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篇1

【论文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法律规制

一、金触不良资产之现状与成因

(一)金触不良资产现状

1999年底,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目的在于协助消化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19001)亿元不良贷款。2001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18001〕亿元左右。截至2003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20001〕亿元。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1990年为2952亿元,1996年达9500元亿,6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至1999年高达18001〕亿,3年间几乎又翻了一番。国有银行在近五年间消化了将近15001〕亿元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新出现的不良贷款总量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但是,五年过去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量却有增无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金融不良资产的成因。

(二)金融不良资产现状的成因

1.国家所有“虚位”、具体责任“真空”、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2.银行体制弊端、金融监控缺漏、银行职员素养缺失、金融犯罪问题严重。

3.银行有法不依—法治观念淡薄。

4.国企效益低下—债务转嫁银行。

5.诚信观念缺失—逃废金融债务。

6.人情关系文化渗透—银行借贷关系扭曲。

二、金触不良资产之法律规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巴塞尔原则及经脸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于1997年4月补充修订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通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标准比率为896,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96。该协议出台之后,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各国纷纷响应,英国、日本等国银行均严格达标。美国银行不仅确保资本充足标准,并创造性地建立了资本风险预替系统,从而保障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条件、审批程序、持续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权力等有关方面的25项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9月针对银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先后在内控文化、风险识别评价、内控措施与责任、信息及其沟通和内控制度监测等方面,规定了13项原则。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吸取一些银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了《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设》等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一系列原则之所以日益得到其成员国与众多的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适用,就在于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聚集了大批业内专家,针对银行金融业务数年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人研究的结论、对策和成果,符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与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合作的结晶。

(二)西方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讨和深人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和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亦先后为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所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均建立并完善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银行监管体系,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德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VAR(ValueatRisk)风险度量法以及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步人金融市场可谓是刚刚踏上征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无疑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运作、经营和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减少、避免不良资产,应当认真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金融风险防范应是整个国家、银行系统和银行全体职员共同的事业。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应根植于整个银行系统内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职员的灵魂深处。正如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所要求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应该在银行内部营造一种“内控文化”。银行的所有职员都应该了解各自在内控制度中的作用,全面投人内控制度建设。

篇2

论文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法律规制

一、金触不良资产之现状与成因

(一)金触不良资产现状

1999年底,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目的在于协助消化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19001)亿元不良贷款。2001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18001〕亿元左右。截至2003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20001〕亿元。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1990年为2952亿元,1996年达9500元亿,6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至1999年高达18001〕亿,3年间几乎又翻了一番。国有银行在近五年间消化了将近15001〕亿元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新出现的不良贷款总量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但是,五年过去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量却有增无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金融不良资产的成因。

(二)金融不良资产现状的成因

1.国家所有“虚位”、具体责任“真空”、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2.银行体制弊端、金融监控缺漏、银行职员素养缺失、金融犯罪问题严重。

3.银行有法不依—法治观念淡薄。

4.国企效益低下—债务转嫁银行。

5.诚信观念缺失—逃废金融债务。

6.人情关系文化渗透—银行借贷关系扭曲。

二、金触不良资产之法律规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巴塞尔原则及经脸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于1997年4月补充修订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通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标准比率为896,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96。该协议出台之后,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各国纷纷响应,英国、日本等国银行均严格达标。美国银行不仅确保资本充足标准,并创造性地建立了资本风险预替系统,从而保障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条件、审批程序、持续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权力等有关方面的25项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9月针对银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先后在内控文化、风险识别评价、内控措施与责任、信息及其沟通和内控制度监测等方面,规定了13项原则。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吸取一些银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了《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设》等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一系列原则之所以日益得到其成员国与众多的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适用,就在于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聚集了大批业内专家,针对银行金融业务数年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人研究的结论、对策和成果,符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与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合作的结晶。

(二)西方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讨和深人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和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亦先后为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所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均建立并完善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银行监管体系,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德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VAR(ValueatRisk)风险度量法以及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步人金融市场可谓是刚刚踏上征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无疑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运作、经营和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减少、避免不良资产,应当认真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金融风险防范应是整个国家、银行系统和银行全体职员共同的事业。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应根植于整个银行系统内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职员的灵魂深处。正如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所要求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应该在银行内部营造一种“内控文化”。银行的所有职员都应该了解各自在内控制度中的作用,全面投人内控制度建设。

(四)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借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原则、规则、标准和建议,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避免金融不良资产的系统性工程。巴塞尔内控基本原则强调,内部控制是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以及全体职员不懈努力而实现的过程,是一个能够不断进行风险控制信息反馈并能进行自我调整的动态过程。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中指出,在有效银行监管体系中,监管者必须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和实施监管的能力和手段,必须全面了解各类银行业务性质,并尽可能确保银行自身适当风险管理,使各个银行的风险水平得以评估,确保银行具有充足的资源承担风险。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必须具有银行监管的适当法律框架,包括银行机构的许可规则和持续性监管规则,监管者实施法律和执行审慎监管权的规定以及对监管者的法律保护,还应建立监管信息分享安排及信息保密制度等。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上述有关原则及其精神,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是有效的银行监管与银行内控制度的有机结合。

(五)健全银行内控制度

从银行内控制度而言,首先应建立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机构。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监控全面风险的、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决策机构,决定银行风险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程序,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监督评估执行管理层控制风险的管理状态,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并监督其在限期内完成改进任务。风险管理决策机构下设独立于银行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跟踪监督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执行,开发风险管理技术,监管授信业务的授权和受信决策程序,识别评估银行风险,分析确定可控性风险与不可控性风险,并对可控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程序和措施,向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对不可控风险,要及时报告风险决策机构,以便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所有各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制度。实现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杜绝任何一个不受制度约束的职员,避免任何一项不受规范监控的业务。第三,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措施,积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规避、风险分数、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风险处置策略和经验,建立健全配套规范的风险处置制度。第四,要造就整体优化的员工队伍。1995年1月,巴林银行因资不抵债,被荷兰国际集团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几代人为之努力了200多年的一座金融大厦,被一个普通操盘手毁于顷刻之间。因此,“当银行行长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任何一个普通员工的一个违规操作,都可能诱发火山爆发而导致灾难性后果”的说法不无道理。这正是金融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别之处:企业安危不仅仅系于管理层面,而且系于每个普通员工的手里。因此,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务必整体优化。首先要创新队伍建设理念,确立“员工为主人为本”、“我与企业共长久”的队伍建设战略,促使企业与员工目标一致、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着力营造了解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文氛围,给予员工自我发展的空间,满足员工施展才能的需求。每一位员工均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之时,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之日。其次要有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业务持续性地对不同岗位的职员进行系统性地培训,以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日益增强每一位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廉洁敬业意识,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三要建立合理规范的工资福利制度。通过对不同岗位绩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辅助以奖励机制。第四要创立科学的业绩测评和职务晋升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的类别,分别确定相应业绩质和量的指标,定期对每位员工的业绩和潜能进行客观全面的测评。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建立公平竞争、因材施用的人事制度,拓宽晋升渠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篇3

行社纠纷的由来

行社纠纷由来已久,其中以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纠纷最为典型,工行、建行与城市信用社纠纷次之。20世纪80年代,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为拓展金融服务和解决员工子女就业等问题,先后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信用社设立的规定,纷纷成立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从20世纪80年代末,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国农村信用社一直归属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到了1996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即“行社脱钩”。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自办信用社逐步移交当地人民银行管理。

行社纠纷的核心问题是“脱钩”过程中无法确认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之间的资金纠纷,这一纠纷形成的基础是当时特殊的行社体制。在农业银行领导期间,信用社负责人由农业银行任命、选派,在农贷业务上执行农业银行确立各项信贷政策,一方面农行可以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农业银行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农行制订的信贷计划向农户发放贷款,同时农行还委托信用社发放 “委托贷款”(即“一口出”贷款),对于特殊贷款项目,农业银行则直接指令信用社发放贷款(即“点贷”)。农业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不能按时收回形成不良,农业银行则对不能收回的农户贷款通过“凭证置换”的方式,强行将贷款转移给信用社;对不能收回的到期贷款利息通过发放新贷款给信用社用于收陈欠贷款利息,即“利转本”,后形成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

1998年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曾下发《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清偿对中国农业银行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凭证置换”、“委托贷款”、“点贷”、“利转本”贷款,农村信用社不承担还款责任。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始介入解决行社纠纷的解决。但因行社资金往来时间久远,业务繁多,一些账项无法简单认定。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诉讼纠纷逐渐增多,涉案金额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亿元以上纠纷屡见不鲜。很多法院并没有尊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意见,受理、审理部分行社纠纷案件,一些案件的执行引发农村信用社支付危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就这一情况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客观反映,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3月5日下发电报《关于涉及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遗留资金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此类纠纷。200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农信社、农行体制改革和债务纠纷处理基本状况,通过电报方式下发通知,允许各级法院恢复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之间行社纠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各地法院对于行社纠纷案件立案、审理和执行的处理结果出现了多样性。有的法院认为,行社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前提条件就是由于当时主管银行与下属信用社之间存在隶属关系,这种关系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的条件。有的法院认为,没有经过人民银行调解,法院不能直接受理。也有的法院认为恢复受理即意味着可以审理,可以依据人民银行规定和裁决意见进行判决。

此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了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市道里支行诉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农村信用合作社“行社脱钩遗留资金”纠纷案,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为此致函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脱钩前信用社隶属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的特殊关系,总体原则是以行政解决为主”。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对于群力信用社与道里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的资金遗留纠纷,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政策,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认定”。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恢复该案审理后,采信了中国人民银行意见,并于2007年9月21日作出判决:撤销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农村信用社败诉的)民事判决,驳回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市道里支行对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诉讼请求。这一判决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社纠纷产生重大影响,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审理行社纠纷提供了判例。

行社纠纷的处理建议

行社纠纷属于金融机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资金往来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发专门文件进行处理,遗憾的是至今仍然遗留大量问题没有解决,笔者认为处理行社纠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尊重历史原则

行社往来账务、票据、协议、信贷计划、任命文件等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行社关系的原貌,尊重历史就是要客观承认上述事实。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就信用社的隶属领导、信用社管理等政策文件,是明确信用社与银行关系的最重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有关行社纠纷的调查报告具有特定的权威性,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行社资金往来的现实。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依据总行有关行社纠纷处理规定,组织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基层机构、银行、信用社以及财贸办公室等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行社纠纷进行专项调查,其调查报告反映了行社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所载明的事实和结论性意见属于金融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行为,具有行政效力。尊重历史,更应当尊重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行政权威和行社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通过调处工作,行社已经确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偿还期限、金额的,一方未履行,又以证人证言等形式否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关调处协议的,司法机构不应支持。

公平合理原则

公平合理原则是我国民事活动的最基本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清偿对中国农业银行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农业银行通过贷款凭证转换,将贷款资产转移给信用社形成的债务;农业银行委托农村信用社发放后转为信用社自营的贷款或农业银行作为担保人由信用社发放贷款而形成的债务;农业银行确定贷款项目,指令农村信用社贷款形成的债务,均不应由农村信用社承担。”

目前行社纠纷主要体现在“点贷”、“一口出”、“以贷收息”、“利转本”以及“凭证置换”等几个突出行社资金往来形式上,在资金往来的用途上以“支信款”、“同业拆借”、“保付款”体现,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就是要准确区分往来资金性质,合理界定偿还范围。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就是要依据资金往来性质,合理计算确定计算利息利率,对于“利滚利”“以贷收息”、“欠息复利”等缺少基本法律依据的主张不予保护。

依法合规原则

行社纠纷历史久远,但《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信用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确定基本原则,仍然是处理行社纠纷的最基本依据。在行社纠纷处理的漫长过程中,国家和金融监管机构陆续颁行了一系列与行社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尊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同时,还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处理行社纠纷。对于确有新证据证明行社资金往来客观情况的账册、凭证、报表等,应当实事求是地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进行认定。对于已经当地人民银行认定或裁决行社纠纷,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认证其证明效力。

对于行社纠纷一方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进行认定,如一方向人民银行或者银行业监管机构提出调处主张的,依据该规定则引讼时效中断。当事人一方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依法合规处理行社纠纷不仅有利于维护行社纠纷双方权益,也是避免形成新的纠纷的基本原则。

处理行社纠纷的一般路径

行社纠纷久拖不决,不仅严重影响双方的经济利益,也牵扯双方大量精力,在司法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诉讼并非唯一办法,实际上,处理行社纠纷可以考虑多种路径化解。

自愿协商。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资金划转及清算办法和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规定:“中国农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对划转资金如有分歧,在据原始凭证对账后仍不能达成一致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协调解决。”协商解决纠纷是金融机构的一个优良传统,行社纠纷固然复杂,行社之间历史渊源决定了协商解决的可能性,行社双方尊重历史、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互谅互让进行协商,是解决双方争议的有效办法。

行政调解。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其行使行政管理的职权范围内,对特定的民事纠纷及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十条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负责协调、仲裁专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业务方面发生的分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清偿对中国农业银行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鉴于信用社与农业银行相互形成的债权债务成因较为复杂,信用社与农行必须共同对双方存有异议、尚未清偿的债务逐笔进行认定。……对行社双方有争议,协商未果的,由人民银行当地支行仲裁。”实际上,该通知中的仲裁并非法律意义上的仲裁,而是行政调解。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施行后,不再承认临时仲裁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仲裁法意义上的仲裁职能,《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也没有规定金融监管机构的仲裁职能。但是金融机关机构完全可以依据法定职能对银行间纠纷进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协议虽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但它的性质是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对合同的规定来处理相关问题,一旦经当事人签署,即产生法律约束力。监管机构依据合同约定对行社权益提供进一步的保护。通过行政程序调解行社纠纷,可以实现行社与金融监管机构多个维度协调,减少银行业权益冲突,突降低诉讼成本,有效节省司法资源。

机构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借鉴国际惯例,确认了仲裁的民间性,将仲裁机构定位为独立于政府系统之外民间性社会组织。机构仲裁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它依据仲裁机构既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程序较为严格;二是它有现存的固定管理机构和经过一定程序选聘的仲裁人员,仲裁具有自愿性、独立性、快捷性等特点。行社纠纷可以在机构仲裁的框架下,选择与合法仲裁相对应的衡平仲裁,衡平仲裁又称友谊仲裁,是指行社当事人经协商,授权仲裁庭不依据严格的法律规定而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和商业惯例,充分体现行社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在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其他强制性规定情况下进行裁决的仲裁。通过衡平仲裁方式,化解行社纠纷遗留结症,缓解行社利益冲突,既让行社纠纷得以解决,又使解决方式得到法律保障。

篇4

一、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会数据真实性差强人意。传统的银行财会工作素有铁账、铁款、铁制度的“三铁”美誉,但深入分析基层农发行财会工作却发现,对负债的会计管理确实很规范、要求很高,而对债权的会计管理就要稍逊一筹,贷款本息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问题并非罕见。

(二)基层农发行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影响了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分配制度的落后和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基层行财会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四)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不够合理。目前各行的规范化考核标准仍实行差错扣分的办法,没有考虑业务量的因素,对风险管理和基础管理扣分标准也没有拉开,所以,考核结果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某个行的真实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一)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实性。

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财会数据是加强财会管理、促进决策层决策的重要基础。因此,当前必须把财会数据的拨乱反正作为财会管理的头等大事,甚至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摸清家底,切实提高财会数据的真实性。

在这方面,一要充分认识财会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认识到计划指标超额完成或完不成都是可能的,关键是要对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主客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准确评价完成或没完成计划的合理性。只有如实反映并作深入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改进计划工作,准确评价计划执行者的业绩。简单地强调指标管理只能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对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弄虚作假比不严格执行计划或突破控制指标危害更加严重。二要组织力量认真做好各级行的真实性检查,尽快掌握真实情况。其中包括:

1.对固定资产,包括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电脑设备、各种车辆等,不论账内、账外全面进行核查登记,彻底弄清单位实际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面积、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产权关系、使用状况等,并进而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对各项收入和支出核算的准确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核查,认真清理虚增、虚减收入,乱摊乱挤费用或费用挂账的情况,保证损益结果的准确性。三要将真实性检查制度化、常规化,明确检查的要求和工作纪律,加强检查人员队伍建设,加大违规违纪、弄虚作假问题的查处力度,准确考核各级行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从而为今后保持财会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证。

(二)加大财会人员的更新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首先,改善财会人员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试行“内部退养制”,使年龄偏大、知识不能适应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需要的,从现有岗位退下来,同时,安排优秀员工到财会岗位。其次,加大财会人员岗前和专业培训力度,在人员相对充足的前提下,实行技能达标上岗,优胜劣汰,增强财会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会计业务规范化操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篇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

一、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背景

(一)利率市场化加剧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盈利模式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数次降息,并逐步放开存贷款浮动上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在此背景下,过去单纯依赖存贷款利差获取收益的国内商业银行遭遇极大挑战,加之互联网金融兴起,金融脱媒加剧,商业银行竞争已趋白热化。商业银行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走到尽头,向集约化管理转型迫在眉睫,以管理会计作为核心的成本管控能力已成为决定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核算现状

同传统制造业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成本更多的由间接成本构成,管理会计支持成本追溯和分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当前,管理会计成本分摊的思路在国内不少商业银行已有所运用,但发展程度同国外银行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商业银行成本分摊方法主要采用完全成本法,即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基本原则,根据单一的财务指标,例如根据交易量、规模、收入等将成本分摊到具体产品或客户中,可能会导致交易量大,复杂程度低的产品多承担了间接成本,而交易量小,复杂程度高的产品少承担了间接成本,造成成本信息扭曲,无法提供正确的管理建议。

与此不同的是,作业成本法考虑了不同机构、不同业务、业务发展各阶段的差异,以及业务与产品、客户等成本承担对象的逻辑关系,更符合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理念。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的成功推进,需要商业银行全行各个作业环节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且在实际评价时,需对成本动因指标进行及时评估和修证,而目前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基本在财务部或运营管理部核算, 未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一级部负责全行范围的作业成本数据采集和分析,因此,作业成本法未全面实现在银行费用管理中的运用,在全面推广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到归集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将作业成本归集到产品或客户上的一种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成本对象(服务或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作业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计算成本对象耗费资源的中间载体。首先根据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库中,再由成本对象使用作业的情况将作业中的资源分配到成本对象,通过这两个过程,最终计算出成本对象消耗资源的情况,即得出成本对象的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传统的成本分摊方法大多采取单一的分摊动因进行简单的分摊,忽略作业与分摊动因之间的联系,认为同类型业务由同一种因素驱动,因此每笔同类型业务的成本都相同。而作业成本法采用与作业相关程度高的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可有效避免分摊因子选择的随意性,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

此外,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只能核算产品最终成本,并且所有的资源成本都被分配给银行的各种产品,无法分析出银行资源的利用效率。实际上,银行的资源常常有相当大一部分未得到有效利用,采用作业成本法,可以从作业层面反映出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区分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为作业管理提供依据。

三、作业成本法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应用

(1)产品成本核算及定价。核算产品成本,是作业成本法最基本的用途。由于产品成本信息是产品成本定价和产品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对于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作业成本法不仅适用于计算向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也适用于计算向内部提品或服务的成本。因此,作业成本信息也可以作为银行内各单位之间产品或服务调拨定价的依据。

(2)客户与项目盈利性分析与评价。作业成本系统能对各项作业所耗费的成本进行详细而明确的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到产品的获利能力信息。再通过客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得出单一客户的总成本,从而形成对客户的盈利性评价信息。银行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重要客户与一般客户的盈利性差异,同时也可以区分新老客户之间的盈利性变化趋势,从而提供差异化的银行服务,抓住盈利性更高或盈利能力逐步增长的大客户。除客户外,作业还可组合形成渠道、项目等维度,对银行银企合作等项目的后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业务流程结构梳理和优化。由于运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将作业分解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可以运用其结果进行业务流程结构的分析,达到消除不增值作业的目的。如通过制定标准化流程,并持续跟踪、优化流程管理,最终形成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系统。

(4)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业成本法支持板块、条线、机构、产品、客户、员工等多维度的成本核算,因此可运用于机构、板块、员工等不同层次的绩效考核。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银行内部能够获取更加真实的盈利信息,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能更加合理公平。

(二)作业成本法案例分析

以某银行的柜面业务为例,涉及“X网点柜面”、“金融服务中心”、“后督部门”三个成本中心,其中X网点柜面为前台部门,金融服务中心、后督部门为后台部门,其月均直接成本如表1,其中,人事费用包括薪酬、奖金、社会保险支出等;场地费用主要含物业管理费、装修费、租赁费等;设备费用主要是电子设备折旧;办公费用主要由水电费、邮电费等费用组成。

表1 成本中心月均直接成本表 单位:元

柜面业务的作业流程主要由时间因素驱动,X网点柜面有5人,每人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0天,则每月可以提供总工时为5×8×20×60=48000(分钟),假设有效工时率为75%,则X网点柜面每月有效工作时间为48000×75%=36000(分钟)。金融服务中心与后督部门以时间和交易量因素共同驱动,金融服务中心有10人,平均每人每天受理业务30笔,则金融服务中心每月共受理和审批业务6000笔,有效工作时间72000分钟,其中用于审批的工作时间占70%,即50400分钟;后督部门有10人,平均每人每天稽核60笔,则后督部门每月共稽核12000笔,有效工作时间72000分钟,其中用于稽核的时间占40%,即28800分钟,用于扫描的时间占50%,即36000分钟。

三个部门的作业动因量分配如表2:

表2 成本中心作业动因量分配表

表3 金融服务中心与X网点柜面动因量分配表

表4 后督部门与X网点柜面动因量分配表

(1)计算各成本中心成本。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相关性原则,后台部门的支持成本应向前台部门进行分摊。此例中,应将核算在金融服务中心和后督部门中与X网点柜面业务相关的支持成本进行分摊。

如表三所示,金融服务中心每月未X网点柜面受理业务600笔,审批5040分钟,授权600笔,则金融服务中心需向X网点柜面分摊成本为2.75×600+5040×2.29+5.5×600=16491.6(元),调整后金融服务中心的成本为165000-16491.6=148508.4(元)。

同理,后督部门应向X网点柜面分摊的成本为1.25×1200+1.25×3600+0.75×2880=8160元,调整后后督部门的成本为90000-8160=81840(元)。

X网点柜面调整后的成本为65000+16491.6+8160=89651.6(元)

经过成本分摊调整后三个部门的成本动因率如表5。

表5 修正后成本中心作业动因量分配表

(2)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根据X网点柜面各作业流程的成本动因率及办理各项单笔业务耗费的时间(表六),可以计算出各项服务的成本。例如:办理单笔存取款业务需耗费的成本为19.21×1+17.93×0+18.62×1+19.21×1+18.62×5=150.14(元),同理可算出各项业务单位成本如表6:

表6 X网点柜面各业务单位分摊成本表

可见存取款、转账业务由于操作简单,耗费时间少,成本较为节约,而开卡、挂失相对复杂,耗费时间长,成本消耗较大,建立进行流程优化或分流,如引导客户使用自助发卡机、多媒自助服务终端等设备办理。

(3)计算客户成本。假设个人客户A在本月X网点柜面办理1笔借记卡开卡业务、1笔开通网银业务(其他)、 5笔存取款业务、20笔转账业务,则客户A本月共分摊成本279.59*1+150.73*1+

150.14*5+130.14*20=3783.89(元)。

(三)作业成本法应用重点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摊流程复杂,涉及的工作环节众多,且管理会计责任成本理念也需要一个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因此,作业成本法实施过程中尚需要对一些重点问题加以关注。

首先是将作业成本法视为一种管理思想,而不仅局限于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只有引起银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该方法才有在全行范围内推广的可能。其次,形成制度建设,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绩效考核机制,促使全行上下主动关注自身及所管客户的成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经营发展和营销策略。再次,优化业务流程,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制度,以便于划分作业和确定分摊动因,划分时应坚持重要性原则,避免划分过细或过粗。最后,加强系统建设,对现有的财务核算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和改造,使之能够适用于作业成本法核算。最终,通过一系列从观念上到实践上的改革,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并由管理带来效益,使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戴媛.利用作业成本法优化商业银行费用管理的实证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3).

[2]颜华国. 商业银行成本分摊管理及运用[J].特区经济,2012,(11).

篇7

1.流程化改革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是商业金融业务为主要收益来源的。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依靠推销的经营方式去实现商业银行的发展是不太理性的事情,这是因为在新时期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需要主动的去了解市场,探析需求,因此,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化改革就成了其工作的重点所在。这不仅仅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健全,还将促进企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方向发展。

2.流程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其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银行管理职能型业务流程管理模式转变,做好预算财务,风险管理,运营和信息技术服务,保证为业务流程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二,积极了解需求,结合对于市场的了解对于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重塑,实现事业部制度,使得其朝向扁平化,专业化和垂直化方向发展;其三,统筹兼顾,站在全局观念上去把握企业的流程化进程,保证将每个流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以全面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流程化改革的基本特点

其一,在经营理念上,要求其积极去了解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将注意力集中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以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去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其二,在业务驱动模式上,相对于传统银行制度的行政化和官僚化管理方式,流程化管理往往开展的是垂直化管理,需要以专业化为基础,能够集合客户的需求,对于业务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划分。其三,从流程间相互关系和差异程度上来讲,流程化往往需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产生协作效应,以更好的去细分市场客户,区别对待市场动态,保证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其四,从组织框架的角度来讲,流程化倾向于以客户的需求为主要依据来设立和明确岗位职责,所以在组织架构上采取了事业部制,以扁平化的管理层架为主,实现前台和后台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分离,使得职权十分的明晰。其五,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流程化倾向于客户意识的培养,以向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为己任,这使得银行体现出很强的客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而的现状

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可厚非,商业银行流程化改革的确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绩,但是依然在部分环节存在缺陷和不足。详细来讲可以表述为:

1.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不健全

实现透明和高效是银行企业治理的最终目的。基于这样的发展目的,就需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以更加有效,更加健全,更加科学的公司治理制度去实现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但是现阶段很多的商业银行却存在严重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问题。其一,银行董事会会议制度不合理,存在董事权利不均衡的现象,使得企业董事难以在平等的平台上实现正常的交流,导致银行在发展决策的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个别董事控制局面的现象;其二,董事会忽视自身的职权范围,不利于高效,平等,科学的决策机制形成,最终导致银行的经营效益难以全面的提高;其三,董事工作制度难以独立自主,使得其难以有效的活动银行的内外部动向,以至于其在形式其职权的过程中不知所措。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使得现阶段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处于混乱的局面,难以形成高效透明的银行企业治理体系,长期以来将影响到银行的未来发展。

2.事业部门制改革力度不足

对于事业部制进行调整和改革是流程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部制度下,银行企业的公司业务组织将以更加集中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往往需要在重新定位规划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实现银行销售架构的调整和改革。这是确定行业规划,实现专业化营销和评审的关键所在,对于专业化销售团队的建设,开展优秀的市场定位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在开展事业部门制改革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模仿国有股份制银行的等级支行制度,的确在银行崛起时期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其存在局限性,只是局限于零售业务的销售,由此使得其事业部门制度改革效果难以展现出来。服务企业数量偏少,贷款金额不多,不良贷款率不断提高,使得商业银行面领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3.信息建设体系系统不完整

对于数据信息处理量较大的银行来讲,开发自身业务的信息建设体系系统是其实现银行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但是现阶段很多的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很重视自身信息建设体系系统的构建,但是依然与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观念观念存在差别,依然与实际开展的金融业务存在区别,难以实现业务系统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不仅仅严重影响到银行产品开发的效率,还将使得客户的满意度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不少的操作性失误,给予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于信息建设体系系统的投入不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得信息建设体系系统处于落后的状态;其二,信息建设体系系统建设过程中,与开发团队之间的交流出现问题,很多预期要达到的目标难以实现,使得其呈现出不完整的状态;其三,信息建设体系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意识差,难以结合实际市场的需求,及时的对于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善。

三、如何促进商业银行的流程化改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流程化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银行组织管理体系的成本基础是以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依据的,银行收益如何的关键在于资源配置是否能够做到对于市场的准确反映,这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走向。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应该在新时期背景下开展流程化改革,并且将流程改革的重点放在客户身上,保证业务流程,架构形式的不断构建和优化。

1.建立创新机制,调整管理观念

在商业银行进行流程化再造的过程中,创新管理观念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意识反作用于实践,也就是说需要广大银行职员都切实的转变思想观念,并积极的投身于流程化改革的过程中,将为流程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宣传力度,结合银行的未来发展战略和流程化改革,不断提高员工对于流程化管理模式的认同感,以激发其参与到流程化改革的工作中去,避免旧有管理思想对于新思想的冲击;其二,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客户需求为根本,形成良好的客户意识,保证银行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实现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其三,积极摒弃旧有思想的认识缺陷,避免官本位,部门银行的思维方式和办事形式,实现专业化经营和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实现企业员工意识的培养过程,就是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我们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到解放思想。其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观念,形成以客户方便为原则的业务操作流程,引导分行行长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实现适当的分权,保证其经营风险和效益把握能力的不断提高。

2.建立三化标准,实现事业部制

在流程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以流程为标准,以最大价值为追求,保证各职能单元都能够以客户服务为基本原则,以三化标准为行为准则,开展金融服务。事业部制的改革,不仅仅能够实现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升级,而且更加全面的满足了现代金融银行的客户需求。其中的三化标准是指专业化,垂直化和扁平化。详细来讲,我们需要做好遵循以下三项基本标准:其一,形成以客户为核心的构架体系,保证原始构架体系向客户为核心的构架体系的转变;其二,保证与银行自身的未来发展战略是一致的,避免两者之间的冲突;其三,积极学习国内先进实践经验,保证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保证自身的特色化发展。对于事业部制的建立,其往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其一,不断完善事业部的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保证其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二,以岗位责任制来实现事业部的职权明确,保证各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去面对银行的各项业务;其三,保证个事业部门,共享服务平台,总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证三者在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能够对于预算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3.以客户为尊,优化业务流程

由于市场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需要我们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市场需求的动态,结合客户的需求,不断开发出适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严格来讲,在优化业务流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其一,客户为尊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开展业务的各项环节中,需要将客户的需求视为风向标,给予客户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实现流程的有效性;其二,合法性原则,也就是说流程的优化过程需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自觉接受国家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保证不触犯国家的规章制度;其三,风险和效益并存原则,就是说流程化管理存在巨大的效益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我们需要有效的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风险和效益的兼顾;其四,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也就是说需要处理好前台和后台的职责划分,对于关键环节的主要风险有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各个流程之间形成良性的制约关系;其五,系统优化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各个流程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出现相互不作用的情况发生。

篇8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观;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049-02

1 国有商业银行非科学发展的原因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在于制度构建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强力垄断金融资源的制度安排,承担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角色,使之长期以来忽略了作为市场经济角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制度安排的不适应性逐渐显露,并且直接导致国有商业银行难以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②发展观念落后和评价体系欠科学。长期以来,受旧体制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较为落后,突出表现在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对资产质量及其风险减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资本必须覆盖风险、限制银行过度扩张认识不充分;对银行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充分。③评价体系欠科学,激励缺失。考核操作性较差,评价方法单一,激励不规范。

2 国有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遵循的原则

2.1 协调原则

伴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样采取了重规模、轻质量的发展模式,竞争的压力及内部的激励机制引导人们追求资产增长、规模扩大、市场份额,造就了一个大而不强的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差、风险水平高、效益低下。这种不科学的、非理性的超常发展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不良作用。历史的经验教训及面临的现实环境,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的质与发展的量的协调发展,实现规模与效益、短期与长期、风险与质量的统一,把持续稳定发展作为发展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发展的质量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在经济周期性变化中持久保持良性循环、高质量地发展。

2.2 稳健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经营发展必然受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的直接制约,客观上存在发展极限,盲目追求高速发展,只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商业银行是以信用为基础、以经营货币借贷和结算业务为主的高负债、高风险的行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特殊作用,致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不仅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而且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社会动荡。因此,银行业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银行业,提倡建立百年老店,崇尚稳定持续发展。超常规、急功近利都不是银行业科学发展的轨迹。历史的经验表明,发展好的银行、百年老店的银行都是稳健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实施稳健的经营发展战略是其必然的选择。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要制定稳健的发展战略,营造稳健发展的管理文化,注重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使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心态、良性的发展预期,以卓著的信誉取信于民、立足于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根据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适度地安排业务比例和业务规模使风险分散,并运用商业银行自身以及外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将风险最大限度地控制、降低、转移、消除、化解。

2.3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积极面对来自中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特别是竞争优质客户、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正如格林斯潘所说“我们永远不应忽视,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管理系统如何复杂,银行管理的基础始终是银行管理人员的知识与判断”。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以人为本包含更多的内容,这里的“人”不仅指员工,还有客户和股东。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满意的员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基础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客户的服务,要通过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一切方便客户,一切为了满足客户,一切为了增加客户价值,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上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其员工管理方面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其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其二,进行全员管理,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其三,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相统一;其四,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的同时,还要依法维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并不断提高股东的投资收益。

3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加快发展资产业务

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公司贷款业务。抢占优势行业和抢抓大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对优化资产结构、加快资产业务发展和形成银行优势市场地位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国有商业银行要把营销大项目作为公司贷款的重中之重,依据当地产业政策,选准先进制造业等优势行业,每年抓住几个大行业、大项目,连续抓几年,壮大生息资产规模,提高质量水平。重点拓展中小企业贷款。

有所侧重,加快发展零售贷款业务。零售贷款作为今后银行效益的重要来源,相对于公司贷款而言,具有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分散的特点。大力拓展个人消费贷款市场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热点,也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和重点业务。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切实把发展零售贷款业务作为战略举措,下大力发展零售贷款业务;必须积极抢占市场,进一步做大零售贷款业务;必须迅速壮大优质客户群,提高零售贷款的质量和收益水平。

突出效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在当前资金比较富裕和公司贷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票据业务流动性、效益性较好的特点,结合票据市场利率和内部资金利率变化情况,灵活配置富裕资金,做大做强票据业务,切实把票据业务作为资金运用和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拓展新市场、新业务,全面开办转贴现业务;要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票据资金收益水平。

3.2 理性发展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

加强成本核算,发展负债业务。公司存款是目前成本最低的负债业务,是优化负债结构,提高综合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要创新营销手段,逐步从过去的以关系吸存或以贷吸存为主,转变为向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吸存渠道,降低成本,提高吸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广开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做大国际、国内结算产品市场。要积极拓展福费廷、国际保理、保函业务市场。进一步发挥贸易融资对国际结算业务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要大力发展人民币结算账户业务,发展柜台对私对公汇兑业务,向结算汇兑收费业务要效益。要下大力气积极培育、做大国内信用证、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国内保理等国内结算产品业务,力争新产品叙作量实现新的突破。做活资金业务,要把资金业务作为解决富裕资金出路的重要途径,加大人民币资金新产品研究和推广力度,扩大资金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加强对客户需求的分析,积极推广短期融资券、债务保值及人民币掉期等资金业务新品种。

调整网点布局和功能,加快网点转型。网点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型,即加快网点布局转型;加快网点功能转型;加快考核导向转型。在加快网点布局转型方面,方向是优化布局。在加快网点功能转型方面,方向是提高竞争力。在加快考核导向转型方面,方向是提高赢利能力。

3.3 强化风险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质量第一,强化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做到:第一,把好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第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和后评价。第三,密切监控贷款分类的迁徙情况,做好贷款分类的动态调整。第四,加强对非应计贷款的管理。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管理力度,制定清收压缩计划,落实责任人,强化督办和调度。第五,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力度。要改变不良资产被动处置的观念和做法,提前介入,主动经营,控制不良贷款向下迁徙,盘活不良授信存量。

内控工作要以规范规章制度管理、培育合规文化、加大对基层行及关键岗位的控制、强化问责为重点,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构建严密的内控体系和内控长效机制,为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要加强观念引导,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要制定全面、系统、统一的内控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要充分发挥内部稽核监察的作用,扩大稽核检查面,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特别是容易产生操作风险的薄弱环节的检查力度;加强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案件高发部位的稽核检查。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自行整改,自觉堵塞漏洞的良好机制。要加强对基层负责人和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定期岗位轮换、强制休假、代职制度等。要强化问责制,加大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要制定全面、系统的问责处罚制度,明确各级机构、各个部门、各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努力实现“零发案”目标。要继续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点时间的监控和检查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内防外并重,增强预警性,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努力把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遵循“确保安全、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原则下,进一步完善守库押运集约化和守押社会化管理。

4 总 结

总之,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七)组织保障原则

篇10

关键词:组合投资 技术本质 管理理念 应用分析

一、组合投资技术概述

当代的投资组合理论是在马克维茨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经典的论点是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其中提出了均值与方差的模型,奠定了投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在上个世纪的中期,这一理论被延伸,提出了相关的资本资产定值概念,从而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研究方向与深度。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完善使得投资组合理论进入了银行的管理系统,尤其是贷款管理上,其针对性的投资分析与风险控制为银行信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与评价依据,从而使得贷款的定价、资本配置等被量化。在贷款管理领域的成果被总结为:贷款组合风险最小化的研究;单位风险收益最大的研究;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贷款组合最优。

二、组合投资技术的本质理念

(一)风险计量

在贷款管理中组合投资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信贷的风险,及对风险进行计量,其中被应用的技术有结构模型和统计模型,前者的提出是在公司资产价值与股价映射关系上建立起来的,针对变量建立数据库,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后者则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基础上,利用样本与历史数据的建模,对客户进行人为的分类,从而对其违约概率进行统计,由此形成了今天的风险组合分析,即风险不再是单一资产风险,而是组合资产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对风险因素的多元化处理,也就是将多种风险因素纳入到风险计量中,目前应用的风险控制模型多为组合风险管理模式。

(二)贷款组合资本的计量

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就是对两个要素进行分析,其中一个是组合收益的期望值;一个是组合方差,代表的是风险即投资不确定性。贷款是否可以在有限的风险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就取决与二者的关系。此时投资组合技术认为资产组合是否成立,则是对比其他组合在同样风险条件下是否获得更高的收益,亦或是同样收益下风险更小。所以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不是消除某个贷款投资的风险,而是如果利用组合投资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帮助贷款管理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这才是其针对资本计量的本质。银行实务中各种业务组合数量庞大,计量的组合风险大大低于单个风险的单纯合计,因此其可以帮助贷款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三)信用风险的组合管理

贷款管理中信用风险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组合投资技术可以帮助其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一方面可以对个体进行综合风险评价,一方面则可以进行风险分类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资产的属性进行分类,将其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逐一评价,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风险评价标准,从而帮助银行的贷款管理来准确评价投资对象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程度。

三、组合投资技术在银行贷款管理中的应用

(一)贷款产品选择

商业银行在贷款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产品设计,也就是贷款组合的优化,也就是让提供的贷款风险最小而受益相对大,从众多贷款对象中选择合理的组合形式是其经营的核心问题,所以按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则,单笔贷款最优不等于组合最优。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多数都在依靠效益、安全、流动三者平衡的模式来选择贷款对象,也就是借助组合投资技术来进行最优化的选择,从而降低整体的风险等级。

(二)贷款产品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主要考虑单笔贷款风险;综合贡献;客户对银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贷款产品进行定价,其本质就是成本定价和市场定价。当然市场定价符合市场规律,但是其风险控制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定价中必须考虑成本因素,一味的追求低价虽然可以获得市场空间但是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此时就必须利用组合投资的技术对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确定产品的合理定价,以此保证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获益能力。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的基本目标就是风险调整后提高收益;其次是资产组合的风险控制最低。所以资配置在管理中应建立在银行资产组合的基础上,其本质就是分析抵御非预期经济损失的资本总量是否可以保证银行资本的安全,在经济资本的总量固定的条件下,银行的各种业务线都应在一个相对优化的条件下,也就实现了配置合理。国际通行的思路是合理资本配合引导银行各个业务的发展,按照风险收益的比例进行扩展或者收缩,当然贷款业务也在其中,且贷款管理是资本配置的重要组成,当然必须满足风险与收益的最佳收益比例。

(四)行业性贷款管理

上面所述,组合投资技术可以为银行提供一个行业性的评价计量,这样就可帮助银行进行行业性的贷款管理。之所以对行业组合管理加以重视就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度,随着产业链系统的建立于拓展,行业关联性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关注行业贷款的组合管理,如果将行业中贷款的会受到相同的系统风险影响,就可将贷款组合分解成为不同的行业板块进行管理,按照各个行业的相关性,利用模型可以计算并减少非系统性的风险,从中选择出最为优化的投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组合管理应匹配不同的行业系统风险,选择相关度较低企业进行贷款组合,从而降低风险。

四、结束语

组合投资的技术起源于对资本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旨在降低投资的风险并增加收益,这与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与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所提供的风险评价与经营思路完全可以应用于银行的贷款管理,在应用中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并实现整体管理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宇.浅谈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大观周刊,2012(24)

[2]谢刚,李勇.基于贷款交易业务模式创新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研究,金融论坛,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