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可持续发展 金融资源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定义与层次

作为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沿着金融资源理论的思路,我们尝试从资源角度给农村金融一个定义:农村金融是依赖特定保证体系(农村金融制度)、特殊载体(农村金融商品)的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具有数量(货币和资本)累积和功能累积的、特殊的、内在于经济的社会经济资源。农村金融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可以指农村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农村金融人力资源等。但狭义上,一般主要指农村的货币、资本资源,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农村的自我积累部分,主要由农村的储蓄转化而来;二是政府的农村资金投入包括政策性金融、政府的转移支出等;三是国外资金的输入。了解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概念,我们还需要认识他的性质。

由金融资源的层次性农村金融资源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构成的。

1.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

即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这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其中又包含两部分:一是农村货币资源,即中央银行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行后贮存于农村经济生活和再生产之中的货币总量;二是农村资本资源,即以价值形态存在的农村货币资本资源,是为满足农业、农村生产和流通需要对货币资源开发形成的再生性金融资源。

2.农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

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中间层次,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大体上与戈德史密斯所称的金融结构相一致。

3.农村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资源的最高层次,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前两个层次表现为农村金融资源的“硬件”方面,农村金融总体功能则为农村金融资源的“软件”。

二、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农村金融的资源特征应当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金融活动的量的累积与农村金融功能累积的结果具有价值形态的“贮藏”特征;二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必须同时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二者存在依存和制约的关联性。

1.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

资源属性是农村金融本身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因此农村金融资源首先就具有所有资源的一般属性。

第一,农村金融资源的有用性。同其他资源一样,农村金融资源通过开发或合理配置,能够为拥有者或者开发、配置主体带来期望的利益,这是很好理解问题。但是,农村金融资源是由多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不同金融要素的开发主体不同,所以对于众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农村资源的有用性需要区别对待。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面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开放性资源,其开发主体是相对确定的。

第二,农村金融资源的贮藏性。任何资源首先是处于贮藏状态的自然和社会要素。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农村金融资源,有一个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的过程,农村金融资源的“创造”也是通过金融要素的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形成的,一方面,前期的累积是后期开发和配置的基础,另一方面,当期的创造既是开发配置的资源又是后期开发配置的对象,任农村金融活动都是对这个已经形成的具有“价值”贮藏属性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

第三,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性。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量是由其“价值”贮藏量和当期客观需要量以及金融制度的适应程度决定的,这两个量形成了当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数量基础,甚至可理解为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极限;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当它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时,只能把它理解为前期金融资源而不能当作当期金融资源对待—当期发挥良性作用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前期农村金融资源(金融制度)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延伸结果,只要这一制度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的,它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次被作为金融资源来重新开发和配置;只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农村金融制度或它本身的某些变态要素才是需要摒弃后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内容—这时候的农村金融制度才可能复归它金融资源的“自然”属性。对于作为农村金融资源存置和流动的载体—金融工具,可把它作为货币、资本(价值形态)等金融资源开发的商品来对待,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完全的资源属性,尤其是那些具有最终消费特征的金融工具。

第四,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村金融作为社会财富的索取权,其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程度完全取决于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和累积规模,不论这种索取权集中程度如何,掌握在谁的手里或如何流动,索取权的行使过程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为基础,索取权的再分配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规模为限,这两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正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客观性所在,同时也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所在。

2.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殊性

农村金融资源除了有以上资源共性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困境;金融改革;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224.32;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及发展模式选择

(一)分析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风险。比如说: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政策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根据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规模小、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以及缺乏相关经验等等。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快速、准确地将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Credit Risk)是指资金借贷过程中或赊销过程中债权人可能遭受违约偿还以及其他损失的可能性。只要有资金的借贷和商业的赊销,就会存在信用风险。信川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特别是银行类金融机构。顾名思义,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来源于农村。根据我国农村复杂的环境来讲,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借贷时会承担相当大的信用风险。

二、我国现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模式选择

由于农业的先天弱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种种问题,在农村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在 2003 年进行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不仅对农村信用社采取了制度支持,还为了加快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拿出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政府推动,在未来我们要继续执行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方针,不仅要对农村金融采取财政鼓励的方式,而且还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农村金融发展动力的转变,政府财政支持可以推动这一时期的金融改革,但不会持续成为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资金注入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但在中长期,要构建市场平台和法律制度,加强公司治理,控制不良资产率,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才是未来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渐进原则,稳步推动。

三、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议对策

(一)目标市场的功能创新

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国内农村金融目标市场的功能创新也可以说成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农村金融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农村金融市场大致分为前沿市场和保障市场两个方面。

前沿市场的含义就是为农村金融的贷款人直接相关金融产品的市场。一般来讲,它都会满足贷款人具备的单笔贷款较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和波动性明显、风险较大而又缺乏必要的抵押品等特点,设计不同金融产品以满足需求者的要求。这一部分产品的供给可以由传统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或正在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来承担,它们是按照赢利性和安全性原则进行经营的商业银行。为了使商业银行和乡村银行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应该对我国农信社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改革。

(二)经营模式创新

从经营模式这方面来讲,第一,我们应当逐步增加正规金融机构与小型农村金融之间和合作与交流。农村的经济环境相当繁复,大型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掌握农村资金借贷者的经济背景、还款能力等重要信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的市场风险大大增加。道德风险的存在也令许多有资金供给能力的私人信贷者和信贷公司远离农村金融市场,造成农业生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有着人缘、地理以及信息优势,但是由于本身资金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贷款的要求。第二,政策性银行在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扩大业务范围。

四、农村金融机构外部层面的对策

在进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只有注重辅助机制的更新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规范公平、合理的法律与政策环境

一部合理的、有效的法律是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保证。制定一部行之有效的法律不仅可以帮助不同的金融机构快速融入到农村金融的市场中来,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为了完善相关法律,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的法律规定。其次,完善立法与规制框架。最后,注重信用体系的完善。我国政府应该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一个相对成熟的农村信用体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和改善信用环境。

(二)加强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

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能够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有效实现,在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同时,提升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针对我国农村薄弱的金融现状,我国应在下面三个方面加强建设:首先,建立快捷有效地金融支付和结算系统,通过该系统完成不同金融机构间的转移和流动;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网络,加强内部监控、审计和控制;完善信息共享和披露机制,帮助金融机构及时的了解客户风险类型,降低风险成本。第二,要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支持。第三,要逐步建立相关的行业互助协会。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可以为小型信贷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信息交流,建立行业标准和惯例,这将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五、结束语

农村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在这篇文章中通过结合国外成功案例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从而根据我国实情对我国发展农村金融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同时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一个充满合理竞争、多样化的农村金融市场,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农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道富.应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J].经济纵横,2014(02).

篇3

【关键词】城乡金融协调发展 正能量 金融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金融

一、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

金融二元结构即二元金融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一种状态,可以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型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外国银行的服务网点,形成了一个有限但却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小规模经营非正式金融组织,也是存在在金融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组成了正式金融和非正式金融构成的金融体系。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金融发展存在的差距体现了城市、农村金融市场构成的“二元”结构的金融体系。笔者说的这种“二元”结构和通常意义上的二元结构是有所区别。从正式与非正式角度上看,两者都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但从城市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来看,两者之间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与制度都存在非常大差距,且两者是较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资金是不能自由地双向流动的。笔者所指的中国城乡的金融二元结构就是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

二、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必然性的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基本实现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面两步已经得到了实现,国民生活水平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是有两层平均含义的概念,第一层平均含义是总量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而另一层平均含义是全国总人口人均GDP已超过800美元。两个平均后面的,掩盖了很大的矛盾和反差。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更为明显;减小区域差距扩大并没有好势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急需调整,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背道而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发的关系也同样急需理顺。所以,这个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的。

(二)我们提出来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的概念,指的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是所有国民都达到小康,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带动农村,而更应该提高农民的收入

所以,我们将要在2020年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很大的概念。而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最主要还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水平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和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难理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实际上,“三农”问题成了“全面小康”的制约和“瓶颈”。必须通过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并且把“三农”问题纳入整个国民经济通盘考虑,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来解决。所以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而其深刻背景是城乡二元结构。

三、关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缓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解决“三农”发展融资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对已有的城乡金融机构进行改革重组,积极科学的引导融资与现代化农业管理流向农村,促进“三农”事业发展,发掘城乡金融在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潜能,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城乡商业金融的正能量

商业金融是一个多元化金融机构的统称,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金融主要包括了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而在城镇就不一样了,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代表的金融机构之外,还拥有近期发展兴起的很多的新型服务性的机构。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广大农村同时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中的金融需求和面临着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工商业的融资需求,种养殖业大户也极具融资需求,是农村主要的融资需求主体,现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满足各类的融资需求。特别是在当下,势必要强化城乡金融机构的作用。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是确保城市和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必然能有效解决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化。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合作金融是指农户门面临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为了更好的解决融资困难,并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村合作金融形态。农村合作金融实行民主管理,盈亏自负,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入主要用于组织的发展;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分红。笔者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金融制度安排。

(三)关注农村政策性金融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国家或政府机构推出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具体负责具体实施政府指定的发展战略,在经营范围的法律限制,直接或间接从事一个特殊的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分析. 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2009年05期.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适应性;农村金融结构

有效性低,适应性弱,是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构建与金融需求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结构,同时要处理好金融竞争与合作、进入与退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农户融资模式创新等问题,为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篇5

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就目前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效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度,对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金融市场已经成了当前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所以我国业界相关人士应该多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2.1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的联系。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村问题关乎国之根本,近两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政府也非常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然而仅靠政府对农村生产资金的投入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一旦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约束,农民劳动生产效率也会下降,与此同时,农村生产发展中也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造成相关基础设备无法跟进,这些诸多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如今金融市场已经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其相关的金融制度也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向农村经济发展的延伸表现,这种金融支持不是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从农村金融服务单一、农村资金流失以及农村居民贷款困难等方面出发,由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1]。2.2金融支持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含义。目前我国正在提倡“经济转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监管值得高度重视。我国金融发展具有城乡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城市金融发展往往比农村金融发展更为显著,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占多数,所以说农村经济问题与社会经济有直接的联系。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更为突出,其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以及资源配置方面缺少相应的资金运用于发展政策支持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想要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将金融支持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并进一步深化金融支持,从而有效提升农村整体经济。

3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不足之处

3.1农村金融结构不够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存在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这种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经济市场中逐渐形成了垄断,这种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降低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农村信用社通常会包括一些金融借贷、资金存取等业务,这种金融业务忽视了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另外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要想有效扩增其业务范围也是比较困难的[2]。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农业银行也在逐渐转型,由以往传统的银行业务形式转为高回报率的金融发展方式。虽然农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金融结构的业务范围还存在着局限性,所以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比较缓慢。另外,农业银行也无法有效协调生产与农业间的借贷活动,也就是在农村资本筹借方面其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3.2农村金融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虽然为了确保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有序发展,政府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并加以实施,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以及活动内容方面还缺乏相对健全的法律保障。有些金融业务以分层融资的形式以及结构处于相同法律环境中,从而导致这些法律无法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指数。但农村金融具有高风险、低回报率的特点,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金融建设就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由于惠农贷款无法取得相应的补贴利息、金融风险补偿金等问题都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处于被动的状态,甚至出现了一些资金外流的现象,如果相关的农村金融组织还是保持在现有的法律监管状态下,将大大限制农村金融的良好发展[3]。3.3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建设落后,贷款风险较大。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主要形式就是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资金实力问题,导致其很难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随之资金缺口也在不断扩张。另外有些农村地区的农业保险、信贷担保等方面的发展比较落后,这就导致农民想以房抵押的行为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无法抵押的原因使得农民生产贷款缺乏相应的担保条件,而资金贷款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些不良贷款的现象也频繁出现。除此之外,有些农村金融机构相关信用环境建设较为落后,从而导致金融交易成本高、时间长等现象,将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发展。

4提升农村金融支持的相关措施

4.1完善农村金融相关制度。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想要有效发挥出金融支持的作用,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农业银行的支持[4]。我国农业银行应该健全相关的制度,并着重扶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②提高农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并将农村居民作为服务对象。农业银行应该不断扩增业务范围,将金融活动重点放于扶持功能上,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来落实金融支持。与此同时,相关的农村信用社也要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以及惠农活动,大力投资农村经济发展建设。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农村信用社中的资金应该积极投入农村经济建设中,并且在其他银行中增加农村经济相关的业务,降低农村居民贷款的门槛。4.2完善农村金融支持的相关环境,并促进信用制度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金融还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定,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相关银行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并建立起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管理法规。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常常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障法规,并明确保险方面的内容。在规范农村金融制度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的管理力度,通过分层的方式对贷款人群进行评价审核,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信用担保能力。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科学、有效地积极推动农村生产创新意识。

5结语

我国农村经济直接影响了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所以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金融制度的完善,并通过提高相关的法律保障有效促进金融支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明慧.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4):97-98.

【2】包新生.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1):12.

【3】邓丽.试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品牌(下半月),2015(12):132-133.

篇6

关键词:农户;金融抑制;福利损失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助于农户经济福利的提高和农户之间贫富差距的缩小。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发现,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普遍比较高。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尤其严重,除了发展中国家共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的共同原因外,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在农村实行了长期的金融管制,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这是造成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入,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逐渐增加;此外,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各地区、部门扶持农村金融的力度也逐年加大。然而,农村金融配套设施不完善、现行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依然存在。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的农村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农村金融改革还不够彻底,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陕西省农村金融市场长久以来被抑制的状态。因此,陕西省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以及金融抑制给农户造成的福利损失的数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2007-2012年陕西省6000户农户的调研样本,估计和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所导致的福利损失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消除陕西省农户金融抑制、改善农户福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相关文献回顾

根据估计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估计农户金融抑制程度及其影响的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法,另一类是间接法。前者通过设计问卷现场调研,获知农户金融活动的真实信息,由此推算出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代表性文献如Mushinski、Boucher等、刘西川和程恩江等。直接法的优点是能够简单明了地计算出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缺点是过度主观,也没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间接法则采用计量模型来估计金融抑制的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代表性文献如Cristina和Meyer、Kochar、Foltz、李锐和朱喜、李庆海、李锐和汪三贵等。当然,在研究中,上述两类方法通常是共同使用的。

在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抑制及其影响的早期研究中,金融抑制往往被处理为一个虚拟变量。这种方法忽略了金融抑制的内生性,导致了估计结果有偏。Kochar在对印度农村金融抑制程度的估计中使用了Biprobit模型,同时考虑了信贷需求和供给。Foltz在对突尼斯金融抑制的研究中运用了概率内生开关模型。上述研究虽然考虑到了金融抑制的内生性问题,但他们的研究仅考虑了完全抑制(即完全不能满足信贷需求),而忽视了对部分抑制(即只能部分满足信贷需求)的考察。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金融抑制的程度。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李锐和朱喜采用截面数据估计出同时包含完全抑制和部分抑制在内的金融抑制程度,不过该研究依然存在一个重要缺陷,那就是没有对农户的类型,即受到金融抑制的农户和没有受到金融抑制的农户做出合理的界定,在他们的研究中只是给出了农户遭受金融抑制的概率。而且,当样本类型是通过农户的特征变量来识别,而非外生给定时,Match模型的适用性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我们无法为目标农户找到匹配的对象。因此,采用Match模型估计得到的结果是值得商榷的。

此外,在研究金融抑制及其影响时,Krandker和Faruqe、Foltz、褚保金和卢亚娟、李锐和朱喜分别采用两阶段估计模型、内生转换模型和Match模型,试图解决计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然而,这些文献基本上采用的是截面数据,难以反映金融抑制的动态特征。

综合现有研究,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第一,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估计,以有效地控制“个体异质性”,避免了估计结果有偏。第二,明确界定了农户的类型,即哪些农户受到了金融抑制,哪些农户没有受到金融抑制。第三,在资金需求方程中纳入了“地理位置变量”(即是否位于关中地区),在资金供给方程中纳入了“关系变量”(即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有国家干部或者乡村干部的虚拟变量)。

三、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自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07-2012年,每年采集陕西省1000户农户的入户调研数据,共计6000户,其中包括陕北地区(榆林、延安)1200户、关中地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3000户和陕南地区(安康、汉中、商洛)1800户。虽然本文的样本农户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陕西省的所有农户,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依然为了解陕西省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及其福利影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表1给出了2007-2012年每年从各融资渠道获得借款的农户数,以及获得借款的农户在样本总农户中的占比。如表1所示,2007-2012年获得借款的农户占比均值为43.57%,且2010年后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48.80%下降到2012年的43.30%,主要原因是从正式渠道获得借款的户数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183户下降到2012年的128户;同时,从非正式渠道获得借款的户数却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61户上升到2012年的80户,说明正式渠道的金融抑制程度越来越深。

表2给出了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从各融资渠道获得借款的农户数,以及获得借款农户在样本总农户中的占比。如表2所示,各地区获得借款的农户占比年均均值为43.57%,其中从正式渠道获得借款的农户数为836户,而只有466户农户的借款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得的。分地区来看,地区之间获得借款的农户占比相差不大,关中地区的占比相对较高,为43.70%,这也与关中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完善有关。

表3给出了计量分析涉及所有变量的统计描述。其中,借款数额的单位为元;是否有借款为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户主年龄单位为年;生产性支出为生产过程中购买农业机械、化肥等的支出,单位为元;户主教育水平单位为年;教育医疗支出单位为元;是否关中地区为农户所在村庄是否在关中地区的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是否干部家庭为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有国家或乡村干部的虚拟变量,1为有,0为没有;是否受过培训为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农业或非农技术培训)的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是否富裕村庄为农户所在村庄资金充足与否的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是否仅从正式渠道、是否仅从非正式渠道和是否从不同渠道同时借款为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家庭农业和非农劳动人数分别为家庭中从事农业和非农生产的人数;劳动力占比为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的比重;是否参加保险(医疗和养老保险)为虚拟变量,1为是,0为否;通过总收入-生产性支出来计算家庭净收入,单位为元;家庭消费支出单位为元。

四、陕西省农户金融抑制的实证分析

(一)Biprobit模型

参考李锐和朱喜以及李庆海、李锐和汪三贵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Biprobit模型来估计农户资金供求的影响因素和金融抑制的程度。

分别令y1和y2为农户借款和资金供给意愿的虚拟决策变量;Y1和Y2为农户借款意愿和资金供给意愿的隐含变量;X1和X2为影响农户借款需求和资金供给的解释变量。于是,可以构建包含资金需求和供给的联立模型为:

如表4所示,在需求方程中,生产性支出和教育医疗支出的系数均为正,且分别在5%和1%的统计水平显著,这说明生产性支出越多,营运成本就越高,对资金的需求越多;而对于教育医疗支出,为了应对子女上学或家庭成员生病,由于这些支出往往是刚性的,农户的资金往往不够,只有通过借贷。户主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一方面教育水平高的农户倾向于采用新技术,或倾向于从事非农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大;另一方面,教育水平高的农户收入水平也往往较高,对资金的需求小;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户主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还可以发现关中地区从事非农经营活动的农户比较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旺盛。

在供给方程中,是否位于富裕村庄的系数为正,且在5%的统计水平显著,说明资金供给者更倾向于贷款给富裕村庄的农户。正式渠道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非正式渠道的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显著,农户更愿意借贷给资金的需求者,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者(如本地农户、亲属或朋友)的信息了解更加充分,在应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更加有优势;此外,农户之间的借贷也是一种保险机制,由于自然和经济的双重风险,农户之间往往需要资金融通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表4可以看出,是否干部家庭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这些农户具有获取贷款的优势,特别是获取正式金融机构贷款的优势更加明显。

根据表4中Bi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我们能够很方便地计算出样本中受到金融抑制的农户占比为62.6%,其中,完全抑制的农户占比为43.3%,部分抑制的农户占比为19.3%。

五、陕西省农户福利损失的实证分析

(一)农户福利损失的计量模型

参考李锐和朱喜以及李庆海、李锐和汪三贵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农户是否受到金融抑制处理成哑变量来估计金融抑制对农户福利的影响。农户受到金融抑制的类型界定好后,可以引入哑变量:

如果受到抑制,Dit=1;否则Dit=0 (2)

本文以农户的净收入和消费支出作为福利水平的变量,构建以下计量模型来估计农户福利损失的程度:

yit=ai+αDit+γxit+μit (3)

其中,yit为i农户t时期的净收入和消费支出;ai为个体“异质性”,表示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换的因素;α为金融抑制对农户福利的影响程度;xit为影响农户福利的外生变量,y为其系数;μit为随机误差项。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以考察不随时间变换的因素的影响。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参考现有研究,本文选取户主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农业和非农劳动人数、生产性支出、是否关中地区、是否干部家庭、是否受过培训、是否受到抑制作为家庭净收入的解释变量,而选取户主年龄、教育水平、净收入、是否关中地区、总人口、非农劳动人数、劳动力占比、是否参加保险、是否受到抑制作为农户消费支出的解释变量。通过Stata13.1软件对模型(3)进行OLS估计,估计结果见表5和表6。

如表5所示,户主年龄影响净收入的程度并不显著;户主教育水平、是否关中地区、生产性支出、是否干部家庭、是否接受过培训、家庭农业和非农劳动人数对农户净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金融抑制对农户净收入的影响显著为负,金融抑制使得农户平均损失净收入926.9元,占家庭净收入均值的13.0%。

户主年龄影响消费支出的程度也不显著;户主教育水平、是否关中地区、总人口、非农劳动人数、劳动力占比、是否参加保险和净收入对农户消费支出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金融抑制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负,金融抑制使得农户平均减少消费支出1919.3元,占农户家庭消费支出均值的19.3%。

表6还给出了不同金融抑制程度所导致的福利损失大小。如表6所示,完全抑制使得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134.6元和2096.7元,分别占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值的15.9%和21.1%,并且统计显著;而部分抑制导致了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735.2元和609.2元,影响程度较小,且并不显著,说明受部分抑制的农户福利损失并不大。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篇7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其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额信贷本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片面重视小额信贷扶贫效益而忽略小额信贷组织可持续发展。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是指小额信贷机构可以不依赖外界优惠资金等条件而独立生存并发展壮大,它的本质含义是指在没有或剔除所有补贴的前提下,机构的经营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小额言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利率、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

一、利率

对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利率的衡量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运作可持续性利率,即机构创造收入能维持其运作的利率;其二是经济可持续性利率,这取决于小额信贷机构是否有资投入来维持运作。如表1所示,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的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为例,利用可持续化指标来衡量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小额信贷机构运作成本比较高,坏账率非常高,使得总成本过高,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取的贷款利率比实际高出很多,而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取的7%的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去承担资金成本、直接经济损失、投入中的大量人财物力、包括宣传、交通、工本、人工等大量的间接费用支出,是非常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贷款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对小额信贷项目的贷款利率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灵活性,但上下浮动的范围仍然受到限制。对于民间的小额信贷机构,央行规定其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2,3倍之间浮动,央行特批的6个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都只能按照商业贷款的基本利率计算。第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扶贫是一种经济行为,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而更多的人却把扶贫看作慈善活动,为了帮助贫困人口,应该提供低息贷款甚至是无偿援助,而国内其他大部分项目也并未把经济的持续性作为其主要或首选目标。

二、风险控制

风险发生的直接结果是降低信贷资产的质量,导致坏账,侵蚀机构的信贷资金,严重影响可持续性发展。而小额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小额信贷政策效应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户把其当成是政府部门的扶贫款项,往往欠债逃债,缺乏还款积极性。另外,国家没有及时对农村信用社任何的资金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和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农业生产与农村内需的政策功能根本无法体现,小额信贷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工具不能有效及时地执行。第二,小额信贷经营风险。其中包括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信用环境差,农民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管理水平低,而小额信贷具有面广额小,量大的特点,管理部门难以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控制,缺乏风险的补偿措施,而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就容易产生以上各类风险。

考察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表2提供了2000~2007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其不良贷款率。尽管近年来由于监管的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呈递减趋势,但总体的不良贷款规模还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提高小额信贷的操作管理水平,增强风险补偿机制,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三、成本控制

成本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爱体系,认为营业费用率低于10%,小额信贷机构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平均资产,这里平均资产指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而绝大多数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的这一比率均高于10%,较高的成本率使得项目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难以持续。目前小额信贷贷款规模小,交易成本高,运作低效率。这些都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完善的财务制度机有助于机构对过去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同时有助于增进外界对机构的了解,增加机构的客户;另外,也对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督促机构不断改善自身制度建设。

基于以上对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完善农村融资结构

第一,要完善金融供给制度,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等项目资金的供给,使支农资金在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下及时到位。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装备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第二,拓展资金供给项目,开办新型贷款品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促进农村科研项目的发展。通过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鲜血液的供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第三,农信社自身要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信用社资金融通网络,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全国性的资金市场。第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合理安排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

(二)坚持商业化运行方向,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应坚持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商业化小额信贷的发展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则的要求,尽量消除社会上对小额信贷社会公益性的认识误区,强调小额信贷的有偿性,增强贷款使用者的责任性。政府在小额信贷发展中应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行为必须服务于小额信贷机构的自主发展。为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赋予小额信贷服务机构相应的定价权,由贷款提供机构和贷款使用者根据平等谈判确定相应的贷款价格。此时政府的职能突出体现在监督和培育市场,并运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宏观经济手段引导资金的流动。

篇8

【关键词】小额信贷 发展模式 金融生态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专门为农村居民提供资金支持的信贷方式,是在大量农民处于信贷服务边缘和政府扶贫贴息政策失效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借鉴国外小额信贷运行的成功模式,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额信贷的含义

关于小额信贷的含义,国际国内有多种表述。Morduch(1997)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向贫困农户提供较高利率的无资产担保的小额贷款并保持了高还贷款率的扶贫到户方式。杜晓山、孙若梅(2000)认为小额信贷是指转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信贷服务活动。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 )认为,小额信贷是在一定区域内,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按特定的目标向贫困人口直接提供贷款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早的小额信贷从1981年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IFAD)在内蒙古8旗(县)开展的北方草原和畜牧发展项目开始。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起在全国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介入小额信贷领域。从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实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营运资金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我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受到严格的限制,目前唯一被默许的资金来源渠道是国外和国际组织的资助和部分扶贫贷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虽然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储蓄存款,但是由于农村的金融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改变流向,农村资金严重外流,难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小额信贷。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不能取得合法的金融机构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筹措资金的能力,影响其正常发展。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对农村小额信贷进行规范监管,使得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以及地方性、民间性的小额信贷机构的业务发展缺乏规范性的指导与约束,限制了业务的拓展。小额信贷的运作缺少有效的补偿机制。

(三)信贷产品与服务品种少

小额信贷只有创造出合适的信贷产品与服务,才能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收入,归还贷款,服务“三农”。合适的信贷产品与服务值适合的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还款机制和其他服务,比如,提供农产品需求信息、提供农产品种植技术、提供业务咨询与理财顾问等。

(四)面临多种风险

小额信贷面临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由于我国的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不健全,对农户的失信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力,部分农户的信用观念较差是形成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主观原因;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波动是形成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客观原因。小额信贷实施利率优惠,由于小额信贷的笔数多、金额小、客户分散,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往往因为利率不能覆盖成本,形成经营亏损,影响到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贷的积极性。

三、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成功模式

(一)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GB)创建于1974年,属于非政府的小额信贷组织,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逐步转化为一家独立的银行。其经营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消灭贫困,主要特征如下:属于非政府组织模式;资金来源于成员存款、经营收入和批发资金;贷款发放对象为贫困农户,以农村妇女为主;按照不同贷款种类实行不同利率;5人小组贷款模式,“2—2—1”顺序贷款方式;强制储蓄,建立风险基金。

(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模式

印尼人民银行(BRI)是印尼主要的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895年,是印度尼西亚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机构。主张走商业化道路,通过监管将小额信贷机构纳入整个金融体系。经营的主要特征如下:属于正规金融机构模式;资金来源于资本金、公众存款和批发资金;贷款对象为农户和城市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中小微型企业;利率市场化;采用按月等额分期还款方式;采用村银行模式,对村级银行和贷款客户提供有效激励;努力降低贷款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

(三)国外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

从GB模式与BRI模式的经验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实行利率市场化。合理的利率定价是小额信贷实现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二是丰富资金来源。通过吸收储蓄存款,贷款者偿还贷款的同时存入更小金额的存款;三是确定合理的贷款额度,实行分期还款机制。贷款额度小,但当贷款人及时归还贷款,以后的贷款额度就会逐渐增加;四是针对工作人员和贷款客户,建立激励机制。

四、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推动建立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平台,为农村低端收入群体提供具有长期性、高效性、稳定性的融资渠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建立与各级党政部门的沟通渠道,把“信用村(乡、镇)建设”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正确进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信用观念,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打击逃废债行为,采用法律或行政制裁的方式,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拓宽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渠道

允许经营良好的小额信贷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对有条件参与同业拆借市场的小额信贷机构,鼓励他们从同业或相关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资金余缺调剂;建立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批发机制;政府通过鼓励资金整合,建立社会性的“小额信贷基金”,按比较规范的小额信贷模式运营。

(三) 加快小额信贷立法

建议国家制定《民间借贷法》、《融资法》等,依法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综合运用支农金融资源,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农业保险和农村保障制度建设。

(四)拓展小额信贷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拓宽小额信贷服务对象,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农村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灵活设定小额信贷期限与额度,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和农户实际经营状况确定贷款期限与额度;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贸易部门等的联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与信息支持。

(五)建立适合小额信贷发展需求的监管方式

从金融监管方面来讲,小额信贷在风险划分标准、从业人员履职以及各时期的信贷政策调整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监管方式也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采用适合小额信贷发展需求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转方.农村信用建设与小额贷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张艳花.关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7-06-04.

[3]焦瑾璞.探索发展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J].中国金融,2007(01).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金融;体系;保险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何谓新型城镇化?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可理解为由初步阶段的城镇化向更高层次的城镇化转化的过程。基础层次的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城镇化,强调农村不断向城镇转化的过程;更高层次的城镇化是指突出城市功能的城镇化阶段,既包括城市聚集的过程,也包括城市要素向农村扩散的过程。因而,新型城镇化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依托,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

二是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与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形成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新型城镇化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到中小城市与城镇上来,保障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的困境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单一

基础设施建设常需要大规模、长周期的资金投入,且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主体中,除政府外一般都不愿意涉足该领域,造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化。要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资金需求,单靠政府财政根本无法满足;而按照现有法律法规,政府不能作为贷款主体来获得信贷资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不能贷款给政府部门。在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农业发展银行只对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并不针对具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村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中小企业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为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能够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有体制的缺陷,我国金融机构偏向公有制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保障措施还很少。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比较少,这必然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也影响了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三)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体系不健全,来自地方财政自筹和上级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还是政策性金融机构都没有将农村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信贷投资的重点;且作为市场化融资手段的市政债券还没有发展起来,民间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还没有上升到政策高度,农村保险和农民市民化所需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整体上还缺乏统一、有效的顶层设计。

(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支农的力度逐渐加大,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依然很低,不能适应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真正能扎根在乡镇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几乎不在乡镇设点,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正规金融机构更少,存在着很强的“马太效应”。很多乡镇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远低于全国3.7个的平均水平。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信息化严重滞后,甚至有的金融网点还没有ATM自动存取款机和POS机,其业务主要限于存贷和汇兑,而适应广大农村发展特点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开发新型产品以满足城市客户,而忽视对农村的金融产品供给。新兴的中间业务、代收代缴、票据承兑和贴现等服务相对较少,理财咨询、外汇业务等更为鲜见,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

三、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一)扩大融资渠道,增加新型城镇化资金来源

首先,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系统工程,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这种特点与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冲突。这个冲突的解决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特别是要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中,一是要发挥国家开发银行的中长期债券提供的信贷融资,二是要赋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中长期债券支持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功能,并把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中长期融资支持作为我国今后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主要来源。这就要求继续深化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解决提供中长期债权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债信、监管等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支持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其次,发行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在西方许多国家,地方政府在投资修建公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或公用业时,一般借助发行市政债券来筹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也呈现出向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趋势。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让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也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筹措资金的重要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能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城市公用事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

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农村的集体土地、农民的房屋都不能成为银行的抵押资产,甚至城镇化后的住房也缺乏抵押功能。为此,必须创新金融体系。本质上,金融创新是对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变革,使其产生新的金融合约。因而,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改变现有的金融合约条件

新型城镇化会使大批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仍保留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宅基地、农村房屋,如果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宅基地、农村房屋可以进行抵押,就可以解决当前农村贷款普遍面临的抵押物不足问题。

2、创造新的金融合约

新型城镇化能创造出可观的未来收入流,如人口集聚使土地升值带来的大量土地出让金、城镇化形成的农业休闲旅游收入、现代农业经济创造的各种收入。这些收入流如果能通过金融合约,将其予以折现,就能成为新型城镇化资金的重要来源。

(三)完善农业保险,进一步改善支农再贷款制度

农业保险可以为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活动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市场价格变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补偿,能够让农民或其他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农业生产,也使金融机构的贷款没有后顾之忧。在当前我国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发展商业保险,探索适合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险模式,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同时,还要设立再贷款制度。虽然我国已经在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设立了再贷款制度,但是再贷款对象范围有限,且与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庞大资金流不相适应。

在当前的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让支农再贷款制度服务于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进一步改善支农再贷款制度,扩大支农再贷款对象,把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其他支持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都纳入到再贷款的范围内,鼓励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敢于将吸收的存款用于对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放贷款,增加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资金来源,也有利于保障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的安全流动。

(四)开发与农村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产品

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金融困境,根源在于当前缺乏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产品创新。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尚没有新型城镇化贷款的操作制度,也没有开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专项贷款,更无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通过金融创新以化解当前的农村金融困境,是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身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农业与人的协调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创造更多适合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及农业转移人口素质提高的新产品、新服务,积极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邱俊杰,邱兆祥.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 理论探索. 2013(04)

篇10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趋势及相关评述

国际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服务的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可能,面对全球化竞争,金融机构纷纷通过简化操作流程、撤销服务网点等形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心外围效应在金融领域的不断强化,导致金融机构将农村居民以及缺乏合格抵质押品的小微企业等排斥于金融体系之外。针对金融排斥,联合国2005 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即: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关于普惠金融的基本理念,安信永国际认为普惠金融服务应该是为各年龄段工作者提供负担得起的、有尊严的、便利的、优质金融服务。兰加拉詹委员会认为,普惠金融是在成本可控前提下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为衡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印度学者萨尔马(Sarma,2008)提出了金融包容性指数,主要包括金融渗透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实际使用度等。2012 年,世界银行建立了全球首个金融包容性数据库,从金融深度、金融可及性、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性等来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从国际主流观点看,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以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供给为前提,金融机构正是通过强化回报机制不断扩大资本来源,通过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固定服务并使客户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而不断提升金融覆盖率,并通过产品、服务、技术和制度等创新不断提升金融绩效。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问题一直是研究重点,谢平(2001)指出产权改革、多样化经营、兼顾竞争和盈利、规模经济以及体制机制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谢平、徐忠(2006)指出应发挥公共财政在农村金融商业可持续中的作用。吴晓灵(2013)强调小额贷款等普惠金融必须实现利率能够覆盖风险。李江华、施文泼(2013)指出政府干预加剧了农业信贷的区域不均衡,应更多依靠价格手段而非数量工具来进行信贷调节。郭兴平(2010)指出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创新是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的突破口。

从现有文献看,发展普惠金融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制度主义,认为只有实现机构和财务的可持续,金融组织才能长期有强烈的动力提高社会福利;另一种是福利主义,强调覆盖深度比覆盖规模更重要,该观点认为如果坚持成本补偿和取消补贴,会迫使金融机构抛弃农村地区的穷人,尤其是那些信贷成本和风险很高的穷人。而笔者认为,系统地体察以上观点并不矛盾,考虑到普惠金融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为了保证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一方面要依靠商业性供给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有必要对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补贴或税收减免,而问题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在追求商业利益和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之间的平衡。本文倡导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从一个区域或整体出发,在发挥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机构专业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在激励机制、组织管理、交易流程和服务方式等方面,保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供给。针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也同时给出了相关改革建议。

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框架

(一)基本理念

可持续理念的最初含义是通过建立当前和未来的内在联系,实现人类代际公平,该理念最早由联合国在19701980 年提出并应用于环境经济领域的研究。该理念被应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基于贴现功能,金融能够为建立现在和未来的显性联系提供工具和组织体系。与传统视角显著不同的是,在引入可持续理念之后,金融组织被看作不同社会阶层进行利益诉求的集合体,各利益主体之间是利益相关关系,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可以形成相互信任关系,但必须在充分信息披露和重复博弈基础之上,通过跨期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设计,实现金融体系的利益兼容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基本原则

此处借鉴世界银行扶贫顾问组织(CGAP,2004)⑤提出的小额贷款基本原则,给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八性原则:

(1)金融服务多样性。不仅提供银行贷款,还提供储蓄、保险以及现金支付等服务,帮助个人及家庭实现投资、消费和发展的有效平衡。

(2)金融权益平等性。金融是消除贫困、提升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所有社会群体都有通过金融提升自身福祉的无差别权利。

(3)金融体系衔接性。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利益诉求、物理分布、管理效率以及客户熟悉度等,形成布局合理、相互衔接、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4)金融服务可持续性。金融机构自身应该实现商业可持续及收益覆盖成本,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支持下普惠金融规模有限。

(5)金融业务内生性。必须在有效防范风险基础上,实现某一区域或系统的内生性资金循环机制。同时应采取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保证公共金融服务供给并防范系统性风险集聚。

(6)金融定价自主性。应赋予金融组织自主定价权,适当放宽对贷款机构的利率管制,降低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的信贷配给,提升金融可获得性。

(7)金融市场竞争性。政府不应直接参与金融组织的微观经营,而是营造政策环境。社会捐助则是对市场化金融的有效补充。

(8)金融信息透明性。金融机构需定期公开运行绩效信息,使股东和社会了解其经营绩效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等。

(三)基本框架

普惠金融的基本框架包括四个层面:核心层面是金融服务对象微观组织层面是金融服务提供商中观辅助层面是金融基础设施及公共支持体系宏观监管层面是立法制度、行业规制以及监管体系。

1.核心客户层面。在普惠金融体系中,客户是金融体系的核心,低收入和敏感人群的需求决定着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从可持续角度看,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需要满足:(1)多样化,如:生存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长期发展需求等;(2)便利性,如:物理距离较近、服务方式快捷、不受时间限制等;(3)广泛性,如:适用群体广泛、服务门槛低、技术应用广等。相关产品需求包括:一般信贷与支付结算类金融服务、生活改善及应对意外需求、储蓄与投资性需求、家庭财产保险、政府补贴与社会公益资金投资、农业金融及灾害保险、健康及人寿保险等。从产品复杂程度和金融服务可得性排序看,以上金融产品的排序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

2.微观组织层面。金融组织必须具有可持续能力,不计成本或者通过补贴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效率往往较低,并容易引发寻租。金融组织必须保证合理规模的风险储备基金和自有资本,以便通过多元化投资对冲风险。该层面包括:非正规金融、合作性金融、公益性金融和正规金融等四大类,可根据社会信用状况、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发挥以上机构的组织制度优势,对其进行合理布局。

3.中观辅助层面:金融信息及知识的共享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效率,同时通过促进金融机构及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动态双向公开,开展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评估以及审慎性监管等,有利于形成金融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并保证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艾森、库克(2004)等在研究中提供了中观金融组织体系的信息公开和绩效评价方式。该层面包括:金融基础设施以及一切减少金融交易费用、提升金融交易效率及优化金融生态的服务和技术体系,如: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知识、技能培训、风险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信用体系、支付结算体系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等公共基础设施。

4.宏观监管层面: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监管框架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制定者不仅要保证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保证低收入者能够在不同金融机构间自由选择金融服务,即保证充分竞争性。制度设计者必须在保持金融机构经营可持续性和符合监管标准之间进行动态平衡,机构进入市场的最低标准是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监管的最低标准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该层面包括:中央银行主要负责制定宏观金融政策,监管部门直接负责对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存款保险机构等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政策、税收政策、公共服务设施等。综上所述:普惠金融体系是基于跨期优化的制度安排,是兼顾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激励兼容机制,目的在于形成代际可持续的内生发展机制。要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遵循八性原则基础上,以市场为载体,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有效挖掘各类机构比较优势,形成微观中观宏观各层面的利益引导和政策协调机制。

三、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度约束

1978 年以来,虽经多阶段复杂的政策演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无法平衡,这造成:一方面必须通过不断新设金融机构、花钱买机制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逆向选择、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等问题尚未解决,金融机构冲动性扩张和风险频发并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陷入必须不断发放新牌照,成立新机构解决新问题的循环怪圈之中,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可持续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金融市场不完善,经营不可持续与业务扩张冲动并存

2005 年开始,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监管层规定涉农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农村,相关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金融市场规模有限,投资领域受到限制,金融机构不能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仅能利用信贷融资方式向同一地区的借款人提供资金,这违背了投资多元化基本原则。例如,某一地区的存款人为应对自然灾害而进行储蓄,若商业银行仅将此类存款作为居民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资金来源,显然无法规避该区域的系统性风险。若要实现收益覆盖风险,金融组织必须对借款者收取更高利率,这将导致高风险者获得资金的逆向选择现象,反而进一步的累积风险。基于此,一方面局限于区域内的资金互助合作社、小型农村合作机构等,因在封闭系统内无法分散风险而出现资金链断裂,造成区域金融生态恶化、民间融资问题频发,另一方面,为保证商业可持续,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向城市扩大经营区域、拓展业务范围以抵御风险,却又形成金融机构不断洗脚进城,脱离农村的悖论。

(二)政策补贴激励效果有限,寻租导致逆向选择风险

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来看,若通过持续补贴方式花钱买机制,将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没有成本和风险边界,过度补贴将造成对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破坏。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赢利的信用社不愿大股东加入,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又不愿加入亏损的信用社,结果亏损的信用社只能通过存款化股金,达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兑付条件,最终强化了信用社的内部人控制。从金融机构的微观经营看,当存在政府补贴机制时,金融机构将不再考虑自身风险组合约束,而是将政府补贴看作既定的前提,反而不断提高风险容忍度,将风险较高者纳入贷款范围。一个极端情况是,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收益包含了全部贷款收益和财政补贴,这反而形成金融机构对贷款者本应享有政策性补贴权益的侵害。

(三)金融机构产权制度不明确,相关利益主体权责不明

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来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却不必对股东负责;被剥夺了委托人权利的股东,追求的是不须承担风险的短期高额收益;省联社有权任命县联社的主任,但无须也没有能力承担县联社经营不善的责任。各利益相关方追求的都是短期高收益,而不是机构经营的可持续。农村金融改革的漏斗效应,造成一段时间以来对农村改革的投入被规模巨大且迅速膨胀的机构经营管理费用、贪污腐化,和由于不当行政干预造成的信贷损失消耗掉了。借助三农问题的政治化,地方政府通过农村信用社改革间接获得了大量的中央资金,这种非常规的资金供给势必影响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信用约束机制不完备,微观主体存在道德风险

一是信用信息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短缺。有关风险的信用信息是一种公共物品,取得成本高但使用成本低,市场很难有自发提供信用信息的激励。虽然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建立了农村信用档案,开展了农村青年示范户建设等工作,但仅靠部分金融机构,无法形成涵盖全部农村居民信用状况的公共数据库,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二是信用惩戒机制缺乏导致道德风险。在缺乏明确法律约束和社会失信惩戒机制的情况下,小范围联保互保以及政府担保等,不是减少而是放大了道德风险。在政策补贴权属不明情况下,借款者倾向于不履约,以通过联合寻租骗取补贴资金。此外,联保、互保方式更容易造成风险传递,联保圈内的一方违约甚至造成集体性违约和系统性风险。

四、实现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要充分遵循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念,建立协调各方的利益兼容机制,应在加快金融改革、释放潜在生产力基础上,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机制等提供可持续金融服务。

(一)完善资本积累和利益分享机制,实现权责统一

按照自下而上简政放权和自上而下局部试点、整体推开的原则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一是明确投资收益方式和权责关系。必须建立正常的资本增长和利益分享机制,使投资者有明确的收益预期。应通过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有效界定产权,理顺监管机构、省联社、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二是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在赋予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社会金融组织等监管权力的同时,明确其承担区域金融改革风险和成本的责任,以此防止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三是鼓励多种形式的资本联合。应积极鼓励地方性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个人等参股控股区域性金融机构,同时可以采取合作制、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发挥各类资本的风险管理和分摊优势,形成相互监督的稳定机制。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风险收益相对称

一是农村地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先于城市。应该加快农村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减少农村地区的利率价格控制,在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定价空间的基础上,按照成本分摊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平衡的原则,逐步放开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的存贷款利率管制。二是适度提高存款利率上限,赋予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在适度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空间,保持合理存贷利差基础上,鼓励农村金融机构适度提高存款利率水平增强价格竞争力,防止资金虹吸效应。

(三)改变监管和财政补贴方式,实现财权事权相一致

除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对农民种养殖进行直接补贴外,应取消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直接贴息补贴,并减少对金融市场微观行为的干预。政府部门主要是创造有效的制度环境,在改善区域金融生态、提升信息透明度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和提供金融基础设施。一是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信用监督和违约惩戒机制。二是以地方性财政资金为主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升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三是建立区域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金融控股集团,通过多样化经营分散金融风险。四是完善区域性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投资渠道,通过丰富农业保险品种和开拓农产品期货市场等,扩大农村居民投资范围、提升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