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25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教育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教育行动计划

篇1

九龙坡区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人人教育”――面向人人、把人当人、以人育人、让人成人。这就需要广泛引导家长及社会力量,融通各方面资源,共同参与到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中来,实现多元共育。目前,全区共有11万余名学生家长,如何激活这支巨大的民间教育力量,十分关键。

为此,2013年11月,九龙坡区全面启动实施“家长教育行动计划”,区教委建立家长教育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创建家长同学会”“建立和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万名家长进课堂活动”“举办家长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开展家校合作共育课题研究”“组建家长教育专家指导组”“加强考核与评价工作”等10项措施。区教委每年对学校进行专项考核,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与学校评优评先挂钩。在全区开展“好家长”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优秀家长典型。

实施该行动计划,校长重视是关键。区教委分批组织中小学校长参加全国家长学校建设研修班培训、区级家长教育集中培训,让学校领导干部树立办“大教育”的理念。各学校积极行动,12所学校主动成为“家长教育行动计划”首批重点推进学校,100个班级主动成为首批试点班,从顶层设计到班级活动,“家长教育行动计划”在全区学校全面展开。

教师行动是主力。2014年2~3月,先后对“家长教育行动计划”首批重点推进学校班主任、德育主任及家委会主任等700余人进行集中培训,对153名骨干教师进行三轮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组建家长教育讲师团,目前已有60余名讲师团成员;成立家校共育研究中心,保障家长教育管理工作常态运行。

家长参与是重点。区教委组织专家团队,分赴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以“做父母的意义和责任”等为主题的家长教育巡回报告;引导学校开设“爱心教育”整合课程,组织区内讲师团成员到各中小学执教,让家长与学生互动进行参与式培训。结合家长教育培训,编印《幸福家庭成长记录册》(幼小版、初中版)分发给家长,通过家长和孩子为期60天的强化协作训练,帮助调整家庭生活习惯和孩子学习习惯。

一年多来,通过实施“家长教育行动计划”十项措施,九龙坡教育正在发生一系列微变化。通过培训,点亮了老师们热爱教育的心灯。杨家坪中学姜仕菊老师感言:“幸福的生活从自我觉悟开始!”森林小学刘星校长认识到:“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瑕的世界。”

80%以上的学校启动了家委会章程建设,将家长和社会力量融入学校教育管理。100%的中小学建立了班级、校级两级家委会。绝大部分班级组建了家长同学会,建立了班级QQ群。高新一小、红光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了家校共育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专项研究。

如今, “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们了解学校信息、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平台,“家长同学会”成为家长们协同开展亲子体验活动、分享家教经验的重要交流平台,“家长学校”成为家长们获取家教知识、提高家教水平的重要学习平台。

30%以上的家长参与过体验式培训,每项培训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参培家长从内心领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懂得了什么叫爱孩子,怎样关爱孩子”。

篇2

多年来,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局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机制,开发德育资源,创新德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集体评比中,我局荣获一等奖。

我们的做法是:

一、突出地位,加强探究。

“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义不容辞。为增强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紧迫感、责任感,掌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制发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对全县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列为我县教育工作“十大行动计划”之首,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督查和考核;二是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如东门小学以“开发德育资源”为子课题,对如何挖掘学校德育资源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梅关中学以“创新德育内容”为子课题,积极探索和构建以培育铭源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池江中学以“创新德育形式”为子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分层育人;大余中学以“创新德育手段”为子课题,进行了通过量化管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自主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池江小学以“创新德育工作途径”为子课题,提出了合作育人的命题等。各校虽然方法各异,途径不一,但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去年12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在我县召开了全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会议对我县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做法及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构建机制,突出实效。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德育工作新理念为导向,从建立德育工作新机制入手,重点构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德育评价新机制,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一是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机制。我们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制度和高中招生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基本点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既是学生初中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了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新机制。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德育目标,我们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制定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目的就是力促教师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的德育思想,挖掘学科中的德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设计每一个环节,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自然渗透德育内容,把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始终。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校把教师的德育工作情况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即凡是对学生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者,对学生不文明言语听而不闻者,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和评优评模中实行“一票否决”。

实践证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不仅浓厚了学校的德育氛围,也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实效性。

三、创新途径,形成合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庭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我们在把德育工作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提出了“合作育人”的德育工作思路,积极争取社会和家庭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

一是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我们要求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合力,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如我们在配合公安、工商、电信、城管等部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同时,要求学校从当地公安或司法部门聘请法制副校长,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又如,我们在争取县关工委、老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力支持的同时,要求各校加强学校关工委的建设,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积极争取当地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此外,有的学校还与村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周边企业建立合作育人的伙伴关系。

篇3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组织及协调工作,有效统筹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网络。

(二)确定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工作怎样开展?开发什么项目?挖掘什么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学校领导和社区居委会的有关负责人,专门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最终我们初步确定两种类型的教育,一类是文化教育,主要项目是开展课外阅读,我们确定课外阅读这个项目,主要是资源比较丰富,学校图书室资源、家庭图书资源、社区阅览室资源等都可以利用,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另外我们考虑,如果社区的所有少年儿童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的话,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孩子们将一生受益。另外一类教育类型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面我们想开发的项目主要是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独生子女行为习惯问题,与他人沟通问题,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当前比较突出。我们想利用社区的这方面的人才与学生,与家长进行相关的交流,解决教育疑难,或对社区的家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另外,利用学校资源,适当开放学校设施。

(三)创建学习型社区,开展读书活动

本年度,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我们在开展了家庭读书活动。为了搞好读书活动,社区、学校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方案。学校做了宣传动员工作,向学生推荐了阅读书目,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阅读数量不少于12本,题材最少包括三种不同类别以上的书籍,并撰写读后感,以班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会。各班推荐优秀的读后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征文评比。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区、家长、学校老师的大力支持,十月底,学校和社区对各班上缴的稿件进行了评比,我们从众多的优秀稿件中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由社区提供奖状和奖品,并与11月1日召开了颁奖大会,社区居委会的曾主任、学校的吴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居委会的活动室展出。这一活动的开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课余时间读书的学生多了,追逐打闹的少了,有的家长也反映,双休日孩子总是要去书店买书,读书热情比以前高多了。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资源,放暑假前,图书室也添置了不少图书,建立了图书阅览制度。读书活动我们将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开放学校部分设施,惠及社区居民

篇4

城镇化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关注城镇化是尊重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性的内在要求。城镇化与学前教育两者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基于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学前教育的走向,要从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合理布局城镇幼儿园、促进弱势儿童的健康发展等方面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学前教育;互动关系

城镇化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1〕。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城镇化水平从20%提高到2012年的50%多〔2〕,这一趋势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它不仅体现了过去一段时期里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3〕,还反映了下一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政策重心,党的“十”报告及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工作重点。可见,城镇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背景,而学前教育决策(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的制定和实施正是依托于这样的背景而展开的。

一、探讨城镇化进程与学前教育两者关系的必要性

(一)关注城镇化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客观要求

促进儿童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儿童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4〕,这一环境系统主要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和历时系统。在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农村儿童所面临的“微系统”(如所在家庭的居住环境、儿童入园的机会和质量、幼儿教师)、“中间系统”(如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外系统”(如家庭成员在社区中的归属感、家长的工作状况)以及“宏系统”(如亚文化中秉持的关于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态度)都会随着系统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儿童产生影响。可以说,“城镇化”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背景性因素,关注城镇化是充分探究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尊重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关注城镇化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性的内在要求

学前教育具有公共服务性,主要体现在其突出的受益非排他性、效用不可分性〔5〕和外部效应。公共性首先要求政策的决策者要关注“公民的权益”———“国家政府应该让每个公民都确信,无论他住在哪个地区,他都会得到某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保证,如安全、健康、福利和教育”〔6〕。学前教育的公共性还要求决策者依据补偿原则,将较多的资源集中到处境不利的群体,以帮助他们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圈。从上述由学前教育公共性所延伸出来的重要原则看,关注城镇化进程下的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显得至关重要。我国城镇化存在片面强调“物”的城镇化问题,大量非城镇户籍居民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而处境不利的流动人口的补偿性公共服务包括学前教育更是无从保证。因此,要真正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共性,就需要关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保证城镇化影响下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实现对弱势儿童群体的学前教育补偿〔7〕。

二、城镇化进程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城镇化进程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逐步转变为“城镇人”,也对农村新城镇的学前教育产生影响〔8〕,社会对学前教育“量”和“质”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从2010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已进入到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中,各级政府逐步将发展学前教育置于重要地位。

1.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

城镇化进程对于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首先体现在普及程度的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加快了在城乡各地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的步伐。以河北省为例,为解决城市及县城幼儿园的“大班额”现象,该省计划新建和改扩建600余所公办园,城乡新增12.75万幼儿入园名额〔9〕。安徽省芜湖市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新建公办园40所,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有效缓解了学前儿童特别是农村地区儿童的入园难题。根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信息,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已新建2.5万余所公办园,改扩建3.4万余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4.6万余所〔10〕。

2.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优质的学前教育要求一定规格、数量的硬件设施以及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状况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该市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基础,以农村社区化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幼儿园建设。从2010年起,该市明确提出:“利用两年时间为全市208个农村社区配套建设高标准、普惠性幼儿园,并以此为契机完成幼儿园布局调整,变过去的一村一园为一个社区一所幼儿园。”〔11〕

(二)城镇化进程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1.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矛盾凸显

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随父母流动到城镇,但幼儿园数量却增长缓慢,短期内学前教育资源补给不足,随迁儿童难以进入公办园或优质园。部分园所的规模不断扩大,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日益增加的大量未注册幼儿园已成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这不仅带来了办园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空气质量差等问题,还导致师幼比不达标。此外,留在农村的适龄入园幼儿数量日渐减少,部分“先天不足”的农村幼儿园发展将举步维艰。而部分地方的决策者延续义务教育阶段“撤点并校”的政策,减少投入、简单粗暴地关闭村办园。实际上,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甚至要远强于中小学阶段,农村一般应该在2-3千米以内〔12〕。然而,农村幼儿园数量的急剧减少使得农村多数幼儿的入园半径远超过这一数字,这种状况加重了家长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使用校车的农村幼儿园也暗藏安全隐患。

2.农村学前教育追求片面“城镇化”

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出现了片面追求“城镇化”的现象。这种所谓的农村学前教育“城镇化”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对农村本土文化的全面否定和不自信,大量的农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园所特色等方面一味模仿城镇幼儿园,从而导致在城镇文化的“规范”中日渐式微。例如,有的幼儿园费尽心思要购买价格不菲、制作精美的玩教具来帮助儿童实现感官的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却忽略了身边随手拈来且更贴近儿童成长环境的自然资源。

3.弱势儿童群体身心健康发展问题

城镇化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会改变弱势儿童群体如留守儿童、失地农民儿童以及进入城镇的随迁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留守儿童远离父母或其中的一方,缺乏亲情,常会出现孤独感,心灵上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生活上缺乏家长关心,安全不能得到保证;行为缺乏正确引导,学习也缺少指导〔13〕。即使是父母仍然留在本地,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的变迁也会给他们带来影响,逐渐割裂了其与农村文化的联系。对随迁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资源现状存在不足,入园机会受制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家庭有限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入学准备状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学前教育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有益促进

城镇化与学前教育的双向作用机制还体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的实施,将积极地作用于城镇化进程。1.学前教育发展有利于人力资本增值党的“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不仅指户籍和居住地从农村变为城市,更强调城镇化中“人”在文化素质层面上实现从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角色转变。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前奏”,为每个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着基础,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即“未来公民”的文化素质。国外的佩里学前教育方案通过长达40年的追踪发现,接受了早期教育的处境不利儿童更容易从高中毕业并打破家庭贫困的代际循环圈〔14〕。此外,学前教育还能够帮助父母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养方式,通过对父母进行相应技能的培训和提供相关信息交流,也能促进家长劳动力素质和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虽然学前教育的积极作用具有隐蔽性和迟滞性,但国外的相关研究也已证明,学前教育在各学段教育中属于投资回报最大的教育〔15〕。因此,我国应重视学前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以及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2.学前教育发展有利于引导城镇化发展方向

“旧”的城镇化为学者和公众诟病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摊大饼”似地发展大型或特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很多学者指出,新型城镇化应该走“以城市群为主题、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型城镇化道路”。在优化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组合时,优质教育资源的导向功能应该受到重视。教育的兴起同样可以导致人口的集中,随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他们也会愿意为追求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而举家迁徙。所以,优质幼儿园的合理布局同样可以引导一部分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并服务于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发展。

三、建议

(一)统筹配置,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跟上,从而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核心问题———“人的城镇化”。学前教育政策也是相关公共政策的重要一环,通过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城镇化的合理布局;发挥学前教育的人力资本增值作用,为城镇化提供合格的公民;发挥学前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充分考虑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科学预测城镇化发展趋势、老城区改造政策、人口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继续扩大城乡资源总量仍将是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计划的首要任务。部分地区已开始从学前教育阶段探索城乡均衡化问题,如:贵州省创新幼儿园办园模式,启动县域内集团化办园试点工作〔16〕,努力通过打造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来弥补优质资源短缺问题;积极推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园的建设。

(二)优化布局,加快幼儿园建设

与实施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时整体资源短缺不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是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对城市而言,下一步的重点是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而对农村而言,还是要解决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幼儿园布局,让幼儿就近入园、方便入园。要解决城镇学前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优质教育资源稀释的问题,一方面要依赖于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大农村公办园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改扩建或新建一批符合标准的公办园,以留住因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而迁徙的群体。另一方面则要协调发展城镇学前教育,保障资源合理分配。首先,预测城镇学前教育的需要,科学调整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其次,关注机制创新和内涵发展,构建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合理共享机制;此外,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在随迁子女大量入住的区域开办公办园或支持民办园。如,在面临随迁子女和“二胎”双重高峰给学前教育资源带来较大压力时,上海市教育部门就基于科学预测、提前规划,通过适度扩大班额、调整专用教室、整合中小学闲置资源等方式挖掘教育资源,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三)尊重差异,关注儿童身心发展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入城后的家庭需负担更高的学前教育成本。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工作,部分地区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如,2014年安徽省安庆市拨付学前教育资助类奖补资金534万元,通过减免学费、生活补助、特困补助等方式,对就读普惠性幼儿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救助,保障弱势群体幼儿接受学前教育〔17〕。此外,弱势儿童群体的身心发展状况也十分值得关注。对于流动学前儿童而言,家长应关注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尽可能减少幼儿在园际间的流动;教师应尊重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背景,为促进其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社区应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为随迁儿童的家庭服务,让流动家庭更好地融入社区〔18〕。对于留守学前儿童而言,家长要经常与孩子及其照料者联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幼儿教师要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主动和幼儿家长联系,告知幼儿发展状况。通过多方主体努力,确保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黄媛媛 柯玲 刘颖 单位:成都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成都大学幼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书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徐匡迪.中国的城镇化〔J〕.中国发展观察,2013(4):53-56.

〔3〕.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EB/OL〕.(2012-09-12)〔2014-11-13〕.

〔10〕赵婀娜,章正.教育部:未来3年,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N〕.人民日报,2014-02-27(12).

〔11〕张祝彬.加快普惠性社区幼儿园发展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学前教育〔EB/OL〕.(2012-10-28)〔2015-01-12〕..

〔12〕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7.

〔13〕虞永平.关注流动和留守幼儿的生活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5):9-11.

〔14〕SchweinhartLJ,MontieJ,etal..Lifetimeeffects:TheHigh/ScopePerryPreschoolstudythroughage40〔R〕.Ypsilanti:High/ScopePress,2005.

〔15〕HeckmanJJ.PoliciestofosterHumanCapital〔J〕.ResearchinEconomics,2000(3):3-56.

〔16〕彭欢欢,许振曦.全省学前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盘县召开〔EB/OL〕.(2013-11-18)〔2015-05-07〕.http:///2013-11/18/c_118182160.htm.

篇5

一、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现实需求

(一)学生的要求

1.学生成长阶段的独特性要求

2.学生的心理渴求

(二)家长的要求

1.家长的中国式期待

2.家长的知识层次要求

3.教育理念的更新需求

(三)教师的要求

1.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

家长的参与,适时与教师沟通,不仅能缓解教师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师与现实的融合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而教师是一个相对具有局限性的职业,主要面对学生,学校。家长的参与就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的职业限制。

3.共同减少学生问题的出现

家长与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沟通与合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学校的动态、提早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便于共同商讨,及早解决。

(四)学校的要求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但他必须与社会其他群体形成系统。社区是学校最可依靠的力量,而家长是社区中的中坚分子。

(五)社会的要求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一)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教育部已于2004年12月1日颁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

(二)政府的支持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必需有政府的支持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重视起来,将其纳人政府管理系列加以全面管理,同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三)理论的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需要理论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全面考察,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得出规律,给实际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四)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有了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学校必须为此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如此方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五)资源的运用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昆明五华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 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 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 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 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 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年内拟评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学科带头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骨干教师”。

篇7

过去的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省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学前教育普及发展得到扩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加快,中等教育特色发展得到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得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得到改善,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为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来之不易。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年。改革是今年教育工作的主旋律。要采取各项措施,实施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奋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要坚持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德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二要促进公平。扎实开展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让幼儿园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让均衡化发展真正动起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建立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有序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三要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推动高校要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转型,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转型,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完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建设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四要加大投入。今年,省级预算新增财力40%用于教育,这是对教育的最大支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确保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降低,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不降低,全面保障教师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各项政策待遇。五要转变职能。按照“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原则,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进一步完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抓好高校章程建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六要保持稳定。全面关注师生状况,确保学生安心学习,教师潜心教学。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减少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杜绝校园恶性事故的发生,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校园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希望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勤勉敬业,心系群众,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发挥社会评价作用,为我省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做出更大贡献!

篇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特制定本方案(以下简称“三期行动计划”)。

一、重要意义

2011年以来,我区认真实施第一期(2011-2013年)、第二期(2014-2016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持续增加财政投入,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指导,规范办园行为,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232所(公办幼儿园136所,民办幼儿园96所),在园幼儿48226人(公办17604人,民办30622人),专任教师2440人(公办617人,民办1823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79所、20748人、13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3%,较2010年增加37.3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设定的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0%的目标,“入园难”进一步缓解,学前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全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普惠性资源供给不足,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薄弱,城区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老城区幼儿园缺乏,教师数量短缺,幼儿园运转困难,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三期行动计划,是巩固前期工作成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二孩政策落地,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教育扶贫,从人生早期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深刻认识实施三期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保持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切实履职尽责,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期盼。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

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优化幼儿园布局,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支持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保障大多数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着力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二)坚持公益普惠。

公办民办并举,进一步提高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三)坚持创新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革幼儿园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积极探索共建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四)坚持政府主导。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XX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政府发展和监管学前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确保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中央支持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普及和普惠水平,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城市市区和县城城区每3万常住人口要建设1所以上不少于9个班建制的公办幼儿园的要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办园条件质量逐步提高,办园行为普遍规范,“小学化”现象基本消除,科学保教氛围更加浓厚。

四、重点任务

(一)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

充分考虑二孩政策实施、老城区改造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重点加强贫困村、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满足基本保育教育活动需要。

(二)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积极破解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普惠程度不高等难题。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建立与公益普惠要求相适应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努力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加大公办幼儿园办园机制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实现形式和渠道,激发公办幼儿园办园活力,形成管理激励机制。

(三)强化队伍建设。

深化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机制、补充机制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改革,依照《关于做好全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的通知》(X编办〔2012〕X号)、《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X教师〔2013〕X号)等文件规定,突出重点,在我区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做好公办幼儿园编制保障工作,依法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合法权益。

(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加大学前教育社会宣传力度,促进家园联系,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普及科学保教知识。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健全教研指导网络,推进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工作向农村延伸、向民办幼儿园延伸、向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延伸,整体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

五、主要举措

(一)完善布局规划,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1.合理布局规划幼儿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尤其是二孩政策实施后带来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制订我区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按照“就近、够用、适用、安全”原则,均衡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城区小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规范和标准确保教育用地配建小区幼儿园,农村按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配建幼儿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

2.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的公办幼儿园,支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扩大公办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康复等机构开办幼儿园,扩大特殊学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其辐射指导作用,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优先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进行改建或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对未按规定建设或移交、没有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要全面整改,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

3.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定扶持和规范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意见,逐年确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将提供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的依据,对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整改,提升普惠性幼儿园服务水平。

(二)落实主体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

1.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省市统筹,县级为主、乡镇(街道)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2.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推动各地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实行属地化管理,通过地方政府接收、与当地优质公办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其面向社会提供普惠。

3.落实幼儿园登记制度。2017年底前,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完成事业单位登记。

(三)加大经费投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要求,建立起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根据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实际需要和我区实际情况,逐步制定公办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的补助标准。幼儿园建设涉及的税费,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减免。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资办园。

2.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支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以及改善办园条件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学前教育;鼓励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接受残疾儿童入园。

3.健全幼儿资助制度。按照中央奖补、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实施的渠道,进一步健全幼儿资助制度,确保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优先获得资助。

4.适当调整收费标准。按规定程序,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办园成本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对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收费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支持体系。

1.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对纳入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配、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补充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

2.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公办幼儿园教师执行统一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享受规定的工资倾斜政策。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XX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园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并保障其工资待遇。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

3.健全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机制。根据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要求,建立区培训中心(进修学校、教研室)和幼儿园联合培训保教人员的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为引领,推动区级培训和园本培训,开展新一轮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实施全员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提升保教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完成培训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晋职、晋级、续聘、竞聘、考核评优及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的重要依据。制定符合学前教育实际,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聘标准。

(五)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和业务指导,规范办园行为。

1.完善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评价范围。结合教育部即将制定出台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导向,着重加强对师资配备、教育过程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落实政府对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力度。到2020年,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学籍管理。

2.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严格落实教育部《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的要求,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幼儿园命名、办班、收费、招生行为,严格控制班额,禁止使用幼儿教材,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禁止小学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测试,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积极推动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健全幼儿园内部财务制度,加强幼儿园经费使用和收费行为的监管。

3.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配备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市级一类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业务指导,探索农村乡镇幼儿园和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制定教育计划、指导游戏活动、安排一日生活,提高保教质量。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保教结合,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面向家长和社区开展公益性0—3岁早期教育指导。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编制三期行动计划,把三期行动计划的实施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相关部门的年度任务,加大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营造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宣传月制度,集中展示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推进机制。

建立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协调机制,明确教育、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综治、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物价、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妇联、残联等部门的任务,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四)加强资金监管。

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经费安排使用、项目进展、政策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追究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努力提高财政支持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9

一、转变教育观念,家园互动,寻找教育途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指出: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

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把“五小”教育内容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和幼儿一日生活中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幼儿生活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和家长沟通,共同向幼儿提出:你有困难我来帮,世界需要热心肠;你有进步我鼓掌,棒、棒、棒;嘿、嘿、嘿,加油干,争做小帮手,大家都喜欢;你让我来我让你,亲亲热热在一起;勤俭节约一点点,幸福进入千万家等活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和家长共同为幼儿创设相应的德育教育环境,是幼儿每天处于“五小”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渐渐的孩子们对“五小”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如:创设“五好活动评比栏”、“爱心专列”、“家园互联网”、“我做合格小公民”等环境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利用社会、社区和家庭资源,围绕“我做合格好公民”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开展庆三・八主题活动”、“关爱聋哑儿童主题活动”、“为社会福利院的小朋友献爱心主题活动”、“慰问革命老前辈主题活动”、“我做环保小卫士――回收废旧电池主题活动”、“我给地球洗个澡主题活动”、“我是家庭的‘小主人’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主题活动”等等,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做合格好公民的感受,懂得了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等道理,通过以上的教育方法,人人都在为争当“五好小公民”而努力,孩子们在平日的幼儿园和家庭中不仅经常说“五好”、唱“五好”、学“五好”、做“五好”,而切还把自己的言行和小伙伴的表现,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大家坐在一起讲讲、说说,并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教室的环境中,使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二、搭建桥梁、家园互联、共育幼儿

我们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否则我们教育的结果有可能是5+2=0。如果我们搭建一座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那么我们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是5+2>7。所以开始之初,我们分别召开年级家长会,认真学习“五好小公民”道德教育内容,把实施“五好小公民”的方案告知于家长,统一认识,使家长了解培养孩子做合格小公民的重要性,同时自律家长自己的言语行为,在得到家长支持的同时,也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实施过程中,家园互动联系,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即:我们在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互通,让孩子时时处处落实到行动中。

三、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接触社会的多种机会

我们开展“五好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对幼儿来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决定从幼儿身边小事做起。如:在班上活动时,爱护班里的桌椅、玩具、图书等,启发幼儿和这些桌椅、玩具、图书交朋友,比比看,谁做的最棒;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开展“追求绿色生活,共建绿色家园”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看见地上有碎纸和果皮,能主动拣起来,扔进垃圾箱内;看到花园里的花和植物该浇水了,就鼓励他们给花和植物浇水等。每次活动时,我们更注重评价活动,因这个时候,孩子通过劳动亲自感受体验,他们更愿意把劳动成果展示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在肯定、鼓励孩子们劳动成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爱护公物、爱护花草的意识。从此,环保的意识在孩子们心里扎下了根。

培养幼儿做合格小公民,从身边事做起。

四、利用家长资源,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开展“五好”德育活动

篇10

【关键词】学校变革 压力 变革压力

信息化、全球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现代化与后现代以及社会转型等多重现代因素同时发力于整个社会是学校变革的背景,复杂的社会背景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舆论等方面可以利用的新资源和新机遇,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但是在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的情况下,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何摆脱财政困境、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如何节省政府开支、如何应对国家政策制度的变化以及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等 [1],是摆在学校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压力也就随着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产生。

一、压力的来源与压力的双重效应

压力的存在是学校变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学校发展中一种健康和必要的现象。对于压力的产生,斯腾纳德和史丹侯夫从变革对参与者的影响的角度提出了“需要—压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主要存在发展压力与控制压力。发展压力因素包括智性气氛、成就标准、实用性、支持性、秩序性,控制压力因素包括反智性气氛、反成就标准、冲动控制。[2] 具体而言,压力是由内外环境引起的机体的反应,是压力源和对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有压力必定有施动者和承受者,很显然学校是压力的承受主体,施动者即是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生存与发展性压力源,即来自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包括改变现状的需要、提高绩效的需要、改善内部关系的需要;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即由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压力,包括纯社会性的压力,如社会变革、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以及由学校自身状况造成的适应问题;物质性压力源,即学校对物质的需要与物质缺乏带来的压力;精神性压力源,即由阻碍和破坏学校正常精神需要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如错误的认知、不良的经验、道德的冲突、长期不良经验等带来的压力。

名目繁多的压力并不仅仅只有负面的作用,压力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其所引起的反应具有双重效应。首先,压力同时隐含着破坏性和生长性力量。压力能够破坏学校变革环境和组织力量,形成或增强抗拒变革因素的效能;同时迫使学校“困则思变”,进行变革以减轻自身所承受的压力。其次,压力潜藏保守性和自我保卫性力量。压力的环境容易迫使学校形成抗拒变革的保守倾向,抵制变革对现有的“稳定秩序”和“舒适地带”的破坏;同时也容易形成自我保卫,维护学校的社会认知和内部关系,其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尤为明显。再次,压力蕴涵着消耗资源与增强抵御风险的因素。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因无法负荷持续不断的高速运转可能会出现紧张、焦急、害怕、苦恼或不安等不适症状;如果长期不用承受压力意味着抗打压能力会在安逸的环境中渐渐萎缩。总之,压力及其潜在的影响都具有双重效果,关键在于以何种态度对待压力。有学者认为学校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变革来减轻压力,但就越不可能启动变革 [3],就可能陷入不启动变革就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的死循环。

二、学校承受的压力的主要体现

因变革的复杂性和棘手性,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问题的多样性导致了压力的多样性。尽管压力有很多种,来源也多样化,学校变革压力主要表现为行动压力、生存与发展压力、教育压力、舆论压力和社会压力。

1.资源短缺——行动压力

学校改革在所有的方面都以资源为基础 [4] ,缺少必要的资源,其行动必然会受到限制。对于学校而言,对资源的需求是一个综合体,不仅需要经济资源,还需要政治资源、历史与文化资源等,缺少相应的资源,意味着缺少变革的相应条件,学校要背负要求与能力而形成差距的压力匍匐前进。

从现状来看,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一直都未能达到4%的目标,而世界平均水平已达到7%~9%,这意味着教育投入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学校缺少财政资源,直接影响到变革时必要的软件和硬件的更新,因此,当学校想有所作为时必须先考虑袋子里的钱是否能够支持,而不至于半途而废。政治资源则表现为政策层面的支持,尽管改革是在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推进有其内在的优点,但是高度统一的行动计划意味着限制了学校自主性的发挥,在具体的问题前面往往会缺少有效的应对策略。这种行政主导下的改革见得最多的不是对学校的投入和资源的支持,而是各种类型的“红头文件”以及各种规范和要求,以命令式的口吻指示学校该如何做。在我国学校变革过程中并不缺少政治资源,缺少的是如何给予适当的和正确的政治资源。学校文化反映了我们对学校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意义的需要,文化充当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在功能上主要是维护稳定,驱使学校习惯于待在熟悉的“舒适地带”,来抗拒变革带来的不稳定性和对稳定性的破坏。有学者指出抗拒变革是组织文化的“天性”。[5] 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并不适合变革,但是变革依然在推行,学校每一小步都将碰壁。

2.校际竞争——生存与发展压力

一直以来教育都被认为是通往成功的道路,学校则成为这条道路上的“加油站”,能否成功地达到目标,关键在于能否加到优质的“燃油”。随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得到普遍的认可,教育培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重视,通过这种投资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技能和能力,以便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再加上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择校受到了空前的热捧,每年有上百万的择校生交数额巨大的择校费或是学校建设费、赞助费等。这不仅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给教育和学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甚至人民网和《 人民日报 》发出了“中小学生择校何时不用苦恼”[6] 的疑问。

如果说以前择校只是在某一地区内进行,那么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更多的家庭有能力把子女送到国外去镀金,因此,择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留学,有统计表明最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1978~2000年22年间,出国留学人数约为34万人,1999年也只有约2万,而21世纪头10年就有190万之多;[7] 最近几年留学的热情更加高涨,留学教育正走向大众化、低龄化,并呈现出自费比率高的特点。留学受热捧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学校生源不足,据统计表明,2009年高考弃考人数达到84万,2010年接近100万人,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中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近几年全国高考人数不断减少;各地高考状元弃内地高校而选择香港的高校。如果说以前是卖方市场,学校可以挑选符合自身利益的学生,但是当前情况逐渐发生逆转,买方市场逐步成型,学校挑选学生的情况将会逐渐转变为学生挑选学校。这种转变反映了竞争主体的转变,以前是学校通过组织考试来筛选,竞争的主体是学生,压力也在学生身上;而现在转变为学校为获得生源主动找学生,竞争主体是学校,压力在学校身上。户籍制度的松绑已是大势所趋,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将会更大,尤其是在留学兴趣把原本只是某一域内的学校间的竞争推广到了全球范围,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某些学校的生存状况将会变得岌岌可危。由于学生和家长有多元化的选择,其“胃口”必然比以前更难满足,因此学校要获得家长的认可,尤其是在变革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只能招来更多的非议,其行动的空间必然要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

3.家庭教育缺失——教育压力

随着多年来人口政策的影响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统计表明2000年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44人、 2002年为3.39人、2010年为3.10人 [8],家庭规模在逐渐缩小,核心家庭的数量在增长,这种家庭以工作为中心,并且更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往往会忽视家庭生活和子女的教育。核心家庭父母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在工作上,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少,孩子的成长缺乏父母关爱,甚至很多孩子与家长之间没有亲情感;大部分家长觉得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亏欠孩子太多,因此对孩子往往是百依百顺,而不予以适当的教育,致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成长,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少的难题,而家长则希望学校能填补这个缺失,无形之中增加了学校的教育负担,学校不仅要履行好本身的职责,还要担负家庭的教育责任。

家庭教育功能的相对缺失,加之孩子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浮躁、傲慢的行为习惯。一线教师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更不愿意学习了,并不是因为他们更愚蠢,而是更不愿意当学生——更不愿意掌握基本合作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技能、更不愿意倾听、更不愿意协商和分享、更不愿意听从教师要求去完成的学习任务、更不愿意花时间解决那些不能轻易得到答案的问题。尽管学生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家长并不完全认可,一如既往地认为孩子比以前更活泼聪明,对孩子的期望比以前更高,并把这种期望转化寄托在教师和学校上,但又并不完全认可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成绩好是因为聪明,成绩差是老师教得不好”。

4.媒体过度宣传——舆论压力

媒体是关注和影响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媒体的影响具有面广、传播快的特点,信息一经媒体的报道,容易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认知。在我国,教育和媒体都是在政府的影响下运作,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着政府的意志,因此,政府往往会借助媒体的力量来为学校变革打造舆论基调,为变革统一思想和认知,以便保持行动和方向的一致。媒体为达到宣传效果往往是通过连篇累牍地报道改革政策、理想学校模型、改革的效果等,通过这种“设置议程”式预告公众变革的美好,再加上一种几乎被视为“常识”的习惯性做法便是报喜不报忧,对教育改革的实际进展状况以及公众意见进行加工、美饰与包装。[9] 形成了公众对学校变革的理想型的认知,提高了公众对学校变革的期待。当变革遇到困难或阻碍时,公众就有一千个理由诘问学校,学校也就很难获得社会的理解和同情,得到更多的是舆论的不理解甚至是谴责。

在百度里输入“学校变革”和“教育变革”限定“新闻”进行搜索时,分别有24100篇和61700篇相关新闻,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变革的正面报道。为什么媒体会这么热衷于对学校这种既不能很好地吸引读者,也不能像广告那样带来直接利益的报道呢?其中有前面所讲的政府行政上的需要,同时也不乏学校自身以能“抛头露面”为荣的心理作用以及学校领导个人利益的考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的正面宣传有显而易见的效果,但也促成了社会对学校变革的认识偏差,潜在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过多的政策宣传、变革造势以及成果播报,把原有的困难隐藏在美好的愿景和成功光圈的闪耀下而被众人忽视,造成了对变革不合实际的过高期待。一旦变革遇到困难,学校必然是千夫所指。因此对于学校而言,需要更多的不是舆论造势和过多的正面宣传来树立良好的形象,而是在关键时刻得到理解和同情,应避免过度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而失去众人的支持和信任。

5.过度承诺——社会压力

媒体过度的正面宣传形成了公众对学校的积极形象并提升了对学校的期待,虽然形成了积极的正面形象,但是社会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不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学校和教师在过去由于缺乏对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以及教育变革难度认识不清以及问题的严肃性把握不准等,把情况和问题简单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公众面前做的承诺而又无法一一兑现,造成了公众对教育问题的不理解甚至是感觉到学校出尔反尔、言语无常。美国学者萨拉森指出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长期以来倾向于向社会过度承诺,急剧上升的期望折磨着学校和教师,接受过多的新目标和目的、规划和计划,并没有怀疑过度承诺的后果和实现各种目标的艰巨性,反而认为这些都是很容易实现甚至是能迅速实现的目标。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医疗部门一直以来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棘手性以及提醒公众很难避免成本高和见效慢,从而降低了公众期望、减少了指责和批评。如果我们生病,当医生告诉我们治疗费用昂贵并难以治愈时,没有人会怀疑医生的话。尽管教育领域的问题也非常复杂和棘手,但是与医生相比,教师的话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却大打折扣。因此,萨拉森认为,教育部门需要摆脱“言多形少的缺陷”,并“增强公众对为什么学校会有这么多难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这些问题往往是棘手并惹人烦的认识”。[10]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学校和教育领域的事情更是如此,对于学校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铺天盖地的正面宣传,适度的负面报道对于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是有利而无害的。多年来的过度承诺形成了公众对学校问题的认识偏差,学校正陷于自己所设置的陷阱之中而百口莫辩。

三、减轻学校承受的压力及其转化

对于学校变革而言,不仅有来自外部的质疑,而且也有来自内部的惶恐,压力是无法逃避的。压力也可以把学校弄得不知所措而导致最终垮塌,同时压力也可以转化成行动的动力,因此,关键就在于对压力的质、量与度的把握。压力会使学校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没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意味着不在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的紧张意味着难以发挥表现出真实的能力和水平,更不用谈潜能的发挥,适度的紧张则有利于学校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变革中来。

1.增加必要的资源投入——增强行动能力

变革是昂贵的,没有钱要搞好教育改革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说以最小的投入获得的最大的回报是企业追求效率的表现,那么教育改革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因其本身并不产生利润也就失去了行动的原动力。同时,资源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就像经济基础之于上层建筑那样,没有资源基础的改革无异于空中楼阁。有学者指出教育改革的社会合法性,认为教育改革的发动与推进本身不能完全建立在要求绝大多数教师无私奉献、无条件牺牲的基础上,尤其当教育改革需要教师进行持续的艰苦探索、需要教师付出超常规努力时,更是如此。在于给予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 [11] ,缺少资源的改革必定会招致教师反对,并不是恪守理念,而是利益权衡是最终决定绝大多数人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12] 所以能否获得必要的资源满足日常的行动和教师对利益的诉求是获得教育改革成功的最厚实的基础和关键。

变革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要求的强烈程度和应对能力的强弱,对学校而言,“要求”是对学校实施变革愿望,能力是学校计划、组织和实施变革的能力。所有的变革,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学校有新的“应对能力”,即学校获取“资源和支持”能力。然而由于改革必然会破坏已有的人际关系与稳定的局面,带来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可避免地会制造新的压力和挑战,学校必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和克服困难的资源,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挺过来,能够从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资源与支持。获得支持不仅有助于摆脱孤立无援的处境,还能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言行低调——增加话语空间

由于过去学校有意或无意过度地在媒体镜头下曝光,虽然提高了社会对学校的认识,但是学校的缺点也在此过程中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媒体的过度的正面报道下,形成了公众对学校过于完美的形象的认知上的偏差,但同时也招来了更多的责备和批评。要想摆脱期待和能力的差距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学会低调行事,学会在媒体的镜头下适当地退缩,形成一定的神秘感、距离感和新鲜感,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形象,保持适当的距离和“私人”的空间,也是为学校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不给公众形成口实,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3.家庭配合——扩大社会基础

现代社会家庭向“核心”的方向发展,在家庭教育的功能逐步缺失和家庭对学校教育期待的提升的条件下,需要唤醒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无非是通过班主任,或是一年两次的家长会的形式,很少见到教师主动去联系家长反映孩子的教育问题,无形之中把家长排除在了学校教育的藩篱之外,而得不到家长支持的学校教育就像是人缺少一条腿走路。由于学校平时不注重沟通家长,而在关键时刻也就很难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变革也就缺少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总之,压力是变革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让变革走得更远更好,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压力的存在,没有压力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只能在风浪中萎靡,而变革本身就是一次充满风险的旅行,因此,一定的压力能提高学校抗拒风险的能力。关键就在于把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参考文献:

[1]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许明仁.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行政兼职意愿之研究——以台湾北区国立高职为例[D].台湾师范大学,2006.

[3]Robert Evans.The human side of school change:reform,resistance,and the real-life problems of innovation[M].San-Fransico:Jossey-Bass,2004.

[4][加]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 —— 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余伟民,余进利.抗拒变革是组织文化的“天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9(6).

[6]人民网.破解难题:中小学生择校 何时不用苦恼[EB/OL]..

2010-08-10.

[7]人民网.中国成世界上最大留学生生源国 90%以上属自费[EB/OL]..

[8]凤凰网.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10人 规模继续缩小[EB/OL].http:///mainland/special/renkoupucha/content-2/detail_2011_04/28/6035336_0.shtml.2011-04

-28.

[9]吴康宁.反思我国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2).

[10]Seymour B.Sarason.The Culture of the School and the Problem of Change[M].New York:John Wiley,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