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4:1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士研究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士研究生论文

篇1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篇2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版权所有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篇3

关键词: 英语论文写作 教材编写 高原理论 知行结合通变律 母语正负迁移

引言

从2005年开始,各高校陆续进行了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综合英语的基础上,增加文献阅读、英语文化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形成基础+文化+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模式。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并从学院学报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科技人员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短板,从而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学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简介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导性、适应性和提高性练习克服了传统写作教材的沉闷枯燥,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了写作理论,强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论文写作的兴趣。

结语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内容上的选编,在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论、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和母语正负迁移规律编写的论文写作教材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浸润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语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专业词汇和句法,避免中国式英语,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研究生;学文论文;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47-02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了研究生对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衡量其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了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能力与水平。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部分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令人堪忧的现象。因此,寻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寻求研究生学文论文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之原因

1.部分院校过度扩招难以保证生源质量。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显示,对照2003年以来的研究生招生数量,10年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03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49201人,2012年上升至67216人,同比上涨36.6%;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217799人,2012年上涨至517200人,同比扩大137.5%。2004与2010两年成为研究生扩招数量最多的年份.其中2004年扩招59213人,2010年扩招59000人。研究生数量的急剧增多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也应注意到,由于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部分高校出现了研究生教学资源、导师资源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导师资源不足问题最为显著:以往一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而急速扩招之后导致部分导师需要指导15~20名研究生,导师精力毕竟有限、学生过多必然造成导师对每个学生的培养指导不足,再加上学校软硬条件有限,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也随之下降。

2.部分院校研究生导师疏于管理。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这些社会思想也给学术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部分院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影响较大。一方面研究生导师无意于学术研究,频繁的忙于四处讲学、兼职、搞项目赚钱,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有些院校的研究生导师身兼学校或学院行政职务,日常公务缠身,疲于应付公务无暇对所带的研究生进行指导。另外,在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辨环节,往往都碍于导师情面,轻易地让学生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从而导致研究生的学文论文质量把关不严。

3.部分院校研究生学风不正。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资源不足,导师又疏于管理,导致一些研究生的学风不正。具体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报考研究生,将研究生学历仅作为未来找工作时的筹码。考取之后,学习和研究不下功夫,只求混完三年毕业参加工作,这一思想导致部分学生无心学习,无心科研,因此其科研能力和的学位论文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其次,部分研究生由于家庭贫困,在读书期间频繁的寻找各种兼职工作赚取收入。过度的兼职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无力进行专业研究,学位论文质量也就难以保障。第三,由于社会范围内的学术造假行为愈演愈烈,部分研究生临近毕业时写不出毕业论文或忙于旁事无暇顾及学位论文,便寻找各式各样的“”机构论文。如此一来,论文通篇造假,也就难再有“质量”之言了。

二、提升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途径探析

1.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把好生源入口关。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源头,只有在招生阶段提高生源的质量,才能为后期学位论文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讲,首先,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培养自身优势学科,以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及学科良好的社会影响吸引一批高质量生源前来报考。第二,在招生阶段,应当改进研究生复试工作,加大复试成绩在考试总成绩中的权重,通过严格的公平、公正的复试、面试,招收真正具有培养潜力的研究生。此外,在入学一年后,应建立适当的研究生淘汰分流机制,将一些学风不正、科研活动或论文弄虚作假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警示、淘汰。同时也要通过一些激励机制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2.建立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导师的学术能力、学术思想、研究方向和治学态度对于研究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实施导师全面负责制,要求导师对学生的前期基础课程学习,选题、中期开题报告,后期学位论文写作三方面持续指导,随时监督,帮助研究生减少研究中的困难,提高研究成果即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与其导师的工作考核挂钩。实施研究生导师负责制之前,要对本校、本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一些长期在外兼职等不适合做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应进行适当调整,对不负责任、存在严重问题的,可以采取一些处罚措施,严重者可取消其导师资格。

3.严格研究生培养过程,细化学位论文各环节管理手段。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落实各个细节的管理,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在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阶段,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订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最大限度地做到“因人施教”,为后期的研究生培养打好基础。二是在论文开题阶段,学院应当认真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评审小组本着为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对研究生所提交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同时对从开题报告中反应出来的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治学态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的指出并纠正。三是在论文中期检查阶段,应当加强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的跟踪检查,监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和写作节奏,切勿使学生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通过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学生,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四是在论文答辩阶段,强化对于研究生论文评审和答辩的要求,建立一支负责的论文评审队伍,对于优秀论文,应不吝奖励,而对于不合格论文,也不能姑息马虎。在评审过程中,需要时可采取隐名评审方式或加大校外盲审比例,保证评审过程公正、负责,排除一切非学术因素给论文评审和答辩带来的影响,维护国家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赖于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只有学校、导师、学生三方面共同重视,只有从研究生管理、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创作过程监控等多方面入手,全程监控、严格把关,规范管理,才能保障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按要求完成学习与科研任务,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仪,钱志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01):96-97,162.

[2]马灯秀,卢虎胜,徐加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原因及对策[J].石油教育,2007,(05):70-73.

[3]姚秀颖,李秀兵,陆根书,吴宏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1):2-6.

篇5

【关键词】神经内科;研究生;读书报告;教学

Effect of reading seminar on training of medical postgraduate

Dong Zhao, Yu Sheng-y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Abstract】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in research capacity will make a foundation for their later scientific work. On the other hand, to grasp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their own fields will make an important role for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Methods: A reading seminar was held regularl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PLA General hospital for every Tuesday. Results: Holding reading seminar is able to promote postgraduate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ractice their speech talen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paper writing. Conclusion: Reading semina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ability.

【Key words】Neurology; Postgraduate; Reading seminar; Teaching

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教育中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担负着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直接影响着我国医学发展的脚步,他们相对与本专科学生而言,年龄偏高,思想较成熟、自我意识强[1]。总医院为国内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研究型医院,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研究生和进修生教学。研究生教学除了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外,科研能力也是其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研究生教育逐渐培养其正确的科研思维能力将为其今后从事临床科研或基础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掌握本研究领域的科研文献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在课题的立题、进展及科研成果的撰写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地对科研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目前各种文献众多,而每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猎所有文献。我科从2012年开始,在全科研究生定期开展英文文献读书研讨会,使大家在短时间内扩展知识面,了解相关科研领域进展,达到一人读书、众人受益,现将相关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总医院神经内科在读的所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在职研究生和博士后。

1.2 方法。

读书会由研究生辅导员组织,时间定于每周二上午11点至12点, 每次安排两位研究生汇报,每次发言人员的时间表半年前即公布。要求所有研究生参加,但其他进修生、轮转生、实习生均可参加,并定期邀请本领域专家进行专题点评。

汇报人将英文文献于上一个周五前上传至规定的QQ群(群名称为“301神内科研读书会”)内,并将文献主要内容制作成PPT文件, 进行内容报告,并在幻灯结尾总结出此文献的创新点以及优缺点。参与者可提前自行下载原文,并可在报告结束后提问,大家就此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最后邀请2名研究生导师进行总结点评。

文献素材选择方面,要求研究生查阅相关学科的世界著名医学权威杂志或本研究领域的知名杂志,最好能结合自身专业或课题,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Stroke, Neurology, Headache, Cephalagia等。

2. 结果

2.1 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

读书研讨会举办之初,我们规定所有研究生必须轮流汇报,每半年前将汇报次序公布,以便提前准备,如确有事不能参加,必须请假,参加次数将与研究生表现等目标考评挂钩,并列入直博、留院的必要条件。通过活动,汇报者必将提前熟悉所汇报文献的只要内容及背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参与者能够每周均能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相关知识,形成了良好互动的学习氛围。

2.2 培养了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及表达能力。

文献阅读是一切科研行为的基础。只有顺利进行文献阅读,特别是英文原文文献的阅读,才能对相关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进展进行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为创新性地进行研究的立题及准备工作打下基础,避免重复性科研活动,也才能最终进行论文写作。读书报告会无疑是提高研究生论文阅读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督促研究生定期进行文献阅读,增强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熟悉英语表达技巧。同时,在正确理解文献精髓的同时,研究生还必须在报告会上以易懂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回答大家的疑问,这也无疑培养了研究生的专业语言表达能力;参与者也能够通过讨论锻炼了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性科研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创新性是所有临床及基础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正确的文献阅读,可以学习国外同行在相关领域研究时对创新点的发掘、把握和验证方法,对自身研究有着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文献读书会强调让研究生自己查找文献,提炼综合,报告讲解,因此也增加了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报告人始终要主动去思考: 这篇文献为什么能发表,其核心的创新点是什么?自己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学习和注意哪些问题?

3. 讨论

英文文献读书研讨会是我科研究生进行相关领域文献汇报、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汇报者在汇报前需要对英文文献进行适当地选择和充分地准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献及其背景知识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锻炼了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将主要内容高度精炼地概括为PPT格式文件,则锻炼了对文献的把握和提炼能力;最终要把文献内容向大家宣讲,又提高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讨论中大家所提到的疑问的解答,则锻炼了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除了汇报者外,参与者能够通过别人每次的汇报,开阔自身的眼界和思路,熟悉和了解研究领域外的其他研究内容,并通过讨论,激发大家的创新性科研思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为自身的课题研究领域拓宽了思路。

英文文献读书研讨会为我科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阵地,通过定期开展活动,研究生的英文文献阅读、检索能力得到提高,这也为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其他医学院校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生培养措施[3]。没有创新就没有医学科学的发展,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不仅直接影响医学院校知识的水平, 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定要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其科研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研究生[4]。因此,定期开展外文文献读书报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生科研兴趣培养策略,值得向其他科室、其他医院推荐。但其具体实施方法,还需要各科室结合自身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微、杨玉、车艳娟,对于当代医学研究生管理的思考,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 4: 96-97

[2] 詹歌、梁军利、李红霞等,三级甲等医院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讨,实用医学杂志, 2012, 6: 1021-1023

[3] 李彩霞、魏景丹、焦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定期开展读书研讨会的实践,中国医药导报,2010, 32: 105-106

篇6

A:不能走路也要读大学,

高位瘫痪女孩向命运发起挑战

1970年2月9日,郭晖出生于河北邯郸市,父亲郭荣茂是河北工程学院副教授,母亲叫徐孔,也在该学校行政部门工作。郭晖小时候在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1981年5月9日,小学5年级的郭晖在课外练习跳远时,不慎碰伤了左腿的膝盖。没过多久,左腿膝盖处出现红肿现象,医生诊断结果是滑膜炎,连续治疗10多天也不见效果。之后转院到一家中医院,治疗30多天,未见好转。郭晖再次转院,到邯郸市一家较大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激素用药治疗,不见好转,身体开始浮肿。父母把郭晖转到矿区总医院。总医院的化验显示,郭晖得了滑膜结核,结核已扩散到身体的腰部等部位,导致胸部以下部位瘫痪。

10月初的一天,郭晖感冒了,发烧怕冷,在床上滚来滚去,后来就发现双腿发麻、没了知觉。郭晖问妈妈:“我的腿呢?”妈妈愣住了,说:“腿不是在你身上吗?”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郭晖竟然不知不觉地尿在了床上。突然间大小便失禁,让郭晖痛苦万分,她号啕大哭:“我成了废人?我不想活了!”说着,就用头撞墙,母亲拼命地将她拉开。

医院大夫说:“孩子瘫痪了,你们去北京看看吧!” 得知女儿被确诊瘫痪的消息,父亲一夜之间愁白了头,母亲也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1983年1月,父母又将女儿转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郭晖进行了第一次开胸手术。这次手术清除了结核症状,但是,扭曲的椎骨仍然挤压着中枢神经。医院方面让回家调养。回家后,郭晖只能躺着,坐不住,妈妈上班前把水、收音机等准备好,她不敢多喝水,因上厕所实在不方便。一次,郭晖口渴得难受,她伸手去拿杯子,不料从床上掉了下去,摔得半天起不来,她再一次想到了死。

最难的是不能活动,有一次楼上修暖气,叮叮当当的一直在敲,天花板上的抹灰掉在她身上,那种等死的感觉让她心如死灰。

1984年年底,父亲听北京结核病院的医生说,孩子虽然瘫痪时间长,但年纪还小,可以再做一次手术。1985年1月,郭晖做了第二次开胸手术,希望去除骨头对中枢神经的压迫。手术30天后,郭晖的左脚大拇指可以动一点了,可没高兴多久就又不会动了。

从首次治疗开始,郭晖就告别了校园。此时,懂事的郭晖心态已平静下来,郭荣茂摸着女儿的头,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虽然不能走路了,但智力却是异常出众的,你如果刻苦读书,也许能改变你的命运。”郭晖点了点头。

父亲找出两年前的5年级课本。由于郭晖躺在床上,只能后背垫得高一点才能看书学习,身体疲劳了就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看。一个星期下来,她的胳膊肘磨破了皮,鲜血直流。母亲心疼得直掉眼泪。

郭晖学完初一课本了,母亲就将初二课本放到枕边,初中、高中6年的课本,郭晖在床上自学了4年终于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也一个不少的都做完了!遇到不会做的,就查字典和看参考书完成。

“孩子,你想考大学吗?”父亲问女儿。“怎么不想?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呢!” “可我这不能动弹的腿,哪个大学愿意要我呀?”郭晖这么一说,父亲也一下子犯难了。

1988年12月,郭晖突然想要参加高考。可是,她那时仍旧不能坐稳,时间一长,腿会抽筋,后背还会痛得受不了。而且,那时高考需要预选,郭晖不是在校学生,没有预选资格。为了能上学参加考试,郭晖抽出半年时间锻炼身体。

1989年6月,当郭晖准备参加高考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不能同正常人相比。自己半年时间锻炼的身体仍然不争气,腿一抽筋,还会摔跟头。她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废人。

1990年9月的一天,郭晖在河北工程学院遇到了一个老师,他告诉郭晖可以去参加自考,因为这种考试可以一科一科地考。老师建议她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家搞翻译工作。 这对郭晖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儿。

当时,郭晖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上午上课,下午可以在家自习。她住在家中的客厅里,来了人还可以说说话、解解闷。客人走了,郭晖再看书学习。

1991年4月,郭晖第一次参加自考,报考的三门课: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英语综合技能都是全市最高分。1991年6月,21岁的郭晖自己摇着轮椅,急匆匆地去邯郸市八一自控厂报到,这是她联系的第一份工作。工资标准是每月60元。郭晖很高兴,她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1993年6月,郭晖获得了全国英语专科自考毕业证书后,开始做英语家教,她教的学生有20多人,学生中学历最高的还有一位硕士生。她把每月做家教的收入交给父母,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有些家长听说郭晖的英语水平非常高,就让她业余时间帮助辅导自己的孩子。每个月给25元的报酬,郭晖很喜欢这份工作,这样可以复习自己学过的知识,更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学生们都管她叫“老师”。

1993年10月,郭晖来到河北一家学院应聘教师职位时,校方说:“一是她身体太差,不能走路;二是学历太低,不能胜任学院教师工作。”学校需要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这让她真正地体验到求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郭晖很争气,她开始攻读本科学位。1997年6月,郭晖拿到了自考的本科学士学位,顺利地通过了另一门日语的全国统一考试。1997年7月,河北工程学院办了一个英语硕士进修班,进入该班学习3年后,可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经详细询问,校方说:“我们只招收已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但自考生如果本科已经取得5门主科合格证者,也可以录取。”当时,郭晖已经取得8门主科合格证,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郭晖在英语本科即将毕业时,又步入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B:真心求职遭拒,

瘫女孩北大奋力攻读博士生

1998年6月,郭晖考试失败。进修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授课,郭晖靠个人的努力孜孜不倦地学习,这次还选择了学习一门法语。2001年,由于试卷搞错了的原因,14分的成绩化为乌有,郭晖没能通过考试。2002年6月,郭晖终于以71分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她为了这个硕士学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2年7月,郭晖再次来到河北一家学院求职,而这一次,郭晖已经取得了自考的本科学历,以及在职硕士进修班的资格证明。这一次,郭晖想求得一个心仪的职位。院方说:“郭晖没受过正规的教育,根据规定,不能录用。”残酷的现实,让她再一次领悟到找工作不容易。

2002年12月7日,郭晖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这时,从答辩室走出一位老教授,郭荣茂紧张地问:“我女儿郭晖的论文行吗?”老教授显得很激动:“你的女儿是个人才,这孩子答辩干净利落,十分精彩,日后必成大器。”郭晖的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取得英语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郭晖渴望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念头愈加强烈。因为前两次求职遭拒,让她心理感到不平衡。

2003年,郭晖又通过考试,被山东大学录取,毕业时,山东大学授予郭晖“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她的硕士论文是《诗歌翻译的韵律问题》,其诗歌翻译方面的造诣连导师也钦佩不已。

北京大学,郭晖更是视为神圣之地。但是,北京大学会向一个严重残疾、自学成才的女青年敞开大门吗?2002年12月1日,郭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北京大学英语系沈弘教授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高位截瘫的女青年,是坐在轮椅上读完研究生的。我想读考您的博士生,不知是不是可行。”10天后,郭晖收到了沈弘的回信。信里的话让她既惊喜又温暖:“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北大重视的是学生的学识,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请你不要有顾虑。”

读到沈弘教授的回信,郭晖十分激动。由于她选的英语诗歌翻译是个冷门专业,从事研究者寥若晨星,就连找学习资料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父亲郭荣茂走遍省城的各大书店,也找不齐资料,只好向自己当年教过的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求助,终于获得一套完整的书籍资料。

到2002年12月30日这一天,距离博士生考试只剩下75天时间。父亲担心女儿压力过大,就安慰说:“不要有思想负担,这次考不上没关系,咱们下次再考。”女儿只是笑而不语。

2003年3月19日,郭晖的父母陪着她来到北京参加博士生考试。当郭晖出现在考场时,就有热心的同学帮忙抬轮椅,郭晖很是感激,她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

2003年3月26日,5门考试结束。2003年7月3日,郭晖以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家人相拥而泣。为支持郭晖完成学业,邯郸市残联向她赠送了3000元现金和一部轮椅。郭晖在北大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在拿系里的奖学金。她要用学识和能力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

C:未名湖畔留下独特的风景,

女博士摇着轮椅上哈佛

到北大读书了,她的学习、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郭晖的父母商议决定,由母亲到学校照料女儿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在北京打工挣钱维持生活。

北大宿舍主管人员为郭晖母女提供一个单独宿舍。2003年9月7日,郭晖和母亲一起住进北大一栋宿舍楼内。从此,郭晖每天奔波在课堂、食堂、宿舍之间,她抓紧时间,拼命学习。由于每次上课下课都得坐轮椅,经常引来许多异样的目光。

郭晖上课前,母亲推着轮椅把女儿送到楼前。旧楼有台阶,需要把轮椅抬上去才行。见母亲推着郭晖来上课,同学们纷纷上前帮忙。

由于教室门窄,轮椅推不进去,郭晖只能被母亲背进教室,坐在椅子上。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郭晖一动也不敢动,一节课下来,郭晖苍白的脸上直冒虚汗,累得不行。大小便时常失禁,怎么办?每次上课的时候,母亲就拿着女儿在厕所用的木凳,在门口等着。每到课间休息时,就急匆匆地跑进教室,把女儿背进厕所。

对于她的专业,郭晖笑着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消遣,但是做研究则必须下苦功才行。”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关于英国17世纪的一位叫琼生的诗人,这位诗人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三教九流,无所不知。要研究他的作品,首先得能够看懂有关他的书籍资料。所以郭晖在学会英、日、法和拉丁语之后,增加学习一门古希腊语。一年后,学业成绩也名列前茅。

由于郭晖在英语诗歌翻译方面卓有建树,国内外一些出版社开始注意上她。2003年12月30日,南海出版公司负责人找到她,请她为《海鸥乔纳森》一书担任翻译。郭晖在学习之余,着手翻译书稿。这本书出版后,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

在学校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她撰写的论文先后获得2004年度北大“挑战杯”论文比赛三等奖;翻译出版了长篇译著《尼罗河两岸》,为出版社校对了9万多字的《战争与和平》丛书分册。

在未名湖畔,坐在轮椅上的郭晖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总会接收到师生们赞许的目光。2007年,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授予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2008年8月,郭晖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历和学位,成为该校百年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她的研究成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她两次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语言论坛”和“世界诗歌研讨会”。郭晖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感染了社会,她先后获中国残联的表彰和奖励,河北省政府、省残联授予她“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她“北京奥委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她扛住了命运的打击,一步一步坚强地走向未来,她拥有一颗感激的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路攀登中,郭晖有个当一名老师的梦想。2008年11月,郭晖受聘加入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至此,郭晖用27年的时间,终于“站”上三尺讲台。2009年3月,郭晖开始在河北工程大学教英国文学史。大学教书生涯,最多的时候,为一个90多名学生的大班上过课,英美文学、英文诗歌、英文散文,郭晖都教过。

篇7

1.会计研究生二元培养模式:问题症结与对策

2.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4.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5.论会计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能力框架的构建

6.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7.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

8.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管理会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9.“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10.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11.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2.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

13.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14.《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

15.会计专业研究生报考CPA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7.浅谈当代研究生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

18.论会计类研究生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19.高校研究生课程会计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探讨

20.以行动学习为主线 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

2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应职业的嵌入机制研究

22.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思考

23.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 推动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

24.农业院校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25.会计科研规范法与实证法的互补性对我国会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6.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27.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

28.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中质量管理的引入

29.会计专业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基于非会计专业背景生源

30.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设想

31.实证会计教学模块优化设计——基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体系的设计

32.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

33.从我省高校实证会计研究状况谈研究生教学改革

34.将职业能力融入研究生学生活动的思考——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35.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36.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

37.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38.以“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 

39.关于研究生会计专业教材改革的思路

40.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走出误区,回归本义

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质量管理建设

42.研究生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43.巩固成果 攻坚克难 不断开创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44.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共生与互动 

45.浅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46.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着力打造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

47.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 

48.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

49.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实践与反思——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50.扩招形势下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基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知识结构的视角  

51.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52.关于会计学研究生《管理会计》学位课程建设的思考

53.美国纽约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选修课程简介

54.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思考

55.会计信息质量对研究生部一体化运行的作用

56.高校研究生会创新模式探究——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联合会的实例

57.新形势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会计硕士为例

58.日本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方式的可借鉴之处

59.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在中南财大举行

60.上海市会计学会成功举办2016年第十一届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1.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问题

62.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6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984年招收管理会计博士研究生

64.上海市会计学会举办2012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65.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模式的思考

6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

67.全国第三届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会综述

68.基于默会知识的会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教学制度改革 

69.北京地区成立研究生会计研究会

70.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71.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72.第九届长三角会计及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沪举行 

73.浅谈研究生会计电算化教学

74.全国财经院校研究生会计学术讨论综述

75.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76.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

77.双导师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选择

78.互联网时代下会计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9.我国学术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改革

80.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探索

81.浅析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水平现状

82.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83.《会计研究》百期回顾及中国会计理论研究透视

84.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研究的路径演变

85.会计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86.高校会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7.默会知识视角下会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88.“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SWOT分析与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硕士为例

89.会计专业硕士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研究

90.我国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授曲晓辉

91.我国会计实证教学的现状及其思考

92.日、美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启示

93.“互联网+”对会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94.“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探讨——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95.回顾与展望: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学历教育的理性思考

96.会计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97.开拓创新的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科

98.“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会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99.面向职业化要求: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新取向——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的定位、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100.《财务与会计》:我学术生涯的源头  

101.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探讨——基于安徽大学商学院的教学实践  

102.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103.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思考

104.中外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05.关于在我国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106.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7.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实证研究

108.全国会计研究生第四届科学讨论会综述

109.中国会计研究生教育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方向

110.会计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之探究

112.我国学术型会计研究生教育方式安全改革

113.如何解决会计研究生培养的双向欠缺问题

篇8

[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创新型人才

网络上有一项对300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有34.5%的大学生对什么是抄袭、剽窃,如何规范引用、注释“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只有18.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学术规范[1]。基于PubMed数据库收录的2047篇撤稿文章的分析,发现21.3%的撤稿源于差错,67.4%的撤稿源于学术不端(其中43.4%为学术欺诈,14.2%为重复发表,9.8%为抄袭剽窃)。近期,又接连曝出西北大学、山东大学等校研究生抄袭他人学位论文的事件[2]。对待学术研究中的这些学术失范行为,以往学界大多从学术不端的角度去研究防范的办法。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作为一名高校学报编辑,笔者认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才是治理学术不端的治本之策。尤其是在中央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知识产权教育重视不够

2004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4〕4号),要求普及知识产权知识,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但现实情况是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并未开设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程,有些在“法律基础”课程中讲述知识产权内容的也是一带而过。比如毛宁对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做的一项调查,“通过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学习的只占12.4%”[3]。可见,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在方式简单

目前很多高校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基本忽视了知识产权教育,据调查,全国超过70%的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知识产权教育课程[4],对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教育必修课或限选课的很少,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选修课。大部分高校都只是在法律基础课程中把知识产权教育作为一部分内容讲解,由于授课教师的专业限制,对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知识产权教育所占课时很少甚至根本不讲。在教学方式上大多主要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教学方式简单,缺少符合知识产权教育的案例教学和结合实际的实践性教学,也不能根据所学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内容上主要集中教授知识产权法理方面的内容,缺少知识产权实务的教学。使学生无法对知识产权教学产生兴趣,也就无法达到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增长知识产权知识,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把知识产权知识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教学目标。另外,知识产权教育的教材建设也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关于非法学专业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系列教材。

(三)知识产权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师资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而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据统计,在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几所大学里,知识产权教育专业教师总数不超过500人,其中接受过知识产权硕士和博士教育的更少。更何况大部分地方性高校,接受过知识产权系统教育的师资更少,这样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需要。

二、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志共同研究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良策,以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取得实效。

(一)高校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大学生知识产权

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性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任务,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要从知识产权教育关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关乎我国国际竞争、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知识产权教育。只有高校领导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才会在知识产权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校园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二)改革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没有开设知识产权教育通识教育课的现状,教育部应尽早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细则,为了达到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知识产权课程应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作为选修课或者限选课,逐步过渡到必修课,并且规定具体的学时数。要根据我国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实际要求编制统一的教材,应尽量与国际接轨,教材中知识产权实务和案例要占相当比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有所侧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多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专题教学,体现知识产权教育的操作性、新颖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因为学生都要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因此对全体学生要加强著作权(版权)的教学,通过最近曝光的研究生抄袭学位论文的典型案例说明这些都是侵犯他人著作权或版权的违法行为,而不仅是简单的学术不端行为,针对毕业学生在离校前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专门进行一次深刻的版权教育;对于那些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要着重加强专利制度、计算机软件保护等内容的教学;对于那些有创业要求的学生应加强商标法、专利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纠纷处理等内容的教学,还要增加商标注册、专利申请流程等实务内容,真正使知识产权教育学以致用。

(三)加大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培养力度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知识产权教育也不例外。由于我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师资严重不足,为满足教学需要,成立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应大幅增加知识产权专业的招生人数,尤其是要增加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收人数,为高校培养既具有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又具有知识产权实务能力的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对现有的法律基础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外出访学、进修培训、社会实践、出国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知识产权教育水平。也可以聘请当地法官、律师担任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老师,邀请工商局工作人员开办专利、商标申请实务专题讲座。

三、余论

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对世界各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不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并且建立起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改变我国知识产权教育落后的现状,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形成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中学的知识产权基础教育和大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及专业人才培养,使我国尽快成为知识产权强国,最终实现中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霍建菲.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27.

[2]西北大学回应研究生论文抄袭:撤销学位追责导师[N].中国青年报,2016-05-28

[3]毛宁.湖南应用型本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6(2):72.

篇9

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指向

在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对任何一种理论研究、一种学问乃至一门学科,都认为应该是有特定的指向、依据特定的视角研究现象世界的特定方面,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抽象提升而形成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当我们运用这些已知的规律或范畴去探究未知世界时,它们便成了方法。由此可知,理论研究乃至一门学科的研究方向的确立,其规律、范畴与方法是对同一“智识”的不同认知或不同表述;另一方面所谓研究、学问、学科可以由两种不同的路径来完成,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很显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也不例外。如上所述,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从高度抽象的艺术理论(即艺术学原理)出发,运用艺术学所特有的范畴与方法研究具体的艺术现象,解决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问题,这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我相信,艺术学理论也应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那样,有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也热切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样的理论文章。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从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中抽绎出来的。没有一种艺术的一般规律,可以脱离各种艺术门类而存在,因此从艺术门类研究中抽绎出的艺术学理论一般规律,这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学理上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种研究路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偏废的。但是,鉴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实际的知识积累与研究能力,我们又不能不对这两种路径作务实的考量。首先,我们应当认清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它与文学学或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有显著的不同。文学学或文艺学属下的各文学门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虽然同样存在着形式的差异性和规律的特殊性,但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应当说,文学学或文艺学研究者作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相对方便一些。而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则大不同,不仅美术、设计等造型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音乐、舞蹈、影视等表演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至造型艺术门类与表演艺术门类之间更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者几乎可以说是隔行如隔山。这给艺术学理论研究进行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想,西方的一些艺术学理论学者常常将自己的研究设定在某一领域也是依据其差异而定的,比如有选择造型艺术门类范围,或者说设定在相邻近的几种艺术门类的范围。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专家们跨门类跨得太大,难免要说外行话,闹出大笑话。换言之,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选题,不仅需要有抽象思辨能力和对艺术学原理的把握,还需要具备既广阔又深厚的艺术门类研究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依此推论,没有对各种艺术门类既深且博的研究,绝无可能做好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不仅硕士生很难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博士生也很少有能这样精通两门或者更多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储备。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积累又能做到什么样程度呢?再者来看看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它在我国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在西方,现代意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虽说是建立于19世纪末,但始终是被当作处于变幻流动的学术研究,没有真正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常态化教学体系。所以,它可以不断出现新视角、新指向,产生新观点、新方法,却难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等其他学科那样形成精密完备的、具有经典意义与权威性的理论体系。西方艺术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但真正全面产生影响,以至在我国学界获得认同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的事。而且,在我国又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艺术学学科设立在前,理论研究反而滞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有一些学者在努力撰写这方面的理论著作,但由于学界至今对艺术学理论的基本理念、基本构架、基本范畴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甚至还在为“什么是艺术学”争论不休,还在为艺术学学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存有疑虑,因而学界始终没有能拿出一部普遍认可的艺术学理论教材。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研究生作自上而下的研究呢?因此,我认为,现阶段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绝不仅仅是由于个人能力或整体研究的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可以说,这主要是一种务实的、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长久之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学理论研究者精通每一门艺术,但同时我们也无法相信,一个甚至连某一个艺术门类都不精通的人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学理论家。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这里,我只是就共性而言,就事论事。事实上,倘若研究者不能根植于艺术门类的研究,甚至连研究对象的学术发展状况、学术前沿都不了解,又如何去深入研究,揭示出规律性的问题呢?同样,对各艺术门类都只知道一点皮毛,不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就急于提升上去,描述一般性规律,犹如沙滩上造房,没有不失败的。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我们教师在内,如果能够扎扎实实地以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中抽绎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的艺术学理论,逐步形成高度抽象、较为完备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这无疑是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极有价值的贡献;也只有学科建设发展到这一阶段,才能有真正属于这个学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区分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因为,艺术学理论偏重思辨、指向一般的特征,从表面上看与同样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这里主要是指18世纪末以来又被称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概念)很近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起来。现在有不少采取自上而下研究路径的艺术学研究论文,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从美学立场出发的。我在这里不能不加以辨析。大家知道,艺术学创立之初,是因为其时对艺术做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由美学(艺术哲学)承担。然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来自于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研究。艺术之美包括形的美、音的美、色彩之美,乃至风格之美,固然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美学对艺术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指向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的,与艺术学理论对艺术现象的研究指向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大相径庭。由此,也决定了二者的着眼点、思维方法的不同。换句话说,美学(艺术哲学)是从美学本身的观念原则出发评判艺术,它对艺术品的研究方法、所获结论,与其把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美作为对象,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美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感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揭示作为人类认识“初级阶段”或“低级形式”的审美活动,有怎样的独立价值、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展与完善人类的感性认识。这种以艺术作为典型性对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对于以往偏重理性认识进行研究的哲学,当然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但对于艺术领域涉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来说,却显得有点不着边际,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美学家可以不精通艺术门类,艺术家也可以不懂美学(艺术哲学)。正因为如此,艺术学应运而生便有了自己的存在空间。进言之,与美学(艺术哲学)不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其指向必须是包括艺术起源、艺术本质、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发展规律等等在内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换言之,艺术学理论不仅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与出发点,更把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终极指向。费德勒曾经严辞批评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只是抓住了艺术表层的、部分的附加属性,而无法深入研究艺术活动内层的本质,这样的研究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是有害的。因此,他在创建现代形式的艺术学的同时,努力与美学划清界限、分道扬镳。用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话说:“美学,把美做对象,是最稳妥的事。倘使把艺术当作对象,还是艺术学来得妥当。”④由此可见,美学(艺术哲学)理论体系再高深、再抽象、再完备,也不是今天的艺术学理论应该直接拿来作为自上而下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如果我们仍以美学(艺术哲学)的立场来讨论艺术学,那只能是走回老路,扼杀艺术学。了解这段历史,认清艺术学与美学(艺术哲学)关系的目的性,是要提醒我们的研究生不要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写成纯粹的美学文章。艺术学理论研究偏重思辨、指向一般,唯有深刻的理论抽象与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揭示,艺术学理论才有可能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产生启发、引领的作用;但它的抽象上升是有特定的范围的,也就是说,艺术学理论研究只能抽象上升到艺术一般,而不需要像美学(艺术哲学)那样指向认识一般。由此,我想概括出以下几点艺术学理论研究应有的特征:1.艺术学理论论文应立足于艺术本身并且以艺术活动为终极指向,而不是泛泛地立足于哲学,并且以哲学认识为终极指向;研究对象不是以艺术为典型的感性认识,而是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本身。2.艺术学理论论文选题应侧重研究艺术创造者与艺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艺术创造者如何从事艺术创造,其基本问题是艺术创造者与艺术对象之间、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3.艺术学理论论文主要是考察具体的艺术活动,从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中总结抽绎而来,所要揭示的应是艺术活动内在规律,或者艺术创造者观照现实、从事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从一般美学原则演绎而来,以主观性原则对艺术现象作一般的价值判断。4.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艺术主体可以是艺术接受者,但更主要指向艺术家,艺术创造可以涉及艺术审美,但主要指向艺术品的创造、传播过程。5.艺术学理论论文的研究结论,不应是给艺术家一些何为美与不美或者如何判别美与不美的抽象原则,而是必须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行为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家迫切需要的,对艺术活动有指导、引领意义的研究命题,就是艺术学理论论文的好选题。如此说来,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我们绝对排斥借鉴美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艺术学。为什么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各种学科的观点或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却独独不能借鉴美学的观点或方法呢?当然不是。艺术学研究可以从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获取营养和方法,当然也可以从美学中获取营养和方法。我们反对的是,不知道艺术学与美学的分工,直接以美学原理来研究艺术,甚至以美学取代艺术学,以为这就是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结果一脚踩空,得出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

艺术学理论研究

所谓广度,是衡量涉猎艺术门类或多或寡、运用方法或综合或单一、研究结论或普适或专门的维度。所谓深度,则是衡量我们的研究无论抽象提升,还是深入挖掘,所能达到的透彻程度的一个维度。相对而言,广度是一种横向的研究视角,而深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视角。这两种视角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多种其他学科的范畴或方法来考察某一艺术现象。从跨学科的开阔视野或方法的综合运用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深入理解这一艺术现象,那么,这种研究的广度也同时具有深度的体现。但如果对所运用的各种范畴或方法缺少深刻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深层次把握,这样的研究必然是杂芜零碎的,既没有深度,也不见广度。同样,我们可以用一种范畴或方法来考察多种艺术门类,从涉猎的范围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从多种艺术现象中认识艺术一般规律,它又体现出另一种深度。但如果不精通所涉猎的多种艺术门类,对它们的共同艺术规律缺少把握与抽绎能力,这样的研究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同样是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此外,从揭示某一艺术现象所隐含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一反三的研究,也可视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样,从综合考察多种艺术现象所共有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三证一的研究,也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但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其深度必然大打折扣;举三而无法证一,其广度也会受到质疑。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这里,我想侧重谈谈艺术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从目前本学科研究状况看,艺术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艺术自律”的认识,将艺术视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活动,侧重于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自身规律的内部研究;这样的研究被称为艺术形式分析。一是基于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认为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始终处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学术、宗教、风俗乃至技术的全面包围与直接影响之中,努力揭示社会文化与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外部研究被称为艺术文化学。据此来说,无论艺术形式分析(内部研究)还是艺术文化学(外部研究),这两类论文选题也都属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都是我们需要和欢迎的。至于艺术形式分析大多表现为对深度的追求,艺术文化学大多体现出研究的广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错误认为,艺术形式分析方面的论文只应追求深度而无须考虑广度,或者艺术文化学方面的论文只需追求广度而可以不考虑深度,那样做,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或广度。如前所述,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深度与广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内部研究,艺术形式分析既可以侧重研究艺术一般,也可以重点考察艺术特殊;既可以从艺术一般出发而指向艺术特殊,也可以从艺术特殊出发而指向艺术一般。可见,它的广度,可以表现为对多种门类艺术中存在的共性形式因素的综合考察与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某种形式的考察,甚至还可以表现为某一艺术门类某种形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为广阔的艺术学意义。假设这样的研究只限定在某一门类艺术的某种形式,只会运用某一种方法作就事论事的研究,获得的结论也仅仅局限于此而不具有艺术一般的意义,那么,它既没有广度,也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如果说它有价值,充其量也只是艺术门类研究的价值。反过来看,假设艺术形式分析虽然横跨几种艺术门类,但考察的形式因素并不真正具有跨艺术门类的共性;运用的研究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研究者并没有理解这些方法各自的功能、适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获得的结论虽然抽象、具有一般意义,但超出艺术之外而指向其他学科,那么,虽然表面上看它有广度,但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因而这种广度也是虚假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外部研究,艺术文化学同样必须是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其深度的体现,主要是研究者能够深刻把握与透彻阐发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学术、宗教、习俗乃至技术)对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影响作用。实际上,在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之间,存在着各种层面的联系与种种发生作用的中介环节。假设这类研究不能揭示出其间真正的联系,做实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缺少深度,便会造成两张皮的现象,其广度只能是虚假的。假设这类研究虽然揭示出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联系与种种中介环节,但只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到艺术形式内部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或者所得的结论不是指向艺术,而是指向社会文化,那么,它既不见深度,也不具有艺术学理论意义的广度。进言之,艺术形式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常常会类似于艺术文化学研究。同样,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真正能够深入,又常常与艺术形式分析有相似之处。换言之,艺术形式分析与艺术文化学这两种研究仅仅是各有侧重,而不应该绝对的对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形式分析如果能够有效地引入艺术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便获得了研究的广度;艺术文化学如果能够有效地进入艺术形式分析的层面,便获得了研究的深度———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基本意见

当然,我的这一说法和提倡也多为个人意见,是根据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期待大家的讨论。最后,我想补充谈一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各类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硕士生和博士生所选择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也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艺术理论侧重研究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分类、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基本范畴或基本规律等等。艺术史侧重研究作为历史现象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可以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又可切块为艺术通史、艺术断代史、艺术思想史、艺术风格史、艺术类型史、艺术接受史、艺术传播史、地域艺术史、民间艺术史、艺术考古等等。这是两门最主要的艺术学基础理论学科,也是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主要选择的研究方向。作为应用理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可以涉及多方面领域,包括古代的、现代的,研究领域所涉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史与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间,我们不能只注意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它们的相互关系。否则,将它们孤立对待,只能作茧自缚,致使研究思路受到很多限制。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仅着眼于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别性,这些专业方向看起来很细碎、很繁杂,但实际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是我们研究同一艺术问题的不同观照侧面。同样以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为对象,艺术理论侧重于观念体系、范畴体系、方法论体系的研究,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靠艺术史研究支撑的,是从艺术史研究中抽绎出来的。艺术史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的研究,从中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显然也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支持。而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作为直接干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研究,更是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把握为根据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依据对艺术学理论研究与艺术门类研究的关系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命题的性质,确保其属于艺术学研究界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清艺术学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各自侧重及其相互关系,使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既有明晰的专业方向的指向性,又不至于割裂地看问题,而能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展开史论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结合的研究。关于艺术史研究,有必要多说两句。现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大多放在历史学的门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造型艺术史,除绘画外,建筑、雕塑和陶瓷等工艺美术及其他造型艺术都包括了。这相当于我国在美术与建筑、设计分家之前的美术史范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狭义的艺术史。前面我已经提到,造型艺术史之外,包括音乐史、舞蹈史、影视艺术史在内的表演艺术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狭义的艺术史呢?西方的艺术史似乎不包括它们;我国现在设置在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中的二级学科艺术史,与西方现存的艺术史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将造型艺术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把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来说,视觉艺术史、听觉艺术史、表演艺术史都涵盖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艺术史。我们如果注意到艺术史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应该根据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的不同,对其研究范围的广、狭采取包容的态度。要一位艺术学理论学者什么门类艺术都懂才能做研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要求研究者能够将一般落实到特殊、在特殊中抽取出一般,能够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统一起来,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融汇起来,将史、论研究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样的命题才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常见的门类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呢?我提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1.以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宗旨是讨论艺术本质、艺术分类、艺术起源、艺术形式的发生与演变等问题。2.以两个和数个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3.以历史上重大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艺术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而是多种艺术门类共有的表现,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4.以历史上某门类艺术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图像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抽绎出其中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性的规律。5.以历史上某一艺术流派、团体或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多种相互影响,揭示其艺术思想、风格、传播等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规律。6.以上诸种研究的交叉研究。总之,不论是从两种或数种门类艺术素材出发,还是从一种门类艺术的素材出发,艺术史的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它可以做微观的研究,但必须回到宏观的宗旨上来;它可以深入地剖析研究对象,但必须揭示某个具有共性的艺术规律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回到一般。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必须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上升到“艺术一般”。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满足于从特殊到特殊,仅仅在某个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中兜圈子,不去思考或者没有能力从自己的特殊研究中抽绎出艺术一般规律,我们就无法真正建构起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框架,而只能永远停留在艺术门类研究的层面上,这同样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扼杀。

结语

篇10

“会计学系”字样则最早出现于《厦门大学商科布告1928-1929》。在“商科学则”中有:“商科前二年除第一年兼修普通必修学科外,余为商科各系共同必修及选修之学科两种,第三年始分系研究。现暂分会计学、银行学、商业管理学三系”。

老字号的历史沿革

据《厦大周刊》第188期:“1928年5、6月间,有江苏盐城人薜一瓒从‘会计学系’毕业。”此前的商科历届毕业生或有主修会计者,但未见明文分系,故薜君似可称为“厦大会计系学生第一人”。

厦门大学会计系的历史,应从4年前薜君入学时开始算起。唯须指出的是,1924年时,厦大的组织编制只有“商学系”。1926年,商学系改为商科。1930年,遵照其时的大学组织法,商科改商学院。1934年,商学院各系合并为商学系,并入法商学院。1938年,法商学院又改商学院。无论组织机构如何变动,会计学作为一个专业,从那时起就未曾中断过。至2008年止,已有84年历史了。

本文附表《民国时期厦大会计学教员任职年份表》,是根据散见于厦门大学各类刊物布告的资料整理而得。从中可以知道每位教员的任职年份,以及当年有几位会计学教员同时在任。

因资料所限,该表尚须增补修订,补充说明于下。

曾对会计系学生授课的当时还有许多,如朱保训先生开货币银行学、冯定璋先生开商业史,周先生开商法等等。因本表主要选取会计学教员,暂未列入。

陈德恒、肖贞昌和陈仁栋等因短期离校,其任职年份有中断现象。本系毕业的郑廷植也曾任教职,但任职年份尚待查明,暂未列入。

《国立厦门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在“会计学系概况”提及“私立时代,郑世察、陈德恒两先生相继为本系主任,陈英、周彭年、王蕴玉三先生曾任授课…”云云,因私立厦门大学期间资料不全,陈英先生任职年份不详,暂未列入。填入表中的周彭年、王蕴玉任职年份也仅是已查明的。1940年7月1日发行的《公信会计月刊》第四卷第一期“会计界人物志”,也提及王蕴玉曾在厦门大学任教多年,全文为:“王蕴玉先生福建厦门人,民国十五年毕业于国立暨南大学,对于会计一门,学有独到。彼时沪上会计事业初创,各方慕先生之学,莫不争相延揽,作日后扩展之助。但先生志高未艾,旋渡菲岛,入国立菲列滨大学研究院,专攻会计。返国后在厦门大学讲学多年,厦大会计人才辈出,先生之功也。先生对于会计事业为夙志所趋,故于讲学之余,兼理会计师业务。厦门之有会计师事务所,先生实首创之。中日战争,波及厦门,先生不得不挈眷至港。凭其所学,与平时执业严正,临事不苟之精神,获得香港政府之特准为核数员,为中国会计师受港府核准之第一人。先生在会计界服务十有余年,学问与经验堪称两全。现任福建省银行驻港办事处主任,兼为港府核数员,执行查账业务,谓为中国之名会计师实为名实相称矣。”

据此推算,王先生应是在1929~1937年间在厦门大学执教的,后来一直在香港,敬请暨南大学校友会、王先生的亲朋、学生等知情者能提供有关情况。

1937年的情况暂付阙如。当年爆发,可能因内迁福建长汀而致资料不全。

将与帅之争

这里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1945年有3位本系同学毕业后同时留校,即李湖莲、葛家澍和余绪缨。在表中可见余绪缨先生并不在当年教师名单上,那是因为当时已是的关键时期,余先生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准备上战场了。正巧当年,所以1946年又回厦大执教。联想到名医钟南山先生年轻时差点就成为专业运动员,如果当时抗战继续打下去,中国从此多了位“抗日名将”而少了位“会计名师”也未可知,不禁额手称庆。

李湖莲先生几年后到美国定居,葛、余两位先生从此在厦门大学开始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工作生活,加上圣约翰大学出身的常勋先生于1950年代到厦大,人称“葛、余、常三先生”。在他们带领下,厦门大学会计系成为中国会计学术重镇,这是后话。

按一般划分,“近代史”的下限到1950年,近代以后的内容暂且按下不表。

不过,本文作者觉得有必要提前谈起的,是时有所闻的葛余两先生“交恶”的说法,即便有些本系同学也这样以为,就不用说圈子外了。从1984年起,作者在厦门大学会计系学习工作已达二十多年,现就我所见所闻,说明他们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竞争肯定是有的,两位素质天分相当、各有所长的同班同学,在同一起点上,形成你追我赶之态,当在情理中。但两人互认为对手,谁也不敢松劲地持续长达六十多年的竞争,却是不可思议的。直到几年前,余先生已停招博士研究生了,后来看到葛先生仍在招,应管理学院之请,也重开山门,就是一例。这种现象在中国高校中恐怕绝无仅有,结果达到的高度也可想而知。全国最早评定的四位会计学博士导师,厦大占了半壁江山,实在是厦大会计系的幸事。而竞争当然是时有先后的,“既生瑜,何生亮”情结也在所难免,人们看得较多的,可能就在这一面。

但我要说,人生路上,有实力相当的竞跑者陪伴,可说是两位先生相互的幸运,“独孤求败”才不好玩!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其间充满了不易为人所感知的默契配合与微妙平衡。历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如倡导“资金运动论”、“信息系统论”和教材体系编写等方面,他们观点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厦大学派”。当年我们最喜欢旁听研究生论文答辩,校外答辩委员常是杨时展、杨纪琬、娄尔行、裘宗舜、徐政旦等老先生。发言均大展个人风采,可看性极强。葛余两先生也联袂出席,当校外专家的提问很“刁”,难以作答时,两先生中不是答辩人导师的另一位,言辞间便时有为答辩人开脱解压之意(我个人感觉)。但是,若校外专家“火力”不太足时,这另一位的发问同样深刻尖锐,总之都不可能轻易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