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

篇1

【关键词】人口和计划生育 利益导向机制 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视度不够。

我国目前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重视度不足,甚至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我国规定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城市职工依照单位情况自行发放,这就给有些单位造成了一些机会少发放奖励资金甚至不发放,现实中很多单位、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没有真正实施过随工资发放独生子女家庭奖励金。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并没有在社会中享受到特别的福利,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作用大打折扣。

(二)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重点不明确。

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过程中,许多计生工作人员并不明确知道利益导向机制的重点是什么、利益导向政策应该向哪些群体倾斜。具体来说,就是不明确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相比得到的利益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收到的损失,以及计划生育家庭最需要的补偿是什么。

(三)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缺失。

中国的人口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反哺”式的养老方式延续至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减轻了人炸的风险,但是也为一些家庭增大了风险。独生子女家庭一旦子女不幸夭折,父母将面临老无所依的风险,养老问题严峻。政府虽然对失独家庭持续关注,但是只是停留在一些具体政策的细枝末节上的修改,难以彻底解决失独家庭的多重性的生活难题。而且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每月每人给予一至两百元补贴,但在年龄方面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而这样的经济救助和年龄门槛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二、构建利益导向机制的建议

(一) 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导向的覆盖面。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导向计划生育的覆盖面不足,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基层计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加强与卫生部门和保险部门的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把民生普惠政策和计生优惠政策链接起来,扩大政策覆盖面。

(二) 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奖励的力度。

对独生子女的奖励要实时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工资水平对独生子女家庭的补助程度进行调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利益导向政策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例如,我国现在实施的独生子女奖励费制度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定下的,其标准是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准定下的。然而时隔30多年,物价和工资水平早已上涨几倍,但是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费却基本上维持当时的水准,这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奖励力度太小,该项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力度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加强,使计划生育经济利益导向政策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从人们的现实经济利益出发。

计划生育的经济利益导向机制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要认识到家庭的迫切需求所在,政策的“惠民”奖励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当前对于一个家庭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住宅问题,房价过高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难题之一。政府可以借鉴韩国1978年对拥有两个子女并接受手术的家庭给予有限分配住宅的权利的做法,对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晚婚晚育家庭在购买房子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当前家庭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孩子升学问题成为一个家庭面临的难题之一,我国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借鉴新加坡的做法,规定独生子女家庭子女享有新生入学报名优先权,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确保其受高等教育。此外,政府还可以在就医、就业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类似于这样的比较实际的经济优惠政策,可能比每个月随工资发放的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现金奖励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人们对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很多。

(四) 健全养老保障机制。

首先,要发展社会性的养老,包括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我国提倡家庭养老,但家庭养老体系中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困境重重,尤其是失独家庭。社会养老能够为家庭养老提供一定的补偿。在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上,对失独家庭要做出适当调整,比如,在医疗救助方面给予失独家庭患者比一般患者优越的制度性保障;为失独家庭单独建立养老院等。此外,为减轻独生子女伤亡或伤残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以出资为独生子女办理平安健康保险,为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经济保障,保障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老年的生活质量。此类政策能够让人们享受到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优惠,而没有万一失独之后沦为弱势群体的风险,使人们自觉实施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发挥作用。

三、总结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倾斜的政策和法律,为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带来奖励和补助,使其得到比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更多的经济利益,分享到“人口红利”,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本文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改进建议,希望对有关部门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理论基础探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3,(2).

篇2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为了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动“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政策:一、奖励扶助保障政策

1、农村独生子女户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十四周岁,每月领取独生子女保健费10元。由区计生局负责落实。

2、对农村符合生育二孩条件但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一次性办理2000元的奖励储蓄直至育龄妇女年龄到49周岁时,一次领清本息。由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落实。

3、对农村双女结扎户并领取《双女结扎户父母光荣证》的父母各办理2000元的养老储蓄,其母亲年龄到49周岁时一次领清本息。由区财政局、计生局负责落实。

4、领证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父母双方在农村的补助5000元,其中区上补助2000元,乡镇政府、街道办补助3000元,各相关部门也应给予必要的扶助。

5、对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的,每月发给夫妇双方各50元的扶助金,直止亡故。由区财政局、计生局负责落实。二、优惠政策

6、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领证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的两个女孩免收杂费,由区财政局、教文体局、计生局负责落实。

7、对农村领证独女户和双女结扎户子女在高中入学时,录取分数线下调20分。由区教文体局负责落实。

8、在分配集体资产收益和财物时,对独生子女领证户增加一个人份的分配份额,双女结扎领证户增加半个人份的分配份额。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落实。

9、每年免费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含流动人口的家庭妇女进行一次妇女常见病普查。由区计生局负责落实。

10、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在申办营业执照和缴纳工商管理费时,各减免10%。由杨凌工商局负责落实。

11

2、在区劳务输出培训中,免费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进行培训,并在劳务输出时减免有关手续费。由区人劳社保局负

责落实。三、优先政策

1

3、对男到纯女户家结婚落户的,享受本村村民同等待遇,户籍管理部门和乡村要积极为其办理户口迁转手续,对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的优先批划宅基地。由区公安分局、国土局和乡镇政府、街道办分别负责落实。

1

4、对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在各类企业招收从业人员或劳务输出时,优先照顾和招收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的夫妇或其子女。由区人劳社保局负责落实。

1

5、领证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领证户的孩子在参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工作安置时优先照顾。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劳社保局负责落实。

1

6、对家庭困难的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优先给予困难救济,优先纳入低保和特困户建房范围。由区民政局负责落实。四、帮扶政策

1

7、区上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帮助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双女结扎领证户脱贫致富。由区计生协会和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负责落实。

篇3

一、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现状

**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辖6镇9乡(其中瑶族乡1个),202个村,人口18.3万,是一个农村边界小县。全县境内有1—14周岁领证的独生子女家庭3839户,已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2945户,兑现率为76.71。其中农村1—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344户,占独生子女家庭总数的8.96,已兑现38户,兑现率11.05;夫妻有工作单位的独生子女家庭2945户,占独生子女家庭总数的76.71,兑现率为100;夫妻双方均无工作单位(包括企业改制下岗人员)的独生子女家庭550户,占独生子女家庭总数的14.33,兑现率为0。

二、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不平衡。其一,__县是一个农业县,农耕面积占80以上,在八十年代初正是时期,田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每多分一份土地就成为了农民最实惠生活的保障。因而在八十年代初对当地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便采取了多分一份责任山和一份责任田的优惠政策,以奖励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并收到良好的成效。据史料记载,湖南省于1982年出台了湘政发(1982)36号文件,当地县委、政府在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下发了酃发(1982)29号的文件,明确规定:在土地和山林承包,延包时对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降低承包产量,减少上交提留。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当时农村责任山田承包到户的独生子女户来说是一项最有现实意义的举措。从而带动了一大部分农户自觉的实行计划生育,主动的放弃了再一个孩生育的想法,并主动到当地政府部门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大多数青壮年由原来以在家务农为主逐步开始劳务输出务工经商,农村家庭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多拥有一份田、土、山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1990年《条例》颁发后,农村推行只生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户逐渐增多,对八十年代出台的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县1990年以前农村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138户,他们都享受了多分一份责任田或多分一份责任山的待遇。1990年以后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344户,只有38户独生子女家庭以多分一份责任田或多分一份责任山的形式兑现了独生子女保健费,其他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兑现,由于责任山、责任田50年不变,无法进行其调整,乡政府又无此财力去解决,其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兑现成了“空中楼阁”无着落。

(二)纯居民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难。1994年以前的纯居民独生子女家庭,各地按要求兑现了保健费,但1995年以来,因蓝印户口、小城镇建设、城区扩建征地等原因,纯居民独生子女家庭达到550户,兑现率为0。其原因是这些纯居民独生子女家庭95以上的户籍地和现居地在城区乡镇,按《条例》规定,其独生子女保健费的支付属所在城区乡镇人民政府担负,每年约背负3.3万元的纯居民独生子女保健费,可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此外,小城镇建设、城区扩建征地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的“农转非”,其独生子女保健费要在落户所在乡镇政府承担,他们深感是额外负担,既不接受也不支付,致使纯居民独生子女保健费无着落、难兑现。

(三)工业、企业改制后分流下岗人员独生子女保健费落实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县大部分工企实行了改制,部分人员一夜之间由国家工人成为了无业人员,其分流下岗理应为顺潮流而行,人们无可非议,但这些独生子女保健费却无法兑现到位。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认为工企改制是政府行为,其保健费应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解决。县有关主管部门却认为工企改制后的保健费应按《条例》规定,由乡镇政府支付或由政府主管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担。县计生部门也因县财政资金缺口较大,无力解决和承担全部的独生子女保健费的兑现问题,只能起协调和桥梁作用。

三、解决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问题的途径

(一)强化政府职能,增强独生子女奖励扶助的政策利益导向机制,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规范各级独生子女保健费起至时间、范围、标准等奖励与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规定管理程序,充分发挥奖励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促进全县计生工作的开展。

篇4

第二条本优惠政策适用于晚婚晚育对象以及父母系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无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的独生子女户、农村独女户、农村二女户。

界定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规定,以其生育行为发生时,国家法律、法规和省的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为依据。无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的,按1982年3月8日颁布实施的《省计划生育条例》为准。

晚婚指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推迟三年以上依法登记结婚的,晚育指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

独生子女户指已领取乡镇人民政府核发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

农村独女户指父母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公安部门界定为农业户口,放弃再生育指标,女儿已满十四周岁,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或知情选择落实可靠避孕措施,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包括已生育一男孩按政策规定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而放弃生育指标,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

农村二女户指父母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公安部门界定为农业户口,父母一方已落实绝育手术或女方已绝经的家庭。

第三条凡属下列特殊情况的家庭可以享受本优惠政策:

(一)曾生育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规定,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家庭。

(二)合法收养子女(含1992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后,现合计为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家庭。

(三)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规定,再婚前后合计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家庭。

第四条晚婚晚育的应予奖励和照顾。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一方晚婚的,由一方享受晚婚假;晚育的,增加晚育假三十天(不包括劳动法规定的九十天产假),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其他居民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村(居)民委员会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乡镇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下列奖励和照顾性政策:

(一)享受二孩生育指标而放弃生育的,一次性给予二千元奖励。

(二)对一至十四周岁的独生子女,每年给予二百元的奖励。

(三)独生子女入托、入园保育费每学期给予一百元报销。

(四)女方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哺乳假,工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第六条农村独女户、农村二女户可以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一)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二)免费享受农业、林业、水产等部门提供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其种植、养殖项目优先列入规划,优先安排贷款,享受贷款贴息;渔政渔监部门免收管理费。

(三)从年度开始,给予其父母一方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已在个体、集体企业或其它单位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不再享受该条优惠政策),缴费基数按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个体工商户缴费标准执行。县财政每年给予补助参缴数额的三分之一(不包括补缴部分),最长不超过十五年。

(四)其女儿在本县范围内就学的,初中升普通高中给予降低十五分录取,初中升省级重点普通高中给予降低五分录取(不含择校生)。

(五)已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独女户、农村二女户,其女儿考上全日制重点大学本科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三千元,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二千元。

第七条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县内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时,独生子女户、农村二女户的子女给予加二分,计入最后总分。

第八条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二女户,除享受本办法第六、第七条有关规定外,还可以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一)其十四周岁以下的子女,免费享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每年组织的健康体检。

(二)其子女在本县范围内就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助学金或奖学金。

(三)优先享受县科技农业开发、效益农业开发、下山异地脱贫等项目。

(四)其父母凭计划生育与卫生部门联合发放的《计生优惠证》在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金乡医院、宜山医院、马站医院等医疗单位就诊享受“一免四减半”服务,即免收普通挂号费、三大常规(血、尿、便)和X光透射检查减半收费;在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各乡镇计生服务站,享受“两免四减半”服务,即免收普通挂号费和生殖健康、性健康咨询服务费,三大常规(血、尿、便)和B超检查减半收费。

(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承包农村的土地、山林和集体企业等项目,独生子女按双子女计算。

第九条计划生育家庭中的六十周岁以上老人,优先进敬老院,并给予定期慰问。

第十条县政府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主要用于独生子女、农村二女户女孩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夫妻不再生育等对象和其他特殊情况的扶持:

(一)独生子女家庭其子女十四周岁以上死亡的,或农村二女户家庭中有一个女孩死亡的,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抱养子女的,给予一次性补助一万元。

(二)独生子女家庭其子女十四周岁以下死亡,父母失去生育能力,给予一次性补助一万元。

(三)独生子女家庭其子女、农村二女户女孩意外伤残,经有关部门鉴定伤残等级达六级以下的,给予一次性补助三千元;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给予一次性补助五千元。

(四)独生子女户、农村二女户父母一方死亡,子女未满十八周岁,其父母另一方未再婚的,每年补助一千元至其子女年满十八周岁止。

(五)独生子女户、农村二女户父母一方发生意外伤残,经有关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每年补助一千元至其子女年满十八周岁止。

第十一条计划生育优惠政策通过下列途径予以兑现:

(一)本办法第五条一至三款规定的优惠政策由享受政策的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或夫妻一方亡故的,奖励费由另一方所在单位全数发给。夫妻离婚后的独生子女奖励费,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单位发给百分之五十。如再婚后家庭子女已超过一个的,不能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已享受的不退。

(二)本办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的优惠政策,由申请对象凭《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和社会保障局开据的投保凭证,报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经县计划生育局审核后,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给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发给符合条件的人员。

《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由农村独女户、农村二女户个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计生局审核,县人民政府核发。

(三)本办法第六条第四款规定的优惠政策,由申请对象凭《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报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经县教育局、计划生育局审核后,由县教育局在录取新生时给予兑现。

(四)本办法第六条第五款规定的优惠政策,由申请对象凭《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全日制大学本科入学通知单及其它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经县计划生育局审核后,从县计划生育公益金专户中直接支付。

(五)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优惠政策由县组织、人事部门在招工、招干中凭申请对象提供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给予兑现。

(六)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优惠政策,由申请对象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光荣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经县计划生育局审核后,从县计划生育公益金专户中直接支付。

第十二条本优惠政策的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通过张榜公布、逐级审核、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开性与公平性。

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资金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篇5

为广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关爱活动,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现对全镇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育关怀为平台,以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为目的,拓展计生惠民空间,全面推进和谐计生,使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和“幸福家园”建设之中。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宣传倡导和政府关爱,我镇今年生育人员和计生干部先行参与计划生育系列保险,鼓励14周岁以下独生子女和流动人口参加计生系列保险,圆满完成县下达的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任务。

三、主要措施

1、强化宣传倡导

利用广播、有线电视、会议、计生干部上门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好处和各险种理赔标准等,切实增强广大干群对参加计划生育系列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2、筛选优化险种

结合我镇实际,选取以下险种:当年符合政策生育人员选取母婴安康保险,镇村计生干部选取意外伤害保险,部分流动人口选取意外伤害保险,部分计生家庭独生子女选取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

3、实行政府贴补

母婴安康保险:系符合政策规定生育的由政府贴补每份10元。

村级计生专、妇联主任干意外伤害保险:每份由政府贴补100元。镇分管负责人,计生站工作人员保费由政府承担。

部分流动人口意外伤害保险:每份由政府贴补30元。

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每份由政府贴补10元。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一律纳入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

以上贴补均从社会抚养费返还经费中列支。

四、工作步骤

1、母婴安康保险:分别在发放《一孩生育服务卡》和《二孩生育证》时组织实施。

2、计生干部意外伤害保险:在5月底前一次性实施。

3、部分流动人口意外伤害保险: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组织实施的同时,村级计生专干、妇联主任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4、计生家庭独生子女意外伤害保险:各村(居)专干、妇联主任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群众自愿投保。独生子女困难家庭赠保单,由各村(居)上报登记表,经审核后予以办理。

五、实施原则

1、坚持宣传倡导与个人自愿相结合。

2、坚持个人出资与政府贴补相结合。

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本区户籍或在本区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公民。

第三条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采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条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第二章综合管理

第五条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本区人口发展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并进行考核,给予奖惩,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第七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公安、工商、人力资源、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城建、交通、民政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作组职责要求,齐抓共管,实行综合治理。

第八条稳定和加强基层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按照常住人口和规模比例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并按规定配足公务员。每个村(居、单位)至少配备1名计生服务员,人口1800人以上的大村至少配备2名计生服务员。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执行本办法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措施,并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安排必要经费用于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民委员会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应成立计划生育协会,配备专职副会长,协助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条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实行村(居)民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社区、村(居)委员会设立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配备计划生育专职服务员,村(居)民小组设联系员,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一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有关单位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可以采用村规民约、合同、协议等方式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应当实行政务公开,安排再生育前应当公示,接受群众评议、监督。

第十三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保障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四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推迟3年以上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十五条男女双方均未生育,经依法登记结婚,夫妻双方可以自愿安排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应当及时为其发放一孩《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

第十六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严禁不符合法定条件者生育。

第十七条符合《省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夫妻,可以向双方所在单位或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取《申请再生育表》,经生育管理所在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后,报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再生育表》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二孩《生育证明》,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其他特殊情况的生育,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

凡夫妻是再婚的,必须持离婚证复印件(是丧偶的要有死亡证明)和结婚证复印件,方可申报审批。

第十八条生育管理所在地一般为女方户籍所在地。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的,生育管理所在地为男方户籍地(男方入赘的为女方户籍所在地)。

女方离开户籍地,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经女方户籍地向现居住地履行委托手续后,由现居住地进行生育管理服务。

第十九条严禁非法收养子女。非法收养子女的,责令当事人在5个月内改正,5个月内未改正的,按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处理。

第四章技术服务

第二十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室)和各项制度,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第二十一条乡镇每年至少为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一次B超服务;当年放置宫内节育器,至少免费提供二次B超服务。

第二十二条依法开展孕产期保健、助产接生业务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查验孕产妇的《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发现无《生殖健康服务证》或《生育证明》的,应当在事前及时报告孕妇所在地或医疗卫生单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共同做好工作,落实补救措施。

第二十三条对接受节育手术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可享受下列假期,假期内工资、奖金照发。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当日起休息2天;摘取宫内节育器者,当日休息1天;皮埋术者当日起休息5天;

(二)输精管结扎者,休息7天;输卵管结扎者,休息20天;产后输卵管结扎者增加产假14天;

(三)采取避孕节育措施失败意外妊娠而落实补救措施的,妊娠3个月内的,休息20至30天;妊娠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休息50天;杜绝大月份引产;

(四)因配偶接受绝育手术需要照顾的,经手术单位证明,所在单位可以给予7天护理假。

第二十四条对接受节育手术的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以及因节育措施失败怀孕需采取补救措施的,所需手术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销;有条件的可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具体办法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规定。

第二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实施计划生育节育手术费和并发症治疗费用,具体办法参照《关于印发*市区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湖政发〔2005〕151号)规定实施。

第二十六条接受绝育措施的夫妻,因特殊情况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并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或所在单位证明,经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施行复通手术,手术费用自理。

第五章奖励与保障

第二十七条晚婚晚育的,应给予奖励和照顾。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男女双方晚婚的,增加婚假12天;晚育的,女方增加产假15天,男方可享受7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第二十八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已采取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的夫妻,经夫妻双方申请,社区、村(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核实,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计生办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已从乡镇、街道计生办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离婚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所在单位发给50%。

再婚夫妻再婚前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再婚后不再生育,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第二十九条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的,不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但经单位批准,可享受哺乳假或产后1年假期。

第三十条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审批宅基地、山林承包、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城市建设征用土地等利益调整时,独生子女按2人计算。乡镇、街道扶贫应当把贫困的独生子女户作为重点对象;农技部门应积极为计划生育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计划生育贫困户脱贫致富。

第三十一条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有条件的可从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给予奖励和照顾,可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改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金或助学资金,具体标准由乡镇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以享受下列一项待遇:

(一)领取每年不少于10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年起至子女14周岁止。女方产假期限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可以给予6个月的哺乳假,工资不低于本人工资的80%发给,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二)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给予女方产后1年假期(含法定假期),工资照发,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

第三十三条中心城区(限5个街道)无业失业人员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从领证之日起至子女14周岁止,到所在街道领取独生子女奖励费。一方失业每年可享受奖励费30元,双方失业每年可享受60元,奖励费由区财政支付。

第三十四条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计划生育公益金由社会资助、财政投入等方面组成。计划生育公益金主要用于救助特困、伤残等特殊情况的独生子女家庭。

(一)独生子女因意外事故死亡、其父母已无生育能力且未领养子女的家庭,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投保5000元,经费由区财政支付。

(二)农村享受低保政策且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每年救助500元/户,救助费由区财政、乡镇财政各支付50%,其子女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区财政可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学费补助。

中心城区(限5个街道)城镇享受低保政策且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每年救助500元/户,救助费由区财政支付,其子女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区财政可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学费补助。

(三)对残疾的独生子女高考录取中专的可一次性给予500元学费补助,考取大专以上的可一次性给予1000元学费补助,经费在区慈善基金中支付,由区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四)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的0-14周岁的独生子女本人,在符合报销规定的前提下,住院医药费在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提高20%,经费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

(五)实施独生子女父母患病救助制度。对患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尿毒症透析治疗、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结核病、精神类疾病等5个病种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合作医疗报销的基础上给予救助,所需经费在计划生育公益金中列支。

第三十五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给予其他奖励。

第三十六条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5年以上,连续3年未出现违法生育、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社区)计生服务员,经公示群众无异议,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每人1000元奖励。

第三十七条乡镇、街道、村、社区(居)被“一票否决”的,主要负责人、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负责人,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和“称职”等次;1年内取消各类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不得提拔和晋升职务;任期内被否决两次以上的,予以降职或免职;已提拔或转(调)任后发现有“一票否决”情形的,予以追溯否决。

第三十八条违反《省条例》规定生育的,按《省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由区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实施。

篇7

为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优待政策,根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有关问题的通知》(**人口联〔20**〕3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奖励对象及标准

1、奖励对象:**市只有一个子女且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并于**年8月15日以来实行计划生育,且已办理了退休手续。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于20**年**月1日以后死亡的,享受退休一次性奖励。

2、奖励标准:退休后发给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资金来源

1、属于党政机关、市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由市财政支付;

2、属于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由单位支付;新晨

3、属于企业职工的,由退休时所在企业支付。其中属于**市市属企业改制、破产时的职工(城镇职工),在企业改制、破产前(含改制、破产时)退休的和在企业改制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未录用且不享受经济补偿金和一次性安置费而实行提前退养的,由市财政从改制调剂资金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统筹解决。

三、奖励资格审核确认及奖金发放程序

1、个人申请。独生子女父母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向单位(原单位不存在的,向原隶属市直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四份),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退休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其它证明独生子女父母身份的材料等证件、证明。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于20**年**月1日以后死亡的,由其配偶或者子女、父母代为申请,除需提供以上证件、证明外,还需提供由单位或相关部门出具的独生子女父母死亡证明、申请人与死亡人关系证明。

2、单位审查。独生子女父母单位对其婚育状况、退休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在单位张榜公示**日;属于改制、破产企业职工的,由原隶属市直主管部门对其婚育状况、退休情况等进行审查,张榜公示**日。经公示群众无异议的,由单位或原隶属市直主管部门负责人在《申报表》上签字盖章。

3、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核实。申请人持经单位或市直主管部门审查后的《申报表》及申请人有关证件、证明到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审核。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对申请人实行计划生育情况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由计生办主任在《申报表》上签字盖章,由申请人将相关材料上报市直主管部门。

4、市直主管部门统计汇总。市直主管部门汇总填写《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情况统计表》(以下简称《统计表》,一式三份)。并将《申报表》及《统计表》一并送市人口计生局审批。

5、市人口计生局审批。市直主管部门将《统计表》及《申报表》送市人口计生局,市人口计生局对上述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批备案。属于单位负责支付的将《申报表》及《统计表》退还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市直主管部门备案、存档;属于市财政负责支付的将《申报表》及《统计表》送市财政局核准、存档。新晨

6、奖励资金发放。属于单位负责支付的,由单位直接发放给奖励对象;属于市财政支付的,由市财政局将奖励资金拨付到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市直主管部门,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市直主管部门负责发放到个人。

20**年9月30日以前符合条件的于20**年11月按以上规定程序上报、审核、发放。以后新增奖励对象,于每年1月份申请、审核,4月30日前兑现上年度退休人员奖励。

四、奖励落实的监督

成立由市政府主管计生副市长任组长,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改制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对奖励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虚报、冒领奖励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

篇8

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绍兴县的强项。历届县领导高度重视,亮点纷呈。不仅获得首批“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还被、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两次授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称号。

但美中不足,绍兴县人大常委会听到一些反映,有些地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没有完全兑现,个别地方甚至10余年没发放过奖励费了。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民生,一点也不能马虎。2008年1月23日,绍兴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把听取和审议计划生育工作报告列入当年常委会重点监督内容。

终于,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下,绍兴县出台了《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管理意见》,由政府“买单”,全面兑现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不起眼”的权利被悄悄剥夺

2008年春节刚过,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刘越英一行,马不停蹄地赶赴平水、钱清等地调研。结果发现,正如民众所反映的那样,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已经长期没有领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了。

20世纪90年代,逢年过节,平水镇政府总要买些脸盆、铝锅和寝具等,作为奖励送到独生子女家中。“当时农村独生子女还不多,这些奖品非常引人注目,而且经费也基本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平水镇的计生干部这样告诉刘越英。

后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镇里就不再统一发了,一般都由村里组织发奖金。“经济效益好的村,多发些,不好的,少发些。有发实物的,也有发现金的。现金有发20元、30元的,也有发50元、100元的。”据了解,平水镇28个村中,多数村都没有按规定足额发放奖励费,有的村不发奖励费已有10余年之久。

对此,不少村民很有意见。平水镇上灶村一村民曾打市长热线电话说:“别的镇都发了独生子女奖励费,我们村为什么不发?”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文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可以领取每年不低于10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是公民依法应该享有的权利。

那么,政府为什么无视公民权利,不按规定发放奖励费?平水镇的计生干部向刘越英道出了缘由:“最主要是财力不足所迫,没有钱,我们想发也发不了啊。”

据悉,2003年前后,绍兴县为了扩大行政村规模,将一些自然村进行了合并。奖励费发多的和发少的村并在一起,出现了“摆不平”的现象。一些村干部左右为难,如果按多的发,财力有限,按少的发,曾经发多的村民又有意见。这些问题在贫困村更为突出。于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就这样在一些村被搁置了。

“除了财力不足,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平水镇的计生干部进一步介绍:“有的村干部认为,不发或者少发奖励费的问题各地都有,我们县还算是发得多的;有的则说,现在即使不发这100元奖金,计生工作照样搞得不错,何必自寻麻烦……”

据了解,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未发放的问题,不仅平水镇有,其他山区镇也或多或少存在,尤其是76个贫困村中,多数没有兑现该项奖励。王坛镇25个村,只有新联、越联、青坛、南岸、新华5个村发放了独生子女奖励费。事实上,除了普通村民,不少职工也因为企业转制而奖励落空,而一些无业居民就更拿不到这笔奖金了。

这一调查结果,令绍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感不安。参与调研的刘越英委员眉头紧蹙,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说:“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群众做的,群众都做到了,可为什么政府部门却不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兑现奖励费呢?”

“每年100元的奖励费,虽然不算多,但这是公民的权利。不依法发放奖励费,就是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一种剥夺。”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林土一针见血地指出,“保障公民享受合法权利,是政府的职责,更是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内容。”

直面问题 有效监督

监督政府发放奖励费,保障独生子女家庭依法获取奖励费,这项工作并不好做。但绍兴县人大常委会知难而上,对此展开了有力的监督。

全县全面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到底要多少钱?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先摸清情况。2008年3月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林土明确指示县计划生育部门立即开展工作,查清情况。

400万元!初步所需资金很快就估算出来了。“这点钱可以解决,也应当解决!” 徐林土和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一步坚定了监督好该项工作的决心。

2008年3月25日,绍兴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会议,重点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情况报告。

贫困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未全部兑现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审议时,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直言不讳,直接指出了不兑现奖励费的不合法、不合理、不合情:

“100元数目不大,但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这种不发奖励费的做法,政府失去的比独生子女家庭失去的更多,独生子女家庭损失的只是钱,而政府损失的是信誉。”

徐林土主任也表示:“对于优惠政策未到位的村,要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情况,采取措施,保证独生子女家庭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励和补助。”

审议意见被郑重地盖上了绍兴县人大常委会的鲜红印章,并被迅速送到了县政府及相关部门。

县长冯建荣看了审议意见后,立即要求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尽快兑现奖励费。

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的跟踪监督与政府部门奖励费兑现工作同步展开。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刘越英等多次去计划生育职能部门询问情况,了解进度。

很快,2008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便拿到了县政府办公室《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管理的意见(草案)》。看到文件草案已经完全落实了审议意见,独生子女奖励费兑现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时,刘越英满意地笑了。

2008年6月,县政府办公室便正式颁布实施《关于独生子女奖励费发放管理的意见》,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财政支持做出了明确规定:凡贫困村的独生子女奖励费,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其他行政村,由镇政府承担;凡企事业单位职工,单位能发的由单位发,单位无法落实的由镇政府发;非农对象的无业居民,由镇政府负责发放,县政府给予补助。困扰多年的财政支持问题,终于有了着落。

6月30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下发了《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实行补贴和奖励的实施办法》,全县500多名计生干部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核对工作。当年10月,经过村上报,镇(街道)核实,确定全县400个社区46746户家庭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对象。从此,全县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开始全面发放。

将权利还给公民

2009年1月9日上午,阳光灿烂,柯岩街道永进村村委会主任莫德勇和计生干部一行,一一上门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莫德勇首先来到村民莫秀凤家。莫秀凤只生了一个女儿,按照政策在一定间隔期后可以生第二胎,但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还是只生一个。莫德勇向莫秀凤递上奖励费后,莫秀凤连说“谢谢”。据了解,该村共有独生子女家庭201户,发放奖励费15550元。另外,该村还对24户放弃再生育的独生子女户每户再奖励500元。平水镇祝家村的村妇女主任丁芳说:“过去伢下去做计生工作,有些群众理也不理伢,现在政策兑现后,伢要他们领证,他们就问要办哪些手续。”

地处南部山区的王坛镇,则将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与育龄妇女健康检查结合起来,既节省时间,又做好了妇女健康检查工作,一举两得。

据统计,绍兴县共发放2008年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415万余元,其中由县、镇两级财政支付390万余元,企事业单位支付25万余元,全县46746户独生子女家庭“一户不少”地拿到了奖励费。

篇9

关键词:独生子女政策;贫困;风险。

一、引 言。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长期的反贫困研究中,社会因素,其中包括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的贫困常常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屏蔽。实际上,中国目前所遭遇的贫困问题,多与长期推行不当的社会经济政策有关。例如,城乡与地区之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城乡与区域隔离性制度安排的结果。因此,消减贫困首先要从制度重构开始。

就人口与贫困问题的关系而言,多子女家庭在孩子较小时往往负担较重,经济上一般不如少子女家庭。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多子女家庭由于劳动力丰富,相对于少子女家庭而言,有更多的人为家庭与社会做贡献,情况就会逐渐发生逆转,原先多子女在家庭经济上的劣势不仅逐渐被消除,而且最终可能赶上并超过少子女家庭。因此,从短期看,少生对消减贫困是有利的,然而长期地看,由于家庭劳动力资源缺乏,使得少子女家庭更易陷入贫困陷阱而不能自拔。

二、独生子女政策与贫困。

计划生育对消除贫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硬币也有另外一面,计划生育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随着时间推移,因计划生育或独生子女政策而导致的部分家庭的贫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宏观视角1.劳动力短缺。

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推行,必然导致持续低生育率甚至超低生育率时代的加速到来与人口结构的畸形,并迟早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中国由劳动力过剩到劳动力短缺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或将要来临。[1]虽然中国劳动力供给从过剩到短缺的转变因世界经济危机而被推迟和暂时被“遮蔽”掉,然而世界经济危机一旦过去,当世界经济重回正常增长轨道时,中国的劳动力短缺也将因此而加速显露出来。①如果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话,未来经济可能因人口过度老化与劳动力短缺而陷入结构性衰退的陷阱。[2]

2.劳动力培养成本上升。

一个孩子家庭的单位养育成本显著高于两个孩子家庭的单位养育成本,两个孩子家庭的单位养育成本要高于三个孩子家庭的单位养育成本,以此类推。由此可见,孩子养育边际成本具有递减效应。“经济学者认为,在美国这样的主流家庭养育三个孩子的社会,养三个孩子的花销只相当于养一个孩子花费的1·6倍,可三个孩子长大后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却是一个孩子的三倍。”[3](P216)没有证据表明生育一个孩子就比生育两个孩子养育得更好,成才比例更高,实际上,独生子女可能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养育孩子的边际成本递减,而对社会的边际贡献不变,这相当于养育孩子的(社会)边际净收益(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是递增的(与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递增类似,同时与以往研究所揭示的家庭生育边际收益递减并不矛盾)。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单位劳动力培养成本极大化,从而削弱了其经济竞争能力。因此,长期地看,独生子女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是负面的。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培养成本大幅上升,不利于经济增长与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对脱贫致富不利。

(二)微观视角。

1.独生子女家庭劳动力短缺,影响家庭致富。

在妇女生育率较高,大大超过更替水平时,适度的少生可以降低家庭对子女的抚养压力,妇女受家庭拖累减少,更可能在生育后重回工作岗位,参与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有利于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是,少生绝不意味着只生一个孩子,生育数量过少从短期看暂时减轻了家庭的抚养负担,但从长期来看,必然导致家庭劳动力缺乏,不仅影响家庭致富,而且还有可能因此而陷入贫困境地。因此,笼统地说“少生快富”是缺少事实依据的。在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多生孩子可能影响致富,少生、甚至只生一个孩子同样可能影响致富。

独生子女家庭劳动力资源短缺,长期地看,对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是不利的,或者说影响家庭致富。调查表明,由于劳动力缺乏,独生子女家庭不仅难以致富,而且还成为贫困家庭主体。例如,“2008年,安徽省铜陵县2945户低保家庭中,计划生育家庭达2503户。低保户中计划生育家庭高达85%”[4](P120)。“独生子女家庭特困户873户,占特困家庭总数的88·09%”[5]。

2.“因超生受处罚致贫”与“因超生受处罚返贫”。

独生子女政策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违法生育者。因超生而面临数额庞大的经济处罚而使生活陷入贫困境地、多年翻不了身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体制内人员,还可能面临开除公职与开除党籍等处分。长期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因超生受处罚致贫”与“因超生受处罚返贫”

现象不仅长期存在,甚至会比“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还普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某些人眼里,“社会抚养费(只)是第二生产力”。[6]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3.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而陷入贫困。

“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但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独特之处在于:独生子女一旦意外伤残、重病、死亡,特别是成年开始挣钱养家的独生子女意外伤残、重病、死亡,不仅给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父母精神以致命打击,并因此而陷入绝境。[7][8]如果说在父母生命周期早期出现的生存风险可以通过补偿性生育得以消解,在生命周期晚期出现的生存风险则因为父母年龄已大而丧失了补偿性生育的可能。例如,广州市现有2300多位母亲已经49周岁及以上的独生子女夭折家庭[9](P75);“重庆市有中年丧子(女)的独生子女父母13574人,其中城市6267人,农村7307人。重庆市北碚区等13个区县建立联谊会和会所,加入联谊会的中年丧子(女)群众有5000余人。”[10](P104)。投资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风险防范原则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就决定了没有选择,只能将唯一的鸡蛋(独生子女)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这是一个“瓷鸡蛋”,一不小心就会被打碎。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政策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把所有的希望与责任都压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家庭生存风险就要小得多。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异常脆弱。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构成国家的数以亿计的细胞是脆弱不堪的,甚至是存在严重缺陷的,由这些细胞组成的国家会强大吗?

4.亲属关系网络缩小。

独生子女本身使得家庭的亲属关系网络缩小到极致。一旦独生子女家庭遭遇困难或不测时,来自于亲属关系网络的支持就大为减少,家庭依靠传统亲属关系网络的抗风险能力会降低至极致。此时,如果社会支持不能及时跟上,极易使独生子女家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有调查表明:贫困独生子女家庭一旦遭遇困难,绝大部分向亲属求助。独生子女家庭响应国家号召,由此减少的包括亲属关系网络等在内的社会支持资源的减少理应由政府来填补。[1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以血缘、家族为纽带的救助模式,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5.老年贫困与养老没有着落。

独生子女及其父母面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风险、独生子女责任最大化风险、独生子女自身养老风险与家庭经济支持能力弱化风险,因而陷入老年贫困与养老没有着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老年人非正式经济支持主要来自于子女。

父母年老以后非正式支持的多少、生活水平的高低依赖于子女数的多少和子女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子女越多,老年父母得到各方面赡养的机会及数量也就越多。独生子女父母因子女数过少,来自于子女的非正式支持普遍不足,陷入老年贫困陷阱的可能性因此而大大增加。成年独生子女的意外伤残与死亡,更使其父母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老年期的非正式经济支持。

6.身心健康受损而贫困风险增大。

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得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受损的风险不是减小了,而是被放大了。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绝大部分超生者都是在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孕育生命与成长的。超生者及其超生子女遭遇普遍的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其次,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百姓的“生育空间”被挤压至极限,再加之性别偏好,必然导致性别选择性人工流引产现象的增多,这本身对孕妇的身心健康构成较大的伤害。再次,对超生者的经济处罚,使部分家庭因此而陷入贫困境地,家庭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幅度下降,甚至因此而陷入营养不良的境地。第四,在一个有着重男轻女传统的国度,独生子女政策本身使得更多的妇女因没有完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历史责任”,而更易遭受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歧视。第五,大部分地区要求对夫妇再生育原因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再生育夫妇的某些隐私在“张榜公布”与“接受群众监督”中被公开暴露出来,给当事人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最后,强制推行的“一环二扎”,给部分节育夫妇留下了手术后遗症,劳动能力下降,医疗费用上升,陷入贫困风险增大。身体素质好不一定就能脱贫致富,但健康素质差不仅影响脱贫致富,而且可能因此而陷入贫困的陷阱。健康与疾病问题已成为中国目前主要的家庭致贫因子。

三、讨 论。

(一)独生子女政策的本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对夫妇要求生育两个孩子的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每对妇女生育不超过两个孩了,而没有或很少有夫妇生育二个或者更多的孩了,在此情形下,笔者坚信多数人都会赞成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了政策的。然而,上述假设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不能成立的。人日要可持续发展,其生育率必须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由于总会有人生育二个或者更多的孩了,为了使生育率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在日前死亡率水平下,就必然需要有人只能生育一个孩了。这样,多生与少育相匀_抵消,生育率才有可能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再加之许多人认为“允许生两个,就会生二个‘,井o n1是出于这样的思维逻辑,中国的独生了女政策便因此而诞生了。但如果仔细推敲,自然会发现,因为有人想生育多个孩了,事实上也生育了多个孩了,因而就要剥夺人们生育两个孩了的权利,仅允许他们生育一个孩了,这样的政策某种意义上是以一部分人作为多育夫妇的殉葬品而出现的。i }i(一)独生了女家庭结构的脆弱性。任何社会组织结构都是金字塔型的,金字塔型的社会组织结构意味着稳定与秩序。然而,独生了女家庭结构却是倒金字塔型,其底部只有一个支撑点。当家庭结构上部的压力过于沉重,超过了其唯一支撑点的承受能力,唯一支撑点稍有闪失或本身就存在问题,根本无力支撑家庭结构大厦上部的压力时,家庭结构大厦将顷刻轰然倒下。因此,这种倒金字塔型的独生了女家庭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是不稳定的与经不起风浪的。任何社会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都有其局限性,都有i1,负两方面的社会功能,只是有些社会政策的负面功能潜伏周期较长。与此同时,任何社会政策都有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独生了女政策即是如此,在推行30年后其负功能才加速显现出来。如果说我们以往收获的更多的是独生了女政策所带来的收益(如人日红利加速到来与异常丰厚),那么未来我们将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人日负债异常沉重)。

转贴于

(二)理性与超生。

经过数十年的广泛宣传,己绝少有公民不知道”超生“的后果。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无视超生后果与众多超生者的前车之鉴。

这恰恰说明民众己经意识到独生了女家庭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超生处罚的利益损失,因而众多民众经过缤密考量、精心算计、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后最终还是作出了超生的决定。如此看来,超生者比按政策生育者更理性。

独生了女父母们未必对独生了女家庭风险全然不知,也未必认同独生了女政策,他们只生一个,更可能是屈从于外界压力下的被逼无奈或自我牺牲。体制内人员很少超生与体制外人员很少不超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两类人所面临的超生处罚是很不相同的。

(四)不可持续的社会建构。

独生了女家庭本质上是高风险与不可持续型家庭,独生了女社会是高风险与不可持续型社会。自推行独生了女政策以来,中国i1,处在一个人为建构的高风险社会。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独生了女政策的推行,客观上使得中国少生了许多人,然而我们也因此换来了独生了女高风险家庭的出现。多一个独生了女家庭就多一份风险,少一个独生了女家庭就少一份风险。

如果中国采取的不是独生了女政策而是一孩政策的话,可能因此比现在多出生数千万乃至上亿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会因此而增大,但是我们因此避免了数丁’万乃至上亿的独生了女高风险家庭的出现,也使得人日老龄化与出生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不至于变得像现在这样突出。两者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在这两难的选择中,究竞是哪一种选择更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安康与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呢?

(五)风险规避风险应对与生育政策调整。

风险竹理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一是风险还没有形成时的规避,一是风险出现后的应对。我国日前既面临着如何应对独生了女家庭风险,又面临着规避独生了女家庭风险问题。独生了女家庭本质上是高风险家庭,具有天然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一个人日学意义上的风险社会—独生了女社会: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在加速形成过程中,从而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社会风险。从风险规避角度考虑,应尽力避免独生了女现象的延续。然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早己陷入矛盾陷阴一:一方面,意识到独生了女家庭的结构性缺陷,对包括独生了女家庭在内的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经济补偿,另一方面,仍在继续鼓励更多独生了女的出现。前一种可以看作是风险应对,是对因计划生育而利益受损者的补偿,而后一种则是政府现在花钱为未来政府与家庭购买风险,从任何角度考虑都是值得商榷的。在研究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应该实现从”有病治病“到”无病防病“的思想转变。独生了女政策为中国人日的数量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如何规避风险和降低代价的问题。而其最好方式就是调整现行生育政策,普遍允许一对夫妇至少可以生育两个孩了。虽然即便允许一对夫妇至少可以生育两个孩了,其风险仍然存在,但必须承认,一对夫妇生育至少两个孩了给家庭与社会所带来的风险要远小于独生了女家庭所带来的风险,因而风险被大大降低了。

参考文献

[1]蔡肪。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陈友华。人口红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

[3]易富贤。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M].香港:大风出版社, 2007.

[4]金小桃等。加快建立”生育关怀行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赴安徽省、江苏省的调研报告[A].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生育关怀行动“联合调研报告汇编[Z]. 2009.

[5]陈德祥,马德发。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的调查和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3.

[6]陈友华。独生子女政策潜在的社会风险[J].探索与争鸣, 2009, (7)。

[7]穆光宗。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6)。

[8]潘金洪,姜继红。江苏省独生子女数量测算及其风险分析[ 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1)。

[9]张建等。广东省”生育关怀行动“调研报告[A].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生育关怀行动“联合调研报告汇编[Z]. 2009.

[10]武家华等。广西和重庆生育关怀行动联合调研报告[A].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计生协”生育关怀行动“联合调研报告汇编[Z]. 2009.

篇10

一、落实国家和省级推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1、时间要求:每年3月31日前审核完成,4月30日前录入国家网内。

2、符合的条件:

A、申请人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

B、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

C、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D、申请人年满60周岁。

二、江西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

1、符合条件:

A、女方年满49周岁;

B、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C、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D、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资格确认

本人申请;乡级初审;县级确认。

三、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

乡级人民政府应为农村独女、二女家庭父母中施行了绝育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金。

四、0-6周岁爱心保险

乡级人民政府应为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0-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家庭每年办理一次30元的计划生育爱心保险。

五、农村绝育的独女家庭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农村绝育的独女家庭(含1女户、育龄妇女满45周岁)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成员,由政府买单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六、阳光助学

农村绝育的独女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正在读高中凭户口本和学校证明逐步安排助学金。考取大专以上学院的,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奖励300—600元。

七、农村独生子女、二女绝育户女儿中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