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4-09 19:4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2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班级管理 内涵与特性

教育体制改革已推行了好些年,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关键。虽然在推行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已深入人心,常常挂在嘴边,但在班级管理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行得又如何呢?可以说不尽人意。这也许就是管理及教学改革的难处。因此,本文就对在班级管理中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性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就大脑结构上和机能上的某些特点而言,并认为它是人的心理活动赖以发生、发展和形成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这个概念虽然只就人的先天因素、自然本质立论,对教育来说,肯定狭隘了一些。众所周知,就人的本质讲,既有先天因素、自然本质,也有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且后者应当是更为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水平及其成就,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与主观的努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而天赋的素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某些天赋素质上的缺陷,通过社会实践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总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天赋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

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基本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因此,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详言之,则是身体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1.1 身体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先天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都在和谐之中获得发展。概括来说,就是健全的体魄,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经得起紧张劳动和艰苦生活的锻炼,并在体育技能上达到国家对中小学生规定的标准。

1.2 政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立场、观点、信仰的问题。就是要教学生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初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政治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信仰稳定,才合乎我们政治素质的要求。

1.3 思想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们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使他们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1.4 道德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的素养、情操和法纪观念、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学习、工作、劳动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义务感。

1.5 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技能素质,是对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自学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但在中小学阶段,更需要有一定的劳动技艺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1.6 心理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培养心理品质,包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心理品质上能较好地、基本上无障碍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即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2 素质教育的特性

2.1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施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最优发展,就是“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可能要突出某一育,但并不是说各育可以孤立起来单独进行。各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彼此之间和谐协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 内涵理解 途径分析 机制保障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出“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两个明显要素:一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目标,即“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要求,即“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实现后者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树立基于“工具论”、强化“人本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强化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拓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界定及特征分析

1.高职素质教育的指导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办学理念的深化。“素质教育”是一种“观念体系”,也是一种“存在体系”。“观念体系”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存在体系”则是指通过素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实际变革。观念是实践的先导与保障。高职素质教育是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深层次认识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是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实践问题的反思与完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但包括就业对口率、就业离职率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在内的就业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出现“高就业率”与“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尽管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实施高职素质教育的途径来看,激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深化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

2.高职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特征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框架下,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时间、空间及其组织要素的不同组合为依据,可以从实际存在的众多模式中归纳为“学年分段”“阶梯分段”“半工半读”“弹性安排”“订单培养”“教学工厂”“场内基地”“行业主导”和“职教集团”等九种主要模式,如果加上针对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式、养成式、创新式教育,还会衍生更多的模式。这些衍生模式凸显了高职素质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性,具体表现为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的实践性。通过对素质教育实践教学方式的深层次探索,全面渗透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要素并予以彰显,以实践性的动力促进形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深层特质,从而不仅将实践作为素质教育教学中验证理论的标准,而且体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辩证认识过程。

3.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高职素质教育是实践理性融入“多元价值观”的契合点。高职的技术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无法割裂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机综合。高职素质教育具有在实践理性中融入多元价值观的综合特性,除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服务作用上。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高职素质教育起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处理好人文文化的价值多样性与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在与专业素质教育的结合方面,通过人文素质精神渗透专业教育,挖掘专业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并在专业技术教育中予以彰显并强化,进而达到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渗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教学中渗入科学精神的目的。高职素质教育的综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观,就结构层面而言,应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两大范畴,进而可划分为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能力素养、职业理念素养、创新素质和劳动素养等几个范畴。职业理念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基础,职业能力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道德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素质是高职素质教育的灵魂,劳动素养是高职素质教育的方向,以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职素质教育内涵结构。就功能层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应在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领域内实施,培养学生有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应重视以人文的感性思维补充职业技术教育中科学的理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三是应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将科学的实证与人文的体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辩证方法论素养。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求是、献身、创新、从严的科学精神;通过职业人文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求善务爱、非智力情商等人文精神,以期实现教育对象的职业技术文化素质与职业人文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实现

1.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课程结构。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明确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学生应具有的对职业工作、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种能力标准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就业、自主创业及未来职业的变化、发展需要,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与课程设置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满足现实岗位的需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智力技能的开发和培养,即除体现相应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应涵盖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二是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除了设计好必修的思政类课程以外,还要避免以思想政治课、法律道德教育等课程完全代替高职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应尝试通过学习、体验、内化的方法,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并融入实践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等不同侧重的授课形式,在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使毕业生真正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的人才”。三是在进行教学单元的设计时,要注重设计的综合性,构建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以学生现实能力为教学起点,通过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教学单元,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化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高职教育既要传授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化与养成。首先,加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层次融通,在注重专业技能教育、突出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的同时,还须强化教育的启蒙功能与陶冶功能。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诸如文学、伦理学、心理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等知识要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形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合力。在推进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协同发展的同时,避免单一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局限,合理整合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能力指标,并综合为结构化的教育功能模块,达到职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其次,创建校企合作的企业嵌入式模式。从某种角度讲,职业素质是企业对能够胜任内部工作岗位的员工的素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企业的入职标准、企业的技术规范、企业的培训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通过合作协议的方式,直接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背景和文化,提前融入企业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使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更强,进而实现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3.通过大学精神的传承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的提升。大学精神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高职教育要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挖掘和分析大学精神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升的凝聚力、渗透力、驱动力、辐射力以及教化力等功能要素。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营造高职特色大学精神的文化氛围,重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模式,在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方法中,融合企业精神中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吸纳本土化的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来构架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对素质教育的“文化反哺”功能。此外,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高职教育的渗透与教化,促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将职业道德与行业操守指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而有效融合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重塑学生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育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是开展高职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第一,高职教育应加强教师职业人文素质培训,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办法。这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第二,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专兼结合、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和渐进性特点。可以从其他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以“外引”的方式引进具有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同时充分调动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人文社科团队教师为基础,鼓励开发特色人文素质课程。这样既能弥补素质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又能拓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空间。第三,为人文素质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提升的空间,加强素质教育教师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进修实施力度,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对素质教育给予组织和制度保障,如设立专门的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机构,在办学硬件建设、课程建设、科研项目和教师进修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机制保障

1.构建基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创新动力与生涯发展能力的角度来构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首先,应建立宏观层面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在高职素质教育的“职业”与“人”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契合点,从而奠定高职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方向。其次,建立高职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以制度方法推进高职素质教育的钢芯结构环节,包括以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专职机构为基础,以契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为原则,制定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制度,如通过对素质教育内涵构成要素的分析,以党校学习制度、两课教学制度等建立思想道德素质制度体系,以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等完善素质发展推进制度,以职业规划与导师制、就业指导跟踪制等促进职业素质能力提升制度的形成等。最后,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型素质教育平台。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学校通过借鉴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在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和职场素养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2.建立高职素质教育教学保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载体。建立与完善高职素质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必须密切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这一中心。首先,在教学管理理念中应根植既符合高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紧密结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通过设计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互动”的课程选修机制来强化“人本论”的理念,通过建立“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相融”的教学管理机制来实现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功能,通过“技能培训与做人做事兼顾”的运行机制来增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在管理机构方面,建立由党政领导主持、相关职能处室组成的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突出形式上的独立性和内嵌于技术技能培养的专业性,通过其指导功能促使人文素质精神的外延逐步深入到专业素质中,形成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的导向机制。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素质教育指导意见和素质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通过组织管理形成学校相关部门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联动机制,以项目化、考核化的制度方式协调各部门共同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最后,应以优化素质教育教学要素间的作用效能为目标,建立教师素质能力进修和考核制度、专业选修课管理办法、素质教育阶段性推进实施计划等制度层面的措施,通过推进高职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来设计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实践创新素质、身体心灵素质等多方面于一体的选修课程内容,使专业的宽口径教学管理能全方位融入素质教育的元素和理念,进而以专业素质教育的特殊定位要求促进专业教师的学习和进修,使其具备“双双师”(双师型+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特质。

篇4

【关键词】创新德育载体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大潮中,学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如何创新突破,如何用前瞻的目光和辩证的思维去审视,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事务,我校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之路。

一、 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力争让每个孩子文明有礼貌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一草一木皆有情,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温馨。本着这一原则,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从爱护一草一木做起,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养成文明习惯,塑造良好的性格。校园处处有教育,处处有新意,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校园四周9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涉及文化教育、做人守则、明礼诚信、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待人接物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卫生知识等等。花园、草坪、墙壁、楼道到处有温馨提示,让全体学生处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班班有专栏、有文化墙。通过开展评比竞赛活动,逐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班集体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人人争做好事,个个为班争光的可喜局面。班级文化建设逐步推进,外延上由教室内外布置向学生的着装、做人礼仪扩展,内涵上由标语口号向精神领域延伸,逐步使校园文化成为一个团体、一个班级乃至于全校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学校坚持每星期每班评选一个文明标兵,每月评选一个优秀班集体,班级文化精神一月一评比。这些评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一种处处争先进,个个讲文明的和谐校园氛围。

二、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的做人品味

青少年学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栋梁,其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方向。由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年龄特征,他们可塑性大,关键在于对他们进行引导与教育。引导和教育的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引导和教育不够,将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要求,全体学生背诵中方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熟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用经典和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以德育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品德课、班会课教学,要求教师写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以人为本,育人至上

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提出明确的德育目标,建立较固定的德育工作体系阵地,确立既充实又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一次“学雷锋、树新风”的义务劳动;举办一次“道德建设与文明习惯养成”为主题的班会;办一期以“公民道德建设从我做起”的主题板报;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一次有奖征文活动,畅谈如何做文明学生,为创建文明校园献策献力;开展一次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狠抓德育工作管理,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定期分析、总结情况,使德育工作在有序、协调的状况下运作。

班主任和品德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德育工作的成效与班主任和品德课教师的素质紧密相关,因此,学校把提高班主任、品德课教师的素质摆在首位。通过组织他们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开设专题讲座等学习措施,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通过班主任、品德课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活动,使德育工作先进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广泛的交流。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既重视教师授业、解惑能力的培养,更重视教师传道、育人能力的培养。同时开展了“立师德,铸师魂,树师范,倡师风”的活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逐步升华到爱校、爱国,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把德育工作具体化,做到育人“德”为先,教育“德”先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改“灌输”为“渗透”,改“训斥”为“疏导”,改“说教”为“体验”,改传统的“师道尊严”为服务学生。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适”,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我,在管理中鞭策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塑造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篇5

贵州省铜仁第一小学 王国花

摘 要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是儿童的文化背景。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学前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特征。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课程 儿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自上而下”模式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这种以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的,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充斥着评价和价值无涉的改革受到普遍质疑,脱离了我国儿童文化背景的改革是不可取的。同时,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品性的流失还表现在对西方和境外学前教育课程的照搬照抄中,这种背弃本土文化、远离儿童文化背景,致使学前教育课程无法承担提升和优化儿童生命质量的重任,也使得学前教育课程缺失了自身生长的土壤。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斯波代克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来源;我国朱家雄教授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靳玉乐教授等人也指出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的文化根上去思考、去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源,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民俗文化是儿童的文化背景,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存在于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值此多元文化社会时代,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儿童、社会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同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民俗文化、学前教育课程的特征而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内部本质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儿童生活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儿童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进行有机融合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包括:第一,必须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当地选择,筛选掉无益的、有害的民俗文化。第二,有益的优秀民俗文化必须符合儿童发展需求,能促进儿童健康、幸福成长,优化和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第三,在选择当地优秀民俗文化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与其他民族或地区优秀民俗文化的整合,以培育儿童的多元文化能力。第四,必须遵循儿童生活世界的要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有机组织,回归儿童生活世界,与儿童生活世界相通和共容,促进儿童知识迁移的形成。第五,努力追求实现儿童生活世界与课程文化之间的融合。第六,追求民俗文化与儿童课程的共存、共生、共荣。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部本质特征

(一)生活性

生活是“专指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人的特殊生命活动。这也是人之自我生成活动,人只有在生活中才可能生成。”生活是人特有的活动,生活造就了人,人创造了生活,因此,生活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是人存在的证明,是人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人的生活“是以人自己所选定的目的与价值为指向的活动。”只有生活才能实现人各种各样的目标、价值和意义,建构人自身。生活中的人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实体,生活活动是人沉浸于世界之中的活动,人只有在生活活动中才能直面自己,懂得人存在的本质。生活是人自身不断生长、发展的动力,人是在生活中自我建构和自我生成的,人的改变与生活的改变是同一的,因此,要改变和发展人就要改变生活。历史以其确证无疑的事实证明,教育是改变生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方式。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一种生活性课程,具有普遍的生活性特征,其生活性主要表现在:1.课程目标为了生活。来源于生活世界里的民俗文化,具有最为显著的生活实用价值,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现教育即生活、课程即生活、生活即过程与目的,在立足于儿童生活的基础上,优化与提升儿童生活、追求儿童生活幸福。2.课程资源来源于生活。民俗文化与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生活属性,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其外在生活方式是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人不可能过着他的生活而不表达他的生活。”从本质上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生活的表达和生活本身,就是“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复合体”,所以,以民俗文化建构学前教育课程,其课程资源来自生活,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3.课程实施成为生活。“我相信——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生活并植根生活。儿童是从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经验中吸纳一切知识感觉,课程必然依此来安排周围世界,通过有选择的对感性世界及其经验进行组织,使课程成为优化了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真正领悟生活,完成儿童自身的生成、发展与不断完善。4.课程评价优化生活。课程评价既是生活本身,也是一个引导儿童获得发展的过程,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儿童通过彼此观念的碰撞,加深对生活和彼此的理解,既有利于教师针对性实施课程、引导儿童、优化生活,也有利于儿童认识、理解和感悟生活。

(二)传承性

民俗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生活文化,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流转变迁,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民俗文化是一种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传承性是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本质特征。雅斯贝尔斯说:“历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它让我们熟悉自己的过去、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教育承担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课程必然也担负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传承性表现在:

1.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传承。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丰富的知识,是人类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优化的生活性知识、境遇性知识,生动的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是对民俗文化中优秀知识文化的继承。

2.对民众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精神、信念等的传承。实施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让儿童认同民俗文化,认同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等,培育儿童的民族情感,养成儿童的民族精神。因为学前儿童处于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儿童文化根性必须从学前期抓起。

3.对各民族、各地区优秀教养经验的传承。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众在长期对儿童的教养过程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教养经验,虽然其中也存在很多不适合时展需要,甚至有悖时代精神和医学常理的,但还是有着大量优秀的教养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4.对课程研究优秀成果的传承。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也必然包括对课程研究成果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与时俱进地面对幼儿园课程变革的现实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十[J].幼儿教育,2007(12):6.

[2] 朱家雄.从一位国际著名学前教育专家的反思说起——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一[J].幼儿教育,2007(1):5.

[3]靳玉乐,罗生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J].教育研究,2008(6):43.

[4]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5.

[5]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76.

[6] 7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4.

[8] 陈勤建.中国民俗[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30-31.

[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07.

[10] 叶涛,吴存浩著.民俗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80.

[11](美)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名篇之我的教育信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

篇6

关键词:误区;内涵与实质;全面发展;学会做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49-01

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素质教育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即削减点教材内容,减少学生的学业内容,少留课外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2、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受学生喜欢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多采用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3、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等课外活动,就是增加些社团、科技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设兴趣班,并搞出一些小制作、小发明;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能进行考试,不能用数字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在班上、学校对学生成绩进行排队,甚至不能公开学生的评价成绩;5、将当前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与素质教育划等号,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进行,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6、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所有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当成是解决当前困扰我国教育发展众多问题的“灵丹妙药”。

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就是人的教育,它包涵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学会做人。素质教育首先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衡量的基本标准不是别的就是学生是不是发展。

那么,在小学阶段该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1、我们的学校教育不应只立足于传授书本知识,而应更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的能力,所以我们应淡化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考试分数文化成绩为学生唯一衡量标准的观念。这也就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物,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考什么、怎么考、怎样评价考试结果的问题。2、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要承认每一学生都有其长处,通过我们的教育都能成才。3、要承认个性差异。每一个人都他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本身就是复杂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不能像机器加工产品用一个模子来进行,它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卓有成效。

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枯燥感、厌倦感,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主要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并不素质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要求我们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只有课堂教育变得更有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 1、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的学生的发展为主旨,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我感兴趣的东西,启动学生“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然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教学手段要形式多样;要善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学会”;要还权于学生,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发展,使教育更富于人性化。自然学生就会爱学、乐学、会学,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有些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将推进素质教育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划上等号,认为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学习负担过重?我认为,这固然与学生学习的知识的量过大有关,更与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太单调、教学方式太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关。学生的学习是不可能没有负担的,而关键是要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知识性学习负担,而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负担,加强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会做人能力方面的内容;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兴趣的负担,就不再是负担了。

三、改革学生评价体制

评价体制直接影响到我们教与学的内容和兴趣,所以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评价体制就必须强调学生的全体发展,突出学生的学会做人能力。1、我们的评价目的要淡化选拔和评比性,突出发展性。2、我们的评价内容要强调全面性,以全方位的评价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并注意个性化的发展。3、我们的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评价中求发展。

四、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有效途径;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42-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只有具备技能和道德的双重优势,才能成为迎合市场和被市场接纳的新型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职业素质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

在完善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下,进行积极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灌输,也是提高其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从高职院校职业素质的教育内涵来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内容也是关键任务,职业道德教育是构成职业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涵。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竞争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且妥善处理好与同事、上级甚至是整个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也是职业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力求让学生在良好的知识熏陶下养成爱岗敬业、勤业求真的素养,这也正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转型。

(二)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

处于社会竞争当中,不免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在就业和执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有效的抗压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岗位工作,这也正是良好职业素养和完善人格的一种塑造过程。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进行定期的、科学的、有效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与实践是极为必要的。

(三)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帮助学生优化今后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当中,学生必须有足够健全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实践能力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在这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有无也是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更加高效高质地完成自身的岗位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收获了经济效益。

(四)职业素质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建立

在学生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与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关,更与学校时期所进行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有着紧密联系。社会责任感是基于职业道德而发展起来的个人素养问题,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形成积极的岗位工作意识。

二、提高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灌输时,应始终坚持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相联系,力求所教育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毕业之后的顺利就业或是所服务的岗位提供一定的支撑或是帮助,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职业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是极其重要且有必要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也是高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

首先,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灌输和道德修养提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学生全面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才能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设置的规划时,必须从职业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水平,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科修养,根据具体的课程大纲要求,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

其次,积极扩大和丰富学生的发展空间,追求学生的个性独立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特征,对于岗位知识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学校可以在进行选修课的过程中,加大职业教学内容相关课程的开设,这样不仅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还能帮助学生寻求自身感兴趣的职业话题,从而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此外,对于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应积极联系社会中相关的企业,帮助学生进行实地的培训与工作体验,让学生了解到岗位工作的真正内涵,增加岗位服务的意识。实践教学的意义也是极其重大的,将真实的岗位实践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这对教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积极建立学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及时的从业登记也是帮助学校进行更好的职业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谋求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学校本身而言,应积极确立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之上完善职业能力与职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高职院校自身的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也是紧密联系的。可见,高职院校中大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必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8

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课如何才能实现有效融通?素质教育应该在哪些方面指导小学体育课的科学开展?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不同学者的不同角度中,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从素质教育词源出发进行词语解释的,也有学者从哲学角度出发将其定义为人的全面发展;还有从公民学角度出发,强调公民素养的整体提升。但无论哪种定义,都有一些共同的内涵:首先便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智力潜能的开发,更是人格的健全和对完满生活的实现;其次便是人本主义理念的充分体现。

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与各门学科相结合,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对各门学科进行具体的素质教育改造。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上,素质教育在一定的基础上对各门课程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小学体育课是小学实施体育的重要载体,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实施素质教育又被赋予了综合性的含义。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知识的非系统静态化呈现

纵观目前小学体育课的知识教学,很多是按照教材编排的知识,并未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更多是教师对个别运动项目和其他教学内容的“蜻蜓点水”。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差。这种系统性的缺失还表现在对课时教学内容不科学安排;对课堂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时间安排得不合理;对学生课前、课时和课后的知识学习承接度重视不够;对知识学习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等。

2.能力的非全面性培养

体育课的基本能力培养在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会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并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形成某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的能力。但体育课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绝不限于此。以体育课为载体,教师应该从体育运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等入手,以综合能力提升为着眼点。而现实当中的体育课却很大程度上被体育老师狭隘化,将体能的锻炼放在了唯一的位置之上。

3.人格的非重视性缺失

体育课的人格培养缺失较为严重。体育课的载体与其他课程的载体有着较大的不同,其表现形式和对人的人格内化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这是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团体活动、体育项目等,实现活动过程中对团队合作、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的体悟与内化,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但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学到的多是教师传授的动作和一些零碎知识,很难提及对学生人格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缺失的体现。

三、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的课堂融通

1.系统全面的体育知识呈现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全面发展”,是系统科学的个人发展。体育课知识的碎片化与知识面的缺失要求一线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知识呈现时,务必做到系统和全面两个要求。

所谓系统化,就是要保证知识的传授能够承上启下,既能够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也能将知识的教学与学生今后的体育课教学相连接。此外,某一项知识的教学要有较为详细的教学安排并要落到实处,每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都需要有立体式的知识呈现,以保证学生对某内容的全面了解。

2.多元发展的体育能力培养

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更多地取决于人独特的创造能力,故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小学体育同样也要培养基于创新能力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多元能力的培养包括上述提到的体育运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等,而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以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发展为目标。在实现体育课最基本的锻炼身心之目标的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设置团体活动、开展脑力体力结合运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3.丰富健康的体育人格内化

篇9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62-01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即良好的职业技能[1]。从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可定义为发展要素。那么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具体怎么实施呢?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点着手。

1.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中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中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中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2.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中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2]。

3.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中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4.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中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中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中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中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3]。

5.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中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中职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中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刘霄骁.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校精神刍议[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2).

篇10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途径。①在中央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时期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摇篮,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展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二十

多年的历程中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一些状况,具体表现为:

(一)人生价值观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社会在急剧的转型变革,各种思潮波澜起伏,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他们由以前的“精神至上”原则逐步发展为“精神与物质兼重”的价值观念,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由以前信奉的“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转变为“以集体利益为主,兼顾个人利益”;在奉献与回报问题上,由以前遵行的“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转变为“多奉献多回报,少奉献少回报,不奉献不回报”。

(二)多元文化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发展,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结合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更成为了中外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前沿阵地,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观。很多大学生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善良、勤俭、励志的观念,也接受外来文化中竞争、创新、自由、现实的思想,同时亦有部分大学生滋生了拜金享乐的物质至上思想。

(三)择业就业观

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传统的大学生工作分配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打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完善,“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制度。②而当前仍有不少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问题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1、艰苦创业的少,想一劳永逸的多。不少大学生以毕业后能进公务员单位为荣,形成多年来考公务员热的不正常局面。而打算艰苦创业,白手起家的大学生却很少。2、见异思迁的多,持之以恒的少。不少大学生没有成熟的择业就业观,属于迷茫困顿状态。他们心情浮躁,态度不端,频繁跳槽,很容易陷入一事无成的境地。

二、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教育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来,诸多因素制约着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教育体制的制约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被纳入到无数的考试之中,形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不强。③而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的社会就业市场要求的是有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矛盾对用人单位和高校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使社会对高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怀疑。

(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制约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确立到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循序渐进不断扬弃的过程。④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急需完善的体制。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效果看不到希望,失去了信心。

(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误解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从幼儿园到高校开展的系统教育工程,而不同层级的教育单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不尽相同,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单就高校层面来看,不少学校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就是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有的学校理解为就是搞些学生素拓活动。他们都没有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方法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笔者针对目前制约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加强和完善的方法: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每个学校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把素质教育工作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工作改革方案,并把素质教育工作效果作为职能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业绩考核项目之一,真正把素质教育工作改革落实到位。

(二)加深对素质教育认识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它的意义和内涵,改变当前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解误区,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做到不仅对学生传道授业,更要做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觉悟,做到与时俱进。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里,每一位教职工应明确自己肩负的改革重任,意识到加强素质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努力把素质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

(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工作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丰富他们的实践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他们的德智体综合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早日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工作的潜在规律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外在需求融汇贯通于该系统工程中。打造大学生素质教育品牌,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孔繁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4

[2]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413

[3]姜鹏.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8

[4]武 康星华.现代市场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