾地区

比较点 丝路明珠(x疆地区) 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阿拉伯半岛(鲁卜哈利沙漠)

主要特点 绿洲农业带来财富、丝绸之路 石油资源带来财富

解决水问题的措施 坎儿井 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厂

绿洲农产品 葡萄、哈密瓜、小麦 椰枣、小麦、水稻

相同点 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

石油资源的地位 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始终位居世界前列

主要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

石油输出路线(P89图4-37) (1)从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日本、中国

(2)从波斯湾苏伊士运河西欧和美国

(3)从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和美国

12、描绘自己家乡,调查自己的家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基本自然地理特点 如: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景观、资源等特点

经济特点 如:主要的物产及分布

人文特点 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人物

家乡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世界1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美洲

欧洲 英格兰城市群、鲁尔城市群

亚洲 中国 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日本 京滨城市群、阪神城市群

北美洲 波华城市群、芝匹城市群、圣圣城市群

南美洲 贝里圣城市群

11、文明中心——城市

比较点 上海 筑波 巴黎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入海口 位于日本本州岛,毗邻东京 法国首都,跨塞纳河两岸

主要景观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凯旋门、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

作用 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上海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日本的科学城。

(借鉴筑波现代城市建设经验。) 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国际的旅游城市

问题 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安全问题、城市建设问题

城市生活特点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交通便利,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完善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深厚广博的文化底蕴,从而吸引并适合总多人居住。

城市 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物资、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它与外界进行着大量而频繁的交流

国际大都市 主要是指那些经济文化影响超出了本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

篇10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MillerandPardal,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Fajardo,Martha,序言[M].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夏正楷,杨小燕。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Boerschmann,E,(trans.L.Hamilton),PicturesqueChina,ArchitectureandLandscape,BasedontravelsinChina.London:T.FisherUnwinLtd.,1930.

[4]March,A.L……AnAppreciationofChineseGeomancy.[J]JournalofAsianStudies.1968,XXVII,pp.253-267.

[5]蒋高明刘美珍,沙尘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53-71.

[7]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陈克林,吕咏,张小红。没有湿地就没有水[M].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Wilson,O.Edward.TheDiversityofLife[M].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0]Girot,Christophe,FourTraceConceptsinLandscapeArchitectur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59-67.

[11]Corner,James.RecoveringLandscapeasaCriticalCulturalPractice[M].James,Corner,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

[12]MillerE.L.,andPardal,S.,TheClassicMeHarg,AnInterview.,Lisbon:CESUR.,1992.

[13]Sasaki,H.1950,Thoughtsoneducationinlandscapearchitecture[J],LandscapeArchitecture,July: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