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工作者事迹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个年头,我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比如,在一次上课前,我走进教室,教室时乱糟糟的,纸屑到处都是,真像一个菜市场。当时,我没有大声训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扫把扫起来。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我想,这就是师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二、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班有一个叫刘孝神福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欺负小同学。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我会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我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生们是我的弟妹,现在他们就是我的孩子,在我的爱心及循循善诱下,我不知送走了多少优秀生。他们有许多考上了大学,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可是当他们在信中说:“老师,你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我们永远记着您,永远爱您。”时,你怎能不高兴?怎能不为自己是一位人民教师感到光荣和自豪呢?事实上,我每接到一个新班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慕。讲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个水果,或是一些漂亮的小玩艺儿,或是黑板上常会出现一些天真暖人的话语,这些都出自学生的小手呀。当然,我的工作同时也受到家庭的认同和支持,很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送进我所教的班级。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
三、组织活动,开阔视野
1、在那年海南岛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我给学生们详细地讲述这次的灾情,让他们了解到不知有多少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不知多少楼房被洪水冲毁,不知
有多少学生不能上课。遭受洪水的灾害,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重大。为了灾区人民,我发动学生捐款救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有多捐多,有少捐少,全班共捐款人民币105元,寄给了灾区人民。
2、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学习革命烈士英勇战斗的精神,每年清明节我都组织学生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并请一位革命前辈给同学生们讲解放海南,渡海登陆作战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党和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鼓励他们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国争光,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不断学习,追求卓越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无不把着力点放在教育上,无不从教育改革上找出路。我们深知,抓教育就抓人才,就是抓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可谓任重道远。面临这种教育新形势,我怀着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岗位培训和大学教育继续学习,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以理论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阅读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杂志。因为我坚信,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
在教育教学中,我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我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总之,我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学习。教学中,我寓教于乐,大胆创新,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课内外通过为课文添枝加叶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乐中学、做中学、玩中学。为了把德育教育寄于课堂之中,我每备一节课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把现实的事例与课堂相应的内容寄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年来,我勇挑公开课的重担,为校、镇的教学改革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篇2
体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向来比较难做,因为付出较多,收获甚微,从治标又治本的角度阐述体校学生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方法,应该重点放在学生德育意识向行动的转化上。
关键词:体校学生;教育者;德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同时,教师也要为自己敲响警钟,为学生们敲响警钟,那么怎样使体校学生彻底改掉陋习,争当文明先锋呢?首先要加强体校学生德育意识向行动的转化,并落到实处。
一、德为人师、行为人范,注重教师言传身教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言行举止一定要谨慎,教师为人师表,受人爱戴,让人尊敬,其形象崇高神圣,学生渴望教师把自己培养成才,渴望教师为自己指引成功之路,因此,学生就会对教师的表现非常关注,对教师的言行时刻观察,倘若教师有令他们失望的行为,他们会从内心产生极大的反感,就会认为教师有悖师德、师风,而且会在学生内心产生阴影,如果学生失去精神支柱,他们会逆其道而行之,朝着反方向发展,甚至会带动其他学生,形成蝴蝶效应,乃至整个校园风气就会发生质变,最终教师失去威信,教育前功尽弃,因此,教师一定要作为德之先行者,为学生做出良好的表率,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熏陶,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行为。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重培养学生的修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这个文化长河中,承载着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者要善于将其发扬光大,作用于学生,并指导有方。如学生中尚存不谦虚、不尊重师长、不努力、不文明、不孝顺等不良现象,教育者就可以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库中,利用美德瑰宝来陶冶学生们,比如,利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教导学生谦虚;利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教导学生上进,提高道德修养;利用“百善孝为先”(出自《围炉夜话》)教导学生敦亲;利用“君子隆师而亲友”(出自《荀子•修身篇》)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等等。
三、加大德育工作力度,注重意识向行动的转化
要让学生远离不文明区域,以免他们被不良环境及行为影响。体校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往往容易被一些不良的刺激(如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所诱惑,教育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切实让学生远离这些不良行为。同时,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读好书,看优质报刊,参加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德育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德育意识向行动方面的转化,比如,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严重,虽然老师在上课期间经常强调禁止玩手机,但效果欠佳,为了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安心学习,学校组织教师和教练员对此现象进行了研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一,理性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引起学生重视。收集一些关于手机危害的图片及视频,利用班会一边向学生讲解一边播放视频。第二,达成共识,完成教师与教练员的全面沟通,共同管理手机滥用现象。教练员在晚上检查学生宿舍,并在熄灯前收缴学生手机共同保存,白天上课期间手机不发放,直至中午放学学生才能领取手机同家人联络,下午训练期间重新收回手机,训练结束后发放手机,晚上熄灯前再次收回。第三,设立教学督导小组,在上课期间进行巡逻检查。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学生携带手机,教师可以直接没收,并根据校内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扣除当月伙食补贴,予以惩罚。通过上述案例,学生养成了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完成了由散漫到规矩的过度,实现了意识向行动的转化。
四、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学生精神提高
利用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在各项活动中,才会体会如何正确行事,如何做人,如何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不仅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更能完善学生的成长。可以利用晚自习、队会宣讲一些先进事迹材料,或看一些优秀影片用以提高思想水平;也可以利用清明节扫墓,缅怀先人、英雄等类似节日进行相关教育,如感恩节、教师节、重阳节(老人节)等;也可利用发扬雷锋精神进行一些善举和义事,如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参与志愿者活动,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
五、学校要不断完善学生德育管理体制,注重高效管理
学校或管理者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要讲目标、讲质量、讲高效,要有理有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管理者可以制定一些奖惩制度;可以制定学生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制度;可以制定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合约;可以制定文明公约,事迹简报等等,学校可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陋习、恶习进行监督、查找、指正,以形成良性循环,切实改观体校的良好精神道德风貌。
六、结语
篇3
育人以德痴心不改
同志,男,1963年10月生,现任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从1984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东乡师范学校、崇仁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市教育局等部门担任过教师、校长、院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20多年来,无论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他一直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理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建立和完善德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德育网络,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健康成长,收获了累累的德育硕果。先后获得“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省妇儿工委‘两纲’中期评估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德育渗透,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同志深知其中道理。在多年教学生涯中注重德育渗透,同志主动去琢磨、去思考、去挖掘,把教材、学生和学习的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实践,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1984年,刚刚分配到东乡师范学校工作的同志担任了文选与写作课教师。他注重把青少年思想教育寓于文化课教育之中,在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深受师生好评。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索》课题研究,分步骤给中等师范学生讲述青少年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担任崇仁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和党委书记期间,他坚持深入学校和社区讲课或举办讲座,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法制教育、世界观教育讲座(讲课),累计300多场(次),讲稿写了100多篇共50多万字。
同志从一线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后,但他想的念的干的还是德育工作这一老本行。许多同事都说,他是痴心干德育的“拼命三郎”。在市教育局,他分管基础教育,主抓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20多年来,他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积极为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无私奉献,先后担任了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省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员、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市中小学生家长学校校长等职务。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深入基层学校、深入社区当中,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的讲座,每一次讲座,他都精心准备,查找资料,潜心研究,撰写讲稿,认真开展向青少年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与广大教师和社区干部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与青少年交朋友。同时,他每年都要主持组织开展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和作文命题,10多年来,全市的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都办得红红火火。此外,还组织开展了中外道德楷模100人读书活动、革命事迹宣讲活动和“感受爱、理解爱、珍惜爱、回报爱”为主题的家庭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在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征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旧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同志在积极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德育工作水平。为此,他经常静下心来认真思虑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内涵,主持参与研究、编著的青少年教育教辅教材资料达60余部(册),并在全市60多万中小学中广泛使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让中小学生德 育工作深入化、系统化、制度化,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创办家长学校,延伸青少年成长教育链
有位教育家提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孩子的基石是父亲双手奠定的。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变快,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管教子女,即使想管教,也因教育观念陈旧而达不到效果,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1996年,正在崇仁师范学校担任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同志同时兼任了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分管中教科、初教科和教研室。他面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拓工作思路,从家庭入手,从培训家长教育子女能力抓起,把青少年教育工作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深入到社会,延长青少年成长的教育链。为此,他创办了家长学校,并致力于家长学校工作,亲自担任市家长学校校长,多渠道、多层次举办旨在加强青少年教育的各种活动,宣传成立家长学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家长如何教育关心子女成长,让青少年教育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了使家长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他经常到各地检查指导家长学校工作情况,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家长学校教育工作,动员社区支持家长学校教育工作;经常和老师们一道开展对学生家庭的访问活动,采取实地走访、电话交流、短信交流、收集意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提升了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主动到省里邀请全国、全省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和全省家庭教育巡回报告来抚讲学,参加听课的教师、家长达到6000多人;在全市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家长”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关心子女、关心学校的家长越来越多,如南丰附属小学的学生家长为学校无偿捐书3000多册,为学校购置课桌资助7000多元等,家长德育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开发。据统计,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全市家长学校达到多所,其中市级家长学校培训3.8万人次,县(区)家长学校培训达20万人次。家长学校的开办,使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了,学生家庭环境更好了,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了。许多学生家长高兴地说:除了良师的教导、学生的努力外,家长学校功不可没。我们从家长学校学到了许多实用教育方式和理念,使我们与孩子沟通更加得心应手,更能引导孩子正确学习和成长。
三、构建“校家同创”,创新青少年成长教育模式
,中央8号文件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如何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成长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同志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校家同创”工程。这一工程以学校为主体,教师和家长为个体,以校园文化、家长学校和环境整治为载体,通过学校、家庭、家长、学生、教师、社会之间的联合互动,达到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功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6月,同志这一设想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的赞同和重视,联合下发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把“校家同创”工程在全市2400多所中小学校和千万个家庭中推广。
同志倡导的“家校同创”工程,首先强调的是,学校是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生力军;社会和家庭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青少年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施“家校同创”工程就是要求学校必须制定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规范,责任到领导、班级和教师。同时,开展教师德育教育工作能力提高培训,在全校上下形成一个浓厚的德育工作氛围,让学校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青少年道德教育。因此,在同志和教育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在暑期开展教师德育工作能力提高培训,教师参训率达到90%以上;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溶入教师工作,引入学生课堂。
其次,实施“校家同创”工程,就是要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管理,请学生家长参观学校,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开展广泛的家长教育活动,以家长学校讲座及老师与家长谈心等形式,培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能力,让家长和家庭主动承担起教育培养子女健康成长的责任。各中小学及各年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教师通信形式,加深学生与父母、教师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与家庭、学校的沟通与和谐,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其三,实施“校家同创”工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关注并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校家同创”工程在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开展“开门评教”活动,让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校长、社会评学校。通过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社会参与青少年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观念得到了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逐步构建起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和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校家同创”德育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好,广大群众和学生积极参与,全市形成了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1、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明显好转。一是中小学校学生未出现违法犯罪案件,有违纪现象的学生明显下降。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端正。经常上网、迷恋网吧、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从不上网或偶尔上网的学生所占例有较大提高。上网看新闻、学习知识的人增多,聊天、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三是助人为乐、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家能体量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5&8226;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中小学生不仅积极捐款,而且主动与灾区同学联系并发送慰问信件或电子邮件,鼓励灾区同学树立战胜灾难的勇气。
2、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水平提高。二是学校德育活动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三是研究德育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已有8个列入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参加研究达200多人。四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中 进行家访人次也明显增加。城区中小学大都建立了校家通通讯平台,保证了学校与家长的畅通联系。
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善。一是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的日益增多。全市参加省级家长函授学校和市、县区家庭教育讲座以及学校组织的家长培训活动人数达20多万人。二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日益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关心,能主动经常与学校联系的家长大幅度提高,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高幅大。三是家长教育子女方法逐步改进。当孩子犯错时,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批评并教育或劝告孩子下次不要再犯的家长明显提高。四是家庭教育环境明显改善,69%的受访家庭主动为子女学习购买优秀书籍,鼓励子女读好书,添置电脑等学习设备。
4、学校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校家同创”工程实施之前,很多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有关知识和法律还不甚清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学校和老师正常的教育工作。工程实施以来,家长与学校矛盾纠纷由7.6%下降到3.2%,学校与家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感增强,初步形成了校家合作育人的和谐氛围。
由于“校家同创”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同志主持研究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践研究》被评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所撰写的《校家合作共创和谐育人新机制——省市“校家同创”工程的实践与思考》研究性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学术月刊》发表,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撒播阳光种子,帮助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产生的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市外出务工农民超过80万人,留守儿童已达8万人。为此,常说:“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的智慧和品格就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使这些孩子不因贫困或无人照看而辍学,甚或走上岐途,同志在“家校同创”工程中要求建立“留守孩”档案、教师重点帮扶结对、学生互动互帮、校家联系等一系列制度,到偏僻的山村去了解这些孩子的上学情况,使留守儿童得到了特别关爱。
- 上一篇:计划生育的利与弊
- 下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