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行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品行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品行教育

篇1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范畴的课程,它具有导向和与人的功能。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当做教育的主宰,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给人的感觉是只有考试、升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从小学起,考试、分数和升学便成为学校、教师及家长追逐的目标,于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在在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单向的灌输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反感和厌学。我们知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经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内化。因此,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关系,改变单向、硬性“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并从中培养乐趣,从中培养能力,把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素质。

2树立优秀教师形象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谈不上提供学生的素质。因此,政治教师首先应该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素质,应该终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高度事业心和社会主义献身精神,这是教师坚定政治素质的集中表现。其次,政治教师还应该有豁达大度的思想素质,应该对人、对事、对己做到豁达、大度、沉着、耐心、冷静,严与律己、宽以待人,搞好合作共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再次,政治教师应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而教师是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特点,深入地认识学生的发展规律, 科学地安排他们的教育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教育手段。

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真正实施德育教育,教师本身也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政治教师应该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亦师亦友,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学有榜样,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把握教材特点

思想品德是一门着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指导学生行为的课程,教材的每一课都与喊着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力,教材内容大多以具体的人物和事物作为载体,当然也有一些是以被大家所认可的、富有哲理的语言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来启迪教育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这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上的导向功能和教育作用,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特点,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运用好教材,把教材内容分析好, 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教育学生,让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和具体实例栩栩如生、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对提高对教材信度的第一步。其次,为了让学生信服,教师还要例举相应的、学生所熟悉的人和事物作为补充材料,来印证、来说明教材中的道理,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所例举的补充事例,同样也一定要真实、具体。时间、任务、地点要介绍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叙述完整,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任何虚构、测臆的事例,不管教师编造的如何圆满,一旦被学生所察觉,不仅不会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消弱整节课乃至对思想品德学科的信度。因此,教学内容的真实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显得尤为重要。

3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

心理学认为,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而且情感教育贯穿于智力教育的始终,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诱导,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温和的语言、慈祥的表情、信赖的目光、文明的行为,都是感情传递的媒体,对学生学习思想品科学的态度有着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情感诱导包括语言诱导、目光诱导、身教诱导等方面,而语言在实施情感诱导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情感诱导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传播知识,而且还是交流思想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道德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力求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通俗、直观、风趣、幽默,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在配合其当的手势,那就会创造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就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篇2

一、常态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说教是苍白无力的,体验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句话很通俗地告诉我们,人是所有动物里最富有智慧也是最复杂多样的,人和人之间既有共性,更拥有许多个性化的品质。对同样一件事物的发生,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情感体验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亲亲一家人》一课时,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要求学生:(1)观察一天之中,家里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并和学生共同商量制订观察时间及观察项目表,引导学生具体观察早上、中午、晚上家里人分别为自己做了什么。(2)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你感受到了家人对你的希望、对你的爱。并具体指导学生列出几种典型的生活环境,如,当你生病的时候、当你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带着任务,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用自己稚嫩的双眼第一次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真实、毫不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去寻找、去发现,他们从许多细微之处寻找到了父母、长辈蕴含其中的对自己浓浓的爱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惊讶,他们感动,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开放的、多元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的自感自悟为主线,努力创设种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各种具体的、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直接的、第一手的感性体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学习情境中释疑解难,以课外实践中自主体验,自悟道理,自我完善,将这种体验上升为一种理性认识,使课内所学沉淀为道德主体本身的个性品质,用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

课堂中,教师再以具体展现亲情为线索,设计了“摘亲情果”这一活动,当设计新颖、结满亲情果的亲情树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用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观察所得,看谁能摘到树上的“亲情果”。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达到了极高的状态。学生的汇报内容包含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学生,在寒冷的冬天里找到了妈妈温暖的爱。在医院的病房里,找到了妈妈温馨的爱;有的学生在热气腾腾的餐桌上找到了妈妈无私的爱,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中找到了深沉的爱,在爷爷奶奶的唠叨中找到了细心体贴的爱,在自己的名字中找到了长辈寄予无限希望、充满期待的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张照片、一个名字、一次嘱咐、一次轻轻的抚摸都无时无刻地体现着家人之爱,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所震撼、感动。同时,他们在别人的故事中又不断有了新的发现,在别人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这些发现,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深深地折服,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效应:生活在家人浓浓的爱里是多么幸福啊,我应该好珍惜他们的爱。

二、常态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要不失活动性

“活动性”和“体验性”是品德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标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教学策略之一,全国各套教材基本上也都是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呈现德育内容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具有很强的增力作用,它能促使个体按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行动,从而形成道德习惯。因此,设计有利于全员参与,能真正唤起儿童情感共鸣的活动,让学生投身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进行及时评价。

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儿童好新奇、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我们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时,设计了寻找春天(室外活动)、欣赏春天(画面展示)、赞美春天(诗歌朗诵)、歌唱春天(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走进春天,用他们的身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神奇。由于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有不同的形式,学生始终都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情境中入境生情、入境悟理,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品德与生活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王力,刘莹.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光明日报出版社.

篇3

关键词:有效活动;品德与生活;课堂;灵动

传统的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坐中学”,而是“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了。

“我听过了,就忘了,我见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有这样一句醒目的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品德课学习过程的实质――活动。作为新课程实施者与探索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实践取得的成果,但仔细观察,我们也不难发现活动背后存在着值得思索的问题,那就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教学缺乏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是否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要如何提高品德课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探究和努力。

一、增强活动教学的目标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落脚点及活动价值。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从活动的“效”上去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浅层次的问题上。

二、活动设计注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活动,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才能保证教学活动收到实效。因此,活动设计要:

1.蹲下来――活动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设计教学,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动,才能真正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不是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追求品德与生活活动有效性至关重要的一点。

2.走进去――活动再贴近孩子生活一点

活动设计的情境要适合学生情趣。“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学生个体体验的整合和提升。品德课活动中,我们要给“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在贴近儿童生活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情境中,运用教师特有的本领,挖掘、演绎教材内蕴的情感。

3.巧应变――活动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追求课堂的“生成”,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意外生成通常会造成两极化的结果――尴尬或精彩。教师不能刻意回避,也不能一味迎合,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让瞬间出现的意外事件演变成精彩的课堂生成。

三、提倡活动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前、中、后的结合,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是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又一个保障。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活动教学的连续性。要使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应该注重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设计开放性活动时要注意:

1.提供足够的实践时间

如,在对《美丽的校园》《和小树一起长大》《上超市》等主题的探究中,教师给学生一段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以及图片、资料的收集,同时,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也应及时地督促、检查、反馈,确保活动的持续进行。这有利于学生体验更深刻,认识更丰富,行为落实更实在。

2.设计丰富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活动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根据儿童好新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我们的活动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春天说了什么》这一课时,可设计寻找春天(室外活动)、欣赏春天(画面展示)、赞美春天(诗歌朗诵)、歌唱春天(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走进春天,用他们的身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神奇。由于每一活动环节都有不同的形式,学生始终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后的拓展延伸

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生活课,课前的准备必不可少。课前活动是反馈学情的一个窗口,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要点,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后活动的延续,它让道德规范回归于生活中,使道德规范焕发活力。如,教学《我帮你 你帮我》时,教师还设计了课后的延伸活动――每月评比“助人之星”,让学生把助人同学的名字写在“友谊之花”上。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平时多助人,另一方面可以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评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4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已看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同时也看到一些活动也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活动作一些回顾与思考,通过明确活动的注意点来使品德与生活课堂更为高效。

一、精心设置生活实践活动

曾有这样一句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朴素理解——品德蕴于生活当中。在教学中设置生活实践活动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必要选择。审视“品德蕴于生活”这一朴素理念,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让小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获得品德上的提升。

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我们认为,在生活实践活动的设置中要高度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置由浅显走向深刻、由容易走向较难的生活实践活动;要重视一个班级所有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照顾学困生的认知局限,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在苏科版一年级下册的《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在课堂上分别充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然后布置相应的劳动任务:如早上起床后自己盛饭,帮爸爸妈妈挤牙膏;周末休息时帮爸爸妈妈摘菜、做饭时打下手;晚饭后帮爷爷奶奶打洗脚水等。通过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既能通过接近事实的活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又能感受到长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从而达成本课程“爱亲敬长、喜爱动手动脑”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这样的活动设计中,要防止出现“越一步即雷池”的现象,即同样是设置模拟生活的情境,但活动要求设置较高,比如不是让学生摘菜,而是让学生真的去做菜;不是让学生模拟帮父母洗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打热水,真的去帮学生洗脚,这样会冲淡主题,失去应有的目标,也就无法产生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注意活动达成的自主性

有人认为品德与生活是面向低年级小学生的课程,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自主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进行自主活动;或者有的教师口头认同自主活动的理念,但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多是教师指令下的学生无自主操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子”,于活动当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往往体现在活动设计时征集学生的想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发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当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当设活动处设计活动,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在学生理解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设计活动。

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家庭的记忆 我想要 我能要》一课中,笔者在初步教学的基础上,向学生征集设置活动的想法,学生纷纷出点子、想办法,活动过程真实而细腻,对课程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感受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的达成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活动设置的适当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一种现象,有的教师非常喜欢用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常说矫枉不必过正,品德与生活课堂中的活动设计也要注意这一点。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固然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活动的泛化实际上也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每样食品中均放置大量味精、鸡精一样,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笔者在一次《我与小动物》的观摩课上注意到一种行为:一节课堂上,教师安排了三个活动,每一个教学重点都有一个教学活动。这实际上就是活动的泛化,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并没有因此感兴趣,反而是在第二个活动结束后就感到有点累,在第三个活动布置下来时甚至是一片嘘声。有些小组的第三个活动中学生互相推让,谁都不愿意参加,还有的学生左顾右盼,分散了注意力。

因此,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一节课堂上的活动不宜超过两个,不宜连续几节课都有活动。这是很多教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之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师生角色

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已经成为了我国近年来在素质教育工作中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成为了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工程中的所遵循的核心思想。目前,我国的相关教育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的探索如何在符合我国教育事情的前提条件下培养儿童自身的创造性这一问题。

一、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

培养小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培养小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对小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逆向思维可以激发小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从而使其能够从新的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以往的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一般所使用的流程都是先给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动作讲解,再进行动作示范,从而引发小学生对动作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最终使其掌握这一体育动作的相关理论与要领。但是如果按照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自身的逆向思维,那么结构则不一样。首先教师应该有目的对错误的动作进行选取,并对学生们进行错误的示范,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正确的体育动作产生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体育动作产生兴趣,还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对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就会主动的去学习与探索相关的知识,从而发现知识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自身的创造性能力进行培养。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心最强,好奇心会促使学生去问为什么,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永不枯竭。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嗜好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是这样,他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爱好读书者,他会在书本里获得兴趣,有了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他更自觉的学习,形成了“乐学――兴趣――乐学”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生动有趣,要有吸引力,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悬念”唤起学生追求“悬念“的答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力就会非常活跃。此外教师还必须用爱心去感染学生,使每位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用“强迫性”教育对待学生,虽然课堂秩序井然,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当前的水平,学习掌握新知识,把新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实践,获得新启发,并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认知的积极性

学习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情绪,首先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要有良好的情绪。教师的良好情绪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对学生的高度热爱。学生受教师情感的感染,会对教师报以相应的反应。学生对教师的最好反应就是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会把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惟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为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教学中,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一方面要注重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样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善于协作、集智取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21世纪将是一个团结、协作与竞争相协调和统一的世界。这说明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除了个人的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向世界挑战外,还必须要有坦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以及团结同志的品质。能够在竞争中求协作,分歧中求统一,遍采百家自成一家,这是跨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开放系统的特点从保护帮助、角色置换、行为评价、信息交流、竞争协作、借鉴学习、辩论是非等诸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培训及实践,既为学生走向社会做有益的准备,也为他们未来创造性地生存和发展撒下了“社会助长”的意识“种子”。

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创新思想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只有教师对小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正确的培养,才能使小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思想,最终成为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谷玉冰,杨宗宇,王平云.体育教学中中师生创造力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3).

篇6

关键词:小学生;高尚情操;科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整体素质开始形成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会对儿童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品格和真挚的爱心,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和谐精准的语言来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用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时刻都在给学生无形的影响和教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特别是思品教师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执教品先行,育人先育己。”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教师发现地面有废纸、果皮就自觉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歪斜的课桌坐椅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也都会自觉行动起来,这就是“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楷模形象。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光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

二、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一个学生,而不懂得教育方法的老师会用一种方法教一百个学生。”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谈一二:

1.活用文中插图

思想品德课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它每一课都配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插图,对课文内容直观形象地做了补充说明。因此,在教学时,可活用这些插图,在弄清图意的同时,让他们用流利的语言把图的意思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对照图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样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要想使思想品德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它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能从视觉和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发动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

3.贴近现实生活

教师应把学生耳闻目睹的、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既可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4.创新课堂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进过去那种墨守成规“死教书,硬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想尽办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要开拓创新,多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到实际中去体验,在活动中理解思想品德课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得到锻炼,提高了发明创造力,还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用真挚的爱心滋润学生

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呵护。教育就是站在爱的高地上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与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因此,教师要想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必须有爱心,要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他们心灵受到爱的呵护,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7

关键词: 小学生 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一、小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从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甚至因为和家长怄气动辄就跳楼自杀的极端个案分析,发现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一方面源于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应试教育理念对一些家长和老师的影响,给孩子们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形成的“唯我独尊”的潜在意识,使孩子们受不了一点委屈。同时,在众多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中,对思想品德高尚小学生的鼓励仍然不够,而对考试成绩优异的孩子却报以各种各样表象和潜在的鼓励,甚至家长以金钱奖励孩子,使一些孩子越来越变得自私、冷漠、怯懦……在一些学校的统计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问题的严重性,相当多的小学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越大越自私”、“现在的学生越大越不愿做好事”、“现在的学生越大思想越混乱”、“现在的学生越大越难教”。面对复杂社会现象,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变得相当复杂,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观察发现,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一些学校学生品德得分不容乐观等现象,需要从学生自身原因探讨,更需要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据报道,在沿海开放地区,一些小学生比内地孩子受环境影响冲击时间较早,但由于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思想道德基础和认知能力有限,受到消极因素影响时,有可能产生错误理解,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所以,现阶段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二、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强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教育方法,都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要进行理论指导,纳入教学考核范围,作为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全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树立身边的榜样,把那些经常“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好学生培养成骨干力量,让他们以实际行动把大家带动起来。对于“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各种优秀学生,作为思想道德楷模进行宣传,发挥身边模范作用。广泛联系社会团体,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老同志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思想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心灵里孕育为祖国繁荣而发奋进取的良好品质。另外,还需要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小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德育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上进心。德育老师要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尽可能做到每学期中间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况,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虽然这样做学校德育工作有些麻烦,但往往在繁琐过程中挽救思想品德即将落伍的孩子。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结合,让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实时与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小学德育老师肩负着既教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需要与其他科任老师密切联系,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注重显型教育与隐型教育结合,不要变成单纯的说教,要把思想教育隐藏在愉快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方法,把思想品德教育巧妙融合其中。德育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中普遍出现的共同思想品德问题,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偷东西、看黄色书刊、沉溺于网络游戏等问题,一定要以个别谈话为主,了解其思想形成根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师要以自身魅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德育老师要以身作则,在言谈举止方面成为小学生的表率,从生活到学习,处处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仅能消除对教师的恐惧心理,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爱老师、爱学校、爱祖国的健康心理。

三、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篇8

一、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活动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自主、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气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天真、自尊心还强。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等吸引他们,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并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如观看《蛀牙大王历险记》动画片,引发大家思考,我们应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其次,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再次,结合本学科特点,大量运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经常使用表扬、鼓励性的语言,如:老师认为你能行,你的方法真有创意,你是最棒的,只要动脑想一想,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品德教育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应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孩子们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真正获得收益。

本课程的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大量彩图为主,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本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因此,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中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质量。

1.调整顺序

如,把一年级《欢欢喜喜过春节》《我家大团圆》两课放在寒假之后,开学后相信孩子们会更有亲身体会,更有收获,也易与元旦区分开。

2.扩展知识

农村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较少,拥有的课外书籍也几乎没有什么,因此见识少,知识面很窄。记得刚开学初,我问小朋友们上学想干什么?有的说买汽车、有的说娶媳妇……让我哭笑不得,我想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接触的思想有关。当问道:“谁去过北京”时,好多孩子说了,说了半天,原来把山海关当成了北京……更没有看过过街天桥、地铁……

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收集能力,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让他们通过电视、照片、刊物、报纸以及父母的介绍增长知识。同时,我通过网上查询、找图书等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并动手制作课件、教具等,给学生播放录像、演示课件,利用新配备的多媒体、实物投影等,多方面提高品德教育质量。

三、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所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有些老师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心,往往由老师的讲解所代替,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参与活动。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通过间接指导来实现的,而不是包办、主宰学生的活动,不是让学生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取知识。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的准绳,而是促使孩子们去发现这些准绳。我相信:儿童一定能在讨论、收集分析信息、调查、设计活动、扮演角色、观察、绘画、游戏、访问等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中进行探究活动。

篇9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思品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学生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以此作为个人的品德与修养立足于社会而恒久地存在。那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如何培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学好人生第一课:知恩

对于一个刚跨进校门的小学生来说,老师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是人生第一节知恩课。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在教学《我的健康成长》内容后,可提出一些问题:“我”是从哪里来?是谁养育了“我”?是谁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有,在我们身边又有些什么?当我们不高兴的时候,是谁令我们快乐?当我们跌倒时是谁把我们扶起?再如,当教学《我们共同的世界》时,可以提出问题:当我们闻到花香、看到灿烂的阳光、绿茵茵的青草、清澈的河流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最后启发总结:是爸爸、妈妈、爷爷、小伙伴、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帮助,还有就是大自然,它给了我们阳光、空气、水还有许多许多,它让我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样做的目的让孩子们知道幸福来自父母、家人、朋友和大自然。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就会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孩子的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这比教会他们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重要得多。

二、用生动的案例教育学生为什么感恩

古语有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在思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引导学生从体量父母的辛劳开始:如每天放学,当我们饥肠辘辘地回到家时,是谁为我们端上可口的饭菜?夏夜,当我们在灯下做作业受蚊子叮咬时,又是谁为我们点燃了蚊香?当我们的作业不会做的时候,又是要强的谁试着从书本中帮我们找答案?为了我们能安心做作业,又是谁放弃了喜欢的电视节目?当我们生病时又是谁拖着疲倦的身躯带我们看医生、、、这都是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父母啊!其次是教育学生体谅老师的教育之恩:因为我们的每一点知识都有老师的汗水,我们每一点疑惑都有赖老师的点拨,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有老师的搀扶,我们每一次的纠纷都老师的裁判……我相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长路上的每个脚印都会激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可以从反面进行教育。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生活》时,我给学生讲起一个反面案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时,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为此,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感恩?孩子们纷纷表示:“要记住别人曾经给予的恩惠,在他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父母给予我生命和关爱,我要好好珍惜,用优异的成绩和孝心回报他们!”“多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少让他们操心!节日里,用自己的零花钱送一份感恩的礼物!平日里,真诚地道一声爸爸妈妈辛苦了!”是啊,向别人表达真诚的谢意是尊敬与礼貌的最高表达方式,也是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的最佳方法。通过案例启示,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在心,并给人以回报,不能只图索取和享受。

三、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教会学生感恩施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做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营造“感恩施恩”的教育氛围,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编写《感恩警句》集。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查阅书籍或在网络搜索,寻找“感恩”的名言警句,抄写在专门的《感恩》集子上。晨会课上,让学生交流,朗读感恩的名句。这样做,一粒粒感恩的种子将会播撒进他们心灵的神奇土地。

2、编写《感恩故事》集,举办故事会。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

3、写感恩信。让学生写感恩信,以触动自己的心灵,将心底的真挚之情和感激之意蕴涵于字里行间,孩子们读后泪光莹莹,难以忘怀。

4、送给父母礼物。用感恩的行动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在特定的节日里(母亲节、父亲节、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挚的祝福:爸爸妈妈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礼物(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一个精致的玻璃茶杯,或一盒浓浓的奶茶,或一袋清香的茶叶,或一个漂亮的发卡,或一个实用的剃须刀……)!

5、向父母礼貌性问候。放学回家,向忙碌了一天的父母说一句亲切问候的话,让父母从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将会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篇10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教育;干预性研究;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22-03

目前,针对改善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而进行的营养调查和干预的对象偏重于城市中小学生,针对农村地区的营养研究则多见于学龄前儿童[1-6]。本研究旨在调查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KAP),通过参与性营养教育,探讨提高贫困农村学龄儿童营养知识水平的营养教育干预模式,为改善其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马街片区8所农村小学四~六年级32个班的学生为目标人群。每所小学选3~6个班的所有学生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共调查1 124人,其中男生571名(50.8%),女生553名(49.2%)。终期评估对象为上述8所干预小学四~六年级的学生,共调查1 076人。

1.2 方法

1.2.1 基线调查 调查人员经过专门培训,调查问卷由课题组参考4省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推广应用项目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进行预调查。

1.2.2 干预措施[7-11] 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参与性健康教育,时间1个月。参与性健康教育主要强调以小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包括培训骨干(对教师和四~六年级高年级小学生进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础营养知识和食品卫生知识等内容培训);制作营养科普宣传手册(制作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科普宣传小画册,内容包括营养素及其作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膳食指南、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与疾病、早餐的重要性、食品卫生知识等);同伴教育(在对四~六年级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基础上,由高年级小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一一结对,高年级小学生向低年级小学生讲解、宣传所学的营养科普知识);小宣传员作用(充分发挥小宣传员的作用,在学校小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内容,在家中由小学生向父母、朋友、亲戚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多部门参与(县教育局、妇幼保健院、卫生局、乡政府等多部门参与该项目,把营养宣教纳入到相关工作中)。

1.2.3 终期评估 在相同的目标人群中选择代表性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营养教育后的评估资料。所有问卷由学生匿名自填。

1.3 资料统计 调查表经复核后采用EpiData 3.1录入,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营养与健康知识

2.1.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相关知识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2%的人听说过或看见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简称《宝塔》),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少数学生通过教师、家长和报刊杂志。干预后有76.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或看见过《指南》和《宝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96,P<0.01)。对《指南》和《宝塔》食物分类的知识点,干预前仅有30.6%的人能够正确回答,干预后回答正确率达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25,P<0.01)。

2.1.2 对食物的认识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新鲜水果或蔬菜、黄豆、胡萝卜营养价值知识点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6.3,6.5和24.1个百分点(P<0.01)。见表1。

2.1.3 对食物与营养素关系的认知 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谷类食物、牛奶及奶制品主要提供的营养素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21.1和6.2个百分点(P<0.01),而对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营养素的知识点教育效果不明显。见表1。

2.1.4 对营养与相关疾病的认知 干预前仅有37.6%,47.3%,24.8%的人能够正确回答预防骨质疏松、贫血原因、预防缺铁性贫血知识点,干预后回答正确率分别提高了10.7,0.6,33.4个百分点(P<0.01)。见表1。

2.1.5 对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认知 调查对象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值均<0.01)。见表1。

2.2 营养态度 干预前有90.1%的调查对象平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关心,89.2%的人想知道自己的饮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88.6%的人愿意主动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83.5%的人愿意将所了解的营养知识用于日常饮食安排中。

2.3 饮食行为 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的儿童比例由干预前的81.7%提高到 87.6%,提高了5.9个百分点(χ2=15.02,P<0.01)。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教师和家长。

干预前有22.4%的学生每天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学生占10.4%,偶尔吃的占47.9%,经常吃(每周多于3次)的占19.3%。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不饿或不想吃,其次是没人准备。早餐的主要来源是家庭、街头小贩和学校。早餐的主要食物是面包、面食和米饭。干预后有32.4%的学生每天吃早餐,较干预前提高了10.0个百分点(χ2=209.85,P<0.01)。

零食的种类主要是水果、方便面、火腿肠、糕点、冰淇淋等。有49.2%的调查对象有偏食和挑食习惯。爱吃的食物前3位依次是蔬菜、水果和肉类,不爱吃的食物主要是奶类。

3 讨论

3.1 贫困农村学龄儿童的营养KAP现状 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已经10 a,而在本次基线调查中发现,88.8%的调查对象没见过或没听说过,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食物营养价值、营养素、营养与疾病关系等知识了解较少。调查对象对饮食与健康的认知情况较差,仅有31.0%的人认为米、面应当磨得粗些好;26.9%的人认为早餐不重要或不知道早餐的重要性。仅有22.0%的学生每天吃早餐,早餐主要来源是家庭自制、街头小贩、在学校吃。平常吃的零食种类主要是水果和方便面;有49.2%的调查对象有偏食和挑食习惯。提示,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要加强食物营养价值、营养与疾病关系的宣传教育,使营养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2 营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人们的知、信、行,实现由知识到行为的转变[12-14]。要实现这个转变,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态度。本次调查的对象有良好的营养态度,调查对象愿意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教师和家长。

本次营养干预的主要方法是参与性营养教育。通过参与性营养教育干预,有76.9%的儿童了解《指南》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营养基础知识;他们能自觉应用《指南》指导日常生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干预学校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次营养健康教育为今后更大范围地在云南省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提示参与性营养教育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 参考文献

[1] 赵春,徐芳,张雪辉,等.傈僳族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校医,2006,20(1):56-58.

[2] 唐咏梅,关维俊,宁鸿珍,等.学龄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4):275-277.

[3]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在京公布.营养学报,2004,26(6):417-419.

[4] 赵丽云,翟凤英,李丹,等.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在营养教育前后的变化.中国学校卫生,2002, 23(2):147-148.

[5] 葛可佑,翟凤英,阎怀成,等.九十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营养学报,1995,17(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