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专业教学团队 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培养人才质量体系中的首要要素。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目前职业院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现结合笔者学校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谈一些浅显的认识,与广大同行交流。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指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教师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即通过目标激励、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团队的每个成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期加速专业发展、培养创新型、能力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多年来,笔者学校始终把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增强学校师资队伍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多项举措,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聚合力、添动力、挖潜力、激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发挥愿景目标的带动力

学校组织各专业教学部,根据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要素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升的需要,细化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如根据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技能竞赛指导”型教学团队、“教研教改”型教学团队、“科研”型教学团队等类型。根据各类型教学团队的工作内容,制定目标项目规划,并明确团队成员的目标工作任务,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愿景目标。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为教师搭建专业能力、潜力提升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从而达到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效果。

在愿景目标的带动下,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团队成员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教学团队建设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等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培育特色,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依托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团队的创造力

(1)实施“学做耦合,理实融通”的教学模式,注重加强产学合作。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我们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师与企业生产“师傅”相结合。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操作技能的指导“师傅”,既上工艺理论课又上实习课;既是讲师,又是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中锤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水平。

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按产品质量要求完成的课题作品推向市场,直接接受市场的检测。

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理论和实践的超前和滞后。

四是育人与创收相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既是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实训由“消耗型”向“自养型、创收型”模式的转变,做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师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学合作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实施实训室建设任务项目化,教学设备研制自主化,注重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早在2004年,学校就将数控专业实训室、电气专业实训室,作为校本研究项目进行推进建设。项目建设实行教学团队负责制,要求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设备研制到实训项目开发的所有任务。

数控专业、电气专业分别成立了由1名技术组长、5名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设备研制”项目专业教学团队。2004-2006年该项目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一批优秀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成功研制出配有KND-1TB数控系统的CLK6130A型数控车床11台,配有KND-10M数控系统XKL7136型数控铣床1台,LJS-A型多功能电工实验台和多功能机床控制柜各1台。均通过有关专家组的测试,并投入教学使用,性能稳定、精度高、可靠性好。不仅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还为学校节约资金60余万元。专业教师在研制开发这些项目设备的过程中,极大地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对接企业开展技术化服务,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企业,面向市场,注重高新技能的推广与科研成果的转化。

2009年10月通过与廊坊市百冠包装设备制造总公司、廊坊亨达包装机械厂等企业的合作,教学团队师生成功地进行了灌装设备的3D设计,为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010年6月团队师生利用灌装压盖机的装配设计经验帮助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灌装设备的维修,获得企业好评。2011年2月团队师生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利用3D设计软件帮助威意特汽车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全自动磁条压入机、全自动轴承压入机、自动升料架、搅拌机等10套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改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2012年4月教学团队师生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标准件图库的开发与制作。2012年10月与科技部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开展合作,完成了《solidworks工程实例教程》《CAXA制造工程师工程应用教程》两门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2013年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合作,主编、参编共完成国家级职业规划教材8部。这些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有效地激发了教师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活力与动力。

3.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彰显教学团队的影响力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与全国技能大赛相结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不断激发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活力。2009年5月机械工程系成立了“技能竞赛项目”教学指导团队,负责指导训练学生参加科技部、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六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两项赛事。团队教师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交流磋商,开展头脑风暴,仔细解读竞赛规则,制定了科学严谨的竞赛训练指导方案,充分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

2009、2010、2011年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由科技部、教育部、团中央、常州市政府共同支持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三、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与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619所大专院校的近百万大学生激烈角逐,勇夺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河北省赛区夺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1项。在全国创造了两个唯一:一是全国619所参赛院校中晋级总决赛唯一的技工院校;二是全国唯一有3支代表队同时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技工学校。

2010年在国家六部委主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有“数控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笔者学院参赛学生荣获数控铣工项目技能竞赛河北赛区第一名,并代表河北省勇夺全国总决赛冠军,创河北省参加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笔者学校教学团队的水平。

4.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为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为了巩固各项目专业教学团队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激发团队教师参加竞赛指导、教研教改、“产学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制定并出台了《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系列激励制度。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团队教师倾斜。

篇2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我系以电气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础,搭建了高层次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见图1)。

1.1加大实验室投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我系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实践教学环境。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设了全校性公共实验平台、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专业课实验平台。2009~2010年,再次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更新,重点建设了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电机教学实验室、电气工程自动化教学实验室、电工与热工计量教学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在内的10余个实验室。购置了功率信号源、变阻箱、数字万用表、计算机、继电保护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单片机开发板、DSP开发板、常见集成芯片、电子负载、电子电路实验箱、风力发我系统、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等设备。同时,还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改造和修缮,并为实验室新购置了空调、门禁等基础设施。

1.2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建设优质实践教师队伍我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仅有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参与实验指导,还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负责实践教学的专职和兼职教师中,有多位教师获奖,包括国家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名师奖、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等等。近2年,我系进一步加强了实验系列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相继引进了1名副教授和2名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实验系列教师。我系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比如:实施了实践教学带队教师奖励办法,支持并鼓励实验系列教师投入到校外实习实践工作中去。2009~2010年,实验室系列教师承担了所有的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带队任务,他们在实习现场的系统讲解和答疑,进一步提高了实习实践效果,学生反响热烈。同时,带队进行实习、接触生产一线,也为提高实验系列教师业务水平提供了平台。2010年,我系制订了科技辅导教师制度,从各二级学科中遴选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科技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

1.3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课程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实验课程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我系不断对已有的实验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并积极鼓励开设新课。2009年,清华大学“实验室科研探究”入选国家精品课。我系面向全校开设的两门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电力电子变换与电机控制”和“虚拟仪器技术”是该国家精品课的教学单元。这两门课程的选课学生来自电机系、机械系、精仪系、经管学院、自动化系、材料系、工物系、人文学院等多个院系,实现了跨院系、跨专业组织课程。课程重视将实践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积极推进探究式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效果显著。为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分别编写了相应的讲义。课程单元负责人、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室主任毕大强博士获第七届“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奖。“现代高电压实验技术”课程原有的授课模式是以演示实验为主,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高电压方面的相关知识。2009年,我系支持该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全面的课程改革。从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演示实验为基础,以自主创新性实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课程,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综合性的创新实验,并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完成实验内容,实现实验目的。在此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改革后的课程实现了从以演示实验为主向以创新性实验为主、从以灌输式为主向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改革效果优秀。

1.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建国际一流实践教学平台我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选派实验系列教师赴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全系各实验室每年共接受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来访参观和交流合作。如2010年,接受了包括美国、英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参观,并邀请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20余个国内外知名大学、企业的专家学者作交流报告。

2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1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基地布局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感受生产实际的主要平台。我系利用强行业背景的巨大优势,与很多海内外大型电力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进一步巩固与北京施耐德电气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2009、2010年,又新建了北方联合电力公司、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电网公司、山东海阳核电公司4个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建设,多角度推进”的实习基地布局,即:实践基地全面涵盖电气学科的电工和电力两个行业,为本科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产业实践、研究生就业实践、博士生暑期实习等提供了保障。2009年,清华大学—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实践基地获批成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获学校批准,沈阳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见图2)。

2.2制定了规范健全的保障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我系采用过程管理模式,由系带队教师、基地指导教师、学生支队长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管理。2010年,实施了系领导带队实习机制。由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等亲自带队,分别率学生赴各基地进行生产实习。系领导们分别出席了各基地的欢迎仪式,还发表了讲话。这一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也鼓舞了带队教师和学生的士气。为了提高教师、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我系还采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为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颁发证书和奖品,并为实习带队教师提供生活补贴。

2.3企业专家库企业专家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工程经验,可以立足生产实际,洞察学科前沿和行业走向。我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建立企业专家库。所谓“送出去”,即选拔一批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所谓“请进来”,即吸引一批具有优秀素质和教学能力的企业工程师到系里授课。

3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的建设

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我系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了条件,拓展了空间。

3.1建立了全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我系的积极推动下,“电工仪表与测量开放实验室”的装修改造工作已于2009年8月顺利完成,成为全开放式的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场地和平台。改造后的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区、科技竞赛实验区、讨论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实验桌都配备有计算机,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调压器,DSP、FPGA、MCU开发板和全系列电阻电容,万用表和电烙铁等基本实验设备。同时,实验室增加了门禁系统,采用弹性管理,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实验,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包括电机系、信息学院各系、物理系、工物系和医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学生利用该实验室开展了科研实践活动。2009~2010年我系参加挑战杯、北京市FPGA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种赛事的项目的准备和调试工作均为在该实验室完成。

3.2大力支持学生参与丰富的学生科技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系积极组织并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如SRT计划、挑战杯等),校外竞赛(如电子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为保证竞赛效果,使学生真正赛有所得,我系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免费的实验场所,还为他们配备了辅导教师,并提供经费上的支持。2010年,我系出资支持2007级本科生社会实践支队赴深圳进行电动汽车相关项目调研。配备了3位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分别负责调研前相关知识准备,与调研单位的联系,和赴深圳对调研活动进行现场指导。这3位教师均为我系在电动车领域颇有造诣的优秀青年教师,从师资配备上保证了调研活动质量。以我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为支撑,近2年学生频频在竞赛中获奖。如:我系1个本科生团队以PLC实验室为平成了参赛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设计竞赛唯一的一等奖;在第五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中,我系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各2项等等。

3.3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活动鼓励政策我系通过科技活动鼓励政策,在系内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如2009年,建立了持续跟踪培养机制,鼓励他们巩固已有成果并争取有新的突破;建立了多渠道宣传机制,对获奖项目和作品,在全系范围内通过网络、简报、视频等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建立了奖励机制,对辅导教师和获奖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促使教师、学生做出优异成果。制订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本科生科技活动鼓励办法”,并于2009年对此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在科技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本科生进行推研加分奖励。该办法意在鼓励学生本人申请或参与教师设立的SRT项目、课外科技项目、根据课程设立的开放式研究型课题、各课题组的科研工作等等。该办法自2009年起实行,至今全系已有38人获得推研奖励。

4实践教学体系

我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将实践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以校内、外两大实践教学平台为支撑,建立了有电气工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人才培养的空间,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见图3)。

4.1以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确定了实践教学定位以国民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建立开放式、需求化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电气工程学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我系一直立足我国实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系以培养服务社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丰富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和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解工程实际、学科前沿、社会需求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4.2以强行业背景为依托,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以强行业背景为依托,建立智能式、专业化的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我系利用行业背景的巨大优势,建立了科学的实践基地布局,同时也与行业内众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教师进行项目研究,学生进行实践、开展科技活动和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系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与企业联合进行科技项目研究,并将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如:将工程实际问题引入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活动,设立与行业实际相关的SRT题目和本科综合论文训练题目等。并通过科研和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形成教师与学生,企业与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多相良性互动。

4.3以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全方位、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我系进行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设内容包含了:实践环境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经费管理等各种要素。并设立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内基础实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认识实习和金工实习丰富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对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对工程实际的认知能力;通过科技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等素质;通过1年的综合论文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篇3

一、区域人才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近年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把人才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的目标,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的重点工作来抓,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前提,以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为基础,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为重点,努力构筑与镇海新世纪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人才优势,逐步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集聚之地。大批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普及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并在生产领域中加以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传统产业不断升级,人才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区共有各类人才2234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0.6%。其中区属各类人才14120人,博士7人,硕士67人(“九五”初仅有1人硕士)。专业技术人员有12747人,其中高级职称的639人(“九五”初为137人),中级职称的3484人。

二是良好的人才环境初步形成。人才工作的主体在人才竞争、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认识普遍形成共识。据人事部门统计,有83.7%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人才地位表示认可,七成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对政府办事效率、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关系等比较满意。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近几年,我区以“4321”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为载体,采用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等方式积极引导优秀中青年人才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党政机关先后选送了8人次到国外进修,40人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

但是,着眼未来的发展,我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一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年,区属GDP要达到人均*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1.2万美元,如果单靠资源消耗和投入来实现不断翻番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因为生产要素的制约已经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加上人才,将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只有把依靠科技与人才等软要素与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支撑镇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适应区域经济竞争,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实践证明,人才是竞争的焦点。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先进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的发展,要从依靠体制优势转向依靠科技人才优势,抢占科技人才制高点,赢得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从我区的现状来看,科技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强,人才创业平台还不够大,缺少吸引人才的蓄水池。从行业分布看,365人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83人在企业工作,其余主要集中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产业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相对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小;从企业结构看,许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才密集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少,对高素质人才的容纳力小;从现有几个工业园区的现状看,正在初创时期和起步阶段,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力相对较小。影响了优秀人才的集聚、使用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必须冲破一切妨碍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弊端,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以人才的竞争优势取得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队伍。从我区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与我区的经济结构转型要求不相适应。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偏少,尤其是缺少能涉足高科技领域、率领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学术、学科带头人,缺少懂现代化管理的高级人才。人才的知识老化、行业分布不均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人才总量的4.5%,中级职称人员只占人才总量24.6%;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60岁以下人员才356人,35周岁以下人员只有27人,只占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5.3%。同时,由于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配套完善,人才开发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只有人才的结构不断合理、人才的布局不断优化、人才的总量不断扩张,镇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才会更加有力。

分析制约我区人才工作开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何在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内现有人才的作用,为镇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充分认识到镇海特有的区域人才资源优势:一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区域内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云集,有教授以上人员40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000多人,人才资源、科研力量比较雄厚;二是大工程单位优势。有镇海炼化、镇海发电厂、第三航务工程局宁波分公司、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等40多家部省级大工程单位,这些大工程单位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科技人才783人;三是历史人文优势。有26名镇海籍两院院士及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多人才,这些院士和高层次人才是尖端科学的权威和精英,在学术和科研上处于国际国内前列。基于这些优势,如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开发利用镇海特有的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去年下半年以来,区委区府筹划开展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即镇海区与驻镇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镇海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创建科技人才对接、发展论坛、联谊联络三大平台,构建人才实践、培训、创业三大基地,实施引才、育才、政策、科技、信息五大联动,促进区域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区域人才合作机制的初步实践

一年多来,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开辟科研基地、建立联动机制等多种途径,有力推进了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建立多渠道联动机制,打造人才和谐环境。

一是引才联动。通过建立多形式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为谋求共同利益,赢得最大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今年,从区外引进各类人才1504人,其中具有硕士学历及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43人。区环保局等单位充分利用驻镇大工程单位人才集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从镇海炼化公司、金甬晴纶公司等单位公开招聘录用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人才,加强了我区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今年9月,组织24家区属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市第七届“高洽会”,推出应聘岗位110多个,应聘人数近240人,达成意向123人。在区夏季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81家用人单位共推出近700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区内外*多人求职者参加,达成用人意向近400余人。

二是育才联动。通过互派师资、互设基地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建立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工程单位与我区之间的双向挂职培训制度,相互学习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今年11月,宁波大学选派优秀大学生到镇海挂职锻炼工作正式启动,入选首批挂职锻炼的20名优秀大学生到我区挂职,担任区级机关、镇(街道)中层助理或社区主任助理,挂职为期一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协助处理日常工作、活动策划、课题调研、信息采编和文化宣传等。

三是政策联动。建立区域内人才流动、吸引、培训等方面的一体化政策体系,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环境。通过与各高校、大工程单位及镇海籍高层次人才的沟通协商,并先后召开了区域人才合作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和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等会议,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通过了《镇海区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镇海区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共同宣言》。在抓好政策落实上,按照出台的《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的实施意见》、《镇海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选奖励办法》、《关于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实施办法》及《关于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特殊津贴的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积极做好现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的兑现工作,认真落实引进高级专家的异地安家补助和子女就学等规定,年初召开科技人员新春茶话会,对引进的8名副高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落实了每人2万元的安家补助;今年11月召开全区科技发展大会,对3名突出贡献和2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每人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组织40岁以上高级专家健康体检活动,参检人员达327人。

四是科技联动。通过合作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共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以聘请科技顾问、开展决策咨询等形式,促进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聘请翁史烈、倪维斗、倪光南三位镇海籍院士为区科技顾问,聘请镇海炼化8名科技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为区企业科技顾问,建立专家库,成立四个行业专家组指导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在有关高等院校的支持下,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的科技联动也取得了较好进展。其中,宁波大学有15名教授专家进驻我区14家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与镇海海达塑机、意宁马达等单位建立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在今年6月的镇海区与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人才科技合作洽谈会上,来自区内的50多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就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管理人才培训、服装品牌策划等企业关心的问题与该院进行广泛交流,并当场达成了20多个合作意向。今年11月,地处镇海的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引进了一名博士并顺利开题。通过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和科技项目攻关,使人才合作有了更为现实的载体,也促使人才合作向产业化、资本化方向迈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信息联动。实行人才资源共享、人才信息互通、健全人才信息交流和通报机制,并在职称评定、人才培训、资格考试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和服务,逐步构建区域人才信息和服务网络,目前区“人事人才网”与有关高校间的网络已正式实现双向链接,人才需求、人才聘用等方面信息正逐步实现共享互动。通过组织区人事局、劳动局、农业局和统计局等单位,对我区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进行抽样调查,开展对专家队伍的调研摸底和对部分企业、人才中介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等,初步掌握了全区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情况。

(二)开辟广领域发展基地,拓展人才外延空间。

一是社会实践基地。开设镇海区研究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宁波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基地,接受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来镇海参加社会实践。今年暑期,浙江中医学院、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200多名大学生赴我区开展了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社区学生夏令营,文化、科技、法律、医疗服务,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是教育培训基地。以复旦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镇海炼化等驻镇省部属企业为教育培训基地,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三是人才创业基地。实施科技创新“10+1”工程,利用亚创软件园及留学生创业园区等为载体,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提供服务。

(三)搭建全方位沟通平台,促进人才的交流与联系。

一是人才洽谈平台。依托人才市场和人才招聘会、高洽会,有针对性地开展“3+1”人才项目洽谈会,并通过人才网络,创建宽渠道、多层面的人才交流平台。今年6月,在区政府和高端人才的互动下,软件工程国家研究中心宁波工程化基地项目落户镇海,并在浙洽会上签约。2005年镇海区化工及新材料科技人才合作洽谈会上,相关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广泛洽谈,23个技术项目当场签约。

二是发展论坛平台。建立“镇海招宝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关心镇海发展的国内外人士来镇海以“讲座+对话”形式,为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最前沿的管理、科技动态。今年以来,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教授举行讲座达8次,7000余名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参加了听课。与此同时,镇海区——宁波大学“携手共建和谐家园”系列活动也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联络联谊平台。筹建镇海区人才联谊会,新建镇海籍院士风采馆,组织镇海籍两院院士、海外留学人员故乡行活动,开展科技项目和学术交流、经贸洽谈等,通过联络联谊,增强镇海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三、区域人才合作机制新的构想

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开展区域人才合作工作,就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享的原则,通过不断推进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使区域内人才资源开发效率更高,使用效率更好,市场配置更加有效,推动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能量充分释放,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使区域经济走上一条知识驱动、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一)主动融合,整体推进,努力构建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内的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机关各部门、各镇街道,因此,必须强化对科技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的思想认识,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从积极推进区域联动发展这个大局上去谋划,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上去探索,从整体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去开展,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人才宏观决策机制,出台重大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时,要配套制定人才合作开发的政策,在确定技改项目、核拨科研经费、设立中介机构事项时,把是否拥有人才作为审批的必备条件之一。切实加强对区域人才合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并通过实施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交流合作情况,研究协调有关问题,着力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人才合作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真正做到主动融合,整体推进,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开发,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实力。

(二)搭建平台,扩大合作,努力构建多领域、多渠道的合作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于区域人才合作全面性、关键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协同攻关,重点突破,针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以及企业和项目的需要来搭建平台,创新合作载体,畅通联系渠道,广泛建立多领域的人才、智力、项目对接和高校、科研院所、大工程单位与企业合作机制,提升区域人才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快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抓紧实施研发机构集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服务,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相对优势;二是加快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企业集团。通过开展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人才资源的效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以产业和企业的优势集聚和吸纳人才;三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推进高教园区北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区域配套功能,使之成为镇海培养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重要基地。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探索企业和院校合建技术工作培训中心,加快建设及电应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五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造就一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多层次、多门类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加强技术上交流合作。积极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充分利用区域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建立临港型经济和都市型经济产业体系的目标,支持和鼓励更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互利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难题攻关,推进资源共享、产学研联合体和技术开发机构共建等方面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力。

(三)以人为本,营造环境,努力构建促进人才和谐发展的激励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人际学术环境,坚持用共同的事业聚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用真挚的感情留人,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区域经济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使镇海真正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优秀人才向往的“热土”,形成体现镇海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