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形测量 测绘技术 发展趋势
0 引言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及与其有关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技术学科。[1]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2]
传统的测绘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和变形监测5个部分。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3]
1 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1 gps技术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4]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开始于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gps 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1.2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5]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平台网络化(web 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1.3 rs技术 遥感rs(remote sen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6]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6]
2 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1 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3 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王运昌.地形测量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p37.
[4]张德军,皱顺平.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35(29):p355-356.
篇2
【关键词】 调度的运行管理 负荷管理 调度自动化系统 技术改造;
1 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一,EMS系统支撑平台不适应电网调度发展的需要;第二,硬件老化。现在运行的EMS系统是中国电科院科东公司开发CC2000系统,硬件设备购置于2003年,系统于2004年正式投入运行,硬件设备是HP公司九十年代产品,现己停产,配备备品备件困难。硬件资源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EMS功能的发挥及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第三,系统容量己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第四,不适应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可视化调度、节能调度、三项分析制度统计分析的需要;第五,新应用受限制。新应用功能受现有软硬件环境限制不能投入建设,如图模一体化、可视化、三项分析制度统计计算等;第六,高级应用软件PAS实用化功能急待提升;第七,DTS软件不适应省、地两级调度中心联合反事故演习的需要;第八,数据库不通用。各种系统服务功能都建立在各自的系统平台上,各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各个数据库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各自为政。增加新的功能必须要新增数据库服务器,极大地浪费了硬件资源,不能做到硬件资源共享。需要重新定义数据库,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工作,浪费了人力资源。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送都要开发专门的通讯接口软件。过多的数据库造成了相关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难以解决经常出现数据库数据内容不一致的现象;第九,网络隔离困难。按照国家经贸委30号令和国家电力公司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要保证EMS实时控制系统的安全,对共进行安全分区和物理隔离,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系统,防止黑客入侵,满足保密信息在网。
2 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对于系统整体,采集网、应用主网分离,对网络的关键节点采用冗余配置,实现对分布在不同安全区应用的统一支撑。对于关键节点配置,前置通信采用多机并行负载均衡技术。
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地增大,使得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对于负载均衡,首先,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于历史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服务器集群就是指将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来就象是只有一个服务器。集群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从而获得很高的计算速度,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从而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
核心业务服务器采用数据库、业务进程、人机服务。业务进程的特征有:动态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是动态产生、动态消亡的。并发性,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一起并发执行;独立性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墓木单位,同时也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独立单位;异步性:由于进程间的相互制约,使进程共有执行的间断性,即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结构特征,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人机服务,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网关、WEB等工作站采用镜像数据、接口服务。镜像是指给系统作个镜像。这样可以在很短时间,很方便的还原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
调度员工作站采用瘦客户配置,包含专业的低功耗、高运算功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不可移除地用于存储操作系统的本地闪存、以及本地系统内存、网络适配器、显卡和其它外设的标配输入输出选件。瘦客户机没有可移除的部件,可以提供比普通PC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以及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安全性。
本系统定位于具有对鄂尔多斯电网监测、控制和分析、信息整合功能的综合性业务平台,承载二次系统整合所要求的“技术融合、专业融合、应用整合”的技术实现,构建全数字化的鄂尔多斯电网,实现电网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确保电网生产。控制、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为相关部门分析电力生产运营情况、进行电网投资建设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支撑平台为各应用子系统提供统一的运行管理、数据访问、模块间通信、图形工具、报表工具、权限管理、告警处理、WEB信息等公共服务。
整体升级后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跟踪当今调度自动化技
(下转第61页)
(上接第156页)
术的最新发展,满足鄂尔多斯地区电网电力工业发展的应用要求,坚持电网调度自动化为电力生产服务,为电力整体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手段为根本。新系统应充分体现电网调度和运营管理的要求及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最终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高效实用的集成调度自动化系统。
3 结论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负责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电力系统在正常状态下能满足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即在缺电状态下能做好负荷管理,合理分配电能,在事故状态下能迅速定位、清除故障和尽快恢复正常供电。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急需进行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 谢旭.从8.14美加大停电看电网调度自动化面临的挑战[J].华北
电力技术,2004,12(7): 37~38
2 黄艳玲,王寂蓉.电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设计[J].计算机
应用,2002,23(3):44~46
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0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是使产品的操作、控制和监视,能够在无人(或少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按预定的计划或程序自动地进行的技术。其具有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运行的经济性、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作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能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1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和现状
1.1 发展历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与电子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智能控制的飞速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自动化”一词被提出,电力、电机等产品的出现催生了电气自动化,而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出现及应用使得机器可以按照人的意志和设定来完成事先安排好的判断和逻辑功能,促使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变革;在20 世纪 60 年代,现代控制理论的提出和计算机的应用推进了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的结合进程,自动化进入综合自动化阶段,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优化,电气自动化得到了质的飞跃。
1.2 影响因素
电子自动化的发展受信息技术、物理科学影响,其中信息技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指的是开发并利用信息的各种手段,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综合,以计算机、光电、通信等技术为主体,包括光电子、微电子等元器件制造相关的信息技术,即收集、传输、加工、使用各种信息的技术和实现这些功能的设备的技术及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受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电气自动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工具基础。除此之外,物理科学的发展对电气自动化发展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进步,未来电气自动化将在紧密联系物理科学的同时逐步向生物系统、微机电系统等领域拓展。
1.3 现状
首先,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在纵向和横向上向电气自动化进行渗透,纵向上,信息技术从管理层面对业务数据处理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存取财务等管理数据,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对设备、系统等进行渗透,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使控制系统、PLC 等设备界线从定义明确逐渐变得模糊,而软件结构、组态环境、通讯能力等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维护与检修简易化。Windows NT等已经成为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规范以及语言的标准,基于Windows 的人机界面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并且基于Windows 的控制系统有着灵活、易于集成等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 Windows 操作平台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检修更加简单、方便。
最后,实现分布式控制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串行电缆连接中央控制室、PLC、现场,将工业计算机、PLC 的 CPU、远程 I/O站、智能仪表、低压断路器、变频器、马达启动器等连接,将现场设备的信息收集到中央控制器。分布式控制应用通过数字式分支结构的串行连接自动化系统与相关智能设备的双向传输通讯总线,
将PLC、现场设备与相应的 I/O 设备连接起来,使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查和执行的作用。
2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功能和设计理念
2.1 特点
与热机设备相比,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少、信息量小、操作频率低,但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由于电气设备要求较高的保护自动装置可靠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较多连锁保护,能够满足有效控制的要求。
2.2 功能
基于电气控制的特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实现对发电机―变压器组等电气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功能:发电机―变压器组出口隔离开关及断路器的有效控制和操作;发电机―变压器组、励磁变压器、高变保护控制;发电机励磁系统起励操作、灭磁操作、增减磁操作、稳定器投退、控制方式切换;开关自动、手动同期并网;高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切换装置的监视、启动、投退等;低压电源监视和操作及自投装置控制;高压变压器控制及操作;发电机组控制及操作;LPS、直流系统监视等等。
2.3 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有集中监控、远程监控、现场总线监控3 种设计方式。集中监控方式的特点是由一个处理器集中系统功能进行处理,优势是设计简单、防护要求较低、运行维护方便。由于处理器工作量过于繁重,导致处理速度较低,对全部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将导致主机冗余降低、电缆数量增多,导致投资加大,而且长距离电缆干扰也会影响系统,隔离刀闸、断路器采用硬连接也容易产生辅助接点不到位、查线不方便等问题,增大了误操作的几率。远程监控方式有着组态灵活和节省电缆、安装费用、材料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由于电气设备通讯量比较大,而 Lonworks、CAN等各种现场总线通讯速度不高,该方式仅仅适用于小型系统的监控,无法满足大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要求。由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技术的普遍应用和相应运行经验的积累,智能化电气设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网络控制系统逐渐应用到电气系统中,现场总线监控方式能够针对电气系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不仅具备远程监控方式的所有优点,而且还节省模拟量变送器、隔离设备、I/O 卡件等。另外,智能设备安装简便,可以节省控制电缆和相应的投资及安装工作量和维护工作量,成本更低。由于通过网络相连的各装置功能独立,网络组态灵活,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装置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装置,更不会使系统瘫痪,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不断向科技化、信息化、开放化的趋势发展,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将不断增多,技术更新将不断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篇4
关键词: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数字化
1 数字技术介入角色形象设计
动画中的角色是动画作品中以生命形式进行活动的表演主体,设计师通过造型语言将动画作品的内涵和自己的审美将角色的特征表现为外在的可视的形象,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与联想,并且通过动画作品的角色形象来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角色形象是动画作品的灵魂,它主导整个动画片的表演情节和风格,它是决定动画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1]。一部动画片不能没有生动的角色形象,虚拟的角色形象是动画中的“演员”,它决定着动画艺术的成败。大家所熟知的很多动画形象曾经带给我们无比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这便是动画与众不同的魅力,它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娱乐性特征,是动画艺术的价值体现。动画片中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角色形象是动画设计的关键,它是动画设计师设计创造出来的。
数字技术是与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字符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还原的技术[2]。因为在运算、存储过程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数字技术等。
数字技术介入动画领域后,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也发生了转变。数字角色形象既可以存在于虚拟空间,也可以活跃于现实世界之中,当虚拟形象的象征意义被人们认同以后,将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文化象征物。例如:QQ的吉祥物QQ企鹅作为数字虚拟的角色形象,它的存在与影响力并不是因为以数字技术虚拟了一只可爱的企鹅,而是在于这个虚拟的企鹅形象在跨越时空的网络人际交流平台中扮演了一个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通讯服务的角色,成为QQ的象征物,如图1所示。
2 数字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特征
动画艺术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百花齐放之势。而几乎每一部或长或短的动画片中都不缺动画角色的表现,尤其是商业动画中,动画的角色的“表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动画片的吸引力以及动画衍生产品开发的成功与否。纵观百年动画角色造型,固然呈现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特点,或抽象或写实,或恬静或动感。处于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动画角色有哪些代表性特征呢?在这里将动画角色形象特征进行梳理。
(1)技术特征。在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创作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动画形象在电脑诞生之前只能用徒手绘制的方式来创作,一个动画师的动画稿月产量是1500张左右,可是在电脑诞生以后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动画创作,动画师的动画稿月产量提高了一倍,由此可见数字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动画师只需在软件中运用鼠标选择相应的工具就能画出需要的形状和效果。和传统的手工绘制动画形象相比,运用数字技术绘制角色形象更方便快捷,描线一次完成,上色颜色一致,界线准确,绘画过程中如果产生错误,可以用撤销工具撤销错误的操作或者运用各种虚拟工具进行修改,并且画面上不会留下痕迹。计算机图像可以多次拷贝、粘贴、放大、缩小、翻转、移位等,这些都是传统手绘达不到的。数字技术的介入带来绘画工具的便捷性,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缩短动画制作周期。
(2)艺术特征。数字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表现作品的艺术性。数字时代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造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表现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视觉图像。动画角色形象比起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更加充分、更加自由,更具有想象力、创造的空间。动画王国是梦幻的王国,具有高度的假定性和超现实性。想象性与创造性是动画的生命,动画造型有着无限的自由创作空间,动画中的角色形象是虚构的,是设计者根据脚本的需要和按照审美及美术规律设计制作的形象。比如,指头大小的精灵或是三米高的巨人,它可以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不受时空限制,局部的造型、角色的位置比例关系都可调整,可以制造出虚幻、奇妙、诡异的视觉形象;可以让人物上天入地、随心所欲;可以让神仙鬼怪、动物植物充满人性,使用人语;可以展现生活中没有的某种超自然的神力。数字时代动画角色形象的艺术性特征更加充分的表现。
(3)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特征。动画是“会动的画”,虽然这一解释不够严谨,但却让人很容易理解,其中包含了“动”和“画”两个重要方面,“画”强调艺术性方面的要求多一些;“动”是对技术有较高要求[3]。动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技术领域的每一次革新都影响着动画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家的创意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也一次次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成为动画制作技术进步的内在主要因素。从艺术发展的历程看,艺术的每次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如影随形,几乎某一新形式的产生都是以某种新技术为基础的[4]。数字艺术要体现审美质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艺术形象。就数字艺术的艺术形象而言,它的生成和表现都借助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数字艺术的高度。数字艺术涉及不同领域的技术,数字艺术创作者有时候不能单独完成,而是根据需求与各类技术人员合作完成,最后出来的是共同创作的成果,因此,动画具有“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特征”[5]。
动画形象的数字化设计,将科技与动画艺术成功的链接,集中体现出技术和艺术手法的结合。影片《玩具总动员》就是将科学技术与动画艺术完美结合的代表性作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该作品中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场景、视听效果等方面将作品推上了新的高度。动画的发展对技术也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技术不断提高。数字化动画形象正是“富含技术的艺术作品”的集中体现。
3 数字技术对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影响
数字技术对动画艺术和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数字技术带来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便捷性。人类历史上工具的进步会带来文明的发展,数字技术的产生同样给动画发展带来质的飞跃。数字化时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具有便捷的虚拟动画制作工具方便于修改,大大的提高了动画制作效率;数字动画的角色形象采用数字化的储存形式,只占用几MB电脑空间,时间长了也不会改变画质,还可以反复的利用;如果存储在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里携带方便,数字化图片的存储空间较小,而且网络已经普及,动画师足不出户就可以游遍世界名胜古迹,采集创作素材。这就可以使动画师能够轻松建立庞大的数字化创作素材库。
(2)数字图像技术支撑数字角色形象的生存。数字动画角色形象的运动依赖于数字虚拟的图像空间,数字角色形象的传播依赖于数字网络平台及数字图像存储介质,总之,数字角色形象的生存离不开数字图像技术的支撑。这是数字角色形象与其他方式塑造的角色形象最主要的不同之处。从手绘草图到数码图像的扫描采集,从二维数字图像绘制到虚拟三维空间形象的创建,从静态数字图像到动画数字影像。从单一的角色形象到声音与画面互动形式,数字动画角色形象的发展与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3)人机互动技术使数字虚拟角色形象更具生命力。在数字网络传媒中的数字角色形象不仅体现了数字图像生成技术的特点,同时体现了数字图像传播技术的革新,网络传播中的人机互动技术使数字虚拟角色形象更具生命力。通过受众与数字角色的交互,增强了受众身临其境的融入感和人机互动的趣味性,体现了虚拟现实的实质特征。通过虚拟角色启发人们的思维、构想现实环境和体验获取信息过程的最终目的[6]。数字图像技术与图像传播技术的进步为数字角色形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数字时代的审美和娱乐消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数字角色形象走向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 总结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凭借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的推动在数字化时代得到迅猛的发展,它具有便捷的虚拟绘画制作工具;无限制的修改;保存、携带、传播的便捷性;轻松建立庞大的数字化素材库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数字化角色形象的传播领域变得更加广阔,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运用现代的数字技术将体现出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的数字艺术形象。
数字时代,数字化动画角色形象可以促进信息文化更广泛更便捷的传播,带动动画产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角色形象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更好的满足大众的生活娱乐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淑敏.动画造型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2]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沈巾力.数字角色形象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李立.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王虎.数字媒体艺术[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地形测量;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t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mapping is more accurate, convenient and edit graphic information is also relatively rich. Therefore,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topographic survey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utomation of this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hop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topographic survey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P25
前言:地形测量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技术科学,它主要研究并确定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整体运动、地球局部运动以及地球表面点的位置的集合。通过地形测量工作,可以为国家在城市建设、矿区开采以及实施各种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并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其需要。地形测绘主要是研究和确定地球局部表面的大小及形状,然后通过测量将其绘制成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即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以及物体等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高程和位置,然后得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再用各种专业符号和注记绘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
一、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技术是指能够集多种地形测量技术于一体的、同时具备采集、传输、处理、保存、输出和管理的测绘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地形测绘技术也逐渐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中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是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GPS技术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联合研制而成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建成于1994年,可覆盖全球约98%的地区,能够对全球海、陆、空进行全天候的、全方位的定位与导航,因此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功能多以及全天候的优点。与传统的地面测量与定位方法相比,GPS技术更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更好的保密性,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功能更多,测量和观测所用的时间更短,执行起来更加快捷。其中GPS P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的定位精准度更高,可达厘米级,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水上定位,该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投入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三维测量系统,并可适用于各种复杂气象天气状况,其主要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对于GPS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目前最佳准确和实时地确定待测地点位置的方式,该方式在应用时准确度高、速度快、灵活方便,且其测程能够不受限制也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
2.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融几何学、地理学、测量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并具有高度综合性的高新技术。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科学中的图形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和计算地球空间及其相关的数据,该技术具有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显示、输出和应用数据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有机地将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与其特征结合起来,并将结果直观、形象地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该系统能够处理、更新、管理和分析空间地理信息,从而从中采集出有用的数据,并有力地支持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采集技术的发展,并为现代自动化测绘技术提供巨大的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系统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 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平台网络化(Web 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3.RS技术
RS(Remote Sensing)即遥感技术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能够从较远的距离感知目标物体所辐射或反射出来的红外线、可见光、电磁波等,同时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及识别。航空摄影就是其主要应用之一,而自从人类成功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后,遥感技术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会,现代遥感技术已经具有了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遥感器,遥感器的种类比较多,如多光谱扫描仪、照相机、电视摄像机、成像光谱仪、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微波辐射仪等都具有遥感功能,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信息的获取。完成信息传输的部件主要负责将获取的信息从远距离平台传输到接收中心,如从卫星传输到卫星接收站。完成信息处理的部件可识读、合成和编辑图片,如数字图像处理机、彩色合成仪和图像判读仪就具有上述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析
根据国内掌握的地形测绘技术来看,未来测绘技术自动化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以3G技术为核心的新测绘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保证了测绘自动化技术更加全面地运用到地形测绘工作中。
1.3G 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G 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该技术能实现数据信息的高速度传输,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及时传输到目的地。3G 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使得地形测绘、测绘工作更加简单,如:测量人员在传输信息时不再局限于文字传输,可利用声音或视频更加直观地反映测量状况。此外,在完成测量后也可通过自动化控制模式对数据深入讲解,让测绘人员更加清晰地掌握测绘技巧。结合发达地区对3G 技术的运用来看,3G 技术使得测量精度、定位精度等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在地形测绘技术领域中的运用更为广泛。此外,在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更新发展下,利用3G 辅助测绘技术开始朝着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等趋势发展。
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测绘软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绘制图形的准确性,软件功能的好坏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地形测绘和测绘技术中,地形测绘数字化测绘软件的升级将变得更为重要,保证了各测绘软件的高效使用,使测绘软件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地形测绘工作。在数据库的开发更新中,很多新型的信息数据库将得到运用,如:超大存储量的数据库,其可以将更复杂、更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处理,把不同类别的数据合理分配。新型数据库的使用有助于数据的搜索查询、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加快了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测绘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多样化、综合化,使测绘技术的功能更加完善。
3.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地形测绘和测绘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只有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GPS、GIS、RS 等技术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当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真正融合到一起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运用于测绘技术则变为了可能。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对人脑思维全面模拟、分析,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接近人工操作,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在专家系统里也包含了所有的先进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这是地形测绘和测绘技术的最强大模式。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和系统化,地形测绘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传统的测绘技术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推动了测绘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从而使地形测量更加快速、简单和精确。尤其是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未来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中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它们将引领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的走向一个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科技信息, 2011年10期;
[2] 曾天辉,地形测量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分析,广东建材2010年第7期;
篇6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 自动化技术 维护方式 研究
当前变电运行设备已经慢慢朝着自动化方向不断的发展,这也是变电运行设备的必然发展趋向,同时也是提升有关变电运行设备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所以说,我国电力企业需要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不断的融入到变电设备的系统当中,这样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经验和方法上的缺陷,这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稳定、高效率的运行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各大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的对自动化运行设备当中的自动化技术进行完善,并对其有效维护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分析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控制设施是变电运行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基础,自动化机器可以为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带来全新技术上支撑。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效的结合了当前现代化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实现了自动化设施具备故障警报、故障诊断以及故障的维护等相关功能。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费用、缩短了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时间,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变电运行设施的正常运行工作。变电运行设备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通信的方式来实现对远程设备和系统的准确操作,这样可以保证变电设备实现全自动化的稳定运行。
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我们结合了变电运行设备实际运行的特性,对自动化系统实施科学有效的设计,充分保证系统功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与发挥。正常状况下,该系统主要包含了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平台、信息数据库、前置子系统、后台子系统和web服务系统;以下我们就对这这几项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
1.1 规约处理功能
在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当中可以经过本身所具备的前置子系统来实现规约处理功能。因为子系统当中的规约库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并不会受到其他相关系统的影响,所以可以通过独立的动态库的形式来实现规约处理功能。
1.2 变电运行设备的管理功能
在变电运行设备当中,它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可以对其中的信息数据实施调度、更改和储存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系统数据信息的手机模块,实现对变电系统设施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对后台设施的维护。
1.3 通信功能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当中的通信功能的有效实现,所运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商业通信系统,为了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正常稳定的运行,通信系统需要和网络平台软件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避免受到彼此的影响。自动化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通信处理的能力,可以单方面实现对数据信息的传输与接收。
1.4 web功能
变电运行设备自动话控制系统当中的web功能主要是通过和互联网的连接,通过HTTP等相关的应用协议作为基础。为了保证系统操作的简便性,方便对其中的操作方式的学习,首先需要保证人机界面的简洁明了,相关的功能菜单要完善,操作系统的菜单风格和界面的风格需要保持一致性,降低失误操作的几率。
1.5 变电运行设备的知识库管理功能
变电运行设备实现系统自动化主要是运用对应专业系统所达成的,和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系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系统知识库功能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对系统中运行的数据实施收集与整理,第一时间发现和找出变电运行设备当中存在的异常状况,保证变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2 变电运行设备的有效维护方式探讨
当前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变电单位的工作和管理当中,但是因为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各种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维修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的变电运行单位所具备的资金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状况就会严重影响到了变电运行技术的发展。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不断的提升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维护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关的维修和维护人员需要不断的提升本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不断的提升对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质量和效率;其次就是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需要完善的信息设备作为支撑,但是因为变电运行单位的资金有限,这样就严重影响到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的实现,因此变电运行单位需要保证具有充足的资金来对变电运行设备实施完善的管理和维护,保证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后就是需要建立起完整的自动化技术的维护系统。设施定期的检查与设备的维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变电运行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当中存在缺陷进行完善,相关的维护人员需要周期性对设备继续宁检测和维护,降低设备事故的发生率。
3 结语
通过对变电运行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机器维护方式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电力企业需要将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不断的融入到变电设备的系统当中,这样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由于我国当前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还不是非常的成熟,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经验和方法上的缺陷,这对变电运行设备的有效运行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各大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的对自动化运行设备当中的自动化技术进行完善,保证变电运行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林伟.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的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3.
[2]吴丹,吴昊.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2:5.
[3]康清辉.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及维护对策探讨[J].信息通信,2014,09:104.
[4]吴美娟.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21:114+117.
篇7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new situ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lly mature, to really meet the production, the life of electric energy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needs, single function automation device has difficulty in new perio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situation, require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using a variety of automatic detec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device and the signal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on each element, the local system or a system of local or distant automatic monitoring, coordina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o ensure the power system security, stability, healthy run.
Key words:New situation; the power system auto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1.1迅速而正确地收集、检测和处理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的运行参数。
1.2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和系统各元件的技术、经济和安全要求,为运行人员提供调节和控制的决策,或者直接对各元件进行调节和控制。
1.3实现全系统各层次、各局部系统和各元件间的综合协调,寻求电力系统优质供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的最优运行方式。
1.4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不仅能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能减少电力系统事故,延长设备寿命,全面改善和提高运行性能,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情况下,能避免连锁性的事故发展和大面积停电。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探讨
2.1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中的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的重用性、继承性、封装性、开放性及软件工程等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已经深刻影响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各方面,如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等。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全面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面向对象的标准。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与一般的关系数据库相比,主要的优势在于主动功能以及对对象技术的支持。关系数据库要实现数据的判断(如数据发生变化,数据越限)以及数据的分析都是由外来程序完成的。而在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中,利用数据库的触发子可以实现系统的监视功能,利用数据库中对象的函数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由于引入触发机制以及对象技术,这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实现自动监控,在节省数据读出和写入时间的同时,又充分地利用数据库对数据的管理功能,提高数据可靠性,维护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数据的共享等。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监控系统中触发子和对象的函数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电力系统自动监视与控制的更加复杂的功能。
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FCS)实际上是将安装在工业过程现场的智能自动化仪表和装置与设置在控制室内的仪表和控制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数字化、串行、双向、多站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微处理器置人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等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在位于现场的多个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既是一个开放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控制系统。它作为智能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为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监控、优化及控管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这是一项智能传感器、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为主要能容的综合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目前DES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实现需要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将所有被控设备的状态、电量、非电量信号收集到中央控制室的主控计算机上,然后在计算机上按照规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判断、进而向被控设备发出指令。其在本质上仍然为数字控制器与模拟变送器组成的模拟一数字混合系统,在电厂或变电站内受电磁干扰严重,难以达到严格的计算精度,并实施准确控制。另一方面,模拟变送器位于测控现场,而控制器位于集中控制室。这从构成控制系统的信号流的角度来看,在现场把被控参数转换为测量信号后,被送往位于集中控制室的控制器,再把所得到的控制信号由控制室送往现场的调节阀或控制电机。这样,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回路控制系统,其信号的必经路径也将会很长,因而会引起许多弊端和隐患。将FCS引入电力系统将在根本上优化控制系统的各种性能。将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功能分散,为每个被控设备就地配备专用的底层前置控制计算机,这些专用的前置机根据控制要求负责管理被控设备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经前置机处理后通过通讯接口由现场总线与上位计算机相联。此时上位机的任务已不再是全面监控所有设备,而是担负人机对话或向上级调度远传信息的任务。在上位机可以根据前置机上传的信息构造各种画面、图象、图表、曲线来直观地反映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前置机可以配合PLC根据所取的实时数据对被控设备实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而且上位机也可以直接通过前置机对被控设备进行实时性不强的调节和控制,把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仅由现场仪表就可以实现控制功能。这样无疑增强整个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组织的灵活性。并且基于这种现场总线技术的系统,还可与其它计算机、节点通讯,构成高性能的控制系统。
2.3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光互连技术的特点:①光互连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其输入输出可根据需要具有很大灵活性。②光互连的扇出数主要受探测器功率限制。光互连既可解决无终端的电互连线受到l临界线长度的限制的问题,又可解决有终端线受到沿该线输出端密度限制的问题,它可以在计算系统内部实现高性能互连。它以光速传递信息,可将时钟扭曲问题减小到最小程度。③光互连不受平面和准平面的限制,光在光波导中可以大于10°的交叉角相互交叉,自由空间光束可相互穿越而不相互作用,可提高系统集成度。研究结果表明,互连网络采用光子传输与电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拓扑结构具有灵活的编程重构特性。光互连网络的带宽不受传输长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体现了光互连技术在并行处理器阵列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并行处理器阵列中的高速数据通讯和结构设计提供了方便。从而表明了光互连并行处理器阵列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中具有远大的应用前景,将使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
3、结束语
电力系统实现全面的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电力系统的广泛运营中,自动化控制体系的建立是管理水平、制度水平、科技水平、智能化水平、人性化水平的最真实、有效的反应,也是电力系统生产效能、服务效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笔者本着提升经营水平、强化服务意识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利于电力系统在今后的建设、服务中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努力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篇8
所谓电气自动化,即是指所有与电气有关的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化的操作与监控。而水电站的运行,正好需要这种技术的支持。庞大的机组、繁琐的程序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完全参与其中,在管理和运行上可谓是有心无力。而电气自动化可以保证水电站在无人或少人参与的状态下按照规定的流程自动运行。在电气自动化这一技术的管理下,水轮发电机组可以实现自动运行控制,并对连续运行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维护与自动监控,即使机组出现意外故障,也能够自动发出反馈信号,由远程计算机进行故障的自动排除。
2构成及应用
2.1构成
电气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PLC、继电保护设备以及智能测控设备构成,在以太网的连接下,主计算机得以与各机组中的设备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系统按照机组的分层与分布进行综合监控。自动化系统有如下特点:①层次分明、结构开放,在功能上有极高的扩展性。②监控对象智能分布,良好的功能可以灵活配置所需功能。③自带冗余配置,安全可靠。④系统有中文版本,辅有智能通信技术,随时可以升级为最新版本。⑤界面灵活、简便,适合人际交流,亲和性强且易于掌握,方便在现场进行实地调试。
2.2应用
1)设备自动监管。自动化系统对水电站的所有设备—水轮发电机组以及相关的辅助设备都实行了自动化的监管与记录,在主计算机的指示下,系统将水电站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所有数据完整地采集并记录下来,再返回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机则基于所采集的信息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机组设备的开关量、模拟量等信息出现异常,系统将会启动报警装置,在自动调节设备的同时及时告知人员进行人为维护。
2)报表精确管理。自动化系统对水电站运行报表进行自动化管理。传统由人员记录的报表容易出现错误,对日后的管理与审核有不利影响。自动化系统应用之后,运行报表由系统的计算机直接自动生成,相关参数在调整后也会被自动记录并保存下来,水电站运行数据更加准确,日后管理审核更加精准。
3)信息自动传达。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系统通讯,上下级之间的调度不再延迟,无论是水情测报还是信息资源传达,都可以借助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模块来实现。可以说,自动化系统大大提高了水电站的综合效益。
3重要性
1)电气自动化可以有效整合利用资源,降低水电站的运营成本。电气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系统与智能配电系统组成,在其运作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基于水电站的实际运作状况,联合智能配电系统对水电站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即做到机组的最优调度、设备的最优使用、人力的最优利用。在这样的控制调配下,水电站的运营成本将会得到合理的控制,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电气自动化可以为电能质量提供强力保证。电网系统有无功功率及有功功率两种重要系数。其中,有功功率的平衡会影响到电网的工频,无功功率的平衡则会影响电网的电压,而工频与电压正是电能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面对随时随刻都在不停变化的电网系统,若电压偏移率超过5.0%,工频偏移程度超过0.2~0.5Hz,发电机组则有可能发生过压问题。电气自动化可以对发电机组进行实时的精确调整,使其工频、电压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如此既保证了机组的正常运行,也保证了电网的稳定。
3)电气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水电站的生产效率。事实证明,员工直接参与到水电站的电能生产中,并不会对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仅仅是在故障排查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更可能因为人为的过多参与而带来更多的人为生产事故。并且,过多人员参与其中反而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水电站的运营成本。在电气自动化投入使用之后,人员的参与和因人为参与而造成的生产事故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得到解决,甚至是水电站运营成本也有明显的降低。由于电气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排除故障,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了减轻,生产效率也因此而大大提高。
4)电气自动化可以确保水电站的可靠运作。自动化技术可以对水电站的所有机组及相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机组设备的工作情况得以被自动下来,形成软件日志,以供管理人员翻阅。若机组设备突发故障,警报会自动发出,维护人员可以及时前来排除故障。这样既能节省花费在人员值守上的物力和精力,也能避免无人值守时故障长时间无人发现而给机组设备带来的严重损坏。此外,水电站的机组设备通过自动化装置进行自动控制,还能避免人为错误操作带来不良生产事件。
4结语
篇9
关键词:品牌形象;数字化;动态;设计
一、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定义及主要表现方式
(一)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定义
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主要是相针对传统静态品牌形象设计而言的,特别是针对多数品牌形象识别体系在数字化动态设计领域的割裂而谈论。对于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定义应从两个方面去界定它。
首先,推广媒介的数字化趋势。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的传播离不开数字媒体。而事实上,也是因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引起的品牌形象传播方式的动态拓展。
其次,从传播的内容上,是对品牌形象的综合展示。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不同于以往的广告类视频。狭义上,主要是对品牌形象识别体系在新媒体上的动态拓展,比如标志的动态演绎、吉祥物的动态等等。广义上,是品牌在推广过程中所有动态相关的图片、视频、程序等,如动态网页、图标、包装等。
(二)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的主要类型
1.动态化品牌形象
如今,品牌形象的设计不再局限,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大胆的尝试。品牌标志突破原有的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而转而从一个概念出发,利用形态内部结构和动态的平衡来表现,并根据一定的视觉变化原理,使得标志的外在形态有了机动性和灵活性,让品牌形象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延展,产生具有趣味性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使标志中的深层含义在传播的时间、空间延展中得到更加丰富、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活力。与传统的品牌形象设计所不同的是,活力标志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其外形和色彩都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种变化,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
动态化形式的品牌形象借此引起了设计界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不少设计师表示它的出现预示着一种新的现象,新的发展方向。
2.品牌形象的动态演绎
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中的主要方式就是标志的动态演绎,这里有必要与动态化品牌形象设计区别一下,动态化品牌形象是指,形象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中,比如汉诺威世博会的活力、GOOGLE的标志形象。而品牌标志的动态演绎可以理解为是对形象本身的一个展示、说明、丰富的过程。(这一动态应用到网页动态设计,其动态方式一般要相对简单的多,且形成一定的系列性和循环性。)
3.吉祥物的动态演绎
除了品牌的动态形象外,其他象征图形、吉祥物等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动态展示,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福娃的。过去吉祥物的展示都是一日了然、一揭就知的实物或展板的展示方式。而这次展示借助了高科技技术分层次、分时间地向公众呈现。首先运用激光技术先将外轮廓勾勒出来,然后主体形象由虚到实逐渐显现,还运用多媒体将声音、图像、影像等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整个过程是精心设计的隆重、新颖的一个展示形式。与此同时,还用一部生动的动画,更加全面的阐述了福娃设计的理念与来源。整个展示的过程充满了悬念,一步步调动着人们的好奇心,使福娃的形象深刻地印入人的脑中。
4.频道栏目包装
品牌形象的动态演绎出现初期应用最多的是影视公司,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的电影播放前依次出现四个色块,配以厚重的电子鼓音,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志。各个电视台和栏目也开始注重自己品牌形象的动态包装,由此衍生出一个很庞大的设计行业――频道栏目包装。
电视频道包装的实质就是要使频道符号个性化,以达到电视台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效果。往往以频道形象宣传片、收视宣传片、频道ID、节目播出菜单等多种形式出现。
二、品牌形象数字化动态设计的多维表述
(一)静态到动态的深度延展
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的深度延展,是以平面静态形象为基准形态,根据应用场合与媒体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赋予动态的变化,最后又回归到平面静态形象。在设计中,我们既赋予画面组织形式的机动灵活,更强调图形本身的视觉特征与结构韵律的表现,它不仅改变了品牌形象传统的设计模式,更延伸了品牌形象设计的的内涵和意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品牌形象会的标志或吉祥物的动态演绎。就比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时所以播放的视频,用画面和音乐共同阐述出品牌形象的来源和所代表的寓意。少了文字和语言的限制,简单、清晰、明了,任何国家的人都能读懂。这种深度的诠释增强了品牌形象的识别性和视觉观赏性,必定会对品牌形象的建立、识别和传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另外,在品牌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概念或元素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品牌的概念。如可口可乐公司的瓶子,红飘带等,虽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标志、辅助造型,但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远比其标志本身要深刻得多。在形成可口可乐公司整体视觉印象的过程中,标准色红色和瓶子的外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及文化的整合传播
在屏幕中的运动展示,牵涉到品牌形象的各方各面。设计的时候,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往往从企业(机构)的文化和理念出发,人们通过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其品牌形象突破了原有的标志外形,重视发挥品牌形象中文化与视觉要素的交互效应。这些变化为数字化动态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当然,在品牌形象的推广中,品牌形象与其他理念之间的这种交叉应用关系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数字化动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品牌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三、品牌形象的数字化动态设计应用媒介
(一)电视媒体应用
电视媒体的应用的已经是十分的广泛和成熟了,是现代广告中最及时、有效的媒体之一。而品牌在电视媒体的投放形式主要有形象宣传片,产品广告等。因而大多数企业和机构都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利用电视媒体做自己的文章。关于广告内容本身的设计并非本文所要谈到的重点,我这里只对视觉最后落实到统一品牌形象识别上的动态做一些讨论。
关于品牌形象在电视媒体中的推广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大的企业和机构都有很完整、系列的广告及形象宣传。它们的个性和系列性也都很突出,但部分的企业和机构的静态视觉形象推广都有个性和特点,一旦到电视媒体上做广告则完全没有了章法可寻。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普遍现象,很多地方台的企业广告,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的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差别,一般都是标志从大变小(或者从小变大)从屏幕外飞出;标志从透明到显现;切入品牌名称后做扫光效果。现在多数小企业在在初做品牌形象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起动态的应用效果,而后来需要动态应用时,没有相关的形象衔接,最初做的企业品牌设计在动态媒体中失去了起执行指导作用。
(二)网络媒体应用
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网站内容丰富又全面,满足了不同需求的浏览者。信息化的变革促进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播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形象设计是品牌形象识别在网络中发展和具体应用,网络形象设计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识别。它与传统品牌形象识别设计的载体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品牌形象识别上的设计元素来对其网络形象设计进行扩展和延伸。一个网站上看到的所有图片,文字,动画,以及编排方式等等一切能够看到的元素都是品牌形象识别的一部分。网络形象设计具有独特鲜明的识别性、本质上是品牌形象识别精神在网络中的升华、符合当前的审美特征,网络形象设计具有实施上的延伸性。
网页上考虑起流量好速度关系,动态多为FLASH,也就是是矢量动态,不像电视媒体中炫目的动态效果。(当然,网络上的视频广告除外)
网络动态应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但有些网站做的有些过了,整个网页到处都在闪烁,让用户的视觉没有一个落点。在网页上,可动的区域很多,如何安排动态与静态关系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三)活动现场应用
活动现场主要是之品牌形象的会和一些宣传活动。大多数做觉传达的设计师都对BP公司斥资700万美元重塑其品牌形象的事情记忆犹新,BP公司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打破了自己传统形象,一个严肃的标志一下被炫目的太阳花其而代之;一个变化千万的艺术形象期待斜体大写字母;动态取代了静态。而我所关注到的是,在新商标的会上,旧金山著名的标志设计公司兰德公司用一部短片传达出了新标志说蕴含的各种意义:标志首先以一个个菱形小块的造型出现;通过排列组合,它们变幻为反向形式的汽车、焰火、太阳、齿轮……;最后,数以百计的元素以一种显然很混乱的形式汇集陈BP的标志BP无所不在。,不需要文字与语言,他们就向全世界诠释了这个新标志中所蕴含的复杂的含义。
(四)其他的应用延伸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计算机、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屏幕大量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以屏幕作为媒介的视像作品随处可见,各种屏幕媒体发展迅速,成为品牌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读屏”成为大众生活中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如我们知道的,视像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元素的可运动性,品牌形象识别在屏幕中的展示也同样要讲究时间与变化,如电子产品的开关机动画、网络flash广告、电视广告、户外的动态广告牌等中,就常常伴有动态的演绎过程。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
目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广泛的应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也不例外,其中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就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充分体现利用先进技术的优势,进而优化一些传统项目,提高经济效益,使得应用行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电气工程中普遍应用自动化技术,有助于实现电气工程的全面自动化。
一、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在电网调度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就是为了保证电网可以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进而提高电网调度工作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完善现代化管理与电力自动化的前提。在电网调度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就是为了完善主站系统与远动装置系统的调度工作,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的安全情况。相关调度人员通过监控电网的负荷、周波、电压等,观测主设备的水、热、位置等方面的工作指标,使其可以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以此来确保用户的用电、用热等需求。二是,可以对电网运行展开经济调度工作。在实施电网安全监控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电网运行的经济调度,以此来实现节能降耗、多发供电的目的。三是,可以有效的分析以及处理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故障。导致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者安全故障的因素比较多,并且非常快速,假如不进行及时的分析或者采取不当的处理措施,都可能会导致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发生安全事故。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分析出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安全故障,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再发生相关的安全事故,同时对已经发生的安全故障予以及时的解决,尽可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二、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变电站自动化指的就是对变电站内运行的所有电气设备展开全面的监控,其应用特点就是用全微机化装置代替常规的电磁式设备。在变电站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取代人工操作与监控的程序,进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增加变电站的运行功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使二次设备达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使监控操作达到计算机屏幕化;使记录统计、运行管理等工作达到自动化等。目前,在变电站中普遍应用微机监控技术,使得变电站的发展越来越趋近于综合自动化控制,也就是说在自动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与传输技术的基础之上,利用自动化装置或者计算机系统取代人工操作,进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水平与管理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远程监控与继电保护自动化,并且正在努力研发无人值班监控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程度将越来越完善,登上更高的平台。
三、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我国现阶段比较常见发电厂主要有火力发电厂与水力发电厂这两种类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是其它形式的发电厂,在应用的自动化系统中均有着许多的相同点,并且通过实际比较可以看出,自动化技术在水电厂中发挥的作用要比在火电厂中发挥的作用大。在发电厂中比较常用的自动化技术就是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集中监控、管理、分散控制生产过程中每一种新型装置的生产,其主要就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测控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以及信号处理技术之间相互发展、渗透、融合而成的技术。应用在发电厂中的集散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远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与通讯网络。远程控制单元主要是由主控模件与智慧模件共同组成的。远程控制单元是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的,可以有效的接收生产现场的热电偶、变送器、热电阻、脉冲量、电气量等相关信号,并且通过相关计算处理之后就可以完成相关运行设备状况与运行参数的实时打印,输出的信号可以直接驱动相关机构进行系统的操作,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与保护。工程师工作站与运行员工作站都是提供人机接口的设备,工程师工作站是为了方便维护工程师对系统运行提供一定组态设置、系统诊断、修改、维护等方式;运行员工作站就是接收远程控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与相关的操作指令,为相关操作人员的监控提供可靠的操作依据。
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
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通常情况下,电力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在安装的时候,都是相隔一段距离的,从几十米到几百米,并且在两者之间通常会用强信号电力电缆与大电流电缆进行相连。对于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而言,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由于大电流开断而导致电磁场受到强力干扰,进而损害相关的电子部件,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就是电子部件的供电电源、电磁兼容、与外部接口的协议标准等。而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就是指在进行设计一次设备结构的时候,尽可能实现二次设备的部分或者所有的功能,进而节省大量的强信号电力电缆与大电流电缆,一般情况下也将此过程称之为一次设备的保护与自带测量。比较常见的智能化一次设备主要有:智能化开关、智能化箱式变电站、智能化开关柜等。
2.一次设备的在线检测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设备实施相应的状态监控措施,并且及时分析设备各种重要参数的变化形势,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一次设备如汽轮机、断路器、发电机、变压器等的运行参数展开连续并且长时间的在线监测。开展这种在线监测的目的就是对系统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先兆的一种事先判断,进而有效的延长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时间,并且有效的提高系统设备运行的效率,为定期检修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向状态检修转变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加强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电力相关部门加大了此项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力度,并且也投入了许多的精力,联合了一些科研单位与大学共同研发此项技术,除此之外,还引进了一些相关技术,有效的推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但是因为此项技术的整体研发过程非常困难,要求的专业性也非常高,开展检测的环境也比较恶劣,就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对于此项技术的研发以及生产出达到满意度的产品还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因此,一定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可能生产出满意产品。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也降低了电气工程中人工操作的强度。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一定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探索,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东亮.简述自动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的重要性[J].山西冶金,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