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范文
时间:2023-04-07 05:1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体素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篮球运动-身体素质 篮球运动 身体素质
大部分打篮球的朋友都喜欢很好的身体素质, 每个人的天生条件不同, 但是后天的训练 同样重要,只要你训练刻苦你将会比任何 1 个先天条件好的身体素质出色. 由于乔丹带来的影响大家都比较关心怎么才能跳的更高的问题,那我们先从这方面入 手. 大家首先要搞清大腿和小腿在弹跳上的作用, 总的来说大腿力量足的人跳的高, 小腿力量强 的弹速快. 而大腿力量的训练主要是负重深蹲和半蹲 2 种办法,如果你要练习爆发力,那 么以我个人和教练的建议主要联系半蹲. 至于负重的重量的也是很有讲究的, 根据韦德训练 法来说建议采用金子塔训练法深度刺激肌肉, 每天你只需做 6 组半蹲, 首先你先在有人保护 的前提下测量下你的最大负重是多少,然后第 1 组用最大负重的 60%来进行热身,一般来 讲以 15~20 个为好,不宜过多,然后后面几组以每组提加 10%负重的力度增加,以每组都 做到力竭为止, (所谓力竭就是做到做不动为止,很多初学者感觉到腿部肌肉酸痛就停下了 这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做到完全力竭直到不能完成下个动作为止. )一般来讲每组做半蹲 应该在 8~12 个,如果你感到做完 12 还有力气完成下个动作那说明你的负重不够,可以考 虑加重量. 到最后几组也许你没有力气完成每组 8 个动作的基数, 那么你在做完之后不要停 下来, 立刻做徒手深蹲也是直到力揭为止. 由此训练 1 个段时间你将发现你的弹跳力和爆发 力会有个质的飞跃. 注意:初学者做负重半蹲时一定要双脚脚尖向前.膝盖不能外张或者内屈.后期训练时 为了提高各块肌群的力量可以使脚尖外张成八字或内屈.大腿的训练不能天天进行,建议 3 天练习 1 次,后期可以提高到 2 天练一次,如果你在练习结束后感到腿部发抖不能控制,那 么恭喜你,你今天的训练很成功. 小腿:小腿属于小块肌群可以天天进行训练,也是以负重为主,但是小腿的肌肉不容易 充血,需要多组数,多次数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训练时的负重也是和大腿的方法 1 样, 负重进行提踵训练.每组尽量做到 20~25 个.这样才能使小腿肌肉进行充分的充血. 小腿 训练的前期还是以双脚平行为主, 来全面的刺激肌肉, 注意在提踵的最高点尽量有个短暂的 停顿. 当肌肉有一定的基础了除了双脚平行的训练方法还可以加入双脚内外八字的训练方法 来刺激小腿肌肉 2 测. 饮食:肌肉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日子力,加强营养也是必不可 少的.建议每天实用 6 个鸡蛋以上.如果你还进行了其他部位的力量的训练,
建议你还要加
强蛋白质的摄取. 还有主食的分量也必须增加, 碳水化合物是你体力的来源是你完成训练的 保证. 最后: 除了提高肌肉力量外建议你没事回家拉拉韧带, 强韧的韧带和超强的爆发力是对 应的,如果你的韧带不注意训练的话那么你很容易因为你逐渐加强的力量弄伤自己. 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采用以上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切记注意休息,不可以过激的训 练.只要你可以坚持,那么成为洗篮筐的一员将不是梦想.
篇2
【关键词】身体素质 力量 耐力 柔韧 速度
一、身体素质的定义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机能在肌肉中的综合反映。
二、身体素质的组成
身体素质包括速度、柔韧、耐力、体力等方面。身体素质的好坏一般有两个方面所决定,分别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的适当锻炼。
三、身体素质的测试方法
自测心率:进行一千米匀速跑,在对自己的心率进行测量。评价的标准:如果能够轻松的匀速跑步一千米米,没有过于气喘的现象,说明这个人的身体素质还行。如果心率每分钟在一百至一百三十之间,说明体质非常好。在一百三十至一百四十次之间,说明体质一般。每分钟在一百五十次以上就说明体质非常差劲,必须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测试耐力的方法:首先让两条腿在同一高度的台阶上,让右腿先向上迈两级台阶,左腿跟上持平,然后右腿在向下退两级台阶,保持两至三秒一个来回,如此循环运动三分钟在对自己的脉搏进行测量。评价标准:由于男女在生理上有很大不同,从客观上讲,耐力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男性要求:脉搏次数六十三至七十六为好;七十七至九十为良好;九十一至一百零六为一般;一百零七至一百二十及格;一百二十一至一百三十四为差。女性要求:脉搏次数在七十三至八十六为优秀;八十七至一百为良好;一百零一至一百一十七为一般;一百一十八至一百三十为及格;一百三十一至一百四十四为差。自测体力的方法:做俯卧撑或仰卧起坐。评价标准:俯卧撑:男子十八个,女子十个。仰卧起坐:男子三十个,女子二十个。马步坚持一分钟及格,两分钟良好,三分钟优秀。自测柔韧性方法:两腿伸直分开坐在凳子上,两脚相距四十厘米左右,脚后跟着地,手臂伸直,上体向前倾,用手摸脚尖,如果无法摸到就把两脚之间的距离加大,直到双手能够摸到脚尖,此刻记下双脚距离。对于男性,相距二十至三十厘米为良好,四十至五十三厘米为一般;六十厘米以上为差。对于女性,三十五至四十厘米为良好,五十至五十八厘米为一般,七十厘米以上为差。
四、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
(1)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力量素质是人的一种重要基本素质之一,是进行任何体育运动所无法获取的。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克服阻力和对抗阻力的能力。发展力量素质,可以让身体变得结实、强壮,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看上去更加和谐、美观,在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2)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通常是指一个人在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抵抗疲劳的能力,如果耐力时间越长,证明这个人的体质越强。发展耐力素质主要能够给人体带来两方面的好处,分别是身体和心理方面。从身体将,可以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加免疫力,增强抗疲劳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强化身体。从心理方面讲,可以锻炼人的顽强奋斗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等优质品格。
(3)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速度素质通常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其中,影响速度素质的主要因素包括:身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动作频率和幅度等。发展速度素质,对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反应能力和对身体快速指挥和协调能力,使身体更加灵活,做动作更加迅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发展速度素质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在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期间进行。发展速度素质练习一般要求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因此,要在体力旺盛或运动欲望强烈的时候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练习,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反应速度。主要通过声、光等信号让练习人员作出最快的反应,简单来说,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作出最快反应的能力。动作速度。表示人体在快速完成某个动作的能力。练习的方法包括:A.减小练习难度,加助理法。如顺风跑、顺水游等;B.加大练习难度,发挥后效应作用法。如负重跳后接着做跳跃练习等。位移速度。提高位移速度和提高动作速度以及四肢肌肉的爆发力具有紧密联系。位移速度是指在做周期性动作中,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
(4)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灵敏素质是指人在遇到各种突发条件的情况下身体能够快速做出协调、准确的运动能力。要发展灵敏素质,培养良好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是基础。灵敏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它是人体综合能力的体现。为了发展灵敏素质,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应该从简单开始,等到学员适应以后逐渐增加复杂困难的练习方式。为了更好的发展灵敏素质,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平衡能力等。以下是练习的主要方法:
在跑、跳中做迅速改变方向的各种跑、躲闪、突然起动以及各种快速急停和迅速转体练习等。做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做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用"之字跑"、"躲闪跑"、"穿梭跑"和"立卧撑"四项组成的综合性练习。以非常规姿势完成的练习。如侧向或倒退跳远、跳深等。限制完成动作的空间练习。如在缩小的球类运动场地进行练习。改变完成动作的速度或速率的练习。如变换动作频率或逐步增加动作的频率。做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应答反应的游戏等。
(5)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及相关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如果具有良好地柔韧素质,不但能够快速掌握运动技术,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运动时造成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在发展柔韧素质时,主要通过大幅度的动作对自身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进行拉长,在练习时每个动作要反复做五至十个,并且动作难度要由小到大,在困难增加的每个阶段都会感觉到肌肉的酸胀或疼痛,但至少要坚持八至十秒,并且要持之以恒。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急于求成,练习的时间和次数不要过长,以免给肌肉或软组织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身体素质 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项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年轻有活力、有头脑、活跃而精力旺盛,但这些都是要以健康为前提的。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当代大学生只有有了健康体格,身体素质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才能走上社会,报效国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目前一些学院规定大一学生跑早操,但已经成了一种形式,只要签到就行,只有极少数班级坚持跑步锻炼。由此不难看出在本学期接近尾声体育考试紧锣密鼓的进行时,不少同学开始为体育考试发愁,担心跑步不能达标的学生大有人在。只要注意就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跑一小会儿步、爬一下楼梯就会气喘吁吁。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做的一些睡眠调查发现,早上八九点钟,当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时,却还有许多上午前两节没课的学生还窝在自己的床上,有少数学生的生物钟是完全颠倒的,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睡觉,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常常是课都不去上了。可想而知,这样怎会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呢?长此以往,身体垮下去了,就会相应影响学习成绩了,所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们的注意了,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办法,促使学生去锻炼,哪怕是硬性规定强迫学生不得不去锻炼也好,也总比没有锻炼好。
二、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如此现状的原因
(一)作息没规律还不参加锻炼
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现状普遍感觉良好或一般,大多数学生都感觉较好或很好,对自己身体比较满意,其中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身体不太好,是有体质的原因,更多的学生忽略了主要原因是平时锻炼不够。
据一些调查报告显示:在平时锻炼的时间方面,男女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男生每周锻炼时间从1小时到12小时不等,大多在3—5小时。而女生能坚持锻炼的就不多,只是极少数可以坚持每周运动2—3小时,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体育课,平常很少锻炼。
另外,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作息时间极不规律,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学生体质的下降。我们都知道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当代大学生只有有了健康体格,身体素质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才能走上社会,报效国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是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到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非常有益的体育课程的开设。专家指出,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课普遍没有中小学多,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课也只开设两个学期,大二就没有了,且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只有管理者重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才会有益处。
(三)上网对学生身体素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少,而作息时间又很自由,网络的吸引力致使一些学生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在网络上神游,从而占用其锻炼身体或从事户外运动的时间,严重影响身体素质的提高;上网时间长了,网上交流多了,依赖网友、疏离现实朋友的为数不少,有些学生甚至痴迷于网恋,严重影响学习;由于学生们平均每天花三个多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网,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造成视力下降,对手腕和腰椎也有损伤,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宁肯花更多的时间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上,而业余时间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和选修课程学习,从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学生们参加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忽略了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身体素质不好了,又反过来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
许多时候,当看见那些坚持早晚在体育场锻炼身体、看见每个空地上坚持打拳练舞的老人家们时,会认为他们才是最具激情和活力的。有人说:这些老人们因为是已到安享晚年之时,他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真的是时间问题么?诚然,高职院校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课业紧张,学习压力大,但时间如海绵里的水,你挤它就有。假如,挤一些睡觉的时间、挤一些玩乐的时间,你是否能有一些时间进行即使只是每天半个小时的运动呢?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院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促进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各种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丰富校园体育生活,给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和锻炼空间。
(二)改革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修订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改革教材教法。向以全民健身为主体的教学,促进学生们自觉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开选修课、组织冬季长跑和体育竞赛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比如效仿其他一些全日制大学,在本校开展冬季长跑项目等等。例如:江西宜春学院院长姚电带头参加长跑,在他的带动下,校园里到处都有师生活动的身影,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冬季长跑让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告别了冬天早晨暖暖的被窝,告别了懒散,学生们在博客上写道:“长跑养成的良好习惯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北京大学仅体育一项就有45门选修课,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太极拳、健美操,倘若考核不过关,就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清华大学则采取“强迫教育”,到了下午4点,学生必须参加室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等等。
近年来,教育部门组织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不仅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大学生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乒乓球、网球、跆拳道、健美操等项目也成为大学生们的挚爱。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同样可以组织本校学生进行这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要在建立学生体育社团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从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要依靠社团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争取做到在校期间体育课不断线,在体育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身体训练要求,督促学生加强身体练习,必要时进行统一的身体素质测试,加大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力度,改变运动会只有少数运动员参与的现状,将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盛会,积极推行班级、宿舍等单位的体育竞赛等。
参考文献:
[1] 9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使康调查报告[R].
篇4
关键词:跆拳道;身体素质;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105-04
跆拳道运动起源于朝鲜,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开展该项运动。它以简洁实用、内外兼修、手脚并用的运动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自陈中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以来,跆拳道在我国迅速发展,在第九届全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运动员不断在国际赛事上创造佳绩,国内学者对专项身体素质影响运动成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研究对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研究现状进行分类综述,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性等机能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1]。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在于增进身体健康,改变身体形态,提高机能水平,为专项训练打好练习的基础。专项身体素质是跆拳道运动员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和运用技术的基础和保证,包括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和灵敏性[2]。通过对概念的深刻剖析及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章从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平衡六项身体素质进行综述。准确把握专项身体素质特征有助于对跆拳道运动员初期选材及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手段。
2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
2.1力量素质
跆拳道比赛中,两名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其它方面的条件基本接近时,两个人在身体对抗的过程中,力量大的运动员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运动员不仅要保持苗条的身材,还要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对抗[3]。跆拳道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与一般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有其共性和不同的特征。客观存在的特征在于连续周期性的速度力量训练[4],主要是近固定远端发力的离心-向心收缩为主,快速力量是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的核心,同时注意加强起动力量、核心力量、稳固支撑性力量和最大力量的训练[5]。通过对韩国知名跆拳道教练员金建一训练特点的研究,发现在身体训练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跆拳道力量以腿部力量和腰腹肌力量训练为主[6]。
2.2速度素质
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击打的动作速度和步法移动速度。在跆拳道运动中,反应速度和击打动作速度占重要位置[7]。反应速度主要是练习者根据比赛中对手的情况而做出的快速判断和应答能力,它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击打的动作速度是指运动员完成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能力[8]。影响速度主要包括反应时和动作时,反应时主要由队员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积累,出击时机选择与判断能力,技战术储备等多种因素决定。动作时主要是神经传导时间,神经类型与刺激频率,肌肉收缩能力,肌纤维成分与条件状态[9]。
2.3耐力素质
跆拳道比赛时间长,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要求比较高,在跆拳道训练中,一般将耐力素质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一般耐力又称为有氧耐力。专项耐力是指在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克服专项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疲劳的能力,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在承受长时间供氧不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10]。在现代跆拳道奥运会比赛中打入决赛在一天内要参加6—7场比赛,同时随着攻防能力的全面提高,比赛中KO(击倒)现象和比分悬殊很大的场次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比赛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相持能力的强弱,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跆拳道运动专项耐力的特点是以无氧耐力为主,所以,要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主要应发展其无氧代谢能力[11]。同时通过对跆拳道运动员安静、递增负荷及恢复状态下的STI指标测试,发现跆拳道运动对心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这也表明跆拳道运动与有氧耐力有着密切关系[12]。
2.4柔韧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发挥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基础,再加上跆拳道是以下肢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特殊性,因此对柔韧性要求是极高的,它不仅决定击打的效果和力度,还可以决定队员的灵活性和身体的耐久力,直接影响比赛中的得分[13]。运动员在完成腿法技术时,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髋关节柔韧素质,髋关节一般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屈髋、转髋、顶髋(后踢时伸髋),而且不同的动作在转髋、顶髋的阶段和方向不同,所要求的动作幅度很大,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提高运动成绩[14]。特别是世跆联开始启用跆拳道最新修订的竞赛规则,提高击头技术和旋转性技术的分值后,击头得分比例在随新规则的出台和电子护具使用时间的增长而迅速增加。击头技术分值的提高,使得高位技术和下劈技术的运用更引起重视,各国运动员都在想方设法练习击头技术、创新击头技术。也可预见,击头技术将成为当前新规则下电子护具时代跆拳道比赛制胜的主要技术[15]。
2.5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的发展水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具有快速的反应、判断、躲闪、转身、翻转、维持平衡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完成动作时,是否能自如地操纵自己的身体,在任何不同的条件下都能准确熟练地完成动作;是否能把力量(爆发力)、速度(反应速度)、耐力、协调性、节奏感等素质和技能通过熟练的动作综合表现出来[16]。
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要经常改变身体的位置和方向,这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良好的判断力、较快的反应速度和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调整身体方向和位置的能力。跆拳道运动中的大部分动作均要求快速反应、爆发力完成,还要求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6平衡素质
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各种步法与腿法技术的关键是控制好身体重心的转移、保持身体平衡,在此基础上提高动作的速度和灵活性,为此要随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以便达到快速起动之目的,随时都能有效的进攻与反击[17]。稳定性是运动员平衡能力好坏的主要体现,跆拳道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各机能的相对稳定,主要表现在动作的不易移动性和技术动作的相对稳固程度上。在涉及体能训练的问题中,部分教练员可能提到平衡,但实际训练过程中极少数人去关注平衡,没有将平衡能力训练看成是体能训练的一部分。可见对于运动员平衡能力的训练,目前国内跆拳道界没有给以足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平衡能力对运动员竞技成绩的提高,对专项力量、速度、灵敏的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对跆拳道技术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18]。
3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及标准的研究现状
3.1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按照跆拳道竞技的需要,选取100m跑、800m跑、30次仰卧举腿、50次左右横踢4项指标作为对运动员动作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动作速率的评价。而跆拳道竞技运动以踢法为主,对腿部和腰髋的柔韧性有极高的要求,它是动作质量和动作灵敏的前提保障。因此,将纵、横叉选为评价跆拳道运动员柔韧素质的重要指标。张启华等,尚迎秋等[19-20]基于以往研究基础上,深入调查后发现,对跆拳道运动员专项水平起主要作用的身体素质可以归纳为:速度耐力、力量与灵敏,以及身体的柔韧因素。同时,通过对9项素质指标逐步判别,筛选出了3项判断指标,依次为10m×4折返跑、800m、10s仰卧起坐[21]。力求使研究从多角度切入,故抽取普通跆拳道运动员与二级跆拳道运动员,选取八项身体素质指标(10s俯卧撑;纵叉、横叉;10s高抬腿跑;10mx4折返跑;立定跳远;400m跑;800m跑;70s仰卧起坐)进行测试。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在力量、灵敏方面;二级跆拳道运动员与一级的差距是在速度耐力方面。因此,归纳出对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水平起作用的因子依次为:速度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22]。
随着研究的深入,通过选取1min横踢、1min双飞、 1min夹臂俯卧撑、30s平推杠铃杆、1min冲拳、变向滑步、变向击打、10s下劈、10s横踢、10s双飞、卧推、深蹲、涮杠铃片等几项指标进行统一测试和分析,得出对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运动水平起主要作用的四类专项身体素质因素依次为:四肢专项力量耐力因子、专项灵敏因子、动作速度因子、专项力量因子的结论[23]。为使所测量指标能够更科学地反映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以征询专家为基础,通过逐步筛选最终确定评价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20s左右提膝、立定跳远、横叉、800m)的指标体系,同时4×10m往返跑作为唯一代表灵敏性指标也应入选指标体系[24-25]。除了测试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测试柔韧的横叉,测试速度耐力的800m,同时测试移动速度的30m也多次被选为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选用测试的指标[26]。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经验的不断更新,学者逐步认识到身高和体重对身体素质影响,借助高端测量仪器,选取illinois灵敏跑、12min跑、半蹲、高翻/体重、坐位体前屈、俯撑推拉球和起跳反应力量指数7项指标对中国女子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进行评价[27]。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对中国男子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时,初步拟定运动素质指标16项,主要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方面的各项指标赋权后,在选取illinois灵敏跑、12min跑等七项指标基础上,加入快速两头起共8项作为对其评价的测试指标[28]。
3.2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
在对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标准进行制定时多采用累进计分法对测试和调查所得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再通过专家咨询、实验使用,最后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19]。由于各测量项目是用不同测量单位来测定的,评定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同,不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如果直接用测量结果,又难以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因此,运用离差法制定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标准分数,并制定出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逐步建立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和身体素质指标发展均衡度的评价标准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24]。在实践应用中,通过采用阶段训练结束后集中测试和平时训练过程随机跟踪个体测试方式,对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运动素质进行研究。构建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运动素质的指标体系,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去除单位量纲的影响,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的权重系数进行赋权,进行训练前后效果评价[28]。
4结论
(1)跆拳道运动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特征是快速击打力量大;抗击打能力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快;保持性站立力好;无氧耐力水平高;髋关节柔韧性好,同时还应具备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
(2)评价指标多选取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五大身体素质,并采用离差法或百分位法对其制定评价标准。而对于平衡素质指标选取及标准制定的研究鲜有报道。
(3)评价体系主要以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这一群体的研究还少有报道。
参考文献:
[1]孙庆祝,郝文婷.体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3.
[2]/view/608442.htm.
[3]白云峰,李岩.浅谈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及培养方法[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0):90-92.
[4]李晓辉.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探析[J].内江科技,2009(2):161-162.
[5]黄宝宏,王卫星.竞技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19-1421.
[6]刘宏伟,侯健.韩国教练金建一跆拳道训练特点[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4):29-30.
[7]曾庆国.现代跆拳道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34.
[8]张瑞林,许景朝,孙晓春,等.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
[9]鞠杰.论我国优秀青年跆拳道队员的快速力量训练[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8.
[10]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161-165.
[11]马波.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3):23-24.
[12]刘燕萍,段文杰.女子跆拳道运动员与耐力运动员STI特征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学报,2001,18(4):39-40.
[13]杨微超.论跆拳道项目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J].内江科技,2009(7):150.
[14]邹红.跆拳道运动员髋关节柔韧素质拉伸方法的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5.
[15]高志红,冯巨涛,任文岗,等.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4):86-89.
[16]谷琦.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方法[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63.
[17]王琦,黄鹤,李桂英.跆拳道步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96-99.
[18]王晓宁.跆拳道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研究及训练手段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6):6-9.
[19]张启华,邱建华.跆拳道优秀运动员选材评价标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6):56-61.
[20]尚迎秋,陈立人.我国跆拳道运动科研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05-607.
[21]曾庆国.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86-87.
[22]朱泳.对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1.
[23]谭永平.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运动水平提高的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3):100-102.
[24]马波.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J].2006(21):69-71.
[25]马波,黄海.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能水平测量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1415-1417.
[26]龚循谦.中国跆拳道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6(6):12.
篇5
关键词:身体素质;测量指标;变迁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国家的建设重任,他们的健康一直深受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实施体质测试,其目的除了解青少年体质外也是为促进他们的体质健康,而身体素质在体质综合测量和评定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它的关注和实施。本文通过综述部分国家从20世纪初期至今青少年体质测试中身体素质指标筛选的演变过程,提出推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建议与思考。
1强国时期的国民体质测试
1.1美国。1880年美国颁布了《体力测验法》,为美国战后实施体质测量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协会(AAHPER)制定了学校体育评价指标包括:俯卧撑、折返跑、立定跳远、投掷和50m跑。但引起美国人对儿童体质的广泛关注是在1954年,由Kraus等人对美国儿童特质测试,结果显示有60%儿童至少有一项指标不合格,测试内容包括 6项腰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最低水平的测试。1958年由各组织联盟共同设计了7项指标: 50码跑、600码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往返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对全国青少年体质进行普查。1965 年、1975年对体质研究的定义、内容、指标设置等又进行了激烈争论。1975年将垒球掷远和穿梭跑取消,并且认为600码跑不能用于测试心肺功能。
1.2日本。1939年日本为战争所需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民体质测定,以期实现对外扩张政策。二战后,日本为恢复国民健康,对国民进行了“体力测定",分别从1949年到1959年六次对8~18岁男、女青少年进行了跑、跳、投、悬垂及灵活性的测定。1964年后,日本体质研究学者们认识到“运动素质是力量、爆发力、耐力等各种体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低、中学年时期正是提高协调各种体力要素的能力的显著时期,为了使身体能够敏捷而协调地进行各种运动,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由60年代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变革为“以提高体力为中心”。变革卓有成效,日本学生体力测定成绩逐年上升,学生之间的个体体力差距在缩小。
1.3前苏联。前苏联《劳卫制》的推行对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及战后经济重建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1931年3月,前苏联体委颁布了第一个《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体育制度》。
二战期间各国体育锻炼目的是为满足军队的需要。战争结束后,由于科技不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行各业的建设需要健壮的劳动力作为保障,因此对体质的研究、理解和定义是以安全从事体力活动为标准。其中,青少年的测试指标繁多且以运动能力为测试主题,通过对跑、跳、投、悬垂和灵敏性的监测,反映出青少年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四个方面的身体素质。
2、20世纪末以“健康”为主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2.1美国AAHPERD对Fitness作了新的解释,认为Fitness包括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1985年AAHPERD公布的测试方法中, 删除了跑、跳、投、熟练性的指标,定为1min跑或9min跑、仰卧起坐、直腿坐位体前屈和三头肌、肩胛下肌测定4 项,[7]完成了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的过渡。1985年后,美国开始制定发展目标,1988年推行了新的《最佳健康计划》,测试项目为:1min跑或走、皮脂厚度、身体密度指数、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990年又提出一项“200年健康人”的十年规划,以此倡导国民锻炼, 以期提高国民体质水平。
2.2 1967年日本文部省组织进行全国性的体力测量活动。此后,把体能分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体能和与健康相关的体能两部分,把敏捷性、爆发力速度和平衡排除在健康相关的体能之外。1998年制定了新的体力测定指标,删掉了台阶试验、引体向上等测试指标。在耐力测试项目上,除男子1500米、女子1000米外,还可以选择20米往返跑,设置了各年龄组通用测定指标:握力、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既有利于纵向比较又易于评价。[10]1999年施行的新测试指标,在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与健康相关的体力评价,增加了健康评价的内容,减少了测定指标数量。
2.3新加坡于1982年颁布了全民健康体质测试计划,对青少年测试项目主要有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4×10m往返跑和2.4km走/跑,其测试过程也相对简单。
美国运动技术学院和美国青年与体育理事会合作,结合阿拉伯国家少年儿童的特点,制定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耐力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50m跑、单杠屈臂悬垂、10m 折返跑、向后掷实心球、1000m 跑。
2007—08年加利福利亚的体质测试包括有氧代谢能力、体成分、耐力、柔韧性和力量测定,包括躯体力量、上肢力量、腹部力量。
20世纪的80年代,世界格局相对稳定,各国科技飞速发展,GDP不断攀升,国家安全以科技发展为保障而非军队数量来取胜。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在追求时效性和科技性的同时,强大的工作压力使文明病激增。因此,各国对青少年体质的研究内容出现转变。美国、日本、加利福利亚等国家认为只需监测健康素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身体成分和柔韧性4各方面。美国Marshall SJ研究结果表明与青少年健康状况有关联的指标分别为BMI指数、皮褶厚度、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因为耐力、力量、柔韧是维持人类正常活动的基础,耐力锻炼可以加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类的疾病,而且良好的心肺及循环系统可以有效的为肌肉提供足够的养分及氧气,带走留在肌肉中的废物;力量素质是维持人们生活所必须的,无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肌肉系统的协调配合,力量锻炼能加强各肌肉群间的有效工作能力;柔韧素质往往被人忽视,但它是速度、力量素质充分发挥、动作的协调性的保证,可以增加动作的幅度,对防止伤害事故均有重要意义。
但此观点还需进一步论证,如阿拉伯、新加坡等国家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监测仍坚持全面原则,包含耐力、力量、柔韧、速度、灵敏五个方面。由于7—14岁是身体各项素质发育的敏感期,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在青少年时期加强锻炼具有重要意义。速度练习可加强体内CP的贮备量,提高无氧供能能力,而经常进行无氧锻炼可明显增加肌肉横断面积使身体看起来更加健壮。灵敏素质,在运动和生活中更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性,如在娱乐活动中良好的灵敏素质可避免出现尴尬场面,在从事有潜在危险的工作中也可有效避免受到伤害。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各项对人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少年进行身体素质监测不可忽略或偏重某项,而影响了全面发展。
体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监测指标不只是为定期反应国民体质的现状和特征,使每个个体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更是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体育政策的理论依据,对国民健身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对青少年测试不应仅仅停留在健康的保守范围,因为其一,青少年特殊的身体发育特征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不可偏废某一项;其二,青少年对未来职业往往没有做出选择,只有全面发展才会更好适应未来工作需求。
3 科技时代更加科学、客观的监测
3.1握力测量的发展。握力是衡量上肢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2O年来,握力测试仪器由最初的读表型变成电子型握力计,测量范围最大可达 180磅,以0.1磅递增,由计算机辅助使结果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美国手部疗协会(ASHT)推荐的姿势:受测者采坐姿,手肘呈90°,上臂与胸部平贴,前臂处于中立位,手腕呈30°伸展其测试效果最好。国际上对握力监测采用此方法。Balogun等曾对61例健康青年握力进行测试,认为坐位屈肘90°姿势与站立伸肘姿势握力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最大(P
3.2坐位体前屈的研究。早在1942年,体前屈便作为柔韧性的测定。1992年Werner,W.K.首创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法。由于此方法受到测试者上肢、躯干、下肢长的影响,尤其受下肢长度的影响较大。目前国际上均采用新坐位体前屈测定方法即被测者都在同一基点(0cm)开始,手臂前伸的距离为测定值。目前美国AAPHER、美国ACSM、亚洲体力测定、日本新体力测定等使用这种方法十分普及。
3.3有氧耐力的研究
有氧耐力因与人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备受各国关注。目前对有氧耐力的测试方法较多,得到国际认可的是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但由于测试仪器昂贵、过程复杂不便于普遍推广。在美国AAHPER对青少年体测项目中多选择1600—2400m跑或者9min—12min跑,澳大利亚在1980年至今用1600m跑。也有很多国家研究证实了20m往返跑评价学生有氧能力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1世纪已进入科技时代,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体育测试评价的使用,这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客观,因此,使用高科技智能系统与体育测量相结合也必定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另外,人类身体的发育随着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部分测试指标的更改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如有氧能力测试中的台阶试验,在国际青少年测量中已经遭到质疑,认为台阶试验指数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具有较大范围的差异,不能反映以最大耗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24]最后,国家在运用指标时应该结合本国青少年身体实况,而不能盲目跟随国外或国际测量评价指标,导致测量评价不准确的后果。
4 结论与思考
4.1二战期间,军队和劳动力是建国与强国的主要后盾。此时良好体质被解释为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以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素质为主,测试跑、跳、投等能力,身体锻炼以竞技为主。
4.2 20世纪末,各国对青少年体质测试指标筛选发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以健康素质测试为主,另一种观点仍坚持测试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五个方面的全面测试。健康素质是维持人类健康、抵抗疾病、保持正常免疫力的基本条件也是运动素质的基础。但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特殊时期,需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满足健康的标准,特别是速度和灵敏素质,应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积极锻炼,因此各国应坚持全面测试的原则。
4.3 21世纪,测量指标与科技智能化紧密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方法的改进是适应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国与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研究成果,但出于各国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存在差异,各国对借鉴成果应因地制宜的进行修改后使用。
参考文献
[1][8][11]林静,王建雄.美国体质研究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 年9 月第12 卷第3 期
[2][6]林中锋.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演进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之研究.[D]东北释放大学2008年11月
[3][4][7][9]于可红, 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 年(第24 卷)第7 期
[5]李慧,黄坚,常小芳,等.深圳市学龄儿童BMI肥胖标准参考值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01,28(2):135—14
[10][14]张华.山东省普通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4月
[11] [17]廖文科.中国7~18岁汉族学生体质与健康动态变化与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5月
[12][13]柯遵渝.日本体力测量的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第39卷)第2期
[15]王跃新.阿拉伯国家青少年身体素质测试指标[J]上海体育科研 ,2003年第24卷第5期
[16] California Physical Fitness Test httP://cde.ca.gov/ta/tg/pf/
[18]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研究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
[19]何耀群.对发展中学生握力的探讨[J]科技文汇,2009年
[20]Shechtman O.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DynEx Dyna—mometer[J].J Hand Ther,2005,18:339—347
[21]Balogun JA, Akomolafe CT , Amua LO.Grip strength: Effects of testing posture and elbow position [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1,72(5):280—283
篇6
关键词:系鞋带;身体素质;柔韧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3-0065-01
“系一次鞋带需要多长时间?”5秒、10秒……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学生在完成一些柔韧、核心力量等静力练习时,本来要求坚持10秒,但学生可能只坚持5秒就放弃了,原因是学生缺少有效的任务驱动,若让这10秒变成“系鞋带”的时间,学生的完成效果又如何呢?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达到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优化,可采取“系鞋带”法作为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主要让学生在完成身体素质练习时,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这段时间作为学生一组的练习时间,既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又提高了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
一、柔韧素质练习方法
1.分腿坐,两腿伸直,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上,如此重复2~3次。
2.并腿坐,膝关节充分伸直,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上,如此重复2~3次。
3.一条腿向前伸直,另一条腿弯曲,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上,如此重复2-3次,然后换腿完成。
4.针对柔韧性较好的同学,可两人合作交替将对方的鞋带解开系上,如此重复2~3次。
二、核心力量练习方法
1.仰卧直腿两头起。上体和双腿同时翘起,用臀部着地,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好,然后上体和双腿同时慢慢落地,注意腰腹用力,调整呼吸,不要憋气。
2.仰卧举单腿,将自己的鞋带解开,再将鞋带系好,完成一组后换腿。
上述方法对核心力量较强的学生适用,但当学生完成不了时我们要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所以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我们采用以下3、4方法来降低难度。
3.仰卧举腿,当双腿靠近头部时,双腿略微弯曲,进行解、系鞋带,然后双腿并拢伸直慢慢落下。
4.屈腿仰卧两头起,上体和双腿同时翘起,用臀部着地,将自己的鞋带解开系好,然后上w和双腿同时慢慢落地,注意腰腹用力,调整呼吸,不要憋气。
三、平衡能力练习方法
1.单脚站立,将自己的鞋带解开,再将鞋带系好,要求尽量保持身体平衡,抬起腿不落地。
篇7
关键词:举重 运动员 身体素质 加强锻炼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02-01
一、前言
随着举重运动在世界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奥运会的举行,对于举重运动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的。于是很多的举重训练,被系统地记录下来,并且逐渐地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举重训练章程。
特别是在抓举,挺举等专项技术上,有了更高的突破,对举重的级别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而举重的世界纪录,也在不断地被刷新着。因此,当技巧达到一定极限,所有的系统规范都被人掌握的时候,想要刷新世界纪录,靠的是什么呢,自然就是身体素质。
所以身体素质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打好身体的基础,再结合自己的专项技术,才可以让自己在稳定发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本文就主要将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与身体素质的训练相结合,以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性,以及技术的专业性。
二、训练身体素质的种类
1.一般训练
这种一般身体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因为举重运动要求的技术性非常高,当然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身体素质作铺垫。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对的运动,来完成自己对身体的练习,让自己的身体形态发生某种变化,变得更加能够负荷举重的压力。
但是,对于举重运动员的爆发力的训练,不仅仅依靠杠铃的训练来达到,在训练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运动员举重时身体的柔韧性、灵敏度以及关于耐力方面的训练,这些都是无法只靠杠铃来达到的。还需要我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让举重运动员能够拥有一个全面良好的身体素质。
2.专项训练
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主要是指利用杠铃或者是科学的练习肌肉的方法,对身体某些部位进行特定的调节,从而让举重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掌握举重的专项技术。
举重运动主要是以力量为基础的体育项目,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要对举重运动员的腰、腿部力量加强训练,所以举重时上拉的速度以及力量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举重运动员的上挺能力和支撑能力也是很关键的,因此也需要加强训练。
三、素质训练的主要措施
1.一般训练的措施
1.1柔韧性训练:对于举重运动员,对于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举重时运动员的肩部关节无法在额状面内伸直,那么对于肩带会造成很大的拉伤,像膝、踝、髂关节的柔韧性在矢状面比较差的话,对于运动员下蹲的幅度会产生阻碍,而且下肢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这些部位的柔韧性一定要加强训练,进行科学的训练,比如说每天做一些下压关节的练习。对于肌肉韧带方面的练习,也可使用竹竿等物作专项练习技术,增加它们柔韧性。当然对于关节韧带方面的训练也需要加强,可以做一些原地跳跃,或者是立定跳远项目。
1.2协调性训练:举重运动,是一个极其讲究协调性的运动,如果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缺乏相应的协调,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将身体的力量爆发出来,举起大于自己二三倍重量的杠铃的。
因此,对于运动员协调性的训练,就相当地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达到,比如说改变自己习惯性的动作,将一些不习惯使用的动作进行组合训练,增加这些复杂运动来让运动员可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协调性的提高,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不仅对于他们的速度,灵活有很大提高,在举重时也可以更加地省力,完成一些高技巧的举重技术动作。
1.3耐力训练:在进行举重时,除了技术动作到位之外,耐力和耐心更是运动员可以更好完成激烈比赛,平复自己紧张情绪的重要砝码。一个耐力好的运动员,往往可以很快适应任何的比赛环境,发挥比较稳定。
因此,需要加强运动员耐力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一些像跳绳或者是短跑、游泳等运动,以增加举重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一般可安排在早操后,持续一小时,对于运动员体力可以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专项的措施
2.1腰部力量训练:举重运动员举重的关键一步,也就是第一步动作,往往对腰部是有很强的要求的。腰部力量的强大,对于提铃的稳定性,专项技术的发挥程度,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它是举重运动的基础,因此对于运动员腰部的训练,是不可忽略的。
腰力训练的时间,一般会安排比较多,一个星期要达到二至三次左右。可以采用垫人拉,或者是宽窄硬拉,也可以说垫铃超负荷拉等专项技术训练方法,来加强举重运动员腰部的力量。
除了腰部力量之外,腰部的肌肉训练也不能落下,它是支撑腰部力量稳定发挥的基础。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像仰卧起坐,或者是负重转体,以及负重躬身等科学的方法,加强腰部肌肉的练习。当然腰部肌肉练习时间,一般安排在专项训练之后。
2.2腿部力量训练:腿部力量,在举重过程是,是支撑自己能否完成举重技术动作,将杠铃举起的核心基础。腰部力量对于抓举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腿部力量,对于挺举时,则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如果腿部力量不足,在举重时,较难完成挺举的技术动作,自然就很难突破和刷新世界举重纪录。因此对于腿部的训练,也是要科学地安排的,一般一个星期安排二次左右。
训练时,可采用静力半蹲,或者是前后蹲,负重纵跳等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负重前后屈腿等科学的方法,来加强腿部肌肉的练习,腿部力量的增大,使支撑的重心也更加稳固,从而突破新的举重极限。
2.3上挺能力训练:上挺能力,可以说是举重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也受到了各国教练员的重视。近年来,经过总结和探索,更是研究了一些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技术章程。
举重运动员的上挺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预蹲,再则是上送,然后是支撑。这三个动作往往都是需要相当高的技巧,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时,可以采用负重连续的预蹲,或者是预蹲静力,架上挺举也需要分别作颈前和颈后的训练,或者是半挺等方法。
当然,对于运动员来说,手臂肌肉的训练也要同步进行,在训练时,可进行快速伸臂操作,或者是实力推、借力推、半推等一些专项的方法,让手臂肌肉的力量可以满足上挺的要求。
2.4支撑能力训练:支撑能力,是举重的最后一个步骤,当然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动作。一般很多运动员在前面的动作都完成了,可往往在关键的支撑动作环节,达不到规定的支撑时间,就放弃了。
在举重时,抓举以及挺举的关键,就在于运动员支撑力量是否足够强大,这也是可以平稳举起杠铃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这方面训练时,需要通过加上宽、窄支撑,或者是静力超负荷的支撑训练,来进行支撑能力的训练。
支撑能力训练的同时,支撑肌肉的训练也不能忽略,它是你完成支撑动作的关键,因此要对运动员三角肌力量加强训练,当然前中后的三角肌每个部位都要训练到位,从而让两臂支撑效果达到技术要求。
四、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力量是举重运动员刷新纪录的关键,对于举重运动员的稳定发挥,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因此,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一定要注意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全面身体素质对举重的重大影响。对于不同的运动员,也需要作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运动员在举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让举重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得到科学的训练,为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断突破举重极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单玉龙.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研究[J]《新校园》理论版 2010年第10期
[2] 鲍恩.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J]《少年体育训练》 2011年第06期
[3] 张进雄. 浅谈心理素质在举重运动选材中的重要性[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09期
篇8
造成当代大学生体质普遍较差、亚健康现象日益凸显。作为大学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大学体育;体质现状;体育理论;重要性;评价机制
一、大学生体质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健康状况普遍下降,学生体质急需提高。而影响高效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主要有:
1、学生自身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高脂肪食品摄入量加大,而运动量不足,造成学生超重、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抽烟、通宵上网等,对学生的体质产生了相当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依然比较薄弱,很多学生简单的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只是象征性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不懂得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体质。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关注不足,忽略了体育锻炼,透支了身体健康。
2、教师因素。高校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有些教师单纯的把体育课当成身体训练,学生学习乏味,无法提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完全采取放养模式,由于学生自律性差,而且也不够重视,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完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当起到的作用。
3、学校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有的学校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导致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很少。从主观方面来说,学校可能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导致大学的体育课程质量跟不上需求。
二、大学体育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方法
1、提高学生体质要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质,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首先要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体育运动负荷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反应,及时作出调整。其次,教师还要深入专研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中,使设计的运动负荷与实践的运动负荷相一致。再次,教师要对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负荷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学生情绪、天气、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状况下运动的负荷程度也要做出调整。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每个学生的个体状况,如果天气炎热,学生自身体质跟不上,可以先短时间的锻炼,再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在气候适宜,学生体质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延长运动时间,增大运动负荷。
2、提高高校师生对体质的重要性认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要对体质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只有培养大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身体素质跟不上要求的现状。同时,教师也要转变以往不够重视体育教学的观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严格要求和训练,努力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以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大学篮球教学为例,篮球是广受学生接受的体育项目,可以从篮球着手,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在“玩”篮球的同时,也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念。
3、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学生基本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但是相对来说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即使进行一定的体育训练,也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全面系统的认识体育运动规律以及方法,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和技术,使学生对于体育项目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训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体能状况,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4、构建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篮球教学为例,篮球是一种多人联合进行的球类活动,包含了相对较多的交流、协作、技战术配合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当仅仅以专业的角度从技术层面向学生单方面的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改变以往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动作技术规范指导,也可以是语言的交流和沟通,构建起和谐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身心愉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兴趣。构建和谐稳定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培养,而且更能够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训练的体育意识。
对于目前大学生体质情况的现状,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教育与学习机制,转变思想观念,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考虑,使学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进而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孙蔚,陈善平,刘常伟.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篇9
【关键词】教育;营养;素质;引导
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中小学生在学生时期只是成绩优异者,而忽视了对其身心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他们会没有足够好的身体去应对压力,更不易胜出。中小学生不愿出门运动时,作为父母应充分发挥启蒙老师的作用积极引导孩子去参与到运动之中。作为父母,他们一直认为孩子没有生病,体质健康状况就没有问题。其实不少孩子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父母却对此不予关注,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应该意识到,中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降低很有可能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甚至诱发孩子心理的“亚健康”。
一、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增强体质的途径
在2010年全国学生营养日举办期间,设立了一个主题,即食品安全营养,孩子健康成长——远离肥胖与慢性病。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的一个关于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的报告,报告显示,高达60%以上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严重不足,我国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不到37%,6到12岁的小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8%,13到17岁的中学生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也不到10%。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增强体质的方法有两种:营养,还有运动。这说起来是很简单,但具体实施的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让二者达到平衡状态就更不容易了。现在中小学生就面临此类问题,营养和运动严重失衡。一说到体质差,父母的想法就是增加营养,认为吃的好、吃得多,就能提高孩子的体质。当然结果并非如此,营养充足了,而孩子体质没有提升上去。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营养过剩而运动不足。营养需要补,但是前提是与运动平衡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二、父母有责任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在孩子幼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运动给予最亲密的指导和关注,使他们学会了坐、爬、立、站、跑。这是中心小学生参与运动的最为基本的运动方式。那时,父母期望孩子多爬、多跑,以此增强抵抗力。当孩子成了小学生、中学生,父母的愿望有了倾斜,他们把上个好学校最重要的目标,而更多的忽视了中小学生体质状况。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些运动的基础,父母可以给予一些规则性和指标性的要求。例如,在玩耍或娱乐中增加一些竞技性的运动,做一些提高他们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的活动。比如,每天坚持上下台阶,可以设定一定的目标,做好记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很多父母认为,中小学生参与运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其实,中小学学校里面虽有课间操和体育课,但受学生人数、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活动时间和运动负荷都不能完全达到要求。所以中小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中小学生能从小坚持各种样式的体育锻炼,他们的体质状况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差了。国外设有诸多进行心理矫正的机构,然而他们对心理有障碍的孩子的处理方法你可能想不到,方法很简单,由父母亲自带着孩子一起在足球场上疯跑。好多原本心理压抑、抑郁的孩子,在足球场上跑跑跳跳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贯穿于人生的始终。尤其是幼儿期和儿童期,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体育运动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骨骼、神经系统、肌肉、脏器等的生长发育;不仅能为他们大脑所需的氧气与养料提供更为充足的保障,使大脑处于更为兴奋的状态,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运动能够增强中小学生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经医学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作为防病治病的手段,不是任何一种或几种药物可以替代的。
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跟孩子一起打打球、跑跑步、骑骑车、游游泳,跟孩子一起参与运动,不但能够强健身心、还能够增长知识和培养品格,而且这也是一种最为美好的亲子沟通途径。
三、运动是父母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最佳途径
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阶段,孩子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父母,对他们的生活习惯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目前生活,孩子做完作业之后,父母可以带他出去做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父母跟孩子进行慢慢地交流,告诉他这两种生活有何不同。相对于直白的直接的交流来说,后者的教育方式更加比较活泼、自然,而且孩子也能够很自然的了解并接受。
如果每天能够抽出一个小时进行运动,长期坚持的话,父母会发现孩子性格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开朗,他们也能以运动为中间媒介与同龄人进行自如的交流和交往。假如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小烦恼,那么一起运动就会使烦恼解决。在运动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一起体验、一起参与,父母也会感觉到自己融入了孩子的生活,融入了孩子的快乐之中。
四、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往往就是家长
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父母只是通过言语去告诉孩子这项运动的趣味性,远不如通过亲自展示更具有说服力,所以父母带着的孩子一起去运动,例如,骑车、游泳、远足、溜冰,或者只是跟和他们一起跳跳绳、打打篮球,都能够享受到别样的美好时光。我们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不仅是在文化知识方面,同时也包括体育运动。孩子拥有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抓起,甚至从孩子开始学爬、学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作为父母,在中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方面所起的作用要远大于学校老师。因为中小学生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父母,当然也包括是否参与运动。父母为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运动为家庭成员的团聚,分享美好时光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五、结论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光是一个家庭的事,也是标志国家未来的发展问题。中小学生的健康问题是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才能拥有好的体魄,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还要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父母对于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积极发挥启蒙老师的作用,转变态度、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使孩子从小爱上运动,通过运动来增强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杜峰引.对农村中学生休育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教学广场,2005(10).
[2]杨闯建.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现状及培养问题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
篇10
摘 要 本文将摔跤运动员所需要的体能各因素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根据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阶段主抓和辅抓的项目内容,运用针对性的方法手段,提出具体量化、尺度和幅度要求,以达到专项体能技能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 摔跤 运动员 身体素质 训练 方法
一、柔韧性、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柔韧性、协调性训练,主要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练习技术动作来提高关节活动的幅度,增强韧带的灵活性,提高功能肌和对抗肌之间转换的内在协调性。摔跤技术动作幅度较大,要求颈、肩、腰和髋关节运动柔韧性、协调性要好,关节周围肌肉的内协调能力要强。因为,这些关节都在一定的负荷下互相转化或通过合作发挥作用,所以摔跤运动员的柔韧性与协调性的练习,要在力量与速度中进行,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人做桥摆动,摆动中连续做过桥翻运动;负重(人)做桥摆动,推壶玲、杠铃;站立后倒成桥,做倒过头翻动作;做桥左右翻,左右绕头跑动作;一人前站立,一人从侧面反抱其腰,反转做桥,要在站立者左右做;一人跪立,一人在对方前,抱腰做桥反复左右练习;仰抱沙袋起桥左右滚桥;跪立后,倒成桥,并做过头翻,或跪立前,倒手撑,成过头翻,再成跪立;以上几种方法可在速度、次数、时间上有不同要求,组成多种有目的的训练手段,还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兴奋度和强度,最好能安排部分内容天天训练,在要求上不断深化。
二、力量能力的训练方法
在直接对抗的竞技项目中运动员力量的大小是竞技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主要有:
(一)杠铃练习方法。高立翻、低位硬拉、坐推、平推、杠铃一头左右涮、卧拉、颈扛杠铃弓身、卧推、深蹲、扛杠铃转体、扛杠铃跳八扇、弯举、桥推杠铃等,以上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发展大肌肉群。结合摔跤项目技术特点的具体要求和训练的积累,应以高立翻、卧推、硬拉、深蹲为主要内容,其它为辅助内容。为了把握运动员基本力量状况,制定高立翻、卧推、硬拉、深蹲量化指标,作为力量发展的硬性要求,并分成若干阶段努力达标。
(二)沙袋和布人练习方法。沙袋:提抱、跪提抱、立提抱、反提抱、站立高位抱过胸、加阻力滚桥等;布人:过肩摔(揣)、夹颈背、钻扛,各种抱的过胸。这种训练方法发展的是专项力量,是专项地协调、速度和耐力提高的有效方法,也更接近技术运用的要求,是专项训练的重要辅助手段。以上内容在训练中可采用单项和组合的办法进行,如:沙袋的滚桥-提抱-过胸的组合连续运用,能更有效地提高专项力量和耐力。布人的单个技术是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次数或规定次数的要求,可较好地提高专项的速度、协调和耐力。为了检验运动员的专项力量、速度和耐力状况,以一定时间内完成沙袋的滚桥-提抱-过胸的次数作为指标,通过训练提高和达标。
三、速度和耐力性训练
对一名摔跤运动员来说。心血管系统的状况至关重要,运动员可通过实战摔跤和大强度训练,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提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最好方法是大强度跑,而不是慢跑,慢跑只有助于运动员控制体重,对改善心血管系统没有一点作用,运动员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就必须增加自己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大强度跑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心血管系统的训练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有氧训练的方法之一就是长距离跑。摔跤运动员采用一定强度的跑速(距离为1500~30000m),跑动的速度以促使其呼吸和心率的频率加快为标准。无氧是指不使用氧气,无氧供能系统有两种类型:ATP供能系统和乳酸供能系统,在30~60s的快速运动中,身体需要ATP供能,训练乳酸供能系统的方法是进行200m间歇跑,运动员要大力量冲刺跑400m,然后恢复1~2min,再进行下一组练习,发展ATP供能系统的最好方法是完成若干组40~100m冲刺跑,运动员要至始至终保持最大冲刺速度,而每组之间安排的间歇时间非常短暂。在某些情况下,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会交替发挥作用,如运动员用中等强度的跑速跑1000m,在最后50m进行冲刺,这种练习就是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交替发挥作用,此练习法对身体的恢复可起到帮助作用。
四、结束语
摔跤运动员要通过自身在技术运用中的力量、速度、协调、柔韧、耐力的综合发挥去战胜对手,而这些体能素质都有其一般性和专项性两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基于此,摔跤运动员要结合本项目技术特点和比赛规则要求去选择各种需要项目并加以系统训练,在不断深化的要求中达到和技术运用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国安,罗光辉.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