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改革 正式金融 非正式金融
农业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三农”问题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程
1979年,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非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转型。我国从1979年开始,对金融部门的投入产出品市场进行了改革。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到1988年的改革调整阶段。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第四次得以恢复,随着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银行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国家否定了信用社的双重管理体制,重申信用社合作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并先后进行了以搞活业务为中心、恢复和加强信用社“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理顺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1983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了企业化运营。
1984年,国家指出必须抓紧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其方向是: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集体所有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到1988年,通过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信用社的存贷业务、自有资金积累快速增长。这一期间农村信用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1988年到1996年治理整顿阶段,1988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我国实行了紧缩财政和紧缩信贷的“双紧”方针,信用社进入了整顿阶段,初步改变了信用社即是集体金融又是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初步理顺了农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的关系。但在宏观紧缩的情况下,原来对农村信用社松绑的种种改革措施重新取消(如取消指令性计划、允许多存多贷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信用社还要承担保值储蓄、购买金融债券的政策性亏损,再加上信用社内部管理的不规范,信贷资产的质量不高,非正常贷款比重高,贷款收息低,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亏损日益严重。
除了对信用社的改革外,1994年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任务是为农产品收购、消除贫困和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在中国农业银行接管了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使命后,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农业银行改革的方向是国有商业银行,以盈利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按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原则从事经营管理。本着追求利润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它倾向于贷款给优质客户,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设置分支机构需要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因此其网点逐步开始由农村向城市收缩。
第三个阶段是1996年到2003年深化改革的阶段。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宣布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1996年政策性资产组合的分离,中国农业银行就成为了国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规定,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必须对自己的亏损负责,国家将不再提供支持。所以他们在放款方面变得小心起来,导致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渠道变窄,进一步的,受到管制和较低的利息率为农户在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储蓄提供了负面的刺激,这样就刺激了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比如农村合作基金会等。
第四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的信用社独立发展阶段。2003年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加快了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今年的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现代的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
二、改革中的不足及遗留下来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使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实行城市化工业化的赶超战略而攫取了大量的农村剩余,使城乡的差距逐步加大,造成了城乡二元化的局面。农村作为城市的“补给站”和“消化站“,如果再不加快发展缩小差距,则城乡的发展脱节,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在农村金融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中,我们发现所有问题所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如何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改变,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新的经济成分在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其扩展经营的需求时,就成为了市场资金的需求者。虽然国家银行和信用社能够解决部分资金需求,但无法满足其日益膨胀的需求。在农村实行后,千千万万独立生产的农户也成了资金的需求者。对大多数农户而言信用社几乎是他们谋求外部资金的唯一渠道。然而,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根本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需求。那么,乡镇企业、农户,以及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等对资金的需求因该从何而来?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是仍然面临农村信贷支持不足的局面。
首先,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延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资本金融需求,不与农户直接发生信贷业务关系。其次,农业银行经营明确向商业化方向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是,近年来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向城市收缩,设在乡镇的分支机构被大量撤并,因此难以支持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再次,农村信用社在于农业银行行社“脱钩”时,被动的承担了大量的呆账,造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历史负担严重,没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正式金融机构都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和服务时,在客观上需要有私人金融组织的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因为要承担来自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可能带来的双重压力,加上农村中农户居住分散,贷款规模小,国有银行一般不愿向农业企业贷款。而民间金融是由农村内部自发生成的,具有微观信息灵敏的特征,借贷双方彼此了解,促使了交易费用的降低。民间金融组织是在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与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双向的利害关系,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他们具有信息成本优势。虽然民间金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管理的不规范以及发展过快,使得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私人钱庄很多,高利贷发生率高等,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金融机构;农业生产
一、农村金融的界定
对农村金融准确定义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却还是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这个词冠以“农村”的符号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义反复的定义,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其次,是对“金融”的理解过于形式化。传统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仅仅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它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因此,作者将农村金融定义为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它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与其他经济、金融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系统。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
金融进入农村领域,本身就存在着一块短板,因为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它是分散而低效的。这样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银行概念和农村实际的生产状况如何契合点,是否能够适应农村金融这块水土还得另说。此外,农村的资金缺乏是比较严重的。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三农就是三农、金融就是金融’的问题,农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产品产销问题一直存在,这些不是单个金融部门能解决的。金融只能对资源配置起到一个引导和发现价值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金融不能只从微观角度来考虑,也需要通过宏观制度来考虑。另外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供给小于需求,农村资金逆流城市。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分割,不但城市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村资金却反而流向城市,造成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一般以农村经济实体为服务对象,导致对龙头企业的信贷供应存在过度竞争现象,而对农民家庭的信贷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能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的情况。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的被动局面。从而致使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最终没有能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融背景。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其足够的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增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合作经营性土地金融机构居多,它也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绝大多数由集体所有和农民经营的实际。考虑土地金融的性质、各国土地金融业务的趋势经验和我国长远发展的需要,我国应该筹建合作性土地金融机构、专业性土地金融机构和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三者相互合作、竞争和互补, 形成完善的土地金融机构体系。
政府是为农村金融提供服务的保障。首先是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应该对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大量贴息贷款。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和组织农村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保证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再有是实施损失补偿、救济金和特殊准备金等优惠政策,发行土地债券,筹集信贷资金, 扶持土地金融事业。最后是在法律和有关制度安排上加大创新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包屹红.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服务探索[J].农村经济与管理.
2011(5)
篇3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金融服务效率;经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4-0007-04
一、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
对农村金融效率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其研究角度各异,大多数文献围绕金融效率内涵、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及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借鉴。西方金融体系发达,没有二元金融的划分,因而西方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仅限于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或者研究分散于其他方面的金融问题研究中。国内多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背景,对农村金融或者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研究较多。归纳起来,国内外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金融效率及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
1.金融效率内涵研究。对于金融效率的内涵,目前尚未有统一观点,但更倾向于从资源配置角度来分析,包含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两个层面内容。前者包括储蓄与投资转换水平、市场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贡献等,后者包括金融工具的范围、弹性与选择、规模与风险、证券价格与利率、管制、税收和补贴、运行效率(中介成本的高低)、动态效率。如Koopmans(1957)把金融效率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经济运行视角,即社会资金资源的配置与运行机制;二是微观单元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微观配置效率,用投入产出效益衡量[1]。Fama(1970)则对宏观效率(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市场信息的特点把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类型[2]。Robinson (1974)认为金融系统的效率分为操作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是指金融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效率比,后者是指引导储蓄资金向生产性用途的有效性[3]。关于金融效率测度,Jeffrey(2000)认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及其作用,可以用资本关于GDP变化的弹性表示[4]。Stiglitz(1981)对市场信息效率进行了研究,认为即使有效竞争下,市场也可能不是帕累托有效[5]。
随着金融对社会资金融通作用日益突出,微观层面的金融配置效率的研究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Robinson (1974)将操作效率定义为融资过程中的成本收益比较,而配置效率是指将资金引导到具有效率的生产领域的有效性[3]。Jack Revell(1983)认为金融部门具有特殊性,难以直接通过投入产出之比衡量,因而仅根据金融体系本身的运作效率不足以衡量金融部门投入产出的效率,因此,金融效率分为结构效率和配置效率,其中结构效率是指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Annim(2010)进一步依据微型金融机构的双重目标将效率分成财务效率和社会效率[8]。
我国不少学者也围绕金融效率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可以大致分为四种观点:一是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金融效率观,该观点认为金融效率可以定义为金融资源在经济与金融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白钦先,2001)[9];二是基于金融资源观和福利经济学的金融效率观点,该观点将金融效率定义为优化成本前提下有效的配置金融效率以实现其帕累托最优(王振山,2000)[10];三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侧重于资本市场的金融效率观点,该观点从市场的有效性、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信息效率等方面分析金融效率内涵(李建军,2003)[11];四是从金融要素功能的视角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系统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率(杨德勇,1999)[12]。
2.农村金融效率界定。 国外并无二元金融之分,对农村金融效率无特别界定。国内研究结合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把农村金融作为金融子系统,而金融效率概念演绎到农村金融,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可以分为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前者指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后者指以农村信贷投放为手段的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如程炳友(2009)等[13]。二是把农村金融效率纳入到制度效率的框架进行探讨,认为制度效率是采用新制度后引入制度成本与取得的收益之比,体现了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动员金融资源并能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张杰,2006)[14]。三是从功能视角考察农村金融效率,认为农村金融效率应结合农村金融以及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相关概念,因而农村金融效率是指农村金融通过清算和支付结算、转移经济资源、储备或聚集资源与分割股份、风险管理、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等功能的发挥,有效满足农村各类经济需求,促进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邓奇志,2010)[15]。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4期2013年第4期(总第184期)岳意定,刘立新: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及借鉴(二)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评价
Yaron 提出的业绩评估框架是国际上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评价的体系(Yaron, 1997)[16]。该评估框架包括“目标客户的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性”两个基本指标,因此,能够全面度量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安翔(2003)以Yaron 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框架为标准,选取资产规模、贷款和存款规模及其增长率、贷款的结构及农户贷款的增长率、贷款条款和交易成本5个指标反映目标客户覆盖率; 用补贴依赖指数( SDI)反映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并且认为只有通过用以上几类指标具体衡量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并与改革成本相比较,才能得出一份客观、公正的结论[17]。
此外,PEARLS 评价体系是世界信用理事会( WOCCU) 所倡导的最新、最权威的绩效评价体系。“PEARLS”由微型金融机构绩效衡量的6个方面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 保护( Protection) 、有效财务结构( Effective Financial Structure) 、资产质量( Assets Quality) 、成本回报率( Rate of Return and Costs) 、流动性( Liquidity) 和增长率( Sign of Growth)。吴庆田、陈伟(2010)根据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动态互动的关系,建立宏观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微观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及金融市场效率指标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之间的进行因果关系实证检验[18]。(三)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金融效率内涵层次丰富,其概念既涵盖宏观金融运行机制也包含微观操作及运营实践,内容相当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环境因素。 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市场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进展及银企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周小川,2004)[19];而宏观金融环境包含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信用、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等(李延凯,2011;黎和贵,2007[20,21])。普遍认为金融环境改善具有资本积聚效应,提高储蓄率和投资储蓄转化率,改善资本配置效应,并有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化发展[20-26]。Jacob Yaron 等(1997)认为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偏向政策、政府过度干预降低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16]。谷慎、刘泽仁等分析了制度供给的不足及制度的不协调,揭示了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27,28]。
2.信贷因素。 信贷资源的配置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大量的学者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研究。朱喜、李子奈(2006)运用VEC模型分析了信贷分配效率,认为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和农村投资间存在不均衡关系,短期也没有促进农民收入及农村投资的增长。政府需放开管制,放开利率,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29]。温涛、白广玉等认为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配置低效率是农村金融效率的表现,是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瓶颈[30,31]。薛薇、谢家智(2010)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二元结构特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局面,正规金融由于道德风险其交易成本偏高,非正规金融依靠关系型契约机制及合作信任机制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32]。
3.组织体系因素。 岳意定、胡愈等(2006)分析了农村垄断市场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低效率,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帕累托改进的重要意义,证明其存在将提高信用社、政府及农村经济主体的效率[33]。洪正(2011)从监管效率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可行性[34]。
4.功能性因素。也有学者从农村金融的功能视角进行分析,透过对其功能的审视,解释了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原因。褚保金、张兰等(2007)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结构、经营规模对农信社经营效率影响比较大。但是前者认为随着信用社存款的增加,其经营绩效明显下降,后者得到的结论却相反[35]。 张兵、周翔等(2009)认为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也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36]。二、对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的评析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中,提高金融效率无疑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农村金融市场化取向改革路线确立后,农村金融机构必然有提高经营效率以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诉求,农村金融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意愿不突出,支农效率不高。由于其运营土壤根植于农村市场,必然也区别于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包含农村市场的服务效率,这明显区别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纳入到金融效率内涵逻辑框架。因此,在效率层面如何重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所必然涉及的问题。
目前文献多以宏观层面的金融配置效率作为研究视角,对其概念界定及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研究比较深入,拓展了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分析空间,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这些研究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全面分析与梳理,其研究内容限于对农村金融效率的宏观分析,研究维度限于单维分析,缺乏对金融效率宏观及微观有机体系的整体把握。事实上,服务效率是联通两者的桥梁,如果缺乏对服务效率深入认识,就难以揭示农村金融效率不高的深层次问题,难以摆脱仅仅从农村信贷层面把握农村金融的传统视角,难以提出评判农村金融效率的客观、合理标准。因此,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研究视角应不断地拓展,应结合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机构效率内涵,从金融服务的角度综合把握农村金融与“支农”的关系。
现有研究中评估框架多针对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于经营效率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尚未提出农村金融效率的有效评估框架;评价指标选择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有文献根据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素提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但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缺乏验证,并且缺乏针对微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定量研究多采用DEA为主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假定要素可自由流动,这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参数分析方法由于假定影响因素的参数固定,难以涵盖其他影响因素,因而分析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法进一步改进。
三、结语
上述研究结论为改善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1.农村金融效率问题主要原因是涉农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利用率低、农村金融组织缺乏,这表明我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应着手于扩大政府对农村市场的资金投入,指导涉农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方面。
2.法律、社会信用体系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因而可以从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创造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效率的外部环境。
3.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帕累托改进,这表明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Koopmans, T. C. Three Essays on the State of Economic Science[M]. New York, McGrawHill,1957.
[2]Eugene F. 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57, 2(25):28-30.
[3]Robinson. Socialist Economies and Consumer Sovereignty[J].Journal of finance, 1974,3(1):10-35.
[4]Jeffrey Wurgler,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187-214.
[5]Joseph E.Stiglitz,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3(71):393-410.
[6]M.J. Farell.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57, 3(120):253-290.
[7]Jack Revell. Efficiency Financial in the Sector[J]. Microeconomic efficiency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1983, 3(2):41-87.
[8]Annim S.K.. Microfinance and Household Poverty Reduction: New Evidence from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 2010,38(12):23-46.
[9]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0]王振山.金融效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1]李建军,曹雁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效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4):42-46.
[12]杨德勇.金融效率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13]程炳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 2009, (8):12-17.
[14]张杰. 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现实审视及优化路径[J].经济学,2006,(5)::52-55.
[15]邓奇志. 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现实审视及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10,(5):12-16.
[16] Yaron, Jacob, McDonald P. Benjamin, Jr., and Gerda L. Piprek. Rural Finance; Issues, Design, and Best Practices. Environmentally and soc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monographs series 14[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
[17]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 2005, (10):21-27.
[18]吴庆田,陈伟.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指标体系构建及互动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0, (6):20-25 .
[19]周小川.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 金融时报,2004-12-07.
[20]李延凯.金融生态演进作用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透过资本配置效率的视角[J].中国行业经济,2011,(2):12-17.
[21]黎和贵.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07,(2):15-21.
[22]吴江.金融生态、政府行为与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来自重庆市各区县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经纬,2010,(3):22-28.
[23]孙刚.金融生态环境、股价波动同步性与上市企业融资约束[J].证劵市场导报,2011,(1):1-7.
[24]韩廷春,赵志赞.金融生态影响增长的机制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09,(2):21-25.
[25]周再清,彭建刚.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与经济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7-12.
[26]龙海明,邓可欣等.农村信贷配给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13-17.[27]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9):2-9.
[28]刘泽仁,孙从海.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制度与效率[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2-17.
[29]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6,(7):21-32.
[30]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的经验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12-17.
[31]白广玉.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10):12-18.
[32]薛薇,谢家智.农户借贷约束、金融机构效率与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J].农村经济,2011,(11):12-18.
[33]岳意定,胡愈,陈伯军.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2006,(12):13-19.
[34]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12-19.
[35]褚保金,张兰,王娟.中国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1):13-19.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 创新 动力机制
一、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中的“生态”概念是对生态学的生态概念的借用,整个“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它是社会科学概念的“金融”和自然科学概念的“生态”的结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金融生态包括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连环扣,金融生态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可能影响整体的良性循环和运行效率。
二、建设创新的金融生态的意义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企业竞争力。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以及企业违约因素比较复杂,有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有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的影响,有客户质量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大多与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不健全有关。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规律的结果。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深,金融生态对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决定作用就越明显。金融生态好,商业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之,则会引发资金的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村金融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
农村金融生态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制度变迁与创新过程。由制度经济学可知,制度变迁与创新是通过极为复杂的规则、法律、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制度设立、替代、转换交易的过程,而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动因既有微观方面的,又有宏观方面的。
(一)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动力是预期净收益大于零,而影响预期收益的根源在于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又包括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和技术等的变化。基于此,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的动因在于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的变化、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以及农村居民投资收益、储蓄偏好的改变等。(1)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农村金融领域,当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农村货币资金的供求和流向、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和利润水平、同业拆借利率等都会跟着变化,从而产生重新缔约和重新制定规则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预期收益和成本,进而导致金融制度为利益协调所做的变迁与创新。(2)信息成本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加,即信息成本增加。于是,金融组织和个人、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信息成本。因此,信息成本的增加将会导致原有的高信息成本下的旧制度被新制度代替,而这种新制度将大大降低信息成本。(3)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的最大作用在于增加制度创新潜在收益的同时,还降低了制度创新的成本。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金融工具、产品的推陈出新,使得金融组织在增加业务空间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还规避了金融监管。于是,国家为了增加监管力度,往往要对金融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4)偏好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投资收益和储蓄的偏好,往往受自身收入水平、金融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利率水平等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更趋合理化,并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制度中的非正式制度受新的信念、道德标准、信用观念、消费方式等影响而发生变迁。
(二)宏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1)金融供求均衡化。农村金融活动的目标是满足农村社会对货币资金的供求需
要,即在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实现资金的合理流动。主流经济学指出,市场机制是实现供求均衡的最有效方式。但往往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进行调节。金融制度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常常出现不稳定性,需要不断调整、创新,从而达到资金供求均衡的目标。(2)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农村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交易摩擦,使交易顺利进行,并且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是交易主体收益—成本函数的关键变量,因此,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创新等都是金融交易过程中为降低交易费用,进而增加净收益而发生的。(3)金融交易公正化。农村金融交易的公正化是保证金融交易双方利益、维持正常交易秩序的制度安排,尤其体现在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之中。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交易中的不公正现象随处可见,如信贷发放的条件、 对借款人的区别对待等,严重损害了金融交易主体的切身利益,甚至使金融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或个人得不到贷款,而得到金融资源的一方又大量浪费,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于是,就需要通过金融监管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调整、变革与创新来提供公正化的交易环境,使金融交易正常进行。(4)金融运行安全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的任何失误,必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对于金融活动的监管上要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领域,由于交易主体个人素质、市场意识等方面的缺陷,交易中的风险更大,于是农村金融领域的监管应更加严格、周密。同时,对于金融交易制度(契约、交易规则等)、金融组织制度等的实施应有法律法规的保证。(5)金融运行监管化。不断提升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增强监管能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对金融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再者,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和知识,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和应用;另外,选拔和引进高素质监管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队伍中来,增强监管活力。最后,监管人员需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秉公办事,树立良好形象。恰当确定金融监管内容,进行全面风险监管。根据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重视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也要注重对市场运作过程和市场退出的监管。优化金融监管手段与方式。运用合适的监管手段和方式实施金融监管。总体上来说,金融监管主要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以金融稽核手段为主,金融稽核的主要内容需包括:经营业务是否合法、资本金是否充足、资产质量如何、管理是否科学、盈利能力怎样等。监管方式需采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定期监管与不定期监管相结合、重点监管与全面监管相结合、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四结合”并用的全方位监管。综上,金融运行的安全化促使金融监管制度、法律法规制度等不断变迁、创新,以防范金融危机。
四、结论
农村生态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生态金融制度的基础结构,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农村生态金融发展问题,重构一个适合于当前及今后长时期的农村生态金融创新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强农村生态金融资源的协作和整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农村生态金融体系运行风险,创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投入持续增长的资金供给机制,协调经济金融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信用社体制 朱崇迎 现代商业 2008/32
2、 农村金融生态优化与农村投融资体制创新 谢升峰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04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现状
金融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十分有利于社会的问题妥善解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狭义上而言,良好的金融工作局面有利于市场繁荣,生产力发展。为了探究农村金融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1.1农村金融工作的内容
金融工作简单而言就是指货币的一切行为,货币的流通以及存款,借款等一系列的经济货币行为都可以称之为金融,说的更为通俗一点就是一些和钱相关的活动均可以称之为金融工作。农村金融工作的含义就是给金融工作增加了一个地域限制[1],也就是说发生在农村以及与农村相关的金融工作均可以称为农村金融工作。
1.2农村金融工作的特点
农村金融工作比较于金融工作,由于有了地域的限制,农村金融工作便有了属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分析了农村金融工作内容的基础之上,经过研究和分析,可知农村金融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工作涉及面小: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主要是从农村金融工作的体量上来分析,可以说是农村金融工作最为主要的特征与特点。农村金融工作涉及面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金融工作覆盖经济人群少。农村金融工作所涉及的经济人群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经济人群少并不是指农村的人群少,而是指农村中参与金融活动的人群少,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其二,农村金融工作涉及的产业单一,具体表现在农村的金融活动围绕的经济活动基本不外乎农业生产以及劳务所得[2],所以说农村金融工作的涉及面小。2)金融活动形式单一:农村金融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金融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通俗意义上而言,就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既然是有关于钱的一切活动,那么这里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存款,取款,投资等一切流通与运作形式。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活动形式单一,所涉及的部门较少,而金融活动最多的便是存款取款,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一方面十分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金融进行监管,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货币在市场中流通起来才能对市场繁荣产生积极地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自然而然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金融活动单一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总的来说,就是一种经济意义上亏损[3]。3)金融工作所依附的市场较小:金融与市场是一组密不可分的概念,主要是指金融活动必须依附于相应的市场才能进行。例如国家的金融主要依附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并且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工作所以依附的市场较小,这与农村经济人群的规模小也有关系,即农村的经济市场小。良好的经济市场应当是具有较大的规模,丰富的经济产业链条,以及较强的抗干扰与抗风险的能力,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有利于金融的发展[4],在经济学的学术层面而言,就是繁荣的市场经济促进金融的活跃,活跃的金融促进市场的繁荣。总的来说农村的经济市场通常是不具有上述有利因素去促进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农村的金融工作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机制,即宏观调控,和更多的经济政策,在保证其正常运转的情况之下,促进其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繁荣。
2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
农村经济虽然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少,但也不能忽视农村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虽然涉及的经济人群少,但覆盖的群体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随着全面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前景与优势显而易见。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当前农村金融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规范性不强
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的最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金融工作存在着巨大的不规范性。农村金融活动中规范性的缺失[4],这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作用,大大增加了农村经济纠纷,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金融经济工作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其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金融活动不规范。如两人之间的借款行为,在借款之初,由于个人之间关系良好,并没有写下任何凭据以及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后来往往因为某些原因,使得这笔借款就存在了争议与纠纷。这就是一定典型的不规范行为,要是在借款之初就立下凭据,或者有中间人作证,就会避免这种纠纷产生。其二,个体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由于农村经济人群对相关的金融常识与规则了解不清就导致了向机构借款时偶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通过笔者的调查,农民向金融机构借款,吃拿卡现象在部分地区大量出现。以上均体现了农村金融中规范性不强的特点。
2.2金融意识薄弱
农村金融工作中还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意识薄弱,这里所说的金融意识薄弱主要是指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经济人群。金融意识薄弱。金融意识薄弱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尤其对于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农经经济人群金融意识的薄弱主要体现为,没有清楚地认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于是导致金融活动仅仅集中在存款和取款之间,投资的经营意识淡薄,以至于导致了经济意义上的货币亏损。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的金融工作中,主要跟农村经济人群所受教育的程度有关,由于其缺乏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就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2.3依赖性强
农村金融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政府的金融政策,也就是说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短期来看,依赖于政策层面的支持有利于农村金融工作的开展,可是长期来看,这对于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这是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是在宏观层面上考量得出的具体结果,但是并不一定适应于确定的某个地方。如果农村金融长期依赖于国家的金融政策,没有形成自己的结构与特色,就很难对于所处的农村经济市场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提升农村金融工作的地域自主性,减少政策层面的控制,使其自主发展,就会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市场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4抗风险与抗干扰能力不强
农村金融工作另重要的特点就是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短期内基本无法解决,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弱化这种限制条件。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活动形式单一,这就使得其中的某一金融活动形式受到了不可抗因素的干扰,就会使得整个金融工作出现风险。另外一个原因是农村金融工作所依附的农村经济市场较小,这也使得了较小的市场不足以抵抗较大的金融风险。第三个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正如俗语‘将鸡蛋放入一个篮子’所言,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后果显而易见——农村金融工作缺乏抗风险能力与抗干扰能力。
3浅析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监管
要改善农村金融工作中的问题,首先就应该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的监管,杜绝农村金融工作出现的不规范与不合理的行为。这里的监管主体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可以减少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纠纷,规范农村金融工作的活动,使得农村金融工作都在合理合法的背景下开展。
3.2提升农村经济人群的经济意识
要对农村的经济人群进行经济意识的培养,主要任务在于使其认识到一般的市场经济的规律,这样可以丰富农村金融活动的形式,同时也丰富了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提升农村经济人群的经济意识,仍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组织和教育,应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去抓。
3.3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最大的目的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换一种思路而言,大力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会对农村金融工作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大力扶持农村经济,使其向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从而完善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这对于提升农村金融的抗干扰与抗风险能力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总的来说,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之下,思考一切有利于经济繁荣的措施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村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众多的人口,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说是农村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闯 单位:葫芦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武国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2]佘传奇,韦永忠,刘军.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08,(02).16-18.
篇6
1.农村金融风险的概念。
1.1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概念的区分。金融风险往往在金融活动中出现,金融资产发生亏损,金融机构出现经营不良的现象。市场经济下,每一个金融主体都会在金融活动中面临或大或小的金融风险,这是金融市场的常态,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金融风险能够被一定程度的防范,当处理不及时时,就会造成风险的累积,不断累积的金融风险能够引发金融危机,为金融市场带来不便。二者都属于金融现象,都能为金融市场带来大的影响。
1.2农村金融风险。市场经济下,农村金融市场中融资双方实际存在着资产的不确定性与亏损发生的可能性。由于存在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交易的实施,又由于客观因素的变动,使得实际收益会与预期收益有很大误差,进而形成了金融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无法被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其不确定性。从整体看,不确定性有两面,正面的不确定性和负面的不确定性,既能为金融主体带来经济损失也能带来额外收益。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负面不稳定性,进而降低风险损失。
2.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分类。
2.1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利率与商品价格上,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息收入损失往往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在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体现就是农产品价格的变动,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分散,贷款往往集中经营某一类农作物,一旦受到环境因素或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信贷风险。
2.2信用风险。金融交易双方有一方不遵守合同或违约时,就导致了信用风险的发生。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运行中最主要的风险类型。信用风险有四个特征:客观性、传染性、可控制性、周期性。研究不良贷款出现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2.3流动性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业务既满足了资金富裕者的需求也满足了资金不足者的需求。但农村金融机构必须保证自身的资金正常流动,再开展存贷款业务。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资产风险与负债风险。资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不能足额收回到期的资产,使得一些负债无法偿还,不能发放合理的贷款;负债风险是指存款资金由于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不规律的波动。二者都能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和信用的流失。一旦农村金融机构发生流动性风险,筹资将会变得非常困难,风险损失得不到弥补,甚至导致破产。
2.4操作风险。从广义上说,操作风险包括除了上述三个风险的所有风险,具体有法律、声誉的风险、决策风险、转移性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无法度量,难以防控。从狭义上说,操作风险属于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是由于对资金运营的不当操作或违规操作引起的。因此,为了使操作风险发生比例降低,相关操作人员一定应遵守职业道德,对相关金融知识熟练掌握,使业务的操作更规范。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因此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容易发生操作风险,这对于农村中小金融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影响因素。
3.1资本充足率。资本的充足率影响了流动性风险的发生率,是银行资本运行效率的衡量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越高,那么其运行越有保障,就会拥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对资本损失的偿付能力也就越强,不良贷款率就会越低;相反,如果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要求水平,就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
3.2资产利润率。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运作中产生的利润所占比,直观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营运状况,是影响金融机构是否盈利的重要因素。资产利润率越高,金融机构在资产运作中所获得的收益就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高。高的资产利润率不仅能冲销坏账也能冲销不良贷款,从而降低了不良贷款率,资产利润率与不良贷款率成反比。一旦资产利润率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会变的恶化,不能够提供各色的产品与多样化的服务,信用风险发生率大大提高,也增加了银行违约风险率。
3.3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是指随时准备用资金冲销坏账,决定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果风险发生而拨备覆盖率过低,则会出现利润虚高的现象,使损失准备资金的补偿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如果拨备覆盖率过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获得的利润会降低,使经营水平受到影响而不能保持稳定。由此可知,如果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数额很大,但金融机构有足够的拨备覆盖率,则可以补偿损失,降低不良贷款率;反之,农村金融机构则没有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没有充足资金冲销不良贷款、弥补损失,使得不良贷款率增高。
3.4涉农贷款占比。在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中用以农业的贷款占的重称为涉农贷款比,侧面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款制度。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知,涉农贷款占比的高低联系着金融机构的风险发生率,涉农贷款占比高,对农业的贷款配给大,由于农业贷款时常发生的的自然风险和道德风险,使得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反之,风险会较低。如果有金融机构为了高收益而愿意承担高风险,则隐性提高了不良贷款率。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现状、问题和成因
随着我国不断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规模逐渐扩大,供给资金不断增多,服务产品也日趋丰富多样。尽管国家对金融机构制定了多项支持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机构仍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不良贷款率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还存在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和盈利性风险。
1.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我国对农村金融机构制定了“低门槛,宽准入,严监管”的发展政策,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获得创新,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金融体系。截止到2012年,我国涉农贷款的余额是17.6万亿元,较2007年增长188.2%,增速为24.3%。可以看出我国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扩大情况。
2.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问题。我国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存在。
2.1农业效益相对较低,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回报也较低,而为农村提供金融业务的成本却很高,使得农村存款吸收快、贷款发放慢,各种风险极易发生,种种不利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2.2大型商业银行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动力不足,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外流的现象。
2.3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环境和政策不匹配,设施不到位,缺乏贷款中介服务等,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3.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
3.1农村金融机构实力较弱。农村金融机构本身资金不充足,一些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在8%以下,贷款金额受到了限制;又由于农村地区贷款客户较分散,收益不能得到保障,使得贷款风险变大,不良贷款率升高。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损失吸收能力不断得到弱化、内部法人管理机制的缺陷使其在竞争中不占优势。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薄弱,使得呆账、赖账、不良贷款多有发生,一些陈旧的贷款收不回,风险得不到分散或转化,抑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3.2内部控制机制有缺陷。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年龄不均衡,存在大量专业技术水平低、观念陈旧的高龄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中的隐患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员中有一部分文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学习过相关金融知识,职业素质不达标。农村观念的落后使得进入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通过熟人介绍的,这些工作人员操作习惯差、认知不足,忽视风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业务效率,影响了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宣传,使得金融机构的创新不能正常地进行,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3.3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制度缺失。一旦有风险发生,金融机构一定应及时弥补,否则会造成风险的积累,严重后直接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而有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了单纯追求利润而忽视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对信用度较高的企业或个人发放的贷款利率高,对信用度低的企业或个人发放的贷款利率低,最终导致了“风险高,收益低”的现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的滞后性,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制度。并且,我国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不具有对风险损失的补偿能力。
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对策措施
建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体系,不仅从宏观上对市场风险进行分析,还应在内部建立起防控体系。宏观上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保险制度,微观上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对风险进行分类,建立起信用评级制度,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1.宏观防控农村金融机构风险。
1.1政府应明确职能,加强财政补贴。政府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风险高的地区金融机构加强财政补贴,推行优惠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还应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借贷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另外,地方政府应与金融机构划清职能,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干预,激励其自身发展,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1.2建立农村金融信用机制。首先应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推行建设农村金融机构信用机制。对农村地区宣传信用知识,做好对借贷者的信息以及信用级别的记录,完善借贷者的数据档案,对信用度较高的企业或个人实施优惠政策。另外,政府应减少在改革中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做好监管工作,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高效性,发放贷款的合法性,控制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1.3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风险监管。农村金融机构应考虑到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放宽准入限制,支持能够促进农村发展的金融机构的建立,通过改革或扩股等方式引导名营企业进入农村金融体系;(2)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高资产质量,加强盈利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体系巩固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3)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行政职能,使其向服务部门进行转变,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协调和服务能力;(4)建立起规范的约束机制,明确经营业务,主要发展政策性业务,对自营性业务应慎重经营,两种业务应分账管理;(5)鼓励保险公司进驻农村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分散市场风险。
2.微观防控农村金融机构风险。
2.1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为了预防信贷风险,需建立担保措施,为信贷人员提供风险金,提高借贷者的担保率,担保方式可以采取联保互保,一旦有一户贷款出现违约,可以通过风险保证金制度使其他信贷者进行补偿,减少资金损失,提高其风险抵抗能力。
2.2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经济变化的敏感度。经济是呈周期性变化的,但无论经济周期如何变化,农村金融机构都应提前做好预测,对风险进行评估,调整好信贷措施,保证业务的稳定发展。
2.3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经营水平。提高资本充足率等于变相降低信用风险,提高抵御能力。
2.4发展多元化金融产品。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不仅能拓宽弄金融机构的收入渠道,也能提升其业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使金融机构不再依赖于贷款利差。例如手机银行、理财、担保等业务,减少信用风险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冲击,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篇7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长期以来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金融业的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对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角下研究农户融资和农村金融发展,运用好虚拟资本理论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合理发展虚拟经济,对我国农户融资和农村金融发展制定政策,发展好我国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意义
“虚拟资本”这个理论概念是由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中第一次提出来的,《资本论》这部著作在理论上通过对虚拟资本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在理论上提出“虚拟资本”这个概念。世界经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变得更加丰富与完善,并出现了包括期货、期权、金融衍生品等的许多新生事物,并发展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当前虚拟资本提供了一种新的储蓄―投资的转化机制。[1]根据对资本利润率变化的比较,虚拟资本能够合理选择资本流动的方向,从理论上来看,能够起到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激发社会潜力的重要作用。虚拟资本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条融资渠道,在企业急需资金的时候,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因此,对于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具有优化生产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2]
2我国农户融资面临的困难境地分析
21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地区信用法律体系建设很不完善。目前,信用等级评估、信息采集等方面缺乏相关法律条款的支撑,对于失信行为的惩治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第二,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一些无贷款需求的农户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相关信息,给农户信息的采集造成极大困难。第三,信用意识淡薄。许多农户身上仍然具有很深的小农思想,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合同违约、逃避债务等不诚信的现象,许多农户对信用的征集、评估等相关业务缺乏信任,不愿意参与其中。
22农村地区资本流通速度缓慢
资金流通速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许多农民把挣到的钱都积攒起来,部分农民甚至将资金直接存放在家里,?@种行为极大延缓了农村地区的资金流通速度。同时,由于我国邮政储蓄转存央行利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造成农村地区的资金通过邮政储蓄这个渠道大量流向城市。[3]导致了农村地区资本的流通速度缓慢,资金处于短缺状态,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和农户融资的发展。
23农村地区金融工具相对单一
相对城市,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这种现象就对金融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创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制约。形成农村地区金融工具相对单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金融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复杂劳动,需要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具有这种技能的人才一般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导致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基层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不是很高。第二,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从硬件上对农村金融工具的推广和创新工作形成了制约。[4]
24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吸收农户存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然而,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服务体系还处于不完善的现状:第一,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合作社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缺少直接的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不是很高,在经营过程中,经常过多考虑风险而拒绝一些贷款。第二,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大量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生,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然而,由于这些大学生大部分在城市里出生和长大,他们对农村的基本情况非常不熟悉。第三,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比较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有着资金额度小、服务对象多的特点,导致信用社员工对农户的服务质量不是很高。
3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视角下完善农户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31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行贷款的主要方式是小额信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小额贷款发放额度、利率水平和还款期限。但是,由于小额信贷的交易次数多、利率水平低,为有效控制其中的风险,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常常缩减小额
信贷的规模。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的季节特点,确定合理的还款期限。通过这些措施的激励,提升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提高农户从事生产性投资活动的积极性。
32提升农户对大额信贷资金的需求
在农村地区,农户借贷一般具有期限短、额度小的特点,并且农户往往缺乏有效的可抵押资产,这就容易在农村地区孕育出一个缺乏活力的金融市场。导致农户在扩大再生产时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为规避较大规模带来的风险,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果农户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欲望,农村经济就只能为市场提供初级原材料,从而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提升农户对大额信贷资金的需求,积极鼓励农户开展规模农业、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性投资活动。
33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构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对于个人信息采集、资产及信用状况评估等相关业务,往往只是简单地依托基层机构开展。要在实践中做到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管理体系:首先,加快征信行业和征信服务的立法进度;建立起征信行业的相关惩罚机制,在考核参数的设计时要以整个家庭成员的信用情况为依据。其次,加强农村金融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使农村信用管理体系变得完善,从而实现农户融资和农村金融市场又好又快地发展。
篇8
调查发现,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信社过去发放的千元甚至百元类贷款,近年来已几近绝迹,这必然为农村金融支持“三农”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一农”即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贷款难”问题,一直是关乎农村金融的社会声誉及其市场定位的利益所在。
近年来,农村金融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已得到广泛认同,并取得相当成果。
令人遗憾的是,大凡提到“三农”问题,传统的农业“种养加”项目似乎已成为代称,一些有关农村金融业是否尽心支农的最好证明总离不开帮助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农用机械等等。
毫无疑问,发放贷款支持农民种粮食种菜是支农,养鸡养鸭是支农,加工农业成品、半成品也是支农,但这些传统概念下的“三农”还能否真正概括现今的“三农”大市场呢?
在小额农贷不断得到推广、完善和规范后,基础农业“贷款难”问题已得到根本性改善。
伴随农民进城、下岗人员从商,农民增收主渠道向城市靠拢,“三农”增收的主体也随之向城市推进,围绕城市已逐渐形成一个庞大并极具潜力的“三农”市场。
这一市场的主体主要由农民构成,故对农村金融的“三农”定位更具意义,但因其群体来源分散,又有悖农村金融业长期以来执行的贷款属地原则,造成农村金融对其虽然支持但却缺乏力度。
更有许多地方没能对这一主流市场引起高度重视,一度使目前城市及边缘地带农民出现较以往更为严峻的“贷款难”问题。
这与农村金融业,特别是处于前言的农信社的“三农”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新的矛盾,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定位“三农”进行重新认定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赋予农村金融业定位“三农”新的内涵,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从思想上尽快摆脱对传统“三农”市场的认识和束缚。
按照市场需求层次,加快构建农村信贷领域的“大三农”框架,无疑是当前及今后农村金融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选择。版权所有
以满足农民“种养加”信贷资金投入需求为基础,按照农民增收主体市场变化,将小额信贷支持系统尽快向农村工商业户、中小企业群进行“技术移植”,发挥农村金融业网点、资金优势。
篇9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绩效
一、市场绩效及评价体系
市场绩效的概念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我们将农村金融市场绩效理解为在农村市场上,金融企业在资金融通和信用创造过程中,金融产品和服务获得的收益,以及配置农村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福利的效率。农村金融业市场绩效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反映组织中企业经营状况的经营绩效指标和反映组织整体效率的综合绩效指标。
经营绩效是指农村金融机构绩效,即把农村金融部门当成一般产业部门,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这一部门的主体在经营发展中的绩效。其指标有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收入利润率。综合绩效是指把农村金融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金融市场运作效率及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效果,它综合体现了货币量与农村经济总量的关系。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绩效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营绩效分析
1.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后其贷款结构不断调整,农村贷款比重逐渐降低,农业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绩效大大降低。测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2001-2011年经营绩效中资产利润率、平均收入利润率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收入利润率可得农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之下、并且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绩效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属于农业政策性银行,其经营绩效应倾向于该银行政策职能的发挥,因此对于它的绩效评价要区别于商业银行。比如国有粮棉企业不存在还款的激励和压力,产生较高的不良贷款,以及退耕还林等都影响农业发展银行资金的循环。数据显示2011年末如果包括政策性不良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54.1%。
3.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和农业保险。邮政储蓄主要适用于信用评级高的国家级涉农公用企业和公用工程。一般的农村金融业务很难获得贷款并且贷款资金有限,因此邮政储蓄在对农村资金支持方面绩效甚低。农业保险表现为“两高三低”的特征,即高风险、高亏损和低覆盖率、低供给、低投保率。较高的灾害损失率使得农业保险具有较高赔付率。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综合绩效分析
1.指标选取
考虑农村金融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进行分析。
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是指一定时期的金融活动总量(Ft)与经济活动总量(Wt)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RFIR=Ft/Wt,简易计算公式为:一国(地区)全部金融资产与同期GDP的比值。
农村金融相关率为:RFIR=(RD+RL)/RGDP
注:RD表示农村存款余额,RL表示农村贷款余额。农村GDP等于全国GDP乘上农村GDP占全国GDP的比重。
2.统计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及相关数据,计算出代表农村金融综合绩效的农村金融相关率。
3.结果分析
由于朱建华(2005)用类似的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作了实证检验,得出1985年、1993年、1999年的RFIR分别为53. 91%、117.89%、182.33%,他将结果与国外的金融相关率做了比较,得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进程大约比世界平均水平落后了20-30年。除去指标选择的差异,本文计算的RFIR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大致在相同水平,而且变化周期一致。故可以判断我国农村金融化绩效虽呈增长趋势,但仍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金融发展水平。
三、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绩效低下的原因分析
市场垄断是经营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由于政策的原因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浓厚的行政安排色彩、产权的不清晰使得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垄断程度过高,进而导致竞争不充分,因此在服务质量、金融产品的创新、业务领域拓展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上都无大的作为。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低效率。
四、提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绩效的方法
(一)创新不良贷款处置办法
各地农村金融组织都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内部防范机制,确保贷款管理程序化,严格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落实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管理等岗位的责任,确保贷款的安全。完善贷款手续,消除潜在风险。落实清收责任,采取有效的清收措施,实现不良贷款的下降。
(二)完善信用评级和担保制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乡镇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级建设,推动企业和农户走诚信经营的道路。构建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信用担保组织,在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主体之间引入一个第三方,通过为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
(三)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有序竞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防止农村资金外流,确保农村资金为“三农”服务。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继续发挥“支农”作用的前提下,要不断开发其他金融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崔慧霞.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效率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66-70.
[2]邓奇志.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现实审视及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10(5)::52-55.
篇10
在此笔者试对社区银行做一番探索。
从国内外经验出发,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升级有两种可行模式。一种是改组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是商业银行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从机构重组上打通微型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可视为“大”“小”对接机制的升华。这种模式要求以现存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易于监管,有利于村镇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不利的是,机构升级后大股东易位,主导权转移,可能受制于发起行的经营惯性,脱离“三农”。另一种模式是借鉴国外微型金融和合作金融发展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实践,探索组建“农村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源于西方金融发达国家,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毛细血管”,规模最小,但数量上占主体,是为居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绝对主力军。社区银行扎根社区,其最大的优势是与居民之间天然的“亲友”关系,有信息优势。社区银行依赖于核心存款(当地居民和微型企业的储蓄),因此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最大的好处是,改变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抽水机”的经营惯性,改善农村资金外流趋势,让更多本地资金留在本地,可以从源头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因此,在通过政策引导存量农村社区银行(包括各类农信社)回归“三农”的同时,更根本的是通过微型金融升级机制,形成增量改革动力,充实壮大农村金融微观基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社区银行是一类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微小客户(主要是微型企业和居民家庭)提供金融服务的区域性的小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一般很少,美国2002年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平均为3.4个(含总行),最多的在10个,其客户目标群定位在当地的小企业及个人小客户;同时,为保证竞争力,存款利率高于大银行,贷款利率比较灵活,收费也更低廉。因此,社区银行虽然体量小,但由于其经营灵活,对客户提供比较贴身的周到金融服务,因此其竞争能力很强,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或大规模的金融风险,这些社区银行往往有很强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