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技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技研究

篇1

关键词:现代科技伦理学;低碳理念;环境伦理;利弊权衡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1

低碳理念作为一个新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当今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许多人寄希望于“低碳”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方案,努力宣传低碳理念,使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策。不过,国内外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理念存在的弊端,并对其真正目的提出大胆怀疑。这些正是低碳理念引发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思考。本文即以此为选题背景,分析当今典型低碳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探讨低碳理念的现代科技伦理学意义。

一、现代科技引发的低碳理念

(一)现代工业高碳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在现代科技的引领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多是以化石燃料作为能源,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虽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不被算作污染气体,但是这类富含碳元素的气体排放会打破地球自然环境长期以来的碳平衡,由此引发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难题。其次,现代工业不仅有高碳排放,也有高碳需求,个别二次加工的工业产生大量原料与能源的浪费,这种浪费直接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的加重使人们开始觉醒,意识到碳排放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了解决高碳排放问题并呼吁更多人对环境加以保护,低碳理念得以产生。

(二)现代科技的便利带来浪费

现代科技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这种便利会时常让人在不经意间造成浪费,甚至还会被一些不自觉或低素质的人故意浪费。例如,现代科技发明了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塑料袋,塑料袋的确提供了便利,可是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也存在大量碳排放,免费塑料袋的普及更是一种浪费。

(三)现代科技的人性与自然追求

现代科技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高碳排放存在大量负面影响,显然是现代科技错误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方向是追求健康、人性化,以及与自然相和谐。其实,现代科技对自身加以否定之否定,将其带来的现代工业高速发展与其自身本质上对人性与自然的追求辩证地统一起来。所以,低碳理念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新的尝试。

二、低碳理念带来的伦理思考

(一)低碳的利与弊

当今世界由现代科技引发的高碳排放对地球环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只有限制碳排放、合理控制碳排放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低碳理念的目的即是减少碳排放,其提出是有利于环境问题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许多人质疑低碳理念能否改善人生活,低碳理念意在限制人们的碳排放,这也限制了人们利用资源、享受资源的权利。人们也应思考是否以一味的节约来达到低碳理念的要求。还有理论提出,低碳理念时西方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阴谋,这种观点也具有参考价值,告诫人们在面对低碳理念时要权衡利弊。

(二)环境伦理

高碳排放无疑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此时我们应该思考为了经济增长放弃优美自然环境是否值得。这就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环境伦理思考。环境伦理指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和善意和解的紧密相关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作为文明的人类,在发展中应当遵循环境正义、代际平等、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原则,破坏环境既是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不负责行为。低碳理念正是对环境伦理的遵循,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阴谋”论

有人提出低碳理念实际上是西方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阴谋,虽然该理论未得到证实,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明确如何践行低碳理念。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都不愿做出让步,这些现象直接反映了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低碳理念也许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环境、限制他国发展的措施,在低碳领域,发达国家享有更多话语权。这一问题就是低碳理念引人深思的方面。

三、低碳理念的全新实践

(一)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经济发展中,不仅仅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应注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争取达到以低碳方式达到同样的生产效率。

在经济发展和低碳理念发生冲突时,采用碳排放权交易、购买碳汇林等方式保证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制定相关经济政策,重点推动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相关经济模式的实践和发展,用低碳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只有人人参与,才可以将低碳理念传播开来。

推广节能灯、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都是生活中低碳理念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颁布的“限塑令”,就是推崇低碳理念的一次实践。倡导公共交通也是低碳理念的体现,增设合理的公交线路、推进地铁建设,还应逐步改造公交车燃料系统,采用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燃料,或采用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型客车运营。

(三)低碳技术研发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为了实现低碳理念,许多新技术被研发出来,用以减少工业和生活中的碳排放。例如,汽车的动力回收系统和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重工业当中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照明光源LED的普及;建筑设计中使用低碳环保材料。

四、结语

如今,我们在倡导低碳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低碳理念带来的现代科技伦理思考。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低碳理念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低碳则又带来新的思考,只有以现代科技伦理学的眼光把握好其中的关系,权衡利弊,才可以获得发展与低碳的双赢。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改变了不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科技伦理危机逐渐引起人们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反思:科技究竟是什么?怎样正确发展自然科学技术?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对于这样的问题与西方文化相比则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出发对科学的实质进剖析,结合现今存在的科技伦理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科学研究发展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科学技术,传统文化,道家

一、前言

长期以来,科学这个概念被一些西方的科学哲学家弄得极端复杂,甚至玄而又玄。他们按照西方科学走过的道路和现代科学的模式,为怎样才算科学提出了很多条件,声言唯有满足其规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实验方法、推演的逻辑方法并能以数学的方式表述,必须建立明晰可靠的因果关系,甚至还要能够“证伪”,等等,才够得上是“科学”。其实,他们是将科学与科学方法、科学与科学形态混淆起来,其结果是以崇尚科学的名义给科学带上枷锁。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创造的,是从属的。科学形态则由所用方法、认识水平和所把握的规律的形态来决定。而实际规律的形态与其存在层面的特性相对应,随其存在层面的不同而各异。因此,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会因认识领域和认识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运用某一种方法只能进入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个层面,而不能进入所有的领域和层面。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认识方法和可以包容一切的科学形态,却存在着无限多样的领域和层面。所以,如果以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作为科学的标准,必定束缚科学的手脚,拘囿人类认识的视野,也不符合人类(包括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唯有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才能抓住科学的本质。事实上,一切文化门类,无论大小,如语言、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法律、饮食、服饰、房屋……都只能用功能和作用来定义,而不能以方法和形态为标准,否则人们(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就无法沟通,同时也会陷入荒唐!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认识,是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经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人类利用这样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理解科学,才符合科学的本质涵义。

用“做什么”而不用“怎么做”来定义科学,将科学从处于当今强势地位的方法和形态中解放出来,强调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于是就会顺理成章地承认,世界上各大成熟民族和地区必定有自己的科学认识的历史。因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特有方式,为各大民族所不可缺少。因此,中国历史上那些揭示了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理论毫无疑问都应当作为科学来对待。但是,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大家知道,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而与中医不断碰撞。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倡用西医和西方近现代科学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也试图用现代科学解释经络等中医理论,令人惊讶的是,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竟然毫无实质性成果。就是说,用西医和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揭示中医学的知识系统。这一情况显然不可小觑,如果站在西方科学发展的立场,它实际可以看作是一场空前巨大的“科学危机”。一方面,中医学有不可否认的举世皆知的临床疗效,而且其中有很多疗效为西医所不能取代;另一方面,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与西方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不能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出路应当是,重新审视和修正现今某些通行的原理、原则,充分考量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殊性和中国科学曾领先世界千余年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进而从这一“危机”中引申出一个结论:原来科学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中国科学传统与西方科学传统是两个源,两个流。

二、现代科技伦理危机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象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于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器官再生、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土地的过度耕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草原的过度放牧、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石油、淡水、耕地等资源日显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背离科学本身的初衷和指向,成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却又无法掌控的“魔力”。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科技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与此同时,道德伦理却发展缓慢滞后。没有伦理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而没有科学的伦理是空白的,现代文明社会应当是科学技术和道德伦理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伦理的科学带给人类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可控制的恐慌。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和对科技运用进行道德限制,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科技观点

3.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研方法论

篇3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认识和思考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教师实验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有些教师把实验课与公开课、观摩课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对外公开课才是实验课。因此,一些教师一学期只开1-2节实验课,远远跟不上课题研究的需要。其实,更多的实验课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既能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又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一些无关变量,提高实验的质量。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推广;信息采集

一、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

农业推广信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农业发展而及时掌握与农业相关的科技、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在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能动性及及时性原则

对于农业推广而言,应主动采集与农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应及时将有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和推广。对于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而言,要有高度的信息意识以及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和推广能力。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能够及时掌握和推广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推进当地农业发展。

(二)真实性、有效性原则

信息的根本属性是真实性、有效性,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采集信息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信息的含金量、实用性和可靠性作为首要考虑的要素。

(三)实用性与效率性原则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言,的各类科技信息应是当地或一定区域内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信息。因此,农业科技信息的实用性非常重要,只有符合农业、农村、农民需求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信息后,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信息才是好的信息。

(四)系统性与全面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信息提供者在对信息采集、整理后,应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加工,做到信息的来源、目的、意义、实施、效果和评估等方面的系统性分析和全面性分析,确保农业科技信息的价值。

(五)规范性与计划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而言,不但要体现其价值性、科学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属性,而且要考虑信息的积累与信息采集的规范性,通过对农业科技信息采集进行制度规范、完善管理,形成农业科技信息分类数据库,作为农业、农村、农民决策的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农业推广服务、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还应制定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计划,通过计划促进信息采集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六)预测性与动态性原则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而言,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确保提供的信息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等领域动态变化进行掌握,确保信息的指导性作用。

二、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程序

在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方面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确保农业科技信息采集的合规性、科学性。一般农业科技信息采集应按照确定采集目标、制定采集计划、采集工作实施、采集效果评价进行。

(一)确定采集目标

1.确定信息服务的对象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提供的信息内容、层次、深度都应区别对待,对于不同区域的农业科技信息采集也应有所区别对待。

2.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

明确信息需求者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采集,使采集的信息内容真正为信息需求者服务。

3.确定信息采集的范围

对于信息需求者进行需求分析后,应明确信息采集的范围,这个范围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采集,一是横向采集,采集与信息需求者相同、相关或相类似的信息,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纵向采集,对一定区域、空间、时间内的连续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进行数据比较研究,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客观、可靠、具有可参考性的信息。

4.确定信息采集的数量

根据信息需求者使用信息的目的确定信息采集的数量,如对于农业产量的分析,可以对近5a或10a的信息进行分析,而更长时间的信息受气候环境、科技环境、劳动力环境变化的影响已不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因此,信息采集的数量应根据信息需求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要进行掌握。

(二)制定采集计划

采集计划是根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内,进行的信息采集工作安排,对于信息采集计划应做到规范、周密、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采集工作的实施

按照采集计划进行有条不紊的工作,做到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四)采集效果评价

对于信息采集、后对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分析、客观评价,从而为今后的信息采集工作的质量、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是信息采集的收尾工作。

三、结语

农业科技信息对于现代化农业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熟练掌握农业推广信息采集技术,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农业发展。

作者:于恩晶 单位: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指导站

参考文献:

[1]薛春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5):228.

篇5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深刻影响着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科技档案是组织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信息传递、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加强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等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档案工作者应综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不断促进科技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

1 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技档案,是科技人员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科研、生产、企业科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促进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实现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有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其次,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剧增,这就对其保管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同时计算机技术、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所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档案工作进一步提升的需要。

2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科技档案是科技信息的载体,需广大科技档案工作者不断地去挖掘与探索。然而,当前部分档案工作者未从实质上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的意义,对其现代化管理缺乏重视,无法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有效融合,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未得到有效实施。总结而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重藏轻用,缺乏对科技档案信息的多角度和多层次开发和挖掘,档案服务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档案利用效益的反馈机制建设。(2)科技档案有较高的技术保密性,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科技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科技档案信息秘密性认定的范围不科学,对科技档案的保护力度不够。(3)档案的基础工作存在不足。如收集、鉴定、整理档案工作过于粗糙,档案材料在页码编号、档案排序及材料分类、入库等环节上存在漏洞,科技档案归档材料不完整,立卷工作的不规范等,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研究和编纂的开展工作不科学。(4)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专业人员及相关的制度及管理体系,对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等工作较少涉及,造成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因此,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

3 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3.1 提高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实现现代化科技档案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档案工作者的现代化管理意识,档案工作者应正确认识科技档案的重要作用,彻底转变传统的不适应时展的工作观念,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格局,变分散式为集中式管理,变传统式为现代式管理。同时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为使我国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坚持以《档案法》为核心,不断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更为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从科技档案的形成、积累、归档到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每个环节都应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如健全科技档案接收保管制度、科技档案整理制度、科技档案借阅制度、科技档案鉴定销毁制,促进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3.2 与时俱进,加快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

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是新时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科技档案管理者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实现纸质、录音、录像、照片或其他类型载体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推进科技档案数据库建设;其次,加强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建立档案管理和使用的专业网站,实现档案系统内部的连接与外网的连接,促进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资源的共享化,促进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3.3 加强科技档案编研工作,重视科技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收集、归档、整编、保存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科技档案的管理应注重夯实基础,完善科技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鉴定和保管等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的标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保障。为促进科技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应促进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对科技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合理排列、组合、摘编、汇集科技档案材料,对价值大、利用范围广的档案资料可做专题著述,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加强协作,发挥团队优势,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不同档案管理部门科技档案的构成结构、资料信息量及质量各不相同,因此经加强合作和交流,形成横向合作交流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

3.4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篇6

关键词: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教学改革

1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企业都会受到其影响悄然发生变化,形成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形式。作为教育行业,也同样“互联网+”的影响,为教育带来新的冲击与挑战,迎来教育发展的新契机。目前,现代网络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信息化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其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新一轮改革,无论是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方法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新时期下的教学。从而,高校可以从建设数字化校园入手,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整合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好地资源。

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

2.1网络教学互动性强

在网络教学的模式下,互动性是非常强的。网络环境可以避免一些传统教学中时间、地点等条件的束缚,并且在网络平台也有助于学生展开自己观点的发表,有效的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面子或者其他条件的影响。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双向式”的活动,有利于互动的开展。网络教学下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方,也可以是知识的发表方,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向式”的教学活动,在网络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建立讨论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协作和问题解答等模式的互动。这些互动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小组模式的互相竞争互相帮助,比单向式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网络教学下学习自主性得以提高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网络资源丰富,学生首先要对网上学习资源有一定的认知,然后进行获取、理解最后到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构架,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为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学生从网上获得的资源形式是多种多样,包括文本、视频、图片、音频等等,像大多数网络教学软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资料在网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题比对,与教师完成交流等。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束缚。

2.3网络教学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比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是网络教学最为突出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网络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传统教学属于共性教学,对所有学生都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讲授一样的教学内容,使用同样的教学进度。这显然不够科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培养。相比之下,网络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交互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时间等。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实现分层次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3高校推进现代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改革思路

3.1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也带来了新的方向。学习可以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当中,学习多了一种新途径那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学习,比传统的课堂学习具有获取知识快捷有效。在新时期下,应该更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的意义不再单单是看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应该让学生知识更具有合理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开放资源和在线网络课堂越来越成为当今的主流教学形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补充和完善。高校在课程建设上也要注意方式的转变。

3.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教学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并且作为学生可以很便捷的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也逐渐习惯利用网络资源、在线课程和其他的信息技术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教学方式都已开始逐渐被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化学习和课题学习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方向,也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能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核心。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游戏化学习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教学。因此,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方式的转变。

3.3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

目前互联网思维也已逐渐贯穿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当中,把互联网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趋势。借助于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思路,优化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更能够节约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

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一、我校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师范类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和信息化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观念、手段、方法的更新,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个目标的设定,是通用目标,适用于任意专业,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需求为引领,但未结合不同的师范专业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未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距离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2.教学内容的选取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中,选取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述、FTP服务设计与实施、学习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多媒体素材的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和思维导图的使用几大模块。但由于24课时的小容量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在内容上自由选取,无法做到将其全部传授给学生,经常会针对教师擅长的方面进行选择。同时,由于教师每次讲授专业不同,无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习背景且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结合专业进行讲授,较少考虑学生学科专业间的差异,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学方法的选取

通过访谈10位现代教育技术课教师发现,老师目前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任务驱动为主,演示法为辅,引导学生完成教育技术各类软件的学习,学生的实验都是以模仿为主,老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甚至不能完成基本的验证类的实验,使学生只对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没有体现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由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不同,面对60人左右的大班授课,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只能以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实施教学,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

4.评价方式单一

通过调研我校教育技术课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作品考察的方式来完成。在结课的时候,学生制作一个课件或微课或其他相关作品,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并给出评分标准。这种评价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总结性评价,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没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水平,对学生课前课后的进步情况未综合到考核过程中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基于雨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式教学的尝试

基于对我校教育技术公共课实施现状的分析,以普通师范专业数学教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为试点,尝试构建基于学科需求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试点。在探究过程中,联合了三位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结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工,3位教师共同担任3个专业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

1.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以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总目标为出发点,依据数学教育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植科)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与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对接,细化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构建

以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张凯老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任务驱动教程》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课程教学大纲,尝试构建基于雨课堂的资源系统,内容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库的多元立体化教学内容,并创新“专业+素养+实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相同的技能应用在数学、植科和小学教育不同的知识领域,并提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基于教学大纲,又不局限于大纲,丰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并将学生的作品也作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最终形成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教育技术课程内容。

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的构建

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的构建,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既是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也是为职前教师树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分为3个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实现了传统课堂的部分翻转。课前,教师依据课程内容,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活动任务,进而制作课前预习的多媒体课件,并提供相应技术或理论学习的微视频资源,以及与学生专业匹配的教学案例,并通过雨课堂进行。学生通过预习教学课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资料整理的任务以及学习微视频资源,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带着疑问准备上课。课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围绕本专业某个知识点,结合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交流讨论并设计制作要展示的成果,基础操作部分可以由学生观看预习资源解决,对于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答疑。通过将学生作品在雨课堂端播放,学生可以参与弹幕互动或发表评价,进而评估学生的业绩。课后,学生可以依据课堂互动、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在雨课堂相关讨论区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流程,有效地解决了原有课堂中无法解决的不同层次学生知识与技能习得的问题,通过丰富的案例资源以及后续学生资源的上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学习的案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篇8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可以优化科学教与学过程,大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整合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有所借鉴。

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化,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联系切身实践,就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及策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1、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资源

“技术,尤其是万维网的扩展,使得信息如此容易获得,以致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能够容易地找到有关的思想、概念和主题。网上的许多信息源都是原始数据来源,它们常常包括了和科学家使用的相同的数据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信息资源,并且综合运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能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数字化环境。

2、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探究的工具与平台

参加一项科学实验或观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中的各种测量仪、电子表格与数据库等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理想工具。随着网络通讯软件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超文本、超媒体标志语言(hmtl、xml等)的不断扩展,不仅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而且网络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方便和简单。网络的超链接特性、多媒体特性和交互性的结合,特别适合学习者进行探究学习。国外,许多的科学教学研究组正在设计一些项目,为学生提供展开网络探究的平台。

3、信息技术对科学概念理解的支持

科学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隐喻,具有抽象与深化的特点。可视化模拟软件、交互式多媒体软件、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提供平常难以看到的科学现象。有些事物的现象可能发生得太快,或是太慢,或是很危险,或是宇观、微观现象而难以观察,技术通过创设这类事件的模拟情景,能达到“笼天地于形内,观古今于须臾”的效果。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课整合的策略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选择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经常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因而,多媒体在科学课堂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

2、根据课型进行选择

新授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复习课则可选择多媒体来扩大容量,浓缩教学内容,建立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强化重难点。如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教学,在新授课时通过创设趣味性的动画情境,使抽象不易理解的磁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复习课则侧重与该知识相关的知识网络的建构,生活、生产、交通等实际应用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真实实验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探究模式教学,既可以缓冲教学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现状,又可以让学生去体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探索者和主动发现者。

初中科学课程是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整合课程,其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和让学生亲手探究是课程改革后,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课题。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较完全地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操作中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教育教学条件以及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往往不能进行或者难以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活动的课件能够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就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等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形象,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电学中的电流概念的形成,水的电解、质量守恒定律等微观解释,对学生形成形象的概念都极有意义。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的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必将不断涌现,其操作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会越来越强。因此我们广大科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1 当前木材加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际,世界上针对于木材加工设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改善与提升,其设置种类众多,在木材加工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其生产值与经济效益。据调查,在西方发达国家,采用数控化技术在木材生产加工占据世界的90%,在众多欧洲国家当中,各国开始对木材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分析与改革,现已从单台生产设施变成全线生产。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人们在开发新技术与新设备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技术,人们已研究出了整套数控化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意、日三个国家也开发出了很多木材加工设备,使之在世界排列前茅。

我国家具生产数量虽然在世界上排列第一,但是生产解决的机械设备却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木材的生产水平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长一段距离。据统计,我国机械设备使用数控化的比例仅占全世界的5%以下,这一数据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我们更快的将高新技术应用在木材加工中,以提高木材的生产水平,与国际接轨。

2 高新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现阶段,世界上对木材生产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研究使用措施为主要目的,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高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引入到木材加工生产中。

2.1 数显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数显技术是应用在机床加工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一些较为先进的竖线装置安装在机床的关键部位,然后通过数显设备上的数据来对木材进行相应的加工,从而变成需要的产品。在整个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清晰明了的监督其生产,通过控制可以提高木材的生产质量,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数显设备的优点有:显示的数据精确度高、自锁性好、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在木材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生产效率。

2.2 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也就是在木材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数字化信号来对木材进行加工与控制,使之成为我们需要的产品。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主要有加工装置、刀具库以及自动换刀装置等多个部分组成,它可以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从而有效的提高其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在木材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数控技术具有柔性好、工作效率高、加工能力强等优点,是木材加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

2.3 高速切削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这一技术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现的一种技术,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是建立在过去的切削技术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切削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木材加工过程中,这一技术在切削的过程中,速度会不断加快,直到变成最高温度,在最高温度的情况下,切削部位的温度也会因此而升高,安全性相对比较高。

2.4 微波技术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所谓微波也就是电磁波的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相对于普通的无线电波而言,其频率的电波要略高,波长相对较短。在木材生产加工过程中,微波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木材的性质,使生产出的木材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这一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各个行业中都有了一定的应用。

2.5 激光技术

使用激光方式切削木材,木材损耗的不多,切削的缝隙只在一毫米一下,切削的精准性高,设施能在很多领域内使用,对于加工的零件没有形状要求,同时还没有杂质、噪声、震动、锯屑现象,所以这项技术在家具以及建筑业、镶饰木材以及形状怪异的配件、人造板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伴随着大功率激光设施的产生,在木材生产制造行业中得到了更普遍的使用。

2.6 无损检测技术

木材与人造板的机械应力分等和同位素分等的无损检测技术,国外研究较早并已较广泛应用于木材及其产品的缺陷和强度检测。利用扫描技术探测木材内部的缺陷,按密度确定其强度等级并合理利用,可全面提高木材加工时的产品质量,是解决木质产品变异性大的安全保证,尤其在结构用材上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自动化检测技术已较普遍地应用于木材加工的各个领域,木材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对木材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产品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木材表面特征检测多采用声音控制、光学控制及图象识别等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都具有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等在线控制的特点,而激光位移传感器也具有这些特点。

2.7 生物技术

现在,对于生物措施运用的探索核心已经从生物守备转变为生物制作,例如木质素生物分解、纤维生物解析等。从刚开始的研究成果来讲,能够促进生产制造的速度有所提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程度,所以拥有广大的发展远景。

3 结束语

当代木材加工技术发展态势总的是以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木基复合材料,以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虽然我国木材加工的技术水平和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但是,只要能够抓住机遇,进一步密切和加深产学研的合作,增强我国木材加工及相关企业的联系,借鉴机械制造业成熟和好的发展经验,大力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木材加工行业的应用,逐步使我国的木工机械向高精度、高质量、集成化方向发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向仕龙,李赐生.木材加工与应用技术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

篇10

关键词:现代信息;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24-01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教学的标志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教学也已不再是局限于校园内部的、师生之间的活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依依赖教师的传授和阅读课本。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传统的知识获得模式。多媒体技术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刺激多种感觉器官,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增强学生进行联想的线索。从而使数学学习由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获得不仅可以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知识和拓展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现代学习的重要性。

2、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传播媒体也从单一的粉笔加黑板向多媒体转化。

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互动学习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演示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软件,在实际操作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直接明了、形式新颖,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利用幻灯片设计紧扣教材的既有趣味性又生动活泼的课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运用了儿歌作为教学内容,在美丽生动的动画画面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学生也大声地跟着说着儿歌,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很快停了下来。教师问:“为什么不说下去?”“说不完!”学生齐声回答。“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就把青蛙的情况概括出来?”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终得出了“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的结论,从而有效地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这时,教师抓住时机问:“你觉得用字母来表示有什么好处?”“简便!”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啊,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为了简便,也往往用字母来表示数。”这样就很好地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时、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时与分的关系是教学难点,如果光靠教师讲,学生很难理解。而运用多媒体演示:时钟走一大格,分针同时走一圈,并配有“滴答”声,学生就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出时针走了一小时、分针走了60分钟。再如“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体积概念对学生来说陌生而抽象。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使学生理解较为困难,而且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不成熟,大脑里无“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表象, 也就是没有建立立体观念。因此,针对教材内容及特点,如何设计教学尤为重要。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乌鸦在水中投放石头后能够喝上水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能说出原因,进而引出“体积”的概念。这样轻而易举、自然而然的就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