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97-01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村地区一直处在不发达的状态,农民父母自身受到的教育有限,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缺乏。笔者作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有较多的了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看法,对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现阶段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1.对教育的意识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受到知识层面的影响,农民父母在很多认识上都是较狭隘的。长期以来所提倡的教育,在他们眼中便仅仅指向学校教育。这个一方面是源于农民父母所受到的教育少,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教育,因而只能将教育的所有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地区处于落后不发达的境况,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还有很多家长因为家庭条件差,只期望孩子能混个小学文凭,识点字,便外出打工,这种思想也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乏。

2.农民外出务工,留守环境不利于家庭教育。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使得很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外出务工,谋求生计。由此,很多孩子的监护问题便留给了年迈的祖父母或者是周边的亲戚朋友。祖父母年迈,受到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没有太大的精力管教调皮淘气的孩子;亲戚朋友忙于生计,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暇顾及,更别谈留守儿童,他们的照顾只停留在基本的吃住上面。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很多学生甚至会产生逃学、厌学、自暴自弃的思想,最终早早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务工。

3.教育重心偏离,方式传统。农民父母文化水平低,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认为孩子在衣食住行上有好的条件便能很好地学习,因而很多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大多数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时,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和民众攀比心理的刺激,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分数问题都很重视,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不是孩子为人处世,而是孩子的分数问题,迫切希望孩子“成才”,而并不是“先成人后成才”,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关注的重心偏离,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追捧分数,而对自身的品质、人格问题缺乏重视。

同时,农民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较为传统,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做法与家长的意愿不同时,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采取粗暴的暴力行为,要求孩子能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教育。除此之外,在孩子取得一些让家长脸上有光的成绩时,很多家长会采取物质上的奖励。缺乏对不足或成绩的有效分析,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合适的交流,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不利。

二、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应采取的有效对策

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关系到农村地区发展的未来,因此,要积极地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实现家庭教育的完善。

1.社会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意识培养。农民父母在教育意识上存在着巨大的欠缺,社会要积极承担责任,为这些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家长学校,对这些父母进行教育。定期组织教育上的专家、德高望重的教师下乡进行家庭教育的讲座,对农民父母进行一定的培训。同时采取报纸、电视等多媒体对正确的教育观念进行宣传教育,让家长们能通过多渠道的教育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并端正家庭教育的态度。

2.学校方面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学校是有效结合孩子与家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家长寄托教育重望的所在地,因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学校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首先,学校要帮助农民父母树立良好的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配合父母制定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家长会议,向家长们汇报学生的基本状况、学校的要求目标,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以此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3.家长自身要积极做好教育转变工作。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身作则。古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是在家庭中,父母往往是孩子的榜样,因而父母一定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从言行举止上为孩子做榜样,为孩子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思想观念。同时,家长还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通过暴力方式或者物质奖励来惩罚、表扬孩子的过错与进步,要与孩子建立深入的交流沟通关系,通过言语上的交流,来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败不馁,胜不骄,不断地完善自身,并取得进步。

三、总结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其他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石,只有努力抓好家庭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们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教育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得力人才。

参考文献:

[1]尤虎.论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3,(11).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某市农村小学生家长进行了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家长文化水平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42﹪,有的家长是小学学历,在调查过程中,有的家长因为不认识字而拒绝完成问卷。高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37.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8﹪。

(二)家庭环境

1.家庭结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其中来自三口之家的占58.34%;三世同堂,占29.17%;离异家庭,占12.5%。孩子大多数时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66.67%;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占6.25%;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占25%;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占2.08%。

2.家庭教育条件。在针对家长空闲时通常和孩子做什么的调查中发现,有27.08%的家长能够在空闲时和孩子翻翻书,共同学习;16.67%的家长有空时会鼓励孩子发展特长;16.67%的家长经常引导孩子动脑筋和孩子一起学习;27.08%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调查显示,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单独房间、专用桌椅、台灯和各种学习用品的占27.08%;能够提供以上三种的占16.66%;提供以上两种的占14.58%;只能够提供一种的占41.67%。

(三)家长教育方式

在家长的教育方式这个问题上,调查显示,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85.42%的家长会帮助孩子找到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再进行教育;有14.58%的家长会批评或打骂孩子。遇到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情况,68.75%的家长会主动找孩子谈心从而找到原因;18.75%的家长会选择找老师来了解情况;也有12.5%的家长会不问原因直接动手打孩子。关于“人前教子”这样的教育方式有16.67%的家长认为这样做很对;83.33%的家长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对的。但是仍然有25%的家长经常在人前教子,75%的家长不这样做。

(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和期望程度

在调查中笔者通过对家长是否和孩子讨论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和家长平时是否花时间陪孩子做功课来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显示,52.08%的家长经常和孩子讨论学习上的问题;25%的家长偶尔会和孩子讨论学习上的问题;20.83%的家长只有在孩子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才会和孩子讨论;有2.08%的家长在亲朋聚会时才会说起孩子的学习。大多数家长还是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做功课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6.67%的家长会经常陪孩子做功课;29.17%的家长偶尔会花点时间陪孩子做功课;有4.17%的家长不会陪孩子做功课。关于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期望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1.25%的家长希望孩子们门功课都要优秀;12.5%的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各门功课及格就可以;有4.17%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就行。

二、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文化水平偏低

家长的文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培养。家长也想教育好孩子,却苦于没有方法。不知道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有的家长主观上希望孩子成才、学好,却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对孩子的学习方法指导不了。农村家长平时很少读书看报,家庭缺乏学习氛围,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

在生活中,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自己的自尊心和想法的,家长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和个性的发展,用自以为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对犯错的孩子更不讲究批评方式,甚至以粗暴态度对待子女,伤害孩子的自尊。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孩子一犯错,就翻来覆去地讲。这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反而容易强化这种习惯。

(三)家庭物质环境匮乏,学习气氛不浓厚影响孩子的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会忽略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家长能够提供各种学习用品等的物质条件的仅占27.08%;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长对孩子的发展置之不理或期望过高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孩子自主发展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自主发展就是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等不闻不问,缺乏必要的辅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从而丧失了对孩子的信心。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质量的策略

针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如: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式不当等,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提高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

第一,提高家长素质。家长想要让孩子喜欢读书,自己首先要捧起书本来,身教重于言教,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学习的榜样,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样,能更好地辅导孩子学习,促进孩子成长。要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改进农村家庭教育的重点来抓,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改善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创建家长学校等。

第二,家长要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以便于孩子更好的学习。

第三,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正视孩子的缺点,避免使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惩罚孩子,多和孩子沟通等。

第四,要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五,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柯国兴.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中国农村教育[J].2007,(11).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 安全教育 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力量,并要积极发挥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和社会媒体的作用。为了让小学生茁壮成长,我们要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当前小学生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

1.1学生家长安全知识匮乏。家长与孩子间充满信任,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知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当前,部分家长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教育经验,不具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能力。小学生玩火、电等危险项目时只会受到责骂、责打,却不告诉他们不能玩的原因及危害,不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也有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吃穿和成绩,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脱给学校和社会。而且家长自身还带着小孩闯红灯,影响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因此,孩子的安全成长,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2当前社会没有足够重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形势的变化,小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当前,各地众多安全事故发生时,人为逃避责任,往往隐瞒实情、封锁消息,加之群众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使得肇事者逍遥法外。

1.3学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当前,政府部门、学校领导对于学校安全非常重视,各学校的安全硬件设施也是比较到位的。但由于学校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总抱有侥幸的心理,对学校布置的安全任务以应付居多,对学生教育力度不够。如,每天晨检不到位,安全演练不重视,安全教育不开展,常规排查不落实,安全漏洞不整改,对于发现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视而不见等。如,有的小学生自行车带人、有的家长助力车带着两个甚至三个小学生,而教师看到却不管,因此,教师未树立“全员安全员”的意识。

2 增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2.1 学校教育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力量。业务过硬的安全教育团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学校建设需要一批专业的、过硬的安全教育团队。这一团队应该由若干名优秀的安全干部、一整套负责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组成。学校开展全面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的施工场所,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实验室、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等;(2)把学校举行各种活动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学生。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3)研究四季的险情变化,挖掘安全教育题材,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发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结合实际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4)开展地震、火灾、踩踏、食品、交通等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教给学生基本的逃生技能及自救、互救方法;(5)发动全体师生兼任校园安全员,一旦发现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等及时告知学校领导。

2.2 家校合作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方位落实小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家长的安全责任,学校应举办培养小学生安全习惯为专题的家长学校,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等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印发《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加强周日、节假日和寒暑期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通过家访、发送手机短信、电话联系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避免孩子意外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另外,学校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落实留守小学生监管责任,与留守小学生的监护人签订校外监管责任书。同时,学校积极履行告知义务,把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及时告知家长。

2.3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及其家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对小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虽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有着润物无声的示范作用。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安全教育。如,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离家前,检查水电、煤气;空闲时,引导孩子正确逃生等。

2.4社会媒体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补充。除了学校、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外,还需要社会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各种媒体的力量,营造安全宣传氛围。比如,推出动画片等小学生喜欢的节目时,有意识地植入公益广告。社会媒体只有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安全引导,才能激发起他们模仿的天性。只有长期坚持这种教育方式,就能促进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安全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分析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与各方疏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及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缺乏有关。

参考文献:

篇4

一、现状分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甚重,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对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童年生活的质量。尤其是时展迅速,家庭教育对于教育本身而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越来越显著,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正是处在一个向未来迈进的过渡时期,也是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隔辈教育

当下,很多农村的家长去城里打工维持生计,把孩子交给自己的长辈代为看管。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教育孩子的家庭数量很多,他们普遍过分溺爱孩子、娇惯孩子,最后导致管不住孩子,放任孩子跟随自己的意愿生活,使孩子的家庭教育一片空白。

(二)重书本、轻道德

在农村小学家庭教育中,农村家庭往往会犯一个很普遍性的错误,就是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性格、道德的培养。大量的农村家庭都存在着这个传统的思想,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出人头地,不像自己一样过着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农民生活,渴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他们身为农民,深深地知道农民的苦与累,所以对自己的子女纷纷给予厚望,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未来有出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有的家长甚至想,只要孩子努力学习,怎么都行。只要学习好,孩子身上存在的任何缺点都不算什么大事,学习好胜过一切。因为学习好就是有出息,学习好会光宗耀祖,跟乡里乡亲聊天的时候谈及自己的子女特别有面子。这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其他方面教育的教育模式对小学生而言非常不利的。

三、农村小学家庭教育优化措施

(一)改变错误教育观念

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必须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要过于教条去一味地注重书本教育,轻视其他教育。教育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孩子既有才又有德,使孩子成为一个智商和情商都优秀的人。不要被当今应试教育过分洗脑,要注重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与学校和老师及时沟通

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通过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品质。通过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不但可以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也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相辅相成,便于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5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小学德育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尚处于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发展与养成时期,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孩子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如果这一时期对学生有错误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影响其终身的发展。因此,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重视成绩,忽略德育教育

传统教育在我国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这种教育功能仍然会长时间存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教育有利有弊,其弊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除。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不重视。从学校方面来看,升学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未来发展,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不用多说。从教师方面来看,学校施加压力,教师在无形当中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所占的比重,甚至忽略了德育教育对学生成长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德育教育逐渐淡化。从家长方面来看,一些家长的德育教育观念淡薄,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课业辅导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家庭德育教育。

2.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脱离现实生活是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的德育教育的例子都是很多年前的,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环境不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例如,很多德育教育内容仍然是“舍身堵抢眼,舍身炸碉堡”等战争时期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但是与现在的生活差距太大,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使得德育教育失去了基础的教育意义,难以发挥教育效果。另外,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使得德育知识没有深入小学生的内心,与日常行为产生共鸣。

3.教师缺乏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面共同的积极配合。但很多家长由于时间紧张忽略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也有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有这个责任与义务把孩子培养好,这种意识忽略了家庭对于孩子个人行为的重要影响。另外,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也是促进德育教育的关键,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学生德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会造成德育教育漏洞。

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水平的主要策略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美好的道德情操,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学科的教育效果,根据各个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Flas以其动态性、夸张性和生动性,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推崇。软件一般占用的空间比较小,动画效果非常理想,这款软件通常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以良好的动态表现向学生传授相对多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操作便可以完成动画演示过程,并且授课过程通常采取交互式。Flas的交互式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避免传统德育教育中枯燥死板的教条主义,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2.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性格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行为举止模仿的榜样。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与家长定期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学校制定的德育教育目标,规范家长的教育方法,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其次,家长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够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最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两者互相促进,从根本上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落到实处。

3.加强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融合

德育教育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德育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领会德育教育的真正含义。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学校也应定期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多与大自然接触,走入社会,亲自感受社会实践的乐趣。例如,开展夏令营,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们观察是否存在乱丢垃圾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将垃圾捡起,并扔到垃圾桶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假期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可以安排学生准备一些小节目,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进行表演,让学生们养成尊老敬老的思想意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德育教育不仅仅拘泥于课堂与书本中,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意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小学;心理教育;问题对策

一、心理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应试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投入到应试教育中去,而逐步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很多小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设置一定的心理教学课程,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说,在很多小学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逆反心理,反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拒绝同学的友爱和帮助,这些问题看似是孩子们玩耍上的小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对策: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校应该提高对心理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心理课程放到与应试教学科目同样重要的地位。学校还应该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成立心理咨询室,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得到帮助。再者,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讲座,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在每个班级进行板报宣传,这些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心理教学的关注以及重视度。

二、过于注重形式,忽视本质教学

在我国的很多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很多心理老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形式化教学,而忽视了真正做到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很多心理教学过于强调同一性,却忽视了“因材施教”。比如说,很多心理老师会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的时候,非常精细,但是测试完之后,心理辅导老师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总而言之,太过于形式化。

对策: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解决学生出现的疑惑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还有很多老师,过于注重教育的同一性,将心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书本上重点强调的内容进行讲解,却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个人实际相结合。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不同的根源,这就需要广大心理教师要利用普遍的特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社会压力大

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是一些相对较简单的知识,课堂教学重在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家长们的期望值让小学生在小小的年纪已经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小学学习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单纯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却很少能够开心地学习,单纯地玩耍,而是被厚厚的一沓沓试卷,家长们过高的期望值,老师们的严厉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是一种厌恶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的状态。

对策:作为心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倡导学生进行快乐学习。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工作,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小学心理老师,教育者们以及小学生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减少学生的负担,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将普遍心理特征与学生每个人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完成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篇7

关键词:小学;德育;互补;教师素质;渗透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面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各项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启蒙阶段,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塑造合格的人才,更能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和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针对我国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容易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在德育方面有所欠缺。并且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希望学校能教育好孩子的一切,忽视了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在乡村或者偏远地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多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父母言传身教这一块更是缺失严重。

(二)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独生子女较多,每个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及其他各位亲人都对其呵护有加,对某些行为甚至纵容,导致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纠正学生的空间就比较小,有时批评轻了没效果,批评重了学生容易做出各种极端行为。而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比较滞后,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规劝上。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他们的德育素养,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

由于德育教育的成果难以显而易见,因此,在大多数学校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传统教学中,传授哪部分知识就强调开设一门课程。在培养孩子德育素质方面,往往误以为通过一门思想与品德类的教育课程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和课程的教育作用。并且为了不让小学生的成绩输在起跑线上,只强调学习,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一个好的劳动习惯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开端,但当前还是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才是学生的正事,劳动是在浪费学习时间。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

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其应该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互补。家庭成员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有利于父母和教师探讨出比较好的教育模式,并且更全面地认识小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

(二)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小学生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人之一,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课本知识,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德育观。而且,教师要主动学习,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知识,减少与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让学生敢于、乐于向自己倾诉各种问题,乐于采纳自己给出的批评建议。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对教师各项能力素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接受好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数学、体育等各门学科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所以,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润物细无声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字词句的把握,更要重视这类题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尤其是要给小学生创造德育实践的机会,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劳动和文娱活动,让小学生有更广阔的展示平台。通过德育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和胆量,使其获得相关技能,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多管齐下,利用一切可能的平台为小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作者:陈慧慧 单位:美迪斯国际俱乐部

考文献:

[1]张榕.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1(28):296.

篇8

关键词:家庭,家长,小学生,英语成绩

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于青少年的未来和前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英语学习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为将来大学、研究生乃至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学习不仅对小学生,乃至当今的研究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得到事,如果我们能够在义务阶段帮助学生打下比较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那么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长才必将有着巨大的帮助。很多地区已把英语学习提前到一年级,随之而来的五花八门课外辅导班也层出不穷。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英语成绩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完善家庭学习环境,促使教养方式科学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完善家庭学习环境,创建“学习型家庭”

21世纪不仅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型家庭是适应学习社会的新型家庭形态。那么在日常的家庭环境下,有能力对学生的英语进行辅导的家长务必要抽出时间关心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有些家长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由于担心自己对知识的遗忘,怕给学生无意中灌输了不正确的知识,反而造成学生的误解。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是确实存在的,很多家长的英语语音语调很不标准,对字母的和单词的书写规律也不太清楚,从而造成了学生学到了很多不标准的英语知识,反而使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很长时间都改正不了个别错误,就是由于家长在家中的错误教导。对此,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家长确实具有非常专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那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给予实际的指导。不仅可以给予指导,更要利用这种专业优势提高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程度,可以对带着学生一起看英文电影,学习英语歌曲,了解外国风土人情等,这样学生在课外也能受到专业的指导,接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家长也大大的提高了对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而对于大部分只是学过英语而没有专业能力的家长来说,需要做的是配合任课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任务,帮助和监督学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即可。一般情况下,小学英语的家庭作业多是抄写单词、识记单词、听写单词或是课文,这时候家长的就要发挥监督作用,遇到学生不会读的单词和课文,可以跟学生一起拿出点读机或者课本配套的磁带或光盘,让学生认真反复的听读课文和单词,而不要自己盲目的去教,在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听的更准,模仿的更像,从而掌握既准确又纯正的英语,这也是共同学习的宝贵经历,家长可以跟学生比一比谁模仿的更像,发音更标准。识记单词或课文的时候家长不仅要监督,更需要跟学生一起互动,看谁记的又快又准,这样既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又与学生一起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了亲子关系。一些完全不懂英语的家长总是说没办法辅导监督学生的学习,其实是推卸责任的行为。对于这些家长,我给出的家庭学习建议是,跟着学生学英语。一方面提高家长对于学习英语学习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小学生都是非常乐意当“小老师”的,家长的参与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内涵,久而久之,学生就更乐意与家长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共同进步和提高。不管是对于什么类型的家长,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都是需要家长的帮助和监督才能更顺利的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只是当一个旁观者,更要不同程度的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二、教养方式科学化,期望程度合理化

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是对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来说,这是值得肯定和理解的。但是如果期望值偏高或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天资及其他主客观条件,再加上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欠妥或有问题,良好的愿望就难以实现,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的英语成绩是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期望程度高对小学生的英语成绩也有同样的效果。

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的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多家长借口不懂而全权推给老师,同时又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旦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埋怨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家长对小学生英语成绩的期望值都很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在给小学生设定期望值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英语学习的规律,不能盲目随意的提出很高的要求。建议家长在新学期开始跟老师沟通,了解这学期英语课程的重难点,然后听从老师的建议,结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合理的给小学生制定这学期的英语成绩的总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再给小学生制定出各个阶段的小目标,比如每个模块要掌握多少单词和句型等,小目标越细致越好,家长与小学生共同来制定,由家长监督,一旦到达一个小目标立即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及时跟任课老师沟通,随时监督和调整各个英语学习目标的实现。调查中还发现绝不大部分的家长对小学生的教养方式都是较为合理科学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去教育不同的孩子。家长之间沟通如何教育孩子,这本无可厚非,但要根据小学生本人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建议家长之间可以建立多种联系方式,定期互相交流家庭中如何更科学合理的辅导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专业英语基础的家长要及时积极的给予别的家长较为专业的意见,如买什么样的英语书籍、如何帮助孩子快速记单词等。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选出有英语专业基础的家长做为带头人,定期组织家长们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如何有效辅导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还可以互相推荐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等,带动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不断的去完善家庭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航.家庭教育学基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教师对小学班级实施管理是为了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他们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合格的管理下全面、有序地学习和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是个特殊的时期,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对于他们的管理一定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加上规矩的管束,让他们在思想上认同当前的规章制度,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遵守和维护班级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然在管理实践中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就此作出说明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1.管理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者,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人物。现代社会小学教师普遍缺乏,大多青年选择岗位时都会选择其他有发展前途的岗位,很少会选择小学教师这样的职业。有很多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学校就可能会让他们担任班级的班主任,青年教师虽然年富力强,但是工作时间短、经验少、性格不够沉稳、工作事务繁多等原因都导致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还远远比不上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小学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事务,引导学生适应小学生活;还要教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同时自身还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的教育素质。这对于刚刚接触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2.肩负的社会压力大,家庭教育不科学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之外,小学班主任还肩负着众多家长的期望,现在的家长普遍对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时刻关心每位同学的学习,还要满足每个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才的期望。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班级管理不能尽善尽美,多数情况是因为每个学生接受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导致班级管理有了难度,比如,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提出的要求都会满足,甚至犯了错也不进行批评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则是太过严厉,出一点问题都会打骂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心理阴影;更有的家长一点都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小学生交给爷爷奶奶看管,导致学生平时行为十分散漫。上面提到的家庭教育问题,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缺乏责任心,没有集体荣誉感。不能担当集体的事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班主任不能很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管理方法单一,没有推陈出新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单纯,班主任管理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当孩子年纪大了,对于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原先的管理方式就不再实用了,那么那些长了心眼的学生就会表面服从管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做。

现在的老师基本都是带班制的,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如果说前两年学生比较好管理,那么后面教师就要多动脑筋想新的办法进行管理了。但是因为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兼顾,根本无暇思考新的管理方法,导致管理水平的降低。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具体对策

1.控制班级规模,减轻青年教师的负担

现在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广大孩子的上W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很多地方的学龄儿童过多,教学资源分配也极其不平衡,导致班级里的学生数量势必超额,这就潜在地加大了青年教师刚刚就业时的教学负担,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要增加小学教师的编制,保证每个班级学生不超额,从而保证青年班主任能够管得过来,不至于管理和教学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干部,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好帮手

班级管理情况如何,有时不仅要靠班主任的引导,班干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民主选拔,做到优中选优,而且班主任还要精心培养。多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帮助班干部树立在班级里的威信;适当交给班干部一些工作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去做,在适当给予管理权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其各方面进行严格要求。

3.加强多方协作,形成管理合力

小学班级管理不仅需要班主任从中作出努力,还需要学校、学生以及家长作出贡献。学校要健全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班主任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要遵守老师制定的管理制度,提高自控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让学生从小拥有正确、积极、乐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全新小学管理思想的引导下,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从多个角度革新小学班级管理手段,使班级管理工作深入人心,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开展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家人宠爱一个孩子,孩子的受教育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爱导致孩子任性、脆弱,不能很好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现代小学生的生命意识极为薄弱,因为缺乏这方面的专门教育,孩子不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在遭遇一些突况、遭受到威胁时也不能够正确的处理问题,这导致很多小学生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者是意外伤害的情况发生。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给小学生的生理带来很大的疼痛和打击,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这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伤害,对于他们的快乐和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校父母和老师应该加强合作,从小开始对孩子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提升他们的生命意识,让他们在任何时刻都能够保护好自己,特别是在遭受到突发的由伤害性的事故的时候能够有良好的应对能力,能够使自己不受伤害。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能够相应国家素质教育和全方位发展的号召,还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工程。开展生命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本文作者就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就是公民在各个阶段学习的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内容,包括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和学习,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命。生命教育在公民成长和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必须的,能够给公民带来最恰当的教育和引导,能够让我们对生命有一个更加细致、更加直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享受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价值能够在每一个阶段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二、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没有人的生命可以重来,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珍惜生命,更加有尊严地享受生命。小学生时期还是生命很稚嫩的阶段,很多小学生都不理解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容易遭受到伤害。小学生的心智和思维模式尚未成熟,他们不能够较好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并且珍爱生命。小学生自杀、伤害同学、溺水等事故往往让我们沉痛不已。小学生不知道一旦生命消逝是怎样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观,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养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保护好自己,同时不去伤害他人。

(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但是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在教室里吵闹追逐就容易摔倒,造成伤害;与同学打闹也容易使自己受伤;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以及在公共场所都可能遭遇到危险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对学生造成失分严重的伤害,追悔莫及,但是学生还尚未成熟,他们不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伤害。防范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来得重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增强对危险的防范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当危险发生时,接受过系统化的生命教育的小学生不会慌乱,更能够冷静地面对问题,并且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或者降低对自己的伤害,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家长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生的起步教育。因此对于学生的家长来说,必须要注重在家庭中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不是只凭借一次课程或者一次谈话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常规化的教育。因此,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晚饭结束后和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和谈话,可以是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的知识,也可以是针对“512地震”、“强台风”“校园踩踏事故”等事情展开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养成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总之,家庭教育是不能忽视的,在生命教育中必须落实到位。

(二)学校要开展专门教育

学校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的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因此要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就必须要注重在学校中的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学校可以在宣传窗中放一些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相关图文和事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也能学到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如此之外,课堂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题课堂,并且在常规的课程中渗透进去,让学会懂得珍爱生命。

(三)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理论化的生命安全教育可能对于学生来说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和感知能力还不强。学校可以开展一些适当的实践活动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生命的可贵,同时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感知那些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勇士们的精神,使他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另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地震安全逃生”“火灾安全逃生”的演习,让学生能够在遇到这样的灾难的时候学会安全逃生,保护好自己。

总而言之,生命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生命,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伟龙.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实践初探[J].考试周刊,2015,(16).

[2]夏春梅.对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师,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