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篇1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1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

1.1先导性

孩子首先进入的是家庭,模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入学后,孩子的生活园地还在家庭。由于经济上的关系,生活上的依赖,学习的场所,使学生与家长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此时,孩子们也容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所以,家长的政治态度和对问题的看法,甚至思想作风、爱好特长,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家庭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有人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

1.2感染性

感染性谈的就是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情感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此,每一个家庭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心学习,提高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从小给孩子上好家庭情感教育这一课。家庭教育主要是以父母的榜样力量,让孩子学会和掌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通过制定规则让孩子遵守,并最终形成习惯。

然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追求高效率、高速度,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中华民族传统的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等品质也趋于淡化。这种社会现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现代家庭教育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培养,而对孩子品德、情感方面的付出,相对要少的多。父母问的最多的是:“这个你会不会?”“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至于情感上的需求,父母则往往忽视,或者认为孩子根本还不懂得情感。一家一个独生子女的现状,使得孩子被众多长辈们捧在手掌上,倍加呵护着,事事包办着,认为父母、长辈给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养成了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习惯。在孩子中间经常出现因为一件小事引发矛盾,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不懂得关爱他人,与人沟通交流时,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情感的感染性就更加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子女的行为。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才会有着难以置信的教育力量。

1.3终身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家长与儿童朝夕相处,情感上最依恋,所以家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如今又有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经商,把孩子都交给爷爷奶奶或亲戚带着。有的父母一年才回来两三次,与孩子缺少沟通。有些孩子的父母虽然没有外出打工,但他们有的忙于工作,有的自身缺乏素质,又如何去教好孩子。

比如,有这么一位家长,上午放学的时候,她来接自己的孩子。这孩子指着同桌对她说:“妈妈,他又拿了我的笔。”这位家长一听,一把抓住那孩子的衣服,大声吼:“谁让你又拿他的东西,再要拿,我打断你的手。”她一边凶,一边又对着自己的孩子“壮胆”:“你真没用,下次,他再拿你的东西就打……”试问:这种教育如何成为孩子的表率?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因心理与教育出现问题,而构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

2家庭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影响

篇2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农村家庭教育,是指在农村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让子女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家长要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弱项,发展孩子的优势,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第三,教给孩子行之有效的做事方法。引导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

(二)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征及意义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是与非、值与不值基本观点的总和。它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1.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征一是价值观逐渐趋向多元化。在当今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网络时代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当代小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二是鲜明的个性色彩。当代小学生成长于信息网络时代,信息搜索能力更强,视野更加开阔,意识更加独立,他们以一个独特的社会个体的身份来审视评价和参与社会。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由于小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成熟,造成了他们过分强调自己,自我意识太强的现象。2.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一是对价值观出现明显偏差的小学生,通过对其家庭影响因素的剖析,找出影响农村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起学校和家长对小学生价值观问题的重视。二是只有重视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才能通过家庭日常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一点一滴地传递给孩子。

二、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暴力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容易形成有缺陷的个性。首先,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家庭冷酷无情,造成性格很懦弱,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这些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遇事缺乏主见且优柔寡断,害怕犯错或者承担责任。这样的学生很容易养成自卑的心理,并且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其次是性格叛逆,脾气暴躁,特别讨厌父母的管教,在学校里往往不太遵守纪律,容易和其他同学起冲突。(二)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这种家庭的家长总以“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为借口,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即使是错的也一味地纵容,千方百计地包庇袒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的挫折;或者任性、自私、叛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无法形成社会所希望的性格取向,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行事,长此以往终究会给父母和他人带来伤害。(三)放任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这种家庭的家长不关心子女的需要,不理解子女的心理,放任自流。这种类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两类,一类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打工,子女由上一辈人看管。因为上一辈人精力有限加之对隔代人的疼爱,常对孩子放任自流。另一类是无意识教育子女,撒手不管。这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他们负责,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义务。这类家长一切顺其自然。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心灵和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慰藉,容易形成抑郁、易怒、缺乏责任感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这些因素都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四)矛盾型家庭教育方式。这是指父母之间,或者是父辈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纵容,有的批评,对其行为有的肯定,有的否定,自身相互矛盾。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作则,容易造成孩子认识模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不服心理。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在各方面一致协调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只有家庭成员的教育要求一致,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矛盾的教育,会使子女无所适从,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判断是非的能力下降。(五)包办型家庭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指不顾子女的要求、意志和情绪,不管子女是否有能力或有兴趣做某事,家长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把孩子捆在自己的身边,对他们过度地保护和过多地干涉,采用的教育方法也多是禁止、限制和替代包办。其结果是使子女独立能力较差、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弱、依赖,产生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叛逆行为等一些不良现象。

三、积极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农村家庭关于家庭教育的认知。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的技巧,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农村家庭父母应与时俱进,放远目光,通过各种媒体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大方向,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主自立、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现代意识。(二)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能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将提高农村家长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积极走访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家长需求等制定出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切忌流于形式,要确保实效。利用村委会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成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广大农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来向家长们传达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三)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方法。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教育也要讲究方法,不要辜负孩子的信任。在教育技巧上,父母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去潜在地影响孩子。另外,家长应学会与孩子沟通,要尊重理解子女,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其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坚决摒弃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与孩子民主和谐相处。家长一定不要一味地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性格。(四)强化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亲情观念。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对农村小学生的成长危害,要加大力度关爱关心留守儿童,扩大全社会力量,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农村家长而言,要更加注重在精神层面的引导,多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在思想上为孩子答疑解惑,帮助孩子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在外务工的父母,不要只顾拼命赚钱,随时都要与子女联系,要从心灵上陪伴孩子,不仅仅谈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

四、反思与展望

由于农村家庭教育任务和内容的多面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方法的多样灵活性,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家庭教育的原则、结合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使各种教育方法相互配合、补充和协调,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的策略和艺术,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农村家庭教育怎样走向科学化,我们其实还在路上。

作者:陈永福 张建青 单位:滨州市沾化区下洼学区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余林.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篇3

关键词: 补课现状 家长学历 重要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投入补课洪流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参与补课的小学生人数仍在继续增加。虽然城市和农村学生补课人数继续增加,但是补课内容却有极大不同。根据我们课题组在江苏省部分城市和农村的调查问卷显示,在农村,大部分小学生补课的内容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文等小升初重点考试项目。大部分小学生仍重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补习,但是相较农村小学生有15%的城市小学生曾有上兴趣班的经历而言,城市小学生的比重则达到了30%。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家长的学历水平相较于城市小学生家长学历水平而言集体偏低,在督促和指导小学生方面,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责,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家长的学历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学历较高的城市小学生家长对于小学生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除了督促小学生完成学习进度外,更起到了辅导作用,而农村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不仅并未起到这方面的作用,而且把大多数责任寄予学校和老师的身上。大部分农村小学生补课科目主要集中在语数外三门。第二,家长学历在小学生补课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城市小学生补课科目主要集中在兴趣班的选择上,他们在所有补课科目中,兴趣班达到了30%,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农村小学生的补课内容主要集中在小升初的主要科目上,虽仍有兴趣班的补习,人数却相对较少,补课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这方面不仅仅受到家长对于补课内容的理解和选择,还受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农村的兴趣班开设相对城市而言较为稀少。

家长是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对小学生的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如若家长的知识水平较高,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就会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更好的帮助,而家长学历较低的小学生,在家长那儿接受的家庭教育相对而言比较少,而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往往得不到更好的解决。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家庭教育 价值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113-02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良好氛围、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生活的生动实践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完善人格、构建幸福人生具有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这样写道:“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些雕塑家是谁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个人。”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心智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具体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

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儿童的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能否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的明天。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阐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要树立为国家的发展、为的未来、为孩子的幸福而教育孩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爱国思想、优秀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需要在孩子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陶冶,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2.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是个大熔炉,良莠并存,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敏感性强,家长应帮助孩子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好奇心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使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3.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首先,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其次,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民主的或宽容的方式使儿童大多能形成谦虚、积极进取、善良宽容的个性。权威独断的教育方式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放纵的或溺爱的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主个性。再次,十分温暖融洽的家庭气氛使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则不然。

二 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是并行的,但不少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许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协调,有的甚至互相抵触、互相抵消,从而大大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作用。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家长因自身素质较差,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存在读书不如挣钱、读书不如放羊等功利主义的错误思想,甚至有的父母双方经常性地喝酒、赌博,产生家庭内乱,从不顾这样会对小孩的身心健康有多大的打击,结果使学生不安于在校学习,学习不认真、不刻苦,对生活失去信心,导致辍学和对学校教师教学的抵制。二是一些家长重打骂轻说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奉行不打不成器的育人观念,只要孩子在品德、学习上出了问题,则是态度粗暴,采取训骂体罚手段。三是重智育轻德育,许多家长把工夫都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有些家长认为父母的任务只是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学习,以分数至上,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以不计较,忽视了子女思想品德的修养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四是只重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一些家长较多地考虑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吃、穿、玩不惜大量投资,娇纵溺爱,有的家长热衷于以物质和金钱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结果是助长了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失去了勤奋努力、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等许多可贵的品质。五是有些家长忽视了自己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教育子女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可自己却整天打麻将、玩骰子、喝酒成风。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污言秽语。要求孩子讲卫生、自己却不讲卫生等,这种说教与身教不一致,对孩子影响很大。六是因工作较忙,一些家长把子女托付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空闲在家的人。存在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孩子特别溺爱,致使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孩子养成了不良行为和习惯、孩子和家长缺乏感情等。七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较专制,缺乏民主,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使孩子一切依赖父母的指导和安排,缺乏主动精神,没有独立见解。八是家长对教育孩子的知识缺乏。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常无从下手。

三 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对策

小学是一个人一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生活习惯和工作态度的开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呢?

1.注重对孩子的思想教育,重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的责任和较好的优势。因此,家长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故事的讲读、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教育来感化孩子,特别要改变只注重孩子成绩、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来使孩子成为缺乏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怀的自私自利的人,要使孩子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家长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对家庭负责、对人生负责的学习榜样,影响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工夫。俗话说:留金留银,不如留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除了学校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教育。这些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劳动习惯等。在生活习惯方面,要让学生形成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穿鞋上床等讲卫生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礼貌意识,让孩子习惯使用文明用语,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不围观外国人等;孩子从小要养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勤劳节俭、遵守学校及社会的规章制度等;家长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使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而不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3.密切家校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校联系,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家庭教育的一些好的观念和知识,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家长要鼓励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点滴进步和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及时反馈,找出差距,真正使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家长要避免通过单纯的金钱物质激励孩子,避免孩子养尊处优,加强对孩子的忧患教育和吃苦教育,使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篇5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分析;作用探究

在大教育中家庭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家庭对孩子有着养育与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来说,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补充与发展。在自我意识中不仅包含了自我认识与体验,同时也包含了自我调节等方面。因此,在实际教育中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开展家庭教育的意义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实现育人的基础,对学生的一生发展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且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主要是针对家庭中父母等对未成年人的一种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正式进入到社会集体教育以前确保孩子自身可以实现健康的发展,从而为接受幼儿园教育与学校教育奠定基础。从教学中的重点上来说,就是从品德教育上出发的,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中则包含了生活、学习等习惯。家庭教育其实就是从家庭中发展起来的,通过与学校、社会教育进行联合,以此来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可以促进孩子的性格实现正确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孩子的行为习惯,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中就要真正认识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1]。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来说,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状态也是从低到高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萌芽的阶段,如果小学生可以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客观的评价好自己,满足后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注重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其认知能力,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好学生的情感世界,以此看来实现自省的目标。可以说自我意识发展对自身以后的正常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就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上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上有着一定的特点,所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也可以正确的引导好学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就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重要性,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2]。

三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一)培养好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对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就体现在了培养好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上。可以说自我控制能力就是一个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有效控制与约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比较注重培养其独立性与自主性,那么也就可以培养好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且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意愿,并尊重其意愿,那么也可以培养好其自我控制能力。反之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总是为孩子做决定,就会限制其自主性与独立思考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解决能力,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其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就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以此来培养好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3]。

(二)对小学生评价能力上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的评价能力来说,不仅可以通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上体现出来,同时也包含了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上。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就要坚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避免出现过度溺爱孩子的现象,同时还要保证评价上的公平与公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改正与完善自己。其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具体的评价工作,同时还要把握好尺度,以此来促进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客观评价自己奠定基础。最后,家长还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孩子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渐树立起评价自己的意识。通过实践可以看出,这种评价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可以明确存在的不足,对提高孩子认识自我的能力有着一定的效果。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上出发来进行教育,帮助孩子可以准确的认识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可以主动的调整好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受到教育的影响来更好的面对以后的学习[4]。

(三)对小学生自信心上的影响

小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自信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自信心是孩子在学习与成长阶段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就要做好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在家庭中如果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鼓励性的教育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上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也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更好的发展。可以说孩子的面对事情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自信。因此,在实际中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水平,满足孩子的发展。在家庭中如果父母过度的批评孩子,就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造成其成就感的缺失。所以说父母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采取鼓励性的教育方法,以此来让孩子独立的完成事情,锻炼好孩子的自主能力,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满足其自我意识的发展需求,促进孩子实现更好的发展[5]。

(四)明确家庭因素上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影响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心灵,身体,能力,智力,心智都在成长,老师和家长,社会都是孩子的一路成长的陪伴者、引导者、保护者、创设者、孩子一路的成长有欢笑、有泪水、有困难、有成功,每一日、每一年,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一次次成长的体验,对于孩子和作为家长的我们都是宝贵的财富,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我们在影响孩子,孩子也在影响着我们,他们也是我们的“小老师”,引导我们做更好的父母。首先,对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来说,对学生的意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其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对孩子产生出间接上的影响。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那么其自我意识水平等方面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父母来说,在错误的教育方法影响下,很容易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造成孩子难以认识到自我,其次,从家庭关系的角度上来说,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处于和睦友爱家庭氛围中的小学生,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且存在较多矛盾的家庭关系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上也很容易受到影响。最后,从家庭收入上来说,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五)教育方式上的影响

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进入到学校以后,也开始产生了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所以家长就要及时的与孩子进行交谈,掌握好其想法,孩子出现思想错误等情况时还要及时的引导孩子。且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就要保证自身从平等的角度上来与孩子进行交谈,明确其想法。在这一阶段中正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起步阶段,所以父母就要及时的发现孩子存在问题,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要适应他们的成长,给予心理世界的支持,做孩子人生的守护者,让孩子们在成长的大海里一路前行,在前行的路上,会有很多风浪,但是有父母,老师,学校,社会的关爱,相信孩子会走向成功的彼岸。静等花开,陪伴是最好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还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理念,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梅花.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184-185.

[2]许凯.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4(33):248-248.

[3]谭鑫.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48):82-83.

[4]刘於清.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路径探讨——基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家庭因素视角[J].教育探究,2011(01):68-69.

篇6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优化效果 措施探寻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小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科学有效的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不仅是学校、社会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孩子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他们的饮食起居都离不开家庭。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育着孩子们,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笔者是思品教师,发现许多家长在家教问题上存在困惑,有些教师也时常会存在不解。下面,我就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促使子女学习进步的重要条件。家长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全面关怀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实、有礼貌、不自私,父母要以身作则。不局限于言传还要身教,有时身教多于言传,效果会更好。

其次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住房的装饰设计、家庭的文化氛围、长辈的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这些都是静无声息的教育因素,它们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远胜于一般的说教。父母的举手投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应以自己的良好榜样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正气、文化浓郁、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见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孩子有了问题,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益处。

二、运用科学的素质发展教育理论

小学生素质体现是多方面的,总的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卫生体育及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保障。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德行。徐世昌说过,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家长应该教孩子善良、诚实、勤劳、节俭,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家长更要在这些方面对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德行。

其次,要科学评定孩子的成绩。孩子读书以后,父母大多对孩子的成绩非常敏感。成绩固然是考察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应该只看重分数,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成绩只是评价孩子的一个方面。不可因为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而否定孩子的一切。

每个孩子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成绩不好也许并不是因为他不够用功,可能是方法出现了问题。家长应该用一分为二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仔细分析原因后进行批评教育。表扬和批评都要适当,表扬时不要无限夸大,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一无是处。只有仔细观察,细心指导,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成绩,孩子才会学得更好。

最后,要引导孩子个性发展。家庭应该是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乐园,又是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要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提倡家庭成员民主制,坚持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对孩子不放纵、不扼制、不溺爱、不冷视,不专制、不任性。有些事情可以听孩子的意见、想法,既表示对孩子尊重,又让孩子以同样尊重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对待事物的态度。

三、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措施

篇7

通常情况下,家庭教育指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及产生的相应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质,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多方因素影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

1、家长过分娇宠学生,家庭教育力度较低

现阶段,我国家长普遍宠溺子女,在家中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学生养成诸多不良习惯。甚至很多学生在学校犯错误后采取说谎或者逃避的措施,毫无担当与责任意识。并且很多家长在知道学生犯错误后,还极力为学生辩解,并未对子女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检讨,而是偏袒和维护孩子的错误。此外,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教育便是学校的问题,学生犯错应该是学校教育缺失的责任。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的家庭教育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并且家长一味地袒护学生,使得学生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如此恶性循环,势必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2、家长期望过高,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当前,很多家长将自身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干涉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如果学生与家长发生意见冲突,家长则采取强制或者物质诱惑的手段,致使学生遵循家长的意愿。这样的教学形式严重缺乏家庭情感,极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低落,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教育的难度,甚至会威胁到社会和谐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应对策略

1、建立家长沟通机制,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辅导员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注重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例如针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高职院校可通过辅导员与家长联系,以“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建立家长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告知学生在学校中的相关情况,其中以生活人机关系、思想政治状态和情趣情感状况等方面为主。并且,如果学生家庭特殊或者自身存在某些特殊情况,辅导员必须采取跟踪管理模式,在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外,辅导员应组织以“创新教育目标,树立生活教育理念”为主题的座谈活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参与其中,在座谈会中以案例的形式为学生家长传达“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注重教育与生活的融合,而不是单纯地以分数、升学率和就业情况衡量教育成果,同时在座谈会中心理专家就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辅以详细的疏导方法,以此为家长与学生开展有效沟通提供了专业性的意见。并且家长也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向专家进行咨询,进而找出学生问题的根源,辅以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2、发挥学校教育作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会增加学校教育的难度,为了有效缓解家庭教育缺失情况,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教育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例如在学校教育中,高职院校应妥善处理知识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的关系,以德育作?榻萄У母?本,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比如学校可创新性地组织“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引进来”,学校从不同角度邀请社会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专题报告,其中包括抗战老兵,为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包括公安干警,为学生讲授安全防护常识,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二是“走出去”,学校为学生提供走出校园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进而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学校可在重大节日时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活动,以“父亲节”或者“母亲节”为例,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与中小学生互动,在互动中接受感恩教育,以此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改变自身的思想及行为。

3、理应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家庭远程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学生并非本地生源,学生家庭分散且间隔较远,为了便于家庭与学校和学生沟通,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家庭远程教育平台。例如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可在高校网站增设家庭教育管理系统,并以学院或者科系为单位进行管理,家长通过该功能模块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基本情况,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信息,保证了信息的畅通性。同时学校创设微信公众平台,针对校园活动或者学生情况设置互动环节,给予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某个环节的机会,

从而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长可向学校提出具体建议,学校在整合家长有效意见的基础进行调整。

篇8

李天一:4岁时获得“申奥大使”的称号,并学习钢琴,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先生;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先生。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连续三届荣获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并入选2009激情奥运爱我中华青少年书画双年展。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2005年李天一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当他在未成年管教所服刑至18周岁时,还要被移送到专门关押成年罪犯的监狱。

他不满18岁就开车上路,母亲是支持的,在他的眼里,母亲不是支持他开车,而是支持他知法犯法,法律对他来说,儿戏而已,出了事爸爸妈妈会替他摆平的;他不满18岁就打人劳教,出来后母亲又给他买了辆新车,在他眼里,被劳教不是受惩罚,相反还能受到奖励;他不满18岁就打人后流连酒吧,母亲也是支持的,是母亲给了他时间、给了他钱,在他眼里,家长支持他“玩玩而已”,无论是酒还是女人;他拒不认罪母亲是支持的,因为母亲还在到处嘶吼着告诉大家,杨女士如何不对,小伙伴如何不对,酒吧如何不对,法官如何不对。在他眼里,他没有错,错的是周围的一切。

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而且也有报酬,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重要,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启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我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不得不引起注意。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缩影。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

长期以来有这样的误区,“爱孩子就要满足他的所有需求,家里就一个孩子,不给他给谁,父母挣钱就是为了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孩子需要学量的知识,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而好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与名气。为了增加竞争实力,周末和假期要参加大量的兴趣班和辅导班”。父母无私的爱也该有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家长的责任,要确保孩子走正路,完成家庭作业,不要整天坐在电视前或玩Xbox游戏等。

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是,1、信仰和理想;2、真诚和慈悲;3、质朴和童心;4、快乐和健康;5、正直和勇气;6、魄力和信心;7、睡眠和假期; 8、胸怀和心态;9、良知和道德 10、经历和故事;对我们成年人是如此,对中小学生也是如此。

篇9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导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影响深远。长辈的教导、家庭的教育、家庭成员的素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每位家长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必须是有利于下一代健康地、快乐地成长、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理念。正确树立育人理念,转变立德树人观念:是“为家教子”还是“为国教子”?是“以智育人”还是“以德育人”?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没有观念突破、理念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

首先尊重理解孩子,家长应充分认识孩子是一个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激励孩子发展自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在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上,让孩子不仅好学,而且乐学。其次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父母除了开发孩子智力外,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努力提升孩子的自理独立能力。既允许孩子有其正当需求,又让孩子事事处处有大局意识,让孩子明辨是非,健康发展,有效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合作的能力。

再者注重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功效既取决于家庭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更重要的取决于父母是否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努力给创造锻炼的机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长应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主动抛弃烦恼、破除陈规,为孩子搭建一个又一个拼搏和磨练的机会,让拼搏精神和孩子的自我发展紧密结合,让孩子茁壮成长、立志成人。让孩子懂得“温室里育不出万年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勇敢地直面挫折,大胆地将挫折教育贯穿家庭教育始终,如此不仅让孩子成就理想,而且更是使孩子摆脱溺爱、早日实现梦想。家庭成员的生活和谐、文化氛围、文明习俗、爱好差异等都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因此,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树立民主向上意识,构建健全人格,实现自身价值,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应树立全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家庭教育理念,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创造靓点。

2明确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2.1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的基础我在课题调研中“最不愿意对话对象”调查晴雨表显示,家长成了孩子最不愿意对话的对象。通过调查发现我校70%左右的孩子不想和父母相处,因为孩子不愿听父母的“唠叨”。因此,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什么都愿意说。家长应该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尊重理解孩子,学会倾听。实事求是,教育子女不要盲目攀比。有的家长要求孩子数学跟一楼的比,语文跟三楼的比。再者,不要把孩子作为炫耀的本钱。孩子暂时不如人,也没关系。我们应该让孩子把家庭作为最温馨最安全的港湾。

2.2教育就是要求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生活上做到:不挑食、多运动、有节奏、自己事情自己做。有这样一个案例:学校组织春游,有个孩子不会摔跤,看到其他同学摔跤,结果自己从凳子上受惊吓摔成骨折。这个教训让我们觉醒,应该让孩子从小运动起来,顺应态势调整学生生活节奏,让孩子能动起来,也能静下来,能疯会静。在日常的家庭学校教育中,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听课、作业、订正、反思、整理;行为习惯:待人接物、诚实守信、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即规则:不要认为我的自由不影响别人的自由;思维习惯:辩证、多元、不走极端。《易经》告诉我们不能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骂人,不能用负面情绪影响孩子。注重德性成长,让孩子养成向善之心:学会倾听、理解同情、帮助、恻隐、孝敬、感恩。加强社会责任教育,让他们学会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地球负责。顾明远家教理念,正视了孩子的人生信念,让孩子热爱生活、直面挫折、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2.3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小有良好的人生规划孩子天真烂漫,只有性向与志向结合,才有幸福的人生。让他们保护好奇、养成习惯;发现兴趣、引导兴趣;只有性向与志向的结合,才能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教育是为幸福人生奠基,没有人为诺贝尔奖而奋斗,只是他们的性向所致。说过,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家长要学会等待、发现、引导;不要超越、跟风、放任、强加。文凭时代即将过去,孩子的终身财富会是健康、能力、人品。

3家庭教育怎么教

3.1说教灌输灌输仅仅是一种手段,网络时代越来越不受欢迎。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是有学问的。不该说的话:当代劝学篇、不能吃亏论,人上人等。看看韩愈的劝学,读书不为功利。老人为生计捡菜叶,社会学角度值得同情,家庭教育上看是自酿苦果。源于不能吃亏的教育。不该当孩子面说的话:有意无意的话都产生教育影响。多用正面情绪影响孩子,力求对孩子强化训练。训练就是持之以恒;强化就是适度奖惩。行为习惯主要靠训练,奖励不应该是预设的,幼儿园、小学孩子忘了怎么得到小红花,只记得得了小红花。另外,惩戒应该就事论事,有位家长用“你再这样妈妈就死了”,让人心寒,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3.2渗透影响注重环境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育最原始的形式就是效仿,孩子学大人。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浙江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张绪培说“父亲最大的教育是不教我,而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我”,父亲善于阅读,孜孜不倦。儿时起,我开始看书,现在我可以很快的浏览,也可以精读。知情意行始于行,只有参与才有体验。诸如,魏书生的德育让孩子更多的参与班级管理;美国“最牛校长”的建议,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家庭生活;美国周末都是家庭集体行动,而中国人多是公干。我们应该领悟家庭教育必须要回归家庭。

4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4.1不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是长跑,更需要的是耐力教育阶段不容跨越,教育不要反季节,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中国不少人认为大学是终点,大学应该是起点,中国已经输在国际教育的起跑线上,名校学子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只当做敲门砖。美国人说,这样普及大学的国家,我们不怕。教育是慢的艺术,要学会等待。

4.2我们的孩子从小每一分钟都被家长安排要清醒的认识到学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第十名现象”提醒家长应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学会安排是重要的素质。

篇10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针对学困生的产生,笔者通过积极的家庭研究发现:每一个学困生的背后,都有其特别的家庭教育背景:溺爱骄纵型、悲观放弃型、暴躁粗鲁等。家庭的不幸福、不和谐以及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给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父母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积极热情,观念信仰正确得体,风俗习惯有趣活跃,便会使孩子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相反,破碎的家庭、冷漠的感情、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的不当教育方式、粗鲁庸俗的恶习、父母对财富地位的迷恋追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进而产生对生活学习的淡漠,久而久之产生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最后沦为学困生。

一、提高家长素质

著名的教育家禄贝尔曾说“国民的生命与其说操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平时不起眼的一言一行,无不时时刻刻在影响着身边的孩子。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提高的过程。当前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所有为人父母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笔者发现,许多家长的教育行为偏差是由于缺乏教育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无法突破自身素质局限而导致的。因此,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是提高家长素质。

第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素质。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家长有无强烈的事业心,有无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无正直的品格,有无宽阔的胸怀,都将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思想评价的标准及依据,也是教好孩子的基础和根本。

第二,要有文化科学素质。家长渴求文化知识,勤奋好学,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程度不仅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相关,而且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高的家?L教育意识强烈,教育方式趋向理性、开放,教育行为更加自主、独立,对教育目的理解明确,眼光放得远,容易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低文化程度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它发展需要,孩子感受到了相当的精神压力却缺乏有效的具体行为指导。这类家长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对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因此为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中缺少对教育开放、理性的理解。所以,家长在望子成才时,千万别忘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孩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孩子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环境是每个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第一,营造追求高尚人生意义的学习型家庭。有高尚的人生追求的家庭,才是和谐的家庭,而建立高尚的追求则一定要通过学习。家长和孩子也各自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家长可以学习自己的岗位业务,学习计算机使用,关心国家大事,而孩子则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完成学业、完善人格。家长和孩子都要使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品德良好、学习进取、朝气勃勃的人。

第二,夫妻恩爱、亲子密切、气氛祥和的家庭。亲子密切,孩子很小时容易,孩子长大了还能密切,就要靠努力建设了,建设感情、畅达沟通,民主平等。

第三,具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关心社会、肩负责任的家庭。

第四,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精神,开展了互动学习,共同成长的家庭。做到了以上四点的家庭,即是和谐家庭,当然是幸福家庭。

三、有良好有效的亲子关系技巧

现代家庭教育和以往传统的家庭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传统家庭教育是封建时代的标准,是家长对孩子的专制和训导;现代家庭教育是以家长为主导,家长与孩子相互学习,是相互的启发、唤醒,是商量和引导,是对话和讨论,是激励和推动,是培养现代公民,是榜样的带动和感动。

第一,学会正确赞赏孩子

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却又很吝啬赞美自己的孩子。适宜的赞美能产生多方面的教育效果。比如孩子考了80分,回到家本来想得到表扬的,可是家长却说有更高的呢,这算什么,一瓢凉水让孩子从心凉到底儿了。如果先说一些鼓励性的话就不一样了,“不错,说明你这些日子努力了,要是坚持下去的话还能再提高的。”既肯定了过去努力的过程也展望了未来,效果会更好。

第二,学会与孩子一起进行活动

家长与子女做一些双方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由孩子主动控制活动的进行而家长致力于一些改善关系的行为。这些活动,越多越好,而且活动必须可以在30至45分钟内做完,并且花费金钱不多。

第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