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分析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因素
1、会计自身特点制约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学的本质是以精确的数字运算形式计算来源于估计和判断的数据。首先,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实现的。会计所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肯定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如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这就使会计反映的当期利润与当期实际现金净流入可能不一致;其次,对相同的会计事项,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这种可选择性虽然也有一定原则以供遵循,但由于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才最合适完全取决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因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再次,会计处理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参数需要估计和预测,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或有事项等,这种预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预计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局限影响信息的有用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这种以会计报表为主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一些目前无法确认和不能通过货币计量但是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会计报告之外,这些非货币性信息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3、会计人员素质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和估计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在会计处理的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好的一个,如何把握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如何对一些新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这些问题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知识水平和实际驾驭能力,不同阅历、知识背景的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事项的判断往往是不同的,其结果也就必然不同。如果判断和估计不正确,或者是掺杂了个人偏见,会使财务会计报告大打折扣,甚至于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毫无价值可言。
二、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分析方法
1、识别关键会计政策。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在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主要是为对企业未来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而企业未来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表现,比如银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利息和信贷风险管理,零售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库存管理。分析人员应从动态角度来评价企业在关键成功因素方面的表现及其蕴含的风险,找出哪些会计政策和估计是计量和反映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并对这些会计政策和估计进行评价,以分析它们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
2、判断企业会计政策的灵活性。由于会计政策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可选择性的会计政策增大了会计实务处理的灵活性,几乎在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和费用项目中,都存在着可供会计人员选择的惯例和原则,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这种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企业财务报告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为管理者操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因此作为财务报告分析者来讲,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对同一个企业不同时点或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比较,必须分析其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评价企业会计政策的适当性。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根据现有会计准则有很多种备选的方法,这时企业往往会借助于会计政策选择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比如,变更折旧政策、存货计价方法、坏账计提政策等,是企业盈亏管理过程中常采用的手段;再有,从分析者的角度看,谨慎的会计政策不等于“好”的会计政策,过于“谨慎”和过于“激进”一样会产生误导。因此,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中,应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适当性做评价,进而明确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意图。
4、评价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由于会计信息存在不均等或不对称性,管理者可以利用披露的信息来影响分析人员评价会计质量和使用会计信息理解企业经济实绩的难易程度,会计准则对披露的最低要求进行限定,而管理者在最低要求以外是否进行自愿披露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披露质量是体现企业会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使用者在取得相关信息进行决策时,应注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是否被充分披露。
篇2
摘要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一般分为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可以通过这些财务比率分析得出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赢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本文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附注的分析方法,并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以实例说明。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分析方法
一、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1.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财会报表是企业或者其它经济实体向外界发表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企业编过编制会计报表把经营成果与财物状况以书面形示提供给社会有关方面知道。阅读会计表,如果只是浏览文字的内容,有时难以得到有用的信息,甚至会被表面的数字信息迷惑,为了正确显示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目前使用四种分析的技巧,这包含: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
横向分析是指用前后其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它增设金额增减与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会计项目在这段时间以内发生的金额表化与百分率变化;纵向分析是指同一年度各个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它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整个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这种形式的编制能对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对比经营和财务状况;会计报表的趋势百分率分率是指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一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财务分析比率是指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得到各种财务比率,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同一企业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与不同会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方法。
2.以财务报表观察公司运营状况
财务比率的分析根据范围与重点不同,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资产利用分析、财务结构分析与赢利分析。分析出财务比率是为了帮助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其它相关人员评估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根据几务数据调整投资结构与经营决策,本文将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表
中色股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资产(元) 7,932,635,937.35 8,568,017,686.99 9,341,266,644.58
百分比(%) 100 100 100
负债(元) 4,606,051,361.27 5,238,910,158.55 5,550,149,001.38
百分比(%) 58.6 61.14 59.42
少数股权(元) 1,669,343,132.71 1,589,280,291.52 1,994,606,730.47
百分比(%) 50.18 47.74 52.61
股东权益(元) 1,657,241,443.37 1,739,827,236.92 1,796,510,912.73
百分比(%) 49.82 52.26 47.39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企业 项目 2008比2007年 2009年比2008年
增减额(元) 百分比(%) 增减额(元) 百分比(%)
中色
股份 流动资产 383,378,047.26 9.62 293,415,176.38 6.72
固定资产 -73,984,612.87 -5.83 659,535,120.82 55.22
资产总计 635,381,749.64 8.00 773,248,957.59 9.02
负债 632,858,797.28 13.74 311,238,842.83 5.94
股东权益 2,522,952.36 0.08 462,010,114.76 13.88
现金流动统计表
中色股份 2007 2008 200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71990451.61 212212488.50 561041058.0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68725850.30 -471145249.59 -156369110.2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9997099.23 47258691.69 -45598614.12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额 188348470.91 -229509862.09 356829066.81
业绩综合对比
企业 年份 净资产收益权(%)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本年数 变动率
中
色
股 份 2006 31.64 22.05 0.73 2.23
2007 30.61 -0.03 22.54 0.02 0.87 0.19 2.38 0.07
2008 6.10 -0.80 22.53 0.00 0.59 -0.32 2.57 0.08
2009 4.71 -0.23 19.63 -0.13 0.52 -0.12 2.46 -0.04
1)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逐年往上涨,负债率涨幅为20.49,股东权益涨幅为13.96,该公司实力增涨是以负债的方式完成,这公司使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但是也增长企业要承担的风险。从负债率能看到有色股份在08年以负债的方式经营,经营善良好,同时,08年公司负债增长13.74%,说明该公司08年负债很重,09年就以规避风险经营,以稳健的方式进行运转。08年与09年股东权益往上升的状况,说明股东开始担心负债使自己的权益受损,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从现金比率能看到公司现金比率逐年往上长,还是可以做到短期偿债。从负债率能看到,中色股份有形资产净值债务是逐年上升,然而稳中有降,这项指标越大,经营的风险就越高,中色股份公司正在努力降低风险,提高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效益
总资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创造资金的能力,从07、08、09三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这个数据逐年下降,这说明近三年主营业收入都在下降,呈负增长状态。从流动资金的周转可以看到它也是呈逐年下降驱势,这表明态度中色股份流动资金周转效率快,周转次数少、天数少,它有在利用自己的资金,能较好控制资产运用率。从存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的存逐年增加,它耗费了大量存货成本,还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从应收帐周转率能看到它的收帐速度很慢,流动性低而且出现拖欠积压资金的现象。
获利能力
通过销售利润能看到09年主营收入降低,而成本没有降低,因此公怀需要降低成本和加强管理,它目前在主营收入上的获利能力并不高。
4)酬资能力
从总收益率的驱势能够看到这项收益率比较平衡,指数为正指,说明投资能得到的回报能力较好,但是收益率的增长是负增长,它的投资回报能力正下降中,同时也可以看到净盗产值呈大幅度下降区势,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大的波动,净资产使用率很低,投资者的权益很难保障。
篇3
关键词:财政部门 财务报告分析
一、撰写原则
公立医院遵循《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其财会制度较之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同时必须符合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初衷。为此,公立医院应立足于《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正确、全面、直观地进行分析,为主管部门以及最终财政部门汇总财务报告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撰写内容
(一)公立医院基本情况
1.公立t院总体概况
包括公立医院全称、明确为当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具体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姓名、公立医院地址、开办资金等信息;办院宗旨和业务范围;医院等级、业务特点、业务专长、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核定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内部管理模式、在编职工人数、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数、上年度年门诊量、出院病人人次等基本信息。
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通过计算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对比分析预算执行率情况,寻找并记录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促使及时采取措施。
3.绩效考核执行情况
根据上年度年初公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核指标通知要求,分别核算门(急)诊患者平均费用增长率、住院患者平均费用增长率、药占比、抗菌药物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规范收费达标率、医保可报比例、先诊疗后付费使用率、床边结账服务覆盖率、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例、净资产增长率、人均收支结余等指标,对照年初预定标准,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
(二)公立医院财务状况
(1)撰写出截至上年12月底,该公立医院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余额,比年初增长额度及百分比。具体描述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等项目的情况。
(2)分析该公立医院上一年度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增减的主要集中项目。
(3)资产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状况及原因分析,这应是财务报告分析重点撰写的内容,主要是分析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变化及原因。
(4)资产运营情况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值,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5)风险管理指标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的值,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建议,以便于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债务。
(6)发展能力情况分析,分别核算对比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的余额以及比年初增长额度及百分比。
(三)公立医院运行情况
1.收入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医疗收入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分别解析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剖析医疗收入结构,分类对比分析药品性收入、检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和其他性收入增减情况、特殊增减项目原因分析及建议;重点剖析财政基本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的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构成项目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重点关注公立医院出租房出租申报、招标、租金上缴及返回的执行情况。
2.成本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医疗成本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剖析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七大医疗成本总额、构成、增减原因,特殊增减项目原因分析及建议,重点剖析“三公经费”控制过程及结果,归纳公立医院该年度成本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控制的意见与建议;重点剖析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的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资金使用去向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计算并对比分析反映公立医院收支管理情况的指标
包括每门诊人次收入、每住院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支出、门诊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等,全面反映公立医院该年度收支情况及原因,以便于进一步挖掘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漏洞与潜力,提升管理效益。
4.结余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结余及剔除财政补助收入后的结余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计算业务收支结余率,以总体把握公立医院当年结余情况。
(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1)全面反映该院报告年度预算数、预算执行情况,执行差异率超过10%的项目原因分析,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2)真实描述当前该院内控管理情况,主要有组织架构搭建情况、内控手册编制情况、基础性评价自评得分及扣分原因、组织职工学习情况、风险自评简要结果、改进措施及建议等。
(3)相对全面地描述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报告年度资产清查、申请报废、目前待报废资产等情况,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在建工程,详细描述工程形象进度、已投资金额、计划结决算进度、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改进措施及建议等。
(4)详细阐述采购计划可行性绩效评价结果及采购计划执行后绩效评价结果。
(5)阐述公立医院现有财务人员结构情况,包括年龄结构情况、职称学历情况、培养继续教育情况、人才引进情况等,提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政府部门分析指标
运用固定公式计算、对比分析资产负债率、收入费用率、现金比例、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成新率、公共基础设施成新率等共性指标,为横向对比分析提供依据。
三、撰写体会
(一)服务共性
政府财务报告涉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归集是重中之重,也是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最基本要求。为此,公立医院应切实遵循相关编制要求,服从主流单位要求,服务于共性需求,尤其是在科目归属、往来应收应付冲销等细节上注重衔接、披露与剖析。
(二)体现个性
由于公立医院财会制度的独特性,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既应满足于总体分析需要,更要进一步分析公立医院的特性情况,以便于各级主管部门全面、深入地了解数据差异的原因。
(三)内容全面
公立医院在撰写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分析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梳理财务报告的所有数据信息,并结合其内外部环境,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
(四)剖析深入
篇4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局限性;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的就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一些资料为起点和依据,对企业现在和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对目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衡量,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这是其主要目的。整理、分析、加工、比较各种财务报表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决策信息,评价和解释企业的具体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财务报表分析最初主要是分析银行的信用问题,提供银行的整体财务情况和盈利能力的具体信息,以满足相关投资者的需求。而当前的财务报表分析在满足相关利益集团和企业外部的相关决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为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财务活动的预测和评价提供帮助,提供相关且直接的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且具体的帮助,对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促进企业的财务工作不再局限于核算记帐,而是真正地与企业管理融合。
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
1.分析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一般都是由报表的分析人员来完成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和分析工作。但是,对于财务报表的判断能力、认识程度、解读能力、分析方法和理论的掌握广度和深度等各个方面,不同的财务分析工作人员也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对财务分析的计算指标结果方面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分析人员如果只看计算结果,对于各项相关指标的关系和计算过程并没有全面的了解,那么对各项指标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就无法全面把握。
2.报表可靠性的影响
基于各种目的,很多时候企业都需要向外界展示自身的良好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如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那么企业对于会计报表或采用一些手段来进行粉饰,或是选择一些对于利润有提高作用的核算方法。如果进行人为的操纵,那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使用者所得到的信息则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会对信息的使用者造成误导,同时财务报表的分析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1.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是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因此有很多数据并不代表变现价值或是现行的成本。有些数据在通货膨胀的时期会因物价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假设币值不变,简单地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相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情况将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对报表的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难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
2.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数据并不是非常的精确,有些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人员的经验通过估计计量的,如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及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
3.信息资源反映的不完全性
在财务报表中所列入的信息只是能够以货币进行计量、可以进行利用的,并不是企业的全部信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的惯例或是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有很多的经济资源在报表中并没有得以体现。例如,在报表中,有很多帐外资产无法反映,因此企业的经济资源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信息资源中的一部分。
4.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
由于会计处理和会计政策具有多种选择,这就导致了同类型的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的计价方法等,都是能够进行不同选择的。即使是两个在实际经营方面完全相同的企业,在财务分析的结论方面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5.对于长期的信息反映缺乏相应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年度的分期报告,对于长期的潜力信息无法进行具体反映,只能对短期信息进行报告。
四、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相关改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分析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无论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方法采用哪一种,对于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来说,相关人员的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员对报表指标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分析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市场影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对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做到能够熟练的掌握,逐步提高和培养分析人员收集和运用综合数据的能力及在分析问题时的判断能力,进一步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2.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
可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业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动态分析是必须要注意的。不仅要弄清楚过去的情况,同时要对当前情况进行恰当地分析,这对企业未来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
3.加强附注信息的具体运用
对财务报表自身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充分表达的项目和内容所进行的详细解释和补充说明,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过程中,对于财务报表和相应的附注信息应该进行充分利用并联系各种相关信息。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信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
4.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现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很难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这些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报表的情况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定性判断,以定性判断为基础,进行定量判断与分析,将量的精密计算和人的经验作用充分结合,达到最优化报表分析的目的。
五、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总体反映的报表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内容包括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在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讨论,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要从非流动和流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的全部负债、资产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其表明了在某一特定的时点权益所控制或是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对净资产所有者的要求权和所承担的义务。资产负债表将符合会计原则的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利用会计的平衡原则分为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资产两大块,在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转账、试算、分录、调整、分类账等)后,以企业特定时间点内的静态情况为基础,生成一张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其主要功能是反应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阅读者了解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
六、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影响
对某一阶段企业的资金运转问题进行总体反映的会计报表就是现金流量表。通俗一点说,它就是对企业的资金具体是在哪些地方所使用的进行直接的反映,如在企业经营活动上所投入的资金,以及在投资中所产生的效益。这就清晰地将企业各项资金的具体用处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在了使用者的面前,让报表的使用者对每一笔资金的具体流向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为分析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于判断资金的投入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七、利润表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盈利情况,是利润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是利润表的主要项目。企业的具体业绩由营业收入综合体现,对企业当前和之前的发展做出对比,对企业在每一阶段是否有进步进行了总结;利润总额对营业利润进行了综合反映,将税费等开支减去,剩下的营业利润就是利润总额,既简洁又充分地对企业的纯收益进行了反映,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的可靠依据;营业收入去掉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净收益,最终所得到的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越高也就证明企业的效益越好。
八、附注、附表对企业的影响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对报表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这是附注和附表的主要作用。有很多人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阅读,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财务人员,还包括了企业的股东、投资者、企业领导和其他性质的一些阅读者。这其中很少有人拥有会计知识,对于这些投资者来说,财务报表与他们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财务报表的内容他们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对报表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做好附注和附表,对财务报表中所涉及的一些专业性内容或是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进行批注。这样企业的所有相关人员就都能够很好地了解报表的具体内容并对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分析,促使企业财务报表真正地实现公开化和透明化,这对于企业正确制定下一个政治决策或是经济决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财务报表对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细致认真,从自己的岗位做起,做出属于自己工作岗位的贡献。此外,做好财务报表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国家的和谐安定及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琳.论财务预警方法及其原则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篇5
关键词:会计制度新制度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内容
(一)资产负债方面分析
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负债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定着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医院负债直接体现医院资产之间的关系,是对医院财务情况进行分析的依据,也是医院经营和转型的前提。在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下,资产负债表需要与医院实际资产相符,以促进其清晰的表达医院的财务情况,提高医院对所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在医院财政项目与科研项目需要分别核算,在报表中本期结余主要是医院在收支方面的结余,这种表示可以使医院的财务报表内容更清晰,可以提高医院财务数据应用的可靠性。
(二)现金流方面分析
在医院新会计制度下,待冲基金是新的财务管理科目。医院在财政项目、科研项目、正常收入都进行单独核算后,可以使医院报表提高分析的全面性,避免因现金流不符导致的财务偏差。将传统的单独核算的分支结构纳入到医院财务统一管理中可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可以避免现金的大量浪费,同时实现医院利益最大化。
(三)收支费用方面分析
收支费用可以反映医院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运营状况。医院正常运营时,人流量越大,费用产生量也越大,医院收入也会增加,将必要费用减去可以得出医院这一阶段结余,可以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医院运营情况。医院获得收入与费用之间的比例可以作为医院运营成果的衡量标准,当医院运营情况不良时,用到的费用会增加,严重会使医院出现亏损,没有结余。医院的收入主要有结余收入、政府补贴和科研项目,这些费用有特殊性,也会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医院长远发展的情况下,对收入费用表格进行分析可以使政府及医院管理者对医院财务情况清晰了解,从而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报表分析法
首先,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将财务报表数据与确定的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区别来分析原因和未来趋势。比如将本月财务报表与同年同月份的报表进行对比,以获得当前报表的情况,并对未来做一个预估,对未来月份的经营状况进行修订,以使经营获得更好的效果。其次,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主要是对形成财务报表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寻求最关键因素。
(二)财务报表分析建议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为了使财务报表尽快适应新要求,需要提升报表技术能力。医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财务管理能力,新医院会计制度相对原有制度变动比较大,财务人员要加强新知识和制度的学习,在深入理解基础上掌握新制度与传统制度的差别。医院相对于其他行业,在财务管理上有许多敏感的指标,如固定资产折旧、服务成本、收支结余、坏帐、药品价格等。如果需要通过对这些敏感因素对医院财务情况进行监控,则需要先对医院负债情况进行关注,通过对负债的定期分析的使医院领导层在做决定时有正确的依据,以避免债务危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保证风险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使财务工作可以抵抗不可抗力,并制定最优化的财务方案。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要从医院整体出发,从敏感信息作为风险预警的切入点,通过动态监控敏感信息的过程来预防风险发生。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目录更新不及时
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实行很多年,随着社会发展其科目设置越来越为能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适时调整目录,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帮助政府加强监督,能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医院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报表提出了新要求,对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完善,使医院的财务核算没有发挥作用,财务控制基本体现在数据核算上,使医院的财务控制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医院虽然建立了控制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体系内容不够全面,控制重心在审核和预算上,对质量控制有所忽视。
(三)分析深度不够,分析方法不科学
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了高要求,但是现有医院在进行财务报表制作时没有结合医院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将特殊情况考虑进去,导致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析中深度不够,使分析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发挥财务报表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分析方法不科学,使报表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原因是财务报表分析评价体系不统一不标准,有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纵向分析,有的财务报表是横向分析,不统一标准使报表不能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精准数据。
四、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对策
(一)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医院财务报表管理人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为了医院财务报表质量增强财务控制质量,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新制度,并尽快适应新制度,在财务报表制定中将新制度灵活应用。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也要主动学习新制度,以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更好工作奠定基础。医院相关部门要重视新制度,要知晓一旦财务工作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相关部门要提高工作责任心,以保障医院财务报表质量。
(二)加强对敏感信息的追踪
医院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属于国家重点行业,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报表分析有一定敏感性,如药品价格、设备折旧等,这些敏感因素存在不同确定指标,不同差异性导致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潜在危险。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敏感信息的追踪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医院财务危机的监控,在获得医院负债情况基础上规避医院风险。
(三)拓宽财务报表的深度
医院在进行财务报表制定时要依据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以使报表能准确反映实际内容。在医院负债方面需要按照新制度强调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的核心地位,将资产按照负债和净资产之和进行报表制定和分析,以加强对规定时期内医院财务情况、债务偿还能力和资产安全性的分析。在医院收入与支出的财务总报表中要按照新制度规定将收入费用和内涵进行变更,同时取消药品核算制度,在具体分析时采用成本法来计算股权的投资情况。在医院收入支出明细表分析时,要将重点放在业务支出和药品支出方面,以使医院明确掌握财务收支情况。在医院资金变动方面要将重点放在固定资产和资金变化方面,以确定固定资产投入是否充足。在医院基本数字分析上,要通过病床使用情况、平均住院情况和医疗费用情况来反映医院运营状况。
(四)科学选择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科学合理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可以使财务报表更准确。现在可应用于医院财务报表的方法比较多,比如比率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在医院财务报表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分析法。如在资产负债分析时可采用比较分析法,对项目中的资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以使医院掌握财务变动情况,使管理层可以对未来运营情况进行预测。对医院的收支进行报表制定时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将不同时期的不同收支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其中差距,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在医院药品及库存报表分析时可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相结合,以对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分析。在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时要对敏感性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特别是药品价格的设备折旧,以准确反映医院经营过程的财务状况。
(五)加强财务报表分析的创新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指导下医院需要根据医院实际运营情况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创新,通过对医院不同时期的收支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差距,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要对医院报表中的经济批量进行分析,以实现购买、销售和存货一体化管理,对医院库存货品和物资使用情况要进行掌握,以保证医院正常运营需要,保证资金的充足。医院管理层要借助财务报表的分析来预测医院未来发展态势,以降低风险,做好专题分析,以有效规避财务方面的风险。总之,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报表分析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财务管控体系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还没有得到提升。医院要重视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升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通过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分析医院运营情况,并根据医院具体情况采用最适用的方法,加强对敏感性指标的跟踪与分析,使报表全面反映医院运营情况,促进医院财务报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淑倩.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4):147.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财务报表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充分改进是新使用单位会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变。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是整个事业单位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以及收入支出等会计信息的真实而可靠的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可以帮助单位管理层较为科学全面地对整个单位进行把控与管理。从单位的财务信息出发,延伸到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会计活动的规律,从而推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在新的一轮的改革热潮当中,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分类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在逐步的向着营利与非盈利的综合型组织发展,所以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突出。作为单位财务必须认真研究我国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的会计制度,因为所有的预测与决策,计划与控制以及考核与评价,最终都会归集到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上去。因此,从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入手,对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问题所在,是解决此类问题,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思路。
一、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
(一)从资产与负债的构成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对比
不管是旧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的会计制度,其财务报表的在资产与负债结构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各项资产的构成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是否合法合规。就这点而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加强调资产计量的合理性,如固定资产就基于资产的市场性引入了“累计折旧”的科目,这基于资产真实的价值。第二是货币资金的持有情况有所区别。在旧制度下,事业单位货币的资金来源主要在于政府拨款,而新制度为适应单位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而设立了更为合理的财务报表。第三是,在衡量国有资产的保值以及增值方面,新制度更加强调单位的负债来源以及其构成成分,要求事业单位能够保持较好的资产负债结构。
(二)基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对新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分析
新事业单位要求各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收入与支出情况表,而新旧会计制度在这张表里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制度特别的强调了事业单位收入分析情况。并详细划分了财务补助收入与事业收入的界限,以区别与事业单位中有关经营收入部分。二是,在关于支出方面变化则是以用途标准的来对支出功能进行控制。即按照事业单位资金的用途对支出的跨科目使用以及超支情况分别填列,同时强调事业单位关于经常性支出控制。
(三)预算执行视角下的新旧会计制度的财务报表对比
预算执行是体现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科学性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通过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分析,准确的得出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这是在旧会计制度的财务较为少见的特征。新的会计制度注意到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因此强调了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则能够较为直观和准确的判断出单位的财务活动是否健康的运行,从而得出整个单位的管理效率是否能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相匹配。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不同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其采用的财务恒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实际上并不符合国际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而仅仅只能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作出静态、事后的反应。实际上,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的灵魂依旧是以资金为核心。同时,收入支出表对此却是做出了实质性补充,即收入支出表实际上反应的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上某两个不同时点、时期上的财务动态变化情况。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左方列示资产与支出,右方则列示负债和净资产、收入这三项,如此就使得左右方都恒等。而问题就随着而来,如此不分明细的列示,其实际上就把事业单位的静态和动态混淆了,使得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原则得不到保证,信息也因此而出现了模糊性,同时也使得资产负债的不能体现会计信息明晰性要求。此外,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还存在一个较为重要的缺陷,即不能反映如实的披露单位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对等关系。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受到监督的可能性减少,从而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化等问题的发现。
(二)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相关的报表存在的问题
关于事业单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相关的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表存在的问题。收入支出表在新旧会计制度都十分重要的一份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的动态分析表,也是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息息相关的一种财务报表。在我国事业单位中收支恒等式为“收入-支出=结余”,可在实务报表中,事业单位往往使得该等式出现不平衡现象:如“拨入专款”、“专款支出”、“拨出专款”三个项目中,第一个作为收入列示,第二、第三个则是支出项目,如此相减,实际上就不会出现结余这一项。这就使得事业的预算数与实际数不对称,预算执行情况得不到如实反映,资金的管理存在缺陷。另一个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中,并没有详细的编写现金流量表,如此就无法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时期的资金变化情况。管理层也无法了解自身真实的资金周转情况,必然对资金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进了权责发生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现金流量表编写依据,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关于缺失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依旧存在。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其他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存在的其他问题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企业财务报表体系里面的附注不明确。对于单位的会计管理核算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专用解析的财务报表都无法提供较为详细的会计信息。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逐渐重视,这二者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活动中地位逐渐上升。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并没有相应反应预算执行的情况说明,这就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使用以及信息反映。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若干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对策
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就必须正视其恒等式的不合理性,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应该逐步的向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恒等式靠拢。而“资产=负责+净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负责表改进的一种方向,但并不唯一。总之,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应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加入了累计折旧与累计摊销就是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逐步完善的体现。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借鉴《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关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式,直接将收入与支出从资产负债表中独立出来,从而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成为反应资产与负债的真实财务报表。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还有增加对负债进行说明的明细表,使得单位的中的资产与负债情况能够得到匹配反应,从而体现会计信息的对等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关于资金相关报表的建议
报表应该注重收入与支出的勾稽关系的绝对对称,事业单位可以创造性在报表编制工作底稿中增设“预算款项”栏,以解决预算与实际结余的会计勾稽关系。同时,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企业的标准,适当的结合本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财务报表体系外编写事业的现金流量表,以便管理层能够实时的掌握单位的资金动向,提高管理效益。
(三)解决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其他问题的对策
事业单位在按照新会计制度编制合法合规的财务报表体现的同时,应该在编制工作底稿中,详细而全面的披露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会计信息,以此满足更为大众的报表使用者,增加事业单的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事业单位内部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不对外公开的一些辅报表,如月报表以及月预算执行表等,并在年末将这样的表格作为参考依据,修正存在重大缺陷的财务报表体系,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客观公允性,提高财务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效率,促进“阳光政务”,转变事业单位职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J].财会月刊,2013;05
[2]杨素珍,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及填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08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投融资企业;财务报表
运用融资行为来使企业壮大经济实力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投融资企业运行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从而优化企业经营模式。而使得这种结构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财务管理。全球化经济的交融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会计职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计职能的性能也将发生本质改变,即从核算型过渡为管理型。破除传统守旧的观念,使财务会计管理顺应时代潮流,更加贴合现当代的经济发展趋势。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财务会计报表,同时也是投融资企业制定方针政策的主要参照物。它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投融资企业的财务报表只有通过详细审核,才能使企业账目具备精确性,如此才能为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精确的保障依据。
一、企业运营中的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工作
工作任务决定工作性质。因为财务审核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因此其内容也十分的细密,它审核内容主要有:内容、形式、呈报数据、相关资料等。这种非常严谨的状态与行业本身有关,说句玩笑话,只要关乎到钱财,大家的态度都会比较严肃。投融资企业本身对于每项资金的把控力度要求就甚高,因而在财务报表审核上越严格,企业各项环节的质量才会越高,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正比关系。企业在财务报表审核工作时难免会出现汇总和合并的重复性的现象,因此,只有科学、精准的的财务报表,才能对这些潜在现象做出很好的风险规避。众所周知,投融资企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它的运营和发展全靠优良的信誉、企业形象作支撑。而财务报表审核的科学性、公开性、透明性则是赢得社会支持与信任的有力依据,只有良好的口碑才能为投融资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收益。
二、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分类
1.具体审核方式的分类
(1)财务会计报表审核工作进展的主要依托来源于企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监督,缺乏企业约束力,业务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因此,在这点上要求企业法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框架内才能更好的发挥审核作用。
(2)投融资企业在财务报表审核时,需要层次分明,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将相关资料进行有序的整理,使人一眼明了,这样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具体步骤如下:一、先将各类报表及其附件资料进行细分比较;二、审核资料,检查资料准确性;三、审核财务会计报表备份资料的准确性。
(3)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重复审查的重要性重复审查有利于查漏补缺,排查出不合理部分。这项工作主要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靠或缺乏这方面知识,因而导致财务会计报表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上对这种因素又没有及时的解决,并且还将这种错误的方式进行了延续使用,所以在企业进行年度审核时,会出现目标与效益发生偏差的现象。因此,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重复审查对投融资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审核内容分类
(1)汇总式的财务会计报表。投融资企业审核的基础是对财务会计财务汇总报表,优良的报表可以使企业在相关问题上的处理有明确的方向,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具有可控性。
(2)审核财务会计利润报表。现阶段的公司主要有几大类,一类因承担责任不同,所以有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一类因组织形式不同,分别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而投融资企业大部分都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所以,企业权利的划分是根据其性质而定的。例如,根据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而分红原则。企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利润报表的审核时,需要考虑到对各股东权益科目的审查,在保持股东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确保审核的精确性。
(3)审核会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指相互间存在一种可检查验证的关系,与报表相对应,和会计科目本身无关。企业在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的经济经营活动中所创造出的全部利润,应该具体匹配到企业的盈亏、现金流转方向以及利润划分等方面。
三、财务会计报表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审核
1.比例的突然好转性
对于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判断比例突然好转,一般是根据企业的标准值区间来进行衡量与划分。通过和中间固定值的对比,确认审核中所存在的异常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分析出目前的经济情况。假如两者之间的一个标准差值等于2时,就代表是比例突然好转。这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分析其详因,并且检查它对投融资企业的正常运行是否存在阻碍。举个例子,比方说一家公司在最近几年的财务会计审核报表都显示为盈利,但在这一年的极差值与较低值远远超出区域标准值2的范围,这就证明这时它实际上的资金出现了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检查与分析。但是在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下,使得这家公司在资金链上出现了断裂问题,而公司最终的走向也再次证明了财务报表审核时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投融资企业对成本费用利用率、流动比率等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查。
2.相关比例优秀程度
相关比例优秀程度过于极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对于本行业的相关优秀值的衡量,这一观点是基于同行的报表数据而言的。以当前的市场轨迹来看,如果投融资企业的一项指标明显大于行业中的优秀值,且最大优秀值比(该指标值除以该行业优秀值)减去11,结果大于百分之40时,就能够判定此指标出现了问题,若结果小于40%,则说明这个指标在正常的优秀范围之内。例如,某企业的利润指标同比去年增长了1%,但当其所得数据在与同行进行对比计算后,发现它的增长点实际上大于40%,这就表明该投融资企业的会计报表存在虚假问题。所以,投融资企业在考察指标时应对其成本利润率等方面加强审核。
四、在工程核算方面的管理与应用
金融企业在工程核算方面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对投融资项目的管理、对融资计划的编写、对工程付款的核算、对日常公用费用的管理,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投融资项目管理上的实施应用
投融资项目管理上的实施应用主要表现在企业的投资项目上,它在项目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财务管理的规则作为主要依据。在这里需要将一个特殊项目除外,那就是举债资金,除此之外,其他的都需要按照财务管理规则严格执行。
2.融资计划编写的目的及重要性
有了计划好办事。融资计划编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理有据,有了计划之后,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会变得清晰明确。就像写企业的年度计划一样,对于下一年融资工作的规划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而且还要将写好的规划交呈上级部门审阅,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修改后,再与企业管理者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敲定来年的融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对成本的掌控,如果贷款利息过高,而利润不显,这时就需要通知相关领导与部门进行开会研讨并进行最终的方案确定。
3.工程付款核算的概念及意义
工程付款核算实际上就是工程结算。在一项工程当中,需要的资金费用有多种多样,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众多,人员结构也相当的复杂,而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资金流又大,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如果不对工程付款进行详细的核算,就容易丧失对资金流向的把控,而且对于下一步的工程量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预算。因此,工程付款结算不仅仅是一个数据结果而已,它还是下一个项目的奠基者。
4.日常公用费用管理上的分类
所谓日常公用费用管理上的分类实际上就是指日常琐碎开销,包括租赁费、电费、水费、物管费等。在这项管理上应该采取总额控制法,对专项资金实行严格的控制与记录,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范围。五、结束语通过本篇文章的描述,可以得出融资企业在资金的筹集与应用方面,财务管理带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是投融资企业进行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投融资企业在管理中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用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付景艳.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及内容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216+218.
[2]应申易.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和内容研究[J].会计师,2016,(03):21~22.
[3]李云芳.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内容分析与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201.
[4]曹云丽.试析投融资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核方法和内容[J].现代商业,2013,(06):271~272.
[5]张萌.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审核的方法和内容[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3):84.
篇8
由于会计报表格式中所规定的项目内容较为固定,只能提供有限数量的信息,同时,列入会计报表的各项信息都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标准,因此,会计报表本身所能反映的财务信息受到一定限制。会计报表附注是对报表正文信息的补充说明,它提供与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相关的其他财务信息,使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的附注,为其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信息。通过会计报表附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企业的基本会计假设、会计政策、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由于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较多,且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因而相对来说,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容易被人忽视。
财务比率分析是最重要的财务分析,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下面我们主要从基本财务比率的四个方面分析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对变现能力比率的影响
变现能力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其分母均为流动负债。未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影响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润流出企业”。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只有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列示于资产负债表:a.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b.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c.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有负债确认的b和c项条件往往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特别是b项,或有事项准则指南虽然规定了“可能性”对应概率,但实际上或有负债的概率很难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来,还得依靠会计和相关人员的职业判断。或有事项准则只规定了四类或有事项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a.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b.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c.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d.其他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其他的或有负债,包括售出产品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赔偿、尚未解决的税额争议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污染环境可能支付的罚款和治污费用等,对于企业来说其可能性是经常存在的。企业有可能利用或有事项准则对其他或有负债“极小可能”的规定不披露或少披露或有负债,这些或有负债一旦成为事实上的负债,将会加大企业的偿债负担。
变现能力分析应该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如果存在或有负债,显然会减弱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在未作披露的或有负债,更会令变现能力指标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二、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由于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对营业周期的分析可以通过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分析来代替。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平均应收账款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即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销售收入指损益表中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由于收入确认是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因而本指标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会计报表附注。收入的确认方法包括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和收入准则规定(目前仅适用上市公司)。对于同一笔业务是否确认收入,收入准则较行业会计制度要严格得多,因而,对于同样的业务,按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一般较遵照行业会计制度确认的收入要少,因而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偏低。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正确理解其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都应该仔细阅读会计报表附注。1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大小与存货流转假设有直接关系。除了个别计价法外,存货的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并不一致,严格来说,只有应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才是“标准的”存货周转率。因而,其他存货流转假设(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都是采用一定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销售成本和平均存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应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下特别明显。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由于通货膨胀是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客观经济现象,物价普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则高,这样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毫无疑问偏低。而应用后进先出法则恰恰相反,这样必然导致存货周转率偏高。2按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期末存货价值小于其历史成本。分母变小,存货周转率必然变大。
三、对负债比率的影响
负债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等。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其实是资产负债率的自然延伸,其分子都是企业的负债总额,是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因而这两个指标的分析与资产负债率相同。
如前文所述,由于或有负债的存在,资产负债表确认的负债并不一定完整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总额。因而分析资产负债率时,不得不关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或有事项。不考虑或有负债的资产负债率夸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影响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长期租赁。当企业急需某种设备或资产而又缺乏足够的资金时,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财产租赁有两种方式: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是由租赁公司垫付资金购买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规定支付租金。一般情况下,在承租方付清最后一笔租金后,其所有权归承租方所有,实际属于变相的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因此,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进行管理,相应的租赁费用作为长期负债处理。这种资本化的租赁,在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已经包括在债务比率计算之中。当企业的经营性租赁量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则构成了一种长期性筹资,这种长期性筹资虽然不包括在长期负债之内,但到期时必须支付租金,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如果企业经常发生经营租赁业务,应考虑租赁费用对偿债能力的影响:会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
四、对盈利能力比率的影响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障;财务分析;绩效评价
中国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基于结果的支出绩效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提高公共部门运行效率、增强公共部门责任意识的需要,又体现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公众监督和推进民主建设的时代要求。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际组织和决策研究机构就致力于在公共管理中推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也有不少相关研究,但具体反映中国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财务评价的研究则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有关绩效评估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鉴于此,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基于财务分析指标的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绩效进行实证性分析。
一、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财务指标设计的必要性
设计评价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财务指标体系,其主旨在于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指标来客观地反映政府社会保障决策效果、执法力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各项财政支出是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的。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制订发展计划的倾向,资金使用中不注重成本效益比较,浪费比较严重。建立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财务评价体系,实质上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行为约束机制(包括行政约束和舆论约束),使社会保障部门以可操作、可量化的形式注重成本—效益分析,是财政管理精细化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增强公共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提高政府理财的民主性与社会参与性。
第二,借助参照指标加以对比考察,分析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评价其是否起到了保障和安定社会的作用。通过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障绩效财务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判,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三,通过评价指标实际值与既定目标值之间的对比分析,监测和评价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实施状况,监测和跟踪社会保障的运行过程。对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状况做出预测,揭示偏差指标,从中发现问题及其成因,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二、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分为反映社会保障支出绩效总体概况的评价指标和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各组成要素绩效的评价指标两部分。前者反映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总体概况,后者则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部结构上,具体反映各组成要素的绩效表现。
1.反映社会保障支出绩效总体概况的财务分析指标
鉴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及其最终绩效,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财务状况、国民收入分配结果以及社会就业状况等方面,因而,社会保障支出总体概况作为一级指标,其下可设置社会保障效应和社会保障财务状况两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再分别设置以下几个三级指标:
(1)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x1):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为20%~35%,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在10%左右,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1996年的平均值是16%,因而可以初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6%。
(2)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x2):该指标反映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40%~55%,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2006年的比例在30%左右,咽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30%。
(3)基尼系数(x3):该指标反映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基尼系数大于0.4时。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0.4。该指标是一个逆向指标,越小说明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但并非是越小越好,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平均,会影响一国效率的提升。
(4)失业率()(4):该指标反映一国失业状况,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失业率不超过4%,属于正常失业率。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4%,该指标也是逆向指标。
(5)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x5):该指标等于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额÷(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总额),该指标在财务上反映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状况。但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不同,结余率也不同。理论界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基金至少要有三个月(占全年的1/4)的储备,以应对相应的支付需要,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6)社会保障基金收益率(x6):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或者是存入银行,或者是购买国债。但在目前银行利率涨幅不及CPI涨幅的情况下,社保基金面临相当程度的“缩水”风险。与存入银行相比,购买国债既能保证资金安全又能实现保值增值。本文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同期国债平均利率。
2.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各组成要素绩效的财务分析指标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各组成要素的财务分析指标下设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三个绩效评估指标。其中,社会保险指标按照社会保险的体系构成下设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个二级指标;社会救济指标下设城镇救济状况和农村救济状况两个二级指标;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指标,下设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两个二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下面再设置22个三级指标(参见表1),其中主要的三级指标含义及其标准值的判断依据如下:
(1)社会保险绩效财务分析指标
按照目前社会保险的险种覆盖情况,社会保险指标应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指标构成,其主要评估指标应包括养老保险覆盖率(x7)、养老金替代率(x8)、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x9)、失业保险覆盖率(x10)、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率(x11)、医疗保险覆盖率(x12)、医疗保险支付率(x13)、医 疗保险基金结余率(x14)、工伤保险覆盖率(x15)、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率(x16)、生育保险覆盖率(x17)、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x18)。其中各类保险的覆盖率反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理论上覆盖率应为100%,因而可将指标评估标准值也确定为100%。各类保险的基金结余率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标准值确定为25%。
(2)反映社会救济绩效的财务分析指标
①城镇贫困指数(X19)和农村贫困指数(X20):这两项指标分别是指全国城镇(农村)贫困人口数÷全国城镇(农村)人口数,反映全国城镇(农村)人口的贫困状况。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贫困率的正常值不应超过5%,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该指标也是逆向指标,通常贫困率越低,表明一国居民收入状况越好。
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x21)和农村贫困线标准(x22):这两项指标反映我国政府对各地城镇(农村)贫困人口的平均救助水平。按照2008年世界银行新规定的贫困救助标准为人均每日消费1.25美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的标准值折合人民币约为每月251元/人,农村贫困线标准值约为人民币每年3100元/人。
(3)反映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绩效的财务分析指标
社会福利既包括精神福利也包括物质福利,精神福利通常较难用具体评估指标来衡量,有些物质福利也难以用指标来衡量,本文分析的绩效评价指标仅考虑物质福利中的部分财务分析指标。
①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x23):该指标指每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用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目前各国财政在这方面的开支数额都相当大,发达国家一般占政府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发展中国家也达到30%左右。因而该项指标的标准值可设为30%。
②义务教育入学率(x24):该指标反映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程度。理论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应是100%,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③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x25):据建设部的相关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美国60平方米,英国和德国38平方米,法国37平方米,日本31平方米。低收入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中低收入国家为17.6平方米,中等收入国家为20.1平方米,中高收入国家为29.3平方米,高收入国家则为46.6平方米。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再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因而可以将当前该项指标的标准值定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即29.3平方米)。
④农村人均住房面积(X26):参照上一个指标,将其标准值设为29.3平方米。
⑤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27):该指标指每一万个人所拥有的医院和卫生院的治疗床位的数量。2000年该指标的世界水平为74张/万人,因而可将该指标的标准值设为74。
⑥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x28):该指标是指每一万人口中医师的数量,它是反映社会医疗水平的一项国际性的通用指标,其国际标准值为50人。
三、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财务分析指标及其实证分析
1.指标实际值的采集
鉴于某些指标难以找到最新数据,为保证指标体系计算时间的统一,本文所有指标实际值均采集2008年的数据,数据来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2008年全国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表。
2.指标权重的赋值
对各类、各项指标权重可采取依重要性及影响程度赋值,也可采取平均化的方法。在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时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各指标重要性差异不够明确时,尽量采取将同一级指标权重平均化的办法,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各指标分值的影响;对于能够明确判断重要程度差别的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由于社会保障总体概况是综合反映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现状的指标,其重要性超过其他一级指标,因而赋予0.3的权重。由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因而也赋予0.3的权重。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两个一级指标赋予0.2的权重。为避免主观偏差影响指标最终得分,一级指标下设的各项三级指标,均遵照指标权重平均化的方法赋值。
3.各项指标分值的计算
所有指标均通过与标准值的比较得出分值。标准值确定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将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作为标准值;二是采用国际上平均标准作为标准值;三是将某一指标理论上的理想值作为标准值。对于每个定量指标得分值则采用指数法来确定,将指标的标准值赋予10分,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分值=10×某指标的实际值÷该指标的标准值;对于逆向指标,指标分值=某指标的标准值÷该指标的实际值×10。
4.综合得分方法
对于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值,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表1中的每个三级评估指标,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社会保障支出的财务绩效状况,但要反映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总体状况,仍需对上述评估指标加以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这一较为常用的综合评分法,其函数公式为:
Bj=∑(xi×Ri)
AL=∑(Bj×wj)
Y=∑(AL×QL)
上式中,Bj是某二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xi是某三级指标的评价值,彤是某三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A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wj是某二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Y是总评价指标的分值,Q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
四、结论
第一,实证分析表明,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财务绩效的实证分析结果为8.17分,其中社会保障总体概况指标标准分3分,得分1.90分;社会保险指标标准分3分,得分3.49分;社会救济指标标准分2分,得分1.65分;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指标标准分2分,得分1.13分。
第二,得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整体财务绩效表现良好,按百分制计算超过了80分。这说明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每年不断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总体上发挥了分担风险、互助互济、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第三,从得分的结构上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整体绩效之所以表现良好,主要依赖于社会保险各项指标的优秀表现,其得分超过了标准分,而社会保障效应指标、社会救济指标及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指标得分较低,与标准分相差较大,而且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收益率指标也呈偏低状态。
篇10
关键词:财务分析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F230-4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系列财务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及综合分析评价,为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利益相关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与预测依据。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并且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的课程,它需要理论与实践充分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但是往往,现在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却不能很好的掌握,归根结底,在于学校对于课程的认识与课程的设计上还存在缺陷。
一、财务分析课程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各大院校,对于财务分析课程越来越重视,基本上财务方向专业的学生普遍需要学习本门课程。但是,学习的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理想,当然,这与本门课程的难度与学生对前导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关,但课程自身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两级分化,培养目标模糊。目前这门课程的设置存在两级分化的F象,一些高等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习题的结合,另一些高等院校则一味追求与实践的结合,采用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行针对上市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但是,带来的结果却是,要不学生会一些分析技术却不会真实案例的分析;要不学生会一些案例分析却没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使后续进一步的学习遇到“瓶颈”。
2、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上,各大高等院校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安排会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而现在财务专业的学生存在重计算而轻分析的现象,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有些院校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定为选修课,更加使得学生的重视程度减弱。
3、学时设置不合理。对于本门课程,很多院校的学时基本上在40课时以内,这样的学时数,对于一门难度还较大的专业课而言,还是过少。导致的结果就是,要不授课教师只能减少教授的内容,而不能比较系统的把主要的内容全部讲完;另一种结果则是为了能够讲完课程的主题部分,一味的追进度,而没有适当的练习,使得学生接受程度不够。
4、没有专门的财务分析软件可用。财务分析实际上用到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虽然现在教学方法改良许多,也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据分析如此庞大的财务分析课程,却没有专门的财务分析软件可用,更甚者在整个的教学环节或是教科书中,连最基础的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都无法提及,使得学生只能手工作业运算,影响了财务分析教学的效率,也与企业的需求产生了偏离。
二、财务分析高效课堂的构建
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向理论与应用有效结合发展,让学生能建立一套分析思路,能真正去做一个公司的财务分析。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习题练习为手段,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为任务,建立一套理论性与应用性并存的教学新模式,而不是一味的重理论轻应用,或是重应用轻理论。
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为两条主线:一条线是理论教学与习题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将基本的知识学习到位;另一条线可3人一组分组进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每组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公司,随着教学进度,进行财务分析,并且组员之间做好分工,并在每个阶段教授完毕,每组将自己的本阶段的分析成果在课上予以讲解展示。这两条线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财务分析的思路,只有对每块内容分析的思路是清晰的,才能将本课程内容消化,为我所用,在以后实践中、工作中可以应用。
1、课程设计以理论知识与习题练习为基础。第一部分财务分析概论――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该部分以教师授课为主,可安排6个学时,辅以一定的思考题,开拓学生入门的思路。第二部分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可按8学时、3学时、5学时、6学时进行教学安排,每章节之后辅以习题,时间许可情况下,最好可以适当安排课内习题操练,这个部分可以某一个公司的资料为背景,与学生一同对该公司进行各章报表的分析,可以互相对比彼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异,在差异中进一步学习。第三部分财务比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可按5学时、2学时、4学时、3学时安排教学进度,这个部分的习题除了承接财务报表分析部分的案例公司的习题外,还要针对指标的熟练程度设置习题,特别要对学生提出,现金流量对各项能力的补充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第四部分财务综合分析――杜邦财务综合分析,可安排2学时。
2、实践应用以分组进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一个教学班可按4人进行自由分组,选出一位组长针对组员长处进行分工,教师需向学生说明这是团队的工作,针对每个阶段的内容进行互相讨论、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汇报。阶段性汇报可分为三次,资产负债表分析阶段性成果汇报、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分析阶段性成果汇报、财务比率与杜邦分析阶段性成果汇报,时间可分别安排2个学时,这是互相融合、互相学习的过程,是对理论学习的有效检验。在每个阶段内容教授之后,由小组一位同学作为主导,其他同学辅助,进行讨论之后,形成阶段性分析成果,4个阶段性汇报分别由4位同学进行主导汇报。在学期最后,小组组长组织全组进行通盘考虑与讨论,最终形成财务分析报告,最终成果汇报可安排4个学时进行。此种安排,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融会贯通的前提下,还可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更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