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教育困惑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家长教育困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3月10日,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硬指标”。标准下发后,记者对四川部分高校进行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高校都很看重心理健康教育,但受制于师资力量、课程结构安排等原因,要让心理学课走上“必修”之路,尚有一定难度。【1】但无论怎样,这至少在政策层面上为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调查发现,人际、情感、就业已成为大学生的三大“心理杀手”。其中因人际关系烦恼的占四成,居首位。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发现在家庭里是独生子女,在学校里接受应试教育的新一代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其以教师身份步入校园后,因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多重性,在在校人际关系方面存在困惑。笔者曾对新任小学教师做过一些小型的调查,以了解造成新教师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本文试图对这些困惑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培训的策略。
二、困惑及原因分析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直接交往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
学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涉及到教师的,大致可分为四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调查显示,新教师反映最多的,是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学生家长的来源最复杂,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对“教育”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因此新教师在与其交往中,最难应对。其次是与同事的关系,同事之间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一致,但在女教师居多的小学,各种交往困惑还是影响着新教师的情绪。与领导的交往问题最少,这可能跟新教师在工作中与领导直接接触比较少有关。下面就以面临的困惑为依据,展开分析。
1.因年轻而不被尊重引起的困惑。新教师反映,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的老教师,或者学生,都存在因新教师年纪轻而不把新教师放在眼里的事情,比如家长对新教师的合理规定置若罔闻,老教师挖苦、取笑新教师,学生对新教师的要求敢于违抗,等等,但这些人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却表现出相当的尊重。面对这些情况,新教师觉得很无奈,不知如何去处理。
2.因缺乏交往技巧引起的交往困惑。比如刚接一个班,家长就来反映自己的儿子学习成绩上学期下降了,新教师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得体,一方面觉得自己刚接班,成绩下降与己无关,另一方面怕讲得不好得罪了前面的老师。又如选了一位学生当副班长,但该生家长却带学生到办公室,要求老师对他儿子不要太严格,说那样会吓坏他儿子,新教师不懂得如何应对此类家长,感觉难堪。再如同事拉上新教师打扑克、喝酒,但新教师不喜欢,直接拒绝又不好,很为难。
3.因自身不合适行为引起的交往问题。比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合适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抗,或为了迎合学生,过于放任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生,造成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威信。这样的一些师生关系,对新教师来说,都会引起新教师心理上的不舒适感。
4.因自身气质特点引发的交往困惑。人生而有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易羞怯、内倾、主动性不强、不够活泼、易冲动等气质特点的新教师,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方面有更多的困惑和问题。
5.因相互缺乏沟通了解引起的人际关系困惑。新教师反映,留学生个别补课,家长说,你也够狠的,把我的孩子留得那么晚,随后领着孩子怒气冲冲地走了,令新教师觉得很委屈。也有学生回家要做家务,影响了作业的完成,老师留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家长在门外大声教育子女放学后就回家,令新教师难堪。
6.因对方的人品问题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新教师觉得那些“特别好”的人、专门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拉帮结派的人、对自己存着嫉妒心和竞争心理的人,不知道怎样处理与他们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动物。新教师初涉社会,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新手上路,压力本来就比较重,另一方面又要在教师、同事、学生等多种角色间转换,却发现很多关系处理不好,影响到心情,也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人际关系困惑,有什么危害?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变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临床资料也表明,孤独者罹患疾病的比率高于正常人两倍;孤独者自杀、自残、酗酒、生活散漫、缺乏朝气和缺乏对生活热爱的比例大大超过正常人。因此,帮助新教师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非常必要。【2】
三、培训对策
(一)内容
1.了解人际关系形成的心理构成因素。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彼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方面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际吸引或人际排斥的过程。【3】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因人际认知偏差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如“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愤怒、悲哀、恐惧、厌恶、嫉妒、自卑、羞怯等负性情绪,也会影响交往的顺利进行。
2.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德”向来是一个人能否赢得他人的尊重、能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 “八交九不交”的交友法则里,就把“盛德者”、“肯吃亏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当作值得交的朋友,而认为“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好占便宜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不可交。研究也表明,“嫌弃儿” 往往具有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不真诚、嫉妒心强等特点。【4】一个拥有善良、宽容、谦虚、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的人,必定也拥有众多的朋友。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人一生都要为之努力的事情。
3.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1)训练思维。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因此在交际能力的训练中,提高言语水平是关键,而言语又是思维的物质外衣,因此,提高言语水平的关键又是思维的训练。
(2)学习如何引入话题。如何引入话题的训练,可以令交往更愉快、更顺畅,避免一时无语的尴尬。
(3)学会赞美。赞美远非说好听的话那么简单,赞美要真诚发自内心,赞美要言之有物,赞美要恰如其分,赞美还要符合各自的身份。
(4)学习幽默、委婉等谈话技巧。曾经有一位女读者读了钱钟书的《围城》,非常崇拜,希望能见一见钱钟书,钱钟书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一定要见那下蛋的母鸡呢?”幽默、委婉的谈话,是以一定的品德涵养为基础的,这样的谈吐有助于烘托气氛,平添情趣,避开激烈的冲突矛盾,令人回味,增加交往的活力。
4.体态语(非言语)训练。体态语包括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及空间语言等。体态语丰富而微妙,是人们心际的显露、情感的外化,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表明,当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非言语交际对交际的影响是言语的4.3倍。另外,有心理学家发现,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在一次交往中所传递的信息中占55%,而语言仅占7%。
(二)途径和方法
1.平时生活中学习。平时生活中的学习主要针对需要通过长期努力逐渐积累的品德和思维来说的。通过推荐阅读有代表性的书籍以及做读书笔记来进行。
2.集中短期培训。短期培训重点在交往技能的训练,力求培训目标明确、可操作,训练内容具体、有趣味性。比如“人际交往点子互动”、“话题引入训练”、“思维与说话”、“交往情境大模仿”等。
新教师年纪轻,经验不足,但可塑性强。他们遇到的在校人际交往的困惑很多其实并不是非常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经过参加培训和不断的自我反思,新教师将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处理好在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琪.省内高校开设心理学必修课.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年03月31日http:///20110331/102181.shtml
[2][3]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51-153.148
[4]黄仁发,汤建南.人际关系心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62
篇2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教学方式
一、背景和意义
(一)产生背景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数学功底扎实得到了普遍的赞誉。但是,几次大规模的国际数学教育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在实际操作和创新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教师传授的而不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些在公开教学活动中时有所见,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却是难得一见,因为在现行的课时安排中一、二年级5节/周,三至六年级4节/周,学生光靠课堂教学这么一点有限的时间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入学年龄小,很贪玩,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强,他们大部分是在想:现在的小学生一天三餐老师陪餐呵护吃饱,课余还买零食吃,不能留级,眼见大同学初中毕业外出打工一两年回来骑着自己心爱的摩托车、电瓶车随时随地自由自在潇洒。上初中不用录取,如果不去老师还来家动员,老师您讲什么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地方能有几个。现在我还小,就耐心呆几年,长大了,初中毕业,咱们也要吹糠见米啦!这样一来几乎是教师逼着来学习的,绝大部分有能力的家长被抓生活和家庭经济,挣取尽早走上富裕道路理想冲击,只顾孩子的吃穿而顾不了孩子的学习。
(二)现实意义
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不主动,对数学知识不能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建构。特别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隔代抚养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学生自主学习几乎成了一句空话。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课外时间要看课外书的人微乎其微,即使看的也只是看一些作文或是童话之类的,对数学阅读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的要求是相悖的。长期以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发展势必会受影响。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开放教育的教学观
开放的课堂教学就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设置教学情境,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引路人。
(三)动态生成的教学观
一般来说,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的,上级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或要求保持高成绩的要求一直不放松,急于求成,教师教学时间又有限,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怕放手学生探究在一堂课内达不到目的而浪费时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其次是“教等于学”,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大于教”。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这是现代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理论”等,都是以“学大于教”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我们农村的基础教育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应该是按自然规律健康的发展。
三、自主学习方式教学困惑及对策
(一)教师难以依完成堂课教学任务
难以依时完成当堂课教学任务,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独立探究过程中, 普遍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一个尽可能是自由而无压力的环境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理论知识进行寻根问底、考究、批判接纳、验证自己想法等等的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它需要比较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引导学生领会掌握教材教学目标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教育目标,坚持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妥善处理长远教育目标与短期教学任务目标的关系,使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生学习动力减弱
在实施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加上注意力还非常薄弱,没有老师的强压,学生的学习动力容易减弱。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教师加强课堂引导之外,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探索这条新路子的时候遇到一些困惑和走一些弯路,那是教育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只要我们能科学分析那些困惑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一定会有很快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香竹.学习氛围、工作特征对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J]. 教育探索. 2009(09)
[2] 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J]. 人民教育. 2010(19)
篇3
2017年有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文中说:“它早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问题是:“那种诡异的光,究竟表达了什么。”此文作者被采访时,表示他就这么一写,自己也不知道“异的光”表达了什么。一些考生不由感叹,“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
其实,一些语文考题不应有所谓“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只会钳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标准答案”引发的困惑
中小学语文中,学生和家长受困扰的例子不少。《钱江晚报》曾报道,一位家长在QQ群发了一道小学二年级语文题: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行?学生答:北京。老师批了错误,正确答案是“首都”。老师的解释是:题目要求“按课文内容填空”,就是按原文填空,北京从理解上是对的,但与原文“首都”的表述不一样。
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有一次碰到一道语文考题,问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自信地写下了“孔明和庞统”。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乔乔感到伤心,语文老师说标准答案是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一位出版社高级编辑曾告诉笔者,他读小学高年级的儿子受家庭影响,很爱阅读和思考,虽然读了大量经典书籍,但每次语文考试总在阅读理解部分丢分。孩子很是沮丧,甚至怀疑自己学不好语文。“关键是,我还没办法辅导他,因为我看了试卷,觉得孩子的回答没错啊。”这位编辑很是疑惑和无奈。
这位编辑决定去买一本辅导书,先自己研究一下应试套路和答题技巧,再辅导孩子。在当当网上输入“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时,搜索结果让他瞠目结舌――竟然有6000多件商品。市场是现实的反映,可见全国有多少学生和家长在语文阅读理解上无所适从。
日前,作家周国平的新书《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出版,书中收录了引用周国平作品的55份各级语文试卷、标准答案以及作家本人对这些答案的分析。周国平感叹,“我自己决不会想这个问题”“给不出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考题设定“唯一”标准答案,极大限制了学生的理解力与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母语水平、鼓励学生的阅读兴趣,无疑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说真话、写真文、做真人”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说明了作品的精彩,也反映了思想的自由。教育,不应是工厂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一千个孩子眼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多么无趣,这个世界又该是多么乏味。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指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
教育只有赢得“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如何让孩子的自由个性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最起码的守护,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实在关系重大。
语文课的方向是回归到“语”和“文”,就是教孩子“说真话、写真文、做真人”。与之相悖的是,语文阅读理解考试采用“唯一”标准答案,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必然不敢表达自己的个性见解和真实感受,而是绞尽脑汁去揣测出题者的想法,去关注答题技巧。这样一来,如何做到“讲真话、写真文、做真人”呢?
只要言之有理,就该得分
诚然,现代规范化考试设置标准答案,一是方便打分,二是避免发生歧义,但就语文阅读理解考题来说,不应一刀切,更不能因循守旧,而应与时俱进。
尝试不设“标准答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独特视角、独特感受和个性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该得分。这对孩子的成长更有价值。
篇4
一是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市妇联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牵头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每年召开一次家庭教育讲师团会议,对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每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道德实践活动,今年,我们开展了一场以智慧应对逆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关注女童安全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等,对家庭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动。根据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整合资源,发挥三支家教工作者队伍作用。一是发挥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吸收了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家教讲师团,广大讲师团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制作课件,在全市开展举办讲座,成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各学校都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学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采用集中宣讲与个案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动学校的家教工作。三是发挥家教志愿者作用。在农村、社区,通过组织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妇女干部、优秀家长担任家教志愿者的方式,为广大家长提供咨询指导服务。部分老同志年届七旬,热心公益,无私奉献,令人敬佩。
一是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我们在原有家长学校创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家庭教育阵地网络,尽量使家教知识辐射到每个年龄段的的学生家长。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数135所,幼儿园家长学校数23所,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数1所,机关家长学校数1所,企事业单位家长数1所,孕妇学校数1所,新婚夫妇学校数数1所,人口学校数280所,各家长学校都制定了详细的授课计划,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家庭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巡回大讲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活动等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法制宣传等教育。
二是发挥时间节点的作用。在节假日来临之际,各家长学校通过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告家长书》,与学生签订《假期安全文明承诺书》,发送假期安全短信,加强对孩子的学习、安全和社会实践教育,提醒家长要尽好监管责任,让孩子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我们还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开展主题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
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和谐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相结合,让广大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是实施贫困家庭关爱行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与慈善协会联合对市15户贫困家庭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活动共计捐助慰问金3000余元,捐物100余件。在每年的六一期间,由市妇联领导班子带头,市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开展慰问活动,各镇办也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慰问活动,送钱送物送温暖,让困难儿童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我们还开展了“家政、月嫂培训班”,许多妇女通过培训已经拿到了上岗证书,解决了她们在生活上的困难。我市自实施“春蕾计划”以来,累计捐助资金十万余元,救助贫困女童350余人。其中,有90多名贫困女童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是实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2月下旬,我们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以“关注女童安全 保护儿童权益 创建平安家庭”为主题的儿童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我们以留守流动儿童集中的龙门镇西塬小学、新城办第五小学为重点集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互动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册400余本,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家长们对儿童安全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科学性的认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一是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不够。近年来,虽然省上经常会有家庭教育讲师的培训,也定期召开讲师团成员会议,分析研究存在问题。但是,随着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儿童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如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工作更能贴近家长和儿童的需求,成了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但我市家教工作者也有部分是兼职,对家教工作参与热情应该说也高,在本校本地讲课还是可以的,但要成为专家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希望能多培养几个专家型的,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到哪里去宣讲。希望省妇联能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各地专家进行培训交流。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仍不平衡。由于城乡家庭教育观念、信息资源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城乡家庭教育发展仍不平衡。在城镇,各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为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家长对家教工作普遍较重视,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较高;在农村,特别是较为偏远的贫困山区,由于生活条件、隔代带养、亲戚寄养以及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家教知识的宣传普及仍是薄弱环节。此外,各年龄段家教工作开展也不平衡,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开展活动多,中学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较少,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孩子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较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过分期望现象较重,一些家长还忽视自身品行的修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等,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此外,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特殊情况家庭的子女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和关爱帮扶工作。
四是假期儿童安全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时,儿童坠楼、坠阳台、溺水事件频频发生,事件大部分都是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安全知识的教育,特别在城区,孩子一个人留守在家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市家长学校办学体制不完善,家长学校都是校中校,设在学校和幼儿园内,由学校、幼儿园负责管理,管理不正规,家庭教育水平较低。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目前家长学校校中校的办学模式有自身的弊端。这样的体制,就是在平时召开家长会,老师把学生的情况告诉家长,学校、幼儿园偶尔搞一次讲座,家长也不一定参加,学校、幼儿园对家长也无可奈何,且家长的受教育面也不广,比如:幼儿园的家长学校面对幼儿的家长,小学的家长面对小学的家长,中学的家长面对的是中学的家长,虽然有针对性,但也有缺失,如准爸爸、准妈妈、0—3岁小孩的父母,爷爷、奶奶等。
二是家庭教育责任观念仍然落后。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部分家长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三是家庭缺失家教知识不足。从我市学生家庭结构变化看,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多元化,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家庭的主流格局,还出现了较多的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困惑。“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良好夙愿仍旧是每一名学生家长的共同心声,当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严肃批评教育,但总感现在的孩子不服管、不听话,所掌握的家教知识不足,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是加强培训,提升家教工作者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建议省妇联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中心,能定期组织培训、进行交流,提高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我们市里也要及时跟进,运用各种形式,层层抓好培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指导水平和服务质量。
篇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单纯停留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口头说教上,而应该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行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最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优美的学校环境能使学生从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影响。我们学校在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了书画长廊、上面既有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科学家祖冲之的画像,也有现代教育家陶行之、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的至理名言和成长历程。在我所带班级的教室前面一角放有一盆鲜花,鲜花插在在有两三条金鱼的鱼缸中,墙壁上有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教室后面的宣传栏,在教师后面的角落里安放了一个自制的小型果皮箱(小纸箱),并在上面温馨提示“请不要乱丢废弃物”等,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由于条件所限,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不能象一些城市学校那样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各班班主任的优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和他们交朋友,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班主任给这些“问题学生”温暖,并根据具体情况指导他们自我调控。班主任老师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心理咨询外,我还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一些“问题学生”确实起到了出人意料的作用,以前那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大有改观,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少数教师或学校职能部门的事,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每个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可轻视。班主任是学校任命、委派,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工的教师。在整个学校工作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注意到:许多学生家长在学生入学、分班时,不仅要选择好的学校,而且要想方设法选择好的班主任。这种现象充分说明社会对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地位、重要作用的广泛认同。从教20多年的经验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不仅要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更应该做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当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治疗。
四、借鉴国外的评价方式
我们知道,绝大部分“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片面的主观评价。我们一些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是凭主观感情评价一个学生。比如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我们往往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并对他们大加表扬,并给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一只铅笔或一本作业本等),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甚至出语不逊,看不到他们的进步(其实这些学生也在进步,只是他们由于基础进步慢而已),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19世纪“德国普通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教育在学生评价方面的优点,采取欣赏教育的方法,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学生,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之处,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学生的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和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五、加强与“问题家长”的沟通
篇6
中,农村小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农村学校教学手段落后,课程资源短缺,教研动力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和认识,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如下思考。
一、以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着眼点
习惯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学习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1.养成倾听交流、认真作业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时比知识技能获得更重要。可以说良好的数学习惯是学生成绩提高的法宝。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①耐心细致听完他人的发言,并领会意思。
②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补充发言要举手。
(2)认真作业的方法
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②独立作业、勤于检查。
2.养成善于质疑的数学习惯
质疑是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点,是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的表现,更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石。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教会学生质疑:
(1)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质疑
(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进行质疑
(3)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质疑
(4)动手操作的实践中或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进行质疑
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人的创造力往往起源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动兴奋状态。
1.增加情感投入,热爱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染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小学生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去学习,他们要是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也会用心去学。如果教师缺乏情感投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下降,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利用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对新的事物总想弄个明白。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成长的经验时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有的只是强烈的好奇心”。
三、提高家长的教育合作意识
由于生长在农村,加上农活较多,多数家长没有受到太多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不强,他们送子女读书,诚然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但他们却没能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实质上的促进作用。孩子常常感到无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从而更加厌恶学习。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无所谓,他们只是想让孩子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等稍稍大一些便让其回家做农活。有的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任其自然。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应对家长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关乎孩子的未来,让他们明白即使以后孩子做农活也要有知识,鼓励他们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将来主动参与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一股必要的辅导力量。
篇7
关键词:小学科学;预习益处;预习实施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对于知识爆炸的今天,尤为适用。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小学科学课的灵魂,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科学课预习的习惯,能促使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为他们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形象依据和亲身操作的平台,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由此可见,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预习应该成为小学科学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的具体益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老师或明或暗的指点,完全甩开了束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就像一个探险家一样去体会其中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苦恼,而个中种种滋味都为后面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作好了铺垫,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如:在教学“拱形的力量”一课时,我课前布置了让学生画出你所见过的两到三座不同的桥的预习任务。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自己和同学所见过的桥的分析和比较,既加深了拱形桥抗弯曲能力的理解,又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更好地体会了科学从生活中来,与自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预习实验活动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动手操作能力的局限,操作方法不当,往往会导致实验活动失败。而这失败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它会促进学生的反思,激发学生再来一次的想法。预习时间比较充裕,不像课堂时间有限制,所以,学生可以重来一次,再试一次的实验活动中锻炼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如:在教学“做框架”一课中,我布置了让学生用橡皮筋和小棍做一个三棱锥和一个正方体的任务。在反复的实践中,学生就会发现,三棱锥很容易就能绑好,而正方体却很难绑。正方体为什么会难绑?因为每个正方形都很容易变形。怎样让它不变形?加根斜杠变成两个三角形会不会容易绑一点?学生会在类似的探究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并不断思索改进方法,增强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绑好的正方体拿到课堂上展示,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体会学习的乐趣。
3.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通过预习,学生能解决许多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把一些自己想不明白、搞不懂的问题留到了课堂上。这样一来,每个孩子在科学课堂上都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听课的,讲到他不清楚、有疑惑的问题时,他自然会倍加关注,十分认真。只要老师利用好学生的探究欲,便能容易突出学习重点,攻克知识难点。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对教师来说也是间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认真有效地进行科学课课前预习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学习资料不全,收集器材困难以及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困扰,使得学生预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下面谈谈个人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二、预习的实施
1.重视科学史和科学名人故事的收集阅读
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究过程,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远古走向现代,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蕴含着曲折的道路,闪光的思想,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而杰出的科学家们往往都有着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的科学精神,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妙手偶得,有的惊险刺激,而电脑的普及让学生又可以很容易就完成收集相关资料的预习任务。通过收集阅读资料,了解科学的发展史,了解这些杰出的科学家,能够让学生更亲近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心说”是怎样取代“地心说”的,为了一个真理,科学家付出的除了辛勤的劳动外,甚至还要付出献血和生命。科学先驱们的严谨态度和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态度一定能感动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景仰,还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人格。
2.巧妙设计,全家参与
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心智发育不完全,意志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父母的影响尤甚。设计能够让全家都参与的科学预习作业,能够促使父母更多地了解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重要性,给予必要的理解和支持。父母重视了,学生才会更认真地完成科学预习作业。比如,在教学“铁生锈了”这一课,我设计了一个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家里的铁锅为什么不会生锈,把爸爸,妈妈和自己的想法分别填进去。结果由于父母和孩子的想法不一样,产生了分歧,不仅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愿望,连家长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形式多变,乐趣无穷
在学校里,语文、数学、英语也经常会有预习作业,而且学生习惯性地会先完成语数外的作业,然后才想到科学。怎样提高科学课预习作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预习作业打破常规,不在听、读、写上做文章,用多变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预习作业可以是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人与自然》,科教频道的许多节目都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关。预习作业可以是小魔术表演,如:在可乐里面加入小苏打,制造“可乐喷泉”。预习作业还可以是小制作,如:造纸桥,为爸爸妈妈制作防静电的拖鞋。只要是多变、新鲜的作业形式,就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去完成科学预习作业,并且有效地、认真地预习,而不会让预习作业变成枯燥无味的任务,沦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篇8
有一次放学后,我去教室准备开班干部会议,发现前门外站着两个陌生的女孩,我们班那个高高大大的帅男孩陈×正跟他们说话,陈×不是很热情,但又一副不好拒绝的样子,其他的男同学则对着他们不怀好意地笑。我过去问女孩们找陈×什么事,她们竟给了我一个大胆的回答:“就是问个好,觉得他人很好呗。”
我一边感叹新时代的女孩今非昔比,一边找陈×了解情况,事实令我大跌眼镜:陈×并不认识这两个女孩,不是他的小学同学,也不是亲戚邻居,只知道女孩是初二的学生,是期中考试时分年级坐的时候的同桌,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班级。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往,我们认为女孩是弱者,更多重视对女生的保护与教育,而那些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成熟都晚于同龄女孩的懵懂男生,在面对开放的、比他们成熟得多的女孩的“穷追猛打、胡搅蛮缠”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处理办法吗?我们平常对他们是否太过忽略了呢?
反思之后,我决定分三步走,完成我的帅哥保护行动。
第一步,下一剂“无情”的猛药,切断外在的骚扰源
现在孩子们普遍生活条件好了,加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影响,孩子们的发育期普遍比以前早了,大部分女生在小学就有了月经初潮。再加上我校毗邻澳门,学生家庭背景纷繁复杂,那些离婚的、单亲的、父母经常忙生意的女孩子往往缺少温馨的亲情,就早早地在同学间寻找情感寄托。还有一部分女孩,则是受影视节目的影响,怀着“赶时髦”的心理,也会主动出击,大张旗鼓、旁若无人地追起男孩来。
记得教育界有位名人曾说过:“知道恋了,就不叫早恋。”我深以为然。但个人认为,恋爱是两情相悦的事,早恋也应该是,如果一方完全不懂,懵懂中陷入被嘲笑、被讥讽、被纠缠的状态中,那就是被骚扰了。如果经过多方面调查,确定学生是“被骚扰”,我们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切断这个骚扰源。我又侧面找其他同学调查,确认我们的男孩陈×完全处于不知情的懵懂状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骚扰再次出现,我下了一剂“无情”的猛药。
我立即去教务处查阅了期中考试座位安排表,明确了女孩在初二(2)班,找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告诉她:“同年龄的男孩在生理心理的成熟度上比同年龄的女孩要晚三年,现在,你打算问好的那个初一男孩虽然高大,但是在心理上要比你小四岁,相当于小你四岁的弟弟,这样的情况,你自己试试感觉,看还能不能倾慕得起来。”顺便告诉她,男孩不仅对她没特别的意思,好像连她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班都不知道。看似无情的事实让女孩从梦一般的情感憧憬中回到了现实,答应我理智面对自己的感情。
第二步,讲一个“无关”的故事,增强内在的免疫力
切断了骚扰源,我觉得只治了标,如果要治本,还要从男孩本身入手。虽然12岁左右的男孩,不是太懂风情,可是对异性有着怎样的审美观却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和异性的交往甚至恋爱,那是他们必须经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处理,选择对象是关键。选择,又往往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审美基础上的,有着怎样的审美,对对象就有着怎样的选择。我没有正面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审美,而是讲了一个看似“无关”的八卦。
浙江钱氏家族人才辈出,仅近代,就有中国最重要思想家之一的钱穆,有“五四”猛将钱玄同,有才子钱钟书,更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力量的两弹一星总设计师钱学森,有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钱伟长,还有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钱家的这些人才已被钱氏家族编成了绕口令:“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很多杰出父子档: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钱学榘、钱永健父子……
钱家多才子,多俊杰。为什么?
钱家的后人钱文忠曾总结说:基因。因为钱家子弟多半受儒学熏陶,知书达礼,不仅如此,所娶配偶也都是才貌与德行兼备的女子,造就了钱家人才的源源不断。
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特意把“才”“德”加重了音,男孩们听后似有所悟。一个“无心”的八卦,让学生对文化科技名人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想,对男孩们的审美也应该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增强了帅哥们对“骚扰”的免疫力。
第三步,提一些“无心”的要求,求助爸爸巩固效果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人在外拼搏赚钱养家,女人在家照顾小孩,优秀的男人在男孩教育中几乎是完全缺失了。而十二三岁的男孩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和异性朋友交往这一块,他们有很多茫然和困惑,这些困惑,他们往往不屑跟妈妈求教,更不用说跟女老师沟通。怎么办呢?
篇9
[关键词] 教师;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万事德为先,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要教育,就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为孩子的榜样,去相信教育的真实性,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教育,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例如,父母教孩子说实话,不撒谎,而父母自己却常常说谎,甚至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慌。倘若有一天,孩子知道了,就会很难过,会学着说谎,从此不信任父母,对父母怀着疑惑的态度。这种教育又怎么能成功。作为父母,要深知品德教育的重要,要给孩子做出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良好的品格的养成,是为人之根本。我通常指导家长们对孩子多启发诱导,比如:地面上有果皮纸屑,家长可以启发孩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不乱扔果皮纸屑,然后你再把纸屑捡起来一部分,孩子看到了,也会帮忙,这样的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多种良好品格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让家长多鼓励孩子,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孩子的可塑性强,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
2、指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
每次的家长会上,我都会收到家长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很多家长纠结孩子的依赖性太强,什么时候都要家长亲力亲为,尤其在低年级表现颇多。根据日常观察,也能看出,有一部分孩子的自理自立等多方面能力欠缺。我总结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家长)的爱,这是一种包办一切的爱,从孩子出生后每一件事情都亲手包办。人都是有依赖性的,孩子也不例外,为此,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是父母的必修之课。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纠错能力。其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要求孩子对事物的感知过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根据事物等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等的能力。培养自控能力,家长可以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很多孩子看电视就无休无止,上网就来劲,家长们束手无策,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家长们给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段,让孩子懂得适当看电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否则对身心健康都有坏处。自控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培养社交能力也很关键,现在各种家庭、朋友聚餐的时候很多,可以让孩子去给客人倒杯热水、拿拿碗筷、注意就餐礼让等。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让家长带领孩子接触各种常见的环境,如:乘车购票、排队购物等。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纠错能力,人无完人,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及时地纠正自己或者他人过错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人的个人素质。
3、指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这里指孩子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习惯的培养,“孟母三迁”就说明了环境对孩子的重要,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习惯的培养、饮食习惯的培养、学会节俭,诚恳待人等,让孩子生活有规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时候,都会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是教师的事情,但家长的配合培养也很关键,要指导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方面,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工整书写、准确计算;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家长了解后,可以配合预习题卡帮助孩子,在检查课外作业的时候也能侧重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
4、指导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一致性
现代社会,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和双方老人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很多时候,存在教育的不一致性,父母管得严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他一旦发现大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旦他发现家里谁说了算,他就会“钻空子”,爸爸妈妈管他,他就去叫来爷爷……,最后会导致纠错不能,让孩子是非不清。久而久之,养成了不懂礼貌、撒谎、盛气凌人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可见,家庭教育一致性至关重要。
5、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在家长课堂上提升家庭教育观念
我鼓励家长们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参加家长课堂。很多事情学校也都是通过家长学校来解决孩子教育的难题。
首先,知道“学习至上,成绩至上”不是孩子的唯一目标。让家长认识到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孩子的培养,品格、能力和习惯更重要。
其次,参加各种课外班要有选择,不要盲目地参加,我指导家长们根据孩子需求来选择,尽量避免拔苗助长式的高压教育,孩子不是机器,很多家长为了尽义务,让孩子参加很多辅导班,一天下来,挤得满满的,让孩子学无兴趣,让家长筋疲力尽。
第三,还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买来参考资料,用放学的时间进行辅导,请家教,虽舍得投资,但也不能盲目地去做。
第四,避免“顺其自然”不负责任的教育,农村教育不同于城市,就我班而言,因家庭状况不同,就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和“弃管儿童”, 因此,解决这一部分家庭教育相对很难,我会经常家访和鼓励这部分家庭,避免不负责任的教育发生。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有付出,我们就会得到,只要培养,您的孩子就会成为最优秀的学生。总之,为了让您的孩子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深爱孩子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孩子们吧!
参考文献:
[1]宋光.家庭教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J].中小学管理,1999年10期.
[2]周弘.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J].基础教育,2005年21期.
[3]薛芬.家庭教育中的几种关系浅析[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4]言言.反思中国式家庭教育[J].晚报文萃,2011年15期.
[5]陈亦冰.家庭教育莫要走极端[J].成才之路,2011年24期.
篇10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三班班主任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政教处老师的配合下以及各位任课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上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成功的方面也有受挫折的方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我的班主任工作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上。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合是进行班级管理的重点。只有在有着良好班风的班级中,开展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特别是刚生入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更要注意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在培养班风方面,我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全班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每一块墙壁都具有教育内容,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考虑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展示在墙壁上。同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将英语学习挂图悬挂在醒目位置,便于学生们随时学习。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入学之后,通过班会形式由学生民主投票,选取一批威信较高,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发现并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工作和任务。这样,由于班干部的积级配合及以身作则,班级受到好的带头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初一学生刚生入初中,对中学生活还不太熟悉,加之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别学生的纪律意识很差,不习惯别人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旷课、打架、打电脑游戏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如果不注意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在这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阶段误入歧途。
(四)注意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接受心理由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构成。因此,教育管理的方式也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而有区别。只有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才可以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因此,我采用讲解、演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学习班会。
(五)注重学生个人养成教育
教会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卫生习惯,监督,帮助学生改掉爱说脏话的坏习惯。
(六) 开展多项活动,丰富学生视野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团队精神。我们配合学校开展了汇操和队列比赛、美术作品比赛、手抄报比赛、英语单词竞赛和语文词类竞赛等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