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检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雷达检测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雷达检测报告

篇1

关键词:公路隧道 二次衬砌 整治处理

一、概述

某公路隧道全隧长376m,经地质雷达检测报告资料统计,共检测51点,合格点数43点,二次衬砌差值最小值-0.007m,最大差值-0.040m,合格率为84.3%,右洞YK12+494~496、YK12+507~+510拱顶、右洞YK12+424~+428右拱腰、左洞ZK12+558~+560拱顶存在离缝,不能满验要求,需进行专项整治及处理。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结合现场勘察及检测报告成果,并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该隧道处于围岩较破碎、溶洞发育地带,在开挖施工时局部超挖,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时拱部未注满,形成脱空。

2)混凝土收缩引起离缝现象。

3)二衬混凝土浇筑时防水板挂设未与初支不密贴,造成二衬与初支间的离缝、脱空。

4)因二衬混凝土施工时,受力将防水板拉离初支造成的。

三、处理方案及实施

(一)处理方案:离缝、脱空采用对脱空位置进行衬砌钻孔注浆处理。

1、衬砌钻孔布置参数:①钻孔直径:采用3cm钻头进行钻眼成孔;②横向间距:1.6m/孔;③排气孔设置:注浆孔上30cm~50cm;④倾角:向下倾斜3°;⑤钻杆长度:1m;

2、注浆参数:⑴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⑵注浆压力:0.2~0.6MPa;⑶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8m;⑷单孔注浆量:Q=π×r2×L+π×R2×L×α×β;式中:r为钻孔半径,L为钻孔长度,考虑与设计接近,取0.52m;R为浆液扩散半径,取0.8m;α为浆液有效充填率,取0.9;β为浆液损耗系数,取1.15。经计算,单孔注浆量Q=1.09 m3。

(二)离缝、脱空处理方案实施:

1、钻孔施工前准备工作:距离缝、脱空处理位置搭设台车,配备风枪、注浆机、搅拌机、发电机等设备,在作业前设备到位即可施工。

2、钻孔施工

首先确定脱空的位置,根据检测报告在二衬厚度不足超过5cm及以上脱空部位范围划出明显标志,明确位置。确定钻孔的孔眼位置,根据孔眼注浆参数作好标记,在标记钻孔处用风枪进行钻眼,根据检测衬砌实际厚度进行钻孔,要边钻边进行测量,防止超钻破坏防水板。钻眼到达实际衬砌厚度处停止钻孔,检测衬砌背后是否脱空和防水板是否破损。如钻孔深度达到实测厚度仍未钻透时,应边钻边测量且要做好记录。

3、注浆施工

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确认正常后做压浆实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指导施工。

注浆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口、邻孔有无串浆现象,如发生串浆,应立即停止注浆或采用间歇式注浆封堵串浆口,直至下排孔浆液注满为止,方可采用快硬水泥砂浆或锚固剂封堵。注浆过程中压力如突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下排孔浆液注满时,采用中间孔继续注浆,其余两孔封堵好,在注浆时观察上面排气孔,直至浆液注满为止,可停止注浆,并及时封堵注浆口和排气孔。

注浆过程应派专人负责,填写《注浆记录表》,记录注浆时间、浆液消耗量及注浆压力等数据,观察压力表值、注浆孔串浆、流浆程度。

注浆时自整治范围中心自下往上进行,拱顶脱空部位自中心往四周进行。

待浆液凝固后在对注浆区进行取芯,观察注浆充填情况。如注浆区浆液未饱满时须重新钻孔注浆。

4、施工注意事项及措施

钻孔前,精确测定钻孔的平面位置、实际施工厚度等,严格控制钻机偏移及卡钻。做好钻孔记录,做到边钻边量测,及时掌握钻孔深度,杜绝防水板钻破;衬砌钻孔处一定要采用高标号防渗水砼进行封堵密实,注浆中做好记录。

施工人员作业前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施工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注浆时注浆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穿工作服;电工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防滑鞋,挂妥挂钩,并有安全防护拦和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对施工机具和材料要有保护措施,避免掉落,严禁向下方丢弃废物;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才可运行。严格机械作业规程,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四、处理效果检查

鉴于注浆效果在整改处治中至关重要,必须重视注浆效果的检查。某一段落注浆完毕后,均进行了注浆效果检查和评定,当不符合要求时,须补孔注浆。

具体检查办法为:

(1)对注浆过程中的各种记录资料综合分析,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是否合理。

(2)每段按纵距10m(局部范围不足10 m,按每一处理部位留设)在拱顶布设检查孔,检查孔应钻取岩芯,观察浆液充填情况。

(3)施工过程进行处治地段的监控量测工作,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反馈分析,以便研制下一步的处理措施及预警。

(4)邀请有经验的单位对存在离缝、脱空问题段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检查拱背空洞是否充填密实。

(5)邀请业主、设计、监理相关隧道结构专家对整治结果进行评定。

(6)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影像资料的收集,全过程真实跟踪。

五、结语

篇2

Abstract: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of the test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fo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r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关键词: 试验检测技术;公路建设;检测方法

Key words: test technology;highway construction;dete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9-0055-02

1 公路检测的一些常用检测方法

1.1 地质雷达法

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主要是依靠高频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方式,从地面发射电线(T)使信号有效传入地下,进入底层界面或目标体后反射会地面,然后由接收天线(R)进行接收[1]。信号接收完毕后,即可对信号的时频、振幅的特点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地下地层或目标体的准确信息。举例来说,检测人员可以就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反射信号的时长,进一步对照专业资料,换算出反射体的深度值。

V■(V■)=■×L

式中:

t—电磁波反射信号的双程放行时间;

z—探测目的体的埋深;

x—天线距;

v—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当x相对于z较小时,有t=2z/v,z=tv/2[2]。

需要说明的是,地质雷达检测仪器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四大板块,分别是:控制单元、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及微机。借助光缆传输来完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具体技术参数详情如下:

a.系统特性:155dB;

b.可程序时窗:32~2048ns;

c.可程序采样间隔:800~8000Ps;

d.可程序叠加范围:1~2048次[3]。

1.2 瑞雷面波法

瑞雷面波是一种表面振动波,应用于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勘测。瑞雷面波的显要特征为频散,就是指不同频率(f)的瑞雷面波,拥有具有差异性的穿透深度(h)通常情况下,瑞雷面波的穿透深度可达1个波长(λ)瞬态面波。则主要通过重锤地面,产生以作用点为中心的激振。激振含有多元化的频率成分,会沿着一定深度的地表向四周传播信号,在地面离震源的偏移距处,埋设一组等间距检波器,用于接受传回信号,同时利用相关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一定频率(fi)瑞雷面波的有效探测深度(hi)为其半波长(λi/2)即hi=VRi/2fi,由此看来,激振频率快慢和探测深度的深浅成反比。激振频率越高,探测深度越浅,频率越低。探测深度约深。在实际操作期间,可按照上述计算结果和波长计算勘测深度的原理,绘出得出瑞雷面波速度(VR)和其对应探测深度(H)的VR-H曲线。瑞雷面波波速能够直观显示出,相应深度检测地表土层介质的物理性质。土质研究结果,通过系列点的检测换算,能够得到VR-H剖面曲线。随后可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料与检测数据,对地质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1.3 静力触探法

静力触探检测法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探杆将将单桥应变式探头压入土层里,在压入过程中,对探头深入时,受到的压力和土层阻力变化进行勘测。土层阻力越大则表示质地越坚硬,阻力越小则表示土地质地越软。透过探头里的阻力传感器,能够有效探测出图层阻力并将其转化为应变量。利用静态电阻应变仪对这一数据进行测量,同时利用人为操作,以一定的压入深度间距对应变量进行检测。据此可作出土的比贯入阻力(Ps)随深度(h)的变化曲线图,根据该图得知Ps值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对图层阻力进行分层,结合阻力分层结果与相应的地质资料,对地质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2 检测常见问题

2.1 压实度

①实际操作过程中,测点并未达到质量检测的评定标准。主要是因为检测方为节省工作时间与人力输出,提升工作效率所致。通常检测过程中,测点较少,数据检测结果也是按照有限的几个测点测得结果,编撰得出的。②实际测点检测操作并不规范,对测点勘测值随意修改,因某种原因,勘测人员会将未达标的检测数据进行修改,利用这种方法使测量工程符合标准。③并未进行实地勘测,递交的检测结果为凭空捏造的。许多投资方同时也担任施工的角色,因此工程质量由自己把关。为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他们经常会在提交的检测报告中动手脚,直接将检测结果编写成合格数据,糊弄审查部门。

2.2 软土地基

①送往检测部门的材料并非工程所用的材料。为通过检测,送检方常常会偷梁换柱,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而在送检时,选用合格原料供检测部门检查。如果检测部门没有实地考察,根本无法得知施工原料的真实数据。②施工方常常会为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在真空预压软地基期间,将沉降管的数据进行改动。经过改动后的数值往往偏大,以此来营造施工产物土质优良、固结速度快,软地基处理十分成功的假象。

2.3 路面工程

①某工程基层原材料筛分,实验结果见表1。表1结果显示,个别实际使用材料和设计使用材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工程设计规划期间,设计者会对工程的实际特点、设计等级以及应用性能进行考量,最终决定材料的选择。在表1中,测得数据并无法达到目标级配,对混合料的级配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反映出已完工的工程会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并不适用于长期使用。

②某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筛分实验结果数据。而表2的检测结果则显示,使用材料级配控制不够妥善,最终得出的级配曲线不光滑。从表中可以看到,个别细集料过量,将会造成水泥用量多,工程造价高的后果。此外,工程密实度和强度将会降低,投入使用后,路面容易出现推拥、坑槽等问题。

③水泥剂量及含水率与设计要求有差距。根据表3数据可得知,水泥的使用量并未达到设计用量水平,而用水量的增多则导致水泥过稀,并无法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水灰比例失衡,最终致使混凝土的孔隙率的上升,密实度降低,路面在投入使用后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水灰比例应科学合理,才能确保路面的耐用性,避免路面投入后返修情况的发生。

④采用摆式仪对试验段进行摩擦系数检测,见表4。表4结果显示,摩擦系数全部达到技术规范要求,但是各测点摩擦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路面在后期会出现离析。

3 问题的解决对策

①拌和楼控制室操作手应由自身员工任职,以免出现花料和白料;

②在冷料仓面对装载机一侧,表明对应料堆的固定指示牌,避免装卸机操作时加错原料;

③对混合料的级配按照规范严格执行,适时调整,集料过湿则立即重新对拌和楼进行标定;

④在摊铺机后,应设立岗位供负责人站岗,避免粗细集料出现离析情况。

4 应用前景

就我国公路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公路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道路建设、运营养护以及改建均离不开公路检测技术的监督。公路检测技术为公路建造的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为公路工程的优质成果提供的保障。在公路修建阶段,公路检测技术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检测,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隐患,为工程补救节省出大量时间。公路建成后,公路检测技术能够对公路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检测,能够深入了解到地质情况,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指引方向。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总体而言是由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技术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由低速度、低精度向高速度、高精度发展。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公路工程快速检测技术通过不断的革新与发展,凭借其无破损、精度有保障、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冯玉宝.公路工程质量的试验检测技术[J].中华建设,2011(7):126-127.

篇3

关键词: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工程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08-02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施工质量。而在建筑施工质量体系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同样关系到整体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评价建筑结构混凝土的质量,就需要从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尤其在现阶段,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以及工程应用,已经成为影响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一)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含义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要求在不对结构构件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利用探测仪器获取物理量,在物理量和混凝土质量关系比照之后,去界定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在于:其一,混凝土结构构件不需要破坏,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混凝土物理量信息的获取;其二,混凝土测试操作过程简单,消耗的资源设备成本较低,很容易使用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去;其三,不需要特定的构建尺寸或者形状,可以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多次的重复试验;其四,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重要结构部位进行长期的监测,以便达到相应的检测效果。

(三)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适用范围

通过对现阶段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案例的归纳和总结,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其一,由于施工过程监督管理不善,出现诸多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强度不足,结构出现了蜂窝麻面的缺陷,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占据了整个检测工作的65%;其二,依据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对于原来的建筑进行改造升级,一般会采用高接层的方式或者楼面改造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情况占据了20%的比重;其三,由于特殊地质或者地质灾害导致出现的结构受损,此时也需要运用到无损检测技术,这种情况出现的比重为10%;其四,特殊类型的工程项目质量检测,比如核电站、大型电站、水库设施等,都需要对其混凝土性能进行无损检测。

(四)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

依照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可以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一,依照混凝土探伤的角度来分,可以将其归结为超声脉冲法和穿透辐射法;其二,依照混凝土力学特征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归结为声发射技术和超声脉冲技术;其三,依照物理、化学作用程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归纳为共振法、敲击法、超声脉冲法和穿透辐射法;其四,依照混凝土强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归结为表面硬度力学法、超声脉冲法;其五,依照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可以将其归结为电磁感应法和穿透辐射法。

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国外在混凝土无损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1945年加拿大Leslie、Chesman、英国的Jones研究开发出超声法,1948年瑞士Schmid研究开发出回弹法,该方法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并一直沿用至今。1971年推出便携式数显式超声仪(PONDIT)等,以上这些研究开发成果都对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能够运用于研究实践的无损检测技术体系不断健全,种类多达20余种,并且还不断出现新的方式方法,引领着混凝土无损检测工作的发展方向。相对于国外来讲,我国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最早在此方面的研究始于1985年,国家第一次将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纳入到标准体系中去,并且在1988年完成了全新的技术规程编写,在1990年出版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这些成绩都证明了我国在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面的成就,其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在部分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三、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诊断工作的开展,就在于界定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并且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去进行建筑改造,这是早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专家学者相继参与到实践中去,积极开展探索和研究,终于在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体系完善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使得其成为促进建筑项目发展进步的重要工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势必需要以各种检测技术手段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考量,而在此过程中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就是比较关键的一环。结合现阶段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建筑抗灾害能力进行评价

我国近年间部分地区频频爆发地震灾害,出现了大量建筑物倒塌的情况。从某种角度来讲,地质灾害的爆发,可以将前期建筑工程的缺陷展现出来。实际上,对于现有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灾后继续使用可靠性进行评价,是处理类似情况的重要工作内容。尤其是我国处于地震带,房屋的抗震检定,不仅仅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问题,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以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途径,对遭受灾害的房屋进行结构检测和评估,从而为后期灾后重建工作打下信息基础,往往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比较理想的建筑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此方面的效能,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强化抗灾预警机制建立,将混凝土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其中,在出现突发地质灾害之后,及时安排相关人员进入区域进行探查,对于建筑的整体损失情况,可利用区域进行检测,以此为基础去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往往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二,严格规定区域混凝土标准和规范,保证开发商依照国家抗震标准来进行设计施工,对于出现混凝土无损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情况要严格依法追究其责任,充分发挥相关监督部门的职能,使得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成为其监督的有利工具和尺度。

(二)对于老化建筑耐久性的诊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建筑需要进行改造,而在改造过程中势必需要对于老化建筑进行耐久性的考量,而此时就需要运用到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在对建筑做出全面的检测之后,确定哪些区域是不可使用的,哪些区域是可以使用的,得出诊断结论之后,制定详细的建筑改造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最大化的节省建筑成本,还可以在改善景观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对于地基变形建筑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部分地区由于地质不稳定,造成建筑物地基出现变形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房屋出现倾斜、沉降,或者裂缝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物效能的发挥。在应对这样问题的时候,不能依照老思维去开展,应该积极尝试对于区域进行地质勘查,对于混凝土进行无损技术运用,以便找到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详细的策略,去治理房屋裂缝的问题。

(四)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评估

建筑施工质量的评估,不仅仅关系到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关系到更加深远的社会效应。简单来讲,如果建筑施工质量评估结果出现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况,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从而对于各个群体利益造成危害,由此产生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由此,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纳入到建筑施工质量评估中去,使得施工质量处于可检测的状态下,以便及时地进行修正和调整,以便更好地解决各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

(五)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处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各种因为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纠纷事件不断出现,如果在此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标准和尺度的话,将难以保证有效的处理好建筑工程质量纠纷。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混凝土无损检测报告为依据,评定双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将更加有利于纠纷事件的处理,也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朝着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是由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由破损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由低速度、低精度向高速度、高精度发展。近年来,混凝土无损检测得到很大发展,但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还未完善,检测精度和可靠度还需提高。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混凝土无损检测体系,开展对混凝土结构综合性能评定,进行过程监控和在役检测的研究。此外需进一步扩大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内容和使用范围,如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在役混凝土建筑结构健康检测与监测、混凝土早期强度检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稳定性的检测等。

参考文献:

[1]建科院举办混凝土无损检测新技术培训班[J].岩土工程界,2001,(08).

[2]董清华.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述评[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3]高频雷达在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关键技术[J].地质装备,2001,(02).

[4]夏涛.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与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篇4

关键词:施工材料,硬件设施,路基,桥梁

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当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比如在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在桥梁施工以及公路施工中对工程的材料进行试验检测。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使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同时在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使材料试验检测的结果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以此指导公路工程的施工工作,最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1材料检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思想观念意识不强

在公路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现场管理单位,比如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对试验室的试验设备、试验现场的布置以及试验人员的技术审查不仔细。在施工过程中,对公路工程重点的施工部位的材料使用监管不到位。在公路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自检流程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施工过程中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没有进行验证。项目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未能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以及相关施工数据进行抽查。

1.2硬件设施不完善

在对公路工程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中,硬件设施不完善是最大的阻碍因素。在试验检测的过程中,部分试验设备老旧,在平时没有对试验设备进行相关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试验精度达不到相关的技术标准,造成了试验检测的数据存在着误差,对后续工序的正常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试验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技术标准不健全

在公路工程材料的试验和检测工作中,对试验检测技术标准没有进行相关的完善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没有对试验检测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做出规定;没有对试验的数据建立台账;没有明确相关的职责;没有明确检测报告的签字流程;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对试验材料进行正常的试验检测流程;没有对试验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准确标注说明。

2材料检测的内容

2.1对常用的材料进行检测

通常情况下,公路施工当中常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混凝土、沥青、砂石等。对这些常用的材料进行试验检测的时候,主要是对它们的强度、配合比以及均匀度进行抽查。对水泥的抽查主要是检测其型号和强度。对于钢筋的抽查,主要是检测其直径和级数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抽查,主要是检测其强度。对于沥青的抽查,主要检测的是其型号。对于砂石的抽查,主要是检测其大小的均匀度。公路工程施工中常用材料抽查的结果合格后才能进场用于公路的施工,材料试验检测不合格的,不能进场。

2.2对路基进行检测

试验检测人员在对公路的路基和路面进行检测的时候,应该在相关的技术标准下进行,对公路路基的检测,要对其几何尺寸以及厚度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对路基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待到路基检测的结果合格过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于路面的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了平整度、沥青的密实度和强度、路面的抗滑程度等。同时,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管理单位,比如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还要根据检测的数据来判断公路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使用标准。

2.3对桥梁的检测

在公路施工当中,由于地形的原因会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桥梁的架设。在对材料进行检测的时候,桥梁施工的材料应该进行重点的检查,因为桥梁施工具有特殊性,而且施工的难度很大。只有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桥梁的整体质量。对于桥梁的检测,主要是对施工技术、桥梁重要部位的结构尺寸、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型号和布置、桥梁整体的抗压能力和荷载能力进行试验检测。

3材料检测的技术分析

3.1对地基土进行检测土,作为一种特殊的施工材料,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对土进行检测的时候,主要是检测它的密实度和含水量。如果土质的密实度好、含水量少,在公路的施工中就可以使用。如果土质的密实度不好、含水量多,就不适宜作为公路基础层的施工,如果在公路基础层的施工中运用了密实度不高、含水量较多的土质,就会对公路的后续施工造成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公路的路面坍塌或者是沉陷。所以,对于土质密实度和含水量的检测,是公路工程检测工作中的基础之一。

3.2对路基路面进行检测

对于路基路面的检测,有多项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对路基路面的厚度和几何尺寸进行检测、对路基路面的密实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对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测。在对路基路面几何尺寸的检测中,主要是对路基和路面的高程、坡度和宽度进行检测,使其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和使用标准。路面的厚度根据材料的不同,将路面分成了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比如混凝土路面就是刚性路面,沥青路面就是柔性路面。不管是刚性路面还是柔性路面,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保证其厚度,只有保证了路面施工的厚度,才能保证各个层次的质量,最终保证公路的整体质量。对路面的厚度进行合理施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路的标高,对这一过程进行试验检测,可以使用取样法、地质雷达探测法等检测技术。压实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提高公路抗荷载能力和抗渗透能力,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对于沥青路面的密实度,以马歇尔稳定度的标准进行检测,对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公路,则可以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检测。路面的平整度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路面损毁情况的评判标准之一。对于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设备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反应类的检测设备,主要是检测由于路面的不平整而引起的车辆颠簸情况;第二种是断面类的检测设备。比如3m长的连续式平整检测仪,平整检测技术是最基本的检测公路平整度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一种颠簸累计仪器。可以将车辆在行驶中的颠簸数据记录下来,在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的时候,可以在车辆上装配上这种仪器,驾车行驶在路面上,将车辆在行驶中的颠簸数据记录下来,以此来进行路面平整度的检测工作。在对路基以及路面的强度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的内容主要有:1)用自动弯沉仪和落锤式弯沉仪对路基路面进行弯沉检测。如果弯沉回弹的值越大,就说明路基路面的强度越小;如果弯沉回弹的值越小,就说明路基路面的强度越大。2)采用承载板测定路基路面的回弹模量。3)在实验室或者是施工现场采用CBR检测法对路基路面的强度进行检测。抗滑性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路面的摩擦系数的关系。如果摩擦系数大,就说明路面的抗滑性好;如果摩擦系数小,就说明抗滑性差。一般情况下,如果想增加公路的抗滑性,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系数。所以,在对路面的抗滑性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采用检测摩擦系数的方式。

3.3混凝土检测技术

在公路的部分基础以及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混凝土的检测内容主要有强度、坍落度等。但是混凝土检测的周期较长,所以,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钻孔检测法、射线检测法和超声脉冲检测法等。

4结语

公路在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公路网的建设,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可以加强各地之间物流的流通,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公路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闫涛.浅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55.

[2]刘佼.浅谈公路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