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智慧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智慧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智慧教育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智慧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小学英语知识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品行,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开发,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智慧生成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几十年时间,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英语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往往以提升学生英语成绩为主要的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压抑、枯燥,久而久之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学的心理[1]。

因此,为了能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启发学生的智慧,首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保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自我主观意识。教师以引导为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置都需要围绕学生展开,同时在教学中还需要关心学生,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2采用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学生分层是进行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开展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心理、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1、2、3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学习能力强,能够熟练运用单词语法者,可以将其分为第1层;第2层学生,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单词量足够,但在单词及语法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点;第3层学生,指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同时单词、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也不够牢固,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核心阶段。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知识,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提升其积极性。教师在整个英语课堂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课堂教学进度合理的把控,串联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环节的衔接性,保证教学的整体性[2]。只有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合理分层,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学生搭建知识结构提供便利。

3通过游戏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忆与理解,可谓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话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迅速实现,也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常来说,在课堂英语对话环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游戏。如重大版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三单元My Favourite Food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堂食物类别认知比赛,让学生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并尽可能用英语分享这些食物的味道,这样学生的口语不仅能够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掌握本单元知识要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升自我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学习中,很多知识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由于学生在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一些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十分积极,但有些学生不愿意发言,生怕发言错误会引起别的学生嘲笑[3]。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让其多开口、敢开口,保证课堂具有活跃的氛围。为了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多设置一些疑惑,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

另外,课堂中不仅仅需要巧设疑惑,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积极的引导,通过课堂环节为学生解疑。通过设疑、解疑的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必要的“争论”能够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在求异过程中思维进行碰撞,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

5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都是促进学生生成课堂智慧的关键。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不断的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勇于创新,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丽娟.小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新青年教师,2015,23(8):65-68.

篇2

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学习兴趣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可以培训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的内容中既包含了许多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研究以及化学领域相关的基本概念,又包含了许多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的计算题。这些学科知识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记忆并消化。由于化学本身富有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就使得有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觉得棘手且难以推敲,从而造成了厌烦等负面情绪。如何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能提高学习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教学问题。以下列举出一些在提高化学教育效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让学生主动热爱化学,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力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升值的责任感与源动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从人对某项事物的热爱与追从开始的。因此,充分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才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内驱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1.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青少年好奇心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包括身边的事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引向化学探索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热情。

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探索化学奥秘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2.用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由于化学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根据每个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次的化学实验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化学实验的特点,增加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的形式主要分为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向学生阐述本次实验的目的性,操作过程要做到规范,使得化学实验产生明显现象,便于教学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保持充分的互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就失去了实验对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来说说学生实验。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去进行实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某些化学实验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中产生的化学现象,做好实验记录。与此同时,如果发生学生不能理解的现象与疑问,教师要及时的予以解答。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做一些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把课堂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并巩固。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1.着重突出基本知识点,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杜绝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越发觉得厌烦,学习压力巨大,起到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主动性的效果非常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剔除题海战术。教师首先要把课本的知识点讲透,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并消化完毕,然后配合一定数量的练习来熟悉巩固基本知识点,之后可以讲授一些典型习题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这个双方逐步磨合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层层深入,逐步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引入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研究并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成果的教学需要好的学习方法,教育者可以把联想记忆等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使得学生可以巧妙快速地记住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学习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俨然成为了现行教育的主流模式。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多媒体所呈现的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化学知识能够非常直观、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化静为动,把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体且生动形象。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学生想象力的空间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也是必然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切忌完全依赖,毕竟教学课件不是万能的,应该以实际知识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学生,以免适得其反、本末倒置。

三、结语

本文所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需要紧密结合,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只有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行为,才会有足够意志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来达到高效果高水平的教育成果。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了,教学成果才是有效的。

篇3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其职业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规划教育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以及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职业规划大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向了市场机制。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资源,而且还必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真实的了解社会,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意义的。

一、新时期开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阐发: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规模及大工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出发,创造性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个人智力和体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发展。第二,人的发展还包括人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正常发展,其核心是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最完美的形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遵循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必然规律,适应了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依据: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即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这三者共同配合相互补充,同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起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实现德、智、体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紧对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规划教育要求高校开展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建立职业意识、理念和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找到合法的职业,从学生转为职业人;三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做到人职匹配以实现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目的只是要使大学生能够找到工作。这种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理念、职业匹配则很少涉及,而且也很少重视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针对大学阶段职业准备期的特点来进行。首先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使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科学树立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素质。其次才是以实现人职匹配为目标的职业规划教育。也就是要指导大学生个体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其在对决定其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和分析,确定最优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职业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因此,职业规划更离不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第一,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自我评估要求个人遵循“深入”、“客观”两个原则对自己进行全而的剖析:弄清自己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的价值目标;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剖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等个人情况,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跟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的接触,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中,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更切合实际的判断,并逐渐克服对别人评价的抵触、防卫的心理,也不因他人的评价而无端否定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全面的自我认识是职业规划的基本前提。

第二,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作用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而考察:(1)性格和职业匹配。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与职业选择相关的性格特征。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性格有更进一步了解。(2)兴趣和职业的匹配。根据霍兰德的“类型论”,大多数人可以被分为六种人格类型: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才能确切的知道你的兴趣类型。(3)能力和职业的匹配。职业选择与人的能力、特长息息相关。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的。所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通过自我性格、兴趣、能力等三方而的定位,明白三个问题:我想往哪此方而发展;我能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可以往哪此方而发展。

第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职业选择阶段就是在可供考虑的职业中选择最好的,其主要是进行职业路线的选择和职业自标的设定。选择职业路线应把握四条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能,择己所需,并在保证了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就业收益最大化即择己所利。要特别注意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工作能力和发展机遇的平衡。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路线,设定比较科学的职业目标。

第四,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制定可行的措施。制定行动措施是落实职业目标的具体环节,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而的措施。它有两方而的内容,一方面是直接的实施措施,也就是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需要具体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另一方面是间接的措施,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提高自己,也就是为了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去做的事情。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充实自己,并以实现职业目标为最终目的自觉地参与一些教育和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孙庆民.关于新时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篇4

这次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省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着眼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于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潍坊市素质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这次会议在潍坊召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此我们谨表示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尽快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党的十七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优先发展教育,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全省教育系统一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在武装头脑、提高素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狠下功夫。

以十七大精神推动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开花结果”。素质教育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又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又是教育的本质和主题。当前特别需要大家在以下四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要求。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它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全省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顺利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到人力资源大省的历史性转变。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和地区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有9310万人,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巨大的资源。优先发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和人力资源强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加快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为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本质和主题。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说“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陶行知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中外教育家这些精辟深刻的论述都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个核心,大力宣传、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大力推动者、坚定实践者。

(三)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当前,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素质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所以说“天时”,是因为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法律规定。党的十七大立意鲜明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之所以说“地利”,是因为教育总体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们一心一意抓教育教学改革、一心一意抓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基本打造起广大学生多元成才的“立交桥”,升学竞争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之所以说“人和”,是因为从当前社会氛围看,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省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早在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招远市被李岚清同志誉为素质教育的“源头”。全省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全方位育人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新课程体系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考试制度的“指挥棒”导向作用初步显现。目前,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四)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尽管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迈出了新的步伐,但素质教育依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热点和重点,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不按教学计划开课,不按教育规律教学,不面向全体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多样性发展空间减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拼时间、拼精力,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学生体育活动偏少,身体状况较差,健康成长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调查表明,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力度还不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不少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把素质教育当成“软任务”,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倾向。总体看,应试教育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素质教育的实施依然困难重重。

新时期、新形势对教育事业赋予了新内涵、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正视问题,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以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倍努力,奋发工作,把教育工作的重心切实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努力开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实施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改革总揽全局,以创新为突破口,积极解决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着力构建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一”。

(一)构建一个体系——德育为先的育人体系。古人说“先立人后立学”,指的就是德育的重要性。先生曾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助其为恶,无益也。”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能力下降、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艰苦奋斗观念淡薄、缺乏团队精神、纪律观念不强、心理健康发展能力降低,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道德教育的苦果、片面追求考试成绩的恶果。我们讲德智体美,“德”是首位,“德育”乃是教育之“本”之“源”。正如先人所说,一个无品无德之人,既使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智力,也不会是一个合格人才。所以,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重点,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校长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负主要责任,确保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要健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深化一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在任何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被置于国家层面来推进,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工程。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推动以提高未来国民整体素质为主要任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也于本世纪初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解决传统学科知识繁难偏旧、德育与生活与学科教学脱节、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重复记忆式学习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让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充分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必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尽快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要配齐师资,保证开课率。任何学校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开课、开不全和随意删减课时。要特别加强农村学校课改工作。农村学校是课改的薄弱环节,各级要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育,在师资、设施配备、课程开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确保城乡能够齐头并进。要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抽样调查表明,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74.6%的学生认为体质差是由于体育锻炼不足。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各级一定要积极创造条件,严格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快乐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底。

(三)创新一种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方法,“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提高并重。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二要构建实践教育模式。欧美国家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强,这与他们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有着密切关系。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增强体验,活跃思维。要创新思路,科学规划,逐步实现每个城区、县(市)都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打造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三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广大教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平等对待,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务实创新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环境。

(四)完善一项制度——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理指出:“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素质教育先进地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比较成功、比较科学。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学校经常性评价和考试选拔对素质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一要进一步改革学生日常学习评价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所有中小学都要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要严格禁止各种不必要的统考,成绩评定提倡实行等级制,减轻“分分必争”带来的压力。二要进一步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我省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面,今后要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全面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取代中考成绩录取新生,逐步将大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三要进一步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保障高中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考风考纪,确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保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四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原则,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去年,我省开始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校招生录取,在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多样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要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加以完善,比如可以考虑调整投档内容,延长阅档、录取时间,给学校以充足的时间阅读素质评价报告,确保这项改革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各省属高校要重视这一环节,成立由专家教授参与的学校录取工作队伍,突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录取中的作用,力戒录取工作的简单化。要继续落实高考招生报名社会化,禁止有关录取数量的考核、奖励与公布,将高中正常教学行为和学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区分开来,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高考考生的成绩等信息属考生个人隐私,除招生录取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全部考生信息。

(五)打造一支队伍——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文明圣火的传递者、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古往今来,人们公认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看似平淡的职业,从来都意味着神圣、光荣、责任、奉献。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当前要构建好四个新机制:一是构建教师管理新机制。要深入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尽快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营造能者上、庸者下、人员能进能出的人才竞争环境。要积极推行结构工资制,建立优秀教师津贴制度,优教优酬,能者多得。二是构建校长管理新机制。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依法落实校长的办学自,大力推行校长聘任制、负责制,逐步实行职级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三是构建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统筹城乡资源,建立优秀教师支教制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要尽快实现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严禁使用代课教师。四是构建教师及校长培养培训新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将教师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中小学教师、校长全员培训机制,完善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启动“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促进全省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作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心,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热情,组织更多的物力和财力,全力以赴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切实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先导。目前有一种倾向十分有害,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抓教育工作简单化、片面化,只关心升学率高低,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这极大地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消除这种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评价一个地区、部门、学校的教育政绩,首先要看是否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事业是否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是否全面推行,学生是否快乐健康成长。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在媒体上宣传炒作升学率,不以分数、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不以升学率论英雄,引导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坚持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基本条件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总书记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各级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继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支持到位。一是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政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在县域内师工资、各种津补贴发放标准,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要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二是全面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尽快出台《*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推动各地学校公用经费、师资配备、设置与规划、用地、校舍建设、装备条件等达到省定标准,促进办学条件的整体提升。三要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我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今年国家将进行验收。各市要加大力度,在强化使用上下功夫,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加强管理监督,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强化督导评估,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按照《*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一是建立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评估和质量监测制度。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评估和质量监测工作刚刚启动,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不断完善,保证评估和监测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二要加大办学行为违规处罚力度。对违规办学行为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决不姑息,确保基础教育沿着健康轨道运行。三要强化督导评估。今年省政府将进行首次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把督导结果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大众日报》、《*政报》公布。各市要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和监督,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检查方式。

篇5

一、前言

教育无疑是理性的事业,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它应当充盈着理性精神,并由健全、合理、澄明的理性来引领和规范。相应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就有必要形成合理的教学理性来审视、评量和改造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正在由传统的“工匠型”向“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不断转型,也可以说正反映了这样一种内在要求。实现这种转型,除了外在的保障体系与支撑条件以外,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自由自觉的内在发展愿望、自我意识以及根本动力。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立足于已有的相关文献,对教学理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教学理性整体上的思考和观点。

案例分析法:深入课堂教学中获取在已有理论假设基础上的信息,直观的呈现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发展,从而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课堂观察法:深入课堂生活,更直接的描述课堂教学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理性的做出解释、归纳与总结。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理性的内涵

理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想活动。理性的认识是一种解放性、扬弃性的认识,它处处体现着人类自主特性的一种反思和超越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批判。“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斯普朗格),每个孩子都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教育者对他独特的关注而认识他自己,认识个体的价值和权利,获得个人感受世界和认知世界的方式,进而获得个人自由选择的理性能力,并学会为个人的选择承担责任。从此种意义来看,教育无疑是理性的事业。

教学理性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追求,也足教师一种应有的生存状态。教学理性是对种种教学观念、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非理性成分的过程及其结果,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探险活动。

2.教师教学理性缺失的现状

(1)思想守旧、落后,缺乏理性的批判精神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体育教师的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改革上得到发展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只会盲目崇拜或接受专家和权威认可的东西,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学上,他们多采用灌输一接受的教学方式,不择手段地满堂灌,不去考虑学生学会了这些运动技能或参加了身体活动究竟会对健康有什么好处。这一层次的教师对体育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多是对问题情景的一种直觉综合,较少进入到抽象或反思理性层面。不少教师对体育教学只是知其然,不问所以然,体育教学完全被当作了一种具体操作,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

(2)对技术的偏执,理性体育文化知识欠缺

在“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的长期影响下,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其专业成长中喜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气力从前辈那里求取关于运动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课堂组织与管理等普适性的实用技术和技巧,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自身运动技能的操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花样翻新上。体育教师对理性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就技术论技术的层面上。相当多的体育教师都会认为,体育的核心要素就是运动技术,从而把眼光只停留在最直接最具体的技术动作上,对理论知识却重视甚少。体育教育固然要传授体育技能,但同时更要强调这一学科的文化知识或文化理念。体育教师若不懂得体育技能的理性文化内涵究竟在哪里,就技术论技术,本身就是缺乏对体育理性认识的表现,其结果只能导致自己的理性思维想象空间越来越窄,使得我们拼命推崇的体育文化理念表现形式往往多是狭隘的技术动作,体育课变成了一种纯生态学的改造过程。

(3)过分强调“教”,缺乏理性教学的民主性

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的主导和权威,过分注重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违背了教学的民主性。比如教师过分讲求教学环节的紧凑衔接,而不给学生充分思考、选择、练习、表达不同见解的空间和时间,并通过严格控制学生的行为来规避、排解教学意外事件的发生。当教师的主导与权威成为一种对教学全程性的监控甚至霸权时,教学的民主性也就显得徒有名了。

(4)过度依赖经验教学,消蚀了教学的理性特性

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而且是由“抽象到具体”,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必要中介。但是,经验毕竟不同于科学,其本身有着天然的缺陷――狭隘性。从哲学观的角度看,经验层次的体育教学属于一种机械主义。处在这一层次的体育教师通常把体育教学视为一种按照既定程序和已有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性活动,其教学行为和策略的形成往往来自于传统、例行、习惯,有时甚至是一种直觉反应,鲜有理性的思考。对经验的极度依赖还造成了教学活动的简单重复,使体育教师在处于类似教学情境时通常不再重新审视情境本身的具体特点,就直接照搬过去的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重视经验是必要的,但经验本身不等于科学,经验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加以改造和升华。如果不去追究经验间内在、深层的关系和规律,不对具体经验进行反思、批判和修正,上升为理性的、抽象的认识,就难以科学、恰当地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现象。

3.体育教师教学理性的原生态回归

(1)教师理性文化知识的重构

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会对体育教学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认识可能是狭隘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必须借助于教育理论的分析。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吸收理论的精髓,站在理论的高度来俯瞰教育现实,这对其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有裨益的。体育教师要力争做到能将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表现出理论上的抽象能力;将纷繁杂乱的东西系统化、概括化,表现出理论概括能力;能从一般原理推断特殊事实,表现出理论演绎能力;对复杂的动作练习或理论原理能理性地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解释与分析,表现出理论解析能力;能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某种设计以检验某种理论的正确性并显示其价值大小,从而表现出理论上的设计能力与检验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具体表现。

(2)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

从外表来看,体育教学就是一种采用合适的形式“传递”和“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职责被认为是“准确无误地”阐释体育知识、呈现运动技能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主要职责就是“听讲”、“观察”、“模仿”和“练习”等。但是,从教师实际的“教”和学生的实际的“学”的过程来看,“好”的体育教学并不止于这些,它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师生双方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要对教学内容要进行二次开发,经过筛选、改造、整合和创新,使教学内容从静态走向活化。这种由教学内容的反思所产生的理智的愉悦,要超过任何外在的教学组织形式或手段所产生的愉悦,是一种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教学美感,它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3)师生关系从控制走向对话

对于理性化的教学而言,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讨论引入到理性批评和对话的轨道上。“好”的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交往、对话、理解和共享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只是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传递的“授―受”关系,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相互吸引,相互接纳,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和激励。教师对学生个性给予接纳和肯定,对学生的不同思想、不同见解能够宽容和支持,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获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义感。

(4)教学伦理从他律走向自律

体育教学活动与其他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师生双方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伦理要求。就教师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的评价”、“对学生一视同仁”等;就学生而言,需要遵循的伦理要求如“尊重老师”、“客观评价自己”、“遵守课堂纪律”等。师生双方只有遵循这些教学的伦理要求,体育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而遵循教学伦理要求的前提在于教师“认同”这些伦理要求:首先,教师不仅从观念上“知道”或“了解”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且从情感上“接受”或“接纳”这些伦理要求,并愿意受其约束;其次,不是个别教师接纳了有关教学的伦理要求。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接纳了有关的教学伦理要求。只有这样,整个教学活动的伦理性才能够显现出来。

四、结论与建议

理性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对于社会前进和个体的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作用。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身体认知的活动,人的情感、人格等必须参与其中,其本身是一种理性的探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去理解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探索种种“未知世界”,并获得“理智的愉悦”。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汲取理论的滋养,及时反思自身的经验和行为,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合理、健全的教学理性,从而使我们的体育教学逐步合理化、理性化。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J].高教探索.2002(4):7-10.

[2]樊莲香,潘凌云.体育教师教学理性的缺失及其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86-88.

篇6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体现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反映学科的教学目标,正确解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是教师准确把握目标的基础,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只有把教材读懂了,才能把握好教学目标。 

1.解读教材首先要读懂课程标准。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了解了课标内容,能够进一步理解编者在教材内容呈现上的意图。正确理解教材内容,再制定教学目标就不难了。 

2.解读教材要认真研讨教材中的提示语和关键词。因为这些提示语和关键词往往涉及全部教学内容的精髓,起着目标指向的作用。 

3.解读教材要仔细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因为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体现了主题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读懂教材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认真思考,教材为什么出现这个范例,范例指导我们干什么,只有细细解读教材,教师才能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制定出教学目标。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要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的体验,我们更要根据学生实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在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教学时,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文明礼貌的意识往往比成年人更为显著。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交流的方法和语言比较丰富,大方自信;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也会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并产生一定的想法;具有初步辨别是非的道德意识等,这些都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中,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为今后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有利的是农村的孩子更加淳朴真诚,友善热情,农村的社区人与人之间交流比较密切,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社会实践的环境;不利的是农村特别是比较偏远的地区,生活物质相对贫乏,经济落后,人们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如何摒弃生活中的陋习,做一个文明人。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需要从社会视角、公共行为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关系层面,通过创设“文明素养面面观”情境活动来引导学生考察人们在公共场所下的行为是否文明,进而引导学生反思人的文明素养、文明行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注意不要让学生简单地止步于观察现象——辨析行为好坏——我们应该怎样(观念上的回答),而要重在激活学生的道德感,多角度地、深刻地认识到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如,教材的《天安门广场的口香糖》文章后面的设问,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分析和思考。 

三、细化教学目标 

篇7

关键词:思政教育 和谐社会 构建

0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1.1 精神激励功能 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个伟大胜利。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激励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春风化雨,启迪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灵,激励人们前进;通过关怀体贴,信任理解,使人心灵得到慰籍,情感得以交融,精神得以振奋;通过设置激励目标,增强人的动力,激发人的奋斗热情;通过鼓励参与、鼓励竞争,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有效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精神激励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通过这种精神激励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1.2 信仰定位功能 信仰的存在,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它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理想和信仰不但给人以行动的动力和勇气,而且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愈益激烈和公开化,这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性的怀疑,由此导致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心理上的离散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针对此种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目标的认同和信仰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与方向上来。

1.3 疏导防范功能 保持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疏导,即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强制压服、简单堵塞,而是疏通开导、说服教育。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可以达到使后进者感动、感化和感染的效果,使不同意见得到交流和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能发挥其预见性、预期性和预防性功能,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所难以取代的。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1 教育体系方面的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这个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的科学体系。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 重点是要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强调德育首位;把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统一起来,建立起协调的、高效的德育网络,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的合力,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二是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关注学生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三是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以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育人方式,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2.2 教育内容方面的要求 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这就对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进而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从而发奋图强,努力成才,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所在。二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 和谐社会构建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1 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篇8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师生结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29-02

近年来,农类高职院校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有关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内容。我院在借鉴总结各兄弟院校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农类高职院校师生结对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农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农爱农,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等“五个能力”,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需要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农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难点

学生存在“学农不爱农”思想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行业,从事农业的人社会地位不高,这是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农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由于从事农业比较辛苦,许多学生学农不爱农,在就业选择上,也希望与农业完全脱离。所以,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解决的前提。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不仅包括对社会责任感、事业成就感的引导,同时,也包括对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使学生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对现代农业有正确的认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已经完全不同,需要大量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学生的观念转变与对农业的正确认识,离不开学校、教师(包括校外的教师)的引导。同时,教师的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可以产生榜样的作用。

农业知识技能学习掌握容易但应用难 农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不仅涉及多种多样的作物种类、生产方式,而且与光、温、水、气、土、肥、生物等环境因子构成一个复合系统,使得农业生产情况千变万化。虽然涉农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但包括产品销售、质量安全在内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多变和知识技能的灵活掌握与实际应用则是农类高职人才培养的难点。这一难题的破解,仅仅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实际(实地)指导和长期培训、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

农类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当今社会一个毋庸置疑、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进入农类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如何将这些“差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农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教师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涉农专业的高职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需要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够指导生产者,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师生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及表达技巧。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高素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是农类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索符合农类专业特色及高职学生特点的培养模式,在这方面,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套用。

农类高职院校师生结对教学模式

师生结对是一种建立在导师制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更紧密、更多互动的一种培养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实习、就业过程当中。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更注重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学生参与导师日常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可在具体实践中深入体会书本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导师则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性格特点布置适当的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评价与鼓励,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积极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师生结对的核心是寓教于学、寓学于做、教学互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基础,以培养社会适用人才为目的。

师生结对教育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师生结对 教师与学生实行双向选择。师生各自进行自我介绍,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自我介绍本身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学校职能部门(教务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将收集的学生志愿反馈给各位导师;再由导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综合情况选择确定学生名单,反馈给学生所在系。学生所在系将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后的名单上报学校,学校经进一步资格审查后,公布师生结对名单。每一年级的校内外教师可与3~4位学生结对。师生结对中的教师是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组合体,也就是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校内外教师的组合不仅可以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达到相互提高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师生结对中,可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校内外教师的职责与分工要明确。校内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对其职业进行规划,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校外教师主要指学生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开拓学生视野,对其就业前景及现实情况给予指导分析。

师生结对实施的时期和内容 师生结对贯穿于整个教学、实习、就业过程中,开始于认知实习教育。在第一学年主要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其间师生结对主要是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的思想。要组织学生进行认知学习,如带领学生参观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高新技术品种示范园,近距离与农业企业成名人物交流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农业知识的浓厚兴趣,转变对传统农业的观点。在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需要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实训总结发言、课堂试讲、讨论交流等方式实现。第三学年主要是毕业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除了全程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外,还需要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操作、深入市场了解产品营销等。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农药营销、种子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同时,鼓励毕业班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

教师与学生实行滚动式结对 每对校内外教师每年可增加数量相对固定的学生与之结对。如校内外教师组在第一年结对3名一年级学生;进入第二年后,可再增加3名一年级学生,而原来3名一年级学生成为二年级学生;进入第三年后再增加3名一年级学生,原来二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分别成为三年级和二年级学生;进入第四年后再增加3名一年级学生,原来的三年级、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分别为已毕业的学生、三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即师生结对连续进行3年,相当于完成一个滚动周期,在每个滚动周期中,每对校内外教师都有一、二、三年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可以经常交流(朋辈沟通,由于年龄相仿容易交流),高年级学生既能够起到辅导低年级学生的作用,也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包括对专业的认识、就业前景、学习体会、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锻炼等方面。另外,已经毕业的“同门师兄(姐)”对其师弟师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农类高职院校实施师生结对教育模式的体会

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及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实际评价是衡量师生结对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我院涉农专业实施师生结对教育模式已有三年,从所了解的情况看,实施结对教育模式的效果非常显著,学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在实践中,笔者对师生结对教育模式有如下几点体会。

校内外结对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作为师生结对一方的教师,其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结对教育的成败。学校对师生结对中的教师应该提出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具备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具有历史使命感,具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不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技巧、应变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调动校内外教师的积极性 要保障师生结对的成功,除了教师应具备必要的条件外,学校也应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部门要有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意识和行动。管理者要尽可能为一线教师提供方便,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满足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同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爱教师,赏识教师,尊重教师情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对优秀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更应将师生结对培养的效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参考条件。

因材施教和灵活的方式方法是提高师生结对效果的重要保障 农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知识不一定必须在教室里才能学得到,教学不一定必须是教师讲、学生听,也可以反过来进行。因此,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学校需要转变观念,多听取专业教师、校外兼职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同时,灵活不等于随便,专业教师必须对采用的方式方法、教学技巧深思熟虑,并不断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群祥.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基于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8,(6):112-117.

[2]李艳娥.构建职业资格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良性互动机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3(4):4-7.

[3]吴翠荣,吴翠玲.建设开放式实验室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5):124-127.

[4]赵永红.以分段式教学为切入点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28-30.

[5]何军.走“工学结合”之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3):80-85.

[6]赵玉如.美国校长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J].天津教育,2004,(1):29-30.

[7]苏叶兰.学校管理中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23(4):55-56.

作者简介:

篇9

语块教学 中职学生 词汇记忆

美国著名作家L.RonHubbar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上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学生在课下学精力也都在词汇记忆上,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便是我们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国内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993年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在其专著《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中提出了词汇法。Lewis 指出教学应聚焦于相对固定的表达上,他提出了教学的三个阶段:观察――假设――实验(obeseve-hypothesize-experiment)。Baigent基于Lewis的理论提出了语言学习的三个阶段:辨认――探索――巩固(identify-explore-consolidate)。而现在国内词汇教学却走入了一个固定模式。

1.新单词导入

新单词的导入一般放在授新课之前,教学流程一般如下:生词――正音――释义――举例――派生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全部是被动的接收。

2.词汇、句型学习

教师会讲解课文的同时,针对课文的语言点进行词汇、句型教学,但只涉及到比较积极的词汇,而不是全部生词。教学方法一般是“示范――模仿”,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方式还是以听和记笔记为主。

3.作业和检查

针对词汇教学所布置的作业,几乎都是:拼写单词,或用所给的单词造句或者翻译。而检查的手段也不外乎拼写单词、默写、口笔头翻译。

二、语块理论及分类

“语块”这一概念最早是由Becker于1975年提出的,它是指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在语块理论看来,语块指的是语言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形式、结构和意义比较固定,运用语境比较确定,兼具词汇和语法功能,由多个词组成,以整体形式被个体记忆、加工、储存和提取的成串的语言结构,如英语中的“classmate”“in this way”“Thank you very much”“I think”,汉语中的“吃饭”“一心一意”等都是语块。

三、语块在中职生词汇记忆中的作用

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能记住和理解一些单词却不能在表达中运用自如,这就需要借助语块教学。

1.语言主要由语块组成

Ahenberg认为,约70%的日常口语交际主要由语块来实现。该理论认为,语块构成了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和交际主体,这就要打破单个词的词汇教学方法,把语块作为词汇教学的最小单位,并将语块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如“a brunch party”,将“brunch”这个新单词放在这个语块中记忆,可以记忆的更形象,更牢固。

2.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grammaticalized lexis)

语块理论认为,语块既表语义,也表结构,本身就含有语法信息。学习者只要利用这些语块就足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听懂或说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句子。如“under a year ago”,由此可以引伸出,“under a month ago”“under three years ago”。所以,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语块的敏感度,训练学生识别预制语块,并且学会使用这些语块。

3.利用Lewis的语块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在Lewis的观点中,语块通常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复合词(complex words)和聚合词(polywords);搭配(collocations或word partnerships);惯用语(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

鉴于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语块的分类,为中职类学生记忆词汇提供捷径。例如,“traffic jam”(交通堵塞)、“traffic light”(红绿灯),借助复合构词法,学生可以同时记住几个相关短语。再比如,搭配语块记忆词汇:“get on(off) train/ship”“get in (out of) the taxi”,通过这种语块,不但可以让学生记住而且能分清楚。教学中我利用句子框架和引语,总结一些固定的用法,例如,在高中英语第六册(外研版)第三模块“… and found Roy going through the pockets of people’s coats”,由此总结出“find sb. going through the pockets of sb’s coats”这一固定的用法和结构。

总之,语块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以语块为基本单位记忆和使用词汇的习惯,有助于促使中职学生更快更准确地记住单词,提高词汇记忆的效果,使英语真正发挥交流功能,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敢于说英语,并能够流利地使用地道的英语,使英语成为他们就业的一块砝码。

参考文献:

\[1\]Lewis,M. The Lexical Approach\[M\]. England: LTP,1993.

\[2\]VANPATTEN B. Input processing and grammar instruction: theory and research\[M\]. Norwood NJ: Ablex1996.

篇10

关键词: 学生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依靠高校教育管理者以外,学生会在协助教育、开展活动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结构之一,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建立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会能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1.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学生会是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主要参与学生管理,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学生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学生组织,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1.1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把学校的教育理念、规章制度等认真贯彻实施,将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学生干部可以向学校和老师及时反馈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实情,这样可以让高校学生工作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2学生会的组织凝聚作用。

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是集体式的,但是教育的宗旨是人人受益、人人成才,所以必须由各级学生组织把广大学生组织起来,把集体式教育深入学生中,并且把学生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学生会正是这样一个组织,可以参与到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在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2.高校学生会在组织运行中现存的问题

学生会作为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热心服务同学、工作踏实,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积极组织和服务于高校学生工作。然而,近几年来,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学生会的运行、管理和工作开展中表现出一些新问题。学生会这个组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引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2.1学生会制度不够完善。

很多学生会组织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规章制度,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体制,导致学生会在运行时组织脱节、效率低下。学生会在同学们中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没有真正发挥学生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作用。由于学生会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学生会的职能、功能出现弱化现象,特别是学生会成员数量的过量增加,使得学生会各个机构缺少工作效能,致使学生会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越来越差。

2.2学生会的活动缺乏目的性。

学生会开展的活动应该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但是,很多高校学生会为了体现学生会存在的价值,通过开展大量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忽视活动开展的目的性,只停留于表面形式,没有充分挖掘深层次的内涵和影响,没有切实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从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3学生干部缺乏能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学生会干部不能主动、独立的开展工作,加入学生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挂个名或者把学生会当做是一种荣耀,这导致学生会的风气不正。有些学生会干部不但不能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甚至为学生会组织抹黑。学生干部作为一个优秀群体,如果不能体现出良好的风貌、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无疑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冲击效应,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文明行为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如何发挥学生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作为学生会中的学生干部需要有为同学服务的热情。高校学生正处在受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步入社会前的重要时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把关,学生会如何开展有益活动需要老师的培育和扶植。学生会组织及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科学引导、倡导正确理念。

3.1加强高校学生会的制度建设。

一个优秀的组织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来要求和约束内部成员、指引正确方向。学生会要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先建立健全干部聘用机制、成员考评机制、日常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指导学生会工作,保证在学生会中形成一个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氛围,发挥学生会先进性、代表性的作用。

3.2学生会的各项活动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

学生干部要经常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生活动,要通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吸引、号召和发动不同层次的同学,还要保证计划和实施具有针对性,使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学生会是高校学生管理、道德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生会开展的各项工作要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提升、成长成才等方面开展。同时,学生会干部要在学生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积极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参与大学各项活动的风向标,切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3.3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与培训。

学生会应该是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但是所有成员都是学生,学生的人生经历和做事经验不够丰富,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指导可能会多走很多弯路,出现很多问题,在学生中造成不良的影响。老师及时有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会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学生会的工作效率。高素质学生干部是学生会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学生会作为高校实施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求组织具备更高的素质。通过教育引导和定期培训的方式打造一支有远大理想、更高层次,思想觉悟高和道德品质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3.4倡导学生会成员树立正确的干部观念。

学生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的集聚地。把学生会建设成学生中优秀的组织应该是每位学生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干部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因此,学生会成员要明确认识到学生会不是为创造经济效益而存在,学生会需要的是先进的、有能力的及愿意为集体、为学生、为公益事务服务的学生干部。因此在对学生会引导和管理的实践中,要倡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学生干部这个概念。

3.5关心学生会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正能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正能量,应重点培养一批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学生干部宽容待人的品格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学生会各部门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要有相互学习、交流的团队意识,传递正能量。当学生干部思想上遇到困难时,指导老师应帮助其分析问题原因,然后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干部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

3.6培养学生会干部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生干部要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为优秀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就要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在具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生会干部更要善于主动做好工作,提升自身的主动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积极主动地充实自己,努力成为同学们的模范和榜样,真正起到用自己的主动意识带动一大片同学的作用。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平台,更是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平台。要提高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会干部更多地参与到各种比赛竞赛中去,让学生干部不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提升创新意识。通过各种比赛竞赛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