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案

篇1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7-01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村地区一直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农民父母自身受到的教育有限,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缺乏。笔者作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有较多的了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看法,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现阶段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对教育的意识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受到知识层面的影响,农民父母在很多认识上都是较狭隘的。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便仅仅指向学校教育。这个一方面是源于农民父母所受到的教育少,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因而只能将教育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处于落后不发达的境况,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差,只期望孩子能混个小学文凭,识点字,便外出打工,这种思想也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乏。

2.农民外出务工,留守环境不利于家庭教育。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使得很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外出务工,谋求生计。由此,很多孩子的监护问题便留给了年迈的祖父母或者是周边的亲戚朋友。祖父母年迈,受到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没有太大的精力管教调皮淘气的孩子;亲戚朋友忙于生计,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暇顾及,更别谈留守儿童,他们的照顾只停留在基本的吃住上面。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很多学生甚至会产生逃学、厌学、自暴自弃的思想,最终早早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务工。

3.教育重心偏离,方式传统。农民父母文化水平低,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认为孩子在衣食住行上有好的条件便能很好地学习,因而很多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大多数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和民众攀比心理的刺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分数问题都很重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不是孩子为人处世,而是孩子的分数问题,迫切希望孩子“成才”,而并不是“先成人后成才”,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关注的重心偏离,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追捧分数,而对自身的品质、人格问题缺乏重视。

同时,农民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较为传统,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做法与家长的意愿不同时,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采取粗暴的暴力行为,要求孩子能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教育。除此之外,在孩子取得一些让家长脸上有光的成绩时,很多家长会采取物质上的奖励。缺乏对不足或成绩的有效分析,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合适的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不利。

二、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应采取的有效对策

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发展的未来,因此,要积极地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家庭教育的完善。

1.社会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培养。农民父母在教育意识上存在着巨大的欠缺,社会要积极承担责任,为这些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家长学校,对这些父母进行教育。定期组织教育上的专家、德高望重的教师下乡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对农民父母进行一定的培训。同时采取报纸、电视等多媒体对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们能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并端正家庭教育的态度。

2.学校方面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学校是有效结合孩子与家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家长寄托教育重望的所在地,因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首先,学校要帮助农民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配合父母制定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向家长们汇报学生的基本状况、学校的要求目标,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以此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3.家长自身要积极做好教育转变工作。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身作则。古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榜样,因而父母一定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从言行举止上为孩子做榜样,为孩子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思想观念。同时,家长还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通过暴力方式或者物质奖励来惩罚、表扬孩子的过错与进步,要与孩子建立深入的交流沟通关系,通过言语上的交流,来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败不馁,胜不骄,不断地完善自身,并取得进步。

三、总结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其他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石,只有努力抓好家庭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们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教育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得力人才。

参考文献:

[1]尤虎.论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3,(11).

篇2

一、从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出发,确定学校德育主线

对于小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无数的事实证明了。无论是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习惯,将会影响他的一生。这个问题,家庭和学校都应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与途径研究成为德育主线。该主线围绕着班主任专项培训——班主任指导手册、各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指导手册、少先队大队队员自我管理手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指南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从班主任、家长、少先队员三个主体出发,探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与途径。

从学校德育整体上讲,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每学期专项班主任培训的设计,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案到总结,都要精心设计。避免了以前这两项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年级方面,有目的的研究小学各年级最核心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每个年级不应超过5个,抓住本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深入研究。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心,总结出各年级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指导手册。

班主任方面,学生在校的良好习惯相对容易形成,在家庭里保持难度较大。运用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密切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指南。最大程度地提高家长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度,与孩子共成长。

二、从学校和家庭合作的可能性出发,确定学科主线

在小学生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科学等科目中,学校和家庭合作的可能性在何处,是此项研究的重点。

语文、数学、英语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也就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目标。

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这四个学科,虽在小学教学中也属基础学科,但学生这方面的成绩好坏,与个人爱好有很大关系,与家庭支持密不可分。学生对哪方面更感兴趣,就可按自己的主观特长培养,让有兴趣的学生,更好的发挥特长,就成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目标。

综合实践与科学这两门学科,是近十年来大家才开始关注的学科。它们强调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这些理念老师和家长得慢慢接受。一方面,教师担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怕学生出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家长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想要家长支持,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时间、安排合适内容,运用合适的形式,吸引学生、家长,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三、从少数特殊个体出发,确定心理健康主线

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可避免地给小学生带来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篇3

一、构建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

我市德育工作在目标体系方面,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八荣八耻”和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依据,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德育目标体系。

我市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三,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知荣明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第四,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拓展德育途径,突出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学校德育工作途径以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内容为主渠道,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课外实践活动为依托,动员家庭、社会配合为辅助力量,形成多途径、多方位的德育网络。

1、制订德育系列化方案,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根据《商洛市中小学德育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制订学校德育系列化方案,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方案比较切合学校自身实际,突出时代特色,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2、加强法制教育,创建文明校园。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纳入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之中,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针对现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市广大中小学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教育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生后态度。

4、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利用学校周围、社区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和景观,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学习、接受教育。各县区普遍重视发挥青少年文化场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地等设施的教育功能,积极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加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构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黑板报、校刊校报、广播室、光荣榜、德育展室、校史展室、科技展室等场所的作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5、抓住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总书记说“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负总责,负责协调校内党、团、工会、少先队等组织的力量,组织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6、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建工“三结合”教育网络。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德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学校都能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发掘社区的德育资源,探索建立社区、家长参与的新机制。动员和利用社区的各种力量,加强对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网吧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4

心理教育策略是指为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心理辅导的方案的集合。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

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对一年级新生及相关家长、老师进行相关调查访谈,发现近34%的学生存在入学的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在学习方面,主要问题是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完成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注意力的发展方面表现更差一些。在生活自理方面,目前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有待提高。在时间观念方面,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由此可见,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跟踪观察及教师、家长报告显示,这些学生在进入中年级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还发现,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并不被老师和家长所重视,大部分教师对一年级新生期望水平过高,容易忽略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孩子提出过高、过严要求,尤其是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缺乏较好的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工作方法。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就是要求过高、责备过多,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小学生活的孩子期望值过高,对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缺乏教育理论、方法,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正确引导。可见,教师、家长的种种不适应也造成了一年级新生的不适应。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为促进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东交民巷小学成立新生入学适应活动实施小组,由德育主任任组长,各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任成员。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以促进新生良好适应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生源的特点,综合心理学理论和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策略

基于小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集体生活维度、情绪情感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学习制度维度四个维度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集体生活维度是指对学校、班级集体观念的认识,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够熟悉校园、喜欢校园,消除胆怯、疑惑的心理,增强集体意识,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为班集体做有意义的事情。情绪情感维度是指对新环境的心理接受态度,包含如何对待学校里的人和事,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一年级新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学,在学校能够获得快乐的心理体验,在学校能够以友好的态度与教师、同学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维度是指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时积极融入的状态,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能够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积极认识、结交新的伙伴,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自己能够解决与他人发生的矛盾,主动帮助同学。学习制度维度是指一年级新生能够适应小学的课堂常规活动,包括培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此维度所达到的标准为:懂得如何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觉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对学习活动感兴趣,注意力集中。

通过以上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每周两次的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班级教师按照活动方案展开课程辅导,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遵守纪律,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乐学心态;提高学生自理、自主、自制的愿望和能力。

经过团体辅导干预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性显著提高,前后测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成绩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并且在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维度方面前后测也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经过团体辅导后,小学生的适应性显著提高。

2.家庭教育策略

开学前一周及入学一个月后,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工作坊等方式,对新生家长进行辅导,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学新生学习适应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上的载荷最高,分别为0.74和0.75,也就说明这两个维度对于新生的适应是很重要的。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的培养都与家庭、家长密切相关。因此,在针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策略中,家长的因素不可忽略。

在家长方面,东交民巷小学主要进行的辅导策略为家长讲座、家长沙龙以及家校合作等。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统一组织了针对家长的关于新生入学适应应注意事项的讲座,主题为《培养良好习惯――迈好入学第一步》,内容主要涉及应该培养哪些好习惯、如何培养,以及家长如何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常犯的错误等,并让家长填写了针对儿童行为的评估问卷。一段时间的辅导结束后,学校会组织入学适应不良学生家长的家长沙龙,一起商讨更好的适应策略。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家校合作,家长有问题会及时和老师沟通,而班主任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后,家长的心理教育策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是《Rutter儿童行为家长问卷》结果显示,前后测存在显著差异,证明了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儿童不良行为及不适应性表现逐渐减少。另外,家长给予的主观评价也表明了一系列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和成果。

3.教师辅导策略

新生入学前,组织实验组班主任学习团体辅导方案,保证其已掌握活动设计方案,并了解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的特点。针对团体辅导结束后仍然表现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了个案追踪研究,班主任接受培训后及时关注本班适应不良的学生,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4.沙盘游戏辅导策略

沙盘游戏治疗在学校和幼儿园里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鉴于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独特优势,我们采用沙盘游戏对一些适应不良的个体进行进一步辅导。我们的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的初始访谈,包括班主任的评价表及家长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第二阶段,辅导记录,每一次沙盘结束后都需要进行记录;第三阶段,反馈阶段,综合班主任、家长、咨询师以及学生本人的意见后,适时结束沙盘游戏。在实际教育工作过程中,沙盘游戏辅导得到了学生、班主任及家长的喜爱与支持,起到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

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的总结与反思

1.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培养

经许多调查研究证实,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处于不高的状态。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仍存在如下两种错误认识。其一,认为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不用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也能自行消除。诚然,从理论上讲,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其学习适应性也有一个自然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但事实上,在现时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累积速度远远超过其学习适应性自然提高的速度,越往后拖,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情节会越严重。其二,认为学习适应性培养只需要在起始年级进行,其他年级不用培养。教育实践表明,当年幼的孩子刚刚步入学校,难免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在起始年级抓学习适应性培养当然很有必要。但是,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因此,除了在小学低年级应注意学习适应性的培养之外,还要在高年级抓好学习适应性的“防滑”教育和中学学习适应性的“衔接”教育。

2.小学新生入学适应心理教育策略应紧扣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复杂,教师应注重教育干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紧扣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干预的重点和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时还会出现重叠,但有的干预重点并非难点。比如,家庭环境、听课方法和身心健康;有些问题严重且难于干预的既属重点又是难点,比如学校环境和学习技术;有的问题不严重但难于干预,只属干预难点但非重点,如独立性和毅力;还有的问题不严重且容易培养,就可以不列入专门培养的计划,比如学习态度。当然,教师在确定具体的干预重点和难点时,应结合学生的年级、性别、成绩差异等特点以及本地区、本校和本班教学实际,通盘考虑。

篇5

关键词: 小学阶段学生 音乐节奏感 教学探究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现代教育中,音乐素养的培养对每一位小学生来说都十分有必要。音乐节奏感作为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其学习要领的掌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细心感受生活,便能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带有音乐节奏感。下面笔者就此展开论述。

一、音乐节奏感在小学课堂的存在意义

在许多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里,音乐课不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相对较差。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较强的音乐节奏感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在音乐鉴赏、诗歌朗诵、肢体运动等方面都需要有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加以辅助。

二、小学阶段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但是单一、重复地做一件事情就会较为缺乏耐心,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缺乏感悟。小学阶段音乐节奏感教学的初衷是使学生在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出发点相同,音乐节奏感与其他语数外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区别,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领悟并形成良好的感受能力,更注重其内涵培养。但目前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采用教师授课形式,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进行基础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这种学习方法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二)任课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或聘请不到专业的教师,因此小学音乐课程一般都是由非专业老师代课。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教师只是单纯按照课本念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在课堂上只是按照课本教歌曲,对节奏感的把握和培养都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在音乐节奏的感受上出现欠缺。

(三)家长在教育中不能积极配合学校。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的,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物都能体现出音乐节奏感,所以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音乐节奏感的训练,而且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点启示与发掘,如果家长在教育中不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则对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三、小学阶段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具体改进方案

(一)引进开放式教学模式,使音乐教学模式生动化。

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是小学阶段的特色课程,而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喜欢探索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形式对所学歌曲用肢体打节拍,或让学生跟随音乐在没有教师辅助的情况下自行演唱并反复练习。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过后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课堂内容做出反馈。

(二)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结合。

现代家庭教育的观念一直在不断改变,现代家庭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家长工作忙等原因,孩子普遍缺乏关注,从而形成较强的封闭意识,对外界形成排斥心理。这时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学校也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交流会,让学生与家长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对音乐练习不再排斥,并主动参与到孩子的表演活动当中。首先做到让孩子勇于开口,再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对音乐方面的兴趣,从而提高其音乐节奏感。此外,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的表演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自信和对音乐的节奏感的培养。

(三)将教学模式生动化。

音乐节奏感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术科目那般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音乐节奏感的同时体会到乐趣所在。小学生的思想性和观察能力事实上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加之其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思想的熏陶和品质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四、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刚刚踏入校门的小学生来说,音乐节奏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蒙作用,对学生未来各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然而,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学生的教育模式也有待改进。当代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与从前大不相同,尤其是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质量也有相当大的提高,家庭教育也对当代小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小学素质教育对当代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莹莹.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1(22).

[2]崔莉.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浅谈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1(6).

[3]刘红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J].青海教育,2010(Z3).

篇6

论文摘要: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理念,更新教育内容,使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有层次、有序列、有体系。通过对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提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交往礼仪养成方案和“三级九档”的养成教育模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价值取向,会产生相应的礼仪规范及行为准则。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理念,更新教育内容,使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有层次、有序列、有体系。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试图提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交往礼仪养成方案和“三级九档”的养成教育模式。

一、认识先行,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理念要科学化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理念。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新,一新百新。教育要创新,理念要先行。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要树立以下理念:

(一)互动理念

“互动理念”是指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过程中,要注重师生的互动,只有教师言传身教,讲究礼仪常规,才会带动学生明礼。l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只有师生快乐互动,才能营造礼仪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互动还表现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影响,光靠家庭和学校某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起来,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以此才形成礼仪教育合力。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二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四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互动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展现,其主体地位也能够顺利实现。

(二)互利理念

“互利理念”是指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过程中,让小学生认识到只要人人讲礼仪就能使双方或多方从交往中得到快乐,从心理上互利互惠。一个拥有礼仪的孩子,其内心是善的——有爱人之心,行真诚之道,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严格要求自己。其外表是美的——文雅的行为举止,优美潇洒的风度,得体端庄的打扮,自然大方的谈吐。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礼仪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双赢的。当一个受过交往礼仪教育的孩子得到另一个人的彬彬有礼的对待时,他肯定内心是愉悦的,也会快乐地以礼相待,这样,双方都能从交往礼仪中得到快乐,所以说交往礼仪的培养是以互利为原则的。

(三)互尊理念

“互尊理念”是指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过程中,让小学生知道在交往中讲礼仪是双方或多方互相尊重的表现。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相互尊重是交往的首要原则。“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所有的礼仪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表示对他人的敬重,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顾及他人的尊严,切不可失敬于人,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才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互相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四)灵活理念

“灵活理念”是指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过程中,让小学生知道礼仪常识是一般不变的,但运用礼仪要灵活多变,要因人因时因事不同而随时变通。礼仪的规则是死的,而社会生活本身是多变的,所以,对于礼仪的运用也要灵活应变,这种适度的应变表现在:要注意人乡随俗,尊重民族、国情、文化背景的不同;礼仪交往应与对方的身份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亲密程度保持一致。一般来讲,与己关系密切者,礼仪可以相对简单,而与己关系疏远者,礼仪应比较讲究。礼仪要因场合的不同而不同,正式场合,礼仪要规范;非正式场合,礼仪应简洁。礼仪要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二、与时俱进,交往礼仪养成教育内容要时代化

礼仪是为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会出现交际活动中的新观点、新问题,进而要求礼仪产生变化,使之适应社会。所以,礼仪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完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相对的变动性。小学生交往礼仪在内容上同样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一)弘扬传统,与国情相合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几千年的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并沉淀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且生生不息,具有极大的“核心竞争力”。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应坚持“立足国情,弘扬传统”。在弘扬传统时应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家庭中,西方社会孩子直呼父母姓名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他们强调平等、自由相一致,但在我国就不可以盲目效仿。因为长幼有序是我国文化中尊老爱幼的家庭礼仪的最重要部分,是应该发扬光大的。在小学阶段,主要应让学生弘扬“尊老爱幼、和睦友好”的优良传统。要遵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和要求。小学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放眼世界,与国际接轨

小平同志讲,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小学生礼仪养成亦要放眼世界。礼仪是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因此,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还要让孩子们适当了解世界各国的不同礼仪风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得到对方的理解和尊重。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对方、认识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支持并建立起互信关系。只有放眼世界,与国际接轨,才有可能在国际交往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西方人表达坦率,东方人表达含蓄。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总会客气一番:“今天的菜不好,但饭要吃饱。”中国人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时常喜欢说:“我讲得不好,请大家多包涵。”这种状况若出现在西方,往往会引起西方听众的反感:“明明知道自己讲得不好,为什么还要浪费我们的时间呢?”西方人把过分谦虚看作是虚伪。又如面对赞美,西方人的应答方式往往是“肯定式”或“互酬式”,即肯定自己确实不错或夸赞他人更好、更漂亮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愉悦。在中国文化下,人们面对赞美常常表现为“谦虚式”,以“哪里哪里”或“您过奖了”这一类话予以应答,掩饰心中的愉悦。应该看到的是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已经开始“坦然”面对他人的赞美,以“致谢式”报以回答。上述提及的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礼仪的差异,仅仅是其中不多的一部分。让小学生了解这之间的差异,将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跨出国门,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地树立中国人的形象。

(三)促进融合,与时代同步

融合不是被同化,更不是彻底的中国化或西化,而是在中西方交往礼仪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实现互补,在融合中得到发展,对传统的东西赋予新的内涵,催发新的生命力。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交往礼仪是一成不变的。政治的变革,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会导致文化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交际礼仪也不例外。况且,国际间、民族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也势必影响到各民族的交际礼仪不断地发生某些或大或小的变异,从而使交际礼仪显现出一定的时代性或阶段性。当历史的年轮进入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科技使世界各国间缩短了距离,整个地球似乎微缩成一个村庄。由于各国人民可以便捷地走来串去,导致国际间、民族间的交流达到空前密切的程度,交际礼仪的相互交流、吸收乃至融合也日益增强,从而出现了国际社会的新趋势。如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求人们珍惜时间,讲究效率;还要求人们乐群合众、讲究信用。因此在小学也应用现代礼仪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尊重他人人格,不失礼、不失约、不误时”,对客人和外宾以礼相待,接打电话时必须做到态度平和、咬字清楚、音量适中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体现文明时代的特征。

三、循序渐进,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体系要序列化

(一)礼仪养成教育的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及家庭状况存在着种种差异,因而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要讲究层次性,因材施教。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认为,心灵是个体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的外化过程。米德认为,自我是不断发展的东西,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自我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嬉戏阶段,个人扮演其他一些人的社会角色,如教师、护士、厨师等,其特点表现为嬉戏的形式,它是缺乏外部社会组织的。例如捉迷藏、抓坏蛋等。其次是游戏阶段,此阶段特征是游戏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组织,儿童可以同时担任好几个角色,并遵循游戏规则与约定,将之融合成一个整体。第三是泛化的他人阶段,随着儿童能够按照一般角色来控制他们的行为时,自我的发展就进入了由一般的期待和标准构成的泛化阶段,使个体逐渐以泛化的他人来计划和执行他们的行动路线。根据科尔伯格认知发展教育模式论,交往礼仪养成教育就是向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承担机会,以促进儿童的交往礼仪的认知和道德结构不断地产生新的质变,到达一个更高的层次。具体地说,他认为道德教育首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人手;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向儿童提供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承担机会,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渐进发展的,一个阶段发展成熟后才有可能进人下一个发展阶段。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明了学生现在是处在哪一个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朝更高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

(二)养成教育目标体系的序列化

关鸿羽教授提出,养成教育还要序列化。任何一个学生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我们在交往礼仪教育中要求学生必须懂得在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并要求学生必须按实际要求去做。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以身作则,积极检查、督促学生,时时事事按交往礼仪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去做,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实践证明,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序列化有助于加强小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可接受性,避免脱离学生实际,克服教育简单化和成人化现象。具体地说,就是从学生年级段分析低、中、高年级学生较难养成的行为习惯;从家庭教育中分析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在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下,针对学生行为的好、中、差不同表现,对不同个性品质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行行为指导,促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努力。

(三)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模式的构想

小学生交往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有计划地根据小学生不同年级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梯推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促成学生的交往礼仪顺利养成。特别是各种方法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学生的个体特点适当采用,如低年级就应多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模拟训练法、故事启迪法、游戏感悟法等,而高年级可以多采用课堂讲授、实践锻炼、岗位体验等方法让高年级的学生在落实礼仪行为的基础上对礼仪有一些理性的认识。鲁洁教授曾说:“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笔者认为,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总目标主要是使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生活化,在理念科学化、内容时代化、体系序列化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交往礼仪氛围,使孩子们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到潜移默化的交往礼仪行为养成,开心快乐地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具体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目标体系——内容上的“三级九档”。

篇7

一是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二是开展以全县教育系统“绿化”“美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二、具体工作

1-2月份

1.以“快乐寒假”为主题,组织开展XX年全县中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经典阅读、手抄报编辑、手工制作、民风民俗研究、感恩亲情、人际交往等主题。

2.指导乡镇校拟定XX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及德育活动安排;配合县委宣传部、县住建局、县文化广电局组织开展“汉唐风贰拾肆节气街”铭文、“百联”有奖征集及优秀作品评选活动。

4.出台《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规范》《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及《全县XX教育系统绿化工作实施意见》,召开中小学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具体部署以“绿化”“美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3月-4月份

1.继续落实《xx县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推行目标责任管理,促进学校提高养成教育管理水平;指导、督促全县中小学认真拟定学校年度“养成教育”专项工作计划,确立年度主题、精心设计各类活动,形成乡镇校养成教育工作特色;重点开展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全县初中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活动,适时召开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交流活动。

2.指导、督促乡镇校落实教育系统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并组织开展专项评估验收工作;组织开展以全县中小学“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诠释、校徽设计、校歌创作及演唱(视频)、校报校刊创办评比活动。

3.组织开展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优质课(录像)竞赛及案例(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各级优秀少先大队辅导员及优秀少先队员、团员的推荐、评选工作。

5月-6月份

1. 落实《x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达标及示范校创建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开展38所乡镇初中、x小学及27所乡镇中心小学县级德育达标及德育示范校评估工作;落实《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规范》《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县XX教育系统绿化工作实施意见》,开展县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工作。

2.指导、督促乡镇校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活动;开展全县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录像)评比活动。

3、指导县直高中、初中、职业学校和乡镇初中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设工作。

4.开展各级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的推荐、评选工作。

7月-8月份

1.以“快乐暑假”为主题组织开展XX年全县中小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以“学校班集体与班主任管理”“少先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学生自主管理”等为主题的德育工作队伍专题培训工作;

9月-10月份

1.指导、督促县级、市级德育示范校做好市级、省级德育示范校评估前的准备工作;指导、督促县级校园文化示范校做好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2.积极推进会宁一中、x中学、x初中、x小学等五所中小学“网络学习班级”的试点工作。

11月-12月份

1.开展乡镇校团队工作、学校家长学校工作、留守儿童之家教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考核。

篇8

【关键词】家庭经济状况;儿童人格独立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30-0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为以人为本,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一元化道德观念的瓦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环境。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

目前,学术领域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与个体独立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较缺乏。何莉的《合肥地区城乡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①,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了解区域中小学生的人格、自我意识,并探讨城乡中小学的自我意识与家庭环境、个人人格的关系;邱勇强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②,综合国内外对贫困女大学生群体性的研究,分析其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思考,并构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提高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王勇的《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③,围绕家庭教育与儿童独立性格的养成、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要构建良好的儿童社会化环境,必须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综上所述,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人格独立性涉及社会学、教育学中家庭教育方面、发展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需要综合考量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为形成科学系统的体系建设做好保障。本文通过对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人格独立性正向支持的探索,提出儿童人格独立性培养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希望在教育改革中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案例法、观察法、访谈法。研究中要关注所涉及信息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对收集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要进行统计、总结、归纳、提炼,实验结果验证假设。采用“实例模式实例”的方式建模。

三、建模过程

首先明确建模目的,即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指导,通过对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诸要素进行分析,重点关注环境因素中,家庭经济状况对儿童人格独立性的正向支持,构建在其发展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地位,同时要体现家长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在观念上正确引导儿童。

找出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建模。第一,由个性案例分析各具有人格独立性的人群,其成长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出特定人格特征需要的外部l件。特定的学科理念中,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幼儿阶段的发展。三四岁阶段会影响中高层次的语言学习,因为冷漠的外界环境会导致其缺乏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丧失更多的表达自我和深度沟通的可能。

第二,分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了解这部分人群在人格上的发展,以及自身所处的外部条件,变劣势为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学前阶段的自我概念和人格成长若受到负面的影响,会否定自我,难于界定自我,不了解社会道德与是非标准,因为缺乏适当的家庭教养而产生行为上的缺陷。

第三,实例分析,也是研究重点所在。具有人格独立性的人群如何看待家庭经济状况对自身人格独立性方面的影响作用(以问卷形式产生),对独立性人格具体表现、实现路径进行调查(专家、教师、辅导员、学生的看法),然后导出设计思想、设计方案、运行模式等,分析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条件。

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家庭经济状况与儿童人格独立性正向支持的探索,将为幼儿现在和将来适应社会打下成长基础。

注释:

①何莉.合肥地区城乡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

②邱勇强.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③王勇.浅谈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篇9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42-01

1.课题的提出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对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能有效地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2.课题研究目标

(1)施一系列的培养实践,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使我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发生可喜的变化。

(2)研究,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3)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3.研究的具体内容:

(1)调查并分析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

(2)对成功的家庭教育和不满意的家庭教育进行个案分析。

(3)探究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

(4)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班级和学生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细则)。

(5)编写培养学生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

4.课题的研究方法

(1)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起止时间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起步探索研究阶段。选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人员;撰写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前期调查与分析;收集资料,初步开始研究。

第二阶段 (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为实施试验阶段。分工合作,分头行动,集中研究。做好阶段性组织实施工作,撰写阶段性总结,不断提高研究质量,总结经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艺术和水平。成果形式:阶段性总结、个案分析等。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全面研究阶段。研究内容: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典型个案材料进行研究,集结素材,整理成相关的有价值的文集。 成果形式:阶段性总结、论文、调研报告、教师教育随笔等。

第四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总结升华阶段。成果形式:论文、课题结题、课例、典型个案、校本教材等。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6.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班级和学生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细则),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6.2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育人观念得到转变,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习惯的管理为基础,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重点,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发展”;

6.3提高家长、教师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6.4教师工作札记、反思、案例、故事等。

6.5形成一套培养学生习惯、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

7.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7.1经验保障。课题组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从事教育科研的愿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养成教育经验,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能力。

7.2组织健全。有专职或者兼职负责教育科研工作人员,学校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为课题提供硬件支持。

7.3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科研意识强,学校领导在人员、经费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7.4措施得力。①实行责任人负责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②实行定期检查,期末总结。③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和研讨,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方法,互相学习。

8.课题研究对象和课题组成员分工

8.1研究对象。从2011年9月起,在新乐中学小学部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组 织实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教育”研究实践,实践周期为三年半。

篇10

【关键词】父母教养效能感;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对国内(大陆地区)现有的有关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文献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概念

父母教养效能感是源自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育领域内的延伸。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根据这一概念,父母教养效能感所指的就是人们对自己在家庭教育领域内成为成功父母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对父母教养效能感概念的界定一般都沿用了于志涛(2005)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定义:父母个体对自己成为胜任、有效的父母的能力信念和能对子女的行为与发展产生影响的能力信念。父母教养效能感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父母的教养能力,所以,父母教养效能感在家庭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测量

目前,在国内,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大多采用自编量表对父母效能感进行调查分析。段丽琼(2007)根据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借鉴Coleman&Karrake等人编制的《小学生父母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维度划分以及相关的父母自我效能感问卷,按照规范性和严密性的操作程序,分析与检验了该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证明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今后评定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的工具;于志涛从Bandura的“三元交互作用”与自我效能理论出发,根据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参考国内外多种效能感问卷,遵循“领域完整”与“领域特殊”两个原则,编制问卷,进行测量,通过对初测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后形成正式问卷《父母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Likert 7点量表记,可用以评估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李燕燕借鉴 Coleman 和 Karraker编制的母亲教养效能感问卷,以及国内外的教师自我效能感题目,两次实测后对320份有效问卷做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形成4个维度和19个项目组成的母亲教育效能问卷;施跃健在对中小学生父母教养效能感的调查分析中也编制了一份中小学生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测查问卷,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按1~6 分评分。

(三)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对于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是从父母个体因素、孩子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探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总体上,父母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显著,孩子个体因素则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不显著。

对于一般儿童的父母来说,父母情绪、邻里关系、教师交流、父母健康、父母性格、父母性别、教养经验、孩子发展状况、父母职业和朋友支持10个因素能够预测父母自我效能感。其中,父母情绪的影响最大。父母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父母自我效能感有直接的影响,其中父母个体因素的作用更大。孩子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分别通过父母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父母自我效能感产生间接的影响。而对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来说,文化程度与身体状况因素能预测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其中,文化程度因素的作用较大。在父母个体因素里,除了性别、年龄外身体状况、情绪、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孩子数量与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

(四)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 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父母教养效能感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于志涛认为从总体的路径趋势来看,诸因素中除子女因素和社会因素之外,其他因素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作用。实际上都是以父母教养效能感为中介机制的。他认为父母教养效能感主要是通过4种中介机制发挥着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它们包括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父母教养效能感能够影响父母个体的教养目标设置、教养能力的认知建构以及教养问题解决策略的产生和使用,能够调节教养动机,激发父母对教养任务的注意倾向,控制教养过程的无序状态。父母教养效能感还能够影响父母个体在教养任务中的选择过程,使父母能够积极应对教养过程中发生的挑战性任务。

有的学者则认为教养方式有时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父母教养效能感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例如,彭咏梅将父母教养效能感作为前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中介变量,用Amos来检验,在母亲-女孩消极教养模型中母亲消极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显著,母亲教养效能感对女孩问题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表现为教养方式的完全中介作用,其他模型中的教养方式都没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 其他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研究

除了研究父母教养效能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外,国内学者还研究了父母责任心、儿童自主性、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以及灾(地震)后父母群体的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裴佩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效能感与父母责任心各因子及总分都存在显著相关;李燕燕对母亲教养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进行了研究,母亲的教育效能感与儿童自主性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母亲教育能力效能感与儿童总分及自我依靠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其在不同职业上的差异显著;雷秀雅等人认为高教养效能感的父母能使患儿的康复效果提高,低教养效能感的父母则使患儿的康复受阻;在灾后父母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相关研究中,翟瑞等人和曾贤贵等人都一致认为震后家长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并且在曾贤贵等人的研究中进一步表明父母自我效能感可以作为一个潜变量影响生活满意度。

3. 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心理干预及培训研究

(1)心理干预研究

杨兢在2006年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利用专门编写的《父母教养效能感培养训练方案》对被试进行了团体干预和个别指导,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该实验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提升有明显效果。

高玲玲等人利用实验组(只接受医院常规的产前教育)和干预组(除常规的产前教育外还接受有关“父母准备”的产前心理辅导)对照比较了心理辅导对初产后6 周妇产的父母教养效能水平的影响,发现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2)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有三个不同理论取向的父母培训课程——人本主义取向的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P. E. T),行为主义取向的积极父母教养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简称TripleP)及介于两种取向之间的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nessParenting,简称S. T. E. P)。国内学者一般采用的是父母效能训练(P.E.T)和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

父母效能训练的理念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家庭教养理念,其首要的目标就是改变父母的传统教养理念。它有两大原则:不一致原则和问题归属原则,三大技巧:积极倾听,我—信息及冲突解决双赢法。

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是Dynkmeyer 和McKay1976 年基于阿德勒的理论和Dreikurs 的工作发展起来的一套范围广泛、有组织、有连续性的亲职训练方案。STEP 包括十个主题, 即团体会心、民主的教养态度、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父母的自我改变、积极倾听、问题所有权与表达我的信息、鼓励有方、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家庭会议、民主教育的原则与挑战。它主要是针对正常的父母,而非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父母。

在对父母效能训练的研究中,有的采用P.E.T,例如袁萍华对父母效能训练如何本土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则采用S.T.E.P,例如潘子彦等人(2008)以天津两所小学的家长为对象做了一次S.T.E.P 效果研究的尝试, 发现它可以改善亲子关系的某些方面, 但对另外某些方面的改善却不太理想;吴航则整合了父母效能训练(P.E.T)、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以及相关理论制定了训练方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结果表明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对于提高父母教养效能感有成效。

二、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展望

(一)统一概念

当前父母教养效能感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虽然大家都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来界定自己所用的概念,但是具体内涵还是有着差异,所包含的结构或维度也差异较大,而且在定义上也各有不同。

(二)拓宽研究领域

目前,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领域还相当狭窄,只局限于其与少数变量的相关研究,也只停留在探讨其的一些影响,虽然有一些父母效能训练的探讨与尝试,但真正对父母效能感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并不多见。

(三)加强父母教养效能训练的研究

虽然在已有的有关父母教养效能团体训练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尝试探讨如何让其本土化,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加强这方面研究的探讨,有助于父母效能感具体的应用到中国家庭中去。

总之,已有的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还满足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多做一些对实用有帮助的研究,这将对解决国内家庭教育的很多实际问题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 赵阿勐.父母效能成长团体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亲子沟通和教养态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

[2] 于志涛.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3] 段丽琼.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5] 施跃健.中小学生父母养育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0(5).

[6] 王小为.流动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 彭咏梅.父母教养自我效能感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关系: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D].湖南:中南大学,2012.

[8] 裴佩.重庆市中学生父母责任心与教养子女效能感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 雷秀雅,杨振,刘愫.父母教养效能感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4).

[10] 翟瑞,曾凡敏.汶川震后家长群体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效能感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2(2).

[11] 曾贤贵,曾凡敏,翟瑞,滕召军.灾后重建过程中家长群体自我和谐、父母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

[12] 杨兢.初中生父母教养效能感心理干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3] 高玲玲,李毅,高丽仪,罗淑媛.心理辅导对初产妇产后6周父母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1(4).

[14] 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