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就没有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的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应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从心里接受教师的善意的意见与建议,切中学生的心理脉搏,从而以真诚疏导,以真诚施教,教育方有后劲。
二、良好的育人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地
小学生时期正是心理、生理的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殊时期,自我控制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自我意识偏激,如何使他们相信自己、管好情绪、适应环境、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这是实验社会化转变的先决条件,依靠学生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做身边的各种事情,有独立性,才有创造性。其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邹城市看庄镇举行的“土豆节”学生在家长、老师的监护下,挖土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由具体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自由结合野炊,这样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真正当了回家,身心受到锻炼。
三、消除自卑心理
自卑是不信任自己,它来自于心理上消极的心理暗示,过度自卑不仅导致身心健康严重失衡。而是易阻塞成功之路。消除自卑心理,必须学会辩证观察本质和发展趋势,以便把个人特长、爱好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消除自卑心理,必须建立合乎实际的近期目标,并在近期目标获得实现而使自我素质相应提高后,再向切合实际的高度调整,消除自卑心理,必须保持愉快心态,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重塑自我,成为对当代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学生追求成功、完善自我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1.教育学生学会制定奋斗目标,要学会奋斗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远期、近期、短期目标,分段逐一达标,不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初衷。
2.教育学生学会战胜困难,面对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告诉自己“有困难就有解决之道”。做好一切打算,凭勇气、信心、希望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时重塑自我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3.教育学生学会再尝试。个人遭到失败,总结经验,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改变策略和手段,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重组信心,使思维回归正常轨道。法国诗人歌德说:“人人都可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赖在我。”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举行过一次国际性会议,而“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在这个会上,中外众多学者,专家提出一个观点:“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下,根据这一观点我认为:
篇2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学 教学成效
我长期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针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成效低下的现状,开展了积极的研究,重点将新课程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一、着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从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提升教学成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致使学习能力出现不均衡性,如体质好坏、技巧掌握程度等。对于这一情况,我从不讽刺挖苦学生,而是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原因,制订补救措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其次,要善于了解学生。我在教学之余,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听取学生的好建议,并将其中合理部分运用到教学设计之中,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要尽量关心学生。除了在学习中关心帮助学生之外,我还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上的困难及成长中的烦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着力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放大促进学生成长作用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紧扣教材重点要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具体教学工作实际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了选修内容。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要求,潜心研究中小学生身心特点,适当增加了部分选修内容,如增加了塑造形体美的韵律健美操内容,增加了满足学生武术兴趣爱好的拳术教学内容等,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增加了传统优势项目内容。在各个地区都会有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这些运动在学生中也会有一定的市场与基础,我在教学中结合这一实际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完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如本地区在乒乓球运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将其作为选修项目,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发现人才、选拔苗子做出了基础性工作。最后,结合社会发展环境补充了部分防卫内容。如向学生传授擒拿格斗要领、自卫自救20招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我还向学生传授了一些急救常识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救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补充教学,体育学科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三、着力改进教学手段设备,突破体育教学重点难点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手段的改进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有些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是以动作与技能传授训练为主的教学活动,基本上不需要其他教学设备进行辅助。这种认知是片面的,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发挥了现代信息教学手段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首先,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室内课教学中,向学生播放一些体育运动发展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增加体育知识积累。其次,运用多媒体辅助突破教学难点。如在一些简单动作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动作示范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在一些复杂动作的教学中,由于示范动作是一个瞬间过程,学生在观察与模仿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此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慢动作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理解掌握。最后,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舒缓身心。如在激烈运动教学之后,播放一些轻松音乐,帮助学生逐步舒缓身心,将身体调节到正常状态,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着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学的生动程度
针对多少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我将改革中小学体育课堂模式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从提高教学生动性、激发竞争欲望和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入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将枯燥训练转变为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转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全面完成学习目标。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缓解学生对传球等机械训练动作的枯燥感,我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将训练活动设计为小组传球游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并采取失误扣分的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其次,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将一些训练项目设计成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训练中开展竞赛活动,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提升训练成效,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最后,开展因材施教的活动。立足于学生的能力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目标要求,如对一些体质好、技能强的学生,抬高考核标杆,对于体育技能较差的学生,则适当降低学习要求,以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实现学习目标。
篇3
1新课程理念的提出背景
首先,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下,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教育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理念相违背,知识与学科本位问题严重桎梏着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此以往,会对我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造成重大阻碍。
其次,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了掌握知识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实行题海战术的状况屡见不鲜,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过于看中学生学业成绩,过于看中课程的统一管理,使得所教课程与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相违背。上述问题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催生了新的课程理念。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
2.1课堂教学内容趣味性不够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紧密,现行的单纯的理论教学不仅达不到应用的教学效果,而且还缺乏基本的教学趣味性,小学生本身就好动,充满了好奇心,但在实际教学中,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逐渐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了兴趣,兴趣没有了,那么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就会变差,渐渐地学生就会对所学失去兴趣。
2.2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
有的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在调动学生参与方面存在一定盲点,学生参与少,甚至不参与,造成该现象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老师的原因。一,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探究问题时间短,过于简单,不够深入;三,学生自身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参与小组讨论或课堂提问。
2.3课程评价不科学
传统的或其他课程的教学课程评价方式并不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这主要是因为:一,品德与社会的试卷题目偏向主观,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表现,而非最终的考试成绩。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日常,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的行为、礼貌程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评价,而不是分数的高低。
3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3.1突出课程的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的特点是集品德教育和社会基础知识于一体。孩子们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社会成长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有句俗话说得很好:“生活本来就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品德与社会教学以及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从课程知?R到生活实践的转化,使学生对生活有正确的认知。
3.2挖掘课程资源并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品德与社会较强的概括性,教师可立足原有教材,充分挖掘周围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教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则应对教材进行深化研究,吃透教材,进而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要素,灵活使用这些要素和教材,注重周围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社会价值观和诚实守信等内容,通过教学建立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3.3实施情景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贴近生活的课程,教师应该适当采用情景教学法,将生活实例添加到教学中去,让教学与生活更贴近。也可以让学生互动表演,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即兴发挥去创新,发挥自身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意愿表演,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4精心设计及优化教学过程
本着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讲究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将上述理念应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鉴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坚持原则,精心的设计和优化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环节上,就要把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评价分析,是教学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评教”和“评学”是教学评价的两个重点内容。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就必须体现出教学评价工作的激励性,教师既要充分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当学生表现良好时则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进而促进其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另外,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元化和多角度的,如等级评价、分层评价、语言评价等。
篇4
一、激发学习激情,吸引学生投入体育教学
传统体育教学注重教师的讲与练,对于学生感受等方面关注不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
1.强化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作用具有直观的了解,使学生明白:体育学习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与发挥,对个人健康成长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克服学生思想中对体育学习不够重视的片面观点,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2.活化形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之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关键在于教学形式陈旧。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以及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活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目的。例如可以将一些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转而采用分组游戏训练的方法,消除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枯燥情绪,也可以将训练方式改变为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以赛促学,在紧张上进的竞争氛围中提高教学成效。
3.多予鼓励,增强学生成功心理体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潜心研究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多给予学生一些肯定的评价,即使学生面临着一些学习方面的困难,也不要讽刺挖苦,而要耐心地进行辅导与示范,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发掘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加工完善教材,增强体育教学生动程度
在同一个地区,采用的教材版本是相同的,但是面对的教学对象却是各不相同的。体育教师不要成为教材的“贩卖者”,只是机械地重复教材内容,而应该成为教材的“加工者”,选择性地运用教材、加工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
1.深入研究教材,针对性补充教学内容。要成为教材的熟练驾驭者,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教材的编排原则、原理做到深入掌握,充分发挥出教材本身的价值,并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之更加科学化。例如在锻炼耐力素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定时跑、定距跑、折返跑、跳绳等形式的锻炼项目;在锻炼速度素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相机安排一些快速跑、接力跑方面的教学内容等,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等因素综合考虑。
2.立足学生实际,选择性改造教学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墨守陈规,学生必然会对教学与训练活动乏味,影响教学成效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造,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例如在教学篮球内容时,运球训练是一项较为枯燥的训练内容,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固定距离运球竞赛的形式,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比赛”这一概念之中,有效提高训练的生动程度,增强训练成效。
3.开发校本课程,引导性开发教学内容。我国是一个体育传统悠久的国家,各地都有许多民族体育项目或是特长体育项目,教师要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注意搜集这些相关内容,积极协助学校编撰体育校本课程,并积极组织实施。比如有的学校将本地区比较盛行的秧歌舞蹈作为校本课程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拯救了本地区民俗文化艺术,而且增强了体育教学生动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更高了,对于教学成效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生互动教学成效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以讲解与示范为主,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要求“一刀切”,教学评价老一套,师生双边活动成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尽量避免。
1.强化探究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启发引导作用,以探究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训练动作进行体悟,对照教师示范或是标准图解进行对照,然后以小组训练、观摩、纠正的方式进行训练学习,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互相观察、探究指导、纠正反馈等环节教学活动中提高对动作的领悟能力,以及对错误的辨别和改正能力。
2.开展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发展差异。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等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性,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教学方法,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之内得到充分发展。分层教学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能力层面,分别制定相应的能力考核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而实现学习目标。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之外,还要在教学进度安排方面有所区分。
篇5
一、教师千方百计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感受美。如:文章的语言美,文章主旨提示的道德美、行为美等。有了对美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还可以通过有感情范读去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抑扬顿挫,把文章的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感染启迪学生,把他们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潜移默化积极主动去阅读,使其感受到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大量新知,因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觉阅读的兴趣。
二、准确把握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之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正确认识和投入新课程改革当中,并积极大胆地去探索,通过实践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效果,让课堂阅读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本。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因此,教学改革要努力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就要像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再进一步放手让他试着自己走,在旁护着他,最后完全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为此,教师必须是“授之以渔”,教给他们的方法,而不应是“授之以鱼”,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正字正音,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其次,要掌握最基本的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懂得朗读时应在什么地方停顿,哪些词句应重读,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读,朗读的速度应如何变化;再次,要着重表达朗读的情感性,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倘若说“正确、流利”是练出来的,那么有“感情”地读,则是“悟”出来的,侧重学生自我的思、悟、品。在阅读声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其意若出于吾之心。”身临其境,感受语言之美,如有一位教师指导朗读《再见了,亲人》中大嫂背着熟睡的孩子送别志愿军这一部分时,学生凭直觉加重了“看,睡着了”等词句的语调,他没有直接讲解正确读法,而是巧妙地引导“咱们别把孩子吵醒了”,学生马上心领神会,用舒缓、轻微又饱含关爱之情的语调重新朗读,朗读中自然能“悟”到军民在依依惜别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转变教师角度,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学会朗读,自主读悟,享受成功的快乐
课堂上,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抛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鼓励学生朗读表达的多元性,鼓励学生朗读的形式多样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赛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让学生入境,深入体会;配乐诗朗读,借助电教媒体带领学生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读,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读要贯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积大,掌握的词汇多,作文时才有话可写,下笔如有神,对于写作文大有裨益。读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字语文美的感情;读出神 ―― 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音,让人领略中国语言之美。
四、提高阅读质量,指导理解性阅读,领略阅读教学的无限风光
篇6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篇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明确地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进行了定位。然而,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得怎么样了呢?客观地说,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教师尚未在教学理念和学生操作之间搭建桥梁。
为了搭建好桥梁,许多一线教师坚持进行种种具体操作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渗透课标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的好课。下面,本文拟对“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片断进行评析,希望能对“如何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有所助益。
片断一:矛盾让学生自己体验
课始,教师组织男女生分组进行计算比赛。
男生组题目:21.305÷5,70.7÷33。
女生组题目:21.45÷5,l0÷3。
男女生很快完成了第一道题的计算,他们信心大增,因关系胜败,都全力以赴,可第二道题却怎么也算不完。“为什么呢?”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维被遇到的问题激活,一种想解开萦绕心头矛盾的欲望油然而生,此时学生已进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最佳学习状态。
生(焦虑地问):为什么10除以3总是除不尽?
师(不动声色):你们再想想啊!
……
[评析:教师设计计算比赛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疑趣相生的情境,并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使学生产生了“无论如何也除不尽”的认知矛盾。]
片断二: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
面对学生的焦虑,教师并不急于帮助学生解答疑难,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商中出现的奇怪现象,让他们深入思考继续除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形。
师:每组第二个题目中的商的小数部分可以除尽吗?
生:不能。
师:那你们想想,这里有没有什么规律呀?
生1:10除以3的后面总是3。
生2:小数点后的数字总是一样的。
……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空,使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去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循环小数的特征弄清楚,有效改变了被动学习的传统授课格局。]
片断三:方法让学生自己创造
在学生遇到矛盾、久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把循环小数的概念准确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概念。之后,教师让学生任意举出无限循环小数的例子,学生纷纷举手,正确地举出了一些例子。
由于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该怎样表示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小课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表示方法直接教给学生,但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表示方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为有了充分的创造空间而活跃异常。
[评析:只有教师提出颇具创造性的问题,才会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动和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创造性的结果。]
片断四:答案让学生自己评价
正当学生议论纷纷时,教师又让学生相互出题考对方,这时出题者骄傲自豪,做题者跃跃欲试,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乐学氛围。
[评析: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感到轻松和谐,能享受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别人的经验;不仅能关注知识本身,而且能关注如何学习,真可谓一举多得。]
片断五: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
有学生向教师提出:“分数化小数时,有可能化成有限小数,也有可能化成无限循环小数,能不能化成无限不循环小数呢?”也有学生不经举手就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
[评析:上课教师一向主张“当课堂上学生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学生不必举手就可站起来发表个人看法”,从他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赖以发挥、发展的土壤;提供广阔充分的学习空间,是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得以发展、提升的保证。]
篇8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20-01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朝着全面、整体性发展,并且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愈重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有着关键作用。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形式需要,作为应付检查,并且安排非心理专业的教师充当心理教员,有的甚至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深,仅仅把心理健康工作当成摆设。并且在心理健康工作经费投入上非常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沿海好于内陆,城市好于乡村。
1.2 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沿革、目标、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对于许多基本概念还达不成一致,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如何在中小学形成完备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思想,无法使心理教育工作科学系统的展开。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应试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一大问题是理论研究工作远远滞后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在资金投入或者在人才储备方面。因此,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人才培养,并且呼吁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纷繁,不仅开设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还包括组织心理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形式,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缺点。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并且课程紧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属于常规的教学范围,其次,教育课堂常常存在无序的状态,并且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较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成人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不仅对学生无益,更加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感。
1.4 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不是专业的心理专业出身,大多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并不熟悉,有的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在心理课堂上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往往不能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知识或技能开导学生。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充满热情并且富有责任心,但是这只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在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时,其工作质量肯定不乐观,并且有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或咨询方式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学校领导往往存在着错误的意识,许多一线教师因为任课成绩优秀,而被派往心理教育的岗位,殊不知心理教育与任课教育是千差万别的。
1.5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不对外开放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如果脱离了家庭与社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或咨询上,不仅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教育华而不实,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并且家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占大部分时间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生活,而学校教育却与这两方面脱节,严重的本末倒置。
2、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盲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是非常迫切的。心理教育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都要加以明确,加大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各个地区应该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做到读懂吃透上述文件,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必须以建立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难想象教学会取得成功。因此,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结合
篇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由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三级预防机制,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补救介入。初级预防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合理应对在个人发展阶段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危机。初级预防也可以说一种广泛性的干预,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80~90%的没有明显学业及行为障碍的学生。初级预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其开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所能奏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为前提,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以相应的辅导和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课堂上应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矫正。”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要达成目标,一堂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程设计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其中首要的原则是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所谓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同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严谨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促进成长为目标。趣味性、娱乐性和活动性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目的,相反,过强的游戏娱乐成分反而会淡化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支柱作用。心理学理论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主题的确定、团体组成的技术、单元的设计、实施的程序、活动形式的选择、互动分享的策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由特定的理论指导的。那些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产生影响的心理学理论来源甚广,在班级辅导中,为促进心灵互动、诱发成长,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理论,如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及TA沟通分析等都可以是支撑课程的基础;在主题选择及单元设计上,则要依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确定。针对特定的辅导领域,则要以特定的辅导理论为基础。例如在对中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时,在设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可以依据Holland职业兴趣理论、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Gottfredson职业抱负发展理论以及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CIP )的重要观点和技术,而在以促进学习动机为主题的辅导课程中,成就动机、成败归因等相关理论可以发挥作用。
二、主题的适宜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的前提就是适宜性,主题适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成功至关重要。主题不能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不能太抽象化,一定要贴近学生,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他们在每一阶段都有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学习习惯的养成、勤奋感的获得以及基本人际关系的培养的关键阶段。而到了中学,学生开始出现人际交往困惑、青春期困惑、情感困惑、家庭冲突、职业抱负等问题。因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在选材时必须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状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塑造健全人格。另外,在主题选取时还要结合本学校和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充实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目的是要切实处理学生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冲突,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一个好的主题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学校环境因素、班级环境因素以及一般性的心理危机。
三、主题的连续性
针对于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辅导,均由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和一系列的单元主题构成,系列主题之间衔接性强,相互促进,都是大主题的特定构成方面。每一个小的单元主题需要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完成,单元主题与综合性主题可以是总分的关系,也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单元主题要更加明确具体。例如,对于考试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其系列单元主题可以依次设计如下:1.战胜复习逃避;2.做一个勤快的复习者;3.大目标与小目标;4.你所害怕的事情正是你的潜能所在;5.考前看不进去书怎么办;6.拥抱紧张情绪;7.学会放松――系统脱敏训练;8.考试遇到难题如何应对;9.如何防止考场上的粗心大意;10.如何排除考场上干扰;11.如何克服考前失眠。
四、内容的科学性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自由,这与传统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但必须遵循科学原则,要“言之有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流程包括创设情境、心灵外化、情感体验、交流分享、重新调整、行为实践、泛化延伸。而在交流分享和重新调整的环节往往格外需要把握内容的科学性。学生的交流分享得出的很多观点、思路和建议并非完全正确,甚至对于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心理教师更应该及时介入,加以纠正。所谓的“价值中立”倾向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甚大,而且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就可能导致一些看似正确的法则对于某些人或者某个年龄层次的群体不一定适用。再者,心理教师在获取信息时,一定要仔细考证,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渠道获取资料,以保证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尽量不要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或者至少是批判地接受。
五、内容的精炼性和理解性
作为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一般只有短暂的45分钟时间,而且在这短暂的一节课时间,需要完成一个单元主题的辅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主题的核心要素,切忌重复嗦,灌输知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体验,所以评价此课程的重要标准不是“知多少”,而是“懂多少”。例如,在“心理银行”的课程中,增加“心理银行”的储蓄的方法极多,而在一次课中,教师只需提取几种重要的方法加以演练。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理解性是要保证知识的浅入深出,符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尤其是不能过多地引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应该采用较为通俗的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当然,也并非完全排斥专业术语,有时,好的专业术语的使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同样以“心理银行”为例,为了促进学生对人际关系中的互惠互利的理解,课程的题目就是“我的心理银行”,“心理银行”的存款即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价值地位,可以通过利他行为而增值,通过损人自私行为而消费,课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心理银行”,并学会增加“储蓄”。
六、互动活动与主题的切合性
互动活动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举足轻重,但其本质上是要通过互动使心灵外化,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分享,获取体验,并得到升华。 有些教师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为活跃气氛而用很多活动及游戏,但这些活动或游戏针对性并不强,甚至活动与所教主题毫无关联。结果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烘托主题,娱乐性超越了价值性,学生收获少。所以,如何选择与主题很好吻合的互动活动,如何开展互动,互动的时间如何控制都是值得思考的。
七、知识的系统性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实际上也很难有,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多情况下融入了校本文化的因素,往往还要考虑到学生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发生的事件。心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有很大的自主性。“这样做虽然有许多优点。教学内容安排更富自由灵活性、针对性等。但长期让心理教师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心理教育课的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的心理教育课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作为教师,选材时必须十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以及系统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对许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体系系统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健康人格
当前社会,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已经成为小学学生的一门必学课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在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也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议的话题,也是对当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客观需求。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新课改之后,心理健康教育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说,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相关心理学的专家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尤其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好表率的作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例如在小学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班级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尽量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友好互助关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得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融洽和谐,这也就是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形象。
二、开展多样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以活动为主,教育工作者应该适当考虑到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多采取一些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尽量将课堂由孩子来主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扮演,扮演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孩子从中能学到一些正确的人生观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讲述灰姑娘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分角色去扮演,并且扮演过后,提示学生如果站在继母的角度,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舞会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为学生正确看待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让小学心理健康受到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刻不容缓,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小学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工作者仍需继续努力,开展多样化的小学心理教育的活动课,也是在帮助学生进行认识自我、改善自我、认识世界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必要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班级纪律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