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奖励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奖励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收奖励措施

篇1

(一)区税收协调领导小组实行按月例会制度。对全区税收征管工作中重大事项进行决议,责成区税收协调办公室督办落实。如遇特殊事项,随时召开区税收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汇报,解决问题。

(二)建立重点税源企业动态监控长效机制。加强规模以上企业、重点税源企业、行业重点企业动态监控工作,分析税源、行业结构,通过与上年同期比对企业产量、产品价格、生产规模、完成税收情况,为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三)完善监督机制。积极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税务稽查、检察等机关职能作用,加强对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在区税收协调办公室及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等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偷、漏税行为。

(四)完善税收司法保障和公安经侦治税措施。建立健全联合治税制度,严厉打击偷、逃、抗税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

(五)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对企业会计人员和分管领导定期进行财税知识培训,增强纳税意识,提高业务素质。

二、奖惩结合,确保增收

(一)税务部门奖励办法

1、税收结构优化奖励

以上年税收收入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数所占比重为基数,超基数给予奖励。计算公式为:

2、税收总量超收奖励

以区政府下达的当年税收收入预算数为基数,超基数给予奖励。计算公式为:

该部门税收总量超收奖励额=(该部门当年税收收入完成数-该部门当年税收收入预算数)×奖励标准

奖励标准每年由区税收协调办公室根据年度税收完成情况及税收督查、考核情况提出建议,报区税收协调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年终,按两项奖励之和确定奖励总额,如其中一项低于基数,相应抵减另一项奖励额。

(二)建立代征代扣单位激励机制

代征代扣单位对辖区内税款足额代征、扣缴并及时入库的,除享受代征代扣税款手续费外,年终区政府予以表彰,并根据税收增长情况,给予奖励。

(三)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奖励

区政府对其他积极协税护税的先进单位,予以奖励。

(四)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强化约束与处罚机制

篇2

一、加大奖励,鼓励企业多作财税贡献

工业是我镇的主导产业,工业企业税收是我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长久以来,工业企业支撑着我镇的财税,为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鼓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激发工业企业发展自身、贡献全镇的激情,鼓励全镇各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争作贡献,特制定以下奖励措施:

(一)奖励对象:全镇所有工业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业主。

(二)奖励办法:对于2014年上缴税收(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的,奖励增长部分的10%;上缴税收(一般预算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再奖励税收一般预算收入的1%。对于2014年上缴税收(一般预算收入)同比下降的,不予奖励。

(三)奖励认定:纳税数额和增幅以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二、加大奖励,鼓励税务部门严格征管

加大对国税、地税等税收征管部门的奖励,鼓励加强征管,确保税收应征尽收。

(一)奖励对象:国税六分局、地税五分局

(二)工作目标:国税部门确保完成国税征收138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税部门确保完成地税征收312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三)奖励办法:年中实现双过半的,奖励20000元;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再奖励人民币80000元,超额完成任务的,按超额部分的1%加奖。

(三)奖励认定:国税六分局工作成绩认定以财政部门确定的数据为准,地税五分局工作成绩为财政部门认定的地税收入扣除地税一分局门临征收部分为准。

三、广泛动员,发动干部职工协税护税

下达任务,严格考核,加大奖励,广泛发动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积极支持和协助征管部门工作,最大程度地防止税源流失,确保应征尽收。

(一)考核对象:镇三套班子成员,各村(居)、各单位、党政各部门(以下统称单位)。

(二)确定任务:镇三套班子成员、村(居)、各单位协护税任务数(财政一般预算)详见附表。

(三)考核办法:

1、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内完不成协护税任务的个人和单位取消所有评先评优资格。

2、镇财政按工作成绩的10%安排工作经费。

3、完成全年协护税任务的奖励基础奖3000元;每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协税任务的加奖进度奖1000元;实现“双过半”的给予预奖;超额完成任务的,按超额部分的10%给予奖励,超额部分结转下年度。奖金的50%奖励协税单位主要负责人。

4、完成协税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单位负责人)在年终评优评先及提拔晋升中优先考虑。

四、协护税工作有关事项

1、镇成立协护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协护税工作的领导、协调、考核等。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镇财政所,黄中飞任办公室主任,钱永宝任常务副主任。

2、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有关票据(纳税发票和完税证明复印件)交镇财政所,经分管领导审核后认定成绩。部分无法提供直接证明材料的,必须提前向镇协护税工作领导小组作出说明,经领导小组确认后镇协护税办公室予以认定成绩。

3、镇财政按核定的成绩安排工作经费,分阶段兑付。每当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四分之一时,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即可申请领取工作经费。不足全年工作任务四分之一的部分,镇财政不予安排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再以协护税名义列支费用。

4、以引进物流公司、广告公司、销售公司、软件公司等形式协税的,镇财政承担前期费用,并按税收贡献折算协税工作成绩。

5、对于今年新招引落户的企业,建设期间产生的建筑营业税和两年内的生产经营税收折算招引单位或个人的协护税工作成绩,不再安排工作经费。

篇3

(一)村居、开发区协税护税主要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组织,建立网格化日常管理机制。村居、开发区落实分管及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协税护税具体事务;

2、建立协税护税信息平台。将当前已登记的税源户划分到村居、开发区,建立基础信息档案。实行税源动态管理,按照信息搜集、报送的要求,每月5日前向上报动态信息,及时更新、汇总整理税源档案;

3、建立属地建筑安装项目、房地产项目台账,对进入的施工、房地产项目,督促属地项目纳税申报,及时填表上报相关项目信息;

4、负责对重点税源户的联系和走访。对年纳税30万元以上户型确定服务联系人,关注重点税源户生产经营状况,了解其投资、分立、重组、施工建设、企业搬迁意向、变更税务登记、消减注销等重要动态信息或异动情况,随时上报相关信息。

5、及时上报企业本地经营异地注册纳税的情况。配合上级部门调查漏征漏管户、核实基础信息等专项工作。对项目开发、建筑安装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涉及企业进出的重大信息实行全面信息跟踪;

6、明确个人出租房屋地方税委托代征负责人,开展委托代征业务,按照要求定期收缴税款、向纳税人送达完税凭证;

7、宣传上级政策,稳定税源大户,挖掘吸引新税源。负责对协税护税人员工作的管理,发挥“信息员、联络员、情报员”的作用,定期总结协税护税工作情况。

(二)镇税源办主要职责:

1、负责对各村居、开发区协税护税任务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保障上级各项税源建设工作任务的落实;

2、负责及时汇总各村居、开发区上报的税源动态信息,向区税源办整理上报信息。负责及时向各村居、开发区反馈掌握的重点企业的纳税异常情况;

3、负责协调税源建设工作,协调工商、税务、招商、城建、规划等部门涉及税源的工作。联系、配合税务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定期通报协税护税工作情况,反馈税源信息;

4、负责个人出租房屋地方税委托代征相关业务的联系工作;

5、宣传上级政策。负责对村居、开发区协税护税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协税护税具体业务,总结协税护税工作情况。

考核奖惩

(一)考核方式

协税护税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对村居、开发区的年度目标管理,实行百分制考评。其中:基础工作20分、收入任务完成55分、重点工作落实25分。由镇年度目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考核标准附后)。

(二)奖励办法

对村居、开发区的奖励为:工作经费、户型增量、税收增量、突出贡献、年终评比等五类。

1、工作经费奖励

完成镇下达税收任务数、户型任务数的,按照管理税源户数多少,分别为给予工作经费奖励,等级为:300户以上的,奖励5万元;200户至300户的,奖励3万元;100户至200户的,奖励2万元;100户以下的,奖励1万元。主要用于协税护税工作经费及协税护税人员奖励。

2、纳税户增量工作经费奖励

完成户型任务,当年每新增一户镇所得在3万元至10万元的,按所得的5%奖励;在10万元至100万元的,对超过10万元部分,按所得的3%奖励;在100万元至500万元的,对超过100万元部分,按所得的1%奖励;对500万元以上的户,按每增加一户,视情况给予工作经费奖励。

3、税收增量奖励。

完成税收任务,对超过任务的增量部分给予村居、开发区经费奖励,分段计算:增量镇(区)得为10万元以下的,按40%奖励;10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按30%奖励;3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20%奖励;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0%给予奖励;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部分,视情况给予奖励。

4、突出贡献奖

对工作到位、主动作为,取得重大增收效果,为完成全镇任务做出重大贡献的,由镇党委、政府给予特别奖励。

5、年终评比奖励

各单位在完成考核任务的前提下,年终根据百分制考评结果,设一、二、三等将各一名,由镇党委、政府给予奖励。

对村居、开发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奖励,按单位所获奖励的比例提取。提取比例由镇党委、政府研究确定。

(三)对个人出租房屋委托代征收入,按既定办法给予给予单项返还。

(四)处罚措施

1、户型流失

按照户型增量奖励的标准,相应扣减经费奖励。如因工作不到位、不掌握企业动态导致户型流失的,出现2户且全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的,或1户年纳税在20万元以上的,取消所在村居、开发区当年评先评奖资格。同时,分别扣缴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1000元。

2、减收扣减

村居、开发区完不成税收任务的,按照区(镇)所得的差额量,从年终奖励中相应扣抵。

3、因工作不到位,使在我区经营、生产却不在我区纳税的全年纳税在10万元以上的户型,出现1户,取消所在村居、开发区当年评先评奖资格。同时,分别扣缴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每户(含本次清理户型)1000元。

4、发现注册在区外,项目开发地、建设施工地在我区的房地产、建安企业税收未划入我区的,出现1户,取消所在村居、开发区当年评先评奖资格。同时,分别扣缴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每户(含本次清理户型)1000元。

篇4

委托征收是我国税收征收方式中的一种。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我国的税收征收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直接征收和委托征收。直接征收是由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代表国家直接进行税款征收工作。而委托征收是由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税款征收。“以实现国家税收利益为核心”和“行政性”是税收委托征收的两个首要特点。

委托问题指的就是人不按照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方式行动,从而引起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这样一类问题。委托问题的发生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交易双方是理性的,存在利益冲突;二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激励机制的设计也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协调双方的利益,使其一致,如实行某种分享原则;二是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即采取措施使委托人知情。首先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刚化税收政策法规。在此基础上,针对税收委托问题设计的新的激励机制才能正常运转,最终实现减少和避免败德行为的目标。

建立数理模型。首先考虑政府对企业征税的情况。政府委托征税人向纳税人的收入征税。征税人可能会腐败,在征税过程中接受纳税人的贿赂。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作为纳税人,对其收入有私人信息,会试图逃税。基本假设:N:纳税人数;Yi:每个纳税人的真实收入水平;Zi:纳税人向征税人上报的收入水平;M:征税人数,对纳税人上报的收入进行核查;p:核查的概率。可理解为征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所有的纳税人进行核查,只能在其能力限度内,对一部分纳税人核查。与M正相关,与N负相关,这里设p=■。其中Zi≤Yi,i=1,2,…,N。其中M≤N。征税人中有k(0

篇5

一、考核内容

(一)完成财税收入(含协税护税工作)情况。其中,国税零散税收任务,根据各乡镇项目建设情况及个体工商户数量、经营规模、税源情况综合核定;煤炭税费、矿产品税费、烟花爆竹税费任务,根据2011年实际完成数及2012年企业生产经营、税费政策变化等情况综合核定;“两会一部”清欠任务,按乡镇“两会一部”欠款总额的10%确定;归还财政借款任务,按乡镇借款数额及还款能力确定。

(二)乡镇财政管理情况。其中2012年接待费、小车费和会议费三项费用,以各乡镇签订的《2012年厉行节约承诺书》中的金额为控制数。特殊情况需超控制额度支出的须按程序报批,以批复数为准。严控外出考察和公费旅游。

(三)乡镇财源建设。

二、考核办法

本着突出重点、切实有效、推动工作的原则,坚持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督查考核相结合,采取实地检查、查阅资料、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评分。绩效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财税收入50分、乡镇财政管理50分(其中:预算编制执行5分、工资发放管理4分、厉行节约4分、涉农等专项资金管理15分、农业保险3分、村级财务管理7分、乡镇财务管理14分),乡镇财源建设作加、减分项目,加分项目最高加15分,减分项目最高减20分。各乡镇要及时将新上财源项目的工商、税务等资料报县财政局预算股备案。具体评分项目设置及计分方法见附件。

三、奖惩措施

(一)绩效评分结果作为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年度绩效评估财政工作的得分依据。

(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财税工作的领导、财政所所长为财政工作目标责任人,完成财税收入任务的各奖1500元,未完成财税收入任务的乡镇在年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煤炭税费、矿产品(含温泉)税费、烟花爆竹(含纸业)税费征管工作依据县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单项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三)根据乡镇财政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按分值从高到低评选一等奖1名,奖励4000元;二等奖3名,各奖3000元;三等奖5名,各奖2000元。

(四)乡镇新上生产型项目新增税收县留部分按20%奖励给有功人员。其中奖金的50%奖励给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50%奖励给有关人员,一定3年。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奖励按规定执行。

篇6

一、基本目标与原则

(一)基本目标

通过实施“扶优扶强百家石材企业工程”,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石材产业发展环境,促使我区石材产业走上规模经营、创新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目标包括:

第一,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材生产加工基地,市场份额明显上升,规模以上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石材产品研发设计、工艺革新与检测认证中心。

第三,生产业发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石材会展、商贸、物流和商务中心;石艺文化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和传承弘扬,“石材”成为国际著名的区域品牌。

第四,各种石材制品生产企业100%通过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基本原则

一是公开公平、覆盖全面。本方案在公开公正的基础上,面向我区石材制品及相关配套行业选择100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本地经济贡献较大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石材企业给予专项扶持。具体由我区所聘专家计算各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数,以该指数排名为基础进行公开公平遴选。

二是统一标准、分类选择。本方案涵盖我区全部石材制品及相关配套企业,但考虑到不同细分行业之间的差异性,本方案以统一标准、分类选择为原则,按照石材生产企业、石材工艺企业、石材机械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四大类分别选优选强。

三是统一部署、分步实施。本方案既注重扶持政策当前的时效性,也注重各项政策措施长远的可持续性,因此,本方案在具体操作中采取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首先对石材生产企业和石材工艺企业进行扶优扶强,以后在积累经验、调整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将扶持措施扩大到石材机械和相关服务企业。

二、评价指标与方法

根据公开公平、覆盖全面的原则和我区石材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选择以下扶优扶强评价指标表中所列12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此为基础计算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企业排名。

三、评选办法

本方案采取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办法选择“百家石材企业”,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由我区聘请的专家小组根据本方案所确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分别计算各石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并进行排名,排名情况作为下一步扶优扶强提名的基本依据。

由区经贸局牵头,分别成立核查小组(由工商、税务、国土、人社、科技、统计、供电等部门及各镇街组成)、提名小组(由征信中心、工商联、石材商会等部门组成)和评定小组(由财政、工商、税务、国土、环保、人社、安监、科技、石材商会和金融机构代表等组成)。

(二)提名预审阶段。提名小组根据专家评估得出的石材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综合考虑其他合理因素,提出110家备选石材企业名单。

(三)征询意见阶段。将110家候选企业名单在我区主要媒体上公布,征求各镇(街)、各部门和群众的意见。

(四)综合评定阶段。评定小组召开终评联席会议,最终评定百家石材企业,并报区委、区政府审批确定扶优扶强企业名单。

四、政策措施

(一)支持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1、对当年缴纳税收总额(关税和海关征收增值税除外)在1000万元及以上、500万元至1000万元(含500万元)、100万元至500万元(含100万元)的企业,分别按税收区级收入比上年增量部分的30%、20%、10%给予扶持。

2、对实行兼并重组的企业,自兼并重组完成后满1年,纳税比兼并重组前纳税总和增加30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满2年后,按新增税收区级收入的40%补助其扩大生产经营;满3年后按前一条规定执行。

3、支持企业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总部营销中心,凡将分布在市外其他地方生产的产品以总部营销中心销售并开具发票,年纳税总额超500万元的,按其新增税收区级收入的10%给予奖励;年纳税总额超1000万元的,按其新增税收区级收入的20%给予奖励;年纳税总额超2000万元的,按其新增税收区级收入的30%给予奖励。

4、引导和鼓励企业改制上市,对于列入准上市企业的企业,优先安排落实募投项目用地,并享受两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专项补助。同时,税务部门提前介入企业上市的税法宣传和引导、提供优质便捷纳税服务。

(二)支持石材产品和工艺创新

1、企业购置机械设备按如下标准给予补助:购买国内外设备且每宗实际购置款在5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实际购置款1.5%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单家企业累计补助不超过20万元;购买本地制造设备且每宗实际购置款在1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实际购置款3%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单家企业累计补助不超过20万元。

2、对石材废渣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对新获省级以上(含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称号或表彰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3、对获得省级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称号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万元资金奖励;成功申报省级科技项目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万元资金奖励;成功申报省级研发中心项目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资金奖励。

4、对年度纳税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且有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从比上年度新增企业所得税的区级收入中提取15%的资金,专项用于补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5、我区企业新列入省级以上(含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发项目,按其首期实际投入额一次性给予1%补助;与国家级技术研究机构、“211”工程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并实施合作研发项目的,按项目首期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一次性给予企业1%补助;新列入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且建成ERP、CRM管理系统的企业,按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实际发生费用一次性给予10%补助。单个企业享受本条款每项补助当年累计不超过30万元。

(三)支持延伸石材产业链

1、对企业投资外地的石材矿山的,从其对外销售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区级收入中提取15%的资金,专项用于补助企业开拓市场。

2、企业联合抱团到境外开采矿山,且荒料全部销售给我区企业生产的(以开具发票为准),在银行融资方面给予贷款利息5‰的贴息补助,补助总额不超过30万元。

3、鼓励企业在本地设立装饰公司和石材养护公司等,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其外地业务发生的税收依法由我区税务机关征缴的,按在我区缴纳所得税的区级收入中提取15%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其开拓市场。

4、我区省级名牌产品、省级驰名商标的品牌企业委托我区其它中小企业贴牌加工,且同一年度委托贴牌加工的中小企业达5家以上、委托加工产值占委托方年总产值50%以上的,每年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四)支持企业创品牌与营销活动

1、对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国家质检总局认定)或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企业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2、企业一年内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星电视频道进行品牌宣传的广告费达5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企业抱团参加国际性、全国性或国内区域性展会以及参加开拓国际市场展销会的,除国家规定的补助以外,给予其展位费10%的补助。

3、企业在马德里协定的签定国家(地区)注册商标的,给予每枚商标注册费50%的补助,单家企业当年累计补助额不超过10万元。

4、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境内外各类公开采购,对我区企业申报并纳入省级以上政府采购产品(或服务)目录、工程建设主要设备材料推荐目录的,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

(五)企业融资扶持

1、农业银行将企业纳入重点企业项目库名单制管理;在100亿元石材产业信贷规模基础上,未来5年内配置不少于8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企业的融资需要;对企业给予同类贷款5-10%的利率优惠;对企业的到期贷款,可不采取“先还后贷”的办法,而直接进行贷款延期;提供以多户联保或商户联保的担保方式办理公司和个人信贷业务,联保小组贷款总额最高分别为2000万元和900万元,单个成员联保贷款最高分别为500万元和300万元。

2、优先支持企业设立面向石材行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从开办起的三年内,每年按其缴纳的营业税区级收入比上年新增部分的30%予以一次性资金补助。

(六)其他综合扶持措施

1、以区政府名义对“百家石材企业”颁发证书,企业凭证书在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办理相关业务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2、除税务部门收到举报或被上级税务部门选案选中的以外,2年以内原则上不对“百家石材企业”进行税务立案检查,可进行税务约谈和日常巡查,促其依法纳税;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给予免费税收政策辅导培训,提高纳税遵从度。

3、鼓励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对“百家石材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的落户、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实施专项优惠政策(由区人社局牵头,会相关单位制订具体措施,作为本方案之配套政策)。

4、加大土地资源差异化配置力度,在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上,优先保障“百家石材企业”的用地需求,综合竞争力前10位的企业优先安排用地。

5、我区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百家石材企业”产品。

篇7

关键词:买税;贫税区;富税区;博弈

一、引言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税务部门就按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将税收任务的包干基数作了区别规定,对超额完成税款任务的地区给予奖励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把经济欠发达而税源不足的地区称为“贫税区”,而经济较发达且税源充足的地区称为“富税区”。通常一些地区为鼓励完税,对“贫税区”超额完成上交税款任务所奖励的比例额度定得高;反之,对“富税区”则定得低。由于那些经济较发达且税源充足的地区要完成税收任务后还有富余,因此,花钱“买税”对于“卖方”即税务部门来讲,将富余的部分“调剂”给“贫税区”,不仅税款没有减少,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手续费。对于“买方”即某些“贫税区”的乡镇来讲,由于乡镇财政时常吃紧,通过“买税”得到超额奖励便不失为一条“捷径”。

买税卖税现象的出现,和每年上边下达的税收计划有关。“买税”现象扰乱了国家税收的征收管理秩序。“买税”行为减少了国家税收,增加了税收成本。近年来,买卖税问题在乡镇财税领域一直屡禁不止,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文主要针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解释了买税现象的发生,为中央政府制定地方税收政策提供解决办法。

二、符号定义与假设前提

在制度变迁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必然要各自考虑自己的利益,制度变迁又往往使双方的利益有得有失,这就决定着双方必然要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讨价还价,最后的各方妥协就是博弈均衡的结果。本文中假设有一个中央政府,两个地方政府(一个属于贫税区,一个属于富税区),假定地方政府一为贫税区,地方政府二为富税区。

(一)符号定义

i,i=1,2:各地标号索引,i=1表示贫税区,i=2为富税区;ti:地方i的实际税收; toi:中央下达给地方i的税收指标;α:贫税区超标的高额奖励; β:贫税区买税的返还率; tB:买税额;φ:贫税区买税的概率;X:贫税区查出买税后的惩罚金额;λ:贫税区未达标的罚款率;β:富税区超标的低额奖励; ts:富税区卖税额;ω:中央政府检查成本;φ:中央政府检查概率。因此:超额完成税收任务后,国家对贫税区的奖励为: a・(t1-t10);贫税区向富税区买税的返还额为:γ・tB;未完成任务的惩罚额:λ・(t10-t1)。

(二)前提假设

1.α>γ>β:贫税区的超额奖励率高于其买税的返还率,买税的返还率又高于富税区的超额奖励率。

2.tB=tS=t2-t20:卖税额等于买税额,并且富税区由于卖税有利可图富税区将税款的超标部分全部卖给贫税区。

3.-ω+X>α・(t1+tB-t10):即政府查出买税问题后获得的罚金减去检查成本要高于未检查出买税问题时的对贫税区的超标奖励额。

4.X>λ・(t10-t1):对于贫税区来说被查出买税的罚金远大于未达到税收指标的罚款额。

三、买税问题的博弈分析

(一)买税现象分析

对于贫税区,可选择的策略有买税和不买税,选择这两种策略的概率分别为 φ和1-φ;而对于中央政府,可选择的策略有检查和不检查,选择这两种策略的概率分别为φ和1-φ。由此中央政府与贫税区的博弈支付矩阵图1所示。

对于贫税区,买税时的期望收益为:

E买=φ・(-X-γ・tB)+(1-φ)・((α・t1+tB-t01)-γ・tB);

E不买=φ・γ・(t01-t1)-(1-φ)・γ(t01-t1)=-γ(t01-t1);

E不买>E买,即不买税的期望收益大于买税的期望收益。

(二)引入监督机制后的博弈分析

对于现行体制,如果采取以下两点措施:引入监督机制;中央改进对地方政府业绩的评判标准,不仅看其是否完成税收指标,更应该根据其是否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努力为评判标准之一。

1、新增变量及条件假设。(1)增加变量。F:国家监督时所花的成本; C(t1):地方政府为努力发展经济所付出的成本,是关于t1的函数。(2)条件假设。贫税区为发展经济所付出的努力成本为C(t1),不努力发展经济时不付出努力。x> λ・(t01-t1):监督到买税的惩罚大于监督到仅未努力的惩罚。当监督到未努力就达标时,中央不给予其超标奖励,此时贫税区所得收益为0。当监督到虽然努力了却未达标并且没有买税时,中央不予惩罚。努力后达标的概率为p,未达标概率为1-p。未努力时达标的概率为q,未达标的概率为1-q。 p与q都与国家制定的税收指标t01有关。

2、引入监督机制后的博弈分析。引入监督机制后,中央将不再仅以贫税区是否完成税收指标来评判地方政府的业绩,还要视地方政府的努力作为评判标准。贫税区可选择的策略增加了努力发展经济和不努力发展经济,但是是否能达到中央政府下达的税收标准则可以看作成为一个有第三方即自然方参与的博弈。此时,贫税区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在不同情况下,双方收益为:(1)努力发展经济并且达标的收益。中央政府:t1+t2-F-β・(t2-t20)-α・(t1-t10);贫税区:α・(t1-t01)-C(t1)。(2)努力发展经济但却未达标的收益。贫税区买税的情况――中央政府:t1+tB+t02-F+X;贫税区:-X-C(t1)。贫税区不买税的情况――中央政府:t1+t2-β・(t2-t02)-F-t01;贫税区:-C(t1)。(3)未努力发展经济却达标的收益。中央政府,t1+t2-β・(t2-t02);贫税区:0。(4)未努力发展经济且未达标的收益。贫税区买税的情况――中央政府: t1+tB+t02-F+X;贫税区:-X。贫税区不买税的情况――中央政府:t1+t2-β・(t2-t02)-F;贫税区:-λ(t01-t1)。

由此建立中央政府与贫税区的博弈树(见图2):

利用逆推法分析第四阶段即贫税区政府是否买税。

由于-X-C(t1)<-C(t1),-X<-λ(t01-t1) ,在监督机制的作用下不买税的收益显然要高于买税的收益。即在未达标时无论何种情况贫税区政府都选择不买税。

比较贫税区努力发展经济的期望收益与未努力发展经济的期望收益:

E努力=p・(α(t1-t01)-C(t1))+(1-p)・(-C(t1))

E未努力=q・0+(1-q)・(-λ・(t01-t1))

当C(t1)<p・a(t1-t01)-(1-q)・(-λ・(t01-t1))时,E努力>E未努力

其意义为:当贫税区政府努力改善经济所花的成本小于其努力达标时中央对其的奖励与未努力且未达标时所扣的罚款之差时,贫税区政府选择努力发展经济。

结论分析:由p于q与 都与国家制定的税收指标 有关,因此t01即贫税区税收指标的制定极为重要。当t01制定合理时,p(努力达标的概率)很大,1-q(未努力就不能达标的概率)也应该很大,因此p・α・(t1-t01)-(1-q)・(-λ(t01-t1))就大。由此可见,t01制定合理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去努力发展经济。加强监督和改变评判地方政府业绩的标准有利于杜绝买税问题。

四、结论

买税卖税一般是暗箱操作,回扣、行贿通常是买税者的敲门砖,而卖税者则无所顾忌地安享回扣,收受贿赂。可以说买税卖税不仅是一种不不正之风,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分配秩序发生严重混乱。通过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对买税问题的治理措施:

坚持以依法制税,加强对买税卖税的检查,对买税卖税的人和单位要依法严肃查处。同时要加强税法的宣传力度,教育纳税人依法纳税。加强对税收监管的力度,财政收入必须规范、统一、公开、透明、随时接受人民的监督与制约。在促进税收增加的同时,国家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的税收指标,使增加当地的税收收入有效可行。对地方政府业绩的评判标准要全方位、多角度。考核更要注意税收的工作质量、地方政府的实际工作努力程度和具体困难。在制定财税达标考核激励政策时,不能单纯考核财税增幅和总量,避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蒋利军.“买税卖税”的经济分析[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4、冯其树.加强税收审计遏制“买税卖税”[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5).

5、李永松.引税买税危害大[J].审计观察,2003(2).

6、徐克勤,徐承军.乡镇“买税”现象值得注意[J].苏南乡镇企业,2002(9).

7、叶绍清.浅谈买税卖税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J].广西财政,2002(7).

8、邓大才.乡镇发“买税”之风该遏制[J].价格与市场,2002(5).

9、谢柏平.“买税卖税”全接触[J].湖南审计,2000(11).

10、苏中山,王信文.买税卖税:税收领域起浊流[J].广西经济,1999(7).

篇8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亿元,比2005年增收××亿元,增长×××,完成年初预算的×××。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2006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0×××,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2006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莱芜(×××)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万元—2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篇9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8.44亿元,比2005年增收22.28亿元,增长20.99%,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6%。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55.83%。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20%,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62.48%,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40%,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34.51%、19.46%、14.08%,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5.31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6.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85.16%)、莱芜(90.36%)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85%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200万元—20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篇10

经过税务部门的几年努力,我县税收秩序日益规范,纳税意识逐步加强,挖潜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从近年来发生的涉税案件看,个别企业、行业、个体工商户存在卖“人情税、关系税”的偷漏问题和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为此,我们选择征管薄弱、有挖掘潜力的领域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最终实现公民依法纳税,行业公平竞争,税务应收尽收,政府服务人民。

二、税收专项治理整顿范围和措施

(一)治理整顿范围。

国税方面要重点治理整顿*商厦、工商大厦、洋铖商业大厦和*镇政府附近集贸市场的个体业户。

地税方面要重点治理整顿县内饮食服务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应纳税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对交通运输业的治理整顿由交警部门配合。

专项治理整顿办公室重点对对制酒业、制药业、采矿业、房地产开发四个重点行业的重点单位进行完税情况检查。

(二)整顿检查年限。

重点检查20*-20*年度税款缴纳情况,必要时追溯到以前年度。

(三)治理整顿时间。

此次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从20*年10月10日开始至20*年12月10日结束,历时两个月,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年10月10日至20*年11月30日,专项治理整顿办公室开展调查、检查、协查、催缴工作。

第二阶段:20*年12月1日至20*年12月10日,总结上报治理整顿情况。

(四)治理整顿措施。

一是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县政府成立了*县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县政府办、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纪检委、审计局、检察院、公安局等业务骨干组成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组,负责税收专项治理整顿的详细方案及具体工作(*县税收专项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名单、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办公室及成员名单附后)。

二是全面开展摸底工作。要查清个体业户经营方式,管理费上缴情况,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情况;要摸清饮食服务和运输行业发票管理情况,查清发票管理机构的发票印制、保管、申领、下拨、发售、代开、缴销等各环节管理情况;要查清县内运输车辆在公安、交通、工商、税收管理等环节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及缴税情况;要查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完税情况等。

三是深刻剖析解决问题。针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个体业户管理混乱问题,个体业户工商管理费过高问题,部分个体业户漏税问题,饮食服务行业定额低的问题,运输营业税漏征问题,交通运输营业税征管缺乏协调的问题,重点企业及时足额完税等。

四是严格执法征缴税款。对检查出的欠税、漏税要严格依法征收,及时足额缴库;对管理混乱的行业和领域要采取措施一步规范到位;对拒不缴税的企业、业户要依法处罚,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坚决治理整顿税收环境,提高纳税意识。

五是认真兑现激励政策。对工作组查补的所有税款,按实际缴库额的40%给工作组分成,做为本次治理整顿工作组的办公及奖励经费。

三、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目标

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目标是:通过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规范税收秩序,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和税收政策缺陷,提出强化征管和堵塞漏洞的有效措施,实现行业和地区税收秩序明显好转,保障和促进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四、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科学实施。

工作组要根据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具体的检查实施方案,对选定行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明确检点和检查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要保证专项检查查深查透,不走过场。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纳税人对专项检查的认知度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减少检查的困难和阻力。

(二)注重协调,增强合力。

工作组要注重内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尽可能化解阻力和矛盾,确保专项治理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三)突出整治,讲求实效。

要按照依法治税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以查促管的原则,突出整治实效。要在治理各种税收违法行为的同时,发现税收违法的发案规律和特点,分析税收征管薄弱环节,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和完善建议,真正实现整顿和规范行业、地区税收秩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