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6:1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博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博士论文

篇1

关键词: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76-02

一、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目标

新闻是一种媒介,这个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舆论阵地,是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新闻不仅要有必要的亲民心态,还要有其远见的卓识和宽大的气度胸怀。在大学新闻理论教学中,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成为深度理论知识和创新见解的新闻人才,这也是新闻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笔者以为,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发现: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要广见闻,善思考。在观察生活中,擅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新闻工作的追求。在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逐渐地形成一种自主分析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习前的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教导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然后在实习过程中自我解决,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实习结束后将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探究,通过归纳和提炼,总结出这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

2.学会思考:逻辑能力培养。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学家,但是一定得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传授上,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力,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对生活的渴望,对社会时事思考的热情,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方面教学的缺失,予以重视和弥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事件,让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3.学会创造:行动能力培养。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创作,去思考,去研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做到大胆创新、畅所欲言。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教师不能再坚持“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理论才非空谈,行动才有灵魂。

二、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以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

1.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有浓郁学术研究的学习氛围,如果理论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力了,那么其学术发展也就终止了,所以我们要挖掘出理论的灵魂,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是问题―研究―交流―互动―结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动态和教学课题,以供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第二,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增加新媒体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等相关内容;第三,教材改变要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要充分地结合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要求。

互动研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可以帮助他们互相整合信息与资源,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他们的友谊。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和学生共同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肤浅和懈怠,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看法,也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急切地希望和教师之间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而教师若只把他们当成还没长大的孩子,没有为他们提供想象和研究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模式。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生涩的课程,就其课程本身而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模式的步骤是典型案例―课堂研究―互相交流―归纳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教材为蓝本,节选出每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比如说在本体理论中,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又如,在传播主体理论―新闻记者研究中,可以找出那些涉及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再比如,在教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章中,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虚假新闻”作为案例。学生通过案例联想学习内容,大致可以总结出新闻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规律。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几点,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要贴近于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理论教学课堂走进生活化呢?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去媒介锻炼,在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带回课堂进行研讨,这也为后面的新闻学原理和新闻法规等课程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延伸影响力;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定期到新闻单位一线学习、调研,这样教师的教学也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授不再是空谈理论,而是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此外,我们还邀请新闻单位记者、编辑定期为学生授课,讲解新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

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渗透,让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走向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际.从新闻学教学谈高校实践教学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9).

[2]金石.新闻理论教材解析与规范的思考――以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为例[J].东南传播,2010,(03).

[3]郭赫男.新闻理论的课堂及其实践教学探究[J].新闻知识,2009,(03).

篇2

一、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在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市售的合成洗涤剂,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当仪器内壁附有难溶物质,用合成洗涤剂无法清洗干净时,应根据附着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洗涤剂。如附着物为碱性物质,可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使附着物发生反应而溶解;如附着物为酸性物质,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使附着物发生反应而溶解;若附着物为不易溶于酸或碱的物质,但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则选用这类有机溶剂作洗涤剂,使附着物溶解。

试举几例:久盛石灰水的容器内壁有白色附着物,选用稀盐酸作洗涤剂;做碘升华实验,盛放碘的容器底部附结了紫黑色的碘,用碘化钾溶液或酒精浸洗;久盛高锰酸钾溶液的容器壁上有黑褐色附着物,可选用浓盐酸作洗涤剂;仪器的内壁附有银镜,选用硝酸作洗涤剂;仪器的内壁沾有油垢,选用热的纯碱溶液进行清洗。

在实验室,还有专门配制的洗涤液,可供重复使用多次。

二、掌握洗涤玻璃仪器的操作方法

对附有易去除物质的简单仪器,如试管。烧杯等,用试管刷蘸取合成洗涤剂刷洗。在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时,须用力适当,避免损坏仪器及划伤皮肤。

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当倒置仪器,器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无成滴水珠,也不成股流下时,即已洗净。

对附有难去除附着物的玻璃仪器,在使用合适的洗涤剂使附着物溶解后,去掉洗涤残液,再用试管刷刷洗,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一些构造比较精细、复杂的玻璃仪器,无法用毛刷刷洗,如容量瓶、移液管等,可以用洗涤液浸洗。

限于篇幅,现以酸式滴定管为例,介绍其洗涤操作如下:洗涤开始,先检查活塞上的橡皮盘是否扣牢,防止洗涤时滑落破损;注意有无漏水成堵塞现象,若有则予以调整。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注入洗涤液2~3毫升,慢慢倾斜滴定管至水平,缓慢转动滴定管,使内壁全部为洗涤液所浸到。竖起滴定管,再旋开活塞,放出洗涤液,这样使活塞的人段也能洗到。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同样从活塞下部的尖嘴放出,不可为节省时间将液体从上端管口倒出。

洗净标准如前所述。

三、及时洗涤玻璃仪器

及时洗涤玻璃仪器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洗涤剂,因为在当时容易判断残留物的性质。有些化学实验,及时倒去反应后的残液,仪器内壁不留有难去除的附着物,但搁置一段时间后,挥发性溶剂逸去,就有残留物附着到仪器内壁,使洗涤变得困难。还有一些物质,能与仪器的本身部分发生反应,若不及时洗涤将使仪器受损,甚至报废。

学生实验“中和滴定”所有的碱式滴定管,使用后搁置时间一般较长,如不及时洗涤干净,残存的碱液与玻璃管及乳胶管作用,使乳胶管变质开裂,不能使用,而且乳胶管粘附到玻璃管和玻璃尖嘴根部,很难剥离更换。笔者曾试用百分之三十七的盐酸配成1:1的溶液,将玻璃管及玻璃尖嘴上粘附着乳胶管残余物的部分浸入其中,经过一段时间,取出用自来水冲洗掉酸液,然后较易剥离干净,重新装配。虽然如此,却耗费试剂、材料和时间。

四、其它注意事项

切不可盲目地将各种试剂混和作洗涤剂使用,也不可任意使用各种试剂来洗涤玻璃仪器。这样不仅浪费药品,而且容易出现危险。

篇3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管理;措施;问题

文物博物馆是开放的场所,所以如何进行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博物馆来说是重要的课题。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在整理的过程中,供人们赏鉴的过程中,更加仔细的进行管理,才能避免文物遭受损失。在博物馆的管理中,不仅要注意避免文物的虫蛀、破损等损失,更要注意加强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尽可能的保护文物完整性,也让其实现自我价值。

1 文物保护重要性

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文物也更加的具有意义,可以让人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历程更加了解。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相对的,当人们了解了文物的重要性,盗窃手段也在不断跟随着科技在进步,人们在与盗窃者的斗智斗勇中,需要不断跟随科技脚步,加强博物馆管理的技术,并且要提高人们的管理意识,加强政府对于文物保护的注重性,也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也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技术更加先进。

2 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薄弱

在很多的文物博物馆中,管理人员对于博物馆管理并不具有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管理行为,并不会主动提出改进办法,对于文物重要性也并不了解。政府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法律法规并不多,相对政策也并不完,对于文物保护方式或有提及,但是对于博物馆管理人员却并未有什么要求,政府对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就会造成,博物馆管理人员对于文物管理管理的意识也薄弱。

2.2 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前行,科学技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管理手段并未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很多博物馆的管理设备依旧是旧设备,导致文物安放的环境并不适合储存文物。落后的管理设施,不能满足文物适应存放的湿度、温度,这样就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损害文物的使用年限。

2.3 管理水平比较低

管理人员自身水平较低,管理设施的落后,都造成博物馆管理水平的地下。在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博物馆并不能指定适合文物存放的条件。在很多大城市,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尚不能达到很高水平,中小城市的博物馆在管理上水平就更加落后。博物馆作为不盈利的公益性单位,并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更高工资,就造成了专业人才并不满足薪资待遇,能接受薪资待遇的管理人员却不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就造成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文物保护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 提高博物馆文物管理水平的措施

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针对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还要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还要引进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文物展览环境的优质性,才能避免文物受到破坏或者出现破损。

3.1 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的规定有十一条,但如何来管理这些文物却也只有总体的规定,如“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博物馆,都应有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各馆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3.2 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博物馆管理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如果可以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引进计算机进行文物管理,可以使文物的整理更加具有规范化,对于文物的管理也能更加具有实时性以及有序性。计算机形成的大的文物资料数据库,可以容纳更多的文物信息,对于文物资料查找也更加便捷,也能增加文物的信息传播性,提高文物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

管理人员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管理人员,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要职责,也要负责日常的文物整理、借阅、收集等许多工作,如果管理人员能更好的进行文物的归档整理,借阅传播,就可以让文物的利用率更高,保护程度也会更好。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可以更好的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增强文物鉴赏能力,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对于博物馆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物保护也有重要价值。

文物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损害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目前人才匮乏的条件下,政府和文物市场开发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留住人才,并积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达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聘用方式,聘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文物保护人才匮乏的现状,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还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4 结论

文物博物馆的管理相对图书馆管理需要更加谨慎、严格,只有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管理意识,管理技术紧随潮流、与时俱进才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才更加能保证文物的安全,也能让文物存留时间更长,更加能发挥价值,传播文化历史,也更加有利于建设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与突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导力量,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要改进自身的管理,特别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模式

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集团,它与一般的企业集团具有相似性,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决定作用,而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独特的模式。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子公司的一切财务决策权都集中到母公司,而子公司却不享有任何决策权,它只是母公司扩大业务的需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子公司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整个公司都被母公司绝对地控制,母公司享有高度的决策权,并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实际中,子公司通常只享有一小部分决策权。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高质量的融资决策,降低成本;可以让企业的战略目标最终得到实现,合理筹划纳税,减少管理费用。但它不方便母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缺乏灵活性,更不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

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与集权式管理模式相反的管理模式,它是将决策权分配给各个子公司,允许子公司享有相当的管理权,母公司则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的体制。在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子公司与母公司是与被的关系,子公司拥有高度的财务权,鼓励子公司自主经营。

这种模式有益于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而且财务决策周期短、针对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但这种分权模式导致子公司拥有过高的自主经营权,不利于母公司行使财务管理权利。

3、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

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对分权式管理模式和集权式管理模式的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式。由于上述两个模式各有利弊,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对二者的整合,吸取它们的优点,弥补两者的缺点。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在分权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权进行适度的集权,分权与集权两方面并存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符合。一方面,赋予子公司相应的自主经营权,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母公司对子公司又保留着最终的决策权和管理权。

虽然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集中了上述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但它也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如何限制集权和分权的程度上,模糊不清,不容易判定。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突破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特别是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应该重点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注重成本低于效益的原则,如果成本高于效益,就应该放弃这种经营决策。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制定经营战略时,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察,为国有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2、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时代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企业制定也是如此,与时俱进。现代企业制度是顺应时展潮流而出现的新兴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在制定企业制度时也应该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符合时代特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3、现实与长远相结合原则

企业要获得持续长期的发展就必须从长远角度进行规划。国有企业在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时,应该放眼全球,长远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制定长期战略目标,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现实与长远相结合,使国有企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能够实现。

(二)国有企业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实现

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将国有企业的所有财务信息集中起来,包括信息的集中、资源的集中和权力的集中,实行财务核算、决策和监督控制的统一。

1、一体化的财务战略

国有企业可以将企业氛围两个层次,首先是企业总部,特别是高层管理机关,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等等的设立和完善。第二层次是各个自主经营的企业,在遵循母公司总体战略的情况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经营目标。

在建设管控体系时也应该制定中期、年度和长期企业计划,并一一落实到各个子公司,进行全面预算,综合生产管理报告,综合业绩评价,实行内部审计体系,实现高校管理。

2、完善业绩评价管理

国有企业首先要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对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和单位进行全面的资源分配,实施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对企业以及子公司进行考核和业绩评价时,进行适当的约束和必要的激励机制,选定评价指标,确定标准分值、权重,设定指标的标准值,计算指标实际值等,经过一系列的详细步骤,准确地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

3、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也应该实现财务的信息化。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各个企业之间实现财务资源共享。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快速处理各种财务数据,高效整合信息资源,联合所有的财务技术人员,搭建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财务信息集中管理。

4、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财务人员队伍,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识别能力和业务技能,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志彤.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研究,2007,7

[2]张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中石化案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3

篇5

王赓武祖籍江苏泰州,父亲王宓文早年应邀到南洋教书,曾任印尼泗水第一间华侨中学的校长。1930年,王赓武在印尼泗水出生,1932年随父亲到马来亚霹雳州怡保,接受西方式的正规英语教育,在家则受父母的传统中文家学。王宓文自认侨居外地,不是移民,总有一天要回祖国。1946年王赓武中学毕业,1947年初举家回国。

1947年,王赓武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父亲则在中央大学附中教书,薪水不高,生活艰苦。在热带住了几十年之后回到南京,父亲已经受不了冬天的寒冷,病得相当严重。母亲丁俨觉得再留下去丈夫恐怕病情更重,夫妻俩再次回到南洋。

在王赓武读大学期间,中国局势变化出人意料。打到江北,学校解散了,像王赓武这种外地来的学生无家可归。王赓武没有兄弟姊妹,父母在南洋非常着急,他的叔父在上海,还特地赶到南京告诉他:“你一定要回去!”当时从南京到上海的火车天天开,奇怪的是没有人卖车票,火车两边都开着,只管爬进去就行。王赓武的同学把他从窗口推进火车。坐到上海火车站,碰上,王赓武一直坐到天亮。叔父买了一张船票,让他坐小船到香港,再到新加坡,终于回到怡保。

王赓武在怡保工作了几个月,恰巧新加坡马来亚大学成立,便以本地中学毕业的资格申请入学。1949年马来亚大学开学,王赓武当了一年级新生,重新再读。马来亚大学采用英国制度,头三年读三个学系的课,第四年可以选一个专业课。王赓武头三年念文学、历史、经济学,第四年选了历史:“其实我是喜欢文学的,不选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一个很好的文学教授离开到剑桥当教授去了,其他教授我都不大感兴趣。经济很有用,但是我对经济系的教授不欣赏,我不大同意他的教法。历史教授蛮有意思的,既然不读文学,历史还是比较接近一点。”

王赓武在马来亚大学历史系完成学业,留校攻读硕士学位,旋负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在伦敦,王赓武发现研究中国史的专家很少,他幸运地碰到一两个懂中国史的教授,更多地是自己看书。他说:“英国制度跟美国制度不同,美国制度是老师要来指导研究生,英国不指导,老师选你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自学、自己到图书馆看书。博士论文的题目也是我自己选的,根本没有上课,三年就自己看,自己写,写了之后交上去,好不好自己不知道。”这段时期,王赓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五代史。

1957年,王赓武获得哲学博士,回到马亚来大学教书。1962年出任文学院院长,33岁荣升马来亚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1968年,王赓武作为首位华人应邀担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远东历史讲座教授及系主任,1975―1980年任该校太平洋研究所所长。

1986年,王赓武应邀出任香港大学校长,主政十年之久。他回忆:“坦白说,我没有想到港大去。因为我是不大愿意全部搞行政工作的,当大学校长就无法做学术研究,至少要把研究放下。我考虑了一下,最主要的理由是我认为的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我一直是对中国近代史很感兴趣的,又在英国的殖民地生活过,我对英国离开殖民地的过程不仅有兴趣,而且亲历过,我看过他们怎么离开新马。那时候关于的问题,中英的谈判已经结束了,我想亲眼去看看。我对港大也有感情,因为黄丽松当校长时也找我谈过。既然他们来找我,我就把学术的工作放开,至少尽我的力量把港大搞好,主要是如何在回归的过程适应一种新的环境。”

1996年,王赓武在香港大学荣休,受邀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是澳大利亚公民,当时本来准备回澳大利亚再当教授,恰得新加坡方面盛情邀请,而王赓武的太太小时候在新加坡住过,便说住几年再回去吧。没想到一住就是十五年。

篇6

孙静(以下简称Q):学者于子乔等人曾在其文章《2000年美国东亚研究现状》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在美国社会科学学士学位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亚洲研究却增长了300%。(《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也愿意选择赴美学习东亚研究专业。那么美国的亚洲研究及东亚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研究对象及研究兴趣有哪些变化?

罗福林教授(以下简称L):美国的亚洲研究始于19世纪末。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几所常青藤大学为进行学术研究的传教士开设讲座教授的职位,这些常青藤大学和比较著名的公立学校最早开设了东亚系,但规模不是很大。从地域上说,北部大学的东亚研究起步较早,南部的学校则起步较晚。

东亚学在美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学者只是将东亚看成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将其与埃及、波斯的史前考古学研究放在一个类别。除了传教士,有些欧洲的大学教授、探险家及拥有东方古典文化专业博士学位的学者对东亚研究也感兴趣,就像电影里的印第安纳・琼斯。从现在的角度讲,可以说当时的东亚研究是对“死文化”的一种研究。因此,大学里也没有现代汉语的教学,只有传教士能够掌握现代汉语。学者和学生主要使用文言文就可以满足其阅读文献资料的需求。有意思的是,他们虽然使用英语写作,但是有时也会标注中文,让读者知道相对应的汉字。我们都知道,赛义德所讲的东方主义就是针对第一阶段东方历史的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受帝国主义的影响。因为东方是殖民地,所以西方学者有必要了解这个区域的古代文化。但其实在最早的时候,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才建国不久,西方人对东方的现代社会都没有太大兴趣。当时有一种偏见,欧美学者认为现代东方文化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反而对现代东方人所忽略的古代文明更感兴趣。有些人批评赛义德更多关注中东的研究,而忽略了远东的研究。但我认为对19世纪的西方人来说,中东和远东的文明都是一样的,相对于欧洲来说,有一个类似“大东方”的类别,中、日、韩三个国家也在其中。直至20世纪初,美国学者对东亚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个阶段与冷战有关,始于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当时,中、日、韩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对美国具有极大的国防价值。出于政治和外交需要的考量,美国政府会为大学拨款,发展现代东亚语言研究和教学。因此,大学会培养大量使用东亚语言的人才,东亚研究也逐渐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此阶段,东亚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扩展到了社会文化领域。但是,此时的学者不再过多关注古代文明,只是从数据的角度研究东方的政治、经济或历史,忽略了东方古老的文化渊源。

到了第三个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东亚研究方向,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对东方文化感兴趣,不一定是为了获得外交、政治或军事方面的工作机会。这个时期他们选择师从第二阶段的东亚研究学者。举个例子,林培瑞(Perry Link)是美国非常知名的中国文学教授,他于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大学求学。当时大学里没有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博士学位,只能在中国古典文学或中国历史两个专业中选择,而中国历史专业至少可以允许学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所以林培瑞拿到了哈佛大学历史学的博士,后来教授中国文学。在这一阶段,许多中国学者也加入中国研究的队伍。

有趣的是,当很多学校在20世纪初建立东亚系时,创立者们虽然都是美国人,但他们的老师通常是清末的文人,有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素养,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科举式培养模式类似。后来,东亚研究才逐渐受到人类学、文学、历史学等西方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到了冷战后,学术界倾向于把整个世界分成几个区域,东方成为其中的一个板块,所以此时的东亚研究在更大程度上是地理的概念,而不是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美国的大学虽然有东亚研究系,但也往往会建立一个新的东亚研究中心,例如,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中心创建于1975年,当时中心并不是旨在培养汉学家或日韩研究专家,而是要为历史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东亚研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研究的机构。当时从事日本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主要是因为自二战以来,美国参与了日本的战后发展,所以美日关系比较密切。同时,东亚中心与达顿商学院合作设立了一个项目(MA/MBA),学生有机会去日本参加实习,毕业后可以获得东亚学和工商企业管理双学位。随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中国研究产生了兴趣。

跨学科的东亚研究

Q:既然美国最初的东亚研究是对东亚历史及东亚文明的研究,而且刚才您也说到,东亚研究后来也受到了人类学、文学等西方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美国的东亚研究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交融及联系呢?

L:最早的东亚研究就是集中于东亚语言和文学,有特定的研究方法。之后,由于东亚研究的学者都是来自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因此这个时期的东亚研究注定是跨学科的。

首先是宗教学,它涉及了东方的宗教研究,例如在第一阶段,道教和佛教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弗大还设立了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藏传佛教和藏语。此外,近十几年来,全球学出现并迅速发展,对区域研究和传统的东亚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往往认为全球学更有综合性,兼修一些地域研究的课。但问题是,全球学也需要依靠地域研究方的成果,而且有些持反对意见的学者批评西方学者使用英语,从欧美中心的角度研究全球学,从而缺少与东方文化的对话及沟通,因此具有浓重的文化帝国主义色彩。我本人也同意这一看法,认为东亚语言文学及文化的专业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语言和文学系就是这样一个机构,它在2007年从一个覆盖全亚洲的系里独立出来,重点关注中、日、韩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在美国还有一个跨学科的大型学术组织,即亚洲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简称AAS)。亚洲学会始建于1941年,是个全美范围的学术组织,会员的研究领域涵盖亚洲研究的各个学科,学会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会。不仅如此,日本等亚洲地区还设有专门的亚洲学会分会。此外,美国本土的亚洲学会还会根据地区分成不同的分会,2015年美国东南部分会(SEC/AAS)将于1月在弗吉尼亚大学召开。20年前,亚洲学会东南部分会年会的规模还很小,参会者只有20人左右。但时至今日,年会的规模已经迅速扩大,现有8000名会员,而去年在杜克大学举办的东南部分会吸引了近两百名学者前来交流讨论。之前我提到过,美国南部的东亚学起步较晚,这些地区的东亚系或东亚中心基本都是在近20年左右建立的。加州大学和一些常青藤大学很早就设立了东亚研究的博士学位。虽然南方学校的东亚文学博士学位还较少,但最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来到南方从事东亚研究。

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

Q:据我所知,您在明尼苏达大学读书时的专业就是中国语言文学。在此期间,您还曾到南开大学留学,读过《道德经》和《庄子》,也对中国书法感兴趣。后来,您在哥伦比亚大学也选择中国文学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美国学者,到底是什么契机促使您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兴趣呢?

L:在读大学前,我有个学习武术的美国朋友,他后来成为了一名哲学教授,讲授东方哲学。武术师傅要求他读一些中国古典作品的英译文,我受到影响也接触了相关书籍。但后来,我发现读英文版比较别扭,对中文原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读大学后,我选修了东亚历史课,那位教授主要关注中国历史和爱尔兰历史,讲课时也没有课本,主要是采用讲座的方式。我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后来在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习汉语、中国历史和文学。1986年至1987年,我到南开大学做交换学生,选修了中国文学的高级课程,学习《水浒传》等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当时,美国的中文老师主要是讲解语法,然后由中文母语者做较机械的训练。但在中国的项目就用新的方法来改善语言教学:在南开的视听说课程上,老师用电视剧《故土》来做教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夏志清教授,学习中国文学。

Q:像费正清、史景迁、宇文所安等都是中国学者耳熟能详的美国汉学家,您刚才提及的夏志清以及李欧梵、王德威等教授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东亚研究学者,您能从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美国学者的角度,谈谈近年来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什么变化吗?当前学者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L:美国中国文学研究主要涉及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在6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研究领域。到了70年代,哈佛大学召开了可能是美国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鲁迅、郁达夫等五四时期作家的著作是研究的主流。会议组织者梅尔・戈德曼(Merle Goldman)主编了一本会议论文集,名为《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论文的作者为东亚语言文学专业的早期学者,其中收录了至少两三篇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夏志清、李欧梵和杜博妮(Bonnie S.McDougall)等东亚研究的权威教授都参加了会议。我上大学时,中国文学研究的资料非常有限,除了刚才提到的这本论文集,只有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和李欧梵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等少数书籍。

后来,有些学者想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一些新的课题,对鲁迅的研究兴趣转淡甚至有些反感。因此,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什么人关注鲁迅研究,当时东亚研究的学者大多做文类研究,比如我的博士研究题目就是《报告文学:历史经验的美学》,2002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与此同时,还有人选择研究诗歌、戏剧或散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东亚文学研究受到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和女性研究、新等文学理论思潮的影响。我到哥大修的第一门课程便是《东亚文学的研究方法》。每次上课,我们会学习一种比较文学的方法论,讨论如何使用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或日本文学。这类课程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我觉得有必要学习这类课程,否则无法与比较文学专业学习中国文学的同学对话。这同时也表现出对东亚文学被边缘化的担忧和焦虑。当然,有一部分老教授对此持强烈的反对态度,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垃圾,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而且那些不知所云的术语会让学生产生更多困惑,担心这一理论化倾向最终会危害到东亚研究的健康发展。

最近,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又发生了变化,有的学者重新回到了鲁迅研究,并试图在鲁迅作品中发现更新的价值。近两年,至少有五六本鲁迅研究的相关著作出版,颇具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这似乎是因为学者们已经走出了歪曲鲁迅的意识形态阴影,还因为最近总有人声称鲁迅正在从中国教材中逐渐消失。一些学者觉得应该承担起复兴鲁迅研究的重任,否则这位世界公认的文学巨匠就会无人问津。我最近也在关注鲁迅的散文,并在芝加哥的一次亚洲研究会议上发表了有关《野草》的主题演讲,题目是“永久的对立:鲁迅《野草》的接受史及其修正”。

不仅如此,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视觉文化转向。就我同辈的学者而言,越来越多的人将研究兴趣转向了摄影、绘画、电影、漫画等视觉文化。当前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如果单纯从文字的角度讨论文学,就会使得中国文学研究越来越边缘化。中国电影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方言或是地方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过去的中国文学经典更多是针对普通话作品的研究,但其实中国文学和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学作品中也会有方言小说或是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读。

谈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有几本书影响了很多美国学者。首先是刚才提到的《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还有王德威参与由魏爱莲(Ellen Widmer)主编的《从五四到:二十世纪中国的小说与电影》(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此书有意识地做了一个从五四到的比较,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放到一起讨论。王德威也较早提出可以将30年代的作家与80年代的作家进行比较,因为他觉得这两个时代的历史和作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还有刘康、张英进与唐小兵合编的《现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学话语》(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Theoretical Interventions and Cultural Critique)。近些年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学工具性书籍,主要涉及中国现代文化的社会背景和作家传记,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研究等,如由莫斯托(Joshua S.Mostow)等人主编的《哥伦比亚现代东亚文学指南》(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East Asian Literature),还有汤马斯・莫兰(Thomas Moran)主编的《文学传记词典:1900年至1949年期间的中国小说作家》(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Chinese Fiction Writers, 1900―1949)。

Q:刚才您提到理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文学专业研究生在入学时也需要学习西方文学理论,而且教授们会推荐一些相关的著作,例如伊格尔顿的《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等。然而,有的中国学者一直质疑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文学作品的做法,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您对此怎么看?

L: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西方的文学理论更多是在解读英语或法语等文学作品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但这也并不是说西方理论与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毫不相关。因为文学应该有一些普遍的特质,所以理论应该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阐释这些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虽然有限,但存在着一种阐释的可能性。我认为迄今为止,中国似乎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现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中国的文学作品来反观现有的西方文学理论,看这些理论能不能阐释中国的文学作品。也许我们发现有这种可能性,但也许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障碍。所以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也会更关注用西方文学理论解读中国文学作品时遭遇的困难。这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可以成为西方理论的补充。举个例子,很多不太喜欢报告文学的学者认为,这种文学作品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上非常无趣,但中国学者也会因为真实性而肯定它的价值。在讨论报告文学的那本书中,我是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从这一视角出发,反而能够看到某些报告文学被人忽视的文学价值及美学特点。再如,茅盾的《多角关系》和《第一阶段的故事》,这样的小说往往没有传统文学中的主人公,而是描写一个群体,群体中的人不一定互相认识,有时候通过某个机构或偶然发生的事件建立联系。可以说,这类小说不像茅盾早期作品那样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其中的人物相当多,一系列先后发生的事件是小说的主线。但我发现也可以将空间作为切入点,显然茅盾在这些作品中用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方法,一开始空间建立,之后静态空间转变为动态空间,空间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虽然空间理论不是当前最时髦的,但是我却通过茅盾的作品发现了这一理论的价值。这样既不是用西方美学来评价中国的作品,又用了理论来照亮中国文学作品特有的价值,可以说是对西方理论缺陷的一种补充。

思想现场还有我发现报告文学的作家基本都是左派的,而散文作家似乎居多,所以我们也可以考虑不同的政治立场与文体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在小品文中,读者很难找到空间的写作。那么,是否偏左派的作家更重视空间呢?这些问题都是我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的困惑,反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理论的妙处。散文在中国是更重要的一个文类,通过阅读中国散文,我们也能够发现西方理论无法阐释的东西,这也是以后我会继续关注的问题。所谓的西方理论,虽然来自西方,但未必一直局限在西方文学文化的范围内,东方的文学应该可以使其更丰富、更强大,最后变成属于大家的、有普遍性的理论。

Q:除了刚才提及的一些研究著作,您能不能为我们推荐一些与中国文学与文化相关的书籍?

篇7

同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学家也关注城市社会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和沈家行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调查成果有影响力的如李景汉的《北平郊外至乡村调查》、陶孟和的《北京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林颂和的《塘沽工人调查》、施裕寿等人的《山东中兴煤矿工人调查》等。上述调查大多是针对某一个城市进行的,但也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指导学生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中国监狱问题》等专着。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目的上侧重于社会改良的现实性目标,而忽视了以社会结构为考量的学术型目标;在方法上过于注重经验型的社会事实,而忽视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理论建构;在内容上往往集中于某一群体或某一方面的调查,而忽视了城市综合性社会问题的研究。

在“观点”和“方法”的提出及学科建设方面,一些社会学家在城市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建构方面进行了尝试,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当属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和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这是两部系统性较强的城市社会学着作①,对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景超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25年至1928年期间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社会学,随派克等学者从事都市社会学原理的研究,必定深得“芝加哥学派”的真传。其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唐人街:共生与同化》,从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讲起,研究了唐人街的社会结构、文化冲突及家庭生活等,同时对唐人街的生活组织、帮会、通婚、同化、边际人等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分析。吴景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正是他作为“中国现代都市社会学研究开创者”的奠基之作。1928至1931年,吴景超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间出版《都市社会学》。

该书是中国最早的都市社会学研究着作。全书共计四章84页,篇幅虽小,但内容充实。首先,深刻地探讨了两个关系,一是都市与附庸的关系,都市离不开它的附庸,都市及其附庸构成了都市区域,都市区域是研究都市经济的基本单位。都市繁荣的标志是看它的附庸的富饶程度及工业化水平。都市与附庸的关系不是看两者的远近,而是看两者之间的交通,交通是沟通都市与附庸的“唯一妙法”。吴景超还对居民在都市中的“自觉观念”进行了论述,他指出,“都市居民应该有一种自觉的都市观念,时时刻刻去研究如何发展他们的都市,如何保有他们的附庸,如何发展他们的商业势力到别的都市的附庸中去”。二是都市间是互助与竞争的关系,从互助关系看,都市之间应常通有无、货物流通,这样才能达成“共赢”。从竞争关系看,都市间存在贸易竞争,这种竞争是国际性的也是局部性的。

其次,富有洞见地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吴景超认为,都市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人口的自然增长、移民(人口流入城市)、扩充市区(把附近市镇和乡村划归都市)。可以说,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城市化理念,他认为,中国有大约75%的

农业人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率极其低下,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8]。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第三,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要找出都市病态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出恰当的对策。寻找都市病态原因的方法是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然后才可以谈都市改良,谈都市控制。都市中各区域的环境不同,人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不同,因此,研究都市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暗射地图”,把社会问题的分布情况标注在地图上,然后再根据地图开展实地调查。①研究都市问题的另一个工具是都市区域发展史研究。 此外,芝加哥学派在都市研究中综合统计法、个案法、自传法,以此弥补各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最后,强调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他认为,都市社会约束人类的力量还比不上乡村社会,这是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学的中心问题便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交往紧密,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乡村“舆论”的监督,宗族、家族、家庭等因素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而都市社会是一个陌生社会,人们互不相识,“舆论”的约束力较小,个人行为的自由度较大,没有完备的约束手段。除了“舆论的制裁”之外,人们的行为还需“良心的制裁”。都市社会较之乡村社会,以道德律令为根源的“良心的制裁”要明显薄弱许多。因而既要重视道德、宗教、舆论、良心等非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也要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在都市控制中的作用。

应该说,吴景超在《都市社会学》中提出的观点、思想和方法是对现代文明都市发展的深刻思考,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价值,在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中,其意义更加凸显。与吴景超作为知名社会学家的身份不同的是,邱致中虽然获得过社会学博士学位,但更多是以市政规划专家的身份示人。1933年从暨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也在上海江南学院讲授“都市社会学”课程,因资料匮乏,故自制讲义,先作《实用都市社会学》,后着《都市社会学原理》。1934年,两本着作相继出版。《实用都市社会学》共15讲,详细论述了都市的形成、意义、公共建筑、工业区域、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市政交通、卫生、金融机构、文化、人口、政治组织、行政、政党、职业团体、流荡与寄生阶层等。该书仅仅是对都市构成要件的分类概述,在应用社会学视角方面却有所欠缺。《都市社会学原理》恰好对此进行了弥补。

《都市社会学原理》共10章,首先对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学科定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都市社会学是阐明都市社会的组织,并科学地论究它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消灭,而理论地探寻其构成及进化的内在的必然关系的科学。都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都市的物理形态,更主要的是基于物理形态条件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广义的都市社会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都市社会历史学、都市社会构造学、都市社会政策学。而狭义的都市社会学仅指都市社会构造学,范围包括都市社会经济构造、社会构造、政治构造、文化构造。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方法和伦理的方法,哲学的方法主要是不带成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方法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准确而非谬误的解释并作出推论。

其次论述了都市社会的起源、分类、进化、环境、构造、人口、政策、发展趋势等内容。其中论述最为深刻的当属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关系。邱致中先生认为,都市社会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都市社会是从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农村社会相互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物物交换的时代,都市社会附属于农村社会,都市内部还带着农村的性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中,两者的关系从交换形式上,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交换的性质上看,又是相互对立的。从人口变化来看,都市人口因都市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农业的落后使农村人口减少,集中于都市。都市社会吸收农村人口,不仅从数量上吸收,还从质量上吸收,一切农村里的优秀分子都被城市的文化所吸引,离开落后的农村,集中到进步的都市去。再从政治文化看,资本主义一切政治与文化,都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现代农村与都市之间交互影响,或者说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这是矛盾的一面;农村社会的经济没落与文化落后造成都市社会的经济恐慌和文化畸形,这是矛盾的另一面。

而对于都市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妓问题、犯罪问题、卫生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因而解决都市社会问题就要找出并改革蕴藏在社会内部的制度性矛盾。最后,作者还从四个方面讨论了都市社会学史等,即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产生背景、研究旨趣及主要的研究内容;都市社会学的雏形及其发展;都市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都市社会学发展现状。

总的来讲,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呈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新观点和较为科学的新方法,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则在学科发展史、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有所建树。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晚于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下简称“吴文”)5年出版,期间并未出现中国学者撰写的城市社会学着作。因而邱致中编写《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时候,参考资料极为匮乏,必然会对吴过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于是,在《都市社会学原理》的最后一章里,邱致中结合孙本文对吴文的评价,进一步阐述了其贡献和不足。在贡献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社会学的观点,二是注意研究方法。在不足方面,吴氏仅仅介绍了都市研究的大体内容(都市的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以及中国的都市研究,并没有在学科意义上探讨都市社会学之所以成为学的根据。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8-0091-04

Review on the 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of P.E. Teachers inUnited States

DUAN Zicai,HUANG HanSh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 ou 350108, Fujian China)

Abstrac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tanda rds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NASPE published the standards for initial progra 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 2001. It provides a standard to e 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andidates of P.E. teacher. NASPE also updated thes tandard in 2008. This paper provides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main contents ofthese two standards, affords consultancy for the developments of P.E. teacher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professional standards

自20世纪80年代末,基于结果的教育模式观被提出并日益引起重视。根据这一观点,教 育的出口结果即“学生在完成学校教育时和面对成人世界的挑战和机遇时所要展示的知识、 能力和品质”等应成为学校教育运作的基础[1]。课程标准的制订可以看作是重视 教育过程 输出结果这一取向的典型表现,按照目前的理解,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 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2]。按照“教育输出” 的观点, 用课程标准来规定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事实上就把实现课程标准作为了教育教学的出 发点和归宿;而要使学生成功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需事先明确为了通过教学成功地 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关于此的明确规定就是教师教育标准 [3] 。显然,教师教育标准的制订可以为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和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提供明 确的目标;针对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可以为教师资格和各种教师等 级的认定提供明确依据,因此对教师专业化具有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 、英、德、澳等近年来均已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教师专业标准[4-7]。在不区分所教 学科的普 通教师专业标准制订之后,美国又进行了各学科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在体育学科,由其 国家运动和体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NASPE )制订了体育教师教育的标准,于2001年开始颁行,分为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Standard s for Initial Progra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8])和高 级体育教 师教育标准(Standards for Advanced Progra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 on[9])两个文件。在2008年,NASPE又了新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10 ]和高级体育教 师教育标准[11],并于2010年开始执行。按照其说明,初始标准是用于对体育教育 专业本科 毕业生进行评价,高级标准是为评价具有硕士学位的体育教师。我国在2001年启动了包括体 育与健康课程在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诸多挑 战,也使体育教师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对美国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解与分析,有 助于为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师基本处于从数 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的过渡时期。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 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职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至专科和 本科层次”。按照这一标准,根据《200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到2007年我国体育教师总人 数为488 344人,其中学历达标率在小学为67.6%,初中为42.2%,高中为82.2%,高校 接近 100%[12]。在该计划中又提出:“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 位者应达 到一定比例”。可以看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师教育仍会以本科 阶段为主体,因此,针对本科水平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在当前对我们具有较实用的参考 意义,故本文仅对美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颁布的两个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进行分析。

1 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简述

表1 INTASC的初任教师模式标准与NASPE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 的基本原则比较

I NTASC的初任教师模式标准[14] NASPE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8 ]

1知晓所教学科的主要概念、探究的方法和结构,能够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体验;1 内容知识:体育教师应理解对一个人进行身体的培养和教育有关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学 科概念。

2知晓儿童如何学习和发展,能够提供支持他们的心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学习机会; 2成长和发展:体育教师懂得个体是如何学习和发展的,并提供机会来帮助他们在 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3知晓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创设适宜于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机会;3差异多 样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懂得不同个体在学习方法和途径上的差别,并能够进行适合于这些 差别的适当的指导。

4知晓并使用各种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和操作技能的能力 ;4管理和动机:体育教师应能理解和应用个人和团体的动机和行为,来创造一个 安全的学习环境,培养积极的社会影响、约定学习行为和自我动机。

5利用对个人和群体动机和行为的理解来创设一种鼓励积极的社会交往,积极参与学习 和自我动机的学习环境;5交流:体育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利用口头的、非口头的以 及媒体交流技术,来促进学生对身体活动项目的学习和参与。

6使用有效的言语、非言语以及媒体交流技巧的知识,来促进课堂中积极的探索、合作 和有支持作用的相互交往;6计划和教学:体育教师应能够在国家和州所颁布的 标准的基础上,计划和指导多种发展性的、适当的教育策略,来培养受过身体教育的人。

7根据对教材、学生、社区以及课程目标的理解来计划教学;7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身体活动中,体育教师应理解和使用评价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身体、认知、社交和情绪 等方面的发展。

8理解并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并确保学习者心智、社会和身体的持续发 展;8反思:体育教师应该是反思的实践者,这样才能够评估他们的活动对其他人 (学生、家长、同行)的影响,并寻找机会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9不断地对自己的选择和对他人(学生、家长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其他专业人员) 的影响作 用进行评估,积极寻求专业成长的机会;9技术:体育教师应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来 促进学习,增强个人和职业能力。

10增进与学校同事、家长和较大社区里的机构的关系,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10协作:体育教师应培育与同事、家长、社会机构的关系,来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健康 提供支持。1.1 NASPE在2001-2010年执行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基本标准简述 美国于1994年3月由国会颁布了“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把制订国家教育标准 写 入了联邦法律。根据法案,美国于1995年由NASPE制订出台了第一个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学校 体育国家标准,即《走向未来――国家体育标准:内容和评价指南》,提出了“受过身体教 育的人”这一著名概念及其七条目标,按照年级水平分别制订了每一条目标在各学段的学习 重点、具体目标范例和详细的评价范例[13]。为了保证国家体育标准能够在课程和 教学中得 以充分实施,自然就必须确定作为其具体执行者的体育教师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NASP E于2001年实施了初始体育教师教育基本标准,对作为正式体育教师资格候选者所应具备的 基本能力在知识(knowledge) 、技能(skills)和情意(dispositions)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进 行了规定。该初始标准面向体育教师教育机构的毕业生,要求教育机构提供有关的各种材料 如各种竞赛成绩记录、考试和检查成绩、教学音像资料、教案和反思综述等来证明其毕业生 至少达到了标准的各项指标中“可以接受”的水平。其内容共10类一级指标,44项结果(ou tcomes)描述性的二级指标;每项二级指标分列了不可接受、可以接受和理想目标三个表现 评价等级(限于篇幅略)。从其一级指标的内容看,与州际初任教师评价和支持联合会( Th e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INTASC) 制定的与教师 所从教学科无特定关系的十大核心标准在多个项目的内容指向上较为一致[14,15] (表1)。

表2 NASPE自2010年开始执行的新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指标体 系

标准1科学的和理论的知识:预备体育教师知晓和运用对于成长为受过身体教育的 个人必不可少的学科专门的科学和理论的概念。

1. 描述和运用与运动技能、身体活动和体适能有关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概念。

2. 描述和运用与运动技能、身体活动和体适能有关的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行为理论。

3. 描述和运用与运动技能、身体活动和体适能有关的动作技能发展理论和原则。

4. 通过历史学的、哲学的和社会学的视角,鉴识与体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5. 分析和纠正运动技能和体能概念的核心要素。

标准2

基于运动技能和体适能的能力:预备体育教师是受过身体教育的人,具备有证明能够胜任NA SPE制订的K-12标准所列出的完成运动和增进健康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1. 证明在多种身体活动和多种运动方式上的运动技能个人能力。

2. 在计划中始终贯彻达到并保持能够增进健康水平的体适能锻炼。

3. 证明在多种身体活动项目上具有与需要熟练技能的运动有关的执行概念。

此处的几个关键概念的译法(根据标准的术语表翻译):

运动方式(movement patterns):基本动作,是技术性的运动的构成基础,包括活动性的 (如跑、跳)、非活动性的(如弯曲和拉伸)、操控(如击打和投掷)的运动方式。

增进健康的体适能锻炼(health enhanceing fitness):有目标的、系统的身体活动,积 极地增强个人的体适能,减少疾病风险,增进全面健康。

执行概念(performance concepts):与技术性的运动和增强体适能的锻炼有关的知识和动 作概念,包括(1)正确选择或“做什么”(如何时选择扣球或为何选择重复次数少的力量 训练);(2)正确执行或“怎么做”一个技术动作(例如扣球时的腕部动作或放低重物时 控制速度等)。

标准3

计划编制和实施:预备体育教师规划和实施发展性的、适当的学习经验,与地方、州和国家 标准密切结合,来满足所有学生的多种不同需要。

1. 设计实施与规划和教育目标及学生的多种需要关联的长期和短期教学计划。

2. 设计实施与地方、州和国家标准密切结合的,适当的(例如可测量、适当的发展性、基 于能力的)目的和目标。

3. 设计实施与课程目标密切结合的内容。

4. 规划和管理资源来提供活跃、公正、公平的学习经验。

5. 根据学生的多种需要编制计划和调适教学,为特别优越的学生附加专门的调整和修正。

6. 设计实施递进的、有序的、满足所有学生多种需要的教学。

7. 通过计划和实施要求学生适当地使用技术来达成课堂目标的学习经验,证明具备有现代 技术知识。

标准4

教学的传递和管理:预备体育教师使用有效的交流沟通和教育技能与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参 与和学习。

1. 在多种教学方式上显现出有效的口头和非口头交流技能。

2. 实施有效的示范、讲解、教学提示和鼓励,将身体活动的概念和适当学习经验相关联。

3. 对技能获得、学生学习和动机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

4. 识别出环境的变化动态,并基于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任务。

5. 使用管理的规定、常规、过渡来创设和保持一个安全有效的学习环境。

6. 实施策略来帮助学生在一个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中展现负责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

标准5

影响学生的学习:预备体育教师使用评估和反思来培育学生学习并做出教学决定。

1. 选择和创在教学设适当的评估,来测量学生在达成目的或目标方面的成就。

2. 在教学前、中、后使用适当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3. 使用反思周期,在教师能力、学生学习、以及教学目标和决定方面实施改变。

标准6

专业化:预备体育教师展现出成为一个有成效的专业人员所具备的基本情意。

1. 展现出与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成为受过身体教育的人的信念一致的行为。

2. 参加增进协作和通向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活动。

3. 展现与高标准的教师职业道德一致的行为。

4. 以传达尊敬和敏感性的方式进行沟通。 从表1的对照可以看出,NASPE在2001年开始实施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实际上是基 于对初任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特定素质的基本要求,结合并明确体现了体育学 科专业的特点,从而形成其内容的框架。

1.2 NASPE自2010年开始执行的新的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简述NASPE在2008年重新制订并公布了体育教师教育的初始标准和高级标准,确定于2010年 开始实施。新的初始标准框架上与原标准一致,仍然采取一级指标,结果描述性的二级指标 和不可接受、可以接受和理想目标三个表现评价等级,但项目内容上出现了明显变动(表2) 。

1.3 两部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比较从上述NASPE的两套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框架比较可以看出,新标准的一级指 标从10项精减为6项,二级指标从44项精减为28项,这自然更加便于在实践中掌握和操作。 在其内容方面,本文认为新标准体现了以下三个特征:首先,突出了对体育教师的学科专项 技能要求,即标准2所提出的体育教师为胜任学校体育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运动和增进健康所 必须的知识和运动技能,这一规定既鲜明地体现了体育教师在学科技能上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的“专业化”特征,又反映出体育教师教育要基于学校体育的课程标准的取向;第二,重视 教学,事实上,标准3、4、5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几个环节上对教师 教学能力的行为表现结果进行了描述和规范,与原标准有关的几项指标相比,更加集中地关 注了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师专业情意,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以更加明确、集中和详细 的文本规定了体育教师的专业信念、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行为表现。

2 对美国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简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教师教育模式发生了从传统的“学程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 ”和“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向“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3,16] 。在教师 专业化运动的推动下,对教师的认识,从教师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 的知识传授执行者,转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真正学习机会的促进者;教师教育 中对师范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从主要根据被认为表现率最高的教师特征及行为来确定教师教 育的内容和评价标准,转为根据教师教育机构和组织研制的教师专业标准,开发教师教育计 划、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以及教师评价[16]。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全国和地方性的教 师教育标 准得以制订和实施,作为教师教育机构确定培养计划的依据。上述NASPE制订的两套初始标 准,即是这种情况在体育学科的体现。从其内容看,大体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标准的内容指标较为全面地覆盖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构成体系。从教师专业化 的观点,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应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的素质[ 17]。 其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均认为应该既包含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作为教 师这一职业本身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即体现教师的“双专业性”;关于专业情意 ,这个词在美国的教师教育标准中为“disposition”,全国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Nationa 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NCATE)对这个词的定义为:教育 者在与学生、家庭、同事和社会接触时通过口头和非口头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价值观 和信念,这种积极的行为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8]。从这三个方面看,上述美国 的两套初 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内容指标均有较明显的体现,如标准不但规定了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 育学科内容知识和运动技能能力水平,还规定了要根据学生基础和差异来调适教学、创设学 习环境和使用有效的管理、交流、评价等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使之养成身体活 跃的生活方式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规定了体育教师应具有相信学生成为受 过身体教育的人的信念,应用反思总结和信息技术等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与各种社会关系的 交流协作等属于专业品质领域的能力表现。因此,该标准较为全面和务实地体现了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为实现体育教师教育结果的有效评价提供了完整的框架。

其次,设置基本和高级两套标准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成就水平的注重。目 前认为,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职业生涯和专业成就水平处于发展的过程。如英国教师教 育标准就将教师分成以下5个由下至上的发展层次,即合格教师(职前教师)、初级教师(I nduction/main Scale Teachers)、中级教师(Post Threshold Teachers)、优秀教师(E xcellent Teachers)以及高级教师(Advanced Skills Teachers),并有其各自的标准 [4] 。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确定,有助于入职前的预备教师确知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知 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为体育专业的师范生养成和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确定的、公开的、可实 行的依据和目标,有效帮助和促进他们在职前阶段的学习。

第三,面向教师教育机构,明确了各项指标的具体表现及其证明材料,操作性较强。在 标准的各项二级指标上,面向本科阶段的初始标准设置了不可接受、可以接受和理想目标三 个评价等级,对每项指标在各等级的具体行为表现做出了详细描述。为了对候选者的能力水 平进行评估,其所列出的需考察的材料包括候选者的考试和测验成绩、教学观察、教案和课 程规划材料、自我反思评估和哲学陈述、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履历、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学 生体质测试结果、乃至与各方面联系交流的材料等,属于档案袋式的综合表现性评价,其量 规(rubric)具体而明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过程可以产生导 向的作用。

3 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启发

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之前的体育教学大纲 相比,其重要特点是,以内容标准确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表现,但没有对具体的教学内 容做出严格的规定。这反映出重视和强调教育的输出结果的取向。课程标准的实施,一方面 使学校和体育教师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更大的空间,体现了教师从既定课程的执行 者,转向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引导者的角色转换,赋予了教师课程与教 学实施过程的决策权。同时,由于课程标准虽然在五个学习领域内通过内容标准的各水平比 较清晰地描述了期望学生通过学习所达到的效果,但并没有进一步细化学期、单元、课时目 标,没有提供达成水平目标的具体测量评价方法,也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序列安排,没有 提供针对具体内容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课程要具备自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如 何根据课标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长期和短期教学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采用 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实施科学的评价等,以促进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在课标规定的 各方面达到相应水平的要求,这是体育教师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自课程标准(实验稿) 实施以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入,近期又对其作了修订,从尚未正式颁布的修订稿的内容 看,课程标准“目标统领内容”基本特点没有变化,上述情况仍将存在。相应地,面对实施 课程标准对教师专业素质产生的新要求,体育教师教育的体系理应做出调适。在教育界早已 认识到教师是制约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的情况下[19], 改革教师 教育应该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要先决条件。但是现实却存在着“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正 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作为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高校相关教育专业却一直延续着一贯的体 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20]。显然,在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体育教 师的教育 机构也应着力研究和解决为了执行课程标准,体育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这一 重要命题,更新体育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变革课程设置和学业成就评价方式,加强对教育 结果的重视。

从其作用上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的制订不但能通过确立要求达成的专业能力目标而有 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也为高等教育机构对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和中小学体育 课程改革实现相互衔接提供了一个契合点,基于标准的教师体育教育所培养出的教师将更加 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先后颁布的的两套初始体育教师教育标准提 供了一个现实范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霞.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美国的行动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 学博士论文,2004:16-17.

[2] 崔允.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1,8:4 -9.

[3] 陈霞.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内涵、特征与操作模式[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 7:9-12.

[4] 许明.美国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概述――美国教师队伍质量保证机制之二[J].课程 ・教材・教法,2002,11:62-68.

[5] 许明.英国教师教育专业新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9:73-77.

[6] 吴卫东.德国教师教育的新标准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9):58-62.

[7] 张文军,朱艳.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评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4):80 -83.

[8]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tandards for Init ialProgra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EB/OL]. 省略/Naspe/pdf_files/standards_initial.pdf.

[9]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Standards for Adva nce d Progra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EB/OL]. 省略/Naspe/pdf_files/standards_advanced.pdf.

[10] 省略/naspe/grants/accreditation/upload/2008-National- Initial-PETE-Standards.pdf.

[11] 省略/naspe/grants/accreditation/upload/Advanced-2008- PETE-Standards.pdf.

[12] 陈雁飞. 论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历程[J]. 首都体育学院 学报, 2009,21(4):446-448.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译. 美国学校体育国 家标准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14]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 Model Standard s f or Beginning Teacher Licensing,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A Resource for StateDialogue.省略/content/pdfs/corestrd.pdf.

[15] 缪苗,许明. 美国初任教师资格标准与考试制度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7, 34(5):34-39.

[16] 杨尊伟. 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 比较教育研究,2 004,1:8-11.

[17]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3-54.

[18] NCATE. Defines Professional Dispositions as used in Teacher Education.省略/public/102407.asp?ch=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