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医疗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医疗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疗卫生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23-01
当前,我院信息化建设如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样,在各领域中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发展的步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服务为医院全面信息化管理以及患者就医提供了相当的便捷,是实现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必备条件。在医疗保险大面积推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疗消费透明化,医药分家的现实环境下,使得复杂的医疗诊断工作能够在各部门的相互协作中顺利进行并及时完成。
1 我院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现状
进展情况:最初,我们把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看成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问题,并没有从系统工程角度来管理和实施,误变为只要投资购入一定规模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自行组织一些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进行编程开发就能解决问题。后来,我院成立了信息部,主要由统计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职能部室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数据,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但以往这些专业归属各异,工作内容相互独立,各职能部室之间联系松散。此外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又受经验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各级管理者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职能部门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这个时期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并无实质性进展。
随着我国卫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部自筹建以来,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原则,逐步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HIS、PACS、LIS已成为我院“信息技术”的亮点。
1.1 HIS系统:HIS具有增加效益、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能力,并能节省资金的突出优势。包括管理员系统、西药库管理系统、中药库管理系统、门诊药房管理系统、住院药房管理系统、挂号管理系统、门诊收费管理系统、住院结算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病房摆药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病人查询系统、住院病案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系统、综合统计系统、医技计费系统、物质库房管理系统等。
1.2 PACS系统:PAC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网络工程、影像工作站、临床医生工作站及存储设备所建立的综合性信息系统,是现代医学服务中的CT、MRI、B超、DSA等诊断工具的最佳管理方案。我院现已经联接影像科大型设备,全院60个浏览、管理终端。PACS系统的运用是现代医疗诊断革命性的变革,实现了影像系统无胶片化和实时传播。依靠PACS系统,使整个医院的其他科室都能共享到影像科内部的信息资源。
1.3 医疗保险结算系统:我院为济南市医保定点医院。医保系统联接了济南市医保办、济南市物价局,设置了圈存机,导医部、收费处、药房、住院处等部门设置了专用医保窗口。信息处理实现无纸化和无片化,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
2 推动我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2.1 依靠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根据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求到2010年我国80%的医院将达到全面实施医院管理系统目标。去年8月,在北京启动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从医院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出发,引导我国目前以“收费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走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面向医院开展长期广泛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2.2 提高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特别是院领导班子的意识程度。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地购置一些硬件设备,上一套在别的医院应用还算成功的软件就完成了,它还需要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信息化牵涉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它应该是全院使用部门、使用人员的事情,全院对信息工作的配合与使用,也直接影响到一个HIS系统能否生存下去。
2.3 引进全面的竞争机制:要竞争就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医院信息系统的逐步建设与完善为改善病人年覆盖面流程、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形象、提升医院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2.4 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IT培训可以为医院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投资效益,取得双赢效果。
2.5 卫生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社会统筹安排的特点,因此要建立以政府宏观协调主导的卫生信息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进行无缝衔接,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传递流畅,资源共享,为医卫生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卫生服务信息。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在新形势下,我院信息系统存在着功能不完善、有部分职工对信息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还有部分职工对电脑操作技术不能完全掌握,在电脑记录操作上存在不规范等行为。如何从庞大的医院信息数据库中挖掘、集成已有的数据资源,建立数据模型,结合科学的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作为领导决策和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参考依据,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3.2 目前我院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网络信息化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中优势主要来自信息资源的有效建设开发、利用、管理。我院通过培养电脑专业人才,组织人员参加与系统程序与供应开发商一起完善在应用过程中系统出现的问题,推荐在岗青年参加信息管理专业学习。医院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加快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发展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医院统计管理工作达到信息管理有序化、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整体化,基本实现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形成现代化的网络体系。应用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结束
篇2
【关键词】远程医疗,网络医院,模式
我国医疗药品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难题,由此也引发了政府、相关利益主体、广大普通市民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网络医院的概念,希望通过网络医院的形式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与分配均衡性,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网络医院的概念
远程医疗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跨学科高新科技,在国际上有telemedicine、telehealth、telecare等提法。传统的远程医疗的定义是指对于不能前来就医的远方病人施行简单医术的特殊医疗方式。而现代是特指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的对于远地对象的医疗服务系统,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对远地对象进行检测、监护、诊断等。远程医疗的意义在于打破地域界限,既可以使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又可以提高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可以提高医生自身的水平,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
网络医院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医疗手段,可以看作是远程医疗的一种形式。它以医院为后台支持,用实际的和虚拟的方式组织医疗资源,将一部分可以通过非现场方式进行的服务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深层次医疗、保健服务。患者只需通过在线视频等形式,便能与网上医生互动、交流,得到针对性解答,获取指导性解决方案。这种新型的网络模式突破了时空性限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实时和互动,使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就可享受诊疗服务,可以充分整合、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分流不同阶段的患者,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其价值和影响将越来越大。网络医院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发挥了导医的功能,让患者可以到更适合的医院去看病。
二、唐山网络医院模式构建
在系统总结比较国内外网络医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参考唐山居民对网络医院需求的调查结果、同社区医院和药房负责人实地访谈记录、与医学专家团队讨论结果,构建了唐山网络医院的模式(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唐山网络医院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医院;第三方网络平台;社区医院、卫生所、连锁药店等就诊点;医药、医疗服务第三方机构,比如,药店,康复机构,药企等。
医院:唐山市网络医院可以由市政府主导建立,选择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为依托,再从其它各大医院的优势学科选派医疗专家坐诊,充分发挥各大医院的专长,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辐射到各个基层就诊点和百姓家中,满足群众对医疗的要求。
第三方网络平台:网络医院的起步,伴随而来的是大量数据的输入。频繁的传感器数据,会让数据增长速度激增,如何高效的处理,如何将数据建模,这都是医院要面临的问题。然而医院在数据安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方面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可以请专业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第三方网络平台。
就诊点:就诊点的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的培训后,或者按照远程专家的指导,都能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操作。每个就诊点进行相应的硬件设备投放,如诊断设备、视频设备、远程血压、血糖检测等设备。因此,我们选择在社区医院、乡镇卫生室、药房、康复中心等设立点。
医药、医疗服务第三方机构:对于慢病调理,患者需要“长期监测 + 定期专家问诊+ 药品或康复设备或医疗设备”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药企、移动医疗相关创业公司、药品销售平台等第三方渠道平台和远程送药物流公司都要参与其中。对于院后辅助治疗,则更可能需要康复机构参与。以后,还可能需要保险公司的参与,给用户提供健康保险。
网络医院的使用流程:用户可以在家通过电脑直接访问网络医院网址或者通过手机直接登录网络医院APP,也可以通过与网络医院合作的药店、社区医疗中心或农村卫生室设立的就诊点进入网络医院。用户登录后,自主选择在线的某一个值班医生,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问诊医生了。医生坐在网络医院的电脑前通过视频通话接诊,在线沟通,医生诊断并开具处方。最后患者便可拿着这位医生的药单,在药店直接买药或者在网上订购药品了。这将是网络医院最常见的服务模式,从诊断到开药,一步到位,到病人拿到药单,前后大约10分钟就可以完成。如果这位患者得到的诊断结果,除了药物,还需要康复训练、保险等服务,就会需要第三方企业提供,这是网络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展望
网络医院模式可以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与分配均衡性,减少不必要的看病流程,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使偏远地区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可以解决在医院买药贵的问题,就诊点可提供从诊断到买药的一站式服务,不需去医院买药。网络医院整个外延环节需要更多领域参与其中,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5G技术;医疗卫生;发展对策
5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近年来,5G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行业急速变革,引发了移动通信、金融、媒体、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能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热潮。
15G技术特征
1.1速率高。速率高是大数据时代能够实现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基础,标准是下行峰值数据速率不低于20GB/s。1.2低功耗。低功耗能够满足物联网等应用场景的需要,也使更多的智能设备开发成为可能。1.3低延时。采用“自包含集成子帧”等新技术,其延时在理想状态下为1ms,在普通状态下为5~10ms左右[1]。1.4广域覆盖。采取小型基站密集建设,覆盖大基站未涉及到的末梢通信,提升网络覆盖率。1.5物联深化。物联网的大规模连接和关键任务连接[2],极大程度推动人物交互、物物交互等领域的研究,深化了物联程度。1.6安全性能高。开发了多种网络安全机制,如“网络切片”“多元可扩展认证”和“智能型主动防御”等[3],使5G网络的安全性能提升。
2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2.1远程手术。5G技术有高速率、低功耗和低时延的特点,可以解决4G网络条件下远程手术传播实时性差、视野清晰度低、远程控制延迟等明显问题。医生可以通过高清音视频实时交互、操控信号双向传输、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等功能,实时看到病人手术的场景,掌握手术即时数据,实现手术的远程操作。如:中国总医院通过5G网络连接,跨越近3000公里的距离,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完成了全国首例5G远程脑外科手术。2.2远程会诊。5G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网络传输质量,其eMBB特性[4]可满足8K高清音视频和AR/VR等新技术的需求,医生端与病人端设备时延仅有数毫秒,病人端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流畅地展现在医生眼前,真正实现了远程临床诊断的无缝对接。如:中国移动同中日友好医院合作与安徽金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5G远程急重会诊实践,实现了电子病历、放射影像、病理等大量医疗数据的快速传输、同步调阅,解决了现有4G网络大宗数据传输费时费力的瓶颈问题。2.3远程超声。超声诊断得到的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影像,单一名患者就会产生高达2GB的超声影像数据,而且这些动态影像对远距离传输的图像连贯性和时延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在远程超声检测过程中由于网络技术的局限性而对影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无法满足的问题,实现远程超声检查。如:5G超声系统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投入临床验证,能无延迟、无卡顿将超声影像数据传输到位。2.4远程监测。5G技术可实现同时连接数以百万计甚至数十亿的低能耗、低时延的医疗健康监测设备、临床可穿戴设备和远程医疗传感器,连续不间断地采集患者的医疗数据,如生命体征、身体活动等。这些数据将通过5G网络上传,由医疗服务提供方实时地接收,从而有效地进行患者管理或调整治疗方案。如:QualcommTricorderXPrize设备通过接入5G网络,可以实时诊断和解读13种健康状况。2.5急救服务。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急救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通讯指挥系统网络能力,保证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环节在急救工作中顺利开展,使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工作能够紧密衔接,完善急救体系。5G技术使高清晰度视频通信的救护车成为现实,院内完成的医疗监测和数据采集环节都能在新型救护车上完成,并传输回急救中心,缩短诊断时间,提升急救水平。5G技术应用于急救的实践已经开展,如: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5G急救医疗系统应用、上海首辆5G救护车投入使用等。2.6药品管理。使用电子监管进行药品信息的追溯,存在监管码设备成本高、工作量大、有潜在安全风险等问题。对于特殊药品和跨区域的药品调剂,电子监管码也无法实现实时的定位跟踪和状态捕捉。5G网络提供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高速、安全和顺畅的联通,将促进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快速落地,可以取代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也简化了信息录入的工作。
3发展对策与建议
3.1完善有关政策,加强5G技术监管力度。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还属于早期探索阶段,缺乏方向性引导。5G技术使网络更加智能化,物物交互更加普遍,物体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而在隐私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为做好5G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工作,需要健全5G技术应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宏观层面予以规范和指导。因此,政府必须对5G技术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有正确的认识,发挥统筹调控作用,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需要构建系统的监管体系,将5G技术及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纳入监管框架内,防范系统性风险。3.2制定行业标准,促进5G技术应用落地。目前国内外在5G技术应用领域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其在医疗领域的推广运行将面临诸多困难[5]。因此,需要积极响应5G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开展国内5G技术分基础类标准、数据类标准、业务类标准、应用类标准、安全类标准、管理类标准的编制和颁布。构建5G技术标准体系,与国际前沿技术和制度接轨,在保证我国知识产权的同时,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国际化。此外,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整体呈现碎片化发展趋势,不利于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落地。为促进5G技术加快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应推进5G技术标准化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实施,实现医疗卫生行业5G技术应用真正落地。3.3加强人才储备,促进5G技术创新。发展5G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对医疗卫生人员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既懂医疗,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促进5G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必要因素。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增加有关医疗卫生和信息技术的课程,培养具备信息技术思维及医疗行业分析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依托社会和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有关医疗卫生和5G技术知识培训,促进有关“5G技术+医疗”的学术探讨。同时,加强5G技术高尖端人才交流,为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提出方向意见。结合医疗卫生和5G技术发展形势需求,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5G技术和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形式的创新,挖掘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潜在可能,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
4结语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医院信息化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018-01
时代的进步,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网络环境下,为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创造了新的条件,特别现代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不仅简化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也为提高医院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清晰、准确、及时的医疗服务,构建了发展的平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从无到有,从单机到网络化,从自行开发到模块化发展,作为当前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切实的管理方法,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在不断深入细化的过程中,为医院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为完善医院管理体制,构建高可用性的医院信息管理一体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网络环境下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其科学、合理、安全等特性,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在医院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大量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及医疗服务资料等信息,由于分布范围广,涉及到多人、多部门管理的现象比较多,如果一味的采用人工方式来处理的话,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有效支配如此庞大的多源性数据时,如医疗信息、药品信息、材料信息、收费信息等,无法实现对资源、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可用性界定,不仅无法实现有效管理,还容易造成医院设施的浪费,降低医院的综合效益。
2 网络环境下实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优越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完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医院的管理提供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软环境,建立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因其将医院的各类资源,按照模块化的管理要求,实现了对医院资源的高可用性的调节和分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对医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由于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中拥有较多医疗资源的全面服务机构,对医院的人、财、物的管理因医院的规模成正比,特别是大型医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各类资源进行及时、准确、顺畅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实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人财物的有效支配和管理,并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的经营效益。
(2)在对医院资源的整合过程中,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
对医院的管理实质上是对管理过程中需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反馈的过程,通过引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给类医疗服务信息,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有效的传输和及时的收集,并通过相应的汇总和分析系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及时处理,以提高对信息的反馈能力,从而为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比如对病人入院信息的有效分析,可以实现对临床患者的有效管理,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日常管理,从而分析出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
(3)实现对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
现代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在医院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将对患者的管理,对医药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对财务的管理,对后勤保障的管理等环节,实现了信息化、现代化管理,从而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医疗服务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上来。
3 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对策略
(1)从人员素质的角度来提供医院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
在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由于管理对象的不同,在其具体业务中,对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切实维护好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各项记录和数据,如医疗记录、护理记录、临床信息等,将关系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2)从制度体系的建立上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由于医院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多部门、多科室、多人的共同管理,因此,加强对医疗信息的收集和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对各类医疗服务信息进行定期的分布,对各类通报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布,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上下传达,还能将更好的将医院的发展信息实现对内、对外的全面覆盖,全面提升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
(3)优化网络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如在医保深入改革的当前,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就诊实现跨越式就医,同时,通过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扩展和挖掘,可以实现网络化医疗服务,既能方便对网络问诊的接待,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医疗服务交流或科研的开展,进一步实现对现代医疗资源的共享。
(4)关注网络安全,切实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类生活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致命的网络安全隐患,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必须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切实从医院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出发,建立实时的检测和防御体系,以实现对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篇5
1、 网络医学发展的背景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0%,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经过多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与其他发明相比,互联网被用户普遍接受所需的时间是最短的,这里所说的普遍接受以用户数量扩大到1/4人口作为标准。
互联网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开放性,没有时空限制,具有充分的互动性,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易于储存、编辑和发送。医学作为一门古老却又永远年轻的科学,因其严谨、专业,而又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将为医学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人们通过Internet 可以了解世界医疗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可以足不出户的在网上与同行专家交流学术信息,发送和下载最新医学情报,探讨各种疾病的病因,机理及诊断、治疗和新方法,同时又可以进行医学图像传输,实现远程会诊。Internet 网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并使医学信息成为网上最活跃、信息量最大的分支之一。
2、 网络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2.1 医院网络管理系统
目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为医院管理层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医生、护士工作站(Clinical Computing Center)为他们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病人到医院挂号开始就已进入电子病历系统,而后医生的诊治、处方和护士的护理工作记录,以及病人各项化验、检查结果,都将进入电子档案,最后当病人离开医院时,相关的所有信息将存入电子病历档案,以备日后查询。
医学影像系统(PACS, 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医院在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生工作站之后将通过数字技术处理医学影像,包括CT扫描、磁共振、B超,甚至是内窥镜、病理切片等,实现医学影像在医院内部和院际的网络上传输,不仅满足了院内治疗的需求,也为异地会诊、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2.2 电子商务
如:网上挂号,预约门诊和网上医学咨询等。在当前阶段,由于网络安全性、网上结算以及有关医疗、药品的法规、法律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过程,许多国家明令禁止网上诊断治疗和网上销售处方药品。
2.3 网上医疗保健
网上医疗保健是与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一项服务。互联网可以在医生与病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沟通途径,在社区医疗、慢性疾病的病人自我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免除了病人频繁就诊的麻烦,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如糖尿病人可以通过上网将自己每天血糖的水平输入电脑,传给自己的主诊医生。如一切正常,可以得到医生的简单网上反馈,如需要见面就诊则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远程医疗与网上会诊则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为医疗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远程手术也将成为可能。
2.4 医学网站
通过网站,医学及其相关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迅速。互联网上的医学信息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面向病人和普通人群的健康保健知识;其二,面向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信息,包括最新医学期刊的内容、历年医学文献的检索、通过BBS组织网上学术讨论和交流和继续教育。第三,关于医药费用支付的内容,主要针对政府医保局、企业单位、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和自费病人,它包括关于医疗保险的投保内容和范围的介绍。
归结起来,互联网目前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病人医药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为医生提供更多医学信息;为医疗服务相关机构简化医保理赔程序,从而提高效率;在降低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以信息技术(IT)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经济、科技等各个社会领域。已经有人预言,生物技术(BT,Bio-Technology)革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浪潮。网络医学正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医学,包括基因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为由第三次浪潮向第四次浪潮前进的一个纽带。虽然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如带宽、速度、线路稳定性和网上安全性等,限制了它在医学实践上的应用。但是,可以预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
篇6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显得供不应求,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矛盾也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单位患者的就诊耗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已经成为医疗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移动医疗作为整个医疗体系中逐渐焕发蓬勃生命力的一环,有力地推动了医疗服务信息化的改革进程。移动医疗在具体操作中,利用移动网络提前预约可大大降低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利用各种便携通信设备可让患者随时随地都可向医生咨询以及听取建议;在此条件下,医生也可通过医疗数据采集设备及通信网络随时了解患者的各项身体参数,从而制定更加灵活的医疗方案。
网络预约挂号
网络预约挂号系统通过与医院的信息化系统HIS以及服务平台数据库连接,首先由医护人员管理号源数量,发放某专家的号源空额至HIS中,而平台数据库同HIS实现数据共享,将空余号源显示在网站页面上,患者就可通过各种有线网络或无线移动终端对该网站进行访问、注册、预约。
经过审核的预约申请将会通过网站反馈至HIS并记录患者信息,而未通过验证或针对号源已满的申请则由网站提示预约失败,这样就省去了患者来回奔波的辛苦;而当预约成功的患者持相关验证信息来到医院时,就可立即拿到当初预约的专家号,节约了排队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移动医疗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减少医疗差错方面就表现出显著成效。
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是指处于异地的不同医疗单位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视频会议等软件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实时的远距离协商,共同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例如可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查看患者的病案记录、医学图片等,并在线与身处异地的医生及患者及时进行深入沟通,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开展远程会诊,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网络通信质量的稳定性,为避免网络拥塞而导致数据传输的不稳定,考虑到视频传输信息量较大,应保证带宽的冗余,并根据需求规模酌情增加。二是硬件方面,由于患者病历资料数据量大,在处理的过程中可能耗费时延过长,造成系统不堪重负而陷入瘫痪,因此对服务器硬件有较高的要求,应尽量避免各个硬件设备出现“短板”效果,限制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另外,还需配备投影仪、摄像机、扫描仪路由器等辅助设备加以缓解。
无线射频识别与传感器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当前移动医疗领域热门技术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空间电磁感应或者电磁传播进行通信,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使用RFID的优点主要有:监视、跟踪进入高危区域的人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推动限制措施的执行;采用RFID技术的腕带存储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基本资料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允许医院管理员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RFID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可对应到数据库,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尤其是交流困难的患者进行身份的确认。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使用传感器,可以自动获得患者的体温、心跳、脉搏、呼吸等数据,自动监测患者健康状况并发出预警。在个人健康监护方面,传感器可以应用在饮水机以监测老人的活动情况,或者应用在床铺下以监测人的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也可以作为佩戴在身上的求助装置,进行紧急情况的呼叫。
无线和移动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移动医疗中使用无线通信来完成数据传输变的非常便利,可在患者活动的范围内布设无线通信网络,移动医疗设备就可以通过该网络及时地将采集到的患者身体各项参数指征传输至医疗机构,从而获得第一时间的贴身服务,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或病情突发的患者,这种及时的医疗服务可能为患者争取到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挽救生命。
根据目前无线通信的硬件技术水平判断,可以轻松地将各种小体积的通信节点安装在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缝隙的信号覆盖。从网络的传输范围来划分,无线移动网络可分为: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如蓝牙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前文提到的射频技术等,此类技术通信带宽较小,通常用来传输信息量不大但却重要的参数;而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 IEEE802.11b协议的WIFI技术的最大带宽理论可达400Mbps,当然实际数值根据信号频带不同、干扰源不同还存在一定差异,该种网络完全可以满足移动医疗服务所需的网络数据传输支持,目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当然还有范围更广的无线网,如3G和卫星通信网等。
移动医疗,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随时随地,人们都能够听取医生的建议和诊断,或者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医疗服务,因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加入,不仅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会更高效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
移动医疗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在201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吸引了诸多与会者的眼球,甚至包括知名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AT&T以及沃达丰等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无线传输的模式中,如何实现病患数据的保密传输;在庞大的医疗数据面前,系统如何快速的完成增、删、修、查等操作;如何制定合理的备份机制和方法,防止数据损毁;在系统遭遇攻击或遇到故障面临瘫痪时,如何快速恢复运转,保障患者就诊;一旦出现数据错漏导致医疗事故后,如何定责等。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善,这些问题将逐步被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医疗一定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医疗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
篇7
医疗改革和医院创新绩效提升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医疗资源受众公平性和医院创新服务水平有待提高[1]。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生资源、医疗信息和医疗设备的互动共享。知识管理理论表明,知识获取决定了组织的创新绩效[2],对组织创新而言,显性知识起着重要作用,隐性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3]。公立医院的社会网络越发达,医生的互动交流就越频繁,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交流的频率就越大,促使公立医院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对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做了相应研究[4,5],但将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公立医院创新绩效进行整合并探析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间变量,构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关系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探析社会网络影响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微观机理,为公立医院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导向和对策建议。
2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对组织而言,知识是竞争力的关键来源[6]。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组织能够从新知识的投入中受益[7]。但实际上,知识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与复杂性,难以被其他组织获取或模仿,也不会自动产生溢出效应,因而需要组织之间建立社会网络关系,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获取[8]。医院间的交流越多,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交流的频率和广度就越大,这将不断强化医疗知识的共享机制,进而推动公立医院获取内部化显性知识,同时吸收对创新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最终推动公立医院的医疗创新。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是医疗知识转移的有效渠道,必将影响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本文以隐性知识获取、显性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构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影响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图1)。
2.2研究假设
2.2.1相关概念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是一定区域内公立医院间所有关系的集合,为公立医院解决医疗社会问题提供医疗资源、信息、技术或各种帮助,这种新型的协作模式提高了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9]。2)知识获取知识是有价值的竞争资源,具有隐性与复杂性等特点[10],可以依据能否被语言直接表达,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1]。前者能够通过系统、规范的语言明确表述[12];后者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其获取与个人的技能、经验和洞察力关系密切[13]。按照Barney[14]的描述,以书面文字、数学公式和图表等加以表述的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隐性知识难以被其他组织获取或模仿。3)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指采用新技术后,组织价值的增加。何含兵[15]提出,医院科技创新绩效可以由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技产出三项指标来衡量。而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研究,国外学者Hagedoorn等[16]则认为组织创新绩效的衡量方法通常包括R&D投入、创新支出总额、专利引用、专利和新产品数量等。以往学者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组织创新绩效和公立医院科技创新绩效的研究,探析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具体测度。2.2.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嵌入性决定了它的创新绩效[17],已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探究了社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Stuart[18]从合作伙伴的创新程度、Wuyts等[19]从重复接触作用的角度探析社会网络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方式。公立医院通过社会网络对知识进行整合,最终提高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季六祥[20]从医疗协同网络视角,指出医院间可借助网络结构共同创造知识价值,并且医院间的关系结构决定了医院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3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知识获取公立医院社会网络能有效地影响公立医院从外部获取知识的效果。位于社会网络中心位置的公立医院能够获取更多的医疗知识和资源,促进医疗知识的流动和转移,能够改善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21]。Inkpen和Tsang[22]认为网络联系可以反映组织社会网络的嵌入程度。公立医院的网络联系越多,战略决策和行动受社会网络影响越大,获得高质量医疗信息、技术和知识越多,公立医院创新越容易受到外部医疗组织的影响。建立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医疗互动,提高了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成员理解其他成员的能力,拓展了医疗知识转移的网络渠道,最终促进那些难以用语言精确表达的隐性医疗知识在公立医院间传递和转移。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显性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4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知识成为组织提高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23]。公立医院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内部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从外部获取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24]。组织学习和知识获取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知识的获取和以此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对公立医院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也就是说,公立医院的医疗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新的医疗知识。现阶段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公立医院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公立医院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公立医院医疗知识的生产和利用的竞争。公立医院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利用现有的医疗知识有效地获取与吸收外部新的医疗知识[25]。随着医疗知识存量的增加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知识的转移和使用对公立医院创新活动的作用日益显著。对公立医院创新活动而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包含着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因此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形医疗资产的积累。然而这些无形医疗资产具有很强的隐性特点,比有形医疗资产的获取和转移更加困难,因而需要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的支持和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中各方的信任合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4:隐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5:显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5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Barney[14]认为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的资源是组织获得创新优势的决定因素,资源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创新绩效,而是经过组织的创新能力转化成为创新绩效。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来说是一种外部资源,虽然它们不能直接作用于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但其中的医疗知识、网络渠道和信息共享蕴含着公立医院创新所需的机会和资源。公立医院通过社会网络,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而有更多的创新战略选择[26]。公立医院通过获取社会网络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进行同化、转移,最终更有效地作用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6:隐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假设7:显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3数据与变量测度
3.1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向公立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在正式发放问卷前,先进行试调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根据调研结果修正问卷。课题组发放问卷600份,回收319份,回收率为53.16%,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32.83%。被调研公立医院的基本概况如表1所示,每年诊疗人次达50万以上的医院比重占51.27%;从员工数来看,100人以上员工的医院占67.01%,比重较大;从不同等级的医院分布来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比重较为均衡。此外,受访者中3年及以上工龄的人员比重较大,占81.22%;在职位分布方面,管理人员和医生的比重占78.68%;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78.17%。一方面,工龄较长的员工、管理人员、医生对医院的运营情况更了解,另一方面,良好的教育程度有助于相关人员对问卷调查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回答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总的来说,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较好地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公立医院的总体特征。
3.2变量与测度
研究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度量方法,根据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从1~7选择打分。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有些同意、中立、有些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本研究各变量设计如下: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根据前文分析和社会网络的特点,本研究从中心性、结网意愿、关系强度和信息共享4个维度考察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的特征,共设计13个题项[27-30]。2)知识获取公立医院知识获取分为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两个方面。参考以往文献,公立医院显性知识获取分为医疗需求信息、医疗技术发展信息和政府医疗政策信息获取3个维度[3],每个维度设计3个题项,其中医疗需求信息指一定时期内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信息,医疗技术发展信息指医疗机构采取的治疗措施不断发展的信息,政府医疗政策信息指政府颁布的医疗机构的奋斗目标、行为原则、工作方式等具体措施信息。公立医院隐性知识获取分为医疗技术研发知识、医疗创新管理知识和医疗市场开拓知识的获取3个维度[3],每个维度设计3个题项,其中医疗技术研发知识指新医疗产品和新医疗技术从创新构思到最终技术确定的相关知识,医疗创新管理知识指医院为提高医疗技术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的相关知识,医疗市场开拓知识指医院应用人口统计市场、地理市场开拓新医疗市场所需的相关知识。3)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结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本文采取创新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水平、医疗技能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受众比率和医疗专利申请数量5项指标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进行测度。
4假设检验与结果
4.1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前,先考察样本信度和效度是否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信度是指问卷测量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反映;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调查量表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形成,在最终发放问卷前进行了小范围问卷发放和修正,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指设计量表与预期评估内容的同构程度。表2、3表明,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基本达到标准,除SR4、IS3和MMK3因子载荷小于0.7外,其余题项均满足要求,因此删除此三项。修改后的量表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可用于后续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2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即两个变量关联程度分析,常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表示。表4给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0,与显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隐性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9;显性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6;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相关系数为0.905。由此,假设1至假设5得到初步验证。
4.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评价模型的拟合性,以此探究研究者提出的变量间关联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拟合及拟合的程度。根据Kale和Singh[31]的研究,本文采用卡方和自由度之比(小于2),RMSEA(小于0.08),TLI(大于0.9),CFI(大于0.9)等指标判断结构方程的拟合结果。表5显示了3个不同模型拟合的结果,理论模型指整体模型;模型1是整体模型分开后,隐性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模型2是整体模型分开后,显性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表5表明,理论模型的拟合结果未达到标准(CMIN/DF值大于2),由于隐性知识获取与显性知识获取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将两个中介变量分开,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模型1是对隐性知识获取进行检验,图2为模型1的路径系数图。表5表明模型1的拟合结果符合标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假设2和假设4得到验证。表6显示模型1中公立医院社会网络、隐性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影响效应: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总效应为0.83,其中直接效应为0.40,间接效应为0.43,直接效应略小于间接效应,说明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隐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6。采用同样方法对模型2即显性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图3为模型2的路径系数图。根据表5所示,模型2拟合指标符合标准。表7显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影响的总效应为0.84,直接效应为0.13,间接效应为0.71,直接效应远小于间接效应,表明显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7。
5结论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泛在网;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224-02
1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我国人均寿命虽已达到76岁,但健康寿命仅有66岁左右,其中老年人口患病的概率是总人口的三倍多。失能、病老人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问题困扰着无数家庭,这种现象便催生了对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重需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但就目前来看,该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在当前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泛在网络迅速被应用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种技术与养老模式相结合,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效益,是现阶段社会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 现行“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医养结合模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医养分离的状态。由于政策、规划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现有养老机构规模小、数量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主体,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但这些机构间缺乏衔接机制,信息相互分离,很难形成有效的养老体系。同时转诊机制、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医疗机构中针对老年人的便捷服务较少,导致老年人仍普遍感觉到看病难。医疗机构所拥有的远程会诊,健康信息档案等资源是与养老机构脱节的,养老机构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由于养老机构的医保覆盖面较低,部分养老机构未纳入到医保范围,使得入住老人的支付能力受到影响,限制了养老机构中医疗服务能力的体现。专业化服务人员的短缺也使得养老机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
3 泛在网下新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现今社会,子女很难整天的陪在父母的身边,大多时候都是分居。因此,很多老年人都有使用网络的意愿,希望通过网络有更多和儿女沟通的机会。当然,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其他的便利,如网络医疗等,也是老年人希望使用网络的原因。老年人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陪护或者治疗,此时网络医疗便成为缓解这一难题的一大手段。同时在泛在网络技术的介入下,可以将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老年人的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这种模式也很容易被老年人接受。泛在网络下新的养老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养老模式提供了技术手段,老龄化程度的迅速加深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体,未来此行业发展潜力不言而喻[3]。网络技术缩短了事物间的距离,让整个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利用这一特性,在泛在网络技术中,能够连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连接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使得信息实现一体化,让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便于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并且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有利于实现养老产业迅速发展,缓解当下严峻的养老形势。
4 泛在网络下的医养结合新途径
泛在网络技术下的养老模式,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正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有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为目前面临困境的“医养结合”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4]。
4.1 打破信息屏障,实现信息互通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飞速,例如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形成了以居民个体为核心,涵盖相关健康因素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如果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系统进行有效的链接与互通,将可以呈现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老人们可充分运用科学研究成果,使用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医疗信息等方面信息的APP,随时随地将自身情况信息上传到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同部门、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便于远程治疗等医养结合项目的有效实现。
4.2 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科学转诊制度
将医院、社区、养老机构三方面通过泛在网技术真正的关联起来,完善与优化转诊机制。将医院专家与养老机构的护理员组成小团队,充分协作,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水平。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对老年人状况进行评估,如有异常可通知社区医生,将数据经由泛在网同步,继而使社区进行全程病情跟踪,制定治疗计划,如出现病情严重者转诊到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在达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将三者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医养老[5]。
4.3 融合市场力量,完善医保制度
扩大医保覆盖面,将养老服务纳入其内,可以达到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增强养老信心的目的。试想将医保、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通过泛在网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部分老年人难以支付养老费用的局面,同时也将整个养老行业规范化。养老数据与国家数据库之间形成的联系,保障了养老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当然仅靠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保的力量是不够的,无法满足我国迅速增长的医疗及养老需求。在医疗制度的指导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例如建立私有的养老保险公司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也可以促进我国养老体系的完善。
5 保障措施
建立泛在网下养老模式的体制,首先关注的不是如何实现信息化,而是如何做到安全管理,合法运营。基于信息数据的特殊性,在开发大数据系统及云服务等功能时,先要把信息规范、数据保护等放在首位,这就需要完善的相关政策作为指引,以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6]。
5.1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养老机构及医院内部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位老人有其对应的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师,数据系统要做好保密工作,将安全规章与责任结合起来。为患者免去误诊、系统不畅、隐私泄露而影响治疗的顾虑。,这就要做到每位患者信息记录的唯一性,同时所使用的相关可穿戴设备亦必须具有唯一性。信息系统供应商须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保证医疗养老活动的正常进行。
5.2 完善养老行业标准
国家应尽快完善养老行业准入制度以及分级管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标准,养老机监管标准等。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信息真正合理合法共享,使得双方实时掌控服务对象健康情况及床位是否空余等基本信息。同时国家应给予参与养老服务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其发展,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与养老机构实践的养老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利.“互联网+”对“医养融合”模式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6(10):82-84.
[2]王晶.“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五大产业链的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8):1-5.
[3]龚勋.云计算数据模型对“医养融合”模式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9):2-3.
[4]赵莹.互联网时代的养老产业[J].科技视界,2015(14):300-301.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医院管理;具体应用
在新世纪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都呈现出较强的发展优势,这主要归功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经济与文化水品的增长提供了强的发展动力。而医疗行业经济比占据我国经济总体的重要比重,其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更关乎到我国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人们健康素质需求的满足。因而,医院在开展资源管理改革过程中,将以计算机为平台的网络系统融入其中,将呈现十分显著的管理成效。
1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于医院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分析
医院作为一个工作环境比较复杂的单位,所涉及的资源管理内容也较为繁杂。面对人员组成多样,且工作环境复杂的医院管理,传统的管理手段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医院管理效率与质量严重降低,与病患的实际就医需求,和医院未来的动态发展需求相背离。据了解,诸多医院在进行药品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因人为失误出现价格不统一等情况的发生。不仅会耽误患者的治疗,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而网络系统的推出与落实,建立在计算机设备的技术支撑下执行的一种管理系统。该种管理系统的优势主要呈现在,能够利用计算机将医院内部病患的诊疗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与处理。创建网络信息档案,从而保障资源信息的准确性,为后续医疗工作中相关数据资源的提取,简化提取流程。最重要的是,利用网络系统可以明确众多药品的价格,避免医院发生乱收费的不良现象,保障了民众就医的公正、合理性。同时,全新管理系统的渗透,有效减缓了人工操作造成的管理成本,将医院管理成本投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计算机网络系统渗透于医院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探究
2.1规范医院药品收费流程
医院通过构建网络系统,用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主要应用方面体现在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中。医护人员将众多药品按照药品药理和科室范围,依次分类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明确药品价格。当有病患需要在医院开设相关药品时,医护人员可以透过计算机的搜寻与检索功能,迅速找到所开设药品及其对应价格。这样,不仅缩短了病患的开药时间,为病患的就医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通过计算机检索药品及价格,有效节约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人为操作导致开错药情况的发生率。此外,财务人员要根据药品市场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并更新相关药品价格,保证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2.2简化病患诊疗费用查询流程
医院在传统管理模式上,所呈现的管理盲区较多,最为显著的则是病患申请就医流程复杂的问题凸显,大大限制了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而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不仅方便了病患的就医需求,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因而,为了提供给病患便利的就医条件,医院可以利用计算机设备创建电子档案,从而保证病患信息获取的安全性与快捷性。医护人员在为病患诊治之后,将病患的基础信息,以及在医院所接受的诊疗服务和药品需求统一录入到网络系统中。与此同时,在各项诊疗项目的后续内容中要将具体费用和药品价格标注清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让病患清楚地了解就医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医院收费的公正、公开性建设。最重要的是,电子档案,是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主要载体。当同一病患再次选择来院就医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电子档案中的信息显示,查询病患的以往病史以及治疗情况,为未来的医疗诊治提供准确依据。
2.3加强医疗信息的高效管理
关于医院管理,传统人工管理手段过于落后,不仅管理效率低下,且因人为疏忽出现的管理疏漏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最大的管理缺陷在于,人工管理无法第一时间搜寻与整理医院信息,面对过于繁杂的信息内容,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工作强度过于繁重。而将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于信息搜集与管理工作中,可以保证所查询资料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管理者利用计算机的检索功能,简化了医院信息的检索流程,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互提供了便利条件。最重要的是,财务人员利用网络系统搜寻与整理相关资金使用信息,可以有效核对的各科室的资金投入,避免医院出现较大的资金损失,切实保证了医院的整体效益。
2.4提高医院整体建设的规范性
利用网络系统监管医院信息,可以实现信息储存,整理,分类,数据分析一体化管理流程建设。从而使医院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避免了管理成本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各科室严格遵照管理流程开展相关的工作,尤其是在药品价格录入和电子档案构建时,注意网络系统操作的规范性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将医院内部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医院在未来实现纵深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3结论
伴随着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关于医院资源的管理,以往的管理形式与新时期的医疗需求相违背,不适应于当前的医疗资源管理需求。因而,医院务必要就目前在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重视力度,善于优化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并以此为技术条件构建更加完备且系统的管理系统,从而保障医院资源的安全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构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更为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了践行载体,为我国医疗行业深入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单富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2):137-138.
[2]曹宏海.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主要应用[J].电脑迷,2016(04):167.
篇10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网络上众多的虚假信息和虚假广告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搜索引擎这个重要渠道到达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主动搜索,搜到了很多非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在寻医问药这个领域,虚假医药广告已给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重大伤害。
不久前,工商总局等13部委联合《2013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收藏品、招商加盟广告作为整治重点,坚决遏制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重复的现象。其中,搜索类网站广告将被纳入重点监控,国家相关部门也将制定专门互联网广告管理规定。
与会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本次座谈会上指出,从工商总局对主要门户网站的网络广告抽查监测来分析,部分主要网站的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违法广告主违法虚假广告主要集中在医疗、药品、保健食品中。
在座谈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司副司长王树军就网络广告业的发展和网络广告规范管理的有关问题发言。他表示,搜索引擎企业的自律是净化互联网环境,杜绝虚假医疗广告的前提,网络广告者应当强化对广告内容的审查,增加自律。搜索引擎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药品查询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做医药广告。此外,王树军透露广告监管司目前正在调研起草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欲加大网络广告规范力度。
另据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杨洪丰副司长透露,对市场秩序和老百姓通过网络广告获取的内容必须要有保障,这将是立法的初衷。由于网络广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国家工商总局将会充分考虑到特定形势和变化,把这些内容能够囊括在主要制定的《办法》当中予以规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