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奖金分配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5 17:2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奖金分配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奖金分配方案

篇1

关键词:高校;管理;工勤;绩效工资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06-03

参照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奈尔教授根据价值和稀缺性划分的人才标准[1],可以把高校工作人员划分为如下四个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和工勤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为高校的核心人才,但其他人员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正常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关于他们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必须要详细研究,慎重设计。

一、设计非专业技术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注意的原则

1.异质性原则。贡献异质性指的是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不同工作特性,分别设计绩效工资中的报酬要素及权重,以有效地激励各类人员的积极主动性[2]。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对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进行考核时,只是简单的套用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这种考核标准由于设计的初衷和目的有其特殊的针对目标,所以如果简单的搬运到考核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上,将不能真实的评价其工作实绩,也无法有效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将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体现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上,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绩效体现互动协同效应[3]。

2.系统均衡原则。高校内部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结构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学校的贡献一致,亦即系统内部均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也要考虑不同系列的岗位,还要考虑不同系列或岗位的相互关联性和平衡性。绩效工资分配要注意将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向关键岗位、拔尖人才、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绩效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学校内部部门之间、系列之间、专业之间的绩效薪酬分配关系,绩效工资既要体现业绩贡献,又要防止差距过大。

3.市场化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劳动力是处在市场中的,所以薪酬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不遵守这个规则,就不可能得到所需的人才,取得满意的业绩。如对工勤人员则应实行市场化模式。主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力的市场薪酬调查结果,比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上同类人员的工资价格并结合学校的办学效益来制定相应标准[4]。

二、设计管理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管理人员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管理岗位的业绩绩效。

因管理人员的业绩成绩很难做出量化的测算,故应加大其考核力度,明确职责条件,严格考核程序,明确考核成绩,以此作为能力绩效津贴的重要参考指标。职称和学历是衡量能力的显性因素,且较客观,易操作;资历体现历史贡献,意味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与丰富,代表着能力或潜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最终必须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上,教学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具有互动协同效应,通过绩效工资的分配,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主要研究浮动部分绩效津贴的具体计算方法:

1.依据宽带薪酬理论,能力绩效津贴设1~14共14个档次,确定各岗位适用的津贴档次范围。可设档次间的绩效津贴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类似),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确定公比r。则第i档次的绩效津贴为:Pi=a*ri-1,其中a是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2.对能力绩效津贴的影响因素赋值:

根据上述赋值可计算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

例:某教师,正科岗位,工作10年(其中科员4年、副科4年、正科两年),均考核合格,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则其能力分值为:

Y =0.5*10+(0.3*4+0.35*4+0.4*2)+4+10=22.4

因管理岗位变动较多,为便于计算,可粗略认为其工作10年中,现岗位(正科)两年,其余8年均为前任岗位(副科)。这样就可近似计算出能力分值

Y =0.5*10+(0.35*8+0.4*2)+4+10=22.6

由此可计算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的能力分值Y,令d=TRUNC (Y/5,0),d即为其绩效津贴档次(TRUNC是取整函数),所得余数保留到今后的累计能力分值中。

3.全校随机抽取样本。设共抽取样本n个,其绩效津贴档次分别为d(i),i=1,2,3,……,n

设S为所抽取样的能力绩效津贴总额(确定量)。

则有

S= ■Pd(i) =■ a*rd (i)-1(1)

以此可计算出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

a0=S/■rd(i)-1 (2)

即得出每个档次的绩效津贴为a0*ri-1。

4.具体运行后,管理人员的累计能力分值按如下方式增加:取得高一级职称等级,其累计能力分值加5;取得高一级学历,其累计能力分值加相应数值;年终考核合格,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年终考核处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2;年终考核校级优秀,其累计能力分值加(0.5+任职岗位系数)*3。

5.管理人员绩效津贴档次的变动:当其累计能力分值增加到5时,便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同时累计能分力值减5。当达到本岗位最高津贴档次时,为体现出其工作的历史贡献,规定累计能力分值必须增加到10时,才可执行上一个档次的绩效津贴。

岗位变动时,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不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绩效津贴档次,则仍执行原绩效津贴,累计能力分值不变;若原绩效津贴档次低于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则执行新任岗位的起点津贴档次,同时累计能力分值归零,重新累计。

6.管理人员i的绩效津贴计算公式为:Si=a0*rd(i)-1*t

a0:第1档次的绩效津贴,r:绩效津贴公比,d(i):管理人员i的津贴档次,t: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率,即当年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与某参考年限的平均业绩绩效(固定参考值)之比。体现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的业绩绩效取得情况。这样便把全校的工作视为整体,以学校的教学科研业绩为基础,决定管理人员绩效津贴的发放。

7.如上,计算出所取样本的业绩绩效工资,请专家分析、判断,如有不妥之处,对各项指标的权重、业绩赋值做进一步的修订。以上方案经全校公示,教代会通过,即可实施。管理人员的各档次绩效津贴标准及其参数也应于一个聘期(一般三年)重新确定一次。

三、设计教辅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教辅岗位人员主要指在实验技术、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工作的人员。可大体分为两类:

1.实验技术岗位:它与教学、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可参照执行教学科研人员的分配方式。按专业技术职务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专业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专业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教学、科研的具体业绩、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业绩绩效,注重长期激励。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2.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岗位:它们带有更多的管理、服务性质,可参照执行管理人员的分配方式。按行政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职务为导向的薪酬类型。绩效工资=管理岗位津贴+能力绩效津贴。

管理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管理岗位等级(任命的职务)确定,体现职责贡献。

能力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考核情况和其职称等级、学历、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并通过教学科研业绩,来体现教辅岗位的业绩绩效。

四、设计工勤岗位绩效工资的具体分配方案

按工人技术级别划分薪酬职级,采用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类型。

绩效工资=技能岗位津贴+业绩绩效津贴

技能岗位津贴:固定部分,根据所聘用的技术工岗位等级确定,体现能力水平和历史贡献。业绩绩效津贴:浮动部分,根据其在本行业内所做出业绩的数量、质量;取得的奖励、成果;获得的荣誉称号和教学科研人员的平均业绩绩效情况等确定。

要引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并以此作为工勤人员平均绩效工资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把握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测算每个人的绩效总量,核定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的发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学校对学院核拨工资总量,由学院按上述计算方法,自行确定各参数变量,自主发放。使得管理重心下移,调动院系管理积极性,易于实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师资、工作量分布、科研水平、专业特点)的分类管理;学校按博士点(硕士点)、国家(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情况,提高绩效工资的一定比例,核拨给学院或研究团队,由其自主发放,充分考虑到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注重考核激励,加大对考核优秀教师的奖励程度,奖金随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提高激励程度,吸引、稳定特殊人才,使他们能安心钻研、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0.

[2]徐建挺.从二级包干看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2009,(9).

篇2

一、精心起草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教代会表决通过

开学伊始,学校就先后召开了校党支部会议、校委会会议,对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决定由校长办公室草拟分配方案。打印后,分发给每位教职工,让教职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最后,在汇总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了修改。

学校于月日召开了教代会。原创:教育局工会武主席出席会议。在这次会上,表决通过了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办法等规章制度。

二、实施方案

把绩效工资分为加发与少发两部分。一是按月发放每位教师的应发部分绩效工资。如教师的考勤等。二是按学期发放绩效工资另外的部分。如教师的德、能、绩、工作量、教科研奖励等。根据年级组等的积分情况,学校再额外按人均奖励额给年级组、教辅组等不同的奖金,由年级组按照教师积分发放奖金。

对教师工作的综合量化评估指标包括职业道德、教学常规、工作量及考勤、教学成绩和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其中职业道德占‰、教学常规占‰、工作量及考勤占‰其中工作量占‰、教学成绩占‰、教学研究占‰。

学校考核年级组,根据成绩分配给各年级组。按名次分别奖励第一名按其人均元;第二名按其人均元;第三名按其人均元。辅人员有额外加分者,每学期按人均元发放;无额外加分者,每学期按元发放。

三、我校在店头信用社扣款。共扣款四个月(××年月份——月份)。其中⒐两个月,每月扣款人数为人。原创:扣款总额为元。⒈两个月,每月扣款人数为人。每月扣款元。扣款总计元。

四、实施过程

篇3

【关键词】 高等学校年终奖金财务分配

由于高等学校行政化的特点,多年来奖金分配一直受到员工的诟病,特别是高校内部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奖金分配更是矛盾重重,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造成行政与教师的不团结。本文将以高校实际分配数据为例,对高校年终奖金财务分配进行合理性研究。

一、A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奖金分配数据分析

1、奖金来源

该校经济管理学院有教师55人,行政人员29人,其2010年度奖金来源构成如下:按学生学费的4.5%由学校下拨到学院一份;按全院教师上课学时每节课22.16元下拨一份;按每个学生100元下拨一份;按职工人数每人1000元下拨一份。

以上四部分总计收入1728491.86元。去掉各种规定留成及外聘教师课酬等费用后,实际分配金额为1412438元。

2、奖金具体分配如下

参与分配教师共55人,总计金额952259元,每人平均数为17313.8元;参与分配行政人员29人,总计金额460179元,每人平均数为15868.2元。具体分配情况如表1、表2,分配完成后,相比行政人员的分配情况,教师对此有较大的意见,一是认为行政人员拿的比教师多,二是认为分配方法不合理,因此造成教师队伍的极大不稳定,影响了院系的团结、人员关系的和谐以及工作的开展。

3、奖金分配数据分析

把教师和行政人员分成两组,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其标准差,并分析其标准差系数,通过标准差系数来判断分配情况的合理性。教师序号代表每一个具体的教师个人,为消除不利影响和维护个人隐私而隐去真名。

(1)根据表1计算教师收入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教师收入标准差:

?滓===8848.35

教师收入标准差系数:

总体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Vσ=σ/x ,式中Vσ为标准差系数;σ为标准差;x为平均数。

(2)根据表2计算行政人员收入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行政人员收入标准差:

行政人员收入标准差系数:

总体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Vσ=σ/x,式中Vσ为标准差系数;σ为标准差;x为平均数。

从计算可知,教师收入标准差为8848.35元,标准差变异系数为0.511,而行政人员收入标准差为5734.79元,标准差变异系数为0.361,两个指标同时说明行政人员收入具有代表性,其差别很小;而教师收入差异变化很大,说明教师收入不具备代表性,教师没有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收入。

4、分配结果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年终奖金分配中行政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第二,行政人员收入多少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技术级别、工龄长短。第三,教师的工作属于技术等级很高的工作,在奖金分配过程中,与技术等级低的行政人员按人头平均分配,没有体现技术级差,导致高级别的教授副教授只能取得和低级行政人员一样甚至低于他们收入的结果。第四,在分配中没有充分执行学校核定工作量标准。教师核定的工作量是一年252个学时,只要教师完成252个学时,应该等同于行政人员从事管理工作一年,其结果是教师要完成多于核定工作量才能基本取得、甚至低于行政人员收入的结果。第五,教师要承担大量的论文写作、课题申报、课题研究、专业建设等科研工作,而这些工作量在分配中没有计入,造成教师大量的工作量无法计入而不能参与分配的结果。

二、A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奖金分配合理化建议

鉴于该学院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教师与行政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奖金分配模式。

第一,建立全体员工年终考核制度,年终奖数额分配的多少与员工个人所得的奖励基数的多少直接相关。

第二,员工的年终奖奖励基数由以下部分组成:工龄基数:按工龄的长短区别收入的多少;年度绩效基数:教师以工作量(超工作量),行政人员以考核结果来区分绩效得分;全年满勤基数:教师以基本工作量(全年完成252学时),行政人员以出满勤(以学校工作日历为准)为基本基数,获基本得分;奖罚基数:制定各种奖惩条例,按奖惩条例决定每位员工的得分;职务基数(技能基数):按技术与行政级别决定每人得分;其他基数:其他临时发生的教学与管理事项,如教学获奖、竞赛获奖等。

第三,具体标准基数分解如下:其一,工龄以高校教龄为标准,以5年为1,每增加5年系数增加0.2,不足5年按5年算;其二,年度绩效基数:教师以超工作量,行政人员以考核结果来区分绩效得分;其三,全年满勤基数:教师以完成基本工作量记1分,行政人员以出满勤为基本基数记1分,不足基本工作量按比例计算扣减;其四,奖罚基数:制定各种奖惩条例,按奖惩条例决定每位员工的得分;其五,职务基数:行政人员以正科级为1,其他可按0.3比例增减,具体系数如表3,教师以讲师为1,其他可按0.3比例增减,具体系数如表4;其六,其他基数:其他临时发生的教学与管理事项,如教学获奖、竞赛获奖等可以按具体奖金发放。

第四,年终奖基数计算。个人年终奖金基数=1+2+3+4+5

+6。其中第二项可以不列入分值单独计算。根据全院加总得分,计算分配率,再按每人得分,计算个人奖金数。

【参考文献】

[1] 杨周、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谨: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建议[J].高等教育财会,2005(4).

[3] 李永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及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2006(14).

[4] 赵丽洪:对高校资金运作中财务风险管理的设想[J].会计之友(下),2007(1).

[5] 王良驹: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理念创新[J].教育财会研究,2006(5).

篇4

关键词:深化医改;县级医院;二级分配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落实县级医院公益性,健全绩效激励机制,提高运营效率,迫在眉睫。建立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是医院激发医护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手段[1]。自2012年开始,我院推行了在一级分配模式下,各科必须实行绩效二级分配的举措,要求绩效考核应与综合指标挂钩,避免单纯与经济效益挂钩[1]。在此过程中,ICU的二级分配模式成功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室质量持续提升,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职工绩效收入明显增长。同时改变了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达到了使医院回归公益性的目的,现具体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县市级三级医院,编制床位800张。综合ICU独立单元,编制床位8张。医生8人,护士2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5人。均具有执业资格。

1.2方法

1.2.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医疗组长和护理组长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标准。其中个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或参加公益活动则纳入单项奖励,根据技术风险程度及公益活动时长确定奖励数额或分值。

1.2.2医疗考核内容为 值班工作量(40%)、管床工作量(30%)、医疗质量(30%)、个人岗位系数以及医院综合考核。

1.2.2.1医生值班工作量=值班工作时间×值班期间分管患者数量(转出、新收治的患者据实计时),每例新入科患者增加10工时。凡休息、节假日无工时。每天记录,月底总结。

1.2.2.2管床工作量是每位医生所分管患者的总时长。即个人分管床位上收治的患者,从开始接管到出科的总时长。每天登记,月底汇总。

1.2.2.3医疗质量考核,包括病历质量、合理用药、诊断符合率、治愈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疗安全等方面,由科室质控小组随机检查考核。

1.2.2.4医疗综合质量考核 包括医疗质量、药事质量、医保、农合质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劳动纪律等。由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月考核,考核结果以各项内容所占绩效比例核算到科室绩效工资中,科室核算到个人。

1.2.2.5岗位系数 按职称、工龄、科研教学、工作业绩评定岗位,设A岗系数1.2;B岗系数1.1;C岗系数1.0。

1.3 护理百分考核内容 护理工作量(50%)、护理综合质量(40%)、患者满意度(10%)和个人层级系数。

1.3.1护理工作量=值班工作时间×值班期间护理患者数量(转出、新收治的患者据实计时),每例新入科患者增加10工时。凡休息、节假日无工时。每天记录,月底总结。

1.3.2综合质量按层级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具体包括着装仪表、组织纪律、执行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工作能力、业务培训、继续教育、书写能力、出勤率、执业资格11个方面。由科室质控小组每周检查小结,每月总结。

1.3.3护理工作满意度由护士长每月对医生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95%为合格,合格者根据满意率所占系数进行计算,低于95%,每下降1%倒扣0.1分。

1.3.4层级系数 根据护士在医院、ICU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确定个人层级系数。

1.4具体计算方法

1.4.1医疗个人所得绩效工资=医疗人员绩效工资×(个人所得医疗分值/科室医疗人员总医疗分值)+岗位系数工资+单项奖励±医院综合考核金额。个人所得医疗分值=值班工作量×40%+管床工作量×30%+医疗质量×30%。

1.4.2护士个人绩效工资=(护理工作量×50%+护理综合质量×40%+满意度×10%)×护士层级系数+单项奖励±三级考核金额。

2 结果

按以上方法进行二级分配以来,患者满意度、科室综合质量考核分数由2012年的的92%、90.25分上升到2013年的98.8%、96.75分;综合目标全院排名由2012年度的第6名,上升到2013年度的第1名;人均绩效收入增长35%。

3 讨论

3.1在二级分配过程中,考核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了各岗位职责、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的风险程度以及各项操作流程和衡量标准,使各项工作的考核主体明确,医务人员职责清晰,做有标准,行有方向,工作质量得以持续提高。

3.2工作量细化统计,除协作情况外,如果责任人要求增加人员支援,支援期间的工作量与支援人员平均分配。此举体现了多劳多得,促使大家积极收治患者,主动加班加点完善工作,杜绝了拒收患者现象。同时充分发挥了个人潜能,杜绝了出工不出力,或在能力范围内,却仍然要求科室派人支援,浪费人力现象。医疗管床工作量的纳入,促使医生统筹管理个人分管病床的使用率、周转次数、工作日以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科室管理能力。

3.3质量考核包括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院综合质量。根据考核指标,由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周不定时的督导、巡查;结合医务科、o理部的综合质量检查,每月汇总核算。此举,进一步强化了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死亡率、院内感染率、并发症的管理,以及各项操作的规范执行。避免了为增加工作量而忽视质量的弊端,体现了优劳优得。不断提高了科室质量,使科室能够持续地发展。

3.4岗位系数与单项奖励的考核,将责任要素、技术要素纳入了分配,合理拉开了分配档次,使绩效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做了倾斜。责、权、利的一致性,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大家努力向上的进取精神。

3.5奖金分配时统筹工作数量和质量是科学合理、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方法。通过工作量核算、质量考核、患者满意度考核、结合个人岗位系数和单项奖励组成的二级分配模式,体现了个人自身价值,提升了工作自豪感,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室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绩效明显增加。而此种模式没有将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值得在县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篇5

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目标考核;绩效工资;控制医疗费用

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是当前医改的重点,医务人员的参与是关键。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医院发展又能开展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对的现实问题。奖励性绩效工资应是根据职工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来衡量发放的。但在大部分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实践中,由于对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往往医院发放的所谓奖励性绩效工资多是指为职工增发的奖励性工资。这种奖励性工资的发放带有一定经验性和平均性,与职工的工作量水平基本上不挂钩,其价值水平与职工的实际工作强度往往是不匹配的。在医院绩效工资的管理中,理论上虽然可以从职工的工作量、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考核评价其绩效工资。但除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等软性指标外,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对一个职工的工作进行定量。怎样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医院发展需求又能体现按劳取酬的分配模式是当前医院绩效工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医改环境下医院绩效工资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管理会计的方法理念引入医院管理中,调整收入结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与绩效工资改革相结合,摸索出了一套以成本控制、工作量及规范治疗为基础,以绩效考评为辅的绩效工资的分配模式。利用管理会计目标分析控制的方法,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把抽象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计量、可操作的工作量指标及费用控制量化指标,用以作为衡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把医院提供的各项服务项目借助系统的办法对其加以分类、计量,转化为可以衡量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的数字指标,以此作为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基础。为此2013年本院建立了“分类目标考核法”,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

将医院复杂的业务工作分解成量化指标,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量化考核分十一大类(47个项目指标)如下:(1)医疗工作量: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数。(2)工作效率和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病区(或门诊)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职工人均收入,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住院病人欠费管理。(3)医疗质量:甲级病历率、单病种及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年度总评。(4)医疗安全:医疗纠纷数、门诊或住院病人赔款额。(5)科研与新技术开展:论文及著作、科研获奖、科题立项、重点学科、新技术开展。(6)院感管理:医疗用品规范处置合格率、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手卫生依从率、院感培训率。(7)药事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门诊或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占比、临床药物合理使用。(8)输血管理:自体输血比例、异体输血增长率、输血记录规范完整情况。(9)门诊管理:门诊有效投诉、门诊处方合格率、按时出诊率、预约诊疗、双向转诊。(10)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科室教学实绩考核、教学课题和论文、教学评优及获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率、继教项目。(11)病人满意度、参加周会情况、科室职工满意度、健康教育考核达标率。

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指标(见表1)

三、分类考核奖励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除考虑医疗费用控制因素,还需考虑医院工作的多方面因素。只有平衡好多方利益,才能有利于医院发展同时将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增长。为此,仍需坚持以德医风、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及工作数量考核为基础,并实施量化标准管理;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科学合理诊疗,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缓解看病难问题,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发展。

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与药品收入挂钩,但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业务科室和业务骨干倾斜,向高技术、高风险及高责任的岗位和个人倾斜,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制度。病种绩效分析、病种和手术难度评价、诊治急位重症数量、社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费用控制、医疗护理质量、平均住院日等等指标每月考核、分析、通报并实施奖励。持续改进医院的管理,确保公立医院的公

益性。

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分类目标考核法”模式

1.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型

目标指标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目标

过程中间需要对各科室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反复分析与沟通以及反复循环,并持续改进。

绩效管理处负责按月、季度、年度对各科室的医疗费用收入、成本支出、平均住院日、病区(或门诊)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职工人均收入,门(急)诊均次费用,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住院病人欠费管理等等指标的归集、分析,供医院、科室领导决策参考。

2.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

其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奖金)的精细化管理(含医疗和行政后勤)。

(2)年度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年终奖)的精细化管理(含医师、护士和职能部门)。

(3)单项奖励性绩效工资(简称为单项奖及补贴)的精细化管理(含年度安全医疗奖、年度科研奖、年度其他奖及每月的各项补贴)。

以上各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都有各自的具体考核内容和分级考核分配办法

3.奖金分配的技术方案。

(1)医疗部门奖金的分配管理。

在科室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调整收入结构,统筹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考核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及工作数量,是院部对科室进行综合目标管理而设立的一项奖励性绩效工资,每月考核,按月发放,实行院、科二级分配

管理。

①年初制订考核指标及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

②奖金的一级分配计算方法:

医疗科室奖金=成本控制指标奖金+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工作数量指标奖金

成本控制指标奖金:控制科室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对各科室每月收入、支出及收支结余等指标进行核算,根据各科室每月收支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绩效工资。

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考核要求,年初对各科室下达平均住院日、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每门诊(住院)均次费用、手术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科室百元耗材、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自体或异体输血量等10个指标的目标数,每月根据各科室的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来计算政府目标考核指标奖金。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各相关职能科室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对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方面实行全面或部分项目单项考核。每月对各科室各指标考核结果来计算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指标奖金。

工作数量指标奖金:每月对各科室入院或转入病人数,门急诊就诊人次等13个指标的数量进行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作量指标的奖金 = 入院或转入等病人数×每入院或转入人次补贴标准 + 门急诊就诊人次×每人次补贴标准

出院或转出病人数的奖励发放对象有:科室、个人(写病历的医师、护士,科主任、护士长)都有规定的奖励。

科室一级奖金的内部分配:

根据各科室奖金总额按一定的考核规则,将各科室奖金总额分配给科主任、护士长、医师和护士四个部分独立考核发放。对科主任、护士长考核内容是科室核定床位数、职务、职称、学历、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指主任)以及床位使用率等14个考核指标来确定病区科主任与护士长奖金分配系数,其个人奖金系数一般在本科室医师或护士人均奖的1.3~2.0之间浮动。医师和护士奖奖金分开发放的比例确定:本科室的护士实发人均奖一般医师实发人均数的70%左右。

制定了一级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科室间的平衡举措:外科手术室收入分配的平衡措施:外科手术材料收入不作病区收入;手术费收入需减手术费支出后方能按比例分配到病区作提奖。确定人均奖超额累进递减额的基数、幅度和比率。

③医疗科室奖金的二级分配。

在科室一级分配的基础上,科主任和护士长根据单位相关考核规定对本科室人员的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量、技术含量、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岗位风险等8个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2)行政后勤奖金的分配管理。

制订行政后勤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实施细则,根据职工人数、人均奖、岗位系数及工作质量考核测评等考核指标计算各科室行政后勤人员奖金,科内又根据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4.年终奖的分配技术方案。

年初院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科室主任控制医疗费用的量化考核指标、各项指标的年度目标数及考核细则。量化考核分医生、护士和职能部门三大部门:①医生考核指标分个性和共性考核指标,个性指标临床44项考核指标、麻醉和医技各15项考核指标,共性30项考核指标;②护士53项考核指标;③职能部门24项考核指标。年终考核每项指标达标得基础分、比目标数增减相应加或扣分,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主任总得分率的高低,科室的年终奖与其总得分率的情况来发放。这样进一步强化了主任科室指标管理意识,同时也明确了科室全年的工作任务,以及努力的

方向。

5. 单项奖及补贴的技术方案。

制订年度医疗安全奖励制度、科研业绩及项目奖励办法、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

(1)年度医疗安全考核奖。

根据医疗安全风险程度高低对科室进行分级考核,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分ABC三级,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年终依据全年各科室医疗安全指标完成的情况决定各科室奖励的额度。

(2)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奖。

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根据所得奖项的级别及起的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3)年度的其他奖。

对突出贡献人才、各级年度先进工作、竞赛和质控优秀案例、合理化建议等指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4)每月的各项补贴。

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对每月节假夜间来院抢救病人的加班费各项补贴进行考核计算并发放。

五、建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监控机制

“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的监控机制,见流程图1。

为有效持续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必须建立监控机制,同时也有利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的持续改进,尽量减少因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引起的负面效应,持续推进医院的收入结构调整、成本控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六、“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的效果

1.医疗费用控制目标管理指标对比

分析。

2015年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了0.72天;医疗费用增长逐步下降,由2013的21.82%降到2015年的10.4%;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为32.08%;每住院人次收入同比增长控制在5%以内;每门诊人次收入同比增长0.1 %以内;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控制在18元以内;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控制在7%以内;10典型单病种例均费用维持在较低水平,费用没有增长;住院的人次人头比控制在3.6%以内;手术类型构成比Ⅲ、Ⅳ类手术占44%;管理费用率控制在7.5%以内;检查和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21.0%以内;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15%以内;挂号、诊察、床位、治疗、手术和护理收入总和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提高,2015年达27.42%;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强度,用血量等均符合相关规定;异体血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有效地加强了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

遏制。

2.成本控制考核对比分析。

2015年医疗收入10.4%,医疗成本支出增长10.0%,收入增长速度大于支出增长速度,收支结余增长8.0 %,收支结余率10.0%,净资产同比增加增长13.5%。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同比增长率为20.0%,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增长率为10.0%。

3.工作数量指标对比分析。

2015年医院开放床位数增加到1579张;出院病人同比增长10.0 %;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6.0%。门急诊人次同比增

长7.0%。

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有力助推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优化医疗流程,加强精细化管理,控制医疗费用,调整收入结构,减少医疗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缓解看病难问题,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我们所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对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收入结构的调整、提高医疗成本的效益、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医改深入推进的有效方法,是医院实施管理会计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红海.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N]. 中国会计报, 2014-08-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财会[2014]27号.

[3] 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6):92-94.

[4] 李俊磊.深化管理会计制度完善医院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 129-130.

篇6

(一)总体目标

1.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弥补缺陷,实现医院经济核算的现代化管理。

2.保证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更科学便利的服务。

3.为医院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指标。

(二)网络建设

我院财务计算机系统的建设遵循“分步实施、后期集成”的原则,按着医院工作的轻重缓急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

1、一期工程:职工工资微机化管理。自1990年起,我院开始使用微机对全院职工工资进行管理,实现了工资调整、工资核算、工资条打印及其他一些基本功能。1995年以后加入个人所得税调整功能。

2、二期工程:财务科内部网络的建设。根据卫生部、财政部等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我院从1998年开始建设并投入使用财务管理网络系统。通过该网络,可实现报帐、审核、财务统计、帐务报表、固定资产核算、应收帐款管理等功能,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财务手工工作,使我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该软件由国家财政部指定软件公司开发。

3、三期工程:全院经济核算子系统的建设;该系统是我院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全院的医疗收入、日常支出、科室奖金分配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总网、可准确、科学的反映科室的收入,按照我院的奖金分配方案自动生成科室应得奖金额。

4、四期工程:财务软件系统集成。即将进行的工作,为使我院的信息系统更为完整,把目前财务相对独立的三个系统合成,并入医院信息总网,将与医院经济挂钩的所有科室的经济管理统一,做到资源共享、统计准确、标准统一。

(三)硬件配置

由于财务管理关系到整个医院的经济命脉,财务数据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关。由于财务科内部网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我们配置了专门交换机和服务器,采用星型布线,每个工作站独享十兆带宽。我们把硬件的挑选当作重点,选择质量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国际或国内的名牌产品。网线采用加拿大产IBDN超五类双绞线,主交换机、集线器、网卡和服务器系列选用美国IBM产品,工作站端则选用国内金长城系列产品。

(四)软件环境、系统软件平台

网络操作系统:微软WindowsNT

数据库管理软件:微软SQLServer7.0

前台开发软件:微软VisualBasic5.0

其他应用软件:微软Office97

工作站操作系统:微软Windows98

(五)系统维护和安全

1.医院信息系统建成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后期的使用和维护。使用得当维护及时,就会使系统发挥应有作用,否则,会给医院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我院财务管理人员都持有财务人员电算化上岗证书,为我院财务软件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我们有专业计算机人员负责维护财务系统。

2.为确保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机专用,对硬件和软件都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拖。服务器与网络及设备采用双线连接,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双CPU,双硬盘;工作站无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服务器、交换机及工作站都由长时不间断电源供电(8小时不间断电源)。应用软件采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密匙及系统容错等基本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安全监控,服务器安装防火墙(网络版)软件,起到主动防御的作用。系统集成到医院总网后,将由网络管理中心的磁盘阵列备份财务数据。

(六)使用效果

1.实现了财务的正规化管理,堵住了原有的管理漏洞。

2.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前勤服务的宗旨。

3.为医院的整体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针对国家关于药品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医院领导直接在网络终端随时查询药品收支的变化,便于调控,动态管理。

(七)今后工作

1.配合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财务计算机系统,增加必要的功能模块,如学术会议经费管理子系统等,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无纸化办公。

篇7

2005上半年医院管理工作小结

今年上半年医院紧紧围绕区局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卫生中心工作,积极响应市、区要求,坚持“两手抓”,全院职工顾全大局,坚守岗位,众志成城,合力抗非,把医院、全区的整体利益放第一位,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面分三方面作回顾: 一、启动三十八项目标管理方案,业务势态趋于平稳。 (一)、启动院科目标管理,制定各项实施方案 1、确定医院管理计划,拟订了12项实事计划,并相应制定人31人次,奖励金额计5800元。 3、落实管理制度,防范医疗隐患。今年的医疗防范变被动为主动,制定了“病区外来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严格外来用药的指征,防范药品使用不当造成的医疗意外事件。自查自纠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规范,严防重复使用和废弃不当造成的外流。逐步理顺防保科工作范围和职责,把防范医疗隐患作为常规工作来抓。 4、表彰鼓励先进,培育学术氛围。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组办医教研表彰暨论文交流大会,对按计划完成的科研项目分a、b、c级进行表彰;对既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又取得较好两个效益的6个科室和10项医疗新技术予以鼓励;对公开发表及参加大会交流的30篇论文进行奖励;对名列前茅的6名主治医师授予星级医师称号。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业务走势趋于平稳,经济运营厚积勃发 上半年的医疗业务量同比去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略有显现,医院业务收入稍有下降,但收入结构良好。 1-5月医院业务工作总量达233580人次,总体同比上升4.95%。从业务结构来看,其中,门诊人次120292人次,同比上升6.49%;急诊人次22004人次,同比上升9.21%;出院人次1353,同比上升6.87%;床位使用率93.73%,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从业务分布来看,其中,中医门诊人次同比上升18.48%,专家门诊人次上升14.44%;病区出院总人次同比上升19.76%。 1-5月医院业务总收入2400.92万元,同比下降1.85%;从收入结构来看,其中,医疗收入1071.97万元,同比上升7.69%;药品收入1328.95万元,同比下降8.40%;药品比重为55.35%,比去年同期59.37%,下降了3.69个百分点。从收入分布来看,卫生材料支出有较大幅度上升,共计122.6万元,同比上升37.11%。 二、坚持“两手抓”,扎实推进下半年工作。

(一)、采取应对措施,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1、发挥专科特色,带动相关专科专病发展,安排本院高级医师开设专科门诊,全力培养自身名医专家加大本院副高以上专家的坐诊率,增加“本土”优势,后续的品牌效应。调动病区主任亲自坐诊,增设特色专家门诊,在逐步带动门诊名医效应的同时,提高病区收治率。 3、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中层干部量化考核。年中在职代会中开展职工对中层干部满意率的测评;选拔任用干部坚持群众路线、任用工作程序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重实绩、重民意、重作风,执行诫勉谈话制度和“预警”制;切实落实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建立带教计划、档案,跟踪考察、轮岗锻炼,让年富力强的接班人全面主持科室工作。努力塑造让群众高兴、让党放心的干部形象,培养出一批在*上靠得住、在工作上有本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取得政绩的合格干部。 4、正确反馈有关经济指标执行情况,及时为院部决策提供依据;建立二级成本核算管理负责制,对科室主要卫生材料、万元以上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等进行月度统计监控,为调整医院的经济结构提供数据分析;做好各类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实施有效的资源管理;加强水、电、煤等消耗的监管,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实效。拓展信息网络化管理功能,启动库房、病史室等二线服务部门的信息统计网络化管理,及时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发挥医院综合管理效能。 5、开拓医疗市场,新增多形式的医疗服务项目。针对不同需求开设特需服务,尝试在病区开展“住院系列体检自选优质服务项目”,为社会亚健康与健康人群提供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启动心电图活动平板检查治疗新项目;新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常见病等项目,提供有特色、多途径的医疗服务,吸引外区病员,增强竞争力。 6、完善奖金分配方案,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调整病房医生奖金核算方案,提高临床风险部门的劳务价值,拉开非三班护理人员分配系数,增强激励机制。 7、根据市、区卫生局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深化人事制改革,强化医务人员聘用上岗规范化、制度化,继续完成小合同签订;落实职代会通过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离实施指导意见”,根据各科室实际,发挥科主任负责制管理作用,建立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监考机制,年内完成中级以上职称评聘分离工作;针对临床业务运转,在人员总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设置人员比例编制,安排人员有增有减,对效益不高、人浮于事的科室“消肿”;对业务量稳定、具有特色优势的科室“添兵”,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结合人事制,院内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积分淘汰制,对要求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有关技能、工作量的指标设置积分线,对不能适应医院培养目的的人员采用托管,设置20%的淘汰率。 8、加快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步伐,建立大学生招收和人才引进程序规范,广辟途径,加紧对外科、儿科、口腔科等高级人才引进,年内完成引进2-3名高级人才;强化临床业务人才梯队建设的意识和成本效益观念,选送3-5名外出进修,促进岗位人才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改善人才断层状况。

篇8

[关键词] 绩效管理;医疗质量;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c)-0185-04

Effe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performance in our hospital

CHEN Gang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221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medical reform,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of the public welfar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ospital operation,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for trial operation of 3 years of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alysis, finding the problem, and ultimately,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ethod,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 the medical service ability and quality,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unity, the hospital keeps a good running state.

[Key word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edical qua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北京小汤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11年启动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考核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施优绩优效的的分配制度。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单位,拥有医院的核心人才,故医院率先对临床绩效考核进行改进,以保持医院核心竞争力,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明确临床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1]。从服务角度来说,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机构,科室之间也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临床一线服务于患者,即终端服务对象;第二,医技科室为临床提供辅的医疗服务,间接服务于患者;第三,医院的其他部门可以统称为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它们也是服务于临床的,目的是为医疗运行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另外,从成本会计角度看,临床一线科室是医院创造利润的中心,而医技科室经济效益的创造必须依赖于临床医疗服务基础之上,不具备临床科室的主动性、独立性。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是纯粹的成本中心,不产生任何的经济效益。临床科室是医院发展的战略环节,工作量大、风险高、专业技术性强,凝聚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总之,将绩效考核重心向临床倾斜,开创出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手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2]。临床绩效考核成功与否是绩效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对医院来说,绩效管理是让所有员工向医院的战略目标努力,也能让每个员工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3]。

2 以往临床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职能科室管理层参考医管局的相关文件制订绩效考核目标,逐层分解,忽视职工的思想动态,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未得到及时修改,给绩效目标的实现带来阻力[4]。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未展开实质性对话,很难得到较高的认同度。科室管理者没能将科室及个人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每名职工,致使职工对优势缺乏肯定和鼓励,对劣势缺乏警醒。缺乏双向沟通和反馈就不利于好的结果的产生。

2.2临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绩效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医务人员的服务项目,考核指标的设置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导致“过度医疗”现象屡见不鲜。考核视角应该从医务人员转向患者,以患者满意度为考核基础[5]。考核标准不细化,没有根据科室工作岗位、性质、贡献大小等制订不同的考核机制,严重影响职工积极性。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就必须处理好“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之间的关系[6]。而绩效考核只是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过多强调考核的重要性,会使医院更多地强调量化指标,忽略了绩效管理的战略作用,无法达到管理的良性互动[7]。

2.3绩效分配缺乏激励机制

①汇总各科每月量化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绩效提奖,即科室奖励=提奖系数×提奖项目工作量×1.54(1.0系数的奖金值)+万元支出结余奖惩。个人绩效奖励=个人职称系数×科室1.0系数绩效奖。测算及分配方法简便易行,但是,不符合优绩优效的原则,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对个人影响不大,绩效奖励的实质是按量取酬、平均分配。②绩效奖励设置单一,忽略科室创新和个人成长的奖励,未能激发职工学习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的动力,更不利于个人、科室及医院的长远发展。③绩效奖励只是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而忽略了职工的荣誉、职业发展等,由此降低激励作用。④由于医院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上比较注重经济指标,忽视社会效益指标,因此造成以“利润”为导向的分配制度[8],不利于服务意识、医疗质量的提高。

3 持续改进临床绩效考核的方法

3.1 加强医院内部沟通

①绩效办及时将临床科室的考核结果向主管院长汇报,让院领导了解职工的状态和想法,制订可行性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②临床科室对职能科室的考核结果有疑议时,绩效办负责沟通协调,指出双方问题所在,必要时重新考核,并指明考核标准和依据。③绩效办实行走动式服务,到临床科室听取反馈意见,查找不足,动态调整绩效考核的目标值、重点考核项目等,避免目标值的确立过高或过低。解读绩效奖励的测算方法,听取反馈,不断完善测算及分配方法。④科室领导利用晨会时间定期与医护人员沟通,通报本科室整体考核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将院方的绩效指示精神传达给大家,发挥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

及时沟通、听取反馈,有助于减小绩效管理运行阻力、提高科室和职工绩效[9]。

3.2 重建临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新的考核方案中,将服务、技术、成长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这就使得对科室的评价更为客观,弱化了效益和工作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室的全面发展[10]。首先,要明确患者的需要就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关键指标的制订以回归公益性为原则,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然后是员工满意、医院满意。考核内容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将职工个人贡献和收入与所在科室的考核相挂钩,进而将职工个人利益与医院经济利益相结合[11]。在考核过程中,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构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主线。根据平衡积分卡明确4个考核方面,即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即效率、财务指标、科室创新及个人成长。对每项指标进行调整,例如取消原有的科室业务收入定额,避免造成趋利的错误导向。调整提奖项目系数,系数高低与技术含量、风险度等呈正比,增加新项目提奖。考核内容根据其权重高低排序,正面引导医务人员的价值观。

3.2.1 患者的满意度占35%。患者的满意度是平衡的杠杆,可以有效防止科室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工作量,而忽视服务品质。因此,将患者满意度放在最重要的层面,它的权重由15%提高到20%,以此来提高管理效能,对临床起到正面导向作用,倡导医务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服务的理念。同时,起到规范医疗活动的作用。

3.2.2 服务质量及效率占30%。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存。在临床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上既有质量指标又有效率指标。但是,必须以质量为主效率为辅的原则,在各环节的质量监控考核过程中,要求医务人员力争做到做到正确诊断、正确治疗及检查、注重疗效、处处维护患者的权益。

3.2.3 财务指标占25%。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医院管理能力的体现,只单纯强调弱化经济效益,医院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也失去了其应有的竞争能力。为避免趋利意识,降低财务指标权重,控制药品收入在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促使药品加成逐渐推出历史舞台,让经济效益统一于社会效益。财务指标既要考虑到科室的收入,也要考虑科室的成本,引用全成本核算,将水费、电费、电话费、洗涤费、公车使用等可控成本全部纳入绩效奖励核算,超出万元支出额部分从绩效奖金中扣除。从而促使医护人员自觉控制支出成本。调整可控成本和非可控成本的支出额度,提高医疗耗材的支出限额,防止医护人员为降低成本而挫伤医疗服务的积极性。

3.2.4 科室创新与个人成长占10%。一个科室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务人员从医一生就要学习一生,不论是学术理论还是操作技能的掌握上。为此,与上一年度比提高科室创新与个人成长的考核权重。在全院形成重学习、重科研、重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12]。

3.3 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分配制度,容易导致部分医院技术骨干工作不安心、积极性不高、服务效率低、患者满意度下降等问题[13]。为保障绩效奖励的公平、公正,各临床科室成立绩效奖励分配小组,成员4~5名,要求成员掌握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分配制度。在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定岗定编试行绩效分配[14]。

3.3.1 每月绩效奖发放到各科后,科室实行岗位管理,依据职工岗位系数,结合其工作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予以分配。

3.3.2 增加季度、年度绩效奖励。绩效办对各科每季度、每年度绩效考核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依据考核结果发放季度奖、年度奖,平衡各科由于外在因素对每月绩效考核成绩的干扰。监督并要求科室上报科室二次分配方案,防止不合理的分配方案损害职工积极性[15]。首先,经科室绩效小组讨论后写出书面的绩效奖分配方案。第二,此方案要通报每名职工。第三,方案中要围绕绩效分配原则,同时,兼顾公平,适当拉开差距。例如同等级别的医生或护士之间的绩效奖励差距不能超过1.5倍。

3.3.3 增加科室及个人单项奖。科室在完成既定考核指标之上时给予奖励。以病床使用率为例,在

4 结果

观察一系列定量指标,对比临床绩效考核改进前后医院的整体运营变化。

4.1 患者满意度

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市医管局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市属21家医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北京小汤山医院排名:2013年第15名,2014年第13名。

4.2 服务质量及效率

4.2.1 住院患者好转率。2013年为88%,2014年为92%,增加4.6%。

4.2.2 平均住院天数。2013年38.52天、2014年34.18天,降低11.3%;床位使用率 :2013年89.14%、2014年107.92%,增加21.1%;门诊就诊人次:2013年51 078人次、2014年61 437人次,增加20.3%。

4.3 财务收益

4.3.1 医院业务收入。2013年8779万元,药品收入2405万元,占27.4%;2014年业务收入8788万元,药品收入1986万元,占22.6%。2014年业务收入增加0.1%,药品收入下降17.5%。

4.3.2 临床员工年度绩效奖励。门诊部人均奖励22 560元,较2013年增长10.6%;综内人均奖励26 568元,较2013年增长24%;康复科人均奖励36 360元,较2013年增长8.25%。

4.4 科室创新及个人成长

2013年科室开展创新技术服务6项、晋级副高以上职称4人、发表统计源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8篇;2014年科室创新服务14项、晋级副高以上职称6人、发表统计源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12篇。科室创新服务获得的绩效奖励较2013年增加123 100元。

5 小结

5.1 从患者满意度层面分析

新医改首先要求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回归公益性,弱化经济效益;医药分家,取消医院药品加成,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院,增加医疗服务的总量及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现状。面对医改,公立医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往的体制养成了医务人员“坐等患者”的被动服务模式,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增加了患者满意度的权重,在新的绩效指标的约束与导向下,医院满足了患者要求提供安全、高效、快捷、价廉的医疗服务夙求,患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是倡导“公益”优先、以“患者为中心”的最好验证。

5.2 从服务质量及效率层面分析

优质的服务质量指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及时性、安全性,疗程短,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疗效。医疗机构必须以工作质量为核心,在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增强服务能力。这些都在住院患者好转率、平均住院天数的缩短、床位使用率的提高、门诊就诊人次的增加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5.3 从财务收益层面分析

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属性决定了其使命和社会责任,必须始终以社会效益优先,坚持公益性的价值取向[16]。临床绩效考核改进后,医院业务收入较去年仅增加了0.1%,药占比却下降17.5%,即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侧面说明医院的诊疗水平在提高,科室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都在发挥作用,更说明在绩效考核的推动下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在有效降低。个人绩效奖励的提高势必会激励医务人员发挥潜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推动医院整体业务收入的提高。

5.4 从科室创新及个人成长层面分析

公立医院运用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能为医院长期发展培养人才梯队[17]。改进后的临床绩效考核与分配向临床倾斜,在绩效奖励上对科室创新、个人成长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绩效不仅与科室、个人经济收入挂钩,也使个人和医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医护人员的创新意识、拓展服务范畴,促进个人、科室、医院的共同进步。使员工个人的发展与医院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更好地促进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18]。

医院临床科室的绩效考核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临床绩效考核对医护人员的导向应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的三方共赢。对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永恒改进的工作[19]。我院改进临床绩效考核方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为医疗、行政、后勤等部门绩效考核的改进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但其自身还存在缺陷,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医院临床绩效考核的成功经验。绩效考核体现医院以发展为导向,以效率为基点,以效益为终点,通过考核重心的调整,最终达到医院收支结构的合理改善,为区域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收共赢[20]。

[参考文献]

[1] 陶风琴,朱小平.护理人员三级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9):128-132.

[2] 高敏,刘庆春,刘海峰,等.医院绩效管理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5,58(3):333-334.

[3] 段茗玉,祝延红,江一峰,等.基于公益性设计三甲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162-163.

[4] 魏嫦娥.实施医院绩效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7-68.

[5] 李泓.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8):861-863.

[6] 单文卫.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2,25(1):58-60.

[7] 周菊香,岳春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问题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48-149.

[8] 白鸽,赵明,金超,等.以服务为导向临床科室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8):5-7.

[9] 谢世堂,谢朋呈,张梦平,等.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 35(4):19-22.

[10] 赵婕,郭秋霞,陈文华.山西某医院临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卫生软科学,2013,27(5):277-279.

[11] 郑云.浅谈现代医院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J].中国市场,2014,21(39):29-30.

[12] 刘长缨,严军.公立医院临床绩效评价的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5):30-31.

[13] 周超,张玉洁,蔡晓曼,等.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50-151.

[14] 麦一峰,王惠影,毛玉山.兼顾工作质量与数量的绩效管理对医院发展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5,32(4):54-56.

[15] 周海迎,谢世堂,戴力辉,等.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4):16-18.

[16] 谢世堂,尹金淑,张梦平,等.北京市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4):12-15.

[17] 陈健,孙爱国,刘新荣.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61-162.

[18] 李萌,董四平.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4,4(2):10-14.

[19] 周珠芳,金明广,陆富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3):80-82.

篇9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the structure, unfavorable situations are faced by domestic coal enterprises, such as large fluctuations in market prices, higher production costs, and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sui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o this end,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al enterprises realiz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raise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ed up the conversion to innovation-driven mode,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continue to develop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Coal mine post value management system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has been a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and it will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关键词: 煤炭;岗位价值;软件设计;开发

Key words: coal;posts value;software desig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0-0137-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煤炭企业生产方面上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提高的问题,如生产成本较高,安全事故较多,生产自动化程度底,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透明化的程度低等,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控制能力和生产水平,必须进行管理的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一种全面经营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岗位价值管理系统,该系统经试点运行和推广应用,已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的。

1 系统的目标

1.1 企业概况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陵矿业”)地处陕西省黄陵县,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20项兴陕工程之一。二号煤矿始建于2004年,是黄陵矿业总体规划中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国产设备单面年生产600万吨科研基地。公司机关设置八部三室,基层单位设置为八队一厂一车间,现有职工905人。二号煤矿井田总面积375.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75亿吨,可采储量6.2亿吨,所产煤炭质量优良,产品市场需求强烈。矿井设计能力700万吨/年,总体建设规模1000万吨/年,服务年限80年。

1.2 系统目标 由于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价格高,煤炭企业效益大幅增长。为了长期持续发展,居安思危,黄陵矿业未将企业规模扩张作为企业发展支撑点,而是将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提出了打造“产量大、装备优、效益佳、管理精细、环境优美”的矿井目标,建立了员工收入与工作任务,可控成本,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综合素质挂钩的岗位精细化管理的考核体系。其目的在于实现精细化管理各项要素的完全连接,依托信息化平台,及时反映岗位价值成果,激发岗位潜能,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管理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程度,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国内为市场中又快又好持续地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2 系统方案

根据黄陵矿业公司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设计了图1所示的系统方案。

3 系统功能

按照图1所示的系统方案,设置了图2所示的功能。

由13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如下。

3.1 基础设置 基础设置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数据和所示的功能,划分了档案的预置,方便后续的录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岗位信息、人员信息、计量单位、物资明细、费用项目、仓库档案、结账日期和职务信息功能。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岗位信息、人员信息、计量单位、物资明细、费用类型、仓库档案、结账日期、职务信息。

3.2 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将各种定额进行创建,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将维护好的定额分配给各单位、岗位、职工,每个月初的时候对各自分配的定额进行维护。包括定额类型、定额配置、定额维护,具体包括:定额类型:设定各种需要维护的定额。定额配置:将设定的定额按实际的情况分配给各单位、岗位和职工。定额维护:每个月初对各自的定额进行指标的录入,以便于后续的核算工作。

3.3 考核表管理 考核表管理主要是负责管理考核表的创建、表结构、指标的维护,以及分配给各单位、岗位、职工。包括考核表创建、考核表指标维护、考核表配置,具体包括:考核表创建、考核表指标维护、考核表配置。

3.4 算法管理 算法管理主要是负责管理算法的创建和分配。包括算法定义、算法配置,具体如下:算法定义:维护和定义一个考核算法。算法配置:将维护好的算法分配给各单位、岗位、职工。各功能

3.5 超市管理(物资管理系统集成实现) 超市管理主要管理二号煤矿的库房和材料超市,实现库房的出入库的数量管理以及超市刷卡领料管理。包括IC卡管理、超市领用和物资调拨等。具体如下:IC卡管理:进行IC的注销、发放、刷卡管理等功能。超市领料:通过刷卡实现由超市领取材料,领料单自动计入岗位支出项。调拨管理:实现库房各仓库之间的物资调拨以及库房到超市、超市到库房的调拨管理,通过调拨单实现。

3.6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有效实施的切入点。二号煤矿考核体系分为三层级,第一层级是区队及部室考评,主要是矿依据有关考核办法对各科室、区队进行考核,形成区队及部室绩效;第二层级是区队对岗位的考核,形成岗位绩效;第三层级是班组对个人的考核,主要是通过ABC三卡考核,形成个人绩效。因此绩效考核模块包括单位考核、岗位考核和职工考核三部分。

3.7 岗位价值核算 岗位价值核算时实现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模块,主要实现对岗位价值系数以及安全、质量等进行考核,其结果为后续奖金分配方案提供依据。包括日岗位价值核算、月岗位价值核算等功能。

3.8 岗位收入核算 岗位收入核算主要实现对二号煤矿各岗位奖金的核算和管理,包括日岗位收入核算、月岗位收入核算等功能。

3.9 职工收入核算 职工收入核算主要实现对二号矿各岗位下各职工奖金的核算和管理,包括职工日收入核算、职工月收入核算等功能,具体如下:职工日收入核算:对每日岗位下的职工根据考核表的考核情况和实际工作的情况对其当日的奖金进行核算。职工月收入核算:对每月岗位下的职工根据考核表的考核情况和实际工作的情况对其当月的奖金进行核算。

3.10 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分为一般查询与领导查询,二者之间可通过权限设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查询功能。综合查询内容主要包括:出入库及超市领料查询、岗位价值系数查询、岗位收入查询、职工收入查询、AB卡查询,C卡查询以及汇总,月岗位价值汇总查询等。

3.11 统计报表 可根据企业提供的样式,设计并内置各种常用报表,以便各部门月末、年终组织工作汇报材料。系统支持用户自定义报表,方便的进行图标转换,便于用户操作,所见即所得的打印风格。

3.12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为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对物资供应系统的业务员的注、销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等维护管理。

3.13 电子屏报表显示 可根据企业提供的显示样式,与企业的双基色LED屏幕和全彩LED屏幕进行对接,将所需的报表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便于企业领导能够及时了解每日公司的情况,也便于企业职工了解每日的实际薪酬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 系统开发与应用

系统采用B/S结构,为充分保证系统在安全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基于.NET平台的三层应用体系结构,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应用中间件技术开发,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实现快速开发,运行安全可靠。系统主体的技术框架图如图3。

该系统与2010年5月在黄陵矿业公司实际应用,图4、图5、图6分别为系统的应用实例。

5 特点及经济效益

煤炭企业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系统在黄陵矿业已推广应用2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效益主要为:①提高了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该系统采用透明化的个人岗位业绩考核方法,管理者和员工可准实时的了解工作情况和绩效,信息可及时传输和反应,使管理简单、快捷、方便。②提高了安全水平。基于岗位价值绩效考核的精细化管理,责任到岗位,到员工,考核内容全面细化,在工作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考核,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③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后,在物资消耗方面采用超市式计算机管理,针对物资消耗的严格控制,该项仅管理人工和物资消耗年均节省500余万元以上,使生产成本显著降低。④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实施该管理系统后由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员工收入由7万余元增加到9万余元,约提高20%以上。⑤激发了员工自主管理,关心生产,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由于充分认识到岗位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调动了员工岗位的自主管理,关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实现“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 结束语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提高煤炭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开发应用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系统,为我国煤炭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员工增加收入,开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金陵,孙进良,张士千等.超化矿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220-223.

[2]尤德彬.铁煤集团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实践[J].煤炭经济研究,2010,6:101-103.

篇10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改 医院管理

为了顺应改革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处在医疗服务金字塔顶端的三级甲等医院必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试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目前各地三级医院试行的公立医院改革实践来看,其改革的着力点应包括建立科学的医院补偿机制、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及监管三个方面。

一、通过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理顺医院收入方式的畸形存在

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三个方面,逐步改为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公立医院收入减少的部分通过财政补助、专项补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途径解决。

以医药分开为切入点,医院在取消药房经营药品加价、按进价销售药品的同时,提高门诊诊查费和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等,体现医疗服务的真正价值,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提升医疗服务运行机制,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三级甲等医院应坚持把创新医疗服务作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切入点,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创新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应不断发掘内部潜力,采取有效措施,调整门急诊空间布局,优化就诊流程,做好导医咨询,合理疏导就诊高峰,做好后勤保障,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医院应适应医改的要求,建设门诊服务中心,促新型“一站式”服务模式建设,整合患者门诊服务需求。

医院应规划实现节约病人排队等候时间的结算方式,重视预约挂号的作用,扩容服务能力,增加号源投放。科学提高床位使用率,提升医院收治住院患者的能力,缓解患者住院难。同时,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完善医院药事管理。

2.加强医院人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带动优势学科发展建设成为医疗技术精湛的重点学科,培养技术力量雄厚的高级人才,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完善教育管理体系,注重内涵建设,认真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投入,构建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大对院内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

3.建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以协同服务为导向,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布局,推进医疗资源上下联动、整合共享,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促进共同进步。

4.重视护理队伍建设,解决护理人员短缺

充分调动与发挥护士的工作潜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后期培养全科护理骨干做准备,必要时建立护理人员储备库。

5.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适应医保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医保管理部门积极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管理。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选择适合的患者依据路径流程实施治疗和护理,规范医疗行为,杜绝大处方问题出现,实现“同病同治”的目的。

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基础上,科学测算单病种诊疗费用,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为开展单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等付费方式改革奠定基础。

6.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数字化医院

继续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数据统计、测算及填报工作,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做好数据质控工作。做到就医流程最优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工作效率最高化、病历电子化、决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网络区域化、软件标准化的高效的数字化医院。

三、建立公立医院管理新体制

探索权责明晰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科学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运营者的责权,明确政府办医主体,以完善治理为核心,强化卫生全行业管理理念。

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公立医院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医院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由院长负责执行理事会集体决策的机制,同时由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组负责对医院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制度与细化岗位责任制相结合,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和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结合医改的要求,修订并完善与薪酬挂钩的院内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丰富、创新医院绩效考核,进而从绩效考核走向医院绩效管理。将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挂钩,重新规划奖金分配方案,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实现医院和职工的同步发展,提高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提升医疗队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对医药分家所带来的弊端,医院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手段和预案,增强抗风险能力。认真考察相应的药品运营商是否具备齐全的药品品种,包括中药、西药、器械等各大类药品,特别是精神品、急救药品、稀缺药品的保障能力;是否具备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水平,是否具备迅捷的物流配送体系等一系列可能影响医疗救治能力等影响因素。