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

目前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都会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归根结底都与各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密切相关。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他们能否适应新的挑战是关系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事。因此开展少年儿童科技教育,应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要求

传统的小学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重答案,轻探索等,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教育过程、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科技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帮助学生树立乐于探究、敢于实践的精神,这是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的特别使命。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是面对全球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抉择。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应在承认教育的继承功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小学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中各产业部门,对其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会学习,能创造,可以灵活解决问题,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等。这样的人才都是需要依靠教育的培养才能获得的,一旦教育脱离为现实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目标时,培养出来的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生活的,因此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也必须“从娃娃抓起”。所以小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培养,探究是连接教学与科学的桥梁,是创新意识的灵魂。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与技能,减少对知识细节的硬性记忆。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三、抓好青少年儿童的科技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奠基工程

青少年儿童正处在快速增长知识的特殊时期,同时也正处在智力开发阶段,对新事物最敏感,也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教育则要抓住青少年儿童学习的黄金时期,从小对学生实施科技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实践创造的信心和兴趣,还能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科技教育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尽可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优化成长奠定基础。青少年儿童在学生时代养成了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将来必然会在社会上、工作中传承并发扬这种精神,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因此可以说抓好青少年儿童的科技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奠基工程。

四、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

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其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制作出科技作品,或是在科学竞技比赛中获得名次,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科技技能和创造能力,这才是完整的科学素质。所谓科学素质,是指从小养成的、不断发展的、最基本的但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品质。因为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有从小抓好学生的科技教育,才能增长他们的科技知识,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大自然,感受科学的伟大,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从知、情、意、行等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这不正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吗?

提及教育,小学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为人的一生打下全面的、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和发展形势下,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少年儿童中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利在国家,利在社会,功在千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跃.小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J].消费导刊,2007(4).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重要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53-01

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按照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了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在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上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以及认识结构,制定正确的心理策略,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在语言知识的机械学习以及操作中,注入了情感的交流,同时以小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在比赛、游戏、唱歌以及表演中可以拓宽有限的课堂空间,从中传递情感的体验,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情感品质。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礼貌语言"I'm sorry"、" It is nothing",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情境教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Tituation:放学后,Marry和Tom约定晚上六点一起去Linda家里做客,只有Marry按时去了Linda家,Tom六点半才到,此时Tom该怎么说呢?

Guide:Tom:Sorry,I am late.I am sorry to bring you so much trouble.

Linda:That is all right.

Tom:It does not matter.

通过情境表演,在培养学生礼貌的过程中,可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Tom因为家里有事迟到了,当表示歉意的时候,Linda和Tom都表示谅解、没有关系。在这种场合中,小学生在注意语言运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由于小学生处在思想的启蒙阶段,心智不成熟,自我意思比较强烈,不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在学习以及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性,同时在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必须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展现不同的精神文明内容,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

Tituation:当9月10日教师节到了的时候,学生们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Guide:student:Happy Teachers Day.

Teacher:Thank you and good luck.

在这个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形成了关心老师、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小学生们的感情世界。从整体上来讲,在情境表演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喜爱节日、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让学生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I am Sorry(对不起)",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就应该心存感激"thank you"(谢谢你),同时接受别人表扬以及礼物时,更要要说"thank you(谢谢你)",在过母亲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附上祝福语:"The world is only a good mother.I love you! Mom.(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爱你!妈妈),让小学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一颗赤诚、感恩之心,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体验心灵上的快乐。

3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整体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教学,从而将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巧妙结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以及互助的品质。

Tituation:当Jo手划伤了,处在一边的Susan、Cindy和Connie该怎么做呢?

Guide:Susan:I'll take care of him.

Cindy:I ask for help.

Connie:I go to the teacher.

在这个过程中,Susan、Cindy和Connie分工合作,首先Susan在现场照顾Jo,其次Cindy去寻求同学帮助,Connie去汇报老师,三个人之间进行了完美的配合,从而成功帮助了Jo,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小学生教育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穿插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及攻克难关。

Tituation:当Angal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时,教师该怎么说? Guide:Teacher:I believe in you.

student:thank you.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通过鼓舞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树立学习的信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新会.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3(01).

[2] 范晓君.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3] 苗京华.浅析小学英语教学和德育教育[J].民风(科学教育),2013(02).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景教学;兴趣

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常常运用到情景教学法,通过利用此种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利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采用多媒体、表演和道具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最终达到教学的效果。

1小学英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情景教学法之所以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景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带动学生全新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和英语事件的真实感,从而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降低了英语学习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进而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课堂的活跃氛围,使小学英语得以高效、顺利进行。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在实施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而是要参与到讨论和探究中的,这就有利于培养的分析思考能力、问题的观察能力、以及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英语素养,提高综合实力。

1.3有利于英语知识形象化: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充分开展情境化教学。[1]比如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不是很全面,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学生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英语知识的作用,并利用英语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性,不断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利用实物构建教学情境:借助图片、实物等工具,让学生用英语交流所看到的事物,用问答、游戏和辨认等方式进行语言实践。通过这些比较直观的事物,小学生可以加深记忆。快速掌握英语口语。通过利用实物和图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情景、实物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自制道具来辅助教学,为课堂增添活跃的氛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作道具。比如在讲述单词时可以制作有关该单词的知识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记忆。

2.2利用图片构建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节日来制作英语图片。例如,当感恩节、圣诞节快要来临时,教师可以制作有关讲述节日背景的英语图片,用英语来讲述节日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现圣诞老人、圣诞树等有趣的图片,为学生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2]。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直观的事物较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制作模型、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实物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用英语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3多媒体构建情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到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运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英文电影、英文歌以及英文图片,展示一些与英语知识有关的内容,丰富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悟英语国家的语言及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多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简单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模仿影片中的语言及语调。

3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教师有必要从小学就开始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英语知识有关的电影和图片,让学生模仿影片中的语言和语调,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柳士笑 宋廷学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保太镇华村完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即兴展现;小学体育教学;想象力;创造力

一、何谓小学体育教学的即兴展现

即兴展现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结合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为根本,采取高于教材但不脱离教材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以期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的即兴展现核心是学生自我表现与创造力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助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其自由发挥,充分展现自己。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我展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

如今是注重素质教育的社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要从小抓起。小学体育课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程的起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并且目前的教学模式趋于成人化,不仅束缚了学生的身心,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1.小学体育教学缺少创新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程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老师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做示范给学生,学生跟着学。学生是按照老师设定好的条条框框接受的知识。虽然目前的体育教学一直强调要以技术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但是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效果却不明显。很多体育老师都缺乏创新性,依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来教体育。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要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意志,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能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

2.学生更愿意上自由活动课而不是体育课

体育课虽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很多学生更喜欢自由活动,而不是体育课本身,主要是因为现在体育老师的授课方式不鲜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体育课时变得消极,甚至对单一的教学方式感到反感。目前,一些小学学校缺乏对体育课的重视,甚至直接把体育课变成“自由活动课”,或者直接不聘用专业的体育老师来教学,这样既可以省去一大部分教育经费,还可以满足学生“玩”的心理,学校认为是一举两得的做法,其实正是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体育课从此名存实亡。

3.体育教学趋于成人化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器材和体育产地,适宜的器材和场地是完成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小学生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的必要场所。目前,小学学校的体育器材多数为成人竞技用的器械,学校也没有专为学习设立适合少年儿童使用的体育器材,多数的小学还是停留在一节体育课,一个哨子,两个球就足够完成教学的阶段。即使学校设立了体育器材和场地,与小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也相差甚远。此外,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需求,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明显成人化。

三、即兴展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的完美融合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要方针,即兴展现是一种可以将德体美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既增强了他们的体质,传授了他们知识,也提高了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即兴展现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独立编创舞蹈,集体练习体操,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形成一个团队协作的氛围,进而培养他们互敬互爱的美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塑造学生优美的体态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美感的创造及鉴赏能力,进而达到德体美的完美融合。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体育教学即兴展现完全摆脱了过去的“呆板和填鸭式”教学模式,以一种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的角度来完成教学过程。不再是过去的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的示范动作来硬性的模拟,而是给学生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发挥的空间。比如说,给定一个舞蹈题目,让老师即兴展示一个动作,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演,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去完成一个动作的诠释,给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随意地去展示自己,使学生增强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即兴展现的教学方式成功脱离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序化教学,融入了更多的随机性,体育教育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玩”,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情境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意志更加坚定,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一些小动物的模仿,增加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总之,即兴展现体育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合理运用即兴展现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篇5

1.教学内容多元化

传统英语教学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乐趣与积极性。而以学生体验为主的英语教学课堂却是恰恰相反,不仅让爱英语的学生更爱英语,很多原本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也能够快速融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融入故事、表演、歌曲等内容,让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例如,教师在Lookatme课程进行教学之时,先把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讲述一下,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基本的知识理解。可能这时还有很多学生对课堂知识一知半解,就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讲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故事之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旁边表演,这样让整个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对英语课堂能够培养起更多兴趣。

2.教学内容更具有交互性

学生以体验式为主的教学,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具有交互性。一个是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交互,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上有一个体验过程,更好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习任务更加出色地完成。例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灌输,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所得到的效果往往会优于传统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表演、表现自己。

二、体验教学的途径

1.设置情景

小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如何设置至关重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一个发育阶段,学习口语不太理想。大多都还是依靠较为机械式的教学来进行,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可以采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致使学习效果能够有极大的提升。例如,学生在学习Let’spaint课程之时,就可以先设置好情境,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之中。不同颜色的小兔子、玩具动物,或者是颜色各异的水果。将这些都设置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将课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融入故事之中,很快便可以让学生对里面的内容掌握了。故事之后,也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进行引导,试着让学生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英语来回答。原本枯燥、烦闷的英语教学,变得有趣、活跃,以这样的小故事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

2.分组练习

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以分组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交际能力。例如,设置一些对话,可以让不同分组之间的学生,都能够使用一些课程中的英语在特定的场景之中进行对话,在实践中增强记忆能力。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心理教育;心理问题

一、阐述小学儿童主要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想象力丰富,个性明显,自我意识强,思维拓展较快,但是缺乏耐心和集团观念。同时,在不断增强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小学生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感觉统和失调

现代化小家庭的增多限制了孩子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在电视机、电脑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动作不协调、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躁动不安、平衡力差,感觉统合失调。

2.学习障碍

很多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上课时不能注意力不集中,有阅读障碍,分析问题难度大,思想情感难以借助语言表达出来。

3.社交障碍

存在社交障碍问题的小学生自我封闭、不合群、集体意识不强烈,行为表现出任性自私、孤僻敏感,害怕与人交往,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

二、分析体育教学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提高感知能力 促进智力开发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外部刺激敏感性和灵敏程度,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促进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反应力,有效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2.产生愉悦心情 缓解精神压力

正常的个体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情感满足。相对于其它学科的室内环境而言体育课堂是一个更为开放、更为自由、更为丰富的课堂,能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各样丰富的体验,产生愉快轻松的心情,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体育教学,能教会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的人生品格,能健全学生的心理世界。

3.改善人际交往能力 消除社交障碍

体育课程提为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满足了学生的社交需求,丰富了学生的社交经验,有助于消除小学生因为心里障碍和社交障碍产生的孤独感和空虚感。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学会了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和激励别人。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心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7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开始,要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到中年期,最终以老年期结束,这是人出生、发展、衰老的必经历程。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指的是男孩女孩性器官迅速发育,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有人称它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从发展眼光看,青春期无疑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合适。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另外,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也更加剧了孩子想要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由于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一致,矛盾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第二特征的出现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时的男女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富于幻想,易于激动和对异性的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可是中学生心里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就使中学生比较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活动,他们容易将过剩的精力用于不正当的活动上。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现在中学生接受教育早,接触社会面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外国流传进来和国内沉渣泛滥的书刊、黄色照片等给刚进入青春的中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由于某些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意识的腐蚀,侵袭他们表现出了道德观念的颠倒,需求结构的恶性膨胀,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容易做出不符合实际年龄,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来,使自己留下永远的污点。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三、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包括性知识、性心理健康、人生观等教育。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早在1963年,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不领情,这让大人们觉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其实“性”就是那么一会事,大人搞得神神秘秘,反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我国,孩子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杂志、书籍、网上能找到黄色图片和文字。事实上大人们根本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

你不教育有人会教育,而且孩子会自找教育,找来的什么样你可就不知道了。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其实他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据调查:

孩子们通常从什么地方了解性知识?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既是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精神品质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有着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青春期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负责的态度走好自己的青春路,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如: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男女生可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上,男生讲座的重点则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恶习上;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课件等教学方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开设心理辅导教室,帮助学生解答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疑难问题。

3、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积极疏导,开展适合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使他们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的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忽冷忽热,不瞻前顾后,要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青春期的系统教育,切实负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教育研究,1996,5.

篇8

1.综合表现

如果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和有效地解决,肯定会影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时期是儿童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受到的教育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儿童的心理教育就一定要做好,健康的心理教育会让一个人受用一生。目前我国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断下降,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对中小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厌学、逃学

在小学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逃学情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受到他人的排遣;有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对课程有排斥;有的学生面对长期的、繁重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受到家里负面情绪影响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小学生发生逃学厌学的情况。

3.心理承受能力差

孩子们的心往往是敏感而又脆弱的。在面对一些难以承受的事情时,由于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做事件做出一个合理的对待,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问题一旦形成带给孩子们的伤害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很多自闭、抑郁的孩子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瞧不起别人,一方面他们又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4.人际交往能力差

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孩子们往往出于天生的自我保护感,对于陌生的人和环境难以适应,更不愿意主动交流。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之间缺乏相互的了解,在对待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上容易极端,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要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头脑灵活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储备。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将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是那些有着艰苦奋斗精神、坚韧不拔毅力、善于合作、适应力强、积极开朗、团结友善的优秀心理素质和完善品格的人。这些人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由现在的小学生教育开始做起,由教育这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做起。一点一滴,跬步相积,以至千里。

(二)有利于青少年自身发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教育在人一生的教育里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我国在发展中,长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校里只重视学习成绩,心理和德育的发展相对缓慢。小学的教师多数都缺乏心理教育的意识,对学生中间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早发现,早帮助,直到其行为上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社会里每天都有在犯错和犯罪的人,但是这些人不是天生下来就是有问题的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童年有着异于常人的经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人格。

(三)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篇9

关键词:分层目标;分层施教;个别差异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层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学由于受到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辅导、考察到评价,很难顾及到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差异,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低等生吃不了,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体育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科学地对待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教学素质化目标,又使体育教学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认为,应当重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堂分层教学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在班级授课中把集体教学与个体化教学结合起来。体育教学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分层目标要求教学必须采取与学生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分层施教。

二、体育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的优点

1.符合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在班级的框架下,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异步教学,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

2.有利于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分层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不同要求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可能,以满足他们的不同要求与兴趣。

3.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通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使学习困难学生摆脱困境,学习优良的学生脱颖而出,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体育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1.应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

对自己的教学对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虽然学生面广,量大,但要搞好分层教学,必须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运动基础、心理素质以及性格、爱好、个性特点等进行了解,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2.应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熟悉和掌握他,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合理制定各水平段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搞好分层教学。

3.合理的划分层次

教学层次的划分不是简单的教学分组,而是将教学对象根据其相关因素,按递进关系划分成若干不同群体。体育课中的层次划分主要以身体发育、身体素质、健康情况、体育基础、兴趣、意志品质等因素为依据。当然不同项目还有其不同标准,那就要依据实际出发,分别对待了。当然分层教学的层次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随教材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内容上我们可以分两至三层,换一个教材可能就分三至四层。如在技巧前滚翻教学时,我按学生技能水平设置三个练习层次:在帮助下完成动作;独立完成动作;创设技巧动作。在投掷教学中,我则根据考核成绩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等级进行分层。同样,这个学生在这项教材中分在这个层,在那个教材中就可能分到另一层。一些爆发力较好但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在跑步、跳跃中能分在优等生层次,而在体操、跳绳中则会处于中、低层次。因此,我们在划分层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把划分到低层次的学生称为“差生”,更不能歧视低层次的学生,而是要一视同仁,更多的给予他们鼓励。

(2)要注意灵活性。任何学生都有其所长亦有其短,在分层次时切忌不可把任何一名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中学习,否则对于他的心理上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要注意各层次的连续性。分层次教学,不是把各个层次机械的分开,低、中层次教学只是一个阶段,他们最终应向高层次发展,所以要注意各个层次的衔接,保持其连贯性。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该层次的目标,要求,学习重点,也应鼓励每个学生努力向高层次发展,培养他们的进取心。

4.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学校教育;健康教育课程;终身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教育就是“身体训练”加道德教育,同时配以卫生知识的宣传就是所谓的“健康教育”,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

一、我国健康教育的现状

1992年国家教委联合卫生部,全国爱委会制定《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并加以推广。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试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健康教育的落实也仅仅是口头提出以后以一种分散、渗透的方式进行,并没有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把中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如何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造体育课还缺少办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卫生、运动卫生、饮食与营养、行为健康(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安全教育、性健康教育、戒烟与反毒教育等。

2.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校的健康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需要和接受能力来安排不同阶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包括人体生理解剖特征、青春期生长发育规律、预防疾病的措施、一般性伤害事故的急救与护理、性知识教育等。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包括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纠正、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与情绪控制等。

(3)周围环境的保护和自我健康行为的养成,包括科学体育健身方法、良好行为及卫生习惯的养成、掌握运动卫生常识及营养科学常识等。

3.学校健康教育的软件情况――“教师”“教材”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不理想。当前,绝大部分学校认为,体育教师就可以承担健康教育任务,其实,很多体育教师具有的健康知识很少,对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也是十分匮乏。现在我们学校根本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所谓的健康教育也仅仅局限于宣传卫生知识、学校组织的卫生检查。

二、健康与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

1.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不再把健康局限于身体这种生物性上,而是扩大到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从而克服了把身体、心理和社会诸方面机械分割的传统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成千上万,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类: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2)生活方式(life style)。生活方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

3.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德育所包涵的内容很多,卫生道德也是内容之一。通过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讲卫生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对于培养一代新人、发扬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2)健康教育与智育的关系。通过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在掌握卫生科学知识的前提下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还可以通过心理卫生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特征,为智力的充分发挥和才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3)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体育卫生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要有体育卫生知识作指导,体育卫生知识又可以促进体育目的更好地实现。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三者的关系。在中小学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我国正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阶段已成为人人必经的阶段。必须在人人必经的学校中实施健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人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健康的儿童才能在学校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刘祥瑞指出,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应具备以下特征:

(1)个体行为有益于他人及自身健康;(2)个体行为符合科学规律;(3)行为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4)行为表现与能力相符合;(5)行为与环境相协调;(6)言论与行为的一致;(7)行为应反映良好的健康道德;(8)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行为;(9)行为特征符合生理年龄;(10)能初步把握气质、性格特征在行为中的影响。

学校一定要切实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首先,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即在学生的课程表上给予其一席之地。其次,加强培养专职的健康教育教师。最后,采取一定的手段使学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