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病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病指导意见

篇1

为促进、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我国科学家们广泛开展相关的医学研究。他们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和创新,以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实践,研究神经相关疾病的中西医防治新途径。

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正是这样一个致力于将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与现代生物医药研究元素创新结合,致力于打造中西医兼备的神经疾病研究机构。在唐宗湘教授、黄熙教授、王福顺教授、贡岳松教授、朱静教授、闫丽萍研究员等中西医专家的参与和引领下,实验室着眼于建立起中医药研究的创新平台(包括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3-5年的努力创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以提高未来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中医药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国际竞争力。

志同道合 逐梦神经疾病科研创新

科研和实验室的灵魂在于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之所以不断前行,正是因为集聚了一群学有所长、志同道合的科研逐梦者。

作为实验室主任,唐宗湘教授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他是近五年来多项美国NIH基金、HHMI基金和其他一些美国基金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引进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后,是江苏省首届特聘教授,也是江苏省创新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A类,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资助。

2011年,唐宗湘教授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后只身回国,希望带着自己半生的医学研究积累,为中国医学贡献一份力量,并开启了其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创业”征程。

和唐宗湘教授一起前行的,还有一群有相同志向,在各自细分领域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专家。他们中西互补,哿ν心,朝着创建一流的中西医兼备的神经疾病研究机构而携手并进。

其中,方向带头人黄熙教授,是一位主任医师,也是一位中西医结合专家,具有很强的中医和西医背景,获国自8项,发表百余篇论文含中医SCI论文35篇,他引近千篇次。2001与2011年,黄熙教授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分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总后科技银星(2002)和首届湖南省医学领军人才,是一位实力派的科研专家。

王福顺教授,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W位后,先后在美国新泽西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罗彻斯特大学助理教授,2012年全职回国,受聘江苏省特聘教授,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星形胶质细胞对大脑功能的调节研究。在这期间,有许多成果发表在国际上十分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包括在影响因子很高的 Cell Stem Cell,和Nature Medicine。

贡岳松教授,也有着丰富的科研积淀,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历任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国Drexe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和南京中医药大学 Research Scientist、首席研究员或教授等职务,主要研究老年性神经疾病及中医药防治。

团队最年轻的朱静教授,大学毕业后就留学美国,先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和接受博士后训练,2015年受聘江苏省特聘教授后加入该团队。主要研究领域: 神经疾病药物、新型轮烷药物载体。近年来在从事研究领域的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8篇以及获得专利6项。

闫丽萍研究员是一位从事针灸镇痛的一位专家,长期站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研究方向为“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中枢敏化的机制研究”,并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

唐宗湘教授表示,正是聚集了这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才能将生物医药的新技术和中医院的理论实践不断融合创新,逐渐在业界“崭露头角”,并朝着当初设立的目标前行。

攻坚克难 探寻神经疾病的中医药防治途径

在神经学领域,一系列关于痛和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科研工作者。专攻“痛痒”难题的唐宗湘教授,在美国期间就已经开始疼痛和瘙痒形成的机制研究了,并取得了系列开创性成果,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期刊(如:Cell, Nature Neuroscience等)发表了几十篇研究论文。

回国后,唐宗湘教授便开始组建团队,带领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依旧选择挑战疼痛和瘙痒顽症,并以中医药防治为研究目标,充分利用实验室不同学科背景专家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展开了将现代“疼痛”和“痒”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传统中医药镇痛和止痒的研究工作,用以阐释中医药镇痛和止痒的机制。

围绕“疼痛”和“痒”研究的内容,唐宗湘从不同侧面开展“疼痛”和“痒”产生的细胞分子机制、中医药镇痛止痒研究。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在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唐宗湘教授已经开始寻找与疼痛和瘙痒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近年来,他花了大量时间熟悉中医药在镇痛和止痒中的作用,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他希望在中医药镇痛止痒方面能够找到较好的方法和途径,在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发展的有利形势下,顺势而为,利用好中医药的宝库,为疼痛和瘙痒患者寻找新的福音。

黄熙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肝藏象相关疾病、中医脑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中药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对抑郁共病肝郁证的脑平滑肌轴机理展开了研究。他先后提出证明证治药动学假说,首次阐明代表方剂疗效的药效成分,首次提出/验证疏肝-抗抑郁促动力假说与应激-脑肠轴紊乱的脑肠共享调节分子。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相关疾病。实验室王福顺教授的研究正是以抑郁症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作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方法揭示中医药治疗情志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并进行临床药物开发。另外,他还一直致力于星形胶质细胞对大脑功能的调节研究,目前主要对中医情志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究神经体液因素改变-情绪-疾病的关系,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揭示七情致病的内在科学原理,为情绪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神经退行性病变一般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神经性疾病,在该领域的研究上,有着广泛的国外深造经历的贡岳松教授最有发言权。他曾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致力于中医药和现代生物医学防治老化相关神经退性疾病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经筛出中药单体衍生物Berbamine E6作为Calmodulin选择性抑制剂,现与经典的工具药W-7齐名,并应用于如《Nature Medicine》等顶尖的研究论文中,并被Nature Medicine 等著名杂志所引用。他还曾率先研究骨质疏松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以及采用人参皂苷进行防治的研究,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老年痴呆症在特定的时间是可以预防和逆转,为老年痴呆症的R床诊断,药物筛选及免疫治疗,早期防治开拓了新的方向,同时改变了几十种类淀粉样蛋白质疾病的研究。目前,贡岳松教授正在中医精气神理论指导下,致力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防治和中医药转化应用研究。

在开发新方法和药物的过程中,对神经疾病药物、新型轮烷药物载体有着深入研究的朱静教授有着很大优势。另外,对电针干预神经病理性痛中枢敏化的机制有着深入研究的闫丽萍研究员,也将为痛觉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她的相关研究指出,神经病理性痛是最为难治的疼痛,电针干预在临床上运用颇多,相应的基础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其机制,以寻找新的针刺镇痛有效靶点及物质基础,丰富针刺干预神经病理性痛的基础理论,为针灸临床干预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提供实验依据。

学有所长又“殊途同归”,南京中医药大学神经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的所有专家们,聚集在这里,让科研合力得到了迸发,为了打造中西医兼备的神经疾病研究机构,他们无畏艰险,执着前行。

结 语

篇2

陈福新

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精神病病人或家属咨询这样的问题:“医生,我的孩子患有精神病,你们说不能根治,但为什么一些报刊杂志的广告宣传称能包治、根治?是不是用中药治疗后就不会复发……”

的确,有关根治精神病的各种广告不时在各种传媒上播散,以至很多病人和家属病急乱投医。不惜花费巨资,四处就诊或者带药服用。而最后往往落得人财两空,贻误病情。患者和家属应当知道,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目前依然尚未研究清楚,医生的治疗手段仅仅是控制症状,也就是通俗说的“对症治疗”。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所谓包治、根治精神病完全是欺骗性宣传,没有任何科学的依据证实可以根治精神病。临床工作中,我们已经见到不少轻信者上当受骗后。均后悔不已。当然也不否认,经过正规治疗后确实有部分病人终身不会复发,这个比例约为20%左右。但这种不复发不是某种药物或疗法的结果。而是疾病本身决定的。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但这种治疗是对症性的。因此在停药后容易复发,且停药时间越长,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有研究显示。停药4周。复发的可能有25%,停药半年则为51%~75%,停药1年则为73%~95.4%。国外曾有人做过研究。对1018人不予维持用药治疗,结果698人复发,复发率为65%:而2127例用抗精神病药巩固治疗,只有639人复发,复发率仅30%。以上数字显示,药物维持有显著的预防复发效果。为了更多的病人回归社会,走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重现往日的欢声笑语,请听从精神科医生的衷心劝告:维持治疗应该坚持。当然,长时间服药对机体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响,但任何事情都要看到其主要方面,维持治疗对患者的益处远大于副反应对身体的影响。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恰当地掌握维持治疗的剂量,既能有效的防止复发。又能把药物产生的副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总之。正因为目前对精神病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投机者借此抓住病人和家属的根治心理,采取欺骗手段谋取暴利。我们决不能轻信广告,而应该积极听取专科医生的指导意见,坚持维持治疗和康复治疗,防止复发。

有话就说:中药注射液缘何屡屡惹祸

时仲省

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未了,又冒出来茵栀黄注射液致死新生儿事件。联想到以前发生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令人在扼腕叹息后发出疑问:为何这种夺命的悲痛事件屡禁不绝?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感冒发烧。医生给我开了两盒清热解毒注射液。并交代:“不要注射,要口服。”我问原因,这位医生说:“中药成分比较复杂,注射液生产中质量控制比较难,万一有杂质就会有副作用。”我遵医嘱喝了,疗效颇佳。后来药厂生产了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时不必一个个敲打安瓿了。过了20多年。如今不少中药改成了注射液,我想可能是注射比口服吸收快,同时,工艺改进后,中药注射液提取更纯了吧!但中药注射液屡屡发生夺命事件,使我自拟的“可能”像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篇3

一、基金的使用范围

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医药费用的补偿,不得用于公共卫生项目和婚检等补助,不得用于理应由工伤保险和交通意外险等险种支付的补助。

二、起付线及封顶线

乡镇级定点医院不设起付线;二级定点医院起付线为500元;省级二级定点医院起付线为800元;三级定点医院及省外公立医院起付线为1000元;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起付线累计计算,起付总额不超过1500元。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为8万元。

三、各级医院住院补偿标准

(一)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执行零起付分段补偿,300元以下按50%补偿,300元(含300元)以上按85%补偿;

(二)市县二级定点医院补偿比例为70%;

(三)省级二级定点医院补偿比例为60%;

(四)省级三级定点医院补偿比例为55%;

(五)省外公立医疗机构、未办理转诊和在省内非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为40%;原则上省内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补偿,急诊除外。

四、将部分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地中海贫血的门诊费用纳入住院补偿范围,补偿比例和封顶线可参照住院补偿标准,其中对单次血透、腹透实行限价定额补偿。

五、将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和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型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伴发育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纳入重大疾病范围,实行病种限价,提高补偿标准。

补偿比例:市县二级医院80%,省级二级、三级医院分别为75%和70%。

六、参合农民因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或其他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特定责任人承担的,新农合统筹基金不予以补偿;如无法由特定责任人承担的,经市合管办核实后,新农合统筹基金按45%补偿;

七、住院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及国产高值耗材,按实际发生费用的40%补偿。

(一)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1、应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立体定向放射装置(Y-刀、x-刀)、心脏及血管造影x线机(含数字减影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装置(SPECT)、彩色多普勒仪、内窥镜检查、医疗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等;

2、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人工晶体、骨科医用钢板、固定支架、血管支架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

(二)治疗项目类

1、体外震波碎石与高压氧治疗;

2、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心脏激光打孔、介入治疗、抗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和快中子治疗项目等。

八、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参合的孕产妇(需提供生育服务证)住院分娩顺产者,合作医疗补偿400元。

九、新生儿纳入补偿范围。在计划内生育的婴幼儿在当年保障期内可以母亲名义捆绑享受新农合补偿待遇,按同级医院补偿标准执行,母婴补偿共计不超过当年封顶线标准(婴儿住院必须提供其《出生证》)。计划内生育新生婴幼儿享受新农合补偿期限为从出生之日起至当年日止。但每年日之前出生的婴幼儿必须由其母亲代其缴交下年度的参合金,否则不能享受下年度的新农合补偿待遇。每年月日之后出生的婴幼儿可与其参合母亲共同享受新农合补偿待遇,享受新农合补偿期限为当年的月日至下年度的月日。当年母亲不参合的,其出生的婴幼儿不能享受新农合补偿政策。

十、新农合药品目录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原则上进口药品及高值耗材不纳入补偿范围。

十一、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范围,具体实施范围及补偿标准按琼卫农卫28号文件执行。原则上门诊统筹仅限于在乡、村两级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在进行门诊统筹基金补偿时,必须先使用原家庭账户剩余资金,只有在原家庭账户资金使用完后,才能进行门诊统筹补偿。

十二、年月日取消家庭账户。年至年家庭账户尚未使用完的资金,延长使用日期至年月日,在规定期限内仍使用不完的,家庭账户资金纳入统筹基金管理。

十三、与本办法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规定为准。

篇4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6)02—0342—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症明显、治疗难度大、复发率及致残率均极高的精神病,不仅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最终将导致其社会功能低下[1]。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也是导致其基本不愈及复发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何疏导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成为目前精神分裂症可否治愈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得当与否是决定治疗预后的重要环节,目前有学者提出应当在日常护理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疏导及干预,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应积极诱导患者的正面积极心理状态产生[2-3]。积极心理学是旨在激发患者自信、满足等积极情绪,提升患者生活幸福感的一门理论学科,本文主要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家属在了解研究过程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及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16~59岁,平均(34.28±7.51)岁;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5.09±8.4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精神病患者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日常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娱乐活动包括打牌下棋、读书、看电视等,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不涉及积极心理干预。1.2.2观察组该组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针对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耐心讲解,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意见。对患者的无助感进行劝解、鼓励、安慰,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疾病康复的信心[4]。组织患者参加相关讲座,鼓励其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表述及团体活动的参与;为患者提供其感兴趣的报章杂志进行阅读,聆听安静优雅的愉悦,引发患者对新知识的探知及好奇心理,使其心态平静;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通过观看励志人物的相关视频录像,使患者树立起积极生活及重新投入社会的信心及希望[5]。

1.3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1.3.1积极心理评分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评价积极心理品质,HEIQ问卷包括6个维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目标管理、克服困难、自我肯定、学习成长,得分越高、幸福进取程度越高。1.3.2精神病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干预前后的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价,具体包括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四方面,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1.3.3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评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值越低,患者社会功能越好;采用自尊量表(SES)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情况进行评价,总分10~40分,总分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积极心理评分

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后,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精神病症状

观察组患者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2.3社会功能及自尊水平评分两组患者的基础社会功能、子准水平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自尊水平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致残慢性疾病,据相关统计研究显示其致残率达75%以上,终生患病率约0.65%,若不及时加以积极干预,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及正常生活能力[6]。住院治疗是目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患者长时间处于医院密闭环境中、交流环境少,有可能会精神状态恶化、病情加重[7]。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当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有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有自卑绝望等负面情绪,自身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均低下,成为阻碍患者康复的最主要因素[8]。良好的心态及正面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度,在以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往往重点关注患者的定时定量药物服用情况,对患者精神异常程度的评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及干预则较少涉及[9]。最新的研究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是与其接触最多的人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诱导及干预将成为影响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最新的精神疾病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不良心境进行积极干预,向患者灌输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干预措施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中心思想为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形成积极的品质,促进人们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11]。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中,注重对患者的信任及希望关注、使患者感受被关注并增强内心幸福感,其内涵是增强患者的力量、增加患者的愉悦及快乐等美好体验,而非仅仅是减轻患者抑郁、焦虑、低自我效能等消极心理[12]。在本次研究中,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护理干预相结合并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重点观察患者在精神状态、疾病评分及社会功等方面发生的改变。在积极心理评分方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烦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赋予了患者自信、满足、乐观等积极心理,对于远期的疾病康复及减少复发等均有积极作用[13]。精神病症状评分是临床判断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必然伴随着整体精神病症状的改善,故精神病症状评分不仅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也可以侧面反映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14]。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伴有自卑心理及社会功能降低;测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尊评分也是评价治疗有效性的指标之一,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自尊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整体社会功能水平[15]。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助于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在优化患者心态以及强化患者社会功能等方面均有极大优势,是一种理想的现代化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燕林,胡晓华,陈颖.辅助治疗手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1):80-83.

[2]尹娟,李小妹,周凯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水平与家庭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61-765.

[3]李西敏.积极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94-98.

[4]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5]刘林林,江源,王川.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情绪对抑郁症状的间接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6):538-542.

[6]邵华,李立华,王黎,等.愉快因子回输式护理对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2):59-62.

[7]张黎明,马晓燕,肖路平.交往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1):3274-3276.

[8]Agnew-BlaisJC,BukaSL,FitzmauriceGM,etal.EarlychildhoodIQtrajectoriesinindividualslaterdevelopingschizophreniaandaf-fectivepsychosesinthenewEnglandfamilystudies[J].SchizophrBull,2015,41(4):817-823.

[9]HajnalA,TényiT,VargaE,etal.Socialcognitivedifferencesinfirst-degreerelatives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systematicre-view[J].PsychiatrHung,2014,29(3):301-307.

[10]李福英.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5):2336-2338.

[11]BrownEC,TasC,CanH,etal.Acloserlookat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ubdomainsofsocialfunctioning,socialcognitionandsymptomatologyinclinicallystable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J].ComprPsychiatry,2014,55(1):25-32.

[12]KhanA,LindenmayerJP,OplerM,etal.AnewIntegratedNegativeSymptomstructureofthePositiveandNegativeSyndromeScale(PANSS)inschizophreniausingitemresponseanalysis[J].SchizophrRes,2013,150(1):185-196.

[13]PonizovskyAM,VitenbergE,Baumgarten-KatzI,etal.Attachmentstylesandaffectregulationamongout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re-lationshipstosymptomatologyandemotionaldistress[J].PsycholPsychother,2013,86(2):164-182.

[14]BortolonC,CapdevielleD,BoulengerJP,etal.Earlymaladaptiveschemaspredictpositivesymptomatologyinschizophrenia:across-sectionalstudy[J].PsychiatryRes,2013,209(3):361-366.

篇5

一、具体分工

(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含艾滋病)、免疫规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社区卫生诊断和居民健康档案、协助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服务与管理、老人保健,与妇幼保健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三)市健康教育所负责整体健康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四)市皮肤性病防治所负责除艾滋病以外的性病的预防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五)市胸科医院负责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六)市精神病医院负责精神卫生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残疾人康复指导和训练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卫生信息管理等社区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工作职责

(一)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质量考核标准和人员岗位要求。

(二)开展人员培训,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人员培训和专题项目培训。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人员培训主要通过市级防保机构举办师资培训,由区(县级市)级机构负责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人员实施全员培训。专题培训主要根据工作需要,由市级防保机构联合区(县级市)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同时市级防保机构应根据需要安排区(县级市)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到本机构进修。

(三)组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测和技术指导。市级防保机构应按照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定期对各区(县级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质量监测和技术指导。每年至少应对每区(县级市)监测和指导2次,并做好工作记录和监测意见反馈,监测情况作为各区(县级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平时成绩备用。

(四)实施年度工作质量和绩效考评。市级防保机构应认真制订所负责工作项目的绩效考评指南和操作表,在市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按照《*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试行办法》实施年度社区公共卫生绩效考评工作。

(五)推广公共卫生适宜技术。

三、有关要求

(一)市级防保机构应按照年度《*市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和工作职责制定每年的社区公共卫生计划,并组织落实。同时应确定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

(二)市级防保机构应按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总体要求,根据《*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下沉基本预防保健服务项目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指引。

(三)市级防保机构应按照职责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公共卫生项目规范管理点,作为市级机构的工作窗口、技术实验田和管理示范点。

(四)各区(县级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和督导本辖区防保机构在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并采取措施督促辖区防保机构及时将基本预防保健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6

新年伊始,各项解民忧、惠民生的举措陆续出台。日前,河南省卫生厅公布了《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指导意见(2013年版)》(以下简称《意见》),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在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和扩大受益面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确保广大参合人员得到更多的实惠。该方案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为了深刻领会《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意见》的贯彻落实,本刊现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参合人员受益水平,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现就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出以下意见。

基金分配及补偿范围

新农合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大病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含家庭账户资金、一般诊疗费支付资金)和风险基金,不再单独设立其他基金。原则上,门诊统筹基金分配比例控制在基金总额的25%~30%,大病统筹基金分配比例控制在基金总额70%~75%。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的统筹基金总额(含往年结余)的25%(含风险基金)。

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参合人员的医疗费用补偿。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新农合基金支付范围: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因故意犯罪、酗酒、吸毒、自杀、自残、斗殴等造成的;在境外就医的;超出新农合报销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范围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新农合基金按规定比例先行支付。新农合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住院实行“分段补偿”

为合理引导病人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切实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对住院医疗费用实行分级分段补偿。具体比例如下:

乡级医疗机构:起付线200元,200元至1000元补偿70%,1000元以上补偿90%左右;

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500~700元,500~700元至2000元补偿60%,2000元以上补偿70%左右;

市级Ⅰ类医疗机构:起付线1000元,1000~4500元补偿50%,4500元以上补偿70%;

市级Ⅱ类医疗机构:起付线1500元,1500~4500元补偿50%,4500元以上补偿70%;

省级Ⅰ类医疗机构:起付线2000元,2000~8000元补偿45%,8000元以上补偿65%;

省级Ⅱ类及省外医疗机构:起付线3000元,3000~8000元补偿45%,8000元以上补偿65%。

此外,对患者住院一次性花费超过5万元的也实行分段补偿。具体为:5万元以内(含5万元)部分按相应级别医疗机构规定比例报销,5万元到8万元(含8万元)部分按80%的比例给予补偿,8万元以上部分按90%的比例给予补偿。

受益面涵盖更广

《意见》对少年儿童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筹资时尚未出生,错过缴费时限而未能参合的婴儿,出生当年可以凭户口本、患儿母亲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出生医学证明,以参合母亲身份享受新农合补偿,与参合母亲统一补偿标准;二是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儿童住院的,补偿起付线在规定的同级定点医疗机构补偿起付线基础上降低50%。

另外《意见》规定,为鼓励孕产妇住院分娩,对参合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适当补偿。结合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国家专项补助项目的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要先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规定的补助政策,再由新农合基金按规定给予补偿。参合孕产妇住院平产,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限价内定额补助300元,在县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新农合定额补助450元。对病理性产科住院分娩按疾病住院补偿标准给予补偿,新农合政策范围内费用统一扣除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项目补偿后,按相应级别医疗机构补偿标准给予补偿。

为使外出务工的参合人员公平享有新农合政策,《意见》规定:参合人员转诊至省内经县及县以上新农合管理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执行本县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规定的补偿标准。此外,河南省各地还在省内外农民工集中地外设了100多个农民工定点医院,参合农民工可以在这些定点医院住院,均可按本县县级医院补偿标准予以补偿。对在省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参合患者,还制定了保底补偿政策,住院医疗总费用去除起付线后按不低于30%的比例给予补偿,使省外务工农民最大限度享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

推行门诊统筹

门诊统筹资金用于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门诊统筹和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补偿,实行总额预付,超支不补。鼓励各地逐步取消家庭账户,全面实行新农合门诊统筹。

实行大病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加门诊统筹的地区,参合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就医,首先扣减家庭账户余额,家庭账户余额扣减为零后,门诊费用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进行补偿,年度个人门诊统筹封顶线不低于70元,可在家庭成员内调剂使用。

篇7

20xx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院全体职工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两学一做精神,通过深入开展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等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医院的科学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院每月定期安排全院职工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今年我院克服人手少,基础设备设施简陋的困难,实现业务收入331万余元,同比增长22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34万元,同比增长38万元;药品收入197万元,同比下降16万元,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59.5%。1—10月份门诊人次41063人,体检8326余人次。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安全防范意。

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实行行风民主评议,加强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设立总值班制度,及时处理医院非办公时间的行政、医疗和临时性、突发性事宜。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自觉抵制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良好医疗秩序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不超范围执业。定期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纠纷防范知识培训,增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

三、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1、儿童保健:1—11月新建卡545人,管理0到3岁儿童849人,管理率81.7%。

2、计划免疫:1—11月共新建接种卡737人,为辖区各年龄段人员接种疫苗共人14085次。按免疫接种要求适时接种疫苗,0—6岁儿童共接种13778人次,接种率为97.5%。完成各种疫苗接种信息录入上报工作。

3、妇保工作:完成了上半年育龄妇女普查工作,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为所有参检妇女建立妇女病健康档——对宫颈癌、乳腺癌患者进行追踪管理。共检查妇女1852人次;为育龄妇女发放各种计生用品106盒。全面落实孕产妇管理项目。1—11月为 228  人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 96.7%;孕产妇健康管理率 96.7%,确保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备孕妇女发放叶酸 105瓶,管理人数 370人。

4、精神疾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90人,规范管理54人,规范管理率60%,控制率在90%。为护航G20,配合公安、街道综治部门排查出有肇事肇祸史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3人,送金华二院住院治疗2名。协助民政残联部门顺利完成对精神病人服用抗基本精神病药物全额保障的工作。指导家属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防止意外发生。

5、健康教育:1—12月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上万份,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6期,办黑板报6期,利用责任医师下乡随访、对参保人员体检等各种机会进行健康宣教、义诊活动62次。

6、居民健康档案:1—12月新建档365份。我中心户籍人口总数约31603人,共建档30050份,建档率为95%。

7、慢病管理:管理高血压患1910例,规范化管理1146例,规范化管理率60%;,血压控制率45%。管理糖尿病病人556人,对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面对面随访一次,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61%。

8、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在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时有针对地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9、签约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逐步实施。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65号)、《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浙卫办基层〔2015〕3号)和《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分级诊疗的实施方案》(金政办发〔2015〕156号)精神,以慢性病人、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对象,逐步实现常住居民全覆盖进行循序渐进的签约管理。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今年我院对原门诊综合楼进行大楼整体装修改造工程,无论从外墙到各科室房间都焕然一新,扭转了卫生院在群众心中老、旧、脏、乱的印象,建立健全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医院室内、外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观,大大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切实通过综合治理让院容院貌大变样。

五、充分利用上级医院资源优势,开展双向转诊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对社区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满足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今年初,我院与金华市人民医院按照国家、省、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相关管理规定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书》,同时聘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及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定期来我院坐诊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形成了上级单位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把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到本月底共组织职工学习行风知识10次,开展职工、病人满意度调查5次,处罚违纪职工1人次,教育职工1人次。

篇8

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

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

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

6、结核病除下列情况外可以不予录取。

(1)原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已硬结稳定;结核型胸膜炎已治愈或治愈后遗有胸膜肥厚者;

(2)一切肺外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等)、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治愈后一年以上未复发,经二级以上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专科检查无变化者;

(3)淋巴腺结核已临床治愈无症状者。

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

1、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

3、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4、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5、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7、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身体条件

男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体匀称;

左右眼单眼裸视力,理科类专业应在4.9(0.8)以上,文科类专业应4.8(0.6)以上。无色盲、色弱;

两耳无重听;

无口吃;

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无传染病,肝功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阴性。

三、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

1、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能源动力类、公安学类、体育学类、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水产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武器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科学类、环境生态类、旅游管理类、草业科学类各专业,及土木工程、消防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法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不宜就读烹饪工艺、西餐工艺、面点工艺、烹饪与营养、表演、舞蹈学、雕塑、考古学、地质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工程、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2、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3、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不宜就读的专业同第三部分第一条。

4、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5、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6、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7、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

8、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各专业。

9、斜视、嗅觉迟钝、口吃不宜就读医学类专业。超级秘书网

此部分内容供考生在报考专业志愿时参考。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

四、其他

1、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生理条件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做好咨询解释工作。

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按公政治[2000]137号文件执行。

篇9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慧:我区有残疾人43万多,占总人口的6.83%。近些年来,在中残联的支持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区残疾人事业得到了好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呈现出稳步推进、健康发展的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残助残的氛围更加浓厚。广泛开展了扶残助残活动,组织实施了“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主题实践活动,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日趋浓厚。二是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加大。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将残疾人的民生问题列入自治区民生计划,为残疾人办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办法》,促进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三是保障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我区通过开展和实施“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扶残助学、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争取公益性岗位、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使广大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方面享受到了较好的保障服务。四是残疾人自强自立的能力日益增强。涌现出了王结、李宁为等一批自强模范,特别是在一些全国乃至世界性文体竞赛、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区残疾人争了光,为宁夏添了彩。

但由于我区山川发展不平衡、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残疾人的总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是有较大差距,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本区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解决。

记者: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如何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集中解决上面谈到的残疾人困难问题?

刘慧副主席: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张毅书记、王正伟主席多次调研残疾人工作,强调要把残疾人工作做实、做细、做强,让全区广大残疾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为此,我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依托黄河文明发展区域经济,利用黄河金岸建设,提出了大力发展慈善产业,以慈善产业助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和促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基础性工作,解决残疾人困难问题,逐步实现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具体来讲,要抓好7项工作:一是紧扣全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精心编制好我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对全区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津贴,这项工作上个月我们已经在重度残疾人较多的红寺堡区启动了试点。三是建立残疾人居家安养护理补贴制度,对居家安养的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护理补贴。四是建立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制度,将精神病服药纳入医疗报销范围,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政府承担。五是实施“阳光家园”建设计划,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着力解决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问题。六是推进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在五个地级市各建设一所完整的特殊教育学校,集中解决“三残”儿童受教育难问题。同时,在首府银川建设一所残疾人中等专业职业培训学校,填补我区残疾人中等专业职业教育空白。七是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到社会福利企业创业园办企业,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记者:发展慈善产业是宁夏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请问宁夏在发展慈善产业、招善引资方面有哪些具体考虑?目前有什么进展?

刘慧副主席:依托黄河金岸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产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慈善战略工程,其目的就是运用现代慈善理念,营造宁夏慈善洼地,有效聚合国内外慈善资源,通过招善引资,吸引企业家、慈善家来我区投资兴业、扶贫助残,启动新的社会生产力,构建更加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解决民生问题,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我区的总体考虑是:建设以“一部四园七城”为支撑的现代慈善发展平台。一部,即在首府银川建设慈善研究推动总部,成为宁夏慈善头脑中心、信息研究中心和公益组织孵化基地。四园,即在吴忠市创建吴忠社会企业创业园;在红寺堡区创建红寺堡福利企业创业园;在平罗县陶乐镇创建天河湾老年产业园;在固原市创建六盘山生态产业园,成为聚集和承载慈善产业的核心区。七城,即沿黄河的石嘴山、银川、吴忠、青铜峡、灵武、中卫以及作为“黄河金岸”延伸带的固原7个城市争创中国慈善城市,形成全民慈善的基础环境。

篇10

一、概述

以法治原则为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因其具有明确的规范性,更能为社会管理主体所准确适用,也更能为社会公众所认同。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作用,其最为基本的法治规范依据显然应当是《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但是,由于刑事法律主要是以刑罚措施惩治与震慑犯罪行为,“控制”属性占据了检察职能的重要方面,“管理”属性不甚明确。刑罚的规范强制性或控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检察机关以现有的基本法律规范为依据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定位。

然而,刑罚控制并非检察职能发挥的唯一规范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可见,我国《刑法》明确将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建议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等非刑罚处罚,作为一种规范意义上的刑事处罚措施,而这些非刑罚处罚措施具有明显的管理属性。由于在检察实践中一般强调刑罚措施的应用,忽略了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规范适用与理性创新,导致检察工作弱化了以明确的《刑法》规范为根据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发挥。

应当看到,在当前的检察工作中,检察机关通过适用相对不对有关犯罪人进行非刑罚处罚,其案件类型集中在轻伤害犯罪案件、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交通肇事案件等,极少数情况拓展至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非刑罚处罚的适用范围仍然比较狭窄。同时,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非刑罚处罚措施仅可适用于自然人,不能适用于犯罪单位。但是,司法实践中部分单位实施了轻微的经济犯罪行为,实际上也有必要通过非刑罚处罚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求更好地实现对单位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规范管理,但由于法律规定的非刑罚处罚适用对象具有局限性,检察机关无法进行适用。正是由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上述非刑罚处罚方法,在适用方式与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无法结合具体案件特点与行为人人格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非刑罚化刑事适用,导致检察实践中较少采用甚至是虚置非刑罚处罚。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方法进行理性创新,更为全面且有效地发挥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二、经济犯罪检察监管:深度参与社会管理的非刑罚处罚制度创新

经济犯罪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但有必要进行区分,选择经济犯罪中社会危害可弥补、犯罪人及犯罪公司可矫正的案件,适用非刑罚处罚,节省经济犯罪刑罚处罚所需要的资源及成本。创新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机制,建构经济犯罪检察监管制度,在检察环节对经济犯罪案件适用相对不并附加强制监管这一非刑罚处罚措施,有利于发挥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经济管理的法律专业能力与特长。

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的实体性法律效果必定是对涉嫌经济犯罪的公司及主要负责人员免予刑事处罚。理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对经济犯罪适用轻缓的非刑罚处罚措施有宽容甚至纵容经济犯罪之嫌。[1]其论证依据主要为:涉案公司或者自然人通过认罪且支付赔偿获取相对不以及免予刑罚处罚的实体处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以经济补偿代替刑罚的刑事司法处遇倾向,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相对不放弃了实体定罪机制,而免予刑罚处罚的适用放弃了刑罚处罚的强烈震慑功能,有可能成为大型公司以及相关自然人主体在实施经济犯罪之后逃避刑事责任的途径,从而弱化或者扰乱刑事法律体系追究公司与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实体基础与程序运作。当然,理论上也有观点支持对经济犯罪的轻刑化、非刑罚化处理。[2]

笔者认为,部分经济犯罪案件适用相对不能够拓展非刑罚处罚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充分发挥检察权对实然经济犯罪的遏制作用与未然经济犯罪的监管作用。而后者正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规范路径。

检察机关办理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必须重视指控犯罪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或者定罪适用刑罚后的公司强制关闭、雇员失业等附带性结果,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必须积极考虑利用非刑罚处罚这一缓冲机制,有效解决经济犯罪行为责任问题与刑事司法行为社会成本管理问题。相对于经济犯罪或者直接判处巨额罚金刑而言,相对不肯定是一种相对轻缓的非刑罚处遇程序。然而,程序的公正性并不必然取决于震慑力度的强弱,而在于程序本身运行的透明性、平等性及合理性。关键在于,检察机关应当在内部制订较为严格的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实体条件与程序规范,指导一线办案的检察官,在相对一致的标准下选择或者不以及对应的刑事和解内容,确保经济犯罪案件非刑罚程序适用的公正性。

只要在司法理念与司法能力层面塑造坚实的检察官职业能力,才能以具有权威效应的司法能力保证经济犯罪案件相对不的顺利运行。这显然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的基础。例如,上海市检察机关已经根据区域情况在各级检察院建立相关的金融犯罪、航运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专门案件的办案科室或者办案组,以专业化的职业能力和知识储备应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挑战。这就为公正、准确且高效地适用经济犯罪案件非刑罚处罚措施奠定了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此外,有必要对经济犯罪案件非刑罚处罚程序配备具有丰富经济犯罪办案经验的检察官,以此保证检察官群体在办理重大疑难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形成强烈的司法职业能力与职业文化,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使用一切合法合理的方法形成公正的不决定实体结果与程序运作。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对于司法权威存在或多或少质疑的背景下,[3]检察官不能将完成经济犯罪案件非刑罚处罚程序视为一项普通的工作,应当高度重视自己在被告单位、被告人、辩护律师、被害人以及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公正、严明、诚实的检察官在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司法实践中更容易获取被告单位、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信任,各项检察工作会因此而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各级检察机关还应当定期组织经济犯罪案件检察业务培训,通过学习研讨培训的方式提高办案质量。

检察机关参与经济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公司犯罪不后强制性检察监管制度,要求承认经济犯罪的公司对内部监管机制进行重整,执行严格的合规程序,即为了监管、预防、震慑经济犯罪专门设计内部犯罪风险控制机制,使其成为公司治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检察机关设立专门的经济犯罪防控机构并配置专员,有权强制要求认罪的经济犯罪公司接受检察机关专员担任内部监管职务,协助公司保证合规程序的正常运转,降低公司经济犯罪的案发可能。在试点运行成功的条件下,在公司经济犯罪案件不程序中附加强制性内部监管机制可以强化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司内部的监管权限,使其有权在省级以上检察机关的指导下评估、建议、修改公司治理的规章、解雇违纪违法职员、直接以公司名义雇用审计人员、律师在公司内部针对审计、法律问题进行尽职调查。由于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具有专门的法律知识与业务能力支撑,可以凭借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经济违法犯罪治理的社会管理职责。

公司犯罪强制性检察内部监管机制有利于快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特别是控制经济犯罪风险。检察机关监管人员不仅能够成为认罪公司财务上的监管者,而且可以深入公司内部管理流程全方位执行经济犯罪预防计划。当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检察机关要求建立的强制性内部监管机制所耗费的高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对认罪公司造成经济压力。例如,美国司法部率先探索实施经济犯罪检察机关内部强制性监管。但是,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大型的涉案公司仅监管费用一项平均高达600万美元。[1]此外,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监管人员以治理专员的身份介入公司事务亦存在正当性疑虑。因此,节省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成本、明确法律监管与内部治理界限是经济犯罪非刑罚处罚程序如何适用强制监管实践需要不断思索的疑难问题。

三、检察机关参与精神疾病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犯罪非刑罚处罚措施

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对精神病强制医疗进行了规定,但实践中仍存在适用范围不合理、收治精神病人操作混乱、解除强制规范无序、强制医疗执行乏力等问题,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与精神疾病行为人相关的非刑罚处罚措施,通过检察职能的发挥,完善精神疾病社会管理机制。

根据《刑法》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实践中,司法机关对部分间歇性精神病人或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的轻微犯罪适用免予刑罚。但由于现有的精神病人强制治疗对象局限于对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无法适应社会对具有犯罪倾向的精神病人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的要求。

笔者认为,在我国《刑法》对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犯罪人实施看管以及政府强制治疗制度的基础上,有必要完善对间歇性精神病犯罪人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犯罪人的非刑罚处罚机制。基于一般公众安全保护和对特定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保护的考量,根据保护和矫正的双重目的将间歇性精神病犯罪人安置于特殊医疗机构是亟待付诸于实践的选择。对于确实存在人身危险性且监护人无能力看管的,检察机关应当决定适用强制治疗的非刑罚处罚措施。经过鉴定机构认定人身危险性明显减弱,不会对社会安全构成现实危险的,可以解除强制治疗。在实践操作中应当注意以下要点:

其一,犯罪类型应当具有明确的限定性。检察机关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的精神病犯罪人强制医疗的犯罪类型应当限定为暴力犯罪。由于暴力犯罪对社会公众安全构成现实且紧迫的威胁,在监护人看管治疗仍不足以防止该危害发生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其强制医疗。其二,决定强制医疗的主体应该是检察官。尽管强制治疗属于非刑罚处罚,但基于其治疗手段的强制性以及不确定期限性的特点,对精神病人的人身限制强度较大。因此,必须经过司法性审查才能适用强制医疗措施。对于相对不的案件,检察官有权决定是否强制治疗。检察机关应当关注后续的强制医疗情况,对于经鉴定符合人身危险性控制指标的,裁定解除强制治疗措施。其三,组织实施。检察机关应当监督公安机关具体负责执行强制治疗的实施,治疗费用应当由国家承担。强制性医疗应当实行不定期制度,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由主治医院确定不同的治疗时间和不同严厉程度的管理方式。尽管此种非刑罚处罚的期间可以超出罪责可能判处刑罚的期限并视情况予以延伸,但其精确程度是建立在间歇性精神病人已然的犯罪行为分析上,区别于保安处分对未然行为危险性的纯粹估计。笔者建议,在省级层面设立专门的精神病强制治疗中心,对被确认属于间歇性精神病犯罪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矫正。

实践中不仅存在精神病犯罪人系统化非刑罚处罚制度阙如的问题,对于精神障碍型犯罪人的刑事处遇制度更是处于完全真空状态。我国《刑法》仅对醉酒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醉酒轻微犯罪适用免予刑罚后如何进一步适用符合社会安全保障以及纠正醉酒精神障碍倾向需要的非刑罚处罚配套机制完全没有做出规定。并且,实践中不仅存在酗酒成瘾型的精神障碍,吸毒成瘾进而犯罪的也属于多发性现象,对于此类精神障碍者实施轻微犯罪免予刑罚之后如何适用非刑罚处罚,同样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入区别于精神病人的精神障碍者概念,并在刑事责任能力章节中规定,醉酒成瘾和吸食成瘾进而使自己陷入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状态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实施轻微犯罪免予刑罚的,可以根据情况强制其接受心理矫正治疗。建议在省级建立精神障碍者心理矫治中心,强制解决犯罪人酗酒、药物滥用、吸食问题,纠正其人格障碍,医院定期对犯罪人进行心理状况测试,符合标准的解除强制心理矫治非刑罚处罚。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可以适用非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具有醉酒成瘾、吸食等精神障碍问题,应当强制其进行心理矫治。精神障碍犯罪人心理矫正治疗措施激发积极的心理道德情感,使之成为犯罪人的心理抑制动力,从而监控行为主体健康心理的危险蜕变前兆,适时呈现,改变不良生活习性,阻止现实犯罪行为的成型。心理矫正治疗的实际运用能够在刑事领域开辟全新的司法文化,使犯罪人痊愈、犯罪问题解决等概念成为了刑事司法的现实价值而非外部强加且遥不可及的目标。心理状态、心理疗法、心理分析等心理学解释模型使刑事司法不断融入对犯罪人的个体性考察,不仅去除犯罪人行为恶习,还承担起心理辅导的重任,通过聚焦、提升心理学专家在刑事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来保证制度价值的实现。检察机关如果能够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加强对犯罪人心理问题的考察,在逐步建立与健全精神矫治机构的背景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社会特殊群体的精神问题治理。

四、建构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标准:检察机关强化社会管理创新重要内容

根据《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以下简称《北京规则》)的约定,缔约国应当使主管当局对未成年犯罪人采取各种处理措施,使其具有灵活性,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刑罚。世界各国均积极贯彻《北京规则》设定的公约义务。

例如,德国联邦在判例中指出,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制订独立的未成年罪犯非刑罚处罚制度。[1]德国规范未成年罪犯非刑罚处罚执行的现有法律依据是《青少年司法法》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德国认为,对于限制未成年罪犯人身自由的刑罚以及非刑罚处罚措施而言,上述程序性法律规范远不足以建构充分的法律保障体系。基于此,立法机关正在积极修订《青少年司法法》,通过构建全面且独立的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体系完善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措施的执行制度。[2]然而,当前我国司法实践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缓刑的比例尚且不高,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更是很少适用。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有必要建构独立的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办案标准,以量化的方式评价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恶性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对其采取非刑罚处罚。

检察机关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研究制订有关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规则的司法解释。在司法解释中专门将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措施的内容、种类、适用范围、执行等方面问题进行细致规定。同时,各地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探索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辅的地方操作规则,进一步明确司法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的管辖范畴、非刑罚处罚具体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期间的管理制度等。

笔者建议,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犯罪风险指标与犯罪需求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风险系数将未成年犯罪人分层,按照个体特性确定是否处以以及适用具体的非刑罚处罚的方法、强度以及时间,凭借行为主体的阶段性表现再度分配管理与监督力量。犯罪风险指标是影响再犯可能的静态因素,包括未成年犯罪人年龄、犯罪前科、与定罪量刑非直接相关的犯罪行为个体化特点等等。犯罪需求指标是影响未成年人再犯可能的动态因素,会随着刑事处遇的过程逐渐发生变化,包括工作状况、婚姻家庭依恋、社会关系、有无药物滥用情况等可变性较大的变量依据。

应当将未成年犯罪人赔偿损失的非刑罚处罚进行合理改造,改变一律金钱支付的赔偿方式,而是提供多种赔偿损失的途径。例如,由未成年犯罪人向被害人直接提供劳动补偿损失,或者为未成年犯罪人提供劳动机会,在获取报酬之后赔偿被害人损失。通过劳动成果赔偿被害人损失,不仅同样能够起到被害人补偿作用,而且有助于未成年犯罪人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切实的反思,促进其在劳动中得到深刻的教育。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工读学校的性质,明确将未成年犯罪人工读教育置于非刑罚处罚体系之中加以规范。同时做好宣传工作,防止社会公众歧视工读学校学生,实现学生身份的一律平等。

检察机关在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非刑罚处罚的方式上也可以进行创新,将社会关护、社区服务、参加军训夏令营、参观监狱、参加戒毒戒酒戒烟治疗、参加药物滥用等犯罪预防课程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化矫正措施全面纳入非刑罚处罚的范畴内,由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的规范化框架内进行运作。例如,对于适用相对不的未成年犯罪人,检察机关可以要求其为社区提供一定期限的服务,其工作类别包括在医院、慈善、教育、文化机构中从事帮助、事务性工作,或者在社区从事保养或清洁。

需要注意的是,加大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罚的刑事适用力度,优化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追究的方式方法,尽量以不影响在校未成年犯罪人学业为宗旨。对未成年犯罪案件谨慎公诉,有效控制有罪判决导致未成年犯罪人被剥夺学籍的情况。积极建议修改相关教育立法,删除有罪判决即取消学籍的规定,建议对免予刑罚处罚的在校未成年犯罪人保留学籍。这实际上都是检察职能在《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规范适用过程中参与未成年犯罪人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五、立体性非刑罚处罚:与经济社会管理多元化发展相适应的检察职能创新

经济社会管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要求针对犯罪人的非刑罚处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方法体系,从而满足针对不同类型犯罪人恰到好处地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的检察实践需求。

其一,犯罪人相关资格和权利的剥夺。我国《刑法》将剥夺政治权利等资格刑作为附加刑置于刑罚体系,但资格刑的种类极为有限,无法针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特点进行适用,有必要在更为广泛的层面拓展剥夺资格和权利型的处罚。笔者建议,可以在非刑罚处罚的体系内适当增加各种类型的剥夺资格和权利的处罚,检察机关通过非刑罚的方式规范地对不的犯罪人剥夺相关资格与权利并进行监督。

实践中,对于实施商业贿赂犯罪的,检察机关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从事相关经济领域的活动,属于律师、会计师、审计师、拍卖师、清算师等特殊中介组织工作人员的,可以进一步规定剥夺其执业资格;实施交通肇事犯罪的,可以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交通运输活动;实施金融证券犯罪的,可以规定禁止从事证券、期货、基金、银行等行业工作;实施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可以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从事公务性工作。上述非刑罚处罚措施针对犯罪行为轻微没有必要予以刑罚的犯罪人。应当看到,虽然《公司法》、《证券法》中已经设置了剥夺从事相关领域董事、经理、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职位资格的规范,但由于其没有配套的程序规定,尤其是监管机制缺失,实践操作中并不规范。将此类剥夺特定资格和权利的处罚作为免予刑罚犯罪人的一种实体处遇,置于规范化的非刑罚处罚刑事适用体系进行整体运作,由检察机关进行全程监控,可以切实防止剥夺资格或者权利适用中的失控或者虚置,加强此类犯罪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规范管理。

其二,惩罚性赔偿。惩罚性损害赔偿(punitive damages),也称示范性的赔偿(exemplary damages)或报复性的赔偿(vindictive damages),是指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1]惩罚性赔偿具有补偿受害人损失,但更重要的是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是英美法系中普通法的一种法律救济措施。惩罚性赔偿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惩罚性”――不以实际损失的发生为适用前提,赔偿数额不以实际损害为标准。惩罚性赔偿通过对故意的、恶意的实施不法行为的人强加更重的经济负担,来惩罚和制裁不法行为,它是在补偿性赔偿金之外,要求侵权行为人另行支付款项,并不以受害人所遭受损失为主要依据,它的功能不仅在于弥补受侵害人所遭受的损失,而且在于惩罚和制裁严重过错行为。

但是,由于惩罚性赔偿具有明显的惩罚功能,民法理论与实务中对其责任实现的性质存在极大争议,认为其具有部分刑事处罚的性质,不属于侵犯责任法的范畴。[2]笔者认为,正是惩罚性赔偿的惩罚性特征决定了该种制裁方式可以纳入非刑罚处罚体系,同时通过检察权规范惩罚性赔偿的运行,对于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损失但没有必要予以刑罚处罚的,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通过高额的赔偿使犯罪人对整个社会承担赔偿责任。

犯罪人主观上具有恶意或者严重过失,实施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损失,检察机关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以示《刑法》对于此类危害行为的强烈否定。从《刑法》适用经济性的角度,有的案件没有必要对犯罪人处以刑罚措施,要求其在经济上对被害人进行全面赔偿以及惩罚性赔偿的处罚意义、补偿意义、教育意义更为明显,社会效果更好。例如,初次酒后驾驶即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从被害方的角度分析,家人更为需要的是实质性的赔偿,通过惩罚性赔偿部分的加重赔偿,被害人方面的经济生活压力能够得以明显释缓。从犯罪人的角度分析,一旦因其偶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罚责任,不仅当前的生活陷入困境,而且今后存在回归社会困难的疑问,通过惩罚性赔偿接受教育重新投入社会生活,更有利于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接受教育、管理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