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篇1

一、人教版化学教材实验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笔者先来分析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内容与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的特点来确定实验的内容与方式.首先,我们从教材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主要从实验学化学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到从实验走进化学等.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不仅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而且还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所选实验来自于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易懂易接受,而且对于同一知识点的展现手段也灵活多变,如,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章节的焰色反应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钠”的焰色反应,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分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烟火.这种将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自主探究性设计,培养了学生良好观察能力以及学生利用实验与生活结合的创造力,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习更具灵活性.

二、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实验设计的类型及特点分析

化学实验因为实验的内容与实验的地方都不同,所以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安排不同的实验方式.但是,化学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构思出实验假设,然后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提出的问题解决.根据实验的内容与特点,有三种不同的实验方式.

1.演示操作型实验设计

演示操作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的实验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流程,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学习到实验的方式,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现象来解决教师在实验前预留的问题.例如,上面提到的“焰色反应”,利用钠的特殊性,设计一个关于钠的燃烧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以边演示、变实验的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再复习先前学过的知识,复习实验器具的使用注意事项,这样的实验复习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严谨性,减小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以及实验失败的几率.接着,在实验的过程中,燃烧金属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成的黄色火焰以及实验产生的黄色固体,这样就能对实验的结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通过这一事例,我们可以知道,演示型实验就是直观的感性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必要时还可引进一些课外知识,增加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让生活融入化学教学设计中,使实验更有实效性和启发性.

2.边讲边做型实验设计

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验是,教师带领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讲解与分析实验的原理及步骤,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就是边讲边做实验.例如,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在实验初期的准备阶段,我们首先要检查试管的干燥度,气体是否是集满的,因为如果气体收集不满,就会使液面的上升减少,导致液体的变化不明显,这样实验就不能成功,所以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二氧化硫需要借助亚硫酸钠与酸反应来制备.品红溶液的质量分数以0.01%左右为宜,这样就会使溶液显酸性,但是又不至于影响实验的效果.二氧化硫不是万能的漂白剂,有些有色物质是不能被二氧化硫漂白的,所以在使用二氧化硫漂白的过程中,要先试验它的漂白效果.在讨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次氯酸的漂白作用)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漂白的原理,教会他们正确找出两种物质的区别.

3.学生探究型实验设计

学生探究型实验,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自己思考及动手的情况下,完成既定的实验.这种探究型的实验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组织实验能力,并且全面考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与用的问题.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学会积极思考,判断分析,并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验.例如,教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有一小节要求学生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的实验,就是属于学生探究型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区分Na2CO3、NaHCO3的水溶性、Na2CO3、NaHCO3和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然后结合教材给出的问题,完成表格记录,使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两种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溶液的测定,试管、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以及加热操作等,通过这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方式不但提高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会学习,爱学习.

三、人教版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实验为例,首先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且在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溶液时还需加入稀硫酸和铁屑;观察实验结果的时候,我们发现会生成白色Fe(OH)2沉淀,接着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这样的操作能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被氧化.

篇2

【关键词】课前准备师生关系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什么是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还能学到一定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下面结合化学学科谈一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1.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保障有效的课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有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化学课程标准,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艺术水平。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课件、学具等。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优化组合。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认为只有实现了学生有效的“学”,教师的“教”才能有效,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那么如何使教与学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呢,关键在于教师的作为。有效教学呼唤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有序,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新的成功、新的快乐。

2.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往往过分注重学科知识,教师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灌给学生,使知识成了中心,学生处在教学的边缘,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这样的教学缺乏生气,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园地,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舞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特别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欣赏,将宽松、民主、和谐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见解。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才能突现,体验才会深刻,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提高才能落实,才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